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9730A - 生物信息认证装置及生物信息的登记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物信息认证装置及生物信息的登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9730A
CN101419730A CNA2008101708892A CN200810170889A CN101419730A CN 101419730 A CN101419730 A CN 101419730A CN A2008101708892 A CNA2008101708892 A CN A2008101708892A CN 200810170889 A CN200810170889 A CN 200810170889A CN 101419730 A CN101419730 A CN 101419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atching degree
authentica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708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江司
今泉敦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19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97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8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using markings of different kinds or more than one marking of the same kind in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e.g. one marking being sensed by optical and the other by magnetic means
    • G06K19/1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using markings of different kinds or more than one marking of the same kind in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e.g. one marking being sensed by optical and the other by magnetic means at least one kind of marking being used for authentication, e.g. of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G06K7/108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 G06K7/109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the scanner comprising adaptations for scanning a record carrier that is displayed on a display-screen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低生物认证中本人否决率的技术。本发明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1000),在用户登记生物信息时,首先取得用于临时登记的生物信息(步骤S100)。之后,执行用于确认用户能否通过临时登记的生物信息得到认证的临时登记确认处理。具体地,计算出临时登记数据和否认所需要数据的匹配度,将其显示到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来告知用户(步骤S150、170)。用户在确认匹配度的基础上,能够对生物信息认证装置发出是否正式登记的指示。

Description

生物信息认证装置及生物信息的登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生物信息进行认证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认证通常是利用指纹、指静脉、虹膜等个人固有的图案信息(生物信息)进行个人认证。具体来讲,把预先登记的生物信息和执行认证时所取得的生物信息进行对照,在两者的匹配度(匹配率)在规定值之上的情况下,认证为本人。即,当通过认证时生物信息的取得处理,在规定的近似范围内再现已经登记的生物信息时,被予以认证。
因此,例如利用指静脉图案进行认证的情况下,当作为摄像对象的手指在用于取得指静脉信息的摄像元素上的放置位置和放置角度等,在登记时与认证时明显不一致时,有时即使是本人也不被予以认证。至此,关于在认证登记者本人时使得所取得的生物信息能够作为与登记的生物信息更接近的信息来再现的技术,提出有各种方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22368
但是,到目前为止,登记生物信息时,登记者(用户)不能确认该要登记的生物信息是否能够充分再现。因此,存在登记了再现的可能性(再现率)低的生物信息,在认证时本人否决率增大的问题。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对此类问题还未有充分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低生物认证中的本人否决率的技术。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部分内容而做出的,可通过以下的方式和适用例来实现。
(适用例1)认证生物信息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具备:生物信息存储部,存储作为认证基准的已登记的第1生物信息;生物信息取得部,取得作为认证对象的第2生物信息;认证执行部,执行认证处理,该认证处理求得上述第1和第2生物信息的匹配度;以及认证结果告知部,将上述认证执行部的认证结果告知用户,上述认证执行部计算第2生物信息相对于上述第1生物信息的匹配度,并且上述认证结果告知部将上述匹配度告知上述用户。
根据该生物信息认证装置,能够把通过生物信息的认证处理计算出的匹配度告知给用户,所以用户就能确认已登记的第1生物信息的再现性。因此,在第1生物信息的再现性较低的情况下,用户能够采取重新登记第1生物信息等措施,也能够抑制由于第1生物信息的再现性低而产生的本人否决率增大的问题。
(适用例2)如适用例1所述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上述认证执行部在上述生物信息取得部上放置有生物的期间,反复计算上述匹配度,在每次计算出上述匹配度时,上述认证结果告知部向上述用户告知上述匹配度。
根据该生物信息认证装置,用户在生物信息取得部上放置有生物时,即使该生物的放置位置变动,认证结果告知部也能将对应于该变动的匹配度反复告知用户。据此,用户就能实时了解对应于生物在生物信息取得部上的放置位置的匹配度,也能够知道第1生物信息的再现性较高的生物的放置位置。即,用户能够把握适合认证的生物的放置位置,也能减低认证时的本人否决率。
(适用例3)如适用例1及适用例3所述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上述认证结果告知部将经过多次运算出的上述匹配度的范围告知上述用户。
根据该生物信息认证装置,由于用户能知道匹配度变动的范围,所以能够作为判断第1生物信息的再现性的高低的大体标准。因此,就能减低再现性低的第1生物信息被登记的可能性,能减低认证时的本人否决率。
(适用例4)适用例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进一步,具备登记执行部,该登记执行部执行上述第1生物信息的更新登记,上述第1生物信息包括正式登记的正式登记生物信息和正式登记前的临时登记生物信息,上述认证执行部计算出上述临时登记生物信息和上述第2生物信息的匹配度,并且,上述认证结果告知部向上述用户告知上述匹配度,上述登记执行部根据上述用户的指示,将上述临时登记生物信息作为上述正式登记生物信息执行更新登记,或者将上述临时登记生物信息不进行正式登记而消除。
根据该生物信息认证装置,用户根据被告知的匹配度确认了临时登记生物信息的再现性的基础上,能够把临时登记生物信息正式进行登记。因此,就能够抑制由于再现性低的生物信息被正式登记而产生的本人否决率增大的问题。
(适用例5)适用例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上述认证结果告知部只在上述匹配度比规定值大时,执行上述匹配度的告知。
根据此生物信息认证装置,通常,登记者以外的不能得到认证的第三人,即使把自己的生物信息和登记者的生物信息进行对照,其匹配度也不会显示出来。因此,就能够抑制第三人恶意利用匹配度的情况。
(适用例6)适用例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上述认证结果告知部根据上述匹配度的值,将用于提高上述匹配度的、与上述第2生物信息的取得方法相关的指导告知上述用户。
根据该生物信息认证装置,能够提供给用户用于提高认证精度的合适的指导。因此,能够减低认证时的用户本人的否决率。
另外,本发明可能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如下方式实施:生物信息认证方法及生物信息认证装置,生物信息认证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生物信息认证装置的控制装置,实现这些方法及装置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记录这些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为说明手指放置在指静脉信息输入部的检测元件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指静脉信息的新登记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新登记处理中触摸板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概要图。
图5是表示新登记处理中触摸板的显示画面的其他例子的概要图。
图6是第3实施例中生物信息认证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指静脉信息的更新登记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更新登记处理中触摸板的显示画面的其他例子的概要图。
图9是表示手指放置位置确认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手指放置位置确认处理中触摸板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概要图。
图11是表示手指放置位置确认处理中触摸板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如下顺序进行说明。
A.第1实施例
B.第2实施例
C.第3实施例
D.第4实施例
E.变形例
A.第1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的结构的框图。此生物信息认证装置1000,取得并登记利用者(用户)的指静脉图形的特征量,作为生物信息进行,用于认证。该生物信息认证装置1000具备:用户接口部100,控制部200,特征量提取部300,临时登记数据保管部400,认证处理部500,以及正式登记数据保管部600。
在用户利用生物信息认证装置1000时,用户接口部100对用户和生物信息认证装置1000的信息处理进行中介。该用户接口部100具备指静脉信息输入部110和触摸板120。
指静脉信息输入部110,是使近红外线透过用户手指,并可取得该手指的静脉图形的画像数据的生物信息的摄像元件(检测元件)。用户把作为检测对象的手指放置在指静脉信息输入部110的检测元件上,使自己的指静脉信息被读取。
触摸板120具有显示部的功能,用于在显示画面向用户显示消息。触摸板120具有操作部的功能,用于通过检测出用户触动触摸板120的显示画面中所显示的触摸按钮,来接收来自用户的指示。
控制部200由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的逻辑电路构成。控制部200控制生物信息认证装置1000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数据的收发,并且,在执行以生物信息的登记、认证为主的各种处理时,向各构成部发布执行命令。
特征量提取部300通过控制部200接收指静脉信息输入部110取得的指静脉图形的画像数据,计算出该指静脉图形的特征量。该计算出的特征量数据通过控制部200执行的处理,从认证处理部500或者临时登记数据保管部400中的某一个通过控制部200发送。另外,本说明书中,将由该指静脉图形计算出的特征量数据称为“指静脉信息”。
临时登记数据保管部400由易失性的存储装置构成,在生物信息的新登记处理(下述)和/或者更新登记处理(第2实施例中说明)时,将特征量提取部300计算出的特征量数据暂时保存为临时登记数据。正式登记保管部600由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构成,把在下述的登记确认处理中从用户接收到正式登记指示的临时登记数据作为正式登记数据继续保存。另外,正式登记数据保管部600也可以是用户携带而在认证时使用的IC卡。
认证处理部500对照两个指静脉图形的特征量数据,计算出表示其匹配程度的匹配度。具体说来,在执行用户的认证处理时,认证处理部500通过控制部200从特征量提取部300接收由指静脉信息输入部110取得的指静脉图形的特征量数据(下面把此特征量数据称为“被认证用数据”)。进一步,认证处理部500通过控制部200接收正式登记数据保管部600中登记的正式登记数据。认证处理部500对照这两个特征量来算出匹配度。另外,认证处理部500在下述的登记确认处理中,算出临时登记数据保管部400中所保存的临时登记数据与被认证用数据的匹配度。
在执行用户的认证处理时认证处理部500算出的匹配度在规定值的范围内(例如,80%-100%)时,控制部200判定(认证)为用户是本人。该可被认证的匹配度的范围称作“可认证范围”。通常,在登记和认证时,特征量数据根据其取得状况的变化会有差异。这里,“取得情况的变化”,例如有用户的手指在指静脉信息输入部110的检测元件上放置的状态的变化等。
图2(A)~(C)分别是表示用户的手指YF放置于指静脉信息输入部110的检测元件111上的状态的模式图。在图2(A)中,用户的手指YF与检测元件111s大致平行地放置。在图2(B)中,用户的手指YF在图中的箭头方向上与检测元件111s形成角度来放置。图2(C)中,用户的手指YF如图中的箭头所示,沿其指腹的圆周方向形成角度来放置。
这样,由于用户的手指YF在检测元件上的放置位置根据用户的想法能够自由变动,所以登记和认证时所取得的指静脉信息会有差异。另外,也有可能因为取得信息的误差等其他原因,导致差异的产生。因此,不限于指静脉认证,在生物认证中,为了能够容许这个差异,设定了上述可认证范围,从而抑制即使是本人也无法被认证的可能性(本人否决率)的增大。
但是,如登记时手指的放置位置有显著的特点,认证时该放置位置再现的可能性低的情况那样,被登记的指静脉信息是取得认证时的指静脉信息时可再现的可能性低的数据的情况下,本人否决率依然较高。即,能够抑制那样的再现性低,质量不好的生物信息被登记,从而提高生物认证的认证精度。在本实施例中,随着用户的登记,执行以下说明的新登记处理。
图3是生物信息认证装置1000中控制部200执行的用户的新登记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根据该新登记处理,用户能够将自身的指静脉信息登记到生物信息认证装置1000的正式登记数据保管部600(图1)中。
首先,控制部200经过n次(n为任意正数)取得用户的临时登记用的指静脉信息。具体地,控制部200在触摸板120上显示把手指放置在检测元件上的信息;在指静脉信息输入部110,在检测到用户把手指放置在检测元件上时,取得指静脉图形的画像数据(步骤S100)。接着,控制部200使特征量提取部300从在步骤S100取得的指静脉图形的画像数据算出特征量数据,并将该特征量数据保存到临时登记数据保管部400中(步骤S110)。控制部200重复该动作n次(步骤S120)。即,在临时登记数据保管部400保存该用户的n个特征量数据。该n个特征量数据称为“临时登记候补数据”。
接着,控制部200从临时登记候补数据中选择对于认证处理最合适的数据(步骤S130)。具体来说,选择与n个特征量数据的平均值最接近的特征量数据,作为最合适的数据。作为最合适数据的选择方法,还可以从n个特征量数据中选择中间值,也可以求得各特征量的相关关系来使用。控制部200删除(消除)未被选择的其他临时登记候补数据。另外,在此步骤被选择的临时登记候补数据被称为“临时登记数据”,以上的一系列处理特别称为“临时登记处理”。
控制部200在临时登记处理之后,执行登记确认处理。在此,“登记确认处理”是确认是否可根据临时登记的指静脉图形的特征量数据实际认证用户。通过执行该登记确认处理,能够保证正式登记的特征量数据的质量。
图4(A)表示登记确认处理中触摸板120(图1)上显示的显示画面的一例。在该显示画面121上显示有如下部件:消息显示部122,显示显示给用户的消息;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接收用户操作的两个触摸按钮124,125。
图4(B)是说明照度指示器显示部123的显示的图,在显示画面121中,只图示了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显示了根据在认证处理部500进行认证处理时算出的匹配度而延长的条形图bg。并且,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的条形图bg能够表示可认证范围(80%-100%)的匹配度。
消息显示部122把取得临时登记数据中使用的手指再次放置到指静脉信息输入部110的检测元件111(图2)上的指示显示给用户。控制部200和临时登记处理的步骤S100一样,使指静脉信息输入部取得指静脉图形,使特征量提取部300算出特征量数据(图2:步骤S140)。
然后,控制部200把在临时登记数据保管部400中保存的临时登记数据和在步骤S140算出的特征量数据(被认证用数据)发送到认证处理部500。认证处理部500把送来的两个数据进行对照,算出匹配度(步骤S150)。
在匹配度在可认证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部200使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显示示出该匹配度的条形图bg(步骤S160,步骤S170)。用户参照此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的显示结果,能够判断是否对临时登记数据进行正式登记。具体而言,通过按下显示画面121的正式登记触摸按钮124,能够做出正式登记的指示(步骤S180)。控制部200根据来自该用户的指示,把临时登记数据保存到正式登记数据保管部600,并且把临时登记数据从临时登记数据保管部400中删除(步骤S190)。
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的显示后,用户在不按下正式登记触摸板124的情况下,控制部200看作是用户指示了再确认,并再次重复进行自步骤S140起的处理。另外,在步骤S160,即使匹配度未在可认证范围内的情况下,原则上,同样重复进行自步骤S140起的处理。即,在用户按下正式登记触摸板124来做出正式登记的指示之前,步骤S140-S180的处理都以规定的时间间隔重复进行。此处的步骤S140-S180的处理特别称为“临时登记确认处理”。
在重复进行该临时登记确认处理时,用户如图2(A)~(C)所示,能够自由变换手指的放置,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根据其手指的放置位置的变动而连续变动。因此,用户在该临时登记确认处理期间,根据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的显示,能够从匹配度的变动范围确认当前的临时登记数据的再现性。因为每次认证时匹配度有变动的倾向,所以匹配度最好取比平均可认证范围的下限大的值(例如,可认证范围的中间值以上的值)。即,若在该临时登记确认处理中,匹配度平均以高值为中心变动(例如,90%±5%),则能够判定为临时登记数据的再现性高。相反的,若匹配度平均以低值为中心变动(例如,85%±5%),就能够判定为临时登记数据的再现性低。
这里假设为,不是由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显示匹配度,而是确认可根据临时登记数据认证的情况来进行正式登记。在该情况下,例如,假设在匹配度在80%-85%左右的可认证范围的下限附近,根据临时登记数据,认证取得成功。那么,由于用户不能知道其匹配度的值,所以把该再现性低的临时登记数据进行正式登记,在以后认证时,本人否决率就有可能增大。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对用户显示匹配度。因此,能够减低只能得到平均可认证范围的下限附近匹配度的、质量很低的特征量数据被正式登记的可能性。另外,用户能够根据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的显示,知道匹配度变高的检测元件111上的手指放置位置。即,能够把握住适合认证的手指放置位置,能够减低因手指的放置位置不同而发生否决本人的可能性。
并且,用户参照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的显示的结果,判断为最好再取得临时登记数据的情况下,可按下触摸板120的登记数据再取得触摸按钮123,来使控制部200指示临时登记数据的丢弃(步骤S160,S180,S195)。该情况下,控制部200删除临时登记数据保管部400的临时登记数据,再次进行临时登记处理。
而且,也可以在步骤S160中匹配度极低(例如50%以下)的情况下,和/或在规定时间(例如三分钟)内得不到可认证的匹配度,没有显示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的条形图bg的情况下,控制部200丢弃临时登记数据,重新进行临时登记处理。此种情况下,控制部200也可以通过触摸板120,向用户确认删除临时登记数据。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保证了登记再现性高的生物信息,并且能够减低生物认证中本人否决率,提高认证精度。
B.第2实施例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执行新登记处理时的显示画面121A的结构的概要图。图5(A)除了消息显示部122中显示的消息的内容不同的这一点以及设置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A来替换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的这一点之外,和图4(A)大体相同。并且,第2实施例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的结构及新登记处理的处理步骤和第1实施例相同(图1,图3)。
第2实施例的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A在第1实施例的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增加了示出匹配度的变动基准范围的两个指标123i。这里的“匹配度的变动基准范围”表示认证时能够减低本人否决率的匹配度的变动范围。即,示出了匹配度在两个指标123i之间的范围内变动的情况下,最好将临时登记数据登记为正式登记数据,用户就能够把此种情况作为发出正式登记的指示的判断基准。
图5(B),(C)是显示画面121A上只显示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A的说明图。图5(B)示出匹配度在变动基准范围内时的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A,图5(C)示出匹配度在变动基准范围外时的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A。图5(B)的条形图bg是蓝色,图5(C)的条形图bg是红色。这样,在此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A中,通过条形图bg的颜色变化向用户告知了匹配度从变动基准范围内变化到了变动基准范围外。
另外,显示画面121A的消息显示部122(图5(A))中,在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A的条形图bg的颜色变化,从变动基准范围移到外面的情况下,显示推荐再次取得临时登记数据的消息。在消息显示部122中,也可以还显示使用户能够容易进行合适的判断的指导。
根据第2实施例的结构,由于指标123i能够向用户示出是否应该对临时登记数据进行正式登记的判断基准,用户能够容易做出其判断。因此,能够保证再现性高的生物信息被登记。
C.第3实施例
图6是示出用写入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指静脉信息的IC卡进行用户认证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1000A的框图。图6除在用户接口部100增加了IC卡读写器130的这一点之外,和图1大体一样。
IC卡读写器130是可对所插入的IC卡读取及写入信息的装置。执行认证处理时,用户把登记有生物信息的IC卡插入到IC卡读写器130中。控制部200取得IC卡的指静脉信息,并从用户取得被认证用数据来进行认证处理。另外,向IC卡登记指静脉的处理和第2实施例的新登记处理一样进行。
图7是流程图,示出了在生物信息认证装置1000A中,从以前的IC卡更换成新的IC卡的更新登记时,控制部200执行的更新登记处理的处理步骤。在该更新登记处理中,把旧IC卡中登记的正式登记数据登记到新的IC卡中来继续使用,或者是确认了把新取得的指静脉信息重新登记之后,然后更新登记到新的IC卡中。并且,进行上述确认的处理称为“继续使用确认处理”。
用户把作为更新对象的旧IC卡插入到IC卡读写器130中,并对生物信息认证装置1000A指示为执行IC卡的更新登记处理。控制部200从IC卡中读取登记的指静脉信息,暂时保存在临时登记数据保管部400中(步骤S200)。下面,把该指静脉数据称为“更新对象数据”。
然后,控制部执行继续使用确认处理(步骤S210-S250)。通过此处理,能够保证再现性高的生物信息通过更新登记而被登记。此处理和用图2说明的新登记处理的登记确认处理(步骤S140-S180)一样执行,下面说明不同点。
图8是表示执行继续使用确认处理时,触摸板120中显示的显示画面121B结构的概要图。图8除消息显示部122中显示的消息内容不同的这一点和显示的两个触摸按钮126,127不同的这一点以外,和图5(A)大体相同。
显示画面121B的继续使用触摸按钮126是把更新对象数据登记到新IC卡中继续使用的情况下,用户选择的触摸按钮。新取得触摸按钮127是,与更新对象数据不同地另外取得新指静脉信息并登记到新IC卡时,用户所选择的触摸按钮。
显示画面121B的消息显示部122中,向用户显示把手指放置到传感器上的指示,和两个触摸按钮126,127的说明。另外,当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A中示出的匹配度比变动基准范围低时,消息显示部122显示推荐按下新取得触摸按钮127的消息。
控制部200—检测出用户在指静脉信息输入部110的检测元件111(图2)上放置了手指,就开始取得被认证用数据(图7,步骤S210)。然后,控制部200在认证处理部500对被认证用数据和更新对象数据进行对照(步骤S220)。当此时计算出的匹配度在可认证范围内时,显示在显示画面121B的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A中。在用户按下触摸按钮126,127这两个中的任意一个按钮之前,反复进行上述的继续使用处理。
在步骤S230中匹配度在可认证范围外的情况下,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A中不显示匹配度。因此,即使是没有在IC卡中登记的非正式用户的第三人实施了IC卡的更新登记处理的情况下,第三人也不能知道登记的指静脉信息和第三人的指静脉信息的匹配度。因此,能够抑制第三者的恶意行为,例如能够抑制第三人把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A的匹配度作为指标来实施冒充行为的情形等。
在步骤S250,用户在按下继续使用触摸按钮126的情况下,控制部200使IC卡读写器130删除旧IC卡数据。接着,控制部200对用户发出把IC卡读写器130中的旧IC卡更换成新IC卡的指示,更换完成后,把更新对象数据写入新IC卡中(步骤S270)。
在步骤S230、S250,用户在按下新取得触摸按钮127时,控制部200执行旧IC卡的消除,并删除临时登记数据保管部400的更新对象数据,来开始用于取得指静脉信息的处理(步骤S290)。步骤S290的处理步骤和第1实施例中说明的新登记处理(图3)一样执行,把取得的临时登记数据正式登记到IC卡中。
这样,根据第3实施例的结构,通过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A的显示,用户能够知道已登记的更新对象数据的再现性的高低。因此,能够保证再现性高的指静脉信息被更新登记。另外,在能够判断更新对象的指静脉信息的再现性高的情况下,不取得新的指静脉信息,就能够继续使用上述该指静脉信息,从而能够高效地执行更新登记处理。
D.第4实施例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中生物信息认证装置中执行的手指放置位置确认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手指放置位置确认处理”是在执行认证处理时,用于使用户确认指静脉信息输入部110的检测元件111(图2)上的适合放置手指的位置的处理。并且,第4实施例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的结构和第3实施例一样(图6)。
控制部200从用户插入到IC卡读写器中的IC卡中读取已登记的指静脉信息,发送到认证处理部500(步骤S300)。下面,将该指静脉信息称为“已登记数据”。控制部200在触摸板120上显示有关处理的执行的指导(步骤S310)。
图10(A)是表示触摸板120中显示的指导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概要图。该显示画面121B中,设置了消息显示部122,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B和确认用触摸按钮128。
在显示画面121B的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B中,代替第3实施例的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A(图8)的表示匹配度的变动基准的两个指标123i,而设置了表示匹配度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的指标123mn、123mx,作为匹配度的变动履历。据此,用户能够知道匹配度变动的范围,能够作为用于确定适合认证的手指放置状态的大体标准。
在消息显示部122中,显示如下内容的信息:把手指放置到指静脉信息输入部110的检测元件111(图2)上,并按照画面的指示逐渐变动检测元件111上的手指的放置位置。具体地,沿着手指在检测元件111上被放置的面的方向(平面方向)位移一定的角度来缓慢往复运动手指的消息。另外,在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B上显示的匹配度在最大值附近时,显示按下确认用触摸按钮128的消息。即,通过按照该指导显示进行操作,用户能够确认适合认证的沿检测元件111的面方向的手指的放置角度。
控制部200一检测出手指放置在检测元件111上,就由指静脉信息输入部110以及特征量提取部300取得指静脉信息(S320)。该指静脉信息称为“确认用数据”。控制部200使认证处理部500计算出确认用数据和已登记数据的匹配度(步骤S330)。
在计算出的匹配度在可认证范围内的情况下,使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B显示匹配度。在用户按下显示画面121B的确认用触摸按钮128之前,重复进行前面的步骤S320-S350的步骤,其间,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B的匹配度与用户的手指的放置位置的变化联动而连续变动。另外,对应于该匹配度的变动,两个指标123mn、123mx的位置也变动,并显示匹配度的变动范围。用户据此就能容易判断匹配度是否在最大值的附近。另外,该重复进行的步骤S320-S360的处理称为“手指位置调整处理”。
若按下确认用触摸按钮128,控制部200就在变更指导显示之后,执行同样的手指位置调整处理(步骤S370)。控制部200更新触摸板120的指导显示(步骤S310)。
图10(B)除消息显示部122上显示的消息内容不同的这一点以外,和图10(A)大体相同。在消息显示部122上,显示如下内容的消息:保持通过目前为止的手指位置调整处理来确定的手指在面方向的角度的同时,进一步使手指的放置状态变动。具体地,显示使检测元件111上放置的手指在该手指的腹部的圆周方向上转动和往复运动的内容。另外,在消息显示部122,和前工序一样,在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B在最大值附近时,显示按下确认用触摸按钮128的消息。即,通过按照该指导显示来操作,用户能够确定适合认证的沿手指的腹部的圆周方向的手指的放置角度。
此后,直至用户按下确认用触摸按钮128之前,控制部200再次重复进行手指位置调整处理。用户一旦按下确认用触摸按钮128,控制部200就视为一系列的手指位置确认处理结束,并在触摸板120上显示指导(步骤S380)。
图11(A)是示出步骤S380中触摸板120上显示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在该显示画面121C上,显示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手指位置确认处理来确定的手指的放置状态是认证时最合适的放置状态的内容。
另外,图11(B)(C)分别示出在步骤S380显示于触摸板120上的其他的例子。图11(B)是在步骤S340计算出的匹配度在可认证范围之外的情况下,控制部200使触摸板120显示的显示画面。由于放置于检测元件111上的手指的种类和已登记的用于取得指静脉信息的手指有可能不同,所以在该显示画面121D中显示推荐变更为不同种类的手指后再次执行手指放置位置确认处理的内容。
图11(C)是在步骤S340中,仅在规定的时间内,即使重复进行步骤S320-S350的确认处理,匹配度的最大值也比规定的值(例如,85%以下)低的情况下,控制部200使触摸板120显示的显示画面。由于已登记的指静脉信息的再现性有可能低,所以在该显示画面121E上显示推荐再次登记指静脉信息的内容。
这样,由于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B显示匹配度,以及作为匹配度的变动范围的履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用户就能够把握检测元件111(图2)上的手指的合适的放置状态,能够减低认证时的本人否决率。另外,对应于匹配度的值给用户指示适当的指导,能够促进用于提高认证精度的处理的执行。
E.变形例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也有可能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例如也有可能以下的变形。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将由硬件实现功能的一部分结构换成软件,相反地,也可以把由软件实现功能的一部分结构换成硬件。例如,特征量提取部300和认证处理部500的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由控制部200以程序的形式来实现。
E1.变形例1
上述实施例,虽然采用指静脉信息作为生物信息,例如也可以采用指纹,虹膜,脸等其他种类的生物信息。
E2.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通过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123A、123B,可视地显示匹配度来告知用户,但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向用户告知匹配度。例如,不采用条形图,也可以采用颜色变化和/或者数字显示等其他视觉手段告知用户,也可以采用声音等听觉手段告知用户。此外他的,也可以采用对应于匹配度的振动强度的变化等触觉手段告知用户。这样,作为告知用户匹配度的手段,只要是通过人的五官的认知的手段就可以。
E3.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例中,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123A、123B虽然显示可认证范围之内的匹配度,但也可以显示可认证范围之外的匹配度。相反的,匹配度是可认证范围之外的低值的情况下,也可以显示匹配度来警告用户。
E4.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例中,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123A、123B显示了匹配度,但也可以除匹配度之外,或者代替匹配度,来显示在认证处理部500反复对照而变动的匹配度的平均值。另外,虽然在上述第4实施例的手指放置位置确认处理中,使用了显示匹配度变动的范围的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B,但也可以在新登记处理和/或更新登记处理中使用该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B。
E5.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在生物信息的新登记处理,更新登记处理,手指放置位置确认处理中,在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123A、123B显示匹配度,但也可以在其他处理中显示。例如,如认证处理那样,也可以在生物信息之间的对照处理中,进行匹配度指示器显示部123、123A、123B的显示。
E6.变形例6
在上述第3实施例中,虽然执行IC卡中登记的指静脉信息的更新登记处理,但也可以在正式登记数据保管部600等其他存储介质里登记的指静脉信息的更新登记时,执行同样的更新登记处理。

Claims (7)

1.一种认证生物信息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生物信息存储部,存储作为认证基准的已登记的第1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取得部,取得作为认证对象的第2生物信息;
认证执行部,执行认证处理,该认证处理求得上述第1和第2生物信息的匹配度;以及
认证结果告知部,将上述认证执行部的认证结果告知用户,
上述认证执行部计算第2生物信息相对于上述第1生物信息的匹配度,并且上述认证结果告知部将上述匹配度告知上述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认证执行部在上述生物信息取得部上放置有生物的期间,反复计算上述匹配度,在每次计算出上述匹配度时,上述认证结果告知部向上述用户告知上述匹配度。
3.如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认证结果告知部将经过多次计算出的上述匹配度的范围告知上述用户。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
具备登记执行部,该登记执行部执行上述第1生物信息的更新登记,
上述第1生物信息包括正式登记的正式登记生物信息和正式登记前的临时登记生物信息,
上述认证执行部计算出上述临时登记生物信息和上述第2生物信息的匹配度,并且,上述认证结果告知部向上述用户告知上述匹配度,
上述登记执行部根据上述用户的指示,将上述临时登记生物信息作为上述正式登记生物信息执行更新登记,或者将上述临时登记生物信息不进行正式登记而消除。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认证结果告知部仅在上述匹配度比规定值大时,执行上述匹配度的告知。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认证结果告知部根据上述匹配度的值,将用于提高上述匹配度的、与上述第2生物信息的取得方法相关的指导告知上述用户。
7.一种生物信息的登记方法,应用于使用生物信息认证用户的生物信息认证装置,该生物信息的登记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
(a)上述生物信息认证装置取得上述用户的第1生物信息进行临时登记的步骤;
(b)上述生物信息认证装置取得上述用户的第2生物信息,并且计算出上述第1和第2生物信息的匹配度的步骤;
(c)上述生物信息认证装置向用户告知上述匹配度的步骤。
CNA2008101708892A 2007-10-23 2008-10-23 生物信息认证装置及生物信息的登记方法 Pending CN1014197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75085A JP2009104379A (ja) 2007-10-23 2007-10-23 生体情報認証装置及び生体情報の登録方法
JP275085/2007 2007-10-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9730A true CN101419730A (zh) 2009-04-29

Family

ID=40630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708892A Pending CN101419730A (zh) 2007-10-23 2008-10-23 生物信息认证装置及生物信息的登记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104379A (zh)
KR (1) KR101056809B1 (zh)
CN (1) CN101419730A (zh)
BR (1) BRPI0804596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3845A (zh) * 2009-09-11 2012-05-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生物体认证装置、生物体认证系统和生物体认证方法
CN103460244A (zh) * 2011-03-29 2013-12-18 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生物体认证装置、生物体认证系统以及生物体认证方法
CN104408343A (zh) * 2014-11-09 2015-03-11 河南华辰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认证系统对生物特征识别的一种阈值计算方法
CN109635703A (zh) * 2018-12-05 2019-04-16 成都牧云慧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间断登记并持续进行基准数据更新的识别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5783B (zh) * 2013-08-20 2014-12-10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家用体重秤的使用者身份识别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30409A (ja) * 1996-06-13 1997-12-22 Katsuhiko Okada メンバー管理装置
JP3695899B2 (ja) * 1997-06-04 2005-09-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指紋照合装置
JP2002236665A (ja) 2001-02-09 2002-08-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個人認証装置
JP4230154B2 (ja) * 2002-03-04 2009-02-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指紋入力装置
JP4575060B2 (ja) * 2004-07-23 2010-11-04 株式会社山武 指紋登録方法および指紋登録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3845A (zh) * 2009-09-11 2012-05-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生物体认证装置、生物体认证系统和生物体认证方法
US9373047B2 (en) 2009-09-11 2016-06-21 Fujitsu Limited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device,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method
CN103460244A (zh) * 2011-03-29 2013-12-18 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生物体认证装置、生物体认证系统以及生物体认证方法
US9098755B2 (en) 2011-03-29 2015-08-04 Fujitsu Frontech Limited Biometrics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biometrics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biometrics authentication method
CN103460244B (zh) * 2011-03-29 2016-02-10 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生物体认证装置、生物体认证系统以及生物体认证方法
CN104408343A (zh) * 2014-11-09 2015-03-11 河南华辰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认证系统对生物特征识别的一种阈值计算方法
CN104408343B (zh) * 2014-11-09 2017-03-29 河南华辰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认证系统对生物特征识别的一种阈值计算方法
CN109635703A (zh) * 2018-12-05 2019-04-16 成都牧云慧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间断登记并持续进行基准数据更新的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04379A (ja) 2009-05-14
KR20090041340A (ko) 2009-04-28
BRPI0804596A2 (pt) 2010-07-20
KR101056809B1 (ko) 2011-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80720B1 (en) Wearable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KR101869433B1 (ko) 휴대용 전자장치의 사용자를 가이드하는 방법
AU2016100076B4 (en) Use of a biometric image in online commerce
CN101419730A (zh) 生物信息认证装置及生物信息的登记方法
KR20210005210A (ko) 생체측정 인증의 구현
KR100526699B1 (ko) 네트워크 게임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03931163A (zh) 控制对移动装置的存取
CN102043944A (zh) 生物体认证装置及生物体认证方法
CN109428969A (zh) 双屏终端的边缘触控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547035B1 (ja) ゲームプログラム、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KR20130138090A (ko) 게임 제어 장치, 게임 제어 방법, 프로그램, 및 게임 시스템
WO2013069372A1 (ja) 生体認証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自動取引装置
CA2975589A1 (en) Web integration, timing, access, and distribution control
JP7422362B2 (ja) コンテンツ提供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
JPWO2010098379A1 (ja) 生体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生体情報管理方法
KR102031177B1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정보 처리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JP6372396B2 (ja) 情報伝達システム
JP2017091496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97223B2 (ja)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管理方法
JP3701876B2 (ja) ビデオゲーム装置
CN108475305A (zh) 由用户的交互式和直观认证来授权动作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JP5385012B2 (ja) 電子カルテ装置及び電子カルテプログラム
JP2005044121A (ja) 個人認証装置および個人認証方法
JP2020074910A (ja) 電子機器、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KR20160055406A (ko) 인지능력을 측정하는 게임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