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9126B - 一种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9126B
CN101439126B CN200710150315A CN200710150315A CN101439126B CN 101439126 B CN101439126 B CN 101439126B CN 200710150315 A CN200710150315 A CN 200710150315A CN 200710150315 A CN200710150315 A CN 200710150315A CN 101439126 B CN101439126 B CN 1014391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xine
slurry
master batch
spray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50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9126A (zh
Inventor
李永强
郑永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50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391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39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9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9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91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由黄杨宁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中药球化颗粒,所述的中药球化颗粒外形为球形或者类球形,密度为0.6~1.3g/ml。本发明的球化颗粒单剂量小,服用方便,可以作为胶囊剂的中间产品、也可以用于中药缓控释制剂的开发。

Description

一种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维黄杨星D(C26H46N2O)为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中药材品种,本品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环维黄杨星D是以中国小叶黄杨的木质部分为原料提取的有效成分。中国小叶黄杨又名瓜子黄杨,有千年矮、白日红、万年青之称,主产于长江以南。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具有行气活血、祛湿通络的作用;《夕阳杂俎》《分类草药性》《四川中药志》《湖南中药志》《浙江杭州中药志》等经典及地方志都有黄杨治疗疾患的应用。1969年空军芜湖机场卫生队的医务人员发掘了安微四褐山地区流传的治疗心病的郭氏验方“心病秘方”。该方中有六味中药:黄杨、青木香、紫丹参、细辛、射干、川穹。黄杨为该方中的君药。在以后的十几年中,该卫生队的医务人员将这六味药制成片剂,用于冠心病、风心病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医疗效果。1974年~1980年由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卫生处、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对“心病秘方”中的君药黄杨进行了研究,自此拉开了对小叶黄杨中的有效成分环维黄杨星D的研究序幕。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大量的临床应用,环维黄杨星D作为中药材被收载于2000年药典一部,以环维黄杨星D为主要原料的唯一中药制剂黄杨宁片作为中成药也被收载于2000年药典一部,之后黄杨宁片又被收录到国家药品社保品种的乙种,自此奠定了环维黄杨星D在我国中医药的地位。黄杨宁片在我国已有专利报道,并在我国临床上使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仅见片剂和滴丸剂,这与西药一经上市以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会有多种剂型上市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见,黄杨宁速效剂型的研制具有较大的难度。而对于心血管用药,适当地加快口服给药的吸收起效时间是很有临床意义的。 
中药颗粒的传统制备方法是将中药或其提取物采用干法或湿法制成一定粒度的颗粒状物质,供患者使用时用水冲服或吞服。目前常见的几种颗粒剂制备工艺及其存在的缺陷:1.传统颗粒制备工艺,由于中药浸膏粘度较高,传统颗粒的制备方法大多存在颗粒的载药量低、 外观不美观、口感差、易吸潮等问题。2.目前较为流行的流化床制粒技术,是将药物粉末与各种辅料装入容器中,从床层下部通过筛板吹入适宜温度的气流,使物料在流化状态下混合均匀,然后开始均匀喷入粘合剂液体,粉末开始聚结成粒,经过反复的喷雾和干燥,当颗粒大小符合要求时停止喷雾,继续干燥。此工艺可以将辅料量由传统的80%降低至50%以上,制备的颗粒产品的单剂量一般可由传统的10g降低至3g到5g,但此工艺不能彻底解决黄杨宁的粘性问题,所用辅料不能进一步降低,单剂剂量较大,患者依从性较差;并且使用此种方法不适合制成胶囊等固体制剂;此外采用目前常用流化床制粒技术制备的颗粒为多孔状,不规则形;吸潮性较普通,不便保存;颗粒的比表面积较大,不适合包衣。3.也有将中药或植物药提取物用流化床工艺制造粒径为700~1500μm的微丸工艺的研究,但是该工艺均是将药物制成干粉,用水或其它混合液体作为粘合剂,一边喷入液体粘合剂一边加入药物干粉,制成微丸。目前采用此工艺生产的微丸溶散时限一般都在40分钟,且生产过程较为复杂、成本高、影响因素较多(例如当空气湿度大时不能制造)、损耗较大等缺陷。4.在制剂领域也有采用挤出搓圆或挤出滚圆法制造微丸或球形颗粒的工艺,该工艺制得产品载体用量较大,载药量一般25%以下,且溶散时限在30分钟以上。5.在制剂领域,也有采用流化床底喷或侧喷工艺,制造西药微丸或球形颗粒,多用于缓释制剂的开发,故开发的产品一般具有缓控释特点,不具备速释特性。 
中药的快速释放和快速起效,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采用本发明制造的中药或植物药颗粒具有快速溶散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由黄杨宁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其中黄杨宁占重量百分比的40~90%,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重量百分含量为10~60%。 
本发明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优选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由黄杨宁的重量百分含量为70~80%,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重量百分含量为20~30%。 
本发明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最佳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由黄杨宁的重量百分含量为70~80%,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重量百分含量为20~30%。 
本发明中所述的黄杨宁,可以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获得,也可以按照本技术领域常规的或者常用的方法,如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水提醇沉、醇提水沉等方法制备而得;可以是浸膏,也可以是进一步提取分离获得的有效部位或者是有效部位的组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以是任何制备中药颗粒常用的或者常规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例如:稀释剂(填充剂)包括但不限于蔗糖、糊精、淀粉、乳糖、甘露醇、木糖醇、甲壳胺、双岐糖、可溶性淀粉、滑石粉或水溶性糊精等;崩解剂包括但不限于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CMS-Na)、微晶纤维素(MCC)、微粉硅胶、羟丙基淀粉、可溶性淀粉、水溶性糊精;包合剂包括但不限于α-环糊精(α-CD)、β-环糊精(β-CD)和N-LOK变性淀粉等;润湿剂(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水、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维酮)、羟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PEG)等上述辅料功能如稀释剂,崩解剂,润湿剂在此专利中按功能称呼,为粘度调整剂,优选微晶纤维素(MCC)、微粉硅胶、聚乙二醇、滑石粉、壳聚糖,滑石粉,聚维酮上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未来新出现的可用于制备中药颗粒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如果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也应该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优选自蔗糖、糊精、淀粉、乳糖、甘露醇、木糖醇、甲壳胺、双岐糖、可溶性淀粉、滑石粉、水溶性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CMS-Na)、微晶纤维素(MCC)、微粉硅胶、羟丙基淀粉、乙醇、羟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壳聚糖、聚维酮中的一种或多种联合使用。 
本发明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优选为:晶纤维素、微粉硅胶、聚乙二醇、滑石粉、壳聚糖,滑石粉,聚维酮。 
本发明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所述的颗粒剂包括母粒和位于母粒之上的壳层,外形为球形或者类球形,堆密度为0.6~1.3g/ml,溶散时限为0.4~5分钟,药物活性成分包含在母粒和/或壳层之中。 
本发明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其粒径为700~1500μm。 
本发明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所述颗粒剂还含有包衣,包衣剂的重量占颗粒总重量的2~5wt%。 
本发明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采用流化床制粒技术制粒,通常的流化床制粒技术以粉末状物质直接装入流化床的容器中作为底料制粒,而本发明是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而成,或者由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相应的黄杨宁干粉制备而成。 
本发明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黄杨宁适量; 
(2)母粒的制备:i.取适量药学可接受的载体,或者其与黄杨宁干粉的混合物,粉碎过筛,得到粒度符合要求的物料;ii.取一部分步骤i的物料,投入流化床侧喷或底喷锅内,另取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和/或黄杨宁加水配制成浆料,采用流化床侧喷或底喷工艺喷入,并筛出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浆料,同时从撒粉枪内将剩余的步骤i的物料以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符合要求的母粒; 
(3)产品的制备:取母粒适量,可接受的载体适量,黄杨宁适量;将上述可接受的载体加入上述黄杨宁内,搅拌混合成混悬液作为浆料备用;将上述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上述浆料慢慢喷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本发明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优选步骤如下: 
(1)取黄杨宁适量; 
(2)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淀粉重量比为1∶1的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0-65wt%作为底料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10-15wt%糊精和淀粉混合物、折合干重后占母粒重量的15wt%的黄杨宁,加水配制成浆料喷入,并筛出粒径为180~250μm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浆料,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量的糊精和淀粉混合物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为450~600μm的母粒备用; 
(3)产品的制备:取母粒450g,300g的黄杨宁,与黄杨宁重量比为18∶25的聚乙二醇6000,或者与黄杨宁重量比为7∶25的HPMC和PVP-K30混合物,其中HPMC∶PVP-K30重量比为2∶5;用无水乙醇将上述粘性调整剂聚乙二醇6000或者HPMC和PVP-K30混合物中一种配制为浓度为15wt%的溶液,加入黄杨宁内,混合后,加60%(ml/ml)乙醇调至固体含量为19wt%,作为浆料;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上述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本发明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中,可以将上述方法获得的球形颗粒的物料温度控制在37~45℃;再将透明的包衣材料用水配成7.5%(g/ml)的包衣液,按照理论增重3wt%的量将包衣液喷入包衣,制成球形颗粒,其堆密度为0.76g/ml,溶散时限为25~180秒。 
本发明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中,可以将上述方法获得的球形颗粒灌装2号胶 囊,250mg/粒,制成胶囊。 
根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剂型的设置,并为了区分与微丸、微囊等技术的不同,结合本技术制备产品的特性,将上述颗粒定名为球化颗粒。 
本发明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其外还可以有包衣,包衣剂的重量占颗粒总重量的2-5%。球化颗粒包衣时,包衣剂的用量较普通的颗粒包衣用辅料量明显低(普通颗粒包衣,包衣剂用量为20-30%,球化颗粒包衣剂用量则可以降低到2-5%。根据需要,包衣可以是普通的薄膜包衣,也可以是肠溶性薄膜包衣、缓控释包衣等,包衣剂可以是任何本领域常用的或者常规包衣剂,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包衣过程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进行。 
本发明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除了可以作为普通的颗粒剂直接使用,还可以作为中间体,制备成胶囊剂等剂型,作为配方颗粒使用等,此外还可以制备成缓控释制剂,定位释药制剂等。 
本发明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优选所述颗粒制成普通胶囊剂或缓控释制剂。 
本发明的球化颗粒具有以下优点: 
1.辅料的用量少,因此导致单剂量小,患者一般每次服用量为0.1~4g即可,可减少患者对大剂量服药所产生的恐惧。 
2.外观好,本发明颗粒呈球形或类球形、表面光滑圆整,适宜产品外形质量的控制。 
3.物理特性良好,在球形颗粒制备过程中,颗粒流动性好,致使颗粒粒度分布规整、质地致密耐挤压,耐磨损、密度大(堆密度为0.6~1.3g/ml)、比表面积小(只有0.01~0.03m2/g)。 
4.溶散时限短,采用此类配方制得的本发明的球形颗粒溶散时限短,一般为0.4~5分钟。 
5.粒度试验:按照2000版药典规定,取单剂量分装的颗粒剂5袋(瓶)或多剂量分装颗粒剂1包(瓶),称定重量,置药筛内过筛。过筛时,将筛保持水平状态,左右往返轻轻筛动3分钟。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过8.0%。本发明颗粒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符合药典规定,其数值不超过5.5%。 
6.溶化性试验:按照2000版药典规定,取本发明药物颗粒剂供试品10g,加热水20倍,搅拌5分钟,立即观察。可溶性颗粒剂应全部溶化。 
上述特点能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行,并使包衣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从而解决了中药的 吸潮(临界吸湿度由普通颗粒的60%提升至85%)、稳定等问题;另外,本发明的球化颗粒除了可以作为普通的颗粒剂使用,还可以作为中间体或配方颗粒,灌装成胶囊剂等剂型,此外还可以制备成缓控释制剂,定位释药制剂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实施例1 
取黄杨宁适量; 
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淀粉的重量比为1∶1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5%作为底料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淀粉加水配制成淀粉浆(15%)作为浆料喷入,并筛出小颗粒(粒径为180-250μ)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淀粉浆,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下的35%的糊精和淀粉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在450μ-600μ的母粒备用。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450g,微晶纤维素(200目)50g,聚乙二醇6000(加热熔融)500g,黄杨宁320g;将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加入黄杨宁内,加水搅拌混合成固含量为30%粘合剂;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物料温度控制在55摄氏度,再用透明的包衣材料OPAGLOS 2用水配成7.5%的包衣液,按照理论增重3%的量将包衣液喷入包衣,制成球形颗粒。 
实施例2 
取黄杨宁适量; 
母粒的制备:取微粉硅胶和壳聚糖重量比为1∶1的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5%作为底料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PVP K30加水、提取物、配制成粘和剂-作为浆料喷入,并筛出粒径为120-180μ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淀粉浆,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下的35%的微粉硅胶和壳聚糖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在200μ-300μ的母粒备用。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300g,微晶纤维素(200目)250g,微粉硅胶14g,黄杨宁200g;将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加入黄杨宁内,搅拌混合成均匀的混悬液做为浆料备用;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再用透明的包衣材料OPAGLOS 2用水配成7.5%的包衣液,按照理论增重3%的量将包衣液喷入包衣,制成 球形颗粒。 
实施例3 
取黄杨宁适量; 
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淀粉重量比为1∶1的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5%作为底料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淀粉、提取物(折干后占母粒重量的15%)加水配制成浆料喷入,并筛出小颗粒(粒径为180~250μ)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淀粉浆,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下的35%的糊精和淀粉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在300μ~400μ的母粒备用。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450g,微晶纤维素(200目)50g,聚乙二醇6000(加热熔融) 500g,黄杨宁1000g;将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加入黄杨宁内,加水搅拌混合成固含量为30%粘合剂;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物料温度控制在55摄氏度,再用透明的包衣材料OPAGLOS 2用水配成7.5%的包衣液,按照理论增重3%的量将包衣液喷入包衣,制成球形颗粒,堆密度为0.76g/ml;将得到的球形颗粒灌装2号胶囊,每粒装0.125g,制成胶囊10000粒。 
实施例4 
取黄杨宁适量; 
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微晶纤维素重量比为1∶1的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5%作为底料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PVP K30加水配制成粘和剂(5%)作为浆料喷入,并筛出粒径为180~250μ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淀粉浆,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下的35%的糊精和微晶纤维素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在300μ~400μ的母粒备用。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1000g,加入黄杨宁750g,5%的聚微酮溶液,加水搅拌混合成固含量为30%的混悬液做为浆料备用;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再用透明的包衣材料OPAGLOS 2用水配成7.5%的包衣液,按照理论增重3%的量将包衣液喷入包衣,制成球形颗粒。 
实施例5 
取黄杨宁适量; 
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微晶纤维素重量比为2∶1的混合物过100目筛,其中75%作为底料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PVP K30加水、提取物、配制成粘和剂-作为浆料喷入,并筛出粒径为100-200μ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淀粉浆,同时从撒粉枪内将 余下的35%的糊精和微晶纤维素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在200μ-300μ的母粒备用。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800g,微晶纤维素190g,微粉硅胶35g,黄杨宁450g;将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加入黄杨宁内,搅拌混合成均匀的混悬液做为浆料备用;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实施例6 
取黄杨宁适量; 
母粒的制备:取微粉硅胶和滑石粉重量比为1∶1的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50%作为底料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PVP K30加水、提取物、配制成粘和剂-作为浆料喷入,并筛出粒径为120-180μ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淀粉浆,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下的35%的微粉硅胶和滑石粉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在200μ-300μ的母粒备用。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300g,微晶纤维素(200目)250g,微粉硅胶14g,黄杨宁300g;将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加入黄杨宁内,搅拌混合成均匀的混悬液做为浆料备用;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实施例7 
取黄杨宁适量; 
母粒的制备:取聚乙二醇和壳聚糖重量比为1∶1的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5%作为底料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PVP K30加水、提取物、配制成粘和剂-作为浆料喷入,并筛出粒径为120-180μ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淀粉浆,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下的35%的聚乙二醇和壳聚糖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在200μ-300μ的母粒备用。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700g,微晶纤维素(200目)300g,微粉硅胶20g,黄杨宁430g;将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加入黄杨宁内,搅拌混合成均匀的混悬液做为浆料备用;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实施例8: 
1、取黄杨宁适量; 
2、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淀粉(1∶1)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5wt%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淀粉加水配制成淀粉浆(15%,g/ml)作为浆料喷入,并筛出小颗粒(粒径为180~250μm)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淀粉浆,同时从撒粉枪内将剩余的35% 的糊精和淀粉(1∶1)混合物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在450~600μm的母粒备用。 
3、粘性调整剂的选择 
a.取上述黄杨宁,用60%(ml/ml)的乙醇溶液稀释至粘性为6.0~9.8Mpa·S的稀释液。 
b.取1滴上述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晾置,液体蒸发后固体瘢痕表面没有完整的膜,粘性较小,易以粉状刮下,起粉严重。 
c.根据b中瘢痕的粘性小、成膜性差、强度小、易起粉等特点,选择粘性调整剂,实验表明可以选择HPMC∶PVP-K30(2∶5)混合物作为粘性调整剂,也可以选择聚乙二醇6000为粘性调整剂。 
d.选择与黄杨宁重量比为7∶25的HPMC∶PVP-K30(2∶5)混合物为粘性调整剂,或者选择与黄杨宁重量比为18∶25的聚乙二醇6000为粘性调整剂,把物料粘性由9.0MPa·S升高至16MPa·S。 
4、本发明球形颗粒的制备 
a.取母粒450g,与黄杨宁重量比为18∶25的聚乙二醇6000,或者与黄杨宁重量比为7∶25的HPMC∶PVP-K30(2∶5)混合物,340g的黄杨宁; 
b.用无水乙醇将上述粘性调整剂中一种配制为浓度为5wt%的溶液,加入黄杨宁内,混合后,加60%(ml/ml)乙醇调至固体含量为19wt%,作为浆料; 
c.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上述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物料温度控制在37~45℃,再将透明的包衣材料用水配成7.5%(g/ml)的包衣液,按照理论增重3wt%的量将包衣液喷入包衣,制成球形颗粒,其堆密度为0.76g/ml,溶散时限为30秒。 
将步骤c中得到的球形颗粒灌装2号胶囊,250mg/粒,制成胶囊。 
实施例9 
1、取黄杨宁适量。 
2、母粒的制备:取木糖醇和羧甲基淀粉钠(1∶1)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0wt%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10wt%木糖醇和羧甲基淀粉钠(1∶1)混合物和黄杨宁(折合干重后,占母粒重量的15wt%)加水配制成浆料喷入,并筛出小颗粒(粒径为180~250μm)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浆料,同时从撒粉枪内将剩余的30wt%的木糖醇和羧甲基淀粉钠(1∶1)混合物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为280~450μm的母粒备用。 
3、产品的制备:取母粒450g,440g的黄杨宁,与黄杨宁重量比为18∶25的聚乙二醇 6000,用无水乙醇将上述粘性调整剂聚乙二醇6000配制为浓度为15wt%的溶液,加入黄杨宁内,混合后,加60%(ml/ml)乙醇调至固体含量为19wt%,作为浆料;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上述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实施例10 
1、取黄杨宁适量; 
2、母粒的制备:取乳糖和羟丙基淀粉(1∶1)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0wt%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10wt%乳糖和羟丙基淀粉(1∶1)混合物和黄杨宁(折合干重后,占母粒重量的15wt%)加水配制成浆料喷入,并筛出小颗粒(粒径为180~250μm)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浆料,同时从撒粉枪内将剩余的30wt%的乳糖和羟丙基淀粉(1∶1)混合物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为180~250μm的母粒备用。 
3、产品的制备:取母粒850g,500g的黄杨宁,与黄杨宁重量比为7∶25的HPMC和PVP-K30混合物,其中HPMC∶PVP-K30重量比为2∶5;用无水乙醇将上述粘性调整剂HPMC和PVP-K30混合物配制为浓度为15wt%的溶液,加入黄杨宁内,混合后,加60%(ml/ml)乙醇调至固体含量为20wt%,作为浆料;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上述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实施例11 
1、取黄杨宁适量; 
2、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甘露醇(3∶1)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4wt%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16wt%糊精和甘露醇混合物和黄杨宁(折合干重后,占母粒重量的10wt%)加水配制成浆料喷入,并筛出小颗粒(粒径为180~250μm)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浆料,同时从撒粉枪内将剩余的20wt%的糊精和甘露醇混合物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为450~600μm的母粒备用。 
3、产品的制备:取母粒500g,500g的黄杨宁,与黄杨宁重量比为7∶25的HPMC和PVP-K30混合物,其中HPMC∶PVP-K30重量比为2∶5;用无水乙醇将上述粘性调整剂HPMC和PVP-K30混合物配制为浓度为15wt%的溶液,加入黄杨宁内,混合后,加60%(ml/ml)乙醇调至固体含量为20wt%,作为浆料;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上述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实施例12 
1、取黄杨宁适量; 
2、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甘露醇(2∶1)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5wt%投入流化床侧 喷锅内,另取25wt%糊精和甘露醇混合物和黄杨宁(折合干重后,占母粒重量的10wt%)加水配制成浆料喷入,并筛出小颗粒(粒径为180~250μm)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浆料,同时从撒粉枪内将剩余的10wt%的糊精和甘露醇混合物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为450~600μm的母粒备用。 
3、产品的制备:取母粒450g,300g的黄杨宁,与黄杨宁重量比为18∶25的聚乙二醇6000,用无水乙醇将上述粘性调整剂聚乙二醇6000配制为浓度为15wt%的溶液,加入黄杨宁内,混合后,加60%(ml/ml)乙醇调至固体含量为19wt%,作为浆料;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上述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实施例13 
(1)取黄杨宁适量; 
(2)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淀粉重量比为1∶1的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0-65wt%作为底料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10-15wt%糊精和淀粉混合物、折合干重后占母粒重量的15wt%的黄杨宁,加水配制成浆料喷入,并筛出粒径为180~250μm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浆料,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量的糊精和淀粉混合物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为450~600μm的母粒备用; 
(3)产品的制备:取母粒450g,300g的黄杨宁,与黄杨宁重量比为18∶25的聚乙二醇6000,或者与黄杨宁重量比为7∶25的HPMC和PVP-K30混合物,其中HPMC∶PVP-K30重量比为2∶5;用无水乙醇将上述粘性调整剂聚乙二醇6000或者HPMC和PVP-K30混合物中一种配制为浓度为15wt%的溶液,加入黄杨宁内,混合后,加60%(ml/ml)乙醇调至固体含量为19wt%,作为浆料;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上述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Claims (3)

1.一种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黄杨宁适量;
(2)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淀粉重量比为1∶1的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0-65wt%作为底料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10-15wt%糊精和淀粉混合物、折合干重后占母粒重量的15wt%的黄杨宁,加水配制成浆料喷入,并筛出粒径为180~250μm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浆料,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量的糊精和淀粉混合物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为450~600μm的母粒备用;
(3)产品的制备:取母粒450g,300g的黄杨宁,与黄杨宁重量比为18∶25的聚乙二醇6000,或者与黄杨宁重量比为7∶25的HPMC和PVP-K30混合物,其中HPMC∶PVP-K30重量比为2∶5;用无水乙醇将上述粘性调整剂聚乙二醇6000或者HPMC和PVP-K30混合物中一种配制为浓度为15wt%的溶液,加入黄杨宁内,混合后,加60%乙醇调至固体含量为19wt%,作为浆料;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上述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还含有包衣,包衣剂的重量占颗粒总重量的2~5wt%。
3.权利要求1所述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黄杨宁适量;
(2)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淀粉重量比为1∶1的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0-65wt%作为底料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10-15wt%糊精和淀粉混合物、折合干重后占母粒重量的15wt%的黄杨宁,加水配制成浆料喷入,并筛出粒径为180~250μm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浆料,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量的糊精和淀粉混合物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为450~600μm的母粒备用;
(3)产品的制备:取母粒450g,300g的黄杨宁,与黄杨宁重量比为18∶25的聚乙二醇6000,或者与黄杨宁重量比为7∶25的HPMC和PVP-K30混合物,其中HPMC∶PVP-K30重量比为2∶5;用无水乙醇将上述粘性调整剂聚乙二醇6000或者HPMC和PVP-K30混合物中一种配制为浓度为15wt%的溶液,加入黄杨宁内,混合后,加60%乙醇调至固体含量为19wt%,作为浆料;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上述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CN200710150315A 2007-11-22 2007-11-22 一种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91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0315A CN101439126B (zh) 2007-11-22 2007-11-22 一种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0315A CN101439126B (zh) 2007-11-22 2007-11-22 一种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9126A CN101439126A (zh) 2009-05-27
CN101439126B true CN101439126B (zh) 2012-09-05

Family

ID=40723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03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9126B (zh) 2007-11-22 2007-11-22 一种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3912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4607A (zh) * 2002-08-07 2003-02-05 王登之 治疗心绞痛的黄杨宁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435178A (zh) * 2002-02-01 2003-08-13 北京中惠药业有限公司 含中药环维黄杨星d的渗透泵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31219C (zh) * 2003-06-05 2005-12-14 南京京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黄杨宁缓释制剂
CN1736406A (zh) * 2004-08-20 2006-02-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含巴戟天提取物的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827112A (zh) * 2005-11-12 2006-09-06 曹明成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833645A (zh) * 2006-01-11 2006-09-20 北京因科瑞斯生物制品研究所 一种黄杨宁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5178A (zh) * 2002-02-01 2003-08-13 北京中惠药业有限公司 含中药环维黄杨星d的渗透泵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394607A (zh) * 2002-08-07 2003-02-05 王登之 治疗心绞痛的黄杨宁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231219C (zh) * 2003-06-05 2005-12-14 南京京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黄杨宁缓释制剂
CN1736406A (zh) * 2004-08-20 2006-02-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含巴戟天提取物的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827112A (zh) * 2005-11-12 2006-09-06 曹明成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833645A (zh) * 2006-01-11 2006-09-20 北京因科瑞斯生物制品研究所 一种黄杨宁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国家药典委员会.黄杨宁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 2005年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
张燕平 刘萍.中药流化床制粒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中国药物应用与检测》.2006,(第2期), *
黄坤等.流化床制粒法制备中药纯浸膏包衣微丸的工艺研究.《中国药业》.2005,第14卷(第7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9126A (zh) 2009-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2565B (zh) 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CN101439076B (zh) 一种含降香油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1439057B (zh) 一种含银杏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135B (zh) 一种含石菖蒲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067B (zh) 一种含人参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062B (zh) 一种含穿心莲内酯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063B (zh) 一种含当归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065B (zh) 一种含三七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084B (zh) 一种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107B (zh) 一种含山楂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041B (zh) 一种含灯盏花素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087B (zh) 一种含丹参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126B (zh) 一种含黄杨宁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068B (zh) 一种含水飞蓟素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082B (zh) 一种含苦参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105B (zh) 一种含酸枣仁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086B (zh) 一种含丹参总酚酸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085B (zh) 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066A (zh) 一种含三七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122B (zh) 一种含熟地黄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079B (zh) 一种含黄芪总皂甙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1439058B (zh) 一种复方银杏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099B (zh) 一种含赤芍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078B (zh) 一种含黄芪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143B (zh) 一种含知母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00410 Tianjin City Hedong District of Beichen Puji Road No. 2 city of the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Applicant after: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410 Tianjin City Hedong District of Beichen Puji Road No. 2 city of the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Tianshili Pharmaceutical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TIANJIN TASLY PHARMACEUTICAL CO., LTD. TO: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410 Tianjin City Hedong District of Beichen Puji Road No. 2 city of the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Patentee after: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00410 Tianjin City Hedong District of Beichen Puji Road No. 2 city of the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Patentee before: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