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2156B - 柱形隔垫物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柱形隔垫物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2156B
CN101452156B CN2007101785729A CN200710178572A CN101452156B CN 101452156 B CN101452156 B CN 101452156B CN 2007101785729 A CN2007101785729 A CN 2007101785729A CN 200710178572 A CN200710178572 A CN 200710178572A CN 101452156 B CN101452156 B CN 1014521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spacer
lug boss
column shaped
height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785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2156A (zh
Inventor
石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Gaochuang Suzho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785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21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2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2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2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2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柱形隔垫物,包括底端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个基板连接、顶端支撑液晶显示面板的另一个基板的柱形体,所述柱形体的顶端为中心高、外部低的凸形结构或中心低、外部高的凹形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以及底端与所述彩膜基板连接、顶端支撑所述阵列基板的柱形隔垫物,所述柱形隔垫物的顶端为具有较大预设变形力和较大变形余量的凸形结构或凹形结构。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同时扩大了液晶允许填充上限和液晶允许填充下限,能够提供范围较大的液晶层余量,降低对盒的工艺要求,并提高了液晶显示画面品质。

Description

柱形隔垫物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特别是一种柱形隔垫物及其采用该柱形隔垫物的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等特点,近十年得到飞速发展,从屏幕尺寸到显示质量都取得了很大进步。目前,LCD发展重点集中在提高画面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现有液晶显示器包括两个基板:彩膜基板(CF基板)和阵列基板(Array基板),两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材料组成的液晶层。为了控制液晶层厚度的稳定均一性,现有技术均在两基板之间设置隔垫物。设置隔垫物的方法包括二种,其一是在液晶滴入工艺(One Drop Fill,简称ODF)中喷洒球形隔垫物(BallSpacer,简称BS),其二是在彩膜基板上预置柱形隔垫物(Post Spacer,简称PS)。球形隔垫物具有弹性好、价格便宜等优点,但由于采用喷洒方式,使隔垫物的数量、密度和位置不容易控制,容易发生聚团现象。另外,由于球形隔垫物位置不定,当喷洒在像素区域时会使LCD亮度降低。柱形隔垫物是在彩膜基板上通过掩模、光刻等工艺形成,其数量、密度和位置都是可控的,不仅可通过柱形隔垫物的高度控制液晶层的厚度,还可以使柱形隔垫物严格形成于黑矩阵上,提高LCD的亮度,但相对于球形隔垫物,柱形隔垫物的价格较高。目前,高性能的产品较多采用柱形隔垫物。 
在采用柱形隔垫物的液晶显示器设计中,需要液晶层具有范围较大的液晶层余量(LC Margin),液晶层余量是指液晶允许填充下限(在低温时不出现真空气泡)与液晶允许填充上限(在高温时不出现重力缺陷)之间的范围,  因此要求柱形隔垫物的结构既能够提供足够的变形量防止真空气泡不良,又能够提供更多的支撑力防止重力缺陷、挤压缺陷等不良。 
图9为现有技术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20和阵列基板30,液晶层设置在两基板之间。柱形隔垫物10形成在彩膜基板20的黑矩阵上,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盒时,柱形隔垫物的上端与阵列基板紧密压合,将柱形隔垫物以预设压力压设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此时受到挤压的柱形隔垫物对两基板起支撑作用,其对两基板支撑力(以下简称支撑力)的总和与柱形隔垫物的变形量、密度及其顶部与所对应基板接触面积有关,当柱形隔垫物变形量不变时,支撑力仅与柱形隔垫物和基板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有关,即基板单位面积内柱形隔垫物与基板的接触面积,有效接触面积越大,支撑力越大,反之,支撑力越小;当有效接触面积不变时,支撑力仅与柱形隔垫物的变形量有关,柱形隔垫物变形越大,支撑力越大,反之,支撑力越小。 
在低温条件下,由于低温造成的液晶分子张力减小使液晶层所在空间内的压力降低,外侧大气压开始向内压迫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进而压迫柱形隔垫物,使柱形隔垫物在预设变形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变形。当柱形隔垫物的变形量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无法满足液晶的收缩量时,进一步收缩的液晶将引起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一定程度的真空,导致出现真空气泡缺陷。因此,为了消除真空气泡缺陷,要求柱形隔垫物具有较大的变形余量和/或较少的有效接触面积,实现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间隙缩小时能提供较大的变形量,以避免产生真空气泡缺陷。也就是说,对盒时柱形隔垫物较小的预设变形量和/或较少的有效接触面积,使其具有较大的变形余量,有利于液晶允许填充下限的扩大。在高温条件下,由于高温造成的液晶分子张力增大使液晶层所在空间内的压力增大,液晶分子开始向外压迫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间隙增大,使柱形隔垫物变形量减小,柱形隔垫物的变形量减小意味着柱形隔垫物对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支撑力减小,因此导致阵  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夹持液晶分子的作用力减小,使液晶分子在重力作用下出现下滑,并发生盒厚、周边、重力等不良。因此,为了克服重力缺陷,要求柱形隔垫物具有较大的预设变形量和/或有效接触面积,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间隙扩大时仍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以避免产生重力缺陷。也就是说,对盒时柱形隔垫物较大的预设变形量和/或有效接触面积,使其具有较大的预设变形力,有利于液晶允许填充上限的扩大。由于消除真空气泡缺陷与克服重力缺和挤压不良两方面的需求相互矛盾,给柱形隔垫物设计造成很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柱形隔垫物及其液晶显示面板,能够提供范围较大的液晶层余量,降低对盒的工艺要求,并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柱形隔垫物,包括底端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个基板连接、顶端支撑液晶显示面板的另一个基板的柱形体,所述柱形体的顶端为中心高、外部低的凸形结构,所述凸形结构至少包括位于所述顶端中心部位的第一凸起部和位于所述顶端周边部位且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是数个柱体;或所述柱形体的顶端为中心低、外部高的凹形结构,所述凹形结构至少包括位于所述顶端周边部位的第一凸起部和位于所述顶端中心部位且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是环形结构,并且对盒后,使得所述第一凸起部具有较大预设变形力并且所述第二凸起部具有较大变形余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为H/10~H/4,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为所述第一凸起部高度的1/3~2/3,其中H为柱形隔垫物的高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以及底端与所述彩膜基板连接、顶端支撑所述阵列基板的柱形隔垫物,所述柱形隔垫物的顶端为中心高、外部低的凸形结构,所述凸形结构至少包括位于所述顶端中心部位的第一凸起部和位于所述顶端周边部位且 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是数个柱体,具有较大预设变形力的第一凸起部与阵列基板紧密压合,具有较大变形余量的第二凸起部与阵列基板轻微接触或不接触;或所述柱形隔垫物的顶端为中心低、外部高的凹形结构,所述凹形结构至少包括位于所述顶端周边部位的第一凸起部和位于所述顶端中心部位且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是环形结构,具有较大预设变形力的第一凸起部与阵列基板紧密压合,具有较大变形余量的第二凸起部与阵列基板轻微接触或不接触。 
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为H/10~H/4,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为所述第一凸起部高度的1/3~2/3,其中H为柱形隔垫物的高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柱形隔垫物至少包括具有高度差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柱形隔垫物和第二柱形隔垫物。所述第一柱形隔垫物和第二柱形隔垫物的高度差为0.1mm~0.8mm。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柱形隔垫物,通过使其顶端形成一种中心高、外部低的凸形结构或中心低、外部高的凹形结构,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盒时将其顶端表面的第一凸起部与阵列紧密压合,第二凸起部与阵列基板不接触或轻微接触,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以各自的变形量压设在基板之间,使本发明柱形隔垫物结构由第一凸起部提供较大的预设变形力,由第二凸起部提供较大的变形余量。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柱形隔垫物的液晶显示面板,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间隙逐渐减小时,柱形隔垫物的第二凸起部能够逐渐压缩,以较大变形量满足液晶层的收缩量,有利于扩大液晶允许填充下限;同时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间隙逐渐增大时,柱形隔垫物的第一凸起部以较大的预设变形力仍然能够保持足够的支撑力,因此避免了发生盒厚、周边、重力等不良。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同时扩大了液晶允许填充上限和液晶允许填充下限,能够提供范围较大的液晶层余量,降低了对盒的工艺要求,并提高了液晶显示画面品质。进一步地,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设置二个  柱形隔垫物结构,利用二个柱形隔垫物的高度差和每个柱形隔垫物二个凸起部的高度差,使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结构既能够提供更大的变形余量防止真空气泡不良,又能够提供更大的预设变形力和预耐压力防止重力缺陷和挤压不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液晶层余量的范围。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柱形隔垫物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柱形隔垫物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图8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柱形体;              2-底端;               3-顶端; 
10-柱形隔垫物;         20-彩膜基板;          30-阵列基板; 
11-第一柱形隔垫物;     12-第二柱形隔垫物;    21-红色树脂; 
22-绿色树脂;           23-蓝色树脂;          24-黑矩阵; 
31-第一凸起部;         32-第二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柱形隔垫物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柱形隔垫物的主体结构为一柱形体1,柱形体1可以是直柱体,优选为锥柱体。柱形体1具有底端2和顶端3,直径较大的底端2用于与液晶显示  面板的一个基板(如彩膜基板)连接,直径较小的顶端3用于支撑液晶显示面板的另一个基板(如阵列基板),以保持液晶显示面板二个基板之间的间距;其中顶端3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柱状的第一凸起部31,顶端3的周边部位设置有第二凸起部32,且第一凸起部31的高度大于第二凸起部32的高度,在顶端形成一种中心高、外部低的凸形结构,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盒时将其顶端表面的第一凸起部与阵列基板紧密压合,第二凸起部与阵列基板不接触或轻微接触,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以各自的变形量压设在基板之间,使本实施例柱形隔垫物的结构既能够提供足够的变形余量防止真空气泡不良,又能够提供足够的预设变形力和预耐压力防止重力缺陷和挤压不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液晶层余量的范围。显然,本实施例的凸起部可以是多级,各级凸起部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 
经发明人深入研究表明,现有技术柱形隔垫物结构是将整个顶端表面全部与阵列基板接触,当柱形隔垫物以预设压力压设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时,由于有效接触面积大,柱形隔垫物的向内的变形余量较小,向内预设变形力较大,因此当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间距逐渐减小时,较大的预设变形力使柱形隔垫物进一步压缩变形的程度降低,容易达到其变形极限而不能再变形,使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间距不能进一步减小,在低温下容易产生真空气泡缺陷。同样,现有技术柱形隔垫物结构将整个顶端表面全部与阵列基板接触,当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预设压力将柱形隔垫物压设在其间时,该预设压力和柱形隔垫物的高度使其向外的变形余量一定,当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间距逐渐增大时,柱形隔垫物的向外变形力逐渐减小,当柱形隔垫物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时容易产生高温下的重力缺陷。 
本实施例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盒时,由第一凸起部支持液晶显示面板的盒厚(gap),柱形隔垫物顶端的第一凸起部与阵列基板紧密压合,第二凸起部与阵列基板不接触或轻微接触,柱形隔垫物以预设压力压设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该预设压力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保证两基板间夹设液晶  层的稳定。由于本实施例柱形隔垫物是将其顶端表面的凸起部与阵列基板接触,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以各自的变形量压设在两基板之间,在有效接触面积一定时,第一凸起部具有较大的预设变形量,因此具有较大的预设变形力和预耐压力,第二凸起部具有较小的预设变形量,因此具有较大的变形余量。 
在低温条件下,由于低温造成的液晶分子张力减小使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夹设空间内的压力降低,外侧大气压开始向内压迫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间隙减小,进而压迫柱形隔垫物,使柱形隔垫物在预设变形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变形。由于本实施例柱形隔垫物是将其顶端表面的凸起部与阵列基板接触,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以各自的预设变形量压设在基板之间,第二凸起部的预设变形量较小,具有较大的变形余量,因此随着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间隙逐渐减小,柱形隔垫物能够逐渐压缩,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真空气泡的发生。也就是说,本发明柱形隔垫物通过第二凸起部具有较小的预设变形量(较大的变形余量)扩大了液晶允许填充下限。 
在高温条件下,由于高温造成的液晶分子张力增大使液晶层所在空间内的压力增大,液晶分子开始向外压迫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间隙增大,由于第一凸起部具有较大的预设变形力,当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间隙逐渐增大时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高温下重力不良的发生。也就是说,本发明柱形隔垫物通过第一凸起部具有较大的预设变形力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液晶允许填充上限。 
由于本实施例柱形隔垫物是将其顶端表面的第一凸起部与阵列基板接触,第二凸起部与阵列基板不接触或轻微接触,因此第二凸起部还可以提供额外的耐压力。当基板受到挤压时,第二凸起部提供的辅助变形力使柱形隔垫物对基板的支撑力增大,因此可进一步避免挤压不良。 
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柱形隔垫物的底端直径为10mm~25mm,顶端直  径为5mm~15mm。柱状的第一凸起部可以是直柱状,也可以是锥体状,底端直径为3mm~8mm,顶端直径为0.5mm~5mm,第一凸起部的高度为(1/10~1/4)H,其中H为柱形隔垫物的高度。第二凸起部的高度为第一凸起部高度的1/3~2/3,优选地,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的高度差为0.15mm~0.8mm。第二凸起部可以是环形结构,也可以是数个柱体。此外,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多边形。 
图2为本发明柱形隔垫物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柱形隔垫物的主体结构为柱形体1,柱形体1具有底端2和顶端3,其中顶端3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第二凸起部32,顶端3的周边部位设置有第一凸起部31,且第一凸起部31的高度大于第二凸起部32的高度。本实施例柱形隔垫物的结构特点和作用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顶端形成一种外部高、中心低的凹形结构,同样可以使本实施例柱形隔垫物的结构既能够提供足够的变形余量防止真空气泡不良,又能够提供足够的预设变形力和预耐压力防止重力缺陷,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液晶层余量的范围。显然,本实施例的凸起部可以是多级,各级凸起部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 
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柱形隔垫物的底端直径为10mm~25mm,顶端直径为5mm~15mm。第一凸起部可以是环形结构,也可以是数个柱体,第一凸起部为环形时,底端宽度为2mm~6mm,顶端宽度为0.3mm~5mm,高度为(1/10~1/4)H,其中H为柱形隔垫物的高度。第二凸起部的高度为第一凸起部高度的1/3~2/3,为柱体状或锥体状。 
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所示的柱形隔垫物是经曝光、刻蚀等工艺实现的,通过采用灰色调(Gray tone)掩模板,使柱形隔垫物的顶端形成所需的结构和形状。 
图3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意了对盒前的状态。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液晶显示面板至少包括柱形隔垫物10、彩膜基板20和阵列基板30,其中阵列基板30可以是由栅线、数据线、像素电极和  TFT构成的现有结构,彩膜基板20可以是由彩色树脂、黑矩阵和公共电极构成的现有结构,阵列基板30和彩膜基板20上还形成有相应的取向膜;柱形隔垫物10形成在彩膜基板20上(彩膜基板的黑矩阵上),在彩膜基板20制造工艺中经曝光、刻蚀等工艺形成柱形隔垫物10,通过采用灰色调(Graytone)掩模板,使柱形隔垫物的顶端形成所需的结构和形状。 
本实施例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柱形隔垫物采用本发明柱形隔垫物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和形状,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盒时,柱形隔垫物的第一凸起部与阵列基板接触,第二凸起部与阵列基板不接触或轻微接触,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以各自的预设变形量被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预设压力压设在两基板之间。当有效接触面积一定时,第一凸起部具有较大的预设变形量和预设变形力,第二凸起部具有较小的预设变形量和预设变形力,因此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间隙逐渐减小时,柱形隔垫物中具有较小预设变形量的第二凸起部能够逐渐压缩,具有较大的变形余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真空气泡缺陷;同时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间隙逐渐增大时,柱形隔垫物中具有较大预设变形力的第一凸起部仍然能够保持足够的支撑力,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盒厚、周边、重力等不良。此外,柱形隔垫物的第二凸起部还能提供额外的耐压力,当基板受到挤压时,第二凸起部提供的变形力可以使柱形隔垫物对基板的支撑力增大,因此可进一步避免挤压不良。本实施例液晶显示面板同时扩大了液晶允许填充上限和液晶允许填充下限,能够提供范围较大的液晶层余量,降低对盒的工艺要求,并提高了液晶显示画面品质。 
图4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意了对盒前的状态。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液晶显示面板至少包括柱形隔垫物10、彩膜基板20和阵列基板30,与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柱形隔垫物10采用本发明柱形隔垫物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和形状。本实施例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形式、作用和效果与本发明液  晶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意了对盒前的状态。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液晶显示面板至少包括第一柱形隔垫物11、第二柱形隔垫物12、彩膜基板20和阵列基板30,其中第一柱形隔垫物11和第二柱形隔垫物12间隔设置,且第一柱形隔垫物11的高度大于第二柱形隔垫物12的高度,阵列基板30可以是由栅线、数据线、像素电极和TFT构成的现有结构,彩膜基板20包括红色树脂21、绿色树脂22、蓝色树脂23和黑矩阵24,第一柱形隔垫物11和第二柱形隔垫物12分别位于彩膜基板的黑矩阵24上,在彩膜基板20制造工艺中经曝光、刻蚀等工艺形成,通过采用灰色调(Gray tone)掩模板,使第一柱形隔垫物和第二柱形隔垫物具有不同的高度,且每个柱形隔垫物的顶端形成所需的结构和形状。阵列基板30和彩膜基板20上还形成有相应的取向膜。 
本实施例液晶显示面板中的第一柱形隔垫物和第二柱形隔垫物采用本发明柱形隔垫物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和形状,且第一柱形隔垫物11的高度大于第二柱形隔垫物12的高度,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形成一种具有二级变形和二级支撑的柱形隔垫物结构,使本实施例液晶显示面板结构既能够提供更大的变形余量防止真空气泡不良,又能够提供更大的预设变形力和预耐压力防止重力缺陷和挤压不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液晶层余量的范围。 
本实施例液晶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盒时,第一柱形隔垫物顶端的第一凸起部与阵列基板紧密压合,其第二凸起部与阵列基板不接触或轻微接触,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以各自的变形量被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预设压力压设在两基板之间,液晶显示面板的盒厚(gap)仅由第一柱形隔垫物支持,此时第二柱形隔垫物不与阵列基板接触。 
在低温条件下,由于低温造成的液晶分子张力减小使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夹设空间内的压力降低,外侧大气压开始向内压迫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间隙减小,首先压迫第一柱形隔垫物,使第一柱形  隔垫物在预设变形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变形。当有效接触面积一定时,第一柱形隔垫物中第二凸起部的预设变形量较小,其变形余量较大,因此随着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间隙逐渐减小,第一柱形隔垫物的第二凸起部能够逐渐压缩。同时,由于第二柱形隔垫物具有更大变形余量,因此即使当第一柱形隔垫物达到其变形极限不能进一步压缩变形时,第二柱形隔垫物仍具有较大的变形,使第二柱形隔垫物位置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因此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出现真空气泡缺陷。由此可见,与采用相同高度柱形隔垫物的方案相比,本实施例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了二个层次的变形量,扩大液晶允许填充下限的能力和效果更好。 
在高温条件下,由于高温造成的液晶分子张力增大使液晶层所在空间内的压力增大,液晶分子开始向外压迫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间隙增大,使第一柱形隔垫物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在其相应预设变形量的基础上逐渐减小变形量。开始阶段,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增大间隙,第一隔垫物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变形量发生变化,随后,当第一柱形隔垫物的第二凸起部恢复到其正常状不能提供任何支撑时,由于第一柱形隔垫物中第一凸起部的预设变形力较大,因此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时,不会导致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失去支撑力,不会发生盒厚、周边、重力等不良。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了二个层次的支撑结构,扩大液晶允许填充上限的能力和效果更好。 
此外,第一柱形隔垫物的第二凸起部和第二柱形隔垫物的二个凸起部还提供了额外的耐压力,当基板受到挤压时,可以提供较大的耐压力,使柱形隔垫物对基板的支撑力增大,因此可进一步避免挤压不良。本实施例采用双柱形隔垫物结构,能提供更大的耐压力,有效防止了挤压不良。 
本实施例中,第一柱形隔垫物和第二柱形隔垫物的底端直径为10mm~25mm,顶端直径为5mm~15mm,第一柱形隔垫物与第二柱形隔垫物的高度差d为0.1mm~0.8mm。 
图6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意了对盒前的状态。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液晶显示面板至少包括第一柱形隔垫物11、第二柱形隔垫物12、彩膜基板20和阵列基板30,其中第一柱形隔垫物11和第二柱形隔垫物12间隔设置,且第一柱形隔垫物11的高度大于第二柱形隔垫物12的高度。与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液晶显示面板中的第一柱形隔垫物11和第二柱形隔垫物12采用本发明柱形隔垫物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和形状。本实施例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形式、作用和效果与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三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图7、图8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意了对盒前的状态。在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技术方案基础上,第一柱形隔垫物和第二柱形隔垫物还可以采用组合方式,例如,第一柱形隔垫物采用本发明柱形隔垫物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和形状,第二柱形隔垫物采用本发明柱形隔垫物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和形状(如图7所示);又如,第一柱形隔垫物采用本发明柱形隔垫物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和形状,第二柱形隔垫物采用本发明柱形隔垫物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和形状(如图8所示);采用上述组合方式柱形隔垫物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形式、作用和效果与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第三、第四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柱形隔垫物,包括底端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个基板连接、顶端支撑液晶显示面板的另一个基板的柱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体的顶端为中心低、外部高的凹形结构,所述凹形结构至少包括位于所述顶端周边部位的第一凸起部和位于所述顶端中心部位且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是环形结构,并且对盒后,使得所述第一凸起部具有较大预设变形力并且所述第二凸起部具有较大变形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形隔垫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为H/10~H/4,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为所述第一凸起部高度的1/3~2/3,其中H为柱形隔垫物的高度。
3.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以及底端与所述彩膜基板连接、顶端支撑所述阵列基板的柱形隔垫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隔垫物的顶端为中心低、外部高的凹形结构,所述凹形结构至少包括位于所述顶端周边部位的第一凸起部和位于所述顶端中心部位且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是环形结构,具有较大预设变形力的第一凸起部与阵列基板紧密压合,具有较大变形余量的第二凸起部与阵列基板轻微接触或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为H/10~H/4,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为所述第一凸起部高度的1/3~2/3,其中H为柱形隔垫物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或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隔垫物至少包括具有高度差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柱形隔垫物和第二柱形隔垫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形隔垫物和第二柱形隔垫物的高度差为0.1mm~0.8mm。
CN2007101785729A 2007-11-30 2007-11-30 柱形隔垫物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Active CN1014521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85729A CN101452156B (zh) 2007-11-30 2007-11-30 柱形隔垫物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85729A CN101452156B (zh) 2007-11-30 2007-11-30 柱形隔垫物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2156A CN101452156A (zh) 2009-06-10
CN101452156B true CN101452156B (zh) 2012-07-18

Family

ID=40734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785729A Active CN101452156B (zh) 2007-11-30 2007-11-30 柱形隔垫物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21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78154A1 (en) * 2012-09-14 2014-03-20 Pixtronix, Inc. Display apparatus with multi-height spacers
CN103323982B (zh) 2013-06-20 2015-09-2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72628B (zh) 2013-08-30 2015-11-25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298009A (zh) * 2014-08-28 2015-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隔垫物、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5093706A (zh) * 2015-08-13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隔垫物、掩模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278176B (zh) * 2015-11-27 2019-12-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隔垫物组件
CN105842932A (zh) * 2016-06-12 2016-08-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6154651A (zh) * 2016-09-14 2016-11-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CN108957868B (zh) * 2018-07-27 2022-08-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100891A (zh) * 2018-08-10 2018-12-2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41934B (zh) * 2019-07-26 2020-10-13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中间隔柱的选择方法、液晶面板
CN111338130B (zh) * 2020-04-13 2023-03-1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4361356B (zh) * 2021-11-29 2024-01-0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55677A (zh) * 2021-12-30 2022-04-1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300187A (zh) * 2023-02-21 2023-06-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1424A (zh) * 2004-02-25 2005-08-31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693977A (zh) * 2004-04-30 2005-11-09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1424A (zh) * 2004-02-25 2005-08-31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693977A (zh) * 2004-04-30 2005-11-09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229040A 2002.08.14
同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2156A (zh) 2009-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2156B (zh) 柱形隔垫物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CN102998851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03433239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4805172B2 (ja) 液晶表示素子
CN101806974B (zh) 彩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面板
US7884917B2 (en) Spac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ith the same
CN202025167U (zh) 彩膜基板
US687059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 with improved spacer structure
CN100520502C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基板和具有该基板的液晶显示器
CN103792735A (zh) 隔垫物、应用其的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334561A (zh) 液晶显示面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组装方法
CN101661197B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1546069B (zh) 液晶显示器面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76336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529591A (zh) 彩膜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2707504A (zh) 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08834057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182627A (zh) 隔垫物、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2243400A (zh) 液晶显示器
CN101201511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1398571B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1320174B (zh) 一种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
CN102231026A (zh) 液晶显示器
CN101236334A (zh) 液晶显示器件
JP2000019534A (ja) 無応力液晶セルの組立て方法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20150707

Owner name: JINGD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07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est Central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2

Address after: 215200 No. 1700,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Zhongshan North Road

Patentee after: Gaochuang (Suzhou) 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befor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