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8938B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8938B
CN101398938B CN2008100891231A CN200810089123A CN101398938B CN 101398938 B CN101398938 B CN 101398938B CN 2008100891231 A CN2008100891231 A CN 2008100891231A CN 200810089123 A CN200810089123 A CN 200810089123A CN 101398938 B CN101398938 B CN 1013989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orial element
element group
shape
change
white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91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8938A (zh
Inventor
川本浩史
阿部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98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8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8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89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图像元素组确定单元和形状变更单元。接收单元接收(i)形成空白空间的指令以及(ii)对在用于显示所绘图像的绘制空间内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进行指定的信息。图像元素组确定单元确定绘制在所述绘制空间内的彼此具有预定关系的图像元素作为图像元素组。形状变更单元对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共同地进行形状变更处理。形状变更处理包括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i)移动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以使所述图像元素组远离所指定的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的处理;以及(ii)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的处理。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及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及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JP 2004-178002A描述了这样一种技术,即:使原稿电子文档与另一个通过扫描纸件文档而获得的电子文档对准,基于原稿电子文档而打印出该纸件文档,并且在该纸件文档上手绘图像。用于将手绘图像处理成例如电子黑板等电子图像的装置也是已知的。
在单个绘制空间内接受图像绘制的装置中,如果很多图像绘制在该绘制空间内并且没有剩余空白空间,则只能通过删除已经绘制的图像来形成空白空间。因此,存在对于在不删除已经绘制的图像的情况下产生空白空间的技术的需求。
发明内容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图像元素组确定单元和形状变更单元。所述接收单元接收(i)形成空白空间的指令以及(ii)指定在用于显示所绘图像的绘制空间内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的信息。所述图像元素组确定单元确定绘制在所述绘制空间内的彼此具有预定关系的图像元素作为图像元素组。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利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信息来对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共同地进行形状变更处理。所述形状变更处理包括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i)移动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以使所述图像元素组远离所指定的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的处理;以及(ii)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的处理。
(2)此外,在根据项(1)描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可以判断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是否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如果经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则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对彼此重叠的图像元素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另一种缩小处理。
(3)此外,在根据项(1)描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接收单元检测所述绘制空间上与用户装置接触的位置,以接收所检测到的位置作为指定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的信息。
(4)此外,在根据项(1)描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图像元素组具有矩形形状,并且所述形状变更单元朝向下述位置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所述位置是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矩形形状的顶点中离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最远的位置。
(5)此外,在根据项(1)描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形状变更单元根据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和从所述图像元素组获得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来改变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缩小比例。
(6)此外,在根据项(1)描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形状变更单元根据表示绘制最后一个图像元素的时间的信息和表示进行形状变更处理的时间的信息之间的差值,来改变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缩小比例。
(7)此外,在根据项(1)描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判断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是否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并且如果经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不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则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对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进行放大处理,直到经放大的图像元素组的至少一部分与空白空间内绘制的图像元素组接触为止。
(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系统,该图像处理系统包括信息存储器和图像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存储器存储要绘制的图像的信息。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图像元素组确定单元和形状变更单元。所述接收单元接收(i)形成空白空间的指令以及(ii)对在用于显示所绘图像的绘制空间内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进行指定的信息。所述图像元素组确定单元确定绘制在所述绘制空间内的彼此具有预定关系的图像元素作为图像元素组。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利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信息来对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共同地进行形状变更处理。所述形状变更处理包括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i)移动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以使所述图像元素组远离所指定的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的处理;以及(ii)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的处理。
(9)此外,在根据项(8)描述的图像处理系统中,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判断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是否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并且如果经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则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对彼此重叠的图像元素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另一种缩小处理。
(10)此外,在根据项(8)描述的图像处理系统中,所述图像元素组具有矩形形状,并且所述形状变更单元朝向下述位置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所述位置是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矩形形状的顶点中离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最远的位置。
(11)此外,在根据项(8)描述的图像处理系统中,所述形状变更单元根据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和从所述图像元素组获得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来改变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缩小比例。
(12)此外,在根据项(8)描述的图像处理系统中,所述形状变更单元根据表示绘制最后一个图像元素的时间的信息和表示进行形状变更处理的时间的信息之间的差值,来改变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缩小比例。
(13)此外,在根据项(8)描述的图像处理系统中,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判断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是否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并且如果经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不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则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对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进行放大处理,直到经放大的图像元素组的至少一部分与空白空间内绘制的图像元素组接触为止。
(14)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接收(i)形成空白空间的指令以及(ii)对在用于显示所绘图像的绘制空间要内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进行指定的信息;确定绘制在所述绘制空间内的彼此具有预定关系的图像元素作为图像元素组;以及利用所述接收到的信息来对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共同地进行形状变更处理。所述形状变更处理包括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i)移动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以使所述图像元素组远离所指定的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的处理;以及(ii)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的处理。
(15)此外,在根据项(14)描述的图像处理方法中,判断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是否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以及如果经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则所述形状变更处理对彼此重叠的图像元素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另一种缩小处理。
(16)此外,在根据项(14)描述的图像处理方法中,所述图像元素组具有矩形形状,并且所述形状变更处理朝向下述位置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所述位置是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矩形形状的顶点中离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最远的位置。
(17)此外,在根据项(14)描述的图像处理方法中,所述形状变更处理根据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和从所述图像元素组获得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来改变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缩小比例。
(18)此外,在根据项(14)描述的图像处理方法中,所述形状变更处理根据表示绘制最后一个图像元素的时间的信息和表示进行形状变更处理的时间的信息之间的差值,来改变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缩小比例。
(19)此外,在根据项(14)描述的图像处理方法中,所述形状变更处理判断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是否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以及如果经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不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则所述形状变更处理对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进行放大处理,直到经放大的图像元素组的至少一部分与空白空间内绘制的图像元素组接触为止。
根据项(1)、项(3)~(7)、项(8)~(13)和项(14)~(19),可以在不删除已经绘制的图像的情况下接受新图像的绘制。
根据项(2),可以进行调整,以使原有的图像不与新绘制的图像重叠。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示出存储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图像元素的实例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4是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图像元素的外接矩形的说明图;
图5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的组矩形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通过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A和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实例的说明图;
图8A、8B和8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另一个操作实例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设定在绘制区域内的细分区域的实例的说明图;
图10A和10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又一个操作实例的说明图;以及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注意到,尽管图4、图5、图7A、图7B、图8A、图8B、图8C、图10A和图10B包括日文字母,然而这些字母示出为所绘图像的实例,因此未翻译成中文。
如图1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构造为包括控制部分11、存储部分12、操作部分13和显示部分14。
这里,控制部分11是例如CPU(中央处理单元)等程序控制装置并根据存储在存储部分12中的程序而工作。控制部分11接收从操作部分13输入的绘制指令并根据该绘制指令生成要绘制的图像。然后,控制部分11将生成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分14上。当从用户接收到在显示于显示部分14上的图像中形成空白空间的指令时,控制部分11根据该指令,通过对已经绘制的图像进行预定处理来形成空白空间。将在后面说明由控制部分11进行的处理的细节。
存储部分12构造为包括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将要由控制部分11执行的程序存储在存储部分12中。上述程序可以以这样的形式提供,即:该程序存储在作为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DVD-ROM中,然后可以复制到存储部分12中。
操作部分13可以是鼠标和/或键盘,或者可以是用于检测用户在显示部分14上的手写操作的装置。这里,当显示部分14是液晶监视器或等离子显示装置时,用于检测手写操作的装置可以是例如布置在显示屏幕上的透明笔写字板。作为选择,当显示部分14包括投影仪和屏幕时,用于检测手写操作的装置可以是布置在屏幕上的笔写字板或用于检测笔在屏幕上的移动以接收手绘图像的装置。
显示部分14可以是显示器或投影仪并用于根据从控制部分11输入的指令来显示图像。显示部分14显示由控制部分11根据绘制指令生成的图像。显示部分14的显示图像的一部分是绘制空间。换言之,绘制空间是特定装置组中的数据表示系统(坐标系统)。
这里,将说明由控制部分11执行的处理。控制部分11通过操作部分13从用户接收绘制指令。控制部分11根据绘制指令生成图像并将生成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分14上。
控制部分11将生成的图像的信息存储在存储部分12中。例如,当接收到绘制线段的指令作为绘制指令时,控制部分11可以获取绘制线段的坐标信息。上述坐标信息可以包括贝塞尔曲线的控制点。由于将手绘图像转换成贝塞尔曲线的处理已为人们所熟知,所以这里省略其详细说明。
无论何时绘制图像,控制部分11都会将表示每一个绘制结果(称为“图像元素”)的信息存储在存储部分12中。在存储每一个图像元素时,控制部分11可以从计时器(未示出)获取存储时刻的时间信息。然后,控制部分11可以将获取的时间信息存储为与每一个图像元素相关联。因此,如图2所示,各个图像元素连同表示相应绘制时刻的信息存储在存储部分12中。
在另一种方法中,控制部分11可以将根据绘制指令绘制的图像存储为位图图像。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分11计算外接由用户绘制的每一个图像的外接矩形的坐标,并将每一个外接矩形的预定点的坐标(例如左上角处顶点的坐标)和包括在外接矩形中的相应位图图像存储为图像元素。在这种情况下,表示绘制时刻的时间信息可以存储为与每一个图像元素相关联。
接下来,将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由控制部分11进行的空白空间形成处理。如图3所示,由控制部分11执行的空白空间形成程序在功能上包括空白空间形成指令接收部分21、图像元素组确定部分22、形状变更处理部分23、形状变更结果检查部分24和校正部分25。
空白空间形成指令接收部分21从用户接收形成空白空间的指令以及表示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也可以称为“空白空间形成位置”)的信息。这种指令可以预先限定为笔或键盘的操作。当进行预先限定的该项操作时,可以认为接收到空白空间形成指令并且可以进行空白空间形成操作。空白空间形成位置可以是显示部分14的绘制空间内的单个点或者可以是显示部分14的绘制空间内具有一定面积的区域。
图像元素组确定部分22将存储在存储部分12中的图像元素分类成各个组(图像元素组)。图像元素组确定部分22对存储于存储部分12中的图像元素中彼此具有预定关系的图像元素进行分组。这种关系可以是例如相交关系或包含关系。例如图像元素组确定部分22计算外接图像元素的外接矩形。然后,图像元素组确定部分22对具有这样的外接矩形的图像元素进行分组:该外接矩形的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叠。
图像元素组确定部分22给出每一个分类的组所特有的组识别符,并将存储部分12中的每一个图像元素存储为与表示每一个图像元素所属的组的组识别符相关联。
形状变更处理部分23以组为单位对图像元素共同地进行形状变更处理。上述形状变更处理包括(i)移动各个组以使各个组远离指定的空白空间形成位置的处理和(ii)缩小各个组的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移动处理是以例如如下方式进行的。在该移动处理中,平行移动属于每一个组的图像元素以使其远离指定为空白空间形成位置的位置。例如,如图4所示,计算每一个图像元素的外接矩形Ri(其中,i=1、2、……)的中心位置Ci(其中,i=1、2、……),然后计算中心位置Ci的平均位置C。接下来,使用平均位置的坐标C(Cx,Cy)和指定位置的坐标P(Px,Py),通过以下表达式计算新中心位置的坐标C′(C′x,C′y)。
(C′x,C′y)=α·{(Cx,Cy)-(Px,Py)}+(Cx,Cy)
其中,α表示与变化量对应的参数并且可以是预定值或者可以是随着组数增大而减小的值(例如与exp[-N]成比例的值)(“exp”表示组数N的指数函数)。形状变更处理部分23可以以下列方式设定参数α。即,形状变更处理部分23从表示与属于每一个组的图像元素相关联的绘制时间的信息中选择最晚的时间,并将选择的时间设定为代表时间Tr。然后,形状变更处理部分23从计时器(未示出)获取进行形状变更处理的处理时间Tp,并这样设定参数α,即:使移动距离随着差值Tp-Tr增大而增大。作为选择,可以这样设定参数α,即:使移动距离随着图像元素的平均位置C和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P彼此接近而增大。例如,可以将参数α设定为与点C和点P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例的值,即:
α = k ( C x - P x ) 2 + ( C y - P y ) 2
其中,k表示基于屏幕尺寸确定的恒值。
形状变更处理部分23将属于该组的图像元素平行移动{(C′x,C′y)-(Cx,Cy)}。
此外,当空白空间形成位置指定为一定区域时,形状变更处理部分23可以将属于每一个组的图像元素沿着由{(Cx,Cy)-(Px,Py)}指定的矢量方向逐步移动一定量(距离),直到每一个组的所有图像元素都不包括在指定的区域内为止。
空白空间形成位置可以以如下方式来指定。例如,用户首先设置矩形区域的尺寸。然后,把用户将笔放置在显示部分14的屏幕上(或写字板等上)的位置设定为矩形区域的右下角位置或中心。空白空间形成于所设定的矩形区域内。所设定的矩形区域的右下角位置或中心作为空白空间形成位置。
空白空间的形状不局限于矩形形状,而可以是任何形状。例如,在给定时间段内进行的绘制操作可以识别为连续绘制。外接连续绘制的图像(手绘图像)的矩形(边界框)设定为输入区域。然后,把用户将笔放置在显示部分14的屏幕上的位置设定为输入区域的右下角位置或中心。空白空间形成于输入区域(外接矩形)内。所设定的矩形区域的右下角位置或中心作为空白空间形成位置。
作为选择,当用户将笔放置在显示部分14的屏幕上时,可以形成围绕放置笔的位置的圆,并且如果笔不离开显示部分14的屏幕,则该圆一直放大到半径R。换言之,当用户将笔从屏幕上移开时,停止放大该圆而确定所形成圆的半径。然后,空白空间形成于所形成的圆内。所形成圆的中心作为空白空间形成位置。
上述缩小处理是以例如如下方式进行的。形状变更处理部分23限定包括每一个组的图像元素的矩形(称为“组矩形”)。例如,该组矩形可以是外接以下图形的矩形(参见图5):该图形是通过以逻辑和方式合成各个图像元素的外接矩形而获得的。如果每一个组的图像元素用单个位图表示,则每一个限定的组矩形是外接相应位图的矩形。
形状变更处理部分23从每一个组矩形的顶点坐标中选择一个离空白空间形成位置最远的坐标。形状变更处理部分23使用所选择的坐标作为目标位置T(Tx,Ty),以单独限定的各个组共用的缩小比例β朝向目标位置T缩小每一个组的图像元素。例如,当图像元素用例如贝塞尔曲线等矢量信息表示时,矢量信息中控制点的坐标移动到坐标S′(S′x,S′y)=β·{(Sx,Sy)-(Tx,Ty)}+(Tx,Ty),其中,S(Sx,Sy)表示原始坐标。
形状变更处理部分23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缩小处理。即,将每一个组的图像元素转换成单个位图图像并限定外接该位图图像的矩形。然后,形状变更处理部分23从该矩形的顶点坐标中选择一个离空白空间形成位置最远的坐标。形状变更处理部分23使用所选择的坐标作为固定点,以缩小比例β朝向该固定点缩小该位图图像。
可以预先将缩小比例β确定为恒值或者可以这样设定缩小比例β,即:使该缩小比例随着指定为空白空间形成位置的位置P和目标位置T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形状变更处理部分23可以从表示与属于每一个组的图像元素相关联的绘制时间的信息中选择最晚的时间,可以将选择的时间设定为代表时间Tr,可以从计时器(未示出)获取进行形状变更处理的时间Tp,并且可以这样设定缩小比例β,即:使缩小比例β随着差值Tp-Tr增大而增大。
形状变更结果检查部分24对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每一个组检查属于不同组的图像元素的外接矩形(或当每一个组的图像元素在形状变更处理过程中转换成单个位图时外接各个位图的矩形)是否彼此重叠。如果判定属于不同组的图像元素的外接矩形彼此重叠,则将指定当前组(目标组)的信息(组识别符)输出到校正部分25。
当从形状变更结果检查部分24接收到指定当前组的信息(组识别符)时,形状变更处理部分23进一步对与接收到的信息(组识别符)对应的组进行缩小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校正部分25使用当前组矩形的中心(或当每一个组的图像元素转换成单个位图时外接各个位图的矩形的中心)作为固定点,朝向该固定点进行缩小处理。校正部分25在使β减小Δβ(Δβ是预定值)的同时使形状变更结果检查部分24进行检查处理,直到属于不同当前组的图像元素的外接矩形彼此不重叠为止。
校正部分25可以从由输入的信息(输入的组识别符)指定的组矩形的中心中选择具有离输入为空白空间形成位置的位置最远的组矩形中心(或当每一个组的图像元素转换成单个位图时外接位图的矩形的中心)的组。然后,校正部分25使所选组的图像元素沿着所选组远离空白空间形成位置的方向平行移动,直到属于不同当前组的图像元素的外接矩形彼此不重叠为止。
在上述说明中,使用外接矩形检查图像元素是否彼此重叠。然而,检查图像元素是否彼此重叠的方法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提取图像元素的轮廓,并且可以获取构成轮廓的一组向量。然后,可以进行以下处理。即,当作为比较对象的图像元素的轮廓的至少一个向量与当前图像元素的轮廓的至少一个向量相交时,判定当前图像元素和作为比较对象的图像元素彼此相交。可以在图像元素组确定部分22对图像元素进行分组时使用这种判断方法。此外,在形状变更处理之后,当形状变更结果检查部分24判断属于不同组的图像元素是否彼此重叠时,可以使用这种判断方法。
如图6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当给出形成空白空间的指令时(S1),控制部分11将绘制的图像元素分类成各个组(S2),
然后对每一个组进行例如移动或缩小等形状变更处理(S3)。在形状变更处理之后,判断不同的组是否彼此重叠(S4)。当不同的组彼此不重叠时,重写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并将该图像元素存储在存储部分12中(S5),然后结束该处理。在此时,不改变绘制时间信息。当每一个组的图像元素转换成单个位图时,将绘制属于该组的图像元素中最后一个图像元素的时间存储为转换的位图的绘制时间。
当在步骤S4中判定不同的组彼此重叠时,调整减小量或移动距离(变化量)(S6)并再次进行S3的处理。
因此,如图7A和7B所示,即使用户可以通过给出绘制指令来绘制图像元素的区域(绘制空间)内存在很多图像元素并且难以在其中绘制新的图像元素(图7A),当指定单个点P并给出形成空白空间的指令时,也可以移动和缩小以前绘制的图像元素并在点P周围形成空白空间(图7B)。
此外,当在这样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绘制图像时,控制部分11可以检测绘制的完成并进行下一项处理。例如,当用户用笔向空自空间进行输入时,控制部分11可以在从进行最后一次笔输入的时间经过预定时间时判定完成绘制。
也就是说,控制部分11根据指令在原来状态下(图7A)进行空白空间形成处理(图7B)。然后,当在空白空间内完成图像的绘制时(图8A),控制部分11进行下一项处理。
当检测到完成图像的绘制时,控制部分11将绘制在形成的空白空间(点P周围不与经改变的图像元素重叠的区域)中的图像元素分类成组(多个组)。然后,控制部分11以与上述处理S4相似的方式检查经过用于形成空白空间的形状变更处理的组和绘制在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的组是否彼此重叠。
当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组和绘制在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的组彼此不重叠时,控制部分11可以依次选择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组作为当前组并放大当前组,直到当前组与除当前组之外的组(包括绘制在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的组)接触为止。上述放大处理是通过预定放大步骤进行的,并且在进行放大处理的同时,依次选择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组作为当前组,直到不存在不与其它组接触的组为止(图8B)。在图8B中,用虚线虚拟示出各个组的外接矩形。在这种情况下,经放大的图像元素可以重写在存储部分12中。
此外,当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组和绘制在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的组彼此部分重叠时,可以对在重叠状态下涉及的任何一个组的重叠部分进行缩小处理(图8C)。图8C示出了这样的实例,即:对于每一个重叠的组来说,外接矩形之间的重叠部分的缩小比例沿着朝向在重叠状态下涉及的另一个组的中心(虚线的内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图8C所示实例中,外接矩形之间的重叠部分的缩小比例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图像元素i的缩小比例Ri可以与到对方矩形的中心的距离l成比例(例如Ri=c×l,其中c表示常数)。
尽管已经在上述实例中说明了这样的情况,即:用户指定显示部分的作为绘制空间的显示区域的大致中心部分作为空白空间形成位置,然而用户也可以在例如绘制空间的左端部或上端部指定空白空间形成位置。
当针对绘制空间的周围部分给出形成空白空间的指令时,各个组的移动或缩小可以限制在x轴方向或y轴方向。例如,如图9所示,整个绘制空间可以划分成五个部分,即,左端中央部分(L)、顶端中央部分(T)、右端中央部分(R)、底端中央部分(B)和其余部分。可以预先确定当针对各个细分部分给出形成空白空间的指令时各个组沿着哪个轴向进行移动或缩小。
例如,当针对左端中央部分(L)或右端中央部分(R)给出形成空白空间的指令时,各个组可以只沿着x轴方向进行移动或缩小。当针对顶端中央部分(T)或底端中央部分(B)给出形成空白空间的指令时,各个组可以只沿着y轴方向进行移动或缩小。在其它情况下,各个组可以沿着x轴方向和y轴方向进行移动或缩小。这样,当进行移动或缩小的轴向受到限制时,作为形状变更目标的组的当前轴向上的位置和尺寸根据预定移动距离和预定缩小比例而变化。
例如,图10A和10B分别示出在针对左端中央部分(L)给出形成空白空间的指令时和在针对顶端中央部分(T)给出形成空白空间的指令时与图7A对应的结果。
尽管上文已经说明了这样的情况,即:要绘制在绘制空间内的图像元素与表示绘制时间的信息一起存储在存储部分12中,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1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可以与服务器2连接,该服务器作为通过例如网络等通信单元连接的信息存储器。此外,要绘制的图像元素的信息(图2中举例示出的信息)可以存储在服务器2中。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可以在服务器2中进行以组为单位存储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的信息的处理。

Claims (19)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其接收(i)形成空白空间的指令以及(ii)对在用于显示所绘图像的绘制空间内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进行指定的信息;
图像元素组确定单元,其确定绘制在所述绘制空间内的彼此具有预定关系的图像元素作为图像元素组;以及
形状变更单元,其利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信息来对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共同地进行形状变更处理,
其中,所述形状变更处理包括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i)移动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以使所述图像元素组远离所指定的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的处理;以及
(ii)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判断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是否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并且
如果经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则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对彼此重叠的图像元素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缩小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检测所述绘制空间上与用户装置接触的位置,以接收所检测到的位置作为指定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元素组具有矩形形状,并且
所述形状变更单元朝向下述位置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所述位置是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矩形形状的顶点中离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最远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形状变更单元根据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和从所述图像元素组获得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来改变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缩小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形状变更单元根据表示绘制最后一个图像元素的时间的信息和表示进行形状变更处理的时间的信息之间的差值,来改变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缩小比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判断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是否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并且
如果经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不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则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对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进行放大处理,直到经放大的图像元素组的至少一部分与空白空间内绘制的图像元素组接触为止。
8.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包括:
信息存储器,其存储要绘制的图像的信息;以及
图像处理装置,其包括:
接收单元,其接收(i)形成空白空间的指令以及(ii)对在用于显示所绘图像的绘制空间内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进行指定的信息;
图像元素组确定单元,其确定绘制在所述绘制空间内的彼此具有预定关系的图像元素作为图像元素组;以及
形状变更单元,其利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信息来对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共同地进行形状变更处理,其中,所述形状变更处理包括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i)移动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以使所述图像元素组远离所指定的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的处理;以及
(ii)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的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判断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是否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并且
如果经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则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对彼此重叠的图像元素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缩小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图像元素组具有矩形形状,并且
所述形状变更单元朝向下述位置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所述位置是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矩形形状的顶点中离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最远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形状变更单元根据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和从所述图像元素组获得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来改变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缩小比例。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形状变更单元根据表示绘制最后一个图像元素的时间的信息和表示进行形状变更处理的时间的信息之间的差值,来改变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缩小比例。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判断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是否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并且
如果经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不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则所述形状变更单元对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进行放大处理,直到经放大的图像元素组的至少一部分与空白空间内绘制的图像元素组接触为止。
14.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i)形成空白空间的指令以及(ii)对在用于显示所绘图像的绘制空间内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进行指定的信息;
确定绘制在所述绘制空间内的彼此具有预定关系的图像元素作为图像元素组;以及
利用所接收到的信息来对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共同地进行形状变更处理,
其中,所述形状变更处理包括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i)移动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以使所述图像元素组远离所指定的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的处理;以及
(ii)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所述图像元素的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判断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是否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以及
如果经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则所述形状变更处理对彼此重叠的图像元素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缩小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元素组具有矩形形状,并且
所述形状变更处理朝向下述位置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所述位置是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矩形形状的顶点中离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最远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形状变更处理根据要形成空白空间的位置和从所述图像元素组获得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来改变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缩小比例。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形状变更处理根据表示绘制最后一个图像元素的时间的信息和表示进行形状变更处理的时间的信息之间的差值,来改变缩小所述图像元素组的缩小比例。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形状变更处理判断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是否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以及
如果经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不与绘制在通过所述形状变更处理而形成的空白空间内的图像元素组在所述绘制空间内重叠,则所述形状变更处理对经过形状变更处理的图像元素组进行放大处理,直到经放大的图像元素组的至少一部分与空白空间内绘制的图像元素组接触为止。
CN2008100891231A 2007-09-28 2008-03-28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及图像处理方法 Active CN1013989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53761 2007-09-28
JP2007-253761 2007-09-28
JP2007253761A JP5023937B2 (ja) 2007-09-28 2007-09-28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8938A CN101398938A (zh) 2009-04-01
CN101398938B true CN101398938B (zh) 2012-05-30

Family

ID=40507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91231A Active CN101398938B (zh) 2007-09-28 2008-03-28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63064B2 (zh)
JP (1) JP5023937B2 (zh)
CN (1) CN1013989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41530B2 (ja) * 2009-09-16 2012-05-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遠隔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遠隔制御方法
US9207951B2 (en) * 2011-11-17 2015-12-08 Prezi, Inc. Grouping with frames to transform display elements within a zooming user interface
US9400592B2 (en) * 2012-03-26 2016-07-26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digital-marking-surface space and display management
CN104238869B (zh) * 2013-06-19 2019-01-25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浮动图标显示系统及方法
JP6158783B2 (ja) * 2014-12-26 2017-07-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52861A (ja) * 2020-03-23 2021-09-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入力装置、入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0040A (en) * 1993-08-13 1997-05-13 Fujitsu Limited Edit scre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to confirm data layout without switching to screen showing entire layout
CN1417745A (zh) * 2001-11-07 2003-05-1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和程序
CN1525760A (zh) * 2003-08-29 2004-09-01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合成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5059A (ja) * 1993-08-30 1995-03-10 Wacom Co Ltd 文字列配置方法、文字情報管理方法及びキヤド装置
JPH11272871A (ja) * 1998-03-20 1999-10-08 Toshiba Corp 文書画像処理装置、文書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2003348334A (ja) * 2002-05-28 2003-12-0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合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178002A (ja) * 2002-11-22 2004-06-24 Ricoh Co Ltd 加筆抽出装置、加筆抽出方法、同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321549B2 (ja) * 2005-09-28 2009-08-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文書作成システム、文書作成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4345737B2 (ja) * 2005-11-14 2009-10-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作成システム、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作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0040A (en) * 1993-08-13 1997-05-13 Fujitsu Limited Edit scre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to confirm data layout without switching to screen showing entire layout
CN1417745A (zh) * 2001-11-07 2003-05-1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和程序
CN1525760A (zh) * 2003-08-29 2004-09-01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合成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85932A1 (en) 2009-04-02
JP5023937B2 (ja) 2012-09-12
JP2009086860A (ja) 2009-04-23
CN101398938A (zh) 2009-04-01
US8363064B2 (en) 2013-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8938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7003994B (zh) 用于修正手写字符的方法和设备
CN1139893C (zh) 手势识别装置
US8576252B2 (en) Information display apparatus, information display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H01155484A (ja) 文字読取装置
CN102713830A (zh) 便携式信息终端、显示控制方法和程序
US926900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1473291A (zh) 线形状处理装置、线形状处理方法、信息记录介质及程序
JP2000235619A (ja) 表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5115457B2 (ja) カーソル移動制御方法及び装置、プログラム
JP4661909B2 (ja) 情報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229608B2 (en) Character display apparatus, character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2640099A (zh) 对象处理装置和对象选择方法
CN105468173A (zh) 实现离屏手写输入的自动翻页的电子设备及方法
JP6459528B2 (ja) 画像補正装置、画像補正システム、画像補正方法、及び画像補正プログラム
JP2015090514A (ja) 検品支援装置、検品支援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574877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putting handwritten alphanumeric characters and for displaying the input characters
JP3521606B2 (ja) 文字読取り装置
JPH0424782A (ja) 文書処理装置
JP725272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
JP2011054056A (ja) 顔位置検出装置、顔位置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97563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616447B2 (ja) 地図データ入力方式
US20090060391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JP6164772B2 (ja) シーラー塗布要件チェック装置、シーラー塗布要件チェック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