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6210B - 棒材供给机 - Google Patents

棒材供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6210B
CN101486210B CN2009101187264A CN200910118726A CN101486210B CN 101486210 B CN101486210 B CN 101486210B CN 2009101187264 A CN2009101187264 A CN 2009101187264A CN 200910118726 A CN200910118726 A CN 200910118726A CN 101486210 B CN101486210 B CN 1014862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mentioned
mounting surface
guide rail
convey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187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6210A (zh
Inventor
广泽清
伊藤隆三
佐藤宪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KURA SEI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KURA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KURA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IKURA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86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6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6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6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13/00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ally conveying or chucking or guiding stock
    • B23B13/10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ally conveying or chucking or guiding stock with magazines for sto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13/00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ally conveying or chucking or guiding stock
    • B23B13/02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ally conveying or chucking or guiding stock for turning-machines with a single working-spind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ur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棒材供给机。该棒材供给机的结构简单,能将棒材可靠地供给到导轨上。棒材供给机(1)包括:材料架(8);将棒材(W)供送到棒材加工机的导轨(4);从材料架一根一根地取出棒材并补给到导轨上的棒材补给机构(32)。棒材补给机构包括:将位于材料架最下游位置的棒材向上推的上推构件(40);接收被推上来的棒材并补给到导轨上的棒材接收构件(42);迎接材料架上的下一个要供给的棒材的止挡构件(36)。上推构件及棒材接收构件被共用的移动部件(44)驱动,使上推构件随着棒材接收构件的摆动运动进行上下直线运动。由于上推构件及棒材接收构件由共用的移动部件驱动,因此能减少驱动部的零部件数目,能简化结构。

Description

棒材供给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棒材自动供给到棒材加工机上的棒材供给机。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棒材供给机,例如有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具有如下结构的棒材供给机:由上推臂将载置在材料架上的多根棒材中的一根棒材向上方举起,由棒材搬运臂接收被举起的棒材,使棒材搬运臂转动而将棒材搬运到导轨上。利用该结构的棒材供给机,由于通过棒材搬运臂接收棒材并将棒材搬运到导轨上,因此与使棒材从材料架上下落到导轨上来进行棒材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对导轨的冲击,降低棒材供给机的振动、噪音。
专利文献1:实用新型登录第2505419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棒材供给机中,需要分别安装上推臂的移动机构和棒材搬运臂的移动机构,棒材供给机的零件数目变多,并且维护作业也变得繁杂。此外,在将棒材搬运到导轨上时,为了可靠地将棒材从上推臂交接到棒材搬运臂上,必须首先将棒材搬运臂转动到与上推臂相邻接的位置,接着使上推臂向上方移动。因此,在这样的棒材供给机中,需要设定上推臂相对于棒材搬运臂的动作时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简化棒材供给机的结构,将棒材可靠地供给到导轨上的棒材供给机。
本发明的棒材供给机沿着供送轴线将棒材供送到棒材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该棒材供给机包括:具有用于载置棒材的棒材载置面的材料架;用于沿着供送轴线引导从材料架上取出的棒材的导轨;用于从材料架上一根一根地取出棒材并补给到导轨上的棒材补给机构,棒材载置面从远离导轨的载置面上游侧朝向接近导轨的载置面下游侧向下方倾斜,
棒材补给机构包括:
在载置面下游侧从棒材载置面向上方突出的、用于防止棒材从棒材载置面上落下的止挡构件;
在材料架的载置面下游侧缘部从下方向上方移动,仅将一根与止挡构件相邻接的载置面最下游侧的棒材向上推的上推构件;
与上推构件相连接,具有接收由上推构件推上来的棒材的接收部,且将被接收部接收的棒材供给到导轨上的棒材接收构件;
使棒材接收构件及上推构件在棒材接收位置和棒材补给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部件,在棒材接收构件及上推构件位于棒材补给位置时,将棒材从棒材载置面推到止挡构件的高度且使接收部与上推构件为一列;在棒材接收构件及上推构件位于棒材补给位置时,上推构件退避到棒材载置面以下的高度且接收部位于导轨的高度以下;
使止挡构件沿着棒材载置面在棒材取出位置和迎接位置之间往复运动的止挡构件往复运动部件,在止挡构件位于棒材取出位置时,并且在上推构件处于棒材补给位置时,仅载置面最下游侧的棒材位于上推构件上,在止挡构件位于迎接位置时,并且在上推构件处于棒材接收位置时,该止挡构件接近下一个要供给的棒材并迎接该棒材。
在本发明中,在止挡构件位于棒材取出位置时,利用移动部件使棒材接收构件及上推构件移动,上推构件向上方移动,移动到棒材接收构件的接收部与上推构件为一列的棒材接收位置。在该棒材接收位置,被上推构件推上来的一根棒材被棒材接收构件的接收部接收。接着,驱动止挡构件往复运动部件而使止挡构件从棒材取出位置移动到迎接位置,迎接下一个要供给的棒材。在这种状态下,利用移动部件使棒材接收构件及上推构件从棒材接收位置移动到棒材补给位置,上推构件退避到棒材载置面以下的高度,棒材接收构件的接收部位于导轨的高度以下,从而将棒材供给到导轨内。
采用本发明的棒材供给机,利用共用的移动部件使上推构件及棒材接收构件移动,因此与以往的分别设置单独的驱动装置的棒材供给机相比,能够减少驱动部,能够简化棒材供给机的结构。因此,也能简化棒材供给机的维修保养作业。另外,由于上推构件与棒材接收构件相连接,这些部件利用共用的移动部件而连动地移动,因此不需要调整上推构件相对于棒材接收构件的动作时刻,能可靠地将棒材搬运到导轨上。并且,由于将止挡构件设置为可在棒材取出位置与迎接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因此,在上推构件从棒材载置面上仅取出一根棒材时用止挡构件迎接下一个棒材。因此,能够防止下一个棒材在材料架的棒材载置面上滚动而撞到止挡构件上受到冲撞。因此,能够缓和对棒材的冲撞,能够降低由棒材的冲撞引起的棒材供给机的振动及棒材的冲撞引起的噪音。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优选是,棒材接收构件进行摆动运动,上推构件进行上下直线运动,从而在棒材接收构件从棒材补给位置移动到棒材接收位置时,接收部接近上推构件,在棒材接收位置,接收部与上推构件的棒材上推面连续。
在该实施方式中,棒材接收构件进行摆动运动,上推构件进行直线运动,在棒材接收位置,接收部与上推构件的棒材上推面连续,因此,被上推构件推上来的棒材可顺利地被接收部接收。
因此,采用该实施方式,不会损伤棒材或冲撞棒材供给机,而能够使棒材被接收部接收。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是,上推构件的棒材上推面向下方倾斜到导轨附近,接收部具有在棒材接收位置与棒材上推面连续的倾斜面。
在该另一实施方式中,由于棒材上推面向下方倾斜到导轨附近,接收部的倾斜面与棒材上推面连续,因此,被上推构件推上来的棒材可在棒材上推面及接收部的倾斜面上移动而进入到接收部。
因此,采用该另一实施方式,不会损伤棒材或冲撞棒材供给机,而能够使棒材被接收部接收。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中,优选是,棒材供给机还包括:隔开与棒材的直径尺寸相对应的距离地配置在材料架的上方,用于使载置在材料架上的棒材沿着棒材载置面排列成一列的棒材限制构件;以及使棒材限制构件相对于棒材载置面接近或远离的限制构件驱动部件。
在该又一实施方式中,载置在材料架上的棒材被棒材限制构件限制上下的移动。由此,将棒材沿着材料架的棒材载置面排列成一列。
因此,采用该又一实施方式,由于设置有棒材限制构件,因此能够防止棒材在材料架的棒材载置面上沿上下方向重叠。另外,由此,棒材补给机构能够可靠地从排列成一列的棒材列中一根一根地取出棒材。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中,优选是,棒材供给机还包括用于控制限制构件驱动部件的移动的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输入的要加工棒材的直径尺寸来决定棒材限制构件距离棒材载置面的距离。
在该再一实施方式中,由于棒材供给机具有控制器,因此,控制器根据所输入的棒材的直径尺寸来决定棒材限制构件的距离,限制构件驱动装置根据所决定的距离使限制构件移动。
因此,采用该再一实施方式,由于能够自动地设定棒材限制构件的距离,因此,操作者向控制器中输入要加工的棒材的直径尺寸即可,因此能够简单且在短时间内进行尺寸改变作业。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中,优选是,棒材供给机还包括用于控制止挡构件往复运动部件的运动的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输入的要加工棒材的直径尺寸来决定棒材取出位置及迎接位置。
在该再一实施方式中,由于棒材供给机具有控制器,因此,控制器根据所输入的棒材的直径尺寸来决定止挡构件的棒材取出位置及迎接位置,从而改变止挡构件往复运动部件的往复运动距离。
因此,采用该再一实施方式,由于能够自动地设定棒材取出位置及迎接位置,因此,操作者向控制器中输入要加工的棒材的直径尺寸即可,因此能够简单且在短时间内进行尺寸改变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棒材供给机的全体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棒材供给机的全体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棒材供给机的棒材供给机构的横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棒材供给机的止挡构件及止挡构件往复运动部件的横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棒材供给机的动作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棒材供给机的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棒材供给机的动作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棒材供给机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棒材供给机1的整体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棒材供给机1的整体的俯视图。另外,图2表示卸下了覆盖图1的棒材供给机1上方的盖3的状态。
棒材供给机1与棒材加工机100相邻接地配置,棒材供给机1及棒材加工机100构成本发明的棒材加工系统200。棒材加工机100例如为主轴固定型的NC车床,其包括具有主轴A的主轴台101和对被支承在主轴台101上的棒材进行加工的加工部(未图示)。棒材供给机1沿着与主轴A重合的供送轴线B将棒材W一根一根地供给到该棒材加工机100上。
另外,由于棒材W是在棒材供给机1内向棒材加工机100供给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说明,将棒材供给机1的远离棒材加工机100的一侧称作上游侧,靠近棒材加工机100的一侧称作下游侧。
如图2所示,棒材供给机1主要包括:与供送轴线B平行地延伸的支承架2;被支承架2支承,沿着供送轴线B引导棒材W的导轨4;沿着供送轴线B将导轨4上的棒材W供送到棒材加工机100上的输送机构6;用于载置要被供给到导轨4上的棒材W的材料架8;用于控制棒材供给机1的动作的控制器10(图1)。
导轨4在棒材供给机1的整个长度方向上与供送轴线B平行地延伸,导轨4具有上游侧导轨4A及下游侧导轨4B。导轨4形成为上方开口的截面圆弧状,其内面可保持棒材W。通过将导轨4形成为圆弧形的形状,当棒材W被供给到导轨4上时,不管棒材W的直径尺寸如何,都能使棒材W的中心始终稳定地位于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同位置上。
在下游侧导轨4B上设置有覆盖下游侧导轨4B上表面的盖12。在该盖12上,沿着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油供给孔(未图示),这些油供给孔分别连接着油供给管14。这些油供给管14与用于将油供给到下游侧导轨4B内的泵(未图示)相连接。此外,作为油,使用普通的切削油。另外,在下游侧导轨4B与棒材加工机100之间设置有用于在棒材W的加工过程中抑制由棒材W的旋转引起的振动的防振装置15。此外,防振装置15与下游侧导轨4B同样地通过将油供给到筒状构件的内部来抑制棒材W的振动,在该情况下,在该防振装置15上也连接有与供给管14相连接的上述泵。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棒材供给机1的侧剖视图。如图3及上述图2所示,输送机构6具有用于将供给到上游侧导轨4A内的棒材W引导至下游侧导轨4B(一次输送)的一次输送构件(未图示)及将一次输送来的棒材W进一步供送到棒材加工机100侧用的输送杆16。
一次输送部构件形成为块状,配置在上游侧导轨4A的截面圆弧形的内侧。一次输送构件可沿着上游侧导轨4A的长度方向在导轨4内移动。一次输送构件上连接有用于使一次输送构件沿着导轨4的长度方向移动的一次输送构件驱动机构(未图示)。
输送杆16通过将其上游侧端部固定在叶片构件18上而被悬臂支承。叶片构件18与使输送杆16沿长度方向移动的输送杆驱动机构20相连接。输送杆驱动机构20具有伺服电动机22及环状链24,环状链24与叶片构件18相连接。另外,如图3所示,输送杆16被输送杆转动机构(未图示)驱动而可以轴26为中心进行转动,由此,输送杆16被配置在导轨4内,且可在供送位置和退避到导轨4上方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上述供送位置为在导轨4内供送棒材W的位置。
输送杆16具有用于保持棒材W的上游侧端部的卡盘(未图示)。另外,在支承架2上安装有在输送杆16的卡盘保持棒材W时用于将棒材W固定在导轨4内的夹紧部28(图2)。
材料架8具有配置在与供送轴线B垂直的方向上的多个材料架支架30和用于从材料架支架30上取出一根棒材W并补给到导轨4上的棒材补给机构32。
如图3所示,各材料架支架30的导轨4侧的端部被固定在支承架2上,各材料架支架30从远离导轨4的载置面上游侧8A朝向接近导轨4的载置面下游侧8B地向斜下方倾斜,形成上表面倾斜的棒材载置面34。
另外,在棒材载置面34的上方设置有从上方限制棒材W而将棒材W在材料架8上排列成一列的棒材限制板(棒材限制构件)35。棒材限制板35相对于棒材载置面34的高度位置可通过使用电动机等的调节机构37进行调整。
棒材补给机构32包括:用于防止棒材W在材料架8的载置面下游侧8B处从棒材载置面34上落下的止挡构件36;使止挡构件36沿着棒材载置面34往复运动的止挡构件往复运动部件38(图4);仅将一根与止挡构件36相邻接的、载置面最下游侧8B的棒材W向上推的上推构件40;用于接收由上推构件40推上来的棒材W并将该棒材W供给到导轨4上的棒材接收构件42;使上推构件40及棒材接收构件42在接收一根来自材料架8的棒材W的棒材接收位置和将接收的棒材W供给到导轨4上的棒材补给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部件44。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棒材供给机1的止挡构件36及止挡构件往复运动部件38的图。
止挡构件36设置在各材料架支架30的侧面,且沿着材料架支架30的棒材载置面34配置多个。在止挡构件36上沿长度方向形成有两个长孔46,通过将从材料架支架30突出的突起30A配置在长孔46内,而将止挡构件36安装为可沿着长孔46、即沿着材料架支架30的棒材载置面34滑动。另外,在止挡构件36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设有突起48。
在止挡构件36的载置面下游侧8B的端部形成有钩状的保持部50,该保持部50与棒材载置面34大致垂直地向上方突出。用该保持部50将载置于材料架8上的棒材W卡定在棒材载置面34上。
在止挡构件36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处连接有能以轴52为中心进行转动的转动臂54。转动臂54的基端固定在轴52上,且在转动臂54的前端形成有用于卡合突起48的凹部56。在此,轴52位于止挡构件36的下方,由此转动臂54的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止挡构件36及转动臂54作为整体配置成大致T字形。另外,设置在多个材料架8上的多个止挡构件36分别固定在轴52上,并通过该轴52相互连接。
止挡构件往复运动部件38包括:被固定在轴52上的工作构件58;与工作构件58的一端相连接,使止挡构件36在仅使载置面最下游侧8B的棒材W位于上推构件40上的棒材取出位置和接近下一个要供给的棒材W准备迎接下一个要供给的棒材W的迎接位置之间移动的驱动缸60;被设置为可与工作构件58的另一端相抵接,用于限制工作构件58的转动角度、即止挡构件36的移动距离的止挡件62。
工作构件58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处固定在轴52上,在驱动缸60的一端形成有与驱动缸60的活塞杆64进行卡合的凹部66。另外,在工作构件58的止挡件62侧的另一端形成有与止挡件62相抵接的抵接部68。
止挡件62与抵接部68相对地设置,且止挡件62与螺栓70相连接。在此,止挡件62的高度位置、即止挡件62相对于抵接部68的距离可通过未图示的调整机构使螺栓70旋转来进行调整。通过调整止挡件62的高度位置,可调整轴52的转动角度、即止挡构件36的滑动距离。
返回图3,上推构件40及棒材接收构件42被设置在各材料架支架30的侧面,且沿着材料架支架30的棒材载置面34配置有多个。
上推构件40配置在载置面下游侧8B的缘部,其长度方向与棒材载置面34大致垂直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在上推构件40上形成有两个长孔72,通过将固定在材料架支架30上的螺栓74插入到长孔72中,可使上推构件40沿上下方向进行直线移动。在长孔72之间形成有突起76,该突起76用于使上推构件40可相对于棒材接收构件42转动地与棒材接收构件42相连接。
上推构件40的上端成为将棒材W向上推的棒材上推面78,上推构件40可在棒材上推面78不从棒材载置面34突出的退避位置和位于止挡构件36的保持部50的高度的上推位置之间滑动。
棒材接收构件42具有形成为大致L字形的臂部80和与臂部80的导轨4一侧的前端相连接仅接收一根棒材W的接收部82。
臂部80的基端可转动地安装在轴84上。另外,在臂部80的大致L字形的角部附近形成有可供上推构件40的突起76贯穿的长孔86。通过这样地将上推构件40与棒材接收构件42连接起来,而使上推构件40与棒材接收构件42的移动连动地进行移动。另外,在棒材接收构件42的向轴84上的安装位置与长孔86的形成位置之间形成有与移动部件44相连接的长孔88。
接收部82形成为截面V字形,具有远离臂部80一侧的倾斜面82A和接近臂部80一侧的倾斜面82B。在棒材接收构件42处于棒材补给位置时,接收部82位于倾斜面82A、82B不会横切导轨4的截面圆弧形的凹部的位置。
移动部件44是被固定在支承架2上的驱动缸,将安装在活塞杆上的突起90插入到棒材接收构件42的长孔88中。
控制器10与一次输送构件驱动机构、输送杆驱动机构20、输送杆转动机构、调节机构37、止挡构件往复运动部件38、移动部件44等驱动机构、连接着供给管14的泵相连接,控制上述各机构的动作。另外,在控制器10中以表或运算式等形式存储有与棒材W的种类(直径尺寸)相对应地棒材限制板35距棒材载置面34的距离、止挡构件36的往复运动位置、一次输送构件的移动距离等各种构件的设定位置、设定距离、通过泵供给的油的供给量。基于这些存储信息决定各种构件的移动距离等的设定值。并且,控制器10也与棒材加工机100相连接,从棒材加工机100输入要求供给棒材W的棒材供给信号。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棒材加工系统200的动作。
首先,使棒材补给机构32动作,从载置在材料架8上的多根棒材W中取出一根棒材W,将其配置在导轨4内。
图5至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棒材供给机1的棒材补给机构32的动作。如图5所示,在棒材供给机1的初始位置,止挡构件36的保持部50接近导轨4侧,止挡构件36位于仅使载置面34最下游侧的一根棒材W位于上推构件40上的棒材取出位置。另外,上推构件40及棒材接收构件42处于上推构件40的棒材上推面78不从棒材载置面34突出、棒材接收构件42的接收部82的上表面不从导轨4突出的棒材补给位置。
接着,如图6所示,使移动部件44动作,使上推构件40及棒材接收构件42从棒材补给位置移动到棒材接收位置。即,当使作为移动部件44的驱动缸动作而使活塞杆向上方移动时,随之利用固定在驱动缸上的突起90使棒材接收构件42以轴84为中心摆动,从而使接收部82接近上推构件40。在棒材接收位置,接收部82的倾斜面82B位于止挡构件36的保持面50的高度。
上推构件40利用突起76及长孔86与棒材接收构件42相连接,因此在棒材接收构件42摆动时,上推构件40沿着长孔72向上方直线移动。在棒材接收位置,上推构件40的棒材上推面78位于止挡构件36的保持面50的高度,形成与接收部82的倾斜面82B连续的倾斜面。
当上推构件40向上方移动时,仅将载置在棒材载置面34上的棒材W中的、处于载置面最下游侧8B的一根棒材W向上推。在棒材接收位置,上推构件40位于止挡构件36的保持面50的高度,棒材上推面78在导轨4一侧向下方倾斜,因此,被推上来的棒材W越过止挡构件36的保持面50而在棒材上推面78上及与棒材上推面78连续的倾斜面82B上滚动,被接收部82接收。
接着,在上推构件40及棒材接收构件42位于棒材接收位置的状态下,使止挡构件往复运动部件38动作,如图7所示,使止挡构件36从棒材取出位置移动到迎接位置。具体地说,当驱动驱动缸60而将活塞杆64拉入并基于信息移动时,工作构件58的驱动缸60侧的端部向上方升起。由此,轴52转动,转动臂54绕图7中顺时针方向转动。止挡构件36沿着长孔46、即沿着棒材载置面34从载置面下游侧8B向载置面上游侧8A滑动。在迎接位置,保持部50的上游侧端处于与上推构件40的上游侧端面对齐的位置,支承并迎接下一个要供给的棒材W的下游侧端部。
接着,在止挡构件36位于迎接位置的状态下,驱动移动部件44,如图8所示,使上推构件40及棒材接收构件42从棒材接收位置移动到棒材补给位置。在棒材补给位置,与图5同样地,上推构件40的棒材上推面78下降到棒材载置面34的高度以下,棒材接收构件42的倾斜面82A、82B下降到导轨4的高度以下。由于接收部82接收一根棒材W,因此接收来的棒材W被供给到导轨4上。
然后,驱动止挡构件往复运动部件38,使止挡构件36从迎接位置返回到棒材取出位置。此时,止挡构件36的保持部50保持着最下游的棒材W,因此在止挡构件36向下游侧移动的同时,材料架8上的棒材W向下游侧移动。棒材限制板35从上方限制棒材W,将棒材W在材料架8上排列成一列,使棒材W与相邻的棒材W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叠。
通过上述那样的动作,结束将棒材W供给到导轨4上的一个循环,棒材补给机构32为了下一个棒材W的供给动作而待机。
接着,使一次输送构件驱动机构动作,使一次输送构件在上游侧导轨4A内沿长度方向移动。一次输送构件随着该移动而推压棒材W的上游侧端部,将棒材W一次输送到棒材供给机1的下游侧导轨4B上。
当棒材W的一次输送结束时,一次输送构件向上游侧移动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并且夹紧部28固定住棒材W。在这种状态下,驱动输送杆转动机构,使输送杆16以轴26为中心转动到位于导轨4内的棒材W的上游侧,用卡盘保持棒材W的上游侧端部。
在解除夹紧部28对棒材W的固定之后,驱动输送杆驱动机构20,使输送杆16沿着轴26、即沿着供送轴线B移动,将棒材W供送到下游侧。棒材W在下游侧导轨4B上移动,进入棒材加工机100中。
在改变所处理的棒材W的直径尺寸的情况下,操作者操作操作盘等而输入棒材W的种类或棒材W的直径尺寸。控制器10根据输入的棒材W的信息来决定棒材供给机1的各构件的设定值。具体地说,控制器10基于预先存储的与棒材W的直径尺寸相对应的各构件的设定值信息来决定止挡构件36的迎接位置(距离棒材取出位置的移动距离)、棒材限制板35距离棒材载置面34的距离等的位置或距离,且决定对下游侧导轨4B、防振装置15供给的油的量。然后,分别对止挡构件往复运动部件38的调节机构及棒材限制板35的调节机构37、泵输送调节信号。止挡构件往复运动部件38的调节机构基于来自控制器10的调节信号使螺栓70旋转而改变止挡件62的位置。由此改变轴52的转动角度,改变止挡构件36的移动距离。另外,棒材限制板35的调节机构37基于来自控制器10的调节信号使棒材限制板35上下移动,从而改变棒材限制板35距离棒材载置面34的距离。然后,泵基于来自控制器10的调节信号改变泵的送油流量。
由此,改变棒材W的种类而进行的棒材供给机1的各种设定值的自动调整结束。
采用以上实施方式,可获得下述优良的效果。
由于上推构件40及棒材接收构件42被共用的移动部件44驱动,因此与以往的被分别独立的驱动部件驱动的棒材供给机相比,能够减少棒材供给机1的零部件数目,简化结构。因此,能更容易地进行棒材供给机1的维护保养。另外,由于上推构件40与棒材接收构件42的动作连动,因此不需要设定上推构件40与棒材接收构件42的动作时刻,能可靠地进行棒材W向导轨4的供给。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棒材供给机1的供给能力特别有利。
由于是止挡构件36移动到迎接位置而迎接材料架8上的下一个要供给的棒材W的,因此能够防止棒材W在棒材载置面34上向下游侧滚动而冲撞到材料架8上。因此,能够防止棒材W的损伤,并且能够降低由棒材W引起的棒材供给机1的振动、由于振动产生的噪音。
由于上推构件40沿上下进行直线运动,棒材接收构件42以轴84为中心进行摆动运动,因此,在使上推构件40及棒材接收构件42从棒材补给位置移动到棒材接收位置时,棒材接收构件42接近上推构件40。然后,在棒材接收位置,棒材接收构件42的接收部82的倾斜面82B与上推构件40的棒材上推面78的倾斜面连续。因此,能够使被上推构件40推上来的棒材W从棒材上推面78顺利地移动到倾斜面82B上,能够减少对棒材W的损伤。
棒材接收构件42从棒材接收位置摆动到棒材补给位置,从而将接收部82所接收的棒材W补给到导轨4上。因此,与使从材料架8上取出的棒材落下到导轨上的以往结构的棒材供给机相比,能以更少的冲击供给棒材。因此,能够减少棒材W的损伤,并且能够降低棒材供给机1的振动、噪音。
利用控制器10能全自动地进行由于棒材W的种类(直径尺寸)改变而需要调节的构件的设定变更。以往在改变棒材W的种类时,操作者对需要改变设定的所有构件分别进行设定变更及微调整,设定作业繁杂。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全自动地进行这些调整。因此,操作者仅通过操作盘输入棒材W的种类、直径尺寸,就能够非常简单地进行棒材W的种类变更,能够大幅度地缩短花费在各构件的设定变更方面的时间。
不言而喻,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这些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上推构件及棒材接收构件并不限定于分别上下直线运动及摆动运动,只要是相互连动、棒材接收构件能在棒材接收位置接收被上推构件推上来的棒材的结构即可,该结构可以是任意的。另外,移动部件并不限于安装在棒材接收构件上,也可以安装在上推构件上,使棒材接收构件与上推构件连动地进行安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于将油供给到下游侧导轨4B及防振装置15内的泵是通用的,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分别与单独的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10根据输入的棒材的直径尺寸分别调整各泵的流量即可。
另外,用于调整供给到下游侧导轨4B或防振装置15内的油的量的部件,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那样改变泵的流量,例如也可以在油供给管上安装阀,通过控制器10调整该阀的开度。
控制器也不限于设置在棒材供给机侧,也可以设置在棒材加工机侧。

Claims (9)

1.一种棒材供给机,其沿着供送轴线将棒材供送到棒材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该棒材供给机包括:
材料架,其具有用于载置上述棒材的棒材载置面;
导轨,其用于沿着上述供送轴线引导从上述材料架上取出的上述棒材;
棒材补给机构,其用于从上述材料架上一根一根地取出棒材并补给到上述导轨上,
上述棒材载置面从远离上述导轨的载置面上游侧朝向接近上述导轨的载置面下游侧地向下方倾斜,
上述棒材补给机构包括:
在上述载置面下游侧从上述棒材载置面向上方突出的、用于防止上述棒材从上述棒材载置面上落下的止挡构件;
在上述材料架的上述载置面下游侧缘部从下方向上方移动,仅将一根与上述止挡构件相邻接的载置面最下游侧的棒材向上推的上推构件;
与上述上推构件相连接,具有接收由上述上推构件推上来的上述棒材的接收部,且将被上述接收部接收的上述棒材供给到上述导轨上的棒材接收构件;
使上述棒材接收构件及上述上推构件在棒材接收位置和棒材补给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部件,在上述棒材接收构件及上述上推构件位于上述棒材接收位置时,将上述棒材从上述棒材载置面推到上述止挡构件的高度,且使上述接收部与上述上推构件为一列;在上述棒材接收构件及上述上推构件位于棒材补给位置时,上述上推构件退避到上述棒材载置面以下的高度且上述接收部位于上述导轨的高度以下;
使上述止挡构件沿着上述棒材载置面在棒材取出位置和迎接位置之间往复运动的止挡构件往复运动部件,在上述止挡构件位于上述棒材取出位置时,并且在上述上推构件处于上述棒材补给位置时,仅载置面最下游侧的棒材位于上述上推构件上;在上述止挡构件位于上述迎接位置时,并且在上述上推构件处于上述棒材接收位置时,该止挡构件接近下一个要供给的上述棒材并迎接该棒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供给机,其中,
上述棒材接收构件进行摆动运动,上述上推构件进行上下直线运动,从而在上述棒材接收构件从上述棒材补给位置移动到上述棒材接收位置时,上述接收部接近上述上推构件,在上述棒材接收位置,上述接收部与上述上推构件的棒材上推面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供给机,其中,
上述上推构件的棒材上推面向下方倾斜到上述导轨附近,上述接收部具有在上述棒材接收位置与上述棒材上推面连续的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材供给机,其中,
上述上推构件的棒材上推面向下方倾斜到上述导轨附近,上述接收部具有在上述棒材接收位置与上述棒材上推面连续的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棒材供给机,其中,
该棒材供给机还包括:隔开与棒材的直径尺寸相对应的距离地配置在上述材料架的上方,用于使载置在上述材料架上的棒材沿着上述棒材载置面排列成一列的棒材限制构件;以及使上述棒材限制构件相对于上述棒材载置面接近或远离的限制构件驱动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棒材供给机,其中,
该棒材供给机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限制构件驱动部件的移动的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输入的要加工棒材的直径尺寸来决定上述棒材限制构件距离上述棒材载置面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棒材供给机,其中,
该棒材供给机具有用于控制上述止挡构件往复运动部件的运动的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输入的要加工棒材的直径尺寸来决定上述棒材取出位置及上述迎接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棒材供给机,其中,
该棒材供给机具有用于控制上述止挡构件往复运动部件的运动的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输入的要加工棒材的直径尺寸来决定上述棒材取出位置及上述迎接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棒材供给机,其中,
该棒材供给机具有用于控制上述止挡构件往复运动部件的运动的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输入的要加工棒材的直径尺寸来决定上述棒材取出位置及上述迎接位置。
CN2009101187264A 2008-01-16 2009-01-16 棒材供给机 Active CN1014862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7146 2008-01-16
JP2008007146A JP5212613B2 (ja) 2008-01-16 2008-01-16 棒材供給機
JP2008007146 2008-0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6210A CN101486210A (zh) 2009-07-22
CN101486210B true CN101486210B (zh) 2010-09-15

Family

ID=40850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187264A Active CN101486210B (zh) 2008-01-16 2009-01-16 棒材供给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57010B2 (zh)
JP (1) JP5212613B2 (zh)
CN (1) CN1014862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9604B2 (ja) * 2011-09-09 2014-06-11 育良精機株式会社 棒材供給機
CN102581314B (zh) * 2012-02-15 2014-07-02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动缸推进式棒料送料机
CN103144944B (zh) * 2013-03-08 2016-01-20 厦门蓝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棒料输送机
FI125731B (fi) * 2013-04-24 2016-01-29 Sovellusmestarit Oy Menetelmä ja laite lieriömäisen kappaleen vastaanottamiseksi sekä käyttö
CN104802022B (zh) * 2014-01-23 2017-02-08 温州神一微型轴有限公司 一种轴料平头机自动上下料装置
JP5877427B2 (ja) * 2014-02-03 2016-03-08 育良精機株式会社 棒材供給機
CN103934477B (zh) * 2014-04-29 2016-06-22 新昌新天龙纽尚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车削上料机构
US9604274B2 (en) * 2014-07-25 2017-03-28 Inter-Power Corporation Billet transfer line clean-out device and method
CN104443972A (zh) * 2014-11-13 2015-03-25 宁夏中远天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货车厂修轮对悬挂式车轴加工流水线的待加工车轴存放线
CN104588545B (zh) * 2015-01-23 2016-08-17 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棒材钢筋的自动取料接料装置
EP3417995B8 (en) 2017-06-21 2024-03-27 DMG MORI Bergamo S.r.l. Machine tool, in particular multi-spindle turning machine
EP3417996B1 (en) * 2017-06-21 2022-03-09 Gildemeister Italiana S.r.l. Bar loader apparatus for use with a machine tool and machine tool equipped with such bar loader apparatus
EP3417994B1 (en) 2017-06-21 2020-08-05 Gildemeister Italiana S.p.A. Machine tool, in particular multi-spindle turning machine
EP3456443B1 (de) * 2017-09-15 2020-03-25 FMB Maschinenbaugesellschaft mbH & CO. KG Werkstoffstangen-zuführvorrichtung
CN108746672B (zh) * 2018-07-19 2023-10-27 科德普(厦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床自动送料机
CN109093179B (zh) * 2018-09-17 2020-07-10 漳州市龙文区洋鼎发机械有限公司 液压挺杆两端切平设备
CN109175399A (zh) * 2018-09-17 2019-01-11 漳州市龙文区洋鼎发机械有限公司 气门杆外圆加工设备
CN110207497A (zh) * 2019-05-18 2019-09-06 江苏江顺精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式提棒机构
CN110142419B (zh) * 2019-05-23 2020-04-07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动上料夹装数控车床
CN110666573B (zh) * 2019-11-11 2024-04-3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用于自动化加工的送料装置
CN113290416A (zh) * 2020-02-24 2021-08-24 重庆欣天利智能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棒料自动下机
CN112917334B (zh) * 2021-02-24 2023-09-01 佛山市添源钢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制造用钢管原材料表面除锈设备
CN113172489A (zh) * 2021-04-21 2021-07-27 江苏三鑫特殊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棒材用多工位的磨床及其棒材加工方法
CN113579651A (zh) * 2021-07-28 2021-11-02 上海云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机扭杆制作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10104A (en) * 1953-12-11 1955-06-07 United States Steel Corp Apparatus for charging billet heating furnaces and the like
US3094242A (en) * 1960-04-04 1963-06-18 Lamb Co F Jos Escapement assembly for workpieces
US3182816A (en) * 1963-03-01 1965-05-11 Illo Joseph Bar unscrambling machine
US3583576A (en) * 1969-05-19 1971-06-08 Alfreda B Lakins Bar transfer apparatus
US3724648A (en) * 1971-04-14 1973-04-03 Sundstrand Engelberg Bar feeder apparatus
IT1256131B (it) * 1992-09-09 1995-11-29 Dispositivo caricatore per il caricamento sequenziale di barre in macchine utensili
SE392451B (sv) * 1974-07-04 1977-03-28 Hammars Mekaniska Verkstad Ab Enstocksmatare
JPS5535077U (zh) * 1978-08-30 1980-03-06
JPS5834701A (ja) * 1981-08-25 1983-03-01 Murata Mach Ltd 旋盤におけるフイ−ドバ−供給装置
JP2505419B2 (ja) 1986-07-29 1996-06-12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給湯装置
JP2505419Y2 (ja) * 1989-07-21 1996-07-31 株式会社 育良精機製作所 棒材供給機における棒材補給機構
JPH0826472A (ja) * 1994-07-15 1996-01-30 Hitachi Seiki Co Ltd 被搬送物の供給装置
JP3043616B2 (ja) * 1996-06-17 2000-05-22 津根精機株式会社 長尺ワークの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JP2001018142A (ja) * 1999-07-08 2001-01-23 Alps Tool Co Ltd 棒材供給機の傾斜棚
ITBO20010028A1 (it) * 2001-01-23 2002-07-23 Iemca Giuliani Macchine Italia Dispositivo per il trasferimento di barre da un magazzino nel canale di guida di un caricatore per l'alimentazione di una macchina utensile
CN100513024C (zh) * 2003-09-05 2009-07-15 株式会社育良精机制作所 棒材供给机及棒材加工系统
JP4545731B2 (ja) * 2006-03-17 2010-09-15 株式会社育良精機製作所 棒材供給機および棒材加工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57010B2 (en) 2012-09-04
JP2009166178A (ja) 2009-07-30
JP5212613B2 (ja) 2013-06-19
US20090180856A1 (en) 2009-07-16
CN101486210A (zh) 2009-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6210B (zh) 棒材供给机
CN2918318Y (zh) 整理排列纱管的装置
CN101480804B (zh) 具有金属板加工装置和运输装置的加工金属板的机械设备
US20040134755A1 (en) Production plant for assembling and/or processing components transported on workpiece supports
US6968725B2 (en) Flexible transporting apparatus for presses
CN102218599B (zh) 激光加工机和改装该激光加工机的方法
JP5631805B2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
KR20220118448A (ko) 개선된 운송 비히클 리프팅 장치를 구비하는 랙 적재 시스템
CN208929218U (zh) 一种带有自动送料装置的数控机床
US7624614B2 (en) Conveyor for transporting work pieces in a press
WO2005051563A1 (en) Conveyor for transporting work pieces in a press
CN102626884A (zh) 输入和加载单元
CN108526881A (zh) 自动化随行配送系统及自动化生产线
CN108856434A (zh) 一种储液器加工方法
CA260517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short run quick changeover fabrication jobs
EP1975289A2 (en) Bobbin transport system
JP2021074730A (ja) 鉄筋切断装置及び鉄筋切断方法
CN218538361U (zh) 一种用于棒料的自动化上料系统
US7040853B2 (en) Horizontal transporting system
JP2009041125A (ja) 紡機におけるボビン供給方法及びボビン供給装置
JP2017124914A (ja) 搬送システム
CN102470500A (zh) 机械工件加工设备及用于机械工件加工设备的托架支承件
CN208262261U (zh) 自动化随行配送系统及自动化生产线
CN216582526U (zh) 运输设备及基于运输设备的整形机
CN208265203U (zh) 料车及自动化随行配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