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4300A - 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4300A
CN101494300A CNA2009100019825A CN200910001982A CN101494300A CN 101494300 A CN101494300 A CN 101494300A CN A2009100019825 A CNA2009100019825 A CN A2009100019825A CN 200910001982 A CN200910001982 A CN 200910001982A CN 101494300 A CN101494300 A CN 101494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plate
plain battery
housing
plat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19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4300B (zh
Inventor
金川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94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4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4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43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from their environment, e.g. from corro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10/4257Smart batteri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10Temperature sensitive devices
    • H01M2200/106P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08Electric battery cell mak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组,其能防止由外部撞击所致的变形和电解液泄漏。该电池组包括:裸电池,其包括袋型外壳、容纳在该袋型外壳中的电极组件、以及从该袋型外壳的一侧伸出的正极接线片和负极接线片;与该裸电池电连接的保护电路板;以及容纳该裸电池和保护电路板的主体。该电池组还包括至少一个增强板,其中增强板的端部接触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表面或主体的内表面。该增强板可与主体的上壳体或下壳体整体形成,或在上壳体或下壳体中分离形成和设置。

Description

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方面涉及一种电池组,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防止由外部撞击所致的变形和电解液泄漏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由于其可再充电,因此比一次性电池更经济。而且,因为二次电池现被设计为更小但具有更高的容量,因此二次电池被更广泛地用作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手持式电子/电器设备的电源。二次电池的类型包括镍镉(Ni-Cd)、镍金属氢化物(Ni-MH)、镍锌(Ni-Zn)、锂(Li)离子、锂金属和锂聚合物电池。
在这些二次电池中,锂二次电池因其紧凑并具有高容量、高工作电压和高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而被广泛使用。锂二次电池根据容纳电极组件的外壳的形状可被分为罐型或袋型。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罐型电池可进一步被细分为圆柱型和棱柱型。
锂二次电池根据电解液的种类可被分为使用液态电解液的锂金属电池或锂离子电池,以及适于固态电解液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通常,因为固态电解液比液态电解液更不可能泄漏,所以使用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采用罐型外壳,而使用固态电解液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采用袋型外壳。
当锂二次电池具有袋型外壳时,电极组件被容纳在袋型外壳的下部元件中。接着,袋型外壳的下部元件被上部元件所覆盖,且初始形成在袋型外壳的上部和下部元件边缘处的密封部分被结合和密封。这种组件被称为裸电池型二次电池。该裸电池型二次电池然后被电连接至保护电路板,该保护电路板包括保护设备,以防止由于诸如过充电、过放电或过电流的异常操作所致的对电池的损坏。
连接至保护电路板的二次电池可被形成为:包括分离的外壳体的硬组电池组,或为制管或贴标做好准备的内组型电池组。在这些情况下,正负极接线片从其中突出的裸电池的前端部易受到外部撞击。因此,袋型外壳由于外部撞击可被容易地损坏,这可导致正负极接线片之间的短路以及电解液从损坏的外壳泄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韩国专利公告10-2005-0096288中公开一种用于向外壳增加增强板以防止外部撞击损坏袋型外壳的方法。然而,因为在增强板与袋型外壳的密封部分之间有间隙,韩国专利公告10-2005-0096288公开的发明方法提供了外部撞击对外壳的有限保护。也就是说,由于在裸电池与保护电路板之间有间隙,保护电路板或裸电池可由于外部撞击而被移动,因此在正负极接线片之间可能发生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方面提供一种能防止由外部撞击所致的变形和电解液泄漏的电池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电池组包括:具有密封部分的裸电池;以及容纳该裸电池的主体,其中所述密封部分包括前端部分,正极接线片和负极接线片从所述前端部分伸出,并且所述前端部分接触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主体中的增强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电池组包括:裸电池,其包括袋型外壳、容纳在所述袋型外壳中的电极组件、以及从所述袋型外壳的一侧伸出的正极接线片和负极接线片;与所述裸电池电相连的保护电路板;以及主体,其容纳所述路电池和保护电路板,并包括增强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的一端接触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电池组包括:裸电池,其包括袋型外壳、容纳在该袋型外壳中的电极组件、以及从该袋型外壳的一侧伸出的正极接线片和负极接线片;与所述裸电池电相连的保护电路板;容纳所述路电池和保护电路板的主体;以及形成在所述裸电池与保护电路板之间的增强板;其中所述增强板的一端接触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表面,其所述增强板的另一端接触所述主体的内表面。
所述增强板可被设置为使在所述裸电池与保护电路板之间的间隙中没有空间,或者使所述裸电池与保护电路板之间的间隙中的空间为约20mm。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可包括在所述正极接线片和负极接线片伸出的地方形成的突出。所述增强板可由一块平板形成。所述增强板可进一步包括:朝所述裸电池伸出的延长部,或朝所述保护电路板伸出的延长部,或从所述平板的两个边缘朝所述裸电池和所述保护电路板伸出的延长部。
本发明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将部分地在下述描述中提出,并部分地从所述描述变得明显,或可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来获知。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和更容易从下述实施例的描述中被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电池组的透视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中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图2B是图2A的电池组中的裸电池例子的分解透视图;
图2C是图2A的电池组沿图1中的线A-A′所取的横截面图;
图2D至图2F是所述电池组沿图2C中的线B-B′所取的横截面图;
图2G至图2J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形式的增强板的俯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中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图3B是图3A的电池组沿图1中的线A-A′所取的横截面图;
图3C至图3E是所述电池组沿图3B中的线C-C′所取的横截面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中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图4B是图4A的电池组沿图1中的线A-A′所取的横截面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中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图5B是图5A的电池组沿图1中的线A-A′所取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考本发明的例子在附图中被说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通过参照附图,实施例在下文中被描述以解释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电池组的透视图,图2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中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图2B是图2A的电池组中的裸电池例子的分解透视图。首先参见图2B,本发明该实施例的电池组中的裸电池110包括:袋型外壳10,其包括上外壳11和下外壳12;以及容纳在袋型外壳10中的电极组件20。
上下外壳11和12在一侧处被互相连接,但在另一侧处敞开以容纳电极组件20。上下外壳11和12中任一个可具有用于容纳电极组件20的空间;该空间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在下外壳12中。
上密封部分11a和下密封部分12a形成在上下外壳11和12的边缘处,并通过热结合而密封在一起。上下外壳11和12还可形成为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包括:热结合层10a,其在被加热时用作密封剂以结合上下外壳11和12;金属层10b,其用于保持机械强度并用作防止水分和氧气的阻挡层;以及绝缘层10c。袋型外壳10的形状和结构不限于此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的那些形状和结构,因此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修改和改变。
电极组件20包括:与第一电极接线片21相连接的第一极板23;与第二电极接线片25相连接的第二极板27;以及置于两个极板23和27之间的隔板29,其中第一和第二极板23和27以及隔板29被绕在一起。这里,第一和第二电极接线片21和25从密封后的袋型外壳10的一侧伸出。
在下文中,袋型外壳10的第一和第二电极接线片21和25从其伸出的侧部被称为裸电池110的前端部分。此外,第一电极接线片21被称为正极接线片,第二电极接线片25被称为负极接线片。因此,与第一电极接线片21相连接的第一极板23被称为正极板,与第二电极接线片25相连接的第二极板27被称为负极板。
此外,裸电池110可进一步包括接线片带22和24,其缠绕第一电极接线片21和第二电极接线片25与上密封部分11a和下密封部分12a的重叠部分。但接线片带22和24在以下的附图中将被省略。
现参见图2A,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组100包括:裸电池110、保护电路板120、以及包括第一和第二壳体131和133的主体130。在下文中,第一壳体131被称为上壳体,第二壳体133被称为下壳体。
电池组100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将裸电池110电连接至保护电路板120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板140和150。裸电池110与图2B所述的裸电池相同,因此其将不再进一步描述。图2B中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将应用于该附图。
保护电路板120被设置在裸电池110的一侧处,且被电连接至裸电池110。保护电路板120包括诸如保护电路、充电/放电装置、PTC热敏电阻和保险丝的保护装置(未示出),所述保护装置形成在形成有互连图案的印刷电路板121上,保护电路板120可进一步包括被连接至外部设备的外部连接端子123。外部连接端子123可包括至少一个诸如电源端子、接地端子、输入/输出端子和热敏电阻端子的端子。
保护电路板120进一步包括:分别电连接至裸电池110的正负极接线片21和25的第一和第二电极端子125和127。在下文中,第一电极端子125被称为正极端子,第二电极端子127被称为负极端子。
裸电池110的正负极接线片21和25可通过超声波或激光焊接或使用焊膏被直接电连接至保护电路板120的正负极端子125和127。可选地,裸电池110的正负极接线片21和25与保护电路板120的正负极端子125和127之间的电连接可通过第一和第二引线板140和150获得。
第一引线板140将正极接线片21电连接至正极端子125,第二引线板150将负极接线片25电连接至负极端子127。第一和第二引线板140和150可由镍板形成,但材料和形状不受限制。
在裸电池110和保护电路板120之外设置主体130,以保护裸电池110和保护电路板120不受外部撞击,并形成外部形状。主体130可包括如该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的上壳体和下壳体131和133。上壳体和下壳体131和133可通过例如接合、焊接和紧固的各种方式连接,并被设计为容纳裸电池110和保护电路板120。
在上壳体和下壳体131和133的其中一个中,形成用于容纳裸电池110和保护电路板120的空间。此外,该空间通过将具有该空间的所述壳体与不包括该空间的另一壳体结合而被密封。在该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空间形成在下壳体133中,主体130通过将下壳体133与上壳体131结合而被密封。当然,上壳体和下壳体131和133的形状不限于所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因此可通过各种方式形成。例如,上壳体和下壳体131和133均可具有空间。此外,上壳体和下壳体131和133的内壁可与裸电池110和保护电路板120的外表面接触,以最小化裸电池110和保护电路板120的运动。
在上壳体和下壳体131和133的其中一个的一侧中,端子孔135可被形成为暴露保护电路板120的外部连接端子123;端子孔135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在上壳体131中。端子孔135可被形成为各种形状以暴露保护电路板120的外部连接端子123,并可被形成在上壳体或下壳体131和133中的任何地方。
此外,增强板137被形成在上壳体131的一侧上,并且参见图2C,增强板137在容纳于主体130中的裸电池110和保护电路板120之间经过。增强板137可在上壳体131的成型过程中与上壳体131整体形成。
图2C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A的电池组沿图1中的线A-A′所取的横截面图。虽然在图2C中裸电池110的下外壳12与上下壳体131和133隔开,但下外壳12可被设置为接触上下壳体131和133的内表面,以防止裸电池110的运动。
增强板137的下端被形成为接触容纳在主体130中的裸电池110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当接触裸电池110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时,增强板137可被形成为挤压裸电池110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然而,由于裸电池110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上的过大压力可能损坏袋型外壳1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谨慎设计外在压力,从而不会损坏外壳10。
另一方面,由于增强板137的下端,因此上下外壳11和12的密封部分11a和12a之间的附着力可通过施加在裸电池110的前端部分的压力而被增大。相应地,可防止上下外壳11和12的密封部分11a和12a由于外部撞击所致的容易开裂,因此还可防止电解液的泄漏。
而且,即使存在外部撞击,增强板137用于支撑,其因此可防止上下壳体131和133的变形以及裸电池110和保护电路板120的变形。因此,当增强板137置于裸电池110和保护电路板120之间时,增强板137的厚度可被设计成使裸电池110与保护电路板120之间的间隙被充满。
然而,当裸电池110与保护电路板120之间的间隙被充满时,增强板137自身可能撞击或损坏裸电池110或保护电路板120。因此,优选的是,增强板137的厚度被设计为在裸电池110与保护电路板120之间的间隙中有小空间。另一方面,当间隙内的空间太大时,裸电池110和保护电路板120在存在外部撞击时会过多移动。理想的是,增强板137的厚度可被设计为使得裸电池110与保护电路板120之间的间隙中的未充满空间被设计成大约20mm。
参见图2D至图2F,其示出了图2C的电池组沿线B-B′所取的横截面图,在图2D中增强板137的下端可接触突出30的顶表面,突出30由于正极或负极接线片21或25形成在裸电池110的前端部分上。可选地,如图2E所示,增强板137′的下端可仅接触裸电池110的前端部分的除了突出30之外的顶表面。或者,如图2F所示,增强板137″的下端可接触裸电池110的前端部分的包括突出30的整个顶表面。
图2G至图2J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增强板的俯视图。如图2G所示,增强板137可由一仅被设置在裸电池110与保护电路板120之间的块板137a形成。此外,增强板137可被设置在裸电池110与保护电路板120之间,并被设置在裸电池110或保护电路板120的侧表面与主体130的内表面之间。也就是说,如图2H和图2I所示,增强板137可在板137a的两个边缘处具有延长部137b和137c,该延长部朝裸电池110或保护电路板120伸出。
此外,增强板137可被设置在裸电池110与保护电路板120之间,且被设置在裸电池110和保护电路板120的侧表面与主体130的内表面之间。也就是说,如图2J所示,增强板137可在板137a的两个边缘处具有延长部137d和137e,该延长部朝裸电池110和保护电路板120伸出。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中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参见图3A,电池组200包括:裸电池210、保护电路板220、以及包括第一和第二壳体231和233的主体230。电池组200可进一步包括:将裸电池210电连接至保护电路板220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板240和250。在下文中,第一壳体231被称为上壳体,第二壳体233被称为下壳体。
参见图3A,将仅描述裸电池210与图2B所示裸电池的不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图2B中相同的元件。裸电池210包括:电极组件20、容纳电极组件20的上下外壳11′和12′。虽然图2B中的裸电池110仅在下外壳12中具有用于容纳电极组件20的空间,图3A的裸电池210在上下外壳11′和12′中均具有用于容纳电极组件20的空间。电极组件20和在图3A中示出的裸电池210中的上下外壳11′和12′在此不再进行描述。
裸电池210具有正极和负极接线片21和25,其从袋型外壳10′的一侧,即裸电池210的前端部分突出。保护电路板220、第一和第二引线板240和250具有与图2A中附图标记120、140和150的元件相同的构造和功能。因此,图3A中的这些元件将不再进行描述。以类似的方式,保护电路板220的附图标记221、223、225和227的元件也具有与图2A中的保护电路板120的附图标记121、123、125和127的元件相同的构造和功能。因此,图3A中的这些元件将不再进行描述。
主体230设置在裸电池210和保护电路板220之外,以保护裸电池210和保护电路板220不受外部撞击,并形成外部形状。主体230可包括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上下壳体231和233。
仅将简要描述上下壳体231和233与图2A所示上下壳体的不同。参照图2A的上下壳体131和133的描述,关于这些上下壳体231和233的更多细节将被容易地理解。第一和第二增强板237和239分别形成在上下壳体231和233的一侧上,参见图3B,第一和第二增强板237和239在裸电池210与保护电路板220之间经过。第一和第二增强板237和239可在上下壳体231和233的成型过程中与上下壳体231和233整体形成。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A的电池组200沿图1中的线A-A′所取的横截面图。虽然在图3B中裸电池210的上下外壳11′和12′与上下壳体231和233隔开,但是裸电池210的上下外壳11′和12′可被设置为接触上下壳体231和233的内表面,以最小化裸电池210的运动。
参见图3B,形成在上壳体231中的第一增强板237的下端可被形成为接触容纳在主体230中的裸电池210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此外,形成在下壳体233中的第二增强板239的上端可被形成为接触容纳在主体230中的裸电池210的前端部分的底表面。
当第一增强板237的下端和第二增强板239的上端接触裸电池210的上端部分的顶表面和底表面时,第一和第二增强板237和239可挤压裸电池210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和底表面。然而,由于裸电池210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上的过大压力可能损坏袋型外壳1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合适地设计外在压力,从而不会损坏袋型外壳10′。
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增强板237的下端和第二增强板239的上端,因此上下外壳11′和12′的密封部分11a和12a之间的附着力可通过施加在裸电池210的前端部分的压力而增大。相应地,可防止上下外壳11′和12′的密封部分11a和12a由于外部撞击所致的容易开裂,因此还可防止电解液的泄漏。
而且,即使存在外部撞击,由于第一增强板237和第二增强板239用于支撑,因此可防止上下壳体231和233的变形以及裸电池210和保护电路板220的变形。因此,当第一增强板237和第二增强板239置于裸电池210和保护电路板220之间时,第一增强板237和第二增强板239的厚度可被设计成使裸电池210与保护电路板220之间的间隙中没有空间或裸电池210与保护电路板220之间的间隙中的空间被设计为约20mm。参照图2A的描述,以这种方式设计第一和第二增强板237和239的厚度的原因将被容易地理解,因此将不再进一步地描述。
参见图3C至图3E,其示出了电池组200沿图3B的线C-C′所取的横截面图,如图3C所示,第一增强板237的下端可形成为仅接触突出31的顶表面,该突出31由正极或负极接线片21或25形成在裸电池210的前端部分上。可选地,如图3D所示,第一增强板237′的下端可仅接触裸电池210的前端部分的除了突出31之外的顶表面。此外,如图3E所示,第一增强板237″的下端可接触裸电池210的前端部分的包括突出31的整个顶表面。在图3C-3E的所有可选择方案中,形成在下壳体233中的第二增强板239的上端接触裸电池210的前端部分的底表面31′。最后,参照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和第二增强板237和239可形成为图2G至图2J所示的任一种形状,这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参见图4A,电池组300包括:裸电池310、保护电路板320、以及包括第一和第二壳体331和333的主体330。电池组300可进一步包括:将裸电池310电连接至保护电路板320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板340和350。在下文中,第一壳体331被称为上壳体,第二壳体333被称为下壳体。
由于裸电池310具有和图2B中的裸电池相同的构造,其将不再进一步描述。此外,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图2B中的相同元件。保护电路板320、第一和第二引线板340和350具有与图2A中附图标记120、140和150的元件相同的构造和功能,因此不再进一步描述。此外,保护电路板320的附图标记321、323、325和327的元件也具有与图2A中的保护电路板120的附图标记121、123、125和127的元件相同的构造和功能,因此不再进一步描述。
电池组300包括主体330,其设置在裸电池310和保护电路板320之外,以保护裸电池310和保护电路板320不受外部撞击,并形成外部形状。主体330可包括如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上下壳体331和333。
在这里,将简要描述主体330与图2A所示的主体130的不同,并且,参照图2A所示主体130的描述,关于所述主体的更多细节将被容易地理解。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主体330中,在上壳体331中没有形成增强板,这是与图2A所示的主体130不同的结构。在这里,如图4A所示,电池组300包括置于裸电池310与保护电路板320之间的增强板360。
图4B是根据本发明该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4A的电池组300沿图1中的线A-A′所取的横截面图。参见图4B,增强板360接触容纳在主体330中的裸电池310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此外,增强板360的上端接触上壳体331的内表面,并且增强板360被形成为在裸电池330与保护电路板320之间经过。
当增强板360的下端接触裸电池310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时,增强板360可被形成为挤压裸电池310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增强板360的下端可被形成为:接触突出30的顶表面,该突出30通过正负极接线片21和25形成在裸电池310的前端部分;或者接触裸电池310的前端部分的除了突出30之外的顶表面;或者接触裸电池310的前端部分的包括如图2D至图2F所述突出30的顶表面。然而,由于裸电池310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上的过大压力可能损坏袋型外壳1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合适地设计外在压力,从而不会损坏袋型外壳10。
另一方面,由于增强板360的下端,因此上下外壳11和12的密封部分11a和12a之间的由于外部撞击的附着力可通过施加在裸电池310的前端部分的压力而增大。相应地,可防止上下外壳11和12的密封部分11a和12a由于外部撞击所致的容易开裂,因此还可防止电解液的泄漏。
当增强板360设置在裸电池310与保护电路板320之间时,增强板360的厚度可被设计成使裸电池310与保护电路板320之间没有间隙或裸电池310与保护电路板320之间的间隙中的空间被设计为约20mm。参照图2A的描述,以这种方式设计增强板360的厚度的原因将被容易地理解,因此将不再进一步地描述。此外,增强板360可形成为图2G至图2J所示的任一种形状,这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参见图5A,电池组400包括:裸电池410、保护电路板420、以及包括第一和第二壳体431和433的主体430。电池组400可进一步包括:将裸电池410电连接至保护电路板420的第一和第二引线板440和450。在下文中,第一壳体431被称为上壳体,第二壳体433被称为下壳体。
由于裸电池410具有和图3A中的裸电池210相同的构造,其将不再进一步描述。此外,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图3A中所述的相同元件。保护电路板420、第一和第二引线板440和450具有与图2A中附图标记120、140和150的元件相同的构造和功能,因此不再进一步描述。以类似的方式,保护电路板420的附图标记421、423、425和427的元件也具有与图2A中的保护电路板120的附图标记121、123、125和127的元件相同的构造和功能。因此,这些元件在图5A中不再进一步描述。
电池组400包括主体430,其设置在裸电池410和保护电路板420外侧,以保护裸电池410和保护电路板420不受外部撞击,并形成外部形状。主体430可包括如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上下壳体431和433。
仅将简要描述主体430与图2A所示主体的不同,参照图2A所示主体130的描述,关于该主体的更多细节将被容易地理解。不同于图2A中主体130,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主体430在上壳体431中不具有增强板。如图5A所示,电池组400包括:置于裸电池410与保护电路板420之间的第一和第二增强板460和470。
图5B是根据本发明该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组400沿图1中的线A-A′所取的横截面图。参见图5B,第一增强板460的下端接触容纳在主体430中的裸电池410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此外,其上端形成为接触上壳体431的内表面。第二增强板470的上部接触容纳在主体430中的裸电池410的前端部分的底表面,且第二增强板470的下端接触下壳体433的内表面。
第一增强板460的下端和第二增强板470的上端可形成为接触裸电池410的前端部分的顶、底表面,藉此挤压裸电池410的前端部分的顶、底表面。第一增强板460的下端可形成为:接触突出31的顶表面,该突出31通过正负极接线片21和25形成在裸电池410的前端部分;或者接触裸电池410的前端部分的除了突出31之外的顶表面;或者接触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包括如图2D至图2F以及图3C至3E所述突出31的顶表面。
这里,第二增强板470的上端接触裸电池410的前端部分的底表面31′。然而,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过大压力可能损坏袋型外壳1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合适地设计外在压力,从而不会损坏袋型外壳10′。
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和第二增强板460和470,因此上下外壳11′和12′的密封部分11a和12a之间的附着力可通过施加在裸电池410的前端部分的压力而增大。相应地,可防止上下外壳11′和12′的密封部分11a和12a由于外部撞击所致的容易开裂,因此还可防止电解液的泄漏。
当第一和第二增强板460和470设置在裸电池410与保护电路板420之间时,第一和第二增强板460和470的厚度可被设计成使裸电池410与保护电路板420之间没有间隙或裸电池410与保护电路板420之间的间隙中的空间被设计为约20mm。参照图2A的描述,设计第一和第二增强板460和470的厚度的原因将被容易地理解,因此该原因将不再进一步描述。第一和第二增强板460和470可形成为图2G至图2J所示的任一种形状,这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如上所述,在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池组100和200包括设置在主体中的增强板,但在第三和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池组300和400包括未形成在主体中的分离的增强板。然而,应清楚理解的是,当如第二和第四示例性实施例那样存在两个增强板时,电池组可包括形成在主体中的一个增强板,而另一个增强板与主体分离地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提供一种能防止由外部撞击所致的变形和防止电解液泄漏的电池组。尽管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其特定示例性实施例已进行了显示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不背离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

Claims (33)

1.一种电池组,包括:
具有密封部分的裸电池;以及
容纳所述裸电池的主体;
其中所述密封部分包括前端部分,正极接线片和负极接线片从所述前端部分伸出,并且所述前端部分与形成在所述主体中的至少一个增强板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中的增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包括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每一个中的增强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裸电池的顶表面之间的增强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裸电池的顶表面之间的第一增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裸电池的底表面之间的第二增强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或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为平板,该平板在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或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被放置在所述裸电池与所述保护电路板之间。
8.一种电池组,包括:
裸电池,其包括袋型外壳、容纳在所述袋型外壳中的电极组件、以及从所述袋型外壳的一侧伸出的正极接线片和负极接线片;
与所述裸电池电连接的保护电路板;以及
主体,其容纳所述裸电池和所述保护电路板,并包括至少一个增强板;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的一端接触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设置在所述保护电路板与所述裸电池之间相应的间隙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设置在所述裸电池与所述保护电路板之间的相应的间隙中,使在所述裸电池与所述保护电路板之间的间隙中没有空间,或者使所述裸电池与所述保护电路板之间的相应间隙中的空间为20mm。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包括:在所述正极接线片和负极接线片伸出的地方形成的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中的增强板,其中所述增强板的下端接触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中的第一增强板和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中的第二增强板,
所述第一增强板的下端接触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并且
所述第二增强板的上端接触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底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第一增强板的下端仅接触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突出,或接触包括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除了所述突出之外的顶表面的区域,或接触包括所述突出和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的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第二增强板的上端仅接触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突出,或接触包括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除了所述突出之外的底表面的区域,或接触包括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底表面和所述突出的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的每一个均由平板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组,所述增强板进一步包括:朝所述裸电池伸出的延长部,或朝所述保护电路板伸出的延长部,或从所述平板的两个边缘朝所述裸电池和所述保护电路板伸出的延长部。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正极接线片和负极接线片通过第一引线板和第二引线板与所述保护电路板电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或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为一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为平板,该平板在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或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被放置在所述裸电池与所述保护电路板之间。
21.一种电池组,包括:
裸电池,其包括袋型外壳、容纳在所述袋型外壳中的电极组件、以及从所述袋型外壳的一侧伸出的正极接线片和负极接线片;
与所述裸电池电连接的保护电路板;
容纳所述裸电池和所述保护电路板的主体;以及
形成在所述裸电池与所述保护电路板之间的至少一个增强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的一端接触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且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的另一端接触所述主体的内表面。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设置在所述裸电池与所述保护电路板之间相应的间隙中,使在所述裸电池与所述保护电路板之间的间隙中没有空间,或者使所述裸电池与所述保护电路板之间相应的间隙中的空间为20mm。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包括:在所述正极接线片和负极接线片伸出的地方形成的突出。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在该至少一个增强板的一端处接触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并在该至少一个增强板的另一端处接触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包括:在该至少一个增强板的上端处接触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且在该至少一个增强板的下端处接触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的第一增强板,以及在该至少一个增强板的上端处接触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底表面且在该至少一个增强板的下端处接触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的第二增强板。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第一增强板的下端仅接触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突出,或接触包括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除了所述突出之外的顶表面的区域,或接触包括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顶表面和所述突出的区域。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第二增强板的上端仅接触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突出,或接触包括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除了所述突出之外的底表面的区域,或接触包括所述裸电池的前端部分的底表面和所述突出的区域。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的每一个均由平板形成。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进一步包括:朝所述裸电池伸出的延长部,或朝所述保护电路板伸出的延长部,或从所述平板的两个边缘朝所述裸电池和所述保护电路板伸出的延长部。
30.一种制造电池组的方法,该电池组包括电极组件、正极接线片和负极接线片、上下外壳、上下壳体、保护电路板和至少一个增强板,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电极组件装入所述上下外壳中以形成裸电池;
将所述电极组件密封在所述上下外壳中,使所述电极接线片从所述裸电池的前端伸出;
将所述裸电池放置在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中;
将保护电路板放置在所述裸电池的前端处的所述上下壳体的其中一个中,使所述电极接线片与所述保护电路板电接触;
在所述裸电池与所述保护电路板之间相应的间隙中形成至少一个增强板;以及
以压力封闭并密封所述上下壳体,使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将所述裸电池和所述保护电路板固定就位。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与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或所述上下壳体形成为一体。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为平板,该平板在所述上壳体,或在所述下壳体,或在所述上下壳体中被放置在所述裸电池与所述保护电路板之间。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板设置在所述保护电路板与所述裸电池之间相应的间隙中。
CN2009100019825A 2008-01-24 2009-01-24 电池组 Active CN1014943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07508 2008-01-24
KR1020080007508A KR100973311B1 (ko) 2008-01-24 2008-01-24 배터리 팩
KR1020080007508 2008-01-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4300A true CN101494300A (zh) 2009-07-29
CN101494300B CN101494300B (zh) 2012-03-28

Family

ID=40578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19825A Active CN101494300B (zh) 2008-01-24 2009-01-24 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36860B2 (zh)
EP (1) EP2083460B1 (zh)
JP (1) JP5139945B2 (zh)
KR (1) KR100973311B1 (zh)
CN (1) CN101494300B (zh)
DE (1) DE602009000014D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0270A (zh) * 2010-12-07 2013-08-1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端子的板、板组装体及电池组件
CN104167518A (zh) * 2014-08-06 2014-11-26 丁家俊 电池外壳、电芯、电池及其装配方法
WO2023008784A1 (ko) * 2021-07-30 2023-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배터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84900B1 (ko) * 2009-11-23 2011-11-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및 그에 사용되는 회로기판 어셈블리
KR101191635B1 (ko) 2010-05-24 2012-10-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용 파우치,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파우치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US8345420B2 (en) * 2010-06-14 2013-01-01 Apple Inc. Battery assembly for battery powered portable devices
US8802278B2 (en) * 2010-07-08 2014-08-12 Samsung Sdi Co., Ltd. Rechargeable battery
US8980465B2 (en) * 2011-01-05 2015-03-17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pack
KR101255542B1 (ko) * 2011-05-12 2013-04-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지 팩
US9806370B2 (en) * 2011-08-18 2017-10-31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a planarizing member
US9236586B2 (en) * 2012-04-13 2016-01-12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pack
KR20150037380A (ko) 2013-09-30 2015-04-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곡면 구조의 전지셀 수납용 트레이
KR102324344B1 (ko) * 2015-01-27 2021-11-1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KR20230018072A (ko) * 2021-07-29 2023-02-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141A (en) * 1862-05-06 Improvement in cooking-stoves
US266542A (en) * 1882-10-24 Island
KR100484420B1 (ko) * 1999-03-30 2005-04-22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지보호회로를 구비한 2차 전지
JP2001035465A (ja) * 1999-07-19 2001-02-09 Toshiba Battery Co Ltd 扁平電池のパック構造
JP3920096B2 (ja) * 1999-12-17 2007-05-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板状電池および携帯無線端末
KR100867068B1 (ko) * 2001-08-07 2008-11-04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비수전해질 2차전지
JP3736469B2 (ja) * 2002-02-13 2006-01-1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EP1878759B1 (en) * 2002-04-26 2010-08-25 Zeon Corporation Polyether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WO2003096446A1 (en) 2002-05-14 2003-11-20 Hitachi Maxell, Ltd. Thin battery
JP4000961B2 (ja) * 2002-09-04 2007-10-3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
JP4416443B2 (ja) * 2003-06-26 2010-02-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488730B2 (ja) * 2003-12-22 2010-06-2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薄型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KR100604276B1 (ko) 2004-02-27 2006-07-28 제이엠테크 주식회사 리튬이온 배터리용 피시엠 보호캡
KR100580767B1 (ko) 2004-03-30 2006-05-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파우치형 리튬이온 폴리머전지
KR100601519B1 (ko) 2004-06-22 2006-07-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파우치형 리튬 폴리머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875608B1 (ko) 2004-12-14 2008-12-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각형 전지의 전기 절연성 탑 캡
KR100877816B1 (ko) 2005-01-21 2009-01-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전지팩
KR100686814B1 (ko) 2005-04-26 2007-02-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폴리머 배터리 팩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649659B1 (ko) 2005-08-22 2006-11-27 넥스콘 테크놀러지 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용 배터리팩 및 그 조립방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0270A (zh) * 2010-12-07 2013-08-1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端子的板、板组装体及电池组件
CN103250270B (zh) * 2010-12-07 2015-09-3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端子的板、板组装体及电池组件
US9318735B2 (en) 2010-12-07 2016-04-19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Terminal-attached plate, plate assembly, and battery module
CN104167518A (zh) * 2014-08-06 2014-11-26 丁家俊 电池外壳、电芯、电池及其装配方法
CN104167518B (zh) * 2014-08-06 2017-12-19 丁家俊 电池外壳、电芯、电池及其装配方法
WO2023008784A1 (ko) * 2021-07-30 2023-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배터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4300B (zh) 2012-03-28
JP5139945B2 (ja) 2013-02-06
JP2009176714A (ja) 2009-08-06
KR20090081568A (ko) 2009-07-29
KR100973311B1 (ko) 2010-07-30
US8936860B2 (en) 2015-01-20
EP2083460A1 (en) 2009-07-29
EP2083460B1 (en) 2010-04-07
DE602009000014D1 (de) 2010-05-20
US20090191450A1 (en) 200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4300B (zh) 电池组
US8808904B2 (en) Secondary battery with protective circuit module and secondary protective element assembly
CN100521353C (zh) 可充电电池
KR101250197B1 (ko) 신규한 구조의 전지팩
KR101289282B1 (ko) 콤팩트한 구조의 전지팩
CN101567431B (zh) 电池组
JP5374555B2 (ja) 二次電池
US20070188132A1 (en) No-welding type battery pack
CN104969383B (zh) 具有不突出连接器的二次电池组
KR101040975B1 (ko) 신규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팩
US20140023885A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KR101116409B1 (ko) 배터리 팩
KR101684349B1 (ko) 보호회로모듈 케이스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KR20090039503A (ko) 우수한 에너지 밀도의 이차전지 팩 및 그것을 위한 pcm어셈블리
KR20130018577A (ko) 보호회로모듈 케이스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팩
KR20090042535A (ko) 배터리 팩
KR20100042102A (ko) 보호회로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KR20190067326A (ko) 원통형 이차전지 모듈
KR20040074487A (ko) 전지 팩
KR101619926B1 (ko) 보호회로모듈 케이스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KR101312428B1 (ko) Pcb연결 구조 및 이를 채용한 이차 전지
KR20140100038A (ko) 보호회로모듈 고정부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KR200396721Y1 (ko) 휴대폰용 배터리 인너 팩
KR20060124262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배터리
KR101686608B1 (ko) 커넥터가 형성된 보호회로 기판을 포함하는 전지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