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8492B - 具有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8492B
CN101418492B CN2008101701624A CN200810170162A CN101418492B CN 101418492 B CN101418492 B CN 101418492B CN 2008101701624 A CN2008101701624 A CN 2008101701624A CN 200810170162 A CN200810170162 A CN 200810170162A CN 101418492 B CN101418492 B CN 1014184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ving
cutting
set amount
amount
l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01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8492A (zh
Inventor
山崎宏喜
绀谷英之
松本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udakom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18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8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8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8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51/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Automatic stop motions
    • D03D51/06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Automatic stop motions using particular methods of stopping
    • D03D51/08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Automatic stop motions using particular methods of stopping stopping at definite point in weaving cycle, or moving to such point after stopping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51/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Automatic stop motions
    • D03D51/02General arrangements of driving mechanism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JAUXILIARY WEAVING APPARATUS; WEAVERS' TOOLS; SHUTTLES
    • D03J1/00Auxiliary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r associated with looms
    • D03J1/001Cloth or warp beam replace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JAUXILIARY WEAVING APPARATUS; WEAVERS' TOOLS; SHUTTLES
    • D03J1/00Auxiliary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r associated with looms
    • D03J1/20Measuring length of fabric or number of picks wov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机,旨在提供一种在切削织造中,在织造中的任何情况下变更织造量时,不会损害作业性而可变更织造量的同时,在下次以后的切削织造中织造量不会过于不足而确实维持的具有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机。在具有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机中,在织造中计测织造量的同时,判断计测值是否达到设定量,在达到设定量时执行用于切削的预定动作,该切削织造控制装置具有:作为设定量设定第一设定量和第二设定量的织造量设定器、输出从第一设定量向第二设定量的切换指令的手动指令输出器,切削织造控制装置在织造开始后进行基于上述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若在计测值达到第一设定量之前输入切换指令,则进行基于第二设定量的上述判断,并且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以后,自动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

Description

具有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气囊或毛巾等织造、按每预定的织造量从织机取下织布的切削织造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开平9-3749号公报([0024]~[0027])公开了气囊或毛巾等一般通过按每预定的织造量从织机取下的、所谓切削织造生产,在织造设定的织造量之后,转移到预定的动作、例如织造切断用切削端,在织造切削端以后转移到成为下回切削的毛巾等的织造,若切削端到达织布路经上的切削位置,换言之,若对应于所设定的织造量的织布的终端部到达织布路径上的切削位置,则作业者在切削端部切断织布而从织机取下的同时,将新的布卷辊装载于织机。
但不足之处是以作业时间、下个工序的要求等时间制约为理由,存在在达到设定的织造量之前早期切削的情况。而且,根据生产批量,若按设定的织造量在织布卷径有余量,则存在作业者在织造中目视或计测织布卷径而进行判断的现象,在达到设定的织造量以后也继续织造,存在使织造量比通常多而切削的现象。
在用这样设定的织造量以外切削时,作业者需要等到对应于期望的织造量的织布的终端部到达上述切削位置而可进行切削为止,生产性、作业性变差。
另外,作为对策之一考虑如下技术:当对应于所设定的织造量的织布的终端部到达上述切削位置时,自动停止织机的同时,在织造中可将织造量的设定量变更为期望的织造量。此时,在下次切削织造中,需要使设定量返回原来设定量的作业以外,由于作业者之间的交接错误等人为错误而有可能设定量连续多次不能返回到原来,直到发现织造量过于不足,包括下个工序使生产效率下降,或使生产管理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实情而提出的,在切削织造中,在织造中的任意情况下暂时变更织造量时,不损害作业性而可变更织造量,并且,在下次以后的切削织造中,织造量不会过于不足而可以确实维持充足的织造量。
本发明的前提是具有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机,该切削织造控制装置在织造中计测织造量的同时判断计测值是否达到设定量,并在达到设定量时执行用于切削的预定动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作为上述设定量设定第一设定量和第二设定量的织造量设定器、输出从第一设定量向第二设定量的切换指令的手动指令输出器,切削织造控制装置在开始织造后进行基于上述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若在计测值达到第一设定量之前输入上述切换指令,则进行基于上述第二设定量的上述判断的同时,在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以后,自动切换为基于上述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
本发明还可以: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以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以后的织造量、或者达到第二设定量以后的预定时刻为起点,时间达到预定值时,切削织造控制装置自动切换为基于上述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作为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以后的织造量,使用传感器测定织造长度以外,可以以织机主轴的1转作为1步骤,根据积算步骤数测定达到第二设定量以后的织造量,若织造量达到预定值,则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可以将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以后的织造量的预定值设为0,此时,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的同时,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而且,可以将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以后的预定时刻作为起点,使用计时器计测时间,在预定时间后切换,作为上述预定时刻使用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的时刻、从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的时刻仅织造预定预定步骤数的时刻等。
而且,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上述用于切削的预定动作包括输出织机停止信号的动作,切削织造控制装置在由手动操作的织机的再起动时为止的预定时期或再起动以后的预定时期自动切换为基于上述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
而且,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上述用于切削的预定动作在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以后也继续织造的同时,对应于第二设定量的织造的织布终端部到达织布路径上的预定位置时,停止报知或织机。作为报知,点亮、熄灭专用报知灯以外,按照与通常的停止时相同或不同的模式点亮、熄灭织机停止灯。
作为第二设定量,可以输入第二设定量本身而设定,但是,进一步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织造量设定器预先存储有追加织造量,若输入上述切换指令,则作为上述第二设定量设定在输入的时刻的计测值相加追加织造量的值。
而且,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织机具备切换指令的取消开关,切削织造控制装置在基于第二设定量的上述判断中被操作取消开关,则在该操作时刻达到第一设定量及第二设定量之前的情况下,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上述判断。
而且,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织机具备基于第二设定量的上述判断的重复开关,切削织造控制装置执行基于第二设定量的上述判断,在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后的织造中,自动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若在计测值达到第一设定量及第二设定量之前被操作重复开关,则切换为基于第二设定量的上述判断。
根据技术方案1,操作指令输出器,将计测值是否达到设定量的判断切换为基于第二设定量的判断时,切削织造控制装置在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时执行用于切削的预定动作,所以,如同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时,确保切削的作业性。而且,切削织造控制装置在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以后,自动切换为基于上述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所以在下次以后的切削织造中不需要回到基于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的作业以外,不发生人为的错误而确保织造量不会过于不足。
根据技术方案2,以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以后的织造量、或者达到第二设定量以后的预定时刻为起点,时间达到预定值时,自动切换为基于上述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所以确实回到基于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
根据技术方案3,在织机再起动时为止的预定时期或再起动以后的预定时期,自动切换为基于上述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所以在织机再起动后的切削织造中,不需要由作业者的特别的切换作业,确实进行基于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
根据技术方案4,在对应于第二设定量的织造的织布终端部到达织布路径上的预定位置时,使报知或织机停止,所以作业者操作指令输出器而切换为基于第二设定量的判断以后,可从织机离开而进行其他作业,提高生产性。
根据技术方案5,织造量设定器预先存储有追加织造量,若输入切换指令,则作为第二设定量设定在输入的时刻的计测值相加追加织造量的值,所以,作业者不需要将计测值和追加织造量相加而设定第二设定量,提高作业性以外,回避因计算错误、输入位数多的数字时的输入错误引起的织造量异常。
根据技术方案6,应对错误地切换为基于第二设定量的判断的情况等,可回到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以外,操作取消开关,暂时回到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后,通过设定新的第二设定量,而可变更第二设定量的设定。从而,在上述指令输出器除了输出从第一设定量向第二设定量的切换指令的功能以外,不附加输出从当前的第二设定量向其他的第二设定量的切换指令的新的功能,而能够对应于期望的织造量的变更。即,织造量设定器预先存储有追加织造量,若输入切换指令,则即使在将输入时刻的计测值相加追加织造量的值设定为第二设定量的情况下,而且在输入第二设定量本身而设定为第二设定量的情况下,也操作取消开关而可以暂时回到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所以,在上述指令输出器不附加新的功能而可以变更为期望的织造量。
根据技术方案7,可容易得到上次的切削织造中的第二设定量的织造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对应于织造量以时间序列表示基于切削织造的设定量的判断切换和用于切削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是对应于织造量以时间序列表示基于切削织造的设定量的判断切换和用于切削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毛巾织的综片、钢筘、织布移动式起毛圈装置的一部、及卷取装置的说明图。
图4是毛巾织机的控制模块线图。
图5是表示基于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造量的判断顺序和用于切削的动作顺序的流程图,表示顺序的前半处理。
图6是表示根据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造量的判断顺序和用于切削的动作顺序的流程图,表示顺序的中途的处理。
图7是表示基于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造量的判断顺序和用于切削的动作顺序的流程图,表示顺序的后半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图2是在适用本发明的切削织造的实施例中,对应于织造量以时间序列表示计测值是否达到设定量的判断切换和用于切削的预定动作的图,从图右侧朝向左侧前进的时间序列。图1表示结束上次的切削织造后,再开始切削织造,在织造中变更为基于第二设定量的判断而自动停止织机以后,再开始下次切削织造为止;图2表示在织造中变更为基于第二设定量的判断之后,返回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的切削织造。图3表示本发明适用于作为织机具备织布移动式起毛圈装置5的毛巾织机,并表示该毛巾织机的综片2、钢筘3、织布移动式起毛圈装置5的一部分及卷取装置。图4是毛巾织机的控制模块线图,表示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为了切削而执行的动作。图5~图7是表示基于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的织造量的判断顺序和用于切削的预定动作顺序的流程图,表示一部分通过作业者的织机运转开始作业、切削作业。
如图3所示,毛巾织机分别从配置在经纱路径的上流侧的未图示的毛圈经纱的经轴、及地经纱的经轴送出经纱1,经纱1经由综片2、及钢筘3引导到织布4的织口。打纬未图示的纬纱,经纱1和纬纱成为织布4,织布4经由沿着织布路径依次配置在织口下流侧的起毛圈装置5、卷布辊6、多条压辊7缠绕在布卷辊8。
织布移动式起毛圈装置5,在织造毛圈组织时,通过将织布4向经纱方向移动,而使织口位置位移,在织口位置向钢筘3前进的夹纬时,毛圈经纱伴随打纬松弛为环状而形成毛圈。1片毛巾9,即1单位设计图案的毛巾9,正确的是由1单位设计图案的织造织成的毛巾9通常包括起毛圈装置5动作织造的毛圈组织、和起毛圈装置5动作织造的毛圈组织、和起毛圈装置5在不动作状态下织造的卷边组织,卷边组织通常配置在毛圈组织两端,但除了两端以外也有配置在毛圈组织之间的情况。而且,根据单位设计图案,1片毛巾9仅由毛圈组织形成,存在不包括卷边组织的情况。毛巾9的织造,以基于1单位设计图案的织造的毛巾9为1单位织造量即1片毛巾,反复进行基于1单位设计图案的织造,而生产预定的织造量(织造片数)的毛巾9。毛巾9的织造,将织布4按每个预定的织造量、即每个预定的片数切断而从织机取下,一般进行所谓切削织造。在本实施例的切削织造中,接连于与预定织造量的织造对应的织布4的终端部41而织造切削端11,使切削作业容易。切削端11根据切削端图案织造,由卷边组织或与卷边组织不同的切削端专用的组织而形成,在起毛圈装置5不动作状态下被织造,不包括毛圈组织。在本实施例的切削织造中,接连于达到预定织造量而织造织布4的终端部41,开始基于切削端图案的切削端织造,经过构成切削端图案的步骤、正确的是以织机主轴17的1转为1步骤而构成切削端图案的步骤织造切削端11,如图1、图3所记载,切削端11与终端部41邻接而仅织造B长度。接连于切削端11的织造而执行根据1单位设计图案的织造、即成为下次切削的织布4的织造,如图1、图3所记载,从开始1单位设计图案的织造到S步骤为止进行织造以后,在本实施例中织机被自动停止。由此,根据1单位设计图案的织布4仅织造C长度,在织造第1片或第几片毛巾9的中途,织机被自动停止。图3是表示:织造量达到设定量而织造切削端11,接续切削端11成为下次切削的1单位设计图案的织布4仅织造预定的S步骤后,织机被自动停止的状态。在织造切削端11后,通过1单位设计图案的织布4仅织造预定的S步骤,从而切削端11比卷布辊6位于下流侧。织布4的切削端11的上流侧被把持在卷布辊6、压辊7,可进行切削端11处的切断,回避由切断造成的松弛。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有步骤数S,使得在切削端11到达下流侧压辊7和布卷辊8之间的状态下织机自动停止而,使切削作业的作业性良好。
图3所示的织布移动式起毛圈装置5包括:未图示的驱动装置、以下端部为支点的左右一对摇动杆12、中间部连接在驱动装置的同时,一端连接在摇动杆12的中间部的连动杆13、两端固定在左右一对摇动杆12的上端部,向织幅方向横跨的起毛辊14。连动杆13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承地经纱的未图示的张紧辊的未图示的摇动杆,起毛辊14和张紧辊通过驱动装置经由连动杆13连动,沿前后方向即经纱方向被驱动。由此,卷挂在起毛辊14的织布4与起毛辊14一起向经纱方向移动。此时,上述张紧辊向与毛圈辊14同一方向连动移动,因此,伴随织布4的移动的经纱路径长度的变化被吸收,因此,即使织布4向后侧(送经侧)移动也不产生由地经纱张力减小引起的松弛,而且,即使向前侧(卷取侧)移动,也不会施加由地经纱张力增大造成的过张力,织布4的织口确实向经纱方向位移。
接着,根据图4的毛巾织机的控制模块线图,说明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用于执行织造量监视动作的控制。织机根据来自织机控制装置15的指令驱动电动机16,而电动机16旋转织机主轴17。连接在织机主轴17的编码器18检测主轴旋转角,向织机控制装置15、及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输出主轴旋转角信息。
织机控制装置15输入来自编码器18、设计图案设定器21、及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以及未图示的开口图案设定器、引纬图案设定器、起毛圈图案设定器等的信号。而且,织机控制装置15利用这些输入信号驱动起毛圈装置5等的各种装置。
设计图案设定器21在织机控制装置15设定1单位设计图案和切削端图案。织机控制装置15根据基于主轴旋转角信息的图案的当前时刻步骤进度信息、和构成由设计图案设定器21设定的图案的步骤数的信息,掌握当前时刻步骤为图案的最后步骤的情况,在每1单位设计图案及切削端图案的最后步骤,将终端信号输出到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
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计测织造量,判断计测值是否达到设定量,在达到设定量时执行用于切削的预定的动作。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用于切削的上述预定动作是如下一连串的动作: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向织机控制装置15输出切削端织造开始指令,根据切削端织造开始后的织造量,在认为切削端11到达了织布路径上的切削位置时,向织机控制装置15输出织机停止指令。
作为计测值的判断基准的设定量用连接于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的织造量设定器22设定。织造量设定器22作为设定量设定切削织造的1单位设计图案的织造量(织造片数即毛巾片数),具备第1织造量设定部23和第2织造量设定部24。
第1织造量设定部23设定切削织造的织造量为通常的设定量、即第一设定量。
第2织造量设定部24根据作业者的判断等设定变更第一设定量时的设定量、即第二设定量。在本实施例中,第2织造量设定部24由输入器25、存储器26、运算器27构成。若作业者在输入器25输入1以上的片数而执行登记作业,则被输入的片数作为追加织造量被保存在存储器26,即,被登记在存储器。通过作业者操作,若从指令输出器32输入切换为第二设定量的指令,则运算器27读取登记在存储器26的追加织造量的同时,运算第二设定量而将该第二设定量输出到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即,运算器27将读取出的追加织造量、和从数片器28经由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而输入的当前计测值即来自指令输出器32的指令输入时刻的计测值(织造片数)相加,将运算值作为第二设定量输出到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
在每次设计图案终端信号从织机控制装置15通过1单位设计图案的最后步骤经由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输入,数片器28在保存的积算值加1的同时,将积算值即计数作为计测值输出到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判断上述计测值是否达到设定量,上述计测值达到第一设定量或第二设定量时,将连接在织布4的终端部41的切削端11的织造开始指令输出到织机控制装置15。此外,若切削端11的织造结束,则复位信号从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输入到数片器28,数片器28将积算值即计测值设为0。
而且,在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连接有停止步骤数设定器29、及计步器31。停止步骤数设定器29将在结束切削端11的织造后执行的1单位设计图案的织造的步骤数即织机主轴17的1转作为1步骤而设定步骤数S。
若切削端11的织造结束,即,在切削端图案的最后步骤,切削端终端信号从织机控制装置15向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输出。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若输入切削端终端信号,将复位信号输出到计步器31,并将计步器31的积算值即计测值复位。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根据来自编码器18的主轴旋转角信息掌握织机主轴17的1转即织造的1步骤,在每1步骤向计步器31输出脉冲信号作为计数UP信号。计步器31根据计数UP信号积算织造的步骤数,将积算值作为计测步骤数向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输出。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若从计步器31输入的计测步骤数达到由停止步骤数设定器29所设定的步骤数S,则向织机控制装置15输出织机停止信号。由此,织机在切削端11到达织布路径上的切削位置的状态下停止。
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还连接有重复开关33、取消开关34、显示器35、及报知灯36。
重复开关33被手动操作,将再次执行基于上次切削织造的第二设定量的判断的指令向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输出。在本实施例中,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不论上次切削织造的判断基于第一设定量或第二设定量,而将上次切削织造中的织造量存储即保存到这次的切削织造的切削端织造结束,通过根据来自重复开关33的上述指令读取,从而可再次执行基于上次切削织造的第二设定量的判断。但是,仅在上次切削织造的判断基于第二设定量时保存上次的织造量也可。
取消开关34被手动操作,将取消基于第二设定量的判断的指令即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的指令向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输出,根据来自取消开关34的指令,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
显示器35显示计测值(当前为止的织造片数)、第一设定量、第二设定量、由第2织造量设定部24输入的追加织造量(登记片数)、以及存储于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的上次或这次的切削织造的织造量。
在结束切削织造时,即,在切削端11被织造并被认为切削端11通过之后的织造到达织布路径上的切削位置时,随着织机自动停止,点灯信号从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输出,报知灯36点亮或熄灭。而且,报知灯36在本实施例中被自动熄灯,在下次的切削织造的织机开始运转时,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执行停止熄灯信号的输出、或点灯信号的输出停止。
根据图5~图7的流程图,包括一部分由作业者的操作、作业说明基于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的织造量的判断顺序、用于切削的预定动作顺序。
首先,说明仅执行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的情况即没有切换指令或重复指令的情况。
在图5所示的STEP1中,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自动地执行基于第一设定量的计测值的判断。若作业者操作开始运转开关,则织机控制装置15驱动电动机16而使织机主轴17旋转的同时,向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输出切削织造开始信号,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根据切削织造开始信号使报知灯36熄灯。
接着,前进到STEP2,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判定是否有1单位设计图案的终端信号的输入。开始运转之后成为“否”,“否”时,到有1单位设计图案的终端信号的输入为止继续该判定处理。而且,根据基于来自编码器18的主轴旋转角信息的1单位设计图案的当前时刻的步骤进度信息、和构成由设计图案设定器21设定的1单位设计图案的步骤数的信息,掌握当前时刻的步骤为1单位设计图案的最后步骤,织机控制装置15向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输出1单位设计图案的终端信号。由此,若1单位设计图案的织造结束,则成为“是”的判定,在“是”时,前进到STEP3,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向数片器28输出脉冲信号作为计数UP信号,数片器28在到止为止的积算数即计数上加1。
然后,前进到STEP4,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判定是否输入重复指令。由于是没有重复指令时的说明,所以判定成为“否”,“否”时,前进到STEP5,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判定是否有来自指令输出器32的切换指令的输入。由于是没有切换指令的时的说明,所以判定成为“否”,“否”时,前进到STEP11,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判定数片器28的计数、准确的是由数片器28的计测值是否达到第一设定量(在切削织造中设定的第1织造片数)。由于作为第一设定量设定有大于1的数,所以判定成为“否”,在“否”时,再次返回STEP2。继续织造,在反复STEP1~5及11的处理中,在STEP11中数片器28的计测值与第一设定量一致,成为“是”。
“是”时,前进到图7所示的STEP31,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向织机控制装置15输出切削端11的织造开始指令。然后,前进到STEP32,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判定是否有切削端终端信号的输入。切削端11的织造开始后,此判定成为“否”,继续此判定处理。而且,根据基于来自编码器18的主轴旋转角信息的切削端图案的当前时刻的步骤进度信息、和构成由设计图案设定器21设定的切削端图案的步骤数的信息,掌握当前时刻的步骤为切削端图案的最后步骤的情况,织机控制装置15向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输出切削端图案的终端信号。通过终端信号的输入,判定成为“是”,在“是”时,前进到STEP33,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向计步器31输出复位信号。而且,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抹去上次切削织造量(织造片数)的存储的同时,存储由数片器28的计测值即这次的切削织造量(织造片数)以后,向数片器28输出复位信号。而且,织机控制装置15在切削端织造结束以后继续进行织造,再开始基于1单位设计图案的织造。
之后,前进到STEP34,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判定计步器31的计数即从计步器31输入的计测步骤数是否达到由停止步骤数设定器29设定的预定步骤数S。在再开始1单位设计图案的织造的时刻,该判定成为“否”,继续该判定处理。若计测步骤数与步骤数S一致而判定成为“是”,则前进到STEP35,织机控制装置15输出织机停止信号的同时,向报知灯36输出点灯信号。由此,织机在切削端11到达织布路径上的切削位置的状态下停止的同时,通过报知灯36的点亮或熄灭催促作业人员切削作业。而且,将成为计测值的判断基准的切削织造量的设定量设定为第一设定量。切削织造量已设定为第一设定量,所以,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作为切削织造量维持第一设定量。然后,前进到STEP36,织机控制装置15自动停止织机。作业者进行切削作业,在与织造量为第一设定量的织布4的终端部41连接的切削端11,大致在中央部分切断,从织机取下织布4,并且将下次的切削织造用布卷辊8装载于织机。接着,前进到STEP37,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判定是否输入重复指令。由于是没有重复指令时的说明,所以判定成为“否”。“否”时,前进到STEP38,判定织机运转是否开始。在STEP38中,判定为“否”时,通过返回STEP37,继续执行是否输入重复指令的判定处理。若下次的切削织造开始而织机的运转开始,则在STEP38成为“是”的判定转移到结束。
接着,回到图5的STEP5说明在基于第一设定量执行计测值的判断的期间作业者操作指令输出器32而执行基于第二设定量的判断的情况。
此时,在STEP5中,是否有来自指令输出器32的切换指令的输入的判定成为“是”。“是”时,前进到STEP6,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将计测值的判断基准从第一设定量切换为第二设定量(切削织造的第2织造片数)的同时,抹去切换指令。
接着,前进到STEP7,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判定是否从取消开关34输入取消指令。若假设没有操作取消开关34而继续说明,此判定成为“否”。
在“否”时,前进到STEP8,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判定基于数片器28的计测值是否达到第二设定量。操作指令输出器32之后,此判定成为“否”,返回到STEP2的处理。继续织造,在反复STEP2~8的处理中,若数片器28的计测值与第二设定量一致,则在STEP8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的判定成为“是”。在“是”时,进行上述的STEP31,然后进行STEP32~38的处理。在STEP35中,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将成为计测值的判断基准的设定量设定为第一设定量,即,从第二设定量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铸字后,前进到STEP36,织机被自动停止,作业者进行切削作业。
另外,在STEP7处理中也有判定成为“是”的情况。例如,在错误操作指令输出器32时,通过作业者操作取消开关34,可返回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而且,操作指令输出器32切换为基于第二设定量的判断后,要变更第二设定量时,作业者操作取消开关34。即,作业者操作取消开关34暂时回到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后,操作指令输出器32而切换为基于新的第二设定量的判断。
若这样操作取消开关34,则在STEP7的判定成为“是”,前进到STEP9,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判定基于数片器28的计数的计测值是否达到第一设定量。在计测值达到第一设定量时,判定成为“是”而前进到STEP31,不被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例如,设第一设定量设为100片、追加织造量为15片,在计测值为95片的时刻操作指令输出器32时,设第二设定量为95片+15片=110片而切换为基于第二设定量的判断。织造进行,在计测值为105片的时刻操作取消开关34时,计测值达到第一设定量,所以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使取消指令的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的指令无效,并且前进到下个步骤。作为下个步骤,可以前进到进行基于第二设定量的判断的STEP8,但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已达到期望的织造量,前进到STEP31而输出切削端11的织造开始指令。计测值未达到第一设定量而在STEP9是“否”的判定时,前进到STEP10,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的同时,抹去取消指令。然后,进入STEP11而进行上述处理。
接着,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在执行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的织造中,回到STEP4说明作业者操作重复开关33的情况。
在执行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中,反复STEP2~5、及11的处理。在此反复中,若计测值达到第一设定量之前操作重复开关33,则从重复开关33输出重复指令,即,输出从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切换为基于上次切削织造的第二设定量的判断的信号。而且,在STEP4中,是否有来自重复开关33的重复指令的输入的判定成为“是”。
在“是”时,进入图6所示的STEP21,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判定当前的计测值是否达到作为上次的切削织造的第二设定量保存的上次的切削织造量。当前的计测值达到上次的切削织造量,在“是”时,重复指令成为无效而进入STEP5。在“否”时,进入STEP22,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通过切换为基于在上次的切削织造的STEP33中保存的上次的切削织造量(织造片数)的判断,切换为基于上次的第二设定量的判断,并消去重复指令。
STEP22后,接着前进到STEP23,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判定是否输入取消指令。在“是”时,回到图5的STEP10,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然后移到STEP11的处理。另一方面,在STEP23为“否”时前进到STEP24,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判定从数片器28输入的计测值是否达到被保存的上次的切削织造量。在“否”时前进到STEP25,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判定是否有1单位设计图案的终端信号的输入。在“否”时继续此判定处理。1单位设计图案部分的织造结束,有1单位设计图案的终端信号的输入,成为“是”时前进到STEP26,作为计数UP信号将脉冲信号输出到数片器28,返回STEP23的处理。
在继续织造而反复STEP23~26的处理中,若从数片器28输入的计测值达到被保存的上次的切削织造量即上次的第二设定量,则在STEP24成为“是”,转移到图7的STEP31的处理而开始切削端织造。
最后,参照图7说明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执行基于第二设定量的判断,从切削织造结束后到下次切削织造开始时,准确地说从伴随织机停止信号的输出自动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以后到下次的切削织造开始时,作业者操作重复开关33的情况。在图5的STEP8中,由数片器28的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而判定成为“是”,则前进到图7的STEP31,开始切削端织造。之后,通过在STEP33抹去上次切削织造量的存储,并且存储这次的切削织造量,从而第二设定量作为这次的切削织造量被存储。然后,在STEP35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在STEP36自动停止织机后,前进到STEP37,切削织造结束后准确地说伴随织机停止信号的输出自动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之后,操作重复开关33时,判定成为“是”而前进到STEP39。在STEP39,通过切换为基于被保存的这次的切削织造量的判断,而切换为基于这次的第二设定量的判断且转移到结束,下次的切削织造由基于这次的第二设定量的判断开始。在STEP37判定为“否”时,前进到STEP38,判定运转织机是否开始。在STEP38判定为“否”时,通过回到STEP37而继续执行是否输入重复指令的判定处理。若下次的切削织造开始而织机的运转开始,则在STEP38成为“是”的判定而转移到结束,下次的切削织造由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开始。
参照图1根据时间序列说明将切削织造从第一设定量切换为基于第二设定量的判断的情况。图1示出从右侧向向左侧前进的时间序列,织机以1单位设计图案的织造的织布作为长度A的1片织布,将第一设定量设为N片。由数片器28的计数即由数片器28的计测值成为N,织造N片织布时,连接于织布的终端部41而开始切削端11的织造。织造1切削端图案部分而仅织造长度B,则将数片器28和计步器31复位,继续进行成为下次的切削的1单位设计图案的织造。织造由停止步骤数设定器29设定的预定的步骤数S部分,仅织造长度C时,织机自动停止,报知灯36点亮或熄灭。作业者在切削端部分切断织布进行从织机取下的、所谓切削所业,在织机装载新的布卷辊8。然后,若作业者操作运转开始开关,则自动执行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反复织造1单位设定图案,反复织造长度A的织布。在每个1单位设计图案的织造,数片器28的计数值增加。在第M+1片的织造中,作业者作为追加织造量向输入器25输入2,若操作指令输出器32,则在该作业时刻的数片器28的计测值为M,所以,以M+2作为第二设定量,切换为基于第二设定量的判断。仅织造M+2而数片器28的计测值成为M+2,则开始切削端11的织造。
接着,参照图2说明将切削织造从第一设定量切换为基于第二设定量的判断,然后操作取消开关34而回到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的情况。以M+2为第二设定量到切换为基于第二设定量的判断相同,但在第M+2的织造中,若操作取消开关34,则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以后在每个1单位设计图案的织造,数片器28的计数值增加。
在本实施例中,与对应于第一设定量及第二设定量的织造的织布4的终端部41接连,通过织造切削端11,使切削作业时的切断作业容易,但未必织造切削端11也可,在2次切削织造中的织布4之间的交界即在织布4的终端部41或终端部41附近切断。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切削端11到达织布路径上的切削位置时,即,织布4的终端部41到达织布路径上的预定位置时,织机自动停止,但织机也可以未必自动停止。即,在织布路径上,若终端部41位于预定位置且比卷布辊6的卷挂位置位于下流侧,则织布4在终端部41切断,也在上流侧不发生松弛,可以边继续运转织机边实施切削作业。作业者根据终端部41到达织布路径上的预定位置以后的报知灯36的点亮或熄灭根据视觉报知是切削时期的情况,包括报知灯36的熄灯作业执行切削作业。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设定量使用每1单位设计图案的片数,但是也可以使用码、米等长度单位。而且,停止步骤数设定器29除了设定步骤数S的方式以外,也可以采取设定实际织造长度的方式,此时,优选输入的织造长度根据纬纱密度等换算为步骤数S而设定。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计步器31的计数达到所设定的步骤数S的情况,而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通过伴随织机停止信号及报知灯36的点灯信号的输出切换,从而与切换为到织机再起动时为止的预定时期或再起动以后的预定时期对应,将预定时期作为织机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但是,也可以是计时随着织机停止信号的输出器动作,从织机停止信号的输出切换为预定时间后。而且,连动于再起动的手动操作而自动切换,或连动于再起动的手动操作而自动开始由计数器或计时器的计测,从再起动作为织造量织造预定步骤数部分后,或者在经过预定时间后,可以自动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达到第二设定量以后的织造量或者时间达到预定值时,自动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因此,如上述将切换的预定时期作为织机停止信号、点灯信号的输出时间对应,但也可以在织机停止信号、点灯信号的输出之前切换。例如,也可以检测数片器28的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的情况而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判断。而且,也可以例如根据切换端织造的最后引纬步骤的终端信号切换。而且,例如可以将达到数片器28的计测值的第二设定量的检出时刻、或切削端织造的最后引纬步骤的终端信号的检出时刻为起点,开始由计时器的计测,在预定时间后切换。而且,可以通过设置传感器或限位开关检出布卷辊8的拆卸等,检出切削作业的执行而自动切换。以上的任一个都涉及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不需要由作业者的仅用于切换的特别作业。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35、第2织造量设定部24的输入器25、第1织造量设定部23的未图示的输入器、重复开关33、取消开关34、停止步骤数设定器29的未图示的输入器、及指令输出器32全部设置在操作面板的同一液晶画面上。但是,在该些中的几个设备可以设置在操作面板的不同的液晶画上,通过使用市售的设备等,可以不设置在液晶画面上。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第2织造量设定部24在执行基于第二设定量的判断中,到达第二设定量为止可以变更作为追加织造量输入到输入器25的片数。此外,可以在存储器26不可变更地登记预定片数,这时可以省略输入器25。此外,可以将输入到输入器25的片数设定为不是追加织造量的第二设定量本身,这时,可以省略运算器27。
而且,第2织造量设定部24可以将登记输入到输入器25的片数的操作信号兼用为向基于第二设定量的判断的切换指令,这时可以省略指令输出器32。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指令输出器32仅具有从第一设定量向第二设定量输出切换指令的功能,但可以附加输出从当前的第二设定量向其它第二设定量的切换指令的新的功能。从当前的第二设定量向期望的其它第二设定量切换时,除了操作取消开关34暂时返回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的方法以外,可以使用通过操作指令输出器32而不返回基于第一设定量的判断而切换为期望的其它第二设定量的方法。
数片器28、计步器31取代与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单独设置,可以组装在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即,通过执行计测值的判断和伴随该判断的用于切削的动作用的程序,从而程序和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的一部分构成各计数器,协同进行各计数器的动作。

Claims (7)

1.一种具有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的织机,在织造中计测织造量,并且判断计测值是否达到设定量,在达到设定量时执行用于切削的预定动作,其特征在于,具有:
作为上述设定量设定第一设定量和第二设定量的织造量设定器(22)、输出从第一设定量向第二设定量的切换指令的手动指令输出器(32),
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在织造开始后进行基于上述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若计测值达到第一设定量之前输入上述切换指令,则进行基于上述第二设定量的上述判断,并且在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以后,自动切换为基于上述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机,其特征在于,
以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以后的织造量、或者达到第二设定量以后的预定时刻为起点,时间达到预定值时,自动切换为基于上述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机,其特征在于,
用于上述切削的预定动作包括输出织机停止信号,在由手动操作的织机的再起动时为止的预定时期或再起动以后的预定时期自动切换为基于上述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机,其特征在于,
用于上述切削的预定动作,在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后也继续织造,并且在与第二设定量的织造对应的织布终端部(41)到达织布路径上的预定位置时,进行报知或使织机停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机,其特征在于,
织造量设定器(22)预先存储有追加织造量,当输入上述切换指令时,将在所输入时刻的计测值相加追加织造量的值设定为上述第二设定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切换指令的取消开关(34),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若在基于第二设定量的上述判断中被操作取消开关(34),则在该操作时刻达到第一设定量及第二设定量之前的情况下,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基于第二设定量的上述判断的重复开关(33),切削织造控制装置(19)执行基于第二设定量的上述判断,在计测值达到第二设定量后的织造中,自动切换为基于第一设定量的上述判断,若在计测值达到第一设定量及第二设定量之前被操作重复开关(33),则切换为基于第二设定量的上述判断。
CN2008101701624A 2007-10-25 2008-10-13 具有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机 Active CN1014184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77740 2007-10-25
JP2007-277740 2007-10-25
JP2007277740A JP2009102781A (ja) 2007-10-25 2007-10-25 切卸し製織制御装置を有する織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8492A CN101418492A (zh) 2009-04-29
CN101418492B true CN101418492B (zh) 2011-11-23

Family

ID=40263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01624A Active CN101418492B (zh) 2007-10-25 2008-10-13 具有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053148A2 (zh)
JP (1) JP2009102781A (zh)
CN (1) CN1014184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0747A (zh) * 2018-03-29 2018-09-1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车载控制装置
CN108950828A (zh) * 2018-09-26 2018-12-07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毛巾织机的自动织平布落布的控制系统
CN114232318B (zh) * 2021-12-28 2023-04-28 广东康派环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织造与切断同步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83142Y2 (ja) * 1990-03-14 1998-10-15 日産テクシス 株式会社 織機の布降ろし時期制御装置
JPH093749A (ja) * 1995-06-21 1997-01-07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タオル織機における切り卸し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10-317258A 1998.12.02
JP特开平11-350304A 1999.12.21
JP特开平7-126961A 1995.05.16
JP特开平7-189083A 1995.07.25
JP特开平8-284045A 1996.10.2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02781A (ja) 2009-05-14
EP2053148A2 (en) 2009-04-29
CN101418492A (zh) 2009-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8492B (zh) 具有切削织造控制装置的织机
CN101503841B (zh) 织机的引纬状况显示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JP2008019515A (ja) 流体噴射式織機の緯入装置
CN106814687B (zh) 一种基于plc的剑杆织机控制系统
CN1724734B (zh) 织布机的经纱张力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702215B (zh) 织机的投纬状况显示装置
JP2008038329A (ja) 流体噴射式織機の多色緯入装置
EP1396562B1 (en) Method of displaying content of defective weaving of a loom and display unit for displaying content of defective weaving of the loom
JPH05321068A (ja) 整経機の走行距離計測装置と、整経機の停止制御装置
CN1952238A (zh) 流体喷射式织机的供纱体不良的判断方法
JP6118572B2 (ja) 流体噴射式織機における緯糸監視方法及び緯糸監視装置
EP1285984A2 (en) Loom-operating method and loom-operating system
CN1891876B (zh) 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
EP2045382A2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operational information of loom
CN111321504B (zh) 一种圆织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H06102861B2 (ja) 織機の電動送り出し装置におけるキツクバツク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01451286B (zh) 织机的织造量计测装置
CN215297988U (zh) 一种高速喷气织机专用伺服控制系统
CN1609311B (zh) 用于纺织机械的控制装置
CN203795079U (zh) 水喷射式织机用的投纬信息的显示装置
KR20050061284A (ko) 섬유 기계의 표시 장치
JP5137302B2 (ja) 織機の運転装置
JPH11293550A (ja) 繊維機械における消耗品管理装置
JP2005295797A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EP1544339B1 (en) Detection system for detecting and avolding knots and/or irregularities in weft yarns in a fabr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