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0434B - 便携电话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电话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0434B
CN101390434B CN2007800065112A CN200780006511A CN101390434B CN 101390434 B CN101390434 B CN 101390434B CN 2007800065112 A CN2007800065112 A CN 2007800065112A CN 200780006511 A CN200780006511 A CN 200780006511A CN 101390434 B CN101390434 B CN 1013904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ct
sub
portable phone
base station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65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0434A (zh
Inventor
小林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90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0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0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04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将连接到网络的多个无线基站分为具有特定功能的高版本无线基站以及不具有特定功能的低版本无线基站。每一个便携电话都具有小区选择功能,用于接收从每一个无线基站传送的消息信息,从该消息信息中检测具有用于指示适宜通信的最高无线质量的小区,以及选择检测到的小区作为该便携电话所归属的小区。该便携电话的特征在于允许用户选择高版本通信模式或正常通信模式,其中,高版本通信模式只与高版本无线基站连接和通信,正常通信模式与所有无线基站连接和通信。

Description

便携电话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电话通信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根据功能来选择便携电话所要连接的小区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以及在该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3G(第三代)W-CDMA(宽带码分多址)系统的版本从Release99升级到Release5和Release6。随着版本升级,也将新的功能添加在其中。 
近年来,预料系统将会从Release99过渡到Release5,并且预计Release5的新功能也会得以实现,例如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 
但是,从成本角度来看,系统运营商很难立即升级所有基站以符合新的功能(Release5)。因此,就系统版本升级而言,所形成的系统通常处于同时包含只符合现有的Release99的功能的基站以及符合具有新功能的Release5的基站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对便携电话用户来说,如果该用户希望使用在HSDPA中使用的应用,那么较为有利的是连接到只与符合Release5的基站。 
对于作为传统技术的W-CDMA,作为在移动站端确定小区特征以执行小区选择的实例,存在一种混合了蜂窝小区和热点小区的系统。在该系统中,移动站具有与基站中提供的扰码表相同的表,并且根据这些扰码识别小区环境(参见专利文献1)。此外,在一个实例中,其中对从基站向移动站通知的相邻小区信息进行了分级,以便检测和监视小区,在该分级中包含检测和监视小区的必要性以及所要提供的服务内容(参见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5-86374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5-51568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传统的W-CDMA系统中,便携电话从网络接收相邻小区信息,该信息与便携电话相连的小区相邻的所有小区相关。 
但是,相邻小区信息中并不包含关于每个小区是否属于具有新功能的无线基站的信息。因此,目前尚未实现能够选择归属于具有新功能的无线基站的小区以便与之相连的系统。由此,在上述相关技术中,对于便携电话无法从网络中获取与归属于具有新功能的无线基站的小区相关的信息,并且无法轻松选择是与归属于具有新功能的无线基站的小区进行通信,还是与包含无线基站的所有小区进行通信。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由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以及提供一种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一种在该便携电话系统中使用的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用于该系统的通信控制程序,其中该系统允许便携电话从网络获取关于归属于具有新功能的无线基站的小区的信息,并且允许其选择是仅与归属于具有新功能的无线基站的小区进行通信,还是与所有小区进行通信。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包括:连接到网络的多个无线基站,具有将通知信息传送给不定数量的便携电话的通知信息传送功能,所述通知信息包含由相邻无线基站管理的小区信息,以及每一个便携电话都具有小区选择功能,该功能基于从接收到 的通知信息中获取的指示通信适用性的无线质量来选择适当小区作为所述便携电话自身所归属的小区。此外,上述无线基站同时包含具有特定功能的高版本无线基站以及不具有特定功能的低版本无线基站。每一个便携电话都具有模式选择和设置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选择将高版本无线基站作为连接目标的高版本通信模式,或者将所有高版本和低版本的所有无线基站都作为连接目标的正常通信模式。 
由此,在根据本发明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中能够选择和执行将具有新功能的高版本无线基站作为连接目标的通信,或是将所有无线基站作为与每一个便携电话的连接目标的正常通信。 
在此,每一个便携电话都具有码列表请求功能,该功能从连接每一个无线基站的网络请求扰码列表,该扰码列表包含归属于高版本无线基站的小区的扰码。此外,每一个便携电话都具有码列表接收功能,用于接收从网络传送的扰码列表。 
结果,在需要时可以从便携电话端向网络请求扰码列表,并且每一个便携电话用户还可以经由便携电话来收集与新旧版本的无线基站相关的信息。 
此外,每一个便携电话都具有用于管理从通知信息和扰码列表中获取的相邻小区信息的码列表管理功能。 
由此,便携电话能够保持高版本无线基站以及所有无线基站的信息,以便对其共同进行例行管理。 
此外,每一个便携电话都具有高版本通信模式选择功能,该功能在起先以正常通信模式连接到无线基站的便携电话接收到从网络传送的扰码列表时,改变模式,以便能够通过测量无线质量的物理层来测量在扰码列表中指定的小区的无线质量,从而进入高版本通信模式。 
由此,该便携电话能够基于归属于高版本基站的小区的无线质量来选择所要连接的目的地,并且进入高版本通信模式。 
此外,每一个便携电话都具有非检测时间正常通信模式选择功能,该功能测量从通知信息中获取的相邻小区信息中包含的相邻小区的无线质量,以便在为了进入高版本通信模式而测量扰码列表中指定的小区的无线质量中没有发现扰码列表中指定的小区时进入正常通信模式。 
由此,即使没有发现扰码列表中指定的小区,且便携电话无法进入高版本通信模式,也还是可以立即进入正常通信模式,从而不可能发生通信中断等情形。 
此外,每一个便携电话都具有正常通信模式选择功能,当希望终止高版本通信模式时,该功能用于取消对在扰码列表中指定的小区的无线质量所进行的测量,并且将会测量相邻小区信息中包含的相邻小区的无线质量,从而进入正常通信模式。 
由此,当便携电话端希望进入正常通信模式时将可以取消高版本通信模式,并且立即进入正常通信模式。 
此外,该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使用了W-CDMA(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作为通信系统。 
由此,与W-CDMA中的升级版本相对应,在此可以对高版本基站和低版本基站混合存在的区域中的通信做出响应。 
此外,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与网络相连的多个无线基站,以及与无线基站之一相 连,以执行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便携电话,其中所述多个无线基站包括具有特定功能的高版本基站以及不具有特定功能的低版本基站。该方法包括:码列表请求步骤,其中每一个便携电话经由该便携电话自身所归属的小区来为该网络请求归属于高版本基站的小区的扰码列表;码列表接收步骤,其中每一个便携电话接收扰码列表;指定小区无线质量测量步骤,其中每一个便携电话对用于指示扰码列表中指定的小区的通信适用性的无线质量进行测量;以及指定小区选择步骤,其中每一个便携电话从扰码列表指定的小区中选择具有最高无线质量的小区作为该便携电话自身所归属的小区。 
由此,可以获取一种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便携电话能够搜索归属于高版本无线基站的小区,基于小区的无线质量来选择所要连接的目的地,以及进入高版本通信模式。 
在此,在码列表接收步骤之后可以提供更新相邻小区信息管理步骤,在该步骤中,便携电话同时管理从通知信息中获取的相邻小区信息以及接收到的扰码列表,其中该通知信息包含从无线基站传送到便携电话的小区信息。 
由此,在正常通信控制处理下,每一个便携电话都能在没有运营商特意输入的情况下例行管理高版本无线基站以及所有无线基站的信息。 
此外,在便携电话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中可以提供无线质量重新测量步骤,该步骤用于重新测量在从通知信息获取的相邻小区信息中包含的相邻小区的无线质量,并且该步骤在便携电话无法在指定小区无线质量测量步骤中发现目标小区时起作用,以及相邻小区重新选择步骤,在该步骤中,便携电话基于在无线质量重新测量步骤中测得的无线质量来选择适当小区作为该便携电话所归属的小区。 
由此,在便携电话无法发现扰码列表中指定的小区,并且进入正常通信模式的情形下,可以在不执行新的设置等情况下立即进入正常通信模式。 
此外,可以提供小区测量取消指示步骤,该步骤取消指定小区的测量,当为此输入指令时,该步骤在希望取消指定小区无线质量测量步骤时,或者在执行了指定小区无线质量测量步骤之后希望取消与扰码列表中指定的小区的连接状态时起作用。 
由此可以获取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该方法能在便携电话端希望进入正常通信模式时取消高版本通信模式,从而立即进入正常通信模式。 
此外,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程序,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无线基站以及多个便携电话,该程序使得计算机在作为便携电话通信系统的一部分的每一个便携电话中执行:相邻小区无线质量测量功能,该功能用于对从无线基站接收的通知信息获取的相邻小区信息中包含的相邻小区的无线质量进行测量;以及相邻小区选择功能,该功能用于基于测得的无线质量来选择适当小区作为该便携电话自身所归属的小区;该通信控制程序还使得计算机执行:码列表请求功能,该功能用于为与无线基站相连的网络请求归属于高版本无线基站的小区的扰码列表(包括扰码);指定小区无线质量测量功能,该功能用于测量在从网络传送的扰码列表中指定的小区的无线质量;以及指定小区选择功能,该功能用于基于测得的无线质量来从扰码列表指定的小区中选择适当小区作为便携电话自身所归属的小区。 
由此,可以获取一种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程序,其中每一个便携电话能够通过搜索归属于高版本无线基站的小区进入高版本通信模式,并且基于小区的无线质量来选择所要连接的目的地,以 及能够在未发现高版本无线基站或者希望取消高版本通信模式的情况下进入正常通信模式。 
在此,该通信控制程序可以使得计算机执行更新相邻小区信息管理功能,该功能用于管理从无线基站接收的通知信息中获取的相邻小区信息,以及接收到的扰码列表。 
此外,该通信控制程序还可以使得计算机执行相邻小区测量返回功能,该功能用于返回到由相邻小区无线质量测量功能执行的测量,其中该功能是在便携电话中执行该控制程序的指定小区无线质量测量功能中未发现目标小区时,或者在希望取消由指定小区无线质量测量功能所进行的测量时起作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便携电话可以从网络中获取归属于具有新功能的无线基站的小区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该信息而仅分析归属于具有新功能(升级)的无线基站的小区的通信内容,以及分析所有小区的通信内容,从而选择并连接其中一个进行通信。结果,即使在无线基站的通信系统中提供了新的功能,也可以实现一种较好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在该系统中,便携电话能够很容易地切换和连接新或旧版本基站之一,由此对其做出响应,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程序。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会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表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10的整个结构。图1所示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10是根据IMT-2000(W-CDMA)系统配置的,并且该系统包括用户的便携电话1,多个无线基站2,用于与便携电话1进行无线通信,以及无线网络控制器(RNC)3,用于 从整体控制多个无线基站2而提供。设置用于管理位置注册控制、呼叫控制和用户信息的核心网(CN)4,并将其连接到无线网络控制器3。该核心网4包括用于执行核心网4的核心处理的多媒体信号处理设备4A。 
在此,将小区定义为每一个无线基站2都能覆盖的区域。由于多个便携电话1可以位于该小区内,因此每一个无线基站2都会借助标识符来区分这些便携电话1。无线网络控制器3、核心网4、与核心网4相关联的功能服务器等等合在一起称为网络6。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无线基站2中的每一个都具有通知信息传送功能,其中该功能会将包含由相邻无线基站管理的小区信息的通知信息传送到不定数量的便携电话1。每一个便携电话1根据所传送的通知信息来测量用于在其物理层中指示相邻小区通信适用性的无线质量,并且具有小区选择功能,其中该功能将会根据测得的无线质量来选择适当小区作为该便携电话自身所归属的小区。 
在此,将多个无线基站2分为具有特定功能的高版本无线基站,以及不具有特定功能的低版本无线基站。同时,每一个便携电话1都具有模式选择和设置功能,该功能会在通信中选择和设置高版本通信模式或正常通信模式中的任一通信模式,在高版本通信模式中,只有高版本无线基站才是连接目标,而在正常通信模式中,包括高版本无线基站和低版本无线基站在内的所有无线基站2都是连接目标。 
图2表示的是在W-CDMA系统中设想的无线接口协议结构。该协议结构包括作为层L1的物理层(PHY),作为层L2的数据链路层,以及作为层L3的网络层。从低层提供给高层的服务以及用于提供服务的服务接入点是在L1到L3的各个层之间定义的。在层L3与层L2之间的服务接入点上定义了一个逻辑信道。而在层L2与层L1之间的服务接入点上则定义了一条传输信道。此外,将物理信道定义为用于执 行层L1的节点间通信的信道。 
将层L2的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即无线链路控制层(RLC),用于控制无线链路;以及介质访问控制层(MAC),用于执行无线资源分配和控制等。层L3由无线资源控制层(RRC)等等组成,以便直接控制层L2。无线质量测量控制是在无线资源控制层(RRC)L3向物理层(PHY)发出指示的时候执行的。 
在下文中将会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当便携电话1开机时,该便携电话1在一开始会执行频率检索和扰码检索,并且将会选择适当的小区(该小区为被无线基站2中的每一个覆盖的区域)。然后,便携电话1接收从无线基站2传送的通知信息。在该通知信息中存储了各种设置,例如在便携电话1处于待机时间时使用的信道设置。在通知信息中包含的“系统信息块类型11”中存储了相邻小区的信息。同时,在便携电话1处于通信状态的情形,也就是说,如果便携电话1并未处于待机时间,那么甚至可以在测量控制消息中接收相邻小区信息。 
便携电话1通过使用检索得到的相邻小区信息来测量相邻小区的无线质量(例如接收功率等)。根据该测量结果来执行小区选择(小区重选)处理。 
在此将会使用图3的示意图来说明小区选择处理。 
当便携电话1处于小区A时,该便携电话1接收通知信息,其中该通知信息通常是从小区A的无线基站2A通知的。在通知信息的“系统信息块类型11”中保存了小区B等的信息,以此作为相邻小区信息。该便携电话1始终测量小区A和小区B的无线质量(功率)。如果便携电话1移动并且确定小区B的功率强于小区A的功率,那么该便携 电话1将会选择归属于无线基站2B的小区B。将该操作称为小区选择处理。 
实际上,可以执行上述处理以使得在便携电话1中引入的计算机执行相邻小区无线质量测量程序以及相邻小区选择程序。 
通知信息中的“系统信息块类型11”能够存储32条之多的小区信息,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小区信息关于具有相同频率的小区。此外,小区以扰码和频率为特征以对其加以区分。另外,对具有不同频率的小区来说,可以存储32条之多的小区信息。图4A表示了相邻小区信息的一个实例(参见图5)。 
在图4A所示的图表1中,所有小区都未加以区分,并且与各个小区相对应的扰码是同等表示的。 
图5表示了一个处于这种情形的相邻小区的状况。便携电话1能够从包括其自身小区20在内的小区21到25中的所有相邻小区进行选择。该便携电话1是通过小区选择处理来从这些小区中选择适当小区的。 
3G(第三代)W-CDMA(宽带码分多址)的一个版本将被升级到Release99、Release5以及Release6,并且随着版本的升级,新的功能也会添加进来。 
如上所述,在3G(第三代)W-CDMA(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使用的软件版本将会从Release99升级到Release5以及Release6。随着版本的升级,新的功能也会添加进来。近年来,预计系统将会从Release99过渡到Release5,此外,在Release5中,例如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的新功能将会运行。 
如上所述,实际上,从成本角度来看,系统运营商是很难立即改变所有基站来符合Release5的。在这种环境下,所形成的系统将会处于只符合现存软件的Release99的功能的基站以及符合具有新功能的Release5的基站的混合存在的状态。 
然而,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保存在通知信息的“系统信息块类型11”中的相邻小区信息也还是不包含与覆盖该小区的无线基站2是否具有新功能(无线基站2是否符合Release5)有关的信息。 
因此,通过从网络运营商那里接收属于符合新功能的无线基站的小区的扰码列表,以及通过测量仅包含在该扰码列表中的小区的无线质量(功率),在从“系统信息块类型11”接收的相邻小区信息中可以执行专用于具有新功能的基站的通信。 
为了获取扰码列表,便携电话1具有向网络传送请求消息的码列表请求功能。例如,该请求消息可以在发生如下触发条件的时候启动,即便携电话1的用户从MENU按钮中选择了扰码列表请求。 
作为请求消息的形式,任何一种形式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使用的是现有消息,那么可以包含SMS(短消息服务)消息或作为SS(补充服务)请求消息的REGISTER消息等。 
通过使得便携电话1的计算机执行码列表请求程序实现请求消息的传送。当网络6接收关于扰码列表的请求消息时,网络6基于预先在其内提供的码列表传送功能来将扰码列表传送到便携电话1。通过使得网络6的计算机执行码列表请求接收程序来实现请求消息的接收,并且通过使得网络6的计算机执行码列表传送程序来实现扰码列表的传送。 
【用于获取扰码列表的操作】 
在此,将会说明用于获取扰码列表的操作,其中该操作是如上所述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的一个主要部分。 
图6表示了通过使用现有SMS消息来获取扰码列表的序列实例。在下文中,参考图6对便携电话1通过使用SMS消息而从网络获取扰码列表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图6中,例如,通过使用用户经由MENU按钮操作提供的指令作为触发条件,便携电话1将会进入用于向网络6请求扰码列表的处理(S101:码列表请求步骤)。 
由此,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层(RRC)作为无线资源控制器工作,执行正常连接的建立处理(S102)。首先,便携电话1执行用于网络6的连接管理的服务请求(CM:连接管理)(S103)。 
响应于此,在此,相互执行一个验证处理,利用该处理,网络6将会基于接收到的请求中包含的基站标识符信息来确认对其进行访问便携电话1的有效性,并且便携电话1将会确认其所访问的网络6的有效性(S104)。此外,执行安全性处理,以防止在无线区域中非法监视控制信号和用户信息(S105)。 
在执行了验证处理和安全性处理之后,便携电话1以CP(控制协议)-DATA信号的形式请求网络106的扰码列表(S106:码列表请求步骤)。 
响应于此,网络6返回一个CP-ACK(应答)信号(S107),网络6也会返回用于指示扰码列表请求已被应答的CP-DATA信号(S108)。同时,便携电话1还会将CP-ACK信号传送到网络6(S109)。利用从S106到S109的序列,执行用于请求扰码列表的码列表请求处理。 
随后,网络6将扰码列表作为CP-DATA信号传送到便携电话1(S110:码列表传送步骤)。之后,便携电话1返回CP-ACK(应答)信号(S111),并且还传送用于指示扰码列表已被接收的CP-DATA信号(S112:码列表接收步骤)。另一方面,网络6返回CP-ACK信号(S113)。通过从S110到S113的序列,可以执行用于获取扰码列表的码列表获取处理。 
通过遵循以上描述的流程,当便携电话1接收扰码列表时,由RRC(无线资源控制器)基于连接处理来执行连接的开放处理(S114),从而,完成获取扰码列表的序列。 
在一系列的序列中,分别利用由便携电话1的计算机执行的码列表请求程序来请求码列表,以及利用便携电话1的计算机执行的码列表接收程序来接收码列表。还分别使用了由网络6的计算机执行的码列表请求接收程序来接收码列表请求,以及由网络6的计算机执行的码列表传送程序来传送码列表。 
图4B的表2表示的是以上述方式获取的扰码列表的一个实例。便携电话1将图4A中的表1所示的相邻小区信息与图4B中的表2所示的扰码列表信息结合在一起,以配置和管理更新的相邻小区信息,如图4C中的表3所示,在该信息中标记了归属于具有新功能的无线基站2的小区。换句话说,便携电话1执行了更新的相邻小区信息管理步骤。 
为了配置和管理更新的相邻小区信息,例如,在可以使用由便携电话1的计算机执行的更新的相邻小区信息管理程序。 
便携电话1只测量图4C中的表3所标记的小区的无线质量(功率)。结果,由于没有测量未包含在扰码列表中的小区,因此这些小区并没有成为由便携电话1所选择的目标。 
由此,可以执行仅归属于具有新功能的无线基站2的小区的通信。即,便携电话1选择并设置高版本通信模式,并且该模式由便携电话1的高版本模式选择功能来执行。由此,便携电话1从正常通信模式进入高版本通信模式。 
为了测量归属于具有新功能的无线基站2的小区的无线质量(功率),在此使用由便携电话1的计算机执行的指定小区无线质量测量程序(指定小区无线质量测量步骤)。 
图7表示处于这种情形的相邻小区的状况。对便携电话1来说,小区2和小区4是无线质量(功率)测量目标,并且是可选择的。便携电话1的无线资源控制层(RRC)指示物理层(PHY)从这些小区中选择确定为是便携电话1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指定小区选择步骤)。图7表示便携电话所归属小区并不是归属于具有新功能的无线基站2的小区的实例。 
为了选择小区,使用由便携电话1的计算机执行的指定小区选择程序。 
在上述说明中,对归属于具有新功能的无线基站的小区以及归属于不具有新功能的无线基站的小区进行区分。但是,在其他任何情况下,当需要区分基站类型时,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 
例如,当在特定区域使用特定的便携电话,例如在展览厅、事件现场等处租用便携电话的情形下,该便携电话接收来自网络的扰码列表。该扰码列表包含了能够覆盖特定区域的小区(无线基站)的信息。 
如上所述,在选择小区的限制是通过限制无线质量(功率)测量目标来实现。无线质量测量则受用于物理层(PHY)的无线资源控制 层(RRC)的指令控制。 
图8表示无线资源控制层(RRC)向物理层(PHY)请求无线质量测量的过程。 
在图8中,无线资源控制层(RRC)最初获取包含其归属的自身小区在内的相邻小区列表(S201)。例如,在相邻小区列表中指示的扰码是100,200,500,900和1000。通过显示扰码,无线资源控制层(RRC)指示物理层(PHY)测量包含在相邻小区列表中的小区的无线质量,以进行通信设置(S202)。响应该指令,物理层(PHY)测量每一个小区的无线质量,并基于测得的无线质量来向无线资源控制层(RRC)传送指示适当小区即为其所归属小区的测量结果(S203)。 
无线资源控制层(RRC)基于该结果选择其所归属小区,并且通过使用如图6所示执行的处理方法,经由所选择的小区来从网络6获取扰码列表(S204)。例如,在扰码列表中指示的扰码是200和900。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过显示扰码列表来指示物理层(PHY)测量包含在扰码列表中的小区的无线质量(S205)。响应于该指令,物理层(PHY)测量每一个小区的无线质量,并且向无线资源控制层(RRC)传送用于指示具有最高无线质量(功率)的小区的测量结果(S206)。 
附带地,关于小区无线质量的测量有多种情形。第一种情形如下所述。在由物理层(PHY)测量的无线质量结果中有可能没有发现指定扰码为200和900的小区(S207)。实际上,这种情形是经常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物理层(PHY)会将该结果作为无线质量测量报告传送给无线资源控制层(RRC)(S208)。 
假设出现前述情形,那么每一个便携电话1都具有非检测情形正常通信模式选择功能,其中该功能测量从通知信息获取的相邻小区信 息中包含的相邻小区的无线质量,以在为了进入高版本通信模式而对扰码列表中指定的小区的无线质量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未发现扰码列表中指定的小区的情况下进入正常通信模式。 
此外,第二种情形如下所述。可以请求取消根据扰码列表的无线质量测量。即,可以请求取消仅将高版本基站作为连接目标的高版本通信模式(S209)。 
假设出现前述情形,则每一个便携电话1都具有正常通信模式选择功能,在希望取消高版本通信模式时,该功能取消扰码列表中指定的小区的无线质量测量,并且测量相邻小区信息中包含的相邻小区的无线质量,从而进入正常通信模式。 
实际上,在第一和第二种情形中,无线资源控制层(RRC)指示新的物理层(PHY)测量相邻小区列表中包含的小区的无线质量(S210)。响应于该指令,物理层(PHY)测量相邻小区列表中包含的每一个小区的无线质量,并基于测得的无线质量向无线资源控制层(RRC)传送用于指示适当小区即为便携电话1所归属小区的测量结果(S211),由此,便携电话1进入正常通信模式。 
为了测量包含在相邻小区列表中的小区的无线质量以及选择小区,使用由便携电话1的计算机执行的相邻小区测量返回程序。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中,每一个便携电话都具有用于向网络请求扰码列表的码列表请求功能,用于接收从网络传送的扰码列表的码列表接收功能,以及用于管理从通知信息中获取的相邻小区信息以及扰码列表的码列表管理功能。 
此外,每一个便携电话在无线资源控制层(RRC)接收从网络传送的扰码列表的情形下,都具有高版本通信模式选择功能,该功能指 示物理层(PHY)通过测量无线质量来改变所述测量,以使得只对扰码列表中指定的小区的无线质量进行测量,此外,在测量无线质量的物理层(PHY)无法发现扰码列表中指定的小区的情形下,每一个便携电话还在无线资源控制层(RRC)中具有非检测情形低版本通信模式选择功能,该功能指示物理层(PHY)照常基于从通知信息中获取的相邻小区信息来测量相邻小区的无线质量。 
此外,在无线资源控制层(RRC)取消只对扰码列表中指定的小区进行的无线质量测量的情形下,每一个便携电话都具有低版本通信模式选择功能,该功能指示物理层(PHY)基于从通知信息中获取的相邻小区信息来照常测量相邻小区的无线质量。 
结果,根据本发明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能够很容易地选择仅用于归属于具有新功能的高版本基站的小区的通信或是用于所有小区的通信,即使具有新和旧各自功能混合存在的基站,该系统也能够配置为用于二者中的任一基站的通信系统,并且该系统具有非常规以及有益的效果。 
在上述描述中主要说明的是便携电话通信系统。用于该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程序也是本发明的目的。 
虽然借助其示例性的实施例具体地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各样的形式和细节上的变化,而不会脱离由权力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在2006年2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6-045921的优先权,在此引用了其公开的全部的内容。 
工业实用性 
由于如上所述配置本发明,因此,在多个基站中包含了具有新功能的基站以及不具有新功能的基站的情形下,本发明可以实现在其中有效使用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并且在便携电话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电话系统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中设想的无线接口的协议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便携电话的小区选择处理的示意图; 
图4A~4C是表示各个无线基站和扰码的图表,图4A是表示相邻小区信息与扰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1,图4B是表示所传送的被请求小区信息和相应扰码的实例的表2,以及图4C是表示表1中的相邻小区信息和表2中的扰码列表信息组合的实例; 
图5是表示处于图3情形的便携电话与相邻小区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用于获取本发明中的扰码列表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7是表示处于图5情形的便携电话与相邻小区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以及 
图8是表示无线资源控制层请求物理层测量无线质量的处理的序列图。 
附图标记描述 
1、31     便携电话 
2、2A和2B 无线基站 
3         无线网络控制器 
4         核心网 
6         网络 
10        便携电话通信系统 
20~25    无线基站 

Claims (10)

1.一种便携电话通信系统,包括:
连接到网络的多个无线基站,具有将通知信息传送给不定数量的便携电话的通知信息传送功能,所述通知信息包含由相邻无线基站管理的小区信息;和
多个便携电话,具有小区选择功能,所述小区选择功能基于从接收到的所述通知信息中获取的指示通信适用性的无线质量来检测适当的小区,并选择所述小区作为所述便携电话自身所归属的小区,其中
所述多个无线基站包含具有特定功能的高版本无线基站以及不具有特定功能的低版本无线基站,以及
其中,每一个所述便携电话都包括:
码列表请求功能,用于经由所述便携电话自身所归属的小区向所述网络请求归属于所述高版本无线基站的小区的扰码列表;
码列表接收功能,用于接收所述扰码列表;
指定小区无线质量测量功能,用于测量指示所述扰码列表中指定的小区的通信适用性的无线质量;以及
指定小区选择功能,用于基于测得的所述无线质量而从所述扰码列表指定的所述小区中选择适当小区作为所述便携电话自身所归属的小区,由此
控制所述便携电话,与归属于所述高版本无线基站的所述小区相连,并且进入与所述高版本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通信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其中,每一个所述便携电话都具有码列表管理功能,所述码列表管理功能用于管理从所述通知信息获取的相邻小区信息和由每一个所述无线基站管理的所述扰码列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其中,每一个所述便携电话都具有高版本通信模式选择功能,所述高版本通信模式选择功能用于在起先以正常通信模式连接到所述无线基站的所述便携电话接收到从所述网络传送的所述扰码列表时,改变模式,以便在物理层中测量在所述扰码列表中指定的所述小区的无线质量,从而进入所述高版本通信模式,在所述正常通信模式中将所有无线基站都作为连接目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其中,每一个所述便携电话都具有非检测情形正常通信模式选择功能,所述非检测情形正常通信模式选择功能用于在为了进入所述高版本通信模式而测量所述扰码列表中指定的所述小区的无线质量中没有发现在所述扰码列表中指定的所述小区的情形下,测量从所述通知信息中获取的相邻小区信息中包含的相邻小区的无线质量,并且进入所述正常通信模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其中,每一个所述便携电话都具有正常通信模式选择功能,所述正常通信模式选择功能用于在希望取消所述高版本通信模式的情形下,取消对在所述扰码列表中指定的所述小区的无线质量所进行的测量,测量在所述相邻小区信息中所包含的相邻小区的无线质量,且进入正常通信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使用W-CDMA系统作为通信系统。
7.一种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便携电话通信系统包括连接到网络的多个无线基站,以及连接到所述无线基站之一以便执行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便携电话,其中,所述多个无线基站包括具有特定功能的高版本无线基站以及不具有特定功能的低版本无线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码列表请求步骤,用于在每一个所述便携电话中经由所述便携电话自身所归属的小区向所述网络请求归属于所述高版本无线基站的小区的扰码列表;
码列表接收步骤,用于在每一个所述便携电话中接收所述扰码列表;
指定小区无线质量测量步骤,用于在每一个所述便携电话中测量指示所述扰码列表中指定的小区的通信适用性的无线质量;以及
指定小区选择步骤,用于在每一个所述便携电话中基于测得的所述无线质量而从所述扰码列表指定的所述小区中选择适当小区作为所述便携电话自身所归属的小区,由此
控制所述便携电话,与归属于所述高版本无线基站的所述小区相连,并且进入与所述高版本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通信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更新相邻小区信息管理步骤,用于在每一个所述无线基站中管理基于通知信息获取的相邻小区信息以及在执行所述码列表接收步骤之后接收的所述扰码列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无线质量重新测量步骤,用于在每一个所述便携电话中重新测量相邻小区的无线质量,所述相邻小区包含在从每一个无线基站管理的通知信息中获取的相邻小区信息中,所述无线质量重新测量步骤在所述指定小区无线质量测量步骤中未发现目标小区时起作用;以及相邻小区重新选择步骤,用于在每一个所述便携电话中重新选择具有最高无线质量的无线基站所管理的小区作为所述便携电话自身所归属小区,所述无线质量在所述无线质量重新测量步骤中测得。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电话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指定小区测量取消指示步骤,用于在每一个所述便携电话中指示执行取消,所述指定小区测量取消指示步骤在希望取消所述指定小区无线质量测量时,或者在执行所述指定小区无线质量测量步骤之后希望取消与所述扰码列表中指定的所述小区的连接状态时,起作用;无线质量重新测量步骤,用于在每一个所述便携电话中重新测量相邻小区的无线质量,所述相邻小区包含在从每一个无线基站管理的通知信息中获取的相邻小区信息中;以及相邻小区重新选择步骤,用于在每一个所述便携电话中基于在所述无线质量重新测量步骤中测得的所述无线质量来选择适当小区作为所述便携电话所归属小区。
CN2007800065112A 2006-02-22 2007-01-22 便携电话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04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5921/2006 2006-02-22
JP2006045921 2006-02-22
PCT/JP2007/050880 WO2007097145A1 (ja) 2006-02-22 2007-01-22 携帯電話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0434A CN101390434A (zh) 2009-03-18
CN101390434B true CN101390434B (zh) 2012-07-18

Family

ID=38437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651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0434B (zh) 2006-02-22 2007-01-22 便携电话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44245B2 (zh)
EP (1) EP1988732A4 (zh)
JP (1) JP4924601B2 (zh)
CN (1) CN101390434B (zh)
WO (1) WO20070971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486696C2 (ru) * 2007-09-10 2013-06-27 Нтт Досомо, Инк. Способ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коммутационная станция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базовая радиостанция и мобильная станция
JP2009071482A (ja) * 2007-09-12 2009-04-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方法
US9480003B2 (en) * 2009-02-01 2016-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ell suitability for a wireless devi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99774A2 (en) * 2010-02-10 2011-08-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exchanging sms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5572903B2 (ja) * 2010-03-09 2014-08-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通信端末
JP6527638B2 (ja) * 2016-03-31 2019-06-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及び基地局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3644A (zh) * 2001-06-07 2004-09-29 �����ɷ� 通信系统中用于walsh空间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729710A (zh) * 2002-12-06 2006-02-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支持gsm到w-cdma的重新选择的技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55996B2 (ja) 1993-11-19 2003-10-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端末装置及び基地局選択方法
FI105639B (fi) 1997-06-25 2000-09-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Parannettu menetelmä solun vaihtamiseksi
JP2001008249A (ja) 1999-06-24 2001-01-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パケット通信対応移動機、ゾーン移行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GB0104610D0 (en) * 2001-02-23 2001-04-1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30853B2 (en) * 2002-12-06 2010-1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upporting GSM to W-CDMA reselection
JP2004235704A (ja) 2003-01-28 2004-08-1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基地局周波数検索方法
KR100547876B1 (ko) * 2003-03-25 2006-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무선 통신 망에서 접속 망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JP4197446B2 (ja) 2003-03-26 2008-12-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サーバー、無線システム及び無線システムのサービス選択方法
JP2004343458A (ja) * 2003-05-15 2004-12-02 Nec Corp 無線端末装置及び無線基地局検索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415598B2 (ja) 2003-07-30 2010-02-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周辺セル検出監視方法
JP2005086374A (ja) 2003-09-05 2005-03-31 Ntt Docomo Inc 移動局、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4072490B2 (ja) 2003-10-22 2008-04-09 Necネットワーク・センサ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スクランブルコード変更方法
WO2006106561A1 (ja) * 2005-03-29 2006-10-1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ハンドオーバー制御方法、基地局制御装置および移動局
JP4651441B2 (ja) * 2005-04-11 2011-03-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機
US20070004445A1 (en) * 2005-06-29 2007-01-04 Dorsey Donald 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ell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045981B2 (en) * 2005-08-18 2011-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search to detect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 a crowded frequency ban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3644A (zh) * 2001-06-07 2004-09-29 �����ɷ� 通信系统中用于walsh空间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729710A (zh) * 2002-12-06 2006-02-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支持gsm到w-cdma的重新选择的技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0434A (zh) 2009-03-18
WO2007097145A1 (ja) 2007-08-30
EP1988732A4 (en) 2012-11-21
JPWO2007097145A1 (ja) 2009-07-09
JP4924601B2 (ja) 2012-04-25
EP1988732A1 (en) 2008-11-05
US8244245B2 (en) 2012-08-14
US20100167736A1 (en) 201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0434B (zh) 便携电话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US7340278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device set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etting communication configurations for radio base station device
US6393261B1 (en) Multi-communication access point
CN1846449B (zh) 局域网内切换的被动探测
CN101904126B (zh) 蜂窝通信网络中的加扰码分配
EP2301280B1 (en) User initiated mobile learning of preferred femtocell
JP2010521088A (ja) ワイヤレス電気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隣接セルの自己設定および最適化
CN102308624A (zh) 基于参数的毫微微小区识别
US2006001965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st method thereof, and access terminal for tes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153683B1 (en) Automatic handling of neighbour cells
CN107155200A (zh) 应用于超级小区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KR100630167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 있어서 공급자 서비스 이용가능성의관리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204112A (zh) 用于在多模式通信系统中进行系统选择的系统、终端、网络实体、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2045888A (zh) 用于在便携式通信系统中提供接入点功能的设备和方法
WO2007118432A1 (fr) Système, équipement et procédé permettant de déterminer une cellule adjacente à configuration omise
CN102223692B (zh) W-cdma第一rnc、配置作为第一和第二rnc操作的w-cdma rnc和使用方法
CN101836467A (zh)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控制设备、移动终端以及消息发送方法
JP2013502761A (ja) 位置特定プロセス終了方法及び装置
CN101815256B (zh) 家庭基站邻小区信息的更新方法与装置
CN110602707A (zh) 一种连接无线网的方法和终端
US2011009802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ctrum split for 1X and HRPD operations of femtocell
CN101730053B (zh) 邻区关系配置方法及自动配置服务器
US8249598B1 (en) Probing to disambiguate a reported pilot signal so as to facilitate handoff
CN101695163A (zh) 一种全局小区标识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815341B (zh) 用于获得候选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ENOVO INNOVATION CO., LTD. (HONGKO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411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28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