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4111A - 能吸水膨胀的水凝胶袋及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能吸水膨胀的水凝胶袋及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4111A
CN101474111A CNA2008100322688A CN200810032268A CN101474111A CN 101474111 A CN101474111 A CN 101474111A CN A2008100322688 A CNA2008100322688 A CN A2008100322688A CN 200810032268 A CN200810032268 A CN 200810032268A CN 101474111 A CN101474111 A CN 101474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ag
hydrogel
hydrogel bag
s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322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81003226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741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74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41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能吸水膨胀的水凝胶袋及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水凝胶袋内有吸水树脂颗粒,通过浸泡于水中吸水膨胀成水凝胶袋,由袋片和填料组成。将现有技术的塑料薄膜为袋子的封闭式水凝胶袋,改为至少有一片为吸水透湿的布料为袋子的网格状水、网点状或棍柱状水凝胶袋,水凝胶袋内的吸水树脂吸水饱和度低于100%,水凝胶袋浸泡吸水后不会淌水,用户能享受到肌肽之间接触凉水吸热的快感,又无冷水毛巾会淌水的缺点,另外也为生产和运输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能吸水膨胀的水凝胶袋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以吸水树脂为填料的,布片为外袋的能吸水膨胀的水凝胶袋及制作方法,属人类生活用品。
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的各种水凝胶为填料的冷敷袋,也称水凝胶袋,是以聚丙烯盐(SAP)、聚乙烯醇(PVA)类的吸水树脂颗粒在封闭的塑料袋内加水溶涨成水凝胶为填料的封闭型水凝胶袋。封闭型水凝胶袋的优点是生产方便,使用时干净卫生。缺点是水凝胶袋的袋子受压容易破裂,体积大份量重,运输成本高,储存不当容易变质。最主要的是由于水凝胶的凉爽吸热性是通过水凝胶内的水份的存储和传递的,由于隔着塑料薄膜不能直接接触人体的肌肤而大打折扣,而如果用凉水毛巾冷敷的话,会因为毛巾的淌水而不舒服。所以,人们仍然希望有一种既能将凉水的凉感能与肌肤直接接触而清凉降温,又不会产生淌水难受的水凝胶冷敷袋出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以吸水树脂为填料的,布片为外袋的能吸水膨胀的水凝胶袋及制作方法,让用户买回去后自己浸水膨胀成内有水凝胶的水凝胶袋。将袋内的水凝胶通过布片的渗水透湿原理,使凉水的凉感能直接传递到人体肌肤,起到快速的吸热降温效果。现有技术的水凝胶袋是隔着塑料薄膜传递温度的,其凉水的快感不能直接传递给肌肤,散热降温的效果大打折扣。本发明的水凝胶袋至少有一面为能吸水透湿的布片,凉水的凉感能快速传递到人体肌肤,起到比现有技术吸热降温更快、更凉爽的效果。由于袋内的吸水树脂量控制在浸泡吸水后未达100%的饱和度,凝胶袋布片的表面始终处于半干湿状态不会淌水,就克服了冷水毛巾会淌水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以能吸水不会逆解的优质吸水树脂颗粒为填料,以能渗水的但又不会漏出吸水树脂的布料制作外袋,如高支数布片(大于100D支数)或无纺布,也可以在另一边用塑料薄膜,将吸水树脂均匀地粘洒在袋片上,通过缝合或热合封闭后,吸水树脂或吸水后的水凝胶便不会从布眼或缝眼中逸出或渗出,以保证用户冷敷使用时,不会因水树脂的渗出水凝胶而浪费及不卫生。用户使用时,预先将水凝胶布袋浸泡在水里膨胀,将吸水树脂膨胀成水凝胶,水凝胶袋敷在人体的所需部位,肌肤便能直接感受到凉水吸热的快感。为防止水凝胶袋吸水后无限膨胀成一个大面包形而无法使用,本发明将水凝胶袋缝制或热合而成的带网格线的片状袋子,吸水膨胀后成为一个有多个小面包形凸起排列集合的水凝胶袋,或以多条棍柱形凸起排列集合的水凝胶袋,以方便使用和控制吸水树脂量在浸泡吸水后的饱和度低于100%,使布片始终保持在半干湿状态,但又不会淌水。
本发明的水凝胶袋内的吸水树脂均匀分布方法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产品外形及用途的不同需要,先设计网格线排列,用点涂或丝网印刷的方法将水溶性胶水如聚乙烯醇、素甲基纤维素钠,均匀地涂印在一张袋片上,洒上吸水树脂颗粒烘干后,去除未粘胶的多余颗粒,再和另一张袋片一起缝制或热合成网格状袋子,各小格子的吸水树脂在吸水后的水凝胶不会相互流通。
上述对本发明的网格状袋子进行了论述,在网格状袋子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如条柱状袋子、网点状袋子等,都是将大袋子内的吸水树脂分隔在小范围,防止吸水树脂吸水后将大袋子膨胀隆起成大面包形而无法使用。以下将对条柱状袋子、网点状袋子分别论述。
条柱状袋子:准备制袋的上片和下片,其中至少有一片是可以吸水透湿的布片,如棉布、化纤布、无纺布,另一片也可以用不透水的塑料膜替代。用缝制或热合的方法作成单面开口的中间有缝线或热合线的线条排列的袋片,将吸水树脂颗粒均匀地放入各个条柱中再封口。用户使用时只需将袋子浸泡在水中,水便会通过袋子的上片和下片渗透到吸水树脂上,吸水树脂遇水吸水膨胀成水凝胶,袋子成为水凝胶袋。由于有线条的限制,水凝胶袋不会产生无法使用的大面包状,而是一个有多棍柱凸起排列集合的水凝胶袋。由于水凝胶袋内的吸水树脂控制在浸泡吸水的饱和度低于100%内,水凝胶袋的上片和下片表面始终处于半干湿状态而不会淌水,人体肌肤接触时始终有湿漉漉凉丝丝感受,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
网点状袋子:准备制袋的上片和下片,其中至少有一片是可以吸水透湿的布片,如棉布、化纤布、无纺布,另一片也可以用不透水的塑料膜替代。用缝制或热合的方法作成留有袋口的中间有均匀分布热合点排列的袋片,将吸水树脂颗粒灌入袋口后再封口。用户使用时只需将袋子浸泡在水中,水便会通过袋子的上片和下片渗透到吸水树脂上,吸水树脂遇水吸水膨胀成水凝胶,袋子成为水凝胶袋。由于有热合点的限制,水凝胶袋不会产生无法使用的大面包状,而是一个有多个小面包形的均匀凸起排列集合的水凝胶袋。由于水凝胶袋内的吸水树脂控制在浸泡吸水的饱和度低于100%内,水凝胶袋的上片和下片表面始终处于半干湿状态而不会淌水,人体肌肤接触时始终有湿漉漉凉丝丝感受,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
从上述发明内容中可以知道,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将现有技术的塑料薄膜为袋子的封闭式水凝胶袋,改为至少有一片为吸水透湿的布料为袋子的网格状水凝胶袋,水凝胶袋内的吸水树脂吸水饱和度低于100%,水凝胶袋浸泡吸水后不会淌水,用户能享受到与肌肤直接触凉水吸热的快感,又无冷水毛巾会淌水的缺点,另外也为生产和运输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网格状水凝胶袋制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条柱状水凝胶袋制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点状水凝胶袋制作示意图。
最佳实施方案:
请参见图1-3,上片1、下片2、胶水3、吸水树脂4、网格线5、袋子6、水凝胶袋7、水8、凸起9、线条10、条柱11、袋子12、水凝胶袋13、凸起14、热合点15、袋子16、水凝胶袋17、凸起18。
请参见图1,准备制袋的上片1和下片2,其中至少有一片是可以吸水透湿的布片,如棉布、化纤布、无纺布,另一片也可以用不透水的塑料膜替代。将水溶性胶水3均匀的涂印或点涂在下片2上,洒上吸水树脂4烘干胶水3后,将未粘胶的吸水树脂4甩掉(抖掉或吹掉),再于上片1相叠(有吸水树脂4的一面在内侧),缝合或热合成有网格线5的内有均匀分布吸水树脂4的袋子6(吸水后为水凝胶袋7)。用户使用时只需将袋子6浸泡在水8中,水8便会通过袋子6的上片1和下片2渗透到吸水树脂4上,吸水树脂4遇水8吸水膨胀成水凝胶,袋子6成为水凝胶袋7。由于有网格线5的限制,水凝胶袋7不会产生无法使用的大面包状,而是一个有多个小面包形凸起9排列集合的水凝胶袋7。由于水凝胶袋7内的吸水树脂4控制在浸泡吸水的饱和度低于100%内,水凝胶袋7的上片1和下片2表面始终处于半干湿状态而不会淌水,人体肌肤接触时始终有湿漉漉凉丝丝感受,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
请参见图2,准备制袋的上片1和下片2,其中至少有一片是可以吸水透湿的布片,如棉布、化纤布、无纺布,另一片也可以用不透水的塑料膜替代。用缝制或热合的方法作成单面开口的中间有缝线或热合线的线条10排列的袋片,将吸水树脂4颗粒均匀地放入各个条柱11中再封口。用户使用时只需将袋子12浸泡在水8中,水8便会通过袋子12的上片1和下片2渗透到吸水树脂4上,吸水树脂4遇水8吸水膨胀成水凝胶,袋子12成为水凝胶袋13。由于有线条10的限制,水凝胶袋13不会产生无法使用的大面包状,而是一个有多棍柱凸起14排列集合的水凝胶袋13。由于水凝胶袋13内的吸水树脂4控制在浸泡吸水的饱和度低于100%内,水凝胶袋13的上片1和下片2表面始终处于半干湿状态而不会淌水,人体肌肤接触时始终有湿漉漉凉丝丝感受,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
请参见图3,准备制袋的上片1和下片2,其中至少有一片是可以吸水透湿的布片,如棉布、化纤布、无纺布,另一片也可以用不透水的塑料膜替代。用缝制或热合的方法作成留有袋口14的中间有均匀分布热合点15排列的袋片,将吸水树脂4颗粒灌入袋口14后再封口。用户使用时只需将袋子16浸泡在水8中,水8便会通过袋子16的上片1和下片2渗透到吸水树脂4上,吸水树脂4遇水8吸水膨胀成水凝胶,袋子16成为水凝胶袋17。由于有热合点16的限制,水凝胶袋13不会产生无法使用的大面包状,而是一个有多个小面包形的均匀凸起18排列集合的水凝胶袋17。由于水凝胶袋17内的吸水树脂4控制在浸泡吸水的饱和度低于100%内,水凝胶袋17的上片1和下片2表面始终处于半干湿状态而不会淌水,人体肌肤接触时始终有湿漉漉凉丝丝感受,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了论述,在不超出本发明范围内仍可对本发明内容进行修改,如将本发明的方形水凝胶袋,改为条形、圆形、蛋形、花形等,将袋子制成花朵状、鳞片状等,或在本发明的水凝胶袋外再配一个袋子等,都不影响本发明内容的实施。

Claims (6)

1,一种由布片和填料组成的能吸水膨胀的水凝胶袋及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水凝胶袋是由上片(1)下片(2)的布片热合或缝制成网格状袋子(6)、条柱状袋子(12)或网点状袋子(17),将吸水树脂(4)均匀分布后,浸入水(8)中吸水膨胀而成的水凝胶袋(7)、水凝胶袋(13)或水凝胶袋(17)。
2,据权项1所述的水凝胶袋的布片,其特征是:以能渗水的但又不会漏出吸水树脂的布料制作外袋,可以是两片布片,也可以是一片布片和一片塑料薄膜。
3,据权项1所述的填料,其特征是:颗粒状的,能吸水膨胀但遇水不会溶解的吸水树脂(4)。
4,据权项1所述的网格状袋子(6),其特征是:吸水树脂(4)被均匀地分布在各网格线(5)内,吸水膨胀后成为一个有多个小面包形凸起(9)排列集合的水凝胶袋(7)。
5,据权项1所述的条柱状袋子(12),其特征是:吸水树脂(4)被均匀地分布在各条柱(11)内,吸水膨胀后成为一个有多棍柱凸起(14)排列集合的水水凝胶袋(13)。
6,据权项1所述的网点状袋子(16),其特征是:吸水树脂(4)被均匀地分布在各网格线(5)内,吸水膨胀后成为一个有多个小面包形凸起(18)排列集合的水凝胶袋(17)。
CNA2008100322688A 2008-01-04 2008-01-04 能吸水膨胀的水凝胶袋及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14741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322688A CN101474111A (zh) 2008-01-04 2008-01-04 能吸水膨胀的水凝胶袋及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322688A CN101474111A (zh) 2008-01-04 2008-01-04 能吸水膨胀的水凝胶袋及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4111A true CN101474111A (zh) 2009-07-08

Family

ID=40834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322688A Pending CN101474111A (zh) 2008-01-04 2008-01-04 能吸水膨胀的水凝胶袋及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7411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5337A (zh) * 2009-04-15 2012-03-28 石崎资材株式会社 吸水垫
CN102429765A (zh) * 2011-12-14 2012-05-02 于宽仁 环保型保温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5337A (zh) * 2009-04-15 2012-03-28 石崎资材株式会社 吸水垫
CN102429765A (zh) * 2011-12-14 2012-05-02 于宽仁 环保型保温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92436B (zh)
JPWO2006006652A1 (ja) 発熱体
US8844158B2 (en) Super absorber polymer felt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JP2005529768A (ja) 押出し成形された高吸収性織物
US20100108287A1 (en) Structure for cooling
JPWO2006006662A1 (ja) 発熱体
CN104010599A (zh) 蒸气温热器具
JPH02142561A (ja) 発熱性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06006655A1 (ja) 発熱パッド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NO164512B (no) Sanitetsbind.
WO2006006653A1 (ja) マイクロヒータ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847345B (zh) 发热器具及其制造方法
CA2573279A1 (en) Heat generating body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WO2006006657A1 (ja) 関節周囲部用温熱包装体
WO2006006645A1 (ja) 発熱混合物の製造方法、発熱混合物、発熱組成物及び発熱体
CN101474111A (zh) 能吸水膨胀的水凝胶袋及制作方法
JP2862274B2 (ja) 吸水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7055957B1 (ja) 発熱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発熱体
JP2012183228A (ja) 冷却シート、冷却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冷却服
WO2006006649A1 (ja) 湿潤性発熱組成物圧縮体、発熱体及び湿潤性発熱組成物圧縮体の製造方法
JPH07314613A (ja) 吸水性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吸水性シートを用いた鮮度保持方法
JP2007186626A (ja) 成形性含余剰水発熱組成物、発熱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60073324A1 (en) Exothermic film
CN210962642U (zh) 一种防溢乳垫
JPH02274248A (ja) 発熱保温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