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4995A - 液体喷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4995A
CN101444995A CNA2008101790914A CN200810179091A CN101444995A CN 101444995 A CN101444995 A CN 101444995A CN A2008101790914 A CNA2008101790914 A CN A2008101790914A CN 200810179091 A CN200810179091 A CN 200810179091A CN 101444995 A CN101444995 A CN 1014449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rows
nozzle
ink
moving directio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790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萱原直树
宫本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44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49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装置。用于抑制滴落偏差变得显著。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装置具有与液体滴落的对象物之间相对移动的头单元。该头单元具有第一喷嘴列、及喷出与第一喷嘴列相同种类的液体的第二喷嘴列。第一喷嘴列和第二喷嘴列中,在与相对移动方向交叉的规定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嘴。第二喷嘴列相对于第一喷嘴列在所述相对移动方向错位配置,并且按照在与相对移动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该第二喷嘴列的端部位于第一喷嘴列的中央的方式,相对于第一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错位配置。

Description

液体喷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体喷出装置中有采用喷墨方式的打印机。采用喷墨方式的打印机例如具有从喷嘴列喷出作为液体的墨水的头单元、和使作为墨水滴落的滴落对象物的纸在规定的移动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在该打印机中,按照纸的移动方向上的位置,从头单元喷出墨水,使喷出的墨水滴落到纸上。
在这样的打印机中,如果从喷嘴列喷出墨水,则在喷嘴列的两端部,有时会发生应该喷出的墨水的喷出量从作为目标的喷出量变动的喷出量变动现象。如果在发生这样的喷出量变动现象的状态下进行墨水的喷出,则纸上的点的尺寸按照喷出量的变动而偏差,会发生滴落偏差。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滴落偏差,提出了一种把喷出不同种类的液体的喷嘴列彼此在与纸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错开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6-346575号公报
可是,在该技术中,喷出相同种类的液体的喷嘴列的端部之间与上述正交方向重叠地配置。因此,如果从位于重叠的范围的喷嘴喷出墨水,则所述滴落偏差会在纸上重叠出现,导致滴落偏差变得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滴落偏差变得显著。
主要的发明是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喷嘴列、喷出与所述第一喷嘴列相同种类的液体的第二喷嘴列的头单元;和使液体滴落的对象物与所述头单元的至少一方在与所述各喷嘴列中的喷嘴的排列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二喷嘴列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嘴列在所述移动方向错位配置,并且按照在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该第二喷嘴列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喷嘴列的中央部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错位配置。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可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而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是概略地表示包含打印机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打印机所具有的纸移动机构、线形头(LineHead)群和墨水承受构件群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墨水承受构件附近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线形头群的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从喷嘴侧观察图2所示的线形头群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用于说明多种颜色的墨滴滴落到纸S上的同一位置时的状态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图1的打印机中打印时发生的喷出量变动现象(浴缸现象(bathtub phenomenon))的图。
图8A是表示参考例的头单元的结构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8B是用于说明使用图8A的头单元而打印的打印物中的喷出量变动现象(浴缸现象)的图。
图9A是用于说明由图1的打印机打印的打印物中的喷出量之比(彩色平衡)的图,是表示与黄墨水相关的喷出量变动现象的图。图9B是同样表示与洋红色墨水相关的喷出量变动现象的图。图9C是同样表示与青色墨水相关的喷出量变动现象的图。图9D是表示由图9A~图9C所示的3色墨水形成的颜色(黑)的喷出量变动现象的图。
图10A是表示由图1的打印机打印的其他打印物的外观的图。图10B是用于说明图10A所示的打印物中的喷出量变动现象(串扰(crosstalk))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使用图8A所示的头单元打印的、与图10A同样的打印物的喷出量变动现象(串扰)的图。
图12A是用于说明2个喷嘴列的配置的图。图12B是用于同样说明4个喷嘴列的配置的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是用于说明头单元中的喷嘴列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A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喷嘴列的配置中的墨水喷出的控制的图,表示从纸移动方向上游侧的喷嘴列喷出墨滴时的状态。图14B同样表示从纸移动方向下游侧的喷嘴列喷出墨滴时的状态。
图15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的图。
图16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的图。
图17是说明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图,是说明喷嘴列的配置的图。
图18是说明位于图17所示的各喷嘴列的端部的喷嘴的图。
图19是说明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是说明喷嘴列的配置的图。
图20是表示图5所示的喷嘴板的变形例的图。
图21是表示图3所示的墨水承受构件的变形例的图。
符号的说明:1—打印系统;10—计算机;100、100’、100’’—打印机;110—控制器;111—CPU;112—存储器;120—纸移动机构;121—压印平板;130、130’、130’’、230—头单元;130a、130a’、130a’’—头安装构件;131—控制电路;132—墨水供给构件群;134—墨水供给路线群;140—线形头群;140K、140C、140M、140Y—线形头;141—喷嘴列;142—墨水喷出机构;142a—压电元件;143—喷嘴板;150—墨水承受构件;150a—盘(tray);150b、150b’—海绵(sponge)。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可明了以下的事项。
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喷嘴列、喷出与所述第一喷嘴列相同种类的液体的第二喷嘴列的头单元;使液体滴落的对象物和所述头单元的至少一方在与所述各喷嘴列中的喷嘴的排列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二喷嘴列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嘴列在所述移动方向错位配置,并且按照在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该第二喷嘴列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喷嘴列的中央部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错位配置。
根据该液体喷出装置,由于第二喷嘴列的端部在交叉方向位于第一喷嘴列的中央部,所以即使发生因第一喷嘴列和第二喷嘴列引起的喷出量变动现象,双方的喷出量变动现象所引起的滴落偏差在交叉方向也难以重叠。换言之,滴落偏差在交叉方向被分散。由此,能抑制滴落偏差显著。
而且,提供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包括:具有多个喷嘴列的头单元;使液体滴落的对象物和所述头单元的至少一方在与所述各喷嘴列的喷嘴的排列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其中:所述多个喷嘴列具有包含第一喷嘴列;和喷出与所述第一喷嘴列相同种类的液体的至少一个第二喷嘴列、即按照端部位于从所述第一喷嘴列的一端到另一端之间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嘴列在所述移动方向和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错位配置的第二喷嘴列的n个喷嘴列的组,所述第二喷嘴列按照该第二喷嘴列的端部从所述第一喷嘴列的对应的端部,离开由所述第一喷嘴列的长度的1/n决定的距离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错开位置。
根据该液体喷出装置,在彼此成组的n个喷嘴列中,由于第一喷嘴列的端部和第二喷嘴列的端部分开由第一喷嘴列的长度的1/n决定的距离,所以即使发生因第一喷嘴列和第二喷嘴列引起的喷出量变动现象,双方的喷出量变动现象所引起的滴落偏差也难以在交叉方向重叠。换言之,滴落偏差在交叉方向被分散。由此,能抑制滴落偏差显著。
并且,提供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喷嘴列、及喷出与所述第一喷嘴列相同种类的液体的第二喷嘴列的头单元;使液体滴落的对象物和所述头单元的至少一方在与所述各喷嘴列中的喷嘴的排列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二喷嘴列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嘴列在所述移动方向错位配置,并且按照在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该第二喷嘴列的中央从所述第一喷嘴列的中央分开所述第一喷嘴列的长度的一半距离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错位配置。
根据该液体喷出装置,由于第二喷嘴列的中央在交叉方向从第一喷嘴列的中央分开第一喷嘴列的长度的一半距离,所以即使因发生第一喷嘴列和第二喷嘴列引起的喷出量变动现象,双方的喷出量变动现象所引起的滴落偏差也难以在交叉方向重叠。由此,能抑制滴落偏差显著。
另外,提供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包括:具有多个喷嘴列的头单元;使液体滴落的对象物和所述头单元的至少一方在与所述各喷嘴列中的喷嘴的排列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其中:所述多个喷嘴列具有包含第一喷嘴列;和喷出与所述第一喷嘴列相同种类的液体的至少一个第二喷嘴列、即在所述移动方向和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错位配置的第二喷嘴列的n个喷嘴列的组,所述第二喷嘴列按照该第二喷嘴列的中央从所述第一喷嘴列的中央分开由所述第一喷嘴列的长度的1/n决定的距离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把错开位置。
根据该液体喷出装置,在彼此成组的n个喷嘴列中,由于第一喷嘴列的中央和第二喷嘴列的中央分开由第一喷嘴列的长度的1/n决定的距离,所以即使发生因第一喷嘴列和第二喷嘴列引起的喷出量变动现象,双方的喷出量变动现象所引起的滴落偏差也难以在交叉方向重叠。由此,能抑制滴落偏差显著。
此外,包含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的喷嘴列的组在所述移动方向排列多个,使各组喷出不同种类的液体。
根据该液体喷出装置,能喷出多种液体。
而且,所述第一喷嘴列具有在所述排列方向以规定的喷嘴间隔配置的多个第一喷嘴;所述第二喷嘴列具有按照所述交叉方向的位置成为相邻的第一喷嘴列彼此之间的方式,在所述排列方向以规定的喷嘴间隔配置的多个第二喷嘴。
根据该液体喷出装置,能提高在沿着对象物的交叉方向的列上滴落的液体的密度(例如分辨率)。
并且,所述第一喷嘴列具有在所述排列方向以规定的喷嘴间隔配置的多个第一喷嘴;所述第二喷嘴列具有在所述交叉方向位于与所述第一喷嘴列的各位置一致的位置的第二喷嘴。这时,通过控制喷出动作,能增加液体向对象物滴落的单位时间的次数。或者,通过喷出动作的控制,能使从第二喷嘴喷出的液体滴落到从第一喷嘴喷出的液体滴落的位置。
另外,液体喷出装置具有向所述对象物喷出所述液体时,接受不滴落到所述对象物的液体的液体承受构件。
根据该液体喷出装置,能防止因未滴落的液体引起的污损。
此外,所述头单元安装在安装构件上,被固定在规定位置,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对象物在所述移动方向移动。
而且,液体喷出装置具有把所述对象物在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输送方向输送的输送机构、控制所述头单元、所述移动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控制器;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头单元向所述移动方向移动;所述控制器进行一边使所述头单元向所述移动方向移动一边从所述喷嘴喷出液体的移动喷出动作、和把所述对象物在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由从所述喷嘴能喷出液体的可喷出范围规定的单位输送量的输送动作。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基本结构>
图1是概略表示打印系统的结构的框图。该打印系统包含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打印机。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打印机所具有的纸移动机构、线形头群和墨水承受构件群的关系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墨水承受构件群附近的剖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线形头群的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所示的打印系统1具有:计算机10、和与计算机10连接成可通信的打印机100。打印机100用于在纸S(参照图2)上以全彩色打印与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例如从计算机10收到的打印数据)对应的图像。为了实现全彩色的打印,打印机100使用多种颜色的墨水。该墨水呈液状,是液体的一个例子。在本说明书中,把液状的墨水简单称作墨水。
而且,在打印机100种采用了喷墨方式。在该喷墨方式中,从打印机100所具有的头单元130将多种颜色的墨水以滴状喷出。其中,将这样喷出的滴状的墨水也称作墨滴。打印机100在打印处理时,首先使纸S移动,然后根据纸S的移动来进行墨滴的喷出。之后,打印机100停止纸S的移动。这里,喷出的墨水例如向铅垂方向下方滴下,滴落到纸S上。因此,纸S是墨滴滴落的滴落对象物(液体滴落的对象物)的一个例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了在固定头单元130的状态下,使纸S移动的结构,所以与使头单元130和纸S双方移动的情形相比,能提高墨水的滴落精度。
打印机100如图1所示,具有控制器110、纸移动机构120、头安装构件130a和头单元130。
对控制器110加以说明。
控制器110具有:CPU111、存储器112、时钟生成电路113、驱动信号生成电路114、连接它们的内部总线115。CPU111通过读出在存储器112中存储的程序等并执行,从而控制纸移动机构120和头单元130。在打印时,CPU111把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发送给头单元130。时钟生成电路113生成时钟信号CLK,将其提供给打印机100的各部(控制器110、头单元130)。驱动信号生成电路114生成用于驱动头单元130的驱动信号COM,将其向头单元130输入。
头安装构件130a是用于安装头单元130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头安装构件130a决定了头单元130的位置。即,头单元130被固定为不移动。因此,头安装构件130a是安装头单元的安装构件的一个例子。
纸移动机构120为了进行供纸和排纸,把滴落墨滴的纸S每次一张地向图2所示的纸移动方向移动(输送)。纸移动机构120具有用于从背面侧(铅垂方向下方侧)支撑移动中的纸S的压印平板121(参照图3)。基于纸移动机构120的纸S的移动,在头单元130被安装在头安装构件130a上的状态下进行。因此,纸移动机构120是使纸S移动的移动机构,是使滴落对象物和头单元的至少一方移动的移动机构的一个例子。而且,纸移动方向是移动方向的一个例子。
对头单元130进行说明。
头单元130如图1所示,具有:线形头群140、控制电路131、墨水供给构件群132。控制电路131处理从控制器110收到的信号等(图像数据、时钟信号CLK、驱动信号COM),将其向线形头群140输入,由此来进行对线形头群140的控制。而且,在线形头群140种设置有墨水承受构件150。这里,墨水承受构件150是液体承受构件的一个例子。
墨水供给构件群132具有墨水容器群133、墨水供给路线群134。墨水容器群133独立收容4色(黑(K)、青(C)、洋红(M)、黄(Y))的墨水。墨水供给路线群134由分别与4色的墨水对应的4个系统的墨水供给路线构成。各系统的墨水供给路线将墨水容器群133和线形头群140连接,起到将墨水容器群133中收容的墨水提供给线形头群140的作用。另外,对于4色的墨水而言,由于墨水供给路线的系统(即墨水的供给源)彼此不同,且颜色(种类)不同,所以分别是一种液体的一个例子,相对一种液体,相当于不同种类的液体。
在线形头群140中设置有多个喷嘴列141(参照图2)。各喷嘴列141具有多个喷嘴(孔)(参照图5)。在线形头群140被固定的状态下,多个喷嘴列141在纸移动方向排列,并且在与纸移动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排列。这样,通过以某数量的喷嘴列141为1个单位,把多个喷嘴列141在该正交方向(以下也称作重复方向)排列,能在正交方向扩大可喷出墨滴的正交方向上的范围(以下,也称作墨水可喷出宽度范围)。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墨水可喷出宽度范围比表示在纸移动方向移动的纸S的上述正交方向的尺寸的打印宽度大。因此,打印机100能进行在纸S的整个面打印图像的所谓无边缘打印。
多个喷嘴列141的大部分如图3所示,与压印平板121以离开规定距离的状态对置。而且,多个喷嘴列141的一部分与墨水承受构件150对置。这里,对墨水承受构件150进行说明。
墨水承受构件150例如由从线形头群140的底部(下面,喷嘴开口侧的表面)延伸出来的悬臂类型的盘150a、和配置在该盘150a的内周面上的海绵150b构成。盘150a延伸到压印平板121的附近(参照图3),而且,海绵150b被配置在打印宽度的范围外、墨水可喷出宽度范围内(参照图2)。墨水承受构件150的海绵150b能吸收墨水,接受从对置的喷嘴喷出的墨水,即不滴落到纸S的墨水。例如,海绵150b在打印机100对纸S进行无边缘打印时,接受不滴落到纸S的沿着纸移动方向的端缘部的墨滴。由此,可防止在打印宽度的范围外喷出的墨滴附着到滴落对象物的纸S上(即,墨滴引起的纸S的污损等)。
下面,对线形头群14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线形头群140为了以滴状喷出墨水而具有多个墨水喷出机构142。图4表示了多个墨水喷出机构142中的一个。各墨水喷出机构142具有:进行用于把墨水喷出的喷出动作的压电元件142a、用于流过墨水的墨水流路142b、和形成有喷嘴的喷嘴板143。墨水流路142b与1个系统的墨水供给路线连接,并且与一个喷嘴连通。另外,在1个系统的墨水供给路线和墨水流路142b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在该墨水供给路线中流动的墨水向多个喷嘴分流的公共墨水室142c。压电元件142a被设置在位于公共墨水室142c和喷嘴之间的墨水流路142b的附近。
压电元件142a上连接着来自控制电路131的信号线142d,各压电元件142a引起与通过该信号线142d而输入的驱动信号COM所表示的电压值对应的变形量的变形(伸缩)(参照图4所示的箭头A)。各压电元件142a的变形使附近的墨水流道142b中流动的墨水产生压力变化。伴随着该墨水的压力变化,在喷嘴的附近产生墨水的流动(箭头B)。结果,从作为墨水流路142b的开口的喷嘴喷出与墨水的压力变化(压力增大量)对应的量的墨滴。另外,根据墨水的压力变化,在位于与喷嘴相反侧的公共墨水室142c中也产生墨水的流动(箭头C)。
<喷嘴列141的配置>
下面,利用图5,详细说明在图2所示的头单元130的线形头群140中设置的多个喷嘴列141的配置。图5是从喷嘴侧观察图2所示的线形头群140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5所示,线形头群140具有:与黑色墨水对应的线形头140K、与青色墨水对应的线形头140C、与洋红色墨水对应的线形头140M、与黄色墨水对应的线形头140Y。在线形头群140中,各线形头在纸移动方向上排列。
在各线形头140K、140C、140M、140Y中,如图5所示,配置有多个喷嘴板143。喷嘴板143是形成有多个喷嘴的喷嘴形成构件的一个例子。在各喷嘴板143中,一个喷嘴列141所具有的多个(例如180个)喷嘴以规定的喷嘴间隔p在规定的排列方向(以下也称作喷嘴排列方向)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喷嘴排列方向是与纸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所以相当于交叉方向。由于喷嘴排列方向和与纸移动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是相同的方向,所以能高效使用纸移动方向上的用于配置的空间。结果,可实现头单元130的小型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排列方向与喷嘴列141的上述重复方向也是相同的方向。
这里,着眼于一个线形头(喷出某颜色的墨水的线形头)。属于一个线形头的多个喷嘴列141以在纸移动方向彼此接近排列的3个喷嘴列141作为1单位,在上述重复方向上排列。由于该重复方向是与纸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所以相当于交叉方向。本实施方式中的重复方向被决定为与纸移动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各线形头中,喷嘴列141在纸移动方向跨3列配置,在各列中,多个喷嘴列141沿正交方向排列。当构成3列的1个单位是线形头140Y时,例如相当于3个喷嘴列141Ya、141Yb、141Yc的组,但也可以代替它,相当于3个喷嘴列141Yb、141Yc、141Yd的组。
3个喷嘴列141中的任意2个喷嘴列141、141(第一喷嘴列、第二喷嘴列)彼此在纸移动方向上错位配置。而且,该2个喷嘴列141、141中的纸移动方向上游侧的喷嘴列141相对于纸移动方向下游侧的喷嘴列141,在正交方向错位配置。该正交方向上的位置错移被决定为在纸移动方向最接近的一对喷嘴列141、141中,一方的喷嘴列141的端部位于另一方的喷嘴列141的中央部。简而言之,2个喷嘴列141、141在正交方向上把彼此的位置错移了表示喷嘴列141的两端间的距离的长度L的大致一半(即L/2)。
进行了这样的配置的2个喷嘴列141、141如果用图5来说明,则例如相当于喷嘴列141Ya和喷嘴列141Yb的对、喷嘴列141Yb和喷嘴列141Yc的对、喷嘴列141Yc和喷嘴列141Yd的对、喷嘴列141Ma和喷嘴列141Mb的对。这些例子所示的喷嘴列的对(组)由成为位置的基准的基准喷嘴列(第一喷嘴列)、和喷出与基准喷嘴列相同种类的墨水的一个其他喷嘴列(第二喷嘴列)构成。其他喷嘴列被配置成端部位于基准喷嘴列的一端到另一端之间,相对于基准喷嘴列,在纸移动方向(移动方向的一个例子)和正交方向(交叉方向的一个例子)位置错开。而且,其他喷嘴列相对于基准喷嘴列,在正交方向错位配置。例如,其他喷嘴列被错位成正交方向的端部被配置在由基准喷嘴列的长度L和构成1个对的喷嘴列的数量n(在这些例子中为2个)决定的位置(即,在正交方向错移了L×1/2的位置)。
作为如上所述那样配置喷嘴列141的结果,在各线形头的两端部产生2个喷嘴列141、141彼此在正交方向不重叠的范围(参照图2)。可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向纸S喷出墨水时,也可以从位于该不重叠的范围的喷嘴喷出墨水地配置上述墨水承受构件150。换言之,墨水承受构件150跨过比无边缘打印所必要的范围宽的范围配置,具体而言,墨水承受构件150配置在打印宽度的范围外、且墨水可喷出宽度范围内的范围(参照图2)。
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一方的喷嘴列141所具有的喷嘴(相当于第二喷嘴)被配置在另一方的喷嘴列141所具有的喷嘴(相当于第一喷嘴)中正交方向的位置相邻的喷嘴彼此之间。例如,位于一方的喷嘴列141的最端部的喷嘴与位于另一方的喷嘴列141的正中央的喷嘴,在正交方向错移了喷嘴间隔p的一半(即p/2)。通过这样配置各喷嘴,并且如后所述那样进行墨水喷出的控制,能把滴落到沿着纸S的正交方向(以下也称作宽度方向)的列上的墨水的密度(即与宽度方向相关的打印分辨率)提高到由喷嘴间隔p规定的打印分辨率的2倍。
接着,着眼于墨水的颜色(种类)彼此不同的2个线形头。
在图5中,喷出某种颜色的墨水的线形头所具有的1个喷嘴列141的两端的位置(正交方向的位置),与喷出其他颜色的墨水的线形头所具有的某个喷嘴列141的两端的位置一致。这里,由于使用了同样构成的多个喷嘴板143,所以对于两者的喷嘴列141、141而言,喷嘴间隔p和喷嘴的个数彼此一致。
换言之,该线形头群140按在正交方向两端的位置一致的方式,把多个喷嘴列141排列在纸移动方向。该纸移动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喷嘴列141具有:属于喷出某色墨水的线形头的喷嘴列141、和属于喷出其它色墨水的线形头的喷嘴列141。
例如,在图5中,喷嘴列141Ya(第一喷嘴列的一个例子)的两端的位置与喷嘴列141Ma(第一喷嘴列的一个例子)的两端的位置一致,喷嘴列141Yb(第二喷嘴列的一个例子)的两端的位置与喷嘴列141Mb(第二喷嘴列的一个例子)的两端的位置一致。这样,包含喷嘴列141Ya和喷嘴列141Yb的喷嘴列的组、与包含喷嘴列141Ma和喷嘴列141Mb的喷嘴列的组相互在纸移动方向排列,从各自的喷嘴列的组喷出不同颜色的墨水。
总之,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按照与宽度方向相关的打印分辨率成为由喷嘴间隔p规定的打印分辨率的2倍的方式,在纸移动方向跨2列配置喷嘴列141,排列了多个喷嘴。而且,在喷出1色墨水的线形头中,包含以打印分辨率成为2倍的方式而排列的喷嘴的2个喷嘴列141、141中,一方的喷嘴列141的端部在正交方向位于另一方喷嘴列141的中央部。并且,在喷出2色墨水的线形头中,一方的线形头所具有的喷嘴列141的两端的位置,与另一方的线形头所具有的喷嘴列141的两端的位置在正交方向一致。
这里,说明由控制器110进行的墨水喷出的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控制器110控制墨水喷出的定时(timing),以使从属于喷出1色墨水的线形头的2个喷嘴列141、141中配置在纸移动方向上游侧的喷嘴列141喷出的墨滴、和从配置在纸移动方向下游侧的喷嘴列141喷出的墨滴,滴落到沿着与纸S的纸移动方向(使纸S移动的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宽度方向)的1列上。具体而言,首先,从配置在纸移动方向上游侧的喷嘴列141喷出墨滴,接着,与纸S的纸移动方向上的位置一致,从配置在纸移动方向下游侧的喷嘴列141喷出墨滴。这时,从配置在纸移动方向下游侧的喷嘴列141的喷嘴(第二喷嘴的一个例子)喷出的墨滴,滴落在从配置在纸移动方向上游侧的喷嘴列141的相邻的喷嘴(第一喷嘴的一个例子)喷出的墨滴滴落的位置之间。由此,滴落在沿着纸S的宽度方向的列上的墨水的密度,与从单一的喷嘴列141喷出时的墨水的密度相比,提高到2倍。即,对于各色墨水而言,与宽度方向相关的打印分辨率能够变为从单一的喷嘴列141喷出时的2倍。
而且,控制器110为了使多种颜色的墨滴滴落在纸S上的相同位置,还进行墨水喷出的定时控制。首先,在某定时,从配置在纸移动方向上游侧的喷出某色墨水的线形头(例如喷出黄色墨水的线形头140Y)的某喷嘴列141的喷嘴编号为#n的喷嘴喷出墨滴。由此,在纸S上形成该颜色的点。其中,喷嘴编号是为了方便起见,表示了正交方向的喷嘴的排列顺序,即喷嘴在正交方向的位置。在此后的定时中,控制器110从配置在纸移动方向下游侧的喷出其它颜色墨水的线形头(例如喷出洋红色墨水的线形头140M)的某喷嘴列141的喷嘴编号为#n的喷嘴喷出墨滴。这时,控制器110控制墨水喷出的定时,以使该墨滴朝向上述某色点(滴落位置)喷出(参照图6)。结果,从喷嘴编号同为#n的喷嘴喷出的2色墨滴滴落在同一位置,2色的点在纸S上重叠。其他颜色的墨滴也同样滴落。由此,打印机100能使用多种颜色的墨水在纸S上表现不同的颜色。另外,对于2个喷嘴而言,喷嘴编号#n彼此相同相当于在正交方向使2个喷嘴的位置一致。
此外,控制器110在通常的打印时进行控制,以便在各线形头的两端部,从位于2个喷嘴列141、141在正交方向彼此不重叠的范围的喷嘴也积极地喷出墨水。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与不积极地进行墨水喷出时相比,能缓和串扰(后面描述)的影响。另外,由于这样从位于不重叠的范围的喷嘴积极喷出的墨滴由墨水承受构件150接受,所以能可靠地防止这些墨滴附着于纸S(即墨滴引起的纸S的污损等)。另外,在难以出现串扰的影响时,控制器110进行控制,以便从位于该不重叠的范围的喷嘴不喷出墨水。由此,能减少墨水的消耗量。
控制器110重复进行使纸移动机构120移动纸S的纸移动控制、和上述的墨水喷出的控制。由此,可获得打印物。
<滴落偏差>
接着,说明打印物中的滴落偏差。在滴落偏差的原因中有喷出量变动现象。喷出量变动现象是指:应该从喷嘴应该喷出的墨水的喷出量从作为目标的喷出量变动的现象。即,指墨水的喷出量增多,或者减少的现象。伴随着该喷出量的变动而形成的点的尺寸不同,成为滴落偏差。
<浴缸现象>
如果使用某喷嘴列141,按照从各喷嘴喷出的墨水的喷出量(滴落时的点的尺寸)在控制上为均一的方式进行打印,则有时会发生从位于该喷嘴列141的两端部的喷嘴喷出的墨滴的喷出量,比从位于该喷嘴列141的中央部的喷嘴喷出的墨滴的喷出量(A1)增大的喷出量增大现象(所谓浴缸现象)。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某喷嘴列141喷出的墨水的浴缸现象的发生方法、与从其他喷嘴列141喷出的墨水的浴缸现象的发生方法几乎同等。另外,上述浴缸现象是所述喷出量变动现象的一个例子。作为发生上述浴缸现象的原因,可举出上述的公共墨水室142c的形状。
而且,在发生上述浴缸现象时,如果使用如图5所示那样配置了喷嘴列141的头单元130,对纸S进行打印,则因浴缸现象而引起的喷出量的增大部分(比喷出量A1多的喷出量A2的滴落偏差)在正交方向以喷嘴列141的长度L的大致一半(即L/2)为周期出现(参照图7),各滴落偏差在纸移动方向(使纸S移动的方向)排列。另外,滴落偏差在正交方向的周期与2个喷嘴板143在正交方向彼此错位偏移其长度L的大致一半(即L/2)对应。
这里,对与本实施方式对照的某参考例进行说明。在该参考例的头单元230中,与本实施方式不同,按照2个喷嘴列141、141的两端的位置在正交方向几乎一致地配置了喷嘴板143(参照图8A)。不过,在该参考例的头单元230中,与本实施方式同样,通过在2个喷嘴列141、141之间,把正交方向上的喷嘴的位置彼此错开喷嘴间隔p的一半(即p/2),从而使与宽度方向相关的打印分辨率变为2倍。在这样的参考例中,由于2个喷嘴列141、141的两端的位置彼此几乎一致,所以喷出量的增大部分(喷出量A2的滴落偏差)彼此接近(参照图8B)。这样,对于滴落偏差彼此接近的部分而言,即使喷嘴在正交方向稍微错开,用户有时还是能观察到墨水的喷出量增多(例如,增大到比喷出量A1、A2多的喷出量A3)。例如,能观察到应该用淡黄色打印的区域的一部分变为非常浓的黄色。结果,浓的黄色区域看起来非常显眼。
总之,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由于在一个线形头中,同样构成的2个喷嘴列141、141中一方的喷嘴列141的端部在正交方向位于另一方的喷嘴列141的中央部,所以,即使因包含各喷嘴列141的墨水喷出机构分别发生了浴缸现象,也能防止因双方的浴缸现象引起的滴落偏差在正交方向接近。并且,可根据上述端部和上述中央部的位置关系,使滴落偏差的位置在正交方向分散。即,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配置多个喷嘴列141,可将滴落偏差的位置在正交方向均等地分散。由此,与参考例的喷嘴列141的配置情形相比,能抑制滴落偏差变得显眼。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墨水承受构件150跨宽范围配置,所以还能接受从构成2个喷嘴列141、141的多个喷嘴中、位于一方的喷嘴列141和另一方的喷嘴列141在正交方向不重叠的范围中的喷嘴喷出的墨水。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防止喷出到打印宽度的范围外的墨滴附着到纸S上(即墨滴引起的纸S的污损)。
另外,上述说明是针对一个线形头(即喷出1色墨水的线形头)的说明,但对于其他线形头(喷出其它色墨水的线形头)也能应用同样的说明。
<色平衡>
此外,上述浴缸现象在使用多种颜色的墨水表现其它颜色时也造成影响。打印机100通过以规定的喷出量之比(即色平衡)使多种颜色的墨滴滴落在相同的位置,来表现其他颜色。这时,如果在各色的墨水中产生滴落偏差,则色平衡被破坏。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出某色墨水的线形头所具有的1个喷嘴列141的两端的位置(正交方向的位置),与喷出其他颜色墨水的线形头具有的某个喷嘴列141的两端的位置一致。因此,在产生了浴缸现象时,滴落偏差在正交方向容易重叠。
具体而言,在与喷嘴列141的端部对应的纸S上的部分,喷出量同等增大的2色墨滴重叠。而且,在与喷嘴列141的中央部对应的纸S上的部分,喷出量不增大的2色墨滴重叠。结果,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喷出量同等增大的2色墨滴重叠的部分,某色墨水的喷出量和其他颜色墨水的喷出量之比(色平衡)难以破坏。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尽可能维持色平衡的破坏小的状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浴缸现象的发生方法几乎相同,使用多个喷嘴间隔p与喷嘴个数相同的喷嘴板143,并使喷嘴列141的重复方向一致。结果,能抑制色平衡的破坏(墨水喷出量之比的破坏)变得显眼。
例如,对于图9A所示的黄色墨水的喷出量、图9B所示的洋红色墨水的喷出量而言,相当于两端的位置彼此一致的2个喷嘴列141、141的端部的位置P2处的喷出量之比(Ay’/Am’)、和相当于中央部的位置P1的喷出量之比(Ay/Am),几乎不变化。其原因在于,位置P2的喷出量Ay’、Am’分别因为浴缸现象,比位置P1的喷出量Ay、Am多,但各色的喷出量的增大量(差量Ay’-Ay、差量Am’-Am)彼此同样。3色或4色的情况也同样。图9A~图9C分别表示了与属于沿着纸S上的宽度方向的1列的各像素重叠地滴落的3色(黄、青、洋红)墨水的喷出量,图9D表示了按照图9A~图9C所示的3色墨水的喷出量之比形成的颜色(黑)的喷出量(图像浓度)。
<串扰>
、接着,对使用如图5那样配置了喷嘴列141的头单元130,取得图10A所示的打印物S”的情形进行说明。图10A所示的打印物S”是通过所谓实体打印(beta print:基于高浓度的单一颜色进行的单一浓度的打印)而取得的打印物,是在打印时,以纸S的正交方向的中央线C-C作为边界,按照边界左侧的部分的图像浓度(例如Aa)比边界右侧的部分的图像浓度(例如Ab)低的方式以单色打印的打印物。
图10B是用于说明图10A所示的打印物S”的喷出量变动现象(串扰)的图,表示了与图10A的中央线C-C交叉的线A-A的图像浓度的一个例子。即使把控制上的图像浓度在由中央线C-C划分的一侧和另一侧不同,来打印图像,如图10B所示,实际取得的打印物S”的图像浓度也不把与中央线C-C对应的中央位置PC作为边界而被划分为2阶段。作为图像浓度未被划分为2阶段的理由,认为在一个喷嘴列141中,喷嘴的使用比率不同。例如,在一个喷嘴列141中,喷出彼此不同的量的墨滴时,相对量少的墨滴受到相对量多的墨滴的影响,使得喷出量增大。同样,相对量多的墨滴受到相对量少的墨滴的影响,喷出量减少。这些现象也是喷出量变动现象的一个例子,被特别称作串扰。该串扰对包含喷出滴落到中央位置PC那样的边界附近的墨滴的喷嘴的喷嘴列141造成影响。
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头单元130时,控制上与图像浓度高的部分对应的墨水的图像浓度(喷出量)如图10B所示,从与线A-A的一端对应的位置PA接近中央位置PC,逐渐以多阶段下降。这表示墨水的喷出量在该区域中以3阶段减少。以3阶段减少的理由在于,向沿着纸S上的宽度方向的某列上喷出墨滴的2个喷嘴列141、141中受到串扰的影响的喷嘴列141的数量在0~2之间变化。而且,控制上与图像浓度低的部分对应的墨水的图像浓度(喷出量)随着接近中央位置PC,按多阶段(3阶段)增加。这样,通过图像浓度以3阶段变化,即用户使能看到打印物S”的颜色(图像浓度)的变化,也会平稳地看到该变化。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抑制串扰的影响而引起的滴落偏差变得显眼。
另一方面,如果使用图8A所示的参考例的头单元230,取得与图10A所示的打印物S”同样的打印物,则如图11所示,图像浓度高的部分和低的部分分别被划分为2阶段。这是因为在参考例的时候,向纸S上的某列喷出墨滴的2个喷嘴列的双方受到串扰的影响或不受到串扰的影响。如果这样划分,则对用户而言,打印物的颜色(图像浓度)的变化看起来显眼。
而且,串扰对包含多个不进行墨水喷出的喷嘴的喷嘴列也带来影响。其原因在于,不进行墨水喷出相当于图像浓度最低。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线形头的两端部,2个喷嘴列141、141的喷嘴的正交方向的位置彼此在正交方向不重叠,所以包含打印宽度的范围外的喷嘴的喷嘴列141位于各线形头的两端部。在这样的喷嘴列141中,如果从位于打印宽度的范围内的多个喷嘴进行墨水喷出,则在位于打印宽度的范围外的喷嘴侧,有时会进行不需要的墨水喷出。而这样喷出的不需要的墨滴可由墨水承受构件150接受。
另一方面,在该喷嘴列141的、位于打印宽度的范围内的进行墨水喷出的喷嘴侧,受到不进行墨水喷出的喷嘴侧的影响,会导致墨水的喷出量的减少。为了抑制这样的墨水的喷出量的减少,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10按照从位于打印宽度的范围外的喷嘴喷出墨水的方式进行控制。从打印宽度的范围外的喷嘴喷出的墨滴由墨水承受构件150接受。而且,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比不积极进行墨水喷出的情况相比,可以缓和打印宽度的范围内的串扰的影响。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2个喷嘴列141、141同样构成的情形,但2个喷嘴列141、141没必要是完全同一的结构。例如,在2个喷嘴列141、141之间,喷嘴列141的喷嘴的数量、喷嘴间隔p、喷嘴排列方向、喷嘴列141的重复方向等可以稍微不同。此外,关于喷出彼此不同颜色的墨水的2个喷嘴列141、141,没必要两端的位置在正交方向完全一致,也可以稍微不同。这些情况下,由于因包含各喷嘴列141的墨水喷出机构而在各自中以同等程度产生喷出量变动现象,所以能取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喷嘴列141的中央部的范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将与宽度方向相关的打印分辨率变为2倍,在纸移动方向排列了2个喷嘴列141、141。具体而言,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按照一方的喷嘴列141的中央部的位置成为喷嘴列141的长度L的大致一半(即L/2)的位置的方式,排列了2个喷嘴列141、141。可是,排列N个喷嘴列141时的某喷嘴列141的中央部(以下简单称作中央部)的位置,并不局限于其他喷嘴列141的长度L的1/2的位置。对此加以详细说明。其中,整数N表示为了实现与宽度方向相关的打印分辨率,将以规定的喷嘴间隔p排列喷嘴的喷嘴列141在纸移动方向应该排列的个数。
当排列2个喷嘴列141、141时,中央部的位置例如可以是喷嘴列141的长度L的大致1/3的位置,也可以是大致2/3的位置。即,只要是从长度L的大致1/3的位置到大致2/3的位置的范围内即可(参照图12A)。因为无论哪种情况,上述的喷出量变动现象所引起的滴落偏差与上述参考例时相比,都在正交方向分散。
如果考虑滴落偏差(特别是浴缸现象所引起的喷出量的增大部分)的分散,则只要考虑滴落偏差不重叠即可。例如图12B表示了排列4个喷嘴列141时,一方的喷嘴列141的中央部的位置设定在从端部离开L/4的位置,在从该位置沿正交方向错开p/4的位置配置另一方的喷嘴列141的端部时的例子。
在图12B所示的例子中,具有由成为位置的基准的基准喷嘴列(第一喷嘴列)、喷出与基准喷嘴列相同种类的墨水的3个其他喷嘴列(第二喷嘴列)构成的喷嘴列的组。其他喷嘴列按照端部位于从基准喷嘴列的一端到另一端之间的方式,相对于基准喷嘴列,在纸移动方向(移动方向)和正交方向(交叉方向)错位配置。而且,其他喷嘴列相对于基准喷嘴列,在正交方向错位配置。例如,其他喷嘴列按照正交方向的端部配置在由基准喷嘴列的长度L、和构成1个组的喷嘴列的数量n(在本例子中为4个)所决定的位置的方式,错开位置。即,在彼此形成组的4个喷嘴列中,基准喷嘴列的端部和3个其他基准喷嘴列的端部以第一喷嘴列的长度L的1/4的间隔分开。
这样,通过根据基准喷嘴列的长度L和构成1个组的喷嘴列的数量n的值,配置喷嘴列141,可以将其他喷嘴列的端部的正交方向的位置决定在规定位置(基准喷嘴列的中央部)。由此,能使滴落偏差在打印物的正交方向不接近,进而,可按照上述端部和上述中央部的位置关系(规定位置),使滴落偏差的位置在正交方向分散。结果,在取得的打印物中,能抑制滴落偏差变得显眼。
另外,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由于在线形头群140中按墨水的颜色设置了线形头,所以喷出相同颜色的墨水的喷嘴列141彼此在纸移动方向被配置在相互接近的位置,喷出不同颜色的墨水的喷嘴列141彼此在纸移动方向被配置在远离的位置。例如,喷出黄色墨水的喷嘴列141Ya、141Yb、141Yc的组、和喷出洋红色墨水的喷嘴列141Ma、141Mb、141Mc的组在纸移动方向彼此远离。但是,线形头群140的喷嘴列141的配置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制造喷出黄色墨水的喷嘴列141Ya的两端的位置、和喷出洋红色墨水的喷嘴列141Ma的两端的位置在正交方向(交叉方向)彼此一致地配置了喷嘴列141的1个线形头,而且,制造喷嘴列Yb的两端的位置和喷嘴列Mb的两端的位置在正交方向(交叉方向)彼此一致地配置了喷嘴列141的其它线形头,通过将它们进行组合,构成一个线形头群。由此,制造一个线形头时的喷嘴列141的配置能比图5所示的例子简单。并且,在构成一个线形头群时,能自由调整在正交方向(交叉方向)排列这样的线形头的数量。因此,可自由变更墨水可喷出宽度范围。另外,举例说明了喷出黄色墨水或洋红色墨水的喷嘴列141,但该说明对于喷出青色墨水或黑色墨水的喷嘴列141也能同样应用。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原封不动应用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喷嘴列141的配置(即喷嘴的配置)上不同。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付与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它们的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将与宽度方向相关的打印分辨率提高到a倍(例如2倍),在喷出1色墨水的线形头中,在某喷嘴列141中正交方向的位置相邻的喷嘴彼此之间,配置了其它喷嘴列141具有的喷嘴。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中局部放大进行表示那样,在喷出1色墨水的线形头中,某喷嘴列141具有的喷嘴的正交方向的位置被配置成与其他喷嘴列141具有的喷嘴的正交方向的位置一致。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正交方向的喷嘴的位置一致,某喷嘴列141的喷嘴间隔p和其他喷嘴列141的喷嘴间隔p彼此相同。此外,在2个喷嘴列141、141中,一方的喷嘴列141的中央部和另一方的喷嘴列141的端部的关系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控制器110按照在喷出1色墨水的线形头中,从2个喷嘴列141、141喷出的墨滴滴落在沿着与纸S上的纸移动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的2个列上的方式,进行墨水喷出的控制。具体而言,首先在某定时,从配置在纸移动方向上游侧的某喷嘴列141所具有的喷嘴编号为#n的喷嘴(第一喷嘴的一个例子)喷出墨滴(参照图14A)。由此,在纸S上滴落墨滴,形成点。这时,控制器110按照不从配置在纸移动方向下游侧的喷嘴列141喷出墨滴的方式进行墨水喷出的控制。
在此后的其它定时中,控制器110从配置在纸移动方向下游侧的喷嘴列141所具有的喷嘴编号为#n的喷嘴(第二喷嘴的一个例子)喷出墨滴(参照图14B)。这时,控制器110按照不从配置在纸移动方向上游侧的喷嘴列141喷出墨滴的方式,进行墨水喷出的控制。该定时喷出的墨滴的滴落位置与先行的定时中喷出的墨滴的滴落位置不同。交替进行这样的喷出动作。由此,从相同的喷嘴编号为#n的喷嘴喷出的2个墨滴所形成的点在纸移动方向(使纸S移动的方向)排列。结果,能可靠地使墨滴在单位时间中滴落到沿着纸S的纸移动方向的列上的次数比第一实施方式时增加。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10使基于纸移动机构120的纸S的移动速度比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时高。例如,如图13所示,如果喷嘴列141是2个,则移动速度变为2倍,如果喷嘴列141是A个,则移动速度变为与喷嘴列141的个数A相等的A倍。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提高打印速度。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由于每当喷墨喷出的定时改变时,因喷出量变动现象而引起滴落偏差的喷嘴列141都改变,所以能使滴落偏差在纸移动方向分散。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按照从A个喷嘴列141喷出的墨滴滴落在沿着纸S上的宽度方向的与喷嘴列141的个数A相等个数的列的方式进行了打印控制,但也可以代替它,按照从A个喷嘴列141喷出的墨滴滴落在比喷嘴列141的个数A少的个数例如1列上的方式,进行打印控制。
而且,上述说明是对于一个线形头(即喷出1色墨水的线形头)的说明,但对于其他线形头(喷出其它色的墨水的线形头),也能应用同样的说明。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要说明了2个喷嘴列141、141同样构成的情形,但2个喷嘴列141、141没必要是完全相同的结构。例如在2个喷嘴列141、141之间,喷嘴列141中的喷嘴的数量、喷嘴间隔p、喷嘴排列方向、喷嘴列141的重复方向等可以稍微不同。此外,关于喷出彼此不同颜色的墨水的2个喷嘴列141、141,没必要使两端的位置在正交方向完全一致,也可以稍微不同。这些情况下,由于因包含各喷嘴列141的墨水喷出机构而在各自中以同等程度产生喷出量变动现象,所以能取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图15是概略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的图。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付与同样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15所示的打印机100’具有:头单元130’、用于安装头单元130’的头安装构件130a’、引导头安装构件130a’的移动的引导槽135、135。头单元1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不同,构成为在与喷嘴列141的重复方向及多个喷嘴的喷嘴排列方向交叉的头移动方向(移动方向的一个例子)能够移动。具体而言,通过头安装构件130a’沿着引导槽135、135移动,使得头单元130’在与喷嘴列141的重复方向及多个喷嘴的喷嘴排列方向交叉的头移动方向移动。另外,用于使头安装构件130a’移动的机构(未图示)相当于使头单元130’移动的机构,即头移动机构,其相当于移动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滴落对象物的一个例子的纸S被安放到能从头单元130’喷出墨滴的区域,纸S不移动。
因此,本实施方式沿着头单元130’的头移动方向,在纸S上产生滴落偏差。(其中,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沿着纸S的纸移动方向产生滴落偏差)可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喷嘴列141的配置,也能抑制滴落偏差差得显眼。
===第四实施方式===
图16A和图16B是概略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也付与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16A所示的打印机100”具有头单元130”、用于安装头单元130”的头安装构件130a”、和引导头安装构件130a”的移动的导轴136、136。在该打印机100”中,通过使头安装构件130a”沿着导轴136、136移动,头单元130”在与喷嘴列141的重复方向及多个喷嘴的喷嘴排列方向交叉的头移动方向(移动方向的一个例子)移动。因此,使安装构件130a”移动的机构(一部分未图示)相当于使头单元130”移动的头移动机构。其中,该头移动机构是移动机构的一个例子。
而且,打印机100”具有把滴落对象物的一个例子的纸S在与头移动方向交差的纸输送方向输送的纸输送机构(未图示)。在该打印机100’中,纸输送方向是与头移动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相同的方向。由此,可对比能从头单元130’喷出墨滴的区域宽的尺寸的纸S进行打印。
并且,该打印机100”具有控制头单元130”、上述头移动机构、及上述纸输送机构的控制器。
该控制器进行一边使头单元130”向头移动方向移动一边从头单元130”的喷嘴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个例子的墨水的头移动墨水喷出动作、和使纸S在纸输送方向被输送由从头单元130”具有的喷嘴能喷出墨水的可喷出宽度范围规定的输送量的纸输送动作。这里,头移动墨水喷出动作是移动喷出动作的一个例子,纸输送动作是输送动作的一个例子。
具体而言,如果由控制器110进行上述头移动墨水喷出动作,则墨滴滴落到纸S。这时,在纸S中,按照头单元130”的移动量和打印宽度,形成打印完毕的区域(图16A所示的本次打印完毕区域)。这里,打印宽度是墨水可喷出宽度范围内的区域,由除了喷嘴列141在与头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不重叠的范围之外的范围规定。
然后,如果跨与纸S的纸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打印结束,则头单元130”如图16B所示,退避到规定的待机位置。然后,进行上述纸输送动作。由此,基于上次的喷出动作的打印完毕区域(图16B所示的上次打印完毕区域)也在纸输送方向上移动。这时的纸输送量将纸S在纸输送方向输送相当于上述打印宽度的量。这里,由于打印宽度由墨水可喷出宽度范围和喷嘴列141的正交方向的长度决定,所以打印宽度是一定值。因此,纸输送量也一定,相当于单位输送量。
通过交替进行上述头移动墨水喷出动作和上述纸输送动作,能够在可与头单元130”的喷嘴面对置的纸S的整个区域滴落墨水。而且,通过把纸S输送规定的纸输送量,能防止墨水可喷出宽度范围重复。
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头单元130”的头移动方向,在纸S上产生滴落偏差。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喷嘴列141的配置,也能抑制滴落偏差变得显眼。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纸输送动作中不进行头移动墨水喷出动作,所以沿着纸S的纸输送方向,不产生滴落偏差。
===第五实施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当2个喷嘴列成为组时(彼此形成组的喷嘴列的数量n是2的情况),按照其他喷嘴列(第二喷嘴列)的端部位于成为位置基准的基准喷嘴列(第一喷嘴列)的中央部的方式,来决定设置其他喷嘴列的位置。即,按照其他喷嘴列的端部距离成为位置基准的基准喷嘴列的端部以由1/2决定的间隔配置的方式,决定了设置其他喷嘴列的位置。此外,当4个喷嘴列成为组时(彼此形成组的喷嘴列的数量n是4的时候),按照其他喷嘴列的端部距离成为位置基准的基准喷嘴列的端部以由1/4决定的间隔配置的方式,决定了设置其他喷嘴列的位置。
这样,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各喷嘴列的端部作为基准,决定了各喷嘴列的位置。这里,位置的基准并不局限于喷嘴列的端部。例如,也可以把各喷嘴列的中央作为基准。以下,对采用这样的基准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7和图18是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图。图17是从喷嘴侧观察线形头300的一部分的图。图18是说明配置在喷嘴列的端部的喷嘴的图。该线形头300代替上述的线形头140而使用。因此,打印机100、100’、100”中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第五实施方式的线形头300具有多个头主体310和底盘(baseplate)320。在头主体310中设置有喷嘴列群311。该喷嘴列群311由分别喷出不同种类的墨水的多个喷嘴列构成。例示的喷嘴列群311具有:喷出黑色墨水的黑墨水喷嘴列311K、喷出黄色墨水的黄墨水喷嘴列311Y、喷出洋红色墨水的洋红墨水喷嘴列311M、喷出青色墨水的青墨水喷嘴列311C。
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各喷嘴列311K、311Y、311M、311C具有在排列方向以规定间隔排列的多个喷嘴。例如,具有以1/180英寸间隔排列的180个喷嘴。因此,各喷嘴列311K、311Y、311M、311C的长度L变为1英寸。这里,各喷嘴列311K、311Y、311M、311C彼此平行,喷嘴的数量以及喷嘴的间隔相同。此外,两端的喷嘴的位置也相同。具体而言,各喷嘴列311K、311Y、311M、311C的一方的端部的喷嘴之间以及另一方的端部的喷嘴之间,在头主体310的底面(喷嘴面)的长度方向的位置一致。
这些头主体310在被安装到底板部320的状态下,构成先行(preceding)头群330和后行(following)头群340。先行头群330是先进行对纸S喷出墨滴的头群,被配置在比后行头群340靠向纸移动方向的上游侧。后行头群340是后进行对纸S喷出墨滴的头群,被配置在比先行头群330靠向纸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属于先行头群330的各头主体310沿着正交方向被配置为交错(zigzag)状。这里,各头主体310的安装位置被决定为各喷嘴在正交方向以一定的喷嘴间隔p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18所示,从各喷嘴列311K、311Y、311M、311C的端部起,使2个喷嘴正交方向的位置一致。而且,位于各喷嘴列311K、311Y、311M、311C的最外端部的喷嘴作为不使用喷嘴,不进行墨滴的喷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各喷嘴列311K、311Y、311M、311C的端部起,第二个喷嘴成为能喷出墨滴的最外端的喷嘴(端部喷嘴)。
属于后行头群340的各头主体310也沿着正交方向配置为交错状。而且,各头主体310的安装位置也被决定为各喷嘴在正交方向以一定的喷嘴间隔p配置。并且,位于各喷嘴列311K、311Y、311M、311C最外端的喷嘴是不使用喷嘴,从端部起第二个喷嘴是端部喷嘴。
而且,构成后行头群340的各头主体310相对于构成先行头群330的各头主体310,安装在正交方向(交叉方向的一个例子)错移了喷嘴列的长度L的一半的位置。具体而言,为了在由先行头群330形成的点彼此之间能由后行头群340形成点,在正交方向,属于后行头群340的喷嘴被设置成位于先行头群330的相邻的喷嘴彼此之间。通过这样构成,与只用先行头群330打印时相比,能进行高分辨率的打印。
如果以喷嘴列为基准,则属于先行头群330的某喷嘴列(是成为位置基准的基准喷嘴列,是第一喷嘴列的一个例子)、和属于后行头群340的其他喷嘴列、即与某喷嘴列形成组的其他喷嘴列(是第二喷嘴列的一个例子)在纸移动方向错位配置。而且,其他喷嘴列按照在正交方向,其他喷嘴列的中央CL从某喷嘴列的中央CL离开某喷嘴列的长度L的一半距离WH1的方式,相对于某喷嘴列在正交方向错位配置。
在本例子中,由符号310(a)表示的2个头主体彼此形成组。同样,由符号310(b)表示的2个头主体以及由符号310(c)表示的2个头主体也彼此形成组。因此,设置在先行头群330的头主体310(a)中的各喷嘴列311K、311Y、311M、311C、设置在后行头群340的头主体310(a)中的各喷嘴列311K、311Y、311M、311C分别形成组。而且,头主体310(b)彼此、头主体310(c)彼此、及其他头主体310之间具有的各喷嘴列311K、311Y、311M、311C也同样形成组。
这样,在线形头300中,其他喷嘴列按照彼此形成组的某喷嘴列的中央CL和其他喷嘴列的中央CL在正交方向分开距离WH1的方式,相对于某喷嘴列错位设置。因此,能取得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即,能把由喷出量变动现象产生的滴落偏差在正交方向分散,可使其变得不显眼。
此外,在该线形头300中,属于先行头群330的各头主体310被划分为配置在纸移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上游侧组和配置在纸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的下游侧组。同样,属于后行头群340的各头主体310也被划分为上游侧组和下游侧组。而且,先行头群330的上游侧组和下游侧组的间隔(位于上游侧组的最下游的喷嘴列和位于下游侧组的最上游的喷嘴列彼此的间隔)、后行头群340的上游侧组和下游侧组的间隔如用符号WD1所示那样都相同。而属于先行头群330的各头主体310和属于后行头群340的各头主体310彼此的间隔如用符号WD2所示那样,比上游侧组和下游侧组的间隔WD1宽很多。由此,在用后行头群340形成点的定时中,可使由先行头群330形成的点干燥,能防止画面的渗洇。
<变形例>
图19是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在该变形例中,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大不同在于,在先行头群330和后行头群340之间设置有中间头群350。即,在变形例的线形头300中,由先行头群330的头主体310具有的喷嘴列、中间头群350的头主体310具有的喷嘴列、和后行头群340的头主体310具有的喷嘴列这3个喷嘴列形成组。
伴随于此,构成中间头群350的各头主体310相对于构成先行头群330的各头主体310,在正交方向(交叉方向的一个例子)安装在偏移了喷嘴列的长度L的1/3的位置。同样,构成后行头群340的各头主体310相对于构成中间头群350的各头主体310,在正交方向安装在偏移了喷嘴列的长度L的1/3的位置。即,构成后行头群340的各头主体310相对于构成先行头群330的各头主体310,在正交方向安装在偏移了喷嘴列的长度L的2/3的位置。
如果移喷嘴列为基准,则属于先行头群330的某喷嘴列(是成为位置基准的基准喷嘴列,是第一喷嘴列的一个例子)、和属于中间头群350的其他喷嘴列、即与某喷嘴列形成组的其他喷嘴列(是第二喷嘴列的一个例子)按照在正交方向,其他喷嘴列的中央CL从某喷嘴列的中央CL离开某喷嘴列的长度L的1/3的距离WH2的方式,相对于某喷嘴列在正交方向错位配置。同样,属于后行头群340的其他喷嘴列、即与某喷嘴列形成组的其他喷嘴列(是第二喷嘴列的一个例子),按照在正交方向,其他喷嘴列的中央CL从某喷嘴列的中央CL离开某喷嘴列的长度L的2/3的距离(WH2+WH2)的方式,相对于某喷嘴列在正交方向错位配置。
另外,属于中间头群350的各喷嘴相对于属于先行头群330的各喷嘴,被配置成在正交方向错位喷嘴间隔的1/3。而且,属于后行头群340的各喷嘴相对于属于中间头群350的各喷嘴被配置成在正交方向,错位喷嘴间隔的1/3,相对于属于先行头群330的各喷嘴,被配置成在正交方向错位喷嘴间隔的2/3。由此,由于在由先行头群330形成的点彼此之间,能用中间头群350和后行头群340形成点,所以与只用先行头群330进行打印时相比,能进行高分辨率的打印。
这样,在变形例的线形头300中,由于按照属于中间头群350和后行头群340的其他喷嘴列的中央CL,从属于先行头群330的某喷嘴列的中央CL离开由喷嘴列的长度L的1/n决定的距离的方式,相对于某喷嘴列在正交方向错位,所以能取得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各实施方式针对打印机进行了记载,但其中包含打印装置、打印方法、液体喷出装置、液体喷出方法、控制用的程序(程序代码)、头单元及制造方法等的公开。
而且,上述各实施方式用于容易理解本发明,不是用于限定解释本发明的。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宗旨的前提下,能变更、改良,并且在本发明中当然包含其等价物。特别是以下描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喷嘴板143>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喷嘴板143的外形并不局限于长方形(参照图5)。如图20所示,也可以是大致梯形。通过将喷嘴板的外形形成为近似梯形,并且如图20所示,使在配置位置相邻的2个喷嘴板上形成的喷嘴列的位置交替,即使在喷嘴板之间不设置间隙,也能实现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喷嘴列的配置。另外,在上述大致梯形中也包含在至少1边设置1个以上阶梯差的形状。通过设置阶梯差,在配置喷嘴板时,特别在喷嘴板之间不设置间隙地配置喷嘴板时,能防止喷嘴板在纸移动方向错移,结果,喷嘴板向规定位置的固定变得容易。
<移动方向>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只使滴落对象物的纸S移动,而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只使头单元130’移动,但可以组合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使滴落对象物和头单元双方都移动。这时,滴落对象物和头单元在与喷嘴列141交叉的相对移动方向相对移动。该相对移动方向也是移动方向的一个例子。
<喷嘴间隔p>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多个喷嘴列141的喷嘴间隔p可以彼此不同。可是,优选喷嘴间隔p尽可能相等。由此,包含1个喷嘴列141的墨水喷出机构所引起的喷出量变动现象的发生方法、和包含其他喷嘴列141的墨水喷出机构所引起的喷出量变动现象的发生方法彼此能接近。
<喷嘴的个数>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多个喷嘴列141也可以使喷嘴的个数彼此不同。可是,优选喷嘴的个数尽可能相等。由此,包含1个喷嘴列141的墨水喷出机构所引起的喷出量变动现象的发生方法、和包含其他喷嘴列141的墨水喷出机构所引起的喷出量变动现象的发生方法彼此能接近。
<喷嘴排列方向>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喷嘴排列方向是与纸移动方向或头移动方向等移动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相同的方向,但也可以不同。可是,在喷嘴排列方向和移动方向是相同的方向时,由于滴落偏差不会沿着移动方向产生,所以该情形被除外。即,如果喷嘴排列方向是与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则可以是任意的方向。
此外,多个喷嘴列141彼此为喷嘴排列方向相同,但是,也可以不同。可是,优选喷嘴排列方向尽可能相同。由此,包含1个喷嘴列141的墨水喷出机构所引起的喷出量变动现象的发生方法、和包含其他喷嘴列141的墨水喷出机构所引起的喷出量变动现象的发生方法彼此能接近。
<重复方向>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头单元130、130’、130”中配置的多个喷嘴列141在重复方向排列,但是也可以不重复排列。换言之,头单元可以具有2个喷嘴列。这时,2个喷嘴列141、141中产生的喷出量变动现象(浴缸现象)的一部分被分散到打印宽度的范围外。结果,由于在打印宽度的范围内只反映了喷出量变动现象的一部分,所以能抑制滴落偏差变得显著。
此外,重复方向也可以不与喷嘴排列方向相同。这时,重复方向被设定为与喷嘴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其中,重复方向和喷嘴排列方向双方被设定为与纸移动方向等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
<正交方向的位置P>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为了决定多个喷嘴列141的位置或喷嘴的位置而定义正交方向,考虑了正交方向的位置P,但定义的也可以不是正交方向。这时,通过定义与纸移动方向或头移动方向等移动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能决定多个喷嘴列141的位置或喷嘴的位置。因此,如上所述,正交方向是该交叉方向的一个例子。
<墨水喷出机构142>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墨水喷出机构142具有的进行用于喷出墨水的喷出动作的元件,列举了压电元件142a,但并不局限于压电元件142a,例如也可以是发热元件。由于压电元件142a或发热元件是使墨水产生压力变化的元件,所以因与压力变化对应的墨水流(参照图4的箭头B、C)的不良情况等,容易发生上述墨水的喷出量变动现象。此外,当墨水的喷出量变动现象不依存于墨水的压力变化地发生时,可代替具有压电元件142a的喷出机构,而使用具有磁致伸缩元件的喷出机构或具有静电元件的喷出机构。
<墨水承受构件150>
墨水承受构件150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设置在头单元130(线形头群140的喷嘴面)侧,但也可以设置在压印平板121侧(参照图21)。在图21所示的例子中,墨水承受构件150由海绵150b’构成,海绵150b’被配置在打印宽度的范围外、墨水可喷出宽度范围内,与喷嘴列141对置。另外,在使头单元130移动时(参照图15、图16),或者使头单元和纸S双方移动(包含输送)时,优选在头单元130侧,即压印平板121和线形头群140之间的空间中设置墨水承受构件150。
<墨水>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4色墨水因为墨水供给路线的系统彼此不同且颜色不同,所以分别是一种液体的一个例子。可是,也可以在彼此不同的系统的墨水供给路线中流相同颜色的墨水。例如,为了黑墨水,可以准备2个系统的墨水供给路线。这时,颜色相同,但一个系统的墨水供给路线中流过的墨水相当于一种液体,其他系统的墨水供给路线中流过的墨水相当于其他种类的液体。如果墨水供给路线的系统不同,则能如图9A~图9D所示那样考虑各系统中的喷出量之比或全系统的喷出量之比。
<打印机100、100’、100”>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100’、100”能进行使用4色墨水的全彩色打印,但本发明也能够在可使用单色墨水进行黑白打印的打印机中应用。通过使用多种颜色的墨水,当然能增加可打印的颜色的数量。
<液体喷出装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从喷嘴喷出的液体是墨水的打印机100、100’、100”进行了说明。可是,从喷嘴喷出的液体(流体)并不局限于墨水,也可以是染料、颜料、处理液、水、油或它们的混合物等。即,本发明不仅可在打印机中应用,还能在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装置中应用。作为液体喷出装置,可列举印染装置、半导体制造装置、显示器制造装置、微阵列制造装置(DNA芯片制造装置)等。
<头单元>
此外,液体喷出装置中使用的头单元也包含在本发明中。即,头单元即使是单体,也发生与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栏中记载的课题同样的课题。因此,按照与纸S等滴落对象物之间相对移动,并且喷出墨水的方式进行制造的头单元中、采用了上述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喷嘴列141的配置的头单元包含在本发明中。
<彼此成组的喷嘴列的数量n>
关于彼此成组的喷嘴列的数量n,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是2个,在变形例中是3个。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还列举了4个的结构。由此可知,关于彼此成组的喷嘴列的数量n,能任意设定。而且,根据彼此成组的喷嘴列的数量n和喷嘴列的长度L,决定其他喷嘴列的交叉方向的位置。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包括:
具有第一喷嘴列、及喷出与所述第一喷嘴列相同种类的液体的第二喷嘴列的头单元;和
使液体滴落的对象物和所述头单元的至少一方在与所述各喷嘴列中的喷嘴的排列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喷嘴列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嘴列在所述移动方向错位配置,并且按照在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该第二喷嘴列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喷嘴列的中央部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错位配置。
2.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包括:
具有多个喷嘴列的头单元;和
使液体滴落的对象物和所述头单元的至少一方在与所述各喷嘴列中的喷嘴的排列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喷嘴列具有包含第一喷嘴列,和喷出与所述第一喷嘴列相同种类的液体的至少一个第二喷嘴列、即按照端部位于从所述第一喷嘴列的一端到另一端之间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嘴列在所述移动方向和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错位配置的第二喷嘴列的n个喷嘴列的组;
所述第二喷嘴列按照该第二喷嘴列的端部从所述第一喷嘴列的对应的端部,离开由所述第一喷嘴列的长度的1/n决定的距离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错开位置。
3.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喷嘴列、及喷出与所述第一喷嘴列相同种类的液体的第二喷嘴列的头单元;和
使液体滴落的对象物和所述头单元的至少一方在与所述各喷嘴列中的喷嘴的排列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喷嘴列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嘴列在所述移动方向错位配置,并且按照在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该第二喷嘴列的中央从所述第一喷嘴列的中央分开所述第一喷嘴列的长度的一半距离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错位配置。
4.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包括:具有多个喷嘴列的头单元;和
使液体滴落的对象物和所述头单元的至少一方在与所述各喷嘴列中的喷嘴的排列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喷嘴列具有包含第一喷嘴列,和喷出与所述第一喷嘴列相同种类的液体的至少一个第二喷嘴列、即在所述移动方向和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错位配置的第二喷嘴列的n个喷嘴列的组;
所述第二喷嘴列按照该第二喷嘴列的中央从所述第一喷嘴列的中央分开由所述第一喷嘴列的长度的1/n决定的距离的方式,相对对于所述第一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错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含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的喷嘴列的组在所述移动方向排列多个,使各组喷出不同种类的液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喷嘴列具有在所述排列方向以规定的喷嘴间隔配置的多个第一喷嘴;
所述第二喷嘴列具有按照所述交叉方向的位置成为相邻的第一喷嘴列彼此之间的方式,在所述排列方向以规定的喷嘴间隔配置的多个第二喷嘴。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喷嘴列具有在所述排列方向以规定的喷嘴间隔配置的多个第一喷嘴;
所述第二喷嘴列具有在所述交叉方向位于与所述第一喷嘴列的各位置一致的位置的第二喷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向所述对象物喷出所述液体时,接受不滴落到所述对象物的液体的液体承受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单元安装在安装构件上,被固定在规定位置;
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对象物在所述移动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把所述对象物在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输送方向输送的输送机构;和
控制所述头单元、所述移动机构、及所述输送机构的控制器;
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头单元向所述移动方向移动;
所述控制器进行一边使所述头单元向所述移动方向移动一边从所述喷嘴喷出液体的移动喷出动作、和把所述对象物在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由从所述喷嘴能喷出液体的可喷出范围规定的单位输送量的输送动作。
CNA2008101790914A 2007-11-29 2008-11-27 液体喷出装置 Pending CN1014449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09259 2007-11-29
JP2007309259 2007-11-29
JP2008155704 2008-06-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4995A true CN101444995A (zh) 2009-06-03

Family

ID=40741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790914A Pending CN101444995A (zh) 2007-11-29 2008-11-27 液体喷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4499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3993A (zh) * 2012-01-17 2013-07-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头
CN110385926A (zh) * 2018-04-18 2019-10-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印刷装置、el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11497236A (zh) * 2019-01-31 2020-08-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三维造型装置及三维造型物的造型方法
CN112440570A (zh) * 2019-08-29 2021-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3993A (zh) * 2012-01-17 2013-07-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头
CN103203993B (zh) * 2012-01-17 2015-03-0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头
CN110385926A (zh) * 2018-04-18 2019-10-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印刷装置、el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10385926B (zh) * 2018-04-18 2021-07-1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印刷装置、el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11497236A (zh) * 2019-01-31 2020-08-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三维造型装置及三维造型物的造型方法
CN112440570A (zh) * 2019-08-29 2021-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
CN112440570B (zh) * 2019-08-29 2023-05-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158705A (en) Ink printing device for multi-colored printing of a recording medium
US6033048A (en) Resolution-dependent and color-dependent print masking
CN101121320B (zh) 喷墨记录头
EP2065199B1 (en) Liquid ejecting device
CN102036822B (zh) 喷射流体的装置和方法
CN103384600A (zh) 打印系统和相关方法
RU2003107044A (ru) Печатающая головка струйного принтера, имеющая четыре расположенных в шахматном порядке ряда сопел
CN102442065A (zh)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6530645B2 (en) Print masks for high speed ink jet printing
CN102343722B (zh)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CN101444995A (zh) 液体喷出装置
US20030227519A1 (en) Ink jet head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391534B (zh) 液体喷出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1391533A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扫描线形成方法
CN102371773A (zh)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CN101357531B (zh) 喷墨成像设备及控制该喷墨成像设备的方法
CN102189783A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头的控制方法
CN100415520C (zh) 液体喷射装置和液体喷射方法
CN101244654B (zh) 打印头和包括该打印头的喷墨打印机
JP201318444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衛生用品製造方法
JP200210360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ヘッド
US9079397B1 (en) Inkjet printer having switched firing of adjacent nozzles applying common color
EP1245000B1 (en) Print masks for high speed ink jet printing
CN102189809B (zh) 液体喷射装置
KR20170133799A (ko) 액적 토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