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3891A - 对用户设备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对用户设备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3891A
CN101483891A CNA2008100028641A CN200810002864A CN101483891A CN 101483891 A CN101483891 A CN 101483891A CN A2008100028641 A CNA2008100028641 A CN A2008100028641A CN 200810002864 A CN200810002864 A CN 200810002864A CN 101483891 A CN101483891 A CN 101483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criber equipment
starting point
activation period
period start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28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3891B (zh
Inventor
杜蕾
陈岚
岩村干生
吴密须·卡达巴阿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to CN2008100028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83891B/zh
Priority to EP08019951.6A priority patent/EP2079269B1/en
Priority to US12/343,142 priority patent/US7965651B2/en
Priority to JP2009002414A priority patent/JP4801176B2/ja
Publication of CN101483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3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3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38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设置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包括步骤:基站根据预定参数计算和保存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的位置,以便在对应的激活期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用户设备接收来自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检测自身是否配置了非连续接收模式;用户设备按照接收到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中的非连续接收预定参数,计算自身的激活期起始点;用户设备根据计算的激活期起始点开始非连续接收。本发明还揭示了设置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激活期起始点的装置。

Description

对用户设备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设置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是,涉及对处于非连续接收状态中的用户设备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和装置,以降低多个用户设备激活期重叠的概率,从而提高系统容量,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组织极大地推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heThird Generation,3G)的标准化进展,制定了一系列包括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id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HSUPA)等在内的通信系统规范。为了应对宽带接入技术的挑战,并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型业务的需求,3GPP在2004年底启动了3G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希望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降低系统延迟,为高速移动用户提供更高速率的接入服务等。
随着通信技术向移动性、宽带化方向的发展,移动终端的节能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很多通信标准化组织在制定相关标准时都加入了对节能问题的考虑。尤其是,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入网络都将基于IP技术进行数据传输,而IP数据包的突发特性以及传输信道在用户间的共享特性使得到达用户设备的数据是非连续的,因此,如何节省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的能耗显得更加重要。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信息的交互基于双方能量的供给,而对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之类绝大多数由电池供电的移动终端,其能量储备是有限的。因此如何降低能量消耗从而延长用户设备的待机和服务时间是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
为了降低用户设备的能耗,3GPP的标准中采用了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模式。具体地讲,非连续接收模式是通过使用户设备在与基站约定好的特定时间段内监听信道并接收下行业务,以减少不必要的监听信道的时间,来降低用户设备的能量消耗。这种DRX模式同样被LTE所采纳。与3GPP之前的标准相比,虽然非连续接收模式在其应用的状态、信道以及触发条件上等略有不同,但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操作流程是相同的,都可以用几个特定的参数来表征。
图1示出了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下的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在DRX模式下,用户设备(UE)交替地处于“激活期”(Active Period)和“睡眠期”(Sleep Period)。两次连续的激活期起始点(Active periodstarting point)之间的时间间隔被称为一个非连续接收周期(DRXcycle)。在激活期内,UE开启其接收机(Receiver,Rx)以监听控制信道的信息并接收下行数据。而在睡眠期内,UE不需要监听控制信道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在针对LTE进行整体描述的规范3GPP TS 36.300中,对用户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DRX进行了说明并给出以下定义:
—开启持续时间(on-duration):UE从DRX醒来后等待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的时间,单位为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UE在从DRX睡眠状态醒来时进入开启持续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UE成功地对PDCCH进行解码,UE将保持醒(Awake)的状态,并启动其中的非激活定时器(Inactivity Timer);否则,UE将在DRX配置允许的情况下进入DRX睡眠状态。
—非激活定时器(inactivity timer):UE从上一次成功解码PDCCH之后等待再次成功解码PDCCH的时间,单位为TTI。如果UE成功解码了PDCCH,UE将保持醒的状态并且再次启动非激活定时器,直到某个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头或者控制消息告诉UE重新进入非连续接收状态,并明确地在MAC有效载荷中指示DRX的周期;或者该UE在非激活定时器结束时,按照预先设定的DRX周期自动重新进入非连续接收状态。
—激活时间(active time):UE处于醒的状态的时间,包括一个DRX周期内的开启持续时间以及在非激活定时结束前用户进行连续接收的时间。该激活时间的最小值等于开启持续时间,最大值没有限制。
通过上述非连续接收,用户不用持续监听信道,而只是间隔性地在某些特定的时刻醒来,从而减少了因为不必要的监听信道以及解码不属于自己的数据而造成的能量消耗,延长用户的待机和服务时间。然而,与此同时,非连续接收也在时间上限制了UE对下行数据的接收。例如,在图1中,在UE处于睡眠期的时候,如果有指向该UE的数据到达eNB(基站),那么eNB要等到该UE的下一次激活期才能向该UE发送数据,这些数据也因此而被延迟。也就是说,下行数据的发送被限制在UE非连续接收状态的激活期。由于每个UE的非连续接收状态由eNB独立配置,那么当多个UE的激活期重叠在一起时,eNB就需要在这些激活期内完成多个UE数据的调度和传输,而在其他时间段上不能发送数据。在这些不能发送数据的时间段,信道处于空闲,因此造成资源利用效率的不均衡。更为严重的是,可能由于在重叠激活期内无法完成大量数据的调度而造成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下降。
图2示出了多个UE进行非连续接收时对数据传输影响的示意图。在此,把无线资源表示为二维无线资源块的集合,横轴代表时间域,以TTI为单位,纵轴代表频域,以子载波为单位。这样,在一个TTI内,一定数目的子载波(例如,LTE中通常采用12个连续的子载波)组成的二维区域被称为一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对应于一个TTI内的资源块的数目用NRB来表示。图2以NRB=3为例示出了非连续接收的示意图。eNB基于这样的无线资源集合进行资源分配,并在相应的资源块上把数据传递给对应的UE。可以假定当前系统中有四个用户设备UE1,UE2,UE3,UE4,他们处于非连续接收状态,并且具有相同的DRX周期以及激活期。这种情况下,四个用户设备(UE1至UE4)在相同的时间段内醒来监听信道并且接收属于自己的数据。在t=0时刻,eNB检测这些UE处于激活期并且存储器中有指向他们的数据。于是,eNB分配资源,把第1、2、3个RB分别用于编号为1、2、3的数据的传输,而指向UE4的、编号为4的数据由于无线资源不足而没有传输。由于UE4在这个激活期内没有检测到属于自己的数据,因此进入睡眠期。eNB只能等到UE4再次处于激活期时才有机会调度编号为4的分组,于是将编号为4的分组延迟了一个DRX周期。类似地,编号为7和8的分组也被延迟了一个DRX周期。这样的延迟对与时延敏感的业务,比如话音来说,有可能带来QoS的下降。与此同时,相对于激活期内的资源不足,在UE的睡眠期期间,资源块却被大量闲置,造成资源浪费,降低了系统容量。因此有必要改变由于用户非连续接收而产生的资源使用不平衡的状态,在节省能量的同时更加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
如上所述,UE的非连续接收取决于以下几个参数的设置:开启持续时间、非激活定时器、激活时间、DRX周期以及激活期起始点。其中激活期起始点决定了用户监听信道的定时,通过对激活期起始点的设置可以有效地解决无线资源利用不平衡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由UE的唯一识别号和DRX周期的长度来决定UE的激活期起始点。例如,将激活期起始点设置为用户唯一识别号对DRX周期长度取模的值。然而,在Method andapparatus for discontinuously receiving packe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ystem Appl(Date:20070411,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参考文献1)中指出,这种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方式没有考虑数据到达eNB的时间。由于数据有可能在任何时刻到达eNB的存储器,而它们的发送则必须等到UE的下一次激活期,这样就延长了数据的存储时间,特别是对时延敏感并且以固定的时间间隔产生数据的业务,例如IP电话(Voice overIP,VoIP),传统的DRX激活期起始点的设置方式增大了分组传输的时延,并由此带来QoS的下降。为此,参考文献1提出将激活期起始点设置为用户从基站开始接收第一个分组的时刻,或者是当基站利用在下行控制信道上的控制消息来发送分组时用户从基站接收到第一个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刻。通过以这种方式调整激活期起始点,可以减少数据到达存储器后在存储器中停留的时间,从而减少传输时延。然而,按照这种方法,只有在UE连续监听信道并且数据到达存储器就能够被发送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接收第一个分组的时刻才是数据产生的时刻,能够达到减少传输时延的目的。如果用户设备处在非连续接收,这时仍然是在激活期才能接收第一个分组而无法减少存储时间。另外,这种方法也没有解决无线资源利用不平衡的问题。此外,在能够满足服务质量的条件下,进一步减少分组时延对UE带来的满意度影响并不会很大。例如,将10毫秒的分组时延降低为5毫秒的时延是用户感知不到的,而无线资源使用不平衡的问题会带来系统容量以及用户服务质量的下降。相比而言,更重要的是解决后者,在满足服务质量的条件下更加平衡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增大系统容量。
因此,需要一种方法,能够解决由于用户激活期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无线资源利用不平衡的问题,使得用户在节省能量的同时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在保证用户服务质量的条件下增大系统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及装置,通过随机设置用户的激活期起始点来降低多个UE激活期重叠的概率,以及在考虑UE业务类型的情况下,进一步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从而提高系统容量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设置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包括步骤:基站根据预定参数计算和保存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的位置,以便在对应的激活期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用户设备接收来自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检测自身是否配置了非连续接收模式;用户设备按照接收到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中的非连续接收预定参数,计算自身的激活期起始点;用户设备根据计算的激活期起始点开始非连续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设置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激活期起始点的装置,包括:配置在基站侧的,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计算单元,用于决定用户设备的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根据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中包含的预定参数计算激活期起始点的位置;非连续接收状态寄存器,用于保存与相应用户设备对应的信息;第一发射/接收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侧发射和从用户设备侧接收信息;配置在用户设备侧的,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从基站侧接收到的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中包含的预定参数来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非连续接收状态调整单元,用于根据计算的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来调整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使所调整的激活期起始点与基站侧计算的新的激活期起始点相一致;第二发射/接收单元,用于向基站侧发射和从基站侧接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设置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包括步骤:基站在需要为用户设备配置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时,判断是否需要为用户设备配置非连续接收模式,并在需要对用户设备配置非连续接收模式时,决定用于用户设备的非连续接收的预定参数;基站根据预定参数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并将所计算的激活期起始点和非连续接收预定参数添加到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发送到用户设备;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包含的激活期起始点和非连续接收预定参数进入非连续接收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设置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激活期起始点的装置,包括:配置在基站侧的,非连续接收参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预定参数计算用户设备非连续接收的激活期起始点;非连续接收配置封装单元,用于将计算的非连续接收的激活期起始点,与预定的非连续接收参数一起封装在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或者媒体接入控制载荷数据单元中;非连续接收状态寄存器,用于保存与相应用户设备对应的信息;第一发射/接收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侧发射和从用户设备侧接收信息;配置在用户设备侧的,非连续接收状态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来自基站侧的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调整自身的非连续接收状态,和根据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将自身的激活期起始点更新到新的位置;第二发射/接收单元,用于向基站侧发射和从基站侧接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设置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包括步骤:用户设备接收来自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并检测自身是否配置了非连续接收模式;当用户设备配置了非连续接收模式时,用户设备根据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中包含的预定参数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并将所计算的新的激活期起始点及其位置通知给基站;用户设备根据计算的激活期起始点以及所述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包含的非连续接收预定参数进行非连续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设置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激活期起始点的装置,包括:配置在基站侧的,非连续接收状态寄存器,用于保存与相应用户设备对应的信息;第一发射/接收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侧发射和从用户设备侧接收信息;配置在用户设备侧的,非连续接收参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从基站侧接收到的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中包含的预定参数来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非连续接收状态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计算的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来调整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非连续接收配置封装单元,用于将计算的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信息携带在MPDU中,并通过第二发送/接收单元发送给基站;第二发射/接收单元,用于向基站侧发射和从基站侧接收信息。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UE非连续接收状态的激活期起始点,使得UE的激活期在时间上尽量均匀分布,从而避免由于多个UE激活期重叠而带来的资源利用的不平衡,消除了UE非连续接收模式对资源利用的不利影响。
另外,本发明有助于提高系统容量以及用户的服务质量,特别是在考虑了业务类型的情况下通过优先级的设置能够为高优先级业务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用户设备(UE)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下的操作流程;
图2示出了多个UE进行非连续接收时对数据传输影响的示意图;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由用户自主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装置的方框图;
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由用户自主设置非连续接收状态激活期起始点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多个UE按照公式(1)计算的激活期起始点进行非连续接收的示意图;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由eNB为UE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装置的方框图;
图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利用RRC消息为UE设置非连续接收状态激活期起始点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利用媒体接入控制载荷数据单元(MAC Payload Data Unit,MPDU)动态改变UE激活期起始点的操作流程图;
图9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采用公式(3)设置UE激活期起始点后UE进行非连续接收的示意图;
图10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采用公式(4)设置UE激活期起始点后UE进行非连续接收的示意图;
图1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由UE自主设置激活期起始点并通知eNB的装置的方框图;
图1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由UE自主设置其非连续接收状态激活期起始点并通知eNB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描述过程中省略了对于本发明来说是不必要的细节和功能,以防止对本发明的理解造成混淆。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设置UE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和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由用户自主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装置的方框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优选实施例的由用户自主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装置,在网络侧(eNB:源节点或基站)配置有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计算单元31,DRX状态寄存器32,和发射/接收单元33,以及在UE侧配置有发射/接收单元34,DRX参数计算单元35,和DRX状态调整单元36。
在eNB侧,发射/接收单元33(可以作为第一发射/接收单元)用来发送和接收来自无线接口的信息。DRX参数计算单元31(可以作为第一DRX参数计算单元)用于决定UE的DRX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可以包括DRX周期、开启持续时间、非激活器计时器等基本DRX参数。DRX参数计算单元31根据这些基本参数和诸如UE数等之类的其他信息来计算激活期起始点的位置,并把以上这些DRX预定参数保存在DRX状态寄存器32中,或者用这些DRX参数来更新DRX状态寄存器32。
在UE侧,DRX参数计算单元35(可以作为第二DRX参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发射/接收单元34(可以作为第二发射/接收单元)从eNB侧接收到的DRX配置信息包含的基本参数来计算UE的激活期起始点,并把计算结果发送到DRX状态调整单元36。DRX状态调整单元36根据DRX参数计算单元35提供的计算结果来调整UE的激活期起始点,使该调整的激活期起始点与eNB侧计算的新的激活期起始点相一致。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由UE自主设置非连续接收状态激活期起始点的操作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首先,在步骤S401,UE接收来自eNB的RRC配置信息来建立、更改或者释放一个RRC连接。以LTE为例,可以通过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来传送RRC配置信息。UE在接收到RRC配置消息后检测自身是否配置了DRX模式,步骤S402。如果在步骤S402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即UE未配置DRX模式,流程则转到步骤S405,UE持续监听信道,而不启动非连续接收。如果UE再次接收到RRC配置信息(步骤S401)则重复上述操作,根据新接收到的RRC配置信息更新自己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02的判断结果为肯定,即UE配置了DRX模式,流程则进行到步骤S403,由DRX参数计算单元35根据DRX配置中的相关参数计算激活期起始点。在此,可以按照下面给出的公式(1)计算UE的激活期起始点。
APSP=UE identity mod(DRX cycle length div On_duration)
On_duration+nDRX cycle length            ...(1)
其中UE identity表示用户唯一的标识号,该标识号可以是:例如,全球移动用户识别号(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IMSI),或者LTE中UE在RRC_CONNECTED状态下用来唯一标识UE当前连接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号(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ty,C-RNTI)等;mod表示求余的运算,即,a mode b表示整数a除以整数b的余数;div代表除法运算,即,a div b表示a除以b的值,如果不能整除则向下取整;n是非负值的整数,例如0,1,2...,并且满足APSP的值不超过小区系统帧号(System Frame Number,SFN)的最大值。
接下来,在步骤S404,UE按照接收到的配置信息中的DRX参数以及自己计算的激活期起始点开始非连续接收。此后,在再次接收到RRC配置信息时(步骤S401),UE重复上述操作。
图5示出了多个UE按照公式(1)计算的激活期起始点进行非连续接收的示意图。可以假设DRX周期等于20个TTI的长度,启动持续时间等于两个TTI的长度,四个用户UE1,UE2,UE3,UE4的唯一标识号分别是1,2,3,4。那么按照公式(1)可以计算出,UE1应在第2,22,42,…个TTI开始的时刻醒来处于激活期,UE2应在第4,24,44,…个TTI开始的时刻醒来处于激活期,依此类推,这四个UE的激活期起始点分别间隔一个开启持续时间。与图2中所示的资源在前两个TTI不足以发送所有UE的数据的情况相比,图5中所示的四个UE的数据分别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进行调度,使得资源能够在时间轴上更均匀地得到利用,同时所有UE的数据都能在本次DRX周期内发送出去,避免了把某些UE的分组,例如,图2中UE4的编号为4的分组,延迟到下一次激活期。
(第二实施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由eNB为UE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装置的方框图。如图6所示,根据本优选实施例的由用户自主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装置,在网络侧(eNB:源节点或基站)配置有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计算单元61,DRX配置封装单元62,DRX状态寄存器63,和发射/接收单元64,以及在UE侧配置有发射/接收单元65,和DRX状态调整单元66。
在eNB侧,DRX参数计算单元61可以利用上面的公式(1)计算UE非连续接收状态的激活期起始点,并将计算的结果保存在DRX状态寄存器63,或者用计算的结果来更新DRX状态寄存器。DRX配置封装单元62把计算的非连续接收状态的激活期起始点,连同其他的DRX参数一起封装在RRC消息或者媒体接入控制载荷数据单元(MPDU)中,并通过发射/接收单元64发送到UE。DRX状态寄存器63保存与该eNB连接的所有UE当前的DRX状态信息,包括激活期起始点的位置信息。发射/接收单元64发送和接收来自无线接口的信息。
在UE侧,DRX状态调整单元66根据从自身的发射/接收单元65接收到的来自eNB侧的DRX配置信息来调整自己的DRX状态。另外,DRX状态调整单元66还根据接收到的DRX配置信息将自己的激活期起始点更新到新的位置。
应该指出,DRX参数计算单元61不限于此仅利用上面的公式(1)来计算UE非连续接收状态的激活期起始点,而是可以根据其它方法来计算UE非连续接收状态的激活期起始点。例如,DRX参数计算单元61可以分别根据下面给出的公式(2)至(4)来计算UE非连续接收状态的激活期起始点。
APSP=rand(0,DRX cycle length)+n * DRX cycle length
                             …(2)
APSP=rand(0,DRX cycle length div On_duration) * On_duration+n * DRX cycle length
                             …(3)
APSP(k)=APSP(k-1)+(DRX cycle length div M)+n * DRX cycleLength,其中APSP(0)=0         …(4)
其中在公式(2)和(3)中,rand(0,a)表示在整数0和a之间,包括0和a,随机取整数。这两种计算方式独立于UE的标识号,更具有随机性,div代表除法运算,与上面公式(1)中的相同。在公式(4)中,M表示当前处于连接状态的UE的总数,在此,M不超过DRX周期长度的值;k表示第k个UE,APSP(k)表示第k个UE的激活期起始点。在此,进一步考虑了UE数,使多个UE的激活期起始点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一个DRX周期内。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利用RRC消息为UE设置非连续接收状态激活期起始点的操作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步骤S701,eNB根据当前网络状况、UE需求等判断是否需要配置RRC信息来为UE建立、更改、释放一个RRC连接。以LTE为例,当UE有业务要发起时,会向eNB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请求(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请求eNB建立连接。eNB在接收到该连接请求后,需要配置RRC信息。如果在步骤S501中判断不需要配置RRC信息,流程则结束。当在步骤S701中判断需要配置RRC信息时,流程继续进行到步骤S702,eNB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对UE配置DRX模式。如果在步骤S702判断需要对UE配置DRX模式时,流程则继续进行到步骤S703。在步骤S703,eNB决定DRX的基本参数。这些参数包括:例如,开启持续时间、非激活定时器等。接下来,在步骤S704,eNB根据公式(1)至(4)以及下面的公式(5)中的任何一种方法计算UE的激活期起始点,并将该激活期起始点和DRX基本参数一同放入DRX配置信息中。在步骤S705,eNB将有关UE的DRX配置信息保存在DRX状态寄存器中。此后,eNB将UE的DRX配置信息放入RRC配置消息中与其他配置信息一同发送给UE(步骤S706)。在此,在LTE中,RRC配置消息通常是RRC连接重配置消息。UE在成功接收到eNB发送的DRX连接重配置消息之后,向eNB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作为应答,并根据该配置信息进入非连续接收模式。在步骤S707,eNB就可以在用户的激活期调度该用户并发送数据。此后,该流程结束。
如果在步骤S702判断不需要配置DRX模式,流程则转到步骤S708。在步骤S708,eNB记录该UE未启动DRX,而处于连续接收状态的信息。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709,eNB将其他RRC配置信息发送给UE,并且在任何时刻都可以调度UE并发送数据(步骤S710)。
相比于图7所示的通过RRC消息来配置DRX参数,也可以利用MPDU来携带需要变更的DRX参数,以实现DRX的动态配置。在目前LTE的讨论中,认为DRX周期可以通过MPDU来进行传输。
图8示出了利用MPDU携带新的激活期起始点更新DRX配置的方法的操作流程图。如图8所示,在步骤S801,eNB检测是否需要更改UE的激活期起始点。如果需要计算UE的激活期起始点,流程则继续进行到步骤S802,按照公式(1)至(4)以及下面的公式(5)中的任何一种方法计算新的激活期起始点。此后,在步骤S803,eNB将保存的该UE的DRX配置信息中的激活期起始点更新为计算的新的值。接下来,在步骤S804,eNB将这个新的激活期起始点携带在MPDU中发送给该用户。然后,UE按照新的激活期起始点更新自己的DRX状态。在步骤S805,eNB在新的激活期内调度该UE发送数据。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801检测到不需要更改UE的激活期起始点时,该流程结束。
在上述步骤S704和S802中,除了分别利用公式(1)至(4)计算UE的激活期起始点外,也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5)计算UE的激活期起始点。
APSP(ki)=APSP(ki-1)+(DRX cycle length div Mi)
          +n * DRX cycle length,其中APSP(0)=0         …(5)
其中Mi表示当前处于连接状态的、并且其业务种类为第i种业务的UE数目,i表示第i种业务类型,ki表示进行第i种业务的、连接的第ki个UE。对于第i种业务类型,例如,如果系统将业务分为实时和非实时业务,可以令i=1代表实时业务,i=2代表非实时业务。这种情况下,M1则代表实时业务的UE数,M2则代表非实时业务的UE数。与公式(4)相比,公式(5)对当前连接的UE进行了分类,并针对每一类业务类型的用户的激活期起始点分别进行设置,尽可能在激活期重合的时间区域有多种业务类型。这样,可以通过优先调度来提高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避免由于高优先级业务的激活期重合而带来服务质量的下降。特别是,对于话音业务,可以将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配置在相同的激活期起始点。与将多个话音业务配置相同的激活期起始点相比,前者能够保证话音业务以更高的优先级发送给用户,而数据业务被延迟到下一个激活期并不会对服务质量带来太大影响。
此外,由于LTE系统中用来发送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BMS)信道、广播信道等和用来发送数据的信道共享系统资源,因此有可能根据公式(1)-(5)计算的激活期起始点会与上述非数据信道重叠,这样基站有必要调整该激活期起始点到其他位置,可以根据系统无线资源的当前利用情况来进行调整。
图9示出了按照图7和8的方式,采用公式(3)设置激活期起始点后UE进行非连续接收的示意图。与图4的方式相比,图9中各UE的激活期起始点从O到DRX cycle length div On_duration中随机选取,因此他们的激活期开始时刻与UE的标识号没有关系,更具有随机性。图10示出了按照图7和8的方式,采用公式(4)设置激活期起始点后UE进行非连续接收的示意图。与图4的方式相比,图10中各UE激活期起始点的间隔被拉长,使UE的激活期在时间轴上的分布更分散,适用于UE数不超过DRX周期情况下的激活期起始点的设置。
(第三实施例)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由UE自主设置激活期起始点并通知eNB的装置的方框图。如图11所示,根据本优选实施例的、由用户自主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装置,在网络侧(eNB:基站)配置有DRX状态寄存器111,和发射/接收单元112,以及在UE侧配置有发射/接收单元113,DRX参数计算单元114,DRX状态调整单元115,和DRX配置封装单元116。
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比,在eNB侧配置了DRX状态寄存器111,和发射/接收单元112。eNB把通过发射/接收单元112接收到的包括由UE计算的激活期起始点的DRX配置信息保存在DRX状态寄存器111中,或者用接收到的DRX配置信息更新DRX状态寄存器111保存的有关UE的信息。
在UE侧,除了第一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单元外,增加了DRX配置封装单元116。DRX配置封装单元116把DRX参数计算单元114计算的结果携带在MPDU中,通过发送/接收单元113发送给eNB。在此DRX参数计算单元114可以采用上述公式(1)至(5)来计算激活期起始点。第三实施例的UE中的其它单元的配置和操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在此省略对相同部分的描述。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由UE自主设置其非连续接收状态激活期起始点并通知eNB的操作流程图。与图4相比,唯一的区别在于UE在计算了新的激活期起始点之后,把计算的新激活期起始点发送给eNB。eNB根据接收到的新激活期起始点来更新DRX状态寄存器中有关该UE的DRX状态的信息。在此,激活期起始点的发送可以通过携带在UE的MPDU中来完成。这种操作流程可以利用公式(1)至(5)计算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
具体地讲,首先,在步骤S121,UE接收来自eNB的RRC配置信息来建立、更改或者释放一个RRC连接。可以通过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来将RRC配置信息传送到UE。UE在接收到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后检测自身是否配置了DRX模式,步骤S122。如果在步骤S122的判断结果为否定,即UE未配置DRX模式,流程则转到步骤S126,UE持续监听信道,而不启动非连续接收。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22的判断结果为肯定,即UE配置了DRX模式,流程则进行到步骤S123,由UE的DRX参数计算单元114根据DRX配置中的相关参数计算激活期起始点。在此,可以按照上面给出的公式(1)至(5)计算UE的激活期起始点。接下来,在步骤S124,UE将计算的新的激活期起始点及其位置通知给eNB。UE可以将激活期起始点携带在UE的MPDU中发送到eNB。此后,在步骤S125,UE进行非连续接收。另外,在步骤S126和S125中,当UE再次接收到RRC配置信息时(步骤S121),UE重复上述操作。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UE非连续接收状态的激活期起始点,使得用户的激活期在时间上尽量均匀地分布,从而避免由于多个UE的激活期重叠而造成资源利用的不平衡,消除了UE的非连续接收模式对资源利用的不利影响。另外,本发明有助于提高系统容量以及用户的服务质量,特别是在考虑了业务类型的情况下通过优先级的设置能够为高优先级业务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至此已经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其它的改变、替换和添加。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该被理解为被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例,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26)

1.一种设置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包括步骤:
基站根据预定参数计算和保存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的位置,以便在对应的激活期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用户设备接收来自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检测自身是否配置了非连续接收模式;
用户设备按照接收到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中的非连续接收预定参数,计算自身的激活期起始点;
用户设备根据计算的激活期起始点开始非连续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用户设备检测自身未配置非连续接收模式时,持续监听信道,而不启动非连续接收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当用户设备再次接收到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时,根据新接收到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更新自身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来传送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站和用户设备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
APSP=UE identity mod(DRX cycle length div On_duration)*On_duration+n*DRX cycle length
其中UE identity表示用户设备唯一的标识号,mod表示求余的运算,div代表除法运算,如果不能整除则向下取整,DRX cycle length表示非连续接收周期长度,On_duration表示持续时间,n是非负值的整数,并且满足APSP的值不超过小区系统帧号的最大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标识号是用户设备的全球移动用户识别号,或用来唯一标识用户设备当前连接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号。
7.一种设置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激活期起始点的装置,包括:
配置在基站侧的,
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计算单元,用于决定用户设备的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根据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中包含的预定参数计算激活期起始点的位置;
非连续接收状态寄存器,用于保存与相应用户设备对应的信息;
第一发射/接收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侧发射和从用户设备侧接收信息;
配置在用户设备侧的,
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从基站侧接收到的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中包含的预定参数来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
非连续接收状态调整单元,用于根据计算的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来调整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使所调整的激活期起始点与基站侧计算的新的激活期起始点相一致;
第二发射/接收单元,用于向基站侧发射和从基站侧接收信息。
8.一种设置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包括步骤:
基站在需要为用户设备配置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时,判断是否需要为用户设备配置非连续接收模式,并在需要对用户设备配置非连续接收模式时,决定用于用户设备的非连续接收的预定参数;
基站根据预定参数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并将所计算的激活期起始点和非连续接收预定参数添加到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发送到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包含的激活期起始点和非连续接收预定参数进入非连续接收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将有关用户设备的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保存在非连续接收状态寄存器中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不需要为用户设备配置非连续接收模式时,基站将其他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并且能够在任何时候调度用户设备并发送数据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基站将用户设备的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放入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载荷数据单元中发送到用户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
APSP=UE identity mod(DRX cycle length div On_duration)*On_duration+n*DRX cycle length
其中UE identity表示用户唯一的标识号,mod表示求余的运算,div代表除法运算,如果不能整除则向下取整,DRX cycle length表示非连续接收周期长度,On_duration表示持续时间,n是非负值的整数,并且满足APSP的值不超过小区系统帧号的最大值。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
APSP=rand(0,DRX cycle length)+n*DRX cycle length
其中rand(0,a)表示在整数0和a之间,包括0和a,随机取整数,DRX cycle length表示非连续接收周期长度,n是非负值的整数,并且满足APSP的值不超过小区系统帧号的最大值。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
APSP=rand(0,DRX cycle length div On_duration)*On_duration+n*DRX cycle length
其中rand(0,a)表示在整数0和a之间,包括0和a,随机取整数,div代表除法运算,如果不能整除则向下取整,DRX cycle length表示非连续接收周期长度,On_duration表示持续时间,n是非负值的整数,并且满足APSP的值不超过小区系统帧号的最大值。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
APSP(k)=APSP(k-1)+(DRX cycle length div M)+n*DRX cycleLength,其中APSP(0)=0
其中div代表除法运算,如果不能整除则向下取整,DRX cycle length表示非连续接收周期长度,M表示当前处于连接状态的用户设备的总数,M不超过DRX周期长度的值,k表示第k个用户设备,APSP(k)表示第k个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n是非负值的整数,并且满足APSP的值不超过小区系统帧号的最大值。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
APSP(ki)=APSP(ki-1)+(DRX cycle length div Mi)+n*DRX cycle length,其中APSP(0)=0
其中Mi表示当前处于连接状态的、并且其业务种类为第i种业务的UE数目,i表示第i种业务类型,ki表示进行第i种业务的、连接的第ki个UE,div代表除法运算,如果不能整除则向下取整,DRX cycle Iength表示非连续接收周期长度,n是非负值的整数,并且满足APSP的值不超过小区系统帧号的最大值。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根据当前系统资源使用状况来确定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
18.一种设置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激活期起始点的装置,包括:
配置在基站侧的,
非连续接收参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预定参数计算用户设备非连续接收的激活期起始点;
非连续接收配置封装单元,用于将计算的非连续接收的激活期起始点,与预定的非连续接收参数一起封装在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或者媒体接入控制载荷数据单元中;
非连续接收状态寄存器,用于保存与相应用户设备对应的信息;
第一发射/接收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侧发射和从用户设备侧接收信息;
配置在用户设备侧的,
非连续接收状态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来自基站侧的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调整自身的非连续接收状态,和根据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将自身的激活期起始点更新到新的位置;
第二发射/接收单元,用于向基站侧发射和从基站侧接收信息。
19.一种设置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包括步骤:
用户设备接收来自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并检测自身是否配置了非连续接收模式;
当用户设备配置了非连续接收模式时,用户设备根据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中包含的预定参数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并将所计算的新的激活期起始点及其位置通知给基站;
用户设备根据计算的激活期起始点以及所述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包含的非连续接收预定参数进行非连续接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将有关用户设备的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保存在非连续接收状态寄存器中的步骤。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
APSP=rand(0,DRX cycle length)+n*DRX cycle length其中rand(0,a)表示在整数0和a之间,包括0和a,随机取整数,DRX cycle length表示非连续接收周期长度,n是非负值的整数,并且满足APSP的值不超过小区系统帧号的最大值。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
APSP=rand(0,DRX cycle length div On_duration)*On_duration+n*DRX cycle length
其中rand(0,a)表示在整数0和a之间,包括0和a,随机取整数,div代表除法运算,如果不能整除则向下取整,DRX cycle length表示非连续接收周期长度,On_duration表示持续时间,n是非负值的整数,并且满足APSP的值不超过小区系统帧号的最大值。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
APSP(k)=APSP(k-1)+(DRX cycle length div M)+n*DRX cycleLength,其中APSP(0)=0
其中div代表除法运算,如果不能整除则向下取整,DRX cycle length表示非连续接收周期长度,M表示当前处于连接状态的用户设备的总数,M不超过DRX周期长度的值,k表示第k个用户设备,APSP(k)表示第k个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n是非负值的整数,并且满足APSP的值不超过小区系统帧号的最大值。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
APSP(ki)=APSP(ki-1)+(DRX cycle length div Mi)+n*DRX cycle length,其中APSP(0)=0
其中Mi表示当前处于连接状态的、并且其业务种类为第i种业务的UE数目,i表示第i种业务类型,ki表示进行第i种业务的、连接的第ki个UE,div代表除法运算,如果不能整除则向下取整,DRX cycle length表示非连续接收周期长度,n是非负值的整数,并且满足APSP的值不超过小区系统帧号的最大值。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
APSP=UE identity mod(DRX cycle length div On_duration)*On_duration+n*DRX cycle length
其中UE identity表示用户唯一的标识号,mod表示求余的运算,div代表除法运算,如果不能整除则向下取整,DRX cycle length表示非连续接收周期长度,On_duration表示持续时间,n是非负值的整数,并且满足APSP的值不超过小区系统帧号的最大值。
26.一种设置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激活期起始点的装置,包括:
配置在基站侧的,
非连续接收状态寄存器,用于保存与相应用户设备对应的信息;
第一发射/接收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侧发射和从用户设备侧接收信息;
配置在用户设备侧的,
非连续接收参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从基站侧接收到的非连续接收配置信息中包含的预定参数来计算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
非连续接收状态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计算的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来调整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
非连续接收配置封装单元,用于将计算的用户设备的激活期起始点信息携带在MPDU中,并通过第二发送/接收单元发送给基站;
第二发射/接收单元,用于向基站侧发射和从基站侧接收信息。
CN2008100028641A 2008-01-08 2008-01-08 对用户设备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4838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28641A CN101483891B (zh) 2008-01-08 2008-01-08 对用户设备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及装置
EP08019951.6A EP2079269B1 (en) 2008-01-08 2008-11-1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active period starting point for user equipment
US12/343,142 US7965651B2 (en) 2008-01-08 2008-12-2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active period starting point for user equipment
JP2009002414A JP4801176B2 (ja) 2008-01-08 2009-01-08 ユーザ装置にアクティブ期間の開始点を設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28641A CN101483891B (zh) 2008-01-08 2008-01-08 对用户设备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3891A true CN101483891A (zh) 2009-07-15
CN101483891B CN101483891B (zh) 2012-12-05

Family

ID=40564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28641A Active CN101483891B (zh) 2008-01-08 2008-01-08 对用户设备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65651B2 (zh)
EP (1) EP2079269B1 (zh)
JP (1) JP4801176B2 (zh)
CN (1) CN101483891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8930A1 (zh) * 2010-01-15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系统中非连续接收活动时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2014441A (zh) * 2009-09-08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方法及系统
WO2011069368A1 (zh) * 2009-12-09 2011-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上的不连续接收的优化方法和演进基站
WO2011134365A1 (zh) * 2010-04-30 2011-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参数的指示和更新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4509177A (zh) * 2013-05-06 2015-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rx操作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4718793A (zh) * 2012-09-28 2015-06-17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偏好指示符定时器
WO2016145635A1 (zh) * 2015-03-18 2016-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组业务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20235A (zh) * 2016-09-13 2018-03-2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0225531A (zh) * 2013-02-26 2019-09-10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异构网络架构中的小小区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11565443A (zh) * 2019-02-14 2020-08-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非连续接收激活状态的确定方法及终端
WO2022083769A1 (zh) * 2020-10-22 2022-04-28 大唐高鸿智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3216909A1 (zh) * 2022-05-10 2023-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4031642A1 (zh) * 2022-08-12 2024-0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传输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70932B2 (en) * 2006-03-28 2012-09-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f connected termin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318177A1 (en) * 2008-02-28 2009-12-2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te system information update in connected mode
US8249004B2 (en) * 2008-03-14 2012-08-2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ordin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in LTE DRX operations for a wireless transmit receive unit
JP5169714B2 (ja) * 2008-10-15 2013-03-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局および基地局
KR101546751B1 (ko) * 2008-11-05 2015-08-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단말기의 라디오 링크 실패를 효율적으로 탐지하는 방법
JP5123866B2 (ja) * 2009-01-20 2013-01-2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KR101641119B1 (ko) 2009-02-02 2016-07-2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2265059B1 (en) * 2009-06-18 2012-12-05 Acer Incorporated Stagger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20110013574A1 (en) * 2009-07-16 2011-01-20 Chia-Chun Hsu Method of Handling Unicast Transmission on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ubframe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10038290A1 (en) 2009-08-11 2011-02-17 Michelle Xiaohong Go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power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area network
EP2341738B1 (en) * 2009-12-29 2017-03-29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with Wi-Fi module operating in a power saving mode and providing an AP function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id terminal
KR101617888B1 (ko) 2010-01-08 2016-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절전 수신모드 디바이스 통신을 위한 페이징 방법 및 장치와 그 시스템
EP2720498A4 (en) * 2011-06-15 2015-01-07 Huawei Tech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USER EQUIPMENT, AND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JP5948679B2 (ja) * 2011-07-29 2016-07-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装置による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集積回路
US8774804B2 (en) * 2011-10-31 2014-07-08 Intel Corporation Context-retention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context retention in wirless access networks
US20130229931A1 (en) * 2012-03-02 2013-09-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s of managing terminal performed in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JP5842715B2 (ja) * 2012-03-30 2016-01-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間欠受信制御装置、間欠受信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間欠受信制御方法
US9516594B2 (en) 2012-04-27 2016-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in dense network operations
WO2013165292A1 (en) * 2012-05-04 2013-11-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CN104145509B (zh) * 2012-05-15 2019-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的非连续接收配置方法、基站及系统
EP3026964B1 (en) 2012-06-27 2017-12-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parameter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10206244B2 (en) * 2012-07-06 2019-02-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DD UL-DL configuration applicable for radio frames
JP5452686B1 (ja) * 2012-09-24 2014-03-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US9420511B2 (en) 2012-11-01 2016-08-16 Intel Corporation Signaling QoS requirements and UE power preference in LTE-A networks
CN103874094A (zh) * 2012-12-13 2014-06-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Anr任务执行方法、系统及anr用户设备管理方法、装置
US9426743B2 (en) * 2013-01-08 2016-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to optimize power consumption for LTE eMBMS
CN103974390B (zh) * 2013-02-01 2019-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rx模式的启动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系统
JP6102324B2 (ja) * 2013-02-20 2017-03-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通信システム
EP2782409A1 (en) * 2013-03-20 2014-09-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Deterministic UE behaviour for CSI/SRS Reporting during DRX
JP6245546B2 (ja) * 2013-04-19 2017-12-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US9301335B1 (en) * 2013-07-31 2016-03-29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 proxy device to throttl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tethered device and a network
KR102182517B1 (ko) * 2013-08-02 2020-11-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정보와 페이징을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542450B2 (en) 2013-09-30 2020-01-21 Alcatel-Lucent Usa, Inc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wideband wireless networks
US10057850B2 (en) * 2014-03-24 2018-08-21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deferr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 service network
EP3162136A1 (en) * 2014-06-25 2017-05-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existence of mbms and voip services
US9883483B2 (en) 2014-06-25 2018-01-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existence of MBMS and VoIP services
EP3162150B1 (en) 2014-06-27 2018-09-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time-sensitive servic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730208B2 (en) 2014-08-07 2017-08-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oad power consumption management i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US10028330B2 (en) * 2014-08-07 2018-07-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oad power consumption management i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US10736171B2 (en) * 2015-04-16 2020-08-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extended DRX operation based on uplink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86016A1 (ja) * 2015-05-15 2016-11-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及び基地局
US9826559B2 (en) * 2015-06-02 2017-11-21 Apple Inc. Intra-RRC high-bandwidth grant request techniques
CN107666691B (zh) * 2016-07-28 2021-05-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及装置
JP6938809B2 (ja) * 2017-08-11 2021-09-22 5ジー アイピ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エルエルシー 新無線における間欠受信動作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US11297674B2 (en) * 2018-02-14 2022-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savings at a user equipment
CN110461008A (zh) * 2018-05-08 2019-11-15 索尼公司 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1452165B2 (en) * 2019-06-07 2022-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techniques with non-uniform cycle durations
US11871215B2 (en) * 2019-09-18 2024-0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centric handover in a 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
WO2021146962A1 (zh) * 2020-01-21 2021-07-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连续接收参数的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和处理
EP4144171A1 (en) * 2020-05-13 2023-03-08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for intra-user equipment prioritiz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2276090B1 (ko) * 2020-11-16 2021-07-12 한국인터넷진흥원 트래픽 데이터 재배열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23197166A1 (en) * 2022-04-12 2023-10-19 Zte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85878B2 (en) * 2005-06-28 2013-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tivity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DE102005040027B4 (de) * 2005-08-23 2012-10-25 Nec Europe Lt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Kommunikation mit mobilen Stationen über ein drahtloses Netzwerk
US8270932B2 (en) * 2006-03-28 2012-09-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f connected termin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21997B (zh) * 2006-04-11 2012-05-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断续接收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US7916675B2 (en) * 2006-06-20 2011-03-2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interim discontinuous reception/transmission
PL2090124T3 (pl) * 2006-10-27 2018-07-3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usprawniania nieciągłego odbioru w systemach bezprzewodowyc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441A (zh) * 2009-09-08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方法及系统
WO2011069368A1 (zh) * 2009-12-09 2011-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上的不连续接收的优化方法和演进基站
WO2010148930A1 (zh) * 2010-01-15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系统中非连续接收活动时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1134365A1 (zh) * 2010-04-30 2011-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参数的指示和更新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4718793A (zh) * 2012-09-28 2015-06-17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偏好指示符定时器
CN104718793B (zh) * 2012-09-28 2018-11-20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偏好指示符定时器
CN110225531B (zh) * 2013-02-26 2022-08-16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异构网络架构中的小小区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10225531A (zh) * 2013-02-26 2019-09-10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异构网络架构中的小小区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4509177A (zh) * 2013-05-06 2015-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rx操作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4509177B (zh) * 2013-05-06 2019-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rx操作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WO2016145635A1 (zh) * 2015-03-18 2016-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组业务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05938A (zh) * 2015-03-18 201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组业务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20235A (zh) * 2016-09-13 2018-03-2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7820235B (zh) * 2016-09-13 2021-06-1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1565443A (zh) * 2019-02-14 2020-08-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非连续接收激活状态的确定方法及终端
CN111565443B (zh) * 2019-02-14 2022-10-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非连续接收激活状态的确定方法及终端
WO2022083769A1 (zh) * 2020-10-22 2022-04-28 大唐高鸿智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3216909A1 (zh) * 2022-05-10 2023-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4031642A1 (zh) * 2022-08-12 2024-0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传输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65133A (ja) 2009-07-23
CN101483891B (zh) 2012-12-05
US20090175186A1 (en) 2009-07-09
EP2079269B1 (en) 2017-04-26
EP2079269A3 (en) 2013-11-13
US7965651B2 (en) 2011-06-21
JP4801176B2 (ja) 2011-10-26
EP2079269A2 (en) 2009-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3891B (zh) 对用户设备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及装置
JP596597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間欠受信モードを適応調整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KR101624994B1 (ko) 불연속 수신(drx) 재구성
US10164693B2 (en) Reduction of buffer overflow
CN103298083B (zh) 一种用于在wtru中执行drx的方法和wtru
EP3515150B1 (en) Manag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641447B1 (en) Manag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irronen et al.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LTE de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CN103329611A (zh) 管理越过无线网络的通信
CN101483446A (zh) 动态控制不连续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73250A (zh) 在用户设备中监控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
Andres-Maldonado et al. Optimized LTE data transmission procedures for IoT: Device side energy consumption analysis
US20170064625A1 (en) Coordinating receiver wakeup times used for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9955525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therein
Ting et al. Energy-efficient DRX scheduling for QoS traffic in LTE networks
Elnashar et al. Extending the battery life of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optimizing the LTE network
CN113133026A (zh) 一种非连续接收状态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EP2745577A1 (en) Power sav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1491399A (zh) 一种非连续传输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0164143A1 (zh) 非连续接收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Yin An application awar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echanism in LTE-advanced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consideration
Xu et al. A novel adaptive energy saving mode in IEEE 802.16 e system
Liu et al. Adaptive and autonomous power‐saving scheme for beyond 3G user equipment
Sundararaju et al. Novel C-DRX mechanism for multi SIM multi standby UEs in 5G and B5G networks
CN116614869B (zh) Dtx模式的配置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处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