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7228A - Usb连接 - Google Patents

Usb连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7228A
CN101427228A CNA2006800543798A CN200680054379A CN101427228A CN 101427228 A CN101427228 A CN 101427228A CN A2006800543798 A CNA2006800543798 A CN A2006800543798A CN 200680054379 A CN200680054379 A CN 200680054379A CN 101427228 A CN101427228 A CN 101427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b
main frame
peripheral hardware
serial bus
universal s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543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7228B (zh
Inventor
M·胡博
T·布洛克
D·本卡克
C·策希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01427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7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7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72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47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daisy chain bus
    • G06F13/426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daisy chain bus using an embedded synchronisation, e.g. Firewire bus, Fibre Channel bus, SSA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Abstract

在USB连接的情况下,主机检测外设经由主机的USB接口到主机的连接。主机然后生成包括与主机的能力有关的信息的信息命令。提供用于经由USB接口向外设传输的该信息命令。外设接收信息命令并且可以例如评估所包括的信息以便选择将要进入的适当的USB模式或者以便关于本身成为主机进行判决。可替换地或者除此之外,主机可以生成用于取回与在外设的所有USB模式中提供的所有类别有关的信息的请求命令。

Description

USB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持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的方法、处理装置、设备、系统、软件程序代码和软件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康柏、惠普、英特尔、朗讯、微软、NEC和飞利浦于2000年4月27日的文献“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修订版2.0定义了一种在充当主机的个人计算机(PC)与充当PC外设的另一设备之间实现易用连接的工业标准USB。主机和外设可以通过USB线缆来互连。主机负责发起在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所有数据事务,而外设对来自主机的总线请求做出响应。
根据USB规范,主机在枚举过程期间获得与外设所支持的功能有关的信息。在将外设连接到主机时,外设将在这一枚举过程中更具体地通报它在它的当前USB模式中提供的所有USB类别和接口。术语USB模式在本文中用来定义设备的如下状态,该设备在该状态下支持预定USB类别和/或接口集。类别标识由外设所提供的功能、例如键盘功能、打印机功能或者海量存储功能等。复合或者混合外设可以提供多个不同类别。因此在外设的不同USB模式中主机可以访问外设的不同功能。接口是向主机呈现外设的单个特征或者功能的有关端点集。用来与这一有关端点集通信的协议和各端点在接口内的用途可以被指定为设备类别或者销售商具体定义的部分。例如具有三个不同USB模式的移动电话可以在第一USB模式“模式1”下支持无线移动通信(WMC)对象交换(OBEX)接口、调制解调器接口和一些专用接口。它还可以在第二USB模式“模式2”下仅支持海量存储类别(MSC)接口。它还可以在第三USB模式“模式3”下仅支持静止图片捕获设备(SICD)接口例如作为用于图片传送协议(PTP)和列印(PictBridge)或者媒体传送协议(MTP)的基础。
USB标准的一个弊端在于外设仅通报在外设的当前USB模式中支持的类别和接口。主机可以通过再次开始连接建立来仅检测外设的其它功能。在这一新建立的范围中,外设然后可以有可能在新的枚举过程中通报另一类别集。在一种用于检测外设的附加类别的替代方式中,可以使用用户查询。在这样的用户查询中,可以向用户询问应当使用外设的哪个功能,然后在USB总线上向主机通报这一功能。
在USB规范中,设备还可以仅为主机或者仅为外设。设备的固定角色也可以按照它的连接器来标识,因为USB线缆在它们的两端具有不同插头。主机更具体地具有标准A插口,而外设更具体地具有标准B插口。这一方式很好地适合于USB设计原本针对的计算机环境。这里,PC总是主机,而连接到PC的设备总是外设。具有USB接口的外设也可以从彼此之间的交互中受益。
2003年6月23日的“On-The-Go Supplement to the USB 2.0Specification”修订本1.0a实现了对USB连接更灵活的使用。向USB标准添加活动(OTG)USB允许针对如下设备的USB连接性,这些设备没有如PC和存储卡读取器那样明晰的主机或者外设角色。双重角色的设备通常执行多个功能,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者数码相机。例如,移动电话在连接到PC时可能必须是提供类别“海量存储”的外设,而它在连接到打印机或者外部键盘等时可能必须是主机。
基于USB-OTG,明显的主机设备可以具有标准A插口或者迷你A插口,而明显的外设可以具有标准B插口或者迷你B插口。除外,OTG设备还具有迷你AB插口,后者实现用于主机的迷你A插头或者用于外设的迷你B插头的连接。OTG设备必须还支持有限的主机能力和指定的主机协商协议(HNP)。在USB-OTG中,涉及到的设备的相应角色因此也按照USB线缆来分配。然而,如果连接的设备是OTG设备,则可以在基于HNP已经建立连接之后执行角色切换。
另外,如果用户连接两个USB-OTG设备,则可以执行的仅有功能或者功能集是与以下设备所通报的类别或者类别集关联的功能或者功能集,其中按照用户连接USB线缆的方式向该设备分配外设角色。如果用户需要使用不同的功能或者功能集,则希望外设会通报第二类别或者类别集的用户可以例如借助通过用户接口的用户输入来触发“断开-重新连接”。可替换地,希望先前主机然后会通报外设角色中所需类别或者类别集的用户可以基于HNP来引起“角色切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在两个设备之间USB连接的可用性。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目的尤其在于改进在USB连接期间的用户体验。
针对USB连接的主机侧提出第一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主机生成信息命令,该主机经由主机的USB接口连接到外设,该信息命令包括与主机的能力有关的信息。该方法还包括提供用于经由USB接口向外设传输的信息命令。
另外提出适于生成信息命令的第一处理装置,该信息命令包括与主机的能力有关的信息,该主机经由主机的USB接口连接到外设。第一处理装置还适于提供用于经由USB接口向外设传输的该命令。
必须注意该处理装置可以用硬件和/或软件实施。它可以例如包括实现对应功能的由处理单元或者包括电路的芯片或者芯片组执行的软件程序代码。
另外提出第一设备,该设备包括USB接口和提出的第一处理装置,该USB接口使该设备能够充当与充当外设的另一设备有USB连接的主机。
另外提出第一软件程序代码,该代码适于在由主机的处理单元执行时实现所提出的第一方法的步骤。
另外提出第一软件程序产品,其中提出的第一软件程序代码存储于可读存储器中。这样的软件程序产品可以例如是分立存储设备或者是在提供主机功能的设备中将要实施的存储器。
此外针对USB连接的外设侧提出第二方法。该第二方法包括在外设从主机接收包括与主机的能力有关的信息的信息命令,该外设经由外设的USB接口连接到主机。
另外提出第二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适于在外设从主机接收包括与主机的能力有关的信息的信息命令,该外设经由外设的USB接口连接到主机。接收的信息可以由处理装置用作判决基础。
另外提出第二设备,该设备包括USB接口和提出的第二处理装置,该USB接口使该设备能够充当与充当主机的另一设备有USB连接的外设。
另外提出第二软件程序代码,该代码适于在由外设的处理单元执行时实现所提出的第二方法的步骤。
另外提出第二软件程序产品,其中提出的第二软件程序产品存储于可读存储器中。这样的软件程序产品可以例如是分立存储设备或者是在提供外设功能的设备中将要实施的存储器。
最后提出一种包括提出的第一设备和充当外设的又一设备的系统。
本发明从以下考虑出发:如果外设知道主机设备所支持的USB功能则将是有益的。因此提出了通过USB连接来连接到外设的主机向外设通知它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涉及主机可以请求的服务以及主机在充当外设时可以提供的服务。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外设自动地获得与主机的USB能力有关的知识。这使外设例如能够选择最适合主机要求的USB模式。另外,它使外设例如能够判决它是否可以关注于切换主机和外设的角色以便利用当前主机所提供的USB服务。
主机可以例如在检测到通向外设的连接时、但是同样可以独立于对此类连接的检测来生成所示信息命令。主机可以在更新时或者在任何其它时间检测连接。
在信息命令中包括的与主机的能力有关的信息可以包括在主机的至少一个USB模式中支持的至少一个类别的指示和/或针对主机的至少一个USB模式而提供的至少一个接口的指示。有利地,在信息命令中指示主机的所有USB模式中的所有类别和所有接口以便向外设提供综合信息。
常规上,主机也不能选择外设将要进入的USB模式。由于主机并不知道外设在不同于当前USB模式的其它USB模式中操作时可以支持的类别和接口,所以只能在外设侧而不能在主机侧完成USB模式选择。也就是说,主机不能强制外设进入特定USB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照而言,主机还可以生成请求命令。该请求命令可以用于取回在外设的所有USB模式中提供的所有类别和可选所有接口的指示。然后同样可以提供用于经由USB接口向外设传输的该请求命令。
在主机侧上,这允许强制外设进入可以最好地适合当前USB模式的能力或者主机的当前要求的特定USB模式。主机为此可以基于在外设的所有USB模式中提供的所有类别的取回指示来选择外设的所需USB模式。主机然后可以生成用于强制外设进入所选USB模式的设置命令并且提供用于经由USB接口向外设传输的设置命令。外设可以通过去往主机的对应消息来确认它是否收到设置命令和/或它是否进入所示USB模式。
有利地在主机生成用于获得与外设在外设的当前USB模式中提供的至少一个类别有关的信息的获取命令之前在主机生成信息命令、请求命令和设置命令。这样的获取命令可以例如是标准“获取设备描述符”命令。如果外设在它接收“获取设备描述符”命令之前没有获得信息命令、请求命令或者设置命令,则它将知道在主机侧没有支持或者至少针对当前USB会话没有使用这些命令。外设然后可以在收到获取命令时在常规方式下动作。
然而必须注意关于何时使用信息命令、请求命令或者设置命令完全没有限制。也可以在任何其它时间使用它们。另外,当在任何其它USB命令之前发送它们时,外设可以直接地表明新配置,这可以防止对断开和连接操作的需要。
信息命令、请求命令或者设置命令可以并非必然地是销售商专用命令。
常规上,外设并不知道主机支持哪些类别和接口。对照而言,如果外设知道主机所支持的类别,则它无需用户交互即可自动地进入所支持的USB模式并且枚举在支持的USB模式中的类别和接口。可替换地或者除此之外,外设还可以枚举最好地配合主机所支持的类别的USB模式。例如,如果在两个设备之间的共同功能是“海量存储”,则设备可以容易地检测可行组合。如果设备之一此外仅支持“打印”类别而另一设备此外仅支持“输入设备”类别,则不能另外找到其它适当组合。因而,可以通过简单逻辑在外设检测正确组合,而用户无需受选择功能之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外设具有用于选择将要进入的USB模式的数个选项。可以基于与主机的能力有关的接收信息来选择USB模式。例如可以存在外设具有适合于向特定主机提供有用服务的恰好一个USB模式。还可以基于来自主机用于强制外设进入特定USB模式的设置命令来选择USB模式。用于自动选择的这些选项改进了用户体验,因为它们限制了对用户输入的需要。如果外设不能自动地选择特定USB模式,则它仍然可以采取某一动作以让用户判决选择USB模式。在这一情况下,可以基于用户输入来选择USB模块。
本发明可以用于任何支持USB的设备。主机可以是只能承担主机角色的设备,而外设可以是只能承担外设角色的设备。可替换地,主机和外设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能够分配有主机角色或者外设角色的OTG设备。将理解在这一情况下,此外可以在OTG外设端实施针对主机端而描述的所有功能,并且此外可以在OTG主机端实施针对外设端而描述的所有功能。
常规上,在主机与外设之间的角色切换因以下事实而变得困难:对于当前外设在它的主机角色下可以请求的服务和对于它在外设角色下可以请求的服务,USB标准都没有使它能够获得与当前主机的能力有关的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照而言,当前外设还可以基于与当前主机的能力有关的接收信息来确定是否成为主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以协议形式限定所提出的服务发现。
将理解可以在提出的系统、处理装置、设备、软件程序代码和软件程序产品中实施所有所述功能。
在主机侧上和在外设侧上的支持类别包括适合于通过USB连接来支持服务的任何类别,比如键盘类别或者另一输入设备类别、打印机类别(例如使数码相机能够直接地经由打印机打印图像的列印类别)、SICD类别或者另一成像类别、海量存储类别、音频或者视频输出类别等。
还将理解在主机与外设之间的USB连接可以是经由USB线缆的连接,但是它也可以是提供一方面接入外设USB而另一方面接入主机USB的某种无线连接。
对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包括在主机生成请求命令的方法,该主机经由主机的USB接口连接到外设,该请求命令取回与在外设的所有USB模式中提供的所有类别有关的信息。该方法还包括提供用于经由USB接口向外设传输的请求命令。
对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另外提出一种适于在主机生成请求命令的处理装置,该主机经由主机的USB接口连接到外设,该请求命令取回与在外设的所有USB模式中提供的所有类别有关的信息。这一处理装置还适于提供用于经由USB接口向外设传输的请求命令。
对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一种包括USB接口和针对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而提出的处理装置的设备,该USB接口使该设备能够充当与充当外设的另一设备有USB连接的主机。
对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一种软件程序代码,该代码适于在由主机的处理单元执行时实现针对本发明第二方面而提出的方法的步骤。
对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一种软件程序产品,其中针对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而提出的软件程序代码存储于可读存储器中。这样的软件程序产品可以例如是分立存储设备或者是在提供主机功能的设备中将要实施的存储器。
对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最终提出一种包括针对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而提出的设备和充当外设的又一设备的系统。
因此可以独立于信息命令的生成来生成请求命令。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主机可以基于与在外设的所有USB模式中提供的所有类别有关的取回信息来选择外设的所需USB模式。主机然后可以生成用于强制外设进入所选USB模式的设置命令并且提供用于经由USB接口向外设传输的设置命令。
将理解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处理装置、设备、软件程序代码、软件程序产品和系统可以根据针对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而呈现的任何实施例来实施或者与这些实施例组合。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特征将从结合附图来考虑的以下具体描述中变得清楚。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的示意图;以及
图2是图1的系统中的示例性消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对两个设备之间的USB连接可用性实现改进的系统的示意图。
该系统包括可以例如是移动终端的第一设备10和可以例如是数码相机的第二设备20。将理解设备10、20也可以是诸如PDA或者PC等各种其它类型的设备。
移动终端10包括CPU 11。CPU 11连接到移动终端10的用户接口12,该用户接口12包括显示器和小键盘等。CPU 11还经由USB 13连接到移动终端10的USB接口14、例如迷你AB插口。CPU 11还连接到移动终端10的存储器15。
CPU 11适于执行在移动终端10中实施的各种软件程序代码。这些软件程序代码可以例如存储于CPU 11可以访问的存储器15中。存储器15可以例如包括用于由CPU 11执行的USB-OTG软件程序代码16。USB-OTG软件程序代码16负责管理移动终端10到另一设备的任何USB连接。USB-OTG软件程序代码16为此包括连接检测器部分17、销售商专用命令管理器部分18、标准控制和数据流管理器部分19以及其它常规USB-OTG软件程序代码部分(未示出)。
将理解移动终端10包括未示出的各种其它部件。
数码相机20包括用户接口22,该用户接口包括显示器和关联的按钮等。另外,数码相机20也包括USB接口24,例如迷你AB插口。USB接口24经由USB 23连接到芯片组21或者芯片。芯片组21实现与USB-OTG软件程序代码16的部分相同的功能。芯片组21为此包括具有连接检测器部分27、销售商专用命令管理器部分28、标准控制和数据流管理器部分29以及其它常规USB-OTG处理部件(未示出)的USB-OTG处理电路26。将理解可替换地,数码相机20同样可以包括与移动终端10的CPU和存储器对应的CPU和存储器。选择不同实施仅仅是为了说明可以用不同方式实施本发明。
芯片组21也直接地或者间接地连接到用户接口22。
将理解数码相机20包括未示出的各种其它组件。
现在将参照图2的消息流程图来描述图1的系统中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操作。
图2的流程图呈现了在左手侧示出的主机与右手侧示出的外设之间的消息流。必须注意该图仅呈现了USB事务级而不是经由USB传输的关联数据。常规USB流是令牌分组、可选数据分组和握手分组。
首先在移动终端10与数码相机20之间建立USB连接(步骤101)。可以例如借助线缆建立连接,其中通过将线缆的迷你A插头连接到迷你AB插口14将移动终端10限定为主机,以及其中通过将线缆的迷你插头连接到迷你AB插口24将数码相机20限定为外设。
数码相机20的连接检测器部分27检测USB连接和外设的分配角色并且设置与USB关联的上拉电阻器以使主机能够检测外设(步骤102)。
移动终端10的连接检测器部分17检测USB连接和主机的分配角色并且由于设置的上拉电阻器而将数码相机20检测为外设(步骤103)。
销售商专用命令管理器18然后生成第一销售商专用命令,该命令包括对在移动终端10的所有USB模式中支持的所有类别和所有接口的指示。有利地,从一开始就发送这一信息命令,但是必须注意也可以在任何以后的时间点发送它。信息命令经由USB13、迷你AB插口14和线缆连接传输到数码相机20(步骤104)。由此,移动终端10向数码相机20通报它的自有USB能力。
数码相机20经由迷你AB插口24接收信息命令并且经由USB23将它转发到芯片组21。基于在信息命令中的指示,数码相机20现在知道移动终端10支持什么类别和接口。在芯片组21中,销售商专用命令管理器部分28的模式选择逻辑检测数码相机20的USB模式中哪个模式最好地配合移动终端10的USB能力。销售商专用命令管理器部分28还负责确认所接收的命令(未示出)并且将数码相机20设置为所选USB模式(步骤105)。在主机10的所示USB功能适合于利用外设20的数个USB模式的情况下,或者在外设20没有为具体种类的主机10提供USB功能的情况下,可能无法进行这样的选择。在当前情况下,例如移动终端10可以支持用于请求连接的外设打印机提供打印输出的“打印模式”和使某一主机能够存取移动终端10的海量存放器的“内部海量存储模式”。数码相机20同样可以支持使某一主机如PC能够存取数码相机20的海量存放器的“内部海量存储模式”和用于请求将图像数据存储于提供海量存放器的某一外设中的“外部海量存储模式”。因此,数码相机20可能检测不到它可以向移动终端10提供某一功能的USB模式。然而将理解移动终端10和数码相机可以适于输入数码相机20向移动终端10提供某一功能的一个或者多个其它USB模式。
销售商专用命令管理器部分18还生成用于取回在数码相机20的所有USB模式中支持的所有类别和所有接口的第二销售商专用命令。这一请求命令经由USB 13、迷你AB插口14和线缆传输到数码相机20(步骤106)。
数码相机20经由迷你AB插口24接收该请求命令并且经由USB23将它转发到芯片组21。在芯片组21中,销售商专用命令管理器部分28负责移动终端10可以取回所请求的信息。
移动终端10在这一方式下发现在数码相机20支持的所有USB模式中的所有类别和所有接口而不仅仅是在数码相机20的当前USB模式中提供的服务。
销售商专用命令管理器部分18现在可以基于与数码相机20的功能有关的接收信息来确定数码相机20的哪个USB模式最好地适合于移动终端10对USB服务的当前要求。在可以确定这样的USB模式情况下,销售商专用命令管理器18还生成用于强制数码相机20的USB模式以进入这一具体USB模式的第三销售商专用命令。这一设置命令同样经由USB 13、迷你AB插口14和线缆传输到数码相机20(步骤108)。
数码相机20经由迷你AB插口24接收该设置命令并且经由USB23将它转发到芯片组21。在芯片组21中,销售商专用命令管理器部分28的模式选择逻辑被设置为在设置命令中请求的USB模式(步骤109)。销售商专用命令管理器部分28还生成与设置命令相比而言反向地传输到移动终端10的具有关于设置USB模式的对应状态信息的销售商专用消息(步骤110)。
在没有收到设置命令的情况下,销售商专用命令管理器部分28的模式选择逻辑可以负责进入默认USB模式。然而必须注意针对没有接收设置命令的情况可以也可以实施其它方式,但是这些方式可能要求改变对USB规范中限定的资格的测试。在图2中例如示出了在步骤105中在预定时间之后没有接收设置命令并且尚未选择USB模式的情况下,销售商专用命令管理器部分28的模式选择逻辑负责在数码相机20的用户接口22的显示器上向用户呈现USB模式或者服务选择菜单。用户可以通过经由用户接口22的按钮输入命令来选择所需USB模式(步骤111)。
可以简单地通过用以区别类别集的唯一编号来标识所有销售商专用命令中的一个或者多个USB模式。
一旦移动终端10已经强制数码相机20为所需USB模式,或者在无需设置USB模式的情况下,一旦移动终端10已经发现数码相机20所提供的所有USB功能,系统就进行标准USB操作(步骤120)。
即,移动终端10的标准控制和数据流管理器部分19生成向数码相机20传输的“获取设备描述符”命令(步骤121)。
当“获取设备描述符”命令从移动终端10传输到数码相机20时,终止根据本发明的发现阶段。将理解可以自由地选择用于这一发现过程的“销售商专用”命令的生成和传输顺序。有利地,在传输“获取设备描述符”命令之前完成它们。
在收到“获取设备描述符”命令时,数码相机20的标准流管理器部分29针对输入的USB模式返回包括在这一USB模式中支持的类别和接口的描述符(步骤122)。描述符是由USB外设用于报告它们的属性的具有限定格式的数据结构。标准控制和数据流管理器19然后可以继续所需数据交换。
如果在从移动终端10接收“获取设备描述符”命令之前移动终端10尚未进行借助“销售商专用”命令的发现,则数码相机20可以执行可以与标准化USB行为对应的默认行为。
将注意也可以由具有标准A插口或者迷你A插口的主机和具有标准B插口或者迷你B插口的外设进行描述至此的操作。在该情况下,USB-OTG软件16或者USB-OTG处理电路26可以是实现所述功能的通用USB软件16或者USB处理电路26。
对于主机和外设能够切换它们的角色这一情况需要迷你AB插口14、24。
通过使迷你AB插口之间的连接反向、也就是说通过将线缆的迷你A插头连接到数码相机20而迷你B插头连接到移动终端10,从一开始数码相机20可以扮演主机的角色而移动终端10可以扮演外设的角色。在这一情况下,移动终端10和数码相机20将只是以切换的角色进行参照图2描述的步骤103至122。
可替换地,无需使线缆反向即可切换初始角色。
在移动终端10不想使用数码相机20所提供的USB服务的情况下或者在移动终端10已经完成对这样的USB服务的使用情况下,数码相机20将检测到在USB 23上不再有进行中的活动。在USB 23已经空闲预定时间之后,数码相机20可以判决它利用移动终端10所提供的USB服务。为此,数码相机20可以经由用户接口22的显示器向用户呈现移动终端10的所示能力并且经由用户接口22的按钮来实现对所需服务的选择。在收到用户选择时,然后可以根据在上文提到的“On-The-Go Supplement to the USB 2.0 Specification”中描述的主机协商协议从数码相机20关断它的上拉寄存器开始来切换主机和外设的角色(步骤130、131)。
在USB连接重置的情况下或者为设备10、20之一设置新的USB地址情况下,可以进行与针对新连接相同的操作(步骤101-130)。
总而言之,变得清楚的是,呈现的本发明实施例使USB连接的主机和外设能够在首次连接设置过程中或者在连接改变之后获得如果没有所述发现过程则可能隐藏的关于彼此全部USB能力的知识。因而可以使外设能够自动地选择适当USB模式和/或可以使主机能够强制外设进入适当USB模式。因此可以使对于用户动作的需要最少化,这也防止不适当的用户选择从而实现人机功效更佳的设备设计。具体对于USB OTG,初始外设还能够评估初始主机的能力。
尽管信息命令、请求命令、设置命令和确认消息已经表示为销售商专用消息,但是将理解它们同样可以是标准化消息。
将注意所述实施例构成本发明各种可能实施例中的仅一个可能实施例。

Claims (25)

1.一种方法,包括:
-在主机(10)处生成信息命令,所述主机(10)经由所述主机(10)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连接到外设(20),所述信息命令包括与所述主机(10)的能力有关的信息;以及
-提供用于经由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向所述外设(20)传输的所述信息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主机(10)的能力有关的所述信息包括以下指示中的至少一个指示:
-在所述主机(10)的至少一个通用串行总线模式中支持的至少一个类别的指示;以及
-为所述主机(10)的至少一个通用串行总线模式而提供的至少一个接口的指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生成获取命令之前,在所述主机(10)处生成所述信息命令,在所述主机(10)处生成的所述获取命令用于获得与所述外设(20)在所述外设(20)的当前通用串行总线模式中提供的至少一个类别有关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主机(10)生成请求命令,所述请求命令取回与在所述外设(20)的所有通用串行总线模式中提供的所有类别有关的信息;以及
-提供用于经由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向所述外设(20)传输的所述请求命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主机(10)处基于与在所述外设(20)的所有通用串行总线模式中提供的所有类别有关的所述取回信息来选择所述外设(20)的所需通用串行总线模式;
-在所述主机(10)处生成用于强制所述外设(20)进入所选通用串行总线模式的设置命令;以及
-提供用于经由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向所述外设(20)传输的所述设置命令。
6.一种方法,包括在外设(20)处从主机(10)接收包括与所述主机(10)的能力有关的信息的信息命令,所述外设(20)经由所述外设(20)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24)连接到所述主机(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外设(20)处输入所选的通用串行总线模式,所述所选的通用串行总线模式基于以下信息之一来选择:
-与所述主机(10)的能力有关的所述信息;
-来自所述主机(10)用于强制所述外设(20)进入特定通用串行总线模式的设置命令;以及
-用户输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外设(20)处基于与所述当前主机(10)的能力有关的所述信息来确定是否自身成为主机。
9.一种处理装置(11,16),
-所述处理装置(11,16)适于生成包括与主机(10)的能力有关的信息的信息命令,所述主机(10)经由所述主机(10)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连接到外设(20);以及
-所述处理装置(11,16)适于提供用于经由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向所述外设(20)传输的所述命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装置(11,16),其中所述处理装置(11,16)还适于在外设(10)处从所述主机接收包括与所述主机的能力有关的信息的信息命令,所述外设(10)经由所述外设(10)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连接到主机。
11.一种设备(10),包括:
-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使所述设备(10)能够充当与充当外设的另一设备(20)有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的主机;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装置(11,16)。
12.一种处理装置(21),所述处理装置(21)适于在外设(20)处从主机(10)接收包括与所述主机(10)的能力有关的信息的信息命令,所述外设(20)经由所述外设(20)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24)连接到所述主机(10)。
13.一种设备(20),包括:
-通用串行总线接口(24),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24)使所述设备(20)能够充当与充当主机的另一设备(10)有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的外设;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理装置(21)。
14.一种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10)和充当所述外设的又一设备(20)。
15.一种软件程序代码(16),适于在由主机(10)的处理单元(11)执行时实现以下操作,所述主机(10)经由所述主机(10)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连接到外设(20):
-生成信息命令,所述信息命令包括与所述主机(10)的能力有关的信息;以及
-提供用于经由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向所述外设(20)传输的所述信息命令。
16.一种软件程序产品,其中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软件程序代码(16)存储于可读存储器(15)中。
17.一种软件程序代码(16),适于在由外设(10)的处理单元(11)执行时实现以下操作:
-从主机接收包括与所述主机的能力有关的信息的信息命令,所述外设(10)经由所述外设(10)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连接到所述主机。
18.一种软件程序产品,其中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软件程序代码(16)存储于可读存储器(15)中。
19.一种方法,包括:
-在主机(10)处生成请求命令,所述主机(10)经由所述主机(10)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连接到外设(20),所述请求命令取回与在所述外设(20)的所有通用串行总线模式中提供的所有类别有关的信息;以及
-提供用于经由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向所述外设(20)传输的所述请求命令。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主机(10)处基于与在所述外设(20)的所有通用串行总线模式中提供的所有类别有关的所述取回信息来选择所述外设(20)的所需通用串行总线模式;
-在所述主机(10)处生成用于强制所述外设(20)进入所选通用串行总线模式的设置命令;以及
-提供用于经由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向所述外设(20)传输的所述设置命令。
21.一种处理装置(11,16),
-所述处理装置(11,16)适于在主机(10)处生成请求命令,所述主机(10)经由所述主机(10)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连接到外设(20),所述请求命令取回与在所述外设(20)的所有通用串行总线模式中提供的所有类别有关的信息;以及
-所述处理装置(11,16)适于提供用于经由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向所述外设(20)传输的所述请求命令。
22.一种设备(10),包括:
-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使所述设备(10)能够充当与充当外设的另一设备(20)有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的主机;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处理装置(11,16)。
23.一种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10)和充当所述外设的又一设备(20)。
24.一种软件程序代码(16),适于在由主机(10)的处理单元(11)执行时实现以下操作,所述主机(10)经由所述主机(10)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连接到外设(20):
-在主机(10)处生成请求命令,所述请求命令取回与在所述外设(20)的所有通用串行总线模式中提供的所有类别有关的信息;以及
-提供用于经由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4)向所述外设(20)传输的所述请求命令。
25.一种软件程序产品,其中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软件程序代码(16)存储于可读存储器(15)中。
CN2006800543798A 2006-04-26 2006-04-26 Usb连接 Active CN1014272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06/051304 WO2007122453A1 (en) 2006-04-26 2006-04-26 Usb connec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7228A true CN101427228A (zh) 2009-05-06
CN101427228B CN101427228B (zh) 2012-02-15

Family

ID=37771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43798A Active CN101427228B (zh) 2006-04-26 2006-04-26 Usb连接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84394B2 (zh)
EP (2) EP2011014B1 (zh)
KR (1) KR101003295B1 (zh)
CN (1) CN101427228B (zh)
WO (1) WO2007122453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3728A (zh) * 2009-09-01 2012-05-30 苹果公司 非对称串行协议的模式之间的取决于设备的选择
CN103383669A (zh) * 2012-05-02 2013-11-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识别通用串行总线主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975303A (zh) * 2016-04-29 2016-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升级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132899A (zh) * 2016-12-01 2018-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模式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54916A (zh) * 2016-08-22 2019-01-0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连接的设备的信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62159B2 (en) 2006-04-28 2009-07-14 Mediatek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ly activating functions provided by a mobile phone
US8571602B2 (en) * 2006-06-09 2013-10-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versal mobile print agent
KR101147131B1 (ko) * 2006-12-22 2012-05-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컴퓨터 연결모드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US8250245B2 (en) * 2007-04-05 2012-08-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wit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capable of operating in multiple operation modes when connected to a host device
JP2009151415A (ja) * 2007-12-19 2009-07-09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およびusbデバイスの認識方法
JP5197112B2 (ja) 2008-04-04 2013-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00002943A (ko) * 2008-06-30 2010-0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에스비 디바이스 장치 및 그 모드 인식방법
US20100082846A1 (en) * 2008-10-01 2010-04-01 Kyung Hwan Kim Usb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the usb device with usb host
KR101578728B1 (ko) * 2009-05-22 2015-1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JP5882768B2 (ja) * 2012-02-03 2016-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WO2014027224A1 (en) 2012-08-17 2014-02-20 Nokia Corporation Battery hot swap capable apparatus
US9311504B2 (en) 2014-06-23 2016-04-12 Ivo Welch Anti-identity-theft method and hardware database device
US9619156B2 (en) 2014-07-31 2017-04-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torage device, memory card, and communicating method of storage device
CN104216840B (zh) 2014-09-11 2018-03-2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sb设置和对外部设备进行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GB2533819B (en) 2015-01-05 2018-11-07 Displaylink Uk Ltd A docking system
US10122576B2 (en) 2015-03-17 2018-11-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telligent role selection for dual-role devices
FR3041787A1 (fr) * 2015-09-28 2017-03-31 Orange Procede de transfert d'informations de configuration d'un objet connecte
US11169584B2 (en) * 2020-03-31 2021-11-09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Dual-connector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providing power and memory access to a computing device
WO2021216054A1 (en) * 2020-04-22 2021-10-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djustment of display settin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2103A (en) * 1997-07-02 2000-01-04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 Bus interface system and method
US6892230B1 (en) * 1999-06-11 2005-05-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Dynamic self-configuration for ad hoc peer networking using mark-up language formated description messages
US6832273B2 (en) 2000-12-21 2004-12-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 specify extended configuration descriptor information in USB devices
AU2002355800A1 (en) 2001-07-31 2003-02-17 Silicom Ltd. Device-related software installation
US6732218B2 (en) * 2002-07-26 2004-05-04 Motorola, Inc. Dual-role compatible USB hub device and method
TWI226551B (en) 2003-10-28 2005-01-11 Prolific Technology Inc Multi-function wireless bridge for USB and associated system
JP2005250671A (ja) 2004-03-02 2005-09-15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200513865A (en) * 2004-09-17 2005-04-16 Via Tech Inc USB control circuit with function of switching between host mode and controlled mode and its operating method
US7413129B2 (en) * 2004-09-30 2008-08-19 Stmicroelectronics, Inc. USB device with secondary USB on-the-go function
DE102004057756B4 (de) * 2004-11-30 2009-08-06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Sunnyvale USB-Steuerungseinrichtung mit OTG-Steuerungseinheit
US20060129700A1 (en) * 2004-12-09 2006-06-15 Bopardikar Rajendra A Bridging a local bus with a data network
US7707348B2 (en) * 2005-07-13 2010-04-27 Cisco Technology, Inc. Multi-use USB host to Ethernet adapter
US7623828B2 (en) * 2006-01-19 2009-11-24 Nokia Corporation Managing master and slave devic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4725397B2 (ja) 2006-04-05 2011-07-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Usb複合デバイス,usb通信システム,及びusb通信方法
KR20100005040A (ko) * 2007-03-22 2010-01-13 노키아 코포레이션 양방향 데이터를 스케줄링하기 위한 제어기(호스트)와 참여자(장치) 간의 장치들의 역할 교환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3728A (zh) * 2009-09-01 2012-05-30 苹果公司 非对称串行协议的模式之间的取决于设备的选择
CN102483728B (zh) * 2009-09-01 2015-06-10 苹果公司 非对称串行协议的模式之间的取决于设备的选择
CN103383669A (zh) * 2012-05-02 2013-11-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识别通用串行总线主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975303A (zh) * 2016-04-29 2016-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升级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154916A (zh) * 2016-08-22 2019-01-0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连接的设备的信息
CN108132899A (zh) * 2016-12-01 2018-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模式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300239A1 (en) 2009-12-03
EP2469417A1 (en) 2012-06-27
US8484394B2 (en) 2013-07-09
EP2011014B1 (en) 2012-09-26
EP2011014A1 (en) 2009-01-07
KR20080109043A (ko) 2008-12-16
CN101427228B (zh) 2012-02-15
KR101003295B1 (ko) 2010-12-23
WO2007122453A1 (en) 2007-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7228B (zh) Usb连接
US8596534B2 (en) Interface system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 smart card, method for same, and smart card applied to same
CN103975304B (zh) 用于将pcie设备展示给操作系统的方法和便携式计算设备
CN101680932B (zh) 具有用于验证外部接口的功能性的自测试特征的集成电路
US7895386B2 (en) USB interface provided with host/device function and its control method
CN105468548B (zh) 串行外围接口的通信
MX2013004536A (es) Aparato y metodo para determinar la ubicacion de un dispositivo inalambrico despues de desconectarse.
US20090287760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er data transferring system and user data transferring method
CN106358179B (zh) 一种客户识别模块sim卡的切换电路和切换方法
CN103092648A (zh) 一种镜像升级方法、系统及用户设备和个人计算机
CN113626276B (zh) 服务器hba卡型号的识别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0176133B2 (en) Smart device with no AP
CN102549605B (zh) 用于互连智能卡芯片的电子电路
US11012372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thereof
KR20070094167A (ko) 이동 단말기에서 메모리를 이용한 멀티 운영 체제 구동장치 및 방법
CN101751294B (zh)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指令控制方法
CN100409165C (zh) 一种使海量存储类设备能提供智能卡接口的装置及方法
JP2012063851A (ja) 周辺装置制御回路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情報処理装置
US10289948B2 (en) Maintenance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 maintenance program
JP2012093857A (ja) Icチップ、icチップにおけるメモリ初期化方法、icチップ用処理プログラム、携帯端末
CN101355742A (zh) 手持通讯装置及其双模单待机方法
CN209895379U (zh) 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及支付系统
CN114817102B (zh) 连接控制方法及设备
US20030212885A1 (en) Competitiv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ternal input/output devices and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program
JP2003256360A (ja) 拡張ボー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4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O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