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1060B - 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1060B
CN101391060B CN2008101950646A CN200810195064A CN101391060B CN 101391060 B CN101391060 B CN 101391060B CN 2008101950646 A CN2008101950646 A CN 2008101950646A CN 200810195064 A CN200810195064 A CN 200810195064A CN 101391060 B CN101391060 B CN 1013910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leaf
membrane
flavone
ex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950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1060A (zh
Inventor
王成章
陈文英
叶建中
陈虹霞
周昊
郑光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Priority to CN2008101950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10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1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1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1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10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HPLC法从30种竹叶中筛选黄酮高含量的品种作为生产原料;将筛选的竹叶低温避光干燥,粉碎,用C1-C3的醇提取;浸出液过滤,真空浓缩,得竹叶粗提液;再经离心分离、陶瓷膜、超滤膜和纳滤膜纯化,得竹叶处理液;经过特定型号的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真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获得黄酮含量40%-65%竹叶黄酮提取物。

Description

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竹叶黄酮提取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到采用筛选出的含黄酮较高且分布较广品种的竹叶作为原料,采用特定孔径的陶瓷膜、特定分子截留量的超滤和纳滤以及特殊大孔树脂很好的联合纯化。
背景技术
竹子是属于禾本科竹亚科(Bambusadea)的一类植物,全球约有70属,1225种。竹类植物自然分布于地球的北纬46°至南纬47°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主要集中分布于亚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及太平洋相应位置的岛屿,以东南亚的热带、亚热带为其分布的中心地区。近几年全球森林面积急剧下降,但竹林面积却以每年3%的速度增加,目前全世界竹林面积已达2200万hm2。如何合理高效利用竹林资源,开发竹林高附加值产品,推动竹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林业生产中一个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竹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如酚酸类化合物、葸醌类化合物、萜类内酯和生物碱等都有较强的抑菌杀菌作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正因如此,竹叶黄酮作为一种新的黄酮类保健营养素正引起食品营养专家们的注意。竹叶黄酮类化合物能清除人体内活性氧自由基,防止生物膜脂质被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氧化,具有防止血管硬化、改善脑组织营养、改善心血管及脑神经系统功能以及抗癌、抗衰老、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等重要生理作用。1998年,(淡)竹叶又被卫生部批准列入了“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名单”。当今竹叶提取物已经广泛用作食品添加剂、医药中间体、保健品原料、膳食补充剂、档护肤因子、绿色饲料添加剂、啤酒专用添加剂。竹叶活性组分以其丰富的资源、优良的品质、显著的保健功效、清新的风味和极大的安全性,在功能食品和医药、化妆品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在国内利用竹叶方面有很多发明创造,专利号200310107871.5的中国专利竹叶抗氧化物及其用途公开看竹叶抗氧化物的成分以及在一些领域的应用,已经公开的申请号为98104564.2的中国发明专利---从竹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浸膏或粉剂的生产方法提供了一种生产竹叶黄酮的方法,但这些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有些技术存在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存在溶剂损耗、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专利号200610053436.2的中国专利从竹叶中提取竹叶黄酮类系列产品的生产工艺,推动了竹叶资源开发利用的一项技术,但过于笼统,其中对原料没有进行很好的选择,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对膜管和树脂没有进行选择,同时并没有很好的藕合膜和树脂,因而在生产应用中存在不小问题,如何设计一套能贴合生产应用的经济使用的生产工艺,同时又能保证对竹叶有效成分进行综合利用成为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竹叶黄酮提取物中竹叶黄酮的含量不高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竹叶黄酮提取物中的竹叶黄酮的含量较高,在40%wt~65%wt。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HPLC法筛选出黄酮含量大于1.5%wt的竹叶品种作为生产原料;
(2)将筛选出的竹叶低温避光干燥,粉碎成0.1-1.0cm的竹叶细粉;
(3)将竹叶细粉用C1-C3的醇提取得到浸出液;
(4)将浸出液过滤,真空浓缩,得竹叶粗提液;
(5)将竹叶粗提液加水稀释后,离心分离,取清液经过陶瓷膜分离;
(6)将陶瓷膜透过液经过超滤膜、纳滤膜分离,得竹叶处理液;
(7)将竹叶处理液经过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吸附树脂与上述膜的处理液体积比为1:(5-20),再对吸附树脂进行洗脱得到洗脱液,洗脱用的淋洗剂为脂肪族低级醇水溶液;
(8)将上述洗脱液真空浓缩至比重为1.03-1.14,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获得黄酮含量在40%wt-65%wt的竹叶黄酮提取物。
本专利采用HPLC筛选方法,以荭草苷和牡荆素为标准品,用WYGC18色谱柱,以体积比甲醇:水:磷酸=60:40:0.5的比例配制的混合液为流动相,以254nm为检测波长,测定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竹叶中的黄酮含量。经筛选的黄酮含量大于1.5%wt的品种为南京地区的鹅毛竹、水竹、福建省尤溪绿竹、毛竹中任意一种的5-10年的竹子的下部分的干叶。
本专利提取方式包括热回流、微波提取、超声波提取。热提取温度5℃-100℃,时间为0.5-10小时;微波提取功率100-2000W,时间10-120分钟,温度20℃-70℃;超声波提取功率300W-3KW,时间10-120分钟,温度20℃-70℃。热回流提取或超声波提取,醇用量是竹叶细粉质量的1—15倍,优选5-8倍;醇的质量浓度为30—95%,优选50%-70%;浸提温度为25—65℃,优选40—50℃浸提时间为0.5-10h,浸提次数为两次。
在本发明中,采用膜藕合分离技术,将离心沉降的清液依次通过陶瓷膜、超滤膜和纳滤膜藕合装置,最后得到纳滤膜的浓缩液。无机陶瓷膜材质为三氧化二铝,平均孔径0.1-0.5μm,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4000—30000的聚砜膜(PS),优选20000Dalton;纳滤膜是指用截留分子量200—1000的聚酰亚胺膜材料,物料膜通量1-10m3/m2·h·Mpa。与传统真空转鼓过滤机、硅藻土过滤机相比,采用陶瓷膜过滤技术,不仅除去细小不溶固体、大量高分子单宁、蛋白质、多糖、胶质、纤维、细菌及叶绿素等杂质,而且大大降低了后续超滤膜、纳滤膜及吸附树脂的污染,在一定的压力下,当物料滤液流过膜表面时,只允许水及比膜孔径小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与浓缩的目的,从而提高物料中竹叶黄酮的纯度。
本发明是用氧化铝、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等中一种或几种介质为填料对纳滤膜的浓缩液进行选择性吸附,吸附介质与纳滤膜的浓缩液体积比为1:5-20。大孔吸附树脂优选大孔树脂为D845、D291、D730、D130、AB-8、XAD-7中的任意一种。解附所用的洗脱液用脂肪族低级醇和水的混合溶剂,醇与水的比例为10%-80%,优选乙醇。解附后的溶液进行浓缩,其中固溶物为30%-40%,然后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产品为黄酮含量在40%wt-65%wt的竹叶黄酮提取物。
本发明获得如下技术效果:
1.在本发明中,筛选特别注意竹子不同的部位,所筛选的竹叶均为5-10年竹子下部分鲜叶,经过干燥,干燥竹叶中黄酮含量大于1.5%。若采用其它部位则黄酮含量明显降低,达不到本专利要求的高含量的效果。
2.本专利采用无机陶瓷膜过滤技术,与传统真空转鼓过滤机、硅藻土过滤机相比,采用陶瓷膜过滤技术,不仅除去细小不溶固体、大量高分子单宁、蛋白质、多糖、胶质、纤维素、细菌及叶绿素等杂质,而且大大降低了后续超滤膜、纳滤膜及吸附树脂的污染,在一定的压力下,当物料滤液流过膜表面时,只允许水及比膜孔径小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与浓缩的目的,从而提高物料中黄酮的纯度。
3.采用无机陶瓷膜、超滤膜和纳滤膜集成技术分离纯化竹叶黄酮活性组分,竹叶粗取物经过组合膜处理后变得澄清透明,色泽鲜亮;膜使用状况良好,流速稳定,没有发生浓差极化现象;膜处理后的黄酮提取物,可将干基总黄酮含量从6.3%wt提高到25%wt以上。
4.本专利采用特定的吸附树脂和聚酰胺树脂处理无机陶瓷膜、超滤膜和纳滤膜截留物,获得黄酮含量40%-65%wt竹叶黄酮提取物。
附图说明
图1(a)HPLC-芦丁标准曲线,(b)HPLC图。
图2(a)HPLC-荭草苷标准曲线,(b)HPLC图。
图3(a)HPLC-牡荆素标准曲线,(b)HPLC图。
具体实施方式
HPLC筛选法:
本发明在步骤1中通过采用芦丁、荭草苷和牡荆素为标准品,对比研究芦丁比色法、芦丁-HPLC、荭草苷-HPLC和牡荆素HPLC测定南京铺地竹叶、靓竹叶、淡竹叶黄酮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结果偏高,以荭草苷、异牡荆苷为标准品,HPLC法测定结果更为可靠、准确。
本发明中HPLC筛选高含量黄酮竹叶的方法如下:
1 以芦丁为标准品作标准曲线
(1)色谱条件:用WYGC18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60:40:0.5)(v:v:v)为流动相,以254nm为检测波长。
(2)标准曲线绘制:精密称取芦丁标准品8.6mg,甲醇溶于5mL容量瓶中,甲醇溶解至刻度,摇匀,密塞,分别精密吸取此标准品溶液0、5、10、15、20μL,进样,每个体积重复进样3次,取其峰面积平均值。然后以其峰面积为纵坐标(Y),标准品溶液中芦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mg/ml),绘制标准曲线。
(3)准确度:通过加样回收率来测定。准确称取铺地竹叶粉末1g,加入40mL石油醚于100mL三角瓶中浸泡30min,然后超声波处理20min脱去脂溶物质,重复处理2次,残渣挥干至无石油醚,加入70%乙醇40mL超声波提取20min,重复提取2次。提取液合并、浓干,甲醇定容于25mL容量瓶中作为样品提取液备用。
取1.5mL HPLC芦丁标准溶液溶于5mL容量瓶中,得到0.5160mg/mL芦丁溶液。分别取芦丁溶液1.0mL、1.2mL、1.4mL加入1.2mL的样品提取液中制成3种溶液,取15μL进样,每种样品溶液进样3次。取其峰面积平均值,测其加样回收率。
2 以荭草苷为标准品作标准曲线
(1)色谱条件同1的(1)。
(2)标准曲线绘制:精密称取荭草苷标准品3.3mg,甲醇溶于5mL容量瓶中,甲醇溶解至刻度,摇匀,密塞,分别精密吸取此标准品溶液4、8、12、16、20μL,进样,每个体积重复进样3次,取其峰面积平均值。然后以其峰面积为纵坐标(Y),标准品溶液中荭草苷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mg/ml),绘制标准曲线。
(3)准确度:样品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同1(3)。取2.0mL HPLC荭草苷标准溶液溶于5mL容量瓶中,得到0.2640mg/mL荭草苷溶液。分别取荭草苷溶液1.2mL、1.4mL、1.7mL加入1.0mL的样品提取液中制成3种溶液,分别取15μL进样,每种样品溶液进样3次。取其峰面积平均值,测其加样回收率。
3 以牡荆素为标准品作标准曲线
(1)色谱条件同1的(1)。
(2)标准曲线绘制:精密称取牡荆素标准品1.4mg,甲醇溶于5mL容量瓶中,甲醇溶解至刻度,摇匀,密塞,分别精密吸取此标准品溶液4、8、12、16、20μL,进样,每个体积重复进样3次,取其峰面积平均值。然后以其峰面积为纵坐标(Y),标准品溶液中荭草苷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mg/ml),绘制标准曲线。
(3)准确度:样品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同1(3),取2mL稀释于5mL中作为样品提取液。取2.0mL HPLC牡荆素标准溶液2mL溶于10mL容量瓶中,得到0.1122mg/mL牡荆素溶液。分别取牡荆素溶液1.1mL、1.4mL、1.7mL加入1.0mL的样品提取液中制成3种溶液,分别取15μL进样,每种样品溶液进样3次。取其峰面积平均值,测其加样回收率。
4 不同标准品HPLC法测定样品黄酮含量的比较
准确称取绿竹叶粉末1.0086g,加入40mL石油醚于100mL三角瓶中浸泡30min,然后超声波处理20min脱去脂溶物质,重复处理2次,残渣挥干至无石油醚,加入70%乙醇40mL超声波提取20min,重复提取2次。提取液合并、浓干,甲醇定容于25mL容量瓶中作为样品提取液。精密吸取样品提取液15μL,重复进样,测定样品峰面积。
5 HPLC测定方法的精密度
准确称取南京靓竹叶粉末1g,加入40mL石油醚于100mL三角瓶中浸泡30min,然后超声波处理20min脱去脂溶物质,重复处理2次,残渣挥干至无石油醚,加入70%乙醇40mL超声波提取20min,重复提取2次。提取液合并、浓干,甲醇定容于25mL容量瓶中作为样品提取液。
精密度:精密吸取样品提取液15μL,重复进样5次,测定样品峰面积(Y),看其重复性。
不同分析方法测定黄酮的结果如图1-3和表1.
   表1 HPLC法测定靓竹叶中黄酮含量的比较结果
分析方法                 标准方程                  黄酮含量%
芦丁比色法               Y=8.634056X+0.004 143    2.54
HPLC-芦丁                Y=746447X+262797         1.87
HPLC-荭草苷              Y=1155779X-47710         0.93
HPLC-牡荆素              Y=1091100X+90365         0.96
表1中Y为纵坐标,表示峰面积,X为横坐标,表示标准对照品的质量浓度(X,mg/ml)。
本专利确定的HPLC方法是以荭草苷和牡荆素为标准品,用WYGC18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60:40:0.5)(v:v:v)为流动相,以254nm为检测波长,测定竹叶中黄酮总量在2.6~17.2mg/g的范围。
对南京、福建、安徽不同地区的毛竹、绿竹、苦竹、淡竹等二十多种不同部位的竹叶样品,采用低温避光干燥,粉碎,用质量浓度30—95%的乙醇或甲醇提取,醇用量是竹叶细粉的1—15倍,醇浓度为30—95%,浸提温度为25—65℃,浸提时间为0.5-10h,浸提次数为两次。浓缩挥干所有乙醇或甲醇,石油醚萃取去除叶绿素等脂溶性杂质,然后用采用HPLC法分析,筛选黄酮高含量的品种。本专利筛选特别注意竹子不同的部位,所筛选的竹叶均为5-10年竹子下部分鲜叶,其中黄酮含量大于1.5%。若采用其它部位则黄酮含量明显降低,达不到本专利要求的高含量的效果。如表2.
    表2 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竹叶中黄酮含量
Figure G2008101950646D00061
Figure G2008101950646D00071
同为毛竹,三个地方的含量并不相同,原因是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的采摘时间等因素而使其含量有所不同。同品种竹叶,上下部位的黄酮含量有所不同,阔叶箬竹、长叶苦竹、巴山木竹三个品种的上部嫩叶黄酮含量小于下部的老叶子。
通过黄酮含量的筛选,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南京地区苦竹下部(1.27%),鹅毛竹下部(1.63%),毛竹下部(1.31%),水竹下部(1.72%),福建尤溪淡竹下部(1.41%),绿竹下部(1.63%),毛竹下部(1.51%),苦竹下部(1.26%)含量较高,尤其是南京地区鹅毛竹下部(1.63%)、水竹下部(1.72%)和福建尤溪绿竹下部(1.63%)、毛竹下部(1.51%)是最理想的工业利用原料。
本专利选用的优质竹种为黄酮含量大于1.5%的南京地区鹅毛竹下部(1.63%)、水竹下部(1.72%)和福建尤溪绿竹下部(1.63%)、毛竹下部(1.51%)。提取方式分为热提取和超声波提取相结合。热回流提取温度50℃-90℃,时间为0.5-10小时;超声波提取功率300W-3KW,时间10-120分钟,温度50℃-70℃。
本发明中按L9(34)正交表分别采用水提、超声波浸提方法,对竹叶黄酮提取工艺参数进行试验。如表3-6
    表3.水浴提取正交试验因素表
Figure G2008101950646D00081
       表4 水浴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Figure G2008101950646D00082
水浴提取正交试验确定的较佳工艺条件为A1B3C3D3,即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为2h,乙醇浓度为60%wt,固液比1∶20,由极差R分析可知,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固液比>乙醇浓度>温度>时间。与单因素试验结果比较,相差不大。综合考虑提取效果及经济性,优选50%-80%乙醇-水提取,每次时间1-2h,温度:50-70℃,固液比为1∶10-20,提取2次。
           表5.超声波提取工艺因子设计
Figure G2008101950646D00083
Figure G2008101950646D00091
          表6.超声波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Figure G2008101950646D00092
最佳正交条件为超声波作用时间30min,乙醇浓度60%wt,固液比1∶15,最佳条件下黄酮得率为1.27%;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固液比。本专利中试采用热回流提取,醇用量为1—15倍,醇浓度为30—95%,浸提温度为25—65℃,浸提时间为0.5-10h,浸提次数为两次。
本专利采用无机陶瓷膜、超滤膜和纳滤膜集成技术分离纯化竹叶黄酮活性组分,竹叶粗取物经过组合膜处理后变得澄清透明,色泽鲜亮;膜使用状况良好,流速稳定,没有发生浓差极化现象;膜处理后的黄酮提取物,可将干基总黄酮含量从6.3%wt提高到25%wt以上。如表7。
           表7 黄酮含量和截留率
Figure G2008101950646D00093
Figure G2008101950646D00101
本专利采用特定的吸附树脂和聚酰胺树脂处理无机陶瓷膜、超滤膜和纳滤膜截留物,如氧化铝、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等中一种或几种介质为填料对纳滤膜的浓缩液进行选择性吸附,吸附介质与纳滤膜的浓缩液体积比为1:5-20。大孔吸附树脂优选D101、D201、D845、D291、D730、D130、AB-8、XAD-7等。解附所用的洗脱液用脂肪族低级醇和水的混合溶剂,醇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0%-80%,优选乙醇。解附后的溶液进行浓缩,其中固溶物为30%-40%,比重为1.03-1.14,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获得黄酮含量40%-65%竹叶黄酮提取物。表8是膜藕合装置和介质吸附处理后竹叶黄酮提取物精制产品。
             表8.不同介质精制竹叶黄酮提取物
 
序号 吸附介质 黄酮含量(%)
1 聚酰胺树脂 66
2 氧化铝 70
3 D845 56
4 D291 63
5 AB-8 60
6 XAD-7 65
7 D101 40
8 D130 49
以下所述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
实施例1 HPLC法筛选高含量竹叶总黄酮方法
(1)HPLC芦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8.6mg芦丁标准品,甲醇溶于5mL容量瓶中,用不同体积进样,标准方程为Y=746447X+262797。
(2)荭草苷标准溶液:准确称取3.3mg芦丁标准品,甲醇溶于5mL容量瓶中,用不同体积进样,标准方程为Y=1155779X-47710。
(3)牡荆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2.8mg芦丁标准品,甲醇溶于5mL容量瓶中,用不同体积进样,标准方程为Y=1091100X+90365。
(4)5%NaNO2溶液:准确称取2.5g NaNO2固体,蒸馏水溶解并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备用。
(5)10%Al(NO3)3溶液:准确称取5g Al(NO3)3固体,蒸馏水溶解并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备用。
(6)5%NaOH溶液:准确称取5gNaOH固体,蒸馏水溶解并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备用。
(7)芦丁比色法:标准方程Y=8.634056X+0.004 143
(8)不同标准品HPLC法测定样品黄酮含量的比较
准确称取绿竹叶粉末1.0086g,加入40mL石油醚于100mL三角瓶中浸泡30min,然后超声波处理20min脱去脂溶物质,重复处理2次,残渣挥干至无石油醚,加入70%乙醇40mL超声波提取20min,重复提取2次。提取液合并、浓干,甲醇定容于25mL容量瓶中作为样品提取液。精密吸取样品提取液15μL,重复进样,测定样品峰面积。
(9)分别按芦丁比色法、HPLC-荭草苷、HPLC-芦丁和HPLC-牡荆素的标准方程,计算绿竹叶和靓竹叶中黄酮的含量,结果如表9。
           表9  HPLC法筛选不同竹叶黄酮含量的结果
 
分析方法 标准方程 靓竹叶黄酮含量% 绿竹叶黄酮含量%
芦丁比色法 Y=8.634 056X+0.004 143 2.54 4.32
HPLC-芦丁 Y=746447X+262797 1.87 2.51
HPLC-荭草苷 Y=1155779X-47710 0.93 1.72
HPLC-牡荆素 Y=1091100X+90365 0.96 1.63
实施例2
(1)筛选南京地区鹅毛竹下部,将竹叶低温避光干燥,粉碎,其中水分5.4%wt,黄酮含量1.63%wt;
(2)取粉碎后的竹叶19kg用6倍质量的工业甲醇提取;浸提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3h,浸提次数为二次;
(3)将浸出液过滤,真空浓缩至50L,真空浓缩温度不超过65℃,得竹叶粗提液。
(4)将粗提液加水稀释至200L后过滤,除去杂质
(5)经过0.1μm的微孔滤膜,聚砜膜(PS)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4000;截留分子量400的纳滤膜分离,物料膜通量5m3/m2·h·Mpa,制备竹叶精提液。
(6)将处理液经过D101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具体步骤如下:a湿法装柱,直径=10cm,高=150cm,15Kg;b树脂吸附和解附,将膜制备的竹叶精提液加入a层析柱,流速40ml/min;c加洗脱液,先用2—3倍体积的水洗,冉用2倍柱体积的20%乙醇和80%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流速60mL/min,收集洗脱液。
(7)将上述洗脱液真空浓缩至比重为1.03-1.14,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获得黄酮含量40%-65%wt竹叶黄酮提取物。
实施例3
(1)筛选南京地区南京地区水竹下部将竹叶低温避光干燥,粉碎,其中水分5.5%wt,黄酮含量1.72%wt;
(2)取粉碎后的竹叶10kg用10倍质量的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提取;浸提温度为60℃,浸提时间为10h,浸提次数为二次;
(3)将浸出液过滤,真空浓缩至30L,真空浓缩温度不超过65℃,得竹叶粗提液。
(4)将粗提液加水稀释至100L后过滤,除去杂质
(5)经过0.2μm的微孔滤膜,截留分子量10000的聚砜膜(PS)超滤,;截留分子量650的纳滤膜分离,物料膜通量8m3/m2·h·Mpa,制备竹叶精提液。
(6)将处理液经过氧化铝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具体步骤如下:a湿法装柱,直径=10cm,高=150cm,10Kg;b树脂吸附和解附,将膜制备的竹叶精提液加入a层析柱,流速40ml/min;c加洗脱液,先用2—3倍体积的水洗,再用2倍柱体积的质量浓度为20%乙醇和80%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流速50mL/min,收集洗脱液。
(7)将上述洗脱液真空浓缩至比重为1.03-1.14,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获得黄酮含量40%-65%wt竹叶黄酮提取物。
实施例4
(1)筛选福建尤溪绿竹下部,将竹叶低温避光干燥,粉碎,其中水分6.5%wt,黄酮含量1.63%wt;
(2)取粉碎后的竹叶5kg用15倍70%甲醇提取;浸提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7h,浸提次数为二次;
(3)将浸出液过滤,真空浓缩至10L,真空浓缩温度不超过65℃,得竹叶粗提液。
(4)将粗提液加水稀释至50L后过滤,除去杂质
(5)经过0.2μm的微孔滤膜,截留分子量30000的聚砜膜(PS)超滤,;截留分子量400的纳滤膜分离,物料膜通量4m3/m2·h·Mpa,制备竹叶精提液。
(6)将处理液经过氧化铝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具体步骤如下:a湿法装柱,直径=10cm,高=150cm,5Kg;b树脂吸附和解附,将膜制备的竹叶精提液加入a层析柱,流速30ml/min;c加洗脱液,先用2—3倍体积的水洗,再用2倍柱体积的20%乙醇和80%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流速40mL/min,收集洗脱液。
(7)将上述洗脱液真空浓缩至比重为1.03-1.14,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获得黄酮含量40%-65%wt竹叶黄酮提取物。
实施例5
(1)筛选福建尤溪毛竹下部,将竹叶低温避光干燥,粉碎,其中水分6.0%wt,黄酮含量1.51%wt;
(2)取粉碎后的竹叶5kg用15倍85%甲醇提取;浸提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10h,如浸提次数为二次;
(3)将浸出液过滤,真空浓缩至10L,真空浓缩温度不超过65℃,得竹叶粗提液。
(4)将粗提液加水稀释至50L后过滤,除去杂质
(5)经过0.2μm的微孔滤膜,截留分子量30000的聚砜膜(PS)超滤,;截留分子量400的纳滤膜分离,物料膜通量4m3/m2·h·Mpa,制备竹叶精提液。
(6)将处理液经过氧化铝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具体步骤如下:a湿法装柱,直径=10cm,高=150cm,5Kg;b树脂吸附和解附,将膜制备的竹叶精提液加入a层析柱,流速30ml/min;c加洗脱液,先用2—3倍体积的水洗,再用2倍柱体积的20%乙醇和80%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流速40mL/min,收集洗脱液。
(7)将上述洗脱液真空浓缩至比重为1.03-1.14,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获得黄酮含量40%-65%wt竹叶黄酮提取物。

Claims (1)

1.一种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1)采用HPLC法筛选出黄酮含量大于1.5%wt的南京地区的鹅毛竹、水竹、福建省尤溪绿竹、毛竹中任意一种的510年的竹子的下部分的干叶作为生产原料;
(2)将筛选出的竹叶低温避光干燥,粉碎成0.1-1.0cm的竹叶细粉;
(3)将竹叶细粉用C1-C3的醇提取得到浸出液;
(4)将浸出液过滤,真空浓缩,得竹叶粗提液;
(5)将竹叶粗提液加水稀释后,离心分离,取清液经过陶瓷膜分离,所述的陶瓷膜是采用孔径0.1-0.5μm的微孔滤膜;
(6)将陶瓷膜透过液经过超滤膜、纳滤膜分离,得纳滤膜截留物;
(7)将纳滤膜截留物经过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吸附树脂与纳滤膜截留物体积比为1∶(5-20),再对吸附树脂进行洗脱得到洗脱液,洗脱用的淋洗剂为脂肪族低级醇水溶液;
(8)将上述洗脱液真空浓缩至比重为1.03-1.14,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获得黄酮含量在40%wt-65%wt的竹叶黄酮提取物;
步骤(1)中所述的HPLC筛选方法是以荭草苷和牡荆素为标准品,用WYGC18色谱柱,以体积比甲醇∶水∶磷酸=60∶40∶0.5的比例配制的混合液为流动相,以254nm为检测波长,测定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竹叶中的黄酮含量;
步骤(3)中所述醇提法为热回流提取或超声波提取,醇用量是竹叶细粉质量的1-15倍,醇的质量浓度为30-95%,浸提温度为25-65℃,浸提时间为0.5-10h,浸提次数为两次;所述的C1-C3的醇为甲醇或乙醇;
步骤(6)中所述的超滤膜采用截留分子量为4000-30000的聚砜膜,纳滤膜是指用截留分子量200-1000的聚酰亚胺膜材料;
步骤(7)中吸附树脂为氧化铝、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中一种;所述的大孔树脂为D845、D291、D730、D130、AB-8、XAD-7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脂肪族低级醇水溶液为10-80%乙醇。
CN2008101950646A 2008-11-05 2008-11-05 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1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950646A CN101391060B (zh) 2008-11-05 2008-11-05 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950646A CN101391060B (zh) 2008-11-05 2008-11-05 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1060A CN101391060A (zh) 2009-03-25
CN101391060B true CN101391060B (zh) 2011-11-09

Family

ID=40491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9506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1060B (zh) 2008-11-05 2008-11-05 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106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18514B (zh) * 2024-01-26 2024-04-12 广州绿徽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纯度纳米级竹叶总黄酮分散体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1904B (zh) * 2009-05-05 2012-06-20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竹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704849B (zh) * 2009-11-20 2012-11-21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1919493B (zh) * 2010-08-20 2012-12-05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毛竹加工废弃物制备天然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CN102141558B (zh) * 2010-12-27 2012-09-26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竹叶提取物及其制品中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02648965A (zh) * 2011-02-25 2012-08-29 苏州宝泽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淡竹叶总黄酮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CN103860921A (zh) * 2012-12-11 2014-06-18 镇江市丹徒区南山溪园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竹叶黄酮的提取方法
CN105079530B (zh) * 2015-08-03 2020-04-10 宁波天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波辅助工艺从竹叶中分离纯化黄酮和内酯的方法
CN105640842B (zh) * 2016-02-24 2017-05-31 广州市禾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马齿苋提取液的制备方法
CN105859700B (zh) * 2016-04-26 2018-09-14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一种从白花败酱草中提取制备异牡荆苷的方法
CN106039094B (zh) * 2016-08-04 2019-12-24 上海海中实业有限公司 竹叶提取物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应用
CN107118102B (zh) * 2017-04-15 2019-09-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从竹叶中制备竹叶多酚的方法
CN108185265A (zh) * 2017-11-24 2018-06-22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鱼腥草黄酮抑菌剂的制备方法
CN109463614B (zh) * 2018-10-15 2022-03-11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高稳定性栀子黄色素的保护剂及高稳定性栀子黄色素的制备工艺和着色工艺
CN109824638A (zh) * 2019-04-01 2019-05-31 山东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白鲜皮中提取梣皮酮的方法
CN110226736A (zh) * 2019-07-17 2019-09-13 成都食为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营养竹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39935A (zh) * 2019-12-06 2020-04-21 贵州民族大学 一种竹叶黄酮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52943B (zh) * 2020-11-05 2022-06-14 浙江大学 从竹叶原料同步制备水溶性和油溶性竹叶抗氧化物的方法
CN112457421A (zh) * 2020-11-16 2021-03-09 周恩正 二氢杨梅素和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CN114624367B (zh) * 2020-12-14 2023-05-09 四川大学 一种采用固态氧鎓盐无溶剂加压提取竹叶黄酮的方法
CN112972608A (zh) * 2021-03-01 2021-06-18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一种竹叶黄酮的提取方法
CN115581651A (zh) * 2021-07-06 2023-01-10 上海宏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竹叶提取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98733A (zh) * 2022-04-29 2022-07-05 华南农业大学 黄梁木叶黄酮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柱花草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CN115433085B (zh) * 2022-10-17 2023-05-16 南京久安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竹叶中提取竹叶黄酮和/或绿原酸的生产工艺
CN115403551A (zh) * 2022-10-18 2022-11-29 贵州汇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西风竹叶中提取和纯化高品质竹叶黄酮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3828A (zh) * 2006-09-15 2007-03-07 胡林福 从竹叶中提取竹叶黄酮类系列产品的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3828A (zh) * 2006-09-15 2007-03-07 胡林福 从竹叶中提取竹叶黄酮类系列产品的生产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俞卓裕.竹叶药用有效部位提取、分离、精制工艺技术的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1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03,(第3期),E016-66. *
李瑶等.竹叶中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第38卷(第1期),第91-94页. *
陈文英等.高品质竹叶黄酮的筛选及测定方法的比较.《现代化工》.2008,第28卷第355-358页. *
高志强等.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评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第31卷(第1期),第38-43页.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18514B (zh) * 2024-01-26 2024-04-12 广州绿徽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纯度纳米级竹叶总黄酮分散体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1060A (zh) 2009-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1060B (zh) 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3211732B (zh) 一种具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973854B (zh) 一种从油橄榄叶中高效富集羟基酪醇的方法
CN101899070B (zh) 一种中压柱快速分离油茶饼粕中黄酮苷的制备方法
CN103342687B (zh) 一类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4585651B (zh) 一种标准化红枣提取物及其制备和分析方法
CN103815103B (zh) 一种从新鲜茶叶中提取低咖啡因高含量茶多酚的方法
CN104558072A (zh) 一种酶解法提取陈皮中橙皮苷的方法
CN103494844B (zh) 黄蘑菇标准化组分制法及其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CN103169727B (zh) 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47997B (zh) 一种武夷山岩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0969134B1 (ko) 상동나무 지상부로부터 유용 플라보노이드 다량 함유획분과 신규 플라보노이드 물질의 분리 방법
CN112999274A (zh) 一种玫瑰多酚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79751B (zh) 联合提取枇杷花中三萜酸、多酚和多糖的方法
CN103232427B (zh) 一种呫吨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83541B (zh) 一种异戊烯基化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17696A (zh) 一种从树莓中提取树莓苷和鞣花酸的方法
CN110526890A (zh) 一种从藤茶组织中分离纯化和鉴定二氢杨梅素的方法
CN102362876A (zh) 一种水杉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887928B (zh) 青天葵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565444B (zh) 山药地上部分菲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及应用
CN103815078B (zh) 一种从新鲜茶叶中提取低咖啡因低含量茶多酚的方法
CN103833795B (zh) 一种从新鲜茶叶中提取低含量茶多酚的方法
CN113729224A (zh) 一种富含sod及多种营养成分的刺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385950B (zh) 一种金樱子总黄酮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