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2966B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2966B
CN101442966B CN200780016833.5A CN200780016833A CN101442966B CN 101442966 B CN101442966 B CN 101442966B CN 200780016833 A CN200780016833 A CN 200780016833A CN 101442966 B CN101442966 B CN 1014429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members
strip
absorbent commodity
sanitary napkin
fas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68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2966A (zh
Inventor
野田祐树
黑田贤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0609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5410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42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2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2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29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通过提高使用者的排泄部与吸收性物品的密合性来防止经血等排泄物泄漏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物品本体和带状部件(10),吸收性物品本体至少具有设置在该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一方侧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液性的顶片部(2)和设置在该顶片部(2)的上述厚度方向上的另一方侧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部;带状部件(10)设置在该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上述厚度方向的上述前方侧,沿着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长边方向(LD)设置,上述带状部件(10)的上述长边方向(LD)的一端侧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接合。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吸收经血等排泄物的吸收性物品使用生理用卫生巾、卫生护垫、尿垫等。这些吸收性物品具有通过吸收保持经血等构成吸收层的吸收体、覆盖该吸收体的皮肤接触面侧的表面的透液性的顶片以及覆盖吸收体的位于衣服侧的背面的不透液性的底片,例如以粘接在内裤的裤裆布的内面的状态等下使用。
为了确实捕捉经血等排泄物,最好使具有吸收体的吸收层与使用者的排泄部密合地使用上述的吸收性物品。但是,吸收性物品原来是安装在内裤等上使用,在内裤和排泄部之间容易发生相对的移位。并且,在排泄部和吸收性物品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下,溢到顶片的排泄物沿着顶片向侧方或臀部方向流动,具有弄脏内裤或衣服的问题。
而例如在日本实开平3-101933号公报(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吸收性物品,即,在吸收性物品的长边方向的两端形成可自由伸缩的翼部,通过使设置在翼部上的防移位材料粘接在内裤上,在穿上内裤的情况下,提高吸收性物品与身体的密合性。
并且,例如在日本实开平11-99179号公报(以下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吸收性物品,即,使具有伸缩性的弹性部件从生理用卫生巾的端缘部伸出,在该伸出部上的与内裤的接触面上设置粘合区域,通过使其与内裤等粘合,在穿上内裤的情况下,提高吸收性物品与身体的密合性。
专利文献1和2所公开的吸收性物品是将弹性部件设置在吸收性物品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利用该弹性部件产生的弹力将吸收性物品向使用者的排泄部侧拉伸,提高密合性。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和2所公开的吸收性物品由于是通过设置在吸收性物品两端的弹性部件的弹力将吸收性物品向前后方向拉伸的结构,因此,有可能不能得到足够的应力使吸收性物品与排泄部密合。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形成,目的是提供通过提高使用者的排泄部等与吸收性物品的密合性来防止经血等排泄物泄漏的吸收性物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者发现通过将一端固定在吸收性物品本体上的带状部件设置在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非皮肤接触面侧,在将整个吸收性物品本体吊起的状态下将该带状部件固定在内裤等上,可使吸收性物品本体与排泄部等密合,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具体是提供以下吸收性物品。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物品本体和带状部件,吸收性物品本体至少具有设置在大致纵长的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一方侧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液性的顶片部和设置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的另一方侧并设置在上述顶片部的上述另一方侧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部;带状部件设置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上述另一方侧,沿着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长边方向设置,上述带状部件的上述长边方向的一端侧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接合。
根据发明(1)的方式,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物品本体和带状部件,吸收性物品本体具有设置在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一方侧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液性的顶片部和在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方侧设置在上述顶片部的上述另一方侧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部;带状部件在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上述另一方侧沿着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长边方向设置,带状部件在带状部件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与吸收性物品本体结接合。
这样,吸收性物品在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另一方侧设置将一端侧与吸收性物品本体固定而将另一端作为自由端的带状部件。并且,通过将自由端与内裤等被卡定体的规定部位固定或卡定,可将整个吸收性物品本体向身体侧吊起。这样,可提高使用者的排泄部等与吸收性物品的密合性,可防止经血等排泄物泄漏。
另外,向身体侧吊起包括例如在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非皮肤接触面侧、沿着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长边方向设置的带状部件通过与吸收性物品本体固定的固定部以及与被卡定体卡定的卡定部将吸收性物品本体抬起的状态。
(2)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带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在上述长边方向伸长地形成。
根据发明(2)的方式,带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在长边方向伸长地形成。这样,带状部件通过具有向长边方向的延伸性,可确保例如在安装到被卡定体的内裤上时所需要的带状部件的规定长度。并且,例如在不安装时,由于带状部件处于非伸长状态,因此,可使吸收性物品上的带状部件小型化。
另外,可伸长地形成例如可以是在带状部件上进行波形等的压花加工,也可以形成规定的折回。并且,也可使用可伸长的基体片材。
(3)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带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在上述长边方向伸缩地形成。
根据发明(3)的方式,带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在长边方向伸缩地形成。这样,带状部件通过具有向长边方向的伸缩性,即使例如内裤松或随着身体的活动而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在吸收性物品本体和身体上产生相对移位的情况下,带状部件也可以追随该移位进行伸缩,因此,可保持身体与吸收体本体密合的状态。因此,可提高使用者的排泄部等与吸收性物品的密合性,防止经血等排泄物的泄漏。
(4)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上述另一方侧设置包住上述带状部件的上述长边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包住上述带状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全部的覆盖部。
根据发明(4)的方式,吸收性物品在厚度方向上的另一方侧具有包住带状部件的覆盖部。覆盖部包住带状部件的长边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和宽度方向上的全部。即,覆盖部在吸收性物品的另一方侧包住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地设置。并且,带状部件设置在吸收性物品和覆盖部之间。此时,带状部件可在吸收性物品本体和覆盖部之间滑动。并且,带状部件可从形成在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或两端侧上的吸收性物品本体和覆盖部之间的开口伸出。这样,吸收性物品通过设置包住带状部件的覆盖部,例如可保持带状部件清洁。并且,覆盖部也可引导带状部件的滑动方向。另外,覆盖部可包住带状部件的长边方向上的一部分,也可包住全部。并且,也可设置多个覆盖部,包住长边方向上的一部分。
(5)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带状部件在上述长边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具有从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外缘部伸出的把持部。
根据发明(5)的方式,带状部件在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具有从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另一端侧上的外缘部伸出的把持部。这样,由于把持部从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外缘伸出,容易确认例如安装时的带状部件的位置。并且,通过具有把持部,例如容易进行安装。
(6)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把持部具有提示上述带状部件的伸长方向的引导要素。
根据发明(6)的方式,把持部具有提示带状部件的伸长方向的引导要素。例如,引导要素可在安装时将带状部件向规定的方向引导。这样,使用者例如通过确认该引导要素,可确认适当的安装方法。并且,即使是例如目视不能确认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触觉等确认引导要素,可防止错误安装。
(7)如(5)或(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规定的卡定部设置在上述带状部件的上述另一端侧。
根据发明(7)的方式,规定的卡定部设置在带状部件的上述长边方向上的另一端侧。这样,可使该卡定部与内裤等被卡定体的规定部位卡定。因此,可提高使用者的排泄部等与吸收性物品的密合性,可防止经血等排泄物泄漏。
(8)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规定的吸收性部件设置在上述带状部件的上述另一端侧。
根据发明(8)的方式,规定的吸收性部件设置在带状部件的另一端侧。这样,在把持部,通过设置吸收性部件,可提高强度。并且,例如在拉伸把持部、将卡定部与内裤等被卡定体的规定部位卡定的情况下,可防止把持部的变形。而且,通过防止把持部变形,也可防止例如设置在带状部件的另一端侧的卡定部变形,可使卡定部容易与被卡定体卡定。
(9)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吸收性部件设置在当上述带状部件伸长时或伸缩时从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上述长边方向上的上述外缘部伸出的区域。
根据发明(9)的方式,吸收性部件设置在当带状部件伸长时或伸缩时从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长边方向上的外缘部伸出的区域。这样,带状部件也可吸收例如在安装吸收性物品时从吸收性物品本体泄漏的体液等排泄物或沿着使用者的身体流出的排泄物等。
(10)如(8)或(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在上述带状部件上,不透液性片设置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相反侧上的与上述吸收性部件对应的区域。
根据发明(10)的方式,在带状部件上,不透液性片设置在吸收性物品本体的相反侧上的与吸收性部件对应的区域。这样,可防止带状部件的吸收性部件所吸收的体液等排泄物渗到内裤等被卡定体上。
另外,也可以覆盖带状部件的另一端侧上的外缘部地设置不透液性片。这样,可防止吸收后的排泄物等从带状部件的外缘部渗出。并且,也可以在带状部件伸长时或伸缩时,覆盖从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长边方向上的外缘部伸出的区域的两侧部的至少一部分地设置。这样,可防止吸收后的排泄物等从带状部件的两侧部渗出。
(11)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带状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30%以上。
根据发明(11)的方式,带状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30%以上。这样,带状部件可与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规定范围接触,例如可在保持适当形态的状态下抬起整个吸收性物品本体。这样,可使吸收性物品本体与使用者身体的规定部密合,可防止经血等排泄物泄漏。
(12)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带状部件具有带状的基体片材和弹性部件。
根据发明(12)的方式,带状部件具有带状的基体片材和弹性部件。这样,可防止例如使用带状的弹性部件等的情况下发生的大致中央部的宽度变窄,即所谓的卷内缘。
(13)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带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不透液性的材料。
根据发明(13)的方式,带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不透液性的材料。这样,即使在例如吸收性物品本体不使用不透液性的底片部的情况下,通过将带状部件设置在吸收体部的另一方侧,也可防止向吸收性物品的另一方侧泄漏。
(14)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物品本体和带状部件,吸收性物品本体至少具有设置在大致纵长的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上的一方侧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液性的顶片部、和设置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方侧并设置在上述顶片部的上述另一方侧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部,该吸收性物品本体以设置在规定的衣服内面侧的状态下与身体接触、使用;带状部件设置在该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上述另一方侧,沿着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长边方向设置,上述带状部件通过在该带状部件伸长的状态下与被卡定体卡定、使用,沿着身体侧设置。
根据发明(14)的方式,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物品本体和带状部件,吸收性物品本体具有设置在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上的一方侧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液性的顶片部、和在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方侧并设置在顶片部的上述另一方侧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部;带状部件在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另一方侧,沿着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长边方向设置。并且,带状部件以伸长的状态与规定的衣服、例如内裤的内面侧卡定使用。
这样,带状部件可沿着使用者的规定部上推吸收性物品本体,例如形成沿着使用者身体的弯曲吊起的状态。并且,由于在带状部件上产生的应力使整个吸收性物品本体向着使用者的规定部侧的方向,因此,可使整个吸收性物品本体与使用者的规定部密合。
(15)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物品本体和带状部件,吸收性物品本体至少具有设置在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上的一方侧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液性的顶片部、和设置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方侧并设置在上述顶片部的上述另一方侧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部,该吸收性物品具有第一使用方式和第二使用方式;带状部件设置在该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上述另一方侧,沿着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长边方向设置,该吸收性物品具有使上述带状部件与被卡定体卡定使用的第一使用方式和使上述带状部件不与上述被卡定体卡定使用的第二使用方式。
根据发明(15)的方式,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物品本体和带状部件,吸收性物品本体的设置在厚度方向上的一方侧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透液性的顶片部、和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方侧并设置在上述顶片部的上述另一方侧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部;带状部件设置在顶片部和吸收体部之间,沿着本体的长边方向设置。并且,吸收性物品具有使带状部件与规定的被卡定体例如内裤或使用者的身体卡定使用的第一使用方式、和使带状部件不与规定的被卡定体例如内裤或使用者的身体卡定使用的第二使用方式。
这样,吸收性物品可使带状部件与规定的内裤等卡定使用,也可不卡定使用。因此,可根据使用者的情况选择使用方式。
(16)如发明(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第一使用方式通过在使上述带状部件伸长的状态下与上述规定的被卡定体卡定使用,沿着身体侧设置。
根据发明(16)的方式,吸收性物品的第一使用方式在使带状部件伸长的状态下与规定的被卡定体、例如内裤或使用者的身体等卡定使用。通过这样使用,带状部件可沿着使用者的规定部上推吸收性物品本体,例如可形成沿着使用者身体的弯曲吊起的状态。并且,由于在带状部件上产生的应力使整个吸收性物品本体向着使用者的规定部侧的方向,因此,可使整个吸收性物品本体与使用者的规定部密合。
(17)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物品本体和透液性的带状部件,吸收性物品本体至少具有设置在大致纵长的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一方侧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液性的顶片部、和设置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方侧并设置在上述顶片部的上述另一方侧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部;透液性的带状部件设置在上述顶片部和上述吸收体部之间,可沿着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长边方向滑动地设置,上述带状部件的上述长边方向的一端侧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接合。
根据发明(17)的方式,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物品本体和透液性的带状部件,吸收性物品本体具有设置在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一方侧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液性的顶片部、和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方侧并设置在上述顶片部的上述另一方侧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部;透液性的带状部件设置在上述顶片部和上述吸收体部之间,可沿着本体的长边方向滑动地设置,吸收性物品形成大致纵长形状。带状部件在带状部件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与吸收性物品本体接合。
这样,通过在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顶片部和吸收体部之间可自由滑动地设置将一端作为自由端的带状部件、将该自由端固定在内裤等被卡定体的规定部位,将吸收体的皮肤面的材料、即顶片通过带状部件向身体侧吊起,因此,即使对于皮肤敏感的使用者,吸收体的硬度不会总是刺激皮肤,同时也可防止经血沿着皮肤泄漏。
(18)如(1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带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在上述长边方向伸长地形成。
根据发明(18)的方式,带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伸长地形成。这样,由于带状部件具有延伸性,可确保例如在安装到被卡定体的内裤等上时所需要的带状部件的规定长度。并且,例如在不安装时,由于带状部件处于非伸长状态,因此,可使吸收性物品上的带状部件小型化。
(19)如(1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带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在上述长边方向伸缩地形成。
根据发明(19)的方式,带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伸缩地形成。这样,由于带状部件具有伸缩性,即使例如内裤松或随着身体的活动而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在内裤和身体上产生相对移位的情况下,带状部件也可以追随该移位进行伸缩,因此,可保持使身体与吸收体本体密合的状态。因此,可提高使用者的排泄部等与吸收性物品的密合性,防止经血等排泄物的泄漏。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通过提高与使用者的排泄部的密合性来防止经血等排泄物泄漏的吸收性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A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B是图1的C-C剖视图。
图4C是图1的D-D剖视图。
图5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状部件的主视图。
图6是带状部件的其他方式的主视图。
图7A是图6的E-E剖视图。
图7B是图6的F-F剖视图。
图7C是图6的G-G剖视图。
图8是表示带状部件的其他方式的图。
图9A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9B是带状部件的其他方式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安装时的方式的主视图。
图11A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安装状态图。
图11B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安装状态图。
图11C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安装状态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13是图12的后视图。
图14是图12的H-H剖视图。
图15A是图12的I-I剖视图。
图15B是图12的J-J剖视图。
图15C是图12的K-K剖视图。
图16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变形例的H-H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18是图17的L-L剖视图。
图19A是图17的M-M剖视图。
图19B是图17的N-N剖视图。
图19C是图17的H-H剖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21A是图20的其他方式的P-P剖视图。
图21B是图20的P-P剖视图。
图22A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22B是图22A的Q-Q剖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24A是图23的R-R剖视图。
图24B是图24A的S-S剖视图。
图25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26A是图25的T-T剖视图。
图26B是图25的T-T剖面的变形例图。
图27A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27B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28A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28B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29是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30A是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30B是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31A是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31B是图31A的U-U剖视图。
图32是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33是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34是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35是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36是图35的V-V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受以下实施例的任何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受此限制。
并且,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是以吸收从身体排泄的经血、尿、白带等为目的,安装在身体的股间部,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以吸收从女性的阴道口排泄的经血为主要目的的生理用卫生巾为例进行说明。并且,将吸收性物品的两个表面中的向着排泄部的一方侧作为皮肤接触面,将相反侧的另一方侧无论其外侧是否穿着衣服都作为非皮肤接触面。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A)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B)是图1的C-C剖视图。图4(C)是图1的D-D剖视图。图5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状部件的主视图。图6是带状部件的其他方式的主视图。图7(A)是图6的E-E剖视图。图7(B)是图6的F-F剖视图。图7(C)是图6的G-G剖视图。图8是带状部件的其他方式的主视图。图9(A)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图9(B)是带状部件的其他方式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安装时的方式的主视图。图11(A)至(C)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安装状态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图13是图12的后视图。图14是图12的H-H剖视图。图15(A)是图12的I-I剖视图。图15(B)是图12的J-J剖视图。图15(C)是图12的K-K剖视图。图16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变形例的H-H剖视图。图1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图18是图17的L-L剖视图。图19(A)是图17的M-M剖视图。图19(B)是图17的N-N剖视图。图19(C)是图17的H-H剖视图。图20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图21(A)是图20的其他方式的P-P剖视图。图21(B)是图20的P-P剖视图。
图22(A)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图22(B)是图22(A)的Q-Q剖视图。图23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图24(A)是图23的R-R剖视图。图24(B)是图24(A)的S-S剖视图。图25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图26(A)是图25的T-T剖视图。图26(B)是图25的T-T剖面的变形例图。图27(A)和(B)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图28(A)和(B)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图29是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
图30(A)和(B)是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图31(A)是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图31(B)是图31(A)的U-U剖视图。图32是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图33是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图34是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图35是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主视图。图36是图35的V-V剖视图。
第一实施方式
[1.1]整体构成
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就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生理用卫生巾1具有作为吸收性物品本体的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和带状部件10。具体如图1至图4所示,生理用卫生巾1具有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和透液性的带状部件10,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具有设置在使用者的皮肤接触面侧并构成表面层的透液性的顶片部2、设置在使用者的非皮肤接触面侧并构成底面层的不透液性的底片部3、以及设置在顶片部2和底片部3之间并构成吸收层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部4;透液性的带状部件10设置在底片部3的非皮肤接触面侧、在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厚度方向(WD)的另一方侧沿着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长边方向(MD)设置。
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和带状部件10在设置于长边方向(MD)的一端侧的接合部8进行接合。具体是,带状部件10的一端侧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的前方区域(F)的规定位置与底片部3接合,在另一端侧设置以后方区域(R)的接合部8为基点、沿着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的长边方向(MD)伸长的自由端10r。在此,前方区域(F)是指使用生理用卫生巾时从使用者的阴道口向腹部侧的区域。并且,后方区域(R)是指使用生理用卫生巾时从使用者的阴道口向臀部侧的区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接合材料接合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和带状部件10,也可以通过压接等进行接合。
带状部件10的自由端10r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的长边方向(MD)的外缘伸出。并且,在该伸出部分上设置把持部6。在自由端10r的非皮肤接触面侧以及接合部8上的带状部件10的非皮肤接触面侧,分别设置与内裤50等卡定的卡定部9f、9r。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生理用卫生巾1具有通过连续压缩顶片部2和吸收体部4而形成的防漏槽部7。
[1.2]生理用卫生巾本体
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形成大致纵长形状。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的形状例如除了长方形、椭圆形、葫芦形以外,可以是安装了防止与后述的内裤50移位的所谓的翼部W1、W2的形状。另外,在本发明中,只要是适合使用者的身体以及内裤50的形状即可。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的长边方向(MD)的长度例如可以是100mm到500mm。最好是例如150mm到350mm。并且,宽度方向(CD)的长度可以是例如30mm到200mm。最好是例如40mm到180mm。
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的宽度方向(CD)的大致中央具有大致椭圆形状的透液区域21。透液区域21被防漏槽部7围住,防漏槽部7划分透液区域21。从排泄部排泄的经血等排泄物透过透液区域21的顶片部2,在吸收体部4被吸收。设置在非皮肤接触面侧的底片部3由于是不透液性的,因此,排泄物不渗透非皮肤接触面侧,以被吸收体部4吸收的状态保持。并且,通过连续或具有规定间隔地设置高压缩和低压缩而围住透液区域21,在防漏槽部7形成压缩部。防漏槽部7主要防止被吸收体部4吸收的经血等排泄物泄漏,并防止吸收体部4的排泄物扩散。
[1.3]带状部件
如图5所示,带状部件10形成大致纵长形状。带状部件10是用一对形成带状的基体片材11、13夹住多条形成线状的弹性部件12,通过分别粘接基体片材11、13而形成。具体是,通过向弹性部件12的长边方向(MD)施加规定的张力,使弹性部件12伸长规定的长度,用基体片材11、13夹住伸长状态的弹性部件12进行粘接,形成带状部件10。
带状部件10的宽度方向(CD)的长度最好例如是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的宽度方向(CD)长度的30%到150%,60%到130%更好。这是由于如果小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的宽度方向(CD)长度的30%,则例如即使带状部件10伸长,也不能使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与身体侧充分密合。而如果大于150%,则与使用者的大腿部接触的面积过大,有可能与大腿部摩擦引起皮肤问题等。
带状部件10的长边方向(MD)的长度最好例如是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的长边方向(MD)长度的30%到300%,70%到150%更好。这是由于如果小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的长边方向(MD)长度的30%,则例如即使带状部件10伸长,也不能使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与身体侧充分密合。而如果大于150%,则与使用者的大腿部接触的面积过大,有可能与大腿部摩擦引起皮肤问题等。并且是由于有可能在使带状部件10伸长的状态下不能安装到内裤50上或不能与排泄部密合。
并且,带状部件10的可伸长范围是,例如以弹性部件12的非伸长状态为100%,则最好在105%到300%的范围,110%到180%的范围则更好。这是由于如果伸长状态小于105%,则向身体侧上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的应力减弱,不容易形成将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吊起的结构。并且,如果大于300%,则向身体侧产生过多的上推力,有可能使使用者不舒服。而且,伸长状态从105%到300%的伸长倍率的弹性部件12的应力最好在5cN/25mm到500cN/25mm的范围,20cN/25mm到100cN/25mm的范围则更好。
带状部件10在长边方向(MD)、在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接合的一端部侧相反的另一端部侧即自由端10r具有把持部6。在自由端10r,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的外缘伸出地设置把持部6。为了使使用者容易抓住把持部6,也可在相当于带状部件10的把持部6的位置将具有规定强度的片部件14夹在基体片材11、13之间。另外,使把持部6伸出使用者可用手指等抓住的程度即可。并且,把持部6最好设置在非伸长区域。
这样,对于带状部件10,通过设置把持部6,使用者可容易识别带状部件10,可防止使用时用错。
如图6和图7(A)至(C)所示,带状部件10A也可以在包括把持部6的自由端10r使吸收性部件100夹在基体片材11、13之间。吸收性部件100最好设置在当带状部件10A伸长时、带状部件10A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的外缘部伸出的区域。这样,对于带状部件6,通过将吸收性部件100设置在带状部件6上的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的外缘部伸出的区域,例如即使在安装着生理用卫生巾1时体液等排泄物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漏出、沿着使用者的臀部流出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伸出的吸收性部件100进行吸收。并且,通过设置吸收性部件100,带状部件10A也可直接吸收沿着使用者的臀部流出的排泄物等。
在设置吸收性部件100的区域,最好在与吸收性部件100对应的区域、带状部件10A的非皮肤接触面侧设置不透液性片(无图示)。该不透液性片最好覆盖带状部件10A的自由端10r侧的外缘部地设置。并且,不透液性片最好覆盖带状部件10A两侧的至少一部分地设置。这样,可防止吸收性部件100吸收的排泄物渗透到所卡定的内裤50上。
带状部件10在用基体片材11、13夹住伸长的弹性部件12的状态下粘接后,如果解除弹性部件12的伸长,则在基体片材11、13上形成拉伸余量。带状部件10可利用该拉伸余量进行伸长。在此,拉伸余量包括解除与基体片材11、13接合的弹性部件12的伸长、进行收缩后,在基体片材11、13上产生的松缓和松弛。带状部件10可伸缩该松缓等具有的长度。并且,带状部件10由于是用非伸缩材料的基体片材11、13夹住弹性部件12的构成,因此,可防止例如使带状的弹性部件伸长时,大致中央部的宽度变窄、即所谓的卷内缘。
作为带状部件10的其他的伸长加工,也可通过部分的切槽加工进行伸长,也可通过波形的压花加工进行伸长。
图8和图9(A)表示进行了波形的压花加工的带状部件10A’。如图8和图9(A)所示,波形的压花加工是向长边方向(MD)连续地形成凹凸的波形图案。凸部之间的间距例如可为0.5mm至5.0mm。并且,凸部的高度例如可为0.5mm至5.0mm。在咬入状态下,凸部侧面之间的间隙例如可为0mm至3.0mm。
波形的压花加工是将基体片材11、13夹在一对压花辊之间,该压花辊具有在表面形成连续的凹部的下侧辊部和在表面形成连续的凸部的上侧辊部,通过使凹部和凸部咬入基体片材11、13形成波形压花。通过这样可付与延伸性。另外,在进行波形压花加工的情况下,带状部件10A’可在使弹性部件12伸长的状态下夹在基体片材11、13中形成,也可在不使弹性部件12伸长的状态下将其夹住而形成。
并且,这样形成的带状部件10容易设定拉伸范围。例如,在使拉伸范围相对非伸长时为130%的情况下,可使用拉伸时的长度为130%的基体片材,在该基体片材上形成波形的压花凹凸形状。并且,也可在使最大拉伸为130%的弹性部件12伸长的状态下夹在基体片材11、13中形成。例如,在使拉伸范围相对非拉伸时为130%的情况下,使用者容易将带状部件10拉伸到130%,但再长则需要过多的力。这样,带状部件10通过使使用者知道作为拉伸范围的不容易拉伸的部位,可使使用者知道拉伸范围。并且,通过在带状部件10上设定拉伸范围,可由使用者正确地安装生理用卫生巾。
并且,为了使拉伸余量有规律,也可以相对带状部件10A”上的基体片材11、13的波形压花图案向宽度方向(CD)部分地形成无纹部30(没有凹凸的部分)。具体是,在图5所示的压花图案上可向宽度方向(CD)以5mm至40mm的间距形成0.5mm至3.0mm宽的无纹部30(参照图9(B))。并且,作为其他例,也可以通过以向宽度方向(CD)连续地、向长边方向(MD)反复进行反复涂敷、非涂敷的涂敷图案而向基体材料涂敷热熔剂,形成无纹部3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体片材11、13使用非伸长材料,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使用伸长材料、伸缩材料。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基体片材11、13和弹性部件12构成带状部件10,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可只使用具有伸缩性的基体片材。例如,可使用如下材料,使用热可塑性弹性树脂的纤维状片、混合尿烷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无纺布、含有对弹性树脂进行熔喷成形的层的无纺布、薄膜片等。
并且,弹性部件12无需设置在整个基体片材11、13的区域上,可设置在至少一部分上。例如,可形成以下构成,即,用基体片材11、13形成设置作为卡定部的卡定部件的部位,该卡定部与内裤50卡定,在其他区域夹住弹性部件12。在形成后述的把持部6的区域也无需夹住弹性部件12,可用基体片材11、13形成。
并且,带状部件10至少在长边方向(MD)的一部分上具有可伸缩的区域即可。最好在穿戴时,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与排泄部密合的位置是可伸缩的状态即可。带状部件10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与阴道口部密合的位置是可伸缩的状态更好。即,也可以是在穿戴时在长边方向(MD)的一部分具有非伸缩区域的构成。例如,在接合底片部3和带状部件10的区域以及卡定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或带状部件10与内裤50的区域可以不具有伸缩性,而在其以外的区域具有伸缩性。这是因为,在接合部8和卡定部9f、9r中,不具有伸缩性的构成使接合底片部3和带状部件10的接合材料以及卡定带状部件10和内裤50的卡定材料不容易脱落。
非伸缩区域例如可在不使弹性部件12伸长的状态下与基体片材11、13接合形成。并且,也可形成通过切断伸长状态的弹性部件12来解除弹力的构成。而且,也可通过接合利用波形的压花加工所产生的可伸长区域彼此来形成。另外,也可在基体片材11、13上不进行压花加工等形成伸缩区域的加工,而使基体片材11、13本身为非伸缩性的。
[1.4]生理用卫生巾本体和带状部件的接合位置
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和带状部件10在接合部8进行接合。带状部件10相对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的接合位置最好在戴上生理用卫生巾1时在使用者的阴道口的前方区域(F)。例如,最好设置在使用者的排泄部附近的隆起部。具体是最好在相当于阴道口附近的耻骨的位置。这是由于相当于耻骨的位置比其周边部位硬、稍微隆起,因此,来自内裤50的压力高,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不容易从身体移位。这样,在安装时,即使在拉伸带状部件10、使其伸长的情况下,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也不会因其应力而弯曲,在安装时和使用中,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不容易发生移位。
并且,接合部8也可以是将具有规定强度的片部件14夹在各基体片材11、13之间。这样,由于接合部8具有规定的强度,因此,可使带状部件10的接合稳定。
[1.5]带状部件和内裤的卡定位置
带状部件10在长边方向(MD)的两端具有分别与内裤50卡定的卡定部9f、9r。卡定部9f在前方区域(F)与内裤50等卡定,卡定部9r在后方区域(R)与内裤50卡定。在此,卡定部9f最好设置在与接合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和带状部件10的接合部8相对的位置。这是由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和带状部件10的接合部8是相对带状部件10的自由端10r的起点,是带状部件10向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侧施加最大张力的部位,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在该部位不容易与内裤50移位。
卡定部9r最好位于例如带状部件10的后端部的最后端的稍前方侧。这是由于身体大多从阴道口向着后方大幅弯曲,因此,通过位于后方,带状部件10的伸缩范围扩大。并且,由于带状部件10沿着身体的弯曲伸长,带状部件10产生的应力容易向位于排泄部附近的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传递。而且,通过设置在带状部件10的后端部的最后端的稍前方侧,可防止使用者抓住把持部6时,卡定材料粘在手指等上。
卡定部9f、9r使用的卡定材料例如可以是热熔粘接剂、扣件材料、粘接材料等。设置在后方区域(R)的卡定部9r使用的卡定材料可以是与内裤50卡定的材料,也可以是与使用者的身体卡定的材料。即,卡定部可以是与内裤50等卡定,也可以是与使用者的身体卡定。
另外,为了防止使用中带状部件10从内裤等脱落,在具有伸缩性的带状部件10的情况下,需要使卡定材料形成的卡定力大于带状部件10的收缩力。因此,最好将作为卡定力的剪切应力设定在5cN/25mm到500cN/25mm的范围,大于收缩力。
[1.6]使用方式
根据图10和图11(A)至(C),就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的使用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具有第一使用方式和第二使用方式。
第一使用方式,首先将生理用卫生巾1设置在内裤50的规定位置,使设置在生理用卫生巾1的非皮肤接触面侧的前方区域(F)侧的卡定部9f上的卡定材料与内裤50卡定。具体是,将卡定材料粘在内裤50上(参照图10)。此时,通过剥离设置在卡定部9f的非皮肤接触面侧的剥离片(无图示),露出卡定材料。另外,内裤50的规定位置例如包括可使生理用卫生巾1上的透液区域21与使用者的排泄部抵接的预测位置。
然后,压住生理用卫生巾1的前方区域(F)的卡定部9f处的内裤50和生理用卫生巾1不动,将设置在带状部件10的自由端10r侧的把持部6向长边方向(MD)的后方区域(R)侧拉伸。这样,带状部件10伸长。在此,在设置后述的覆盖部件15的情况下,卡定部9r显露在带状部件10的非皮肤接触面侧。将涂在该卡定部9r的卡定材料在内裤50的规定位置粘在内裤50上,使带状部件10的伸长部分位于使用者的排泄部。此时,最好在尽量使带状部件10在伸长的状态下粘在内裤50上。
安装上生理用卫生巾1后,通过在该状态下穿上内裤50,带状部件10和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变形成平缓的弯曲形状,从带状部件10向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向着使用者的身体方向传递应力。此时,带状部件10将生理用卫生巾本体吊起地向身体侧上推。这样,可使使用者的排泄部或排泄部附近的沟部与生理用卫生巾1密合(参照图11(A)至(C))。
第二使用方式,首先将生理用卫生巾1设置在与第一使用方式相同的位置,固定在内裤50上。具体是,将生理用卫生巾1设置在内裤50的规定位置,使设置在生理用卫生巾1的非皮肤接触面侧的前方区域(F)侧的卡定部9f上的卡定材料与内裤50卡定。使用者在该状态下穿着内裤50。然后,使用者抓住向内裤50内面的后方区域(R)伸出的带状部件10的把持部6,沿着身体的弯曲向长边方向(MD)拉伸、与内裤50的规定位置卡定。在此,在设置后述的覆盖部件15的情况下,如果拉伸把持部6,则露出设置在带状部件10的非皮肤接触面侧的卡定部9r,因此,同样地与内裤50卡定。另外,在卡定部9r上设置剥离片的情况下,事先将剥离片撕掉或在向长边方向(MD)拉伸后或拉伸前撕掉即可。
此时,内裤50与生理用卫生巾1一起处于被向身体侧吊起的状态,通过拉伸带状部件10的自由端10r、与内裤50卡定,将位置调整到与身体的排泄口附近的沟部更加密合(参照图11(A)至(C))。
这样,由于抓出把持部6、一面将带状部件10向后方区域(R)拉伸一面固定内裤50和带状部件10,因此,在带状部件10上作用向着长边方向(MD)的张力。并且,通过将该带状部件10拉到身体侧,带状部件10和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变形成平缓的弯曲形状,从带状部件10向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向着使用者的身体方向传递应力。此时,由于带状部件10将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吊起地向身体侧上推,因此,可使使用者的排泄部或排泄部附近的沟部与生理用卫生巾1密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使用方式中,作为其他使用方式,也可在不使用带状部件10的状态下使用。这种情况下,也可在穿上内裤50后再使用带状部件10。
其他实施方式
利用图12至图36、就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至第十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是带状部件10的另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是设置了覆盖部件15的其他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是关于带状部件10的设置位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是带状部件10的伸缩方向不同的另一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是在带状部件10上不设置卡定部9r的另一实施方式。第十实施方式和第十一实施方式是关于带状部件10的引导要素的其他实施方式。第十二实施方式至第十四实施方式是关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的透液区域21的启示的其他实施方式。第十五实施方式和第十六实施方式是关于带状部件10设置的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说明的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图中的符号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相同的符号。
[2.1]第二实施方式
利用图12至图16、就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B进行说明。如图12至图16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B的带状部件10B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具体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B的带状部件10B使用非伸缩性的片部件。更具体是,如图14以及图15(A)至(C)所示,生理用卫生巾1B的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与一张非伸缩性片形成的带状部件10B在非皮肤接触面侧的接合部8接合。非伸缩性片例如可以是无纺布、薄膜片等,只要是具有可承受在将带状部件10B吊起时所施加的应力的强度的部件即可。并且,形状可以是带状、绳子形等,但最好是带状。这样,生理用卫生巾1B的带状部件10B可使用非伸缩性的材料。并且,也可使用多张强度不同的基体片材。
并且,如图16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带状部件10B’也可设置规定量的折回部17。这样,通过设置规定量的折回部17,使带状部件10B’可拉伸。并且,通过折回带状部件10B’地设置,在例如具有规定的长度的同时,可紧凑地收纳带状部件10B’。
在此,规定的长度例如最好是生理用卫生巾本体的长边方向(MD)的长度的30%至300%,70%至150%更好。另外,折回部17的规定量包括为了保持上述带状部件10P的规定长度而可折回的长度。
[2.2]第三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
利用图17至图24、就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C、1D、1E、1F进行说明。如图17至图24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C、1D、1E、1F在设置覆盖部件15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17至图19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C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C的非皮肤接触面侧具有包住带状部件10的至少一部分地覆盖的覆盖部件15。具体是,覆盖部件15包住带状部件10的长边方向(MD)的至少一部分和宽度方向(CD)的全部。带状部件10可滑动地设置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C和覆盖部件15之间。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覆盖部件15和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C在生理用卫生巾1C的两侧部以及前方区域(F)的前端部、在非皮肤接触面侧接合。具体是,在底片部3的两侧部以及前方区域(F)的前端部接合。
并且,覆盖部件15在生理用卫生巾1C的两侧部以及前方区域(F)的前端部也可以在从生理用卫生巾1C的两侧部以及前方区域(F)的前端部伸出的状态与底片部3接合。
覆盖部件15的长边方向(MD)的长度例如最好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C的长边方向(MD)的长度的10%至100%,50%至90%更好。如果小于10%,则例如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C和带状部件10的自由度过大,使用中有移位的危险。并且,如果大于100%,则例如在使带状部件10伸长、卡定在内裤50上时碍事。
覆盖部件15的宽度方向(CD)的长度例如最好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C的宽度方向(CD)的长度的30%至150%,50%至110%更好。如果小于30%,则例如不能使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C与身体充分密合。并且,如果大于150%,则例如与大腿部接触的面积过多,有因摩擦等而引起皮肤问题的危险。
并且,覆盖部件15的宽度方向(CD)的长度例如最好在带状部件10的宽度方向(CD)的长度的100%至200%,105%至150%更好。如果小于100%,则例如在使带状部件10伸长时不能顺畅地伸长。并且,如果大于200%,则例如由于带状部件10的宽度方向(CD)的自由度过大,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C的中心轴和带状部件10的中心轴有可能偏移。
覆盖部件15可由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C的各构成材料不同的材料构成,也可使用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C的各构成材料的其中之一相同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各材料延伸的方式连续地形成。例如,可连续地使用顶片部2,也可连续地使用底片部3。在连续地使用顶片部2或底片部3的情况下,也可将连续设置的各片在非皮肤接触面侧重叠接合。具体是,可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C的非皮肤接触面侧的宽度方向(CD)的大致中央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C的宽度方向(CD)的长度的50%以上连续,折回各延长的片彼此,层积接合。
如图20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D是将覆盖部件15D设置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D的后方区域(R)。另外,覆盖部件15D也可以将覆盖部件15D的两侧部折入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D的内侧、与底片部3接合(参照图21(A))。通过这样设置,可扩大底片部3和覆盖部件15D的宽度,例如可容易使带状部件10伸缩。
并且,如图21(B)所示,覆盖部件15D也可以在折回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D的宽度方向(CD)的两侧部的覆盖部件15D的各部分上设置弹性部件16。通过这样设置,例如即使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D或带状部件10发生扭转,也可以通过弹性部件16的弹力,使扭转复原的力发挥作用,防止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D或带状部件10扭转。
如图22所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E覆盖带状部件10的卡定部9r地设置覆盖部件15E。在这种情况下,带状部件10处于非伸缩状态时,带状部件10的把持部6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E的长边方向(MD)的后方区域(R)的外缘伸出,卡定部9r被覆盖部件15E覆盖。这样,通过覆盖部件15E覆盖卡定部9r,可防止例如在使带状部件10伸长之前卡定部9r粘在目的部位以外的其他部位。并且,由于把持部6伸出,例如使用者可容易抓住把持部6,因此操作性提高。
而且也可以在覆盖部件15E的表面侧涂上硅树脂等。通过涂上硅树脂等,可防止卡定部9r粘在覆盖部件15E上。并且,也可以用剥离片等覆盖卡定部9r的表面。
也可以设置多个覆盖部件15E,但最好至少设置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E的后方区域(R)附近。通过设置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E的后方区域(R)附近,可防止带状部件10在使用中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移位。
并且,如图22(B)所示,也可以在折回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E的宽度方向(CD)的两侧部的覆盖部件15E的各部分上设置弹性部件16。
如图23和图24所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F也可在覆盖部件15F的大致中央部的宽度方向(CD)的两侧分别设置与内裤50卡定的卡定部91R、91L。通过将卡定部91R、91L设置在覆盖部件15F的两侧部,可利用带状部件10的张力也将内裤50向身体侧吊起,可防止例如生理用卫生巾1F与内裤50偏移。
可在覆盖部件15F的大致中央部的宽度方向(CD)的两侧设置多个、例如两个卡定部91R、91L,也可设置在整个覆盖部件15F的大致中央部的宽度方向(CD)上。并且,也可设置在从大致中央部起到覆盖部件15F的后方区域(F)。也可设置在整个覆盖部件15F上。
[2.3]第七实施方式
利用图25至图26、就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G进行说明。如图25至图26所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G的带状部件10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是,第七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G在顶片部2和吸收体部4之间设置薄纸72。并且,带状部件10设置在薄纸72和吸收体部4之间。这种情况下,顶片部2和底片部3在生理用卫生巾1G的两侧部以及前方区域(F)的前端部接合(参照图26(A))。带状部件10从作为生理用卫生巾1G的后方区域(R)的非接合部的开口伸出。另外,带状部件10也可设置在顶片部2和薄纸72之间。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带状部件10的基体片材11、13最好是亲水性且透液性的。这样,可有效地得到经血等排泄物从顶片部2向吸收体部4的移动性。并且,如图26(B)所示,也可将带状部件10设置在吸收体部4和底片部3之间。并且,在形成无图示的多层吸收体部的情况下,也可将带状部件10设置在各吸收体部之间。
[2.4]第八实施方式
利用图27(A)和(B)、就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IH进行说明。如图27(A)和(B)所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H在带状部件10的伸缩方向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具体是,第八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H的带状部件10向前方区域(F)方向伸缩。
这种情况下的使用方式如下所示。例如,将内裤50脱下到使用者的膝盖附近后,使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H的后方区域(R)的卡定部9r上的卡定材料与内裤50卡定、固定。然后,一只手按住卡定部9r,另一只手抓住把持部6,使带状部件10向前方区域(F)伸长,使卡定部9f的卡定材料与内裤50的规定位置卡定、固定。将生理用卫生巾1H安装到内裤上,然后使用内裤50。
另外,例如将内裤50脱下到使用者的膝盖附近后,使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H的后方区域(R)的卡定部9r上的卡定材料与内裤50卡定、固定。在该状态下使用内裤50。然后,将手从前方区域(F)伸到内裤50和身体之间,抓住把持部、将带状部件10向前方区域(F)拉伸,使卡定部9f的卡定材料与内裤50固定。这样,生理用卫生巾1H的带状部件10也可向前方区域(F)伸缩。
[2.5]第九实施方式
利用图28(A)和(B)、就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I进行说明。如图28(A)和(B)所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I在以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即,在后方区域(R)的带状部件10I上不设置与内裤50卡定的卡定部9r。即,第九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I在后方区域(R)不设置与内裤50卡定的卡定部9r。
这种情况下的使用方式如下所示。例如,将内裤50脱下到使用者的膝盖附近后,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I的前方区域(F)以及两侧部,在将卡定部9f、91R、91L分别与内裤50固定的同时使用内裤50。然后,将手从身体的背面侧伸到内裤50与身体之间,抓住把持部6、将带状部件10I沿着身体的弯曲向后方区域(R)拉伸,插入排泄部附近的沟部,具体是臀部附近的沟部。这样,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I在后方区域(R)可省略与内裤50卡定的卡定部9r。
[2.6]第十实施方式和第十一实施方式
利用图29、图30(A)和(B)、就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和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J、1K进行说明。如图29、图30(A)和(B)所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和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J、1K在具有引导要素73a、73b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具体是,第十实施方式和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J、1K也可在把持部6J、6K上具有表示带状部件10J、10K的伸长方向的引导要素73a、73b。
引导要素73a、73b例如可是箭头、记号、插图、文字、颜色或者颜色的层次等指示标片或压花等形成的由触觉构成的引导要素73a、73b。引导要素73a、73b也可以例如通过在把持部6J、6K的皮肤接触面侧或非皮肤接触面侧图案加工热熔粘接剂而粘结。在通过对热熔粘接剂进行着色的图案加工而形成引导要素73a、73b的情况下,可同时相互粘合把持部6J、6K处的基体片材11、13彼此。并且,例如也可以使用印刷上引导标识等的指示标片、将其夹在基体片材11、13上。也可将引导标识等直接印刷在基体片材11、13上。
在第十实施方式中,把持部6J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J的长边方向(MD)的后方区域(R)的外缘伸出,把持部6J的皮肤接触面侧露出。这样,例如通过在把持部6J上设置引导要素73a,使用者可容易识别把持部6J,操作性提高。并且,例如也可以使把持部6J的颜色与带状部件10J的周边部不同。并且,引导要素73a也可使用例如记号、插图、文字等。并且,也可将把持部6J的形状形成例如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波形等。
如图30(A)和(B)所示,在第十一实施方式中,也可将提示与内裤50卡定的卡定部9r的位置的引导要素73b设置在把持部6K上。例如,图30(B)表示在与内裤50卡定的卡定部9r、将经过着色的片设置在设置有卡定材料的表面侧上的生理用卫生巾1K。提示卡定部9r的位置的引导要素73b例如有经过着色的片。并且,引导要素73b例如有压花、印刷、经过着色的热熔粘接剂等。并且,可使用高透明性的片形成带状部件10K的基体片材11、13,可目视设置在底片部3侧的卡定部9r。
[2.7]第十二实施方式至第十四实施方式
利用图31至图33、就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至第十四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L、1M、1N进行说明。如图31至图33所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至第十四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L、1M、1N在具有引导要素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具体是,第十二实施方式至第十四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IL、1M、IN也可具有提示生理用卫生巾1的透液区域21的引导要素。
如图31(A)和(B)所示,第十二实施方式例如也可在生理用卫生巾1L的两侧部设置翼部W1、W2,提示在该翼部W1、W2的宽度方向(CD)的大致中心部具有透液区域21。
如图32所示,第十三实施方式例如在生理用卫生巾1M的两侧部的规定位置设置不同颜色的引导要素70,提示在该引导要素70的宽度方向(CD)的大致中心部具有透液区域21。
作为透液区域21的提示,例如不仅是相当于使用者的排泄部的位置,而且可作为其前后的特定位置。
如图33所示,第十四实施方式例如可在带状部件10N的把持部6N的规定位置设置提示后方区域(R)的引导要素71。该引导要素71例如可通过压花、着色后的热熔、印刷等设置。并且,也可通过使颜色与周边区域不同进行提示。并且,也可通过颜色的分层、记号、插图、文字、图形等进行提示。
[2.8]第十五实施方式和第十六实施方式
利用图34至图36、就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和第十六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P、1Q进行说明。如图34至图36所示,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和第十六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P、1Q在带状部件10的设置方式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具体是,第十五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P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P的宽度方向(CD)设置一对向长边方向(MD)延伸的带状部件10P。并且,可设置多条带状部件10P。
这样,将一对带状部件10P设置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P的非皮肤接触面侧,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P的前方区域(F)、具体是设置在大致中央部的接合部8a、8b,通过与底片部3接合,各带状部件10P例如容易追随步行时独立活动的臀部。
并且,如图35和图36所示,第十六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Q可在厚度方向(WD)层积两条带状部件18、19。这种情况下,如图36所示,生理用卫生巾1Q具有第一带状部件18和第二带状部件19。第一带状部件18在大致中央部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Q的底片部3接合。第二带状部件19在前方区域(F)的后端部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Q的底片部3接合。第一带状部件18和第二带状部件19在底片部3被覆盖部件15Q包住。第一带状部件18和第二带状部件19在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Q的后方区域(R)的端部侧通过卡定材料卡定。另外,第一带状部件18例如具有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Q的50%左右的长度。第二带状部件19例如具有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Q的95%左右的长度。
这样,通过重叠设置第一带状部件18和第二带状部件19,例如从排泄部到后方区域(F)上的肛门的应力进一步提高,可提高密合性。
作为上述以外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可在另外的生理用卫生巾本体的皮肤接触面侧作为辅助垫使用带状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小于同时使用的生理用卫生巾本体的宽度方向(CD)以及长边方向(MD)的长度。而且,为了使经血容易从带状部件形成的辅助垫向生理用卫生巾本体移动,由带状部件形成的整个辅助垫可由透液性材料构成,或使用部分设置了透液孔的不透液性材料。
各构成物
以下就生理用卫生巾的各构成物进行说明。
[3.1]生理用卫生巾本体
[3.1.1]顶片部
顶片部2在使用时设置在身体侧并与排泄部抵接。顶片部2可全部都是透液性的,也可是一部分是透液性的。并且,可由一张片状部件形成,也可粘接多张片状部件形成。
顶片部2可使用织布、无纺布或有孔塑料片等具有透液性的片状材料。作为织布、无纺布的材料例如有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具体是,天然纤维例如可以是粉碎纸浆、棉等纤维素。并且,化学纤维例如可以是人造丝、纤维人造丝等再生纤维素、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等半合成纤维素、热可塑性疏水性化学纤维或经过亲水性处理后的热可塑性疏水性化学纤维。热可塑性疏水性化学纤维例如可以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单纤维、将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接枝聚合形成的纤维、芯鞘结构等的复合纤维。
另外,在使用无纺布的情况下,成网方法例如有梳理法、纺粘法、熔喷法以及气流成网法等干式或湿式等。并且,成网方法可以组合上述干式或湿式而成。作为接合方法,例如有热接合、针刺、化学粘合等方法,但不特别局限于这些方法。并且,也可使用通过水流交络法形成片状的射流喷网。
有孔塑料片例如可以是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热可塑性树脂形成的有孔片或多孔质泡沫材料等。
另外,有孔塑料片最好通过在0.5%至10%的范围混合氧化钛或碳酸钠等填充物、使其白浊化进行使用。并且,也可使用通过对热可塑性树脂薄膜进行冲孔、热压花加工或机械加工等进行开孔的薄膜。有孔薄膜也可作为与无纺布形成的复合片使用。
[3.1.2]吸收体部
吸收体部4只要是可保持和吸收经血等排泄物即可,最好是容积大且不易变形、化学刺激少的材料。例如可单独或混合使用粉碎纸浆、棉等纤维素、人造丝、纤维人造丝等再生纤维素、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等半合成纤维素、粒子状聚合物、纤维状聚合物、热可塑性疏水性化学纤维或经过亲水性处理后的热可塑性疏水性化学纤维、经过化学粘合处理的气流成网纸浆等。
另外,对这些材料形成吸收体部4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使用气流成网法、熔喷法、射流喷网法、抄纸法等,使用通过这些方法进行片处理的方法。
并且,吸收体部4也可使用纤维素泡沫体、合成树脂的连续泡沫体等。并且,也可将泡沫体或经过上述片处理后的材料进行粉碎后形成吸收体。
其中最好是如下吸收体,混合80%至100%的纸浆、20%以下的粒子状聚合物,用薄纸覆盖后,通过压花加工进行片处理后的纤维单位面积重量为100g/m2至2000g/m2、容积为1mm至50mm。压花加工是为了防止吸收体的变形,压花面积率最好在10%至100%,30%至80%更好。
另外,作为其他的吸收体部4的材料例如有吸收片和聚合物片。吸收片和聚合物片的厚度最好是0.3mm至5.0mm。该吸收片和聚合物片只要是可用于生理用卫生巾等的吸收性物品即可。
吸收片例如可以是利用粘合剂等对吸收纸或无纺布、纤维进行片处理后的纸浆片等。上述聚合物片例如是粉碎纸浆以及向纤维中混合粒子状聚合物而形成片状的片等。另外,向纤维中混合粒子状聚合物而形成片状的片例如是粒子状聚合物分散成层状或分散成三维状的片。
形成吸收片的材料以及用于聚合物片的纤维,例如最好是木材浆等纤维素纤维、人造丝、铜氨纤维等再生纤维素纤维、聚乙烯醇纤维或聚丙烯腈纤维等亲水性合成纤维、或利用界面活性剂等对纤维表面进行亲水处理后的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丙烯复合纤维、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纤维,如果考虑亲水性,纤维素纤维更好。
用于聚合物片的粒子状聚合物最好是例如可吸收保持自重的20倍以上的液体且可胶化的材料。例如可使用淀粉、交联羟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及其盐以及聚丙烯酸盐接枝聚合物等。
[3.1.3]底片部
底片部3例如可使用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为主体的热可塑性薄膜、透气性的树脂薄膜、将透气性的树脂薄膜与纺粘或射流喷网等无纺布接合的薄膜、多层的SMS(纺粘·熔喷·纺粘)。最好是例如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树脂为主体、可从纤维单位面积重量为15g/m2至30g/m2的范围得到的薄膜。这是因为其具有柔软性,不破坏穿戴感。
并且,在带状部件使用不透液性片的情况下,底片部3可使用与顶片部2相同的透液性片。
[3.1.4]接合部
顶片部2和吸收体部4分别通过热熔粘接剂进行粘合地接合。并且,顶片部2和底片部3通过热熔粘接剂以及加热压接处理等形成的接合部进行粘合地接合。另外,接合不局限于上述热熔粘接,例如也可单独或组合使用热压花加工、超声波等。
通过热熔粘接进行接合的情况下的涂敷图案例如是螺旋涂敷、控制接缝涂敷、涂敷机涂敷、帘式涂敷机涂敷、萨米特枪(サミツトガン)涂敷等。热熔粘接的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最好为1g/m2至30g/m2,3g/m2至10g/m2更好。并且,在粘接剂是涂敷成线状图案的情况下,其线径最好为30μm至300μm。
[3.2]带状部件
[3.2.1]基体片材
基体片材11、13例如可使用以聚丙烯(PP)为主体的纺粘无纺布。这种情况下,纤维单位面积重量最好为15g/m2至25g/m2,并且,细度最好为1.5dtex至2.5dtex。
在底片部3是不透液性片的情况下,带状部件10的基体片材11、13例如可分别使用作为顶片部2所例举的透液性片。基体片材11、13只要是薄的无纺布即可,例如可以是纺粘无纺布、点粘合无纺布、射流喷网无纺布等。这是由于薄的无纺布提高带状部件伸缩状态的顺畅性。并且,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示的通过波形压花加工付与凹凸形状的情况下,为了在进行波形的压花加工4使无纺布不容易破损,最好使用连续纤维形成的纺粘法。
在底片部3是透液性片的情况下,带状部件10的基体片材11、13例如可分别使用作为底片部3所例举的不透液性片。不透液性片相对弹性部件可以只是皮肤接触面侧,也可以是皮肤接触面侧和非皮肤接触面侧两面。
[3.2.2]弹性部件
弹性部件12例如可使用天然橡胶、聚氨酯弹性线。具体例如是将单独或混合弹性体成分、泡沫聚乙烯的泡沫体等的材料形成线状、带状或片状。并且,弹性线的细度最好为350dtex至450dtex。弹性线例如可使用7至9根。
弹性体成分例如是聚酯类、尿烷类、烯烃类、苯乙烯类、聚酰胺类的热可塑性弹性体、使用金属茂触媒的低密度聚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等。也可单独或混合多种使用。
聚酯类弹性体例如是将芳香族聚酯作为硬部而将非晶性聚醚或脂肪族聚酯作为软部而形成的。
尿烷类的弹性体例如是聚酯、低分子乙二醇、亚甲基双异氰酸苯酯等形成的聚氨酯,在短链多元醇存在的条件下在聚内酯酯类多元醇中添加聚合聚异氰酸酯。
烯烃类弹性体例如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合物、作为第三成分使二烯烃共聚合而成的。
苯乙烯类弹性体例如是SEBS、SIS、SEPS、SBS等嵌段共聚物。
聚酰胺类弹性体例如是将尼龙作为硬部而将聚酯或多元醇形成软部而形成的。
并且,为了使弹性部件的成形稳定,也可在弹性体成分的构成聚合物中混合例如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状低密度聚乙烯等。而且,也可以混合成块防止剂、紫外线吸收剂、增粘分岔剂、消光剂、着色剂等各种改良剂。其中聚氨酯弹性线受热或变形的影响小,比较理想。
[3.2.3]吸收体部
作为将吸收体部100设置在带状部件10的基体片材11、13之间的情况下的吸收体部100的构成材料,可使用与生理用卫生巾本体5的吸收体部4相同的材料。
并且,在带状部件10的基体片材11、13使用具有吸收性的材料的情况下,可使用例如织布、无纺布等片状材料、天然纤维、化学纤维之中任何一种。天然纤维例如可以是粉碎纸浆、棉等纤维素。化学纤维例如可是人造丝、纤维人造丝等再生纤维素、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等半合成纤维素、热可塑性疏水性化学纤维或经过亲水性处理后的热可塑性疏水性化学纤维。
另外,在使用无纺布的情况下,可通过干式(梳理法、纺粘法、熔喷法以及气流成网法等)或湿式的任何一种或这些的组合而进行成网。接合方法例如有热接合、针刺、化学粘合等方法,但不特别局限于这些方法。并且,也可使用通过水流交络法形成片状的射流喷网。
[3.2.4]接合材料
基体片材11、13和弹性部件12接合或基体片材11和基体片材13接合的接合材料例如可单独或组合使用热压花加工、超声波、热熔型粘接剂等。例如,利用螺旋涂敷、涂敷机涂敷、帘式涂敷机涂敷、萨米特枪涂敷等涂敷方法将热熔型粘接剂涂敷在基体片材11上,将弹性部件12重合在其上面,再在其上面重合基体片材13进行接合。为了使弹性部件12不容易从基体片材11、13脱落,也可以事先利用缝隙涂敷、控制接缝涂敷等涂敷方法涂敷在弹性部件12上。
热熔型粘接剂例如可使用以SEBS、SBS、SIS等橡胶类或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等烯烃类为主体的压感型粘接剂或热感型粘接剂、水溶性高分子形成的聚乙烯醇、羟甲基纤维素、凝胶体等,或水膨润性高分子形成的聚醋酸乙烯酯或聚丙烯酸钠等感水性粘接剂。最好使用例如即使上述粘接剂渗出在此时也不具有粘性的热感型粘接剂。具体是例如熔融混合5%至25%的SEBS、40%至60%的脂环族饱和烃、1%至10%的芳香族变性萜烯、15%至35%的添加剂的粘接剂。
[3.2.5]卡定材料
卡定生理用卫生巾本体和内裤50的卡定部9的卡定材料例如可使用热熔型粘接剂。热熔型粘接剂最好在常温下具有粘性,例如有压感型粘接剂。该粘接剂的主要成分与上述的作为接合材料所例举的相同,具体是熔融混合15%至25%的SEBS、15%至35%的可塑剂、40%至70%的粘接付与剂。并且,也可添加0.1%至1.0%的氧化防止剂、荧光防止剂等。单位面积重量以10gsm至200gsm通过利用涂敷机涂敷、焊道涂敷等涂敷成均匀的、条纹状、点状的图案。并且,也可使用丙烯酸类的粘接剂。而且,也可利用在各带状部的表面立起的多个钩部进行卡定的材料。
具体是,带状部是将聚丙烯等热可塑性合成树脂进行挤压成形,对与带部进行一体成形的肋结构部分进行切断、切除等处理,在该带状部的表面上形成钩部。并且,也可以从侧面切掉设置在带状部表面的热可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单丝的圈,形成钩部。而且,为了降低使皮肤受伤的危险,也可以使钩部的端面形成圆的。具体是例如利用模具的形状使钩部的顶部形成圆的。另外,对钩部的剖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头细型、T字形等。
另一方面,通过在带状部件10的皮肤接触面侧设置卡定部9,作为不与内裤50固定而与使用者的身体侧固定的卡定部9,例如有水溶性高分子、交联剂、可塑剂、水分形成的凝胶粘合剂等。具体是,水溶性高分子例如有凝胶、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羟甲基纤维素等。交联剂例如有如氯化钠、硫酸镁的水溶性金属盐,可塑剂例如是丙三醇、蜡、石蜡等。
另外,相对压感型粘接剂、卡定部9,最好利用在作为一般可得到的剥离片的薄纸上涂上硅树脂的片或在薄膜上涂上硅树脂的片覆盖具有粘性的部分。这样可防止保管时粘接部的污损或剥离。

Claims (15)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物品本体和带状部件,吸收性物品本体至少具有设置在大致纵长的该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一方侧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液性的顶片部、和设置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另一方侧并设置在所述顶片部的所述另一方侧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部;带状部件设置在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所述另一方侧,沿着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长边方向设置,至少在一部分上具有不透液性片,
所述不透液性片覆盖所述带状部件的另一端侧的外缘部地设置,并且覆盖所述带状部件的两侧的至少一部分地设置,
所述带状部件进行了压花加工并能够伸长地构成,在宽度方向上局部形成没有压花的凹凸的无纹部,
所述带状部件的所述长边方向的一端侧与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在所述长边方向伸长地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在所述长边方向伸缩地形成。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所述另一方侧设置包住所述带状部件的所述长边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包住所述带状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全部的覆盖部。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部件在所述长边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具有从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外缘部伸出的把持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具有提示所述带状部件的伸长方向的引导要素。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状部件的所述另一端侧设置规定的卡定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状部件的所述另一端侧设置规定的吸收性部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部件设置在当所述带状部件伸长时或伸缩时从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所述长边方向上的所述外缘部伸出的区域。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状部件上,在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侧的相反侧上的与所述吸收性部件对应的区域上设置不透液性片。
11.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所述带状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30%以上。
12.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所述带状部件具有带状的基体片材和弹性部件。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以设置在规定的衣服内面侧的状态下与身体接触使用,所述带状部件以在该带状部件伸长的状态下卡定于被卡定体使用的方式沿着身体侧设置。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使所述带状部件与被卡定体卡定使用的第一使用方式和使所述带状部件不与所述被卡定体卡定使用的第二使用方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使用方式中,通过在使所述带状部件伸长的状态下与所述被卡定体卡定使用,使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沿着身体侧设置。
CN200780016833.5A 2006-06-02 2007-05-23 吸收性物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29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5113/2006 2006-06-02
JP2006155113 2006-06-02
JP2007060995A JP5154106B2 (ja) 2006-06-02 2007-03-09 吸収性物品
JP060995/2007 2007-03-09
PCT/JP2007/060541 WO2007142036A1 (ja) 2006-06-02 2007-05-23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2966A CN101442966A (zh) 2009-05-27
CN101442966B true CN101442966B (zh) 2013-10-02

Family

ID=407270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683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2966B (zh) 2006-06-02 2007-05-23 吸收性物品
CN20078001972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3974B (zh) 2006-06-02 2007-06-01 吸收性物品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972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3974B (zh) 2006-06-02 2007-06-01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14429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8656B (zh) * 2014-05-08 2019-09-20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卫生棉条
CN106901905A (zh) * 2017-03-02 2017-06-30 广东茵茵股份有限公司 带衣物的吸湿用品
JP2021122321A (ja) * 2020-01-31 2021-08-3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1790A (en) * 1990-06-18 1997-03-1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tretchable absorbent articl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1790A (en) * 1990-06-18 1997-03-1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tretchable absorbent artic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3974B (zh) 2012-09-05
CN101453974A (zh) 2009-06-10
CN101442966A (zh) 2009-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4118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1495076B (zh) 吸收性物品
KR101311639B1 (ko) 흡수성 물품
KR101253125B1 (ko) 흡수성 물품에 있어서의 탄성부재의 부착장치
CN100450464C (zh) 阴唇间吸湿垫
CN102355878B (zh) 吸收性物品
EP1547561B1 (en) Sanitary absorptive article producing device and method
KR20040111090A (ko) 일회용 기저귀
EP2790628B1 (en) Diaper
JP4939026B2 (ja) 吸収性物品
JP5154106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03687578A (zh) 一次性尿布
KR20060033032A (ko) 일회용 기저귀
CN1827070B (zh) 阴唇间衬垫
CN101442966B (zh) 吸收性物品
JP4178043B2 (ja) 陰唇間パッド
JP4124314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01969905A (zh) 吸收性物品
JPH09285484A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5767808B2 (ja) パッドタイプ吸収性物品
JP2008079745A (ja) 生理用ショーツ
JP3657052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H09285490A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04049709A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2

Termination date: 201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