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2126A -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2126A
CN101452126A CNA2008102114020A CN200810211402A CN101452126A CN 101452126 A CN101452126 A CN 101452126A CN A2008102114020 A CNA2008102114020 A CN A2008102114020A CN 200810211402 A CN200810211402 A CN 200810211402A CN 101452126 A CN101452126 A CN 101452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wiring
liner
substrate
area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114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2126B (zh
Inventor
姜正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52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2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2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2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1Assembl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7Pads along the edge of rigid circuit boards, e.g. for pluggable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372Pads and lands
    • H05K2201/094Array of pads or lands differing from one another, e.g. in size, pitch, thickness; Using different connections on the pa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制造液晶显示器的方法,包括:准备具有第一区域和位于第一区域至少一侧的第二区域的第一基板和连接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域的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使得它们彼此交叉以定义单元像素区域,和在栅极线和数据线的交叉处形成开关元件;以及将第一区域的栅极线和数据线延长至第一基板的第二区域,以形成构成至少一组的多个衬垫,其中每个区域构成单个组的各衬垫之间的间隔是相同的,并且从位于中央的衬垫朝最外面的衬垫,衬垫宽度是不同的。当基于17英寸或19英寸LCD的具有小宽度尺寸(L/α)、即35mm宽度尺寸的具有642个通道的FCT被连接时,能够防止在液晶面板的衬垫和连接到衬垫的FCT的输出布线之间的未对准,于是能够减少有缺陷的LCD。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LCD)以及一种LCD的制造方法,在将具有35mm的642个通道的诸如TCP(带载封装)、COF(膜上芯片)等的FCT(载膜带)应用到基于17英寸或19英寸液晶显示器(LCD)的液晶面板时,能够设计液晶的衬垫和FCT输出布线的精细节距,由此防止了由于液晶面板和FCT的未对准导致的短路现象的发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前进,显示设备的需求以各种形式增长,并且多种平面显示设备、诸如LCD、PDP(等离子体显示板)、ELD(场致发光显示器)、VFD(真空荧光显示器)等等已经被研究,其中有一些已经被用作不同装置的显示设备。在它们中,具有图像质量好、轻薄和耗能低等优点的LCD通常被采用以取代用于移动式视频显示设备的CRT(阴极射线管)。并且,LCD被用于诸如笔记本式电脑的监视器这样的移动设备,或被用于接收和显示广播信号的TV或计算机的监视器。
通常,这样形成LCD,使得上面具有电极的两基板以面对方式连接,在它们之间注入液晶材料,并且将电压施加到电极上,产生电场来移动液晶分子,从而根据变化的透光度来显示图像。
LCD包括通过在两基板之间注入液晶形成的液晶面板、设置在液晶面板下面并用作光源的背光以及位于液晶面板外缘并驱动液晶面板的驱动器。
这里,驱动器包括其中集成了驱动电路以施加信号至液晶面板的栅极布线和数据布线(或栅极线和数据线)的驱动IC,并且根据驱动IC如何安装在液晶面板上,驱动电路被分成COG(玻璃上芯片)、TCP和COF等等。
COG包括位于液晶面板的阵列基板上的驱动IC,所以增大了LCD的体积。TCP或COF通过利用分离膜来包括驱动IC,所以安装驱动IC的膜可以向液晶面板的背面弯曲,使LCD紧凑。因此,近来TCP或COF被普遍使用,并且TCP或COF也通常被称为具有安装于其中的驱动IC的薄膜。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利用COF的LCD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示出一般LCD的结构,图2是沿图1的衬垫部分和连接到衬垫部分的COF的I-I′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1和2,液晶面板10包括其间维持均匀的单元间隙的彼此连接的阵列基板11和滤色器基板12以及通过在两基板11和12之间注入液晶形成的液晶层。在这种情况下,阵列基板11具有比滤色器基板12大的面积,所以它具有未被滤色器基板12覆盖的非图像区域,在该非图像区域上形成多个用于施加信号至液晶面板的栅衬垫和数据衬垫。
这里,阵列基板11上的栅衬垫和数据衬垫与形成在COF 30一侧的输出布线输连接,并且在这种情况下,COF 30包括形成为与输出布线分离的输入布线、在输入布线与输出布线之间形成为开口IC区域的FCT 31、以及安装在开口IC区域并驱动液晶面板10的驱动IC 32。
形成在COF 30的另一侧的输入布线与PCB 20连接。诸如IC(集成电路)这样的多个元件在PCB 20上形成,以形成驱动器,这些驱动器产生用于驱动液晶面板10的不同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并传送它们至液晶面板10。
各向异性导电膜(ACF)通常用于将其上安装了驱动IC 32的COF 30连接至液晶面板10和PCB 20。ACF,其被形成使得小导电颗粒被包括在热固性树脂膜中,被连接在液晶面板10的衬垫上和PCB 20的衬垫上。然后,COF 30被连接以装配液晶面板10和PCB 20的衬垫,然后被热压缩,以便沿垂直方向彼此电气连接。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当在TAB(带自动粘结)处理期间,液晶面板10的衬垫和COF 30的输出布线被热压缩时,由于图2所示的终端的热膨胀,将发生微小的未对准。
如果假设就像相关现有技术中的LCD那样,基于17英寸或19英寸LCD,具有642个通道的COF 30的总尺寸(L)为48mm,液晶面板10的相邻衬垫之间的节距和相邻输出布线之间的节距被设计为大约58μm,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可允许的误差,而不考虑未对准。
然而,随着通过减少COF的成本而降低LCD的造价的努力,在17英寸或19英寸LCD的情况下,包括其上形成642个通道的衬垫以及与液晶面板的衬垫连接的输出布线的单个COF的总尺寸(L)从48mm减小到35mm,从而液晶面板的相邻衬垫之间的节距和COF的输出布线之间的节距因此减小到40μm。
随着在液晶面板的相邻衬垫之间和在COF的相邻输出布线之间的40μm的节距被均匀地保持,在液晶面板的相邻衬垫之间或COF的输出布线之间发生短路,导致有缺陷的LCD。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想了此处所描述的各种特征。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设备以及一种LCD的制造方法,借此在液晶面板的整个区域构成单组的衬垫之间的间隔是相同的,并且位于中间区域(以下称为1’区)的衬垫的宽度与位于两侧区域(以下称为2’区)的衬垫的宽度是不同的,并且借此FCT的整个区域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是相同的,在第一区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和在第二区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是不同的。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前述以及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点、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相关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LCD)的结构;
图2是沿图1的液晶面板的衬垫部分和连接到衬垫部分的COF的I-I′线的剖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的结构;
图4是沿图3的液晶面板的衬垫部分和连接到衬垫部分的COF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5a是示出形成在第一基板的第二区域的衬垫的平面图;以及
图5b是示出图5a中的衬垫的宽度特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LCD)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的结构,图4是沿图3的液晶面板的衬垫部分和连接到衬垫部分的COF的II-II′线的剖视图。
如图3和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LCD包括:驱动PCB(印刷电路板)120,其产生R、G和B数据以及控制信号;COF 130,连接在驱动PCB 120上并接收信号;液晶面板110,在边缘区域包括COF 130以接收信号来显示图像;以及背光(未示出),设置在液晶面板110下面并提供光。这里,COF 130包括连接到驱动PCB 120并接收数据的输入布线、形成为与输入布线分离的输出布线、在输入布线和输出布线之间被区别为开口IC区域(未示出)的FCT 131、以及安装在开口IC区域的驱动IC 132。
在本发明中,当包括642个通道并形成在液晶面板110至少一侧上的单个COF 130的总宽度L/α为35mm,构成642个通道/COF 130的各输出布线的宽度相同,并且当从位于中央的输出布线至位于边缘区域的最外面的输出布线时,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变得不同。此外,具有同样的35mm尺寸即L/α的642个通道的栅衬垫或/和数据衬垫(以下称为信号衬垫)之间的间隔相同,这些栅衬垫或/和数据衬垫在液晶面板110的边缘区域并相应连接至COF 130的各输出布线,并且,这些信号衬垫的宽度随着基于位于中央的信号衬垫朝向边缘区域的最外面的信号衬垫而变得不同。
例如,如图4所示,当多个信号衬垫在液晶面板110的边缘区域形成为至少一组,位于中间区域即在1’区的信号衬垫即内部信号衬垫的宽度,小于位于2’区的信号衬垫即外部信号衬垫的宽度。至于相应连接到构成该单个组的多个信号衬垫中的每一个的COF 130的输出布线,位于1’区即中间区域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小于位于2’区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也就是,外部信号衬垫之间的间隔与内部信号衬垫之间的间隔相同。
首先,液晶面板110包括其间维持均匀的单元间隙的彼此连接的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基板111(第一基板)和滤色器基板112(第二基板)、以及通过在第一和第二基板111和112之间注入液晶形成的液晶层。因为第一基板111具有比第二基板112更大的面积,所以它包括被第二基板112覆盖的图像区(第一区)和在第一区的至少一侧的未被第二基板112覆盖的非图像区(第二区)。
这里,在第一基板111的被第二基板112覆盖的第一区上,以矩阵形式形成定义单元像素区域的多条栅极线和数据线,它们分成组连接至第二区的信号衬垫,以从驱动PCB 120接收信号。在这些栅极线和数据线的各交叉处形成开关元件、即薄膜晶体管(TFT),并根据外部控制信号导通/截止这些开关元件。
在第一基板的未被第二基板覆盖的第二区上,分组形成多个信号衬垫,它们从第一区的栅极线和数据线延伸,并施加信号至液晶面板110。例如,在本发明中,基于17英寸或19英寸LCD的单组信号衬垫形成642个通道。基于642个通道形成一组的事实,总共6组通道被形成在第一区的一侧。在这种情况下,一组642个通道的总宽度(L/α)为大约35mm,其中“L”为48mm,α为大约1.3714。
为了在35mm宽度范围内将642个通道形成为一组,位于中间区域即在1’区的信号衬垫的宽度,与位于两边缘区域的2’区的信号衬垫的宽度不同。换句话说,在相同区域中的信号衬垫之间的间隔是均匀的。在本发明中,位于1’的信号衬垫即内部信号衬垫的宽度,可以小于位于2’区的信号衬垫即两边缘区域的外部信号衬垫的宽度。
附着COF(或TCP)130以便与在第一基板111的第二区的构成尺寸为35mm的至少一组的各个信号衬垫连接。如上所述,COF 130包括FCT 131和安装在FCT 131上的驱动IC 132。这里,FCT 131包括与在第一基板111的第二区的信号衬垫连接、用于输出数据的输出布线、形成为与输出布线分离、用于接收数据的输入布线以及在输入布线和输出布线之间、其上安装了驱动IC132的开口IC区域。驱动IC 132包括许多集成驱动电路,以根据控制信号施加从外部输入的数据至液晶面板110,由此允许显示图像。
当然,COF 130包括642个通道、即输出布线,从而与形成在第一基板111的第二区的构成至少一组的多个信号衬垫连接。这些642条输出布线被形成为具有L/α、即35mm的宽度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当COF 130通过热压缩等连接在第一基板111上,由于TAB装置或COF 130本身的材料因素,未对准一定会发生。因此,在本发明中,如图4所示,在35mm宽度范围内形成在每个区域的输出布线的宽度相同,即内部线的宽度与外部线的宽度相同,并且位于1’区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与位于2’区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不同。在本发明中,在1’区的输出布线即内部线之间的间隔,可以小于在2’区的输出布线即外部线之间的间隔。
驱动PCB 120被连接到COF 130的输入布线。驱动PCB 120产生控制信号以对从外部施加的R、G和B数据重新校准,并根据接收的垂直/水平同步信号施加该被重新校准的R、G和B信号至液晶面板110,以显示图像。
图5a是示出形成在第一基板的第二区域的信号衬垫的平面图,图5b是示出图5a中的信号衬垫的宽度特性的图。
参见图4,5a和5b,在第一基板111上的信号衬垫和与信号衬垫相连的COF 130的输出布线在35mm的总宽度(L/α)范围内形成642个通道。该642个通道以两通道进行:例如,在1′区上,基于第321通道的第320通道和第322通道具有相同宽度,在2′区上,第1和第2通道以及第641和第642通道具有相同宽度。
如图5a和5b所示,在形成在第一基板111上的642个信号衬垫中,位于中央的第321信号衬垫具有宽度15.7μm,对应2′区边缘的第1和第642信号衬垫具有大约25μm的宽度,并且在15.7μm<W<25μm范围内,信号衬垫的宽度(W)从在1′区的第321信号衬垫到第1和第642衬垫,以两通道为单元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每个区的信号衬垫之间的间隔固定为21.2μm。因此,在1′区的第321信号衬垫与第320和第322信号衬垫之间的信号衬垫节距是36.9μm,在2′区的第1和第2信号衬垫之间的信号衬垫节距以及第641和第642信号衬垫之间的信号衬垫节距为46.2μm。
同时,至于连接在第一基板111上的COF 130,642条输出布线的宽度在每个区是均匀的14.2μm。此外,在1′区的第321输出布线与第320和第322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为22.7μm,在第2′区的第1和第2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以及第641和第642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为32μm,并且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d)在22.7μm<d<32μm范围内例如以两通道为单元,从在1′区的第321输出布线朝在2′区的第1输出布线和第642输出布线逐渐增大。因此在1′区的第321输出布线与第320和第322输出布线之间的节距为大约36.9μm,在两个2′区的第1和第2输出布线之间的节距以及第641和第642输出布线之间的节距大约为46.2μm。
基于以上说明,虽然在本发明中形成在35mm宽度范围内的642个通道被用作参考,这种数量是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的。因此,在第一基板111上的多个信号衬垫,以及在COF 130上的输出布线可以被形成使得在1′区和两个2′区的信号衬垫和输出布线的宽度,以及这些信号衬垫之间的间隔和这些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是固定的或是变化的。
至于在第一基板111上的信号衬垫,在第一基板111上的信号衬垫之间的间隔可以被固定为21.2μm,并且信号衬垫的宽度在15.7μm至25μm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从在中央的信号衬垫朝向位于边缘区域的最外面部分的信号衬垫,信号衬垫的宽度增大。
至于COF 130的输出布线,输出布线的宽度被固定为14.2μm,并且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在22.7μm至32μm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从位于中央的输出布线朝向位于边缘区域的最外面部分的输出布线,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增大。
现在将参照图3和4对制造LCD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被分为第一区域和位于第一区域的一侧的第二区域的第一基板111,以及附着到第一基板111的第一区域的第二基板112。作为第一和第二基板111和112,可以使用玻璃基板、石英基板等等。
随后,在第一区域形成彼此交叉的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以定义单元像素区域,在这些栅极线和数据线的交叉处形成开关元件。在这些单元像素区域中形成像素电极。
当在第一基板111的第一区域上形成这些栅极线、数据线、开关元件和像素电极时,通过从第一区域的栅极线和数据线进行延伸来在第一基板111的第二区域上形成构成至少一组的信号衬垫。在该组信号衬垫中,1′区即中间区的信号衬垫,与2′区即两侧区的信号衬垫,具有不同宽度。在这种情况下,信号衬垫之间的间隔是相同的。
该过程涉及制造液晶面板110的方法,其中在玻璃基板上形成金属层并且在该金属层上进行光刻法工艺。例如,假设在第一基板111的第一区域的数据线和在第二区域的数据信号衬垫被同时形成。在这样的情况下,栅极、栅极线、绝缘膜、欧姆接触层、半导体层已经被形成在第一基板111上。
此后,为了在第一基板111上形成数据线和数据衬垫,沉积由导电材料诸如钨、钼等等形成的金属层。随后,涂覆例如负性的光致抗蚀剂;利用掩模曝光,在掩模中允许光在1′区即中间区透射的宽度小于允许光在2′区即两侧区透射的宽度;并进行显影和蚀刻以形成数据线和从数据线延伸的在1′区的信号衬垫以及在2′区即两侧区的信号衬垫。在这种情况下,在1′区的信号衬垫和在2′区的信号衬垫具有不同宽度,并且信号衬垫之间的间隔是相同的。
在形成在第一基板111的第二区域的信号衬垫上,附着与信号衬垫连接并输出数据的输出布线、与输出布线分离的输入布线、以及包括安装在形成在输入布线与输出布线之间的开口IC区域的驱动IC 132的COF 130。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一基板的相应信号衬垫连接的输出布线具有相同的宽度,并且在2′区和1′区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不同。
驱动PCB 120可以被另外提供给COF 130的输入布线,以提供数据至液晶面板110,以实现图像。
现在将对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LCD的FCT、即COF进行说明。
虽然未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的LCD的COF的方法包括:在基膜上形成金属膜;对金属膜构图以形成具有相同宽度的输出布线和与输出布线分离的输入布线,其中在每个区的输出布线的宽度相同,并且以位于中央的输出布线为基准,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朝着最外面的输出布线变得不同;在其上形成了输入布线和输出布线的基膜上形成绝缘层;暴露输出布线的两端和输入布线的两端,包括输出布线的一定的中间部分。
首先,准备由聚酰亚胺(PI)材料形成的基膜。
然后,在基膜上形成由铜等呈现低电阻的材料制成的金属层。在金属层上涂覆光致抗蚀剂,进行曝光、显影和蚀刻,以在基膜上形成至少一条输出布线和与该输出布线分离的输入布线。在这种情况下,位于1′区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和位于在1′区的两侧的2′区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是不同的。在本发明中,在1′区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可能小于在2′区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
如果假设形成在35mm宽度范围内具有642个通道的输出布线,则在每个区的输出布线的宽度是14.2μm。在这种情况下,在1′区的第321输出布线与第320和第322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为22.7μm,在第2′区的第1和第2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以及第641和第642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为32μm,并且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d)在22.7μm<d<32μm范围内例如以两通道为单元,从在1′区的第321输出布线朝在2′的第1和第642输出布线逐渐增大。因此在1′区的第321输出布线与第320和第322输出布线之间的节距为大约36.9μm,在两个2′区的第1和第2输出布线之间的节距以及第641和第642输出布线之间的节距大约为46.2μm。
随后,利用绝缘材料在其上形成了输出布线和输入布线的基膜上形成绝缘层,并且使位于输入布线和输出布线的两端部的以及位于输出布线中间区域的检测信号衬垫部分被暴露。
在滚筒形式的COF被制造后,利用包括探针板的设备检查COF是否具有良好电气性能。
然后,滚筒形式的COF被逐个切断,除去输出布线的检测衬垫部分。
此后,驱动IC被安装在位于单个COF的输出布线和输入布线之间的开口IC区域,以允许输入布线和输出布线被电气导通。
随后,其上安装了驱动IC的COF的一侧被连接到驱动PCB,信号从外部由ACF施加到该PCB,并且COF的另一侧被连接到通过所施加的信号显示图像的液晶面板的信号衬垫部分。
现在将对制造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FCT、即TCP的方法进行说明。
虽然未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的TCP的方法包括:以一定间隔在基膜上形成设备孔;在其上形成了设备孔的基膜上利用粘结剂作为媒介形成由铜材料制成的导电层;在其上形成了导电层的设备孔中填充树脂;在与基膜的填充了树脂的相对表面上形成多条具有相同宽度的输出布线、以及与输出布线分离的输入布线,使得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从位于中央的输出布线朝着最外面的输出布线变得不同;在基膜上的输出布线和输入布线上形成镀层;以及形成暴露输出布线与输入布线两端、包括输出布线的检测衬垫部分的阻焊剂层。
更详细地,通过在由聚酰亚胺(PI)材料制成的带型基膜上穿孔,以一定间隔形成设备孔。在这种情况下,设备孔是要安装驱动IC的地方。
由铜材料制成的导电层利用粘结剂被粘结到基膜,然后,用聚酰亚胺树脂填充设备孔。
然后,涂覆光致抗蚀剂在由铜材料制成的导电层上,然后进行曝光、显影和蚀刻,以形成多条具有相同宽度的输出布线,以及与输出布线分离的输入布线。在这种情况下,位于1′区即中间区域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与位于1′区两侧的2′区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不同。在本发明中,在1′区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可以小于在2′区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
如果假设形成在35mm宽度范围内具有642个通道的输出布线,则在每个区的输出布线的宽度是14.2μm。在这种情况下,在1′区的第321输出布线与第320和第322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为22.7μm,在第2′区的第1和第2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以及第641和第642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为32μm,并且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d)在22.7μm<d<32μm范围内例如以两通道为单元,从在1′区的第321输出布线朝在2′的第1和第642输出布线逐渐增大。因此在1′区的第321输出布线与第320和第322输出布线之间的节距为大约36.9μm,在两个2′区的第1和第2输出布线之间的节距以及第641和第642输出布线之间的节距大约为46.2μm。
随后,去除留在基膜的输出布线和输入布线上的光致抗蚀剂。
在已经去除了光致抗蚀剂的基膜的输出布线和输入布线上预镀至少包括锡(Sn)、金等电镀材料之一,以形成镀层。
在基膜上形成阻焊剂层,从而使形成在基膜上的输出布线和输入布线的两端部以及位于输出布线一侧的检测衬垫部分被暴露。
在滚筒形式的TCP被制造后,利用包括探针板的设备检查TCP是否具有良好电气性能。
然后,滚筒形式的TCP被逐个切断,除去位于输出布线一侧的检测衬垫部分。
此后,驱动IC被安装在位于单个TCP的输出布线和输入布线之间的开口IC区域,以允许输入布线和输出布线被电气导通。
随后,其上安装了驱动IC的TCP的一侧被连接到驱动PCB,信号从外部由ACF施加到该PCB,并且TCP的另一侧被连接到根据接收信号显示图像的液晶面板的信号衬垫部分。
如迄今为止所述,根据LCD和制造用于LCD的FCT的方法,当连接基于17英寸或19英寸LCD的具有小宽度尺寸(L/α)即35mm宽度尺寸的具有642个通道的FCT,可以防止在液晶面板的信号衬垫和连接到信号衬垫的FCT的输出布线之间的未对准,因此,可以减少有缺陷的LCD。
由于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特征的情况下可以以多种方式实施,应该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被前述说明书的任何细节所限制,除非特别注明,而且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内宽泛地构建,因此属于权利要求的边界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和修改,或者这种边界和范围的等同结构也因此被包含于所附的权利要求中。

Claims (9)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侧的第二区域;
多个信号衬垫,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中构成至少一组,其中构成该组的信号衬垫之间的间隔相同,并且从中央信号衬垫朝最外面的信号衬垫,衬垫宽度增大;以及
多条载膜带的输出布线,这些输出布线被连接到在所述第一基板中构成所述一组的信号衬垫上,这些输出布线按多个区域分组,其中在每个区域的输出布线具有相同宽度,并且在中央区域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小于在外部区域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构成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的单个组的多个信号衬垫的宽度从中央信号衬垫朝最外面的信号衬垫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载膜带被这样形成,使得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从中央区域的输出布线朝外部区域的输出布线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信号衬垫被分成多个与输出布线的区域对应的区域,在相同区域的信号衬垫的宽度是相同的,并且在中央区域的信号衬垫的宽度小于在外部区域的信号衬垫的宽度。
5.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侧的第二区域;
一组信号衬垫,形成在所述第二区域之内,其中该组信号衬垫包括第一外部信号衬垫、与所述第一外部信号衬垫紧邻的第二外部信号衬垫、第一内部信号衬垫和与所述第一内部信号衬垫紧邻的第二内部信号衬垫,所述第一内部信号衬垫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外部信号衬垫的宽度,并且所述第一外部信号衬垫和所述第二外部信号衬垫之间的间隔与所述第一内部信号衬垫和所述第二内部信号衬垫之间的间隔相同;以及
具有一组连接到所述一组信号衬垫的输出布线的载膜带,其中该组输出布线包括第一外部输出布线、与所述第一外部输出布线紧邻的第二外部输出布线、第一内部输出布线和与所述第一内部输出布线紧邻的第二内部输出布线,所述第一内部输出布线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外部输出布线的宽度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外部输出布线和所述第二外部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宽于所述第一内部输出布线和所述第二内部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外部信号衬垫电气连接到所述第一外部输出布线,并且所述第一内部信号衬垫电气连接到所述第一内部输出布线。
7.一种制造液晶显示器的方法,包括:
准备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侧的第二区域;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区域上形成彼此交叉的多条栅极线和数据线以定义单元像素,以及通过延长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栅极线和/或数据线以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中形成构成至少一组的多个栅衬垫和/或多个数据衬垫,其中构成该组的各衬垫之间的间隔是相同的,并且从中央衬垫朝最外面的衬垫,衬垫宽度增大;
在所述栅极线和数据线的交叉处形成开关元件;以及
将载膜带连接到在所述第一基板中构成该组的栅衬垫和/或数据衬垫,输出布线以多个区域分组,其中在每个区域的输出布线具有相同宽度,并且在中央区域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小于在外部区域的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构成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一个组的多个衬垫的宽度从中央衬垫朝最外面的衬垫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载膜带被这样形成,使得输出布线之间的间隔从中央区域的输出布线朝外部区域的输出布线逐渐增大。
CN2008102114020A 2007-12-05 2008-09-18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4521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125810 2007-12-05
KR10-2007-0125810 2007-12-05
KR1020070125810A KR20090058987A (ko) 2007-12-05 2007-12-05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및 액정표시장치의 필름 캐리어테이프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2126A true CN101452126A (zh) 2009-06-10
CN101452126B CN101452126B (zh) 2012-06-20

Family

ID=40721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14020A Active CN101452126B (zh) 2007-12-05 2008-09-18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45121B2 (zh)
KR (1) KR20090058987A (zh)
CN (1) CN101452126B (zh)
TW (1) TWI39031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7450B (zh) * 2015-10-16 2017-01-2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US10739888B2 (en) 2017-08-28 2020-08-11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44980B1 (ko) * 2009-02-20 2016-08-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테이프 캐리어 패키지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888423B1 (ko) 2011-06-10 2018-08-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평판 표시장치
US8896798B2 (en) * 2011-10-20 2014-11-25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US8928850B2 (en) * 2012-12-04 2015-01-0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transisto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0394094B2 (en) * 2013-04-25 2019-08-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US10156748B2 (en) * 2013-11-28 2018-12-18 Gio Optoelectronics Corp. Matrix circuit substrat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atrix circuit substrate
CN103956147B (zh) * 2014-05-12 2016-02-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栅极侧扇出区域电路结构
KR102330882B1 (ko) * 2014-10-13 2021-11-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4507254B (zh) * 2014-12-31 2018-09-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软性印刷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
CN104540315B (zh) * 2014-12-31 2018-01-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软性印刷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
KR102304102B1 (ko) * 2015-01-14 2021-09-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5720028B (zh) * 2016-02-04 2018-06-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覆晶薄膜、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666490B (zh) * 2018-06-15 2019-07-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US10678104B2 (en) * 2018-09-27 2020-06-0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with flexible circuit board regions and display module
CN109087589B (zh) * 2018-10-22 2021-06-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42288B (zh) * 2020-02-25 2021-06-0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7346B2 (ja) * 1990-07-12 1996-01-29 インターナシヨ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ヨン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303544B1 (ko) 1999-10-22 2001-11-02 김순택 디스플레이 장치를 위한 전자 부품 실장 구조
KR101174781B1 (ko) 2005-10-25 2012-08-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5292665B2 (ja) * 2005-10-31 2013-09-1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1281867B1 (ko) * 2006-06-29 2013-07-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7450B (zh) * 2015-10-16 2017-01-2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US10199398B2 (en) 2015-10-16 2019-02-05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with different circuit groups
US10651208B2 (en) 2015-10-16 2020-05-12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with different circuit groups
US10739888B2 (en) 2017-08-28 2020-08-11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58987A (ko) 2009-06-10
TWI390310B (zh) 2013-03-21
US8045121B2 (en) 2011-10-25
US20090147204A1 (en) 2009-06-11
TW200925748A (en) 2009-06-16
CN101452126B (zh) 2012-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2126B (zh)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20070002243A1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US8035238B2 (en) Driving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743221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pattern in an electronic panel
US818913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substrate thereof
US763004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0856640B1 (ko) 실장 구조체, 전기 광학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JP5315747B2 (ja) 表示装置
JP3549760B2 (ja) 平面型表示装置
CN100369258C (zh) 有源元件阵列基板
CN101136388A (zh) 芯片膜封装件和具有该芯片膜封装件的显示面板组件
US20070222777A1 (en) Electrooptic device, wiring boar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176037A (zh) 覆晶薄膜组、覆晶薄膜组的绑定方法和显示装置
US20060076638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mounting structure, electro-optical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2277893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90026462A1 (en) Wiring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193017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9028971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95168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889679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KR20040087452A (ko) 액정표시 모듈
US8975756B2 (en) Electric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the same
CN109427599B (zh) 膜上芯片封装件以及膜上芯片封装件的制造方法
CN111338136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218995843U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