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4915B - 图像加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加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4915B
CN101424915B CN2008101817279A CN200810181727A CN101424915B CN 101424915 B CN101424915 B CN 101424915B CN 2008101817279 A CN2008101817279 A CN 2008101817279A CN 200810181727 A CN200810181727 A CN 200810181727A CN 101424915 B CN101424915 B CN 1014249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lux
control element
fixing roller
flux control
constraint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17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4915A (zh
Inventor
竹松浩二
渡边冈树
若原伸一郎
白澙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424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4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4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49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4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axial heat part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06Plurality of separate fixing area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加热设备,包括:磁通量产生装置;通过来自磁通量产生装置的磁通量产生热量以加热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的产热构件;用于约束从磁通量产生装置指向产热构件的磁通量的磁通量约束装置,磁通量约束装置包括磁通量约束部分,磁通量约束部分用于在预定的磁通量约束位置约束指向产热构件的预定区域的磁通量;用于将磁通量约束部分从回缩位置移至磁通量约束位置的移动装置;位置检测构件;控制电路部分,用于基于位置检测构件的输出使磁通量约束部分停止在预定停止位置;旋转调整部分,旋转调整部分与磁通量约束部分从回缩位置向磁通量约束位置的移动相关联地移动;和调整装置,用于通过与旋转调整部分相接触来调整磁通量约束部分的移动。

Description

图像加热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10月21日、申请号为200510116379.3、发明名称为“成像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其利用基于电磁感应的加热方法加热记录介质上的图像。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变记录介质上图像光泽的装置,一种用于定影记录介质上未定影图像的定影装置等。 
背景技术
基于电磁感应的加热方法已经用作热定影装置中用于加热记录介质上图像的加热方法。 
使用基于电磁感应的加热方法(以下简称为感应加热方法)的图像加热装置包括产热(焦耳热)的加热元件以及产生磁场的磁场生成装置。在操作中,通过磁场生成装置所产生的磁场在加热元件中感应生成涡电流,涡电流在加热元件中所产生的热量加热上述加热元件,进而对作为加热目标的记录介质及其上的图像施加所产生的热,以便将图像热定影在记录介质上。 
日本专利申请No.5-9027公开了一种通过线圈所产生的磁通量的作用加热定影辊(含铁物质形成的)的装置。对于这种装置,加热元件中由于磁通量而产生热的(多个)部分,相对于使用热辊的装置更接近定影夹持部放置,使用热辊的装置的热源为卤素灯。因此,这种装置比将卤素灯用作热源的使用热辊的装置的效率高。 
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4-265670公开了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有用于关于定影辊的纵向方向(定影薄膜的宽度方向)改变磁通量密度分布的磁通量阻挡元件。这种加热装置提出了一个如何解决俗称的路径外(out-of-path)温度增加的实例,即当尺寸小于 最大记录介质片的多片记录介质可通过电感定影装置传送时,较小尺寸的记录介质片的路径侧边缘与最大记录介质片的相应路径侧边缘之间的定影辊部分不正常升温的现象。 
可是,能够推测出所述日本公开专利申请中公开的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即,如果控制磁通量控制元件移动的控制部件或驱动磁通量控制元件的部件在磁通量控制元件旋转时出现故障,则磁通量控制元件的位置就会变得不清楚。这种情况真实存在于用于控制磁通量控制元件旋转的位置传感器的故障中;如果位置传感器发生故障,则磁通量控制元件的位置变得不清楚。这样,关于支架6的半径方向与缠绕有线圈的芯部的端面相对的磁通量限制区域,(芯的截面为字母T的形状;线圈缠绕中心芯,即相当于于字母T水平部分的芯部;并且在芯的这部分的端面周围的磁通量密度最大),在关于芯的纵向方向上将完全被磁通量阻挡元件的连接部分覆盖。如果中心芯的端面仍由磁通量阻挡元件所覆盖,则磁通量阻挡元件和/或线圈会非正常地升温。此外,如果加热元件在磁通量要受到控制的整个部分被磁通量阻挡元件所遮蔽,则会发生线圈的视在阻抗值L急剧减少,而使得大量电流流过进而有时会损坏电源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磁通量控制装置的连接部分移动到预定磁通量控制位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加热设备,包括:磁通量产生装置;通过来自所述磁通量产生装置的磁通量产生热量以加热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的产热构件;用于约束从所述磁通量产生装置指向所述产热构件的磁通量的磁通量约束装置,所述磁通量约束装置包括磁通量约束部分,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用于在预定的磁通量约束位置约束指向所述产热构件的预定区域的磁通量;用于将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从回缩位置移至磁通量约束位置的移动装置,所述回缩位置是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从所述磁通量约束位置缩回的位置;位置检测构件,用于检测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的位置;控制电路部分,用于基于所述 位置检测构件的输出来控制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的移动;旋转调整部分,所述旋转调整部分与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从所述回缩位置向所述磁通量约束位置的移动相关联地移动;和调整装置,用于通过与所述旋转调整部分相接触来调整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的移动;其中在包括所述磁通量约束位置和所述回缩位置的区域中,由所述控制电路部分停止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的移动,并且为阻止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移出所述区域,通过使所述旋转调整部分接触所述调整装置而由所述调整装置停止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的移动。 
以下参考接合附图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使得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示出了典型成像设备的常规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2为定影设备的主要部件的前视示意图。 
附图3为定影设备的主要部件的放大截面示意图。 
附图4为定影设备的定影辊组件部件在平行于定影辊轴线的平面内的垂直剖视示意图。 
附图5为定影设备的主要部件的放大截面图,该定影设备的磁通量调节元件旋入第二磁通量调节位置。 
附图6为示出了产生磁通量主要部分的区域以及定影辊在位置上对应该区域部分所产生的热分布的示意图。 
附图7为已经安装有绝热衬套和定影辊的定影辊的外部透视图。 
附图8为激励线圈和磁通量调节元件移动装置的外部透视图。 
附图9为示出了支架和磁通量调节元件的定影辊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附图10为示出了支架内部的定影辊组件的切开透视图。 
附图11为示出了调节磁通量控制元件移动的调节部件和驱动磁通量控制元件的驱动齿轮的透视图。 
附图12为调节磁通量控制元件移动的调节部件以及驱动磁通量控制元件的驱动齿轮的放大视图。 
附图13为具有能够处理三种记录介质片大小的指定形状的磁通量调节元件的透视示意图。 
附图14为成像设备的磁通量控制元件驱动机构的透视示意图,构造所述驱动机构以便在记录介质片传送通过所述驱动机构时,该记录介质片的一个侧边缘与设备的记录介质传送参考线相对齐。 
附图15为成像设备的另一磁通量控制元件驱动机构的透视示意图,构造所述驱动机构以便在记录介质片传送通过所述驱动机构时,该记录介质片的一个侧边缘与设备的记录介质传送参考线相对齐。 
具体实施方式
(1)成像设备的实例 
附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实例的示意图,所述成像设备将使用基于电磁感应的加热方法的加热设备用作热图像加热设备(以下简称为定影设备)。该成像设备的实例为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转印型激光打印机。 
参考标记101表示旋转鼓形式的电子照相光敏元件(以下简称为感光鼓)。按照箭头标记沿顺时针方向以预定圆周速度旋转驱动感光鼓101。 
参考标记102表示用作充电装置的接触型充电辊,其在感光鼓101旋转的同时为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均匀地充以预定极性和电势水平。 
参照标记103表示用作曝光装置的激光扫描仪。激光扫描仪通过输出激光束L扫描并进而曝光均匀充电的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并通过反映图像形成数据的连续数字电子视频信号调制激光束。由此形成静电潜像,其反映感光鼓101中被扫描(曝光)的圆周表面上的图案。 
参考标记104表示显影设备,该显影设备反向或正常地将在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由调色剂形成的图像(以下称为调色剂图像)。 
参考标记105表示用作转印装置的转印辊,其通过施加预定量的 压力而保持压在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上,进而形成转印夹持部T,作为要被加热的物体的记录介质P从未示出的记录介质进给/传送机构以预定的控制周期被传送至转印夹持部,并随后在由感光鼓101和转印辊105夹持的同时传送通过转印夹持部T的。当记录介质P传送通过转印夹持部T时,以预定控制周期给转印辊105施加预定转印偏压。因此,感光鼓101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静电地且逐渐地转印到记录介质P的表面上。 
在传送出转印夹持部T之后,记录介质P与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相分离,并被引入定影设备100中,所述定影设备通过对引入的记录介质P及其上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施加热量和压力来定影记录介质P上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将未定影的图像转变成永久图像。在定影之后,记录介质P被传送出定影设备。 
参考标记106表示清洁感光鼓101的设备,其移除转印残余调色剂,即记录介质P与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分开之后残留在感光鼓101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在清洁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之后,即移除转印残余调色剂之后,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用于随后的成像循环步骤;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重复地用于成像。 
参考标记a表示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关于记录介质P相对于成像设备主要组件在垂直于记录介质传送方向a的方向上的定位,将记录介质P传送通过主要组件,使得记录介质P的中心线与定影辊的中心保持对齐。 
(2)定影设备100 
附图2为用作图像加热设备的定影设备的主要部分的前视示意图,而附图3为定影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示意图。附图4为定影设备的定影辊组件部分的垂直剖视示意图。 
<定影辊> 
参考标记1表示用作能够通过电磁感应在其中产生热的元件的定影辊。定影辊1由通过电磁感应能够产生热的诸如铁、镍和SUS430的物质(导电磁性物质)形成。定影辊是圆柱形的,并且其厚度处于 0.1mm-1.5mm的范围内。通常,定影辊包括作为表面层的调色剂释放层,或调色剂释放层和弹性层等的组合层。将一种铁磁金属(具有高级别渗透性的金属物质)用作定影辊的材料,使得能够在定影辊1壁内限制磁通量产生装置产生更大部分的磁通量。换句话说,能够增加定影辊的磁通量密度,进而能够更有效地在金属定影辊的表面部分中引起涡电流。 
该定影设备100设有前板21、后板22、定影辊支承前件26(定影辊定位板)和定影辊支承后件27(定影辊定位板)。第一支承件26a和27a分别安装在定影辊支承件26和27上。定影辊1设有一对环绕定影辊1的纵向端部装配的绝热衬套23a和23b。由于在刷23a和前支承件26的部件26a之间以及刷23b和后支承件27的部件27a之间分别插入轴承24a和24b,由前后支承件26和27的部件26a和27a在前后纵向端部处旋转支承该定影辊1。 
绝热衬套23a和23b用于最小化从定影辊1到轴承24a和24b的热传递。参考标记G1表示环绕该定影辊1前端部紧固装配的定影辊驱动齿轮。由于通过驱动力传递系统(未示出)给该齿轮G1传递第一电动机M1的旋转力,故可沿着附图3中箭头标记指示的顺时针方向以预定的圆周速度旋转驱动该定影辊1。附图7为装配有一对绝热衬套23a和23b以及定影齿轮G1的定影辊1的外部透视图。 
参考标记2表示用作施加压力元件的压力辊,其为由金属芯2a以及环绕金属芯2a成一体地且同心地形成的圆柱弹性层2b等构成的弹性辊。圆柱弹性层2b是由具有释放特性并且耐热的橡胶物质,如硅酮橡胶形成的。该弹性辊2与定影辊平行地设置在定影辊下方,由金属芯2a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旋转支承同时一对轴承25a和25b以其能够朝定影辊1滑动的方式分别安装在前板21和后板22上。此外,轴承25a和25b由于一对施加压力装置(未示出)而保持向上朝定影辊1挤压。通过提供上述结构设置,压力辊2抵压定影辊1的圆周表面的面朝下的部分,以便在定影辊1和压力辊2之间保持预定量的抗弹性层2b弹力的接触压力。因此,用作加热夹持部的具有预定宽度的定影 夹持部N形成在定影辊1和压力辊2之间。当旋转驱动定影辊1时,压力辊2通过定影辊1和压力辊2之间定影夹持部N内产生的摩擦进行旋转。 
<线圈组件> 
参考标记3表示用作磁通量产生装置的激励线圈组件。该激励线圈组件3设置(插入)于上述圆柱形定影辊1的空腔内。激励线圈组件3由激励线圈4(以下简称为线圈)、磁芯5a和5b(以下简称为芯)和支架6构成。相互整体连接磁芯5a和5b以产生具有T形截面的部件,并将磁芯5a和5b设置在支架6的空腔内。激励线圈组件3也设有磁通量控制元件7(磁通量阻挡元件(磁通量减少元件):遮挡板),其与支架6同轴地旋转设置在支架6的外侧面上。附图8为该激励线圈组件3和用于移动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装置M2、28、G4和G5的外视图。附图9为支架6和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分解透视图。附图10为支架及其内部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以下,定影设备的结构部件或其相应部分的纵向方向指的是垂直(交叉)于记录介质传送方向a的方向。 
支架6粗略为圆柱形,即从纵向一端到另一端的横截面粗略为圆柱形。至于材料,可以使用耐热并具有机械强度的PPS树脂以及玻璃纤维的混合体。对于物质,除PPS树脂外,也可以使用适合于支架6材料的PEEK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陶瓷、液晶聚合物、氢化树脂等。 
参照附图10,支架6由两个(第一和第二)粗略为半圆柱形的部分6a和6b制成,其通过粘结剂相互连接在一起,或通过将两个部分6a和6b设置成能够使两个部分6a和6b相互连锁于一起的形状而将其互锁在一起以形成支架6,所述支架从一个纵端到另一端粗略为圆柱形。线圈4和芯5a和5b设置在第一半圆柱形部分6a内,并随后以封入线圈4与芯5a和5b的方式使第二半圆柱形部分6b与第一半圆柱形部分6a相粘合,进而完成内部保持线圈4和芯5a和5b的支架6。参考标记4a和4b表示导线,其通过支架6前端壁的孔6c从支架6 向外延伸。 
同样参照附图10,线圈4具有大致椭圆形(长而窄的船形),线圈的主轴平行于定影辊1的纵向。线圈设置在支架6的第一半圆柱形部分6a空腔内部,以使其外部轮廓沿着定影辊1的内表面。线圈4能够产生强度足以产生用于定影的足够热量的交变磁通量。因此,线圈4的电阻必须小而电感系数高。至于用于线圈4的电线,可使用通过捆扎大约80-160根细电线制成的绞合线,该绞合线的直径为0.1至0.3mm。绞合线围绕第一芯5a缠绕6-12次。 
芯5a构成缠有绞合线的第一芯(相当于字母T的垂直部分)。芯5b构成第二芯(相当于字母T的水平部分)。两个芯5a和5b相互连接使得产生的部件具有T形截面。至于芯5a和5b的材料,优选为诸如具有高渗透性及低残余磁通量密度的铁素体的物质。可是,芯5a和5b对材料要求仅仅是该材料能够产生磁通量。换句话说,芯5a和5b对材料的要求是没有特殊限制的。而且,芯5a和5b不需要具有特定的形状,或由特定的材料制成。此外,第一和第二芯5a和5b可形成为具有T形截面的单片磁芯部分。 
构造定影设备100以支承激励线圈组件3的支架6,如附图2和4所示。即,圆柱形支架6的一个纵向端部通过定影辊1的前开口向外延伸到定影辊1前端以外,并设置在前支承件26的第二部分26b的孔26c中,所述前支承件26安装在定影设备100的前板21外侧,进而由前板21所支承。支架6的其他纵端部分通过定影辊1的后开口向外延伸到定影辊1后端以外,并设置在后支承件27的第二部分27b的孔27c中,所述后支承件27安装在定影设备100后板22的外侧上,进而由后板22所支承。更具体地,支架6的后端部设有D形切口部分6d,并且后支承件27的孔27c具有D形横截面。因此,支架6由定影设备100的前板26和后板27非旋转地支承。同样,由于提供上述结构的设置,支架6设置在定影辊1的空腔内,使得二者同轴设置并在支架6的圆周表面和定影辊1的内表面之间提供预定量的间隙,并以预定状态,即关于圆周方向以预定角非旋转地保持支架6。通过孔 6c从支架6向外延伸的上述导线4a和4b,亦即支架6的前端壁设有的导线与激励线圈51相连接。附带地,至于用于关于圆周方向以上述角(位置)非旋转地保持支架6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支架6的D切口端部6d设置于第二支承件27的部分27b的孔27c内,所述孔具有D形截面。可是,用于以预定角(位置)非旋转地保持支架6的装置不必限于上述的一个装置。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根据圆周方向以预定角(位置)保持支架6的任何装置都满足。 
<磁通量控制装置> 
参照附图9,定形磁通量控制元件7使其截面从一纵边到另一边为粗略的弓形。控制元件7具有一对具有弓形截面的遮挡部分7a和7a(磁通量控制部分),而连接部分7b也具有弓形截面。根据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纵向,遮挡部分7a和7a为邻近磁通量控制元件7纵端的部分,而连接遮挡部分7a和7a的连接部分7b是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中心部分。根据定影辊1的圆周方向,遮挡部分7a和7a比连接部分7b宽。连接部分7b是用于支承弓形遮挡部分7a和7a(磁通量控制部分)的支承部分,所述遮挡部分7a和7a安装在位于定影辊组件(磁通量控制元件7)纵端处的一对遮挡齿轮上并由其旋转支承。至于磁通量控制元件71的材料,诸如铝、铜等的非铁金属物质可用作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材料,并且在非铁金属物质中,优选使用具有较低电阻的物质。磁通量控制元件7也设有一对凸起7c和7c,其沿着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纵向方向,从遮挡部分7a和7a的外边缘一对一地突出。这些凸起7c和7c与围绕支架6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可旋转地安装的第一和第二遮挡齿轮G2和G3相接合(附图8和9)。通过提供上述结构设置,第一和第二遮挡齿轮G2和G3在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纵端处将其固定在第一和第二遮挡齿轮G2和G3之间。因此,当磁通量控制元件移动装置M2、28、G4和G5旋转第一和第二遮挡齿轮G2和G3时,磁通量控制元件7在定影辊1的空腔内旋转,更具体地,在支架6的外表面和定影辊1的内表面之间的圆柱形间隙内,关于与支架6旋转轴相一致的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旋转轴沿着定影辊1(支 架6)的圆周方向进行旋转。 
参照示出了用于移动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装置M2、28、G4和G5的附图8,参考标记M2表示第二电动机;参考标记28:轴;参考标记G4:第一输出齿轮;以及参考标记G5表示第二输出齿轮。通过一对置于轴28和板21及22之间的齿轮(未示出),位于定影辊1外部的轴28平行于定影辊1被定影设备100的前板21和后板22可旋转地支承。第二电动机M2为用于旋转轴28的驱动力源,并且也是步进电动机。第一和第二输出齿轮G4和G5被刚性地安装在轴28上,以便与轴28同轴。第一和第二输出齿轮G4和G5分别与激励线圈组件3的第一和第二遮挡齿轮G2和G3相啮合。因此,当旋转驱动第二电动机M2时,该旋转力被传递到第一和第二遮挡齿轮G2和G3,从而引起磁通量元件7关于支架6的轴线以沿着支架6的圆周表面的方式进行旋转。至于齿轮的材料,根据周围温度以及其所承受的扭距量可以选择多种树脂物质中的一种。 
参照附图2,参考标记50指示的为用作控制装置的控制电路部分(CPU),其通过驱动器52根据图像形成顺序,以预定的控制周期激励第一电动机M1。当第一电动机M1运作时,为定影辊1的驱动齿轮G1提供旋转力,以便沿着附图3中箭头标记所指示的顺时针方向在预置范围内旋转驱动定影辊1。通过定影辊1的旋转转动压力辊2。 
控制电路部分50也以预置周期激励所述激励线圈51,从而为线圈4供给交流电流。因此,产生交变磁通量(交变磁场),并由此通过电磁感应在定影辊1的壁内产生热量,使得定影辊1升温。 
附图6为上述一种系统中定影辊1的截面示意图,以及示出了加热条件下定影辊1中热分布的图表的组合图。该附图示出了关于定影辊1的圆周方向的磁通量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磁通量主要部分所集中的区域,以及定影辊1相应的热分布。当交流电流流过线圈4时,线圈4产生交变磁通量。定影辊1由磁性金属或上述的非金属磁性物质形成。在定影辊1的壁内,以抵消磁场的方式产生涡电流。该涡电流在定影辊1的壁内产生热量(焦耳热),进而增加定影辊1的温度。 
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定影设备的结构,产生磁通量主要部分的区域位于支架6的第一半圆柱形部分6a中设置有线圈4和芯5的外侧面上。因此,定影辊1在该区域内的部分处于磁通量产生热的位置处。如附图6中示意图和图表所示,跨越上述磁通量产生区域部分的关于定影辊1的圆周方向的定影辊1的热分布具有两个产生大部分热量的区域H和H。在本实施例中,以相对于支架6圆周方向的夹角非旋转地保持(定位)支架6,这样,线圈4对应两个区域H和H中一个的部分面对定影夹持部N,而线圈4对应两个区域H和H中另一个的部分面对定影夹持部关于定影辊1的旋转方向在上游侧的紧邻处。 
当置于支架6圆周表面与定影辊1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中的磁通量控制元件7不需要调节磁通量时,其被移至并保持在附图3和6所示的位置,即置于定影设备与产生磁通量主要部分的上述区域相对的侧面上。当磁通量控制元件7不需要调节磁通量时磁通量控制元件7所保持的区域,是磁通量产生装置的磁通量实际上不存在或密度非常低的区域。磁通量控制元件7不需要中的固定位置上磁通量时磁通量控制元件7所保持的在附图3和6中所示的位置,以下简称为第一位置。 
运用用作温度检测装置的中心热敏电阻TH1检测定影辊1的温度,所述热敏电阻关于定影辊的纵向以与定影辊1相接触或不接触的方式设置在定影辊1的大致中点处,并将检测到的温度输入到控制电路50中,控制电路通过控制从激励电路51供给到线圈4的电源来控制定影辊1的温度,以便由中心热敏电阻TH1所检测到的并输入到控制电路50中的定影辊温度保持在预定目标温度(定影温度)。当磁通量控制元件7保持在附图3和6中所示的第一位置时,控制定影辊1的温度以便定影辊1的温度在跨越纵向方向上的整个有效范围(可加热范围)内保持在目标水平。 
当定影辊温度升到预定定影温度水平后而保持在预定定影温度水平时,承载未定影调色剂图像t的记录介质P被引入到定影夹持部N中,并在被定影辊1和压力辊2夹住的同时通过定影夹持部N传送。当通过定影夹持部N传送记录介质P时,记录介质P上的未定影调色 剂图像t通过定影辊1的热量以及定影夹持部N中的压力而被定影在记录介质P的表面上。 
以下,术语“记录介质宽度”指在记录介质完全平坦时,记录介质关于垂直于记录介质传送方向a的方向上的尺寸。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定影设备(成像设备)传送记录介质P,以便记录介质P关于宽度方向的中心与定影设备(定影辊1)关于记录介质P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相一致。参照附图2和4,参考标记O表示定影辊1(记录介质)关于纵向的作为参考线的中心线(水平线),而参考标记A表示关于成像设备中所用宽度的最大记录介质的路径宽度。参考标记B表示尺寸比最大记录介质小一号的记录介质路径的宽度。以下,宽度小于最大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简称为小尺寸记录介质。参考标记C表示大尺寸记录介质边缘和小尺寸记录介质边缘之间的区域。换句话说,每个区域C都是记录介质通路的一部分,其在小尺寸记录介质传送通过定影设备时没有与小尺寸记录介质相接触。由于通过定影设备传送记录介质,而使得记录介质关于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与定影辊1关于纵向方向上的中心相一致,故存在两个区域C,一个在小尺寸记录介质路径B的左侧,另一个在小尺寸记录介质路径B的右侧。区域C的宽度根据通过定影设备(成像设备)传送的记录介质的宽度进行改变。 
用于控制定影辊1温度的上述中心热敏电阻TH1设置在小尺寸记录介质的路径B内,以便该热敏电阻不管记录介质宽度如何都置于记录介质的路径内。 
参考标记TH2表示用作温度检测装置的外周热敏电阻,其沿着定影辊1的纵向方向,与定影辊1相接触或与其不接触地设置在一个区域C内,即记录介质路径的外部区域内,以便跨越对应区域C路径外的部分监控定影辊1的温度增加。该外周热敏电阻TH2所获得的温度数据也被输入到控制电路部分50中。 
当多个小尺寸记录介质连续传送通过定影设备100时,定影辊1对应路径外区域C位置的部分的温度增加,并由外周热敏电阻TH2 检测这种温度增加,所检测到的温度增加从热敏电阻TH2输入到控制电路部分50中。当外周热敏电阻TH2输入到控制电路部分50中的路径外区域C的温度水平超过预定允许范围时,通过驱动器53激励第二电动机M2,控制电路部分50将磁通量控制元件7从附图3和6所示的第一位置旋转至附图5中所示的第二位置。 
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第二位置为这样一个位置,即当磁通量控制元件7位于该位置时,弓形遮挡部分7a和7a(即磁通量控制元件7在纵向方向上的垂直端部)处于下述位置,该弓形遮挡部分关于定影辊1的圆周方向比连接部分7b(即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中心部分)要宽。也就是说,磁通量控制元件7处于支架6的外周表面和定影辊1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内的弓形遮挡部分7a和7a一对一设置在上述间隙部分的部分中,该部分的位置关于定影辊1的纵向方向对应于路径外区域C部分,并关于定影辊1的圆周方向对应于产生磁通量的区域。 
通过置于第二位置内的磁通量控制元件7,能够减少一定量的磁通量产生装置的磁通量,该磁通量作用在定影辊1对应路径外区域C和C位置的部分。因此,定影辊1对应路径外区域C的部分被最小化一定量,在该部分内产生热。因此,能够防止定影辊1对应路径外区域C的部分温度增加的问题。 
可以构造定影设备100,使得设置在支架6的外表面与定影辊1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内的磁通量控制元件7移至上述第二位置,对应路径外区域C和C的遮挡部分7a和7a关于定影辊1(支架6)的圆周方向从磁通量产生区域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或从路径的一部分延伸到另一部分。附图5示出了遮挡部分7a和7a从磁通量产生区域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一半的结构设置。 
当磁通量控制元件7旋转地移入第二位置时,定影辊1对应路径外区域C的部分的温度逐渐降低。当外周热敏电阻TH2输入到控制电路部分50内的这些部分的温度量级降至低于预定允许的量级时,控制电路部分50旋转地将磁通量控制元件7移至第一位置,以防止定影辊1的这些部分的温度变得过低。 
此外,如果在磁通量控制元件7移至使用小尺寸记录介质的成像设备中的第二位置之后,利用小尺寸记录介质的成像操作被转换成利用大尺寸记录介质的成像操作,则控制电路部分50将磁通量控制元件7旋回第一位置。 
作为在定影辊1和磁通量控制元件7之间确保适当量间隙的一种方法,存在加宽磁通量控制元件7和定影辊1之间距离的方法。可是,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也就是说,当磁通量控制元件7和定影辊1之间的距离增加时,芯5和定影辊1之间的距离也增加,并且如果芯5和定影辊1之间的距离增加超过一定值,则热交换率迅速下降。因此,目前很少使用这种方法。支架6关于定影辊1的圆周方向从设置有线圈4的位置延伸至定影辊1的对边,进而使得支架6的截面从一个纵边到另一纵边粗略为圆形。如上所述构造支架6使得支架6、定影辊1以及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旋转轴重合,进而能够改善定影设备100关于这些组件彼此相互定位的准确度。 
至于传递驱动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力的装置,如上所述,支架6的前纵向端部和后纵向端部分别装配有围绕支架6旋转的第一和第二遮挡齿轮G2和G3。此外,磁通量控制元件7设有上述从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外边缘向外突出的凸起7c。这些凸起7c与第一和第二遮挡齿轮G2和G3相啮合,以便齿轮G2和G3在两个纵端处于齿轮G2和G3之间支承磁通量控制元件7。遮挡齿轮G2和G3通过没有与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凸起7c和7c相啮合的部分与支架6相接合(环绕装配)。因此,齿轮G2和G3能够使磁通量控制元件7沿着支架6的外周表面旋转。支架6中环绕安装有齿轮G2的部分,以及支架6中环绕安装有齿轮G3的部分,跨越外部直径最大的部分地具有均匀的外部直径。在此,支架6中一对一地环绕安装有齿轮G2和G3且外部直径最大的部分指这些部分可设有肋,以使这些部件具有均匀的包含肋的外部直径。利用该结构设置,当支架6和磁通量控制元件7与齿轮G2和G3相接合时,它们同轴布置,从而能够改进成像设备关于这些组件相对彼此设置的精确度级,。 
基础地,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横截面关于定影辊1的纵向从一个纵端到另一个纵端为弓形。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纵端部分的尺寸(关于定影辊1的圆周方向:截面图中的弧长)与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中心部分的不同。当小尺寸记录介质传送通过定影设备时,旋转该磁通量控制元件7以使遮挡部分7a和7a,即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纵向部分移至产生磁通量的区域,以便阻止定影辊1的纵向端部分的温度增加。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遮挡部分7a和7a(即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磁通量阻挡部分)移入磁通量产生区域的路径外区域来控制磁通量。可是,这不是唯一控制磁通量的方法。例如,以下方法也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定形磁通量控制元件7,使得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中心部分关于定影设备的纵向构成对应记录介质路径位置的磁通量控制部分(遮挡板部分),并且该遮挡板部分被移入到磁通量产生区域以改变对应记录介质路径的区域上的磁通量分布。换句话说,根据定影辊1的纵向,可通过改变对应记录介质路径的区域以及对应记录介质路径外部区域的区域中所产生的热量分布,来调节定影辊1的温度。 
(驱动磁通量控制元件的方法) 
以下,参照附图11和12描述驱动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方法。附图11为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用于驱动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机构的透视图。在该附图中的磁通量控制元件7为设有三种磁通量控制部分并能够处理三种宽度不同的记录介质的磁通量控制元件。附图12为用于驱动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装置的放大透视图,其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用于限制磁通量控制元件7移动的限制部分。为了简化说明,在附图11和12中没有示出磁通量控制元件驱动机构的一些组件。 
磁通量控制元件驱动机构设有用作第一驱动力传递装置(第一驱动力移动装置)的磁通量控制元件驱动齿轮G2,其设置在成像设备的前侧面上,以及用作第二驱动力传递装置的磁通量元件驱动齿轮G3,其设置在成像设备的后侧面上。 
磁通量控制元件7设有一对从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纵向外边缘突出的凸起7c。凸起7c与上述用作第一和第二驱动力传递装置的齿轮 G2和G3一对一地接合。 
用作第一和第二驱动力传递装置的齿轮G2和G3围绕支架6装配,同时除对应凸起7c与齿轮接合处外,各齿轮的内表面与支架6的外表面相接触。 
通过提供这种结构设置,支承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方式如下,当以磁通量控制元件7随齿轮G2和G3旋转而旋转时,该磁通量控制元件7保持由支架6外表面所支承。因此,支架6不会因为摩擦而局部磨损。 
用作第三驱动力传递装置的轴28,即用于在上述齿轮G2和G3之间分配驱动力的装置,平行于定影辊1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用于产生驱动磁通量阻挡元件的力的装置为步进电动机M2。 
步进电动机M2输出的驱动力通过输出齿轮被传送到轴28。随后,通过第一和第二磁通量控制装置驱动齿轮G2和G3将该驱动力传递到磁通量控制元件7。 
磁通量控制元件驱动齿轮G2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凹口G2a、G2b和G2c。 
当齿轮G2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凹口G2a、G2b或G2c移过位置传感器210时,根据位置传感器210输出的开或关信号控制磁通量控制元件驱动齿轮G2。第一、第二和第三凹口G2a、G2b和G2c关于磁通量控制元件7(齿轮2)的旋转方向相对于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位置,对应放置磁通量控制元件7以根据记录介质的尺寸跨越记录介质路径以外部分地为定影辊1遮蔽磁通量的位置。 
附图12是位置传感器210未能检测到磁通量控制元件驱动齿轮G2的凹口G2a、G2b和G2c的情况下,磁通量控制元件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在此情况中,因为没有检测到齿轮G2关于其旋转方向的位置,故允许磁通量控制元件驱动齿轮G2连续旋转。因此,定影设备设有防止磁通量控制装置移出预定范围的调整元件。更具体地,磁通量控制元件驱动齿轮G2设有旋转调整部分G2d,其用作调整磁通量 控制元件驱动齿轮G2的移动(旋转)的部分,并且在旋转调整部分G2d与旋转调整元件220的旋转调整部分220a相接触时,调整(停止)磁通量控制元件的移动(旋转)。即,当旋转调整部分G2d与旋转调整部分220a相接触时,步进电动机M2过载,从而变成异步。因此,电动机停止旋转。在定影设备的背侧,齿轮G3设有旋转调整部分G3d以及具有旋转调整部分220b的旋转调整部分220。在调整磁通量控制元件驱动齿轮G2旋转的同时,调整磁通量控制元件驱动齿轮G3的旋转。参照附图12,即使在旋转磁通量控制元件7可以旋转而尽量旋转之后,磁通量控制元件7都不会覆盖第一芯5a的纵向中心部分。也就是说,能够防止磁通量控制元件7移到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连接部分7a覆盖第一芯5a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横截面为弓形的磁通量控制部分7a和连接板部分7b(连接部分)通常为相同的材料,并由诸如例如铝、铜等非铁的金属物质形成。在非铁金属物质中,优选使用低电阻系数的物质。 
在此,磁通量控制元件的磁通量控制位置为这样的位置,即当磁通量控制元件处于一个控制位置时,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磁通量控制位置对着线圈中心(第一芯的外端部关于支架辐射方向的中心),即从线圈朝加热元件产生的磁通量最密的位置。 
如上所述,布置旋转控制元件220a和旋转调整部分G2d,使得即使是在磁通量控制元件7处于其可旋入的最远位置时,其也不会关于第一芯5a的纵向覆盖整个第一芯5a。 
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磁通量控制元件驱动齿轮G2也设有类似于旋转调整部分G2d的旋转调整部分。因此,可以调整磁通量控制元件驱动齿轮G2的旋转以防止第一芯5a关于第一芯5a的纵向被磁通量控制元件7完全覆盖,同时在齿轮G2朝第三凹口G2c旋转时也能实现同样的效果。 
通过提供上述结构设置,不会发生第一芯5a的端表面关于第一芯5a的纵向完全被磁通量控制元件覆盖,其中磁通量关于支架6的径向方向集聚在该第一芯5a的端表面周围。因此,不会发生磁通量控制元 件7和/或线圈4非正常升温的现象。此外,不会发生由于线圈4的阻抗L突然降低而损坏电源。 
顺带地,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调整元件位于磁通量控制元件的两个纵端处。可是,本实例并非限于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多个)调整元件可仅位于磁通量控制元件的一个纵端处,或者中心处。当把调整元件仅放置在磁通量控制元件的一个纵端处时,要求磁通量控制元件放置有调整元件的纵端与设置有用于移动磁通量控制元件的驱动力产生装置(驱动电源)的纵端相同。通过使用该结构设置,能够最小化调整元件调整磁通量控制元件的移动时磁通量控制元件的扭曲量。 
(3)杂录 
1)本实施例的设备设有第一和第二磁通量控制位置,磁通量控制元件7可以移动到该位置,且该位置对应大尺寸或小尺寸记录介质。可是,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本发明的范围。显然,所述设备可设有三个或更多的磁通量控制位置,磁通量控制元件7可以移动到该位置,且该位置分别对应三种或多个记录介质宽度。附图13为能够处理三种记录介质片尺寸:大、中及小的磁通量控制元件7的透视示意图。 
2)构造本实施例的设备以在记录介质片传送通过设备时,记录介质关于垂直于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的中心与加热元件(定影辊)的纵向中心相一致。可是,本发明同样能够有效地适用于这样的设备,构造该设备以在记录介质片传送通过设备时,该记录介质片的侧边缘保持与设置设备所设置的记录介质传送参考线(边缘、肋等)相对齐。附图14和15分别示出了设备中的磁通量控制元件驱动机构和磁通量控制元件,其中记录介质片的一个侧边缘与设备所参照设置的记录介质传送参考线(边缘、肋等)保持相对齐。附图14中参考标记O′示出的线为参考线。 
3)本发明的感应图像加热设备的运用不限于本实施例中图像加热设备的使用。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感应图像加热设备也可有效地用作诸如用作用于临时将未定影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设备的图像加热设备,或改变表面特性的设备,其用于重新加热承载具有定影图 像的记录介质片以及定影图像,以便改变该片记录介质及其上的定影图像的表面特性,如光泽性。此外,本发明的感应图像加热设备明显还可有效地用作用于加热片状物体的图像加热设备,用于移除片状物体中褶皱的热压设备,或用于蒸发包含水分的物体中水成分的热干燥设备。 
虽然参照在此公开的结构已经描述了本发明,但其不限制于在此阐述的细节,并且本申请也倾向于覆盖那些在以下权利要求范围或改进的目的内得出的修改或变化。 

Claims (8)

1.一种图像加热设备,包括:
磁通量产生装置;
通过来自所述磁通量产生装置的磁通量产生热量以加热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的产热构件;
用于约束从所述磁通量产生装置指向所述产热构件的磁通量的磁通量约束装置,所述磁通量约束装置包括磁通量约束部分,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用于在预定的磁通量约束位置约束指向所述产热构件的预定区域的磁通量;
用于将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从回缩位置移至磁通量约束位置的移动装置,所述回缩位置是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从所述磁通量约束位置缩回的位置;
位置检测构件,用于检测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的位置;
控制电路部分,用于基于所述位置检测构件的输出来控制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的移动;
旋转调整部分,所述旋转调整部分与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从所述回缩位置向所述磁通量约束位置的移动相关联地移动;和
调整装置,用于通过与所述旋转调整部分相接触来调整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的移动;
其中在包括所述磁通量约束位置和所述回缩位置的区域中,由所述控制电路部分停止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的移动,并且为阻止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移出所述区域,通过使所述旋转调整部分接触所述调整装置而由所述调整装置停止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磁通量产生装置包括大体上以平行于所述产热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缠绕的激励线圈,并且其中所述磁通量约束位置位于线圈缠绕中心和所述产热构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还包括多个所述调整装置,其中所述调整装置相对于所述产热构件的旋转轴线方向分别在所述磁通量约束装置的相对端部处调整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磁通量产生装置包括激励线圈以及用于将来自所述激励线圈的磁通量朝所述产热构件引导的磁芯,并且其中所述磁通量约束位置处于所述磁芯和所述产热构件之间的间隙内。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磁通量约束装置被沿着所述产热构件的圆周旋转地支承并延伸,其中所述调整装置阻止所述磁通量约束装置移动超过所述磁通量约束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产热构件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以及用于在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输出结果基础上给磁通量产生装置的线圈提供电源的电源供给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用于将一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的驱动传递元件,并且所述旋转调整部分被设置在所述驱动传递元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中,所述移动装置能使所述磁通量约束部分从所述磁通量约束位置移动到所述回缩位置。
CN2008101817279A 2004-10-22 2005-10-21 图像加热设备 Active CN1014249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07530 2004-10-22
JP2004307530 2004-10-22
JP2004-307530 2004-10-22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63793A Division CN100451866C (zh) 2004-10-22 2005-10-21 成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4915A CN101424915A (zh) 2009-05-06
CN101424915B true CN101424915B (zh) 2012-01-11

Family

ID=3543276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17279A Active CN101424915B (zh) 2004-10-22 2005-10-21 图像加热设备
CNB2005101163793A Active CN100451866C (zh) 2004-10-22 2005-10-21 成像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63793A Active CN100451866C (zh) 2004-10-22 2005-10-21 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348524B2 (zh)
EP (2) EP3415999A1 (zh)
KR (1) KR100767487B1 (zh)
CN (2) CN1014249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19410A (ja) * 2004-10-22 2006-05-11 Canon Inc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24915B (zh) 2004-10-22 2012-01-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加热设备
JP4164484B2 (ja) * 2004-10-22 2008-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4681865B2 (ja) * 2004-12-07 2011-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398027B2 (en) * 2005-03-30 2008-07-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veyance speed control based in part on loop detection
US9026024B2 (en) 2012-02-09 2015-05-05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capable of minimizing damage of endless rotary bod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6150107B2 (ja) * 2013-03-15 2017-06-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56141B2 (ja) * 2013-11-11 2018-01-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55104B2 (ja) * 2014-12-01 2019-01-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519006B2 (ja) * 2020-07-29 2024-07-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31405A1 (fr) * 1999-10-26 2001-05-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d'image et dispositif de formation d'image
CN1400509A (zh) * 2001-07-30 2003-03-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磁芯、磁场屏蔽部件和使用它们的电子照相装置
US6687481B2 (en) * 2001-05-28 2004-02-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ductive thermal fixing apparatus having magnetic flux blocking plate with specific thickne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0242A (en) 1990-07-05 1993-08-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device
JP3267640B2 (ja) 1991-06-28 2002-03-18 宇部日東化成株式会社 黒色系微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74009A (ja) * 1996-08-30 1998-03-17 Minolta Co Ltd 定着装置
JP2001042595A (ja) 1999-03-19 2001-02-1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83676A (ja) * 2000-09-08 2002-03-22 Canon Inc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801726B2 (en) 2001-07-27 2004-10-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870060B2 (ja) * 2001-10-12 2007-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2003233233A (ja) 2002-02-08 2003-08-22 Canon Inc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質調整制御方法
US7561816B2 (en) * 2003-01-14 2009-07-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ynchronization of magnetic flux generation
JP2004265670A (ja) 2003-02-28 2004-09-24 Canon Inc 加熱装置
JP2004287414A (ja) 2003-03-06 2004-10-14 Canon Inc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10047B2 (ja) 2003-06-10 2008-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US7122769B2 (en) * 2003-12-25 2006-10-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for image fixing
JP2006119410A (ja) 2004-10-22 2006-05-11 Canon Inc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19422A (ja) 2004-10-22 2006-05-1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24915B (zh) 2004-10-22 2012-01-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加热设备
JP4681865B2 (ja) 2004-12-07 2011-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72745A (ja) 2004-12-13 2006-06-29 Canon Inc 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加熱装置
US7398027B2 (en) 2005-03-30 2008-07-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veyance speed control based in part on loop detec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31405A1 (fr) * 1999-10-26 2001-05-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d'image et dispositif de formation d'image
US6687481B2 (en) * 2001-05-28 2004-02-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ductive thermal fixing apparatus having magnetic flux blocking plate with specific thickness
CN1400509A (zh) * 2001-07-30 2003-03-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磁芯、磁场屏蔽部件和使用它们的电子照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15999A1 (en) 2018-12-19
CN100451866C (zh) 2009-01-14
KR20060049111A (ko) 2006-05-18
US7842906B2 (en) 2010-11-30
CN1763652A (zh) 2006-04-26
KR100767487B1 (ko) 2007-10-17
US20060086727A1 (en) 2006-04-27
EP1653301B1 (en) 2018-06-27
US7348524B2 (en) 2008-03-25
EP1653301A3 (en) 2012-03-07
CN101424915A (zh) 2009-05-06
US20080128408A1 (en) 2008-06-05
EP1653301A2 (en) 2006-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4915B (zh) 图像加热设备
EP1582939B1 (en) Image hea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US739404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238924B2 (en) Magnetic flux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 of movement of magnetic flux shield
CN100397257C (zh) 加热装置及图像加热装置
US7388595B2 (en) Fixing device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US7657217B2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US6597888B1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with holding a driving members for belt outside nip portion
JP2007226137A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588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定着装置、発熱回転体、温度制御方法
US20060237445A1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JP2006178012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006622A1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US7580649B2 (en) Fixing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932149B (zh)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003314A (ja) 誘導加熱方式を用いた像加熱装置
JP2002008845A (ja) 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77037B2 (ja) 画像加熱装置
JP2004102121A (ja) 定着装置
JP2009025588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90949A (ja)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57673A (ja) 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95673A (ja) 定着装置
JP2005043790A (ja) 画像定着装置
JP2000188178A (ja) 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