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9983B - 车辆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车辆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9983B
CN101429983B CN200810188745XA CN200810188745A CN101429983B CN 101429983 B CN101429983 B CN 101429983B CN 200810188745X A CN200810188745X A CN 200810188745XA CN 200810188745 A CN200810188745 A CN 200810188745A CN 101429983 B CN101429983 B CN 1014299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er
chamber
control piston
aerodynamic balance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87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9983A (zh
Inventor
V·拉苏斯
B·塔隆
C·洛佩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bus Helicopters SAS
Original Assignee
Airbus Helicopter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bus Helicopters SAS filed Critical Airbus Helicopters SAS
Publication of CN101429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9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9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9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02Undercarriages
    • B64C25/08Undercarriages non-fixed, e.g. jettisonable
    • B64C25/10Undercarriages non-fixed, e.g. jettisonable retractable, foldable, or the like
    • B64C25/18Operating mechanisms
    • B64C25/22Operating mechanisms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06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both gas and liquid
    • F16F9/063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both gas and liquid comprising a hollow piston r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02Undercarriages
    • B64C25/08Undercarriages non-fixed, e.g. jettisonable
    • B64C25/10Undercarriages non-fixed, e.g. jettisonable retractable, foldable,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32Alight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elements which contact the ground or similar surface 
    • B64C25/58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shock-absorbers or springs
    • B64C25/60Oleo le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6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6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F16F9/18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 F16F9/185Bitubula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different damping effects at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trok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器(1),其设置有主体(2),该主体(2)围绕环形压缩室(3),所述阻尼器(1)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动补偿室(30,40)和一个可相对于主体(2)移动的控制活塞(4),所述控制活塞(4)具有一个从所述主体(2)突出的杆(5)和一个在所述压缩室(3)内滑动的头部(6)。该阻尼器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压缩室(3)包括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8),所述阻尼器(1)设置有液压补偿室(10),当所述控制活塞(4)移动的时候,该液压补偿室(10)接收从所述环形压缩室(3)经由所述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8)排出的第一流体。

Description

车辆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阻尼器,尤其是一种设置在旋翼飞机的起落装置上的阻尼器。
因此,本发明属于阻尼器技术领域,尤其是属于旋翼飞机的起落装置阻尼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文献FR553667描述了一种包括活塞的第一阻尼器,该活塞安装有被双头活塞杆穿过的头部,该双头活塞杆具有在活塞头部两侧的上杆和下杆。
该活塞头部然后在阻尼器的压缩室中滑动,该活塞的下杆和上杆分别处于压缩室的下部和上部中。
另外,该压缩室包括多个径向孔,这些径向孔纵向布置在该压缩室的圆周上,这些径向孔通向将压缩室的上部连接到其下部的通道。需要指出的是,每个孔由阀阻塞(obstructed)。
当阻尼器受力压缩时,活塞产生直移运动并将容纳在压缩室的上部中的流体经由径向孔排出。
这种排出导致了流体的节流,由此产生阻尼。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活塞在压缩室中前进(progresses),活塞头相继地遮盖(mask)这些径向孔。从而,流体的泄漏面积随着活塞的逐步前进而减少,这能够逐步地增加由阻尼器产生的阻尼。
该第一阻尼器从而很好地实现了阻尼功能。然而,如果活塞缓慢移动,可知晓的是,该阻尼实际上并不存在。另外,与孔的尺寸成反比,易于制造的大尺寸的孔导致了减弱的阻尼作用。
文献FR2601097具有设置有活塞的第二阻尼器,该活塞以密封的方式在压缩室内部滑动。
该活塞是圆柱形的,进入到压缩室的该活塞的底部(lower base)设置有纵向开口。
这些开口使得能够将阻尼器的压缩室布置得与置于活塞杆中的液压室流体连通。
在由阻尼器的压缩导致的活塞的轴向移动期间,该压缩室的流体通过这些纵向开口被节流,以进入液压室,这是通过阻尼器实现的阻尼源。
此外,该活塞杆夹紧与该液压室接触的弹性装置。
由于液压室充满从压缩室经由纵向开口流入的流体,该液压室的体积趋于增加,这导致了弹性装置的收缩。
因此,当旋翼飞机着陆时,活塞快速移动,这导致了压缩室的流体的节流。
另一方面,在静止状态,当旋翼飞机在地面上的时候,活塞并不快速移动。阻尼将通过弹性装置的收缩而产生。
因此,该第二阻尼器分别由于纵向开口和弹性装置而不仅根据活塞的运动速度而且根据其运动,使得实现阻尼功能成为可能。
然而,与第一阻尼器不同,需要指出的是,该第二阻尼器并不设置任何可变截面的径向孔,并不为了显著地被阻塞而设置纵向开口。流体节流以及导致的阻尼,并不根据借助于这些孔而遇到的情况而调节和调整。然而,该第二阻尼器安装有用于实现相似功能的节流针。
需要指出的是,该第一阻尼器的技术特征将不能被用于第二阻尼器的技术方案中,一方面,节流孔是纵向的而不是径向的,另一方面,该节流孔布置在活塞本身上,从而该活塞并不能遮盖其自身的开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阻尼器,特别是用于旋翼飞机,这使得产生与阻尼活塞的运动和速度成比例的阻尼成为可能,该阻尼必然变为渐进的和平缓的。
根据本发明,阻尼器设置有主体,环形压缩室布置在该主体中。该主体从而围绕或环绕环形压缩室。该阻尼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动补偿室和控制活塞,该控制活塞可相对于主体移动,该控制活塞具有一个从该阻尼器的所述主体突出的杆以及一个在该压缩室中滑动的头部。
本发明值得注意的是,该压缩室附设到该主体,该主体包括根据活塞的运动进行操作的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该阻尼器设置有液压补偿室,当控制活塞移动时,该液压补偿室接收从环形压缩室经由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排出的第一流体。
因此,当控制活塞快速运动时,该控制活塞从压缩室通过该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排出第一流体。该第一流体的节流导致由阻尼器保持的压力的阻尼。
该第一流体然后被朝着液压补偿室引导。
由于该径向开口的总截面是可变的,阻尼将是渐进的,该阻尼随着控制活塞的头部穿过该压缩室而增加。
此外,该阻尼器设置有气动补偿室。该气动补偿室一方面使得能够在阻尼器由于液压补偿室的体积增加而被压缩的时候补偿第一流体的运动,另一方面能够为装配有本发明的车辆提供最小余隙(clearance)。具体地,该气动补偿室通过将控制活塞锁定到静止位置,而防止控制活塞将第一流体从压缩室中全部排出。
此外,为了优化该阻尼器的尺寸,液压补偿室布置在该控制活塞的杆的内部。
有益地,该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包括多个径向孔,这些径向孔布置在压缩室中并布置在该环形压缩室的纵向方向上。当该控制活塞,更准确地说是该控制活塞的头部,由于阻尼器的压缩而穿过压缩室的时候,这些径向孔顺次被控制活塞所遮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变形,这些径向孔在螺旋方向上形成。从而,该控制活塞的给定点并不能移动通过全部孔,这显著减少了活塞的磨损。
与用于制造径向孔的变形无关,因为在阻尼器压缩期间,该控制活塞逐个遮盖压缩室的这些径向孔,该径向开口具有随着控制活塞的移动而逐渐减小的截面。在阻尼器压缩期间,该第一流体的泄漏区域变化并减小,这导致了渐进变大的阻尼。
此外,环形压缩室具有圆柱形内壁和圆柱形外壁,该内壁环绕形成第一通道的中空圆柱形管,该第一通道使得能够将压缩室设置成与液压补偿室连通。
需要指出的是,该内壁与该压缩室的纵向轴线相隔第一距离,该第一距离小于外壁与该压缩室相隔的第二距离。
此外,该中空圆柱形管附设到该内壁,该压缩室和该圆柱形管例如形成一体或同一机构部分。
最后,该中空圆柱形管可从该压缩室突出,并穿过该控制活塞的杆。
从而第一通道开口于液压补偿室,并且可将第一流体向上导入到该液压补偿室。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变形,环形压缩室具有圆柱形内壁和圆柱形外壁,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布置在外壁中。
内壁环绕形成第一通道的中空圆柱形管,该阻尼器包括第二通道,以便将该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液压地连接到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设置在该阻尼器的主体和压缩室之间。
该第一流体从而经由该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离开该压缩室,然后在抵达该液压补偿室之前顺次穿过该第二和第一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变形,环形压缩室具有圆柱形内壁和圆柱形外壁,内壁环绕形成第一通道的中空圆柱形管,该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布置在该内壁和该圆柱形管中。
该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然后直接引导到第一通道。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该阻尼器具有第一气动补偿室,该第一气动补偿室布置在该控制活塞的杆的内部,并布置在该杆的底部和该液压补偿室之间。
依赖于该第一气动补偿室的特性,一个第一隔块可将第一气动补偿室与液压补偿室隔离开。
当第一流体为油,第一气动补偿室充满压力气体时,这种布置方式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具体地,第一隔块防止气体与油混合。
如果第一气动补偿室充满弹性体(elastomer),则第一隔块显得不再重要。
有利地,第一隔块可借助于第一可移动隔块活塞形成,或者具有隔膜,该隔膜可根据施加到后者上的压力而变形。使用隔膜代替可移动隔块活塞特别具有创造性,因为其能够避免采用可移动部件,该可移动部件可能产生泄漏或由于所产生的摩擦而导致提前磨损。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该阻尼器包括一个第二气动室。
该压缩室环绕形成第一通道的中空圆柱形管,该阻尼器包括第二通道,以便将该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液压地连接到第一通道,该阻尼器设置有第二气动补偿室,该第二气动补偿室布置在该主体的内部,并布置在该第二通道和该主体之间。
该第二气动补偿室从而布置在该控制活塞的外面。
像第一气动补偿室那样,一个第二隔块将第二气动补偿室与第二通道隔离开。该第二隔快可借助于第二可移动隔块活塞形成,或者具有隔膜,该隔膜可根据施加到后者上的压力而变形。
优选地,该阻尼器包括第一和第二气动补偿室,一个气动补偿室处于低压,而另一个气动补偿室处于高压。
例如,第一气动补偿室填充有4到10bar的低压的气体,而第二气动补偿室填充有25到100bar的高压的气体。
该布置使得本发明具有双斜面弹簧规则(law),这使得能够管理适于本发明的车辆的重量方面的任何变化。例如,在飞行器上,根据该飞行器的装载,这些重量变化可达到几吨。
如果阻尼器借助于单弹簧规则进行限定,该弹簧规则根据飞行器所能达到的最大重量进行设计。因此,该阻尼器的控制活塞将仅能移动一个非常短的距离,这导致了受限制的阻尼。
另一方面,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该阻尼器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气动室。由于第一气动室填充有低压气体,该第一室将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压缩,这将使得控制活塞移动并最终产生所需的阻尼。在第二时间,第二气动室受压,并且将控制活塞锁定在静止位置,以便确保车辆的最小的地面余隙。
最后,该阻尼器有益的包括一个膨胀和压缩装置,该装置使得控制活塞移动。
该阻尼器包括一个中空圆柱形管,该中空圆柱形管的一端被引导到液压补偿室中,该膨胀和压缩装置设置有布置在该圆柱形管的这一端的盘,该盘在其中心被掏成中空,从而不会阻塞由圆柱形管形成的第一通道,并且该盘具有外部圆周,该外部圆周与该控制活塞的杆的内侧密封接触。
另外,该膨胀和压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止逆阀,如果需要可以预加载,阻塞该盘的至少一个第一校准穿孔。
另外,该膨胀和压缩装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止逆阀,如果需要可以预加载,阻塞至少一个该控制活塞的头部的第二校准穿孔,该第二穿孔使得能将压缩室设置得与一个膨胀室连通,该膨胀室布置在该控制活塞的内部,并且处于该盘和头部之间。
当阻尼器被压缩的时候,该控制活塞的头部趋于远离该膨胀和压缩装置的盘移动。因此,膨胀室的体积增大,这导致了该膨胀室内的压力减小。
正相反,施加于液压补偿室中的压力增大。
膨胀室中所产生的压力减小与液压补偿室中的压力增大的组合效果,导致了第一止逆阀的移动,该第一止逆阀不再阻塞该盘的第一穿孔。
第一流体然后从第一液压补偿室流动到膨胀室,这使得控制活塞移动。
需要指出的是,与此相反,在压缩室中产生的压力增大,保持该第二止逆阀抵靠在该控制活塞的头部的第二穿孔。
当例如通过在其起落装置上装配有本发明的飞行器起飞而导致存在阻尼器的膨胀的时候,控制活塞的头部靠近该膨胀和压缩装置的盘移动。
因为该膨胀室的容量的减小,在膨胀室中所容纳的第一流体的压力增大。容纳在该膨胀室中的该第一流体,然后推动第二止逆阀,从而进入到压缩室中。
另一方面,需要知晓的是,第一止逆阀保持抵靠在第一穿孔上。
另外,容纳在液压补偿室中的第一流体,通过沿第一通道流动,返回到压缩室,并且如果需要,根据选择的实施方式,可以沿第二通道流动。
第一流体从而返回到该压缩室,这使得控制活塞返回到其原始位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及其优点将在下列具有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描述内容中更详细地体现,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阻尼器的截面;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阻尼器的截面;
图3为压缩室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地布置的径向孔的等大视图;以及
图4为压缩室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地布置的径向孔的等大视图。
在各个图中出现的元件采用一个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释该阻尼器的运作,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是布置在飞行器起落装置上,这将通过下文进行描述。然而,这种应用不应当理解为限制性的。
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阻尼器1的截面,该阻尼器1包括主体2,控制活塞4在该主体2中滑动。
具体地,该主体2夹持一个环形和圆柱形的压缩室3,该压缩室的底基3”’附设在该主体2上。
因此,压缩室3相对于容纳它的主体2固定。
相反地,控制活塞4安装有杆5,该杆5的一侧设置有头部6,而另一侧设置有底部7。该控制活塞4的头部6布置在环形压缩室3中。
因而,该控制活塞4的头部6能够通过在该压缩室3内滑动而沿着压缩室3的纵向轴线AX进行平移运动。该控制活塞4从而相对于主体2运动。
此外,压缩室的内壁3’环绕一个中空管20,该中空管形成第一通道,该内壁3’为压缩室3的最靠近纵向轴AX的横向壁。
此外,压缩室的内壁3’附设到中空管20,因而其相对于主体不可移动,该压缩室3和中空管可形成同一个机械部分。
从纵向轴线AX径向向外,顺次为第一通道21、中空管20、然后是压缩室3的内壁3’。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中空管20在控制活塞4的底部7一侧从压缩室3突出,以便更深地穿入到控制活塞4的杆5中。
此外,环形压缩室设置有可变截面的开口8。该可变截面的开口具有多个径向孔8’,这些径向孔沿着纵向轴线AX一个在另之上。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变形,这些径向孔布置在压缩室的外壁3”上,该压缩室的外壁为最远离纵向轴线的横向壁。
根据该变形,压缩室的外壁3”和顶盖3””并不与主体2接触,这些径向孔8’通入第二通道22中,该第二通道22设置在主体2和压缩室3的外壁3”之间,并位于主体2和压缩室3的顶盖3””之间。
第二通道22然后通入第一通道21中,以便将第一通道21布置得与该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8连通。
按照未示出的第二变形,这些径向孔8’布置在压缩室的内壁3’和圆柱形管上,内壁的孔与圆柱形管的孔对准。
这样,第二通道22不起作用,例如,压缩室3的外壁3”和顶盖3””可附设到主体2上。
不考虑变形,该第一通道通入设置在控制活塞4的杆5内部的液压补偿室10中。
该液压补偿室10然后通过一个第一可动隔块31与第一气动补偿室30隔离开,第一可移动隔块31例如借助于一个第一隔块活塞或一个弹性体隔膜形成。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气动补偿室30也布置在控制活塞4的杆5的内部,同时明显地与该控制活塞4的底部7相邻。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隔块是可选的,例如,如果第一气动补偿室30由弹性体组成,该第一隔块就无用。具体地,第一隔块的功能是阻止填充在第一气动补偿室30中的流体或材料移动或者与填充在液压补偿室10中的流体混合。
因此,阻尼器1能够阻尼冲击,例如由旋翼飞机起落装置承受的冲击。
阻尼器1布置在起落装置的腿上。由于控制活塞4的杆5从阻尼器的主体2上突出,该杆5因而可附设到轮子的轴上。
在着陆时,起落装置的轮子将推动控制活塞4的杆5。后者然后开始在压缩室3的内部滑动。
容纳在该压缩室3中的第一流体,油,然后溢出到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8。
如果控制活塞以约0.1到2米每秒的平均的甚至高速的速度移动,流过可变截面径向开口8的第一流体的节流产生着陆引起的冲击的阻尼。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可变截面径向开口8的径向孔8’依次被控制活塞4的头部6遮盖。随着控制活塞4的前进,第一流体的泄漏截面逐渐减小,这将同样多地增量阻尼效果。
第一流体然后流入第一通道21,如有必要根据使用的变形经由第二通道22,然后通入液压补偿室10中。
因为液压补偿室10的体积随着源于压缩室的第一流体的增加而增大,液压补偿室10的压力增大,这将使第一隔块31移动。
该第一隔块31从而在第一气动补偿室30上施加压力。该第一气动补偿室30然后具有三个不同的功能。
在第一位置,通过压缩,其使得液压补偿室10的体积能够增大。从压缩室3溢出的第一流体然后被液压室全部接收,这使得能够防止阻尼器1的中断。
在第二位置,在压缩期间,第一气动补偿室30储存在旋翼飞机的着陆期间产生的部分能量。进一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着陆发生在非常慢的速度,第一流体的节流将是微小的,这意味着所述能量的主要部分被第一气动补偿室30吸收。
最后,在第三位置,第一气动补偿室30限制了控制活塞4的运动。具体地,该第一气动补偿室30的压缩被限制,当压缩达到其最大极限的时候,不再能够减小第一气动补偿室30的体积,因此也不再能够增大液压补偿室10的体积。该控制活塞4然后被保持在预定的静止位置。
此外,为了使得控制活塞4的运动更容易,阻尼器1具有设置有盘24的膨胀和压缩装置,该盘附设到中空管20的一端23,更准确地说,中空管20的端部23最接近于该控制活塞4的杆5的底部7。
需要指出的是,盘24的外周26与控制活塞4的杆5的内部密封地接触。
另外,盘24具有多个第一穿孔28,每个第一穿孔被一个第一止逆阀27所阻塞,如果需要可以预加载。例如,该第一穿孔28包括中空环,该中空环布置在盘24中,该第一止逆阀27为阻塞所述中空环的垫片。
最后,该膨胀和压缩装置具有阻塞多个第二穿孔33的第二止逆阀32,该第二穿孔布置在控制活塞4的头部6中。如上所述,第二穿孔33可包括中空环,该中空环布置在控制活塞4的头部6中,该第二止逆阀32为阻塞所述中空环的垫片。
然后,该膨胀和压缩装置包括一个膨胀室50,该膨胀室实际上设置在控制活塞4的内部,并在盘24和控制活塞4的头部之间。
最后该膨胀室50围绕该中空管20的突出部分,即中空管20从压缩室3突出的部分。
当具有阻尼器的飞行器着陆的时候,该阻尼器压缩。接着,控制活塞移动,该控制活塞4的头部6远离盘24移动。该移动导致了压缩室内的压力的增大,这导致了补偿室内压力的增大,从而导致了第一止逆阀27打开。
因此,容纳在液压补偿室10中的第一流体在流过第一穿孔28的同时,流入膨胀室50。控制活塞4的运动从而不受膨胀室50的存在的牵制。
需要指出的是,相反的,第二止逆阀32保持在其位置并阻塞第二穿孔33。
例如当飞机起飞的时候,阻尼器膨胀。接着,控制活塞4移动,该控制活塞4的头部6靠近盘24运动。该运动导致了膨胀室50内的压力的增大,所述增大使得能够推动第二止逆阀32。
容纳在膨胀室50中的第一流体然后在流过第二穿孔33的同时流入压缩室3中。控制活塞4的运动从而不受膨胀室50的存在的牵制。
需要指出的是,相反的,第一止逆阀27保持在其位置并阻塞第一穿孔28。
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阻尼器1设置有一个第二气动补偿室40,该第二气动补偿室布置在主体2的内部中并且布置在该控制活塞4的外侧。
更准确地说,第二气动补偿室40布置在第二通道22和主体2之间,一个第二隔块将第二气动补偿室40与第二通道22隔离开。
填充有例如氮气的第一和第二气动补偿室30、40,然后承受不同的压力。第一气动补偿室30可承受较低的压力,介于4到10巴(bar)之间,而第二气动补偿室40受到较高的压力,介于25到100巴之间。
在其从压缩室3到液压补偿室10传输的期间,第一流体通过压缩第一气动补偿室30开始。
当第一气动补偿室30达到最大压力的时候,第一流体挤压第二气动补偿室40。
此外,根据图1,如果阻尼器安装到转向起落装置上,可以将常规转向凸轮60安装到控制活塞4上。当旋翼飞机起飞而且不再接触地面的时候,该转向凸轮能够使起落装置的轮子的重新定位在预定的平面。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器的压缩室3的立体图,在其外壁3”上设置有以螺旋h布置的径向孔。
根据该变形,这些径向孔8’并不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布置。因此,控制活塞4仅能够沿着纵向轴线AX进行平移运动,则活塞的给定点仅能从单个径向孔8’的前面通过。
由于通过孔的活塞的给定点是会受到破坏的(destructive),通过安装图3所描述的变形,活塞磨损将明显减慢。
相似的,图4示出了压缩室3的立体图,该压缩室在其内壁3’设置有以螺旋h布置的径向孔。相似地,圆柱形的管具有与压缩室的孔相对的孔,以便第一通道可与压缩室的内部连通。
根据图3或图4,可变区域的径向开口8包括多个设置在压缩室的壁上的径向孔8’,可以设置在压缩室的内壁3’或外壁3”,都以螺旋h布置。
实质上,本发明在于涉及其应用的多个变形。尽管多个实施方式在此描述,可以清楚知晓的是,其并不可能彻底的将全部可能的实施方式包含。当然,可以将所述的装置替换为等效的装置,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
例如,膨胀室50是可选的。该膨胀装置并未安装盘24和第一止逆阀27。

Claims (23)

1.一种阻尼器(1),其设置有主体(2),该主体(2)围绕环形压缩室(3),所述阻尼器(1)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动补偿室(30,40)以及一个可相对于主体(2)运动的控制活塞(4),所述控制活塞(4)具有一个从所述主体(2)突出的杆(5)和一个在所述压缩室(3)内滑动的头部(6),所述压缩室(3)附设到该主体(2),压缩室(3)包括径向开口(8),该径向开口(8)具有根据所述活塞的运动进行变化的截面,所述阻尼器(1)设置有液压补偿室(10),当所述控制活塞(4)运动的时候,该液压补偿室(10)接收从所述环形压缩室(3)经由所述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8)排出的第一流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压缩室(3)具有圆柱形内壁(3’)和圆柱形外壁(3”),所述径向开口设置在其中,所述内壁(3’)围绕形成第一通道(21)的中空圆柱形管(20),所述阻尼器(1)包括第二通道(22),以便将所述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8)与所述第一通道(21)液压连接,该第二通道(22)布置在所述主体(2)和所述压缩室(3)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补偿室(10)布置在所述控制活塞(4)的所述杆(5)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8)包括多个径向孔(8’),这些径向孔(8’)布置在该压缩室(3)中并在所述环形压缩室(3)的纵向(AX)上布置,当该控制活塞(4)运动的时候,这些径向孔(8’)顺次被所述控制活塞(4)遮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压缩室(3)具有圆柱形内壁(3’)和圆柱形外壁(3”),所述内壁(3’)围绕形成第一通道(21)的中空圆柱形管(20),所述第一通道(21)使得能将所述压缩室(3)设置成与所述液压补偿室(10)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圆柱形管(20)附设到所述内壁(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圆柱形管(20)从所述压缩室(3)突出。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21)通向所述液压补偿室(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压缩室(3)具有圆柱形内壁(3’)和圆柱形外壁(3”),所述内壁(3’)围绕形成第一通道(21)的中空圆柱形管(20),所述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8)布置在所述内壁(3’)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8)包括多个以螺旋(h)设置在压缩室(3)的壁(3’,3”)中的径向孔(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其设置有第一气动补偿室(30),该第一气动补偿室(30)布置在所述控制活塞(4)的杆(5)的内部,且布置在该杆(5)的底部(7)和所述液压补偿室(10)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一个第一隔块(31)将所述第一气动补偿室(30)与所述液压补偿室(10)隔离开。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块(31)为可移动的隔块活塞。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块(31)为隔膜。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室(3)围绕形成第一通道(21)的中空圆柱形管(20),所述阻尼器(1)包括第二通道(22),以便将所述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8)液压连接到所述第一通道(21),所述阻尼器(1)设置有第二气动补偿室(40),该第二气动补偿室(40)布置在所述主体(2)的内部,且布置在所述第二通道(22)和所述主体(2)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动补偿室(40)布置在所述控制活塞(4)的外面。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一个第二隔块(41)将所述第二气动补偿室(40)与所述第二通道(22)隔离开。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块(41)为可移动的隔块活塞。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块(41)为隔膜。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包括第一和第二气动补偿室(30,40),一个气动补偿室(30)处于低压,而另一个气动补偿室(40)处于高压。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膨胀和压缩装置(24,27,32,33)。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1)包括中空圆柱形管(20),该中空圆柱形管的一端(23)通到所述液压补偿室(10),所述膨胀和压缩装置具有设置在所述端(23)的盘(24),所述盘(24)在其中心(25)掏成中空,从而不会阻塞由圆柱形管(20)形成的所述第一通道(21),并且所述盘(24)具有外部圆周(26),该外部圆周(26)与所述控制活塞(4)的所述杆(5)的内部密封地接触。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和压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预加载的第一止逆阀(27),该第一止逆阀(27)阻塞所述盘(24)的至少一个第一穿孔(28)。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和压缩装置设置有至少一个预加载的第二止逆阀(32),该第二止逆阀(32)阻塞所述控制活塞(4)的所述头部(6)的至少一个第二穿孔(33),所述第二穿孔(33)使得能将所述压缩室(3)设置成与一个膨胀室(50)连通,该膨胀室(50)布置在所述控制活塞(4)的内部并处于所述盘(24)和所述头部(6)之间。
CN200810188745XA 2007-10-11 2008-10-13 车辆阻尼器 Active CN1014299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707131A FR2922286B1 (fr) 2007-10-11 2007-10-11 Amortisseur d'un vehicule
FR0707131 2007-10-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9983A CN101429983A (zh) 2009-05-13
CN101429983B true CN101429983B (zh) 2010-10-27

Family

ID=39512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8745XA Active CN101429983B (zh) 2007-10-11 2008-10-13 车辆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67099B2 (zh)
EP (1) EP2048408B1 (zh)
KR (1) KR101034317B1 (zh)
CN (1) CN101429983B (zh)
FR (1) FR2922286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7200182A1 (en) * 2007-01-17 2008-07-31 Horlock, Nick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uspension systems
FR2984234B1 (fr) * 2011-12-16 2014-06-06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pour amortissement d’un vehicule
US8801017B2 (en) * 2012-03-26 2014-08-12 Oshkosh Corporation Position dependent damper for a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FR3001017B1 (fr) * 2013-01-15 2018-09-07 Soben Amortisseur a coefficient d'amortissement variable et train d'atterrissage d'aeronef comportant un tel amortisseur
CN103195858B (zh) * 2013-04-15 2015-04-22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面向冲击负荷的磁流变缓冲单元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05041953A (zh) * 2013-06-25 2015-11-11 蒋超 处理器模块控制的适于逐级控制缓冲顺序的缓冲器
GB2533320A (en) * 2014-12-16 2016-06-22 Airbus Operations Ltd Actuator
JP2017003017A (ja) * 2015-06-11 2017-01-05 Kybモーターサイクルサスペンション株式会社 緩衝器
CN105546027B (zh) * 2016-01-22 2018-02-27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
EP3280676B1 (en) 2016-04-08 2018-11-07 Oshkosh Corporation Leveling system for lift device
GB2554457B (en) * 2016-09-29 2021-12-15 Horstman Defence Systems Ltd A suspension unit
DE102016015391A1 (de) * 2016-12-22 2018-06-28 Liebherr-Aerospace Lindenberg Gmbh Stoßdämpfer für ein Fluggerät
CN108397503B (zh) * 2017-02-06 2020-04-14 株式会社万都 一种改进型减震器
CN107228149A (zh) * 2017-06-04 2017-10-03 周满阳 液气共存的缓冲装置及缓冲装置阵列
FR3094435B1 (fr) * 2019-03-28 2021-03-12 Psa Automobiles Sa Amortisseur a double chambres inertielles pour suspens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FR3083284B1 (fr) * 2018-06-29 2020-09-18 Hutchinson Tendeur de courroie
CN109027096B (zh) * 2018-09-04 2020-06-19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薄壁小孔式液压缓冲器
CN109533354B (zh) * 2018-12-07 2022-01-25 贵州华阳电工有限公司 二位置离合摩擦阻尼装置
EP3809012A1 (en) * 2019-10-18 2021-04-21 Öhlins Racing AB Front fork position-dependent damping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KR102274253B1 (ko) * 2020-01-13 2021-07-07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감쇠력 조절이 가능한 항공기용 댐퍼
DE102020106268B3 (de) * 2020-03-09 2021-06-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toßdämpfer und Stoßdämpferanordnung
CN112879479B (zh) * 2021-02-23 2022-03-22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冲击试验装置的流体阻尼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553667A (fr) 1921-11-15 1923-05-29 Frein pour suspension de véhicules
GB556148A (en) * 1942-02-20 1943-09-22 Ribbesford Company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liquid damped telescopic shock absorbers
DE2419424A1 (de) * 1974-04-23 1975-11-06 Deutsche Bundesbahn Schwingungsdaempfer fuer laufwerke von fahrzeugen
US4061295A (en) * 1975-12-22 1977-12-06 The Boeing Company Shock absorb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R2411341A1 (fr) * 1977-12-12 1979-07-06 Messier Hispano Sa Suspension oleopneumatique a orifices de laminage variables, notamment pour trains d'atterrissage d'aerodynes
JPS5813769B2 (ja) * 1978-08-11 1983-03-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油圧緩衝器
US4284177A (en) * 1979-05-14 1981-08-18 Efdyn Corporation Self-adjusting shock absorber having staged metering
EP0021698B1 (en) 1979-06-08 1983-11-02 Oleo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Cushioning devices
US4337849A (en) * 1980-07-24 1982-07-0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Energy management damper
JPS6025308B2 (ja) * 1980-09-16 1985-06-17 株式会社昭和製作所 二輪車等のフロントフオ−ク
US4807860A (en) * 1984-06-28 1989-02-28 Simons Stephen W Motorcycle front fork anti-cavity damping system
GB2170294B (en) * 1984-12-08 1987-10-14 Automotive Products Plc Shock absorber
US4623049A (en) * 1985-08-01 1986-11-18 The Boeing Company Dual mode shock absorber and method
FR2601097B1 (fr) 1986-07-07 1990-07-06 Messier Hispano Bugatti Sa Amortisseur a adaptation de course residuelle
US4742898A (en) * 1986-09-17 1988-05-10 Enidine Incorporated Shock absorber with gas charged return spring
DE3706738A1 (de) * 1987-03-02 1988-09-15 Aros Hydraulik Hydraulischer stoss- und schwingungsdaempfer
US5050712A (en) * 1989-04-25 1991-09-24 Enertrols, Inc. Shock absorber
FR2695698B1 (fr) * 1992-09-14 1994-11-10 Andre Ricard Dispositif oléopneumatique d'amortissement variable et réglable.
US5862895A (en) * 1994-03-17 1999-01-26 Ricard; Andre Adjustable variable oleopneumatic shock-absorbing device
US6202807B1 (en) * 1999-04-23 2001-03-20 Avraham Y. Levi Speed controlling hydraulic dampener
US6648310B2 (en) * 2000-05-30 2003-11-18 Sachs Race Engineering Gmbh Shock absorber
DE10122729B4 (de) * 2001-05-10 2006-04-20 Dt Swiss Ag Feder-Dämpfersystem für Fahrräder
US6648109B2 (en) * 2001-09-13 2003-11-18 Meritor Heavy Vehicle Technology, Llc Adjustable shock absorber
US6454061B1 (en) * 2001-10-17 2002-09-24 Yevgeny Antonovsky High frequency shock absorber and accelerator
DE10204590B4 (de) * 2002-02-05 2004-05-13 Thyssenkrupp Bilstein Gmbh Federbein
DE102004034106B3 (de) * 2004-07-15 2005-08-18 Zf Friedrichshafen Ag Federungssystem für Kraftfahrzeu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48408B1 (fr) 2015-04-15
FR2922286A1 (fr) 2009-04-17
FR2922286B1 (fr) 2014-02-21
EP2048408A1 (fr) 2009-04-15
KR20090037318A (ko) 2009-04-15
CN101429983A (zh) 2009-05-13
US20090095585A1 (en) 2009-04-16
US8167099B2 (en) 2012-05-01
KR101034317B1 (ko) 2011-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9983B (zh) 车辆阻尼器
US9593697B2 (en) Vibration damper with a hydraulic end stop
KR101761868B1 (ko) 듀얼 솔레노이드 밸브 구조의 감쇠력 가변식 쇽업소버
KR100890109B1 (ko) 차고 조정 장치
CN107002811B (zh) 液压装置中的可变载荷控制系统
US8640835B2 (en) Suspension unit
US11326663B2 (en) Damper assembly and a piston for a damper assembly
RU2622517C2 (ru) Амортизатор
CN102141105B (zh) 刚性阻尼器
US11867254B2 (en) Pressure relief for a hydraulic compression stop device
CN102102730A (zh) 非对称入口阻尼阀
US10036445B2 (en) Impact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CN102207160A (zh) 具有集成的高度调整功能的减振器
US20090309278A1 (en) Hydropneumatic suspension unit
US3621949A (en) Modified rod guide for cut off shock absorber
US11511585B2 (en) Shock absorber with hydraulic load regulation simultaneously depending on speed and frequency
US6446944B1 (en) Suspension strut
CA3001991C (en) Aircraft landing gear shock absorbing strut
CN210769980U (zh) 缓冲器、减振器及车辆
CN101243266A (zh) 非对称入口阻尼阀
KR20110026173A (ko) 쇽업소버의 밸브 구조
DE102020106268B3 (de) Stoßdämpfer und Stoßdämpferanordnung
RU199075U1 (ru) Пневмо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ая рессора подвеск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AT514781B1 (de) Hydrop-Element
WO2024047469A1 (en)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for a vehicle suspension provided with a hydraulic end stop member operating during the compression stroke of the shock absorb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AIRBUS HELICOPTER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ULOCOPT S.A.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France, Anna

Patentee after: EUROCOPTER FRANCE

Address before: France, Anna

Patentee before: Ulocopt 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