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1253A - 波导路形成装置、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销构造以及高频电路 - Google Patents

波导路形成装置、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销构造以及高频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1253A
CN101401253A CNA2007800084556A CN200780008455A CN101401253A CN 101401253 A CN101401253 A CN 101401253A CN A2007800084556 A CNA2007800084556 A CN A2007800084556A CN 200780008455 A CN200780008455 A CN 200780008455A CN 101401253 A CN101401253 A CN 101401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mentioned
dielectric
control pin
dielectric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084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1253B (zh
Inventor
内村弘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093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5830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7/05459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7102591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401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1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1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12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Wave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电路部的最佳化,高通用性的波导路形成装置、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销构造以及高频电路。通过第1和第2导电体层(6、7)与多个控制销(2)的协作,来形成波导路,通过使各个控制销(2)在Z1所示的下降状态和Z2所示的上升状态之间变位,自如且简单地变更可变频率电路形成部。

Description

波导路形成装置、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销构造以及高频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导路形成装置、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销构造以及高频电路,涉及在例如天线、滤波器、耦合电路等高频电路器件中适于应用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盛行软件无线电路的研究(参照特许第3686736号公报、特许第3439973号公报、特许第3517097号公报、特开平11-284409号公报、特许第3420474号公报)。例如,通过替换移动终端的现有的软件,改变配置,可以把该移动终端改变成汽车导航装置、地表波的电视接收终端等多种模式。对于该软件无线技术的具体实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简称FPGA)的大规模化、数字信号处理器(简称DSP)的高速化、可再配置处理器(简称RCP)的实用化、A/D(模拟/数字)·D/A(数字/模拟)转换器的高速化、数据传送接口的高速化的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例如,参照沖テクニカルレビユ—2005年10月/第204号Vol.72No.4P80-85、信学技報IE ICE Technical Report ED2005-116,OME2005-42(2005-09)P45-50(冲技术回顾2005年10月/第204号Vol.72No.4P80-85、信学技报IE ICE TechnicalReport ED2005-116,OME2005-42(2005-09)P45-50))。
对于软件无线技术的实用化,特别是FPGA的贡献最大,因此形成以其为核心的技术。但是,FPGA是通过利用可编程的电路自由改变数字化信号的处理本身,从而可以应对各种调制解调处理,因此,作为前提,要求无线部具有宽频带。
但是,由于难以实现所必要的宽频带天线、或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和通过波段的程序化,所以,需要准备滤波器库,在必要时切换多个滤波器。另外,还研究了直接转换方式等(参照沖テクニカルレビユ—2005年10月/第204号Vol.72No.4P80-85、信学技報IE ICE Technical ReportED2005-116,OME2005-42(2005-09)P45-50(冲技术回顾2005年10月/第204号Vol.72No.4P80-85、信学技报IE ICE Technical Report ED2005-116,OME2005-42(2005-09)P45-50))。
在以往的技术中,对于无线部,即天线、滤波器等高频波电路器件,或限定通过波段,或配置多种来选择使用。但是,被限定了通过波段的无线部不能实现可转换成多模式的软件无线电路。至于配置多种高频波电路器件进行选择使用的无线部,由于高频波电路器件的构造变得大型化和复杂化,所以,通用性差。
在应用直接转换方式的技术中,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在发送侧需要具备把从信号处理部送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把该信号在宽频带上提升到所希望的无线频率的功能。在接收侧,在频率转换部中,在所希望的频带内输入多个高电平的信号的情况下,产生动态范围下降的问题、和产生混频的非线性失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电路部的最佳化,通用性高的波导形成装置、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销构造以及高频电路。
本发明是一种波导路形成装置,其中,具有:用于形成波导路的可变更波导路形状的电路形成部;和按照根据预期信息变更该电路形成部的波导路形状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控制部根据预期信息变更电路形成部的波导路形状,所以可自如且简单地变更电路形成部。与选择使用多种高频电路部件的以往技术相比,可实现构造的简化和电路形成部的最佳化。从而可实现高通用性的波导路形成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电路形成部具有:隔离配置的一对导电体层、和通过与这些导电体层协作可形成波导路的多个可动体,
上述各个可动体构成为,能够在成为上述波导路的壁部的一部分的壁部形成状态、和壁部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
根据本发明,可通过由一对导电体层和多个可动体的协作,形成波导路。通过使各可动体在壁部形成状态与壁部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可自如且简单地变更电路形成部。
另外,本发明还具有使上述各可动体在壁部形成状态与壁部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驱动的驱动源,上述控制部对该驱动源进行驱动控制。
根据本发明,控制部通过驱动控制驱动源,使各可动体在壁部形成状态与壁部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这样,可变更波导路形状。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上述电路形成部变更为在功率分配器、滤波电路、以及耦合器中的至少一种的波导路形状。
根据本发明,电路形成部可变更为在功率分配器、滤波电路、以及耦合器中的至少一种的波导路形状。这样,可提高波导路形成装置的通用性。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通过与隔离配置的多个导电体层协作可形成波导路的壁部的销构造,其构成为能够在成为上述壁部的壁部形成状态、和壁部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
根据本发明,销构造通过与隔离配置的多个导电体层协作,可形成波导路的壁部。即,销构造通过变位到壁部形成状态,能够使该销构造成为波导路的壁部。从而可实现能够使电路形成部最佳化的销构造。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高频电路,具有:
隔离配置的一对导电体层;
多个控制销,其由导体构成,并被配置成通过形成在上述一对导电体层的至少一方上的孔,能够在上述导电体层的厚度方向上变位;和
控制上述控制销在厚度方向上的变位位置的控制部,
在上述一对导电体层的一方上形成2个槽,并配置成该2个槽中的一方的槽的长度方向与另一方的槽的长度方向正交,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在从上述一方的槽辐射垂直偏振波的状态、和从上述另一方的槽辐射水平偏振波的状态之间可切换。
根据本发明,控制部通过控制控制销的变位位置,能够在从一方的槽辐射垂直偏振波的状态、与从另一方的槽辐射水平偏振波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即,能够由一对导电体层与多个控制销自如地切换垂直偏振波天线和水平偏振波天线。这样,能够实现高通用性的高频电路。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具有:
用于形成电介质线路的可变更电介质线路形状的电路形成部;和按照根据预期信息变更该电路形成部的电介质线路形状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控制部根据预期信息变更电路形成部的电介质线路形状,所以可自如且简单地变更电路形成部。与选择使用多种高频电路部件的以往技术相比,可实现构造的简化和电路形成部的最佳化。从而可实现高通用性的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电路形成部具有:隔离配置的一对导电体层、和通过与这些导电体层协作可形成电介质线路的多个可动体,
上述各个可动体构成为,能够在成为上述电介质线路的一部分的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和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
根据本发明,可通过由一对导电体层和多个可动体的协作,形成电介质线路。通过使各可动体在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与电介质线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可自如且简单地变更电路形成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还具有使上述各可动体在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与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驱动的驱动源,上述控制部对该驱动源进行驱动控制。
根据本发明,控制部通过驱动控制驱动源,使各可动体在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与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这样,可变更电介质线路形状。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上述电路形成部变更为在滤波电路、以及耦合器中的至少一种的电介质线路形状。
根据本发明,电路形成部变更为在滤波电路、以及耦合器中的至少一种的电介质线路形状。这样,可提高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的通用性。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通过与隔离配置的多个导电体层协作可形成电介质线路的销构造,其构成为能够在成为上述电介质线路的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和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
根据本发明,销构造通过与隔离配置的多个导电体层协作,可形成电介质线路。即,销构造通过变位到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能够使该销构造成为电介质线路。从而可实现能够使电路形成部最佳化的销构造。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高频电路,具有:
隔离配置的一对导电体层;
多个控制销,其由导体构成,并被配置成通过形成在上述一对导电体层的至少一方上的孔,能够在上述导电体层的厚度方向上变位;和
控制上述控制销在厚度方向上的变位位置的控制部,
上述控制部,介由上述厚度方向的变位位置被控制后的控制销、和上述一对导电体层,形成H波导或NRD波导。
根据本发明,控制部通过控制控制销的变位位置,能够由厚度方向的变位位置被控制后的控制销、和一对导电体层,形成H波导或非辐射性电介质线路(简称NRD波导:Nonradistive Dielectric Waveguide)。NRD波导的导体板间隔根据一对导电体层的间隔预先规定,电介质带的厚度根据与控制销的变位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进行各种规定。因此,通过控制控制销的变位位置,可实现高通用性的高频电路。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电路形成部具有:1个导电体层、和通过与该导电体层协作可形成电介质线路的多个可动体,
上述各可动体构成为,能够在成为上述电介质线路的一部分的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和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
根据本发明,可通过由1个导电体层和多个可动体的协作,形成电介质线路。通过使各可动体在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与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可自如且简单地变更电路形成部。特别是,与具有2个导电体层的构造相比,可实现构造的简化。由于传播的电场的方向,相对导体,可使用垂直和水平方向,所以可进一步提高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的通用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还具有使上述各可动体在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与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驱动的驱动源,上述控制部对该驱动源进行驱动控制。
根据本发明,控制部通过驱动控制驱动源,使各可动体在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与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这样,可变更电介质线路形状。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上述电路形成部变更为在功率分配器、滤波电路、以及耦合器中的至少一种的电介质线路形状。
根据本发明,电路形成部可变更为在功率分配器、滤波电路、以及耦合器中的至少一种的电介质线路形状。这样,可提高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的通用性。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通过与1个导电体层协作可形成电介质线路的销构造,其构成为能够在成为上述电介质线路的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和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
根据本发明,销构造通过与1个导电体层协作,可形成电介质线路。即,销构造通过变位到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能够使该销构造组成为电介质线路。从而可实现能够使电路形成部最佳化的销构造。
关于本发明的目的、特色以及优点,通过参考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可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3的立体图。
图2是利用包含销退出方向的假设平面剖开控制销2的驱动部的主要部分所观察到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
图4涉及控制销2的驱动部构造进行了局部变更后的变更实施方式,是利用包含销退出方向的假设平面剖开控制销2的驱动部的主要部分所观察到的剖面图。
图5A~图5C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5A是表示向第2口Pt2和第3口Pt3均等分配电力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5B是表示设置多列形成波导管的E面的控制销组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5C是表示向第2口Pt2和第3口Pt3的电力分配比不同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
图6A和图6B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6A是表示直线波导管构造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6B是表示具备了滤波功能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
图7A和图7B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7A是表示直线的2根波导管构造相接的构造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7B是表示把从第1口Pt1输入的高频信号的一部分耦合而输出到第4口Pt4的构造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8A是表示从第1口Pt1输入的高频信号被从槽16辐射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8B是表示从第1口Pt1输入的高频信号被从槽17辐射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
图9A和图9B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9A是表示从第1口Pt1输入的高频信号在包围成圆形状的区域S1中产生谐振,并被从天线开口部Ah辐射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9B是表示使频率特性向低频侧改变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A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
图11是表示电路图形生成部20中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的立体图。
图13是利用包含销退出方向的假设平面剖开控制销102的驱动部的主要部分所观察到的剖面图。
图1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01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
图15A和图15B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15A是表示按照具有耦合器功能的方式配置控制销后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15B是表示相对图15A的电路图形进一步扩大了耦合的间隙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
图16A和图16B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16A是表示直线电介质线路构造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16B是表示具有滤波功能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01A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
图18是表示电路图形生成部120中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的立体图。
图20是利用包含销退出方向的假设平面剖开控制销102A的驱动部的主要部分所观察到的剖面图。
图21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01B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
图22A和图22B是表示把从第1口Pt1输入且从第2口Pt2输出的高频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并向第4口Pt4输出的构造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
图23A和图23B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23A是表示向第2口Pt2和第3口Pt3均等分配电力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23B是表示向第2口Pt2和第3口Pt3的电力分配比不同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
图24A和图24B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24A是表示直线电介质线路构造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24B是表示具备了滤波功能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
图25A和图25B是关于包含独立的电介质线路A和B的电路图形的图,图25A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25B是表示该电路图形的仿真结果的图。
图26A和图26B是关于包含独立的电介质线路A和B的电路图形的图,图26A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26B是表示该电路图形的仿真结果的图。
图27A和图27B是关于包含独立的电介质线路A和B的电路图形的图,图27A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27B是表示该电路图形的仿真结果的图。
图28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01C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
图29是表示在电路图形生成部120中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有时对于与在前面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事项对应的部分标记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仅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把结构的其他部分视为与之前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不仅可以进行在各个实施方式中具体说明的部分的组合,而且,只要对组合没有特别的障碍,也可以对实施方式彼此进行局部组合。各个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可应用于天线、波导管、功率分配器、耦合器、滤波电路等多种高频电路器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包含可变高频电路的控制方法的说明、和控制销的销构造的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3的立体图。图2是利用包含销退出方向的假设平面剖开控制销2的驱动部的主要部分所观察到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把第1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称为“第1高频电路1”。第1高频电路1具有作为电路形成部的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3、和作为控制单元的高频电路控制部4。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3是用于形成波导路的可变更波导路形状的电路形成部。高频电路控制部4进行根据所期望信息变更电路形成部的波导路形状的控制。首先,对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3进行说明。
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3具有可变高频电路部5、和多个控制销2(相当于可动体)。可变高频电路部5包括第1和第2导电体层6、7。第1和第2导电体层6、7是构成波导管的所谓H面(H-Plane)的一对导电体层,被相隔规定的小距离δ1平行配置。这些导电体层6、7形成得例如俯视为矩形形状。把第1和第2导电体层6、7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方向,把与第1导电体层6的一边平行的方向定义为X方向。把与X和Z方向正交的与第1导电层6的其他边平行的方向定义为Y方向。在图1中,分别用箭头符号X、Y、Z表示X、Y、Z方向。把包含X方向和Y方向的假设平面称为“XY平面”。把从Z方向观察第1高频电路1或其一部分的情况称为“俯视观察”。
在第2导电体层7中,形成用于使控制销2变位的多个贯通孔7a,这些多个贯通孔7a沿着第2导电体层7的XY平面,在X方向每隔一定的间隔并且在Y方向每隔一定的间隔配置。控制销2和贯通孔7a构成为一对一的对应。第2导电体层7的各个贯通孔7a形成为与后述的控制销2的形状对应的矩形孔形状。但各个贯通孔7a相对各个控制销2而言形成为能够使控制销2圆滑变位的宽松的形状。
多个控制销2通过与第1和第2导电体层6、7协作而能够形成波导路。各个控制销2构成为能够进行从成为波导管的所谓E面(E-Plane)的一部分的下降状态到上升状态的变位。所谓上述下降状态(参照图2、Z1),是指成为波导路的壁部的一部分沿Z方向的一方下降后的壁部形成状态,所谓上述上升状态(参照图2、Z2),是指不成为波导路的壁部的一部分沿Z方向的另一方上升后的壁部非形成状态。各个控制销2由导体构成,形成沿Z方向延伸的四角柱形状。各个控制销2的Z方向长度形成为比第1导电体层6与第2导电体层7的距离δ1长规定的小距离。在上述下降状态下,各个控制销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2a与第1导电体层6抵接,并且,该控制销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2b从第2导电体层7的一表面部稍微突出。在上述上升状态下,各个控制销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2a从第1导电体层6隔离,并且成为与第2导电体层7的例如一方的表面为同一面状。但不只限定为同一面状。
另外,在波导管中,即使在金属壁上形成小于在波导路中传播的电磁波的波长的1/2的孔,也没有电磁波会从该孔中泄漏传播。换言之,通过把在X或Y方向相邻的控制销2彼此之间的距离δ2,即,相邻的控制销2的横截面的中心间距离δ2规定为小于波长的1/2,则,在X或Y方向上相邻的控制销2的间隔成为从中心间距离δ2减去各个控制销2在X或Y方向的厚度后的值。即,相邻的控制销2的间隔也当然小于波长的1/2。由此,可有效防止电磁波从波导管泄漏传播。利用此性质,可在由第1导电体层6、第2导电体层7和下降状态的多个控制销2所包围的区域中形成波导管。而且,通过使控制销2的状态成为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对于所要形成的波导管构造可自如地形成或变形形成(后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把各个控制销2形成为四角柱形状,但不限于四角柱形状,也可以形成为圆柱或四角柱以外的多角柱形状,具体是,三角柱、五角柱形状等。在可变高频电路中,多个控制销2也可以由多种多角柱构成,由圆柱和多角柱构成也可。用圆柱构成控制销2,比用角柱构成的情况容易形成波导管的曲线,可对应多种多样的构造,从而可提高通用性。在各个控制销2的上升状态下,使各个控制销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2a成为与第2导电体层7的一方的表面为同一面状。换言之,由于各个控制销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2a盖住第2导电体层7的贯通孔7a而可实现闭塞状态,所以可尽量减小导体部中的传输损失。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第1导电体层6、第2导电体层7和下降状态的多个控制销2包围的波导管内部存在有空气,但并非一定为该实施方式所限定的方式。在第1导电体层6与第2导电体层7之间也可以插入图示以外的电介质。在电介质上形成与控制销2的配置位置对应的多个孔,以便不妨碍控制销2的变位。在插入了该电介质的情况下,由于由电介质来保持第1导电体层6和第2导电体层7,并且能够减小截止频率、增长截止波长,所以,如果形成为具有与存在空气时的截止频率相同的截止频率,则能够实现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3的小型化。通过用电介质保持第1和第2导电体层6、7,与在波导管内部存在空气的实施方式相比,可提高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3的刚性强度。通过提高该刚性强度,能够使控制销2圆滑地变位。由于控制销2的间隔小于波长的1/2,所以可确实防止电磁波从波导管泄漏传播。
下面,对高频波电路控制部4进行说明。高频波电路控制部4具有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和控制销驱动部9,并且这些被电连接。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中储存有用于形成波导路的波导路形状的信息、即图形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等被送到该第1高频电路1中的图形信息PD,被暂时保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中。为了再现该信息,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向控制销驱动部9发送信号。控制销驱动部9包括作为驱动源的泵马达、流体压缸10、配管11和未图示的控制阀(称为配管等),这些被配管连接。在第2导电体层7上固定有流体压缸10的缸主体10A。
流体压缸10具有上述缸主体10A、和被一体地固定在控制销2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2b上的活塞12。该流体压缸10的作动(作動)流体例如可以使用气体或油。在作为作动流体而使用了气体的情况下,与使用油的情况相比,可实现第1高频电路1的轻量化,从而可提高包含该第1高频电路1的设备的携带性。通过根据从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送到控制销驱动部9的信号,从驱动源介由配管向缸主体10内注入作动流体,对缸主体10A内施加正压,把活塞12即控制销2从上升状态推到下降状态。
相反地,通过根据上述信号,吸引缸主体10A内的作动流体,成为对缸主体10A内施加负压,使控制销2从下降状态变位到上升状态的构造。其结果,各个控制销2成为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形成可变更的高频电路。被输入到该高频电路中的高频信号(简称RF信号:Radio Frequency信号)在可变高频电路部5中例如被实施了滤波处理等后被输出。但不限于上述滤波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向缸主体10A内施加负压使控制销2变位到上升状态,但不限于此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设置在释放对缸主体10A内施加的作动流体的压力时使控制销2从下降状态变位到上升状态的由线圈弹簧构成的施力部件。不过,该线圈弹簧必须使用例如合成树脂等非金属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相比对缸主体10A内施加负压的本实施方式,可使控制销2迅速变位。即使在配管途中发生了作动流体的泄漏,也能够使控制销2确实且迅速地变位。
图4涉及控制销2的驱动部构造局部变更后的变更实施方式,是用包含销退出方向的假设平面剖开驱动部的主要部分所观察的剖面图。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是使用流体压缸10把各个控制销2控制成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而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还能够对各个控制销进行电磁控制。即,控制销驱动部具有作为驱动源的电池13、开关部件14、围着Z方向的轴线缠绕的线圈体15、和由磁性体形成的各个控制销2A。线圈体15被固定在第2导电体层7上,该线圈体15与电池13和开关部件14电连接。
各个控制销2A例如由如镍金属那样的具有导电性的磁性体形成,并被磁化。该控制销2A构成为在产生磁力的线圈体15的引导下能够向Z方向的一方或另一方变位。高频电路控制部4的例如中央运算处理装置(简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根据被送到上述控制销驱动部的信号,控制开关元件14的导通/断开。例如,通过控制与某个控制销2A对应的开关元件14从导通切换到断开,可把该控制销2A从上升状态变位到下降状态。反之,通过根据上述信号控制开关元件14从断开切换到导通,可把该控制销2A从下降状态变位到上升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可电磁控制控制销2A,所以与使用流体压缸10控制控制销2的上述的实施方式相比,可缩短高频电路的构造变更所需要的时间。即,由于可电磁控制控制销2A,所以可容易地在现有的高频电路的基础上实施构造变更。由于可不使用泵马达而使用电池13作为驱动源,所以,具有比本实施方式更好的携带性和维护性。除此以外可达到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也可以使用马达和固定在该马达轴上的凸轮以及上述的施力部件等,来控制各个控制销2在上升状态和下降状态之间变位。这种情况也可达到与上述变更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图5A~图5C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5A是表示向第2口Pt2和第3口Pt3均等分配电力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5B是表示设置多列形成波导管的E面的控制销组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5C是表示向第2口Pt2和第3口Pt3的电力分配比不同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
控制销2、2A在X方向和Y方向以一定间隔配置,空白的四边形表示不形成上述E面的上升状态的控制销2、2A,黑四边形表示形成波导管的E面的下降状态的控制销2、2A。图5A表示把控制销2、2A配置成可进行等分支处理。该图5A所示的波导路形状即电路图形例如被规定为默认形状。从第1口Pt1输入的高频信号被等功率分配到第2和第3口Pt2、Pt3。图5A所示的进行等分支处理的图形信息被储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中。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指令,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把信号送到控制销驱动部9,控制销驱动部9驱动控制驱动源。由此,向缸主体10A内施加正压或负压,使控制销2、2A变位到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从而得到图5A所示的电路。
在这样的波导路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减少传输损失,例如,也可以如图5B所示那样,不是在X和Y方向设置一列,而是设置多列形成波导管的E面的控制销2、2A组。并且也把该低传输损失用图形信息储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中。即,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指令,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把信号送到控制销驱动部9,控制销驱动部9根据上述低传输损失用图形信息,驱动控制驱动源。由此,可得到在X和Y方向设置了多列形成波导管的E面的控制销2组的图5B所示的电路图形。这样,通过增加波导管的E面即壁部的厚度,可有效减少传输损失。
如图5C所示,也可以把图5A所示的电路图形变更为把耦合窗KM的部分在X方向偏移的构造。通过这样地偏移耦合窗KM,能够使功率的分配比不同,从而形成功率分配器。实现该功率分配器的功率分配用图形信息也被储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中。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指令,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把信号送到控制销驱动部9,控制销驱动部9根据上述功率分配用图形信息驱动控制驱动源。由此,可得到图5C所示的功率分配器。
在图5A~图5C的例中,只有一个分支构造,但通过把可变高频电路在XY方向扩展,形成多个分支构造,并作为天线的供电电路,可自由地改变对其目的地所耦合的天线元件的供电比率,因此,可自由地改变辐射图形。在这样的波导管构造的情况下,由于通过改变波导管的宽度,可改变管内波长,所以即使是相同长度的波导管,也能够改变从口输出的相位。其结果,还能够形成电子式光束扫描天线。
图6A和图6B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6A是表示直线波导管构造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6B是表示具备了滤波功能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从例如以默认图形储存的图6A所示的电路图形,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指令,变化成具有滤波功能的电路图形(滤波电路)。例如将波导管上游侧的第1口Pt1附近部分的Y方向尺寸缩小,将波导管下游侧的第2口Pt2附近部分的Y方向尺寸缩小。并且进一步把波导管的长度方向中间部附近的Y方向的尺寸缩小。通过把预定的控制销2、2A变位到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可容易且迅速地实现滤波电路。由于通过把预定的控制销2、2A变位到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可自由地改变该电路图形,所以自由地改变其滤波功能的中心频率特性和通过频段。
图7A和图7B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7A是表示直线的2根波导管构造相接的构造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7B是表示把从第1口Pt1输入、从第二口Pt2输出的高频信号的一部分耦合而也输出到第4口P等构造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7A的波导路用图形信息被储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中,图7B的耦合器用图形信息也被储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中。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指令,通过使兼用作壁部的多个控制销2、2A的一部分变位到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可容易且迅速地在图7A所示的电路图形与图7B所示的电路图形之间进行切换。
图8A和图8B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8A是表示把从第1口Pt1输入的高频信号从槽16辐射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8B是表示从第1口Pt1输入的高频信号从槽17辐射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也可以把本实施方式的第1高频电路应用在天线中。
在第1导电体层6上形成有用于实现垂直偏振波天线的第1槽16、和用于实现水平偏振波天线的第2槽17。这些第1和第2槽16、17预先形成为相同的大小。第1槽16沿着X方向设置,第2槽17沿着Y方向设置,并且配置成第1槽16的长度方向与第2槽17的长度方向正交。其中第1槽16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和第2槽17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部相隔规定小距离配置。
图8A所示的例成为,只有沿着X方向设置的第1槽16被第1、第2导电体层6、7和下降状态的多个控制销2、2A围绕的实施方式。实现该实施方式的图形信息被预先储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中。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指令,通过把多个控制销2、2A变位到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可得到该电路图形。从第1口Pt1输入的高频信号在X方向的一方且被导入Y方向的一方,从第1槽16辐射出。从此时的天线辐射出Z方向的电磁波。该偏振波(polarized waves)成为图面垂直方向的电场(垂直偏振波(vertically polarized waves))。
图8B所示的例成为,只有沿着Y方向设置的第2槽17被第1、第2导电体层6、7和下降状态的多个控制销2、2A围绕的实施方式。实现该实施方式的图形信息被预先储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中。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指令,通过把多个控制销2、2A变位到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可得到该电路图形。从第1口Pt1输入的高频信号在X方向的另一方且被导入Y方向的一方,从第2槽17辐射出。从此时的天线辐射出的电磁波,与图8A的情况相比,虽然频率未发生变化,但偏振波成为图面水平方向的电场(水平偏振波)。
这样,通过把成为辐射元件的槽16、17预先形成在第1导电体层6上,可选择性地切换从天线辐射的偏振波。在本例中,把第1和第2槽16、17作成同一尺寸,但不限于同一尺寸,由于辐射的频率特性与槽的大小相关,所以通过预先使槽的尺寸与所希望的频率一致,可选择性地切换辐射或接收的频率。可实现这样的高通用性的高频电路。
图9A和图9B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9A是表示从第1口Pt1输入的高频信号在包围成圆形状的区域S1中产生谐振,并从天线的开口部Ah辐射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9B是表示把频率特性向低频侧改变后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在本例中,在第1导电体层6上预先形成有俯视面呈圆形形状的天线开口部Ah。
图9A所示的电路图形是实现谐振器型天线的实施方式。从第1口Pt1输入的高频信号在由多个控制销2、2A包围成圆形形状的区域S1中产生谐振,从天线开口部Ah辐射。此时的谐振频率与天线的开口部面积、和由多个控制销2、2A包围成圆形形状或多角形状的部分相关。因此,如图9B所示,通过使由下降状态的控制销2、2A包围成圆形形状或多角形状的区域S2的面积大于图9A所示的区域S1的面积,能够使从天线开口部Ah辐射的频率特性向低频率特性侧偏移。反之,也能够使从天线开口部Ah辐射的频率特性从低频率特性侧向高频率特性侧偏移。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通过改变控制销2、2A的下降状态或上升状态的控制状态,可改变频率特性。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1高频电路1,由于高频电路控制部4根据图形信息(相当于预期信息)变更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3的波导路形状,所以可自由且简单地变更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3。与选择性使用多种高频电路部件的以往技术相比,可实现构造的简化以及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3的最佳化。因此,可实现高通用性的高频电路。
根据第1高频电路1,通过第1和第2导电体层6、7、和多个控制销2、2A的协作,可形成波导路。通过使各个控制销2、2A在下降状态和上升状态之间变位,可自如且简单地变更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3。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3可被变更成在功率分配器、滤波电路、以及耦合器中的至少一种的波导路形状。这样,可提高第1高频电路1的通用性。
高频电路控制部4通过控制控制销2、2A的变位位置,可以在从一方的槽16辐射垂直偏振波的状态、与从另一方的槽17辐射水平偏振波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即,利用第1和第2导电体层6、7和多个控制销2、2A,可自由地切换垂直偏振波天线和水平偏振波天线。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A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把第2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A称为“第2高频电路1A”。第2高频电路1A具有作为电路形成部的第2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3A、和作为控制单元的第2高频电路控制部4A。第2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3A具有第2可变高频电路部5A和多个控制销2、2A。在第2可变高频电路部5A中形成有特性检测口18,其用于检测在该第2可变高频电路5A中被处理后的高频信号。把从该特性检测口18输出的高频信号的一部分输入到后述的RF特性测定部19(RF:Radio Frequency)。
第2高频电路控制部4A具有RF特性测定部19、电路图形生成部20、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和控制销驱动部9,这些被电连接。把从上述特性检测口18输出的(最终输出的)高频信号输入到RF特性测定部19。这里,为了判定是否输出了所希望的RF信号,进行测定。把表示其测定结果的信息送到电路图形生成部20,该电路图形生成部20具有判断由第2可变高频电路部5A处理的高频信号是否被处理成得到了所希望的特性,并且对其进行修正的功能。
电路图形生成部20具有作为存储单元的存储器21,该存储器21中储存有成为判断是否被处理成得到了所希望的特性的判断基准的基准数据。在存储器21中,暂时保存表示测定结果的信息,以便把该信息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电路图形生成部20根据比较结果,生成修正后的电路图形。该修正后的电路图形被暂时保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中。为了再现该电路图形,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把信号送到控制销驱动部9。这样,可简单且确实地修正在第2可变高频电路部5A应处理的高频信号。通过反复执行该反馈控制,能够由第2可变高频电路部5A输出预期高频信号。
例如,也可以把图7B所示的耦合器构造预先形成在希望测定的功能模块的输出信号附近,使主信号以无大扰乱的程度分波,且输出到特性检测口18。由此,可以只对需要测定的功能模块进行测定。因此,相比测定全部功能模块的情况,可减轻CPU等的处理负荷。而且,可达到与第1高频电路1同样的作用效果。
图11是表示电路图形生成部20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下面,还参照图10进行说明。只要没有特殊记载,本处理的控制主体是电路图形生成部20。例如,在接通了第2高频电路1A的图示以外的主电源的条件下,开始本处理流程。开始后进入步骤a1,设定作为初始波导路形状的初始图形。然后,进入步骤a2,设定特性检测图形。然后进入步骤a3,为了将检测出的数据与基准数据比较,判断第1口Pt1、第2口Pt2、第3口Pt3的特性检测是否结束。在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a2。
在判断为上述特性检测结束的情况下,进入步骤a4。在该步骤a4中,把测定结果的中心频率与储存在存储器21中的基准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该中心频率是否合适。在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a5,根据步骤a4中的比较结果,通过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把信号送到控制销驱动部9,调整波导路宽度。然后,返回步骤a2。在步骤a4中判断为上述中心频率合适的情况下,进入步骤a6。
这里,把测定结果的分配比率与储存在存储器21中的基准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该分配比率是否合适。在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a7,根据在步骤a6中的比较结果,通过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把信号送到控制销驱动部9,调整耦合窗KM(参照图5A~图5C)。然后,返回步骤a2。在步骤a6中判断为上述分配比率合适的情况下,进入步骤a8。在步骤a8中,把测定结果的反射与储存在存储器21中的基准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该反射是否合适。在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a9,根据在步骤a8中的比较结果,通过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8把信号送到控制销驱动部9,通过变更图5C的两点划线覆盖的区域的反射控制销2H的下降状态根数,进行调整。然后,返回步骤a2。在步骤a8中判断为该反射合适的情况下,结束本流程。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步骤a4、a6、a8的各个步骤中,把测定结果的信息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在判断为测定结果不满足该电路图形的条件时,分别在步骤a5、a7、a9的各个步骤中进行调整,然后返回步骤a2。通过反复执行这样的反馈控制,第2可变高频电路部5A能够高精度输出所期望的高频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导电体层7的XY平面全体上配置多个控制销2、2A,但也可以只在第2导电体层7的XY平面中的主要部分上配置控制销2、2A。在这种情况下,可简化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的构造,并且可简化使控制销变位的控制系统。也有把用于使控制销变位的贯通孔形成在第1和第2导电体层上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缸主体的一部分来保持第1和第2导电体层,从而可提高高频电路的刚性强度。在利用缸主体的一部分来保持第1和第2导电体层的情况下,缸主体必须是电介质,在形成的波导管内,由于局部存在该缸主体、和油或气体,所以可实现电介质波导管。由于在第1导电体层上形成多个贯通孔,所以可相应地减少第1导电体层的重量,实现轻量化。
波导路形成装置也适用于上述天线、滤波电路等高频电路部件以外的高频电路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把波导路形成装置应用于高频电路中,但也可以应用于低频电路中。在这种情况下,可实现构造的简化和可变低频电路形成部的最佳化。因此,可实现高通用性的低频电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例如,也有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一种把多个控制销控制成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然后把全部控制销固定,使其不能变位的所希望的高频电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准备多种高频电路部件,因此,可提高高频电路的通用性。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还能够以附加了各种变更的实施方式实施。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的立体图。图13是利用包含销退出方向的假设平面剖开控制销102的驱动部的主要部分所观察到的剖面图。图1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01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把第3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01称为“第3高频电路101”。第3高频电路101具有作为电路形成部的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和作为控制单元的高频电路控制部104。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是用于形成电介质线路的能够变更电介质线路形状的电路形成部。高频电路控制部104根据预期信息,进行变更电介质线路形状的控制。首先,对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进行说明。
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具有可变高频电路部105、和多个控制销102(相当于可动体)。有时把上述控制销102称为控制电介质。可变高频电路部105具有第1和第2导电体层106、107。第1和第2导电体层106、107是构成电介质线路的一部分的一对导电体层,被相隔规定的间隔δ1平行配置。这些导电体层106、107例如形成为在俯视面上呈矩形形状。把第1和第2导电体层106、107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方向,把与第1导电体层106的一边平行的方向定义为X方向。把与X和Z方向正交的第1导电层106的另一边平行的方向定义为Y方向。在图12中,分别用箭头符号X、Y、Z表示X、Y、Z方向。把包含X方向和Y方向的假设平面称为“XY平面”。把从Z方向观察第1高频电路101或其一部分的情况称为“俯视观察”。
在第2导电体层107中,形成用于使控制销102变位的多个贯通孔107a,这些多个贯通孔107a沿着第2导电体层107的XY平面,在X方向每隔一定的间隔并且在Y方向每隔一定的间隔配置。控制销102和贯通孔107a构成为一对一的对应。第2导电体层107的各个贯通孔107a形成为与后述的控制销102的形状对应的矩形孔形状。但各个贯通孔107a相对各个控制销102而言形成为能够使控制销102圆滑变位的宽松的形状。
多个控制销102,能够通过与第1和第2导电体层106、107协作而形成电介质线路。各个控制销102构成为能够进行从成为电介质线路的所谓电介质带的一部分的下降状态到上升状态的变位。所谓上述下降状态(参照图13、Z1),是指成为电介质线路的一部分沿Z方向的一方下降后的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所谓上述上升状态(参照图2、Z2),是指不成为电介质线路的一部分沿Z方向的另一方上升后的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各个控制销102由电介质构成,形成向Z方向延伸的四角柱形状。各个控制销102的Z方向长度形成为比第1导电体层106、第2导电体层107的规定间隔δ1长规定的小距离。在上述下降状态下,各个控制销10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102a与第1导电体层106抵接,并且,该控制销10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102b从第2导电体层107的一方表面部稍微突出。在上述上升状态下,该控制销10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102a从第1导电体层106隔离,并且成为与第2导电体层107的例如一方的表面为同一面状。但不是必须限定为同一面状。
当使多个控制销102沿着XY平面连续地形成下降状态时,成为在第1和第2导电体层106、107之间形成有电介质的波导路所谓的H波导。另外,如果把第1和第2导电体层106、107之间的规定间隔δ1缩小为信号波长λ的1/2以下,则在空气区域成为断开状态,不能存在信号波。对此,由于在电介质内波长缩短,所以,上述断开状态被解除,能够传播信号波。从而能够形成所谓的非放射性电介质线路(简称NRD波导:Nonradiative Dielectric Waveguide)。
形成在上述第2导电体层107上的多个贯通孔107a沿着XY平面成为网格状,但该贯通孔107a的间隔充分小于所传播的电磁波的波长(小于上述波长的1/2,理想的是上述波长的1/4以下)。因此,没有电磁波从该贯通孔107a泄漏传播。换言之,通过把在X或Y方向相邻的控制销102彼此之间的距离,即相邻的控制销102的横截面的中心间距离δ2规定为小于波长的1/2,理想的是,在上述波长的1/4以下,就可防止电磁波从贯通孔107a泄漏传播。利用此性质,可由第1导电体层106、第2导电体层107和下降状态的多个控制销102形成H波导或NRD波导的电介质线路。而且,通过使控制销102的状态成为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对于要形成的电介质线路形状,能够自如地变更。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把各个控制销102形成为四角柱形状,但不限于四角柱形状,也可以形成为圆柱或四角柱以外的多角柱形状,具体是,三角柱、五角柱形状等。在可变高频电路中,多个控制销102也可以由多种多角柱构成,也可以由圆柱和多角柱构成。用圆柱构成控制销102,比用角柱构成的情况容易形成波导路的曲线,可对应多种多样的构造,从而可提高通用性。
优选在控制销10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102a形成导体层,在上升状态时,与第2导电体层107成为同一面。由此,在各个控制销102的上升状态下,使各个控制销10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102a形成得与第2导电体层107的一方的表面为同一面状。换言之,由于各个控制销10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102a盖住第2导电体层107的贯通孔107a,可实现闭塞状态,所以可尽量减小导体部中的传输损失。另外,作为优选,在后述的活塞112的上面、内部、下面的至少任意一方形成导体层。由此,在控制销102的下降状态下同样也可实现闭塞状态。
因此,在控制销102中,无论是成为电介质线路的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的下降状态还是不成为电介质线路的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的上升状态的任意状态,都可以最大限度减小传输损失。活塞(密封部位)和导体层也可以不形成在同一部位,在导体层被设置在图中所示的位置时,也可以把活塞(密封部位)设置在控制销的上端面(活塞和导体层是分立部件)。
下面,对高频电路控制部104进行说明。高频电路控制部104具有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和控制销驱动部109,并且这些构成电连接。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中储存有用于形成电介质线路的电介质线路形状的信息、即图形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等被送到该第3高频电路101中的图形信息PD,被暂时保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中。为了再现该信息,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向控制销驱动部109(控制电介质驱动部)发送信号。控制销驱动部109包括作为驱动源的泵马达、流体压缸110、配管111和未图示的控制阀(称为配管等),这些被配管连接。在第2导电体层107上固定有流体压缸110的缸主体110A。
流体压缸110具有上述缸主体110A、和被一体地固定在控制销102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102b上的活塞112。该流体压缸110的作动流体例如可以使用气体或油。在作为作动流体而使用了气体的情况下,与使用油的情况相比,可实现第3高频电路101的轻量化,从而可提高包含该第3高频电路101的设备的携带性。根据从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送到控制销驱动部109的信号,从驱动源介由配管111等向缸主体110A内注入作动流体,对缸主体110A内施加正压,把活塞112、即控制销102从上升状态推到下降状态。
相反地,通过根据上述信号,吸引缸主体110A内的作动流体,成为对缸主体110A内施加负压,使控制销102从下降状态变位到上升状态的构造。其结果,各个控制销102成为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形成可变更的高频电路。被输入到该高频电路中的高频信号在可变高频电路部105中被实施了滤波处理等后被输出。但不限于上述滤波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向缸主体110A内施加负压使控制销102变位到上升状态,但不限于此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设置在释放对缸主体110A内施加的作动流体的压力时使控制销102从下降状态变位到上升状态的由线圈弹簧构成的施力部件。不过,该线圈弹簧必须使用例如合成树脂等非金属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相比对缸主体110A内施加负压的本实施方式,可使控制销102迅速变位。即使在配管途中发生了作动流体的泄漏,也能够使控制销102确实且迅速地变位。也可以使用马达和固定在该马达轴上的凸轮以及上述的施力部件等,来控制各个控制销102在上升状态和下降状态之间变位。这种情况也可达到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图15A~图15B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15A是表示按照具有耦合器的功能的方式配置有控制销102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15B是表示相对图15A的电路图形进一步扩大了耦合的间隙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控制销102在X方向和Y方向上以一定间隔配置,空白的四边形表示不形成上述电介质线路的上升状态的控制销102,黑四边形表示形成电介质线路的下降状态的控制销102。图15A所示的电介质线路形状,即电路图形,例如被规定为默认形状。图15A所示线路图形信息被储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中。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指令,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把信号送到控制销驱动部109,控制销驱动部109驱动控制驱动源。由此,向缸主体110A内施加正压或负压,使控制销102变位到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从而得到图15A所示的电路图形。
如图15B所示,也可以从图15A的电路图形变更为扩展了耦合间隙GP的构造。通过这样地调整耦合间隙GP,可改变功率的分配比,从而可形成所谓的功率分配器。实现该功率分配器的功率分配器用图形信息也被储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中。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指令,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把信号送到控制销驱动部109,控制销驱动部109根据上述功率分配器用图形信息,驱动控制驱动源。由此,可得到图15B所示的电路图形。
图16A和图16B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16A是表示直线电介质线路构造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16B是表示具有滤波功能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能够从以默认状态储存的图16A所示的电路图形,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指令,变更为具有滤波功能的电路图形(滤波电路)。例如,通过在X和Y方向上,相隔预定的间隔使控制销102变位到下降状态,可容易且迅速实现滤波电路。通过使预定的控制销102变位到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可自如地改变该电路图形,因此,还可以对该滤波功能的中心频率以及通过波段进行自如的变更。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3高频电路101,由于高频电路控制部104根据图形信息(相当于所期望的信息)变更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的电介质线路形状,所以自如且简单地变更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与选择使用多种高频电路部件的以往技术相比,可实现构造的简化以及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的最佳化。从而,可实现高通用性的高频电路。
根据第3高频电路101,由隔离配置的第1和第2导电体层106、107、多个控制销102协作而形成电介质线路。通过使各个控制销102在下降状态和上升状态之间变位,可自如且简单地变更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可被变更为在功率分配器、滤波电路以及耦合器的至少任意一种的电介质线路形状。这样,可提高第3高频电路101的通用性。
图17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01A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把第4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01A称为“第4高频电路101A”。第4高频电路101A具有作为电路形成部的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A、和作为控制单元的高频电路控制部104A。第4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A具有第4可变高频电路部105A、和多个控制销102。在第4可变高频电路部105A中,形成有用于检测由该第4可变高频电路部105A处理后的高频信号的特性检测口118。把从该特性检测口118输出的高频信号的一部分输入到后述的RF特性测定部119。
第4高频电路控制部104A具有RF特性测定部119、电路图形生成部120、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和控制销驱动部109,这些构成电连接。把从上述特性检测口118输出的(最终输出的)高频信号输入到RF特性测定部119。这里,为了判定是否输出了所希望的RF信号,进行测定。把表示其测定结果的信息送到电路图形生成部120,该电路图形生成部120具有判断由第4可变高频电路部105A处理的高频信号是否被处理成得到了所希望的特性,并且对其进行修正的功能。
电路图形生成部120具有作为存储单元的存储器121,该存储器121中储存有成为判断是否被处理成得到了所希望的特性的判断基准的基准数据。在存储器121中,暂时保存表示测定结果的信息,以便把该信息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电路图形生成部120根据比较结果,生成修正后的电路图形。该修正后的电路图形被暂时保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中。为了再现该电路图形,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把信号送到控制销驱动部109。这样,可简单且确实地修正第4可变高频电路部105A应处理的高频信号。通过反复执行该反馈控制,能够由第4可变高频电路部105A输出所期望的高频信号。
例如,也可以把图15A和图15B所示的耦合器构造预先形成在希望测定的功能模块的输出信号附近,使主信号以无大扰乱的程度分波,且输出到特性检测口118。由此,可以只对需要测定的功能模块进行测定。因此,相比测定全部功能模块的情况,可减轻中央运算处理装置等的处理负荷。而且,可达到与第3高频电路101同样的作用效果。
图18是表示电路图形生成部120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下面,还参照图17进行说明。只要没有特殊记载,本处理的控制主体是电路图形生成部120。例如,在接通了第4高频电路101A的图示以外的主电源的条件下,开始本处理流程。开始后进入步骤b1,设定作为初始电介质线路形状的初始图形。然后,进入步骤b2,设定特性检测图形。然后进入步骤b3,为了将检测出的数据与基准数据比较,判断是否取得(结束)了特性检测口118的特性检测。在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b2。
在判断为上述特性检测结束的情况下,进入步骤b4。在该步骤b4中,把作为测定结果的对象数据(例如中心频率等)与储存在存储器121中的基准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该中心频率是否合适。在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b5,根据步骤b4中的比较结果,通过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把信号送到控制销驱动部109,调整控制销102。然后,返回步骤b2。在步骤b4中判断为上述中心频率合适的情况下,结束本流程。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象数据而使用了中心频率,但不是只限定为中心频率。也可以采用串联附加了把多个对象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的工序(步骤)的流程。
如上所述,在步骤b4中,把测定结果信息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在判断为测定结果不满足该电路图形的条件时,在步骤b5中进行调整,然后返回步骤b2。通过反复执行这样的反馈控制,第4可变高频电路部105A能够高精度输出所期望的高频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导电体层107的XY平面全体上配置多个控制销102,但也可以只在第2导电体层107的XY平面中的主要部分上配置控制销102。在这种情况下,可简化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A的构造,并且可简化使控制销102变位的控制系统。也有把用于使控制销102变位的贯通孔形成在第1和第2导电体层上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缸主体的一部分来保持第1和第2导电体层,从而可提高高频电路的刚性强度。由于在第1导电体层上形成多个贯通孔,所以可相应地减少第1导电体层的重量,实现轻量化。
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也适用于上述滤波电路等高频电路部件以外的高频电路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把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应用于高频电路中,但也可以应用于低频电路中。在这种情况下,可实现构造的简化和可变低频电路形成部的最佳化。因此,可实现高通用性的低频电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例如,也有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一种把多个控制销控制成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然后把全部控制销固定,使其不能变位的所希望的高频电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准备多种高频电路部件,因此,可提高高频电路的通用性。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还能够以附加了各种变更的实施方式实施。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的立体图。图20是利用包含销退出方向的假设平面剖开控制销102A的驱动部的主要部分所观察到的剖面图。图21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01B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把第5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01B称为“第5高频电路101B”。第5高频电路101B具有作为电路形成部的第5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B、和作为控制单元的第5高频电路控制部104B。第5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B是用于形成电介质线路的电介质线路形状可变更的电路形成部。第5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B是用于形成电介质线路的可改变电介质线路形状的电路形成部。第5高频电路控制部104B进行根据所期望的信息的控制,变更第5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B的电介质线路形状。首先,对第5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B进行说明。
第5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B具有第5可变高频电路部105B、和多个控制销102A(相当于可动体)。第5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B包括导电体层106A。本实施方式形成的电介质线路是所谓的图像线路,形成图像线路的金属板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导电体层106A,电介质线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控制销102A组形成。该导电体层106A例如形成为俯视呈矩形形状。
在导电体层106A中,形成用于使控制销102A变位的多个贯通孔106a,这些多个贯通孔106a沿着导电体层106A的XY平面在X方向每隔一定的间隔并且在Y方向每隔一定的间隔配置。控制销102A和贯通孔106a构成为一对一的对应。导电体层106A的各个贯通孔106a形成为与后述的控制销102A的形状对应的矩形孔形状。但各个贯通孔106a相对各个控制销102A而言形成为能够使控制销102A圆滑变位的宽松的形状。
多个控制销102A,能够通过与导电体层106A协作而形成电介质线路。各个控制销102A构成为能够进行从成为图像线路的电介质线路的一部分的上升状态到下降状态的变位。所谓上述上升状态(参照图20、Z1),是指成为电介质线路的一部分沿Z方向的一方上升后的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所谓上述下降状态(参照图20、Z2),是指不成为电介质线路的沿Z方向的另一方下降后的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各个控制销102A由电介质构成,形成沿Z方向延伸的四角柱形状。各个控制销102A的Z方向长度、和形成电介质线路的控制销102A组的宽度,根据所希望的频带而被决定。该频带还与控制销102A的相对介电常数有关。
另外,即使在金属壁上形成小于在电介质线路中传播的电磁波波长的1/2的孔,也没有电磁波从该孔中泄漏传播。因此,通过把形成在导电体层106A上的贯通孔106a的大小规定在小于信号波长的1/2,就没有电磁波从导电体层106A泄漏传播,可作为图像线路的金属板发挥功能。而且,通过使电介质控制销102A的变位位置成为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能够将要形成的电介质线路构造自如地形成或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把各个控制销102A形成为四角柱形状,但不限于四角柱形状,也可以形成为圆柱或四角柱以外的多角柱形状,具体是,三角柱、五角柱形状等。在把各个控制销102A形成为圆柱形的情况下,可以把与该圆柱形状的控制销102A对应的导电体层106A的贯通孔106a形成为圆筒孔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电体层106A的Z方向的一方(用箭头符号Za表示)存在空气,但不只限于该实施方式。在导电体层106A的Z方向的一方,也可以存在图示以外的电介质。在电介质上形成与控制销102A的配置位置对应的多个孔,以便不妨碍控制销102A的变位。在插入了该电介质的情况下,可以由导电体层106A和电介质来保持控制销102A。通过用导电体层106A和电介质来保持控制销102A,与没有电介质的实施方式相比,可提高第5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B的刚性强度。通过提高该刚性强度,能够使控制销102A圆滑地变位。
下面,对第5高频电路控制部104B进行说明。第5高频电路控制部104B具有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和控制销驱动部109A,这些构成电连接。通过有线或无线等被送到该第5高频电路101B中的图形信息PD,被暂时保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中。为了再现该信息,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向控制销驱动部109A发送信号。控制销驱动部109A包括作为驱动源的泵马达、流体压缸110、配管111和未图示的控制阀(称为配管等),这些被配管连接。在导电体层106A上固定有流体压缸110的缸主体110A。
在作为流体压缸的作动流体而使用了气体的情况下,与使用油的情况相比,可实现第5高频电路101B的轻量化,从而可提高包含该第5高频电路101B的设备的携带性。根据从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送到控制销驱动部109A的信号,从驱动源通过配管等对缸主体10A内施加正压,把活塞112即控制销102A从下降状态推到上升状态。
相反地,通过根据上述信号,吸引缸主体110A内的作动流体,成为对缸主体110A内施加负压,使控制销102A从上升状态变位到下降状态的构造。其结果,各个控制销102A成为下降状态或上升状态,形成变更后的高频信号。被输入到该高频电路中的高频信号在第5可变高频电路部105B中例如被实施了滤波处理等后被输出。但不限于上述滤波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缸主体110A与控制销之间,设置在释放对缸主体110A内施加的作动流体的压力时使控制销102A从上升状态变位到下降状态的线圈弹簧。在这种情况下,相比对缸主体110A内施加负压的本实施方式,可使控制销102A迅速变位。即使假设在配管途中发生了作动流体的泄漏,也能够使控制销102A确实且迅速地变位。
图22A和图22B是表示把从第1口Pt1输入、从第2口Pt2输出的高频信号的一部分进行耦合,并向第4口Pt4输出的构造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其中,图22A的状态表示其耦合量比图22B的状态要大时的图形。图22A和图22B的耦合用图形信息被储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中。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指令,使形成电介质线路的控制销102A的一部分变位成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可容易且迅速在图22A所示的电路图形与图22B所示的电路图形之间进行切换。
图23A和图23B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23A是表示向第2口Pt2和第3口Pt3均等分配电力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23B是表示向第2口Pt2和第3口Pt3的电力分配比不同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
控制销102A在X方向和Y方向上以一定的间隔配置,空白的四边形表示不形成上述电介质线路的下降状态的控制销102A,黑四边形表示形成电介质线路的上升状态的控制销102A。图23A表示把控制销102A配置成可进行等分支的处理。该图23A所示的电介质线路形状,即电路图形,例如被规定为默认形状。从第1口Pt1输入的高频信号的电力被均等分配到第2和第3口Pt2、Pt3。图23A所示的进行等分支处理的图形信息被储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中。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指令,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把信号送到控制销驱动部109A,控制销驱动部109A驱动控制驱动源。由此,向缸主体110A内施加正压或负压,使控制销102变位到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从而得到图23A所示的电路图形。
如图23B所示,也可以从图23A的电路图形变更为分支后的电介质线路宽度不均匀的构造。通过这样地使分支后的电介质线路的宽度不均匀,可改变功率的分配比,从而可形成所谓的功率分配器。实现该功率分配器的功率分配器用图形信息也被储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中。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指令,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把信号送到控制销驱动部109A,控制销驱动部109A根据上述功率分配器用图形信息,驱动控制驱动源。由此,可得到图23B所示的电路图形。
在图23A和图23B的例中,虽然只有1个分支构造,但通过在XY方向扩大可变高频电路,形成多个分支构造,构成天线的供电电路,可自由改变对其目的地所耦合的天线元件的供电比率。因此,可自由改变辐射图形。其结果,可形成能够自如地进行旁瓣控制的阵列天线。
图24A和图24B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24A是表示直线电介质线路构造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24B是表示具备了滤波功能的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能够从以默认状态储存的图24A所示的电路图形,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指令,变更为具有滤波功能的电路图形(滤波电路)。例如,把电介质线路设置成如图所示的岛状,在各个岛上形成成为电介质谐振器的尺寸,并调整该岛的间距。这样的状态下,通过把预定的控制销102A变位到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可容易且迅速实现滤波电路。通过使预定的控制销102A变位到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可自如地改变该电路图形,因此,还可以对该滤波功能的中心频率以及通过波段进行自如的变更。
图25A和图25B是关于包含独立的电介质线路A和B的电路图形的图,图25A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25B是表示该电路图形的仿真结果的图。在图25A中,表示在控制销102A的空白四边形为下降状态而黑四边形为上升状态下形成的电介质线路的情况。此时的控制销102A在X和Y方向上的尺寸为0.6mm×0.6mm,其间距在X和Y方向上都是0.8mm。上升状态的控制销102A的距导体层106A的高度,即Z方向上的尺寸是3.0mm,其相对介电常数为9.0。从图25B、和参数S21的值所示可知,从口1输入的信号几乎全从口2输出,未从电介质线路B的口3和口4输出。通过把控制销102A控制成各种图形,可自如地变更从电介质线路A向电介质线路B的口4的耦合量。
图26A和图26B是关于包含独立的电介质线路A和B的电路图形的图,图26A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26B是表示该电路图形的仿真结果的图。控制销102A的尺寸和间距被规定为与图25A和图25B相同的值。在图26A所示的电路图形的情况下,如图26B所示,从电介质线路A的口1输入的信号虽然大部分从口2输出,但也耦合到电介质线路B的口4,在30GHz的频率下,耦合约-11dB。另一方面,向口3的耦合为-20dB以下,几乎未耦合。这也就意味着成为方向性耦合器。通过把控制销102A控制为各种图形,可自如地改变从电介质线路A向电介质线路B的口4的耦合量。
图27A和图27B是关于包含独立的电介质线路A和B的电路图形的图,图27A是表示电路图形的俯视图,图27B是表示该电路图形的仿真结果的图。控制销102A的尺寸和间距被规定为与图25A和图25B相同的值。在图27A所示的电路图形的情况下,如图27B所示,从电介质线路A的口1输入的信号虽然大部分从口2输出,但也耦合到电介质线路B的口4,在30GHz的频率下,耦合约-8dB。另一方面,向口3的耦合为-20dB以下,几乎未耦合。这也就意味着成为方向性耦合器。在本例中,通过把控制销102A控制为各种图形,可自如地改变从电介质线路A向电介质线路B的口4的耦合量。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5高频电路101B,由于第5高频电路控制部104B根据图形信息(相当于所期望的信息)变更第5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B的电介质线路形状,所以可自如且简单地变更第5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B。与选择使用多种高频电路部件的以往技术相比,可实现构造的简化以及第5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B的最佳化。从而,可实现高通用性的高频电路。
根据第5高频电路101B,由导电体层106A、和多个控制销102协作而形成电介质线路。通过使控制销102A在下降状态和上升状态之间变位,可自如且简单地变更第5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B。第5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B可被变更为在功率分配器、滤波电路以及耦合器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的电介质线路形状。这样,可提高第5高频电路101B的通用性。特别是与包含2个导电体层的构造相比,可简化构造。由于传播的电场方向可以使用相对于导体而言为垂直和水平方向,所以可进一步提高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的通用性。由于构成为包含1个导电体层106A,所以可改变控制销102A的插入量。由于可改变该插入量,所以,例如可根据上述插入量来改变耦合器的耦合量。另外,在包含2个导电体层的构造的情况下,该导体间隔对可使用的频率范围构成某种限定,在该包含1个导电体层的构造的情况下,可利用控制销的插入量和宽度来变更所使用的频率范围。从而可实现高通用性的高频电路。
图28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01C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把第6实施方式的可变高频电路101C称为“第6高频电路101C”。第6高频电路101C具有作为电路形成部的第6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C、和作为控制单元的第6高频电路控制部104C。第6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103C具有第6可变高频电路部105C、和多个控制销102A。在第6可变高频电路部105C中,形成有用于检测由该第6可变高频电路部105C处理后的高频信号的特性检测口118。把从该特性检测口118输出的高频信号的一部分输入到后述的RF特性测定部119。
第6高频电路控制部104C具有RF特性测定部119、电路图形生成部120、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和控制销驱动部109A,这些构成电连接。把从上述特性检测口118输出的(最终输出的)高频信号输入到RF特性测定部119。这里,为了判定是否输出了所希望的RF信号,进行测定。把表示其测定结果的信息送到电路图形生成部120,该电路图形生成部120具有判断由第6可变高频电路部105C处理的高频信号是否被处理成得到了所希望的特性,并且对其进行修正的功能。
电路图形生成部120具有作为存储单元的存储器121,该存储器121中储存有成为判断是否被处理成得到了所希望的特性的判断基准的基准数据。在存储器121中,暂时保存表示测定结果的信息,以便把该信息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电路图形生成部120根据比较结果,生成修正后的电路图形。该修正后的电路图形被暂时保存在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中。为了再现该电路图形,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把信号送到控制销驱动部109A。这样,可简单且确实地修正第6可变高频电路部105C应处理的高频信号。通过反复执行该反馈控制,能够由第6可变高频电路部105C输出所期望的高频信号。
例如,也可以把图26A所示的耦合器构造预先形成在希望测定的功能模块的输出信号附近,使主信号以无大扰乱的程度分波,且输出到特性检测口118。由此,可以只对需要测定的功能模块进行测定。因此,相比测定全部功能模块的情况,可减轻CPU等的处理负荷。而且,可达到与第5高频电路101同样的作用效果。
图29是表示电路图形生成部120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下面,还参照图28进行说明。只要没有特殊记载,本处理的控制主体是电路图形生成部120。例如,在接通了第6高频电路101C的图示以外的主电源的条件下,开始本处理流程。开始后进入步骤c1,设定作为初始电介质线路形状的初始图形。然后,进入步骤c2,设定特性检测图形。然后进入步骤c3,为了将检测出的数据与基准数据比较,判断第2口、第4口的特性检测是否结束。在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c2。
在判断为上述特性检测结束的情况下,进入步骤c4。根据该步骤c4中的比较结果,通过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把信号送到控制销驱动部109A,调整电介质线路宽度。然后,返回步骤c2。在步骤c4中判断为上述中心频率合适的情况下,进入步骤c6。这里,将测定结果的耦合量与储存在存储器121中的基准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该耦合量是否合适。在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c7,根据步骤c6中的比较结果,通过电路图形信息存储部108把信号送到控制销驱动部109A,调整耦合器的耦合量(参照图25A、图25B、图26A和图26B)。然后,返回步骤c2。在步骤c6中判断为耦合量合适的情况下,结束本流程。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步骤c4、c6的各个步骤中,把测定结果的信息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在判断为测定结果不满足该电路图形的条件时,分别在步骤c5、c7的各个步骤中进行调整,然后返回步骤c2。通过反复执行这样的反馈控制,第6可变高频电路部105C能够高精度输出所期望的高频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电体层106A的XY平面全体上配置多个控制销102A,但也可以只在导电体层106A的XY平面中的主要部分上配置控制销102。在这种情况下,可简化可变高频电路形成部的构造,并且可简化使控制销102A变位的控制系统。
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也适用于上述滤波电路等高频电路部件以外的高频电路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把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应用于高频电路中,但也可以应用于低频电路中。在这种情况下,可实现构造的简化和可变低频电路形成部的最佳化。因此,可实现高通用性的低频电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例如,也有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一种把多个控制销102控制成上升状态或下降状态,然后把全部控制销固定,使其不能变位的所希望的高频电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准备多种高频电路部件,因此,可提高高频电路的通用性。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还能够以附加了各种变更的实施方式实施。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宗旨或主要特征的情况下以其他各种实施方式实施。因此,从各方面讲,上述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示例,本发明的范围是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不受本说明书的限定。并且,属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变形和变更,全部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波导路形成装置,具有:
用于形成波导路的可变更波导路形状的电路形成部;和
按照根据预期信息变更该电路形成部的波导路形状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路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电路形成部具有:隔离配置的一对导电体层、和通过与这些导电体层协作可形成波导路的多个可动体,
上述各可动体构成为,能够在成为上述波导路的壁部的一部分的壁部形成状态、和壁部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导路形成装置,其中,
还具有使上述各可动体在壁部形成状态与壁部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驱动的驱动源,上述控制部对该驱动源进行驱动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波导路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上述电路形成部变更为在功率分配器、滤波电路、以及耦合器中的至少一种的波导路形状。
5.一种销构造,是通过与隔离配置的多个导电体层协作可形成波导路的壁部的销构造,其构成为能够在成为上述壁部的壁部形成状态、和壁部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
6.一种高频电路,具有:
隔离配置的一对导电体层;
多个控制销,其由导体构成,并被配置成通过形成在上述一对导电体层的至少一方上的孔,能够在上述导电体层的厚度方向上变位;和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控制销在厚度方向上的变位位置,
在上述一对导电体层的一方上形成2个槽,并配置成该2个槽中的一方的槽的长度方向与另一方的槽的长度方向正交,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在从上述一方的槽辐射垂直偏振波的状态、和从上述另一方的槽辐射水平偏振波的状态之间可切换。
7.一种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具有:
用于形成电介质线路的可变更电介质线路形状的电路形成部;和
按照根据预期信息变更该电路形成部的电介质线路形状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电路形成部具有:隔离配置的一对导电体层、和通过与这些导电体层协作可形成电介质线路的多个可动体,
上述各可动体构成为,能够在成为上述电介质线路的一部分的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和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其中,
还具有使上述各可动体在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与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驱动的驱动源,上述控制部对该驱动源进行驱动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上述电路形成部变更为在滤波电路及耦合器中的至少一种的电介质线路形状。
11.一种销构造,是通过与隔离配置的多个导电体层协作可形成电介质线路的销构造,其构成为能够在成为上述电介质线路的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和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
12.一种高频电路,具有:
隔离配置的一对导电体层;
多个控制销,其由导体构成,并被配置成通过形成在上述一对导电体层的至少一方上的孔,能够在上述导电体层的厚度方向上变位;和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控制销在厚度方向上的变位位置,
上述控制部,介由上述厚度方向的变位位置被控制后的控制销、和上述一对导电体层,形成H波导或NRD波导。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电路形成部具有:1个导电体层、和通过与该导电体层协作可形成电介质线路的多个可动体,
上述各可动体构成为,能够在成为上述电介质线路的一部分的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和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其中,
还具有使上述各可动体在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与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驱动的驱动源,上述控制部对该驱动源进行驱动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上述电路形成部变更为在功率分配器、滤波电路、及耦合器中的至少一种的电介质线路形状。
16.一种销构造,是通过与1个导电体层协作可形成电介质线路的销构造,其构成为能够在成为上述电介质线路的电介质线路形成状态、和电介质线路非形成状态之间变位。
CN200780008455.6A 2006-03-09 2007-03-08 波导路形成装置、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12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4482/2006 2006-03-09
JP2006064482A JP4758257B2 (ja) 2006-03-09 2006-03-09 導波路形成装置、ピン構造および高周波回路
JP096034/2006 2006-03-30
JP2006096034 2006-03-30
JP209312/2006 2006-07-31
JP2006209312A JP4758300B2 (ja) 2006-03-30 2006-07-31 誘電体線路形成装置、ピン構造および高周波回路
PCT/JP2007/054593 WO2007102591A1 (ja) 2006-03-09 2007-03-08 導波路形成装置、誘電体線路形成装置、ピン構造および高周波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1253A true CN101401253A (zh) 2009-04-01
CN101401253B CN101401253B (zh) 2013-03-13

Family

ID=38588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845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1253B (zh) 2006-03-09 2007-03-08 波导路形成装置、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58257B2 (zh)
CN (1) CN10140125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91231A1 (zh) * 2017-11-08 2019-05-16 北京古大仪表有限公司 用于物位测量的高频模块及雷达物位计
CN111557062A (zh) * 2018-01-15 2020-08-18 Agc株式会社 滤波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58300B2 (ja) * 2006-03-30 2011-08-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誘電体線路形成装置、ピン構造および高周波回路
FR2982999B1 (fr) * 2011-11-21 2014-07-04 Thales Sa Antenne mobile directive a commutation de polarisation
JP6608452B2 (ja) * 2015-01-19 2019-11-20 ギャップウエイブス アクチボラグ 型成形によって実現されるマイクロ波又はミリメートル波のrf部
JP6652670B1 (ja) * 2019-03-14 2020-02-26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フィル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6104A (ja) * 1988-07-15 1990-01-29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同軸型誘電体共振器の共振周波数調整方法
CA2423008A1 (en) * 2000-09-22 2002-03-28 Desmond R. Lim Methods of altering the resonance of waveguide micro-resonators
JP3996880B2 (ja) * 2003-07-29 2007-10-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導波管分岐構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91231A1 (zh) * 2017-11-08 2019-05-16 北京古大仪表有限公司 用于物位测量的高频模块及雷达物位计
CN111557062A (zh) * 2018-01-15 2020-08-18 Agc株式会社 滤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58257B2 (ja) 2011-08-24
JP2007243697A (ja) 2007-09-20
CN101401253B (zh) 2013-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1253B (zh) 波导路形成装置、电介质线路形成装置
US7876180B2 (en) Waveguide forming apparatus, dielectric waveguide forming apparatus, pin structure, and high frequency circuit
Miller Coupled wave theory and waveguide applications
US20090219213A1 (en) Multi-Metamaterial-Antenna Systems with Directional Couplers
US20130049896A1 (en) Filter
Bayat-Makou et al. Realistic air-filled TEM printed parallel-plate waveguide based on ridge gap waveguide
EP3342002B1 (en) Enhanced guided surface waveguide probe
Zarifi et al.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wideband millimeter-wave directional couplers with different coupling factors based on gap waveguide technology
CN104335414A (zh) 带通滤波器
US20200006834A1 (en) Rf stripline circulator devices and methods
CN1879258B (zh) 可扫描稀疏天线阵列
CN100385733C (zh) 非可逆电路元件
US9929471B2 (en) Very compact TM01 mode extractor
Nitas et al. Fully planar slow‐wave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based on broadside‐coupled complementary split ring resonators for mmWave and 5G components
Nadeem et al.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backscattering protection in ptd-symmetric bifilar edge waveguides
Shaterian et al. Design guidelines for microwave filters in gap waveguide technology
CN109921187A (zh) 毫米波双极化天线和阵列天线
Levy Derivation of equivalent circuits of microwave structures using numerical techniques
CN110994112B (zh) 一种正交定向耦合交叉结构和馈电网络
CA2960024A1 (en) Superposition of guided surface waves on lossy media
EP3338341B1 (en) Global electrical power multiplication
EP2109183A1 (en) Improvement of antenna isolation
US20180241128A1 (en) Low-loss silicon on insulator based dielectric microstrip line
CN101834339A (zh) 一种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延迟线
US20140055216A1 (en) Transmission line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3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