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6590A - 超声波美容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声波美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6590A
CN101396590A CNA2008101610841A CN200810161084A CN101396590A CN 101396590 A CN101396590 A CN 101396590A CN A2008101610841 A CNA2008101610841 A CN A2008101610841A CN 200810161084 A CN200810161084 A CN 200810161084A CN 101396590 A CN101396590 A CN 101396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head unit
ultrasonic
base portion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610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坂建志
谷口真一
岸本笃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96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65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2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 A61H7/004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power-driven, e.g. electrical
    • A61H7/005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power-driven, e.g. electrical hand-hel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3/0245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with ultrasonic transducers, e.g. piezoelectr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3/0254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with rotary motor
    • A61H23/0263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with rotary motor using rotating unbalanced mas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53Support for the device hand-hel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04He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2Head
    • A61H2205/022Fa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一种超声波美容装置,包括头单元(7),所述单元包括:超声波振动器(107),所述超声波振动器产生超声波振动;和探头(13),所述探头把超声波振动器(107)产生的超声波振动发送到皮肤表面。该超声波美容装置还包括振动电机(143),所述振动电机整体地固定到所述头单元(7),并且振动所述头单元(7)。所述头单元(7)设置有超声波地振动的所述探头(13);该超声波美容装置还包括主体构件(127),所述主体构件支撑所述头单元(7)和所述振动电机(143)。所述头单元(7)和所述振动电机(143)相对于所述主体构件(127)能够相对移动。

Description

超声波美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美容装置,该超声波美容装置通过探头把超声波振动器产生的超声波振动发送到皮肤表面。
背景技术
所公知的,超声波美容装置提供皮肤护理效果,例如皮肤紧致效果(请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公报No.2000-233005)。根据该超声波美容装置,附接到头单元的超声波振动器超声地振动探头,并且振动电机振动整个头单元。
发明内容
在传统的超声波美容装置中,头单元固定到主体构件上。这使得头单元难以与不平的皮肤表面保持接触。结果,不能实现有效的皮肤护理效果。
本发明致力于上述传统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超声波振动器和振动电机的超声波美容装置,其能够使探头与不平的皮肤表面保持良好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超声波美容装置,包括:头单元,所述单元包括超声波振动器和探头,所述超声波振动器产生超声波振动,所述探头把超声波振动器产生的超声波振动发送到皮肤表面;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整体地固定到所述头单元,并且振动所述头单元,所述头单元设置有超声波地振动的所述探头;和主体构件,所述主体构件支撑所述头单元和所述振动电机,所述头单元和所述振动电机相对于所述主体构件能够相对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超声波美容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显示图1的超声波美容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显示设置有盖的图1的超声波美容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显示图3的超声波美容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沿图2的线A-A的剖视图;
图6是显示图1的超声波美容装置的第一头单元的剖视图;
图7是显示图1的超声波美容装置的的第一头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显示连接到图1的超声波美容装置的头基部单元的第一头单元的剖视图;
图9是显示朝后移动的图6的具有附件的第一头单元的剖视图;
图10是显示附件从图1的超声波美容装置拆卸下的第一头单元的主视图;
图11是显示从图6省去第一头环、探头弹簧盖、探头弹簧和附件的显示的第一头单元的主视图;
图12是显示图11的第一头单元的剖视图;
图13是沿图12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4是显示图13的第一头单元的探测基部的俯视图;
图15是显示图13的第一头单元的探测基部的仰视图;
图16是显示在图12的第一头单元中设置螺旋弹簧而不是连接金属配件的实例的剖视图;
图17是显示图1的超声波美容装置的第二头单元的剖视图;
图18是显示图1的超声波美容装置的第二头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19是显示连接到图1的超声波美容装置的头基部单元的第二头单元的剖视图;
图20是显示连接到图1的超声波美容装置的头基部单元的第二头单元的外观图;
图21是显示朝后移动的图17的第二头单元的剖视图;
图22是显示摆动时倾斜的图17的第二头单元的剖视图;和
图23是显示在图12的第二头单元中设置空心环而不是设置头弹簧的实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超声波美容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视图。该超声波美容装置包括用户手持的主体单元1,位于主体单元1的顶部的头基部单元3(图1中的上端),和第一头单元5和第二头单元7,第一头单元5和第二头单元7从头基部单元3分开分别向右边和左边凸出。第一头单元5和第二头单元7中的每个构成多个头单元。如图1所示,第一头单元5和第二头单元7中的每个从主体单元1的上端处的头基部单元3大致对角朝上凸出。因此,超声波美容装置整体上形成Y-形。
如图6所示,第一头单元5包括第一探头9,该第一探头9设置在第一头单元5的顶部并且由导电材料制成。第一头单元5还包括附件11,该附件11设置成包围第一探头9。第一探头9和附件11直接放置在鼻上,从而发送超声波振动以便获得皮肤养护效果。同时,第二头单元7包括第二探头13,该第二探头13设置在第二头单元7的顶部并且由导电材料制成。第二探头13直接放置在面颊上,从而发送超声波振动以便获得皮肤养护效果。
图2是显示图1的超声波美容装置的后视图。超声波美容装置具有开关15,该开关15交替地切换从第一头单元5到第二头单元7的操作,该开关15设置在主体单元1的上部位置处。开关板17设置在开关15的外周。
如图1所示,主体单元1具有LED(发光二极管)19,该LED(发光二极管)19显示超声波美容装置根据开关15的工作状态(chargingstate)。主体单元1还具有位于主体单元1的上部位置的LED21,23,25,LED21,23,25显示第一头单元5和第二头单元7的操作状态。
当超声波美容装置不工作时,如图3所示,帽子27,29附接到第一头单元5和第二头单元7。
图4是超声波美容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沿图2的线A-A的剖视图。电路板33保持在主体单元1的外壳31中。主体电路基板35通过使用肋33a固定到电路板33的一侧,该侧与设置开关15的那侧相反。通过把螺钉37插入螺纹孔33b中,电路板33被固定到头基部(头基部)61,稍后将说明头基部61,螺纹孔33b设置在电路板33的上部。图4中的参考标记36是振动器控制电路基板,该振动器控制电路基板包括控制电路,以便以单个超声波频率来振动第一超声波振动器75和第二超声波振动器107。振动器控制电路基板36经电线连接到主体电路基板35。
可充电电池39容纳在电路板33的下部一侧上,在该侧处设置开关15。在图4中,电池正电极金属片41设置在可充电电池39的下端,相应地,电池负电极金属片43设置在可充电电池39的上端。
此外,开关基板45设置在电路板33上,对应于开关15。通过把螺钉47插入螺纹孔33c中,开关基板45固定到电路板33。开关15与开关板17、开关基板45、开关按压板49和作为密封构件的开关橡胶51构成开关部分。在这些元件中,通过超声波焊接将开关板17、开关按压板49和开关橡胶51固定到外壳31,以便形成开关部分防水结构。同时,开关部分的结构可用具有接合凸起和接合凹陷部分的接合结构来固定,或者可用螺钉等固定件,只要获得防水效果即可。
容纳主体电路基板35、可充电电池39等的外壳31具有下盖53,下盖53通过防水螺钉55附接到外壳31的下部开口,作为端盖。当固定时,下盖O型圈57设置在外壳31和下盖53之间,作为密封构件;并且,相应地,O型圈59设置在防水螺钉55和它的螺纹孔之间,作为密封构件。以下将在螺钉与它的螺纹孔之间设置有O型圈的螺钉称为防水螺钉。
头基部单元3包括分三叉的中空头基部61。头基部61包括头连接部分61a,61b,每个头连接部分分别连接到第一头单元5和第二头单元7。头基部61还包括在连接部分的下部的连接到外壳31的主体连接部分61c,在前述连接部分处头连接部分61a,61b连接在一起。
如图5所示,通过插入外壳31的最上部分31a,主体连接部分61c被固定。主体O型圈63设置在主体连接部分61c和最上部分31a之间,作为密封构件。
头基部61设置在一对头罩65,67之间,一对头罩65,67覆盖在头基部61的两侧上(对应于图1的纸面侧和背面侧)。如图5所示,每个头罩65,67的最上部分分别与接合部件69接合。每个头罩65,67的最下部分定位在外壳31的最上部分31a的外周上。最上部分31a设置在每个头罩65,67的最下部分和头基部61的主体连接部分61c之间。
在该状态下,通过把防水螺钉71插入头罩67的螺纹插入孔67a中并且拧到头罩65处设置的螺纹孔65a中,头罩65,67被相互固定。此时,如图5所示,包括头罩67的螺纹插入孔67a的凸起部件67b和包括头罩65的螺纹孔65a的凸起部件65b分别插入到头基部61处设置的通孔61d中,从而使得凸起部件65b和67b的顶端部分彼此面对地连接。
此外,在头罩65,67和台阶部分31b之间设置加强环72,台阶部分31b形成在外壳31的最上部分31a的基端中。此外,第一头环73和第二头环74设置到每个头罩65,67的开口边缘的外周,第一头单元5和第二头单元7分别附接到第一头环73和第二头环74。因此,头罩65,67被彼此固定。
图6是第一头单元5和它附近的剖视图。图7是第一头单元5和附近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显示连接到头基部61的头连接部分61a的第一头单元5的剖视图。第一头单元5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一探头9。第一探头9的表面是接触表面9a,接触表面9a直接与皮肤接触。第一超声波振动器75安装在后表面9b,该后表面9b位于接触表面9a的相反侧上。通过从主体单元1的振动器控制电路基板36施加驱动电压,第一超声波振动器75产生超声波振动。第一探头9还根据第一超声波振动器75的超声波振动超声波地振动。
第一探头9包括圆筒形部分9c,该圆筒形部分9c从后表面9b的外周边向接触表面9a的相反方向凸出。朝外凸出的凸缘9d形成在圆筒形部分9c的末端。
探头盖77设置用于覆盖圆筒形部分9c和凸缘9d,探头盖77为大致圆筒形形状。探头盖77具有弯曲部分77a,该弯曲部分77a的前端部分朝内凸出并且与第一探头9的外圆周接触。此外,在弯曲部分77a和凸缘9d之间的空隙中设置O型圈79,作为密封构件。
探头弹簧盖81设置在探头盖77的外侧周围,该探头弹簧盖81为大致圆筒形形状。探头弹簧盖81相对于图6的探头盖77可在朝上和朝下的方向上运动。探头弹簧盖81包括滑动部件81a,该滑动部件81a与探头盖77的上部的外周滑动地接触。探头弹簧盖81还包括盖部分81b,该盖部分81b的直径大于滑动部件81a的直径,盖部分81b设置在探头弹簧盖81的底部。探头弹簧83容纳在盖部分81b的内部。
探头弹簧83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根据日本工业标准(JIS)G3522的钢琴丝A(代码;SWP-A)和钢琴丝B(代码;SWP-b),以及根据JIS G4314标准的SUS3O4和SUS3O4-WPB。探头弹簧83的内部直径大约22.0mm。
探头弹簧83设置在弹簧容纳部分81c和弹簧容纳部分77b之间,弹簧容纳部分81c设置在滑动部件81a和盖部分81b之间,弹簧容纳部分77b从探头盖77的底端朝外凸出。探头弹簧83利用图6的附件11朝上推动探头弹簧盖81。
然后,探头弹簧盖81的盖部分81b的后端部分插入第一头环73中。此外,朝外凸出的接合部件81d与第一头环73接合以便防止探头弹簧盖81朝上脱离。
附件11附接到探头弹簧盖81的前端(图6中朝上)。附件11的前端开口小于附件11的后端开口。此外,在附件11的前端的外周边的一部分上形成切口11a。
附件11在后端开口的周边的多个位置处设置有多个接合件11b,多个接合件11b朝下凸出。形成在每个接合件11b的内表面上的接合凸起11c接合到对应的接合凹陷部件81e,该接合凹陷部件81e设置在探头弹簧盖81的外周表面上。因此,附件11固定到探头弹簧盖81。请注意,用户很容易释放接合凸起11c和接合凹陷部件81e之间的接合。
在该接合结构中,附件11的后端处的开口的周边的下端11e与台阶部分81f接触,台阶部分81f设置在探头弹簧盖81的盖81b的外周的上部。
因此,在图6中,附件11通过探头弹簧83经探头弹簧盖81被朝上推。通过在图6的位置朝下按压附件11,附件11移动,探头弹簧83如图9所示地被压缩。
在该情况中,没有特别图示,探头弹簧盖81设置有防旋转部件,以便不相对于第一头环73旋转。此外,通过插入到头连接部分61a上,第一头环73固定到图8所示的头基部61的头连接部分61a,以便控制相对于头基部61的旋转。
因此,如图1,2和8所示,附件11被保持,切口11a定位在主体单元1侧处。
外周圆筒形部分77c设置在探头盖77的下端的弹簧容纳部分77b的外周处。附件11侧处的外周圆筒形部分77c的前端与第一头环73接触。型圈89设置在外周圆筒形部分77c的外周上,作为密封构件。O型圈89用于密封探头盖77的弹簧容纳部分77b和头基部61的头连接部分61a之间的间隙。
探头基部91设置在第一超声波振动器75的下面。探头基部91形成杯状,具有开口的下端。第一探头9的圆筒形部分9e的下端放置在探头基部91的上部的周边的台阶部分91a上。探头基部91和探头盖77支撑第一探头9,第一探头9设置在探头基部91和探头盖77之间。
图10是拆卸下附件11的第一头单元5的主视图。图11是从图6省略第一头环73、探头弹簧盖81、探头弹簧83和附件11的显示的第一头单元5。图12是图11的第一头单元的剖视图。如图12所示,朝外凸出的凸缘91b设置在探头基部91的下端。通过把螺钉93插入凸缘91b中,探头盖77和探头基部91彼此固定。此时,如图6所示,探头盖77的接合销钉77d插入探头基部91的接合孔91c中。
连接金属配件(connecting metal fittings)95,97附接到探头基部91的最上壁91d。连接金属配件95作为正电极,并且与第一超声波振动器75的后表面接触。连接金属配件97作为负电极,并且与第一探头9的凸缘9d的下表面接触。
图13是沿图12的线B-B的剖视图。图14是图13中的探头基部91的俯视图。图15是图13的探头基部91的仰视图。
通过插入装配孔91e中,连接金属配件95被固定,装配孔91e设置在探头基部91的最上壁91d的外周中。如图12所示,朝上凸出的连接金属配件95的接触件95a通过压力与第一超声波振动器75的后表面弹性接触。同时,连接件95b连接到引线99的一端,连接件95b相对接触件95a大约弯曲90度角度并且朝下凸出。
通过插入到装配孔91f中,连接金属配件97被固定,装配孔91f设置在探头基部91的最上壁91d的大致中部。如图13所示,连接金属配件97的接触件97a通过压力与第一探头9的凸缘9d的下表面弹性地接触。同时,朝下凸出的连接件97b连接到引线101的一端。各个引线99,101的另一端连接到主体电路基板35。
此外,如图15所示,十字形绝缘肋91g设置在最上壁91d的下表面处,以避免连接金属配件95,97彼此接触(短路)。即,图15中的绝缘肋91g的肋件91g1的上端与连接金属配件95紧密接触,图15中的绝缘肋91g的肋件91g2的右端与连接金属配件97紧密接触。因此,能够防止连接金属配件95,97彼此接触。
如图12所示,通过使接合件95c与接合肋91h的下端接合,连接金属配件95被固定,接合肋91h设置在探头91的内周表面上。接合件95c设置在连接件95b的沿竖直方向的大致中部。同时,如图12和13所示,通过使接合件97c与肋件91g2的下端接合,连接金属配件97被固定。接合件97c设置在连接件97b的沿竖直方向的大致中部。
如图13所示,相对于附接连接金属配件95,97的探头基部91的最上壁91d,连接金属配件97的固定位置低于连接金属配件95的固定位置。因此,每个连接金属配件95,97的附接位置之间存在高度差。
每个连接金属配件95,97分别对第一超声波振动器75和第一探头9的压力负载为0.5N或更大,优选地为1.0N或更大。此外,每个接触件95a,97a的弯曲量为0.5mm或更大,优选地为1.0mm或更大。
也可设置有正方形中空或实心肋,而不是十字形绝缘肋91g。此外,绝缘肋也可作为分离构件,利用螺纹或卡钩附接。
图16显示设置正电极螺旋弹簧103和负电极螺旋弹簧105的实例,而不是设置连接金属配件95,97。在图16的第一头单元中,探头基部910对应于图12的探头基部91。环形凹陷部分910a形成在探头基部910的上表面中。正电极螺旋弹簧103设置在凹陷部分910a中。然后,正电极螺旋弹簧103的上端与第一超声波振动器75的后表面接触。此外,负电极螺旋弹簧105的直径大于正电极螺旋弹簧103的直径,负电极螺旋弹簧105设置在环形台阶部分910b中,该环形台阶部分910b形成在探头基部910的上部外周边。然后,负电极螺旋弹簧105的上端与第一探头9的凸缘9d的下表面接触。正电极螺旋弹簧103和负电极螺旋弹簧105中的每个分别连接到引线99和101。
图16的实例的另一构造与图6相同。关于该实例,图15显示的十字形绝缘肋91g不需要。因此,能够简化该构造。可选地,引线99,101可分别直接连接到第一超声波振动器75和第一探头9,而不设置连接金属配件和螺旋弹簧。
图17是第二头单元7的剖视图。图18是第二头单元7的立体分解图。图19是显示连接到头基部61的头连接部分61b的第二头单元7的剖视图。图20是连接到头基部61的头连接部分61b的第二头单元7的外观图。第二头单元7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二探头13。第二探头13的表面是接触表面13a,该接触表面13a直接接触皮肤。接触表面13a的相反侧上的后表面13b设置有第二超声波振动器107。通过从主体单元1的振动器控制电路基板36施加驱动电压,第二超声波振动器107产生超声波振动。第二探头13也根据第二超声波振动器107的超声波振动超声波地振动。
第二探头13的接触表面13a的面积大于第一探头9的接触表面9a的面积。
第二探头13包括凸缘13c,该凸缘13c在设置第二超声波振动器107的后表面13b侧的外周边朝外凸出。头盖109设置成覆盖凸缘13c的探头盖,头盖109为大致圆筒形。头盖109具有弯曲部分109a,弯曲部分109a的前端朝内凸出并且与第二探头13的外圆周接触。此外,0型圈111设置在弯曲部分109a和凸缘13c之间的空隙中,作为密封构件。
如图17所示,头基部113的开口的上端插入头盖109中。在该位置中,头基部113的接合凸起113a与接合凹陷部件109b接合,从而使得头盖109固定到头基部113。O型圈115设置在头盖109和头基部113之间,作为密封构件。
金属装配附件肋113b形成在头基部113的内部。正电极连接金属配件117附接到金属装配附件肋113b。此外,负电极连接金属配件119附接到金属装配附件肋113b,金属装配附件肋113b定位在连接金属配件117的外周上。构成连接金属配件117的前端部分的接触件117a弹性地挤压到第二超声波振动器107的后表面以便与之接触。构成连接金属配件117的后端部分的连接件117b连接到引线121的一端。
构成连接金属配件119的前端部分的接触件119a弹性地挤压到第二探头13的后表面13b以便与之接触,第二探头13的后表面13b的直径大于第二超声波振动器107的直径。构成连接金属配件119的后端部分的接触件119b连接到引线123的一端。如图22所示,通过朝下延伸并通过凸起部件113d、橡胶盖129和头止动器131,每个引线121和123的另一端连接到主体电路基板35。
如图18所示,连接金属配件119形成为大致环形形状。三个接触件119a沿连接金属配件119的周边设置。同时,大致半圆形的连接金属配件117定位在连接金属配件119的内部并且设置有一个接触件117a。
位于头基部113的中心的凸起部件113d的下端部可移动地插入通孔127a中,通孔127a设置在作为基部部件的弹簧基部127的中心处。凸起部件113d的下端表面设置有作为弹性体的橡胶盖129。橡胶盖129通过螺钉133经头止动器131的板形部件131a(作为连接构件)被固定到凸起部件113d。O型圈130设置在弹簧基部127的外周周围,作为密封构件,以便密封弹簧基部127和头基部61的头连接部分61b之间的间隙。通过拧到图18所示的头基部61的头连接部分61b,第二头环74被固定。
弹性变形部件129a设置在橡胶盖129的外周边附近,弹性变形部件129a是弯曲的并且环形的。弹性变形部件129a的外侧保持在环形橡胶盖挤压件135和弹簧基部127之间。在该位置中,橡胶盖129通过螺钉137固定到弹簧基部127。如图18所示,橡胶盖挤压件135设置有多个凸起部分135a(在该情况中为四个位置),该多个凸起部分135a在橡胶盖129的外周附近朝下凸出。通过使用螺钉137和凸起部分135a,橡胶盖129和橡胶盖挤压件135固定到弹簧基部127。同时,头止动器131定位在橡胶盖挤压件135的内部。凸起部件113d的下端表面与弹簧基部127的通孔127a的下端处于大致相同位置。
圆筒形弹簧盖139设置在弹簧基部127的内周上方。当头基部113的凸起部件113d插入弹簧基部127中时,弹簧盖139用作冲击吸收器。头弹簧141设置在弹簧盖139和凸起部件113d之间,作为弹性构件。头弹簧141在图18中相对于弹簧基部127朝上推压头基部113。
弹簧盖139的下端部分插入弹簧基部127的通孔127a中。在该位置处,在弹簧盖139的底部和凸起部件113d之间形成间隙140。
通过上述构造,第二头单元7在竖直方向上(图17中的朝上和朝下的方向)可移动到作为基部构件的弹簧基部127,第二头单元7固定到该基部构件。此外,在图17中,第二头单元7能够绕沿竖直方向的轴线摆动到弹簧基部127。
凸弯曲表面113e形成在头基部113的下部表面上,以便使第二头单元7能够容易摆动。凹弯曲表面74a形成在面向头基部113的第二头环74的表面上,凹弯曲表面74a对应于凸弯曲表面113e。
弹簧盖139和橡胶盖129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EPDM),丁晴橡胶(NBR)或者硅酮橡胶。此外,头弹簧141和探头弹簧83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SWPA,SWPB,SUS3O4和SUS3O4WPB。头弹簧141的内直径大致为16.0mm。
当第二探头13的接触表面13a与皮肤紧密接触时,头弹簧141的负载可以大约为5.0N,优选地为2.0N至4.0N,更优选地为2.5N至3.0N。头弹簧141的设定力可以为大约0.5N至2.0N,优选地为1.0N至1.5N。设定力表示当压缩组装时弹簧的排斥力。此外,当第二探头13挤压皮肤13时,第二探头的移动量可大约为1.0mm至7.0mm,优选地为2.0mm至6.0mm,更优选地为3.0mm至5.0mm。该移动量表示当第二探头13挤压皮肤时第二探头13朝第二头环74下压距离。
图21对应于图17,并且显示第二探头13挤压皮肤从而压缩头弹簧141,第二头单元7靠近弹簧基部127。图22对应于图17,并且显示第二头单元7相对于弹簧基部127依靠同时摆动。请注意,图22是从与图17不同的角度观看的剖视图。
头止动器131具有电机安装部件131b,电机安装部件131b在板形部件131a的下表面上以便安装振动电机143。此外,电机安装部件131b具有弧形部件131c,该弧形部件131c形成为对应于振动电机143的外部形状。基板125通过螺钉145固定到电机安装部件131b。振动电机143保持在基板125和弧形部件131c之间,基板125设置在振动电机143的下方。
基板125连接到作为电缆的引线147的末端,并且引线147的其它末端连接到振动电机143。此外,基板125经引线151连接到主体电路基板35。
振动电机143的末端部分设置有偏心平衡器153。通过传送电流给振动电机143,偏心平衡器153旋转以便振动整个第二头单元7。振动电机143的适当转数优选为大约4400rpm至7000rpm,更优选地大约为5700rpm。
图23是设置作为弹性构件的中空环155的实例,而不是设置头弹簧141,中空环155由弹性树脂制成,例如聚氨脂。在本实例中,设置圆筒形中空环155,而不是设置头弹簧141和弹簧盖139。其它构造与图18相同。可选地,可使用空气弹簧作为弹性构件,而不使用头弹簧141。
与使用头弹簧141相比,当使用中空环155时,能够减小部件的数量,以便简化结构。与橡胶盖129相同,中空环155的材料可为EPDM,NBR或硅酮橡胶。
作为图17所示的弹簧盖139的替代,橡胶和人造橡胶等弹性体可固定到头基部113的凸弯曲表面113e和第二头环74的凹弯曲表面74a中的至少一个。此外,树脂等弹性体可与凸弯曲表面113e或凹弯曲表面74a整体地形成。此外,凸弯曲表面113e或凹弯曲表面74a可涂布有橡胶或氨基甲酸乙酯涂层。
下面解释超声波美容装置的工作模式。一按图2所示的开关15,LED21点亮,以便指示主体电源打开。然后,能够给鼻提供皮肤护理的第一头单元5的第一超声波振动器75开始超声波地振动,并且该超声波振动被发送到第一探头9。
当按下开关15经五分钟后,主体电源自动地关闭。当五分钟内再次按下开关15时,已经操作的第一探头9停止产生超声波振动。然而,能够给面颊提供皮肤护理的第二头单元7的第二超声波振动器107开始超声波地振动,并且该超声波振动被发送到第二探头13。振动电机143还同时开始与第二超声波振动器107的超声波振动同时操作,以便振动整个第二头单元7。同时打开LED23,LED21关闭。
当在该状态下经过六分钟时,主体电源自动关闭。如果在六分钟内再次按下开关15,振动电机143停止,并且仅第二超声波振动器107继续操作以便保持第二探头13的超声波振动。同时LED25打开,LED23关闭。
如果在该状态下再次按下开关15,主体电源关闭,并且LED25关闭。此外,如果第二探头13保持在超声波振动不发送给皮肤两分半钟的情况下,主体电源关闭。可选地,如果第二探头13一直挤压在皮肤上护理皮肤十分钟,主体电源关闭。
如上所述,通过操作设置在主体单元1上的开关15,超声波美容装置使待选择性地操作的第一头单元5和第二头单元7启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探头9或第二探头13工作时,振动器控制电路基板36的单个控制电路给第一探头9和第二探头13供应单个超声波频率。因此,能够减小整个超声波美容装置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超声波美容装置,如图1所示,整个主体为Y形。这使得当用户自然地握持主体单元1时第一和第二探头9,13的接触表面9a,13a容易放置成与皮肤接触。因此,与T形装置相比,该超声波美容装置的使用性能被提高。
下面是使用图6所示的第一头单元5对鼻进行皮肤护理的操作的说明。按下开关15,第一探头9开始产生超声波振动,同时用手握持主体单元1。然后,第一头单元5更靠近鼻子的上部并且挤压鼻子的上部(几乎是眉毛之间的区域的下方)。由于附件11的切口11a朝下定位,经附件11施加大于预定值的挤压负载。结果,附件11克服探头弹簧83的弹性力而回缩。
附件11的皮肤接触部分的内直径是17.0mm,外直径是20.0mm。图9显示附件11回缩1.5mm的一个实例的剖视图。在图9的装置中,附件11和第一探头9与皮肤接触,同时超声波振动已传送到第一探头9。在该状态下,第一探头9的超声波振动使毛孔中的皮脂和灰尘堵塞物软化以便挤出皮肤。然后,该装置逐渐地朝鼻子的前端滑动,从而通过附件11的内周边从皮肤上刮除和去除软化并挤出的堵塞物和毛孔灰尘。切口11a位于运动方向的前部,同时接触鼻子的圆形内周边形成为与切口11a相对。因此,能够给鼻子提供皮肤护理,而且不损伤皮肤。此外,在通过超声波振动去除后,能够获得紧致皮肤毛孔的效果。
即使附件11的移动方向变化,由于它具有环形形状,因此超声波美容装置连续提供相同的皮肤养护效果。由于附件11可拆卸,因此能够独立地清洗附件11,总能在清洁状态下使用。
当附件11挤压在皮肤上时,相对于挤压前的位置的回缩行程优选为最大大约2.0mm。当附件11达到最大回缩位置时,附件11的内表面与抵触面P中的探头盖77的前端接触。从第一探头9的接触表面9a的凸出量为0.3mm或更大,使用时优选为0.5mm。如果回缩行程超过2.0mm,当挤压在皮肤上时,该行程太大以至于不能有效使用。当使用时,如果凸出量超过0.5mm,第一探头9难以接触皮肤。此外,附件11对皮肤的挤压负载优选为0.686N至1.078N,更优选为0.784N至0.98N。
同时,如图6和9所示,附件11通过探头弹簧83能够在朝上和朝下的方向上移动,附件11可固定到第一探头9。此外,附件11不局限于图7所示的环形,也可是板形的。
下面是使用图17所示的第二头单元7对面颊进行皮肤护理的操作的说明。如上所述,当在第一头单元5正在工作时再次按下开关15时,第二探头13开始产生超声波振动。同时,振动电机143开始工作,以便产生振动。然后,第二头单元7更靠近面颊等皮肤并且挤压该皮肤。
第二探头13的超声波振动和振动电机143的振动使得皮肤的毛孔更紧,血液循环增加。此外,这些振动使皮肤紧致并且刺激皮肤产生胶原质,以便使毛孔最终不可见。
当第二探头13以大于特定值的挤压负载挤压皮肤时,如图21所示,头弹簧141变形并且第二探头13回缩。同时,头基部113整体地回缩,并且凸起部件113d弯曲橡胶盖129。此外,头止动器131和振动电机143随第二探头13和头基部113整体地回缩。
当本发明的装置沿皮肤表面移动时,如图22所示,整体地回缩的部件整体倾斜。因此,第二探头13的接触表面13a能够与皮肤表面保持自然接触。
此外,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由诸如EPDM等弹性体制成的弹簧盖139。弹簧盖139吸收横向方向的振动,该横向方向的振动由集成有头基部113的振动电机143导致。这导致头基部113和弹簧基部127之间产生的噪声减小。因此,能够提供皮肤护理,而且不受噪声的干扰。
在图6所示的第一头单元5中,第一探头9布置在探头基部91上,探头基部91设置有连接金属配件95,97。然后,探头基部91和第一探头9组装成的组件被探头盖77覆盖。探头基部91通过螺钉93固定到探头盖77,并且第一探头9挤压在探头基部91上。结果,连接金属配件95,97的每个接触件95a和97a变形,从而使每个接触件95a和97a分别与第一超声波振动器75和第一探头9的凸缘9d的下表面接触。这使得连接保持在良好状态下,结果,能够从主体电路基板35稳定地传送电信号给第一超声波振动器75。
此外,如图15所示,连接金属配件95,97通过十字形绝缘肋91g彼此隔离。因此,能够稳定地避免它们彼此接触,防止连接金属配件95,97之间的短路,和由此造成的问题,例如损坏控制电路。
当第一头单元5利用凝胶等流体进行皮肤护理时,流体穿过第一探头9和附件11渗透到第一头单元5中。然而,O型圈79,89防止流体渗透,以便保持更佳的工作状态。利用该防水结构,粘附到第一探头9和它周围元件的流体和固体能够用水冲洗掉。此外,能够防止损坏控制电路,由于该结构避免流体渗透到主体单元1中。
此外,当第二头单元7利用凝胶等流体进行皮肤护理时,流体穿过第二探头13和头盖109渗透到第二头单元7中。然而,O型圈111,115、橡胶盖129和O型圈130防止流体渗透,以便保持更佳的工作状态。利用该防水结构,粘附到第二探头13和它周围元件的流体和固体能够用水冲洗掉。此外,能够防止损坏控制电路,由于该结构避免流体渗透到主体单元1中。
此外,如图5所示,当本发明的装置利用凝胶等流体进行皮肤护理时,流体穿过头罩65,67和外壳31渗透到主体中。然而,O型圈63、开关橡胶51和下盖O型圈57防止流体渗透,以便保持更佳的工作状态。因此,粘附到主体单元1周围元件的流体和固体能够用水冲洗掉,并且能够防止损坏控制电路。
在图17所示的第二头单元7中,设置有振动电机143和基板125的头止动器131固定到头基部113的凸起部件113d上。头基部113、振动电机143和基板125相对于弹簧基部127整体地上下移动和摆动。因此,防止切断连接振动电机143和基板125的引线147,并且引线147相对细薄。
同时,分别设置到振动电机143和基板125的连接金属配件可彼此接触,而不是连接振动电机143和基板125的引线147彼此接触。此外,设置到振动电机143的连接金属配件可与电镀在基板125上的触点接触。
根据上述本发明,设置有超声波振动器107的头构件7和振动电机143相对于主体构件127相对移动。因此,能够使探头13与不平的皮肤表面保持良好接触,即使当整个装置移动时,也能够使得设置在头构件7处的探头13与皮肤接触。结果,能够有效地实现皮肤养护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设置有探头13的头构件7与振动电机143和基板125能够相对于主体构件127整体地相对移动。因此,通过使用电连接构件,能够使振动电机143和基板125之间的连接稳定。例如,当引线用作电连接构件时,防止切断引线,从而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此外,根据本发明,当设置有探头13的头构件7相对于主体构件127相对移动时,冲击吸收器139避免振动和振动电机产生的噪声。

Claims (3)

1.一种超声波美容装置,包括:
头单元,所述单元包括:
超声波振动器,所述超声波振动器产生超声波振动;和
探头,所述探头把超声波振动器产生的超声波振动发送到皮肤表面;
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整体地固定到所述头单元,并且振动所述头单元,所述头单元设置有超声波地振动的所述探头;和
主体构件,所述主体构件支撑所述头单元和所述振动电机,所述头单元和所述振动电机相对于所述主体构件能够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美容装置,
其中所述振动电机通过固定构件被整体地固定到所述头单元,
经电连接构件连接到所述振动电机的基板被固定到所述固定构件,并且
基板和控制电路通过引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声波美容装置,
其中,在所述头单元和所述主体构件之间设置冲击吸收器。
CNA2008101610841A 2007-09-28 2008-09-26 超声波美容装置 Pending CN1013965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55175A JP4416027B2 (ja) 2007-09-28 2007-09-28 超音波美容器具
JP2007255175 2007-09-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6590A true CN101396590A (zh) 2009-04-01

Family

ID=40076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610841A Pending CN101396590A (zh) 2007-09-28 2008-09-26 超声波美容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042149A1 (zh)
JP (1) JP4416027B2 (zh)
CN (1) CN101396590A (zh)
RU (1) RU2391961C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61986A1 (zh) * 2010-11-11 2012-05-18 珠海市庭佑化妆配件有限公司 振动按摩容器
CN105310871A (zh) * 2014-05-29 2016-02-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美容装置
CN107569785A (zh) * 2017-10-23 2018-01-12 王昭 一种超声波美容仪器
CN108201657A (zh) * 2016-12-19 2018-06-26 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美容装置及其超声美容方法
CN108366901A (zh) * 2016-07-21 2018-08-03 雅萌股份有限公司 美容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36187B2 (ja) * 2008-01-10 2012-05-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美容装置
JP2012115345A (ja) * 2010-11-30 2012-06-21 Canon Inc 音響波測定装置
KR101286584B1 (ko) * 2012-04-18 2013-07-22 김상식 초음파치료기의 핸드피스용 도자
KR101389903B1 (ko) * 2012-11-27 2014-04-30 배명근 인체용 진동발생장치
DE202013000390U1 (de) * 2013-01-16 2013-04-26 Swiss Spa System Ltd. ln einer Hand haltbares Gerät zur elektrisch unterstützten Hautbehandlung
CN103933660A (zh) * 2014-03-27 2014-07-23 联合互利国际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聚焦超声技术的美容用品导入装置及方法
EP3429538B1 (en) * 2016-03-18 2022-11-16 UMA Innovative Manufacturing Company A portable device for massage
CN109125031A (zh) * 2018-08-08 2019-01-04 中山刷匠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脸部护理仪
CN108969336B (zh) * 2018-09-21 2023-11-14 上海百雀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用型美容仪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KR102133483B1 (ko) * 2020-04-03 2020-07-14 주식회사 하우이즈 피부 상태 측정이 가능한 클렌징 디바이스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48213A (ja) * 1996-01-12 1997-09-22 Hoomaa Ion Kenkyusho:Kk 超音波を応用した美容・痩身器
JP2000233005A (ja) 1999-02-16 2000-08-29 Ya Man Ltd 超音波美容器の振動プローブ
JP2006034651A (ja) 2004-07-28 2006-02-09 Japan Giyaruzu:Kk 超音波美容器
JP4483605B2 (ja) 2005-01-31 2010-06-16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肌ケア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61986A1 (zh) * 2010-11-11 2012-05-18 珠海市庭佑化妆配件有限公司 振动按摩容器
CN105310871A (zh) * 2014-05-29 2016-02-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美容装置
CN105310871B (zh) * 2014-05-29 2018-02-2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美容装置
CN108366901A (zh) * 2016-07-21 2018-08-03 雅萌股份有限公司 美容器
CN108366901B (zh) * 2016-07-21 2020-09-01 雅萌股份有限公司 美容器
CN108201657A (zh) * 2016-12-19 2018-06-26 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美容装置及其超声美容方法
CN108201657B (zh) * 2016-12-19 2023-11-14 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美容装置及其超声美容方法
CN107569785A (zh) * 2017-10-23 2018-01-12 王昭 一种超声波美容仪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391961C1 (ru) 2010-06-20
EP2042149A1 (en) 2009-04-01
JP4416027B2 (ja) 2010-02-17
JP2009082375A (ja) 2009-04-23
RU2008138462A (ru) 201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6590A (zh) 超声波美容装置
CN101396591A (zh) 超声波美容装置
CN101396592B (zh) 超声波美容设备
CN110353969B (zh) 按摩头单元、振动组件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01248833Y (zh) 头部按摩器及其头盔
US10648463B2 (en) Gas control device
US20170030380A1 (en)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N102573558A (zh) 电动式刷装置
JP4840317B2 (ja) 超音波美容器具
KR100817913B1 (ko) 공압식 두피 지압장치
CN111700370B (zh) 美容装置
KR20190002900U (ko) 공기압축기의 외장 박스 부재의 개선 구조
CN108743301B (zh) 一种眼部按摩器
CN100463637C (zh) 用于擦除身上污垢的空气喷射式工具
CN105862308B (zh) 便携式超声波清洗装置
CN206310377U (zh) 一种目视助航嵌入式跑道边灯
CN218264723U (zh) 发电地板
CN210121388U (zh) 一种便于卸灰的组合式脉冲除尘器
CN219701084U (zh) 解压硅胶玩具
CN210158622U (zh) 升降组件及其超声设备
CN219127311U (zh) 按摩头及按摩仪
JP3224383U (ja) マイナスイオン電動歯ブラシ
CN219743292U (zh) 一种按摩头、按摩机构、按摩机芯及按摩仪器
CN213608103U (zh) 按摩仪
CN215309699U (zh) 颈部按摩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67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401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267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