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5051A - 改进的流量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流量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5051A
CN101395051A CNA2007800080606A CN200780008060A CN101395051A CN 101395051 A CN101395051 A CN 101395051A CN A2007800080606 A CNA2007800080606 A CN A2007800080606A CN 200780008060 A CN200780008060 A CN 200780008060A CN 101395051 A CN101395051 A CN 101395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control device
volume control
movable member
valv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080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5051B (zh
Inventor
T·侯
C·杜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dix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LLC
Original Assignee
Bendix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dix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LLC filed Critical Bendix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1395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5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5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50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5/00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alves incorporated in power brake system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11/00 or B60T13/00
    • B60T15/02Application and release valves
    • B60T15/36Other control devices or valves characterised by definite functions
    • B60T15/52Other control devices or valves characterised by definite functions for quick release of brakes, e.g. for influencing counter- pressure in triple valve or recirculating air from reservoir or brake cylinder to brake p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5/00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alves incorporated in power brake system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11/00 or B60T13/00
    • B60T15/02Application and release valves
    • B60T15/36Other control devices or valves characterised by definite functions
    • B60T15/54Other control devices or valves characterised by definite functions for controlling exhaust from triple valve or from brake cylind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16K15/06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guided 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2496Self-proportioning or correlating systems
    • Y10T137/2544Supply and exhaust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2496Self-proportioning or correlating systems
    • Y10T137/2544Supply and exhaust type
    • Y10T137/2557Waste responsive to flow stopp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7722Line condition change responsive valves
    • Y10T137/7837Direct response valves [i.e., check valve type]
    • Y10T137/7838Plural
    • Y10T137/7843Integral resilient member forms plural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流量控制装置(30),其具有第一端口(34),第二端口(66),第三端口(36)和可动部件(42)。在第一种模式下,可动部件密封第二端口同时允许流体在第一和第三端口之间流动,其中,在第一种模式期间,第一和第三端口之间的压力差大约为零。在第二种模式下,可动部件密封第一端口同时允许流体在第三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流动,其中,可动部件适于响应压力差的小的变化,从第一种模式转变到第二种模式。

Description

改进的流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用于重型载重汽车的气动制动系统中,空气是从气动(或压缩空气)管路中排出的,以便释放主(或脚踏)制动器。刹车踏板的实际释放和车辆制动装置的实际释放之间的延迟时间被称为松开制动器时间。用户希望松开制动器时间尽可能地小。为了改善松开制动器时间,通常采用快速释放阀。快速释放阀一般安装在空气制动系统中,位于输入空气空间和输送空气空间之间的点上。在释放刹车踏板时,输送到制动装置的空气从快速释放阀快速排除,而不是一直返回到供气装置。
在图1中示出了一种已知类型的快速释放阀。阀10包括外壳12,它具有供气口14,排气口16,以及一个或多个输送口18。柔性圆盘形隔膜20放置在外壳12中,用于在需要时密封供气口14或排气口16。
工作时,当驾驶员踏下刹车踏板时,空气流入供气口14,导致隔膜20密封抵靠排气阀座22。与此同时,所述空气迫使隔膜20的外缘向下,导致空气从供气口14流向输送口18。当驾驶员释放刹车踏板时,供气口14处的空气压力降低。已被输送到制动装置的空气返回流向供气口14。隔膜20上的压力差(即输送口的压力比供气口的压力大),向上移动隔膜20,离开排气阀座22,并与进气阀座24接合。结果,来自输送空间的空气通过排气口16排出。
在某些已知的快速释放阀上,当空气从供气口流向输送口时,在隔膜上产生压力差。这种现象是不希望的,因为它可能在车辆的轮子之间产生不平衡的压力。
另外,在某些设计中,在制动装置像希望的那样尽快释放时,特别是在低压用途期间,例如,30磅/平方英寸或以下,隔膜不会与进气口形成密封。结果,某些输送的空气可能回流到所述供气口中,从而减少松开制动器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流量控制装置。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流量控制装置,它能响应可动部件上的压力差在第一种模式和第二种模式之间运动。
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可动部件。在第一种模式下,所述可动部件可以密封第二端口同时允许流体在所述第一和第三端口之间流动,其中,在第一种模式期间,所述第一和第三端口之间的压力差大约为零。在第二种模式下,所述可动部件可以密封第一端口同时允许流体在所述第三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流动,其中,所述可动部件适于响应小的压力差变化,从第一种模式转变到第二种模式。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说明,本发明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其中:
图1是现有快速释放阀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流量控制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在第一种模式下的剖视图;
图3A和3B是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排气插入件的等距视图;
图4是图3A和3B所示排气插入件沿图3A中的线4-4的剖视图;
图5A和5B是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入口插入件的等距视图;
图6是图5A和5B所示的入口插入件沿图5A中的线6-6的的剖视图;
图7是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隔膜的等距视图;
图8是图7所示隔膜沿图7中的线8-8的剖视图;和
图9是图2所示流量控制装置在第二种模式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结合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和构思进行了解释和说明,以上各个方面和构思可以通过多种替代实施例实现,通过单一方案或各种组合和分组合实现。在本文中,除非专门排除,所有这样的组合和分组合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另外,尽管有关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各种替代实施例,如替代材料,结构,构造,方法,装置,软件,硬件,和控制逻辑等可以在这里披露,所述说明并非要全举或穷举所有可用的替代实施例,无论是目前已知的或本文披露的常规的会标准的方案或以后出现的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方便地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构思和特征改良成本发明范围内的其他实施例,即使这些实施例没有在本文中专门披露。另外,尽管本发明的某些特征、构思或方面在本文中被描述为优选结构或方法,这种说明并不意味着这些特征是必要的或必须的,除非专门说明。另外,采用典型的或代表性的值和范围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不过,所述值和范围不应当被理解成限定含义的,只有在专门指出时才用于表示临界值或范围。
本申请披露了流量控制装置,它具有多个端口和柔性部件,所述柔性部件可以响应在所述部件上面的压力差运动。在第一种模式下,所述部件处在第一位置,其中,所述部件允许在第一和第三端口之间的流动,同时密封第二端口。在第二种模式下,所述部件移动到第二位置,,其中,所述部件密封所述第一端口,并且允许第二和第三端口之间的流动。所述流动装置是这样设计的,当所述装置处在第一种模式时,第一和第三端口之间的压力差可以为零。另外,在第二种模式下,当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之间的压力差小,例如,小于30磅/平方英寸(psi)时,所述柔性部件适于快速过渡到第二位置。
图2表示本发明的流量控制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控制装置是以用在车辆空气制动系统中的快速释放阀的形式实现的。不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披露的构思可应用于多种流量控制装置,例如,双止回阀。
流量控制装置30包括外壳组件32,其具有入口或供气口34,至少一个输送口36,排气口或出口38,以及连接这些端口的腔室40。隔膜形式的可动部件42放置在腔室40内,用于选择性地密封一个或多个端口。外壳32的多种构形是可行的。图2中示出的外壳32的具体构形是为了方便说明所述端口和所述可动部件的总体配置。不过,其他配置也是可行的。通过端口之间的流量控制的总体透视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端口是可互换的。例如,所述供气口可以用做排气口或输送口,所述输送口可以用做供气口或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可以用做供气口或输送口。
在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供气口34和排气口38大体上是沿中央轴线44排列的,尽管不是必须这样。供气口34和排气口38可以分别形成为供气插入件46和排气插入件48的一部分。不过,供气口34和排气口38,可以与外壳32一体形成或以某些其他合适方式形成。
参见图3A,3B,和4所示,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排气插入件48具有第一端部分50和第二端部分52。排气插入件48包括侧壁54,其具有大体上的圆柱行构形,沿中央轴线56对中。侧壁54包括大体上圆柱形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58,60。内侧壁表面58形成流通通道62,包括位于第一端部分50的排气口64和位于第二端部分52的排气口66。
内侧面58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轴向延伸部68,70,它们通过径向延伸内凸缘(或内凸缘)72连接。第一轴向延伸部68从排气口64延伸到内肩部72。第一轴向延伸部68可以被设计成接纳推入式连接配装件(未示出)并且与它接合。推入式连接配装件一旦插入排气口64,就与内侧面58结合。因此,当排气插入件48被安装在流量控制装置30上时,排气插入件48就起着与其他流量控制装置,空气管,或其他流动部件的连接点的作用。排气口64包括斜面74,以使推入式连接配装件更容易插入。
参见图4,第二端部分52包括环绕排气口66的排气阀座76。当所述可动部件与阀座接合时,排气阀座76适于与可动部件42(参见图2)形成密封界面。排气口66被设计成包括多个更小的开口78,当隔膜和排气阀座76密封接合时,它降低隔膜42将伸入排气口66中的可能性。
排气插入件48的外侧面60包括靠近第一端部分50的径向延伸凸缘80。另外,第二端部分52的外表面60具有大体上的锥形或圆锥形的构形。参见图2,当安装排气插入件48以便确保排气阀座76正确定位时,凸缘80与外壳32的相对应的结构接合。锥形的第二端部分52有助于引导空气流从进气口34流向输送口36。
参见图5A,5B,和6,供气插入件46具有大体上的圆柱形构形,其有第一端部82和第二端部84。第二端部84包括多个大体上圆形的开口86,它们绕中央轴线88均匀布置。不过,开口86可以采用其他形状或以不同于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排列。另外,尽管图5B中示出了六个开口86,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任意数量的开口都是可行的。
开口86是与中心通道90流体连通的,该通道延伸通过供气插入件46,到达位于第二端部84的供气口34。多个肋92向内朝向中央轴线88延伸。肋92一般沿中心通道90分散在开口86之间并轴向延伸到供气口34。供气阀座94环绕供气口34。
图7和8表示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隔膜42。隔膜42具有大体上的圆柱形构形,并且包括主体部分96和径向延伸的柔性边缘98。主体部分96被设计成延伸到中心通道90中。因此,主体部分96的直径D1略小于中心通道90上的开口的直径D2,所述开口是由肋92径向向内形成的(参见图6)。结果,肋92保持隔膜42大体上沿轴线88对中。
参见图7和8,柔性的径向延伸的边缘98包括入口或供气侧100,出口或排气侧102,和外缘104,该外缘是薄边状的或比边缘98的径向内部薄。薄边状的边104以角度
Figure A200780008060D0010184702QIETU
朝向排气侧102径向延伸。角度
Figure A200780008060D0010184702QIETU
可以是45度或以下的任何角度。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角度
Figure A200780008060D0010184702QIETU
为18-24度之间。柔性边缘98的厚度t一般比已知现有技术的快速释放阀中所使用的平的隔膜薄,例如,图1所示的阀10中的隔膜20。已知的平的隔膜,如隔膜20的厚度一般为大约0.060英寸(")。边缘98的厚度t小于0.050英寸。在一实施例中,厚度t在大约0.040英寸-0.050英寸范围内,尽管更小的厚度是可行的。薄边化和薄改善了边缘98的总体柔韧性,或者换句话说,边缘98一般比较厚的非-薄边状的平的隔膜对空气压力的变化更敏感。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用各种材料实现,例如,隔膜42可以用柔性部分制成或包括这样的部分,柔性部分是由表现出如本文所披露的足够柔韧性的各种弹性材料制成的。业已证实诸如腈橡胶和碳氟化合物聚合物的聚合材料具有足够的柔韧性。外壳组件32,供气插入件46,和排气插入件48,可以用多种材料制成,包括,但不局限于塑料,铝,锌,和钢。
参见图2,供气插入件46和排气插入件48安装在外壳组件32内,以便插入件大体上沿中央轴线44对齐,尽管这不是必须的。插入件46,48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外壳组件32连接,例如,螺纹连接,粘合剂,过盈配合,或其他合适的方法。隔膜42以自由浮动的方式放置在插入件46,48之间,所述隔膜的主体部分96延伸到中心通道90中。边缘98的外缘和外壳32的内表面106之间的径向间隙c被设计成小于大约0.030英寸(")。在一实施例中,间隙c在大约0.015英寸-0.020英寸范围内。在另一实施例中,间隙c在0.005英寸-0.010英寸范围内。小的间隙有助于限制从输送空间流回供气口34的输送空气的量,与此同时提供了用于隔膜42膨胀和尺寸公差的某些间隙。
在安装好的构形中,隔膜42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边缘98的排气侧102与排气阀座76接合,而在第二位置,边缘98的进气侧100与供给阀阀座94接合。在第一位置,供气口34和输送口36是流体连通的,同时,排气口38大体上是由隔膜42封闭的。在第二位置,输送口36和排气口38是流体连通的,同时,供气口34是由隔膜42封闭的。
在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被设计成用于车辆空气制动系统的快速释放阀。这样,高压空气源是与供气口34流体连通的。输送口36被设计成将压缩空气输送到下游制动件,例如,闸盒。排气口38被设计成将空气从所述制动系统排放到大气中。
在采用平的隔膜的快速释放阀中,如图1所示已知示例中,在供气模式期间在隔膜上的空气压力可导致平的隔膜伸入(或挤入)所述排气口。已知隔膜损坏或破裂是由此造成的。不过,本发明隔膜42的主体部分96提供了对隔膜的足够的支撑,以便大体上消除隔膜伸入排气口38的可能性。因此,一般隔膜42的密封抵靠排气阀座76并且覆盖排气口38的部分比径向延伸的边缘98厚。在一实施例中,主体部分96的直径D1大约与排气阀座76的直径一样大。
图2表示供气模式下的流量控制装置。所述供气模式是在需要制动时出现的,例如,当用户踩踏刹车踏板(未示出)时。压缩空气进入供气插入件46并环绕隔膜主体96流向供气口34。多个开口86和径向延伸的肋92帮助引导或导引空气环绕主体96。所述空气压力导致隔膜42的排气侧102密封抵靠排气阀座76。由于隔膜42没有局限在供气阀座94和排气阀座76之间(即,它是自由浮动的),并且,当隔膜42与排气阀座76接合时,柔性边缘98不接触供气阀座94,空气可以从供气口34自由地运行到输送口36。结果在供气模式期间,在供气口34和输送口36之间没有压力差。这降低了车轮和车辆之间不平衡压力的可能性。
图9图示出在空气释放模式下的流量控制装置。当用户松开刹车踏板时,供气口34中的空气压力降低。结果,输送到制动装置的压缩空气流回朝向供气口34。响应输送口36和供气口34之间的压力差,柔性边缘98弯曲成与供气阀座94接合。边缘98比已知的快速释放阀,例如图1所示的阀10的隔膜对压力差的变化更敏感。因此,即使在低压力制动应用中,例如,低于30磅/平方英寸,边缘98弯曲并且与进气阀座94接合。在一实施例中,当从输送口36到供气口34的压力差为大约20磅/平方英寸时,边缘98将弯曲,并且与进气阀座94接合。结果,流回到所述供气口中的输送空气的量减少,因此使松开制动器时间最小。
几乎在边缘98向供气阀座94弯曲的同时,来自输送口36的空气压力将隔膜42从排气阀座76上轴向移开,从而打开排气口38。结果,来自输送空间的空气通过排气口38排出。
如参照图2-9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的隔膜42的动作是平均施加的,以便提供双止回阀的功能。如上文所述,所述隔膜根据空气压力变化,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是流体连通的,同时,所述隔膜阻挡第三端口。在第二位置,所述隔膜阻挡第一端口,同时,第二和第三端口是流体连通的。因此,如果第一和第三端口被设计成进气口,而第二端口被设计成输送口,那么,包括这种构形的流量控制装置起着双止回阀的作用,允许从具有更高压力的无论那一个进气口流入输送口。
业已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通过阅读和理解本说明书,可以提出改进和变型。希望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或等同范围内,包括所有这样的改进和变型。

Claims (33)

1.一种流量控制装置,它包括
环绕第一端口的第一阀座接触区;
环绕第二端口的第二阀座接触区;
可动部件,设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所述可动部件具有沿轴线延伸的主体部分和柔性边缘,其中,所述柔性边缘具有外缘,其比所述边缘的内部薄,并且,其中,所述可动部件响应通过所述可动部件的压力差,可在与所述第一阀座接触区的密封接合和与所述第二阀座接触区的密封接合之间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部件沿所述轴线在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自由浮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延伸进入所述第一端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多个径向间隔开的进气口,靠近所述第一端口,用于引导流体环绕所述主体部分流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朝向所述轴线径向向内延伸的用于引导流体环绕所述主体部分流动的多个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主体部分适于在所述可动部件与所述第二阀座接触区密封接合时大体上阻止所述可动部件伸入所述第二端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外缘倾斜成大约45度或以下的径向延伸的角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外缘倾斜成大约18-24度的径向延伸的角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其还包括外壳组件,其中,所述柔性边缘和所述外壳组件的内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小于大约0.0030英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柔性边缘和所述外壳组件的内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在大约0.005英寸-0.020英寸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所述1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柔性边缘的厚度在大约0.040英寸-0.050英寸范围内。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当通过所述可动部件的不同的流体压力为大约20磅/平方英寸时,所述可动部件将从与所述第二阀座接触区的密封接合移动到与所述第一阀座接触区的密封接合。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部件从与所述第二阀座接触区的密封接合到与所述第一阀座接触区的密封接合的运动从气压制动系统中释放出压缩空气。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其还包括插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包括所述第一端口,并且,其中,所述插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端口流体连通的多个开口。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其还包括插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包括所述第二端口,并且,其中,所述插入件包括适于与阳推入式连接配装件形成推入式联接的开口。
16.一种流量控制装置,它包括:
外壳组件,其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
可动部件,其包括沿轴线延伸到所述第一端口中的主体部分和具有薄边状的径向突出的边缘;所述可动部件设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以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所述可动部件大体上密封所述第二端口,并且允许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而在第二位置,所述可动部件大体上密封所述第一端口,并且允许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径向突出的边缘弯曲成与座区密封接合,当所述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它环绕所述第一端口。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部件沿所述轴线在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自由浮动。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径向间隔开的进气口,靠近所述第一端口,用于引导流体环绕所述主体部分流动。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可动部件处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主体部分适于大体上阻止所述可动部件伸入所述第二端口。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薄边状的边以大约45度或以下的角度延伸。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薄边状的边以大约18-24度的角度延伸。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径向突出的边缘和所述外壳组件的内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小于大约0.0030英寸。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径向突出的边缘和所述外壳组件的内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在大约0.005英寸-0.020英寸范围内。
25.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径向突出的边缘的厚度在大约0.040英寸-0.050英寸范围内。
26.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三端口的流体压力比所述第一端口的流体压力大大约20-30磅/平方英寸时,所述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2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从气压制动系统中释放出压缩空气。
2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其还包括插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包括所述第一端口,并且,其中,所述插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端口流体连通的多个开口。
2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其还包括插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包括所述第一端口,并且,其中,所述插入件包括适于与阳推入式连接配装件形成推入式联接的开口。
30.一种用于车辆压缩空气系统的空气流量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外壳组件,其包括进气口,排气口,和输送口;
隔膜包括沿轴线伸入所述进气口的主体部分,和具有薄边状的边的径向突出的边缘;
所述隔膜设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以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所述隔膜大体上封闭所述排气口,并且允许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输送口之间的流体连通,而在第二位置,所述隔膜大体上封闭所述进气口,并且允许所述输送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的流体连通;和
靠近所述进气口的多个进气口,其中,所述进气口引导进入空气环绕所述主体部分流向所述进气口;
其中,所述径向突出的边缘弯曲成与座区密封接合,当所述隔膜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它环绕所述进气口。
31.一种用于车辆压缩空气系统的流量控制装置,它包括
环绕第一端口的第一阀座区;
环绕第二端口的第二阀座区;
可动部件,其设于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用于响应通过所述可动部件的压力差,在与所述第一阀座区的密封接合和与所述第二阀座区的密封接合之间运动;和
用于在所述压力差为大约20-30磅/平方英寸时实现所述可动部件在与所述第二阀座区的密封接合和与所述第一阀座区的密封接合之间运动的装置。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部件包括柔性边缘,而所述装置是薄边状的边。
33.一种用于控制车辆压缩空气制动系统中的空气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种模式下,密封排气口同时允许空气在供气口和输送口之间流动,其中,在所述第一种模式期间所述供气口和所述输送口之间的不同的空气压力大约为零;和
在第二种模式下,密封所述供气口同时允许空气在所述输送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流动,其中,当所述输送口的空气压力比所述供气口的压力高大约20-30磅/平方英寸时,发生从所述第一种模式到所述第二种模式的转变。
CN2007800080606A 2006-03-08 2007-01-08 改进的流量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50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370,310 US7571738B2 (en) 2006-03-08 2006-03-08 Flow control device
US11/370,310 2006-03-08
PCT/US2007/000472 WO2007102935A1 (en) 2006-03-08 2007-01-08 Improved flow control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5051A true CN101395051A (zh) 2009-03-25
CN101395051B CN101395051B (zh) 2010-12-22

Family

ID=38080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806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5051B (zh) 2006-03-08 2007-01-08 改进的流量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571738B2 (zh)
CN (1) CN101395051B (zh)
AU (1) AU2007222086B2 (zh)
CA (1) CA2645075C (zh)
DE (1) DE112007000525T5 (zh)
WO (1) WO20071029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67107B2 (en) * 2010-03-02 2012-09-18 Bendix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Llc Valve with venting port
US8869831B2 (en) * 2011-05-25 2014-10-28 Bendix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Llc Variable configuration traction valve
US9822770B2 (en) * 2012-09-17 2017-11-21 The Brothers Dietrich Pump for transfer of liquids containing suspended solids
DE102013100778B3 (de) 2013-01-25 2014-03-13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Rückschlagventil für Entlüftungs- oder Auslassöffnungen von Drucklufteinrichtungen von Fahrzeugen
CN104097627B (zh) * 2014-07-24 2016-06-08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放阀的内置膜片及快放阀
CN104097626B (zh) * 2014-07-24 2016-04-2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放阀内置膜片及快放阀
CN104097625B (zh) * 2014-07-24 2016-05-18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放阀内置膜片及快放阀
CN104097624B (zh) * 2014-07-24 2016-04-2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快放阀内置膜片及快放阀
US11052234B2 (en) * 2017-02-15 2021-07-06 Celeste V. Bonham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non-return check valve for extension tubing and urology collection systems
US10315636B2 (en) 2017-05-09 2019-06-11 Haldex Brake Products Corporation Tractor protection val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67391A (en) * 1946-06-27 1951-09-11 Theodore E Mead Exhaust valve structure
US3093153A (en) * 1961-09-14 1963-06-11 Berg Airlectro Products Co Quick release valve
DE1938206A1 (de) * 1969-07-28 1971-02-11 Graubremse Gmbh Schnelloeseventil,insbesondere fuer Druckmittelbrems- und Steueranlagen
DE2013797A1 (de) * 1970-03-23 1971-10-21 Graubremse Gmbh, 6900 Heidelberg Regelventil mit Schnellentluftung fur Druckluftbremsanlagen
US4134417A (en) * 1976-12-20 1979-01-16 Sloan Valve Company Quick release valve
US4453780A (en) 1980-12-13 1984-06-12 Bendix Limited Valve assemblies
US4461313A (en) 1981-04-06 1984-07-24 Girling Midland-Ross Air Actuation Limited Fluid pressure valve
US4596265A (en) 1984-11-15 1986-06-24 Allied Corporation Quick release valve
US4733919A (en) * 1987-03-10 1988-03-29 Hwp Group, Inc. Integrated pressure exhaust valve and fluid coupling
US4858638A (en) 1987-11-10 1989-08-22 Sloan Valve Company Fast-acting quick release valve
US4878513A (en) 1988-09-28 1989-11-07 Gt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Quick vent valve for air brake line
DE69204760T2 (de) * 1991-06-24 1996-04-25 Smc Kk Geschwindigkeitssteuerung.
US5425572A (en) 1993-06-15 1995-06-20 Midland Brake, Inc. Quick-release valve for a vehicle air release brake system
CN2745817Y (zh) * 2004-09-28 2005-12-14 黄美华 汽车制动气室的快放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102935A1 (en) 2007-09-13
CA2645075C (en) 2015-03-31
CA2645075A1 (en) 2007-09-13
CN101395051B (zh) 2010-12-22
US7571738B2 (en) 2009-08-11
US20070209704A1 (en) 2007-09-13
AU2007222086A1 (en) 2007-09-13
DE112007000525T5 (de) 2009-01-15
AU2007222086B2 (en) 2011-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5051B (zh) 改进的流量控制装置
CZ279095B6 (en) Non-return valve
EP2151400B1 (en) Passage changing device
US20040025951A1 (en) Lined pipe wherein the liner comprises a one-way valve
US10688842B2 (en) Leveling valve for discharging and supplying fluid
JPH0633840B2 (ja) 流体スイベル
WO2008007230A3 (en) Integral pipe and fitting assembly of polymer material, and method of makng same
CN201241994Y (zh) 一种调节阀层套式迷宫结构
KR20150105360A (ko) 유압식 자동차 브레이크 시스템용 압력 매체 컨테이너
EP3885623B1 (en) A reversible brake tube connector
US20170299067A1 (en) Gasket Seal for a Gate Valve
US20120085451A1 (en) Hydraulic accumulator
CN216743003U (zh) 一种高压止回阀
US10167961B2 (en) Port gate supports for a gate valve
JP2008146951A5 (zh)
CN101344187A (zh) 一种自泄压球阀阀座结构
CN103288176A (zh) 节流装置
CN21131523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单流阀
CN219954540U (zh) 管道及管道系统
CN102128264A (zh) 压力容器及其端口密封组件
CN208010965U (zh) 一种固定球阀
WO2022123813A1 (ja) 減圧弁
WO2016027516A1 (ja) 高圧ガス用シール
CN201202834Y (zh) 一种自泄压球阀阀座结构
US20130299730A1 (en) Valve seat for a ball val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