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5231A - 能够检测烹饪物件温度的炉盘 - Google Patents

能够检测烹饪物件温度的炉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5231A
CN101485231A CNA2007800257131A CN200780025713A CN101485231A CN 101485231 A CN101485231 A CN 101485231A CN A2007800257131 A CNA2007800257131 A CN A2007800257131A CN 200780025713 A CN200780025713 A CN 200780025713A CN 101485231 A CN101485231 A CN 101485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ve
standing
metal plate
stone
precaution again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57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5231B (zh
Inventor
若色兰·博纳尔
诺埃尔·比尔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B SA
Original Assignee
SEB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B SA filed Critical SEB SA
Publication of CN101485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5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5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52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68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 plates or analogous hot-plates
    • H05B3/74Non-metallic plates, e.g. vitroceramic, ceramic or glassceramic hobs, also including power or control circuits
    • H05B3/746Protection, e.g. overheat cutoff, hot plate indica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 H05B6/062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for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13/00Aspects relating both to resistive heating and to induction heating, covered by H05B3/00 and H05B6/00
    • H05B2213/05Heating plates with pan detection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13/00Aspects relating both to resistive heating and to induction heating, covered by H05B3/00 and H05B6/00
    • H05B2213/07Heating plates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mea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okers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盘(200),其适用于容纳烹饪物件(100)并包括包含用于测量所述物件(100)的温度的装置(220)和控制装置(240)的测量系统(203)。根据本发明,测量装置(220)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感应元件(221)的电路(219),该电路(219)配置为在包括向控制装置(240)发送信号的导电热敏装置(130)的物件(100)上感应磁场,所述信号的值代表电路(119)的阻抗(Z),该阻抗取决于热敏装置(130)的电阻率(ρ),所述控制装置(240)包括与此电阻率(ρ)的热性能对应的至少一个模型并被配置为将发送的信号的值转换为温度。

Description

能够检测烹饪物件温度的炉盘
本发明的领域涉及炉盘(hob),具体地涉及能够检测烹饪物件的温度的炉盘。总体上来讲,是涉及不考虑物件的大小而确定烹饪物件的温度以优化食品的烹调或保护烹饪器具的问题。
更准确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容纳烹饪物件并包括适用于测量烹饪物件的温度并包括测量装置和控制装置的测量系统的炉盘。
这种炉盘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已知的,特别通过现有技术JP 5344926的文献给出的示例。该文献描述了一种包括烹饪物件和炉盘的烹调系统。烹饪物件配备有热敏装置,以及与该热敏装置形成闭合电路的次级线圈。该炉盘具有主线圈、用于产生高频以在次级线圈感应电流的装置,及根据在主线圈内流动的电流的等级确定烹饪物件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
这种配置的缺点是一方面要求在可移除的容器中集成线圈,而在另一方面在容器的底部上表面的中心处的保护壳体内设置次级线圈和热敏装置。
DE 4413979也是已知的。该文献公开了一种包括烹饪物件和炉盘的烹调系统。烹饪物件在其底部包括与位于炉盘之中或之上的第二传感器协同操作的传感器。烹饪物件的传感器是实际上称为“二进制”多层陶瓷传感器,使得能够通过在目标温度处介电常数的突变来检测达到所述目标温度。炉盘包括一组传感器或电极,容性地连接到位于烹饪物件的底部的传感器的电介质。
这种配置的缺点是专用于容性测量,并且因为目标值的限制,温度的测量不精确。
最后,文献US 2005/0258168公开一种用于烤炙食物的炉盘。该感应炉盘设置有之上放置有待烤炙的食物的托盘,所述托盘具有用于温度测量的铁磁材料。
这种配置的缺点是针对感应加热装置和测量装置的设置要求特别位置排列。此外,一个加热线圈需要设置两个测量线圈。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易于使用和维护的简单装置来消除这些缺点。
考虑到这一目的,根据本发明和以上所述前叙部分的炉盘,其特征实质上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具有配置为感应朝向烹饪物件的磁场的至少一个感应型元件并向控制装置发送由感应的磁场对烹饪物件的导电的热敏装置的作用产生的信号的电路,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与热敏装置的热性能对应的至少一个模型,并配置为利用该模型将发送的信号的值转换为温度。
由此,倘若电阻率作为温度的函数而连续地变化,则能够精确地测量烹饪物件的温度,并且倘若测量直接在烹饪物件上进行而不是在炉盘上进行,此测量值更能代表食物的温度。
温度的测量能够通过炉盘中的远离的测量装置在烹饪物件的加热过程中进行,而无需接触物件。通过对炉盘的电子器件的直接处理,不需要引入这些电子器件(用于测量、发送等)到烹饪物件的把手中或连接温度探头与炉盘的电子器件和烹饪物件相接触。烹饪物件的温度的调节不需要任何信号传输,即在炉盘和物件之间不需要利用红外或无线电通信的装置。
此外,温度测量是离散测量,其频率有利地是周期性的,并且甚至当被调制时,能够根据温度或非铁磁材料的类型进行选择。
此外,烹饪物件能够用于任何现有类型的加热装置(感应、辐射、燃气等),没有损坏热敏装置的风险。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从阅读随后的以说明方式和非限定示例方式给出的并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而能够更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示出烹调系统的部分(使用中)的截面图,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物件和炉盘,炉盘的加热装置处于加热状态而测量装置处于关闭模式;
图2与图1类似,加热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测量装置处于感应模式;以及
图3示出测量装置中的电压变化和加热装置中的电流变化的普遍原理。
从图1和图2可见,用于烹调食物的烹调系统1包括适用于容纳食物或烹饪流体(水、油等)的烹饪物件100,例如煎锅或炖锅,以及适用于支撑烹饪物件100并向其传导烹调其包含的食物所需的能量的炉盘200。
如图1和图2所示,烹饪物件100包括由例如铝等导热基础材料制成的主体150。此主体总体上限定烹饪物件的几何结构,并能够用作对可能的内部和/或外部涂层(搪瓷、油漆、Teflon涂层等)的支撑。
烹饪物件100限定用于容纳待烹调的食物的容积,该容积由底部101和侧壁102定出。烹饪物件100的底部101(在此处是圆形)具有用于与食物接触的内面(或上面)110和用于与炉盘200接触的外面(或下面)120。
底部101的面110、120中至少其中之一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大致平坦外观,以在烹饪物件100放在水平表面(炉盘200、桌子等)上时提供该烹饪物件100的稳定性。在此,底部101的面110、120是完全平坦,并且底部101的厚度恒定。
在此底部101主要用与主体150相同的材料制成。
烹饪物件100包括导电的热敏装置130。这些热敏装置用于允许确定烹饪物件100的温度。优选地,选择用作热敏装置130的材料在给定的温度范围内(优选地从20℃到300℃)其电阻率ρ具有高度可变性,这使得能够获得精确的温度测量值。此外,为了帮助待测温度的计算,作为温度(在给定的温度范围内)函数的电阻率ρ的变化优选地是线性的,另外,为了获得高精度的温度测量,温度系数CT较高。此外,优选地以及因为以下的原因,热敏装置130是非铁磁装置。因为全部这些原因,在本实施例中,热敏装置是由钛制成。
热敏装置130集成在烹饪物件100的底部101中。在本实施例中,热敏装置130具有恒定厚度。在此,热敏装置130由热敏元件130(集成到主体150内的插入件)形成。优选地并因为以下原因,热敏装置130(在此为插入件130的一面)组成烹饪物件100(在此为中心部分)的底部101的外壁102,如图1和图2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热敏装置130具有绕其轴S旋转对称的形状,所述轴S与底部101的平面垂直。在此情况下,插入件130具有与烹饪物件100的底部101同心的盘形外观。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烹饪物件100还包括铁磁装置140。当放置有烹饪物件100的炉盘200是磁感应炉盘时,这些铁磁装置140用于加热食物并且配置为按照焦耳效应(由傅科电流(Foucaultcurrents)感应)将来自炉盘200的入射磁场(如图1中场线211所示)转换为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铁磁装置140集成到烹饪物件100的底部101,并且更精确地,集成到主体150。在本实施例中,铁磁装置140以环140形式延伸。铁磁装置140可以是栅格或热粘合封装的形式。
根据本本发明,热敏装置130和铁磁装置140彼此相对地排列,使得由铁磁装置140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热传导传送到热敏装置130。在此,由铁磁材料制成的环140与由其环绕的热敏材料制成的圆形插入件130接触。
如图1和图2所示,炉盘200包括适用于容纳烹饪物件100的容纳表面201(更精确地,烹饪物件100的底部101的下面120)。炉盘200包括至少一个烹调区(在此例中仅为一个)。
炉盘200包括加热系统202和温度测量系统203。
加热系统202包括加热装置210和调节装置230。每个烹调区与其专用的加热装置210关联。
调节装置230(例如微控制器和其采用的程序)例如,允许加热装置210围绕设定点调节或激活计时器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加热装置210是感应的。为此,它们包括电感器,在此情况下是感应加热线圈210。每个烹调区包括至少一个感应加热线圈210(在此例中仅为一个)。此外,炉盘200包括第一热保护装置,当加热装置210是感应的时候,该第一热保护装置能够热保护所述加热装置210。
在本实施例,加热系统202配置为使得加热装置210根据时间依顺序地提供热量,并连续和交替地进入产生热量并传送烹调能量的加热状态和不产生能量的关闭状态。在此情况下,因为加热装置210是感应的,它们用频率f3幅度调制的频率为f1的交流电流供电,调制的零(以及如下所述的相邻区域)对应于关闭状态,其余对应于加热状态。通常频率f1是例如从18到25kHz。通常调制是等于50Hz或60Hz(整流后100Hz或120Hz)的频率f3。
温度测量系统203包括测量装置220和控制装置240。
测量装置220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感应型元件221的电路219,无论加热装置210的类型(是否感应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型元件是电感器221,在此情况下,即感应测量线圈221。从图1和图2可见,感应测量线圈221放置在感应加热线圈210的中心。
由感应测量线圈221产生的磁场(在图2中用场线222示出)比感应测量线圈210产生的磁场的幅度小很多并且不允许通过感应方式对铁磁材料加热。
当烹饪物件100放置在容纳表面201上时,感应测量线圈221能够通过感应在烹饪物件100的热敏元件130中流动的电流的幅度进行测量。这是因为感应测量线圈221能够被认为是变压器的主电路,而烹饪物件100的热敏装置130是其次级电路。
测量原理是基于电路219(在此例中是包括感应测量线圈221和与所述感应测量线圈221串联连接的电容值为C的电容的RLC电路)的阻抗Z的变化作为热敏元件130的温度的变化的函数。测量线圈221的特征是电感值LB(其作为温度的函数的变化充分小以致可以忽略)和电阻值RB。电路119(主电路)的阻抗Z的值是感应测量线圈221的电阻值RB(其值已知)和由热敏材料130形成的次级线圈的电阻值RS(其值根据温度变化)的函数。根据等式U=Z×I,在感应测量线圈221中流动的电流的幅度I与施加到电路119的电压U的值和阻抗Z的值对应。
在感应测量线圈221中流动的电流I的幅度的测量值使得能够确定电路119的阻抗,由此确定电路119的电阻值R,并且从中导出热敏装置130的电阻RS,由此导出其电阻率ρ(这些装置的尺寸已知)及温度。
控制装置240能够由在感应测量线圈221中流动的电流的幅度I的测量值确定烹饪物件100的温度,测量装置220向控制装置240发送其值代表电路119的阻抗Z的信号(在此例中为在感应测量线圈221中流动的电路的幅度I)。
控制装置240包括插入在烹饪物件100的底部的热敏材料130的电阻率ρ的至少一个热性能模型。容易理解的是使用具有在烹饪物件100的操作温度范围内的恒定(实际上根据可接受的近似)的温度系数CT的热敏装置130,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利于由电阻率ρ确定温度,该模型是线性的。为了进行这种确定,控制装置240有利地包括微处理器。
为了便于确定温度(更具体地,为了便于电阻R和电流I的变化之间的相关),有利地向感应测量线圈221施加电压U(在此例中为方波电压),该电压U的频率f2与电路119的等于
Figure A200780025713D00111
的谐振频率fr对应:在此频率,电路119的阻抗Z等于其电阻值R,并且在电路119中施加的电压U和电流I成比例(U=R×I)。实际中,根据可用的供应频率f2和感应测量线圈221的电感值LB选择电容值C。感应测量线圈221因此能够测量电阻值R的变化,该阻值R的变化能够与烹饪物件100的温度的变化相关。
此外,热敏装置130的电阻值RS取决于由感应测量线圈221产生的磁场的穿透深度δ,并且穿透深度δ取决于热敏装置130的电阻率ρ和磁导率μr两者,按照公式 δ = ρ / π · μ 0 · μ r · f , 其中μ0是真空磁导率,f是感应测量线圈221的频率(在此为f2)。然而,如果这两个属性δ和μr同时变化,非常难于将由感应测量线圈221测量的电阻值R(实际是电流I)的变化和烹饪物件100的温度联系。因此,很容易理解热敏装置130为非铁磁性的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与铁磁材料不同,非铁磁性材料的磁导率μr能够被认为是1而不取决于温度。
实际上,当确定了热敏装置130的非铁磁材料时,其厚度E根据感应测量线圈221的供应电压U的频率f2选择,以大于与此频率f2关联的穿透深度δ。反之亦然,感应测量线圈221的供应电压U的频率f2能够根据热敏装置130的厚度E和期望的穿透深度δ确定。在本实施例中,钛的非铁磁热敏装置130针对50kHz的频率f2具有1.2mm的厚度。
使用非铁磁材料作为热敏装置130的另一个优点是在此情况下,感应测量线圈221的电感值LB(已知)表现出很小的变化。
由此,在此具体情况下,在电路119的阻抗Z中作为温度的函数变化的唯一元素是热敏装置130的电阻率ρ(因此当热敏装置130由非铁磁材料制成时,其参与温度测量的唯一属性是它的电阻率ρ的变化),使得能够容易地获得准确测量。为了改善测量,热敏装置130有利地设置在与感应测量线圈221相对的位置。此外,热敏装置130的表面积优选地大于感应测量线圈221的表面积,这增加测量的可靠性。
由此,烹饪物件100的温度的测量独立于物件的加热而进行,并且能够在一放在炉盘200上就进行,无需任何加热装置210的激活,并且独立于烹饪物件100的尺寸。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炉盘200包括第二热保护装置,使得能够对测量装置220热保护。第二热保护装置可以是专门的,或由第一热保护装置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加热装置210是感应的,为了不干扰对烹饪物件100的温度测量,优选地,温度测量在加热装置210的供应电流的调制的过零点(zero-crossing)附近进行,以避免感应加热装置210和感应测量装置220之间的感应效应,即使各个频率f1和f2优选地是相当不同(频率可以不同或相同)。
为此,并且为了不被损坏,在操作过程中感应测量线圈221连续并交替地进入以零电压供电(开路)的关闭模式和进入由频率f2的方波电压U供电的感应模式。图3示出,对于相同的任意时间单位,根据频率f2,感应测量线圈221的端子的电压变化,根据由频率f3调制的频率f1,感应加热线圈210中的调制电流的变化。
此示意和模拟图主要示出感应加热线圈210和测量线圈221的频率f1、f2之间的差异,以及感应测量线圈221仅在感应加热线圈210中的电流的过零点附近供电的事实。
在本实施例中,与示出操作原理的图3不同,在调制的过零点附近,当产生调制频率f3的逆变器的电压降到特定界限(例如30-40V)之下时,所述逆变器(通过构建)关闭(调制的弧度不如图3中所示的规则)。因此,在理论的调制的过零点周围存在感应加热线圈210的场是零的时间(对于50Hz的调制为一到二毫秒),因此该时间内加热装置210处于其关闭状态。这一时间足够进行测量。
在优选实施例中,炉盘200包括适用于测量容纳表面201的温度的附加的测量装置(未示出),例如NTC类型装置——其电阻率是负温度系数的函数。这些附加测量装置(通常用于炉盘200)连接到温度测量系统203(具体地连接到控制装置240),并能够将感应测量线圈221的测量与其进行的测量关联,并校正温度测量系统203。该温度比较能够仅在烹饪物件100的加热开始时进行,或在加热中的任意时间进行。
由感应测量线圈220和/或附加的测量装置进行的温度的检测还使得能够确定达到最大目标温度,产生加热停止并由此保护烹饪物件100。
在使用中,在本实施例中,烹饪物件100置于感应炉盘200上。在加热装置210激活后,例如通过选择功能或程序(炖、烧水、用油烹调、无脂肪烹调等),感应加热线圈210产生磁场,该磁场在烹饪物件100的底部101的铁磁装置140中感应电流,通过焦耳效应加热铁磁装置140,并通过热传导加热包括热敏插入件130的烹饪物件100的剩余部分。
随着温度变化,热敏装置130的电阻率ρ和电阻值RS变化,并且电路119的电阻值R和阻抗Z变化。由于使用非铁磁材料作为热敏装置130并用与电路119的谐振频率fr对应的频率f2的电压U对感应测量线圈221供电,由测量装置220向控制装置240发送的幅度I允许所述控制装置240容易地从该幅度I确定烹饪物件100的温度。
此外,温度测量系统203还可以用于其它功能,例如检测烹饪物件10在炉盘200上的存在,或甚至其中心对准,或识别烹饪物件100的类型或与炉盘200的兼容性,与产生错误信号或针对禁止加热装置的信号的示例组合。这是因为在测量装置220的附近金属材料的存在改变电路119的阻抗,并且这种变化由控制装置转换而无需将该阻抗变化转换为温度。
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例。
对于烹饪物件的底部,其面上能够具有轻微的凹度,厚度不必恒定,其形状具有不同于圆形的外观,例如椭圆形或矩形(方形)外观。
对于用作热敏装置的材料,能够使用例如钛、铋、钼(具体是二硅化钼,MoSi2)、铂、铜、铝、镁、锌或镍,或这些金属的合金,或金属陶瓷,奥氏体(austenitic)不锈钢或非铁磁搪瓷。
对于热敏装置,可以具有与盘状不同的形状,例如形成包括至少一个环或与烹饪物件的底部的中心同心的多个环的组件,所述环优选地热互联。可具有压纹或切口(优选地切口位于烹饪物件的底部的平面中)。所述热敏装置还可以至少部分地由能够透射磁场的材料覆盖,例如搪瓷或油漆,所述材料形成烹饪物件的底部的下面的至少一部分,这允许烹饪物件容易地清洗而没有损坏热敏装置的风险。
热敏装置可以不形成插入件,但以分层形式沉积,例如通过绢印或热喷洒。它们还能够用多个叠置的非铁磁材料形成,例如层压或沉积为层。
对于铁磁装置,其能够远离热敏装置设置,只要热敏装置没有被热绝缘。
对于炉盘,其能够包括多个烹调区,每一个烹调区分别配备有测量线圈。在此情况下,炉盘可以仅具有针对全部烹调区的单一测量系统,通过复用连接到烹调区的不同的测量线圈。
对于控制装置,能够包括多个热性能模型,每个模型对应于给定的热敏材料,以增加炉盘使用的灵活性。此外,一种热性能模型可以包括针对多个测量频率的多个热性能方案,这些热能方案能够识别烹饪物件的热敏材料。此外,控制装置可耦合到调节装置,例如以电子电路的形式,或与微处理器集成。
对于测量系统,测量装置的供应电压可以是多频率激励,或狄拉克脉冲(Dirac pulse)的形式。
为了在电流调制的至少一个过零点的附近获得温度的测量值,特别是如果确定温度的时间相对较长,对调制的每N次过零点进行测量是可能的,其中N是自然数(例如对于50Hz每5秒或每10秒)并在一个弧中(半周期)关闭逆变器,以在感应加热线圈中具有零电流而不干扰物件的加热。

Claims (20)

1、一种炉盘(200),其适用于容纳烹饪物件(100),并在一方面包括包含加热装置(210)的加热系统(202),且在另一方面包括适用于测量所述烹饪物件(100)的温度并包括测量装置(220)和控制装置(240)的测量系统(203),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220)包括远离所述加热装置(210)的具有至少一个感应型元件(221)的电路(219),且该电路(219)被配置为感应朝向所述烹饪物件(100)的磁场,所述烹饪物件(100)包括电感应热敏装置(130),该热敏装置(130)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所述电路(219)向所述控制装置(240)发送信号,该信号的值代表所述电路(119)的阻抗(Z),该阻抗(Z)取决于所述热敏装置(130)的所述电阻率(ρ),由于所述测量装置(220)的所述感应型元件(221)感应的磁场对这些热敏装置(130)的作用,所述控制装置(240)包括与所述热敏装置(130)的电阻率(ρ)的热性能对应的至少一个模型,且所述控制装置(240)被配置为利用所述模型将发送的所述信号的值转换为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盘(200),其中由所述测量装置(220)的所述感应型元件(221)感应的所述磁场不允许通过感应而对铁磁材料进行加热。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炉盘(200),其特征在于,发送到所述控制装置(240)的信号是流过所述测量装置(220)的所述感应型元件(221)的电流的幅度(I)。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炉盘(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220)的处于感应模式中的所述感应型元件(221)以电压(U)供电,该电压(U)的频率(f2)对应于所述电路(119)的谐振频率(fr),所述电路(119)配置有电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盘(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119)的电容器与所述测量装置(220)的感应型元件(221)串联安装。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炉盘(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119)配置为:当所述热敏装置(130)是非铁磁材料时,使得发送到所述控制装置(240)的信号仅取决于该热敏装置(130)的电阻率(ρ)。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炉盘(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219)被配置为由所述测量装置(220)的所述感应型元件(221)感应的所述磁场的穿透深度(δ)小于与所述炉盘(200)兼容的所述烹饪物件(100)的所述热敏装置(130)的厚度(E)。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炉盘(200),其特征在于,在操作过程中,所述测量装置(220)的所述感应型元件(221)连续并交替地进入以电压(U)供电的感应模式和不供电的关闭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炉盘(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202)配置为使得所述加热装置(210)根据时间依顺序地向所述烹饪物件(100)产生能量,并与所述测量系统(203)相互协作使得当所述加热装置(210)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测量装置(220)的所述感应型元件(221)处于感应模式,而当所述加热装置(210)处于加热状态时所述感应型元件(221)处于关闭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炉盘(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10)是感应型并以幅度调制的交流电流供电,调制的零与所述加热装置(210)的所述关闭状态对应,其余与所述加热装置(210)的所述加热状态对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炉盘(200),其特征在于,当逆变器的电压降至最小值之下时,该产生调制的逆变器关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炉盘(200),其特征在于,产生调制的所述逆变器在所述调制的半周期中在所述调制的每N次过零点规则地关闭。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炉盘(200),其特征在于,包括附加测量装置,该附加测量装置适用于测量其上放置有烹饪物件(100)的所述炉盘(200)的容纳表面(201)的温度并且被连接到所述测量系统(203)以校正该测量系统(203)。
14、适用于烹调食物的烹调系统(1),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的炉盘(200),还包括烹饪物件(100),该烹饪物件的底部(101)包括由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导电材料制成的热敏装置(13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烹调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盘(200)是根据权利要求6或从属于其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烹饪物件(100)的所述热敏装置(130)用非铁磁材料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烹调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盘(200)是根据权利要求7或从属于权利要求7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烹饪物件(100)的所述热敏装置(130)的厚度(E)大于由所述炉盘(200)的所述测量装置(220)的感应型元件(221)感应的磁场的穿透深度(δ)。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调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盘(200)是根据权利要求10或从属于其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烹饪物件(100)包括相对于所述热敏装置(130)设置的铁磁装置(140),以向所述热敏装置(130)传递由所述炉盘(200)的所述加热装置(210)感应的磁场效应下产生的热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调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盘(200)包括与所述测量装置(220)的感应型元件(221)关联的至少一个烹调区,所述热敏装置(130)设置在所述烹饪物件(100)的底部(101),以当所述烹饪物件(100)放置在所述烹调区上时与所述感应型元件(221)相对。
19、根据权利要求17和18所述的烹调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磁装置(140)设置在所述烹饪物件(100)的底部(101),以当所述烹饪物件(100)放置在烹调区上时与所述感应型加热装置(210)相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烹调系统(1),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烹调区,所述测量装置(220)的感应型元件(221)由所述感应型加热装置(210)围绕。
CN2007800257131A 2006-07-06 2007-07-06 能够检测烹饪物件温度的炉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52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606175A FR2903564B1 (fr) 2006-07-06 2006-07-06 Plaque de cuisson permettant la detection de la temperature d'un article culinaire
FR0606175 2006-07-06
PCT/FR2007/001158 WO2008003872A2 (fr) 2006-07-06 2007-07-06 Plaque de cuisson permettant la détection de la température d'un article culinai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5231A true CN101485231A (zh) 2009-07-15
CN101485231B CN101485231B (zh) 2011-12-28

Family

ID=37667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571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5231B (zh) 2006-07-06 2007-07-06 能够检测烹饪物件温度的炉盘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314769A1 (zh)
EP (1) EP2039223A2 (zh)
JP (1) JP5254966B2 (zh)
CN (1) CN101485231B (zh)
FR (1) FR2903564B1 (zh)
WO (1) WO2008003872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2863A (zh) * 2012-05-10 2015-01-07 贝洱海拉温控系统公司 用于感应加热加热元件的装置
CN106028491A (zh) * 2016-07-22 2016-10-12 深圳市鑫汇科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107260008A (zh) * 2017-06-28 2017-10-20 广东顺德西简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手冲壶的恒温加热装置及其恒温控制方法
CN111345115A (zh) * 2017-11-13 2020-06-26 Seb公司 用于厨房用具的温度限制或调节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06765A1 (ja) 2009-03-19 2010-09-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20110136226A (ko) * 2010-06-14 2011-1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도가열조리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WO2013136577A1 (ja) * 2012-03-14 2013-09-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3356050B (zh) * 2012-03-26 2016-03-02 昆山渝榕电子有限公司 高频电加热厨具
CN105222184A (zh) * 2014-06-17 2016-01-06 吴燕珊 一种可测温的电磁炉
DE102015216455A1 (de) * 2015-08-27 2017-03-02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Verfahren zur Temperaturbestimmung
IT201900010230A1 (it) * 2019-06-27 2020-12-27 Latini Elio E C Sas Dispositivo di protezione e sicurezza di un sistema di cottura e/o riscaldamento ad induzione
JP7400096B2 (ja) * 2020-05-12 2023-12-18 佛山市▲順▼▲徳▼区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熱回路及び調理器具
CN115129097A (zh) * 2021-03-26 2022-09-30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烹饪器具测温异常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77094A (en) * 1971-09-09 1973-12-04 Environment One Corp Thermally insulated cookware for dynamic induction field heating and cooking apparatus
US3786219A (en) * 1971-12-27 1974-01-15 Gen Electric Solid state induction cooking systems for ranges and surface cooking units
US3742179A (en) * 1971-12-29 1973-06-26 Gen Electric Induction cooking appliance includ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temperature data
US3742178A (en) * 1971-12-29 1973-06-26 Gen Electric Induction cooking appliance including cooking vessel having mean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temperature data
US3781506A (en) * 1972-07-28 1973-12-25 Gen Electric Non-contacting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of inductively heated utensil and other objects
NO152483C (no) * 1982-12-14 1985-10-09 Ardal Og Sunndal Verk Kokekar av rustfritt staal for alle typer oppvarmingskilder
JPH0326095U (zh) * 1989-07-25 1991-03-18
DK65593D0 (da) * 1993-06-04 1993-06-04 Voss Fabrik Atlas Husholdnings Apparat til styring af opvarmning af foedevarer
DE4412944A1 (de) * 1994-04-15 1995-10-19 Vesta Ag & Co Ohg Topfförmiges Gar- und/oder Kochgerät
JPH0982467A (ja) * 1995-09-14 1997-03-28 Toshiba Corp 電磁調理器
FR2773974B1 (fr) * 1998-01-23 2000-03-31 Seb Sa Ustensile de cuisson comportant une sonde de temperature integree dans le fond de cet ustensile
FR2789872B1 (fr) * 1999-02-19 2001-05-18 Seb Sa Dispositif de securite pour appareil electrique de cuisson a cuve amovible
US6534753B1 (en) * 2000-06-15 2003-03-18 Wilmingt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Backup power supply charged by induction driven power supply for circuits accompanying portable heated container
DE10035745B4 (de) * 2000-07-22 2004-02-05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Temperaturerfass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n elektrischen Strahlungsheizkörper
IT1319079B1 (it) * 2000-11-02 2003-09-23 Inoxia S R L Recipiente di cottura di acciaio inossidabile con fondo capsularecomposto riscaldabile per induzione magnetica
KR100427602B1 (ko) * 2002-02-26 2004-04-28 김명석 다중바닥을 구비한 주방용기와 그 제조방법
US6894255B2 (en) * 2002-03-22 2005-05-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JP4617676B2 (ja) * 2004-01-27 2011-01-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2863A (zh) * 2012-05-10 2015-01-07 贝洱海拉温控系统公司 用于感应加热加热元件的装置
US9615407B2 (en) 2012-05-10 2017-04-04 Behr-Hella Thermocontrol Gmbh Device for inductively heating a heating element
CN106028491A (zh) * 2016-07-22 2016-10-12 深圳市鑫汇科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107260008A (zh) * 2017-06-28 2017-10-20 广东顺德西简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手冲壶的恒温加热装置及其恒温控制方法
CN107260008B (zh) * 2017-06-28 2023-10-03 广东顺德西简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手冲壶的恒温加热装置及其恒温控制方法
CN111345115A (zh) * 2017-11-13 2020-06-26 Seb公司 用于厨房用具的温度限制或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5231B (zh) 2011-12-28
JP2009543274A (ja) 2009-12-03
FR2903564A1 (fr) 2008-01-11
JP5254966B2 (ja) 2013-08-07
US20090314769A1 (en) 2009-12-24
FR2903564B1 (fr) 2011-07-01
WO2008003872A3 (fr) 2008-02-21
WO2008003872A2 (fr) 2008-01-10
EP2039223A2 (fr) 2009-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5231B (zh) 能够检测烹饪物件温度的炉盘
CN101484053B (zh) 能够通过烹调板检测温度的烹饪物件
CN101307924B (zh) 一种设有磁感应测温装置的电磁炉
US9955529B2 (en) Smart cookware
US20150163864A1 (en) Inductive cooking system
CN102680128A (zh) 一种非接触式测温方法及利用该测温方法的装置
KR20120011186A (ko) 온도센서 및 이를 갖는 유도가열조리기
CN101637354A (zh) 一种电磁电饭煲
CN105342363B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温方法
EP3384813B1 (en) Cooking vessel for an induction cooking hob
US20120111854A1 (en) Device for induction heating
CN208075037U (zh) 电磁烹饪器具及用于其的便携式测温装置
CN201229010Y (zh) 一种设有磁感应测温装置的电磁炉
KR102339319B1 (ko) 감지 디바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기 디바이스 시스템
JP2018092709A (ja) 磁気共鳴発熱体
CN207601003U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家电设备
JP5517962B2 (ja) 加熱調理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10898641U (zh) 传感设备和包括其的电磁设备系统
CN105222184A (zh) 一种可测温的电磁炉
CN204580872U (zh) 锅具、电磁炉和电磁炉组件
CN109916993A (zh) 一种检测方法、装置、家电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546606A (zh) 传感器装置、感应加热装置和烹饪系统
CN109041313A (zh) 一种感应加热炊具
CN107345673A (zh) 温控探头及采用该温控探头的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

Termination date: 2014070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