CN101498917B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8917B
CN101498917B CN200910003726XA CN200910003726A CN101498917B CN 101498917 B CN101498917 B CN 101498917B CN 200910003726X A CN200910003726X A CN 200910003726XA CN 200910003726 A CN200910003726 A CN 200910003726A CN 101498917 B CN101498917 B CN 1014989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rinting
wait
impact
impuls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37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8917A (zh
Inventor
吉江信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98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8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8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89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74Deleting of print jo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8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by updating job settings at the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7Job repository, e.g. non-scheduled jobs, delay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该电子设备能够探测装置本体的轻敲操作并进行处理,能使是否受理轻敲操作按例如每一印刷任务而不同。收据打印机(1)具有冲击传感器(40)。收据打印机(1)的控制部(10)在接收含等待轻敲操作印刷删除指令的印刷数据后,在印刷数据的处理中及印刷执行中进行轻敲检测,如果检测出规定的轻敲操作,就删除印刷。此外,在接收含等待轻敲操作印刷开始指令、等待轻敲操作切断动作指令等的印刷数据后,保留印刷开始或利用自动切断器(30)的切断动作的执行并进行轻敲检测。如果检测到规定的轻敲操作,就开始执行保留的印刷或执行切断动作。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印刷数据输入后对打印机本体进行规定的操作、进行该印刷数据的印刷删除和印刷保留等各种处理的打印机等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提出有一种打印机,在打印机本体上设置印刷删除按钮等,在接收印刷数据后操作此印刷删除按钮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接收完成印刷数据来删除印刷的执行。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印刷装置中,在印刷中一旦使用者操作设置在操作面板上的删除开关,就能够进行对应此操作的开关进行中断处理并中止印刷。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有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用冲击传感器检测给与装置外罩的任意部位的打击或冲击,根据检测内容执行强制排纸处理和磁头(head)恢复处理、油墨交换处理等各种处理,由此减少装置本体中的操作面板和操作按钮等的设置数量。在此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来自主装置的设定命令,预先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中将需要进行冲击检测的设备状态和需要检测的冲击模式、以及检测该冲击模式时需要执行的处理的内容进行对应并加以存储。由此,即使设定后没有来自主装置的命令,也在图像形成装置侧自动地对应设备状态进行冲击检测。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6-3268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0-2469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专利文献1所述,如果在打印机本体上设置印刷删除按钮等操作按钮,就不能在该操作按钮之上放置物品等,增加设置上的制约。特别地,收据打印机等业务用打印机,为了不占地方,会放置在计数器之下的搁板等上,这种情况下,会无法按到操作按钮。此外,在用皮带夹装在使用者的腰部使用的携带型的收据打印机等的情况下,虽然希望能手摸直觉操作,但由于手摸很难找到操作按钮,所以存在很难顺畅地进行操作这样的问题。此外,当有多个操作按钮时,手摸很难判别是哪个操作按钮,存在产生操作错误等问题点。 
如专利文献2所述,在检测使用者敲击装置外罩并进行处理的结构中,能够进行直觉的操作,能够从装置外罩上去掉操作按钮。但是,根据专利文献2的图像形成装置,必须预先在装置本体中存储需要进行冲击检测的装置状态以及以冲击检测作为触发执行的处理,所以存在所谓在设定上花费工时的问题。此外,在一旦设定进行冲击检测后,如果产生设定的装置状态,则必定受理基于冲击的操作。因此,存在所谓不能按每一印刷任务改变是否进行基于冲击检测的处理、或不能按每一印刷任务改变根据冲击检测进行的处理的内容的问题点。 
鉴于这样的问题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能够通过冲击检测来探测敲击装置本体的轻敲操作并进行处理,并且能使是否受理轻敲操作按每一印刷任务不同。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打印机的控制方法,进行如下工序: 
第1工序,与收到印刷任务一起接收等待冲击检测指令; 
第2工序,根据上述等待冲击检测指令,向可检测冲击的等待冲击检测状态转移;以及 
第3工序,在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下以检测到规定的冲击为条件,执行规定的处理。 
此外,本发明的打印机,包括冲击检测部及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与收到印刷任务一起接收到等待冲击检测指令的情况下,向上述冲击检测部的等待冲击检测状态转移,在该等待冲击检测状态下以上述冲击检测部检测到规定的冲击为条件,执行规定的处理。 
像这样,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及打印机,由于在被施加冲击的情况下检测此冲击并进行规定的处理,所以不需要在装置本体中设置用于进行该处理的操作按钮等。因此,能够进行直觉的操作,即使手摸也能容 易并且正确地进行操作。此外,提高了装置本体的设置的自由度及设计的自由度。此外,在本发明中,根据等待冲击检测指令,打印机会变为等待冲击检测状态。能够只在接收到等待冲击检测指令时根据冲击检测进行操作。因此,能使是否受理基于冲击检测的操作按例如每一印刷任务而不同。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中,上述第3工序中的上述规定的冲击可以是规定次数的冲击。据此,由于只在冲击的次数成为规定的次数的情况下才执行处理,所以就能够减少误操作等。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中,在上述第3工序中,也可以是,在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下以检测到规定的冲击为条件,进行已接收的印刷数据的印刷删除处理。此外,在本发明的打印机中,上述控制部也可以在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下以检测到规定的冲击为条件,进行已接收的印刷数据的印刷删除处理。据此,在印刷开始前使用者仅敲击装置外罩等就能够进行印刷删除。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中,在上述第2工序中,也可以是,根据上述等待冲击检测指令,保留规定的处理的执行并向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转移;在上述第3工序中,也可以是,在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下以检测到规定的冲击为条件,执行在上述第2工序中保留的处理。具体地,上述第2工序中,可以保留印刷开始处理或印刷用纸的自动切断处理中的任意一个处理的执行。据此,直到使用者敲击装置外罩等为止都能够保留处理,能够按使用者所希望的计时执行处理。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中,上述控制部也可以保留印刷开始并向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转移,在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下以检测到规定的冲击为条件,执行上述已保留的印刷。据此,直到使用者敲击装置外罩等为止都能够保留印刷开始。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中,也可以具有排出印刷用纸的印刷完成部分的排出路径和设置在该排出路径中的切断机构;上述控制部可以保留上述切断机构对上述印刷用纸的工作并向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转移,在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下以检测到规定的冲击为条件,使上述切断机构工作。据此,直到使用者敲击装置外罩等为止都不能切开印刷完成用纸。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中,在上述第1工序之前,可以接收并 存储用于检测上述规定的冲击的检测阈值或/和检测次数值。此外,在本发明的打印机中,上述规定的冲击是预先设定的检测阈值以上的冲击或/和预先设定的次数的冲击;该打印机也可以具有存储部,在该存储部中存储上述检测阈值或/和上述次数。据此,在等待冲击检测指令中也可以不含有冲击检测中的检测阈值和应检测的冲击次数。此外,能够通过设定来改变检测阈值和冲击次数。并且,能够减少使用者犯错轻触的情况等误操作。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由于检测对打印机施加的冲击并进行规定的处理,所以不需要在装置本体中设置用于进行该处理的操作按钮等。因此能够进行直觉的操作,即使手摸也能容易并且正确地进行操作。此外,提高了装置本体的设置的自由度及设计的自由度。此外,本发明中,由于根据等待冲击检测指令会变为等待冲击检测状态,所以能够只在接收到等待冲击检测指令时进行基于冲击检测的操作。例如,对于其它的印刷数据能够不进行基于冲击检测的处理。也就是说,能使基于冲击检测的操作的有无按每一印刷数据而不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相关的收据打印机的方框图。 
图2是用于进行冲击检测的检测阈值、检测次数等的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基于轻敲操作的印刷删除控制的流程图。 
图4是基于轻敲操作的印刷开始控制的流程图。 
图5是基于轻敲操作的切断动作开始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作为电子设备的收据打印机为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收据打印机的结构) 
 收据打印机1在装置内部以可转动的方式保持卷纸等记录用纸,当从主装置2接收印刷数据时,在此卷纸上进行印刷后切断并排出印刷完成部分。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收据打印机的方框图。如此图所示,收据打印机1包括:控制装置各部的控制部10、根据来自控制部10的控制信号进行向卷纸的印刷动作的印刷机构20、自动切断卷纸的印刷完成部分的自动切断器30(切断机构)、和检测施加给收据打印机1的外罩3的冲击的冲击传感器40。此外,收据打印机1包括未图示的电源部、用于与主装置2进行通信的通信部等。 
控制部10包括:CPU等运算处理单元和存储控制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的闪存ROM或EEPROM、以及在由CPU等处理时作为工作区域起作用的RAM等的存储部。来自主装置2的指令和印刷数据通过通信部被输入到控制部10中。收据打印机1中的通信部结构为:可通过使用无线LAN适配器等的无线通信、或使用USB缆线、LAN缆线等的有线通信与主装置2连接。 
印刷机构20包括记录头及其驱动机构。此外,印刷机构20包括用于使卷纸的未使用部分移动到印刷位置并将印刷完成部分送出到外部的送纸机构。印刷机构20包括门阵列(gate array)等驱动电路及驱动马达,当来自控制部10的控制信号输入到驱动电路时,马达驱动电流就被提供给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输出被传递给送纸机构或记录头驱动用的驱动机构等,由此,各机构工作。 
自动切断器30根据来自控制部10的控制信号与卷纸的送纸动作联动工作。在收据打印机1的外罩3形成未图示的排纸口,卷纸的印刷部分通过设置在收据打印机1内的纸输送路径从印刷位置向排纸口侧送出。自动切断器30配置在外罩3中的排纸口的内侧,例如,包括按照刀尖超向卷纸的纸面的方式而设置的可动刀、用于驱动此可动刀的驱动机构、和夹着卷纸配置在与可动刀相对侧的固定刀等。可动刀在自动切断器30不工作时从纸输送路径后退,当自动切断器30工作开始时向卷纸的纸面前进,切断在与固定刀之间夹入的卷纸。再有,自动切断器30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是其它的结构。 
控制部10在记录头工作期间使送纸机构与此印刷动作联动地工作,使卷纸移动。而且,在基于记录头的印刷工作结束时,进行用于将印刷完 成部分向收据打印机1的外部排出的送纸。例如,控制部10在印刷完成部分及此后边的固定长度的空白部分通过纸输送路径中的可动刀的设置位置时使送纸机构停止。此时,由于卷纸的印刷完成部分其大部分从排纸口露出在收据打印机1外,所以当在此状态下使自动切断器3工作来切断卷纸时,切离的印刷完成纸片就会从排纸口向收据打印机1的外部落下。如果使用者在自动切断器3的切断工作结束前手拿从排纸口露出在收据打印机1之外的印刷完成部分等加以保持的话,就可以使印刷完成纸片不落下而被领取。如果使自动切断器30结构为留下卷纸的一部分来进行切断的话,则能够防止落下。 
冲击传感器40是一种用于如下情况的传感器,在使用者用手指进行敲击收据打印机1的外罩3等的轻敲(タツピング)操作的情况下,检测因此轻敲操作而产生的冲击。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使用者的轻敲位置设定在收据打印机1的排纸口周围,将冲击传感器40安装在外罩3的排纸口周围的内侧面上。在冲击传感器40中可使用具备例如簧片开关(reedswitch)、磁铁以及弹簧等的传感器。由于向外罩3的冲击而对冲击传感器40施加规定的加速度时,在冲击传感器40内连接着弹簧的磁铁就会移动,因磁铁的磁场簧片开关进行工作并输出检测信号。此外,作为冲击传感器也可以使用通过压电材料和位置传感器等测量冲击时的加速度引起的锭子的运动来检测施加了规定的冲击的情况的仪器。 
将冲击传感器40的检测信号输入到控制部10。控制部10通过内置的检测程序,判定来自冲击传感器40的检测信号(加速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检测阈值(加速度阈值)。此外,控制部10在有超过预先设定的检测阈值(加速度阈值)的冲击的情况下,对此次数进行计数,判定是否检测到仅预先设定的次数的冲击。控制部10根据这些判定,探测收据打印机1的使用者进行了规定的轻敲操作的情形。在判定中使用的检测阈值,被存储在控制部10内的存储部中。再有,在存储部不仅可以存储检测阈值及检测次数还可以存储冲击的计时,可以按预先设定的冲击模式判定是否施加了冲击。 
控制部10在从主装置2输入检测阈值(加速度阈值)、检测次数(轻敲次数)、或冲击模式等冲击检测设定数据的情况下,或在存储部存储此 冲击检测设定数据,或重写已存储的冲击检测设定数据。图2是用于进行冲击检测的检测阈值、检测次数等的设定处理的流程图。控制部10将在S11~S12中输入到收据打印机1中的检测阈值及检测次数存储在存储部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在检测到预先设定的次数以上的预先设定的检测阈值以上的冲击(加速度)的情况下,判定为由使用者进行了规定的轻敲操作。 
(收据打印机的控制) 
接着说明上述结构的收据打印机1中的控制。控制部10从主装置2接收含等待轻敲操作指令(等待冲击检测指令)的印刷数据(第1工序),在此情况下,在进行与此等待轻敲操作指令一起接收的印刷数据的处理时,进行图3~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在等待轻敲操作指令中有例如等待轻敲操作印刷删除指令、等待轻敲操作印刷开始指令、等待轻敲操作切断动作指令等。图3~图5的各流程图如以下(1)~(3)所说明的,是在接收到这些各指令时进行的处理。 
控制部10在接收到这些各指令的情况下,在规定的计时下向等待轻敲操作状态(等待冲击检测状态)转移(第2工序),进行轻敲检测处理。在等待轻敲操作状态下,控制部10,在使用者以预先设定的检测阈值以上的强度进行了仅预先设定的次数的敲击收据打印机1的外罩3的排纸口周围的情况下,根据冲击传感器40的检测信号探测此情况,判定为进行了预先设定的轻敲操作。然后,控制部10将该判定作为触发信号,执行与这些各指令一起接收的印刷数据的印刷删除处理、向卷纸的印刷开始处理、以及卷纸的印刷完成部分的自动切断处理等(第3工序)。 
再有,在收据打印机1接收到不含等待轻敲操作指令的印刷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此印刷数据的处理中不反映轻敲操作。即,此情况下,控制部10不进行基于冲击传感器40的检测信号的轻敲操作的检测和判定。 
(1)基于轻敲操作的印刷删除控制 
此控制是操作者通过进行轻敲操作就能够删除印刷。在收据打印机1从主装置2接收到含等待轻敲操作印刷删除指令的印刷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10,通过确认等待轻敲操作印刷删除指令,开始接收的印刷数据的展 开及向图像缓冲器的保存等印刷前处理。与此同时,控制部10使收据打印机1向等待轻敲操作状态(等待冲击检测状态)转移。在等待轻敲操作状态下,控制部10与印刷前处理及向卷纸的印刷处理并行,进行图3的流程图中的S21~S26的处理(轻敲检测处理)。 
一旦转移到等待轻敲操作状态,首先,控制部10对存储在控制部10内的工作区域中的轻敲次数值进行初始化并设为0(S21)。接着,每隔固定时间对冲击传感器40的检测信号进行取样(S22),判定检测信号(加速度)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检测阈值以上(S23),在不在检测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返回S22。另一方面,当在S23中判定为检测信号是检测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轻敲次数值上加1(S24),判定加法运算后的轻敲次数值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检测次数以上(S25),在不在检测次数以上的情况下返回S22。另一方面,当在S25中判定为轻敲次数值是检测次数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进行了预先设定的轻敲操作(S26),以该判定为触发信号执行印刷删除处理(S27)。为了减轻控制部10的负担,在取样时(S22),也可以采用中断处理。 
控制部10在直到向卷纸的印刷结束为止的期间持续进行S21~S26的轻敲检测处理。控制部10在判定为在直到印刷结束为止的期间有轻敲操作的情况下,迅速地中止印刷前处理或向卷纸的印刷处理,进行印刷数据的废弃及卷纸的印刷完成部分的排出。此外,在没有检测到轻敲操作结束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印刷处理结束的同时结束轻敲检测处理。 
(2)基于轻敲操作的印刷开始控制 
此控制是如下控制,直到使用者进行轻敲操作为止都保留印刷,在有轻敲操作时开始印刷。在收据打印机1从主装置2接收到含等待轻敲操作印刷开始指令的印刷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10进行图4的流程图中的S31~S41的处理。当控制部10接收印刷数据并确认等待轻敲操作印刷开始指令时(S31),将表示根据该指令正在执行印刷前处理或轻敲检测处理的忙信号返回给主装置2(S32)。然后,控制部10从接收缓冲器中读取并展开印刷数据,保存在图像缓冲器中(S33)。在此,即使印刷数据的展开等前处理结束,控制部10也还不开始展开完成印刷数据的向卷纸的印刷,先保留此执行。然后,向等待轻敲状态转移并进行S34~S39的处理(轻 敲检测处理)。 
在直到检测到预先设定的轻敲操作为止都继续进行S34~S39的轻敲检测处理。S34~S39的处理,与基于轻敲操作的印刷删除控制中的S21~S26的处理相同。即,控制部10在初始化轻敲次数(S34)后,每隔固定时间对冲击传感器40的检测信号进行取样(S35),判定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检测阈值以上(S36),在是检测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轻敲次数值上加1(S37)。然后,在判定为是预先设定的轻敲次数以上的情况下(S38:是),判定为进行了预先设定的轻敲操作(S39),以该判定为触发信号开始S33中保留的展开完成印刷数据的向卷纸的印刷处理(S40)。印刷结束后,从控制部10向主装置2返回表示印刷数据的处理结束了的情况的忙解除信号(就绪信号)(S41)。 
(3)基于轻敲操作的切断动作开始控制 
此控制是如下控制,直到使用者进行轻敲操作为止都保留自动切断器30的切断动作,在有轻敲操作时开始自动切断器的切断动作。在收据打印机1从主装置2接收到含等待轻敲操作切断动作指令的印刷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10进行图5的流程图中的S51~S61的处理。当控制部10接收印刷数据并确认等待轻敲操作切断动作指令时(S51),进行从接收缓冲器中读取并展开印刷数据等的印刷前处理后,进行向卷纸的印刷(S52)。在此,即使向卷纸的印刷结束,控制部10也不开始基于自动切断器30的切断动作(印刷完成部分的自动切断),保留切断动作的执行并向等待轻敲状态转移。由此,首先向主装置2返回表示轻敲检测处理正在执行中的忙信号(S53)。然后,向等待轻敲状态转移,进行S54~S59的处理(轻敲检测处理)。 
在直到检测到预先设定的轻敲操作为止都继续进行S54~S59的轻敲检测处理。S54~S59的处理,与上述S21~S26的处理及上述S34~S39的处理相同。即,控制部10在初始化轻敲次数(S54)后,每隔固定时间对冲击传感器40的检测信号进行取样(S55),判定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检测阈值以上(S56),在是检测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轻敲次数值上加1(S57)。然后,在判定为是预先设定的轻敲次数以上的情况下(S58:是),判定为进行了预先设定的轻敲操作(S59),以该判定为触发信号开始S53 中保留的自动切断器30的切断动作(S60)。由此,切离从收据打印机1的排纸口露出在收据打印机1外的印刷完成部分。切断动作结束后,从控制部10向主装置2返回表示印刷数据的处理结束了的忙解除信号(S61)。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收据打印机1,在接收含等待轻敲操作印刷删除指令、等待轻敲操作印刷开始指令、等待轻敲操作切断动作指令等的印刷数据时,通过确认该指令向等待轻敲状态转移。然后,在根据冲击传感器40的检测信号探测对外罩3施加了规定的轻敲操作的情况下,进行印刷数据的印刷删除处理、印刷开始处理、切断动作开始处理等。即,使用者仅用指尖等敲击(轻敲)外罩3的排纸口附近等的适当的位置,就能够进行印刷删除、印刷开始、切断动作开始等的收据打印机1的操作。即使手摸也能容易并且正确地进行基于轻敲的操作,由于能够直觉地进行,所以能够提高操作性减少误操作。此外,如果受理基于轻敲的操作的话,则不必在收据打印机1的上面和前面等设置操作按钮,因此能够提高设置的自由度,能够在收据打印机1之上放置物品。此外,在提高设计的自由度的同时,还能够减少错按操作按钮等误操作。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仅在接收到含等待轻敲操作指令的印刷数据时进行轻敲检测处理,所以能够使是否受理轻敲操作按每一印刷任务而不同。此外,由于预先设定用于判定有无轻敲操作的检测阈值及检测次数,仅在检测到超过这些设定值的冲击的情况下判定为有轻敲操作,所以就能够减少在不小心接触到外罩3的情况下会将此判定为轻敲操作等的误操作。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接收到等待轻敲操作印刷开始指令的情况下,直到有轻敲操作为止都能保留印刷开始。因此,在大多是使用者用皮带夹等携带使用的收据打印机1中,能够确认从排纸口出来的印刷物未发生因外部原因而被撕碎等的事故的状况,在整理领取印刷物的状况后进行轻敲操作。由此,能够确实地并且以完整的状态领取印刷物。此外,在接收到等待轻敲操作切断动作指令的情况下,直到有轻敲操作为止能够保留从排纸口出来的印刷完成的卷纸的切断。因此,使用者通过整理领取印刷物的状况后进行轻敲操作,就能够减少所谓如下的不适合,即,如果趁使用者不 注意进行切断动作后印刷物落下遗失了,则在完整的状态下不能领取。 
(变化例)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读取预先存储在收据打印机1中的检测阈值及检测次数来判定有无轻敲操作,但也可以在等待轻敲操作指令中含有检测阈值及检测次数。据此,不必进行输入存储冲击检测设定数据的处理。此外,能够按每一印刷任务改变检测阈值及检测次数。此外,也能够通过冲击传感器40设定其灵敏度和取样周期、检测的输出脉冲的长度等。 
(2)上述实施方式,虽然是接收到仅含1个等待轻敲操作指令的印刷数据的情形的收据打印机1的控制,但也可以向收据打打印机1发送含多个等待轻敲操作指令的印刷数据,按照轻敲操作的内容或计时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向收据打打印机1发送含等待轻敲操作印刷删除指令、等待轻敲操作切断动作指令的印刷数据,控制部10在判定为在印刷数据的展开等的前处理中及向印刷用纸的印刷中有轻敲动作的情况下,进行印刷删除处理。另一方面,进行如下控制,以便在此印刷数据的印刷结束时保留自动切断器30的切断动作,在印刷结束后判定为有轻敲操作的情况下进行切断动作。即,能够在1个印刷任务中,预先设定多个受理轻敲操作的计时,根据受理轻敲操作的计时进行适当的处理。此外,在1个印刷数据中含有多个等待轻敲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可以预先使各个不同的轻敲操作(次数、计时、冲击模式等不同的轻敲操作)与各指令相对应。据此,使用者能够按想执行的处理分开使用轻敲操作。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设在判定为有规定的轻敲操作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为印刷删除、印刷开始、切断动作开始这3种操作,但例如,也可以以轻敲操作为触发,进行印刷数据的再印刷(收据的再发行)。即,在接收到含等待轻敲操作再印刷指令的印刷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10进行该印刷数据的印刷及印刷完成用纸的自动切断后,不破坏印刷数据,向等待轻敲操作状态转移。然后,在判定为有规定的轻敲操作的情况下,执行再印刷。再印刷结束后,既可以破坏印刷数据并结束印刷任务,也可以再次向等待轻敲操作状态转移,直到输入下一印刷数据为止都持续轻敲检测处理。 

Claims (11)

1.一种打印机的控制方法,执行如下工序:
第1工序,与收到印刷任务一起接收等待冲击检测指令;
第2工序,根据上述等待冲击检测指令,向可检测冲击的等待冲击检测状态转移;以及
第3工序,在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下以检测到规定的冲击为条件,执行规定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工序中的上述规定的冲击是规定次数的冲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3工序中,在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下以检测到规定的冲击为条件,进行已接收的印刷数据的印刷删除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工序中,根据上述等待冲击检测指令,保留规定的处理的执行并向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转移。
在上述第3工序中,在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下以检测到规定的冲击为条件,执行在上述第2工序中保留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工序中,保留印刷开始处理或印刷用纸的自动切断处理的任意一个处理的执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工序之前,接收并存储用于检测上述规定的冲击的检测阈值或/和检测次数值。
7.一种打印机,包括冲击检测部及控制部,
上述控制部在与收到印刷任务一起接收到等待冲击检测指令的情况下,向上述冲击检测部的等待冲击检测状态转移,在该等待冲击检测状态下以上述冲击检测部检测到规定的冲击为条件,执行规定的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的冲击是预先设定的检测阈值以上的冲击或/和预先设定的次数的冲击;
该打印机具有存储部,在该存储部中存储上述检测阈值或/和上述次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下以检测到规定的冲击为条件,进行已接收的印刷数据的印刷删除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保留印刷开始并向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转移,在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下以检测到规定的冲击为条件,开始上述已保留的印刷。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排出印刷用纸的印刷完成部分的排出路径和设置在该排出路径中的切断机构;
上述控制部保留上述切断机构对上述印刷用纸的工作并向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转移,在上述等待冲击检测状态下以检测到规定的冲击为条件,使上述切断机构工作。
CN200910003726XA 2008-01-30 2009-02-01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89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18655 2008-01-30
JP2008018655 2008-01-30
JP2008018655A JP5018511B2 (ja) 2008-01-30 2008-01-30 プリンタ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8917A CN101498917A (zh) 2009-08-05
CN101498917B true CN101498917B (zh) 2012-07-25

Family

ID=40898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372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8917B (zh) 2008-01-30 2009-02-01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22808B2 (zh)
JP (1) JP5018511B2 (zh)
KR (1) KR100989210B1 (zh)
CN (1) CN1014989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99749A (ja) * 2011-03-22 2012-10-18 Seiko Epson Corp 回路装置、通信機器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14104608A (ja) 2012-11-26 2014-06-09 Seiko Epson Corp 単票発行装置、および単票発行方法
JP6201454B2 (ja) * 2013-06-27 2017-09-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媒体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175938B2 (ja) 2013-06-27 2017-08-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処理装置、及び媒体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136642B2 (ja) 2013-06-27 2017-05-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媒体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155941B2 (ja) 2013-07-31 2017-07-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処理装置、媒体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媒体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897321B2 (ja) * 2017-05-29 2021-06-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7813A (ja) * 1998-07-24 2000-02-18 Casio Comput Co Ltd イベント信号発生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000246989A (ja) * 1999-02-25 2000-09-1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EP1134692A3 (en) * 2000-03-16 2003-03-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for managing a plurality of print job data
JP2002152337A (ja) * 2000-11-15 2002-05-24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携帯通信端末における緊急動作方法および携帯通信端末
JP4037086B2 (ja) 2001-10-31 2008-01-2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コマンド入力装置
JP2003280464A (ja) 2002-03-19 2003-10-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32118A (ja) 2004-05-19 2005-12-02 Nec Corp 携帯端末及び携帯端末の情報入力方法
JP4393328B2 (ja) * 2004-09-22 2010-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2006326841A (ja) 2005-05-23 2006-12-07 Fujitsu Ltd 部単位印刷中止装置
JP4562590B2 (ja) * 2005-06-06 2010-10-13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2007058515A (ja) * 2005-08-24 2007-03-08 Sharp Corp 操作装置
JP2007336513A (ja) * 2006-05-15 2007-12-27 Seiko Epson Corp 叩きコマンド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携帯機器の操作システム、並びに、携帯機器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46989A 2000.09.12
JP特开2001-260490A 2001.09.25
JP特开2003-143683A 2003.05.16
JP特开2003-280464A 2003.10.02
JP特开2005-332118A 2005.12.02
JP特开2006-326841A 2006.12.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190170A1 (en) 2009-07-30
JP5018511B2 (ja) 2012-09-05
KR100989210B1 (ko) 2010-10-20
JP2009178886A (ja) 2009-08-13
US8922808B2 (en) 2014-12-30
CN101498917A (zh) 2009-08-05
KR20090083873A (ko) 2009-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8917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31103B (zh) 打印机控制方法和打印机
US6261011B1 (en) Printer system
EP2275919B1 (en) Printer and printer control method
EP1717691A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the printing apparatus
KR20190026688A (ko) 세팅 툴
US11298943B2 (en) Ink jet recording system
WO2007010797A1 (ja) 両手操作スイッチ装置
JP6846177B2 (ja) レシートプリンタ、レシートプリンタシステム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75025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CN102057130B (zh) 岩心钻探的方法和设备
CN109922918A (zh) 激光处理设备
CN101201726A (zh) 打印系统中自动处理选择性信息提示窗的方法
JP522770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435722B2 (ja) 載置ユニット
EP1231561A1 (en) A printer system
EP1724578B1 (en) Non-destructive analysis system for wooden objects
JP7151170B2 (ja) ドライバ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
JP2010120258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JP3755673B2 (ja) プリンタ
US20110099518A1 (en) Record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JPS58138671A (ja) インパクト型印刷装置の脱字検出方式
JP201705217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1070574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制御方法
JP2013046190A (ja) 画像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Termination date: 20160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