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0176B - 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以及它所使用的药剂盒以及药剂含浸体 - Google Patents

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以及它所使用的药剂盒以及药剂含浸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0176B
CN101480176B CN2009100043345A CN200910004334A CN101480176B CN 101480176 B CN101480176 B CN 101480176B CN 2009100043345 A CN2009100043345 A CN 2009100043345A CN 200910004334 A CN200910004334 A CN 200910004334A CN 101480176 B CN101480176 B CN 1014801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regnation
medicament
agent
air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43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0176A (zh
Inventor
山本和则
河村真也
山崎聪
武井康治
城雄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makill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makill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119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3040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242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2762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2846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2762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305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7144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327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2763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407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7145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554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3093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makilla Ltd filed Critical Fumakill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80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01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80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017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剂盒,是在送风式药剂扩散装置中所使用的药剂盒(603),其特征在于,具备药剂含浸体(620),该药剂含浸体,是呈将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薄片以规定的折叠宽度交替地反复进行山形折叠、谷形折叠而折叠出多个褶皱的褶皱形状,并将药剂含浸保持在扁平的加工薄片材料(621)上,且接合该加工薄片材料的周缘部(622)以使得褶皱形状保持为不会散开的药剂含浸体。

Description

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以及它所使用的药剂盒以及药剂含浸体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480039025.7、发明名称为“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以及它所使用的药剂盒以及药剂含浸体”、申请日为2004年12月22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为2006年6月26日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送风机的风力使杀虫剂、杀扁虱剂、害虫或害兽忌避剂、害虫的成长控制剂、吸血行动阻止剂等害虫防除剂、芳香剂、除臭剂、杀菌剂等具有挥发性的药剂,挥发、扩散到大气中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本发明涉及将空气吹送到保持了害虫防除成分的药剂容器上,从而将害虫防除成分和空气一起放散在大气中的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本发明涉及在装置本体内具备收纳以杀虫、忌避、除臭、芳香、防菌防霉等为目的的挥发性的药剂的药剂容器、和送风机,然后通过送风机从吸入口吸入空气,并将从药剂容器挥发的药剂和吸入的空气一起从放出口放散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本发明涉及保持害虫防除剂、芳香剂、除臭剂、杀菌剂等具有挥发性的药剂,并通过使用在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等上而使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药剂盒。
本发明涉及含浸从而保持害虫防除剂、芳香剂、除臭剂、杀菌剂等具有挥发性的药剂,并通过使用在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等上而使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药剂含浸体。
背景技术
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是在装置本体内,设有送风机、药剂容器(药剂盒)和电源收纳体的装置,其送风机具有风扇和马达,在药剂容器内收纳有挥发性的药剂,在电源收纳体内收容有电池。
并且,通过用马达转动风扇,使空气在药剂容器内流通,从而将挥发性的药剂挥发、扩散在大气中。
在上述以往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中,在由于使用而导致挥发性的药剂的药效消失,同时电池也到了寿命时,可以更换该药剂容器、电池。
例如,设为将电池装卸自如地收容在电源收纳体内,同时将药剂容器装卸自如地安装在该电源收纳体上,再将该电源收纳体装卸自如地安装在装置本体上的形态,通过从装置本体取下该电源收纳体,就可以更换药剂容器、电池。
因此,为了更换药剂容器、电池,将多个部件装卸自如地连结在一起,所以成为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的装置。
另外,由于从装置本体取下电源收纳体,并在该状态下从电源收纳体将药剂容器、电池取出然后更换,因此其操作麻烦,并且由于装置本体和电源收纳体分离,因此还有可能丢失某一方。
另外,由于将送风机的马达设在装置本体上,因此不能用软线将该马达和收容在电源收纳体内的电池连接在一起,故将两者电连接在一起的结构较复杂。
另外,药剂容器,是在具有通气性的容器内,收容了多个含浸有药剂的粒状的药剂含浸体的形态,该药剂容器较厚。
因此,装置本体变厚。
另外,已知有特开2001-197856号公报所公开的送风式的害虫防除装置。
该害虫防除装置,在装置本体(腔室)内分别收纳保持了害虫防除成分的药剂容器、风扇和马达,该装置本体是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形态,通过用上述马达转动风扇,从吸气口吸入空气,将该空气吹送到药剂容器上,然后通过和害虫防除成分一起从排气口放出到大气中的方式,将害虫防除成分放散在大气中。
上述害虫防除装置,为了在使用者戴在身上在屋外等使用时也能得到有效的害虫防除效果,在装置本体上作为向上、向下而形成2个排气口,当使用者戴在身上使用时,将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从向上的排气口向上方排出,并且从向下的排气口向下方排出。
上述以往的害虫防除装置,由于在装置本体上形成向上的排气口、向下的排气口,并且在戴在使用者的腰间使用时,只向上方、下方排出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因此害虫防除成分便到达使用者的头部、脚下,但如以往的害虫防除装置这样,仅仅只将排气口形成为向上、向下,在害虫防除成分到达使用者的头部、脚下时花费时间,不能从使用初期开始防除害虫。
另外,在使用的屋外等开放空间内,由于产生由风的流动、使用者的移动形成的气流,因此排出的空气流变动,从而不能沿着目的方向放散,有可能遭受害虫侵害。
另外,如特开2004-24161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作为通过送风机从吸入口吸入空气,并将从药剂容器挥发的药剂和吸入的空气一起从放出口放散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如图23、图24所示,在装置本体241的上面形成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入口242,同时在其侧面上形成将挥发的药剂和吸入的空气一起放散的放出口243。并且,在装置本体241的上面的吸入口242上具备收纳药剂的药剂容器244,该药剂容器244在内部收纳挥发性的药剂,同时在上面和下面上形成年轮型狭缝状的开口部245,空气经由形成在该上面和下面上的开口部245流通。进而,在该装置本体241的内部具备送风机246,同时在该送风机246的两侧收纳作为电源的电池247,通过该电池247使送风机246工作。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装置本体241,利用由电池247驱动的在内部具备的送风机246,从形成在上面上的吸入口242吸入空气,吸入的空气通过药剂容器244内。然后,挥发的药剂,和通过了药剂容器244内的空气一起从形成在侧面上的放出口243放散到外部。
另一方面,对于上述装置本体241,例如,可以安装用于能够装配在人的手腕等上的装配带248。该装配带248是具有柔软性的薄细长形状,并且在端部具备带扣249的部件,通过该装配带248,可以将装置本体241装配在使用者的手腕等上。由此,可以将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戴在手腕等上使用。
对于该以往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在装置本体上分别具备收纳挥发性的药剂的药剂容器,用于将从该药剂容器挥发的药剂从放出口放散到外部的送风机,以及作为驱动最重的送风机的电源的电池。因此,装置本体大型化,并且重量增加,有可能出现使用者因装置本体的大型化、较重的重量而不愿意使用的问题。特别是,当使用者将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戴在手腕等上使用时,有可能因其大型化、重量感而感到不舒服。
已知有专利公开2002-291392号公报所公开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是在装置本体内设有送风机、药剂容器(药剂盒)和电源收纳体的装置,其送风机具有风扇和马达,药剂容器在具有通气性的容器内,收容了多个含浸了药剂的粒状的药剂含浸体,在电源收纳体内收容有电池。
并且,通过用马达转动风扇,使空气在容器内流通,从而将药剂放散到大气中。
上述以往的药剂容器,是在具有通气性的容器内收容了多个含浸了药剂的粒状的药剂含浸体的形态,其容器又厚又大,所以药剂容器较厚。
因此,在装置本体内设置了药剂容器、送风机、电池等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整体变厚。
另外,上述的药剂容器,是在具有通气性的容器内收容多个含浸了药剂的粒状的药剂含浸体,并通过使空气在该容器内流通而将药剂含浸体所含浸的药剂顺次放散到大气中的形态,如果该药剂含浸体所含浸的药剂没有了,就在收容了药剂含浸体的状态下直接废弃容器。
因而,由于将使用完的药剂容器作为垃圾来处理,因此在近来的废弃物问题、节省资源问题等社会状况中,不合乎理想。
已知有专利公开2001-200239号公报所公开的药剂保持体(药剂含浸体)。
该药剂保持体,将多个由捻线构成的网重合在一起,并使药剂含浸在该网上。
上述使多个网重合在一起的药剂保持体,虽然可以做的较薄,但由于只是使多个网重合在一起,因此很难使用,并且在用手拿该药剂保持体时药剂可能粘附在手上。
另外,如果含浸在网上的药剂没有了,就废弃该网,与上述药剂容器同样地作为垃圾来处理,因此在近来的废弃物问题、节省资源问题等社会状况中,不合乎理想。
已知有外观设计第1173150号公报所公开的药剂容器(药剂盒)。
该药剂容器,在由具有开口部的外筒体和具有开口部的内筒体构成的容器,和该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的间隙内,收容有多个含浸了药剂的粒状的药剂含浸体。
该药剂容器,是将粒状的药剂含浸体收容在容器内,通过使空气在该容器内流通而将药剂含浸体所含浸的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因此每个单位体积的药剂量较少,如果制成具有大量的药剂的药剂容器,则容器变成大径,所以整体也变大。
因此,在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本体内必须有较大的药剂容器的设置空间,装置本体变得大型化。
专利公开2002-291392号公报所公开的药剂含浸体,是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粒状的载体内的,并在具有通气性的容器内收纳并使用多个药剂含浸体。
因此,需要较大的容器,并且容器较厚,故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本体变厚。
与此相对,如果是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片状的载体内的片状的药剂含浸体,可以制作的较薄,所以也可以使装置本体变薄。
但是,上述的片状的药剂含浸体刚性较弱,不能以其自身维持规定的形状,因此用保持容器保持药剂含浸体的中央部、外周部和中间部,从而维持规定的形状。
因此,用药剂含浸体的保持容器保持的保持部分的面积较多,并且,由于空气不会在该保持部分上流通,所以有可能无法将含浸并保持在该保持部分内的药剂放散到大气中,很浪费。
与此相对,已知有如特开平11-92303号公报所公开那样,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蜂窝体内的药剂保持材料(药剂含浸体)。该药剂保持材料,与片状的药剂含浸体相比,刚性较强,且每个单位体积的药剂保持量也较多。
但是,上述以往的片状的药剂含浸体,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上述蜂窝体内的以往的药剂保持材料,由于使用在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上,因此当将保持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气中之后,便使用完了,就将该药剂保持材料作为垃圾来处理。
这样,以往的药剂含浸体就是一次性的即抛型,在近来的废弃物问题、节省资源问题等社会状况中,不合乎理想。
为了消除这种情况,考虑到通过使药剂再次含浸并保持到使用完的药剂含浸体内的方式制成未使用的药剂含浸体,并可以重复使用的方法。
但是,如果是片状的药剂含浸体,通过向使用完的药剂含浸体滴下提供药液,可以再次含浸并保持药剂,但由于蜂窝体是具有多个孔芯(コア)的形状,因此当再次使药剂含浸并保持在该蜂窝体内时,便要将蜂窝体浸泡在放入了大量的药液的容器内,或者持续流出含浸在蜂窝体内的量以上的多量的药液,因此必须有多量的药液,同时必须有处理药液的专用的设备。
因此,在连续地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多个蜂窝体内的情况(例如,在工厂的制造时等)下还可以,但在使用者再次使药剂含浸并保持在使用完的蜂窝体内的情况下,药液便浪费了,并且由于没有药液处理设备,因此药液的处理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可以更换药剂容器、电池的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该药剂容器、电池的更换操作容易,可以简单地将送风机的马达和电池进行电连接,并且可以使整体较薄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以可以将空气向规定的方向强劲地排出的方式设置排气口的形状,从而在戴在使用者的腰间使用时,害虫防除成分可以在短时间内到达使用者的头部、脚下,并可以从使用初期防除害虫的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
本发明的第3目的在于,提供谋求装置本体的小型化、轻量化,消除实际使用时的使用者的不舒适感,从而可以舒服地使用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本发明的第4目的在于,提供可以使其较薄,并可以维持规定的形状,容易使用,并且在用手拿时药剂不会黏附到手上,在使用后可以补给药剂从而重复使用的药剂盒。
本发明的第5目的在于,提供可以使每个单位体积的药剂量增加,并缩小整体的药剂盒。
本发明的第6目的在于,提供满足可以维持规定的形状,可以有效地将含浸并保持的药剂放散到大气中,在使用完后,使用者可以简单地再次含浸并保持药剂的条件的药剂含浸体。
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它是具备装置本体、送风机、药剂容器和电池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本体,用铰链将具有送风机安装用凹部、通气部和电池收容凹部的一侧本体,和具有通气部的另一侧本体开关自如地连结在一起;
所述送风机,以用马达转动风扇的方式构成,其马达、风扇被安装在所述送风机安装用凹部内;
所述药剂容器,设在送风机和另一侧本体的通气部之间;
所述电池,装卸自如地收容并安装在所述电池收容用凹部内;
所述一侧本体的送风机安装用凹部和电池收容凹部沿着平面方向分开,从而不会沿着厚度方向重叠;
药剂容器,包括使药剂含浸在片状的载体内的药剂含浸体。
根据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通过将另一侧本体以铰链为中心相对于一侧本体打开,可以取出安装在该一侧本体内的药剂容器以及电池,并再次安装上,用于可以更换该药剂容器以及电池的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另外,由于只要打开另一侧本体就可以更换药剂容器以及电池,因此该更换操作容易,并且由于在该更换操作时,一侧本体和另一侧本体被铰链连结在一起,因此也不会将它们丢失。
并且,由于送风机的马达和电池安装在一侧本体上,因此可以用软线连接它们,可以简单地将马达和电池进行电连接。
另外,药剂容器的厚度较薄,同时该药剂容器和电池沿着厚度方向没有重合,可以使装置整体较薄。
在所述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中,装置本体具有悬挂件的钩子卡定的钩子卡定部,该悬挂件的嵌合部嵌合的悬挂件安装用的孔。
根据该构成,可以用悬挂件悬挂着使用,还可以竖立在地面、桌子等上使用。
本发明的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它是具备具有吸气口和第1排气口、第2排气口的装置本体;和
设在该装置本体上的药剂容器、风扇、马达;
所述药剂容器保持含浸了害虫防除成分的药剂含浸体;
通过用所述马达转动风扇,从吸气口吸入空气,将该空气吹在药剂容器内的药剂含浸体上,然后从第1排气口、第2排气口与害虫防除成分一起排出到大气中的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排气口、第2排气口,是沿着半径方向具有规定的长度,并且相对于风扇的转动方向倾斜的孔形状,在将装置本体戴在使用者的身上使用时,从第1排气口向上方排出空气,从第2排气口向下方排出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由于通过用马达转动风扇,可以将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从第1·第2排气口强劲地排出到大气中,因此在将装置本体戴在使用者的腰间使用时,可以将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空气向使用者的头部、脚下强劲地排出,害虫防除成分在短时间内到达使用者的头部、脚下。
因而,使用者戴在腰间使用时,可以从使用初期防除害虫。
在所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中,第1排气口、第2排气口,是将与风扇相对的内侧入口和向装置本体的外面开口的外侧出口连通的孔形状,将该内侧入口的上游侧入口开口缘和外侧出口的上游侧出口开口缘连接在一起的上游侧导引面,以及将内侧入口的下游侧入口开口缘和外侧出口的下游侧出口开口缘连接在一起的下游侧导引面,相对于风扇的转动方向倾斜。
根据该构成,由于第1·第2排气口的上游侧导引面、下游侧导引面向风扇的转动方向倾斜,因此可以将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强劲并且顺利地排出。
在所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中,装置本体,是在具有第1·第2排气口和风扇收容室的本体部的厚度方向一侧部上,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具有吸气口的外壳部,在该本体部和外壳部之间具有向风扇收容室开口的药剂收容室的形状;
在所述本体部上,形成有向与该外壳部相反一侧的背面开口的马达收容室和电池收容室;
在所述马达收容室内设有马达,同时在电池收容室内设有电池,并使该马达和电池不会沿着本体部的厚度方向重合。
根据该构成,通过取下外壳部,可以更换药剂容器。
另外,由于马达和电池没有沿着本体部的厚度方向重合,因此可以缩小装置本体的厚度。
在所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中,在装置本体上,形成有将空气和害虫防除成分一起排出到大气中的第3排气口;
该第3排气口,是沿着半径方向具有规定的长度,并且相对于风扇的转动方向倾斜的孔形状,在将装置本体戴在使用者的身上使用时,向斜上方或斜下方排出空气。
根据该构成,由于从第3排气口将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向斜上方或斜下方排出,因此可以向使用者的头部或脚下的任意一方放出比另一方多量的害虫防除成分。
在所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中,第3排气口,是将与风扇相对的内侧入口和向装置本体的外面开口的外侧出口连通的孔形状,将该内侧入口的上游侧入口开口缘和外侧出口的上游侧出口开口缘连接在一起的上游侧导引面,以及将内侧入口的下游侧入口开口缘和外侧出口的下游侧出口开口缘连接在一起的下游侧导引面,相对于风扇的转动方向倾斜。
根据该构成,可以从第3排气口强劲且顺利地排出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
在所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中,在装置本体上,形成有在将该装置本体戴在使用者的身上使用时向横向排出空气的辅助排气口,向包括上方以及下方的所有方向排出空气。
根据该构成,当戴在使用者的身上使用时,可以向该使用者的整体放出害虫防除成分。
在所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中,辅助排气口,空气流通阻力比第1.第2排气口或第1·第2·第3排气口大。
根据该构成,由于在将装置本体戴在使用者的腰间使用时,从辅助排气口向腰的横向强劲地排出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因此可以使使用者的腰间的横向的害虫防除成分足够,并且也可以向头部、脚下放出足够的害虫防除成分。
在所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中,辅助排气口,是将与风扇相对的内侧入口和向装置本体的外面开口的外侧出口连通的孔形状,且是连结该内侧入口的上游侧入口开口缘和外侧出口的上游侧出口开口缘的上游侧导引面,以及连结内侧入口的下游侧入口开口缘和外侧出口的下游侧出口开口缘的下游侧导引面,向风扇的转动方向倾斜的孔形状;
该辅助排气口的风扇的转动方向的开口尺寸,小于第1·第2排气口或第1·第2·第3排气口的风扇的转动方向的开口尺寸。
根据该构成,能够可靠地使来自于第1·第2排气口或第1·第2.第3排气口的空气的排出强劲,同时能够可靠地使来自于辅助排气口的空气的排出较弱。
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由如下的部件构成,即,具备收纳挥发性的药剂的药剂容器和送风机,利用送风机从吸入口吸入空气,并将从药剂容器挥发的药剂和吸入的空气一起从放出口放散的装置本体,与装置本体分体,并具备作为使装置本体的送风机工作的电源的电池的电源本体,为了从电源本体的电池向装置本体的送风机通电而跨越并连结装置本体和电源本体的连结线。
根据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通过由装置本体、电源本体和连结线构成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可以使最重的具备电池的电源本体与装置本体分体,通过谋求装置本体的小型化、轻量化,例如,当使用者将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本体戴在手腕等上,将电源本体收在裤子、衣服的口袋等内使用时,由于装置本体的小型化、轻量化,不会感到不舒服,可以极为舒适地使用。
在所述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中,连结线相对于装置本体以及/或电源本体可以取下。
根据该构成,通过使连结线可以相对于装置本体或电源本体取下,只要在将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本体以及/或电源本体装配在被装配物上之后,将连结线连结在装置本体或电源本体上即可,可以非常简单地进行将装置本体或电源本体装配到被装配物上的操作。
在所述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中,在装置本体上安装有用于可以装配到被装配物上的装配装置。
在所述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中,在电源本体上安装有用于可以装配到被装配物上的装配装置。
在所述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中,在连结线上安装有用于可以装配到被装配物上的装配装置。
根据这些构成,通过在装置本体或电源本体或连结线上,进而在它们之中的多个上安装用于可以装配到被装配物上的装配装置,可以很容易地将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装配到被装配物上。
本发明的药剂盒,其特征在于,具有是片状并且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同时含浸了药剂的药剂含浸体;和
保持该药剂含浸体的保持容器;
所述保持容器,具备夹持并保持药剂含浸体的上下面的保持部,和空气流通的空气流通部;
在所述保持部和药剂含浸体之间形成空间部,该空间部在形成在保持部上的通气部处向外部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药剂盒,由于药剂含浸体是片状且较薄,并用保持容器保持该药剂含浸体从而制成药剂盒,因此可以使药剂盒较薄,并可以将该药剂含浸体维持成规定形状,并且在用手拿时,药剂也不会黏附在手上。
另外,虽然空气不会直接在药剂含浸体的、由保持容器的保持部保持的被保持部分内流通,但该被保持部分所含浸的药剂挥发到空间部,并和流通过该空间部的空气一起被放出到外部,从而被放散到大气中。
因而,可以将药剂含浸体的被保持部分所含浸的药剂放散到大气中,所以药剂不会浪费。
在所述药剂盒中,在保持部的与药剂含浸体的下面接触的部分上形成凹部,在该凹部和药剂含浸体的下面之间形成空间部;
通过在所述保持部的与药剂含浸体的上面接触的部分上,与所述凹部相对地形成通气孔的方式,设置通气部。
根据该构成,由于可以从通气孔向凹部内注入并储存液状的药剂,因此在使用后,通过从通气孔向凹部内提供并储存液状的药剂,将该储存的液状的药剂顺次含浸到药剂含浸体内,因此可以制成在药剂含浸体内含浸了药剂的未使用状态的药剂盒。
本发明的药剂盒,其特征在于,具备是片状并且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同时含浸了药剂的药剂含浸体;和
用容器本体和盖体保持所述药剂含浸体的保持容器;
所述容器本体,用多个中间保持部将中央保持部和外周保持部连结在一起而形成空气流通部,在该中央保持部、外周保持部和中间保持部的至少1个的上面上形成凹部,并用该凹部与药剂含浸体的下面形成空间部;
所述盖体,用多个中间按压部将中央按压部和外周按压部连结在一起而形成空气流通部,在该中央按压部、外周按压部和中间按压部的至少1个上,形成与所述凹部相对的通气孔;
所述容器本体和盖体装卸自如地嵌合并连结在一起,同时空气在所述容器本体的空气流通部和盖体的空气流通部之间流通。
根据该药剂盒,与所述药剂盒同样地,可以使药剂盒较薄,并可以将该药剂含浸体维持成规定形状,并且在用手拿时,药剂也不会黏附到手上。
另外,由于由中央保持部、外周保持部、中间保持部和中央按压部、外周按压部、中间按压部保持药剂含浸体的中央部分、外周部分、中间部分,因此可以牢固地保持较薄的药剂含浸体,使用了该较薄的药剂含浸体的药剂盒的使用、保管等很容易。
并且,由所述的至少1个保持部和按压部保持的被保持部分所含浸的药剂,挥发到凹部内,与流通过该凹部的空气一起被放散到大气中,因此该药剂不会浪费。
另外,在使用后,通过从通气孔向凹部内注入并储存液状的药剂,可以将该药剂含浸在药剂含浸体内,并制成在药剂含浸体内含浸了药剂的未使用状态的药剂盒。
在所述药剂盒中,在容器本体的中央保持部上形成凹部,在外周保持部上形成环状的凹部。
根据该构成,由于在外周保持部上形成了环状的凹部,因此药剂从药剂含浸体的外周缘的全周均匀地含浸,并可以使药剂均匀地含浸到全域上。
在所述药剂盒中,中央保持部和中央按压部、外周保持部和外周按压部、中间保持部和中间按压部彼此分别是相同形状、大小,空气流通部便成为相同形状、大小。
根据该构成,由于空气在容器本体的空气流通部和盖体的空气流通部之间顺利地流通,因此可以将药剂含浸体所含浸的药剂高效地、顺利地放散到大气中。
本发明的药剂盒,是如下的药剂盒,即,具备在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片状体内含浸了药剂的片状的药剂含浸体,和保持该药剂含浸体的保持容器;
在该保持容器的中央部具有存液凹部,储存在该存液凹部内的药液向片状体的外周部浸透。
根据该药剂盒,在因为使用而将药剂含浸体所含浸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气中的使用后,通过向保持容器的中央部的存液凹部内提供药液,该药液向外周部浸透,从而含浸到片状体的整体上。
因而,在使用后,可以补给药剂而重复使用。
另外,由于存液凹部形成在保持容器的中央部上,因此在安装到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上使用时,风扇的风量不会引该存液凹部而浪费,可以有效地利用风扇的风量将药剂有效地放散到大气中。
另外,由于用保持容器保持片状的药剂含浸体,因此可以使其较薄。
并且,可以将片状的药剂含浸体维持成规定的形状,同时在用手拿时,药剂不会黏附到手上。
在所述药剂盒中,在保持容器的外周部上具有存液凹部,储存在该存液凹部内的药液向片状体的中央部浸透。
根据该构成,由于储存在中央部的存液凹部内的药液向外周部浸透,储存在外周部的存液凹部内的药液向中央部浸透,因此即便是较大的药剂含浸体,也可以将药剂补给到整体上。
在所述药剂盒中,保持药剂含浸体的保持容器,具备容器本体和盖体;
所述容器本体,用多个连结部将中央支持部和外周支持部连结在一起而具有空气流通部;
所述盖体,用多个连结部将中央按压部和外周按压部连结在一起而具有空气流通部;
由形成在所述中央支持部上的凹部,和形成在所述中央按压部上的供给口,构成中央部的存液凹部;
由形成在所述外周支持部上的外周凹部,和形成在所述外周按压部上的外周供给口,构成外周部的存液凹部。
根据该构成,由于用容器本体和盖体保持药剂含浸体的中央部和外周部,因此可以牢固地保持较薄的药剂含浸体,使用了该较薄的药剂含浸体的药剂盒的使用、保管很容易。
本发明的药剂盒,其特征在于,具备片状的药剂含浸体,和保持该药剂含浸体的保持容器;
所述药剂含浸体,是在片状且具有吸液性和通气性,并且在一部分上具有高吸液部的载体上,含浸并保持了药剂的片状。
根据该药剂盒,由于药剂含浸体是片状,因此可以使其较薄,由于用保持容器保持该药剂含浸体,因此使用容易。
另外,在设置在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本体上使用,并将该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使用后,通过向该药剂含浸体的载体的高吸液部提供药剂,从而含浸并保持药剂,保持在该高吸液部内的药液顺次浸透到载体的全域,因此可以在使用后补给药剂而重复使用。
并且,通过在载体的一部分的高吸液部内一次含浸并保持多量的药剂,将药剂从该高吸液部顺次浸透到载体的全域,因此药液便均匀地含浸到载体的整体上,可以制成药剂均匀地含浸并保持在载体的整体内的药剂含浸体。
在所述药剂盒中,使载体的一部分比其他的部分厚,从而作为高吸液部。
根据该构成,由于高吸液部比其他的部分厚,并且其上面高于其他的部分,因此在补给药液时,可以目视确认该高吸液部的位置。
本发明的药剂盒,其特征在于,具备药剂含浸体,该药剂含浸体,将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薄片,以规定的折叠宽度交替重复进行山形折叠、谷形折叠,从而成为多层折叠的褶皱形状,并且在扁平的加工薄片材料上含浸并保持药剂,将该加工薄片材料的周缘部接合,以使得褶皱形状保持为不会散开。
根据该药剂盒,可以使药剂含浸体的每个单位体积所保持的药剂的量增加,并缩小整体。
特别是,可以使保持了多量的药剂的药剂盒较薄。
另外,由于将加工薄片材料的端面部分接合在一起,以使得褶皱形状不会散开地保持,因此空气大致均匀地在加工薄片材料的全域上流通,故可以从药剂含浸体的全域大致均匀地放散药剂。
在所述药剂盒中,用固定件保持药剂含浸体的周缘部。
在所述药剂盒中,将药剂含浸体设在具有空气流通部的容器内。
根据这些构成,可以用手拿着固定件、容器进行使用,该药剂盒的使用很容易,并且药剂含浸体保持的药剂不会黏附到手上。
本发明的药剂盒,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薄片以规定的折叠宽度交替重复进行山形折叠、谷形折叠,从而成为多层折叠的褶皱形状,并且在扁平的加工薄片材料上含浸并保持药剂的药剂含浸体;和
夹持并压扁该加工薄片材料的周缘部,以使得褶皱形状不会散开地保持的固定件。
根据该药剂盒,可以使药剂含浸体的每个单位体积所保持的药剂的量增加,并缩小整体。
特别是,可以使保持了多量的药剂的药剂盒较薄。
另外,由于用固定件压扁加工薄片材料的端面以使得褶皱形状不会散开地保持,因此空气大致均匀地在加工薄片材料的全域上流通,故可以从药剂含浸体的全域大致均匀地放散药剂。
另外,可以用手拿着固定件进行使用,该药剂盒的使用很容易,并且药剂不会黏附到手上。
并且,通过用固定件夹持加工薄片材料的周缘部,将端面部分压扁保持,因此不需要另外将该加工薄片材料的周缘部接合在一起,可以简单地制作。
本发明的药剂盒,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薄片以规定的折叠宽度交替重复进行山形折叠、谷形折叠,从而成为多层折叠的褶皱形状,并且在扁平的加工薄片材料上含浸并保持药剂的药剂含浸体;和
具有空气流通部的容器;
将所述药剂含浸体设在容器内。
根据该药剂盒,可以使药剂含浸体的每个单位体积所保持的药剂的量增加,并缩小整体。
特别是,可以使保持了多量的药剂的药剂盒较薄。
另外,可以用手拿着容器进行使用,因此药剂盒的使用很容易,同时药剂不会黏附到手上。
本发明的药剂盒,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薄片以规定的折叠宽度交替重复进行山形折叠、谷形折叠,从而成为多层折叠的褶皱形状,并且在扁平的加工薄片材料上含浸并保持药剂的药剂含浸体;和
具有环状的中空部和轴心的中空部,同时空气在其各中空部内流通的形状的容器;
将所述药剂含浸体设在容器的环状的中空部内。
根据该药剂盒,可以使药剂含浸体的每个单位体积所保持的药剂的量增加,并缩小整体。
特别是,可以使保持了多量的药剂的药剂盒较薄。
另外,可以用手拿着容器进行使用,因此使用很容易,同时药剂不会黏附到手上。
根据所述药剂盒,由于加工薄片材料具有吸液性,因此在使用完后,可以向加工薄片材料补给药液,然后使其浸透到整体,因此可以重复使用。
本发明的药剂含浸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向厚度方向的一侧面和另一侧面开口的多个孔芯,空气沿着其厚度方向流通的蜂窝体;和
设置在所述蜂窝体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侧面的整面上的片状体;
药剂含浸并保持在该蜂窝体和片状体内。
根据本发明的药剂含浸体,可以用蜂窝体加强片状体从而维持成规定的形状。
另外,由于空气在蜂窝体内顺利地流通,因此不会因加强片状体的蜂窝体而阻碍空气在片状体内流通,可以将该蜂窝体、片状体所含浸并保持的药剂有效地放散到大气中。
另外,在蜂窝体、片状体所保持的药剂用完时,通过向片状体提供药液,然后使其浸透到全域,可以顺次使药液含浸到蜂窝体内。
因而,用只是向片状体提供药液这样简单的操作,并且该药液不会浪费,使用者就可以简单地再次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使用后的蜂窝体、片状体内。
在所述药剂含浸体中,用保持容器保持蜂窝体和片状体,从而将蜂窝体的侧面和片状体紧贴在一起。
根据该构成,由于蜂窝体的侧面和片状体紧贴在一起,因此浸透到片状体内的药液能够可靠地含浸到蜂窝体内,并可靠地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使用完的蜂窝体内。
在所述药剂含浸体中,由具有支撑片状体的支持部的容器本体,和嵌合在该容器本体上的按压体构成保持容器;
由所述支持部和按压体将蜂窝体和片状体夹持并紧贴在一起。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片状体支撑在容器本体的支持部上,并将该容器本体和按压体嵌合而连结在一起,能够可靠地将蜂窝体的一方的侧面和片状体紧贴在一起。
在所述药剂含浸体中,在容器本体的支持部上,形成有与片状体相对的药液储存部,和向该药液储存部提供药液的注入口。
根据该构成,通过从注入口向药液储存部提供并储存药液,储存的药液浸透到片状体的全域上,因此向蜂窝体提供药液的操作很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1个实施形态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纵剖面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作为本发明的第1个实施形态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悬挂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设置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作为本发明的第2个实施形态的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8是沿着图7的VIII-VIII线的剖面图。
图9是图7的右侧视图。
图10是悬挂件的立体图。
图11是药剂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展示上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的第1变形例的排气口部分的剖面图。
图13是展示上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的第2变形例的排气口部分的剖面图。
图14是作为本发明的第3个实施形态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立体图。
图15是上述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侧面剖面图。
图16是上述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平面剖面图。
图17是上述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药剂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展示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别的安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19是展示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一个使用例的说明图。
图20是展示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本体和电源本体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图21是展示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其他的使用例的说明图。
图22是展示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再其他的使用例的说明图。
图23是以往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立体图。
图24是上述以往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侧面剖面图。
图25是使用作为本发明的第4个实施形态的药剂盒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剖面图。
图26是作为本发明的第4个实施形态的药剂盒的平面图。
图27是沿着图26的XXVII-XXVII线的剖面图。
图28是容器本体的平面图。
图29是沿着图28的XXIX-XXIX线的剖面图。
图30是盖体的平面图。
图31是上述药剂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32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33是上述药剂盒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34是使用作为本发明的第5个实施形态的药剂盒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剖面图。
图35是作为本发明的第5个实施形态的药剂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36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1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37是沿着图36的XXXVII-XXXVII线的剖面图。
图38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2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39是沿着图38的XXXIX-XXXIX线的剖面图。
图40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3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41是沿着图40的XLI-XLI线的剖面图。
图42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4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43是沿着图42的XLIII-XLIII线的剖面图。
图44是使用作为本发明的第6个实施形态的药剂盒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剖面图。
图45是作为本发明的第6个实施形态的药剂盒的剖面图。
图46是上述药剂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47A以及47B分别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1变形例的平面图以及剖面图。
图48A以及48B分别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2变形例的平面图以及剖面图。
图49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3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50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4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51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5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52是展示使用作为本发明的第7个实施形态的药剂盒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53是作为本发明的第7个实施形态的药剂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54是上述药剂盒的平面图。
图55是沿着图54的LV-LV线的剖面图。
图56是沿着图54的LVI-LVI线的剖面图。
图57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1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58是展示固定件的其他的例子的平面图。
图59是沿着图58的LIX-LIX线的剖面图。
图60是具备不同形状的药剂含浸体的药剂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61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2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62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3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63是上述药剂盒的第4变形例的一部分破断正视图。
图64是使用上述第4变形例的装置本体和容器的剖面图。
图65是使用作为本发明的第8个实施形态的药剂含浸体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剖面图。
图66是展示包括上述药剂含浸体的药剂盒的第1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67是上述第1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68是沿着图67的LXVIII-LXVIII线的剖面图。
图69是展示包括上述药剂含浸体的药剂盒的第2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70是沿着图69的LXX-LXX线的剖面图。
图71是展示包括上述药剂含浸体的药剂盒的第3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72是沿着图71的LXXII-LXXII线的剖面图。
图73是展示包括上述药剂含浸体的药剂盒的第4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74是沿着图73的LXXIV-LXXIV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的第1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如图1~图4所示,用装置本体1、设在该装置本体1内的送风机2、药剂容器(药剂盒)3、电池4等构成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上述装置本体1用铰链12将一侧本体10和另一侧本体11开关自如地连结在一起。
上述一侧本体10,与平面大小相比,厚度尺寸明显较小,即,是较薄的板状,具有送风机安装用凹部13、向该送风机安装用凹部13开口的通气部14、和电池收容凹部15,该送风机安装用凹部13和电池收容凹部15分别向一侧本体10的内侧面10a开口,同时沿着平面方向分开,从而不会沿着厚度方向重叠。上述通气部14将送风机安装用凹部13向一侧本体10的外表面10b开口。
上述另一侧本体11,与平面大小相比,厚度尺寸明显较小,即,是较薄的板状,在分别闭合上述送风机安装用凹部13和电池收容凹部15的关闭姿势,和开放上述各凹部的打开姿势上开关自如,并在与上述一侧本体10的送风机安装用凹部13相对的部分上具有通气部16。
上述送风机2,具备风扇20和马达21,该风扇20和马达21被收容安装在一侧本体10的送风机安装用凹部13内,当将另一侧本体11假设为关闭姿势并且用马达21转动风扇20时,空气便在一侧本体10的通气部14和另一侧本体11的通气部16之间流通。
例如,从另一侧本体11的通气部16吸入空气,将该空气从一侧本体10的通气部14吐出到大气中。再者,也可以与此相反。
上述药剂容器3,包括将药剂含浸在片状的载体内的药剂含浸体,被载置在上述一侧本体10的内侧面10a的送风机安装用凹部13的开口缘上,当将另一侧本体11设为关闭姿势时,就由另一侧本体11的内侧面11a保持。
上述电池4装卸自如地安装在一侧本体10的电池收容凹部15内。
这样,通过相对于一侧本体10将另一侧本体11设为打开姿势,便可以取出药剂容器3、电池4,或者取出后更换。
另外,通过相对于一侧本体10将另一侧本体11设为关闭姿势,并用马达21转动风扇20,便可以使空气在药剂容器3的药剂含浸体内流通,从而将药剂和空气一起放散到大气中。
另外,装置本体1,与平面大小相比,厚度尺寸明显较小,即,是较薄的板状。另外,平面大小是比风扇20、电池4的平面大小稍大的程度,即,是在装置本体1的内部没有收容风扇20、电池4的以外的平面方向空间(无用的平面方向的空间)的平面大小。
因此,装置本体1变得薄型且小型化,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也可以制作成薄型且小型化。
因而,很容易使用。另外,制造用的金属模变得小型,并且用于制造的原材料减少,从而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具体地说,上述装置本体1的平面形状,由大致圆形的一侧部1a、大致矩形的另一侧部1b,和将该一侧部1a和另一侧部1b连结在一起的中间部1c形成为整体大致是矩形且一侧部大致是圆形。
上述一侧部1a的平面大小比风扇20的外径稍大,另一侧部1b比电池4的平面大小稍大,中间部是平面,并且是一对三角形,以使得在装置本体1的内部没有平面方向的无用的空间。
上述装置本体1的表面形状具有凹部和凸部,从而是美观的具有特点的整体形状,对使用者来说在视觉上是有吸引力的形态。
即,以往的装置本体1的表面形状是没有凹凸的光滑的连续的形状,是不会给使用者造成视觉上的吸引力的形状。
上述通气部14,不只形成在装置本体1的一侧部1a上,还形成在中间部1c的两侧面上,可以将药剂向多个方向放散。
其次,说明各部件的具体形状。
上述一侧本体10,具有外壳17、内壳18和内面板19,该外壳17由表面板17a,和沿着该表面板17a设置的侧面板17b形成为盘子形状,在该侧面板17b上形成有通气用切口部50,同时形成有第1卡定承受部51和第2卡定承受部52。
上述内壳18具有基板18a,和设在该基板18a上的侧面板18b,并嵌入安装在上述外壳17内。
在上述基板18a上形成有向外壳17的表面板17a开口的凹部53,在该凹部53内收容并安装有上述马达21,其输出轴21a贯通基板18a后突出,并且安装有风扇20。该风扇20是西洛克风扇,也可以是螺旋桨式风扇。
在上述侧面板18b上设有多个送风导向装置54,同时设有卡定在上述第1卡定承受部51内的卡定部55。
上述内面板19具有环状凹陷部56,和圆形孔57,同时具有卡定部58,通过将该卡定部58配合在上述外壳17的第2卡定承受部52内而被安装,从而覆盖上述风扇20。
如上述,通过在将马达21收容并安装在内壳18的凹部53内的状态下,将该内壳18嵌合并安装在外壳17内,之后安装风扇20,然后安装内面板19,就可以将送风机2安装在一侧本体10上,因此其组装操作很容易,同时马达21因外壳17的存在而从外部不能看到,外观的感觉很好。
另外,由外壳17和内壳18形成电池收容凹部15。
上述另一侧本体11,由表面板11b和设在该表面板11b上的侧面板11c形成为盘子形状,设在该侧面板11c上的卡定部59配合在内壳18的卡定部55内,同时在表面板11b的圆形突起部11d上形成有通气部16,例如多个狭缝。
在上述一侧本体10的外壳17的侧面板17b的平面方向中间部,和另一侧本体11的侧面板11c的平面方向中间部(即,形成装置本体1的中间部1c的部分)上,如图1所示,相对地形成缺口部17c、11e,由该缺口部17c、11e形成通气部14。
上述药剂容器3,具备一侧面开口的圆形容器30,设在该圆形容器30内的圆板形的药剂含浸体31,和嵌合在上述圆形容器30内的圆形的盖32,圆形容器30、盖32具有通气部30a、32a。
上述药剂含浸体31是使药剂含浸在片状的载体内的圆板形状的部件。
上述圆形容器30以嵌合在内面板19的圆形凹陷部56内的方式载置并安装,当将另一侧本体11设为关闭姿势时,圆形突起部11d与圆形的盖32相对。
由此,可以将圆形容器30(药剂容器3)紧紧地安装在装置本体1内。
上述送风机2和电池4沿着平面方向分离,从而不会沿着厚度方向重合,同时由于药剂容器3使用将药剂含浸在片状的载体内的药剂含浸体,因此厚度较薄。
这些相互结合,可以制成整体较薄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在上述装置本体1的侧面设有悬挂用的钩子卡定部60,同时在底面上形成有悬挂件安装用的孔61。
例如,在装置本体1的一侧本体10的内壳18的侧面板18b上一体地设置U字片62,作为上述的钩子卡定部60。
在上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本体10的外壳17的表面板17a上一体地设置大致L字状的安装用片63,在该安装用片63上形成有上述的孔61。
悬挂件64,如图5所示,具有卡定在上述钩子卡定部60上的钩子65,和如图6所示那样嵌合在上述安装用片63的孔61内的嵌合部66。
因此,通过如图5所示那样用悬挂件64悬挂,并将该悬挂件64挂在人们的皮带上,人们便可以携带使用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另外,通过如图6所示那样将悬挂件64的安装用片66嵌合在孔61内,并使该悬挂件64与装置本体1的表面(一侧本体10)的表面板10a大致成直角,便将该悬挂件64作为倒下防止件来使用,由此可以将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竖立设置在地面、桌子等上使用。
再者,也可以在上述钩子卡定部60上连结细绳,用该细绳悬挂在墙壁等上,或者悬挂在身体、覆盖物上。
另外,由于如上述那样是薄型且小型的,因此从小孩到大人都可以很容易地使用,并且还可以佩戴在腰、脖子、手脚等上使用。
在图1和图4中,标号5是开关,标号6是灯,通过将该开关5设为ON、OFF,对马达21进行通电、通电中止,同时灯6点亮、熄灭。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含浸药剂的片状的载体,可以例示通气性较大的纸、布、纺织品、无纺布、网等。另外,考虑到载置状态的稳定性,最好用容器、盖支持片状的药剂含浸体,或者用树脂等涂覆并支持片状的药剂含浸体的外周等一个部位。进而,考虑到携带性,最好将其厚度制成2~5mm,将面积制成700~3,000mm2的又薄又小的。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药剂,可以使用杀虫剂、杀扁虱剂、害虫或害兽忌避剂、害虫的成长控制剂、吸血行动阻止剂等害虫防除剂、芳香剂、除臭剂、杀菌剂等挥发性的药剂。
并且,在以杀虫为目的而使用上述药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直以来使用的各种挥发性杀虫剂,可以列举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等。一般从安全性较高的方面来说,较适合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进而,从可以较薄、且较小地制成药剂含浸体的方面来看,用少量就发挥效力的高活性的甲氧苄氟菊酯(メトフルトリン)、四氟苯菊酯(トランスフルトリン)、烯炔菊酯(エムペントリン)、环戊烯丙菊酯(テラレスリン)、丙氟菊酯(プロフルトリン)更理想。
在本发明中,作为马达21的电源,可以例示将碱性单5电池、碱性单4电池、碱性单3电池、碱性单2电池、碱性单1电池、锰单5电池、锰单4电池、锰单3电池、锰单2电池、锰单1电池、碱性方电池(9V)、锂电池、锂纽扣电池等单个或多个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风扇20,在使用离心式风扇的情况下,最好以如下的方式设定该离心式风扇的大小。
离心式风扇的外径D最好是30mm~60mm的范围,如果小于30mm,不能得到转动的离心力,必须以高旋转转动风扇,能量效率变差。
另外,由于内部空间体积自身变小,因此马达21的选择项减少。如果大于60mm,装置自身大型化,并且携带性变差。
离心式风扇的外径D和内径d的比D/d最好是1.05~1.6的范围,如果小于1.05,风扇叶片的宽度变小,便不能吹起足够的风。另外,如果超过1.6,风扇叶片的转动阻力变大,能量效率变差。
离心式风扇的叶片实效高度h最好是2mm~10mm的范围,如果小于2mm,叶片面积不够,便不能吹起足够的风。如果超过10mm,在小型、薄型化方面不适合,另外转动阻力增加,能量效率变差。
如果将马达配置在离心式风扇的内部空间以外,虽然对于风的流入基本不会造成坏的影响,但将风扇的高度和马达的高度加在一起便是装置的最低高度,不能将装置自身制作成小型、薄型化。
如果将马达室(图2的凹部53)设为大于等于离心式风扇的内部空间的60%,并收纳马达21,内部空间就不够,通气量也变得不充分,效率变差。
于是,通过将马达室(图2的凹部53)设为小于等于离心式风扇的内部空间的60%,并收纳马达21,可以将装置整体小型、薄型化,并且可以高效率地放散药剂。
最好马达室(图2的凹部53)的收纳比率更接近60%。
其次,对本发明的第2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如图7、图8、图9所示,在装置本体101内收容有药剂容器(药剂盒)102、风扇103和马达104,当用该马达104转动风扇103时,从吸气口105向装置本体101内吸入空气,该空气吹到药剂容器102上,并与该药剂容器102内的药剂含浸体所保持的害虫防除成分一起从第1排气口106、第2排气口107排出到装置本体101的外部。
当将上述装置本体101戴在使用者的身上使用时,从该第1排气口106将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向上方排出,并且从第2排气口107将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向下方排出。
上述第1·第2排气口106、107,如图8所示,是连通与风扇103相对的内侧入口110,和向装置本体101的外面101a开口的外侧出口111的在半径方向上具有规定长度的孔形状,该内侧入口110的上游侧入口开口缘110a和外侧出口111的上游侧出口开口缘111a由上游侧导引面112连接,内侧入口110的下游侧入口开口缘110b和外侧出口111的下游侧出口开口缘111b由下游侧导引面113连接。
上述上游侧导引面112,以上游侧出口开口缘111a比上游侧入口开口缘110a更靠近下游侧的方式倾斜,最好是圆弧状。
上述下游侧导引面113,以下游侧出口开口缘111b比下游侧入口开口缘110b更靠近下游侧的方式倾斜。
上述第1排气口106(上游侧的排气口)的下游侧入口开口缘110b,和第2排气口107(下游侧的排气口)的上游侧入口开口缘110a,最好很接近,更好的是如图示那样位于相同的位置,是同一个。
在此,所谓的上游侧,是相对于风扇103的转动方向是上游侧,所谓的下游侧,是相对于风扇103的转动方向是下游侧。
另外,所谓的倾斜,是相对于放射方向即半径方向是倾斜的状态。
即,第1·第2排气口106、107是相对于风扇转动方向倾斜的孔形状。
因此,通过风扇103的转动,如箭头a、b所示那样,将空气从第1·第2排气口106、107强劲地排出。
因而,当将装置本体101戴在使用者的腰间使用时,将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强劲地向使用者的头部、脚下排出,害虫防除成分在短时间内到达头部、脚下,因此可以从使用初期开始防除害虫。
其次,说明各部件的具体形状。
上述装置本体101将壳部121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本体部120上,并且具有风扇收容室122、药剂收容室123和马达收容室124。
上述风扇收容室122是圆形,转动自如地设有风扇103,在该风扇收容室122的圆形外周面122a上分别开有第1·第2排气口106、107(内侧入口110)。
上述药剂收容室123与风扇收容室122相连通,并且与壳部121相对,在该壳部121上形成有吸气口105。
上述马达收容室124向本体部120的背面120a开口,并且与上述风扇收容室122划分开,马达104的输出轴104a从孔125向风扇收容室122突出,并且与风扇103连结在一起。
在上述本体部120上,电池收容部126以不向风扇收容室122开口,同时和马达收容室124沿着厚度方向不重合的方式形成。例如,向背面120a开口从而形成与马达收容室124连接的凹陷部,然后作为电池收容部126。
电池127装卸自如地收容在该电池收容部126内。
用该电池127驱动马达104。
由于上述内容,电池127和马达104沿着装置本体101的厚度方向没有重合,因此可以缩小装置本体101的厚度H。
再者,由于马达收容室124和电池收容部126(凹陷部)向本体部120的背面120a开口,因此也可以设置盖子从而封闭它们。
在上述装置本体101(本体部120)上设有钩子卡定部128和嵌合凹部129。
如图7所示,将悬挂件130安装在上述钩子卡定部128上,并将该悬挂件130卡定在使用者的皮带等上使用。
上述悬挂件130,具有如图10所示那样卡定在上述钩子卡定部128上的钩子131,和嵌合在上述嵌合凹部129内的嵌合部132。
并且,还可以如图7中的假想线所示那样,将嵌合部132嵌合在嵌合凹部129内,并将钩子131接触在桌面等载置面上,然后将装置本体101设为倾斜的姿势而站立使用。
再者,本装置,也可以将本体部120的背面120a放在载置面上使用。
上述药剂容器102,如图11所示,具备一侧面开口的圆形容器140、设在该圆形容器140内的圆板形的药剂含浸体141,和嵌合在上述圆形容器140内的圆形的盖142,圆形容器140、盖142具有通气部140a、142a。
上述药剂含浸体141,是使害虫防除成分含浸在片状的载体内的圆板形状的部分。
上述圆形容器140被嵌合安装在形成在本体部120的前面120b上的圆形凹陷部143内。
如上述,由于药剂容器102使用将害虫防除成分含浸在片状的载体内的药剂含浸体141,因此厚度较薄,由此,可以缩小装置本体101的厚度H。
其次,详细地说明第1·第2排气口106、107。
在图8中,风扇103的外周面103a和上游侧入口开口缘110a之间的距离A最好是0.1mm~5mm。
风扇103的中心103b与上游侧入口开口缘110a之间的距离R,和风扇103的中心103b与上游侧出口开口缘111a之间的距离r的关系,最好是r=1.05×R~2.5×R。
这样,可以将由风扇103的转动产生的风有效地聚集在第1·第2排气口106、107(即流路)内,并可以基本不损失风力地将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强劲地排出。
即,上述距离A最好无限地接近A=0,但如果A<0.1mm,就会很难管理构成部件的精度,由于风扇103干扰上游侧入口开口缘110a,或者必须以高精度管理部件,因此管理的费用增大。
另外,如果A>5mm,便不能将风扇103的风送入第1·第2排气口106、107内,并且容易通过距离A的部分,风在风扇收容室122内循环,损失风力,并且效率变差。
另外,在r<1.05×R的情况下,第1·第2排气口106、107的宽度变得过窄,在风扇103的风通过第1·第2排气口106、107时产生压力损失。
另外,在r>2.5×R的情况下,第1·第2排气口106、107的宽度变得过宽,风扇103的风被急剧地扩大,产生损失,并且效率变差。
所谓的第1·第2排气口106、107的宽度,是内侧入口110和外侧出口111之间的径方向的长度。
在上述说明中,假设将第1·第2排气口106、107作为同样的空气流通阻力而排出同样的风量,并向身体的头部和脚下放出同样量的害虫防除成分,但是有可能根据使用场所等希望头部和脚下的一方比另一方放出多量的害虫防除成分。
这时,只要使第1·第2排气口106、107的一方的空气流通阻力小于另一方,从而将含有多量的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放出到大气中,或者形成第3排气口,从该第3排气口向上方或下方排出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即可。
例如,如图12所示的第1变形例那样,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即,以大致120度间隔形成第1·第2·第3排气口106、107、108,从第1排气口106如箭头a所示那样向上方排出空气,从第2排气口107如箭头b所示那样向下方排出空气,从第3排气口108如箭头c所示那样向斜上方排出空气。
这样,可以向上方放出多量的害虫防除成分。
再者,在向下方放出多量的害虫防除成分的情况下,只要从第3排气口108向斜下方排出空气即可。例如,将图12所示的装置设为上下颠倒的状态。
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只设置了第1·第2排气口106、107,或者第1·第2·第3排气口106、107、108,但在将装置本体101戴在腰间使用时,在该腰间的横向的害虫防除成分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向腰间的横向排出空气的辅助排气口,从而向包括上方以及下方的全部方向排出空气。
例如,如图13所示的第2变形例那样,形成右横向和左横向的辅助排气口109。
该辅助排气口109,与上述的第1·第2排气口106、107大致是同一形状,其空气流通阻力比第1·第2排气口106、107大。例如,风扇转动方向的开口尺寸较小,排出的空气量也比第1·第2排气口106、107少,并且劲头较弱。
即,关于上游侧入口开口缘110a与下游侧入口开口缘110b之间的风扇转动方向的尺寸,上游侧出口开口缘111a与下游侧出口开口缘111b之间的风扇转动方向的尺寸,辅助排气口109是比第1·第2排气口106、107小的值。
这样,由于如箭头d、e所示那样将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向右横向和左横向排出,因此可以使使用者的腰间的横向的害虫防除成分达到足够的量,也可以向头部、脚下放出足够的害虫防除成分。
上述辅助排气口109可以只形成在左右的一方,也可以沿着左右方向形成2个或其以上,还可以只在左右的一方上形成2个。
即,辅助排气口109的个数没有限定。
再者,作为排气口的总数,将上述上下方向2个部位的2个排气口(第1·第2排气口106、107)、或者3方向3个部位的3个排气口(第1.第2·第3排气口106、107、108)和辅助排气口109加在一起,最好最多不超过6个,即便比这多,上下方向的空气的劲头变弱。另外,腰间的横向的害虫防除效果在6个以内就足够了。
上述第1·第2·第3排气口106、107、108,为了防止异物从辅助排气口109混入等,也可以在各排气口上设置多个整流板,整流板最好相对于风的流动并行地配置,整流板彼此的间隔最好是1~10mm。
整流板剖面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椭圆形、水滴形等不会成为风的流动的阻力的形状。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害虫防除成分,可以使用杀扁虱剂、害虫或害兽忌避剂、杀虫剂或害虫的成长控制剂、吸血行动阻止剂等挥发性的药剂。
并且,在以杀虫为目的而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直以来使用的各种挥发性杀虫剂,可以列举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等。一般从安全性较高的方面来说,较适合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进而,从可以较薄、且较小地制成药剂含浸体的方面来看,用少量就发挥效力的高活性的甲氧苄氟菊酯、四氟苯菊酯、烯炔菊酯、环戊烯丙菊酯、丙氟菊酯更理想。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使其含浸药剂的片状的载体,可以例示通气性较大的纸、布、纺织品、无纺布、网等。另外,考虑到载置状态的稳定性,最好用容器、盖支持片状的药剂含浸体,或者用树脂等涂覆并支持片状的药剂含浸体的外周等一个部位。作为上述容器、盖的材质,可以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乙烯、聚缩醛、尼龙、丙烯、ABS、纸、AS、金属等。进而,考虑到携带性,最好将其厚度制成2~5mm,将面积制成700~3000mm2的又薄又小的。
特别是,无纺布的目付为10~100g/m2的最理想,20~50g/m2的更理想。如果目付超过100g/m2,药剂含浸体的空气阻力变得过大,风扇产生的风不能通过药剂,便不能放散药剂。相反,如果目付在10g/m2以下,可以保持在药剂含浸体内的药剂量减少,制造性变差,另外有可能造成药量不足。
作为风扇,例如可以列举西洛克风扇、离心式风扇、涡轮风扇等离心风扇。
最好用500~4000rpm使风扇转动,用700~3000rpm使其转动更好。
离心式风扇的径最好是20~100mm,30~60mm则更好。高度最好是2~50mm,5~20mm则更好。
特别是,作为西洛克风扇、离心式风扇,叶片片数最好是10~50片。
作为风扇的驱动电源,可以将碱性单5电池、碱性单4电池、碱性单3电池、碱性单2电池、碱性单1电池、锰单5电池、锰单4电池、锰单3电池、锰单2电池、锰单1电池、碱性方电池(9V)、锂电池、锂纽扣电池等电池,单个或多个串联以及并联地组合在一起,另外还可以使用充电式的2次电池,还可以用AC转接器等用家庭用电源(AC100V)使用。
用于安装装置本体101的机构不限于悬挂件,也可以是皮带扣、用于通过带子的钩子、孔、通过带子并装配在脚、腰、手腕等上的带子通过孔等。
另外,还可以在装置本体101上具备可以通断通电的开关,为了显示通电中,可以使用LED、霓虹灯、液晶等,也可以将风扇自身设为可以从外部观察,通过风扇的转动,判别通电状态。
另外,也可以将电池和药剂容器内的药剂含浸体的用完时期设定为相同,这时,可以将药剂容器和电池作为一体而制成替换盒,提高了便利性。
相反,在使电池和药剂含浸体的用完时间不相同的情况下,最好分别显示药剂容器内的药剂含浸体和电池的用完显示。
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将装置本体101(本体部120)的构成风扇收容室122的外周部分设为厚壁,并形成排气口,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在装置本体101的风扇收容室122的外周部分上沿着周方向隔开间隔设置多个导引叶片,在沿着周方向相邻的导引叶片之间形成排气口。
电池收容室126也可以形成在装置本体101(本体部120)的侧面部分上。
在以上的说明中,所谓的使用者,主要将人作为对象,但也可以对狗等宠物、牛等家畜使用。这时,例如从头到尾、或者从脸到腹部、后腿等前后方向是排出害虫防除成分的目的方向。
其次,对第3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基本上,如图14、图15、图16所示,由装置本体205、电源本体208和连结线209构成,其中装置本体205分别具备收纳药剂的药剂容器(药剂盒)201和送风机202、通过该送风机202从吸入口203吸入空气、并将从药剂容器201挥发的药剂和吸入的空气一起从放出口204放散,电源本体208与装置本体205分体、并具备装置本体205的送风机202的电源207,连结线209为了从电源本体208的电源207向装置本体205的送风机202通电而跨越连结装置本体205和电源本体208。
其次,如果具体地说明这些,就是首先,装置本体205是大致圆形的上下短筒状,在上面上形成圆形的开口较大的吸入口203,同时在侧面的一方侧形成开口成多个狭缝状的放出口204。再者,关于该吸入口203、放出口204的大小、形状、或者放出口204的位置、个数,不限于此。
然后,对于该装置本体205的内部,在其下部具备送风机202。该送风机202具备马达211,和安装在该马达211的输出轴上并且是离心送风机的一种的西洛克风扇212。该西洛克风扇212沿着圆周方向以等间隔将多个叶片213一面倾斜一面配置。并且,通过由马达211使西洛克风扇212的多个叶片213转动,从装置本体205上面的吸入口203吸入空气,吸入的空气在装置本体205内沿着离心方向流动,然后从装置本体205侧面的放出口204放散到外部。再者,对于该送风机202,虽然使用了作为离心送风机的一种的西洛克风扇212,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的送风风扇,例如,在驱动轴上具备螺旋桨状的叶轮的螺旋桨风扇等。在将该螺旋桨风扇作为送风风扇的情况下,在装置本体205中,在装置本体205的底面上设置通气孔,将其作为吸入口,将上述的吸入口203作为放出口,在该放出口上配置后述的收纳挥发性的药剂的药剂容器201,利用送风风扇从设在底面上的吸入口吸入空气,并经由送风风扇通过配置在放出口上的药剂容器201内,然后将挥发的药剂和空气一起放散到外部。
另外,在装置本体205的内部还具备收纳挥发性的药剂的药剂容器201,这是将药剂容器201嵌入形成在装置本体205的上面上的吸入口203内,并配置在送风机202的上方。并且,如图17所示,该药剂容器201是圆形的薄型状,在上部体214和下部体215之间夹入含浸了药剂的片状的药剂含浸体216,然后使上部体214和下部体215嵌合在一起,在上部体214和下部体215上形成较大的开口部217、218,空气经由该上部体214的开口部217和下部体215的开口部218流通,药剂含浸体216所含浸的药剂利用该空气的流通而挥发。
并且,在该药剂容器201中,作为收纳在内部的药剂含浸体所含浸的挥发性的药剂,是以杀虫、忌避、除臭、芳香、防菌防霉等为目的的各种药剂。再者,作为该挥发性的药剂,对于以杀虫为目的的药剂,也可列举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等,其中,用微量在长时间内显示良好的效果的甲氧苄氟菊酯、四氟苯菊酯、烯炔菊酯、环戊烯丙菊酯、丙氟菊酯最好。
另外,对于药剂容器201或者药剂含浸体216,不限于上述的情况,只要是可以保持挥发性的药剂的就可以。例如,在药剂含浸体216方面,可以不是片状,而是将网状、格子状、蜂窝状、棉花状、海绵状、进而、在多个粒体的载体内含浸了药剂的物体作为药剂含浸体216。另外,对于药剂容器201,也可以不是在药剂容器201自身的内部设置含浸了药剂的药剂含浸体216的形态,而可以用硬质海绵体、泡沫成形体等制作药剂容器201自身,然后在药剂容器201自身内含浸药剂的、即,药剂容器201自身是保持药剂的形态。这样,对于腰间容器201,形态、材质等是任意的。
另外,在装置本体205的下面上形成安装用于可以装配在被装配物上的装配装置206的安装部219,该安装部219是薄细形状且在装置本体205的左右全长上形成的贯通孔。
并且,在该装置本体205上安装用于可以装配在被装配物上的装配装置206。作为该装配装置206,例如,是用于可以装配在人的手腕等上的、具有柔软性的长条平带状的装配带211,并在端部具备带扣222。利用该装配带221,例如,可以将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本体205装配在使用者的手腕等上使用。
再者,作为该装配装置206的装配带221不限于上述的形态,从可以装配在人的手腕等上的长度数英寸的尺寸,到可以装配的人的腰间、物体上的1、2米的尺寸,长度是任意的,另外,横宽、厚度也只要根据使用的目的、场所、即被装配物来决定即可,从带状到绳状,可以是任意的形态。其原材料也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是合成树脂、皮革、布、纤维、橡胶等已有材料。另外,作为装配带221所具备的用于连结的装置,不限于上述的带扣222,例如,可以是按扣形式、钩子形式、插入带形式、面拉链带(魔术带:注册商标名)形式等。
进而,对于该装配装置206,不限于装配带221,如图18所示,也可以是装配在裤子上的皮带、挂在口袋等上的钩子223、或者直接安装在西服等上的销、夹子等。
另外,电源本体208具备装置本体205的送风机202的电源207,该电源本体208与装置本体205分体。并且,作为该电源本体208所具备的电源207,是电池224,电源本体208收纳所需的电池224,例如2节电池224,制成可以收纳电池224的所需最小限的大小的箱体。再者,电池224除了是通常的电池224以外,也可以是充电方式的电池。另一方面,通过将电源本体208设为与装置本体205分体,可以将该电源本体208所收纳的电池224增大,另外,还可以增加数量,即可以加大电源本体208,这样一来,可以提高给装置本体205的供给电压,并可以进行送风机202的控制,例如调整风扇的强弱等,同时也可以实现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长时间的使用。
再者,也可以在该电源本体208上也安装用于可以装配在被装配物上的装配装置206。作为该装配装置206,是上述的装配带221、钩子223、或销、夹子等。
并且,跨越并连结装置本体205和电源本体208的连结线209,是用于从电源本体208内的作为电源207的电池224向装置本体205的送风机202通电的电线。作为该连结线209,最好尽可能的细。再者,在该连结线209上,最好在其端部或中途具备缠绕机构部,从而可以将连结线209的长度调整到任意的长度。
另外,如图19所示,在连结线209上安装用于可以装配在被装配物上的装配装置206。这是例如在该连结线209的中途具备作为装配装置206的连接部件225,该连接部件225具有凹凸部并且是粘贴在衣服等上的面拉链带(魔术带:注册商标名)。但是,该连接部件225不限于此,只要是装配带221、钩子223、或者安全销、凉衣夹,连结线209粘贴在衣服等上的部件即可。
另外,对于该连结线209,也可以相对于装置本体205、或者相对于电源本体208,进而相对于装置本体205和电源本体208这两方取下。
再者,对于将连结线209相对于装置本体205和电源本体208这两方取下的形式,如图20所示,在装置本体205的侧面上设置凸状的销226,同时在电源本体208的侧面上设置孔状的插口227,然后,在连结线209的一端上设置插口228,同时在另一端上设置销229。由此,通常经由连结线209使装置本体205和电源本体208连结在一起使用,但根据使用状况也可以将装置本体205和电源本体208直接连结在一起使用。
在以这种方式构成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中,作为其使用例,经由装配带221将装置本体205装配在使用者的手腕、脚、或者腰间等。另一方面,电源本体208收纳在使用者的衣服、裤子的口袋那,或者经由装配带221装配在腰间等。然后,跨越该装置本体205和电源本体208而连结连结线209,从电源装置208经由连结线209向装置本体205流动电,从而使装置本体205的送风机202工作。然后,在装置本体205中,由送风机202从吸入口203吸入空气,吸入的空气通过装置本体205内部所具备的药剂容器201内,挥发的药剂和通过了药剂容器201内的空气一起从形成在侧面上的放出口204放散到外部。
如以上,通过由将从药剂容器201挥发的药剂和由送风机202吸入的空气一起放散的装置本体205,与装置本体205分体并且具备作为电源207的电池224的电源本体208,和跨越并连结装置本体205和电源本体208的连结线209构成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可以将最重的、具备作为电源207的电池224的电源本体208与装置本体205设为分体,在装置本体205上便只具备药剂容器201和送风机202,可以谋求装置本体205的小型化、轻量化。由此,例如,当使用者通过装配带221将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本体205戴在手腕等上,然后将电源本体208放在裤子、衣服的口袋等内时,使用者因装置本体205的小型化、轻量化就不会感到不舒服,可以极为舒适地使用。
另外,通过将装置本体205和电源本体208设为分体,然后用连结线209连结它们,例如,即便装置本体205、电源本体208的某一方从作为被装配物的使用者的身体掉落,由于两者由连结线209连结在一起,因此可以消除装置本体205和电源本体208一起丢失的情况。
另外,通过设为相对于装置本体205或电源本体208可以取下连结线209,在使用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时,只要在将装置本体205或电源本体208装配在作为被装配物的身体上之后将连结线209连结在装置本体205或电源本体208上即可,可以非常简单地进行将装置本体205或电源本体208装配到被装配物上的操作。
进而,通过安装用于可以将装置本体205或电源本体208或连结线209,进而将多个这些部件装配在被装配物上的装配装置206,例如,装配带221、钩子223、销、夹子等,可以很容易地将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装配在作为被装配物的身体上。另外,不只是身体的一个部位,还可以安装在各个部位上。
再者,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不限于上述的形态,例如,对于电源本体208,设为具备作为电源207的电池224,也可以将该电源207设为太阳电池而具备在电源本体208上,在将电源207设为太阳电池的情况下,如图21所示,可以通过装配带221将装置本体205戴在手腕等上,同时以粘贴的方式将电源本体208装配在帽子的檐、肩膀等上使用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另外,作为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使用例,不只使用在人身上,例如,还可以使用在狗等宠物身上。这时,如图22所示,利用钩子等装配装置206将装置本体205装配在宠物的脖圈231上,同时将电源本体208戴在人的手腕等上。然后,使跨越并连结装置本体205和电源本体208的连结线209,和从宠物的脖圈231连接到人的手的导线232一体化,即作为加入连结线209的导线232,然后将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使用在宠物等上。
另外,在装配装置206中,在上述各形态中,用必须在装置本体205上安装装配装置206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安装在装置本体205、电源本体208、连结线209这所有的部件上,另外,还可以只安装在某一个上。再者,还可以在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上不具备装配装置206。
另外,对于装置本体205,在上述各形态中,将药剂容器201配置在装置本体205的吸入口203上,但也可以在放出口204上具备安装装置,然后将药剂容器201安装在该放出口204上,进而,还可以将药剂容器201安装在吸入口203和放出口204这两方上。另外,还可以将药剂容器201配置在送风机202的西洛克风扇212的内周侧或外周侧上,从而使药剂容器201和送风机202一体化,或者作为保持了药剂的西洛克风扇212,将西洛克风扇212装卸自如设在送风机202上,或者将通气性片状的药剂容器201装卸自如地设在西洛克风扇212的多个叶片213的前面。
其次,对第4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首先,根据图25说明使用本发明的药剂盒使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一例,当然不限于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如图25所示,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即,在装置本体301上设有送风机302,同时装卸自如地安装有本发明的药剂盒303,当用马达305转动该送风机302的风扇304时,空气在药剂盒303内流通。
上述装置本体301,具备本体310和外壳部311,形成有送风机安装部312和电池安装部313,同时具有空气吸入部314和空气吐出部315。
上述送风机302在外罩306内设置了风扇304和马达305,该外罩306设在送风机安装部312上,外罩306的吸入口306a与空气吸入部314连通,图未示的吐出口与空气吐出部315连通。
在上述电池安装部313内安装有电池307。
上述外壳部311开关自如地连结在本体部310上,通过打开该外壳部311,便可以安装、取下药剂盒303、电池307。
上述药剂盒303,是片状,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同时具备含浸了药剂的药剂含浸体320,和保持该药剂含浸体320的保持容器321。
即,药剂含浸体320,由于是片状且具有吸液性,因此刚性较弱,以其自身不能维持形状,并且如果直接用手拿药剂含浸体320,药剂有可能黏附在手上,因此用保持容器321保持药剂含浸体320的一部分,并且空气在其他的部分内流通。
因此,药剂含浸体320可以较薄,保持容器321自身也可以较薄,故可以使药剂盒303整体较薄。
因而,可以使使用该药剂盒303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较薄。
上述保持容器321,具备夹持并保持药剂含浸体320的上下面的保持部321a,和空气流通的空气流通部321b。
在上述保持部321a和药剂含浸体320之间形成有空间部321c,该空间部321c在形成在保持部321a上的通气部321d处向外部开口,空气便在空间部321c内流通。
最好在保持部321a的与药剂含浸体320的下面接触的部分上形成凹部,在该凹部和药剂含浸体320的下面之间形成空间部321c。并且,在保持部321a的与药剂含浸体320的上面接触的部分上形成通气孔,然后作为通气部321d,并在该通气孔处将空间部321c(凹部)向外部开口。
因此,用保持容器321保持片状的药剂含浸体320,从而维持药剂含浸体320的形状,同时即便用手拿,药剂也不会黏附在手上。
另外,由于空气不在药剂含浸体320的由保持部321a保持的部分上流通,因此这部分所含浸的药剂不会因流通的空气而挥发,但这部分所含浸的药剂挥发到空间部321c内,并从该空间部321c通过空气流通部321b挥发到外部,所以可以将药剂含浸体320的由保持部321a保持的部分所含浸的药剂放散到大气中。
说明了上述保持容器321的具体形状的一例,但不限于此。
上述保持容器321,如图25~图31所示,具备容器本体330和盖体340,用该容器本体330和盖体340夹持并保持药剂含浸体320。
该容器本体330,具有中央保持部331,隔开间隔位于该中央保持部331的周围的外周保持部332,和连结该外周保持部332和中央保持部331的多个中间保持部333,该相邻的中间保持部333之间开口,从而成为空气流通部334。
在上述中央保持部331的与药剂含浸体320的下面接触的上面331a上形成凹部335,并在与药剂含浸体320的下面之间形成空间部321c。
在上述外周保持部332的与药剂含浸体320的下面接触的上面332a上形成环状的凹部336,并在与药剂含浸体320的下面之间形成空间部321c。
在上述中间保持部333的与药剂含浸体320的下面接触的上面333a上,形成连通上述凹部335和环状的凹部336的连通用的凹部337,并在与药剂含浸体320的下面之间形成空间部321c。
上述盖体340,具有中央按压部341,隔开间隔位于该中央按压部341的周围的外周按压部342,和连结该外周按压部342和中央按压部341的多个中间按压部343,该相邻的中间按压部343之间开口,从而成为空气流通部344。
上述中央按压部341与上述的中央保持部331相同大小,并且其通气孔345与凹部335相对。
上述外周按压部342与上述的外周保持部332相同大小,并且其通气孔346与环状的凹部336相对。
上述中间按压部343,与上述的中间保持部333相同形状、大小,并且其空气流通部344与上述的空气流通部334相对,空气在两方的空气流通部334、344之间顺利地流通。在该中间按压部343上以与上述的凹部337相对的方式设有通气孔347。
上述容器本体330和盖体340被装卸自如地安装。
在该实施形态中,在上述的外周保持部332的外周缘上具备比上面332a更向上方突出的环状体332b,将药剂含浸体320嵌入该环状体332b内,之后嵌合并安装上盖体340。
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盖体340上设置环状体,并将该环状体嵌合并安装在外周保持部332的外周面上,还可以在容器本体330合盖体340上相对地设置销和孔,并将该销和孔嵌合安装。
另外,在该实施形态中,中间保持部333、中间按压部343成放射状地设置多个,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格子形状、多孔板形状等。
如上述,因此药剂含浸体320的中央部由中央保持部331和中央按压部341夹持并保持,外周部由外周保持部332和外周按压部342夹持并保持,中间部的多个部位由中间保持部333和中间按压部343夹持并保持。
然后,流通过各空气流通部334、344的空气通过药剂含浸体320。
另外,空气在形成在各凹部335、336、337和药剂含浸体320的下面之间的空间部321c内流通。
因此,将药剂盒303安装在装置本体301上,在该实施形态中,安装在外罩306的上面。
然后,通过转动风扇304,空气在药剂含浸体320内流通,从而将药剂放散到大气中。
另外,药剂含浸体320的由各保持部和各按压部夹持并保持的部分(即,被保持部分)所含浸的药剂,挥发到上述的空间部321c内,从通气孔与流通过空间部321c的空气一起放散到外部,并利用上述的风扇304的转动与空气一起被放散到大气中。
另外,通过如上述那样在各保持部331、332、333的上面上形成凹部335、336、337,从而形成空间部321c,并在各按压部341、342、343上形成通气孔345、346、347,从而将空间部321c向外部开口,可以利用该凹部335、336、337,再次将药剂含浸在使用后的药剂含浸体320内。
例如,在使用后(即,将药剂含浸体320所含浸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气中的状态),从装置本体301取下药剂盒303,从通气孔345、346、347注入液状的药剂,然后提供并储存在各凹部335、336、337内。
然后,可以将储存在各凹部335、336、337内的液状的药剂遍布含浸到药剂含浸体320的整体上,并制成含浸了药剂的未使用的药剂盒。
另外,由于储存在凹部335内的液状的药剂含浸到药剂含浸体320的中央部,储存在环状的凹部336内的液状的药剂含浸到药剂含浸体320的外周部,储存在连通用的凹部337内的液状的药剂含浸到药剂含浸体320的中间部,因此药剂在短时间内含浸到药剂含浸体320的全域。
如上述,作为补给液状的药剂的方法,可以列举用显示量的吸水管式容器、适量收容的小玻璃瓶容器、定量型容器、带量杯的容器等定量容器、喷嘴容器等,一面以目视确认补给量,一面供给的方法等。
另外,在补给时,如果可以用目视确认补给时期,就很便利,因此最好设为显示将使用了一直以来众所周知的指示器的药剂含浸体320所含浸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气中的时期。
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在容器本体330的各保持部331、332、333的上面331a、332a、333a上形成凹部335、336、337,并在盖体340的各按压部341、342、343上形成了通气孔345、346、347,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任意1个相对的保持部、按压部上形成凹部、通气孔,还可以在任意2个相对的保持部、按压部上形成凹部、通气孔。
即,只要至少在1个相对的保持部、按压部上形成凹部、通气孔即可。
例如,如图32和图33所示的变形例那样,使容器本体330的外周保持部332相对于水平以靠外周侧比靠内周侧更低的方式倾斜,从而形成大致V字状的环状的凹部336,并在与药剂含浸体320的下面之间形成空间部321c。
将按压体340的外周按压部342的一部分,例如与中间按压部343连续的部分,向内周凹陷变形,从而形成凹部348。
由该凹部348和容器本体330的环状体332b构成通气部321d。
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虽然在药剂含浸体320的下面侧形成了空间部321c,但也可以在上面侧形成空间部321c,还可以在下面侧和上面侧这两方上分别形成空间部321c。
本发明的药剂盒303,不限于使用在上述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上,也可以直接安装在送风机的风扇上,还可以设为与风扇一体。另外,还可以安装在扇风机的吸入侧、吐出侧,也可以安装在空调的吹出口上。
作为含浸在本发明所使用的药剂含浸体320内的药剂,可以列举在常温、送风等条件下挥发的害虫防除剂(杀虫剂、忌避剂、害虫成长控制剂、杀扁虱剂、防虫性精油等)、芳香剂、芳香除臭剂、除臭剂、防霉剂、除菌剂、害兽忌避剂等。
并且,在上述的药剂中,在以杀虫为目的而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直以来使用的各种挥发性杀虫剂,可以列举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等。一般从安全性较高的方面来说,较适合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进而,从可以较薄、且较小地制成药剂含浸体的方面来看,用少量就发挥效力的高活性的甲氧苄氟菊酯、四氟苯菊酯、烯炔菊酯、环戊烯丙菊酯、丙氟菊酯更理想。
在上述药剂中,根据需要,使用将药剂缓慢释放化的挥发调整剂(凡士林类、乙二醇类等)、溶解剂(石蜡类、多乙醇类、脂肪酸酯类等)、氧化防止剂(BHT、BHA等)、显示功能剂(色变色素等)、紫外线吸收剂等。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药剂含浸体的载体的原料,可以例示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无纺布(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碳纤维等)、树脂网(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稀等)、棉布(纺织品、编织物)、抄纸(纸浆、棉籽绒、合成纸等)等,还可以列举成为片状、网状、蜂窝状、箅子状、格子状等的成形体、或者确保该形状的收容形状、棉花状形状、海绵状形状等。
另外,其中,最好是由气流的通气性、药剂的含有性良好的无纺布等构成的片状。
其次,对第5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首先,根据图34说明用本发明的药剂盒使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一例,但当然不限于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如图34所示,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即,在装置本体401上设有送风机402,同时装卸自如地安装有本发明的药剂盒403,当用马达405转动该送风机402的风扇404时,空气在药剂盒403内流通。
上述装置本体401具备本体部410和外壳部411,形成有送风机安装部412和电池安装部413,同时具有空气吸入部414和空气吐出部415。
上述送风机402,在外罩406内设置了风扇404和马达405,该外罩406设在送风机安装部412上,外罩406的吸入口406a与空气吸入部414连通,图未示的吐出口与空气吐出部415连通。
在上述电池安装部413内安装有电池407。
上述外壳部411开关自如地连结在本体部410上,通过打开该外壳部411,便可以安装、取下药剂盒403、电池407。
上述药剂盒403,具备在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片状体内含浸了药剂的片状的药剂含浸体420,和保持该药剂含浸体420的保持容器421。
即,药剂含浸体420由于是片状因此刚性较弱,以其自身不能维持形状,并且如果直接用手拿药剂含浸体420,药剂有可能黏附在手上,因此用保持容器421保持药剂含浸体420的一部分,并且空气在其他的部分内流通。
上述保持容器421,具备保持药剂含浸体420的保持部421a,和空气流通的空气流通部421b,在该保持部421a的中央部(即,保持容器421的中央部)具有存液凹部421c。
通过将保持容器421嵌合并安装在上述外罩406的凹陷部406b内,并转动风扇404,空气便在药剂含浸体420内流通,从而将药剂放散到大气中。
因此,使用后,即,在将药剂含浸体420(片状体)所含浸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气中之后,从装置本体401取下药剂盒403,并将药液提供并储存在存液凹部421c内。
储存在上述存液凹部421c内的药液,向片状体的外周部顺从浸透,从而被含浸在片状体的整体内,可以制成含浸了药剂的未使用的药剂盒。
因而,是可以在使用后补给药剂从而重复使用的药剂盒。
另外,由于将药剂盒403与风扇404相对地安装,并且该药剂盒403的中央部与风扇404的中央部相对,因此保持容器421的中央部与风扇404的中央部相对。
因此,通过将存液凹部421c设在保持容器421的中央部,在安装在装置本体401上使用时,该存液凹部421c位于由风扇404的转动产生的空气流动较少的部分,基本不会因该存液凹部421c而阻碍由风扇404的转动产生的空气流动,由风扇404的转动产生的空气流动基本都流通过药剂含浸体420,送风机402的风量没有浪费,可以将该风量有效利用在将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方面。
即,如图34所示,由于将风扇404的中央部和马达405的转动轴405a连结在一起,因此在其中央部基本没有空气的流动,在与该风扇404的中央部相对的部分上,空气也基本没有流动,因此不会因上述的存液凹部421c而阻碍空气流动。
另外,由于制成用保持容器421保持片状的药剂含浸体420的药剂盒403,因此可以使该药剂盒403较薄。
其次,说明上述保持容器421的具体形状。
上述保持容器421,如图34和图35所示,具备容器本体430和盖体440,并用该容器本体430和盖体440夹持并保持药剂含浸体420。
该容器本体430,具有中央支撑部431,隔开间隔位于该中央支撑部431的周围的外周支撑部432,和连结该外周支撑部432和中央支撑部431的多个连结部433,该相邻的连结部433之间开口,从而成为空气流通部434。
在上述中央支撑部431的支撑面431a上形成有凹部435。
上述盖体440具有中央按压部441,隔开间隔位于该中央按压部441的周围的外周按压部442,和连结该外周按压部442和中央按压部441的多个连结部443,该相邻的连结部443之间开口,从而成为空气流通部444。
上述中央按压部441与上述的中央支撑部431相同大小,并与凹部435相对地具有供给口445,由该供给口445和凹部435构成存液凹部421c。
上述外周按压部442和上述的外周支撑部432是相同大小。
上述连结部443和上述的连结部433是同一形状、大小,且空气流通部444与上述的空气流通部434相对,空气在两方的空气流通部434、444之间顺利地流通。
上述容器本体430和盖体440被装卸自如地安装。
在该实施形态中,在上述的外周支撑部432的外周缘上具备比支撑面432a更向上方突出的环状体432b,将药剂含浸体420嵌入该环状体432b内,之后嵌合并安装上盖体440。
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盖体440上设置环状体,并将该环状体嵌合并安装在外周支撑部432的外周面上,还可以在容器本体430和盖体440上相对地设置销和孔,并将该销和孔嵌合安装。
另外,在该实施形态中,连结部433、443成放射状地设置多个,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是格子形状、多孔板形状等。
如上述,因此药剂含浸体420的中央部由中央保持部431和中央按压部441夹持并保持,外周部由外周支撑部432和外周按压部442夹持并保持,中间部的多个部位由连结部433、443相互夹持并保持。
然后,流通过各空气流通部434、444的空气通过药剂含浸体420。
因此,在使用后(即,将药剂含浸体420所含浸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气中的状态),从装置本体401取出药剂盒403,并从供给口445注入药液,从而储存在凹部435,或者凹部435和供给口445内。
然后,储存在凹部435内的药液浸透并含浸到药剂含浸体420的整体上。
上述存液凹部421c的深度,只要按照药液的供给量设计即可,没有特别地限定。在如图34所示那样片状体下面和凹部435上面接触的情况下,只要是提供的药液因片状体和表面张力而处于保留状态的深度即可,如果太深,可能出现不会与片状体接触的残液。
其次,说明上述药剂盒的第1变形例。
如图36和图37所示,将容器本体430的中央支撑部431设为大于盖体440的中央按压部441,并且使凹部435也大于中央按压部441。
使盖体440的中央按压部441比连结部443厚,然后使中央按压部441比连结部443向下方突出,由该中央按压部441将药剂含浸体420推入凹部435内。
这样,储存在凹部435内的药液便很容易地含浸在片状体内。
在如图37所示那样将片状体接近凹部435的底面或与其相接触的情况下,存液凹部421c的深度,根据供给的药液量决定,另外,由于药液在供给的同时就开始向周围浸透,因此不需要太深。
上述的实施形态以及第1变形例,在药剂含浸体420较小的情况下较理想,在较大的药剂含浸体的情况下,最好在外周部上也形成存液凹部,并向片状体的中央部、外周部供给药液,使其从中央部向外周部浸透,同时从外周部向中央部浸透。
另外,在制造时,在使药液很快地浸透到片状体的全域方面很有效。
例如,如图38、图39所示的第2变形例那样,在容器本体430的中央支撑部431上形成凹部435,在外周支撑部432上形成外周凹部436,例如环状的凹部。
在盖体440的中央按压部441上形成供给口445。使连结部443比外周按压部442向外方突出,将该突出部443a接触在环状体432b上,从而在外周按压部442和环状体432b之间形成间隙,并将该间隙作为外周供给口446。
然后,由该外周凹部436构成外周部的存液凹部421c。
在该第2变形例中,外周按压部442比中央按压部441厚,并将药剂含浸体420的外周缘推入外周凹部436内,药液很容易浸透。
另外,如图40和图41所示的第3变形例那样,使容器本体430的外周支撑部432,以外周根部变低的方式,相对于水平倾斜,从而与环状体432b形成外周凹部436。
使盖体440的连结部443,以外周部低于中央部的方式,相对于水平倾斜,并使其外周按压部442与外周支撑部432大致平行。
由此,药剂含浸体420的外周缘被按压在外周支撑部432上。
在上述盖体440的外周按压部442的一部分,例如与连结部443相对额部分上形成凹陷442a,在该凹陷442a和环状体432b之间形成间隙,并将该间隙作为外周供给口446。
另外,如图42和图43所示的第4变形例那样,在盖体440的中央按压部441上形成向下凹部445a,在其上面形成多个较小的供给孔445b,由向下凹部445a和供给孔445b构成供给口445,由该供给口445和凹部435构成中央部的存液凹部421c。
由内纵片448和上横片449将盖体440的外周按压部442构成剖面钩形,由其外周按压部442和外周支撑部432的环状体432b形成向下凹部446a,在上述上横片449上形成外周供给孔446b,由该外周供给孔446b和向下凹部446a构成外周供给口446,由该外周供给口446和外周凹部436构成外周部的存液凹部421c。
另外,在上述各凹部内底面上,也可以通过压花加工等设置凹凸并形成间隙,设为格子形状并形成小空间,设置多个突起环并形成槽,以使得促进片状体之间的表面张力。
如上述,作为向存液凹部421c补给药液的方法,可以列举用显示量的吸水管式容器、适量收容的小玻璃瓶容器、定量型容器、带量杯的容器等定量容器、喷嘴容器等,一面以目视确认补给量,一面供给的方法等。
另外,在补给时,如果可以用目视确认补给时期,就很便利,因此最好设为显示将使用了一直以来众所周知的指示器的药剂含浸体420所含浸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气中的时期。
本发明的药剂盒403,不限于使用在上述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上,也可以直接安装在送风机的风扇上,还可以设为与风扇一体。另外,还可以安装在扇风机的吸入侧、吐出侧,也可以安装在空调的吹出口上。
作为含浸在本发明所使用的药剂含浸体320内的药剂,可以列举在常温、送风等条件下挥发的害虫防除剂(杀虫剂、忌避剂、害虫成长控制剂、杀扁虱剂、防虫性精油等)、芳香剂、芳香除臭剂、除臭剂、防霉剂、除菌剂、害兽忌避剂等。
并且,在上述的药剂中,在以杀虫为目的而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直以来使用的各种挥发性杀虫剂,可以列举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等。一般从安全性较高的方面来说,较适合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进而,从可以较薄、且较小地制成药剂含浸体的方面来看,用少量就发挥效力的高活性的甲氧苄氟菊酯、四氟苯菊酯、烯炔菊酯、环戊烯丙菊酯、丙氟菊酯更理想。
在上述药剂中,根据需要,使用将药剂缓慢释放化的挥发调整剂(凡士林类、乙二醇类等)、溶解剂(石蜡类、多乙醇类、脂肪酸酯类等)、氧化防止剂(BHT、BHA等)、显示功能剂(色变色素等)、紫外线吸收剂等。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药剂含浸体的载体的原料,可以例示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无纺布(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碳纤维等)、树脂网(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稀等)、棉布(纺织品、编织物)、抄纸(纸浆、棉籽绒、合成纸等)等,还可以列举成为片状、网状、蜂窝状、箅子状、格子状等的成形体、或者确保该形状的收容形状、棉花状形状、海绵状形状等。
另外,其中,最好是由气流的通气性、药剂的含有性良好的无纺布等构成的片状。
其次,对第6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根据图44说明使用本发明的药剂盒使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一例,但当然不限于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如图44所示,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即,在装置本体501上设有送风机502,同时装卸自如地安装有本发明的药剂盒503,当用马达505转动该送风机502的风扇504时,空气便在药剂盒503内流通。
上述装置本体501具备本体部510和外壳部511,形成有送风机安装部512和电池安装部513,同时具有空气吸入部514和空气吐出部515。
上述送风机502在外罩506内设置了风扇504和马达505,该外罩506设在送风机安装部512上,外罩506的吸入口506a与空气吸入部514连通,图未示的吐出口与空气吐出部515连通。
在上述电池安装部513内安装有电池507。
上述外壳部511开关自如地连结在本体部510上,通过打开该外壳部511,便可以安装、取出药剂盒503、电池507。
上述药剂盒503,具备片状的药剂含浸体520,和保持该药剂含浸体520的保持容器530。
即,药剂含浸体520,由于是片状,因此刚性较弱,以其自身不能维持形状,并且如果直接用手拿药剂含浸体520,药剂有可能黏附在手上,因此用保持容器530保持药剂含浸体520的一部分,并且空气在其他的部分内流通。
因此,可以制成较薄、容易使用的药剂盒503。
上述药剂含浸体520,是将规定量的药剂含浸并保持在片状且具有吸液性和通气性的载体521内的片状。
上述药剂含浸体520的片状的载体521,在其一部分上具备高吸液部522,在该高吸液部522内可以一次含浸并保持多量的药液,保持在该高吸液部522内的药液顺从浸透到载体521的全域。
因此,在药剂盒503的使用后(即,将含浸并保持在药剂含浸体520的载体521内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气中,并且在该载体521内没有保持药剂的状态),通过向该高吸液部522滴下并供给药剂,在高吸液部522内保持多量的药液,该药液顺从浸透到载体521的全域,在载体521的整体上含浸并保持了药剂,因此可以制成含浸并保持了药剂的未使用的药剂盒。
因而,可以在使用后补给药剂而重复使用。
另外,在制造时,由于也是在形成在药剂含浸体520的载体521上的高吸液部522内含浸并保持多量的药液,并将该保持的药液顺从浸透到载体521的全域,因此可以在载体521的整体上均匀地含浸并保持药剂。
根据图45、图46说明上述药剂盒503的具体例,但不限于此。
上述药剂含浸体520的载体521,是中央部的壁厚比其他的部分厚的片状,该较厚的中央部是高吸液部522。
在该高吸液部522的上面上形成有凹部522a,从而在供给药液时容易吸收到内部。
上述载体521的吸液性能(即,每个单位体积内可以吸液的液体量的大小),即便在全域上是同样的,但由于其中央部较厚,因此可以含浸并保持多量的药液,并如上述那样可以作为高吸液部522。
上述载体521的吸液性能最好是中央部比其他的部分大。这样,可以由中央部(高吸液部522)含浸并保持多量的药剂。
再者,只要使高吸液部522的吸液性能大于其他的部分,则可使该高吸液部522成为与其他的部分差别不大的厚度。
即,所谓的载体521的高吸液部522,只要每个单位体积内可以吸液的液体量比其他的部分多即可。
另外,作为高吸液部522的形状,除了上述的圆形之外,根据使用的原料可以是矩形、半圆形、起毛形等,很自由。
上述保持容器530具备容器本体540和按压体550,由该容器本体540和按压体550夹持并保持药剂含浸体520。
该容器本体540,用多个连结部543将中央支撑部541和外周支撑部542连结在一起,其相邻的连结部543、中央支撑部541和外周支撑部542之间开口,从而成为空气流通部544。
上述外周支撑部542具备比上面542a更突出的环状体545。
上述药剂含浸体520,被载置并支撑在中央支撑部541的上面541a、外周支撑部542的上面542a,连结部543的上面543a上。
上述按压体550是嵌合在环状体545上的环状,由该按压体550和外周支撑部542夹持并支撑药剂含浸体520的外周部分。
上述药剂盒503,如图44所示,将其容器本体540嵌合在外罩506的安装部506b上,从而与送风机502的风扇504相对地安装,该风扇504的风量较少的中心部504a(即,连结在马达505的转动轴505a上的部分)与药剂含浸体520的载体521的中央部(高吸液部522)相对。
因而,在高吸液部522内流通的空气量与其他的部分相比,明显减少,即便高吸液部522较厚,空气也顺利地在药剂含浸体520内流通。
上述高吸液部522被载置在容器本体540的中央支撑部541的上面541a上,因此即便在补给药剂时,在高吸液部522内含浸并保持了多量的药液,从而重量变重的情况下,该高吸液部522也不会下垂。
另外,中央支撑部541与高吸液部522同样大小,或者比高吸液部522大,因此在如上述那样在高吸液部522内含浸了多量的药液时,该药液也不会从高吸液部522的下面渗出而滴下。
上述中央支撑部541,也可以设为较浅地凹陷的盘子状。
其次,说明该实施形态的变形例。
上述的容器本体540的中央支撑部541也可以小于高吸液部522。另外,连结部543的数量不限于6根,也可以是4根、3根等。
上述的按压体550,如图47A以及47B所示的第1变形例那样,是用多个撑条553将中央环551和外周环552连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开口部554的形状,也可以设为其中央环551嵌合在高吸液部522上,外周环552嵌合在容器本体540的环状体545上。
这样,中央环551便成为滴下供给药液的标记。
这时,也可以将容器本体540的中央支撑部541设为环状。
另外,这时,也可以将按压体550的中央环551接触在高吸液部522的上面上,从而与中央支撑部541一起夹持。
另外,使上述的中央环551的高度高于高吸液部522的高度,从而可以防止供给的药液的垂下。
上述药剂含浸体520的高吸液部522,如图48A以及48b所示的第2变形例那样,也可以设置载体521的外周根部。
例如,使在载体521的外周根部的周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位置变厚,从而作为高吸液部522。
上述药剂含浸体520的高吸液部522,如图49所示的第3变形例、图50所示的第4变形例那样,也可以设为沿着径方向连续的细条的带状,并如图49所示那样,从按压体550的中央环551等中央部供给药液,或者如图50所示那样,从按压体550的外周环552的凹部552a和环状体545之间的间隙554等外周部供给药液。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将多个带状的高吸液部522设为格子状,还可以在任意的位置上设置多个高吸液部522。
上述药剂含浸体520的高吸液部522也可以设为与载体521分体然后重合。
例如,如图51所示的第5变形例那样,用2片载体521将高吸液部522夹在中间。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通过将高吸液部522嵌入并安装在按压体550的中央环551上,并将该按压体550安装在容器本体540上,便使高吸液部522与载体521接触。
另外,在容器本题540的中央支撑部541上设置高吸液部522,并使载体521重合载置在该高吸液部522上。
具体地说明上述的高吸液部522的样态。
用与载体521相同的原料或不同的原料形成上述高吸液部522,将该高吸液部522与载体521设为一体,或者作为分体进行粘接、缝合、载置、熔敷。
另外,在载体521的一部分上通过吹付原料等特殊加工,使目付较大,从而作为高吸液部522。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药剂含浸体520的载体521、高吸液部522的原料,可以例示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无纺布(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碳纤维等)、树脂网(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稀等)、棉布(纺织品、编织物)、抄纸(纸浆、棉籽绒、合成纸等)等,还可以列举成为片状、网状、蜂窝状、箅子状、格子状、折叠状等的成形体、或者确保该形状的收容形状、棉花状形状、海绵状形状,进而泡沫、泡沫氨酯、木或竹的炭等。
另外,其中,最好是气流的通气性、药剂的含有性良好的无纺布。
在本发明中,作为向高吸液部522补给药液的方法,可以列举用显示量的吸水管式容器、适量收容的小玻璃瓶容器、定量型容器、带量杯的容器等定量容器、喷嘴容器等,一面以目视确认补给量,一面供给的方法等。
另外,在补给时,如果可以用目视确认补给时期,就很便利,因此最好设为显示使用了一直以来众所周知的指示器的药剂含浸体520所含浸的药剂全部被放散到大气中的时期。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药剂含浸体520的载体521所含浸的药剂,可以列举在常温、送风等条件下挥发的害虫防除剂(杀虫剂、忌避剂、害虫成长控制剂、杀扁虱剂、防虫性精油等)、芳香剂、芳香除臭剂、除臭剂、防霉剂、除菌剂、害兽忌避剂等。
并且,在上述的药剂中,在以杀虫为目的而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直以来使用的各种挥发性杀虫剂,可以列举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等。一般从安全性较高的方面来说,较适合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进而,从可以较薄、且较小地制成药剂含浸体的方面来看,用少量就发挥效力的高活性的甲氧苄氟菊酯、四氟苯菊酯、烯炔菊酯、环戊烯丙菊酯、丙氟菊酯更理想。
在上述药剂中,根据需要,使用将药剂缓慢释放化的挥发调整剂(凡士林类、乙二醇类等)、溶解剂(石蜡类、多乙醇类、脂肪酸酯类等)、氧化防止剂(BHT、BHA等)、显示功能剂(色变色素等)、紫外线吸收剂等。
本发明的药剂盒503,不限于使用在上述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上,也可以直接安装在送风机的风扇上,还可以设为与风扇一体。另外,还可以安装在扇风机的吸入侧、吐出侧,也可以安装在空调的吹出口上。
其次,对第7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首先,根据图52说明使用本发明的药剂盒使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一例,但当然不限于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如图52所示,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即,在装置本体601上设有送风机602,同时装卸自如地安装有本发明的药剂盒603,当用马达605转动该送风机602的风扇604时,空气便在药剂盒603内流通。
上述装置本体601具备本体部610和外壳部611,形成有送风机安装部612和电池安装部613,同时具有空气吸入部614和空气吐出部615。
上述送风机602在外罩606内设置了风扇604和马达605,该外罩606设在送风机安装部612上,外罩606的吸入口606a与空气吸入部614连通,图未示的吐出口与空气吐出部615连通。
在上述电池安装部613内安装有电池607。
上述外壳部611被开关自如地连结在本体部610上,通过打开该外壳部611,便可以安装、取出药剂盒603、电池607。
上述药剂盒603具备药剂含浸体620和固定件630。再者,药剂盒603不限于药剂含浸体620和固定件630,也可以由药剂含浸体620和后述的容器构成,还可以只由药剂含浸体620构成。
上述药剂含浸体620,如图52~图56所示那样,是将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薄片以规定的折叠宽度交替重复进行山形折叠、谷形折叠,从而折叠出多层的褶皱形状,并且在扁平的加工薄片材料621内含浸并保持药剂。
因而,加工薄片材料621的每个单位体积的表面积较大,可以保持较多的药剂,故可以使药剂含浸体620的每个单位体积的药剂量增加,而缩小整体。
例如,可以使保持了多量的药剂的药剂含浸体620较薄。
并且,利用热熔敷、超声波熔敷、内模制成型法等将上述加工薄片材料621的周缘部622接合,从而以褶皱形状不散开的方式保持,并维持折叠的间隔。即,如果仅仅是将薄片折叠出多层的褶皱形状,褶皱形状因外力而延伸,从而散开,不能维持折叠的间隔。
因此,空气在加工薄片材料621的全域上大致均匀地流通,药剂便从药剂含浸体620的全域大致均匀地放散。
因而,药剂含浸体620保持的药剂的量在全域上大致均匀地减少,可以有效地利用该药剂含浸体620所保持的药剂。
在该实施形态中,药剂含浸体620平面形状是圆形,加工薄片材料621的周缘部622是圆形环状。
再者,药剂含浸体620平面形状也可以是矩形,这时,只要将相对的2个端面部分接合即可。
上述固定件630保持药剂含浸体620的周缘部,从而将药剂含浸体620维持成规定形状,以使得不会沿着折叠方向变形,同时通过用手拿着该固定件630可以使用药剂盒603,药剂盒的使用很容易,药剂便不会黏附在手上。再者,空气当然在药剂含浸体620的由固定件630保持的部分以外流通。
即,固定件630具备保持药剂保持体620的保持部,和空气流通的空气流通部。
例如,固定件630具备支撑部件631和按压部件632,该支撑部件631是在环状体633的下部设置了支撑片634的形状,支撑片634比环状体633的内面633a更向内方突出。
上述按压部件632,是嵌合在支撑部件631的环状体633上的环状。
并且,以将药剂含浸体620嵌入支撑部件631的环状体633内的方式设置,从而使外周缘部分622与支撑片634接触,将按压部件632嵌合并安装在环状体633上,从而按压在上述的外周缘部分上,然后由支撑片634和按压部件632夹持药剂含浸体620的外周缘部分。
即,环状的支撑部件631和按压部件632是上述的保持部,该支撑部件631、按压部件632的内部是上述的空气流通部。
在该实施形态中,如图56所示,加工薄片材料621的接合部分(周缘部622),位于该加工薄片材料621的厚度方向中央,在用固定件630保持该接合部分的状态下,加工薄片材料621的上面621a、下面621b与保持部分相比,只向上方、下方伸出相等的尺寸。
不限于此,如图57所示的第1变形例那样,也可以将加工薄片材料621的接合部分(周缘部622)设为与加工薄片材料621的下面621b大致同一高度,在用固定件630保持该接合部分的状态下,加工薄片材料621的上面621a与保持部分相比,向上方伸出很多。
这样,可以使药剂含浸体620的下面620a和固定件630的下面630a大致同一平面,最好是同一平面,同时可以缩小固定件630的上下尺寸,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将药剂盒603载置在装置本体601上,同时可以缩小固定件630。
例如,在图52中,由于将药剂盒603载置在外罩606的上面606b上,因此必须将药剂含浸体620的下面620a和固定件630的下面630a设为同一高度从而便于载置,且图56所示的药剂盒603的固定件630的上下尺寸H2比图57所示的药剂盒603的上下尺寸H1大。即,支撑片634的厚度(上下尺寸)不同。
由于上述药剂含浸体620的加工薄片材料621不只具有通气性,还具有吸液性,因此在将该药剂含浸体620所保持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气中时,即,在使用完药剂盒之后,通过向该加工薄片材料621补给药液,就浸透到全域,因此可以再次制成保持了药剂的药剂含浸体。
因而,可以重复使用使用完了的药剂盒。
这样,根据图58、图59说明适于在使用完之后补给药液的药剂盒。
将上述固定件630的支撑片634,设为用连结片634c将外周环634a和内周环634b连结在一起的形状。
将固定件630的按压部件632,设为用多个连结杆632c将外周环632a和内周环634b连结在一起的形状。
如果是这样的药剂盒,可以向药剂含浸体620的被内周环632b围住的部分供给药剂,并可以很容易地进行该药剂的补给。
根据上述图58、图59所示的固定件630,由于可以用各内周环632b、634b、各连结杆632c、634c支撑药剂含浸体620的上面和下面,因此可以防止药剂含浸体620的下垂。这时,内周环部、连结片只要设置在支撑部件631和按压部件632的一方上即可。
再者,内周环的大小、形状、数量是自由的,最好可以根据药剂含浸体620的大小、加工薄片材料的使用材料、药剂含浸量等来设定。
另外,通过只在支撑部件631上设置内周环、连结片,并在该内周环、连结片的上面上形成凹部,按照上述的方式补给的药液储存在凹部内,也可以防止药液滴垂。
再者,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在图54所示的药剂盒的加工薄片材料621的表面上,添加补给药液的部分的标记、例如颜色、记号。
其次,说明其他的变形例。
如图60所示,将药剂含浸体620设为没有将加工薄片材料621的周缘部622接合在一起的形状。
并且,通过用固定件630夹持加工薄片材料621的周缘部,如上述的图55所示那样按下并保持加工薄片材料621的周缘部622,以使得褶皱形状不会散开。
这时,最好按压部件632螺合在支撑部件630的环状体633上,并可以牢固地保持加工薄片材料621的周缘部622。
也可以只由如上述的图53所示那样接合了周缘部622的药剂含浸体620作为药剂盒。
还可以将上述的药剂含浸体620设在具有空气流通部的容器640内,从而制成药剂盒603。
例如,如图61所示的第2变形例那样,容器640为环状,内周部分是空气流通部,且呈在外周环状部上具有向内的凹部641的形状,将药剂含浸体620的接合在一起的端面部分622(即,周围)嵌入该向内的凹部641内,从而将药剂含浸体620设置在容器640内。
如图62所示的第3变形例那样,将药剂含浸体620的没有接合在一起的端面部分622嵌入向内的凹部641内,从而将药剂含浸体620设在容器640内。
这样,可以用手拿着使用容器640,因此该使用很容易,同时药剂也不会黏附在手上。
根据以上各例,虽然将药剂含浸体620设为圆形,将固定件630、容器640设为环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药剂含浸体620设为矩形、三角形、半圆形等,将固定件630、容器640设为矩形框状、三角形框状、半圆形框状等。
即,固定件630只要是保持、按压药剂含浸体620的周缘部的形状,并且具有空气流通部即可,容器640只要收容药剂含浸体620,同时具有空气流通部即可。
上述的各例,虽然将药剂含浸体620设为扁平形状,从而将药剂盒制作地较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药剂含浸体620设为筒形状,将容器640设为具有环状的中空部的筒形状,通过将药剂含浸体620插入并安装在该环状的中空部内的方式制成药剂盒。
例如,如图63和图64所示的第4变形例那样,由内筒642、外筒643、一端面板644和另一端面板645,制成具有环状的中空部646和轴心的中空部647的筒形状的容器640。
在该内筒642和外筒643上形成有通气部642a、643a,同时在一端面板644上形成有流通孔644a。
制成如下的药剂含浸体620,即,呈将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薄片,以上述的环状的中空部646的径方向的长度(外筒643的半径-内筒642的半径)的折叠宽度,交替重复进行山形折叠、谷形折叠,从而形成为折叠出多个褶皱的褶皱形状,并且在筒形状的加工薄片材料621内含浸并保持了药剂的药剂含浸体。
将该药剂含浸体620插入并安装在容器640的环状的中空部646内,从而制成药剂盒。
该药剂盒603被装卸自如地安装在装置本体601上。
例如,通过在一端面板644的流通孔644a的周缘上设置向外钩形的卡定片648,在装置本体601的空气吸入部614的周缘上设置向内钩形的接受片649,并将卡定片648卡定在该接受片649上,便将流通孔644a和空气吸入部614连通地安装在一起。
然后,通过用马达605驱动送风机602的风扇604,空气在外筒643的通气部643a、环状的中空部646、内筒642的通气部642a、轴心的中空部647、一端面板644的流通孔644a、装置本体601的空气吸入部614、空气吐出部615内流动,将药剂含浸体620所保持的药剂放散到大气中。
这样一来,与上述的实施形态同样地,可以增加药剂含浸体620的每个单位体积的药剂量,并缩小整体。
根据该实施形态,由于可以使保持了多量的药剂的药剂含浸体620成为小径,因此可以使整体成为小径。
另外,由于可以拿着容器640进行使用,因此该使用很容易,同时药剂含浸体620所保持的药剂不会黏附到手上。
再者,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在容器640的环状的中空部646内设置隔板,以使得加工薄片材料621的褶皱形状不会散开,还可以在内筒642上沿着周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突起,用该相邻的突起之间保持加工薄片材料621的1个山形部,以使得褶皱形状不会散开。
如上述,虽然本发明的药剂盒设在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本体601上,并通过哟嘎送风机602送风将药剂放散到大气中,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用设置装置将药剂盒设置在室内等处,并通过自然挥发将药剂放散到大气中。
这时,可以将药剂盒的形状设为扇子形状、提灯形状、手风琴形状、窗帘形状。
本发明的加工薄片材料621所使用的薄片,由于要求通气性和吸液性,因此最好是加工成无纺布、编织物等而成的。进而,作为材质,根据使用的药剂,最好具有耐药剂性。例如,作为天然纤维,可以列举纸浆、棉花、羊毛、麻、绢等,作为合成纤维,可以列举聚丙烯、聚乙烯、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丁烯对酞酸盐、聚砜、人造丝、甲基丙烯酸树脂、玻璃纤维等。
作为上述加工薄片材料621的薄片,为了确保药液的吸液性和保持性,起厚度最好是0.02mm~1.0mm的范围。
另外,为了使药剂容易放散(空气的流通性),薄片的密度最好是0.05~1.0g/cm3
另外,关于加工薄片材料621的折叠宽度,由于和重叠宽度有关,因此不能断定,但在着眼于药剂盒的小型化、特别是薄型化方面,如果使折叠宽度过长,则药剂含浸体的厚度就有增大的倾向,因此不理想,最好根据药剂含浸体的面积决定。折叠宽度,最好是小于等于30mm,大于等于2mm。
再者,在图63、图64所示的筒形状的药剂盒的情况下,可以将折叠宽度设为大于等于30mm。
另外,关于加工薄片材料621的重叠的褶皱和褶皱之间的间隔,没有特别地限制,但如果间隔过宽,药剂含浸量较少,如果是按压状态(被重叠按压的状态),虽然药剂含浸量增加,但阻碍了空气的流通,并妨碍药剂的放散。上述的间隔,最好是小于等于10mm,大于等于1mm(用目视没有接触的状态)。
另外,作为褶皱形状,除了同样的高度(折叠宽度、重叠间隔相同)以外,还可以列举不一样的高度(折叠宽度不同,间隔相同)、比中央高的形状等,另外,除了水平形状以外,还可以列举成为弓形等形状(在热熔敷的情况下,是外周带有圆形的状态)。
作为上述固定件630的材质,可以列举树脂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乙烯、聚缩醛、尼龙、丙烯、ABS、AS等)合成纸、金属类等。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挥发性的药剂,可以列举在常温、送风等条件下挥发的害虫防除剂(杀虫剂、忌避剂、害虫成长控制剂、杀扁虱剂、防虫性精油等)、芳香剂、芳香除臭剂、除臭剂、防霉剂、除菌剂、害兽忌避剂等。作为上述的药剂,最好是从甲氧苄氟菊酯、烯炔菊酯、环戊烯丙菊酯、四氟苯菊酯、丙氟菊酯选择的至少1种害虫防除剂。
这些药剂显示高致死活性,微量的使用量即可,最适合小型的药剂盒。
在上述药剂中,根据需要,使用将药剂缓慢释放化的挥发调整剂(凡士林类、乙二醇类等)、溶解剂(石蜡类、多乙醇类、脂肪酸酯类等)、氧化防止剂(BHT、BHA等)、显示功能剂(色变色素等)、紫外线吸收剂等。
如上述,作为在使用完之后补给药剂的方法,可以列举用显示量的吸水管式容器、适量收容的小玻璃瓶容器、定量型容器、带量杯的容器等定量容器、喷嘴容器等,一面以目视确认补给量,一面供给的方法等。
另外,在补给时,如果可以用目视确认补给时期,就很便利,因此最好能够显示使用了一直以来众所周知的指示器的药剂含浸体620所含浸的药剂全部被放散到大气中的时期。
其次,对第8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根据图65说明使用本发明的药剂含浸体将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一例。
在装置本体701内设置包括送风机702、电池703和药剂含浸体704a的药剂盒704,当用马达702b转动该送风机702的风扇702a时,从吸入口705吸入空气,并将该吸入的空气通过药剂含浸体704a之后从吐出口706放出,将药剂含浸体704a保持的药剂放散到大气中。
上述装置本体701的与药剂盒704相对的部分701a开关自如,可以取出或安装该药剂盒704。
例如,将装置本体701设为将外壳部708开关自如地设在本体部707上,通过打开该外壳部708,便可以取出或安装药剂盒704和电池703。
上述药剂含浸体704a,具备蜂窝体710,和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片状体720,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该蜂窝体710和片状体720内。
上述蜂窝体710具有向厚度方向一侧面710a和另一侧面710b开口的多个孔芯(コア)711,空气便沿着其厚度方向流通。
在上述蜂窝体710的厚度方向的一方的侧面,最好是空气流出侧的侧面(另一侧面710b)的整面上设置片状体720。
最好,蜂窝体710是厚度方向的尺寸小于宽度方向、长度方向的尺寸的扁平的形状,即,蜂窝体710是较薄且沿着平面方向较大的形状,具有向其厚度方向开口的多个孔芯711,并在其空气流出侧的侧面的整面上设置片状体720。
上述蜂窝体710的孔芯711的形状,除了上述的蜜蜂的巢的形状之外,还可以例示瓦楞纸板的波纹形状、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
另外,除了将上述的孔芯711成形为层叠状之外,还可以缠绕成漩涡状。作为该蜂窝体710的原料,可以列举后述的片状体720的原料等。
因此,可以使药剂盒704较薄,故装置本体701也变薄。
另外,片状体720可以用蜂窝体710加强从而维持成规定的形状。
另外,空气在蜂窝体710内顺利地流通,并且没有因加强片状体720的蜂窝体710而阻碍空气在片状体720内流通的情况,可以有效地将含浸并保持在该蜂窝体710、片状体720内的药剂放散到大气中。
另外,通过如图65所示那样安装在装置本体701上,空气在蜂窝体710和片状体720内流通,通过如上述那样转动风扇702a,将保持在蜂窝体710和片状体720内的药剂放散到大气中。
另外,在药剂含浸体704a的蜂窝体710、片状体720所保持的药剂用完的情况下,通过从装置本体701取出药剂盒704,并将该片状体720载置在蜂窝体710的上方,利用滴下等向该片状体720的一部分提供药液,使该药液浸透到片状体720的全域上,同时,从该片状体720也浸透到与片状体720紧贴着的蜂窝体710面内,并顺次使药液含浸到蜂窝体710的全域内,制成含浸并保持了药剂的药剂含浸体704a。
详细地说,由于上述片状体720跨越设置在构成蜂窝体710的孔芯711的、朝向厚度方向的多个壁材712上,因此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各壁材712内。
将包括该药剂含浸体704a的药剂盒704再次安装在装置本体701内,然后向大气放散药剂。
通过如上述那样向片状体720滴下提供药液,可以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蜂窝体710的全域上,提供给该片状体720的药液的量,最好是与蜂窝体710、片状体720所含浸并保持的量相吻合的值,不会浪费。
因而,使用者可以简单地将药剂再次含浸并保持在使用完的蜂窝体710、片状体720(即药剂含浸体)内。
片状体720紧贴在上述蜂窝体710的厚度方向的一方的侧面(例如,另一侧面710b)上,提供给该片状体720的药剂顺利并可靠地含浸在蜂窝体710(壁材712)内。
因此,药液顺利且可靠地从片状体720含浸到蜂窝体710(壁材712)内。
在该实施形态中,片状体720通过保持容器730紧贴在蜂窝体710的一方的侧面(例如,另一侧面710b)上。
上述保持容器730,具备环状的容器本体740和环状的按压体750,通过将药剂含浸体704a放入该容器本体740内,并嵌合连结在按压体750上,夹持蜂窝体710和片状体720,并将片状体720紧贴在该蜂窝体710的厚度方向的一方的侧面上。
因此,可以将片状体720牢固地紧贴在蜂窝体710的一方的侧面上。
其次,根据图66~图68说明包括药剂含浸体704a的药剂盒704的第1变形例。
上述容器本体740,用多个撑条743将中央支持部741和外周支持部742一体地连结,其相邻的撑条743、中央支持部741和外周支持部742之间的部分开口,从而形成空气流通部744,在上述外周支持部742上一体地设有环状体745。
上述按压体750,是嵌合在环状体745上的环状。
上述蜂窝体710,被嵌入上述的环状体745内,从而将片状体720接触并支撑在中央支持部741、外周支持部742、撑条743的上面上。
上述按压体750被嵌合安装在环状体745上,与蜂窝体710的一侧面710a的外周缘接触,从而夹持蜂窝体710和片状体720的外周缘部分。
在上述中央支持部741上具有向支撑面741a开口的药液储存部746,该药液储存部746在形成在与支撑面741a相反的侧面741b上的注入口747处向外部开口。
因此,从装置本体701取出药剂盒704(保持容器730),并上下颠倒从而以注入口747向上的方式载置。
然后,通过从注入口747向药液储存部746滴下提供药液而储存。
由此,药液从片状体720的中央部分顺次浸透到全域,同时从片状体720也浸透到紧贴在片状体720上的蜂窝体710的面内,并顺次使药剂含浸到蜂窝体710的全域。
其次,说明包括药剂含浸体704a的药剂盒704的第2变形例。
如图69和图70所示,在容器本体740的外周支持部742的支撑面742a上,形成有环状的药液储存部746,将该药液储存部746在注入口747处向下面开口。
这样,向片状体720的外周部提供药液,该药液向中央部浸透。
其次,说明包括药剂含浸体704a的药剂盒704的第3变形例。
如图71和图72所示,在容器本体740的中央支持部741和外周支持部742上分别形成药液储存部746和注入口747。
这样,分别向片状体720的中央部和外周部提供药液,从而向外周浸透,并且向中央浸透,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将药液含浸并保持在蜂窝体710内。
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将片状体720设为高于蜂窝体710,并直接向该片状体720的上面提供药液,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片状体720设为低于蜂窝体710,并从该蜂窝体710的上面向孔芯711内提供药液,然后提供给片状体720。
这时,不需要形成图68、图72所示的注入口747,并且药液储存部746也不需要如图68、图72所示那么深。
例如,如图73和图74所示的第4变形例那样,在中央支持部741、外周支持部742上形成较浅的药液储存部746。
然后,从中央部的孔芯711和外周部的孔芯711向片状体720的中央部和外周部提供药液。
另外,作为提供药剂的注入部位,例如,可以在与药液储存部相对的按压部位置上设置作为标记的环状框,或者,将注入部位设为染了颜色的孔芯。
在上述的各例中,虽然以该片状体720侧是内气侧,蜂窝体710是外气侧的方式安装药剂含浸体704a,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相反。
例如,也可以根据使用的药剂的种类,以将片状体720朝向外气侧,蜂窝体710成为内气侧的方式安装。
另外,在上述的各例中,虽然药剂含浸体704a使片状体720紧贴在蜂窝体710的一面上,但也可以使片状体720分别紧贴在蜂窝体710的两面上。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药剂含浸体704a的蜂窝体710所含浸的药剂,可以列举在常温、送风等条件下挥发的害虫防除剂(杀虫剂、忌避剂、害虫成长控制剂、杀扁虱剂、防虫性精油等)、芳香剂、芳香除臭剂、除臭剂、防霉剂、除菌剂、害兽忌避剂等。
并且,在上述的药剂中,在以杀虫为目的而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直以来使用的各种挥发性杀虫剂,可以列举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等。一般从安全性较高的方面来说,较适合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进而,从可以较薄、且较小地制成药剂含浸体的方面来看,用少量就发挥效力的高活性的甲氧苄氟菊酯、四氟苯菊酯、烯炔菊酯、环戊烯丙菊酯、丙氟菊酯更理想。
在上述药剂中,根据需要,使用将药剂缓慢释放化的挥发调整剂(凡士林类、乙二醇类等)、溶解剂(石蜡类、多乙醇类、脂肪酸酯类等)、氧化防止剂(BHT、BHA等)、显示功能剂(色变色素等)、紫外线吸收剂等。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片状体720的原料,可以例示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无纺布(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碳纤维等)、树脂网(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稀等)、棉布(纺织品、编织物)、抄纸(纸浆、棉籽绒、合成纸等)等,还可以列举成为片状、蛇腹状、网状、蜂窝状、箅子状、格子状等的成形体、或者确保该形状的收容形状、棉花状形状、海绵状形状等。
另外,其中,最好是由气流的通气性、药剂的含有性良好的无纺布等构成的片状。
在本发明中,作为向药剂含浸体704a补给药液的方法,可以列举用显示量的吸水管式容器、适量收容的小玻璃瓶容器、定量型容器、带量杯的容器等定量容器、喷嘴容器等,一面以目视确认补给量,一面供给的方法等。
另外,在补给时,如果可以用目视确认补给时期,就很便利,因此最好显示使用了一直以来众所周知的指示器的药剂含浸体704a的蜂窝体710所含浸的药剂全部被放散到大气中的时期。

Claims (10)

1.一种药剂盒,是在送风式药剂扩散装置中所使用的药剂盒,其特征在于,具有:
片状且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同时含浸了药剂的药剂含浸体;和
保持该药剂含浸体的保持容器;
在所述保持容器的中央部、或者中央部及外周部上设置有药剂供给用的药液储存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盒,其中所述保持容器,具备夹持保持药剂含浸体的上下面的保持部,和空气流通的空气流通部;
在所述保持部和药剂含浸体之间形成空间部,该空间部利用形成在保持部上的通气部向外部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剂盒,其中,在保持部的与药剂含浸体的下面接触的部分上形成凹部,将该凹部作为上述药液储存部,在该凹部和药剂含浸体的下面之间形成空间部;
通过在所述保持部的与药剂含浸体的上面接触的部分上,与所述凹部相对地形成通气孔,从而设置通气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盒,其中具备用容器本体和盖体保持所述药剂含浸体的保持容器;
所述容器本体,用多个中间保持部连结中央保持部和外周保持部而形成空气流通部,在该中央保持部、或者中央保持部及外周保持部的上面上形成凹部,将该凹部作为所述药液储存部,并且用该凹部与药剂含浸体的下面形成空间部;
所述盖体,用多个中间按压部连结中央按压部和外周按压部而形成空气流通部,在该中央按压部、或者中央按压部及外周按压部上,形成与所述凹部相对向的通气孔;
所述容器本体和盖体被装卸自如地嵌合连结,同时空气在所述容器本体的空气流通部和盖体的空气流通部之间流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剂盒,其中,在容器本体的中央保持部上形成凹部,在外周保持部上形成环状的凹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药剂盒,其中,中央保持部和中央按压部、外周保持部和外周按压部、中间保持部和中间按压部彼此分别为相同形状、大小,容器本体的空气流通部与盖体的空气流通部便成为相同形状、大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盒,其中所述药液储存部是形成在所述保持容器的中央部的存液凹部,储存在该存液凹部内的药液向片状体的外周部浸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剂盒,其中,保持药剂含浸体的保持容器,具备容器本体和盖体;
所述容器本体,用多个连结部连结中央保持部和外周保持部而具有空气流通部;
所述盖体,用多个连结部连结中央按压部和外周按压部而具有空气流通部;
由形成在所述中央保持部上的凹部和形成在所述中央按压部上的供给口构成中央部的存液凹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盒,其中所述药液储存部是形成在所述保持容器的中央部及外周部上的存液凹部,储存在该存液凹部内的药液分别向片状体的外周部及中央部浸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剂盒,其中,保持药剂含浸体的保持容器,具备容器本体和盖体;
所述容器本体,用多个连结部连结中央保持部和外周保持部而具有空气流通部;
所述盖体,用多个连结部连结中央按压部和外周按压部而具有空气流通部;
由形成在所述中央保持部上的凹部和形成在所述中央按压部上的供给口构成中央部的存液凹部,
由形成在所述外周保持部上的凹部和形成在所述外周按压部上的供给口构成外周部的存液凹部。
CN2009100043345A 2003-12-25 2004-12-22 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以及它所使用的药剂盒以及药剂含浸体 Active CN1014801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29128A JP4634031B2 (ja) 2003-12-25 2003-12-25 送風式薬剤拡散装置
JP429128/2003 2003-12-25
JP011929/2004 2004-01-20
JP2004011929A JP4530402B2 (ja) 2004-01-20 2004-01-20 送風式害虫防除装置
JP2004124204A JP4627628B2 (ja) 2004-04-20 2004-04-20 薬剤カートリッジ
JP124204/2004 2004-04-20
JP2004128463A JP4627629B2 (ja) 2004-04-23 2004-04-23 薬剤カートリッジ
JP128463/2004 2004-04-23
JP2004130590A JP4771449B2 (ja) 2004-04-27 2004-04-27 薬剤含浸体
JP130590/2004 2004-04-27
JP2004132745A JP4627631B2 (ja) 2004-04-28 2004-04-28 送風式薬剤放散装置
JP132745/2004 2004-04-28
JP140754/2004 2004-05-11
JP2004140754A JP4771450B2 (ja) 2004-05-11 2004-05-11 薬剤カートリッジ
JP2004155498A JP4730934B2 (ja) 2004-05-26 2004-05-26 薬剤カートリッジ
JP155498/2004 2004-05-26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390257A Division CN1897809B (zh) 2003-12-25 2004-12-22 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以及它所使用的药剂盒以及药剂含浸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0176A CN101480176A (zh) 2009-07-15
CN101480176B true CN101480176B (zh) 2012-03-28

Family

ID=3478788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43345A Active CN101480176B (zh) 2003-12-25 2004-12-22 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以及它所使用的药剂盒以及药剂含浸体
CN2004800390257A Active CN1897809B (zh) 2003-12-25 2004-12-22 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以及它所使用的药剂盒以及药剂含浸体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390257A Active CN1897809B (zh) 2003-12-25 2004-12-22 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以及它所使用的药剂盒以及药剂含浸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4634031B2 (zh)
CN (2) CN101480176B (zh)
ES (2) ES2362614T3 (zh)
SG (1) SG149064A1 (zh)
ZA (1) ZA2006055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5544B2 (ja) * 2006-12-28 2010-06-23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携帯型害虫防除装置
JP4512614B2 (ja) * 2007-01-24 2010-07-28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薬剤拡散装置
JP5114778B2 (ja) * 2007-05-23 2013-01-09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薬剤拡散装置及び薬剤拡散方法
CN102421617A (zh) 2009-05-12 2012-04-18 宝洁公司 用于挥发性组合物的分配器
US9364574B2 (en) * 2009-08-14 2016-06-14 S. C. Johnson & Son, Inc. Wearable chemical dispenser
JP5285630B2 (ja) * 2010-01-12 2013-09-11 フマキラー株式会社 携帯型薬剤拡散装置
JP6537897B2 (ja) * 2015-06-04 2019-07-03 フマキラー株式会社 薬剤放散装置
WO2017057767A1 (ja) * 2015-10-01 2017-04-06 ノーベルファーマ株式会社 鼓膜再生剤作製治具及び鼓膜再生剤作製容器
US11986578B2 (en) 2017-05-30 2024-05-21 Firmenich Sa Malodour counteracting and fragrance delivery system
CN107143933A (zh) * 2017-06-08 2017-09-08 太仓市思卡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小型空气净化装置
KR102458141B1 (ko) * 2020-06-26 2022-10-24 (주)리쥼 자동차용 방향제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0775A (en) * 1984-05-11 1986-12-23 Airwick Industries, Inc. Dispenser for releasing a volatile active substance
EP0925717A1 (en) * 1997-07-10 1999-06-30 Earth Chemical Co., Ltd. Pesticide applic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1760U (zh) * 1989-11-16 1991-07-19
JPH05219166A (ja) * 1992-02-04 1993-08-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タンド付き無線機
JP4294178B2 (ja) * 1999-10-01 2009-07-08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害虫防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0775A (en) * 1984-05-11 1986-12-23 Airwick Industries, Inc. Dispenser for releasing a volatile active substance
EP0925717A1 (en) * 1997-07-10 1999-06-30 Earth Chemical Co., Ltd. Pesticide applicator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95458A 2001.04.10
JP特开2003-102362A 2003.04.0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34031B2 (ja) 2011-02-16
JP2005185139A (ja) 2005-07-14
ES2362580T3 (es) 2011-07-07
CN101480176A (zh) 2009-07-15
CN1897809A (zh) 2007-01-17
SG149064A1 (en) 2009-01-29
CN1897809B (zh) 2010-06-16
ES2362614T3 (es) 2011-07-08
ZA200605517B (en) 2007-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7820B (zh) 药剂盒
ES2683093T3 (es) Aparato de difusión de productos químicos de tipo ventilador
CN101480176B (zh) 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以及它所使用的药剂盒以及药剂含浸体
US8524158B2 (en) Wearable chemical dispenser with useful life indicator
US10378558B2 (en) Air treatment chemical dispenser having angled dispersion of chemicals
MXPA06007268A (es) Aparato difusor de productos quimicos de tipo soplador, y cartucho de productos quimicos y cuerpo impregnado con roductos quimicos usado para el mism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528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3528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