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46027B - 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46027B
CN105546027B CN201610046195.2A CN201610046195A CN105546027B CN 105546027 B CN105546027 B CN 105546027B CN 201610046195 A CN201610046195 A CN 201610046195A CN 105546027 B CN105546027 B CN 1055460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valve
piston
cylinder body
relie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61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46027A (zh
Inventor
徐恭义
张敏
阮怀圣
陈永祁
张燕飞
郑铭
何友娣
梅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TAI ZHENK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TAI ZHENK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TAI ZHENK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TAI ZHENK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461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460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46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6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46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6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2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涉及阻尼器领域,包括第一缸体,其包括设有阻尼液的密闭腔室。位于第一缸体一侧的第一连接环。位于密闭腔室内并可在密闭腔室往返移动的活塞,其包括穿过活塞并沿活塞移动方向设置的通孔。设于活塞内的泄压装置,其包括至少两个设有阀门的泄压阀,泄压阀施加压力于阀门一侧,泄压装置还包括设于阀门一侧的射流孔和设于阀门上以及阀门另一侧的导流孔,活塞在密闭腔室往返移动时,至少一个阀门受到与泄压阀施加压力相反的阻尼液压力,阻尼液压力大于或小于泄压阀施加压力时,阀门相应开启或关闭。本发明成本低,兼备锁定装置的功能和粘滞阻尼器的功能,且能自主在这两种功能之间切换。

Description

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尼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
背景技术
粘滞阻尼器作为一种结构保护系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为成功的减振装置。这一点在桥梁工程领域体现的尤为突出,粘滞阻尼器减震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桥梁安全储备,改进了目前大跨度桥梁的整体动力性能,并且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起到良好的耗能作用。
近年来,为了控制地震、车辆振动及风致振动对大型结构的影响,在粘滞阻尼器技术基础上改进的锁定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阻尼器两端结构相对运动速度较低时,如在温度荷载的影响下允许结构自由变形。而当瞬时脉冲型荷载发生时,液体锁定装置能迅速、有效地激活质量块间的刚性连杆;当瞬时脉冲型荷载结束时,它又能恢复到初始作用力输出状态,同时允许结构在不产生附加力的情况下发生截面热伸缩。液体锁定装置的操作是完全被动的,它通过连杆将几个结构动态的连接起来,从而克服了采用自激励系统带来的昂贵费用和制造设计的复杂性等缺点。
目前,大跨度桥梁在作用频率较高的车辆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主要用锁定装置、粘弹性阻尼器以及具有较大阻尼系数的粘滞阻尼器来减缓所产生的较大位移和振动。由于粘弹性阻尼器存在出力较小、耐久性差和极限温度下性能下降快等缺点,并不适用于桥梁等外界环境较为恶劣的的土木工程。对于地震荷载的作用主要还是依靠粘滞阻尼器来减震。如果要同时对地震荷载和车辆荷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就要将锁定装置和粘滞阻尼器搭配使用,由于一般的锁定装置在活塞运动超过一定的速度时相当于一个刚性连杆,地震作用下不能满足大跨度桥梁结构受力的要求,目前,为了防止此种现象的出现,把一般的锁定装置改成了新型带熔断的锁定装置。
上述的几种方案虽然能够在控制地震、车辆荷载以及风荷载引起的大型桥梁结构振动方面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带熔断的锁定装置和粘滞阻尼器搭配使用的方案也存在缺点,其在地震荷载作用时,锁定装置必须退出工作,地震后锁定装置要更换熔断片,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并且两种装置的联合使用势必会提高工程的造价。
由于车辆荷载的作用比较频繁,地震具有偶发性,如果只设置具有较大阻尼系数的粘滞阻尼器来同时应对车辆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除粘滞阻尼器对车辆荷载所产生的振动所起到的效果不佳外,阻尼器还会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活塞杆来回反复运动导致密封件耐久性降低,大大降低阻尼器的服役期限。
因此,目前缺乏一种经济实用且能同时对桥梁日常的车辆荷载、风荷载以及偶然的地震荷载起到较好的抑振作用的阻尼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该装置其成本低,其兼备锁定装置的功能和粘滞阻尼器的功能,且能自主快速稳定地在这两种功能之间切换。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包括,
第一缸体,其包括密闭腔室,所述密闭腔室内设有阻尼液;
位于所述第一缸体一侧的第一连接环;
活塞,其位于所述密闭腔室内,所述活塞可在所述密闭腔室往返移动,且所述活塞还包括穿过所述活塞并沿所述活塞移动方向设置的通孔;以及
设于所述活塞内的泄压装置,其包括至少两个泄压阀,所述泄压阀设有阀门,且所述泄压阀施加压力于所述阀门一侧,所述泄压装置还包括多个设于所述阀门一侧的射流孔以及设于所述阀门上和所述阀门另一侧的导流孔,当所述活塞在所述密闭腔室往返移动时,至少一个所述阀门受到与所述泄压阀所施加压力相反的阻尼液压力,当所述阻尼液压力大于所述泄压阀所施加压力时,所述阀门开启,所述射流孔和导流孔连通,当所述阻尼液压力小于所述泄压阀所施加压力时,所述阀门关闭,所述射流孔和导流孔截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泄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泄压阀和至少一个第二泄压阀,所述第一泄压阀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泄压阀设有第二阀门,当所述活塞朝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环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阀门受到与所述第一泄压阀所施加压力方向相反的阻尼液压力,当所述活塞朝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环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阀门受到与所述第二泄压阀所施加压力方向相反的阻尼液压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泄压阀设有与所述第一阀门相连的第一压力控制室,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室施加压力于所述第一阀门,当所述阻尼液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室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一阀门完全打开,当所述阻尼液压力小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室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一阀门完全关闭;所述第二泄压阀设有与所述第二阀门相连的第二压力控制室,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室施加压力于所述第二阀门,当所述阻尼液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室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二阀门完全打开,当所述阻尼液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室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二阀门完全关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室之间还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室之间还设有第二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活塞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缸体的内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密闭腔室内设有内压,所述第一缸体外壁上设有内压检测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一连接环之间还固定有第二缸体,所述第二缸体和第一缸体通过螺纹连接并通过锁定栓固定,所述第一缸体远离所述第二缸体的一端还连接有第三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包容于所述第三缸体内,且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三缸体可相对滑动,所述第三缸体上还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还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第三缸体固定,且所述活塞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闭腔室内,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密闭腔室内的部分与所述活塞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密闭腔室的两端均设有密封件,靠近所述第二缸体的一端的所述密封件还设有密封定位套,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密封定位套,且所述活塞杆可沿所述密封定位套滑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至少两个所述射流孔的孔径和导流方向相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泄压装置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泄压阀和两个所述第二泄压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的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保证阻尼器两端的结构在日常温度荷载、混凝土收缩徐变下能够自由变形的前提下,能够对车辆荷载及风荷载所引起的结构振动起到刚度锁定控制作用。当地震来临时,泄压阀打开,该装置将启动粘滞阻尼器的性能,起到粘滞耗能作用。地震发生后,往往仍有余震的产生,在不需要人为更换的条件下,该装置能够快速作出反应。由于余震荷载相对来说较小,泄压阀将自动关闭,此时该阻尼装置表现为锁定阻尼器的性能,使得结构整体刚度大,对余震荷载的抗击能力更强。通过设置泄压阀,使得本发明中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能够非常平稳的在锁定装置和粘滞阻尼器这两种特性之间顺畅的切换,使得该阻尼装置出力更加平稳、顺畅,能同时对桥梁日常的车辆荷载、风荷载以及偶然的地震荷载起到较好的抑振作用。和带熔断的锁定装置和粘滞阻尼器搭配使用的方案相比,降低了成本。
(2)本发明在密闭腔室内设有一定的内压,使其不同于无内压的阻尼器,一定的内压保证阻尼器在荷载来临时快速的启动。在健康检测方面,方便快捷得到内压的检测结果,从而可以判断阻尼器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3)本发明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后对应设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在过载情况下仍能够保证阻尼器具有稳定的工作性能。
(4)本发明设计的阀门为特殊的阀门,不影响粘滞阻尼器小孔激流的工作原理,性能稳定,耐久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沿1-1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沿2-2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沿3-3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5沿4-4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当活塞朝远离第一连接环方向运动时第一泄压阀在温度及收缩徐变作用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当活塞朝远离第一连接环方向运动时第二泄压阀在温度及收缩徐变作用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当活塞朝靠近第一连接环方向运动时第一泄压阀在温度及收缩徐变作用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当活塞朝靠近第一连接环方向运动时第二泄压阀在温度及收缩徐变作用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当活塞朝远离第一连接环方向运动时第一泄压阀在车辆载荷或者风载荷作用下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当活塞朝远离第一连接环方向运动时第二泄压阀在车辆载荷或者风载荷作用下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当活塞朝靠近第一连接环方向运动时第一泄压阀在车辆载荷或者风载荷作用下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当活塞朝靠近第一连接环方向运动时第二泄压阀在车辆载荷或者风载荷作用下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当活塞朝远离第一连接环方向运动时第一泄压阀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当活塞朝远离第一连接环方向运动时第二泄压阀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当活塞朝靠近第一连接环方向运动时第一泄压阀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中当活塞朝靠近第一连接环方向运动时第二泄压阀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缸体,11-密闭腔室,111-密封件,112-密封定位套,12-内压检测孔,2-第一连接环,3-活塞,31-通孔,4-泄压装置,41-第一泄压阀,411-第一阀门,412-第一压力控制室,413-第一挡块,42-第二泄压阀,421-第二阀门,422-第二压力控制室,423-第二挡块,43-射流孔,44-导流孔,5-第二缸体,6-锁定栓,7-第三缸体,8-第二连接环,9-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其包括第一缸体1、第一连接环2、活塞3、泄压装置4、第二缸体5、锁定栓6、第三缸体7、第二连接环8和活塞杆9。
第一缸体1,其包括密闭腔室11,在密闭腔室11内设有阻尼液,通常选择硅油做阻尼液,在第一缸体1的外壁还设有内压检测孔12。
第一连接环2位于第一缸体1一侧,在第一连接环2和第一缸体1之间固定有第二缸体5,其中相当于螺丝钉一样的第二缸体5与相当于螺母一样的第一缸体1通过螺纹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旋转第二缸体5来调节阻尼器的长度,同时通过锁定栓6来固定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5。
第一缸体1远离第二缸体5的一端还连接有第三缸体7,第三缸体7上设有第二连接环8。第一缸体1包容于第三缸体7内,且第一缸体1和第三缸体7可相对滑动。
活塞杆9一端与第三缸体7固定,且活塞杆9至少部分位于密闭腔室11内,活塞杆9位于密闭腔室11内的部分固定有活塞3,密闭腔室11的两端均设有密封件111,靠近第二缸体5的一端的密封件111还设有密封定位套112,活塞杆9穿过密封定位套112,当第一缸体1和第三缸体7相对滑动时,活塞杆9可沿密封定位套112滑动。同时活塞杆9将带动活塞3在密闭腔室11往返移动。
参见图2所示,活塞3还包括穿过活塞3并沿活塞3移动方向设置的通孔31,本发明中活塞3的外径小于第一缸体1的内径,这样的结构使得活塞3与第一缸体1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保证连接在阻尼器两侧结构的缓慢的相对运动不受阻尼器的限制。
参见图2-7所示,本发明的重点在于设置在活塞3内的泄压装置4,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泄压阀41和至少一个第二泄压阀42。本发明为了保证阻尼器拉伸和压缩时稳定的工作,在活塞3内分别设有两个第一泄压阀41和两个第二泄压阀42,它们均为单向打开结构,两个第一泄压阀41同向设置,两个第二泄压阀42为同向设置,但第一泄压阀41和第二泄压阀42的设置方向相反。其中第一泄压阀41设有第一阀门411,第二泄压阀42设有第二阀门421。
泄压装置4还包括射流孔43,射流孔43设于第一阀门411和第二阀门421的一侧,其中至少两个射流孔43的孔径不相同,且阻尼液流进这两个射流孔43时,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在第一阀门411上和第二阀门421上以及第一阀门411和第二阀门421的另一侧均设有导流孔44。
第一泄压阀41设有与第一阀门411相连的第一压力控制室412,第一压力控制室412施加压力于第一阀门411,当活塞3朝远离第一连接环2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阀门411受到与第一泄压阀41所施加压力方向相反的阻尼液压力,且第二阀门421受到与第二泄压阀42所施加压力相同的阻尼液压力。当阻尼液压力大于第一压力控制室412施加压力时,第一阀门411完全打开,位于第一阀门411两侧的射流孔43和导流孔44连通,阻尼液通过导流孔44流进射流孔43内,当阻尼液压力小于第一压力控制室412施加压力时,第一阀门411完全关闭,射流孔43和导流孔44截止。
同理,第二泄压阀42设有与第二阀门421相连的第二压力控制室422,第二压力控制室422施加压力于第二阀门421,当活塞3朝靠近第一连接环2的方向移动时,第二阀门421受到与第二泄压阀42所施加压力方向相反的阻尼液压力,且第一阀门411受到与第一泄压阀41所施加压力相同的阻尼液压力。当阻尼液压力大于第二压力控制室422施加压力时,第二阀门421完全打开,位于第二阀门421两侧的射流孔43和导流孔44连通,阻尼液通过导流孔44流进射流孔43内,当阻尼液压力小于第二压力控制室422施加压力时,第二阀门421完全关闭,射流孔43和导流孔44截止。
在第一泄压阀41或第二泄压阀42打开之前,活塞3类似于锁定装置活塞的构造原理,在第一泄压阀41或第二泄压阀42打开之后,活塞3类似于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的构造原理。
本发明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活塞3内设置的第一泄压阀41和第二泄压阀42,第一泄压阀41和第二泄压阀42均为单向打开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随着活塞3高速往返运动,两个第一泄压阀41和两个第二泄压阀42两两反复打开关闭,在此过程中该阻尼装置表现出粘滞阻尼器的性能。为了保证第一压力控制室412在第一阀门411压力过大以及第二压力控制室422在第二阀门421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不被压坏,在第一阀门411和第二阀门421后端相应设有第一挡块413和第二挡块423,这些挡块允许阀门移动的最大位移也是泄压阀正常工作时打开的位移,设置第一挡块413和第二挡块423后在过载情况下仍能够保证阻尼器具有稳定的工作性能。由于油液有一定的压缩性,在活塞3高速的来回运动下,为了保证泄压阀打开后瞬间通过小孔的硅油所引起的阻尼力与活塞3运动不会产生相位滞后,在密闭腔室11内设置一定的内压,同时该内压具有另一个作用,根据内压检测孔12检测的结果可以判断泄压阀是否处在正常的工作状态。
设置泄压阀的本质目就是保证阻尼装置在锁定装置的性能和粘滞阻尼器的性能之间快速稳定的切换,所以本发明中的泄压阀并不同于油阻尼器的阀门,并不是通过控制阀门开孔的大小控制流量来依靠油液的惯性力达到减震的目的,而是设计了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压力控制室,压力控制室的感应器采用特殊的耐久性材料设计,保证泄压阀在打开前和打开后对阀门的反力稳定不变,当阻尼液压力大于压力控制室施加压力时,阀门瞬间完全打开,当阻尼液压力小于压力控制室施加压力时,阀门瞬间全部锁上。在泄压阀打开后,泄压阀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硅油通过泄压阀打开的通道流入经过特殊设计的射流孔,根据射流孔孔径的大小不同和方向的改变来调整阻尼装置的速度指数和阻尼系数。
此外,由于阀门的打开和关闭是在瞬间完成的,且为完全性打开和关闭,阻尼器阀门打开后,阻尼液通过通孔31的过程基本不产生阻尼的效果,只有在阻尼液进入射流孔43后,根据射流孔43特殊的设计达到阻尼的作用,所以本阀门的设计并不影响小孔激流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在锁定装置的特性和粘滞阻尼器的特性之间快速稳定的切换可以用三个阶段来具体说明。所谓的锁定装置的特性就是在低于设定速度时,阻尼器两端结构可以自由移动,本发明中阻尼器锁定的速度设为V,当该阻尼器两端结构的相对运动速度大于或等于V后,即把该阻尼器两端结构锁死。所谓的粘滞阻尼器的特性是阻尼器出力与该阻尼器两端结构的相对速度v之间的关系为F=Cva,其中C为阻尼系数,a为速度指数。
阶段一中活塞3处于低速运动状态,此时主要表现为温度的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收缩徐变,该阶段中0<v<V。阶段二是在荷载相对较小、频率较高,比如风荷载、车辆车载作用下,活塞3处于慢速范围内的运动,该阶段中0<v≤V。阶段三是该阻尼器在荷载较大、频率较高的荷载,比如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快速运动,此时v>V。
阶段一:参见图8-11所示,活塞3将密闭腔室11内部分割成两个腔体,活塞杆9低速缓慢移动过程中,带动活塞3的缓慢滑动。活塞3滑动后,两个腔体之间的容积发生细微的变化,其中一个腔体内的液压介质经过通孔31以及活塞3和第一缸体1之间的间隙缓慢自由的进入另一个腔体内。此时,阻尼器两端所连接的结构缓慢的相对运动不受阻尼器的影响,也就是说对于温度荷载以及收缩徐变引起的结构变形不受阻尼器限制。这种情况下第一泄压阀41和第二泄压阀42一直保持关闭。
阶段二:参见图12-15所示,当风荷载或者车辆荷载作用于阻尼器时,根据结构设计的需要,本发明中阻尼器锁定的速度V可以根据需要调整,V的大小可以根据通孔31的精细设置来确定。当阻尼器两端结构的相对运动速度小于V时,活塞3两侧的阻尼液可以很顺畅的通过通孔31交换,其相对运动不受限制。当两侧结构的相对运动速度达到V时,阻尼液交换不能快速的进行,阻尼器相当于一个刚性连杆把阻尼器两端的结构锁在一起。即当阻尼器两侧结构相对运动速度在0~V之间时,阻尼器两端连接的结构可以自由相对移动,当阻尼器两端结构相对运动速度达到V时,两端的结构将被锁在一起。此种情况下第一泄压阀41和第二泄压阀42仍然一直保持关闭。
阶段三:参见图16-19所示,当遇到较大动力荷载,比如地震载荷时,活塞3运动的趋势进一步加大,由于此时阻尼器处于锁定状态,位于活塞3两侧的两个腔体的压力差逐步增大,阻尼液作用在第一阀门411的压力大于第一压力控制室412施加于第一阀门411的压力或者阻尼液作用在第二阀门421上的压力大于第二压力控制室422施加于第二阀门421的压力时,第一阀门411或第二阀门421瞬间完全打开,阻尼液通过导流孔44流进射流孔43内,此时阻尼器表现出粘滞阻尼器的特性。此后,当活塞3运动的速度逐渐减小时,阻尼液作用在第一阀门411的压力小于第一压力控制室412施加于第一阀门411的压力或者阻尼液作用在第二阀门421的压力小于第二压力控制室422施加于第二阀门421的压力时,第一阀门411或第二阀门421瞬间关闭,关闭后的活塞3类似于锁定装置的活塞3,此时表现出锁定装置的特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保证阻尼器两端的结构在日常温度荷载、混凝土收缩徐变下能够自由变形的前提下,能够对车辆荷载及风荷载所引起的结构振动起到刚度锁定控制作用。当地震来临时,该装置将启动粘滞阻尼器的性能,起到粘滞耗能作用。地震发生后,往往仍有余震的产生,在不需要人为更换的条件下,该装置能够快速作出反应。由于余震荷载相对来说较小,此时该阻尼装置表现为锁定阻尼器的性能,使得结构整体刚度大,对余震荷载的抗击能力更强。从而使得本发明中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能够非常平稳的在锁定装置和粘滞阻尼器这两种特性之间顺畅的切换,使得该阻尼装置出力更加平稳、顺畅,能同时对桥梁日常的车辆荷载、风荷载以及偶然的地震荷载起到较好的抑振作用。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缸体(1),其包括密闭腔室(11),所述密闭腔室(11)内设有阻尼液;
位于所述第一缸体(1)一侧的第一连接环(2);
活塞(3),其位于所述密闭腔室(11)内,所述活塞(3)可在所述密闭腔室(11)往返移动,且所述活塞(3)还包括穿过所述活塞(3)并沿所述活塞(3)移动方向设置的通孔(31);以及
设于所述活塞(3)内的泄压装置(4),其包括至少两个泄压阀,所述泄压阀设有阀门,且所述泄压阀施加压力于所述阀门一侧,所述泄压装置(4)还包括多个设于所述阀门一侧的射流孔(43)以及设于所述阀门上和所述阀门另一侧的导流孔(44),当所述活塞(3)在所述密闭腔室(11)往返移动时,至少一个所述阀门受到与所述泄压阀所施加压力相反的阻尼液压力,当所述阻尼液压力大于所述泄压阀所施加压力时,所述阀门开启,所述射流孔(43)和导流孔(44)连通,当所述阻尼液压力小于所述泄压阀所施加压力时,所述阀门关闭,所述射流孔(43)和导流孔(44)截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装置(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泄压阀(41)和至少一个第二泄压阀(42),所述第一泄压阀(41)设有第一阀门(411),所述第二泄压阀(42)设有第二阀门(421),当所述活塞(3)朝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环(2)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阀门(411)受到与所述第一泄压阀(41)所施加压力方向相反的阻尼液压力,当所述活塞(3)朝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环(2)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阀门(421)受到与所述第二泄压阀(42)所施加压力方向相反的阻尼液压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压阀(41)设有与所述第一阀门(411)相连的第一压力控制室(412),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室(412)施加压力于所述第一阀门(411),当所述阻尼液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室(412)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一阀门(411)完全打开,当所述阻尼液压力小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室(412)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一阀门(411)完全关闭;所述第二泄压阀(42)设有与所述第二阀门(421)相连的第二压力控制室(422),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室(422)施加压力于所述第二阀门(421),当所述阻尼液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室(422)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二阀门(421)完全打开,当所述阻尼液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室(422)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二阀门(421)完全关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411)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室(412)之间还设有第一挡块(413),所述第二阀门(421)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室(422)之间还设有第二挡块(4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缸体(1)的内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腔室(11)内设有内压,所述第一缸体(1)外壁上设有内压检测孔(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1)和第一连接环(2)之间还固定有第二缸体(5),所述第二缸体(5)和第一缸体(1)通过螺纹连接并通过锁定栓(6)固定,所述第一缸体(1)远离所述第二缸体(5)的一端还连接有第三缸体(7),所述第一缸体(1)包容于所述第三缸体(7)内,且所述第一缸体(1)和第三缸体(7)可相对滑动,所述第三缸体(7)上还设有第二连接环(8),所述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还包括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一端与所述第三缸体(7)固定,且所述活塞杆(9)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闭腔室(11)内,所述活塞杆(9)位于所述密闭腔室(11)内的部分与所述活塞(3)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腔室(11)的两端均设有密封件(111),靠近所述第二缸体(5)的一端的所述密封件(111)还设有密封定位套(112),所述活塞杆(9)穿过所述密封定位套(112),且所述活塞杆(9)可沿所述密封定位套(112)滑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射流孔(43)的孔径和导流方向相异。
10.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装置(4)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泄压阀(41)和两个所述第二泄压阀(42)。
CN201610046195.2A 2016-01-22 2016-01-22 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 Active CN105546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6195.2A CN105546027B (zh) 2016-01-22 2016-01-22 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6195.2A CN105546027B (zh) 2016-01-22 2016-01-22 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46027A CN105546027A (zh) 2016-05-04
CN105546027B true CN105546027B (zh) 2018-02-27

Family

ID=55825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6195.2A Active CN105546027B (zh) 2016-01-22 2016-01-22 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460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6659B (zh) * 2018-09-25 2024-01-23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加设自由微动装置的液体粘滞阻尼器
CN110565507A (zh) * 2019-09-30 2019-12-13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抗冲击能力的液体黏滞阻尼器
CN111749120B (zh) * 2020-07-08 2021-08-10 中南大学 粘滞阻尼系统以及包含该系统的桥梁与桥梁减震方法
CN114703742A (zh) * 2022-04-18 2022-07-05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用车辆荷载控制器
CN117382876A (zh) * 2023-10-24 2024-01-12 湖南山河华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起落架减摆器及飞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535694A (fr) * 1967-06-29 1968-08-09 Clapet hydraulique à contrôle multiple
FR2513340A1 (fr) * 1981-09-23 1983-03-25 Peugeot Piston a clapets pour amortisseur
US7216747B2 (en) * 2004-10-14 2007-05-15 Tenneco Automotive Operating Company Inc. Amplitude controlled orifice valving
FR2922286B1 (fr) * 2007-10-11 2014-02-21 Eurocopter France Amortisseur d'un vehicule
KR101131050B1 (ko) * 2007-11-21 2012-03-29 주식회사 만도 쇽업소버
CN103671676A (zh) * 2013-12-24 2014-03-26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粘滞阻尼器
US20160245359A1 (en) * 2015-02-25 2016-08-25 Michael A. Ankney Piston head assembly for radio controlled cars shock absorber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46027A (zh)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6027B (zh) 设有泄压装置的粘滞阻尼器
JP5731453B2 (ja) ダンパ
CN105064531B (zh) 一种自复位磁流体阻尼器
CN107152486B (zh) 一种具有液压熔断功能的粘滞阻尼器
EP2938900B1 (de) Hydraulischer dämpfer und dessen verwendung in pendeltilgern für windkraftanlagen
CN203546581U (zh) 带控制开关的锁定装置
KR20200069260A (ko) 방진 장치
CN103032504A (zh) 一种基于薄壁小孔节流的倒置式双出杆斜拉索油阻尼器
US5509513A (en) Bidirectional snubber for a hydraulic suspension cylinder
CN106121078A (zh) 一种具有复位功能的磁流体变阻尼耗能支撑
CN107795625B (zh) 一种液压式阻尼缓冲器
CN103061250B (zh) 一种桥梁液压速度锁定装置
CN108775431A (zh) 平衡阀
CN201027893Y (zh) 压力限阀液压阻尼器
CN213270836U (zh) 一种摩擦粘滞流体复合阻尼器
CN203979254U (zh) 非线性粘滞性阻尼器
US10550867B2 (en) Ram air turbine structures for temperature dependent damping
CN214578526U (zh) 一种液压阻尼式双向固定型速度控制器
CN203890861U (zh) 智能速度锁定装置
CN101056396B (zh) 用于摄像监控上的稳定器
CN204282198U (zh) 速度位移双锁调节式粘滞阻尼器
CN2651510Y (zh) 核电站中大型设备支撑用液压阻尼器
CN201850898U (zh) 一种多功能地弹簧
JP2017026096A (ja) オイルダンパー
CN108999828A (zh) 一种平衡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