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6786B - 一种压脚零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脚零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6786B
CN101396786B CN200710123718XA CN200710123718A CN101396786B CN 101396786 B CN101396786 B CN 101396786B CN 200710123718X A CN200710123718X A CN 200710123718XA CN 200710123718 A CN200710123718 A CN 200710123718A CN 101396786 B CN101396786 B CN 1013967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olumn part
fluting
fac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237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6786A (zh
Inventor
高云峰
白永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ns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ns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ns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237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67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6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6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6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67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脚零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在通过传统工艺加工出具有锥台形内腔的零件主体以及纵向的外侧开口孔和第一宽度的内侧开槽后,利用夹具夹紧零件主体的外侧面并在外侧开口孔内插入定位销进行定位,由此加工出第二宽度的内侧开槽。然后,利用夹具夹紧零件主体的端面并在第二宽度的内侧开槽中插入定位销进行定位,由此加工出端面开槽以及外侧开槽。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利用特制夹具固定加工工件,避免了锥台形内腔的变形,便于各种槽的定位,同时缩短了零件的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压脚零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的制造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压脚零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图4所示,图1-图4所显示的是一种常用的z轴压脚零件。该压脚零件包括基本柱状的零件主体11。零件主体11具有锥台形内腔12。零件主体11在锥台形内腔12的顶端一侧形成有环形突起111。零件主体11的外侧面加工有纵向的外侧开口孔13和与环形突起111邻接的外侧开槽16。零件主体11的内侧面与外侧开口孔13成90度形成有纵向的内侧开槽14。如图3和图4所示,内侧开槽14包括第一宽度的开槽段141和第二宽度的开槽段142,其中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此外,零件主体11在锥台形内腔12的顶端一侧的端面上还形成有均匀分布的端面开槽15。在上述压脚零件的制造过程中,通常先利用CNC(计算机数控)工艺车好零件主体11的外形,然后利用线切割工艺切割外侧开口孔13和垂直方向的第一宽度的内侧开槽14,最后将零件固定在分度转盘上通过铣削工艺加工出其它开槽。上述制造方法容易导致压脚零件的锥台形内腔变形,而且各种开槽的定位困难,同时加工时间长、加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压脚零件制造方法中利用分度转盘固定压脚零件,导致零件容易变形、加工定位困难以及加工时间长、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压脚零件制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的压脚零件制造方法中利用分度转盘固定压脚零件,导致零件容易变形、加工定位困难以及加工时间长、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压脚零件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a.形成具有锥台形内腔的柱状零件主体;b.在柱状零件主体的外侧面上形成纵向外侧开口孔,并在柱状零件主体的内侧面上形成第一宽度的纵向内侧开槽;c.利用第一夹具夹紧柱状零件主体的外侧面并通过在外侧开口孔内插入第一定位销进行定位;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和第二垫板,所述第一和第二垫板上设置有形状与所述柱状零件主体的外侧面互补的夹紧面,并且所述第一垫板上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定位销的接收部;d.沿第一宽度的内侧开槽加工出一定长度的第二宽度的内侧开槽;e.利用第二夹具夹紧柱状零件主体的端面并使端面部分外露,同时通过在第二宽度的内侧开槽中插入第二定位销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夹具包括用于收容所述柱状零件主体的凹部,所述第二夹具还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定位销的接收部;f.在柱状零件主体的外露端面上加工出端面开槽;g.利用第三夹具夹紧柱状零件主体的端面并使柱状零件主体的外侧面部分外露,同时通过在第二宽度的内侧开槽中插入第三定位销进行定位;所述第三夹具包括用于收容所述柱状零件主体的凹部,所述第三夹具还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第三定位销的接收部;h.在柱状零件主体的外侧面的外露部分上加工出外侧开槽。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步骤a进一步包括在锥台形内腔的顶端一侧在柱状零件主体的外侧面上形成环形突起。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在步骤a中,柱状零件主体通过计算机数控加工工艺形成。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外侧开口孔和第一宽度的内侧开槽沿柱状零件主体的周向成90度间隔。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在步骤b中,外侧开口孔和第一宽度的内侧开槽通过线切割工艺形成。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第一和第二垫板通过夹紧机构夹紧。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柱状零件主体通过夹紧机构保持在第二夹具或第三夹具内。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在步骤d、f和h中,第二宽度的内侧开槽、端面开槽和外侧开槽通过铣销工艺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利用特制夹具固定加工工件,避免了锥台形内腔的变形,便于各种槽的定位,同时缩短了零件的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压脚零件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压脚零件的仰视图;
图3是沿图1的A-A线的截面视图;
图4是沿图1的B-B线的截面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压脚零件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制造方法的压脚零件主体与第一夹具的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制造方法的压脚零件主体与第一夹具的配置关系的截面视图;
图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制造方法的压脚零件主体与第二夹具的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9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制造方法的压脚零件主体与第二夹具的配置关系的截面视图;
图10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制造方法的压脚零件主体与第三夹具的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制造方法的压脚零件主体与第三夹具的配置关系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5,图5是图1-图4所示的压脚零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形成具有锥台形内腔12的柱状压脚零件主体11。该柱状压脚零件主体11可通过本领域公知的CNC(计算机数控)加工工艺加工而成,该柱状零件主体11基本为圆柱形,并且在内部设置有贯通的锥台形内腔12。在加工过程中还在锥台形内腔12的顶端一侧在柱状零件主体11的外侧面上形成环形突起111。
接下来,通过线切割工艺或其它本领域加工手段在柱状零件主体11的外侧面加工出外侧开口孔13和第一宽度的内侧开槽14。在本实施例中,外侧开口孔13和第一宽度的纵向内侧开槽14沿柱状零件主体11的周向成90度间隔。
接下来,如图6-图7所示,利用第一夹具2夹紧柱状零件主体11的外侧面,并在外侧开口孔13内插入第一定位销3进行定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具2包括第一垫板21和第二垫板22,第一垫板21和第二垫板22上设置有形状与柱状零件主体11的外侧面互补的夹紧面211和221,并且第一垫板21上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一定位销3的接收部212。第一定位销3分别插入外侧开口孔13和接受部212,由此实现零件主体11的定位和定中心。第一垫板21和第二垫板22通过夹紧机构(例如,虎口钳4)夹紧。在利用第一夹具2夹紧柱状零件主体11并通过第一定位销3定位后,沿第一宽度的内侧开槽14加工出一定长度的第二宽度的内侧开槽142,由此形成图1-图4所示的第一宽度的开槽段141和第二宽度的开槽段142。
接下来,如图8、图9所示,利用第二夹具5夹紧柱状零件主体11的端面并使端面部分外露,同时通过在第二宽度的内侧开槽142中插入第二定位销6进行定位。第二夹具5包括用于收容柱状零件主体11的凹部51,第二夹具5还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二定位销6的接收部52,第二定位销6分别插入内侧开槽142和接受部52。柱状零件主体11通过夹紧机构(例如,虎口钳4)保持在第二夹具5内。在利用第二夹具5夹紧柱状零件主体11并通过第二定位销6进行定位后,在柱状零件主体11的外露端面上加工出端面开槽1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柱状零件主体11,在柱状零件主体11的端面加工出四个均匀分布的端面开槽15。
接下来,如图10、图11所示,利用第三夹具7夹紧柱状零件主体11的端面并使柱状零件主体11的外侧面部分外露,同时通过在第二宽度的内侧开槽142中插入第三定位销8进行定位。第三夹具7与第二夹具5类似,其区别在于第三夹具7的凹部71的深度小于第二夹具5的凹部51,由此使得柱状零件主体11的外侧面部分外露。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意识到将第二夹具和第三夹具完全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以使端面和外侧面同时外露。在利用第三夹具7夹紧柱状零件主体11并通过第三定位销8进行定位后,在柱状零件主体11的外侧面的外露部分上加工出外侧开槽16。外侧开槽16邻接于环形突起111。在本发明中,上述的第二宽度的内侧开槽142、端面开槽15和外侧开槽16通过铣销工艺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利用特制夹具固定加工工件,避免了锥台形内腔的变形,便于各种槽的定位,同时缩短了零件的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应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应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含在此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压脚零件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
a.形成具有锥台形内腔的柱状零件主体;
b.在所述柱状零件主体的外侧面上形成纵向外侧开口孔,并在所述柱状零件主体的内侧面上形成第一宽度的纵向内侧开槽;
c.利用第一夹具夹紧所述柱状零件主体的外侧面并通过在所述外侧开口孔内插入第一定位销进行定位;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和第二垫板,所述第一和第二垫板上设置有形状与所述柱状零件主体的外侧面互补的夹紧面,并且所述第一垫板上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定位销的接收部;
d.沿所述第一宽度的内侧开槽加工出一定长度的第二宽度的内侧开槽;
e.利用第二夹具夹紧所述柱状零件主体的端面并使所述端面部分外露,同时通过在所述第二宽度的内侧开槽中插入第二定位销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夹具包括用于收容所述柱状零件主体的凹部,所述第二夹具还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定位销的接收部;
f.在所述柱状零件主体的外露端面上加工出端面开槽;
g.利用第三夹具夹紧所述柱状零件主体的端面并使所述柱状零件主体的外侧面部分外露,同时通过在所述第二宽度的内侧开槽中插入第三定位销进行定位;所述第三夹具包括用于收容所述柱状零件主体的凹部,所述第三夹具还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第三定位销的接收部;
h.在所述柱状零件主体的外侧面的外露部分上加工出外侧开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在所述锥台形内腔的顶端一侧在所述柱状零件主体的外侧面上形成环形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柱状零件主体通过计算机数控加工工艺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开口孔和所述第一宽度的内侧开槽沿所述柱状零件主体的周向成90度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外侧开口孔和所述第一宽度的内侧开槽通过线切割工艺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垫板通过夹紧机构夹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零件主体通过夹紧机构保持在所述第二夹具或所述第三夹具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f和h中,所述第二宽度的内侧开槽、所述端面开槽和所述外侧开槽通过铣销工艺形成。
CN200710123718XA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压脚零件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67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3718XA CN101396786B (zh)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压脚零件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3718XA CN101396786B (zh)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压脚零件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6786A CN101396786A (zh) 2009-04-01
CN101396786B true CN101396786B (zh) 2010-07-21

Family

ID=40515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371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6786B (zh)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压脚零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67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4507B (zh) * 2009-07-13 2012-07-11 深圳华任兴科技有限公司 非晶态合金定子铁芯槽的加工方法及其锁紧定位夹具
CN103008990B (zh) * 2012-12-10 2015-06-03 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多维精密切削加工方法
CN110561045B (zh) * 2019-08-30 2021-03-16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工件加工方法
CN114700690B (zh) * 2022-03-30 2023-01-20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台阶的工件的加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2126A (en) * 1985-09-20 1988-02-02 Felix Wanke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single-rotation machine having an internal axis
CN1294079A (zh) * 1999-10-25 2001-05-09 赖健财 环保型栈板成形方法
EP0799668B1 (en) * 1996-04-01 2002-06-05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eamless metallic belt
CN1403262A (zh) * 2001-09-03 2003-03-19 周志皇 一种滚轮杆的制造方法
EP1160484B1 (en) * 2000-06-02 2005-02-2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metal rings
CN2843678Y (zh) * 2005-08-18 2006-12-06 南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套圈式中心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2126A (en) * 1985-09-20 1988-02-02 Felix Wanke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single-rotation machine having an internal axis
EP0799668B1 (en) * 1996-04-01 2002-06-05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eamless metallic belt
CN1294079A (zh) * 1999-10-25 2001-05-09 赖健财 环保型栈板成形方法
EP1160484B1 (en) * 2000-06-02 2005-02-2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metal rings
CN1403262A (zh) * 2001-09-03 2003-03-19 周志皇 一种滚轮杆的制造方法
CN2843678Y (zh) * 2005-08-18 2006-12-06 南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套圈式中心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6786A (zh) 200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6786B (zh) 一种压脚零件的制造方法
CN105500068B (zh) 一种实现对复杂工件一次装夹完成加工的夹具
CN109396766B (zh) 一种薄壁壳体加工工艺方法
CN204771709U (zh) 整体叶轮五轴加工角向防错定位夹具
CN104249264B (zh) 工具夹持装置
CN100387386C (zh) 卡盘的中间轴衬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28216A (zh) 一种用于精车外圆的夹具及夹具加工方法
TW200902196A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rill head
CN205465275U (zh) 一种镗削异面垂直孔的夹具
CN204487210U (zh) 提高整体叶轮快速高重复性定位精度的工装
JP2018099741A (ja) 研削盤用セン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研削方法
JPS63283829A (ja) 薄肉円筒スリ−ブ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12496134B (zh) 一种具有翻边孔的曲面薄壁封头的旋压方法
CN107614173A (zh) 可转位刀片式切削工具
CN112207373B (zh) 一种斜小孔加工方法
CN202479822U (zh) 一种组合式燃气轮机复环车夹具
CN212495710U (zh) 一种拉床多键槽加工装置
CN209998823U (zh) 用于工件开槽的辅助装置
CN204893530U (zh) 一种用于转子类零件加工的夹具
CN110625342B (zh) 一种陀螺仪基体的制造方法
KR20080103383A (ko) 관체용 면취공구.
CN217434181U (zh) 一种破碎离子反应槽装配用工装
CN219379025U (zh) 一种薄壁管防切割应力变形工装
CN217290751U (zh) 一种具有调心功能的螺旋伞齿轮装夹夹具
CN209681724U (zh) 一种适用于防堵帽打孔的装夹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Dazu laser building, 9 new West Road, North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AN'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 road 518057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park of Pine Hill Factory District No. 8

Patentee before: HAN'S LASER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