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6064A - 微孔板处理装置及微孔板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孔板处理装置及微孔板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6064A
CN101416064A CN200780011693.2A CN200780011693A CN101416064A CN 101416064 A CN101416064 A CN 101416064A CN 200780011693 A CN200780011693 A CN 200780011693A CN 101416064 A CN101416064 A CN 101416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zzle
well
microwell plate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16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6064B (zh
Inventor
田岛秀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al Bio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al Bio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al Bio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versal Bio Resear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16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6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6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6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8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rigid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above
    • B01L3/5085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rigid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above for multiple samples, e.g. microtitration pl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65Multiple transfer devices
    • G01N35/1074Multiple transfer devices arranged in a two-dimensional arr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4Proces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 B01L2200/141Preventing contamination, tamp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09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rectangular shaped
    • B01L2300/0829Multi-well plates; Microtitration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9/00Supporting devices; Holding devices
    • B01L9/54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ipettes and buret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25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cluding sample preparation
    • Y10T436/2575Volumetric liquid transf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不扩大装置规模,使用规格化的微孔板,每单位作业面积处理更多种类等或更大容量的溶液等的微孔板处理装置及微孔板处理方法,其具有:按矩阵状排列井而成的微孔板;具有可吸引及排出流体、按矩阵状排列的管嘴的1个或2个以上的管嘴头;以及可使微孔板和管嘴头之间相对移动的移动单元,并且所有管嘴的前端设置成可一齐插入到微孔板的一部分井中,管嘴的行间隔或列间隔中的至少1个,分别设定成对应的井的行间隔或列间隔的2以上的自然数倍,对应的所有管嘴的行数或列数中的至少1个为井的行数或列数的自然数分之1。

Description

微孔板处理装置及微孔板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孔板处理装置及微孔板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微孔板由可收纳液体的多个井按矩阵状(行列状)排列设置而成,公知的例如有4行×6列(=24井)、6行×8列(=48井)、8行×12列(=96井)、12行×16列(=192井)、16行×24列(=384井)的。这些微孔板的各井的间隔趋于规格化,例如,在96井的微孔板中,其设有井的行和在列方向邻接的设有井的行在列方向的井中心间的距离即行间隔及其设有井的列和在行方向邻接的设有井的列在行方向的距离即列间隔均为9mm,在井数为4倍的384井中,行间隔及列间隔均为4.5mm。
在使用这些微孔板,并且使用多种溶液进行同时处理的场合,采用以下分注装置(专利文献1):使用设有与微孔板的各井的个数相等的根数的管嘴或安装在该管嘴上的分注器的一个管嘴头,按微孔板中的每一个,一齐向各井插入上述分注器,一齐按相同种类或相同量进行应处置溶液或悬浮液的吸引排出。
例如,在对于从作为处理对象的大量检测体等中提取到的大量对象物质,使其与多种试剂依次反应而进行一连串处理的场合,为了预先收纳处理所需的试剂溶液、检测体、磁性粒子悬浮液,按与处理工序所需的工序数或试剂等所需的种类数相当的枚数来准备具有与上述检测体数对应个数的井的微孔板。使用在与上述管嘴相当的分注器的内壁上可吸附上述磁性粒子的上述分注装置,向多枚微孔板的各井中依次移送磁性粒子,使其悬浮于井内,发生反应,依次进行这样的工序,从而进行处理(专利文献1、2)。
因此,若处理所用的试剂的种类增加,则对该种类中的每一个分配1枚微孔板,所以所使用的微孔板的枚数会增加,作业面积会增大。还有,管嘴头的移动距离相当于通过与上述处理所需的试剂等的种类数相当的枚数的所有微孔板的距离,因而若微孔板的枚数增加,则上述管嘴头的移动量会增加,不能迅速且有效地进行处理,这是其问题点。
还有,在像以前一样,只处理100μ升~数100μ升程度的液量的场合,可以组合通常的微孔板及上述分注装置来充分使用。可是,在处理的液量增加,还需要处理1000μ升至数1000μ升的液量的场合,需要增加各井的容量,并且增加各分注器的容量。于是,如果上述微孔板的井间的间隔被规格化,则微孔板的高度增加,并且分注器的轴方向的长度增加,装置规模在垂直方向扩大,管嘴头的移动等会很困难,这是其问题点。
再有,若并行处置的并行处理数增加,则微孔板的井数增加,需要提高集成化,需要密接设置各管嘴,所以分注器间的间隔变窄,各分注器占的区域变小,该分注器应有的功能不得不降低,这是其问题点。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99/472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公报第31155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不扩大装置规模,使用规格化的微孔板,按单位作业面积或装置体积,处理更多种类的溶液或悬浮液或更大容量的溶液或悬浮液的微孔板处理装置及微孔板处理方法。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数及管嘴的根数设为一定的场合的处理更迅速且更有效的微孔板处理装置及微孔板处理方法。第3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并行处置的处理对象数增加也具有高功能性的微孔板处理装置及微孔板处理方法。
解决课题的方案
第1发明是一种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具有:按矩阵状排列井而成的微孔板;具有可吸引及排出流体、按矩阵状排列的管嘴的1个或2个以上的管嘴头;以及可使上述微孔板和管嘴头之间相对移动的移动单元,并且设在上述各管嘴头上的上述所有管嘴的前端设置成可一齐插入到上述微孔板的一部分井中,上述管嘴的行间隔或列间隔中的至少1个,分别设定成对应的上述井的行间隔或列间隔的2以上的自然数倍,对应的上述所有管嘴的行数或列数中的至少1个为上述井的行数或列数的上述自然数分之1。
此处,「矩阵状」是指由沿列方向及行方向2方向的元素,例如,井或管嘴等以给定行间隔及列间隔分别按给定行数个及列数个排列而成的构造,上述行数及列数均为2个以上。另外,上述列方向及行方向通常是正交的,但不是一定限于此,也可以是斜交的。还有,也包含在各邻接的行或列间,例如,按列间隔的一半或行间隔的一半的距离使排列错开,使元素成为交错的,按最密状排列的情况。「行间隔」是指按矩阵状排列的1个元素的中心或设有该元素的行的中心线和在列方向邻接的元素的中心或设有该元素的行的中心线在列方向的距离,「列间隔」是指按矩阵状排列的1个元素的中心或设有该元素的列的中心线和在行方向邻接的元素的中心或设有该元素的列的中心线在行方向的距离。
「管嘴」是指进行流体的吸引排出的部分,流体包括气体及液体。管嘴是与具有塞柱的缸或借助于蛇腹、弹性体的变形来吸引排出流体的机构连通的流路。还有,管嘴也包括安装在安装用管嘴上的分注器的流路。
因为「所有管嘴的前端设置成可一齐插入到上述微孔板的一部分井中」,所以一般而言,管嘴的矩阵与井的矩阵相比,行数或列数少,管嘴的矩阵和井的矩阵是指其在行方向及列方向所呈的角相同,管嘴的矩阵的行间隔或列间隔必须是该井的矩阵的行间隔或列间隔的自然数倍。
因为「上述管嘴的行间隔或列间隔中的至少1个,分别设定成对应的上述井的行间隔或列间隔的2以上的自然数倍,对应的所有管嘴的行数或列数中的至少1个为上述井的行数或列数的上述自然数分之1」,所以在微孔板内,存在具有与管嘴的矩阵状排列相同的排列的相互不重复的至少自然数个的量(>1)的矩阵状的井的排列(以下称为「井部分行列」)。而且,属于1个井部分行列内的任意井元素和属于与其邻接的井部分行列的对应的1个井元素彼此不会相隔在微孔板内互相邻接的井彼此的距离以上。
因此,尽管可由管嘴头一齐插入的独立的井群有2个以上,也能把作业面积限定在具有与上述管嘴头大致相当的面积的1个微孔板内,所以不会白白扩大上述作业面积。还有,管嘴头在井部分行列间的移动,充其量至少反复进行(自然数次(>1)—1)次行间隔或列间隔的距离的量的移动,就能处于把管嘴头的所有管嘴的前端插入到微孔板内的所有井部分行列中的位置。
另外,该自然数为2以上,因而至少微孔板的井的行数或列数中的任意一个必须是在约数上具有该自然数(>1)的数。例如,相对于排列4行×12列的矩阵状的井而成的微孔板,排列具有把列间隔设定为3倍的列间隔的管嘴而成的管嘴头的自然数相当于「3」,管嘴的列数为井的列数即12列的「3」分之1,即4列。这样,井的列数12在约数上具有「3」。
第2发明是一种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还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通过上述移动单元,使上述管嘴头和上述微孔板之间相对移动,从而使上述管嘴头上设置的上述所有管嘴的前端处于可向上述微孔板的属于对应的第1井部分行列的井中一齐插入的位置之后,使上述管嘴的前端向上述井内一齐插入,进行处理之后将其拔出,使上述管嘴头和上述微孔板之间相对移动,使上述所有管嘴的前端处于可向上述微孔板的属于对应的第2井部分行列的井中一齐插入的位置。
此处,只记述对于了具有「第1井部分行列」和「第2井部分行列」的情况,这是因为井部分行列的数至少为上述自然数个(n>1)。还有,在上述微孔板的井具有通常矩阵状排列的场合,沿与该微孔板的井的行间隔或列间隔的距离的量对应的列方向或/和行方向,至少进行自然数次(n>1次)上述管嘴头和上述微孔板之间的相对移动,就可向微孔板内的所有井部分行列中一齐插入上述所有管嘴。另外,「第1井部分行列」和「第2井部分行列」没有互相重复的井。
在管嘴的行间隔及列间隔两者为上述井的行间隔及列间隔各自的自然数倍(n>1)及自然数倍(m>1)的场合,井部分行列的数对于每枚该微孔板共nm个。「处理」包括对井反复进行流体的吸引或排出、流体的吸引及排出、向管嘴施加磁场所造成的液体内含有的磁性粒子在管嘴内壁上的吸附、除去磁场所造成的磁性粒子的再悬浮、液量的检出等。
第3发明是一种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处理的各工序所需的溶液或悬浮液按照该工序的顺序收纳在沿上述管嘴头的移动路径的各井部分行列中。
此处,「移动路径」是指在上述所有井部分行列上依次平行移动上述管嘴头时通过的路径,优选的是沿移动路径的距离最短的路径。因此,按与处理工序对应的顺序来选择各井部分行列,收纳所需的试剂等溶液等。在属于上述同一井部分行列的井中按彼此相同的种类或相同量收纳应该处置的溶液或悬浮液,在属于不同井部分行列的井中一般按彼此不同的种类或不同量收纳应该处置的溶液或悬浮液。这是因为同一管嘴头上设置的各管嘴的吸引排出的动作是联动的,实质上各动作相同。还有,在处置大容量液体的场合,有时也可在属于不同井部分行列的井中收纳同一种类的溶液或悬浮液。
第4发明是一种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上述控制部使上述管嘴头依次移动,使得上述管嘴的前端相对于上述管嘴头上设置的同一管嘴的前端可插入的上述微孔板内的属于各井群的所有井,处于可插入的状态。
该各井群各自不重复地包含属于上述各井部分行列的一个井元素。因此,属于各井群的井的元素数与1个微孔板内存在的井部分行列的个数相等。即,由此使得相对于所有井群中相应的各井,上述各管嘴成为可同时插入的状态。属于各井群的井的个数至少为上述自然数个(n>1)。在对于管嘴的行间隔和列间隔两者,上述井的行间隔和列间隔分别为自然数倍(n>1、m>1)的场合,属于各井群的井的个数为nm个。另外,该各管嘴在井群内的移动路径是依照处理工序的顺序而通过该井群内的所有井元素的路径,优选的是最短的距离。
第5发明是一种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向上述微孔板的上面突出地设有把上述管嘴头上设置的同一管嘴可插入的上述微孔板内的井群互相隔开的隔壁。
这样,例如就能对于作为处理对象的大量不同检测体,在分别由隔壁隔开的状态下进行处理,因而如果一旦移动到由隔壁围着的区域内,上述管嘴的前端就能不越过隔壁而进行处理。
第6发明是一种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上述管嘴头的台数及微孔板的枚数分别至少为上述自然数台及上述自然数枚。此时,能按各管嘴头的动作联动的方式来设置或控制。
第7发明是一种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在上述管嘴头上设有磁力单元,上述磁力单元具有按可向上述管嘴内部一齐施加且除去磁场方式而可与上述管嘴接近分离地设置的2个以上磁铁。
第8发明是一种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上述磁力单元具有多个梳齿部件和与多个该梳齿部件联结的支持部件,上述多个梳齿部件是相对于分别设有多个沿行方向排列管嘴而成的管嘴行及沿列方向排列管嘴而成的管嘴列的上述管嘴头,设置成可沿上述行方向或列方向相对移动,沿上述行方向或列方向延伸,且至少1个具有可插入到上述管嘴行间或管嘴列间的宽度,具有插入了时与1个或2个管嘴行或管嘴列的所有管嘴邻接的长度,在上述各梳齿部件上,在与邻接的各管嘴对应的位置,设有按上述列间隔或行间隔排列的磁铁。此处,上述管嘴行间或管嘴列间例如具有按上述井的行间隔或列间隔的2以上的自然数倍设定的行间隔或列间隔。另外,在上述梳齿部件可插入到各管嘴行间或各管嘴列间的场合,需要管嘴的(行数—1)根或(列数—1)根梳齿部件。也可以有以不插入到管嘴行间或管嘴列间的状态与管嘴行或管嘴列邻接的梳齿部件。邻接的磁铁和管嘴的距离处于能向管嘴内施加处理所需的磁场的范围内。支持部件例如靠各梳齿部件的往管嘴的行进方向的后侧的一端联结。也包括以下情况:1个梳齿部件,在宽度方向,与在其各侧邻接的2个管嘴行或2个管嘴列对应,按列间隔或行间隔在各侧排列磁铁。
第9发明是一种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在上述管嘴头上还具有检出上述管嘴内部的液体状态的光检出单元。因此,管嘴或安装用管嘴上安装的分注器等需要用透光性部件来形成。「液体状态」包括液体的有无、液体的吸引量或排出量。
第10发明是一种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上述光检出单元具有多个光检出用梳齿部件和与该光检出用梳齿部件联结的支持部件,上述多个光检出用梳齿部件是相对于分别设有多个沿行方向排列管嘴而成的管嘴行及沿列方向排列管嘴而成的管嘴列的上述管嘴头,设置成可沿上述行方向或列方向相对移动,沿上述行方向或列方向延伸,且至少1个具有可插入到上述管嘴行间或管嘴列间的宽度,具有插入了时与1个或2个管嘴行或管嘴列的所有管嘴邻接的长度,在上述各光检出用梳齿部件上,各自至少设有1个光检出部。
此处,上述管嘴行间或管嘴列间例如具有按上述井的行间隔或列间隔的2以上的自然数倍设定的行间隔或列间隔。另外,在上述梳齿部件可插入到各管嘴行间或各管嘴列间的场合,需要管嘴的(行数—1)根或(列数—1)根光检出用梳齿部件。另外,也可以有光检出用梳齿部件位于管嘴行或管嘴列外侧的情况。上述支持部件例如靠上述光检出用梳齿部件的一端联结。
第11发明是一种微孔板处理方法,其中,具有:按矩阵状排列井而成的微孔板;以及具有可吸引及排出流体、按矩阵状排列的管嘴的1个或2个以上的管嘴头,具有:使上述管嘴头相对于上述微孔板移动,使上述各管嘴头上设置的所有管嘴处于可向上述微孔板内的属于第1井部分行列的井中一齐插入的位置的第1工序,其中,在上述管嘴头中,上述管嘴的行间隔或列间隔中的至少1个,分别设定成对应的上述井的行间隔或列间隔的2以上的自然数倍,对应的上述管嘴的行数或列数中的至少1个为上述井的行数或列数的上述自然数分之1;以及使上述管嘴头和上述微孔板之间相对移动,使上述所有管嘴的前端处于可向上述微孔板内的属于对应的第2井部分行列的井中一齐插入的位置的第2工序。
此处,只记载了具有「第1工序」和「第2工序」的情况,这是因为井部分行列的数至少为上述自然数个(n>1)。因此,在管嘴的行间隔及列间隔两者为上述井的行间隔及列间隔各自的自然数倍(n>1)及自然数倍(m>1)的场合,井部分行列的数对于每枚微孔板共nm个,因而该工序数对于每枚该微孔板共nm个工序。
还有,在通常矩阵状排列的场合,沿与上述微孔板的井的上述行间隔或列间隔的距离的量对应的列方向或行方向,至少进行自然数次(n>1次)上述管嘴头和上述微孔板之间的相对移动,就可向微孔板内的所有井行列中一齐插入上述所有管嘴。
第12发明是一种微孔板处理方法,其中,在上述第1工序中具有向各井中插入上述管嘴而进行处理的工序及从该井中拔出上述管嘴的工序。还有,在第2工序中也可以与第1工序一样,具有插入工序、处理工序或拔出工序。另外,所需的工序数至少按照设定的上述自然数(n>1)来决定,至少具有上述自然数次的工序。此处,「处理」如上所述。
第13发明是一种微孔板处理方法,其中,在上述第1工序或第2工序中,具有在上述吸引排出时,对上述管嘴内部施加磁场的工序及除去磁场的工序。
第14发明是一种微孔板处理方法,其中,在上述第1工序或第2工序中,具有检出上述管嘴内部的液体状态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第1发明,上述管嘴的行间隔或列间隔中的至少1个成为对应的上述井的行间隔或列间隔的2以上的自然数倍,所以1个管嘴能与2个以上的井对应。因此,不用新设置微孔板,就能在1个微孔板内收纳2种以上的溶液等,所以不增大作业面积就能处置更多种类的溶液等。
还有,1个管嘴能对应2个以上的井,因而1个管嘴能处置1个井所处置的容量的2倍以上容量的液体。再有,在邻接的管嘴间会出现可利用的大空间,因而可对各管嘴在不扩大装置规模的情况下,设置附加各种功能例如向上述管嘴内施加磁力的功能、检出管嘴内的液体状态的功能等的机构。
根据第2发明或第11发明,除具有第1发明的效果以外,1个管嘴头一次能处置的井为属于1个微孔板内的不互相重复的各井部分行列,并且各井部分行列间的距离只相当于微孔板的邻接的井间的距离,因而在各井部分行列中的每一个中分别收纳1项处理所需的溶液等,则到完成1项处理为止的管嘴头的移动距离可以短些,能迅速且有效地进行处理。
根据第3发明,对于1个微孔板,能用1个管嘴头连续连贯地执行涉及大量处理对象的多个工序所组成的一连串处理,因而作业面积所对应的处理效率高。还有,管嘴头的移动距离可以短些,因而作业效率高。
根据第4发明,属于各井部分行列的井元素一个一个分别不重复地包含在各井群中,因而相对于属于井群的所有井,使管嘴可插入地移动,从而对于1个微孔板,能用1个管嘴头连续连贯地在1个微孔板内执行涉及大量处理对象的至少上述自然数(n>1)个工序所组成的一连串处理,因而可靠性高,并且容易管理。
根据第5发明,由隔壁围着用1个管嘴进行涉及1个对象的处理的管嘴群,从而能使得1个管嘴的处理在隔壁内完成,管嘴的前端不会越过隔壁地进行处理。因此,能确实防止越过隔壁的交叉感染。还有,各管嘴各自只在隔壁内移动,因而容易控制移动。
根据第6发明,至少上述自然数台的管嘴头上设置的管嘴的合计的总根数可以与1枚微孔板的井数相同,管嘴头的台数可以与微孔板的枚数相同。因此,实质上,尽管多台管嘴头的合计管嘴的根数采用与1枚微孔板的井数相同的根数,但管嘴头的移动距离特别小,而为了能用多个微孔板同时处理,处理对象数被维持,在各微孔板上,至少具有上述自然数个井部分行列,因而能对1枚微孔板多次使用上述管嘴头。
根据第7发明或第13发明,能向上述管嘴内施加磁场,因而能使用在上述微孔板的井内悬浮磁性粒子所得的东西,使其吸附在该管嘴的内壁上而分离,因而能进行多种处理。
根据第8发明,邻接管嘴行间或邻接管嘴列间具有按井的行间隔或列间隔的2以上的自然数倍设定的上述管嘴头上设置的管嘴的行间隔或列间隔,能利用邻接管嘴行间或邻接管嘴列间的间隙来设置具有强磁力的磁铁,因而即使是由井密集集成的微孔板,也能用简单的机构对各管嘴施加且除去强磁场。
根据第9发明或第14发明,通过检出上述管嘴内的状态来测量液体的吸引、排出状态,能进行可靠性高的控制。
根据第10发明,邻接管嘴行间或邻接管嘴列间具有按井的行间隔或列间隔的2以上的自然数倍设定的上述管嘴头上设置的管嘴的行间隔或列间隔,能利用邻接管嘴行间或邻接管嘴列间的间隙来设置光检出部,因而即使是由井密集集成的微孔板,也能确实且有效地检出各管嘴的各个状态,能进行可靠性高的控制。
根据第12发明,在各工序中,能反复进行对上述微孔板上存在多个的井部分行列的一齐插入、吸引、排出、拔出,从而使得1个微孔板也能对应使用多种溶液等的多个工序。因此,能不扩大作业区域而执行多个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按照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微孔板处理装置及微孔板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微孔板处理装置10的立体图。该微孔板处理装置10具有:按矩阵状排列井而成的2枚微孔板13、14;具有安装在可进行流体的吸引及排出、按矩阵状排列的管嘴上的作为管嘴的一部分的分注器15的2台管嘴头11、12;使上述微孔板13、14和管嘴头11、12之间相对移动的移动单元(未图示);用于向上述分注器15内部施加磁场的作为磁力单元的梳齿状磁铁24及检出上述分注器15内部的液体状态的作为光检出单元的梳齿状光检出部25。另外,在说明上,上述梳齿状磁铁24及上述梳齿状光检出部25只针对管嘴头11有图示。另外,符号24a是固定安装在上述管嘴头上的对上述梳齿状磁铁24在行方向可移动地进行支持的托盘。
上述微孔板13、14是在整体矩形的基体19上按8行×12列的矩阵状排列了96个开口部为圆形状的井16、17。井间的距离即行间隔及列间隔两者均为9mm。
另一方面,上述管嘴头11、12分别在上述微孔板13、14的上侧设置成可相对移动的。该管嘴头11、12具有设有作为上述吸引排出机构的缸及与该缸连通的管嘴的机构部23和安装在上述管嘴上的上述分注器15。该分注器15具有粗径部21和与该粗径部21连通的细径部20,在上述粗径部21的上侧,设有安装在上述管嘴上的安装部22。上述细径部20的前端为可插入到上述微孔板13、14的井16、17内的粗细。
在上述管嘴头11、12上,分别可向上述微孔板13、14的一部分井(即井部分行列)中一齐插入地设有按矩阵状排列的所有分注器15的前端,由作为上述管嘴的分注器15排列而成的矩阵的行间隔设定为由上述井16、17排列而成的矩阵的行间隔的上述自然数倍,即「2」倍,对应的作为上述所有管嘴的上述分注器15的行数「4」为上述井的行数「8」的上述自然数分之1,即「2」分之1。由上述分注器15排列而成的矩阵是微孔板13、14的矩阵的井16、17的4行的量被间拔而由4行×12列的48个分注器15排列而成的矩阵。因此,各管嘴头11、12的分注器15的根数是48根,2台的量的分注器15的根数是96根,与1枚微孔板的井数相同。
另外,作为微孔板的材料,例如有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等树脂。还有,作为管嘴头11、12的移动单元,未图示,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机构: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的Z轴马达及由其进行旋转驱动的球螺丝机构,进行沿上述微孔板13、14的行方向的X轴方向的移动的X轴马达及由其进行旋转驱动的球螺丝机构,进行沿上述微孔板13、14的列方向的Y轴方向的移动的Y轴马达及及由其进行旋转驱动的球螺丝机构。
图3(a)(b)详细表示上述微孔板13(14)。该微孔板13是按8行×12列的矩阵状在上述基体19上排列了96个井16、17。并且在该基体19上面,按与对应的管嘴头11的分注器15的排列的行间隔对应而分隔成在列方向并排的上述自然数个即「2」个井16、17所组成的各个井群的方式,在上述基体19的表面上往上方向突出地,沿行方向3枚,沿列方向11枚,设有细长的薄板状的隔壁18。
图4(a)表示与该微孔板13对应的管嘴头11的按矩阵状排列的所有分注器15可一齐插入的井的集合即第1井部分行列(图中以白圆点表示的井16)和第2井部分行列(图中以黑圆点表示的井17)。因此,上述管嘴头11的分注器15的排列具有与该第1井部分行列(井16)和第2井部分行列(井17)的排列对应的矩阵。
此处,属于该第1井部分行列(井16)的以白圆点表示的井16和属于第2井部分行列(井17)的在以该白圆表示的井16的下侧在列方向邻接的以黑圆点表示的井17的1组,表示对应的上述管嘴头11上设置的分注器15中的同一分注器15可插入的井的集合即井群50。因此,定位于由该隔壁18包围的区域内的分注器15在对于该微孔板13、14的处理完成之前,不会越过该隔壁18。
图5(a)是把上述梳齿状磁铁24及梳齿状光检出部25取出来表示的立体图。该梳齿状磁铁24设置在上述管嘴头11上,具有按可向作为上述管嘴的上述分注器15内部一齐施加并且除去磁场的方式,对上述分注器15可接近远离地设置的2个以上的磁铁61。
上述梳齿状磁铁24具有按分注器15的邻接的行间,沿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的,沿上述行方向延伸且按在上述分注器15的邻接的行间可插入的宽度设置的上述分注器15的行数根即4根梳齿部件60,以及与该梳齿部件60的一端联结的在列方向延伸的支持部件60a,上述分注器15具有按上述井16、17的行间隔的上述自然数即「2」倍设定的行间隔,在上述各梳齿部件60上,设有按与作为上述各管嘴的分注器15对应的位置即上述列间隔排列的列数个,即12个磁铁61。
另外,在图中,符号62是沿上述梳齿部件60的长度方向,即行方向设置的导轨,它引导在该梳齿部件60的上表面上可移动地设置的后述的梳齿状光检出部25移动。
图6详细表示上述梳齿状光检出部25,该梳齿状光检出部25是在设置在上述管嘴头11上的梳齿状磁铁24上面相对于该梳齿状磁铁24可移动地设置的,用于检出上述分注器15内部的液体状态。
上述梳齿状光检出部25具有在邻接的分注器15的行之间,沿行方向相对于上述梳齿状磁铁24或分注器15可移动地设置的,沿上述行方向延伸且按在邻接的上述分注器15行间可插入的宽度设置的上述分注器15的行数根,即4根光检出用梳齿部件66,以及与该光检出用梳齿部件66的一端联结的在列方向延伸的支持部件67,邻接的分注器15具有按上述井16、17的行间隔的上述自然数倍,即「2」倍设定的行间隔,在上述各光检出用梳齿部件66上,均沿列方向穿设了1个光检出用孔69。
在1个上述光检出用梳齿部件66上设置的该光检出用孔69中,设有来自发光部71的光纤的前端,在与其邻接的光检出用梳齿部件66的上述光检出用孔69中与光传感器73连接的光纤72的前端设置成面向由上述2个光检出用梳齿部件66夹着的上述分注器15应该排列的空间。
另外,符号68表示与上述导轨62卡合而可滑动的沿上述方向设置在上述各光检出用梳齿部件66上的槽。
另外,未图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微孔板处理装置10中具有控制上述吸引排出机构、移动单元、磁力单元或光检出单元的动作的控制部,该控制部具有例如具有CPU及容纳用于进行与指示对应的动作的程序、数据的存储器的信息处理装置、显示动作状态、指示命令数据、输入数据或处理结果数据的显示器等显示部、由进行指示命令或数据的输入的键盘、鼠标等组成的输入单元以及输出处理结果数据的打印机、外部存储器或通信单元等输出单元。
接着,对于该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微孔板处理装置10的动作,列举只使用上述管嘴头11,使用2枚微孔板13、14的从检测体中提取DNA等核酸的处理为例进行说明。
预先在各微孔板13、14的井16、17内收纳处理所需的检测体的悬浮液、试剂的溶液。在8行×12列的96井的微孔板13上,例如,如图4(a)所示把以白圆点表示的井16所组成的4行×12列的井部分行列(井16)及以黑圆点表示的井17所组成的4行×12列的井部分行列(井17)作为单位,在以白圆点表示的井16属于的井部分行列(井16)中预先收纳从48个被检测者采来的血液等48个检测体作为处理对象,在该微孔板13的另一方的以黑圆点表示的井17属于的井部分行列(井17)中,例如,预先收纳表面上具有可与目的对象物质结合的官能基的磁性粒子悬浮的悬浮液。
还有,在微孔板14的以白圆点和黑圆点分别表示的各井16、17分别属于的各井部分行列(井16、井17)中,按每个种类预先收纳所需的试剂。由移动单元使上述管嘴头11移动,使其相对于收纳了上述检测体的微孔板13的相应的以黑圆点表示的井17属于的井部分行列(井17),处于48根的各分注器15可插入的位置,在属于该井部分行列(井17)的所有井17内,一齐插入48根的所有分注器15,进行磁性粒子的悬浮液的吸引。
吸引到与否,是使设置在该管嘴头11上的上述梳齿状光检出部25的上述光检出用梳齿部件66在行方向移动,从而依次对于各分注器15内的液体状态,用光传感器73接收从上述发光部71放射而透过上述分注器15的光线来测量液体的有无。其次,使该管嘴头11往上方向移动,从微孔板13的以黑圆点表示的井17属于的井部分行列(井17)中拔出分注器15,使其沿列方向按行间隔的量移动,相对于以白圆点表示的井16属于的井部分行列(井16),处于48根的各分注器15可插入的位置,向与该井部分行列(井16)相当的所有井16内一齐插入48根的所有分注器15,向上述各检测体悬浮液内排出磁性粒子的悬浮液。
反复进行吸引排出之后,吸引全液体,从该井部分行列的所有井中拔出分注器15之后,移动该管嘴头11或微孔板13、14,使上述微孔板14移动到该管嘴头11下侧。
同样,相对于该微孔板14内的以白圆点表示的井16属于的井部分行列(井16)的井16,移动到所有分注器15可插入的位置,一齐向该井部分行列(井16)的所有井16中插入所有分注器15,排出上述检测体和磁性粒子混合悬浮液,例如使其与溶解检测体的上述试剂一起反应,从检测体中提取DNA等,使其与上述磁性粒子结合。
反复进行分注器15所涉及的吸引排出之后,使上述管嘴头11上设置的上述梳齿状磁铁24的上述梳齿部件60按插入到上述分注器15行之间的方式移动,使各磁铁61与各分注器15的外侧面接近,从外部向各分注器15内施加磁场。在该状态下,反复进行吸引排出,把上述磁性粒子吸附到分注器15的内壁上而分离。
其次,由上述梳齿状磁铁24向各分注器15内施加磁场,使其吸附磁性粒子,在此状态下,从该井部分行列(井16)的各井16中拔出分注器15,在列方向按行间隔使管嘴头11移动,相对于上述微孔板14的以黑圆点表示的井17属于的井部分行列(井17),移动到管嘴头11上设置的所有分注器15可插入的位置,一齐向该井部分行列(井17)的所有井17中插入所有分注器15,移动上述梳齿状磁铁24,使各磁铁61离开上述分注器15而除去磁场,与上述井部分行列(井17)的井17内收纳的离解液一起反复进行吸引排出,从而重新悬浮,再次施加磁场,使上述分注器15的内壁只吸附磁性粒子而将其除去,由此就能进行上述目的DNA等核酸的提取。因此,在以上处理中,对于需要4枚具有完全独立排列的6行×8列的48井的微孔板的处理,只需2枚具有8行×12列的96井的微孔板13、14的处理即可完成,所以上述管嘴头11的移动距离,例如,在行方向并排4枚的量的上述48井的微孔板的场合,移动约3×6行的量,而在行方向并排2枚的量的96井的微孔板的场合,约1×8行的量的移动距离即可。该距离的差随处理数增加而变大。
接着,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微孔板处理装置30的立体图。该微孔板处理装置30具有:按矩阵状排列井而成的4枚微孔板35、36、37、38;具有安装在可进行流体的吸引及排出、按矩阵状排列的管嘴上的作为管嘴的一部分的分注器15的4台管嘴头31、32、33、34;使上述微孔板35、36、37、38和管嘴头31、32、33、34之间相对移动的移动单元(未图示);用于向上述分注器15内部施加磁场的作为磁力单元的梳齿状磁铁46及检出上述分注器15内部的液体状态的梳齿状光检出部25。另外,在说明上,上述梳齿状磁铁46及上述梳齿状光检出部25只针对管嘴头31有图示。另外,符号46a是固定安装在上述管嘴头31上的对上述梳齿状磁铁46在行方向可移动地进行支持的托盘。
上述微孔板35、36、37、38是在整体矩形的基体44上按8行×12列的矩阵状排列了96个开口部为圆形状的井39、40、41、42。它们是井间的距离即行间隔及列间隔两者均为9mm的微孔板。
另一方面,上述管嘴头31、32、33、34分别在上述微孔板35、36、37、38的上侧设置成可相对移动的。该管嘴头31、32、33、34具有设有作为上述吸引排出机构的缸及与该缸连通的管嘴的机构部45和安装在上述管嘴上的上述分注器15。该分注器15与上述微孔板处理装置10一样,具有粗径部21和与该粗径部21连通的细径部20,在上述粗径部21的上侧,设有安装在上述管嘴上的安装部22。上述细径部20的前端为可插入到上述微孔板35、36、37、38的井39、40、41、42内的粗细。
在上述管嘴头31、32、33、34上,分别可向上述微孔板35、36、37、38的一部分井(即井部分行列)一齐插入地设有按矩阵状排列的所有分注器15的前端,由作为上述管嘴的分注器15排列而成的矩阵的行间隔设定为由上述井39、40、41、42排列而成的矩阵的行间隔的上述自然数倍,即「2」倍,上述列间隔设定为上述自然数倍,即「2」倍,对应的作为上述所有管嘴的上述分注器15的行数「4」为上述井的行数「8」的上述自然数分之1,即「2」分之1,列数「6」为上述井的列数「12」的上述自然地数分之1,即「2」分之1。由上述分注器15排列而成的矩阵是微孔板35、36、37、38的矩阵的井39、40、41、42的4行的量和6列的量被间拔而由4行×6列的24个分注器15排列而成的矩阵。因此,各管嘴头31、32、33、34的分注器15的根数是24根,4台的量的分注器15的根数是96根,与1枚微孔板的井数相同。
另外,作为微孔板的材料,例如有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等树脂。还有,作为管嘴头31、32、33、34的移动单元,未图示,例如可以采用以下公知机构: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的Z轴马达及球螺丝机构,进行沿上述微孔板13、14的行方向的X轴方向的移动的X轴马达及球螺丝机构,进行沿上述微孔板13、14的列方向的Y轴方向的移动的Y轴马达及及球螺丝机构。
图3(c)(d)详细表示上述微孔板35(36、37、38)。该微孔板35是按8行×12列的矩阵状在上述基体44上排列了96个井39、40、41、42。并且在该基体44上面,按与对应的管嘴头31的分注器15的排列的行间隔及列间隔对应而分隔成在列方向及行方向并排的上述自然数个即「4」个井39、40、41、42所组成的各个井群的方式,在上述基体44的表面上往上方向突出地,沿行方向3枚,沿列方向5枚,设有细长的薄板状的隔壁43。
图4(b)表示与该微孔板35对应的管嘴头31的按矩阵状排列的所有分注器15可一齐插入的井的集合即第1井部分行列(图中以白圆点表示的井41)、第2井部分行列(图中以一条线表示的井42)、第3井部分行列(图中以十字表示的井39)及第4井部分行列(图中以黑圆点表示的井40)。因此,上述管嘴头31、32、33、34的分注器15的排列具有与该第1井部分行列(井41)、第2井部分行列(井42)、第3井部分行列(井39)、第4井部分行列(井40)的排列对应的矩阵。
此处,属于该第1井部分行列(井41)的以白圆点表示的井41、属于第2井部分行列(井42)的以黑圆点表示的井42、属于第3井部分行列(井39)的以十字表示的井39及属于第4井部分行列(井40)的以黑圆点表示的井40的1组,表示对应的上述管嘴头31,32、33、34上设置的分注器15中的同一分注器15可插入的井的集合即井群51。因此,定位于由该隔壁43包围的区域内的分注器15在对于该微孔板35、36、37、38的处理完成之前,不会越过该隔壁43。
图5(b)是把上述梳齿状磁铁46及梳齿状光检出部25取出来表示的立体图。该梳齿状磁铁46设置在上述管嘴头31上,具有按可向作为上述管嘴的上述分注器15内部一齐施加并且除去磁场的方式,对上述分注器15可接近远离地设置的全部24个磁铁65。
上述梳齿状磁铁46具有在分注器15的邻接的行间,沿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的,沿上述行方向延伸且按在上述分注器15的邻接的行间可插入的宽度设置的上述分注器15的行数根即4根梳齿部件63,以及与该梳齿部件63的一端联结的在列方向延伸的支持部件63a,上述分注器15具有按对于上述井39、40、41、42的行间隔及列间隔均为上述自然数即「2」倍设定的行间隔,在上述各梳齿部件63上,按与作为上述各管嘴的分注器15对应的位置即上述井的列间隔的上述自然数倍即「2」倍设定的列间隔,按列数上为上述自然数分之1即「2」分之1列数个,设有6个磁铁65。
另外,在图中,符号64是沿上述梳齿部件63的长度方向,即行方向设置的导轨,其引导在该梳齿部件63的上表面上可移动地设置的上述梳齿状光检出部25移动。另外,未图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微孔板处理装置30也具有控制上述吸引排出机构、移动单元、磁力单元或光检出单元的动作的控制部,如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微孔板处理装置10中说明的。
接着,对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微孔板处理装置30的动作,列举从检测体中提取DNA的处理为例进行说明。
预先在各微孔板35、36、37、38的井39、40、41、42内按全部4工序的量收纳处理所需的检测体、试剂的溶液。在8行×12列的96井的微孔板35、36、37、38上,例如,如图4(b)所示把以白圆点、一条线、十字及黑圆点表示的井属于的各上述井部分行列(4行×6列)作为单位,在与白圆点相当的井部分行列(井41)的各井41中,预先收纳可捕获目的物质的,例如,在表面上具有官能基的磁性粒子悬浮的悬浮液,在与一条线相当的井部分行列(井42)的各井42中,预先收纳从24个被检测者采到的血液等24个检测体作为处理对象,在与十字相当的井部分行列(井39)的各井39中,收纳检测体的溶解所需的试剂,在与黑圆点相当的井部分行列(井40)的各井40中,预先收纳从磁性粒子分离目的物质所需的试剂。
由移动单元使上述管嘴头11沿给定移动路径移动,依次进行处理。首先,相对于微孔板35、36、37、38的收纳了上述检测体的井41属于的以白圆点表示的井41属于的井部分行列(井41),使其处于管嘴头31、32、33、34的24根的各分注器15可一齐插入的位置,一齐使4台管嘴头31、32、33、34中的每一台,分别向各微孔板35、36、37、38的与该井部分行列(井41)相当的井内,把24根的所有分注器15一齐插入,进行磁性粒子的悬浮液的吸引。
吸引到与否,是使设置在该管嘴头31、32、33、34上的上述梳齿状光检出部25的上述光检出用梳齿部件66在行方向移动,从而依次测量各分注器15内的液体状态来进行。其次,使该管嘴头31、32、33、34往上方向移动,从该井部分行列(井41)中拔出分注器15,使其沿行方向按列间隔的量移动,相对于微孔板35、36、37、38的以一条线表示的井42属于的井部分行列(井42),处于24根的各分注器15可插入的位置,一齐向与该井部分行列(井42)相当的井42内,把24根的所有分注器15一齐插入,向上述各检测体溶液内排出磁性粒子的悬浮液。
从该井部分行列(井42)中拔出分注器15,使其沿列方向按行间隔的量移动,相对于以十字表示的井39属于的井部分行列(井39),处于1个管嘴头有24根的各分注器15可插入的位置,一齐向与该井部分行列(井39)相当的井39内,插入管嘴头31、32、33、34这4台的各24根分注器15,反复进行吸引排出。由此排出上述检测体和磁性粒子混合悬浮液,例如使其与溶解检测体的上述试剂一起反应,从检测体中提取DNA等而使其吸附于上述磁性粒子。
反复进行分注器15所涉及的吸引排出之后,使上述管嘴头31、32、33、34上设置的上述梳齿状磁铁46的上述梳齿部件63按插入到上述分注器15行之间的方式移动,使各磁铁65与各分注器15接近,从外部向各分注器15内施加磁场。在该状态下,反复进行吸引排出,把上述磁性粒子吸附在分注器15的内壁上而分离。
其次,在吸附了磁性粒子的状态下,从该井部分行列的各井中拔出分注器15,在行方向按列间隔移动管嘴头31、32、33、34,使其相对于上述微孔板35、36、37、38的以黑圆点表示的井40对属于的井部分行列(井40)移动到上述所有管嘴头31、32、33、34的所有分注器15可插入的位置,一齐向该井部分行列(井40)的所有井40中插入所有分注器15,相对于上述梳齿状磁铁46,使各磁铁65按从上述分注器15离开的方式移动而除去磁场,与上述井部分行列(井40)的井40内收纳的离解液一起反复进行吸引排出,从而重新悬浮,再次施加磁场,使上述分注器15的内壁只吸附磁性粒子而将其除去,由此就能进行上述目的DNA等核酸的提取。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使用具有与1枚上述微孔板的井数相同的管嘴合计根数的4台管嘴头,同时处理4枚微孔板,因而尽管由具有与1枚微孔板的井相同根数的管嘴的管嘴头进行处理的速度相同,但微孔板间的移动距离短,所以整体上处理速度会增加。还有,如果处理时间或微孔板数一定,则能增加工序数。
在以上处理中,上述管嘴头31、32、33、34的移动路径是其上排列的各分注器15沿井41、井42、井39及井40的顺序的路径。这样就能使用具有与微孔板的井数相同根数的96根分注器的管嘴头,对于4枚微孔板的处理同时一并进行,各自按4个上述井部分行列中的一个一齐进行。
图7至图9示意地表示对于96检测体进行使用了磁性粒子悬浮液(α)、检测体的悬浮液(β)及6种试剂溶液(γ…θ)的处理的场合的微孔板及管嘴头的使用状况。
图7表示使用了现有例所涉及的装置的处理。在该场合,是准备8枚8行×12列的96井的微孔板101~108,使用排列具有与该井的排列相同排列的96根管嘴(分注器,a1~a8)而成的管嘴头100。在各微孔板101~108中按照处理顺序而收纳磁性粒子悬浮液、检测体悬浮液、6种试剂溶液中的某1种东西。处理是使用上述管嘴头100,依次把磁性粒子移动到每个微孔板上,反复进行吸引排出,为完成处理,需要沿8枚微孔板101~108移动上述管嘴头100。其最终生成物被微孔板109收纳。
图8表示使用了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微孔板处理装置10的处理。在该场合也是,整体上使用8枚8行×12列的96井的微孔板131~134、141~144,使用设有4行×12列的48根管嘴(分注器,a1~a4、b1~b4)的2台上述管嘴头11、12。因此,其管嘴根数的合计为96根。各微孔板131~134和各微孔板141~144中收纳的内容相同,在各微孔板中的每一个上,把上述磁性粒子悬浮液、检测体悬浮液、6种试剂溶液中按处理工序顺序选择的2种东西分别收纳于具有与上述管嘴头11、12的管嘴排列相当的排列的2个上述井部分行列中的每一个中。处理是使用上述管嘴头11、12,依次把磁性粒子移动到每个微孔板上,在各微孔板上,进行2个上述井部分行列中的每一个的上述行间隔的移动,反复进行吸引排出,完成2台同时的处理。在该场合各管嘴头11、12同时向4枚微孔板分别移动即可,因而与现有情况相比移动距离短,可迅速处理。最终生成物被微孔板140收纳,最终生成物有由管嘴头11携带的东西和由管嘴头12携带的东西,以元素「A」和「B」区别这2个井行列。
图9表示使用了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微孔板处理装置30的处理例。在该场合也是,整体上使用8枚8行×12列的96井的微孔板351~358,使用设有4行×6列的24根管嘴(a1~a4、b1~b4、c1~c4)的4台管嘴头31、32、33、34。因此,其管嘴根数的合计为96根。微孔板351、352、微孔板353、354、微孔板355、356、微孔板357、358中收纳的内容相同,在各微孔板中的每一个上,上述磁性粒子悬浮液、检测体悬浮液、6种试剂溶液中按处理工序顺序选择的4种东西分别收纳于具有与上述管嘴头31、32、33、34的管嘴的配置相当的排列的4个上述井部分行列中。处理是使用上述管嘴头31,32,33、34,依次把磁性粒子移动到微孔板中的每一个上,在各微孔板上,进行4个上述井部分行列中的每一个的上述行间隔及列间隔的移动,反复进行吸引排出,4台同时进行而完成处理。
在该场合,各管嘴头31、32、33、34各自同时进行与2枚2枚的微孔板351、352、微孔板353、354、微孔板355、356、微孔板357、358有关的移动即可,因而移动距离可以更短,处理可以更迅速。另外,最终生成物是使用各管嘴头收纳在微孔板359上由「A」、「B」、「C」、「D」各元素组成的4个上述井部分行列中的每一个中。
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具体地说明了的东西,不是限制其他方式的东西。因此,可以在不变更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例如,作为管嘴,只对安装在管嘴上的分注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未安装分注器的管嘴,还有,只对使用缸作为吸引排出机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具有收纳部及口部的波纹管式分注器,与使该分注器变形的机构一起使用,上述收纳部可在由壁面围着的内部收纳液体及气体,在上述壁面的一部分上具有可实质上不改变该壁面的总内表面积而进行给定变形的变形壁面,上述口部与该收纳部连通,可使借助于该变形壁面的变形所造成的上述内部的膨胀及收缩而被吸引排出的液体流入流出。
还有,在以上说明中,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微孔板处理装置10中,对于只使用2台管嘴头中的1台管嘴头进行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当然不限于这种情况。再有,在以上说明中,只对于使用96井的微孔板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该微孔板的情况,而是可以对应具有各种井数的微孔板。还有,作为处理例,对于核酸提取的处理进行了简单说明,但不限于该处理。另外,「行」和「列」是为了方便,可以交换使用。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微孔板处理装置及微孔板处理方法涉及各种需要进行溶液处理的领域,例如工业领域、食品、农产、水产加工等农业领域、制药领域、卫生、保险、免疫、疾病、遗传等医疗领域、化学或生物学等领域等所有领域。本发明特别是在对大量对象一并按给定顺序连续进行使用大量试剂、物质的一连串处理的场合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微孔板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微孔板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微孔板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微孔板的井部分行列及井群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梳齿状磁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梳齿状光检出部的图。
图7是表示使用现有例的微孔板的处理状况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微孔板的处理状况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微孔板的处理状况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30 微孔板处理装置
11、12、31、32、33、34、100 管嘴头
13、14、35、36、37、38、131~134、135、141~144、351~359微孔板
15 分注器
16、17、39、40、41、42 井
24、46 梳齿状磁铁(磁力单元)
25 梳齿状光检出部(光检出单元)
50、51 井群

Claims (14)

1.一种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具有:按矩阵状排列井而成的微孔板;具有可吸引及排出流体、按矩阵状排列的管嘴的1个或2个以上的管嘴头;以及可使上述微孔板和管嘴头之间相对移动的移动单元,并且
设在上述各管嘴头上的所有管嘴的前端设置成可一齐插入到上述微孔板的一部分井中,上述管嘴的行间隔或列间隔中的至少1个,分别设定成对应的上述井的行间隔或列间隔的2以上的自然数倍,对应的上述所有管嘴的行数或列数中的至少1个为上述井的行数或列数的上述自然数分之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还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通过上述移动单元,使上述管嘴头和上述微孔板之间相对移动,从而使上述管嘴头上设置的上述所有管嘴的前端处于可向上述微孔板的属于对应的第1井部分行列的井中一齐插入的位置之后,使上述管嘴的前端向上述井内一齐插入,进行处理之后将其拔出,使上述管嘴头和上述微孔板之间相对移动,使上述所有管嘴的前端处于可向上述微孔板的属于对应的第2井部分行列的井中一齐插入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处理的各工序所需的溶液或悬浮液按照该工序的顺序收纳在沿上述管嘴头的移动路径的各井部分行列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上述控制部使上述管嘴头依次移动,使得上述管嘴的前端相对于上述管嘴头上设置的同一管嘴的前端可插入的上述微孔板内的属于各井群的所有井,处于可插入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向上述微孔板的上面突出地设有把上述管嘴头上设置的同一管嘴可插入的上述微孔板内的井群互相隔开的隔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上述管嘴头的台数及微孔板的枚数分别至少为上述自然数台及上述自然数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在上述管嘴头上设有磁力单元,上述磁力单元具有按可向上述管嘴内部一齐施加且除去磁场方式而可与上述管嘴接近分离地设置的2个以上磁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上述磁力单元具有多个梳齿部件和与该梳齿部件联结的支持部件,上述多个梳齿部件是相对于分别设有多个沿行方向排列管嘴而成的管嘴行及沿列方向排列管嘴而成的管嘴列的上述管嘴头,设置成可沿上述行方向或列方向相对移动,沿上述行方向或列方向延伸,且至少1个具有可插入到上述管嘴行间或管嘴列间的宽度,具有插入了时与1个或2个管嘴行或管嘴列的所有管嘴邻接的长度,在上述各梳齿部件上,在与邻接的各管嘴对应的位置,设有按上述列间隔或行间隔排列的磁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在上述管嘴头上还具有检出上述管嘴内部的液体状态的光检出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孔板处理装置,其中,上述光检出单元具有多个光检出用梳齿部件和与该光检出用梳齿部件联结的支持部件,上述多个光检出用梳齿部件是相对于分别设有多个沿行方向排列管嘴而成的管嘴行及沿列方向排列管嘴而成的管嘴列的上述管嘴头,设置成可沿上述行方向或列方向相对移动,沿上述行方向或列方向延伸,且至少1个具有可插入到上述管嘴行间或管嘴列间的宽度,具有插入了时与1个或2个管嘴行或管嘴列的所有管嘴邻接的长度,在上述各光检出用梳齿部件上,各自至少设有1个光检出部。
11.一种微孔板处理方法,其中,具有:按矩阵状排列井而成的微孔板;以及具有可吸引及排出流体、按矩阵状排列的管嘴的1个或2个以上的管嘴头,具有:使上述管嘴头相对于上述微孔板移动,使上述各管嘴头上设置的所有管嘴处于可向上述微孔板内的属于第1井部分行列的井中一齐插入的位置的第1工序,其中,在上述管嘴头中,上述管嘴的行间隔或列间隔中的至少1个,分别设定成对应的上述井的行间隔或列间隔的2以上的自然数倍,对应的上述管嘴的行数或列数中的至少1个为上述井的行数或列数的上述自然数分之1;以及
使上述管嘴头和上述微孔板之间相对移动,使上述所有管嘴的前端处于可向上述微孔板内的属于对应的第2井部分行列的井中一齐插入的位置的第2工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孔板处理方法,其中,在上述第1工序中具有向各井中插入上述管嘴而进行吸引或排出的工序及从该井中拔出上述管嘴的工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孔板处理方法,其中,在上述第1工序或第2工序中,具有在上述吸引排出时,对上述管嘴内部施加磁场的工序及除去磁场的工序。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孔板处理方法,其中,在上述第1工序或第2工序中,具有检出上述管嘴内部的液体状态的工序。
CN200780011693.2A 2006-03-28 2007-03-28 微孔板处理装置及微孔板处理方法 Active CN1014160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9286/2006 2006-03-28
JP2006089286 2006-03-28
PCT/JP2007/056599 WO2007111347A1 (ja) 2006-03-28 2007-03-28 マイクロプレ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マイクロプレート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6064A true CN101416064A (zh) 2009-04-22
CN101416064B CN101416064B (zh) 2012-08-22

Family

ID=38541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1693.2A Active CN101416064B (zh) 2006-03-28 2007-03-28 微孔板处理装置及微孔板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562920B2 (zh)
EP (1) EP2000808B1 (zh)
JP (1) JP4990266B2 (zh)
CN (1) CN101416064B (zh)
WO (1) WO200711134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0826A (zh) * 2014-02-11 2016-09-28 沃拉克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待分析样品的装置和方法以及固体样品载体和液体样品载体
CN107782860A (zh) * 2017-12-06 2018-03-09 苏州市苏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式食品样品质量快速检测机构
CN109844090A (zh) * 2016-10-18 2019-06-0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细胞移动装置
CN111112181A (zh) * 2019-12-09 2020-05-08 深圳市佳鑫一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密度的洗板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04278B2 (ja) * 2006-08-30 2011-11-02 ユニバーサル・バイオ・リサーチ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プレート分割処理装置およびマイクロプレート分割処理方法
GB2467929A (en) * 2009-02-19 2010-08-25 Nordiag Asa Pipette with bellows
DE102008025992B4 (de) * 2008-05-30 2011-01-27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Gmbh Titerplatte und Verfahren zur Detektion eines Analyten
WO2013009654A1 (en) 2011-07-08 2013-01-17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sample manipulation
EP2771128A4 (en) * 2011-10-28 2015-09-30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PARALLEL ADDRESSING METHOD
JP2013134069A (ja) * 2011-12-26 2013-07-08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EP2618157A1 (en) * 2012-01-17 2013-07-24 Eppendorf Ag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treating a sample reception section with a magnetic tool device, magnetic tool device, sample reception device for use with the magnetic to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work step on at least one fluid sample using a magnetic field
US9504981B2 (en) * 2013-05-15 2016-11-29 True Health Diagnostics Llc Methods for purifying nucleic acids and devices thereof
US9533240B2 (en) 2013-11-12 2017-01-03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ulsion breaking
US9534215B2 (en) 2014-06-11 2017-01-03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bstrate enrichment
CN104437690B (zh) * 2014-11-26 2016-06-29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用于生化分析的微孔板、金属镍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JP6940584B2 (ja) 2016-03-25 2021-09-29 ティー−セントラル,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モノのインターネット(IoT)セキュリティ及び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18048926A (ja) * 2016-09-23 2018-03-29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滴噴射装置
JP2018048928A (ja) * 2016-09-23 2018-03-29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滴噴射装置
US10320795B2 (en) * 2017-02-17 2019-06-1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ntext-aware device permissioning for hierarchical device collections
US20200326317A1 (en) * 2018-01-30 2020-10-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ic ejection systems with titration plate form factors
US11684926B2 (en) * 2019-07-14 2023-06-27 Zhuhai Sanmed Biotech Ltd. System and processes for isolation and enrichment by magnetic separation
WO2024038603A1 (ja) * 2022-08-19 2024-02-22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分注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遺伝子検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9882B2 (ja) 1990-05-21 1994-06-29 住友特殊金属株式会社 永久磁石用合金粉末組成物
JP3115501B2 (ja) * 1994-06-15 2000-12-11 プレシジョン・システム・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分注機を利用した磁性体の脱着制御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によって処理される各種装置
CA2183638C (en) * 1995-03-20 2001-03-20 Tajima Hideji Liquid processing method making use of pipette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same
WO1997044671A1 (en) * 1996-05-20 1997-11-27 Precision System Scienc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agnetic particles by pipetting machine
EP1065001B1 (en) * 1998-03-19 2008-09-24 Precision System Science Co., Lt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ng processing of magnetic particle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3587052B2 (ja) * 1998-03-25 2004-11-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生体試料前処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20030012699A1 (en) * 1998-11-18 2003-01-16 Thomas Moore Simultaneous handling of magnetic beads in a two-dimensional arrangement
US6723237B1 (en) * 1999-01-18 2004-04-20 Precision Systems Science Co., Ltd. Concentration device using magnetic particles and method therefor
US6485690B1 (en) * 1999-05-27 2002-11-26 Orchid Biosciences, Inc. Multiple fluid sample processor and system
JP2001013152A (ja) * 1999-07-01 2001-01-19 Yoshimi Iida 液体分注方法、液体分注装置および分注ノズル用チップ
JP2001183382A (ja) 1999-12-28 2001-07-06 Roche Diagnostics Gmbh 分注機の動作確認装置および確認方法
JP2002001092A (ja) * 2000-06-22 2002-01-08 Shimadzu Corp 排液装置
DE10156790A1 (de) * 2001-11-19 2003-06-18 Chemagen Biopolymer Technologi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handeln von Magnetpartikeln
DE10236029A1 (de) * 2002-08-02 2004-02-19 Cybio Systems Gmbh Einrichtung zum Dispensieren und Beobachten der Lumineszenz von Einzelproben in Multiprobenanordnungen
JP4021335B2 (ja) * 2003-01-31 2007-12-12 ユニバーサル・バイオ・リサーチ株式会社 監視機能付分注装置および分注装置の監視方法
JP4072724B2 (ja) * 2003-04-16 2008-04-09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自動分注装置
JP2005077308A (ja) * 2003-09-02 2005-03-24 Corona Giken Kogyo Kk 検体トレー、及び検体トレーの使用方法
JP2006078356A (ja) * 2004-09-10 2006-03-23 Yokogawa Electric Corp バイオチップ作成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0826A (zh) * 2014-02-11 2016-09-28 沃拉克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待分析样品的装置和方法以及固体样品载体和液体样品载体
CN109844090A (zh) * 2016-10-18 2019-06-0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细胞移动装置
CN107782860A (zh) * 2017-12-06 2018-03-09 苏州市苏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式食品样品质量快速检测机构
CN111112181A (zh) * 2019-12-09 2020-05-08 深圳市佳鑫一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密度的洗板头
CN111112181B (zh) * 2019-12-09 2021-02-09 深圳市佳鑫一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密度的洗板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047132A1 (en) 2010-02-25
US8778284B2 (en) 2014-07-15
EP2000808B1 (en) 2022-05-04
WO2007111347A1 (ja) 2007-10-04
CN101416064B (zh) 2012-08-22
EP2000808A1 (en) 2008-12-10
JP4990266B2 (ja) 2012-08-01
US8562920B2 (en) 2013-10-22
US20140024135A1 (en) 2014-01-23
JPWO2007111347A1 (ja) 2009-08-13
EP2000808A4 (en) 2015-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6064B (zh) 微孔板处理装置及微孔板处理方法
JP4804278B2 (ja) マイクロプレート分割処理装置およびマイクロプレート分割処理方法
EP1260265B1 (de) System mit Verfahrenseinheit zum Hybridisieren von Nukleinsäureproben, Proteinen und Gewebeschnitten
DE112013003342B4 (de) Patrone zur biochemischen Verwendung und biochemische Verarbeitungsvorrichtung
CN110226089A (zh) 用于复杂样品处理的自动化现场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E202011110979U1 (de) System zum Bilden von Emulsionen
CN101004423A (zh) 流体样品分析用卡盒系统
CN107847929A (zh) 微流体板
EP3734293A1 (en) Piston of nucleic acid extracting cartridge
JP2013017458A (ja) ピペット部材および細胞単離器具
CN104911095B (zh) 一种流体卡盒
JP6563927B2 (ja) 可変ピッチ分注装置を利用した磁性粒子反応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反応制御方法
EP3538267A1 (de) Mikrofluidisch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analyse von nukleinsäuren
TW201842180A (zh) 核酸分離裝置
DE102018111822A1 (de) Fluidisches System zur Aufnahme, Abgabe und Bewegung von Flüssigkeiten, Verfahren zur Verarbeitung von Fluiden in einem fluidischen System
CN204752688U (zh) 一种流体卡盒
CN109843438B (zh) 用于隔离微粒的微流控装置、微流控系统和方法
DE102010047384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oder zur Ablage eines Fluidstroms aus Fluidsegmenten und ihre Verwendung
CN102989538B (zh) 微流控芯片的夹持装置
CN109791163A (zh) 分注用缸体、使用了分注用缸体的分注装置及分注处理方法
CN205978703U (zh) 一种阀板
CN106906121A (zh) 电磁铁控制的核酸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CN107617450B (zh) 一次性定量加液组杯
CN109234141B (zh) 一种设置有微流控结构的生物反应装置
CN213528736U (zh) 采用三支管路的微流控供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