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9332A -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附着力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附着力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9332A
CN101399332A CNA2007100773828A CN200710077382A CN101399332A CN 101399332 A CN101399332 A CN 101399332A CN A2007100773828 A CNA2007100773828 A CN A2007100773828A CN 200710077382 A CN200710077382 A CN 200710077382A CN 101399332 A CN101399332 A CN 101399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ode
adhesive force
positive pole
sizing agent
ionic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773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驰伟
王晋玉
唐红辉
万华平
唐联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k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k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k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k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07738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93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9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93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附着力的方法,是在含有正极材料、粘结剂、溶剂的正极浆料的匀浆过程中,向正极浆料内加入占正极材料重量比0.1-5%的硅烷偶联剂,然后搅拌,出浆,即得。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涂布后的正极极片的压实密度和附着力,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并在提高粘合强度的同时,并可增强胶粘剂的耐久性和耐湿热老化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附着力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附着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制备中,由于正极浆料与集流体的粘结效果较差,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增加粘结剂的用量,但是粘结剂在正极浆料中含量的提高,反过来又增加了正极极片的制作难度,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开发。
因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界面性能,在粘接过程中为了在胶粘剂和被粘物表面之间获得一坚固的粘接界面层,常利用含有反应性基团的偶联剂与被粘物固体表面形成化学键来实现。硅烷偶联剂是能同时与极性物质和非极性物质产生一定结合力的化合物,其特点是分子中同时具有极性和非极性部分,因此,通过使用硅烷偶联剂,可在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界面之间架起“分子桥”,把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材料连接在一起,这样就有效地改善了界面层的胶接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附着力的方法,以达到优化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与集流体的粘结效果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附着力的方法,是在含有正极材料、粘结剂、溶剂的正极浆料的匀浆过程中,向正极浆料内加入占正极材料重量比0.1-5%的硅烷偶联剂,然后搅拌,出浆,即得。
优选地,上述硅烷偶联剂是在匀浆结束前15-30分钟加入到正极浆料中。
优选地,向正极浆料内加入的硅烷偶联剂占正极材料重量比的0.5%。
优选地,上述硅烷偶联剂具有通式RSiX3,其中R表示烷基、苯基、乙烯基、环氧基、氨基或巯基中的至少一种,X表示氯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优选地,上述正极浆料中的正极材料是选自LiCoO2、LiMn2O4、LiNixCo1-xO2、LiNixCoyMn1-x-yO2、LixFey(PO4)Z或LixVy(PO4)Z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上述正极浆料中所含有的粘结剂是聚乙烯、聚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甲醛、聚酯类或聚酰胺类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在正极浆料的匀浆过程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可以有效提高涂布后的正极极片的压实密度和附着力,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并在提高粘合强度的同时,并可增强胶粘剂的耐久性和耐湿热老化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在磷酸铁锂正极浆料的匀浆工艺结束前15-30分钟,向浆料内加入0.3%的硅烷偶联剂苯基三氯硅烷,然后继续搅拌,出浆。同时进行一组空白试验(即在匀浆过程中不添加硅烷偶联剂)。对添加了硅烷偶联剂的正极浆料制得的正极极片与空白试验的正极极片进行测定,其粘结强度与最大压实密度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添加0.3%的苯基三氯硅烷与空白试验测试结果比较
 
粘结强度(MPa) 最大压实密度(mg/cm3)
空白试验 1.95 2.05
加入0.3%的苯基三氯硅烷 3.21 2.13
实施例2
在磷酸铁锂正极浆料的匀浆工艺结束前15-30分钟,分别向浆料内加入0.5%的硅烷偶联剂KH550(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然后继续搅拌,出浆。同时进行一组空白试验(即在匀浆过程中不添加硅烷偶联剂)。对添加了硅烷偶联剂的正极浆料制得的正极极片与空白试验的正极极片进行测定,其面密度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添加0.5%的KH550与空白试验测试结果比较
 
面密度(mg/cm3)
空白试验 40
加入0.5%的KH550 28
实施例3
在磷酸铁锂正极浆料的匀浆工艺结束前15-30分钟,分别向浆料内加入0.1%、0.3%、0.6%、1%和5%的硅烷偶联剂KH550(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然后继续搅拌,出浆。对这些正极浆料所制得的正极极片进行测定,其粘结强度与最大压实密度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添加不同量的KH550测试结果
 
添加KH550的百分比(%) 粘结强度(MPa) 最大压实密度(mg/cm3)
0.1 3.56 2.12
0.3 4.05 2.18
0.6 4.68 2.21
1 5.25 2.10
5 6.06 1.95
实施例4
在LiCoO2正极浆料的匀浆中加入0.5%的A171(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其余同实施例1。所得粘结强度与最大压实密度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添加0.5%A171与空白试验测试结果比较
 
粘结强度(MPa) 最大压实密度(mg/cm3)
空白试验 3.45 3.91
加入0.5%的A171 4.01 4.04
实施例5
在LiMn2O4正极浆料的匀浆中加入0.5%的长链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其余同实施例1。所得粘结强度与最大压实密度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添加0.5%长链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与空白试验测试结果比较
 
粘结强度(MPa) 最大压实密度(mg/cm3)
空白试验 3.21 2.75
 
加入0.5%的长链烷基三甲氧基硅烷    3.57 2.92
实施例6
在LiNixCo1-xO2正极浆料的匀浆中加入0.5%的A1891(巯丙基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余同实施例1。所得粘结强度与最大压实密度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添加0.5%A1891与空白试验测试结果比较
 
粘结强度(MPa) 最大压实密度(mg/cm3)
空白试验 3.34 2.86
加入0.5%的A1891 4.08 2.96
实施例7
在LiNixCoyMn1-x-yO2正极浆料的匀浆中加入0.5%的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余同实施例1。所得粘结强度与最大压实密度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添加0.5%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空白试验测试结果比较
 
粘结强度(MPa) 最大压实密度(mg/cm3)
空白试验 3.27 3.51
加入0.5%的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3.98 3.76
实施例8
在LixFey(PO4)Z或LixVy(PO4)Z正极浆料的匀浆中加入0.5%的KH570[Y-(甲基丙烯酰胺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其余同实施例1。所得粘结强度与最大压实密度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添加0.5%KH570与空白试验测试结果比较
 
粘结强度(MPa) 最大压实密度(mg/cm3)
空白试验 2.45 1.91
加入0.5%的KH570 3.54 2.1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附着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有正极材料、粘结剂、溶剂的正极浆料的匀浆过程中,向正极浆料内加入占正极材料重量比0.1-5%的硅烷偶联剂,然后搅拌,出浆,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属的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附着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是在匀浆结束前15-30分钟加入到正极浆料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属的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附着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正极浆料内加入的硅烷偶联剂占正极材料重量比的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属的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附着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是具有通式RSiX3的化合物,其中R表示烷基、苯基、乙烯基、环氧基、氨基或巯基中的至少一种,X表示氯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属的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附着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浆料中的正极材料是选自LiCoO2、LiMn2O4、LiNixCo1-xO2、LiNixCoyMn1-x-yO2、LixFey(PO4)z或LixVy(PO4)z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CNA2007100773828A 2007-09-29 2007-09-29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附着力的方法 Pending CN1013993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773828A CN101399332A (zh) 2007-09-29 2007-09-29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附着力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773828A CN101399332A (zh) 2007-09-29 2007-09-29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附着力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9332A true CN101399332A (zh) 2009-04-01

Family

ID=40517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773828A Pending CN101399332A (zh) 2007-09-29 2007-09-29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附着力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9332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0846A (zh) * 2009-12-25 2011-06-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非水系二次电池
CN102142576A (zh) * 2010-01-28 2011-08-03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非水系二次电池
CN102299335A (zh) * 2011-07-20 2011-12-28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制备磷酸亚铁锂电池涂布工艺用添加剂
CN102473476A (zh) * 2009-07-28 2012-05-23 株式会社东进世美肯 低温烧成用热固性电极糊剂
CN102898958A (zh) * 2011-07-25 2013-01-30 汉高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粘合剂组合物
CN102956878A (zh) * 2012-11-22 2013-03-0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球形层状氧化镍钴锰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CN103311552A (zh) * 2013-06-25 2013-09-18 湖南友能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附着力的方法
CN103456924B (zh) * 2013-08-29 2015-10-2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以高分子聚合物为碳源二次碳包覆磷酸铁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098194A (zh) * 2015-06-12 2015-11-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集流体及使用该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
CN105576233A (zh) * 2016-03-03 2016-05-11 四川浩普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镍基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TWI581484B (zh) * 2014-12-31 2017-05-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電池電極漿料組成物
CN107148690A (zh) * 2015-12-31 2017-09-08 Ecopro Bm 有限公司 正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其根据此方法制备的正极活性物质
CN107845812A (zh) * 2016-09-18 2018-03-27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二次电池
CN111952668A (zh) * 2020-08-13 2020-11-17 梅州市量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解液、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3476A (zh) * 2009-07-28 2012-05-23 株式会社东进世美肯 低温烧成用热固性电极糊剂
CN102110846A (zh) * 2009-12-25 2011-06-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非水系二次电池
CN102142576A (zh) * 2010-01-28 2011-08-03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非水系二次电池
CN102142576B (zh) * 2010-01-28 2014-12-2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非水系二次电池
CN102299335A (zh) * 2011-07-20 2011-12-28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制备磷酸亚铁锂电池涂布工艺用添加剂
CN102898958B (zh) * 2011-07-25 2016-11-02 汉高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粘合剂组合物
CN102898958A (zh) * 2011-07-25 2013-01-30 汉高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粘合剂组合物
CN102956878A (zh) * 2012-11-22 2013-03-0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球形层状氧化镍钴锰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CN103311552A (zh) * 2013-06-25 2013-09-18 湖南友能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附着力的方法
CN103456924B (zh) * 2013-08-29 2015-10-2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以高分子聚合物为碳源二次碳包覆磷酸铁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TWI581484B (zh) * 2014-12-31 2017-05-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電池電極漿料組成物
CN105098194A (zh) * 2015-06-12 2015-11-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集流体及使用该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
CN107148690A (zh) * 2015-12-31 2017-09-08 Ecopro Bm 有限公司 正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其根据此方法制备的正极活性物质
CN107148690B (zh) * 2015-12-31 2021-08-13 Ecopro Bm 有限公司 正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其根据此方法制备的正极活性物质
CN105576233A (zh) * 2016-03-03 2016-05-11 四川浩普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镍基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76233B (zh) * 2016-03-03 2018-05-25 四川浩普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镍基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45812A (zh) * 2016-09-18 2018-03-27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二次电池
CN111952668A (zh) * 2020-08-13 2020-11-17 梅州市量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解液、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9332A (zh)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附着力的方法
CN103996834B (zh) 一种具有硅烷偶联剂和导电聚合物双层包覆结构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6178878B2 (ja) 電池電極ペースト組成物
CN104821399B (zh) 具有核‑壳结构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1552A (zh) 一种提高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附着力的方法
CN106797032B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粘合剂组合物以及包含其的电极和锂二次电池
CN105556718B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粘合剂组合物、使用该粘合剂组合物的电极和锂二次电池
EP2518796B1 (en) Negative electrode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cell
CN103996835A (zh) 一种具有硅烷偶联剂包覆层结构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20140138057A (ko) 이차전지용 바인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RU2011154157A (ru) Вод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поливинилиденфторида
CN108475786B (zh) 二次电池电极用水系粘合剂组合物、二次电池电极用浆料、粘合剂、二次电池电极及二次电池
CN106816575A (zh) 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06935769B (zh) 一种基于静电自组装的覆无机粒子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9742298A (zh) 多孔陶瓷隔膜浆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隔膜及电池
CN109301248A (zh) 电池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896315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45812A (zh) 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二次电池
CN105018001A (zh) 锂离子电池用水性粘合剂及正负极片和涂覆隔膜
CN11036473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用粘合剂、制备及其应用
CN107848807A (zh)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具有三维键合网络的硅基复合物
CN108269981A (zh) 一种镍钴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CN107641170A (zh) 聚合物乳液、制备方法及制备的水性粘合剂、方法及应用
CN111029584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950542A (zh) 一类含硅氧烷基团的接枝共聚物粘合剂及其应用以及基于其的二次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