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6425A - 具有电梯减振装置的电梯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电梯减振装置的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6425A
CN101486425A CNA2009100033606A CN200910003360A CN101486425A CN 101486425 A CN101486425 A CN 101486425A CN A2009100033606 A CNA2009100033606 A CN A2009100033606A CN 200910003360 A CN200910003360 A CN 200910003360A CN 101486425 A CN101486425 A CN 101486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vibration
shock attenuation
attenuation unit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33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6425B (zh
Inventor
宫肋将志
平井正昭
石塚智也
浅见郁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86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6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6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64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其包括:由轿厢侧导轨引导在升降井道中升降的轿厢;驱动牵引槽轮转动的卷扬机;由配重导轨引导在所述升降井道中升降的配重;悬挂轿厢的轿厢侧槽轮;在被卷扬槽轮卷起的同时,其一端侧通过轿厢侧槽轮悬挂轿厢,其另一端悬挂所述配重的卷扬缆索;电梯减振装置,其具有:被安装于减振对象物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在减振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承至少一部分具有磁性体的重锤的弹性体;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重锤相对配置的电磁铁;产生使所述重锤在减振方向上移动的、所述电磁铁相对所述磁性体的电磁力,介由所述壳体对所述减振对象物施加减振力的控制装置;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减振方向的弹性系数小于与所述减振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弹性系数。

Description

具有电梯减振装置的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降低电梯的振动的电梯减振装置的电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物的节省空间化,将卷扬机小型化设置在升降井道内的无机房型电梯正在普及。无机房型电梯中,通过在升降井道驱动卷扬机(traction machine),轿厢(cage)经由卷绕在卷扬机的槽轮的缆索进行升降动作。此时,卷扬机的振动通过梁等传递到建筑物侧。特别是,缆索强度增加导致缆索的直径趋向变细,槽轮的直径也随之减小,因此由于槽轮的高速转动而产生大约10Hz以上的振动。该振动对建筑物中住户的墙壁等造成影响而产生噪音。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在支承卷扬机的支承部件设置振动传感器和减振装置,通过驱动减振装置,将与传感器检测到的振动相位相反的力作为减振力提供给支承部件,从而减小通过支承部件传递给建筑物的振动(参考特开2007-297180号公报)。
现有的减振装置具有:设置在支承部件的外壳,在外壳内在减振方向(vibrationsuppression direction)(例如上下方向)自由变位地支承至少一部分具有磁性体的重锤的弹性体,和在外壳内与重锤相对设置的电磁铁。这样的现有减振装置中,重锤由于电磁铁相对于磁性体所发生的电磁力而向减振方向振动,通过外壳将减振力给与支承部件。但是,现有减振装置中,由于重锤仅由弹性体支承,当施加具有与减振方向正交的方向(例如左右方向)分量的振动时,重锤向与减振方向正交的方向发生变位,因此可能无法将减振力有效地传给支承部件。而且当该变位量大的情况下,还有重锤与壳体内壁面接触而破损的可能性。
而且,为了更可靠地降低通过导轨托架等传递给建筑物侧的振动,需要把减振装置设置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减振装置所发生的减振动用振动的效果的场所。即,虽然上述特开2007-297180号公报中揭示了于支承卷扬机的支承部件设置减振装置的例子,但被认为是电梯装置的振动源的,毫无疑问卷扬机是一个原因,但是并不仅仅只有卷扬机是振动源。因此,关于该减振装置的设置地点的问题即将该减振装置设置在升降井道或电梯的轿厢等电梯的哪个地方的问题还有探讨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电梯减振装置的电梯,该电梯减振装置降低重锤在与减振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移量,并设置在能通过减振力有效、可靠地降低电梯的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振动的位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包括:由轿厢侧导轨引导在升降井道中升降的轿厢;转动驱动牵引槽轮的卷扬机;由配重导轨引导在所述升降井道中升降的配重;悬挂轿厢的轿厢侧槽轮;在被所述牵引槽轮卷起的同时,其一端侧通过轿厢侧槽轮悬挂轿厢,其另一端悬挂所述配重的卷扬缆索;以及电梯减振装置,该电梯减振装置具有:被安装在减振对象物上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在减振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承至少一部分具有磁性体的重锤的弹性体;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重锤相对配置的电磁铁;和产生使所述重锤在减振方向上移动的、所述电磁铁相对于所述磁性体的电磁力,从而通过所述壳体将减振力赋予所述减振对象物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减振方向的弹性系数小于与所述减振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弹性系数。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备电梯减振装置的电梯,所述电梯减振装置降低重锤在与减振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移量,并设置在能够通过减振力有效、可靠地降低电梯的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振动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无机房型电梯的构成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减振装置的内部构成的示意图;
图3是说明图2所示的减振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弹性体的减振方向的弹性系数和与减振方向正交方向的弹性系数关系的示意图;
图5A是表示减振装置输出的减振力的示意图,图5B是表示相对于该电磁力的相位偏移的频率特性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减振装置输出的减振力随着重锤和电磁铁之间的空隙长度变化而变化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减振装置输出的减振力的频率特性随着弹性体的衰减常数的变化而变化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在挂钩部(hitch part)中设置减振装置的情况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9是说明在挂钩部中设置减振装置的情况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0是说明防止在缆索上发生的振动通过轿厢框架传递给轿厢时的减振装置的设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11是说明防止在缆索上发生的振动通过轿厢框架传递给轿厢时的减振装置的设置在其他位置的示意图;
图12是说明防止在缆索上发生的振动通过轿厢框架传递给轿厢时的减振装置的设置在又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13是说明在导轨托架中设置减振装置的情况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4是说明在导轨托架中设置减振装置的情况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5是说明在导轨托架中设置减振装置的情况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6是说明在导轨托架中设置减振装置的情况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在图16中所示的箭头方向上看到导轨托架等部分的示意图;
图18是说明在卷扬机中设置减振装置的情况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9是说明在卷扬机中设置减振装置的情况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无机房型电梯,例如公开于特开2004-115161号公报中。无机房型电梯中,并没有设置以往的机械室,取而代之,是于升降井道的壁或者轨道等设置控制盘、卷扬机等。而且,这些轨道等通过托架等固定在升降井道内壁,卷扬机的驱动、轿厢的升降等所产生的振动传导到建筑物而产生噪音等。下面,参考附图,对适用本发明的电梯减振装置的无机房型电梯的构成进行说明。
【电梯的整体构成】
首先,参考图1,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机房型电梯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机房型电梯,如图1所示,卷扬机11等机械(包括图未示的控制盘)被小型化且设置在升降井道10内。卷扬机11通过支架13设置于支承部件12,该支承部件12水平方向架设在升降井道10的上部。支承部件12由例如铁制的坚固的材料构成(也可利用建筑物的梁)。安装在卷扬机11底部的支架13例如由防振橡胶等吸音材料构成。主槽轮14转动自如地安装于卷扬机11的旋转轴11a,主槽轮14上挂有缆索15。
缆索15的两端部固定在设置于升降井道10的规定地点的挂钩部,轿厢16通过轿厢下槽轮17a、17b与图未示的配重一起以2:1的拉运方式被支持。虽然图1仅示出1条缆索15,但实际上多条缆索15绕挂于主槽轮14、轿厢下槽轮17a、17b等。轿厢16滑动自如地被支承于一对导轨18a、18b,并响应卷扬机11的驱动通过缆索15作升降运动。导轨18a、18b与支承部件12连接,支承部件12的端部固定于建筑物的侧壁19。
具有这样构成的无机房型电梯中,随着卷扬机11的驱动而产生振动,并将振动传递到卷扬机11周围。特别是,若由于缆索15的强度提高而使缆索直径变细,主槽轮14的直径也随之变小,则容易由于高速转动而产生10Hz以上的振动。这样的振动通过支承部件12传递到建筑物的侧壁19,影响到住户墙壁等而产生噪音。因此,在无机房型电梯中,为了降低从卷扬机11传递到建筑物侧壁19的振动,在支承部件12设置振动传感器20和减振装置21。
振动传感器20由例如加速度传感器构成,检测设置地点所产生的振动。减振装置21根据振动传感器20所检测到的振动信号,在预定方向上移动重锤22,以给予减振对象(在本例中为支承部件12)制动力。更具体来说,减振装置21和振动传感器20一起设置在支承部件12的背侧(即,支承部件12的与卷扬机11的配置面相反的面)。设置于支承部件12上的振动传感器20检测卷扬机11驱动时传递到支承部件12的振动。减振装置21根据振动传感器20检测出的振动信号,移动内部的重锤22,以产生与传递到支承部件12的振动相反位相的力。由此,对支承部件12施加减振力,以与来自卷扬机11的振动抵消。从而,能够减小从卷扬机11经由支承部件12传递到建筑物侧壁19的振动。
【减振装置的内部构成】
接着,参考图2,对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装置21的内部构成进行说明。
减振装置21具有:形成有在内部收容至少一部分具有磁性体的重锤22的空间23的壳体24;形成在壳体24内侧的底面24a的凹部25;在壳体24内侧的上面和凹部25的底面25a上对向设置以夹持重锤22的电磁铁26a、26b;和设置于壳体24内侧底面24a的、在箭头方向a,b(减振方向,上下方向)自由变位地支承重锤22的弹性体27a、27b。该减振装置21中,电磁铁26a、26b一旦被励磁,至少一部分具有磁性体的重锤22则通过此时产生的电磁力在减振方向移动,这一反作用力施加在壳体24上。从而,对电磁铁26a、26b进行励磁控制以使得作用于壳体24的反作用力成为减振力的话,可抵消卷扬机11产生的振动。
又,壳体24只要具有设置有电磁铁26a、26b的上下面即可,没有必要具有四个侧面。另外,电磁铁26a、26b最好设置在,与由重锤22和弹性体27a、27b构成的振动系统的旋转体系节点(振动时不发生变位的点)对应的位置(在具有两个弹性体的情况下即重锤22的重心位置)。采用这样的构成,就可防止由于重锤22的二次振动模式(例如以重锤22的重心位置为中心的摇动旋转)而难以正确控制减振力的情况。
又,构成电磁铁26a、26b的芯体最好由积层钢板、铁素体(ferrite)、坡莫合金(permalloy)等电阻较大的材料形成。这是因为,如果采用铁等电阻较小的材料形成芯体的话,在线圈通上高频电流时,由于在芯体表面会产生涡电流,因此所产生的电磁力可能在电磁铁26a,26b中被抵消,从而无法正确控制减振力。
【减振装置的减振系统的构成】
接着,参考图3,说明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对减振装置21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的构成。
控制装置40由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等通用的计算机构成,具有A/D转换器(ADC)41、高通滤波器(HPF)42、积分器(integrator)43、增益调整器(gain controller)44、平方根计算器(square root(SQRT)calculator)35、电磁力分配计算器(electromagneticforce distributor)45、以及D/A变换器(DAC)46、47。振动传感器20检测出的振动信号通过A/D变换器41进行A/D变换后传送给高通滤波器42,通过高通滤波器42将抑制频率范围(例如大约50~300Hz)的振动成分抽出。通过高通滤波器42抽出的振动成分通过积分器43进行数值积分后,在增益调整器44乘以规定的增益,由此生成控制信号。
设置在减振装置21中的电磁铁26a、26b分别只产生吸引重锤22方向(减振方向)的电磁力。然后,在电磁力分配计算器45中,对应重锤22的移动时机对电磁铁26a、26b的电磁力进行控制,例如,在使重锤22向上方向(箭头a方向)移动时刻,使一个电磁铁26a的电磁力的吸引作用增大,并减小另一个电磁铁26b的电磁力产生的吸引作用。电磁力分配计算器45输出的控制信号通过D/A变换器46、47进行D/A变换,并根据需要通过放大器(AMP)48、49进行放大后,施加给电磁铁26a、26b。这样,通过励磁驱动电磁铁26a、26b,对壳体24作用相反的力,以抵消来自卷扬机11的振动。
又,在电磁铁26a、26b为U型电磁铁的情况下,电磁铁26a、26b产生的电磁力F,在磁路截面积记为S,线圈卷数记为N,线圈电流记为I,电磁铁芯体的磁路长度记为L1,重锤22的磁路长度记为L2,电磁铁26a、26b和重锤22之间的间隙长度记为L3,电磁铁芯体的透磁率记为μl,重锤22的透磁率记为μ2,空气透磁率记为μ0时,以下列数式1表示。
F = SN 2 I 2 μ 0 ( L 1 μ 1 + L 2 μ 2 + 2 L 3 μ 0 ) 2 - - - 1
即,减振装置21产生的减振力与线圈电流I的平方成比例,将减振力大小作为控制信号输入控制装置40时,控制装置40必须通过将控制信号变换为带符号的平方根信号来导出线圈电流I。因此,在将减振力的大小作为控制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40中时,平方根计算器35将控制信号变换为带符号的平方根信号。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的无机房型电梯中,在支承电梯11的卷扬机11的部件(支承部件12或机床)同时设置振动传感器20和减振装置21,根据振动传感器20检测出的振动信号,驱动减振装置21,降低从卷扬机11经由支承部件传递到建筑物侧壁19的振动,从而减小对建筑物居室等的影响。
【弹性体的构成】
重锤22仅由弹性体27a、27b支承的情况下,在施加具有与减振方向正交的方向成分的振动时,重锤22在与减振方向正交的方向发生变位,因此可能导致无法有效减小减振方向的高频振动。而且,如果上述变位量大的话,重锤22会和壳体24的内壁面接触,可能导致破损。因此,在本实施例,如图4所示,弹性体27a、27b的减振方向的弹性系数k1设定为小于与减振方向的正交方向的弹性系数k2。
采用这样的构成,可减小重锤22在与减振方向正交方向上的变位量,从而有效减小减振方向的振动并防止重锤22与壳体24内壁面的接触。将弹性体27a、27b的减振方向的弹性系统k1设置得比与减振方向正交方向的弹性系数k2小的方法,可以是,例如,控制弹性体27a、27b的材料特性的方法,以及在弹性体27a、27b的侧面设置限制其在与减振方向正交的方向变位的部件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减振装置21的动特性可以作为由两个弹簧支承具有平移和旋转自由度的一个重锤的二自由度振动系统进行模型化。从而,减振装置21的输出(减振力)频率相对于电磁铁26a、26b所产生的电磁力的频率特性可作为一般的二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强制加振动应答进行计算。采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减振装置21输出频率相对电磁铁26a、26b所产生的电磁力的频率特性如图5A、5B所示。又,在这样的计算中,设定由重锤22的质量和弹性体27a、27b的弹性系数k1决定的一次共振频率为25Hz,施加的电磁力的振幅为120N。
根据图5A、5B可知,本实施例的减振装置21,在由重锤22的质量m和弹性体27a、27b的弹性系数k1决定的一次共振频率f1(参考下面的数式2)的两倍以上的频率范围内使用时,输出的大小与施加的电磁力大致一致,且输出的相位偏移控制在30°以内,示出减振装置所希望的输出特性。据此,弹性体27a、27b的弹性系数k1最好具有使一次共振频率f1的数值在应当抑制的频率范围的最小频率(图5A所示的实例中大致为50Hz)以下的值。
f 1 = 1 2 π k 1 m - - - 2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没有对重锤22进行主动的位置控制,仅通过弹性体27a、27b的复原力被动控制重锤22的位置,因此如图6所示,随着重锤22的变位量的增大重锤22和电磁铁26a、26b之间的间隙长度L3变短,电磁铁26a、26b的电磁力增大,从而有重锤22被吸着到电磁铁26a、26b上的可能性。此处,在使电磁铁26a、26b作用吸引力F时,重锤22的运动方程式大致如以下数式3表示的那样。在该数式中,参数m、c、k1、F、dx、α分别表示重锤22的重量,弹性体27a、27b的衰减常数,弹性体27a、27b的弹性系数,重锤22的微小变位,和随着间隙长度变化的吸引力F的变化率。
m X · · + c X · + kX = F + αX - - - 3
即,吸引力F的变化率α相对于重锤22的变位dx作为负的弹性力而作用。从而,为了防止重锤22吸着到电磁铁26a,26b上,相对于重锤22的变位的实际的弹性系数(k1-α)必须始终保持为正。如果弹性体27a、27b的弹性系数k1为大,电磁铁26a、26b所产生的吸引力F作为内力被弹性体27a、27b吸收,会导致性能的低下。因此,最好是弹性体27a、27b的减振方向的弹性系数k1与吸引力F的变化率α大致相等,且大于等于吸引力F的变化率α。
对重锤22施加外部信号(例如阶梯状电磁力)的情况下,减振装置21的输出如图7所示示出在由重锤22的质量和弹性体弹性系数确定的振动系统的共振频率产生振动(波形P1~P3)的特性,电磁铁26a、26b和重锤22可能接触,因此最好是弹性体27a、27b的衰减常数c设置为使得在对重锤22施加阶梯状的电磁力时弹性体27a、27b和重锤22不接触的数值以上。
【减振装置的设置位置】
如上所述,为了更加可靠地减小通过横梁等传递到建筑物侧的振动,需要将将减振装置设置在减振装置所产生的减振用振动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效果的地方。图1中,减振对象为支承部件12,减振装置21与振动传感器20一同被设置在支承部件12的背面。即,以电梯内发生振动的部分作为减振对象,将减振装置21设置在该部分上。
例如,若卷扬机11驱动使主槽轮14旋转而卷起缆索15时,振动通过缆索15传递到挂钩部H,使支承部件12振动。因此为了制止该支承部件12的振动,如图8所示在支承部件12设置多个减振装置21以夹持挂钩部H。通过在这个位置设置减振装置21可抵消减低上述的振动。又,如果在支承部材12上没有设置场所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可在挂钩部H的上方设置减振装置21。此时,为了夹持挂钩部H而将基台50设置于支承部件12,所述基台50可进一步传递已传递到支承部件12的振动,还进一步将板51横跨在该基台50上,将减振装置设置于该板51。通过将减振装置21设置在该位置,可利用减振力减小振动。
又,减振装置21的设置个数可以根据发生振动的大小来任意设定。又,在以下说明所采用的附图中,仅显示减振装置21,而省略振动传感器20的显示。
下面,对防止缆索15由卷扬机11卷起时缆索15所产生的振动通过轿厢框架传递到轿厢时的减振装置21的设置位置进行说明。上述图1所示的电梯轿厢16介由轿厢下槽轮17a、17b通过缆索15来支承。图10为显示该状态的放大图。
轿厢下槽轮17a、17b安装于作为槽轮支承体的槽轮安装梁60,介由吸收轿厢16的振动的防振橡胶等制成的支架61安装轿厢16的下梁16a。由于轿厢下槽轮17a、17b上挂绕有缆索15,例如当卷扬机11卷起缆索15时,轿厢下槽轮17a、17b旋转使轿厢16上升。从而,卷扬机11将缆索15卷起时的振动通过轿厢下槽轮17a、17b被传递到轿厢16。因此,通过于槽轮安装梁60设置减振装置21,可利用减振力减小支架61无法吸收的传递到轿厢16的振动。
对于用于抵消并减低槽轮上挂绕的缆索15的振动的减振装置21的设置位置,除了图10所示的位置,图11,图12所示出的位置也同样具有效果。
图11表示将减振装置21设置于构成轿厢16的轿厢框架的上梁62的例子。图11中,支承挂绕缆索15的槽轮63的槽轮支承体64介由连接部65与上梁62连接。通过卷扬机11的驱动卷起缆索15而转动槽轮63时,该振动介由连接部65传递至上梁62。因此,通过在作为减振对象的上梁62设置减振装置21可利用减振力减小被传递的振动。
图12表示在上梁62下方设置槽轮63的实例。此时,在上梁62的轿厢16侧介由支架61设置槽轮安装梁60,安装于该槽轮安装梁60的槽轮63a,63b上挂绕有缆索15。在图12所示出的例子中,在槽轮安装梁60和轿厢16之间设置减振装置21。通过在该位置设置减振装置21,可以利用减振力减小缆索15卷起时所产生的、支架61无法吸收的振动。
接下来说明的是对轿厢16在升降井道10中沿着导轨18升降时所产生的振动进行抵消时减振装置21的设置位置。导轨18,例如如图13所示,利用轨道托架70固定在升降井道10的侧壁19。该轨道托架70例如由L字形的金属片形成,与例如上述支承部件12相比强度有时会较小。因此,在轿厢16沿着导轨18在升降井道10内升降时,其产生的振动通过轨道托架70传递到侧壁19。振动传递到侧壁19对住户墙壁等造成影响而产生噪音。因此,如图13所示,通过将减振装置21设置在将振动从导轨18传递到侧壁19的轨道托架70,则可利用减振力减小传递到建筑物侧壁19上的振动。
图14至图17是用于抵消从导轨18传递到侧壁19上的振动的减振装置21的设置位置的变形例。图14表示导轨18和侧壁19之间的空间狭小的情形。此时,轨道托架70通过例如螺丝和螺栓固定于导轨18,该轨道托架70与固定于侧壁19的托架71相互固定,以使轨道18固定在侧壁19。此时,与图13的情形不同,没有采用两组轨道托架70进行固定,因此设置于该轨道托架70的减振装置21选择的是适合导轨18和侧壁19的间隙的宽度狭窄的减振装置21。又,作为减振装置21,只要确保必要的电磁铁的横截面积,对电磁铁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不进行要求。即,通过使图2所说明的减振装置21的左右方向的大小变大,可使进深方向(厚度方向)的厚度减小。
图15表示减振装置21不安装在轨道托架70而是将减振装置21直接固定于导轨18,并通过与固定在侧壁19的托架71连接而将导轨18固定于侧壁19的例子。通过这样使用减振装置21,可以更加有效地抵消和减低作为减振对象的振动发生源即导轨18产生的振动。又,图15中说明了直接在导轨18固定减振装置21的实例,但是也可以将减振装置21直接固定于侧壁19通过减振力减小所发生的振动。
图16是从侧壁19朝向导轨18观察得到的图,图17是从图16的箭头方向看轨道托架70和减振装置21得到的图。如同以图14进行说明的那样,在导轨18和侧壁19之间较为狭小的情况下,通过将宽度小的减振装置21设置于轨道托架70来进行应对。但是,通过采取图16和图17所表示的方法进行应对,则可以不必设置宽度小的减振装置21。
即,如图16所示,轨道托架70固定有板状臂部72,在该臂部72上设置减振装置21。通过设置臂部72并在其上设置减振装置21,可以在导轨18和侧壁19之间的空间狭小的情况下,避免在导轨18、轨道托架70、托架71、侧壁19直排连接的位置设置减振装置21,从而不需要特别准备宽度小的减振装置21。即,如图17所示,通过错开位置设置减振装置21,减振装置21的厚度可以被导轨18的厚度吸收。因此,通过于轨道托架70固定臂部72,并于臂部72设置减振装置21,可以使得减振装置21本身的设计自由度增加。当然,即使于臂部72设置减振装置21,也能将传递到轨道托架70的振动传递到图中未图示的振动传感器20,因此可通过减振力降低传递到建筑物侧壁19的振动。
又,在图16和图17中,虽然示出了在轨道托架70单侧延伸臂部72并在其上设置减振装置21的实例,但是以轨道托架70为中央在其两侧的臂部72上设置减振装置21也可以。又,可以在臂部72的设置有减振装置21的一侧的相反侧设置重锤由此来控制产生的振动频率,并采用减振装置21通过减振力降低该被控制的频率的振动。
至此,说明了在构成电梯的发生振动的挂钩部,槽轮,轨道托架等构成要素上设置减振装置21的实例。在上述图1中,虽然是通过于支承部件12设置减振装置21来抵消减小卷扬机11的振动,但是可以考虑直接在卷扬机11设置减振装置21。图18和图19表示了在不同的卷扬机80、90上设置减振装置21的实例。
首先,图18是表示卷扬机80的一例的剖面图。该卷扬机80例如是采用永磁式同步电动机的薄型卷扬机,面向图则左侧为背面。该卷扬机80的中间设有定子81,在定子81的周围设置有包围定子81的轴承82,在该轴承82的外侧转动自如地安装有挂绕缆索15的牵引槽轮83。牵引槽轮83上设置有用作转子的线圈84,该用作转子的线圈84和用作定子的线圈85之间所产生的电磁力使得牵引槽轮83旋转,缆索15被卷绕。通过牵引槽轮83的旋转,即由于卷扬机80的驱动在图18所示的箭头方向产生振动。因此,通过在该卷扬机80的上部、或下部、或者如图18所示在上述两个地方设置减振装置21,可利用减振力减小卷扬机80所产生的振动。又,在图18中显示减振装置21与定子81是分开设置的,但这是因为图18是剖面图的缘故,减振装置21是设置在卷扬机80上的。
图19是显示与上述卷扬机80不同的卷扬机的一例的立体图。该卷扬机90由具有大长方体形状的马达91和连接于该马达91的牵引槽轮92所构成。该卷扬机90设置于支承梁,并通过牵引槽轮92卷起缆索15。卷起缆索15时产生的振动,例如可以通过在马达91、或者在其横向(与卷扬机90同一平面上的支承梁上)设置减振装置21,利用减振力来减小。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电梯,能够提供一种设有电梯减振装置的电梯,该电梯减振装置能够减小重锤在与减振方向正交方向的变位量、并设置在能利用减振力高效且可靠地降低电梯各处所产生的振动的地方。
以上对适用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会限于通过这些实施例成为本发明所揭示的一部分的记载和附图。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铁26a、26b的位置为固定的,但是也可以通过在电磁铁26a,26b上设置可动机构使得重锤22和电磁铁26a,26b之间的间隙长度可以调整。又,本实施例中减振装置设置在电梯上,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该减振装置也可适用于电车、汽车等车辆。而且,在上述的电梯内的各组成部分以外的振动发生位置上,当然也可以设置减振装置21。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施形态能想到的其他实施形态、实施例和操作技术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而且,虽然在上面的描述中是以图1所示那样的2∶1拉运(roping)方式的电梯为例来进行说明的,但是不用说在例如1:1的拉运方式的情况下在同样的位置设置减振装置,也会有通过减振力降低所发生的振动的效果。
工业实用性
采用本发明的电梯,可以提供一种设有减振装置的电梯,该减振装置能够减小重锤在与减振方向正交方向的变位量,并设置能够高效可靠地利用减振力降低电梯各处所产生的振动的地方。

Claims (6)

1.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轿厢侧导轨引导而在升降井道中升降的轿厢;
旋转驱动牵引槽轮的卷扬机;
由配重导轨引导而在所述升降井道中升降的配重;
悬挂轿厢的轿厢侧槽轮;
被卷绕在所述牵引槽轮,且其一端侧通过轿厢侧槽轮悬挂轿厢,其另一端悬挂所述配重的卷扬缆索;以及
电梯减振装置,该电梯减振装置具有:被安装于减振对象物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在减振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承至少一部分具有磁性体的重锤的弹性体;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重锤相对配置的电磁铁;和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使所述电磁铁产生相对于所述磁性体的使所述重锤在减振方向上移动的电磁力,从而介由所述壳体对所述减振对象物施加减振力;
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减振方向的弹性系数小于与所述减振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弹性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减振装置,设置在固定所述缆索的挂钩部附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减振装置,设置在轿厢槽轮的安装支承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减振装置,设置在固定用于所述轿厢升降的导轨的导轨托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减振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井道的壁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减振装置,直接设置在所述卷扬机。
CN2009100033606A 2008-01-16 2009-01-16 具有电梯减振装置的电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64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7404 2008-01-16
JP2008007404 2008-01-16
JP2008-007404 2008-0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6425A true CN101486425A (zh) 2009-07-22
CN101486425B CN101486425B (zh) 2012-05-23

Family

ID=40889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336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6425B (zh) 2008-01-16 2009-01-16 具有电梯减振装置的电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388054B2 (zh)
CN (1) CN10148642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4377A (zh) * 2011-03-31 2012-10-17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负刚度装置及应用所述负刚度装置的减振系统
CN104386551A (zh) * 2014-10-13 2015-03-04 苏州美罗升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货柜
CN104528497A (zh) * 2014-12-23 2015-04-22 林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曳引机
CN106064779A (zh) * 2015-04-20 2016-11-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
CN112088261A (zh) * 2018-05-15 2020-12-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减振装置和电梯装置
CN113321100A (zh) * 2020-02-28 2021-08-3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曳引机单元及其装设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22888A (ja) * 1987-11-02 1989-05-16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の吸振装置
JPH0731399Y2 (ja) * 1989-09-11 1995-07-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
JPH04262145A (ja) * 1991-02-18 1992-09-17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アクティブ振動絶縁装置
JPH0539820A (ja) * 1991-08-02 1993-02-19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円筒状防振マウン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40673A (ja) * 1994-07-28 1996-02-13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用乗りかご
JP2007297180A (ja) * 2006-04-28 2007-11-15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
JP5071978B2 (ja) * 2008-01-16 2012-11-1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振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4377A (zh) * 2011-03-31 2012-10-17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负刚度装置及应用所述负刚度装置的减振系统
CN104386551A (zh) * 2014-10-13 2015-03-04 苏州美罗升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货柜
CN104528497A (zh) * 2014-12-23 2015-04-22 林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曳引机
CN106064779A (zh) * 2015-04-20 2016-11-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
CN112088261A (zh) * 2018-05-15 2020-12-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减振装置和电梯装置
CN112088261B (zh) * 2018-05-15 2022-04-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减振装置和电梯装置
CN113321100A (zh) * 2020-02-28 2021-08-3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曳引机单元及其装设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88054B2 (ja) 2014-01-15
CN101486425B (zh) 2012-05-23
JP2009190900A (ja) 200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6425B (zh) 具有电梯减振装置的电梯
US5027925A (en) Procedure and apparatus for damping the vibrations of an elevator car
CN101486427B (zh) 电梯减振装置
JP4844562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振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
CN101559902B (zh) 电梯减振装置
EP1739047A1 (en) Damping device of elevator
JPS63306183A (ja) 振動防止装置
JP286594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振装置
CN111197639A (zh) 一种面向军用计算机机柜应用的主动减振平台
JP2008168980A (ja) エレベータ乗りかごの縦振動抑制装置
JP2000086123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7297180A (ja) エレベータ
CN107265261B (zh) 电梯装置
CN110968123A (zh) 一种面向军用计算机应用的主动减振平台
JP4421130B2 (ja) 除振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H0143177B2 (zh)
CN114667263A (zh) 电梯的索条体的减振装置
JP2013144607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振装置
JPWO2006021996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S63293283A (ja) 高層構築物の起震制震装置
KR101193542B1 (ko) 자석의 인력을 이용한 진동 절연 장치
KR20060058164A (ko) 반능동형 동흡진기
JP2011157219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振装置
CN113503334B (zh) 减小导轨振动的方法
JP2010180033A (ja) エレベータ制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Termination date: 201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