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4048A - 成像透镜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透镜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4048A
CN101414048A CNA2008101690742A CN200810169074A CN101414048A CN 101414048 A CN101414048 A CN 101414048A CN A2008101690742 A CNA2008101690742 A CN A2008101690742A CN 200810169074 A CN200810169074 A CN 200810169074A CN 101414048 A CN101414048 A CN 101414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ray
imaging len
visual angl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690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西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14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4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1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 G02B9/1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 G02B9/16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all the components being simp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3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thre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成像透镜从物侧开始包括由在物侧是凸的正透镜形成的第一透镜、孔径光阑、由在像侧是凸的负透镜形成的第二透镜、由在像侧是凹的正透镜形成的第三透镜、和一个红外截止滤波器。第一、第二、和第三透镜的表面是非球形的。成像透镜具有64°或更大的视角,并且满足0.2<R1/R2<0.35,-1.2<R1/R5<-1.5,0.002<|D4/f2|<0.01,0.06f<Z0.50-Z0.35<0.08f,其中,f代表整个系统的焦距,f2代表第二透镜的焦距,R1和R2分别代表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5代表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D4代表第二透镜的厚度,和Z0.50和Z0.35分别代表相对于指示视角是64°时提供的最大射线高度的1.0射线高度,在0.50的射线高度和0.35的射线高度上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的凹陷量。

Description

成像透镜和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的成像透镜和新的成像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适合用在通过固态图像拾取元件捕获对象的画面的数字输入装置(例如,数字静止摄像机或数字视频摄像机)中的小型成像透镜,和涉及使用该成像透镜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流行,可以容易地将图像信息摄取到数字装置中的数字静止摄像机、数字视频摄像机、和用于移动电话的摄像机模块(下文简称为“数字摄像机”)正在个体用户的层次上普及开。作为图像信息输入装置,预期这些数字摄像机越来越普及。
安装在数字摄像机上的诸如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那样的固态图像拾取元件的尺寸缩小已经取得进展。于是,要求数字摄像机具有小的尺寸和大的视角。由于这个原因,强烈要求缩小占据数字输入装置容积的最大份额的成像透镜。缩小固态图像拾取元件的尺寸是缩小成像透镜的尺寸的最容易方法。但是,为此目的,必须要缩小光接收元件的尺寸。这就增加了制造固态图像拾取元件的难度,和需要提高成像透镜所需的性能。此外,还强烈要求广角图像捕获,和要求透镜失真小。
相反,如果不改变固态图像拾取元件的尺寸地缩小成像透镜的尺寸,则出射光瞳(exit pupil)的位置变得与像面较接近。当出射光瞳的位置变得与像面较接近时,从成像透镜发出的轴外射线倾斜地进入像面。其结果是,配备在固态图像拾取元件前面的显微透镜不能充分地聚光,使图像的亮度在图像的中心部分与边缘部分之间差别极大。如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成像透镜的出射光瞳放得较远,则成像透镜的总尺寸将增大。
另外,由于最近的低价竞争,也不断要求降低成像透镜的成本。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在待审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第2001-272598、2005-24823、和2005-258181号中提出了每一个包括三个透镜的成像透镜组件。
发明内容
在待审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第2000-272598号中,成像透镜组件的总长度大约是焦距的三倍,因此,未实现的尺寸的缩小。
虽然公开在待审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第2005-24823中的成像透镜组件是袖珍的,但由玻璃组成的第一透镜的形状的灵活性差,和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是凹的。因此,既难以获得大的视角也难以适当地校正失真。
在公开在待审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第2005-258181号中的成像透镜组件中,由于第二透镜的焦度大,可以实现的尺寸的缩小。但是,组装期间的偏心灵敏度增大。
于是,最好提供具有宽视角、使失真得到适当校正、和具有高生产率的用于固态图像拾取元件的小成像透镜,和提供包括该成像透镜的成像设备。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成像透镜包括配置成在固态图像拾取元件中形成图像的三个树脂透镜;孔径光阑;和由树脂形成的一个红外截止滤波器。三个树脂透镜包括由在物侧是凸的正透镜形成的第一透镜、由在像侧是凸的负透镜形成的第二透镜、和由在像侧是凹的正透镜形成的第三透镜。第一透镜、孔径光阑、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红外截止滤波器从物侧开始按那个次序排列。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表面是非球形的。成像透镜具有640或更大的视角,并且满足如下条件表达式A0到A3:
0.2<R1/R2<0.35                               (A0)
-1.2<R1/R5<-1.5                              (A1)
0.002<|D4/f2|<0.01                           (A2)
0.06f<Z0.50-Z0.35<0.08f                      (A3)
其中,f代表整个系统的焦距,f2代表第二透镜的焦距,R1代表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2代表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5代表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D4代表第二透镜的厚度,Z0.50代表相对于指示视角是640时提供的最大射线高度的1.0射线高度,在0.50的射线高度上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的凹陷量,和Z0.35代表相对于指示视角是640时提供的最大射线高度的1.0射线高度,在0.35的射线高度上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的凹陷量。
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包括按照本发明的成像透镜;和配置成将成像透镜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的图像拾取元件。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了大的视角,适当地校正了失真,提高了生产率、和实现了尺寸的缩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透镜配置;
图2包括将特定数值应用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数值例子中的象差图(球面象差、象散、和失真);
图3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透镜配置;
图4包括将特定数值应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数值例子中的象差(aberration)图(球面象差、象散、和失真);
图5与图6和图7结合示出了包括应用了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摄像机单元的移动电话的透视图,和示出了移动电话7的未使用状态或待机状态;
图6是示出移动电话的使用状态的透视图;和
图7是示出移动电话的内部配置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按照本发明实现成像透镜和成像设备的最佳模式。
首先,描述成像透镜。
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成像透镜包括在固态图像拾取元件中形成图像的三个树脂透镜、和由树脂形成的一个红外截止滤波器。三个树脂透镜包括由在物侧是凸的正透镜形成的第一透镜、由在像侧是凸的负透镜形成的第二透镜、和由在像侧是凹的正透镜形成的第三透镜。第一透镜、孔径光阑(aperture stop)、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红外截止滤波器按所述次序从物侧排列到像侧。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表面是非球形的,视角是640或更大,并且满足如下条件表达式A0到A3:
0.2<R1/R2<0.35                  (A0)
-1.2<R1/R5<-1.5                 (A1)
0.002<|D4/f2|<0.01              (A2)
0.06f<Z0.50-Z0.35<0.08f              (A3)
其中,f代表整个系统的焦距,f2代表第二透镜的焦距,R1代表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2代表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5代表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D4代表第二透镜的厚度,Z0.50代表相对于指示视角是640时提供的最大射线高度的1.0射线高度,在0.50的射线高度上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的凹陷量,和Z0.35代表相对于指示视角是640时提供的最大射线高度的1.0射线高度,在0.35的射线高度上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的凹陷量。
从物侧开始依次提供正、负、和正折射能力,和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提供孔径光阑。因此,可以提供可以具有宽视角和高光学性能的含有三个透镜的单个聚焦透镜。这种配置保证了从成像位置到出射光瞳之间的长距离。这意味着由光轴和从透镜系统的最后表面发出的每条光束的主射线形成的角度是小的。其结果是,防止固态图像拾取元件上的入射角变锐,并且获得高的光学性能。
虽然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透镜具有只包括三个透镜的廉价和简单透镜配置,但由于透镜的表面是非球形的,和在透镜之间适当分配功率(power),所以可以适当地校正象差和取得高性能。
第一透镜通过它的两个非球形表面校正由视角增大引起的彗形象差(come aberration)。第一透镜的像侧非球形表面和第二透镜的物侧非球形表面校正球面象差,并且使彗形象差最小。第三透镜的两个非球形表面校正失真和象面弯曲(curvature of field)。
由于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提供了孔径光阑,包括孔径光阑的从第一透镜到第三透镜的距离不长。因此,通过增加和减小第三透镜与图像拾取元件之间的间隙,使第一透镜、孔径光阑、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一起移动,可以进行自动聚焦。
上述的条件表达式A0规定了第一透镜的表面形状。通过将该值设置成小于条件表达式A0的上限,缩小了成像透镜的总光学距离,并且保持宽的视角。另一方面,通过将该值设置成大于下限,防止了第一透镜的折射率变得太大,抑制了高阶彗形象差,和便于校正球面象差和失真。
上述的条件表达式A1规定了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象差校正条件。通过将该值设置成小于条件表达式A1的上限,可以缩小第二透镜的必要有效直径,和可以抑制彗形象差。另一方面,通过将该值设置成大于下限,可以保持负的折射率。
上述的条件表达式A2规定了第二透镜的负折射能力和形状。通过将该值设置成大于条件表达式A2的下限,可以减小负折射能力,并且可以减小第二透镜与第一透镜之间的偏心灵敏度。此外,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可以保证配备孔径光阑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将该值设置成小于上限,可以保持总长度较短,和可以限制图像拾取元件的射线的入射角。
上述的条件表达式A3规定了第三透镜的非球形表面形状。通过将该值设置成大于条件表达式A3的下限,可以校正失真,和可以减小象面弯曲。此外,可以减小图像拾取元件的射线的入射角,和可以减小由图像高度引起的角度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将该值设置成小于上限,可以防止彗形象差,和可以保证第三透镜的边缘部分的厚度。此外,当成形树脂透镜时,可以减小形状不均衡。
最好,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透镜满足如下条件表达式A4和A5:
0.05<f/f3<0.1                (A4)
0.97<D77/D73<1.03            (A5)
其中,f3代表第三透镜的焦距,D73代表相对于指示入射在第一透镜上的射线的视角是640时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上的射线高度的1.0射线高度,在0.30的射线高度上的透镜厚度,和D77代表相对于指示入射在第一透镜上的射线的视角是640时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上的射线高度的1.0射线高度,在0.70的射线高度上的透镜厚度。
上述的条件表达式A4规定了失真和象面弯曲的特性、和制造期间的灵敏度。通过将该值设置成小于条件表达式A4的上限,可以降低制造期间像面性能对离心和偏心的灵敏度。另一方面,通过将值设置成大于下限,可以保持正折射率。
通过将值设置成小于条件表达式A5的上限,可以减小图像拾取元件的光束的入射角,并且可以抑制由入射角的增大引起的入射在图像拾取元件的的光量的减小。通过将值设置成大于下限,可以校正象面弯曲。
现在参照附图和表格对按照本发明特定实施例的成像透镜和将特定数值应用于这些实施例的数值例子给予描述。
在实施例中,采用非球形表面。非球形表面形状通过如下表达式定义:
Z = CY 2 1 + 1 - ( 1 + K ) C 2 Y 2 + ( A 4 ) Y 4 + ( A 6 ) Y 6 + ( A 8 ) Y 8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An ) Y n
其中,Z代表非球形表面的深度(凹陷量),Y代表相对于光轴的高度,C代表近轴曲率半径,K是圆锥常数,和An代表第n阶非球形系数。
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透镜配置。在成像透镜1中,第一透镜L1、孔径光阑S、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红外截止滤波器L4从物侧开始按所述次序排列。第一透镜L1由在物侧具有凸表面和具有正折射能力的树脂半月形透镜形成。孔径光阑S由树脂形成。第二透镜L2由在物侧具有凹表面的树脂负透镜形成。第三透镜L3由在物侧具有凸表面的树脂正透镜形成。红外截止滤波器L4由树脂形成。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的所有表面都是非球形的。
表1示出了与焦距f、f数Fno、和视角2ω一起,将特定数值应用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1中的第一数值例子中的透镜数据。在示出透镜数据的表1和其它表格中,最左列中的数字(1,2,...,n)代表从物侧开始的第n表面的序号,R代表近轴曲率半径,D代表第n表面与第n+1之间的同轴表面距离,Nd代表对于d线(波长=587.6nm(纳米))的第n表面的折射率,和vd代表对于d线的第n表面的阿贝(Abbe)数。
表1
f=1      Fno    3.2     2ω=66.7
 
R D Nd vd
1 0.3516 0.2344 1.5299 55.8
2 1.0649 0.0231
3(光阑) 0.1645
4 -0.2097 0.1381 1.5855 29.9
5 -0.2678 0.0286
6 0.8193 0.2393 1.5299 55.8
7 0.8196 0.3564
8 0.0286 1.53 60
9 0
第一透镜L1的两个表面(R1,R2)、第二透镜L2的两个表面(R4,R5)、和第三透镜L3的两个表面(R6,R7)都是非球形的。于是,表2示出了第一数值例子中每个表面的第4、6、8、和10阶非球形系数A4、A6、A8、和A10(和第五表面(R5)的第12、14、16、和18阶非球形系数A12、A14、A16、和A18)。在示出非球形系数的表2和如下表格中,“E+i”代表底数为10的指数,即,代表10i。例如,“0.12345E+05”代表“0.12345×105”。
表2
 
表面号 K A4 A6 A8 A10
1 -0.8862 2.32953E+00 1.96357E+01 -5.33225E+01 -3.51431E+02
2 14.60751 -1.30429E+00 -1.85180E+02 5.83921E+03 -7.33090E+04
4 -0.78427 1.90729E+00 -9.90745E+02 2.62831E+04 -4.30977E+05
5 -0.25061 2.47106E+00 -2.01335E+02 1.07755E+04 -2.75066E+05
6 -31.9396 -4.76122E+00 3.64175E+01 -1.15028E+02 1.46188E+02
7 -28.7827 -3.68305E+00 8.08735E+00 -2.22693E+01 4.34421E+01
A12 A14 A16 A18
5 3.49365E+06 7.12504E+06 -5.13898E+08 3.08857E+09
图2示出了第一数值例子中的各象差(球面象差、象散、和失真)。这些象差都是为d线提供的。在球面象差的图形中,实线示出了d线,虚线示出了C线(波长=656.3nm),和点划线示出了g线(波长=435.8nm)。在象散的图形中,实线和虚线分别示出了径向像面的象差和切向像面的象差。
从上面的表格和象差图中可明显看出,在第一数值例子中,实现了小型的尺寸和640或更宽的视角,并且适当地校正了象差。
图3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透镜2的透镜配置。在成像透镜2中,第一透镜L1、孔径光阑S、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红外截止滤波器L4从物侧开始按所述次序排列。第一透镜L1由在物侧具有凸表面和具有正折射能力的树脂半月形透镜形成。孔径光阑S由树脂形成。第二透镜L2由在物侧具有凹表面的树脂负透镜形成。第三透镜L3由在物侧具有凸表面的树脂正透镜形成。红外截止滤波器L4由树脂形成。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的所有表面都是非球形的。
表3示出了与焦距f、f数Fno、和视角2ω一起,将特定数值应用于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透镜2中的第二数值例子中的透镜数据。
表3
f=1      Fno   3.2         2ω=71.5
 
R D Nd vd
1 0.3787 0.2166 1.5299 55.8
2 1.3436 0.0219
3(光阑) 0.1799
4 -0.2076 0.1391 1.5855 29.9
5 -0.2611 0.0313
6 0.8118 0.2581 1.5299 55.8
7 0.8121 0.3720
8 0.0313 1.53 60
9 0
第一透镜L1的两个表面(R1,R2)、第二透镜L2的两个表面(R4,R5)、和第三透镜L3的两个表面(R6,R7)都是非球形的。于是,表4示出了第二数值例子中每个表面的第4、6、8、和10阶非球形系数A4、A6、A8、和A10(和第五表面(R5)的第12、14、16、和18阶非球形系数A12、A14、A16、和A18)。
表4
 
表面号. K A4 A6 A8 A10
1 -0.8862 0.179877E+01 0.218679E+01 0.397549E+02 -0.288437E+04
2 14.60751 -0.227924E+01 -0.167174E+03 0.316577E+04 0.797266E+04
4 -0.78427 -0.471355E+00 -0.111043E+04 0.205598E+05 -0.308346E+06
5 -0.25061 0.131533E+01 -0.317549E+03 0.119445E+05 -0.224059E+06
6 -31.9396 -0.563275E+01 0.366394E+02 -0.953313E+02 0.897356E+02
7 -28.7827 -0.298839E+01 0.302882E+01 -0.275002E+01 0.560885E+01
A12 A14 A16 A18
5 0.152999E+07 0.796461E+07 0.667493E+08 -0.175585E+10
图4示出了第二数值例子中的象差(球面象差、象散、和失真)。这些象差都是为d线提供的。在球面象差的图形中,实线示出了d线,虚线示出了C线,和点划线示出了g线。在象散的图形中,实线和虚线分别示出了径向像面的象差和切向像面的象差。
从上面的表格和象差图中可明显看出,在第二数值例子中,实现了袖珍的尺寸和640或更大的宽视角,并且适当地校正了象差。
表5示出了第一和第二数值例子中与上述条件表达式A0、A1、A2、A3、A4、和A5相对应的值。
表5
 
第一例子 第二例子
A0 0.330172 0.2818463
A1 -1.31306 -1.450569
A2 0.009875 0.0099472
A3 0.0796 0.07863
A4 0.066 0.072
A5 0.97 1.00
表5示出了第一和第二数值例子两者都满足条件表达式A0、A1、A2、A3、A4、和A5。
现在描述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设备。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包括成像透镜、和将成像透镜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的图像拾取元件。对于成像透镜,可以应用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成像透镜。
因此,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可以是小型的,实现宽视角,和获得使失真得到适当校正的图像的成像设备。
尤其,由于成像设备是小型的,因此适于应用于诸如移动电话的摄像机模块或PDA(个人数字助理)的摄像机模块之类的小型图像捕获设备中。
图5到7示出了本发明的成像设备应用于移动电话的摄像机单元的实施例。
图5和图6示出了移动电话100的外形图。
在移动电话100中,连接显示单元120和主要单元130,以便可以在中心铰链部分上折叠移动电话100。如图5所示,当携带时,将移动电话100折叠起来。如图6所示,在用于会话或用于其它目的期间,将显示单元120和主要单元130打开。
在显示单元120的背面的一侧配备了可伸缩天线121。天线121用于与基站交换电波。在显示单元120的内表面上,配备了液晶显示面板122。液晶显示面板122具有几乎占据整个内表面的尺寸。在液晶显示面板122的上面配备了扬声器123。显示单元120还包括数字摄像机单元的成像单元110。成像单元110的成像透镜111通过配备在显示单元120的背面上的窗口124面朝外。这里,术语“成像单元”指的是包括成像透镜111和图像拾取元件112的单元。换句话说,“成像单元”的概念用于阐明成像透镜111和图像拾取元件112两者配备在显示单元120中,但数字摄像机单元的其它部件,例如,摄像机控制单元和记录媒体可以配备在主要单元130中。作为图像拾取元件112,例如,可以采用诸如CCD或CMOS之类的光电转换元件。并且,作为成像透镜111,可以采用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成像透镜、和通过除了描述在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之外的其它实施例实现的成像透镜。
在显示单元120的前端配备了红外通信单元125。尽管未示出,但红外通信单元125包括红外光发射元件和红外光接收元件。
在主要单元130的内表面上,配备了诸如数字键0到9、呼叫键、和电源键之类的操作键131。在操作键131的下面配备了麦克风132。在主要单元130的侧面配备了存储卡插槽133。通过存储卡插槽133,可以将存储卡140插入主要单元130中和从主要单元130中移出。
图7是示出移动电话100的配置的方块图。
移动电话100包括控制移动电话100的所有操作的CPU(中央处理单元)150。换句话说,CPU 150将存储在ROM(只读存储器)151中的控制程序装入RAM(随机访问存储器)152中,并且通过总线153控制移动电话100的操作。
摄像机控制单元160控制包括成像透镜111和图像拾取元件112的成像单元110,以便拍摄静止画面、运动画面等。在以例如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或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压缩了获得的图像信息之后,摄像机控制单元160将图像信息放在总线153上。将放在总线153上的图像信息暂时存储在RAM 152中。如有必要,将图像信息输出到存储卡接口141,通过存储卡接口141存储在存储卡140中,或通过显示控制单元154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22上。将在图像拍摄操作中通过麦克风132同时获得的语音信息通过语音编解码器170与图像信息一起暂时存储在RAM 152中,或存储在存储卡140中。可替代地,与液晶显示面板122上的图像显示同时,通过语音编解码器170从扬声器123输出语音信息。并且,如有必要,将图像信息和语音信息输出到红外接口155,然后通过红外接口155,经由红外通信单元125输出到含有相似红外通信单元的外部信息装置,例如,移动电话、个人计算机、或PDA。为了根据存储在RAM 152或存储卡140中的图像信息,将静止画面或运动画面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22上,通过总线153将通过解码和解压缩存储在RAM 152或存储卡140中的文件获得的图像数据发送到显示控制单元154。
通信控制单元180通过天线121与基站交换电波。在语音通信模式下,通信控制单元180处理接收的语音信息,并且通过语音编解码器170将语音信息输出到扬声器123,或者通过语音编解码器170接收麦克风132收集的语音,并且发送经过预定处理之后的语音。
由于可以使上述成像透镜111沿着入射光的光轴方向的尺寸更小,即使在像移动电话100那样具有有限厚度的装置中,也可以容易地安装成像透镜111。此外,由于可以从高质量图像中获得许多信息,成像透镜111适合用在用作便携式信息装置的移动电话中。
应该注意到,描述在上面实施例和数值例子中的特定结构、形状、和数值仅仅是实现本发明的例子,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是通过这些例子限制性解释的。
交叉参考相关申请
本申请包含与2007年10月18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7-271349有关的主题,特此全文引用以供参考。

Claims (3)

1.一种成像透镜,包含:
配置成在固态图像拾取元件中形成图像的三个树脂透镜;
孔径光阑;和
由树脂形成的红外截止滤波器,
其中,三个树脂透镜包括由在物侧是凸的正透镜形成的第一透镜、由在像侧是凸的负透镜形成的第二透镜、和由在像侧是凹的正透镜形成的第三透镜,
其中,第一透镜、孔径光阑、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红外截止滤波器从物侧开始按所述次序排列,
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表面是非球形的,和
其中,成像透镜具有64°或更大的视角,并且满足如下条件表达式A0到A3:
2<R1/R2<0.35                    (A0)
-1.2<R1/R5<-1.5                   (A1)
002<|D4/f2|<0.01                (A2)
06f<Z0.50-Z0.35<0.08f           (A3)
其中,f代表整个系统的焦距,f2代表第二透镜的焦距,R1代表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2代表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5代表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D4代表第二透镜的厚度,Z0.50代表相对于指示视角是64°时提供的最大射线高度的1.0射线高度,在0.50的射线高度上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的凹陷量,和Z0.35代表相对于指示视角是64°时提供的最大射线高度的1.0射线高度,在0.35的射线高度上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的凹陷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满足如下条件表达式A4和A5:
05<f/f3<0.1                   (A4)
97<D77/D73<1.03               (A5)
其中,f3代表第三透镜的焦距,D73代表相对于指示入射在第一透镜上的射线的视角是64°时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上的射线高度的1.0射线高度,在0.30的射线高度上的透镜厚度,和D77代表相对于指示入射在第一透镜上的射线的视角是64°时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上的射线高度的1.0射线高度,在0.70的射线高度上的透镜厚度。
3.一种成像设备,包含:
成像透镜;和
配置成将成像透镜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的图像拾取元件,
其中,成像透镜包括三个树脂透镜、孔径光阑、和由树脂形成的一个红外截止滤波器,
其中,三个树脂透镜包括由在物侧是凸的正透镜形成的第一透镜、由在像侧是凸的负透镜形成的第二透镜、和由在像侧是凹的正透镜形成的第三透镜,
其中,第一透镜、孔径光阑、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红外截止滤波器从物侧开始按所述次序排列,
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表面是非球形的,和
其中,成像透镜具有64°或更大的视角,并且满足如下条件表达式A0到A3:
2<R1/R2<0.35                         (A0)
-1.2<R1/R5<-1.5                        (A1)
002<|D4/f2|<0.01                     (A2)
06f<Z0.50-Z0.35<0.08f                (A3)
其中,f代表整个系统的焦距,f2代表第二透镜的焦距,R1代表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2代表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5代表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D4代表第二透镜的厚度,Z0.50代表相对于指示视角是64°时提供的最大射线高度的1.0射线高度,在0.50的射线高度上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的凹陷量,和Z0.35代表相对于指示视角是64°时提供的最大射线高度的1.0射线高度,在0.35的射线高度上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的凹陷量。
CNA2008101690742A 2007-10-18 2008-10-20 成像透镜和成像设备 Pending CN1014140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1349/07 2007-10-18
JP2007271349A JP2009098505A (ja) 2007-10-18 2007-10-18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4048A true CN101414048A (zh) 2009-04-22

Family

ID=40289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690742A Pending CN101414048A (zh) 2007-10-18 2008-10-20 成像透镜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03190A1 (zh)
EP (1) EP2051121A3 (zh)
JP (1) JP2009098505A (zh)
CN (1) CN101414048A (zh)
TW (1) TW20092564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2574A (zh) * 2009-05-28 2010-12-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复合低频截止滤波器和使用了该滤波器的图像拍摄装置
CN108562999A (zh) * 2018-03-22 2018-09-2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组
CN108700749A (zh) * 2016-02-23 2018-10-23 株式会社电装 平视显示装置
CN110837158A (zh) * 2018-08-16 2020-02-25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22950A (ja) * 2008-03-16 2009-10-01 E-Pi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撮像レンズ
JP5699636B2 (ja) * 2011-01-31 2015-04-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3114174A (ja) * 2011-11-30 2013-06-10 Tamron Co Ltd 赤外線カメラ用レンズ
CN111812828B (zh) * 2020-09-14 2021-05-2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准直镜头和红外镜头模组
CN113296236B (zh) * 2021-05-12 2022-08-30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红外光学系统、红外接收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433676B (zh) * 2021-08-27 2022-02-11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72598A (ja) 2000-03-28 2001-10-05 Konica Corp 撮影レンズ
JP2005024823A (ja) 2003-07-01 2005-01-27 Enplas Corp 撮像レンズ
JP2005258181A (ja) 2004-03-12 2005-09-22 Seiko Epson Corp 撮像レンズ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4567366B2 (ja) * 2004-04-23 2010-10-20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撮像レンズ
JP4183132B2 (ja) * 2004-10-05 2008-11-19 大立光電股▲ふん▼有限公司 撮影レンズ
JP2007086485A (ja) * 2005-09-22 2007-04-05 Fujinon Corp 撮像レン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2574A (zh) * 2009-05-28 2010-12-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复合低频截止滤波器和使用了该滤波器的图像拍摄装置
CN101902574B (zh) * 2009-05-28 2014-08-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复合低频截止滤波器和使用了该滤波器的图像拍摄装置
CN108700749A (zh) * 2016-02-23 2018-10-23 株式会社电装 平视显示装置
CN108562999A (zh) * 2018-03-22 2018-09-2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组
CN108562999B (zh) * 2018-03-22 2023-04-0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组
CN110837158A (zh) * 2018-08-16 2020-02-25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51121A3 (en) 2009-07-29
TW200925642A (en) 2009-06-16
US20090103190A1 (en) 2009-04-23
EP2051121A2 (en) 2009-04-22
JP2009098505A (ja) 200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3027B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1356465B (zh) 变焦透镜和成像装置
CN101414048A (zh) 成像透镜和成像设备
US8976462B2 (en) Image pickup optical system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1566722B (zh) 图像拾取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
CN100520476C (zh) 摄像透镜、摄像装置及便携式终端
CN100378490C (zh) 成像透镜与成像设备
CN100485438C (zh) 图像拍摄透镜和图像拍摄设备
CN102981250A (zh) 摄影透镜、摄影装置和便携式终端
CN103309021A (zh) 成像透镜和成像设备
CN102422197A (zh) 摄像透镜以及使用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JP4189768B2 (ja)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102411190A (zh) 摄像光学系统和具有该摄像光学系统的摄像装置
CN101726836A (zh) 透镜装置及拍摄装置
CN102540424A (zh) 成像透镜和成像设备
JP2004325713A (ja) 対物レンズ
CN213600973U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2200625A (zh) 成像光学系统以及具有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
US20170023777A1 (en) Imaging optical system, camera device, and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CN102955226B (zh) 摄像镜头
CN111781704A (zh) 摄像镜头、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JP4743225B2 (ja)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212781463U (zh) 摄像镜头、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05091464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