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6475B - 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6475B
CN101456475B CN2007101720546A CN200710172054A CN101456475B CN 101456475 B CN101456475 B CN 101456475B CN 2007101720546 A CN2007101720546 A CN 2007101720546A CN 200710172054 A CN200710172054 A CN 200710172054A CN 101456475 B CN101456475 B CN 1014564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pozygal
spare
assembly
joint assembly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720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6475A (zh
Inventor
蔡良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URI COMMERCIAL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URI COMMERCIAL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URI COMMERCIAL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URI COMMERCIAL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720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64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6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6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6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64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nsible Doors And Revolving Doors (AREA)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可折叠式集装箱,包括底板,相对该底板的顶板,上、下侧板,前框及相对于该前框的门框;顶板的四个角固有前、后端上角件,底板的四个角固有前、后端下角件,上侧板的上缘通过前、后端上关节组件、至少一个上关节组件与前、后端上角件铰链以及顶板中间部分铰链;上侧板的下缘通过前、后端中关节组件以及若干个中关节组件与下侧板的上缘铰链;下侧板的下缘通过前、后端下关节组件、至少一个下关节组件与前、后端下角件铰链、底板中间部分铰链;前框的下缘两侧通过一前铰链构件铰链于前端下角件上,前框的上缘通过可拆卸紧固件与端楣连接;门框的下端的两侧通过一后铰链构件铰链于后端下角件上,门框的上缘与门楣通过可拆卸的紧固件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特别是一种可折叠的集装箱。该可折叠式集装箱在无装载货物时,可以折叠收合,以使其所占体积最小化,达到节省堆叠空间及便于运输的目的,进而大幅降低存储及运输成本。 
背景技术
一般传统货柜是采用固定式结构,并具有相当大的规格化空间,以装载庞大的货物量,一般货物运输常用的货柜类型为干货柜(dry container),其规格主要有20呎柜和40呎柜等。仅当货柜在货物卸出未使用时,常存放于货柜储运场或一般空间,而空货柜硕大的体积造成存储上极大的浪费,且在存放货柜时,往往需要以吊具将货柜堆叠,以达到空间上的利用;因每只货柜的高度达2.5米(公尺)余,因此几层货柜叠放的高度相当可观,以致于叠放非常麻烦,且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此外,空柜在转运、移动时,受到空货柜固定体积的限制,其以特定运送方式(如货柜联结车)运送的效益低,只能有限度地运送一定数量的空柜,而造成庞大的运输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该可折叠式集装箱在无装载货物时,可以折叠收合,以使其所占体积最小化,达到节省堆叠空间及便于运输的目的,进而大幅降低存储及运输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可折叠式集装箱,包括一底板,一相对该底板的顶板,二相对侧板,一前框及一相对于该前框的门框,共同构成一矩形体;所述各个侧板具有一上侧板及一下侧板,在顶板的四个角固定有两个前端上角件和两个后端上角件,在底板的四个角固定有两个前端下角件和两个后端下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的上缘前端通过一个前端上关节组件与前端上角件铰链,上侧板的上缘后端通过一个后端上关节组件与后端上角件铰链,上侧板的上缘中间部分通过至少一个上关节组件与所述顶侧梁中间部分铰链;所述上侧板的下缘通过一 个前端中关节组件、一个后端中关节组件以及若干个中关节组件与所述下侧板的上缘铰链;所述下侧板的下缘前端通过一个前端下关节组件与前端下角件铰链,下侧板的下缘后端通过一个后端下关节组件与后端下角件铰链,下侧板的下缘中间部分通过至少一个下关节组件与所述底侧梁中间部分铰链;所述前框的下缘两侧通过一前铰链构件铰接于两前端下角件上,前框的上缘通过可拆卸紧固件与端楣连接,所述端楣的两端固定在两前端上角件上;所述门框下端的两侧通过一后铰链构件铰接于两后端下角件上,所述门框的上缘与所述门楣通过可拆卸的紧固件连接,所述门楣的两端与所述后端上角件固定连接。 
为了增强二相对侧板的抗侧推能力,所述前端上关节组件与上关节组件之间、各上关节组件之间以及上关节组件与后端上关节组件之间采用上侧梁连接;所述前端中关节组件与中关节组件之间、各中关节组件之间以及中关节组件与后端中关节组件之间采用中上侧梁、中下侧梁及中外侧梁连接;所述前端下关节组件与下关节组件之间、各下关节组件之间以及下关节组件与后端下关节组件之间采用下侧梁连接;所述前端上关节组件与前端中关节组件以及前端中关节组件与前端下关节组件之间分别采用前上角柱和前下角柱连接;所述上关节组件与中关节组件之间以及中关节组件与下关节组件之间通过中上角柱和中下角柱连接;所述后端上关节组件与后端中关节组件以及后端中关节组件与后端下关节组件之间分别采用门上角柱和门下角柱连接;采用上述方式连接后,可以使侧板支柱形成网格化加强,增加侧板的抗侧推能力。 
在本发明中,所述前端上关节组件、各上关节组件、后端上关节组件的结构相同,均由上、下关节件、活动连接上、下关节件的转轴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在上、下关节件之间的若干螺栓紧固件组成,所述上、下关节件可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转动,所述紧固件可使上、下关节件之间伸展定位并紧紧连接固定;所述前端上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与前端上角件连接,前端上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与所述前上角柱的上端连接,所述各上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与所述顶侧梁连接,各上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与所述中上角柱的上端连接,所述后端上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与后端上角件连接,后端上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与所述门上角柱的上端连接,所述前端上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与上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之间、各上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之间、上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与后端上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之间通过上侧梁连接。 
对于前端上关节组件、各上关节组件、后端上关节组件来说,在所述上、下关节件之间设置有防止水从上、下关节件之间渗透入柜内的密封条。 
在所述下关节件上开设有一U型结构的密封条槽,所述密封条镶嵌在所述密封条槽内, 在所述上关节件上设置有用以压迫所述密封条的凸条。 
为了防止转轴的周向转动和轴向串动,在所述下关节件上设置有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顶住所述转轴,在所述转轴被紧定螺钉的部位设置有一环槽,该环槽可限制转轴的轴向串动。 
为了降低上、下关节件在折叠过程中发出的噪声,在所述转轴上套有尼龙轴套。 
为了降低维修成本,在所述上关节件上镶嵌有用以旋接所述螺栓紧固件的螺丝套,当螺丝套内的丝扣损坏后,更新新的螺丝套即可。 
考虑到上、下关节件一般都是长时间处于伸展状态,它们之间会产生一个很强的吸合力,折叠时比较费劲,因此在上关节件上旋有一个以上的顶进螺钉,该顶进螺钉的针端顶在所述下关节件上,折叠前,向内旋转顶进螺钉,使上、下关节件之间相互松开,使折叠起来更省力。 
在本发明中,所述前端中关节组件、各中关节组件、后端中关节组件的结构相同,均由上、下关节件、铰座、两转轴、若干可拆卸的螺栓紧固件组成,上、下关节件与所述铰座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若干可拆卸的螺栓紧固件将上、下关节件与铰座紧紧固定连接,所述上、下关节件可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转动;所述前端中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与前上角柱的下端连接,前端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与所述前下角柱的上端连接,所述各中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与所述中上角柱的下端连接,各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与所述中下角柱的上端连接,所述后端中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与后端上角柱的下端连接,后端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与所述门下角柱的上端连接;所述前端中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与中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之间、各中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之间、中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与后端中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之间通过中上侧梁连接;所述前端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与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之间、各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之间、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与后端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之间通过中下侧梁连接;所述前端中关节组件的铰座与中关节组件的铰座之间、各中关节组件的铰座之间、中关节组件的铰座与后端中关节组件的铰座之间通过中外侧梁连接。 
在本发明中,所述前端下关节组件、各下关节组件、后端下关节组件的结构相同,均由上、下关节件、活动连接上、下关节件的转轴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在上、下关节件之间的若干螺栓紧固件组成,所述上、下关节件可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转动,所述紧固件可使上、下关节件之间伸展定位并紧紧连接固定;所述前端下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与前下角柱的下端连接,前端下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与所述前端下角件连接;所述各下关节组件的上关节 件与所述中下角柱的下端连接,各下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与所述底侧梁连接;所述后端下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与所述门下角柱的下端连接,后端下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件与所述后角件的上端连接;所述前端下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与下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之间、各下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之间、下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与后端下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件之间通过下侧梁连接。 
在所述前端上关节组件、前端中关节组件、前端下关节组件、后端上关节组件、后端中关节组件、后端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件外侧可拆卸安装有整体的关节部位密封件,以防止水从此处渗入箱内。 
本发明的前框包括前顶梁、前底梁、两前底梁接头以及上、下端与前顶梁和前底梁固定连接的前端板,两前底梁接头固定在前底梁的两端,所述前框与所述前端下角件铰链的前铰链构件包括一固定在前端下角件上的轴座、两固定在前底梁接头上并介于轴座两侧的两轴耳、两穿过轴座与一轴耳的铰转轴;所述前顶梁与所述端楣通过可拆卸螺栓连接。 
更进一步的是所述前顶梁的横截面为L形状,所述端楣的横截面为反倒L形状,使前顶梁与所述端楣形成相互咬合结构,以限制前框向外翻转。 
为了使前框在处于载货状态时,能与前上角柱、前下角柱牢固连接,同时又不影响前框的翻转,本发明在所述前框的前端板与前上、下角柱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活动支撑杆。 
为了使前框在处于载货状态时,能与前端下角件牢固连接,所述两前底梁接头与所述前端下角件之间通过一可拆卸的销轴连接。 
本发明在卸下所述前底梁与所述前端下角件之间的销轴、所述前顶梁与所述端楣之间的可拆卸螺栓以及前端上关节组件、前端中关节组件、前端下关节组件上的整体关节部位密封件并松开活动支撑杆,就可以使整个前框绕前铰链组件中铰转轴的轴线进行翻转。 
所述门框包括一个门槛、两个门槛接头、两扇货柜门、四根伸缩式门锁杆、一个门顶梁、两个门顶梁接头、八个上固定锁座、四个下固定锁座、若干铰链板;所述四个上固定锁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楣上,四个上固定锁座安装在门顶梁上,四个下固定锁座固定在门槛上,每一个下固定锁座的位置与门楣上的一个上固定锁座以及门顶梁上的上固定锁座的位置对应;所述伸缩式门锁杆锁接在上固定锁座、下固定锁座上;所述门顶梁与所述门楣通过可拆卸螺栓连接;所述若干铰链板分成对称两组,每一组中的每一个铰链板一端分别通过铰销铰链于两侧的门上角柱和门下角柱上,每一个铰链板的另一端通过柜门固定螺栓与货柜门可拆卸连接,使两扇货柜门能通过铰链板绕铰销进行开启与关闭;所述两门槛接头固定 在门槛的两端,所述门框的下端两侧与两后端下角件铰连的后铰链构件包括一固定在后端下角件上的轴座、两固定在门槛接头上并介于轴座两侧的两轴耳、两穿过轴座与一轴耳的铰转轴,这样门槛就可以绕铰转轴的轴线转动。 
更进一步的是所述门顶梁的横截面为L形状,所述门楣为反倒L形状,使门顶梁与所述门楣形成相互咬合结构,以限制整个门框向外翻转。 
为了使门框在处于载货状态时,能与后下角件牢固连接,所述门槛接头与所述后下角件之间通过一可拆卸的销轴连接。 
所述两扇货柜门之间、每扇货柜门与门上、下角柱之间、每扇货柜门与门槛、门顶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本发明的可折叠式集装箱还包括在可折叠式集装箱折叠以后,将前(后)端上角件与前(后)端下角件锁接起来的折叠柜锁具组件,所述折叠柜锁具组件包括固定于前(后)端上角件与前(后)端下角件上的上、下锁钩,可拆卸地钩于上、下锁钩上的第一、第二锁杆,一端活动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一、第二锁杆的锁套。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可折叠式集装箱能在装载货物时打开,空箱时折叠,节省了空箱回转时的空间,使在同等装载体积的运输工具能运送更多的空可折叠式集装箱。本发明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具有如下优点:1、各板的枢轴处强度符合设计规范,不会容易出现渗水问题。2、侧板的抗侧推完全能达到设计要求。 
本发明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折叠式集装箱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折叠式集装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a为图3的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可折叠式集装箱的前面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5的B-B剖视图。 
图8为图5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5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可折叠式集装箱的后面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A-A剖视图。 
图12为图10的B-B剖视图。 
图13为图10的E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图10的F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可折叠式集装箱的顶面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A-A剖视图。 
图17为图16的B-B剖视图。 
图18为图16的C-C剖视图。 
图19为图16的D向视图。 
图20为本发明可折叠式集装箱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的俯视图。 
图22为图20的放大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可折叠式集装箱的上关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的A-A剖视图。 
图25为图23的B-B剖视图。 
图26为本发明上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件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6的左视图。 
图28为本发明上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件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图28的左视图。 
图30为为本发明上关节组件翻转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可折叠式集装箱的中关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31的A-A剖视图。 
图33为图31的B-B剖视图。 
图34为本发明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件结构示意图。 
图35为图34的左视图。 
图36为本发明中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件结构示意图。 
图37为图36的左视图。 
图38为为本发明中关节组件中的铰座结构示意图。 
图39为图38的左视图。 
图40为为本发明中关节组件翻转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可折叠式集装箱的下关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2为图41的A-A剖视图。 
图43为图41的B-B剖视图。 
图44为本发明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件结构示意图。 
图45为图47的左视图。 
图46为本发明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件结构示意图。 
图47为图46的左视图。 
图48为本发明下关节组件翻转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9为本发明铰链板与门上角柱、货柜门之间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0为图49的A-A剖视图。 
图51为本发明铰链板与门上角柱、货柜门之间另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2为图51的A-A剖视图。 
图53为本发明可折叠式集装箱的折叠柜锁具组件处于锁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4为本发明折叠柜锁具组件第一锁杆与锁套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55为本发明折叠柜锁具组件第二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6为本发明活动支撑杆结构及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发明。 
参看图1、图2、图5、图10、图15、图20,可折叠式集装箱,包括一底板1,一相对该底板1的顶板2,二相对侧板,一前框3及一相对于该前框3的门框4,共同构成一矩形体。各个侧板具有一上侧板51及一下侧板52。 
参看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在顶板2的四个角焊接固定有两个前端上角件21和两个后端上角件22,在顶板2的前端焊接有端楣26,端楣26的两端也焊接在两个前端上角件21上。端楣26的横截面为反倒L形状。 
在顶板2的后端焊接有门楣28,门楣28的两端也焊接在两个后端上角件22上。门楣 28为反倒L形状。 
两个前端上角件21分别与两个前端上关节组件61中的上关节件焊接连接,两个后端上角件22分别与两个后端上关节组件62中的上关节件焊接连接。对于20呎柜或40呎柜来说,在顶板2两侧的顶侧梁24上焊接有若干个上关节组件63。 
顶板2一侧的前端上关节组件61、各上关节组件63、后端上关节组件62之间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但最好是相等,这样整个集装箱柜显得更加美观。 
前端上关节组件61与上关节组件63之间、各上关节组件63之间、上关节组件63与后端上关节组件62之间通过上侧梁511焊接连接,以增加各关节组件之间的抗推能力。 
参看图20、图21、图22,在底板1的四个角焊接固定有两个前端下角件11和两个后端下角件12,两个前端下角件11分别与两个前端下关节组件64中的下关节件焊接连接,两个后端下角件12分别与两个后端下关节组件65中的下关节件焊接连接。对于20呎柜或40呎柜来说,在底板2两侧的底侧梁25上焊接有若干个下关节组件66。 
底板1一侧的前端下关节组件64、下关节组件66、后端下关节组件65的位置与顶板2一侧的前端上关节组件61、各上关节组件63、后端上关节组件62位置相对应。前端下关节组件64与下关节组件66之间、各下关节组件66之间、下关节组件66与后端下关节组件65之间通过下侧梁521焊接连接,以增加各关节组件之间的抗推能力。 
在前端下角件11上焊接有用以铰接前框3的前铰链构件中的轴座31。在后端下角件12上焊接有用以铰接门框4的后铰链构件中的轴座41。 
参看图1、图3、图3a和图4,各个侧板分为一上侧板51及一下侧板52,对于20呎柜或40呎柜来说,上侧板51包括若干板面、一根前上角柱512、一根门上角柱513、若干中上角柱514、若干上侧梁511、若干中上侧梁515,它们之间相互焊接形成上侧板51,其中前端上关节组件61的下关节件与上关节组件63的下关节件之间、相邻两上关节组件63的下关节件之间、上关节组件63的下关节件之间与后端上关节组件62的下关节件之间通过上侧梁511焊接连接,前端上关节组件61的下关节件还与前上角柱512的上端焊接连接,各个上关节组件63的下关节件还与中上角柱514的上端焊接连接,后端上关节组件62的下关节件还与门上角柱513的上端焊接连接。前上角柱512的下端与前端中关节组件67中的上关节件焊接连接,中上角柱514的下端与中关节组件68中的上关节件焊接连接,门上角柱513的下端与后端中关节组件69中的上关节件焊接连接。前端中关节组件67中的上关节件与中关节组件68中的上关节件之间、相邻两中关节组件68中的上关节件之间、中 关节组件68中的上关节件与后端中关节组件69中的上关节件之间通过中上侧梁515焊接连接。 
前端中关节组件67中的铰座与中关节组件68中的铰座之间、相邻两中关节组件68中的铰座之间、中关节组件68中的铰座与后端中关节组件69中的铰座之间通过中外侧梁53焊接连接。 
对于对于20呎柜或40呎柜来说,,下侧板52包括若干板面、一根前下角柱522、一根门下角柱523、若干中下角柱524、若干中下侧梁525、若干下侧梁521。它们之间相互焊接形成下侧板52,其中前端下关节组件64的上关节件与下关节组件66的上关节件之间、相邻两下关节组件66的上关节件之间、下关节组件66的上关节件之间与后端下关节组件65的上关节件之间通过下侧梁521焊接连接,前端下关节组件64的上关节件还与前下角柱522的下端焊接连接,各个下关节组件66的上关节件还与中下角柱524的下端焊接连接,后端下关节组件65的上关节件还与门下角柱523的下端焊接连接。前下角柱522的上端与前端中关节组件67中的下关节件焊接连接,中下角柱524的下端与中关节组件68中的下关节件焊接连接,门下角柱523的下端与后端中关节组件69中的下关节件焊接连接。前端中关节组件67中的下关节件与中关节组件68中的下关节件之间、相邻两中关节组件68中的下关节件之间、中关节组件68中的下关节件与后端中关节组件69中的下关节件之间通过中下侧梁525焊接连接。 
在中外侧梁53与中上侧梁515、中下侧梁525之间设置有密封条54,以防止水从中外侧梁53与中上侧梁515、中下侧梁525之间的缝隙渗透入柜内。 
参见图5、图6、图7、图8、图9,前框3包括前顶梁32、前底梁33、两前底梁接头34以及上、下端与前顶梁32和前底梁33固定连接的前端板35,两前底梁接头34固定在前底梁33的两端,前框3与前端下角件11铰链的前铰链构件包括一固定在前端下角件11上的轴座31、两固定在前底梁接头34上并介于轴座31两侧的两轴耳36、两穿过轴座31与一轴耳36的铰转轴37。 
前顶梁32的横截面为L形状,与横截面为反倒L形状的端楣26相互咬合,可拆卸螺栓38穿过前顶梁32和端楣26上,使前顶梁32与端楣26可拆卸连接。 
前顶梁32和端楣26采用相互咬合方式可以限制前框3向外翻转。 
为了使前框3在处于载货状态时,能与前端下角件11牢固连接,前底梁33两端的前底梁接头34与前端下角件11之间通过一可拆卸的销轴39连接。 
在前顶梁32的两端焊接有前顶梁接头311,前顶梁接头311与前端上角件21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前端锲板312。 
参看图9,在前端上关节组件61、前端中关节组件67、前端下关节组件64的上、下关节件的外侧通过螺钉安装有关节部位密封件23,以密封上、下关节件。 
为了使前框3在处于载货状态时,能与前端上角柱21、前端下角柱11牢固连接,同时又不影响前框3的翻转,在前框3的前端板35与前上角柱512、前下角柱52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活动支撑杆30。 
参见图56,活动支撑杆30,包括杆座301、转轴302、支撑杆303、固定套304、内螺套305、定位垫圈306、定位螺母307。杆座301由两块独立的支撑块构成,每块支撑块上开有一容纳转轴302的转轴孔;支撑块上具有两个与支撑块底面成45度的夹角的定位面308、309。定位面308、309以转轴孔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支撑杆303的下端设置有一螺栓部303C并在螺栓部303C上套有定位垫圈309和旋有定位螺母307,同时将支撑杆303的下端焊接在转轴302的中部,支撑杆303与转轴302垂直相交。支撑杆303的上部具有一与支撑杆303的杆部成135度的夹角的支撑掌303A,在支撑掌303A开设有一通孔303B。 
将杆座301的两块支撑块套在转轴302的两端,然后将它们的底面焊接在前端板35的内板面上合适的位置,就可以支撑杆303安装在前框3上。 
在侧板的侧板前上角柱512或前下角柱上的合适位置钻一孔,将固定套304安装在该孔中并焊接固定,然后将内螺套305镶嵌在固定套304中即可。固定套304和内螺套305安装时要注意内螺套305和固定套304的端面应与侧板的内板面平行或低于侧板的内板面,以保证前框3在翻转过程中,内螺套305和固定套304不会对前框3形成干涉。如果内螺套305损坏,可以将内螺套305从固定套304中取出,换上新的内螺套305即可。 
当前框3需要进行折叠时,可以先退出螺栓310A和松开定位螺母307,然后将整个支撑杆30连同转轴302一起绕转轴302的中心线翻转90度(至图56中虚线的位置),再旋紧定位螺母307就可使整个活动支撑杆30固定在折叠的位置,翻转前框3至折叠状态。 
当前框3打开到折叠柜装货的位置后,将整个活动支撑杆30连同转轴302一起绕转轴302的中心线反翻转90度至支撑位置,旋紧定位螺母307,靠杆座301上定位螺母307的作用,支撑杆303的杆部处于与前端板35和侧板成45度夹角位置(至图56中实线的位置),这时,支撑掌303A上的通孔303B正好与侧板的前上角柱512或前下角柱中的内螺套305 对准,将螺栓310A穿过支撑掌303A上的通孔303B并螺设于内螺套305中即可使整个活动支撑杆30牢固地与前端板35和侧板连接,保证前端板35和侧板成90度连接,不会发生松动,以符合集装箱的技术规范。 
卸下前底梁接头34与前端下角件11之间的销轴39以及前顶梁32与端楣26之间的可拆卸螺栓38,再卸下前端上关节组件61、前端中关节组件67、前端下关节组件64的上、下关节件的外侧的关节部位密封件23,以及松开活动支撑杆,就可以使整个前框3绕前铰链组件中铰转轴37的轴线进行翻转。 
参见图10至图14,门框4包括一个门槛40、两个门槛接头401、两个轴座41、两个铰转轴411、两扇货柜门42、四根伸缩式门锁杆43、一个门顶梁44、两个门顶梁接头441、八个上固定锁座45、四个下固定锁座46、八块铰链板48。四个上固定锁座45固定安装在门楣28上,四个上固定锁座45安装在门顶梁44上,四个下固定锁座46固定在门槛上,每一个下固定锁座46的位置与门楣28上的一个上固定锁座45以及门顶梁44上的上固定锁座45的位置对应。伸缩式门锁杆43锁接在上固定锁座45、下固定锁座46上; 
八块铰链板48分成对称两组,每一组中的每一个铰链板48一端分别通过铰销481铰链于两侧的门上角柱513、门下角柱523上,在货柜门42的门柱421上位于铰链板48与货柜门42的门柱421连接位置上、下两侧焊接有上、下限位挡块482、483,铰链板48嵌入到上、下限位挡块482、483之间,上、下限位挡块482、483突出或平行于铰链板48,以方便铰链板48的顺利导入。 
参见图49、图50,在货柜门42的门柱421一个连接位置上开有一个门柱螺栓孔422,而在铰链板48上也只开有一个螺栓孔484,一个连接位置上的门柱螺栓孔422与安装在连接位置上的铰链板48上的螺栓孔484对中,在门柱421的内侧面上焊接有一个螺帽485,螺帽485的另一端是封闭的,这样水就不会铰链板48上的螺栓孔484及门柱螺栓孔422渗入到货柜中,起到了很好的水封效果。 
安装时,将柜门固定螺栓486从铰链板48的外侧穿过铰链板48上的螺栓孔484后,再穿过门柱螺栓孔422从门柱421的内侧伸出旋入焊接于门柱421内侧的螺帽485中。 
在门柱421上安装有密封于门柱421与门上角柱513、门下角柱523之间的密封件423。该密封件423在货柜门42处于关闭时,密封住门柱421与门上角柱513、门下角柱523之间的缝隙,防止水从此处渗入到货柜中。 
参见图51和图52,螺帽485焊接在铰链板48的外侧上,在螺栓485上套上一个密封圈 487后,从门柱421的内侧穿过门柱螺栓孔422后,再穿过铰链板48上的螺栓孔484从铰链板48的外侧伸出旋入螺帽485中。密封圈487也可以防止水从铰链板48与门柱421之间的缝隙及门框螺栓孔422渗入到货柜中。 
图49和图50所示的方案和参见图54和图55所示的方案为柜门固定螺栓486顺装方法和倒装方法,两种方法在门柱421上同时使用,可以防止货柜门42被人从外卸下,起到防盗的目的。倒装的柜门固定螺栓486在一扇货柜门42上设置一个也可以起到防盗作用。 
当柜门固定螺栓486顺装时,可以保持铰链板48与门柱421之间的水密,当柜门固定螺栓486倒装时,既具有防盗的作用,而且也保持了水密。 
再次参见图10至图14,两门槛接头401固定在门槛40的两端,门框4的下端两侧与两后端下角件12铰连的后铰链构件包括一固定在后端下角件12上的轴座41、两固定在门槛接头401上并介于轴座41两侧的轴耳412、两穿过轴座41与一轴耳412的铰转轴411,这样门槛40就可以绕铰转轴411的轴线转动。 
为了使门框4在处于载货状态时,能与后端下角件12牢固连接,两门槛接头401与后端下角件12之间通过一可拆卸销轴39连接。 
门顶梁44的横截面为L形状,与横截面为反倒L形状的门楣28相互咬合,可拆卸螺栓38穿过门顶梁44和门楣28上的螺栓孔后,使门顶梁44与门楣28可拆卸连接。 
门顶梁44和门楣28采用相互咬合方式可以限制门框4向外翻转。在门顶梁接头441与后端上角件22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后端锲板412。 
两扇货柜门42之间、每扇货柜门42与门槛40及门顶梁44之间设置有密封件49。 
在两扇货柜门42上各有两根门锁杆43,门锁杆43的安装方式与现有货柜上的门锁杆安装方式是一样的,也是通过半边抱箍座安装在货柜门42上。门锁杆43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在门锁杆43的上、下两端各固定有一个可随门锁杆43转动的锁头431,锁头431的结构与现有锁头的结构是一样的,在此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当转动门锁杆43,锁头431可以卡入锁座中,也可以从锁座中退出。本发明是将门锁杆43改为可伸缩结构。 
门锁杆43的可伸缩结构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将门锁杆43分成上、下锁杆432、433,上、下锁杆432、433之间采用螺纹方式连接,以实现伸缩。也可以采用在上、下锁杆432、433直接安装有锁页与门页的锁连接等。 
门顶梁44上的上固定锁座45在门锁杆43缩回至第一位置时以锁住门锁杆43上的锁头431,而门楣28上的上固定锁座45在门锁杆43伸长至第二位置时以锁住门锁杆43上的锁头431。 
当可折叠式集装箱需要折叠时,首先将门锁杆43向外转动90度,然后将门锁杆43上的上锁杆432向下回缩,使上锁杆432上的锁头431退出门楣28上的上固定锁座45而滑落入门顶梁44上的上固定锁座45,再门锁杆43向内转动90度,上锁杆432上的锁头431就会被门顶梁44上的上固定锁座45锁住,使货柜门42与门顶梁44一起转动。门锁杆43与门楣28上的上固定锁座45锁接好以后,将柜门固定螺栓486、门顶梁44与门楣28之间的可拆卸螺栓38、门槛接头401与后端下角件12之间的可拆卸销轴39拆卸下来,用手将货柜门42连同门槛40、门顶梁44、门锁杆43一起绕门框4的下端两侧与两后端下角件12铰连的后铰链构件中的铰转轴411向内翻转,倒在底板1上即可。 
当可折叠式集装箱需要组成柜体时,首先将货柜门42连同门槛40、门顶梁44、门锁杆43一起绕门框4的下端两侧与两后端下角件12铰连的后铰链构件中的铰转轴411向上翻转竖起,然后将四个铰链板48分别对准四个连接位置的上、下限位挡块482、483之间卡入,再用四个柜门固定螺栓486将一扇货柜门42安装好。两扇货柜门42安装好以后,再用可拆卸螺栓38使门顶梁44与门楣28连接好,以及用可拆卸销轴39将门槛接头401与后端下角件12之间连接好,最后将门锁杆43向外转动90度,使上锁杆432上的锁头431退出门顶梁44上的上固定锁座45,然后将门锁杆43上的上锁杆432向上伸出,使上锁杆432上的锁头431伸入到门楣28上的上固定锁座45中,再门锁杆43向内转动90度,上锁杆432上的锁头431就会被门楣28上的上固定锁座45锁住,货柜门42被锁好。开启货柜门42按照现有的集装箱货柜门开启方法即可。 
参看图10和图14,在后端上关节组件62、后端中关节组件69、后端下关节组件65的上、下关节件的外侧通过螺钉安装有关节部位密封件23,以密封上、下关节件。 
前端上关节组件61、各上关节组件63、后端上关节组件62的结构相同,下面就以图23至图30所示的前端上关节组件61为例来说明前端上关节组件61、各上关节组件63、后端上关节组件62。 
参见图23、图24和图25,前端上关节组件61、各上关节组件63、后端上关节组件62均包括上、下关节件71、72、一根转轴73、两个内六角螺栓74、两个螺丝套75、密封条76、紧定螺钉77、顶进螺钉78。 
参看图26和图27,上关节件71为下窄上宽的阶梯形状,其上部711与可折叠式集装箱的顶侧梁24(参见图1和图17、图18)固定连接,上部711的厚度为下部712厚度的两倍左右。在上部711与下部712过渡处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与上关节件71连为一体的叉头座713,在下部712上,叉头座713的两侧可以对称地,也不可以不对称地开设有两个套孔714,两个螺丝套75分别镶嵌到这两个套孔714中,如果螺丝套75损坏了,就可以将损坏的螺丝套75取出,换上新的螺丝套75,这样可以节省维修成本。 
在下部711内面的底部设置有一条与整个下部712宽度相等的,向外突出的凸条715,该凸条715主要的作用是压住密封条76。在叉头座713中开设有一转轴孔716和一紧定螺钉孔717,该转轴孔716沿着叉头座713的宽度方向贯穿整个叉头座713,紧定螺钉孔717的中心轴线应该与转轴孔716的中心轴线垂直相交。 
参看图28和图29,下关节件72为上窄下宽的阶梯形状,其下部722与折叠柜的上侧板(图中未示出)上部固定连接,上部721的厚度只有下部722厚度的一半左右。在上部72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一与叉头座713相匹配的叉座口723,也就是说叉座口723的宽度、厚度及高度与叉头座713的宽度、厚度及高度相一致,叉头座713刚好可以卡入到叉座口723中。叉座口723的两侧为两叉臂724,在两叉臂724中开设有同轴线的转轴孔725,该转轴孔725沿着叉臂724的宽度方向贯穿整个叉臂724,同时,当叉头座713卡入到叉座口723中后,两叉臂724中的转轴孔725应该与叉头座713中的转轴孔716应该处于同一轴线上,以便于转轴73穿过上、下关节件71、72。 
在上部721的内面上开设有一U型结构的密封条槽728,密封条槽728的宽度与整个上部的宽度相等。密封条76也为U型结构,其嵌入到密封条槽728中。在上部721上,叉座口723的两侧可以对称地,也不可以不对称地开设有两个阶梯孔726,开设阶梯孔726主要是便于内六角螺栓74穿过以及螺栓头沉入。这两个阶梯孔726的位置应该在上、下关节件71、72安装在一起时,与上关节件71上的两个螺丝套75同轴线,以方便内六角螺栓74安装。 
为了便于转动,下关节件72的上部721的内外两个顶脚应该倒成具有一定弧度的圆角。在上部721上任何位置,最好是中间位置开设有一顶进螺丝孔727,顶进螺钉78旋入该顶进螺丝孔727中。 
参看图23、图24和图25,具体安装时,将上关节件71的下部712与下关节件72的上部721叠在一起,然后在下关节件72的上部721的两叉臂724中的转轴孔725放入尼龙 转套79,再将转轴73穿过尼龙转套79和上关节件71的叉头座713的转轴孔716,使上、下关节件71、72可转动地连接起来。将一个紧定螺钉77旋入到叉头座713上的紧定螺钉孔717中,对转轴73实施紧定。在转轴73紧定部位开设有一环槽731,紧定螺钉77正好顶入到该环槽731中,这样可以防止转轴73发生轴向串动。 
如果转轴73损坏后,可以旋出紧定螺钉77,将转轴73打出,更换新的转轴73即可。如果是尼龙转套79损坏了,按照这样的方法也可以更换尼龙转套79。 
将上、下关节件71、72装配好以后,即可将它们分别与可折叠式集装箱的顶侧梁24或前端上角件21、后端上角件22和前上角柱512、中上角柱514、门上角柱513焊接形成折叠式集装箱柜。当折叠式集装箱柜打开时,上、下关节件71、72处于伸展状态,将两个内六角螺栓74穿过下关节件72上的阶梯孔726,旋入到嵌入上关节件71中的螺丝套75中即可使上、下关节件71、72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也使整个可折叠式集装箱形成一个稳定的柜体。 
需要折叠时,参看图30,卸下两个内六角螺栓74,将上侧板51向内转动,带动下关节件72绕转轴73的轴线转动,当下关节件2转动到水平状态即可折叠到位。 
在折叠前,先可以旋进顶进螺钉78,松开上、下关节件71、72,以便于转动。 
前端中关节组件67、各中关节组件68、后端中关节组件69的结构相同,下面就以图31至图40所示的前端中关节组件67为例来说明前端中关节组件67、各中关节组件68、后端中关节组件69。 
参见图31、图32和图33,前端中关节组件67、各中关节组件68、后端中关节组件69包括上、下关节件71a、72a、两根转轴73、四个内六角螺栓74、四个螺丝套75、两个密封条76、两个紧定螺钉77、两个顶进螺钉78、铰座710。 
参看图34和图35,上关节件71a为下窄上宽的阶梯形状,其上部711a与折叠柜的上侧板下部(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上部711a的厚度有下部712a厚度的两倍左右。在下部712a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一叉座口713a,叉座口713a的两侧为两叉臂714a,在两叉臂714a中开设有同轴线的转轴孔715a,该转轴孔715a沿着叉臂714a的宽度方向贯穿整个叉臂714a。在下部712a的内面上开设有一U型结构的密封条槽716a,密封条槽716a的宽度与整个下部712a的宽度相等。密封条76也为U型结构,其嵌入到密封条槽716a中。 
在两叉臂714a上各开设有一个套孔717a,这两个套孔717a可以对称地,也不可以不对称地设置在叉座口713a两侧的叉臂714a上,两个螺丝套75分别镶嵌到这两个套孔717a 中,如果螺丝套75损坏了,就可以将损坏的螺丝套75取出,换上新的螺丝套75,这样可以节省维修成本。 
为了便于转动,上关节件71a的下部712a的内外两个顶脚应该倒成具有一定弧度的圆角。 
参看图36和图37,下关节件72a为上窄下宽的阶梯形状,其下部722a与折叠柜的下侧板52上部(参见图1)固定连接,上部721a的厚度有下部722a厚度的一半左右。在上部721a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一叉座口723a,叉座口723a的两侧为两叉臂724a,在两叉臂724a中开设有同轴线的转轴孔725a,该转轴孔725a沿着叉臂724a的宽度方向贯穿整个叉臂724a。在上部721a的内面上开设有一U型结构的密封条槽726a,密封条槽726a的宽度与整个上部721a的宽度相等。密封条76也为U型结构,其嵌入到密封条槽726a中。 
在两叉臂724a上各开设有一个套孔727a,这两个套孔727a可以对称地,也不可以不对称地设置在叉座口723a两侧的叉臂724a上,两个螺丝套75分别镶嵌到这两个套孔727a中,如果螺丝套75损坏了,就可以将损坏的螺丝套75取出,换上新的螺丝套75,这样可以节省维修成本。 
为了便于转动,下关节件72a的上部721a的内外两个顶脚应该倒成具有一定弧度的圆角。 
参看图38和图39,铰座710包括一平板7101和位于平板7101中间并与平板7101连为一体的叉头座7102,在叉头座7102中开设有两条平行的转轴孔7103a、7103b和两个紧定螺钉孔7104a、7104b,两条平行的转轴孔7103a、7103b沿着叉头座7102的宽度方向贯穿整个叉头座7102,两个紧定螺钉孔7104a、7104b分别与两条转轴孔7103a、7103b贯通,紧定螺钉孔7104a、7104b的中心轴线应该与转轴孔7103a、7103b的中心轴线垂直相交。 
在平板7101内面的底部设置有一条与整个平板7101宽度相等的,向外突出的凸条7105,该凸条7105主要的作用是压住安装在上、下关节件71a、72a上的密封条76。 
在平板7101上,叉头座7102的两侧可以对称地,也不可以不对称地开设有四个阶梯孔7106,开设阶梯孔7106主要是便于内六角螺栓74穿过以及螺栓头沉入。这四个阶梯孔7106的位置应该在上、下关节件71a、72a安装在一起时,分别与上、下关节件71a、72a上的四个螺丝套75同轴线,以方便内六角螺栓74安装。 
在平板7101上任何位置,最好是叉头座7102上下位置各开设有一个顶进螺丝孔727,两个顶进螺钉78旋入这两个顶进螺丝孔727中。 
参看图31、图32和图33,具体安装时,将上关节件71a的下部712a与下关节件72a的上部721a叠在铰座710平板7101上,然后在上关节件71a的下部712a的两叉臂714a中的转轴孔715a内和下关节件72a的上部721a的两叉臂724a中的转轴孔725a内放入尼龙转套79,再将一根转轴73穿过上关节件71a的下部712a的两叉臂714a中的转轴孔715a和叉头座7102上的转轴孔7103a,另一根转轴73穿过下关节件72a的上部721a的两叉臂724a中的转轴孔725a和叉头座7102上的转轴孔7103b,使上、下关节件71、72可转动地与铰座710连接起来。将两个紧定螺钉77旋入到叉头座7102上的两个紧定螺钉孔7104a、7104b中,对两根转轴73实施紧定。在两根转轴73紧定部位开设有一环槽731,紧定螺钉77正好顶入到该环槽731中,这样可以防止转轴73发生轴向串动。 
如果转轴73损坏后,可以旋出紧定螺钉77,将转轴73打出,更换新的转轴73即可。如果是尼龙转套79损坏了,按照这样的方法也可以更换尼龙转套79。 
将上、下关节件71a、72a与铰座710装配好以后,即可将它们分别与可折叠式集装箱的前上角柱512、中上角柱514、门上角柱513、前下角柱522、中下角柱524、门下角柱523焊接形成折叠式货柜。当折叠式货柜打开时,上、下关节件71a、72a处于伸展状态,将四个内六角螺栓74穿过铰座710上的阶梯孔7106,旋入到嵌入上、下关节件71a、72a中的四个螺丝套75中即可使上、下关节件71a、72a与铰座710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也使整个折叠柜形成一个稳定的柜体。 
需要折叠时,参看图40,卸下四个内六角螺栓74,将上、下侧板向内转动,带动上、下关节件71a、72a分别绕两根转轴3的轴线转动,当上、下关节件71a、72a转动到水平状态即可折叠到位。在折叠前,先可以旋进顶进螺钉78,顶开上、下关节件71a、72a,以便于转动。当上、下关节件71a、72a转动到水平状态时,上、下关节件71a、72a加起来的厚度正好为铰座710的高度。 
前端下关节组件64、各下关节组件66、后端上关节组件65的结构相同,下面就以图41至图48所示的前端下关节组件64为例来说明前端下关节组件64、各下关节组件66、后端上关节组件65。 
参见图41、图42和图43,前端下关节组件64、各下关节组件66、后端上关节组件65均包括上、下关节件71b、72b、一根转轴73、两个内六角螺栓74、两个螺丝套75、密封条76、紧定螺钉77、顶进螺钉78。 
参看图44和图45,上关节件71b为下窄上宽的阶梯形状,其上部711b与可折叠式集 装箱的下侧板52(参见图1)固定连接,上部711b的厚度为下部712b厚度的两倍左右。在下部712b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一叉座口713b,叉座口713b的两侧为两叉臂714b,在两叉臂714b中开设有同轴线的转轴孔715b,该转轴孔715b沿着叉臂714b的宽度方向贯穿整个叉臂714b。在下部712b的内面上开设有一倒U型结构的密封条槽716b,密封条槽716b的宽度与整个下部的宽度相等。密封条76也为倒U型结构,其嵌入到密封条槽716b中。在下部712b上,叉座口713b的两侧可以对称地,也不可以不对称地开设有两个阶梯孔717b,开设阶梯孔717b主要是便于内六角螺栓74穿过以及螺栓头沉入。这两个阶梯孔717b的位置应该在上、下关节件71b、72b安装在一起时,与下关节件72b上的两个螺丝套75同轴线,以方便内六角螺栓74安装。 
为了便于转动,上关节件71b的下部712b的内外两个顶脚应该倒成具有一定弧度的圆角。在下部712b上任何位置,最好是中间位置开设有一顶进螺丝孔718b,顶进螺钉78旋入该顶进螺丝孔718b中。 
参看图46和图47,下关节件72b为上窄下宽的阶梯形状,其下部722b与折叠柜的底侧梁25(参见图1和图20)固定连接,上部721b的厚度只有下部722b厚度的一半左右。在上部721b与下部722b过渡处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与下关节件72b连为一体的叉头座723b,在叉头座723b中开设有一转轴孔724b和一紧定螺钉孔725b,该转轴孔724b沿着叉头座723b的宽度方向贯穿整个叉头座723b,紧定螺钉孔725b的中心轴线应该与转轴孔724b的中心轴线垂直相交。 
在上部721b上,叉头座723b的两侧可以对称地,也不可以不对称地开设有两个套孔726b,两个螺丝套75分别镶嵌到这两个套孔726b中,如果螺丝套75损坏了,就可以将损坏的螺丝套75取出,换上新的螺丝套75,这样可以节省维修成本。 
叉头座723b与叉座口713b相匹配,也就是说叉座口713b的宽度、厚度及高度与叉头座723b的宽度、厚度及高度相一致,叉头座723b刚好可以卡入到叉座口713b中。当叉头座723b卡入到叉座口713b中后,两叉臂714b中的转轴孔715b应该与叉头座723b中的转轴孔724b应该处于同一轴线上,以便于转轴73穿过上、下关节件71b、72b上的转轴孔715b、724b。 
在上部721b内面的底部设置有一条与整个上部721b宽度相等的,向外突出的凸条727b。该凸条27b主要的作用是压住密封条76。 
参看图41、图42和图43,具体安装时,将上关节件71b的下部712b与下关节件72b 的上部721b叠在一起,然后在上关节件71b的下部712b的两叉臂714b中的转轴孔715b放入尼龙转套79,再将转轴73穿过尼龙转套79和下关节件72b的叉头座723b的转轴孔724b,使上、下关节件71b、72b可转动地连接起来。将一个紧定螺钉77旋入到叉头座723b上的紧定螺钉孔725b中,对转轴73实施紧定。在转轴3紧定部位开设有一环槽731,紧定螺钉77正好顶入到该环槽731中,这样可以防止转轴73发生轴向串动。 
如果转轴73损坏后,可以旋出紧定螺钉77,将转轴73打出,更换新的转轴73即可。如果是尼龙转套79损坏了,按照这样的方法也可以更换尼龙转套79。 
将上、下关节件71b、72b装配好以后,即可将它们分别与折叠柜的底侧梁25和下侧板焊接形成折叠式货柜。当折叠式货柜打开时,上、下关节件71b、72b处于伸展状态,将两个内六角螺栓74穿过上关节件71b上的阶梯孔717b,旋入到嵌入下关节件72b中的螺丝套75中即可使上、下关节件71b、72b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也使整个可折叠式集装箱形成一个稳定的柜体。 
需要折叠时,参看图48,卸下两个内六角螺栓74,将下侧板向内转动,带动上关节件71b绕转轴73的轴线转动,当上关节件71b转动到水平状态即可折叠到位。 
在折叠前,先可以旋进顶进螺钉78,松开上、下关节件71b、72b,以便于转动。 
本发明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在折叠以后,将前(后)端上角件21、22与前(后)端下角件11、12锁接起来的折叠柜锁具组件。参见图53至图56折叠柜锁具组件包括固定于前(后)端上角件21、22与前(后)端下角件11、12上的包括上锁钩81、下锁钩82、第一锁杆83、第二锁杆84、锁套85。上锁钩81为类似“L”形状的板件,上锁钩81的柄顶与前(后)端上角件21、22的角底面焊接,柄侧与前端上关节组件或后端上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件焊接,上侧外顶角倒成45°角,焊接时应保证上锁钩81的外侧面不突出前(后)端上角件21、22外。 
下锁钩82为类似倒“L”形状的板件,下锁钩82的柄底与前(后)端下角件11、12的角底面焊接,柄侧与前端下关节组件或后端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件1b焊接,下侧外底角倒成45°角,焊接时应保证下锁钩82的外侧面不突出前(后)端下角件11、12外。 
第一锁杆83为下锁杆,其一端打扁并开有矩形的钩孔831,另一端为轴部832,轴部832穿过锁套85一端的缩孔851并在轴部832的端头固定有一法兰833,法兰833的直径大于锁套85上的缩孔851的直径,以使第一锁杆83不会与锁套85完全脱离,但可以活动。 
第二锁杆84为上锁杆,其一端打扁并开有矩形的钩孔841,另一端为螺栓部842,第二 锁杆84的螺栓部842与锁套85的内螺纹可拆卸连接。 
为了便于转动锁套85,在锁套85外设置有六方。 
在可折叠式集装箱折叠后,将第二锁杆84从第一锁杆83上的锁套85上旋下后,分别将第二锁杆84、第一锁杆83挂在上、下锁钩81、82上,然后转动锁套85,使锁套85与第二锁杆84上的螺栓部842连接,并旋紧锁套85就可将可折叠式集装箱折叠的前(后)端上角件21、22与前(后)端下角件11、12折叠柜的上、下货柜角6、8锁紧,从而将可折叠式集装箱锁紧,便于运输。 
当需要将可折叠式集装箱打开时,先反方向转动锁套85,逐渐旋出第二锁杆84上的螺栓部842,直至完全旋出,从上、下锁钩81、82上取下第二、第一锁杆84、83,再将第二锁杆84上的螺栓部842旋入到锁套85中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37)

1.可折叠式集装箱,包括一底板(1),一相对该底板(1)的顶板(2),二相对侧板,一前框(3)及一相对于该前框(3)的门框(4),共同构成一矩形体;所述各个侧板具有一上侧板(51)及一下侧板(52),在顶板(2)的四个角固定有两个前端上角件(21)和两个后端上角件(22),在底板(1)的四个角固定有两个前端下角件(11)和两个后端下角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51)的上缘前端通过一个前端上关节组件(61)与前端上角件(21)铰链,上侧板(51)的上缘后端通过一个后端上关节组件(62)与后端上角件(22)铰链,上侧板(51)的上缘中间部分通过至少一个上关节组件(63)与所述顶侧梁(24)中间部分铰链;所述上侧板(51)的下缘通过一个前端中关节组件(67)、一个后端中关节组件(69)以及若干个中关节组件(68)与所述下侧板(52)的上缘铰链;所述下侧板(52)的下缘前端通过一个前端下关节组件(64)与前端下角件(11)铰链,下侧板(52)的下缘后端通过一个后端下关节组件(65)与后端下角件(12)铰链,下侧板(52)的下缘中间部分通过至少一个下关节组件(66)与所述底侧梁(25)中间部分铰链;所述前框(3)的下缘两侧通过一前铰链构件铰链于两前端下角件(11)上,前框(3)的上缘通过可拆卸紧固件与端楣连接,所述端楣的两端固定在两前端上角件(21)上;所述门框(4)的下端的两侧通过一后铰链构件铰链于两后端下角件(12)上,所述门框(4)的上缘与所述门楣通过可拆卸的紧固件连接,所述门楣的两端与所述后端上角件(2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上关节组件(61)与上关节组件(63)之间、各上关节组件(63)之间以及上关节组件(63)与后端上关节组件(62)之间采用上侧梁(511)连接;所述前端中关节组件(67)的上关节件与中关节组件(68)的上关节件之间、各中关节组件(68)的上关节件之间以及中关节组件(68)的上关节件与后端中关节组件(69)的上关节件之间采用中上侧梁(515)连接;所述前端中关节组件(67)的下关节件与中关节组件(68)的下关节件之间、各中关节组件(68)的下关节件之间以及中关节组件(68)的下关节件与后端中关节组件(69)的下关节件之间采用中下侧梁(525)连接;所述前端中关节组件(67)的铰座与中关节组件(68)的铰座之间、各中关节组件(68)的铰座之间以及中关节组件(68)的铰座与后端中关节组件(69)的铰座之间采用中外侧梁(53)连接;所述前端下关节组件(64)与下关节组件(66)之间、各下关节组件(66)之间以及下关节组件(66)与后端下关节组件(65)之间采用下侧梁(521)连接;所述前端上关节组件(61)与前端中关节组件(67)以及前端中关节组件(67)与前端下关节组件(64)之间分别采用前上角柱(512)和前下角柱(522)连接;所述上关节组件(63)与中关节组件(68)之间以及中关节组件(68)与下关节组件(66)之间通过中上角柱(514)和中下角柱(524)连接;所述后端上关节组件(62)与后端中关节组件(69)以及后端中关节组件(69)与后端下关节组件(65)之间分别采用门上角柱(513)和门下角柱(52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上关节组件(61)、前端中关节组件(67)、前端下关节组件(64)、后端上关节组件(62)、后端中关节组件(69)、后端下关节组件(65)的上、下关节件外侧可拆卸安装有整体的关节部位密封件(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上关节组件(61)、各上关节组件(63)、后端上关节组件(62)的结构相同,均由上、下关节件(71、72)、活动连接上、下关节件(71、72)的转轴(73)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在上、下关节件(71、72)之间的若干螺栓紧固件,所述上、下关节件(71、72)可绕所述转轴(73)的轴线转动,所述螺栓紧固件可使上、下关节件(71、72)之间伸展定位并紧紧连接固定,所述前端上关节组件(61)的上关节件(71)与前端上角件(21)连接,前端上关节组件(61)的下关节件(72)与所述前上角柱(512)的上端连接,所述各上关节组件(63)的上关节件(71)与所述顶侧梁(24)连接,各上关节组件(63)的下关节件(72)与所述中上角柱(514)的上端连接,所述后端上关节组件(62)的上关节件(71)与后端上角件(22)连接,后端上关节组件(62)的下关节件(72)与所述门上角柱(513)的上端连接;所述前端上关节组件(61)的下关节件(72)与上关节组件(63)的下关节件(72)之间、各上关节组件(63)的下关节件(72)之间、上关节组件(63)的下关节件(72)与后端上关节组件(62)的下关节件(720之间通过上侧梁(5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关节件(71、72)之间设置有防止水从上、下关节件(71、72)之间渗透入柜内的密封条(7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关节件(72)上开设有一U型结构的密封条槽(728),所述密封条(76)镶嵌在所述密封条槽(728)内,在所述上关节件(71)上设置有用以压迫所述密封条(76)的凸条(7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关节件(72)上设置有紧定螺钉(77),所述紧定螺钉(77)顶住所述转轴(73),在所述转轴(73)被紧定螺钉(77)的部位设置有一环槽(731),该环槽(731)可限制转轴的轴向串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轴(73)上套有尼龙轴套(79)。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关节件(71)上镶嵌有用以旋接所述螺栓紧固件的螺丝套(75)。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上关节件(71)上旋有一个以上的顶进螺钉(74),该顶进螺钉(74)的针端顶在所述下关节件(72)上。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中关节组件(67)、各中关节组件(68)、后端中关节组件(69)的结构相同,均由上、下关节件(71a、72a)、铰座(710)、两转轴(73)、若干可拆卸的螺栓紧固件,上、下关节件(71a、72a)与所述铰座(710)之间通过转轴(73)活动连接,若干可拆卸的螺栓紧固件将上、下关节件(71a、72a)与铰座(710)紧紧固定连接,所述上、下关节件(71a、72a)可绕所述转轴(710)的轴线转动;所述前端中关节组件(67)的上关节件(71a)与前上角柱(512)的下端连接,前端中关节组件(67)的下关节件(72a)与所述前下角柱(522)的上端连接,所述各中关节组件(68)的上关节件(71a)与所述中上角柱(514)的下端连接,各中关节组件(68)的下关节件(72a)与所述中下角柱(524)的上端连接,所述后端中关节组件(69)的上关节件(71a)与门上角柱(513)的下端连接,后端中关节组件(69)的下关节件(72a)与所述门下角柱(523)的上端连接;所述前端中关节组件(67)的上关节件(71a)与中关节组件(68)的上关节件(71a)之间、各中关节组件(68)的上关节件(71a)之间、中关节组件(68)的上关节件(71a)与后端中关节组件(69)的上关节件(71a)之间通过中上侧梁(515)连接;所述前端中关节组件(67)的下关节件(72a)与中关节组件(68)的下关节件(72a)之间、各中关节组件(68)的下关节件(72a)之间、中关节组件(68)的下关节件(72a)与后端中关节组件(69)的下关节件(72a)之间通过中下侧梁(525)连接;所述前端中关节组件(67)的铰座(710)与中关节组件(68)的铰座(710)之间、各中关节组件(68)的铰座(710)之间、中关节组件(68)的铰座(710)与后端中关节组件(69)的铰座(710)之间通过中外侧梁(53)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关节件(71a、72a)与铰座(710)之间设置有防止水从上、下关节件(71a、72a)与铰座(710)之间渗透入柜内的密封条(76)。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关节件(71a、72a)上开设有U型结构的密封条槽(716a、726a),所述密封条(76)镶嵌在所述密封条槽(716a、726a)内,在所述铰座(710)上设置有两用以压迫所述密封条(76)的凸条(7105)。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关节件(71a、72a)上设置有紧定螺钉(77),所述紧定螺钉(77)顶住所述转轴(73),在所述转轴(73)被紧定螺钉(77)的部位设置有一环槽(731a),该环槽(731a)可限制转轴(73)的轴向串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轴(73)上套有尼龙轴套(79)。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关节件(71a、72a)上镶嵌有用以旋接所述螺栓紧固件的螺丝套(75)。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铰座(710)上旋有一个以上的顶进螺钉(74),该顶进螺钉(74)的针端顶在所述上、下关节件(71a、72a)上。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下关节组件(64)、各下关节组件(66)、后端下关节组件(65)的结构相同,均由上、下关节件(71b、72b)、活动连接上、下关节件(71b、72b)的转轴(73)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在上、下关节件(71b、72b)之间的若干螺栓紧固件,所述上、下关节件(71b、72b)可绕所述转轴(73)的轴线转动,所述螺栓紧固件可使上、下关节件(71b、72b)之间伸展定位并紧紧连接固定;所述前端下关节组件(64)的上关节件(71b)与前下角柱(522)的下端连接,前端下关节组件(64)的下关节件(72b)与所述前端下角件(11)连接;所述各下关节组件(66)的上关节件(71b)与所述中下角柱(524)的下端连接,各下关节组件(66)的下关节件(72b)与所述底侧梁(25)连接;所述后端下关节组件(65)的上关节件(71b)与所述门下角柱(523)的下端连接,后端下关节组件(65)的下关节件(72b)与所述后端下角件(12)连接;所述前端下关节组件(64)的上关节件(71b)与下关节组件(66)的上关节件(71b)之间、各下关节组件(66)的上关节件(715)之间、下关节组件(66)的上关节件(71b)与后端下关节组件(65)的上关节件(71b)之间通过下侧梁(521)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关节件(71b、72b)之间设置有防止水从上、下关节件(71b、72b)之间渗透入柜内的密封条(76)。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关节件(71b)上开设有一U型结构的密封条槽(716b),所述密封条(76)镶嵌在所述密封条槽(716b)内,在所述下关节件(72b)上设置有用以压迫所述密封条(76)的凸条(727b)。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关节件(71b)上设置有紧定螺钉(77),所述紧定螺钉(77)顶住所述转轴(73),在所述转轴(73)被紧定螺钉(77)的部位设置有一环槽(731b),该环槽(731b)可限制转轴(73)的轴向串动。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轴(73)上套有尼龙轴套(79)。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关节件(72b)上镶嵌有用以旋接所述螺栓紧固件的螺丝套(75b)。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下关节件(72b)上旋有一个以上的顶进螺钉(74),该顶进螺钉(74)的针端顶在所述上关节件(71b)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前框(3)包括前顶梁(32)、前底梁(33)、两前底梁接头(34)以及上、下端与前顶梁(32)和前底梁(33)固定连接的前端板(35),两前底梁接头(34)固定在前底梁(32)的两端,所述前框(3)与所述前端下角件(11)铰链的前铰链构件包括一固定在前端下角件(11)上的轴座(31)、两固定在前底梁接头(34)上并介于轴座(31)两侧的两轴耳(36)、两穿过轴座(31)与一轴耳(36)的铰转轴(37);在所述顶板(2)的前端设置有端楣(26),所述前顶梁(32)与所述端楣(26)通过可拆卸螺栓(38)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顶梁(32)的横截面为L形状,所述端楣(26)的横截面为反倒L形状,前顶梁(32)与所述端楣(26)形成相互咬合结构,以限制前框向外翻转。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框(3)的前端板(35)与前上角柱(512)和前下角柱(52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活动支撑杆(30)。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前底梁接头(34)与所述前端下角件(11)之间通过一可拆卸的销轴(310)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4)包括一个门槛(40)、两个门槛接头(401)、两扇货柜门(42)、四根伸缩式门锁杆(43)、一个门顶梁(44)、两个门顶梁接头(441)、八个上固定锁座(45)、四个下固定锁座(46)、若干铰链板(48);所述四个上固定锁座(45)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楣(28)上,四个上固定锁座(45)安装在门顶梁(44)上,四个下固定锁座(46)固定在门槛(40)上,每一个下固定锁座(46)的位置与门楣(28)上的一个上固定锁座(45)以及门顶梁(44)上的上固定锁座(45)的位置对应;所述伸缩式门锁杆(43)锁接在上固定锁座(45)、下固定锁座(46)上;所述门顶梁(44)与所述门楣(28)通过可拆卸螺栓(38)连接;所述若干铰链板(48)分成对称两组,每一组中的每一个铰链板(48)一端分别通过铰销(481)铰链于两侧的门上角柱(513)、门下角柱(523)上,每一个铰链板(48)的另一端通过柜门固定螺栓(486)与货柜门(42)可拆卸连接,使两扇货柜门(42)能通过铰链板(48)绕铰销(481)进行开启与关闭;所述两门槛接头(401)固定在门槛(40)的两端,所述门框(2)的下端两侧与两后端下角件(12)铰连的铰链构件包括一固定在后端下角件(12)上的轴座(41)、两固定在门槛接头(401)上并介于轴座(41)两侧的两轴耳(412)、两穿过轴座(41)与一轴耳(412)的铰转轴(411),门槛(40)绕铰转轴(411)的轴线转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顶梁(44)的横截面为L形状,所述门楣(28)为反倒L形状,门顶梁(44)与所述门楣(28)形成相互咬合结构。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铰链板(48)与货柜门(42)连接位置上、下两侧设置有上、下限位挡块(482、483),所述铰链板(48)嵌入到上、下限位挡块(482、483)之间。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限位挡块(482、483)突出或平行于铰链板(48),以方便铰链板(48)的顺利导入。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固定螺栓(486)从铰链板(48)的外侧穿过铰链板(48)上的螺栓孔,再穿过货柜门(42)的门柱(421)上的门柱螺栓孔(422)从货柜门(42)的门柱(421)的内侧伸出旋入焊接于货柜门(42)的门柱(421)内侧的螺帽(485)中,所述螺帽(485)的另一端封闭。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固定螺栓(486)从货柜门(42)的门柱(421)上的的内侧穿过门柱螺栓孔(422)后,再穿过铰链板(48)上的螺栓孔从铰链板(48)的外侧伸出旋入焊接于铰链板(42)外侧的螺帽(485)中;在所述柜门固定螺栓(486)的螺栓头与货柜门(42)的门柱(421)的内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87)。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接头(401)与所述后端下角件(12)之间通过一可拆卸的销轴(310)连接。
3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可折叠式集装箱折叠以后,将前、后端上角件(21、22)与前、后端下角件(11、12)锁接起来的折叠柜锁具组件,所述折叠柜锁具组件包括固定于前、后端上角件(21、22)与前、后端下角件(11、12)上的上、下锁钩(81、82),可拆卸地钩于上、下锁钩(81、82)上的第一、第二锁杆(84、82),一端活动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一、第二锁杆(84、82)的锁套(85)。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可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锁钩(81、82)、第一、第二锁杆(84、82)以及锁套(85)的外侧面不突出前、后端上角件(21、22)与前、后端下角件(11、12)外。
CN2007101720546A 2007-12-11 2007-12-11 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64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20546A CN101456475B (zh) 2007-12-11 2007-12-11 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20546A CN101456475B (zh) 2007-12-11 2007-12-11 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6475A CN101456475A (zh) 2009-06-17
CN101456475B true CN101456475B (zh) 2011-05-04

Family

ID=40767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7205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6475B (zh) 2007-12-11 2007-12-11 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64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81024B2 (en) 2011-08-15 2015-11-10 George E. Kochanowski Reversibly foldable freight container
CN104417964B (zh) * 2013-09-09 2019-07-12 太仓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 分片组装式集装箱、制造和堆存与运输方法及成品模块
CN103787004B (zh) * 2014-01-14 2015-12-30 江苏泰润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侧开门箱角柱结构
CN109018639B (zh) * 2018-07-10 2024-02-27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卡板箱
CN115367315A (zh) * 2022-08-31 2022-11-22 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 锁紧组件和集装箱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40878Y (zh) * 2007-12-11 2008-10-29 上海富日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40878Y (zh) * 2007-12-11 2008-10-29 上海富日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6475A (zh) 2009-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40878Y (zh) 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
CN101456475B (zh) 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
US8881934B2 (en) Storage module adapter assembly for modular container
CN201264785Y (zh) 一种折叠集装箱柜
CN101898666B (zh) 一种门铰链装置以及具有其的可折叠集装箱
CN209921829U (zh) 可折叠容器
CN101200238B (zh) 一种折叠集装箱
CN214058247U (zh) 一种折叠式托盘箱
CN201099501Y (zh) 折叠柜的门铰链结构
CN100494014C (zh) 折叠柜的铰链组件
CN201280262Y (zh) 一种托盘箱
CN201086959Y (zh) 一种折叠柜的关节组件
CN201771315U (zh) 一种门铰链装置以及具有其的可折叠集装箱
CN210259686U (zh) 一种折叠式集装箱
CN209694707U (zh) 一种单面组合悬臂货架
CN204940533U (zh) 升降折叠式移动箱房
CN210882156U (zh) 一种折叠式物流台车
CN202784415U (zh) 一种带有铰链的可折叠集装箱
CN101412461B (zh) 一种折叠柜的关节组件
CN102261206B (zh) 一种门铰链装置以及具有其的可折叠集装箱
CN103043330A (zh) 一种带有铰链的可折叠集装箱
CN200985179Y (zh) 折叠柜的上、下角件及与该上、下角件配套使用的锁具组件
CN219340483U (zh) 一种物流储运箱体
GB2246337A (en) Extension modules for freight containers
CN101164839A (zh) 折叠柜的上、下角件及与该上、下角件配套使用的锁具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