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3199A - 交叉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交叉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3199A
CN101383199A CNA200810215159XA CN200810215159A CN101383199A CN 101383199 A CN101383199 A CN 101383199A CN A200810215159X A CNA200810215159X A CN A200810215159XA CN 200810215159 A CN200810215159 A CN 200810215159A CN 101383199 A CN101383199 A CN 101383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able
cross
insulation
strip conduc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151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昭
西馆步
柴田友和
绵引操
永井僚
小谷一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able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abl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able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abl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83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31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叉电缆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抑制交叉部之间的间距偏差,能高精度地接收信号,还能敷设在有弯曲的场所的交叉电缆。在以规定间隔(d4)使绝缘包覆的相互平行的两条导体(2)交叉形成的用于信号的非接触传输的交叉电缆中,具有连接绝缘包覆的上述的两条导体(2)之间的连接部(5),以规定间隔(d1)沿上述连接部(5)的长度方向形成的有使绝缘包覆的上述的两条导体(2)交叉的交叉部的缝隙部(6),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夹住绝缘包覆的两条导体(2)、连接部(5)和缝隙部(6)而形成一体的两条固定带(7a、7b)。

Description

交叉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的非接触传输使用的交叉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进行自动化工厂和立体仓库等的转运器等移动体的停止位置的定位和位置确认等的信息的存取,信号的非接触传输是不可缺少的。进行非接触传输的系统是各式各样的,但一般是将环形天线安装在移动体上,将一对交叉电缆安装在移动路线上。
现有的交叉电缆,如图11所示,用连接部113以规定的间隔连接两条绝缘芯线112,并以规定的间隔设置缝隙部114,以规定的间距形成交叉部115。在信号的非接触传输中,为了高精度地接收变化的信号电平,该绝缘芯线112的间隔和交叉间距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用粘接带116固定交叉部115的位置,正确保持着交叉间距。
该交叉电缆的制造方法是,首先在图12所示的制造装置121中,从送出装置123平行地送出的两条导体124经过导向辊125到达挤压机126,使在导体间以规定的间隔形成缝隙部114的绝缘层挤压成形而制造双芯平行电缆122,在水槽127中冷却后用由压紧轮和主轴绞盘等构成的牵引装置128牵引,经过导向辊129由卷绕装置130卷绕在卷筒上。
其次,在图13所示的制造装置131中,断续地使送出装置123扭转,送出双芯平行电缆122。经过导向辊134,在双芯平行电缆122的缝隙部114有扭转的交叉电缆基体135到达操作台136,在这里使装置暂时停止,在操作台136上通过手工操作把粘接带116粘贴在交叉电缆基体135的交叉部115上以固定交叉部115。在操作台136上对全部交叉部115粘贴了粘接带116时,再次使装置运转,在交叉部115位于操作台136上时使装置停止,粘贴粘接带116。通过重复该操作完成现有的交叉电缆111。然后,经过卷绕入口导向辊137用卷绕装置138卷绕在卷筒上(即使利用电缆盘的自动卷绕也没有问题)。
作为与本申请的发明关联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有下面的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2099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0-2099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4-171614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为了用手工操作对交叉部粘贴粘接带,则须一边使装置停止一边进行作业,操作效率非常差。另外,由于手工操作,交叉部间的间距或发生遍差,或是不正确,或粘接带发生皱纹,外观性差。而且,除了手工操作外,由于成为随着机械停止运转的共同作业,因而存在安全性能低这个问题。
交叉电缆在自动化工厂和立体仓库内等中,在非常狭小的场所穿过敷设。这时,由于以规定的间隔弯曲敷设,因而必须有能经受以小的弯曲半径弯曲的弯曲性。
而且,存在穿过时粘接带因挂住等而剥离,交叉部的固定不充分的情况。因此,不能高精度地接收信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一种能抑制交叉部间的间距偏差,高精度地接收信号,在有弯曲的场所也能敷设的交叉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为了完成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交叉电缆,以规定间隔使绝缘包覆的相互平行的两条导体交叉地形成并用于信号的非接触传输,其特征是,具有:连接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之间的连接部,以规定间隔沿上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具有使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交叉的交叉部的缝隙部,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夹住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上述连接部和上述缝隙部而形成一体的两条固定带。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交叉电缆是在上述第一方案中,上述两条导体的间隔是6~12mm,上述缝隙部的长度是20~250mm,而且上述交叉部间距是40~500mm。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交叉电缆是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方案中,上述连接部由聚乙烯构成,上述固定带由塑料带和粘接层构成。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交叉电缆的制造方法是,是以规定间隔使绝缘包覆的相互平行的两条导体交叉形成的用于信号的非接触传输的交叉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连接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之间的连接部上以规定间隔沿其长度方向形成缝隙部,在上述缝隙部的位置使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交叉,然后在整个长度方向上用两条固定带从两侧连续地夹住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上述连接部和上述缝隙部而形成一体。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交叉电缆的制造方法是在上述第四方案中,由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构成,第一工序在形成上述缝隙部后,把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卷绕在卷筒或电缆盘上;第二工序使卷绕在卷筒或电缆盘上的上述两条导体一面扭转一面送出,在上述缝隙部的位置使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交叉后,在整个长度方向上用两条固定带从两侧连续地夹住而形成一体。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交叉电缆的制造方法是在上述第四方案中,由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构成,第一工序在形成上述缝隙部后,使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一面扭转一面卷绕在卷筒或电缆盘上,再在上述缝隙部的位置使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交叉;第二工序送出卷绕在上述卷筒或电缆盘上的扭转后的上述两条导体,在整个长度方向上用两条固定带从两侧夹住而形成一体。
若使用本发明,能抑制交叉电缆的交叉部之间的间距偏差,能高精度地接收信号,即使在有弯曲的场所也能敷设。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最佳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的俯视图,图1(b)是图1(a)的1B-1B线的剖面图,图1(c)是图1(a)的1C-1C线的剖面图。
图2是形状保持带的横剖面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的制造装置的平行电缆制造装置的简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的制造装置的交叉电缆制造装置的简图。
图5是平行电缆的俯视图。
图6是交叉电缆基体的俯视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的制造装置的平行电缆制造装置的简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的制造装置的交叉电缆制造装置的简图。
图9是扭转装置的简图。
图10是同时形成多条交叉电缆的俯视图。
图11是现有的交叉电缆的俯视图。
图12是现有的交叉电缆的制造装置的平行电缆制造装置的简图。
图13是现有的交叉电缆的制造装置的交叉电缆制造装置的简图。
图中:1—交叉电缆,2—导体,3—绝缘层,5—连接部,6—缝隙部,7a、7b—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最佳的实施方式。
图1(a)是表示本发明最佳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的俯视图,图1(b)是图1(a)的1B-1B线的剖面图,图1(c)是图1(a)的1C-1C线的剖面图。
如图1(a)~图1(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1是使两条绝缘导体2以规定间隔交叉而形成的,用于信号的非接触传输的电缆。
该交叉电缆1具有:在导体2上包覆绝缘层3的两条绝缘芯线4;连接芯线之间并和绝缘层3一体化形成的连接部5;沿该连接部5的厚度方向贯通形成,同时沿长度方向以规定间隔d1形成的缝隙部(狭缝部)6;遍及全线包覆绝缘芯线4、连接部5和缝隙部6而一体化的两条固定带7a、7b。
该交叉电缆1由在缝隙部6的位置使两条绝缘芯线4交叉的交叉部8、和位于各交叉部8之间并用连接部5使两条绝缘芯线4成为平行的平行部(接合部)9构成。
两条绝缘芯线4用连接部5隔着规定间隔d2形成平行部9,缝隙部6设置成规定的长度d3,交叉部8以规定间距d4设置。缝隙部6的间隔(平行部9的长度)d1最好做成与缝隙部的长度d3大致相同。缝隙部6的间隔d1为d1=d4-d3。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最好是两条绝缘芯线4的间隔d2是6~12mm,缝隙部6的长度d3是20~250mm,交叉部8的间距d4是40~500mm,缝隙部6的间隔d1是20~250mm。这是为了高精度地接收收变化的信号电平。
绝缘层3和连接部5由聚乙烯构成。
作为固定带7a、7b,可以使用图2的形状保持带21。形状保持带21由塑料带22和在其一面上形成的粘接层23构成。作为塑料带22,可以使用例如PET带。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制成塑料带22的厚度为5~100μm,粘接层23的厚度为5~50μm的形状保持带21。
接着,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的制造装置。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的制造装置由平行电缆制造装置31和交叉电缆制造装置41构成。
图3的平行电缆制造装置31具有:平行地送出导体2的两个送出装置36;对在各导体2上包覆绝缘层3,同时用连接部5连接导体间,而且在连接部5沿长度方向以规定间隔形成缝隙部6的平行电缆33进行挤压成形的挤压机37;将各导体2引导到挤压机37的导向辊38;冷却由挤压机37形成的平行电缆33的水槽39;牵引被水槽39冷却了的平行电缆33的牵引装置40;卷绕平行电缆33的卷绕装置34;引导平行电缆33的导向辊35。
平行电缆制造装置31的构成为,在设置于最上游的送出装置36的下游侧依次设有导向辊38、挤压机37、水槽39、牵引装置40、导向辊35、卷绕装置34。
挤压机37具有用于在连接部5形成缝隙部6的缝隙部形成装置(未图示)。另外,送出装置36可以使用具有制动控制用松紧调节辊或浮动滑轮的送出装置。
牵引装置40可以使用夹送辊型、绞盘型、带搭接绞盘型、或履带式型的牵引装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夹送辊型的牵引装置40。
卷绕装置34安装有用于卷绕平行电缆33的卷筒D1或电缆盘。卷绕装置34也可以使用具有自动横动装置的卷绕装置。
另外,平行电缆制造装置31虽然没有图示,但具有用于测定正确的电缆长度的测量装置和用于检测平行电缆33缺陷的火花试验器。
交叉电缆制造装置41主要具有:作为扭转装置的电缆扭转送出装置42;用两条固定带7a、7b夹住从该电缆扭转送出装置42边扭转边送出的交叉电缆基体44而使其一体化,形成交叉电缆1的带粘接装置43;切断交叉电缆1的固定带7a、7b的带料头(固定带7a、7b的两端的剩余部)的带带料头切断装置45;卷绕形成了的交叉电缆1的卷绕装置46。
电缆扭转送出装置42安装了用平行电缆的制造装置31卷绕平行电缆的卷筒D1或电缆盘。
在设置于最上游的电缆扭转送出装置42的下游侧设有导向辊47,在其下游侧设有带粘接装置43。
带粘接装置43具有:送出固定带7a、7b的两个带送出装置48a、48b;对来自带送出装置48a、48b的固定带7a、7b进行导向的导向辊49a、49b;预热固定带7a、7b的两个预热鼓风机50a、50b;用两条固定带7a、7b夹住交叉电缆基体44并加热压接,形成交叉电缆1的加压辊51、52;对由加压辊51、52形成的交叉电缆1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53。
带送出装置48a、48b相对地设置在交叉电缆基体44的上下。带送出装置48a、48b可以使用具有制动控制用松紧调节辊或浮动滑轮的送出装置。
在带送出装置48a的下游侧设置导向辊49a,在导向辊49a下游侧设置预热鼓风机50a。同样在带送出装置48b的下游侧设置导向辊49b,在导向辊49b下游侧设置预热鼓风机50b。
导向辊49a、49b相对地设置在交叉电缆基体44的上下。同样预热鼓风机50a、50b也相对地设置在交叉电缆基体44的上下。
在预热鼓风机50a、50b的下游侧设置第一级加压辊51。在该第一级加压辊51的入口,用来自预热鼓风机50a、50b的固定带7a、7b从两侧夹住来自导向辊47的交叉电缆基体44。在第一级加压辊51的下游侧设置第二级加压辊52,在第二级加压辊52下游侧设置冷却装置53。
加压辊51、52内部装有未图示的加热器,例如,它可以用由硅橡胶等的富于弹性、耐热性的材料构成。
作为冷却装置53,可以使用两个冷却鼓风机53a、53b。冷却鼓风机53a、53b相对地设置在交叉电缆1的上下,可以从交叉电缆1的两侧进行冷却。
在带粘接装置43的下游侧设置带带料头切断装置45。带带料头切断装置45具有:切断固定带7a、7b的带料头的切断装置54;卷绕被切断装置54切断了的带带料头55a、55b的带带料头卷绕装置56a、56b;把带带料头55a、55b引导到带带料头卷绕装置56a、56b的导向辊57a、57b;牵引被切断装置54切断了带带料头55a、55b的交叉电缆1的牵引辊58。
带带料头卷绕装置56a、56b对向设置在交叉电缆1的上下。其结构是,在带带料头卷绕装置56a的入口设置导向辊57a,把来自切断装置54的带带料头55a向带带料头卷绕装置56a导向。同样,在带耳卷绕装置56b的入口设置导向辊57b。
切断装置54的支承板(未图示)可以使用MC尼龙(单体浇铸尼龙)等塑料。在切断装置54的下游侧设置牵引辊58。
在带带料头切断装置45的下游侧设置导向辊59,在导向辊59的下游侧设置卷绕装置46。在卷绕装置46上安装用于卷绕交叉电缆1的产品卷筒D2或产品电缆盘.
交叉电缆制造装置41虽然没有图示,但具有用于测定正确的电缆长度的测量装置和用于检测交叉电缆缺陷的火花试验器。
接着,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制造装置的动作一起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的制造方法。
第一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的制造方法是具有以下工序的方法,即:在两条平行的导体2上包覆绝缘层3,同时用连接部5连接导体2之间,而且在该连接部5沿其长度方向以规定间隔d1形成缝隙部6,从而形成平行电缆33(第一工序);在缝隙部6的位置一面使该平行电缆33的绝缘芯线4交叉,一面遍及平行电缆33的全线用两条固定带7a、7b从两侧夹住绝缘芯线4而使其一体化,从而形成交叉电缆(第二工序)。
首先,如图3所示,把从送出装置36送出的两条导体2通过导向辊38导入到挤压机37中。这里,用挤压机37挤压形成将绝缘层3包覆在各导体2上,并用连接部5连接各导体2之间。而且,利用挤压机37的缝隙部形成装置在连接部5上以规定间隔d1形成缝隙部6,形成图5的平行电缆33。
用挤压机37形成的平行电缆33被水槽39冷却,并用牵引装置40牵引。这时,牵引装置40的夹送辊的压力为0.1~0.3MPa,牵引速度为1~10m/min。
然后,通过导向辊35,用卷绕装置34把被牵引装置40牵引的平行电缆33卷绕在卷筒D1或电缆盘上。
运转结束后,当从卷绕装置34取出卷筒D1或电缆盘时,得到平行电缆33(第一工序)。
若得到平行电缆33,如图4所示,将卷绕了平行电缆33的卷筒D1或电缆盘安装在电缆扭转送出装置42上。然后,通过电缆扭转送出装置42的旋转一面扭转卷筒D1或电缆盘的平行电缆33一面对其进行输送,在平行电缆33的缝隙部6的位置使绝缘芯线4交叉,形成图6的交叉电缆基体44。
形成交叉电缆基体44后,使该交叉电缆基体44通过导向辊47,并导入到第一级(图4的右侧)的加压辊51。
另一方面,由带送出装置48a送出的固定带7a经过导向辊49a,用预热鼓风机50a预热。对固定带7b也同样。这里,预热温度为160~210℃。
固定带7a、7b被预热鼓风机50a、50b预热后,导入到第一级的加压辊51。第一级的加压辊51跟前的固定带7a、7b的温度定为60~90℃。
然后,用固定带7a、7b从两侧夹住交叉电缆基体44,把其导入到第一级的加压辊51中进行热压接。
用第一级的加压辊51进行热压接后,为了使交叉电缆基体44和固定带7a、7b进一步一体化,用第二级的加压辊52再次进行热压接。因此,使交叉电缆基体44和固定带7a、7b完全一体化而形成交叉电缆1。
这里,第一级的加压辊51的温度为100~170℃,第二级的加压辊52的温度为60~130℃,各加压辊51、52的压力都为0.1~0.3Pa。
形成交叉电缆1后,用冷却装置53冷却该交叉电缆1,用切断装置54切断固定带7a、7b的带料头(固定带7a、7b的两端)。
用切断装置54切断了固定带7a、7b的带料头的交叉电缆1被牵引辊58牵引,经过导向辊59,用卷绕装置46卷绕在产品卷筒D2或产品电缆盘上。
用切断装置54切断了的带带料头55a经过导向辊57a,被带带料头卷绕装置56a卷绕并回收。关于带带料头55b也是同样的。
运转结束后,当从卷绕装置46取出产品卷筒D2或产品电缆盘时,便得到图1中说明的作为产品的交叉电缆1(第二工序)。
交叉电缆1用于检测转运器和列车等移动体的位置的非接触传输。移动体设置有产生规定频率信号的振荡器和发送天线,用沿着移动体的移动路线敷设的交叉电缆1接收从该移动体发送的信号。在交叉电缆1的一端设置提取用交叉电缆1接收的信号并判定移动体位置的信号处理装置。
下面,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
第一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1在将绝缘层3包覆两条平行的导体2的同时用连接部5连接,在其连接部5形成缝隙部6,从而形成平行电缆33,一面在缝隙部6使该平行电缆33的绝缘芯线4交叉,一面遍及全线用固定带7a、7b从两侧将其夹住而形成一体。
通过在平行电缆33上形成缝隙部6,使各绝缘芯线4交叉变得容易,而且能正确保持交叉部8的间距d4。
另外,通过遍及交叉电缆1的全线用固定带7a、7b从两侧夹住而形成一体,从而在敷设时带不会剥离,能正确保持交叉部8的间距d4,能高精度地接收信号。
第一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1的两条平行的导体2的间隔d2为6~12mm,缝隙部6的长度d3为20~250mm,交叉部8的间距d4为40~500mm。
因此,在进行信号的非接触传输时,接收信号不会变得不稳定,由于能高精度地接受接收变化的信号电平,因而能高精度地检测例如作为信号发送侧的移动体的位置。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1中,绝缘层3和连接部5由聚乙烯构成,固定带7a、7b由塑料带22和粘接层23构成,由于电缆的长度方向不需要张力构件等的张力线,所以能使弯曲半径变小,而且弯曲性也高。因此,即使在自动化工厂和立体仓库等非常狭窄大场所也能很容易地敷设。
第一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的制造方法是在将绝缘层3包覆两条平行的导体2的同时用连接部5连接,在其连接部5形成缝隙部6,从而形成平行电缆33,一面在缝隙部6使该平行电缆33的绝缘芯线4交叉,一面遍及其全线用固定带7a、7b从两侧夹住而一体化的方法。
由于遍及交叉电缆1的全线用两条固定带7a、7b从两侧夹住而一体化,因而能使用手工操作进行的粘接带的粘贴作业联机机械化,作业效率非常好,而且安全性能高。
再有,以前手工操作所发生的交叉部8的间距d4的偏差和粘接带的皱纹等外观的弊端没有了,能保持正确的交叉部的间距d4,而且外观也良好。
另外,若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的制造装置,能很容易地实施第一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的制造方法。
接着,说明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的制造装置基本上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由平行电缆制造装置71和交叉电缆制造装置81构成。
图7的平行电缆制造装置71在图3的平行电缆制造装置31中,把卷绕装置34变为电缆扭转卷绕装置72。
图8的交叉电缆制造装置81在图4的交叉电缆制造装置41中,把电缆扭转送出装置42变为送出装置82。
第二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的制造方法,首先,用和图3同样的方法形成平行电缆33,把该平行电缆33导入到导向辊73。然后,用电缆扭转卷绕装置72扭转来自导向辊73的平行电缆33,一面形成交叉电缆基体44一面卷绕在卷筒D3或电缆盘上(第一工序)。
若得到交叉电缆基体44,在图8的送出装置82上安装卷绕了交叉电缆基体44的卷筒D3或电缆盘。然后,从送出装置82送出交叉电缆基体44,通过导向辊83,导入到带粘接装置43。然后,和上述的方法同样进行,得到交叉电缆1(第二工序)。
上述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1也可以通过在图3的平行电缆制造装置31和图8的交叉电缆制造装置81上增加图9的扭转装置91来制造。
图9的扭转装置91依次具有电缆扭转送出装置92、导向辊94和卷绕装置93。
用图3的平行电缆制造装置31得到平行电缆33后,在图9的电缆扭转送出装置92上安装卷绕了平行电缆33的卷筒D1或电缆盘。然后,从电缆扭转送出装置92一面扭转一面抽出平行电缆33,形成交叉电缆基体44,用卷绕装置93卷绕在卷筒D3或电缆盘上。
然后,在图8的送出装置82上安装卷绕了该交叉电缆基体44的第二卷筒D3或第二电缆盘,和上述的方法同样地得到交叉电缆1。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1的变形例,也可以是图10所示的交叉电缆100。交叉电缆100同时形成多条(图10是两条)交叉电缆1,在各交叉电缆1之间加上缝制孔101。
交叉电缆100的制造方法是准备多个图4或图8的电缆送出装置(电缆扭转送出装置42或送出装置82),并从各电缆送出装置同时送出电缆(平行电缆33或交叉电缆基体44)。这时,也可以并行送出,使送出的各电缆的交叉部成为相同的位置。
这里,为了容易分离各交叉电缆1,既可以在各交叉电缆1之间加上缝制孔101,也可以在制造交叉电缆100时切断各交叉电缆1,将各交叉电缆1分开卷绕在多个卷绕装置46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带7a、7b使用了由塑料带22和粘接层23构成的形状保持带21,但不限定于此,既可以使用由聚乙烯等构成的热熔粘接带,也可以使用在由聚乙烯等构成的带材料的一面涂敷以橡胶、聚异丁烯丙烯树脂等的合成树脂等作为主剂的感压型粘接剂的粘接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是将平行电缆33或交叉电缆1卷绕在卷筒或电缆盘上,但也可以是卷筒卷、电缆盘的自动卷、或捆成束的任一种。
再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用带料头切断装置45切断固定带7a、7b的料头,但在固定带7a、7b不需要切断料头的场合,也可以不要带料头切断装置4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具有缝隙部形成装置的挤压机37,但也可以使用没有缝隙部形成装置的挤压机37,也可以将缝隙部形成装置设置在挤压机37的出口或冷却装置的出口。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用预热鼓风机50a、50b预热固定带7a、7b,但也可以用加热器预热。
上述实施方式的交叉电缆1在应用于自动化工厂和立体仓库等的场合,也可以沿着位置检测的转运器等的移动体的移动路径和转运器的导轨敷设在壁面、顶棚或地面等上。在应用于列车等的场合,也可以沿着列车行驶的导轨敷设。

Claims (6)

1.一种交叉电缆,以规定间隔使绝缘包覆的相互平行的两条导体交叉地形成并用于信号的非接触传输,其特征是,具有:
连接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之间的连接部,以规定间隔沿上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具有使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交叉的交叉部的缝隙部,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夹住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上述连接部和上述缝隙部而形成一体的两条固定带。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交叉电缆,其特征是,
上述两条导体的间隔是6~12mm,上述缝隙部的长度是20~250mm,而且上述交叉部间距是40~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交叉电缆,其特征是,
上述连接部由聚乙烯构成,上述固定带由塑料带和粘接层构成。
4.一种交叉电缆的制造方法,是以规定间隔使绝缘包覆的相互平行的两条导体交叉形成的用于信号的非接触传输的交叉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在连接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之间的连接部上以规定间隔沿其长度方向形成缝隙部,在上述缝隙部的位置使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交叉,然后在整个长度方向上用两条固定带从两侧连续地夹住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上述连接部和上述缝隙部而形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交叉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由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构成,第一工序在形成上述缝隙部后,把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卷绕在卷筒或电缆盘上;第二工序使卷绕在卷筒或电缆盘上的上述两条导体一面扭转一面送出,在上述缝隙部的位置使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交叉后,在整个长度方向上用两条固定带从两侧连续地夹住而形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交叉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由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构成,第一工序在形成上述缝隙部后,使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一面扭转一面卷绕在卷筒或电缆盘上,再在上述缝隙部的位置使绝缘包覆的上述两条导体交叉;第二工序送出卷绕在上述卷筒或电缆盘上的扭转后的上述两条导体,在整个长度方向上用两条固定带从两侧夹住而形成一体。
CNA200810215159XA 2007-09-06 2008-09-03 交叉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3831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31475 2007-09-06
JP2007231475A JP5003364B2 (ja) 2007-09-06 2007-09-06 交差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3199A true CN101383199A (zh) 2009-03-11

Family

ID=40462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215159XA Pending CN101383199A (zh) 2007-09-06 2008-09-03 交叉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003364B2 (zh)
CN (1) CN10138319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12150A (ja) * 2009-03-11 2010-09-24 Hitachi Cable Ltd 交差ケーブル
JP2010218737A (ja) * 2009-03-13 2010-09-30 Hitachi Cable Ltd 交差ケーブル
JP2010231947A (ja) * 2009-03-26 2010-10-14 Hitachi Cable Ltd 交差ケーブル
CN102930923A (zh) * 2011-08-11 2013-02-13 三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缆线、电力转换装置及电动刮胡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3728B (zh) * 2021-08-23 2023-11-17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快速安装用线束及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44911A (en) * 1976-05-28 1977-12-02 Japanese National Railways<Jnr> Manufacture for crossing induction wire
JPH10209925A (ja) * 1997-01-17 1998-08-07 Fujikura Ltd 交差誘導線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209926A (ja) * 1997-01-17 1998-08-07 Fujikura Ltd 交差誘導線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12150A (ja) * 2009-03-11 2010-09-24 Hitachi Cable Ltd 交差ケーブル
JP2010218737A (ja) * 2009-03-13 2010-09-30 Hitachi Cable Ltd 交差ケーブル
JP2010231947A (ja) * 2009-03-26 2010-10-14 Hitachi Cable Ltd 交差ケーブル
CN102930923A (zh) * 2011-08-11 2013-02-13 三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缆线、电力转换装置及电动刮胡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64665A (ja) 2009-03-26
JP5003364B2 (ja) 2012-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3199A (zh) 交叉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EP3434463B1 (en) Continuous prod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glass fiber reinforced belt polyethylene composite pipe
US4443277A (en) Method of making a telecommunications cable from a shaped planar array of conductors
CN105427948A (zh) 骨架式光电复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US9242419B2 (en) Divided conduit extrusion die and method
JP3070560B2 (ja) 自己支持型光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CN212783541U (zh) 贴胶装置及卷绕设备
CN103660455A (zh) 一种宽幅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和设备
US9819160B2 (en) Continuous conduit with pre-installed innerducts
US20150276096A1 (en) Microduct for blown cable
JP2943346B2 (ja) 線材の布設方法
CN204847560U (zh) 用于卷绕粘性材料制的带材的卷绕装置
CN201913856U (zh) 一种纤维覆膜带的生产设备
JP2991202B1 (ja) 自己支持型光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CN203494743U (zh) 一种拼接遮蔽膜
CN219341178U (zh) 一种锂带覆膜收卷装置
RU2550144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кончательног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длинномерного гибкого печатного кабеля
US20230053050A1 (en) Electric surfac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a laying device for a heating cable of the electric surfac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CN201913855U (zh) 一种纤维覆膜的生产设备
JP2000322945A (ja) 自己支持型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055802B2 (ja) 光通信ケ−ブルの製造方法
JPH10209926A (ja) 交差誘導線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A1149590A (en) Laying optical waveguides and electrical conductors onto a support filament
JP3014150B2 (ja) 繊維複合雨樋の製造方法
FI70336C (fi) Anordning foer framstaellning av plana ledarsats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