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6087A - 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66087A CN101366087A CNA2007800021379A CN200780002137A CN101366087A CN 101366087 A CN101366087 A CN 101366087A CN A2007800021379 A CNA2007800021379 A CN A2007800021379A CN 200780002137 A CN200780002137 A CN 200780002137A CN 101366087 A CN101366087 A CN 1013660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
- dish
- turntable
- arm
- elas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1—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Landscapes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防止盘(5)受伤并且进一步实现薄型化的盘装置,具备:转台(21),其被旋转驱动并载置盘;夹钳(4),其在与转台之间能够夹持盘并使盘能够旋转、在夹持盘一侧的相反侧具有钩部(41);载入机构(13),其将盘送入转台和夹钳之间的;夹臂(3),其具有夹钳保持部(31A)和臂部(31、32),夹钳保持部(31A)由爪部(31a)在有间隙的状态下卡合于钩部而将夹钳保持为能够旋转,臂部(31、32)以从夹钳保持部离开的位置的转动轴为中心能够转动;以及夹钳限制部件(6),其具有弹性部,弹性部能够与向退避位置(4B)移动的夹钳的所述相反侧且从臂部的转动轴离开的一侧的一部分抵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盘状的记录介质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再生的盘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搭载了进行CD(压缩盘)或DVD(数字化视频盘)等盘状记录介质(以下称为盘)的记录以及再生的盘装置的商品正在推进多样化,由于与其他的装置复合,所以要求装置的小型化以及薄型化。
以下对于现有的盘装置进行说明。
作为现有的盘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76362号公报)所示的装置。结合图12A以及图12B说明这样的现有的盘装置。
图12A是表示现有的盘装置的盘载入中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12B是表示现有的盘装置的盘装载完成时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如图12A所示,现有的盘装置具有:支承基板90;能够将盘91送入到支承基板90的上方的载入托盘95;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支承基板90上的转台94;一端部安装于支承基板90的端部的转动轴93a且以转动轴93a为支点能够转动的夹臂93;安装在夹臂93的另一端部且通过夹臂93的转动而与被载入托盘95送入到支承基板90的上方的盘91接触,能够将盘91夹到转台94上的夹钳92;对盘91进行信息的读取以及写入的光拾取器(未图示)。
说明以上这样构成的盘装置的盘夹持动作。
首先,将盘91载置在载入托盘95上,通过95移动,盘91被引导通过转台94合夹钳92之间,如图12A所示,被送入到转台94的上方。之后,盘91下降到转台94上,与此同时,夹臂93转动,夹钳92下降到盘91上。通过该动作,盘91如图12B所示,被夹钳92夹住而能够与转台94一体转动。
在所述现有的盘装置中,在向转台94安装完盘91之后,在盘91的旋转中,为了不使夹持盘91的夹钳92和夹臂93接触,考虑了部件尺寸的偏差以及振动,在夹钳92和夹臂93之间,在盘91的径向(图12A的左右方向)以及与其正交的旋转轴方向(图12A的上下方向)上设有足够的间隙(游隙)。
因此,在夹钳92没有夹持盘91时,例如在盘载入中,夹钳92由于自重而下垂,在下垂到夹臂93的状态下被常态保持。即,夹钳92被保持在如下的状态下:按照与夹臂93之间设定的所述旋转轴方向的间隙量接近于被载入的盘91。
因此,为了防止在盘载入时盘91与夹钳92接触而对盘91造成损伤,需要考虑与夹钳92的所述旋转轴方向的间隙量来设定支承夹钳92的夹臂93的所述旋转轴方向的位置。即,需要配置夹臂93,以使夹臂93和被载入的盘91分开的距离大于所述间隙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所述问题,提供一种在防止盘受损伤的同时,实现装置的进一步的薄型化的盘装置。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的课题,本发明如下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盘装置,其具备:
转台,其配置在框体的内部,被主轴电动机驱动旋转,并且能够载置盘;
夹钳,其构成为在与所述转台之间能够夹持所述盘并使所述盘能够旋转,并且在夹持所述盘一侧的相反侧具有钩部;
载入机构,其将从所述框体的外部插入的所述盘送入所述转台和所述夹钳之间;
夹臂,其具有夹钳保持部和臂部,所述夹钳保持部具有在所述夹钳的厚度方向具有间隙的状态下卡合于所述夹钳的所述钩部的爪部,并且所述夹钳保持部将所述夹钳保持为能够旋转,所述臂部从所述夹钳保持部延伸,并被设置成能够以处于离开所述夹钳保持部的位置上的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通过所述臂部的转动,使所述夹钳在可按压盘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可按压盘位置是能够将所述盘按压在所述转台上的位置,所述退避位置是从所述可按压盘位置向远离所述转台的一侧离开的位置;
夹钳限制部件,其具有弹性部,该弹性部能够与向所述退避位置移动的所述夹钳的、夹持所述盘一侧的相反侧且从所述臂部的转动轴离开的一侧的一部分抵接,
在通过所述夹臂的所述臂部的转动而向所述退避位置移动的所述夹钳的所述一部分抵接于所述夹钳限制部件的所述弹性部时,以位于该抵接了的夹钳的所述一部分附近的所述钩部与所述夹臂的所述夹钳保持部的所述爪部的抵接部为支点,所述夹钳的接近所述臂部的转动轴的一侧向远离所述转台的方向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第一方式记载的盘装置,其中,所述夹钳限制部件的所述弹性部形成为相对于通过所述夹钳的旋转中心并且与所述臂部的转动轴正交的平面大致对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提供第二方式记载的盘装置,其中,所述夹钳限制部件的所述弹性部由在接近所述臂部的转动轴的方向上分别延伸的多个弹性爪构成,
邻接的所述各个弹性爪在从不与所述夹钳抵接的所述臂部的转动轴离开的一侧的部分被连结而形成一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提供第二方式记载的盘装置,其中,所述夹钳限制部件由在中央部设有开口的板簧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提供第四方式记载的盘装置,其中,所述夹臂的所述臂部的一部分或全部由弹性体构成,
该弹性体的弹性系数比所述夹钳限制部件的所述弹性部的弹性系数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在移动到退避位置的所述一部分抵接于所述夹钳限制部件的所述弹性部时,以位于该抵接了的夹钳的所述一部分附近的钩部与夹臂的夹钳保持部的爪部之间的抵接部为支点,夹钳的接近所述臂部的转动轴的一侧向远离转台的方向转动。由此,以最接近转台的部分被举起的方式使夹钳相对于转台倾斜,能够消除夹臂和夹钳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将载入中的盘和夹钳之间的间隙扩大该消除了的间隙的量。另外,本盘装置构成为夹钳限制部件在其弹性部抵接于夹钳的一部分。由此,在该弹性部的可动范围内能够吸收夹臂的转动位置的偏差,并且能够可靠地使夹钳相对于夹臂倾斜来限制位置。另外,本盘装置利用夹钳限制部件的弹性部的施力使夹钳相对于夹臂倾斜,从而能够消除夹臂和夹钳之间的间隙。由此,即使在盘装置上施加振动等,也能够稳定地保证所述间隙,可以按夹钳和夹臂间的间隙量与振动等带来的姿势的偏差量的尺寸,使盘装置薄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盘装置,夹钳限制部件的弹性部形成为相对于通过夹钳的旋转中心并且与所述臂部的转动轴正交的平面大致对称。由此,通过在多个部位按压夹钳,使夹钳相对于在转台上载置的盘的面产生倾斜的力矩,由于作为由各负载产生的力矩的差值产生,所以相比于用一个部位对夹钳的一部分进行按压时,可以较小地抑制夹钳的所述倾斜。因此,扩大载入中的盘和夹钳的间隙,可以防止盘受伤。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盘装置,夹钳限制部件通过多个弹性爪在与夹钳的多个抵接点抵接,并且邻接的各个弹性爪之间在不与所述夹钳抵接的部分被连结而形成一体,因此,夹钳限制部件侧的全部所述抵接点几乎联动变位。因此,即使在部件加工时或组装时的处理等而在部件整体上产生若干变形,在多个抵接点间也不会产生极端的阶梯差从而在对夹钳的按压力上产生大的差,能够抑制夹钳的所述倾斜变大使盘和夹钳的间隙减小的情况。因此,能够防止盘受伤。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盘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以及加工实现第三方式的夹钳限制部件,能够防止盘受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盘装置,作为夹钳限制部件的弹性体的弹性系数被设定得远远小于夹臂的弹性体部分的弹性系数,因此,在夹钳位于退避位置时夹臂不会因夹钳限制部件上产生的弹簧负载而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夹钳和盘之间的间隙不会减小,防止盘受伤。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说明和其他目的的特征,从下述基于附图的优选实施方式有关的如下说明中可以明确。在该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装置的卸下;了盖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装置的卸下了盖体和夹杆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装置的夹板和夹钳组装后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4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装置的夹板和夹钳组装后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装置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装置的盘未插入时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
图6B是图6A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装置的盘载入中(盘水平搬送时)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
图7B是图7A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装置的盘载入中(盘下降时)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
图8B是图8A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装置的盘装载完成时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
图9B是图9A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装置的、使支承基板在下方而施加落下冲击时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装置的、使盖体在下方而施加落下冲击时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12A是表示现有的盘装置的盘载入中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12B是表示现有的盘装置的盘装载完成时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继续说明本发明之前,对于附图中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符号。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参考附图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9A以及图9B,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装置1的结构以及动作。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装置1的整体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卸下了盘装置1具备的盖体12的状态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卸下了盘装置1具备的盖体12以及夹杆32的状态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A是表示盘装置1具备的夹钳4和夹板31组装后的结构的俯视图。图4B是其剖面图。图5是表示盘装置1的夹钳4的周边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6A是表示盘装置1的插入盘5之前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图6B是图6A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7A是表示盘装置1的盘5水平搬送中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图7B是图7A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8A是表示盘装置1的在转台22上载置盘5之前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图8B是图8A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9A是表示盘装置1的盘5的装载完成了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图9B是图9A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首先,对于盘装置1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装置1在由支承基板11和以覆盖支承基板11的上部的方式设置的盖体12形成的框体100的内部载入CD或DVD等盘装记录介质(以下称为盘)5,通过安装用于进行盘5的信息记录以及再生的各部件以及装置而构成。在由支承基板11和盖体12构成的框体100的一个侧面,形成有用于插入以及排出盘5的盘插入口15。
在框体100的内部设有:转台21,其通过主轴电动机2驱动旋转,并且载置盘5;夹钳4,其构成为在与转台21之间将盘5夹持成可以旋转;载入机构13,其将通过盘插入口15而从框体100的外部插入到所述内部的盘5送入到转台21和夹钳4之间;夹臂3,其在盘送入方向X上延伸,用盘送入方向X的下游侧的端部将夹钳4保持成能够旋转,并且夹臂3被设置成能够在盘送入方向X上游侧以沿与盘送入方向X正交的宽度方向Y延伸的转动轴(连结轴32a、32a的直线)为中心能够进行转动;光拾取器7,其对盘5进行信息的读取以及写入。
另外,在盖体12上,如图1所示,在其中央部设有开口部14,在该开口部14的周围的盘送入方向X的下游侧(从夹臂3的转动轴离开的一侧),安装有夹钳4的、限制与盘送入方向X以及宽度方向Y正交的旋转轴方向Z的移动的、作为夹钳限制部件一例的夹簧6。
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盘装置1的各部件以及装置的结构。
转台21由构成主轴电动机2的转子构成。主轴电动机2由转子、求心环22、旋转体23、磁铁24、轴承25、磁芯26、线圈27构成。转子、即转台21形成为心下方(支承基板11侧)开口的杯形状,构成在其上表面(盖体12侧)载置盘5的转台面21a,在上表面中央部具有向上方突出的上部圆筒状部。求心环22安装在转台21的、上部圆筒状部的外周以及转台面21a的上部圆筒状部的附近部分,保持盘5的中心孔进行求心。旋转体23形成为棒状,将上端部一体地保持转台21的上部圆筒状部的内周侧。磁铁24形成为环状,设置在转台21的下部圆筒状部的内周面。轴乘形成为圆筒形状,被一体地设置于支承基板11,通过其内周面旋转自如地保持旋转体23的下端部。磁芯26被固定于轴承25的外周面,使得与磁铁24的内周面相对。线圈27被卷绕在磁芯26的周围。主轴电动机2构成为通过向线圈27施加电流,在磁铁24和磁芯26之间产生电磁力,利用该电磁力通过轴承25使与一体构成在支承基板上的磁芯26相对的磁铁24旋转,从而使转台21旋转。
载入机构13具备滚子13a以及驱动机构13b,其中所述滚子13由橡胶滚子和贯穿该橡胶滚子的内空部的滚子轴构成,所述橡胶滚子其在盘插入口15的附近在宽度方向Y延伸配置,由大致呈圆筒形状的弹性体形成;所述驱动机构13b配置于沿支承基板11的盘送入方向X延伸的一侧面侧,可以使滚子13a以所述滚子轴为中心向正反方向旋转,并且可以使滚子13a向旋转轴方向Z移动。
滚子13a如图3所示,形成为随着从宽度方向Y的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直径变大。另外,利用在支承基板11上安装的螺旋缠绕状的弹簧等弹性部件(未图示),一直朝向盖体12向旋转轴方向Z(图1中上方)对滚子13a施加作用力。由此,构成为能够在滚子13a和夹臂3具备的盘引导件34(参考图6A)之间夹持通过盘插入口15插入的盘5。
载入机构13在盘5抵接于滚子13a和夹臂3之间,且在盘插入口15附近设置的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到盘5的存在时,通过驱动驱动机构13b使滚子13a向正方向旋转,将盘5送入到夹钳4和主轴电动机2之间。另外,载入机构13在将盘5载置在转台21上时,为了不妨碍盘5的旋转而构成为使滚子13a从盘5离开并退避。另外,载入机构13通过与所述送入时相反的动作,可以将盘5搬出。即,载入机构13通过驱动驱动机构13b,使退避了的滚子13a移动,举起载置在转台21上的盘5,在滚子13a和盘引导件34之间夹持盘5,通过在该状态下使滚子13a向反方向旋转,搬出盘5。
夹臂3具备在宽度方向X延伸的板状部件即夹杆32以及夹板31,该夹板31在盘送入方向X延伸,将盘送入方向X的上游侧的端部一体安装在夹杆32的中央部。夹板31构成在盘送入方向X的下游侧的端部能够旋转地保持夹钳4的夹钳保持部31A。
夹杆32如图2所示,通过将在盘送入方向X的上游侧的两端部设置的轴32a、32a分别插入支承基板11的轴承孔11a、11b,从而能够以连结轴32a、32a(与宽度方向Y平行)的直线为中心轴进行转动。由于在夹杆32上一体安装夹板31,所以通过夹杆32的转动,夹板31也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该夹板31和夹杆32构成夹臂3的臂部。
另外,在夹杆32的与支承基板11相对侧的面上,设有与滚子13a协动而能够对从盘插入口15插入的盘5进行夹持的盘引导件34(参考图6A)。盘引导件34在与滚子13a之间夹持的盘5在滚子13a的旋转作用下被送入到夹钳4和转台21之间时,盘引导件34形成为能够引导的形状,以使盘5的姿势形成为与盘送入方向X平行。另外,盘引导件34由树脂等弹性体形成,从而不会对盘5的记录面造成损伤。而且,夹杆32优选具有一定程度的高的刚性,使得容易安装盘引导件34,并且即使施加滚子13a的按压力也不会变形。
在夹板31的盘送入方向X的下游侧配置的夹钳保持部31A上,在后述的夹钳4的多个钩部41,形成有分别卡合而将夹钳4保持为能够旋转的多个爪部31a。多个钩部41和多个爪部31a分别在考虑了部件的尺寸偏差的情况下,以在夹钳4的厚度方向以及径向上具有游隙(间隙)的状态相卡合。
多个爪部31a形成为在夹板31的厚度方向立下,向远离点33的方向突出,其中点33位于在安装夹钳4时通过夹钳4旋转中心的旋转轴51的延长线上。
另外,多个爪部31a如图4A所示,被配置成相对于点33为非点对称。具体地说,多个爪部31a在抵接于夹簧6的一侧(图4A中上侧),比在未抵接于夹簧6的一侧(图4A中下侧)以及后述的夹簧6的多个弹性爪61a(参考图5),设置面积大,且设置部位数量多。在图4A中,表示了将没有抵接于夹簧6一侧的多个爪部31a中的每一个的面积增大,增大设置面积的例子。即,抵接于夹簧6的一侧的每一个爪部31a的面积形成为大于没有抵接于夹簧6的一侧的每一个爪部31a的宽度,且大于夹簧6的弹性爪61a的每一个的宽度。而且,所谓所述的“面积”是指位于XY平面上的面的面积。
夹板31如前所述在由夹钳保持部31A的多个爪部31a保持了夹钳4的状态下与夹杆32的转动联动转动,由此,能够使夹钳4在如下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其一是从转台21向旋转轴方向Z离开盘5的厚度量的可按压盘位置4A(参考图9A以及图9B);其二是比可按压盘位置4A更向远离转台21的一侧离开的退避位置4B(参考图6A以及图6B)。
另外,夹板31由板簧构成,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在使夹钳4向可按压盘位置4A移动,并将盘5按压在转台21上时,夹板31弯曲,可以对盘5施加复原弯曲的负载。利用该负载,夹板31可以按压盘5,使得盘5不会相对于转台21滑脱。作为夹板31的材质,可以举出例如不锈钢或磷青铜等具有弹性的金属板。
夹钳4大致形成为圆盘形状,为了不对盘5的记录面造成伤害而由树脂等弹性部件形成。作为夹钳4的材质,可以举出例如POM等滑动性优越的树脂材料。在夹钳4的夹板31的安装侧的中央部,形成有以半球形状突出的枢轴部42。另外,在枢轴部42和外周部43之间形成有多个钩部41。多个钩部41被配置成分别到夹钳4的旋转轴5为止的距离是相同的距离。另外,多个钩部41形成为分别在夹钳4的厚度方向立起并向朝向旋转轴51的方向突出。多个钩部41的从盘接触面44(参考图4B)计算的厚度方向的高度形成为比从盘接触面44到枢轴部42的顶部为止的高度低。因此,在将盘5载置在转台21上时,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仅枢轴部42抵接于夹板31,即使夹钳4与盘5的旋转联动而旋转,也不会妨碍该夹钳4的旋转。
另外,如前所述,考虑部件的尺寸偏差,夹钳4的钩部41和夹板31的爪部31a具有足够的间隙而构成。因此,例如在图2的状态下,夹钳4在其自重的作用下从夹板31垂下所述夹钳4的厚度方向的间隙量,从而被支承在夹板31上。
夹簧6如图5所示,由薄的板金构成,作为板簧起作用,在其中央部设有开口6a。作为夹簧6的材质,可以举出例如不锈钢或磷青铜等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夹着夹簧6的开口6a而配置在盘送入方向X的上游侧的弹性部61向盖体12的开口部14突出,夹簧6从盘5的相反侧能够抵接于夹钳4的盘搬送方向X的下游侧的一部分,夹着开口6a而配置在盘送入方向X的下游侧的安装部62由螺钉63固定在盖体12的开口部14的周围的盘搬送方向X的下游侧且框体100的外侧。
弹性部61具有在盘插入方向X上延伸形成的多个(在此为两个)弹性爪61a,使得可以抵接于比夹钳4的旋转轴51更靠盘送入方向X的下游侧的一部分。多个弹性爪61a形成为相对于通过夹钳4的旋转轴51的盘送入方向X的平面呈大致对称。另外,多个弹性爪61a在不与夹钳4抵接的盘插入方向X的下游侧的部分相互连结。通过如此构成弹性部61,多个弹性爪61a和夹钳4的抵接点大致联动变位,所以即使在部件的加工时或者组装时的处理等在部件整体上产生稍许的变形,也可以抑制在多个抵接点间产生极端的阶梯差而在对夹钳4的按压力上产生较大的差。因此,可以防止在夹钳4较大倾斜的状态下由于盘5接触而造成盘5受伤的情况。另外,弹性部61由于夹着开口6a与安装部62邻接,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对夹钳4的按压力的差的产生,可以进一步防止盘5受伤。
另外,在上述中,多个弹性爪61a是相对于通过夹钳4的旋转轴51的盘送入方向X的平面形成为“大致对称”的部件,这是在考虑了以下情况之后做出的,即,夹钳4是被保持在能够转动地构成的夹臂3的夹板31上的部件,由于夹簧6是安装在盖体12上的部件所以产生尺寸误差等,难以形成为完全的对称。
另一方面,由于盘装置1整体的部件尺寸的偏差等,盘未插入时的夹钳4的旋转轴方向Z的高度位置通常具有偏差。因此,本实施方式6的夹簧6为了在其高度位置的偏差的范围内,使得夹簧6总是相对于夹钳4抵接并可以施加限制力,对设置高度以及弹性系数进行设定。另外,夹簧6的弹性系数被设定得远远小于由板簧构成的夹板31的弹性系数。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夹簧6整体由板簧构成,但还可以由线簧构成。另外,安装部62和弹性部61还可以由不同的材质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夹臂3的臂部由夹板31和夹杆32这两个部件构成,但也可以将夹板31和夹杆32构成为一体,由一个部件构成该臂部。此时,由板簧等弹性体构成该臂部的一部分或全部,使得通过夹钳4对盘5进行按压以使盘5相对于转台21不会滑脱。
接着,结合图6A以及图6B说明盘5未插入时的状态的盘装置1中夹簧6的功能。
在盘5未插入时的状态下,夹簧6大体起到两个功能。
首先,夹簧6的第一功能是消除夹钳4和夹板31之间设置的旋转轴方向Z的游隙(间隙),相比现有技术扩大盘5和夹钳4的间隙。
在盘5的非载入时(搬出时),通过载入机构13的驱动,夹杆32以及夹板31向离开转台21的方向转动,被保持在夹板31上的夹钳4移动到图6A以及图6所示的退避位置时,在其移动的中途,首先,夹簧6的弹性爪61a抵接于夹钳4的盘送入方向X的下游侧的一部分。当在该状态下夹杆32以及夹板31进一步向离开转台21的方向转动时,作为板簧的夹簧6保持与夹钳4的所述一部分抵接的状态不变进行变形,以举起弹性爪61a。夹簧6在由于该变形而产生的弹簧负载的作用下,将夹钳4的所述一部分按压向接近转台21的一侧。由此,以夹钳4的位于盘送入方向X的下游侧的钩部41的卡合部41a和夹板31的夹钳保持部31A的爪部31a之间的抵接部为支点,作用有力矩。由此,夹钳4的盘送入方向X的下游侧被按压向接近转台21一侧,同时,盘送入方向X的上游侧(盘插入口15侧)被按压向离开转台21的方向,夹钳4的盘送入方向X的上游侧的一部分抵接于夹板31。由此,夹钳4在图6A以及图6B所示的姿势下被定位在退避位置4B。此时夹钳4和夹板31之间的旋转轴方向Z的间隙(游隙)消失。
因此,成为与转台21最近部分的夹钳4的盘送入方向X的上游侧(盘插入口15侧)在比没有设置夹簧6的现有的装置更远离转台21的位置被支承。由此,由于夹钳4和转台21的间隙扩大,所以在盘载入时确保盘5的送入路径。在此,夹簧6的弹性系数如前所述被设定得远远小于夹板31的弹性系数,因此夹板31不会因为夹钳4位于退避位置4B时在夹簧6上产生的弹簧负载而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夹钳4和转台21的间隙不会减小,即,由于夹钳4和盘5的间隙不会减小,所以防止盘5受伤。而且,相对于此,在夹簧6的弹性系数与夹板31的弹性系数相同或比夹板31的弹性系数大时,夹簧6即使在夹杆32以及夹板31的转动的作用下与夹钳4抵接,也不会发生弹性变形,夹钳4在该抵接位置被定位。因此,夹钳4和转台21的间隙比没有夹簧6的现有机构的扩大,但与所述现有结构相比变窄。
其次,作为夹簧6的第二作用,具有抑制夹钳4的宽度方向Y的倾斜,比现有技术相比进一步扩大盘5和夹钳4的间隙的功能。
夹簧6的弹性爪61a如前所述,形成为相对于通过夹钳4的旋转轴51的盘送入方向X的平面对称(参考图5),并形成为在夹钳4的盘送入方向X的下游侧在宽度方向Y均等抵接。另外,夹板31的多个爪部31a如前所述,夹钳4抵接于夹簧6的一侧(盘送入方向X的下游侧)相比于夹钳4没有抵接于夹簧6的一侧(盘送入方向X的上游侧)以及夹簧6的弹性爪61a,设置面积大且设置部位数多(参考图4A)。
根据所述结构,首先,利用在宽度方向X上分开的两处弹性爪61a按压夹钳4的盘送入方向X的下游侧的一部分,由此产生夹钳4的宽度方向Y的倾斜的力矩作为在两点的负载产生的力矩的差值产生。由此,与通过一个部位按压夹钳4的所述一部分时相比,能够将该力矩抑制得很小。
另外,由于形成确保较大的、对夹簧6的弹性爪61a产生的弹簧负载进行承受的夹板31的爪部31a的面积,因此,夹钳4在盘送入方向X的下游侧,与夹钳4的相位无关地使一处的钩部41的卡合部41a的整体的平面或在宽度方向Y上分开的两处的钩部41的卡合部41a抵接于爪部31a,可以使其沿着爪31a的构成面。因此,夹钳4通过相对于夹板31向宽度方向Y倾斜,可以防止夹钳4的宽度方向Y的一方的外周侧向靠近转台21的一侧移动。另外,防止盘5和夹钳4的间隙减小,可以抑制盘受伤。
进而,如图5所示,夹簧6形成为两处的弹性爪61a从大致长椭圆的环形状向盖体12的开口部14突出的结构。换言之,弹性爪61a构成为向靠近夹杆32的转动轴的方向突出。由此,即使在部件的加工时或组装时的处理等在部件整体上产生若干变形,由于两处的弹性爪61a几乎联动变位,所以也不会出现在邻接的弹性爪61a之间产生极端的阶梯差而在向夹钳4的按压力上产生大的差从而夹钳4的宽度方向Y的倾斜变大的情况。因此,防止盘5受伤。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盘装置1的盘载入动作。在此,以将支承基板11朝下来配置的情况说明盘装置1。
首先,参考图7A以及图7B,从盘载入开始对盘5的水平搬送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盘5从插入口15插入,抵接于夹杆32的盘引导件34和滚子13a之间。在盘插入口15附近设置的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到盘5的存在时,驱动载入机构13的驱动机构13b,滚子13a向正方向旋转。通过该滚子13a的正方向的旋转,盘5被夹入到在夹杆32上安装的盘引导件34和滚子13a之间,由盘引导件34控制姿势,同时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被水平搬送到夹钳4和转台21之间。
此时,由于夹杆32不进行转动动作,所以夹钳4和夹簧6处于和盘5未插入时相同的状态。即,夹钳4在安装于夹杆32上的夹板31的作用下,将盘送入方向X的上游侧举起向离开转台21的方向,在夹钳4的宽度方向Y的倾斜得到抑制的状态下,被保持在比现有技术更远离转台21的退避位置4B。由此,确保夹钳4和转台21的间隙。
而且,所述盘载入中,一般从滚子13a等驱动系统(未图示)产生的振动传到盘装置1的整体,作为较轻部件的夹钳4在与保持夹钳4的夹板31之间的游隙(间隙)的范围振动,有时盘5和夹钳4的间隙变窄。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盘装置1,由于夹簧6相对于夹板31对夹钳4施力,所以排除间隙(游隙),抑制由所述振动引起的盘5和夹钳4的间隙的减小。
接着,参考图8A以及图8B,对将盘5载置向转台21上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盘5在夹钳4和转台21之间被水平搬送到盘5的中心和转台21的旋转轴51一致的位置时,夹杆32以及夹板31转动,被保持在夹板31上的夹钳4开始从退避位置4B移动到可按压盘位置4A。此时,安装在夹杆32上的盘引导件34伴随着夹杆32的转动倾斜,被夹持在滚子13a和盘引导件34之间的盘5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向靠近转台21的方向移动。
在此,夹钳4通过向靠近转台21的方向移动,解除与夹簧6的抵接状态,被保持在因自重而相对于夹板31垂下的状态。另外,夹钳4在从退避位置4B向可按压盘位置4A移动的中途,虽然抵接于盘5,当此时,盘5和夹钳4一起不会向盘送入方向X以及宽度方向Y移动。因此,不会出现夹钳4擦伤盘5的面而对盘5造成伤害的情况。
接着,参考图9A以及图9B,说明直到盘5装载完成时的动作。
通过夹杆32以及夹板31的转动,盘5进一步向靠近转台21的方向移动,并且在夹钳4向可按压盘位置4A移动时,盘5的中心孔被主轴电动机2的求心环22引导而对盘5进行定位,之后,盘5被载置在转台21上。
在盘5接触于转台21上的时刻,通过驱动装置13b的驱动,滚子13a向远离盘5的方向(图9A以及图9B的下方)移动。由此,解除滚子13a和夹杆32的盘引导件34对盘5的夹持状态。另外,此时,夹板31对夹钳4的枢轴部42直接施力,通过夹钳4按压盘5,相对于转台21对盘5施力。
在盘5被载置在转台21上,夹钳4和盘5密接之后,当夹杆32进一步转动时,一端部固定在夹杆32上的夹板31从夹钳4的枢轴部42受到反作用力而变形。由于该变形,作为板簧的夹板31相对于枢轴部42产生弹簧负载,利用盘5相对于转台21不滑脱的足够的力按压盘5。如此,完成盘5的装载,成为图8A以及图8B所示的状态。而且,此时,滚子13a向充分远离盘5的位置退避,不会阻碍盘5的旋转。
以上,本实施方式的盘装置1的盘载入动作结束。盘非载入(搬出)可以通过进行与所述盘载入动作相反的动作来进行。因此,对于盘非载入动作的详细情况在此省略说明。
接着,参考图6A、图6B、图10以及图11说明落下冲击施加到盘5未插入时的盘装置1上的情况下的举动。图10是表示以支承基板一侧朝下落下冲击施加到盘装置1上时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11是表示以盖体朝下落下冲击施加到盘装置1上时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在此,夹钳4的钩部41优选考虑盘装置1的薄型化而抑制其厚度来形成。但是,若抑制该厚度来形成,则由树脂构成的钩部41在夹钳4的厚度方向的冲击作用下容易破损。因此,在以下,对于落下冲击施加到盘装置1的旋转轴方向Z上时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对于夹钳4位于退避位置4B的状态下的盘装置1以支承基板11一侧为下方落下时,落下冲击施加到旋转轴方向Z上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以支承基板11一侧朝下而在盘装置1上施加了落下冲击时,夹杆32以及夹板31受到冲击加速度而向转台21侧转动。在本实施方式的盘装置1中,通常时,夹杆32为了维持图6A以及图6B所示的姿势而被支承在盖体12上,但由于该落下冲击,夹杆32和夹板31整体较大弹性变形。因此,被保持在夹板31上的夹钳4,不是以在该夹钳4的盘送入方向X的下游侧的一部分与夹簧6的弹性爪61a的抵接状态,而以图10所示的状态冲撞到转台21。此时,所述冲撞的冲击主要施加给枢轴部42和其背面,不会施加到钩部41上。因此,钩部41即使是抑制厚度来形成构造上较弱的部件也不会破损。
另外,由于夹板31由板簧构成,所以此时的落下冲击的能量从最初施加给夹杆32或夹板31等上的能量减少了因夹板31的变形引起的转换为弹性势能的部分。因此,也抑制夹钳4的破损。
接着,对图6A以及图6B所示夹钳4位于退避位置4B的状态下的盘装置1以盖体12一侧朝下落下,而在旋转轴方向Z上施加落下冲击时进行说明。
在以盖体12一侧朝下对盘装置1施加落下冲击时,夹杆32和夹板31受到冲击加速度而要向盖体12一侧转动。在本实施方式的盘装置1中,夹杆32以及夹板31和盖体12的间隙由于薄型化,所以如图6所示,被设定得很小。因此,夹板31与夹杆32一体转动,如图11所示,与盖体12直接冲撞。此时,在夹板31的端部保持的夹钳4克服夹簧6的限制力,从通常的退避位置4B移动向盖体12一侧(图11的上侧)。此时,在本实施方式的盘装置1中,夹簧6由板簧构成,由于其弹性系数被设定得远远小于夹板31,所以夹簧6发生弹性变形而缓和了落下冲击的负载,并且夹钳4从追随于夹钳4的移动而弹性变形的夹簧6所承受的弹性力被抑制得很小。因此,承受作用在夹钳4上的所述落下冲击的负载的钩部41上产生的应力得到降低,抑制钩部41的破损。
在此,如果夹簧6不是由板簧等弹性体构成而由刚体构成,此时,夹钳4被夹簧6限制盘送入方向X的下游侧的一部分,在无法向从退避位置4B、进而从转台21离开的方向(图11的上方)移动的状态下,钩部41的卡合部41a从夹板31的爪部31a瞬间承受因施加于夹杆32和夹板31的冲击加速度而引起的落下冲击的负载。因此,可以预想到由于薄型化,特别是抑制厚度而形成的钩部41的卡合部41a强度弱而容易破损。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盘装置1,通过所述结构,利用夹簧6可以很大改善所述夹钳4的破损的不良情况,可以同时实现盘装置1的薄型化和落下冲击时抑制夹钳4破损这两者。
而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还可以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变形。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夹臂3(即夹板31和夹杆32)的转动轴位于盘送入方向X的上游侧(盘插入口15侧),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构成为夹臂3的转动轴位于盘送入方向X的下游侧(从盘插入口15离开的装置的里侧)。此时,作为夹钳限制部件的一例的夹簧6,也可以比夹板31的夹钳保持部31A配置在更靠盘送入方向X的上游侧。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所述的盘装置,在防止对盘造成损伤的同时,可以实现装置的进一步的薄型化,因此,对于用户可以更换以CD或DVD为首的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生装置有用。另外,本发明的盘装置在组装于车载用盘装置或电视游戏机之中的盘装置等、与各种其他机器组合使用时要求薄型化的盘装置中尤其有用。
本发明参考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的关联方案进行了充分记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实施各种变形和修正。这样的变形和修正只要不脱离添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理解为被包含其中。
整体参考在2006年11月15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No.2006—309110号说明书、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的公开内容,将该内容引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5)
1.一种盘装置,其具备:
转台(21),其配置在框体(100)的内部,被主轴电动机(2)驱动旋转,并且能够载置盘(5);
夹钳(4),其构成为在与所述转台(21)之间能够夹持所述盘(5)并使所述盘(5)能够旋转,并且在夹持所述盘(5)一侧的相反侧具有钩部(41);
载入机构(13),其将从所述框体(100)的外部插入的所述盘(5)送入所述转台(21)和所述夹钳(4)之间;
夹臂(3),其具有夹钳保持部(31A)和臂部(31、32),所述夹钳保持部(31A)具有爪部(31a),该爪部(31a)在所述夹钳(4)的厚度方向具有间隙的状态下卡合于所述夹钳(4)的所述钩部(41),并且所述夹钳保持部(31A)将所述夹钳(4)保持为能够旋转,所述臂部(31、32)从所述夹钳保持部(31A)延伸,并被设置成能够以处于离开所述夹钳保持部(31A)的位置上的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通过所述臂部(31、32)的转动,使所述夹钳(4)在可按压盘位置(4A)和退避位置(4B)之间移动,所述可按压盘位置(4A)是能够将所述盘(5)按压在所述转台(21)上的位置,所述退避位置(4B)是从所述可按压盘位置(4A)向远离所述转台(21)的一侧离开的位置;
夹钳限制部件(6),其具有弹性部(61),该弹性部(61)能够与向所述退避位置(4B)移动的所述夹钳(4)的、夹持所述盘(5)一侧的相反侧且从所述臂部(31、32)的转动轴离开的一侧的一部分抵接,
在通过所述夹臂(3)的所述臂部(31、32)的转动而向所述退避位置(4B)移动的所述夹钳(4)的所述一部分抵接于所述夹钳限制部件(6)的所述弹性部(61)时,以位于该抵接了的夹钳(4)的所述一部分附近的所述钩部(41)与所述夹臂(3)的所述夹钳保持部(31A)的所述爪部(31a)的抵接部为支点,所述夹钳(4)的接近所述臂部(31、31)的转动轴的一侧向远离所述转台(21)的方向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其中,
所述夹钳限制部件(6)的所述弹性部(61)形成为相对于通过所述夹钳(4)的旋转中心并且与所述臂部(31、32)的转动轴正交的平面大致对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装置,其中,
所述夹钳限制部件(6)的所述弹性部(61)由在接近所述臂部(31、32)的转动轴的方向上分别延伸的多个弹性爪(61a)构成,
相邻的所述各个弹性爪(61a)在不与所述夹钳(4)抵接的从所述臂部(31、32)的转动轴离开的一侧的部分被连结而形成一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装置,其中,
所述夹钳限制部件(6)由在中央部设有开口的板簧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装置,其中,
所述夹臂(3)的所述臂部(31、32)的一部分或全部由弹性体构成,
该弹性体的弹性系数比所述夹钳限制部件(6)的所述弹性部(61)的弹性系数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309110 | 2006-11-15 | ||
JP309110/2006 | 2006-11-15 | ||
PCT/JP2007/071974 WO2008059820A1 (fr) | 2006-11-15 | 2007-11-13 | Dispositif de lecture de disqu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66087A true CN101366087A (zh) | 2009-02-11 |
CN101366087B CN101366087B (zh) | 2011-09-07 |
Family
ID=39401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021379A Active CN101366087B (zh) | 2006-11-15 | 2007-11-13 | 盘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46116B2 (zh) |
JP (1) | JP4884479B2 (zh) |
CN (1) | CN101366087B (zh) |
WO (1) | WO200805982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75414A4 (en) * | 2008-12-18 | 2013-04-10 | Panasonic Corp | DISC DEVICE |
JP4608006B1 (ja) * | 2009-08-19 | 2011-01-05 | オリオン電機株式会社 | クランパの移動構造を備えた記録再生装置 |
CN104036792A (zh) * | 2013-03-08 | 2014-09-10 |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夹持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176362A (ja) | 1987-12-29 | 1989-07-1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
JPH0917081A (ja) | 1995-06-29 | 1997-01-1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 |
JPH1092099A (ja) * | 1996-09-11 | 1998-04-1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機構 |
JPH10312628A (ja) | 1997-05-12 | 1998-11-24 | Hitachi Ltd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3170226B2 (ja) * | 1997-06-20 | 2001-05-28 | タナシン電機株式会社 | Cdプレーヤの音飛び防止装置 |
JP2000067495A (ja) | 1998-08-25 | 2000-03-03 | Alpine Electronics Inc | 車載用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JP4058577B2 (ja) * | 1999-04-12 | 2008-03-1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JP2002319216A (ja) | 2001-04-24 | 2002-10-31 | Kenwood Corp | ディスク装置の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
JP3761806B2 (ja) | 2001-10-10 | 2006-03-29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 |
JP2005018951A (ja) * | 2003-06-30 | 2005-01-20 | Orion Denki Kk | ディスク装置のクランプ機構 |
JP2005158212A (ja) * | 2003-10-30 | 2005-06-16 | Orion Denki Kk | 薄型クランパーを備えた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5302212A (ja) * | 2004-04-14 | 2005-10-27 | Tokyo Pigeon Co Ltd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装置 |
KR20060013593A (ko) * | 2004-08-07 | 2006-02-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크 척킹장치 및 그것을 갖는 디스크 플레이어 |
TWI258123B (en) * | 2005-02-03 | 2006-07-11 | Lite On It Corp |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 clamper of a disc driver |
JP4206401B2 (ja) * | 2005-05-31 | 2009-01-14 | オリオン電機株式会社 | 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JP4370584B2 (ja) * | 2006-08-23 | 2009-11-25 |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機構及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
2007
- 2007-11-13 JP JP2008544142A patent/JP488447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1-13 CN CN2007800021379A patent/CN101366087B/zh active Active
- 2007-11-13 US US12/161,645 patent/US8146116B2/en active Active
- 2007-11-13 WO PCT/JP2007/071974 patent/WO200805982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884479B2 (ja) | 2012-02-29 |
US8146116B2 (en) | 2012-03-27 |
CN101366087B (zh) | 2011-09-07 |
WO2008059820A1 (fr) | 2008-05-22 |
US20100235850A1 (en) | 2010-09-16 |
JPWO2008059820A1 (ja) | 2010-03-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560202B1 (en) | Suspension assembly having flexure limiter and actuator for disk drive adopting the same | |
US7609483B2 (en) | Data storage device with load/unload tab inclined towards a disk | |
CN101159153A (zh) | 盘装置 | |
CN101034555B (zh) | 硬盘驱动器、其操作方法及硬盘驱动器致动器的悬置组件 | |
KR100723533B1 (ko) | Hsa 및 이를 구비한 하드디스크 드라이브 | |
CN1307639C (zh) | 磁头支承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磁盘驱动装置 | |
US6414821B1 (en) | Magnetic head support mechanism and magnetic disk drive | |
CN101366087B (zh) | 盘装置 | |
US7733610B2 (en) | Load/unload ramp for an actuator assembly in a data storage device | |
CN100470650C (zh) | 光盘夹持机构及光盘装置 | |
US7751151B2 (en) | Base plate having stepped portion to restrict rotation of shipping comb carrying head stack assembly and hard disk drive with the base plate | |
CN101238515B (zh) | 盘装载装置和盘装置 | |
US7336447B2 (en) | Disk device with inertia arm retaining portion stepped up from top yoke | |
US7663836B2 (en) | Disk drive base/cover plate with push pin hole having enlarged portion | |
US6865060B2 (en) | Disk drive device having a lifting plate configured to lift a magnetic head supporting member | |
JP3616108B2 (ja) | ハードディスク装置 | |
EP2031585A1 (en) | Arm plate, head stack assembly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hard disk drive comprising the head stack assembly | |
JP4068014B2 (ja)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
JP3788865B2 (ja) |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 |
WO2006098331A1 (ja) | トラバースメカ昇降機構およびディスク装置 | |
US20050057848A1 (en) | Magnetic disk space | |
JP4141085B2 (ja)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
US7757377B2 (en) | Process for aligning a disc member on a rotatable hub | |
CN100442370C (zh) | 盘夹紧装置 | |
JP3966229B2 (ja) | ヘッド支持機構、ヘッド駆動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