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1222A - 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和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和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1222A
CN101361222A CNA2007800015927A CN200780001592A CN101361222A CN 101361222 A CN101361222 A CN 101361222A CN A2007800015927 A CNA2007800015927 A CN A2007800015927A CN 200780001592 A CN200780001592 A CN 200780001592A CN 101361222 A CN101361222 A CN 101361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ircuit
conversion element
interarea
wave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015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弘嗣
广岛基睛
加藤英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61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12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8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for linking dissimilar lines 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waveguides or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8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for linking dissimilar lines or devices
    • H01P5/1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for linking dissimilar lines or devices for coupling balanced with unbalanced lines 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8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for linking dissimilar lines or devices
    • H01P5/1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for linking dissimilar lines or devices for coupling balanced with unbalanced lines or devices
    • H01P5/107Hollow-waveguide/strip-line transi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24On flat or curved insulated base, e.g., printed circuit, etc.
    • Y10T29/49155Manufacturing circuit on or in bas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该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是在平板状电介质体基板(10)上设有接地电极(15)和多个主面电极(13A)、(13B)、(14)的滤波器。主面电极(13A)、(13B)通过短路用侧面电极(11A)、(11B)与接地电极(15)连接,构成1/4波长的共振线路。主面电极(14),配置在主面电极(13A)、(13B)之间,两端开放,构成1/2波长的共振线路。电介质体基板(10)的侧面,设有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通过调整该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与主面电极(14)之间产生的电容,将2个平衡信号的相位平衡设定为期望状态。

Description

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和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平衡端子和不平衡端子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和该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在电介质体基板上形成1个1/2波长共振器和2个1/4波长共振器、进行平衡不平衡转换的多个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已经被设计出许多。
图1表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结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01,将多个电介质体基板进行叠层起来得到。在该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01的上侧面A和下侧面B具有接地电极(未图示),左侧面C具有不平衡端子(未图示),右侧面D具有2个平衡端子(未图示)。在上层的电介质体基板的图示的主面上,设有不平衡图形102。不平衡图形102,是构成1/2波长共振器的电极。下层的电介质体基板设有平衡图形103A和平衡图形103B。平衡图形103A和平衡图形103B,是构成各不相同的1/4波长共振器的电极。
不平衡图形102是近似U字形状的电极,包含:平行配置的线路部分102A、102B;连接线路部分102A、102B的线路部分102C;与接地电极连接用的引出电极102D;与不平衡端子结合用的引出电极102E。平衡图形103A、103B,分别为近似I字形状的电极图形。不平衡图形102A的线路部分102A、102B,分别隔着第1电介质体基板与平衡图形103A或者平衡图形103B对置。
对于上述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01,当不平衡信号被输入不平衡端子时,将不平衡信号会转换成平衡信号,从一方的平衡端子输出第1平衡信号,从另一方的平衡端子,输出具有相位与上述第1平衡信号大致相反的关系的第2平衡信号。
此外,相反,当平衡信号被从2个平衡端子输入时,将平衡信号转换成不平衡信号,从不平衡端子输出平衡信号。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290107号公报
一般,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性能,通过2个平衡信号的相位差和振幅差收于期望范围的频带的宽度来评价。
而专利文献1所述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不平衡图形102的形状和平衡图形103A、103B的配置是非对称的,所以,取得适合的平衡特性的频带很窄。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宽的频带中可以获得适合的平衡特性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以及提供容易制造该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
第1发明,是一种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其中,具有:第1·第2的1/4波长的共振线路,分别隔着电介质体基板与接地电极对置,一端为短路端,另一端为开放端;1/2波长共振线路,包括接近所述第1的1/4波长共振线路而配置的第1线路部、和接近所述第2的1/4波长共振线路而配置的第2线路部,隔着所述电介质体基板与所述接地电极对置,两端为开放端;第1平衡端子,与所述第1的1/4波长共振线路结合;第2平衡端子,与所述第2的1/4波长共振线路结合;以及,不平衡端子,与所述1/2波长共振线路结合,所述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具备一端与所述接地电极连接的平衡特性调整电极,使该平衡特性调整电极,与所述1/2波长共振线路的所述第1·第2线路部所夹的部位的侧方对置。
根据本发明,由于平衡特性调整电极与1/2波长共振线路的侧方对置,所以平衡特性调整电极与1/2波长共振线路之间会产生电容。一般来说,1/2波长共振线路的中央附近,生成作为1/2波长共振器的等价短路端发挥功能的部分,如果使用本发明这样的平衡特性调整电极,可以通过上述电容,错开等价于1/2波长共振器短路端的位置,调整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中2个平衡信号的相位差和振幅差。
因此,通过将上述电容调整成适当数值,可以减少2个平衡信号的针对频率的相位差和振幅差的变动。由此,可以在宽的频带中,获得相位差和振幅差收于固定范围的2个平衡信号。
此外,第2发明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将所述第1·第2的1/4波长共振线路的开放端,在相同方向上延伸设置,将所述1/2波长共振线路的开放端,在与所述第1·第2的1/4波长共振线路的开放端相反的方向上延伸设置。
在上述构成中,第1·第2的1/4波长共振线路和1/2波长共振线路形成叉指结合,形成牢固的结合。由此,更可以在宽d频带中,获得相位差和振幅差收于期望范围的2个平衡信号。
此外,第3发明中,所述平衡特性调整电极,具有:侧面电极,在所述电介质体基板侧面上延伸设置;和主面电极,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在将所述第1·第2的1/4波长共振线路和所述1/2波长共振线路延伸设置一侧的主面上设置。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平衡特性调整电极的主面电极,可以产生上述电容,所以,无需将1/2波长共振线路拖到设有平衡特性调整电极的侧面旁边。因此,可以自由设定1/2波长共振线路的走线,扩大各共振电路的各种共振特性的设定范围。
此外,第4发明中,所述平衡特性调整电极的主面电极,是一部分向所述1/2波长共振线路侧方突出的凸形。
通过这种构成,可以利用凸状部分的宽度,来设定上述电容,更加细致地调整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中的2个平衡信号的相位差和振幅差。
此外,第5发明中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在设置所述平衡特性调整电极的侧面电极的所述电介质体基板的侧面,还具有:导通第1平衡端子和第1的1/4波长共振线路的第1引出电极;和导通第2平衡端子和第2的1/4波长共振线路的第2引出电极,等间隔配置所述第1引出电极、所述平衡特性调整电极的侧面电极、以及所述第2引出电极。
通过这种构成,可以使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上设置的电极图形更接近于线对称形状。此外,在该电路的安装时,还可以减少侧面电极间无用连接所产生的危险性。此外,将平衡特性调整电极的侧面电极,配置得与1/2波长共振线路的等价短路端非常接近,因此可以在更宽的频带中,进一步减小2个平衡信号对于频率的相位差和振幅差的变动。
此外,第6发明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具有与所述第1平衡端子、所述第2平衡端子、以及所述不平衡端子的至少一个连接的高频电路。
由此,可以在宽的频带中,进行适当的平衡不平衡转换,提供将平衡不平衡转换电路和高频电路设为一体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
此外,第7发明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分割步骤,在表主面上形成构成所述第1·第2的1/4波长共振线路和所述1/2波长共振线路的电极,将在背主面形成所述接地电极的平板状的电介质体母基板分割,形成多个元件体;和侧面电极形成步骤,在由所述分割步骤形成的所述元件体的侧面,从所述主面电极到所述接地电极,对导电膏进行印刷、干燥、烧结,形成所述平衡特性调整电极的侧面电极。
由此,对于可在宽的频带中进行适当的平衡不平衡转换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仅仅通过印刷所述平衡特性调整电极的侧面电极,就可以制造出来。
此外,第8发明中,所述侧面电极形成步骤,对从由所述分割步骤形成的多个元件体中抽出的元件体,优化所述平衡特性调整电极的侧面电极的线路宽或配置,其后,对所有的所述多个元件体,按照所述优化过的线路宽或配置形成所述侧面电极。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可以提高能在宽的频带中进行适当的平衡不平衡转换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量产性。
根据本发明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可以对2个平衡信号的相位差和振幅差进行适当设定,在宽的频带中得到相位相反的2个平衡信号。此外,还可以提高这种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量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构成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下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同实施方式下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仿真结果的图线。
图4是同实施方式下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制造工序的流程。
图5是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下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同实施方式下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仿真结果的图线。
图中:1-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2-玻璃层,10-电介质体基板,11A、11B-短路用侧面电极,12A、12B、12C-抽头连接用引出电极,13A、13B、14-主面电极,14A、14B、14C、14D-线路部,15-接地电极,16A、16B、16C-端子电极,18-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9-平衡特性调整用主面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进行说明。这里,图中所示的直角坐标系(X-Y-Z轴)用于说明中。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概略构成。图2(A)是将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的表主面(+Z面)向上配置、正面(+Y面)向近前左侧配置、右侧面(+X面)向近前右侧配置的立体图。
该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是用于UWB(Ultra Wide Band)通信的小型长方体状平衡元件。该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构成为用玻璃层2覆盖矩形平板状电介质体基板10的表主面侧。电介质体基板10的基板厚度(Z轴尺寸)为500μm,玻璃层2的厚度(Z轴尺寸)为15~30μm,对于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的外形尺寸,X轴尺寸约为2.5mm,Y轴尺寸约为2.0mm,Z轴尺寸约为0.56mm。
电介质体基板10,是由氧化钛等陶瓷电介质体构成,是介电常数比约为110的基板。此外,玻璃层2,是通过玻璃膏的网版印刷和烧结形成的层,玻璃膏由结晶性SiO2和硼硅酸玻璃等绝缘体构成。该玻璃层2为将透光性玻璃层与遮光性玻璃层的叠层的结构(未图示)。
透光性玻璃层,被设置成与电介质体基板10相接,发现对电介质体基板10具有较强的连接强度,防止电介质体基板10上电路图形的剥离,提高后述的主面电极和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的耐环境性能。此外,遮光性玻璃层,是使上述透光性玻璃层的上层含有无机颜料并叠层玻璃得到,它不但使得可以往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的表面印字,同时,还能保持内部电路图形的机密。另外,也不一定要将玻璃层2做成双层构造,也可以将玻璃层2做成单层构造,此外,也可以不设玻璃层2。另外,就电介质体基板10、玻璃层2各自的组成和尺寸而言,可以考虑电介质体基板10与玻璃层2的连接性和耐环境性、频率特性等进行适当设定。
在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的表主面、即玻璃层2的表主面上,电极膏在进行后述的侧面电极印刷时溢出到主面,形成多个露出电极(未图示)。该露出电极,有时可能由于印刷条件的不同而没有生成。此外,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的背主面上,也会在侧面电极印刷时露出电极。背主面上的露出电极,与接地电极15和端子电极16A、16B、16C形成为一体。由于将玻璃层2叠层在电介质体基板10的表主面侧,所以在侧面电极印刷时,可防止露出电极与主面电极的不想连接的部分短路。
该图(B)是从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去掉玻璃层2的图,是使表主面(+Z面)向上配置、正面(+Y面)在近前左侧配置、右侧面(+X面)在近前右侧配置的立体图。此外,该图(C),是使电介质体基板10从该图(B)的状态起以X轴为中心旋转180°,使背主面(-Z面)向上配置、背面(-Y面)在近前左侧配置、右侧面(+X面)在近前右侧配置的立体图。
在相当于电介质体基板10和玻璃层2的层间的电介质体基板10的表主面上,设有构成带线(strip-ine)共振器的多个主面电极13A、13B、14。主面电极13A、13B、14,是电极厚度(Z轴尺寸)约为6μm的银电极,是通过感光性银浆的光刻技术等形成的电极。
在电介质体基板10的背主面、即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的背主面上,设有接地电极15和端子电极16A、16B、16C。接地电极15是带线共振器的接地电极,同时也兼作将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安装在安装基板上的电极。此外,端子电极16A、16B、16C,在将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安装在安装基板上时与高频信号输出输入端子连接,端子电极16A、16B被用作平衡端子、端子电极16C被用作不平衡端子。接地电极15被设在电介质体基板10背主面的几乎整个面上。端子电极16A、16B,被与接地电极15彼此分离地配置在与正面侧侧面相接的角的附近。端子电极16C,被与接地电极15分离地配置在与背面侧侧面相连的中心附近。接地电极15和端子电极16A、16B、16C,是分别用网版印刷等将导电膏印刷烧结形成的、厚度(Z轴方向)约为15μm的电极。
电介质体基板10的正面侧侧面,设有抽头连接用的引出电极12A、12B和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在本实施方式中,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是平衡特性调整电极。电介质体基板10的背面侧侧面,设有短路用侧面电极11A、11B和抽头连接用引出电极12C。各侧面电极,不仅是在电介质体基板10的侧面,还在玻璃层2的侧面形成。各侧面电极,分别是从电介质体基板10的背主面到玻璃层2的表主面、沿Z轴方向的长方形银电极。各侧面电极,是用网版印刷等将导电膏印刷烧结形成的、厚度(Z轴尺寸)约为15μm的电极。这里,虽然各线路宽彼此相等的,但也可以不相等。此外,这里,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和抽头连接用引出电极12C,虽然分别都被配置在形成面的中央,但也可以配置在偏离中央的位置。
短路用侧面电极11A、11B,分别导通主面电极13A、13B与接地电极15。此外,抽头连接用引出电极12A、12B、12C,分别导通主面电极13A、13B、14与端子电极16A、16B、16C。
将上述的主面电极13A、13B、14的电极厚度设为约6μm,与此相对,将上述的短路用侧面电极11A、11B的电极厚度设为约15μm。这样,由于将短路用侧面电极11A、11B的电极厚度被设定得更厚,所以,一般来说,使产生电流集中的短路端侧的部位上的电流分散,使导体损耗减少。通过这种构成,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成为插入损失较小的元件。
设在电介质体基板10表主面的主面电极13A和主面电极13B,分别是沿电介质体基板10左侧面和右侧面伸展的I字形电极,分别与接地电极15一起,构成一端开放、一端短路的1/4波长共振器。
主面电极13A和主面电极13B,分别在电介质体基板10的背面侧与短路用侧面电极11A、11B连接,分别通过短路用侧面电极11A、11B,与接地电极15导通。此外,主面电极13A在正面侧与抽头连接用引出电极12A连接,通过抽头连接用引出电极12A与端子电极16A导通。此外,主面电极13B也在正面侧与抽头连接用引出电极12B连接,通过抽头连接用引出电极12B与端子电极16B导通。
主面电极14,是背面侧的边开放的形状大致为C字的电极,由以下部分构成:从背面中央到左侧面侧、沿背面延伸的线路部14A;从该部位的左侧面侧的端部向正面侧延伸的线路部14B;从该部位的正面侧的端部向右侧面侧延伸的线路部14C;和从该右侧面侧的端部向背面侧延伸的线路部14D。线路部14B与主面电极13A平行配置。此外,线路部14D与主面电极13B平行配置,其背面侧的端部为末端。线路部14A,与设在背面中央的抽头连接用引出电极12C连接,通过抽头连接用引出电极12C与端子电极16C导通。
因此,上述主面电极14,与接地电极15一起构成两端开放的1/2波长共振器。这样,由于将主面电极14做成弯曲的形状,所以在有限的基板面积内,构成共振器长较长的1/2波长的共振器。
另外,构成主面电极13A、13B、14的共振线路的线路宽,是为了实现必要的频率特性而进行调整的部分。这里,虽然将主面电极13A、13B的线路宽和主面电极14的线路宽设为相等,但也可以使各个线路宽不相等。
通过形成这样的主面电极13A、13B、14,含各个主面电极13A和主面电极14构成的1/4波长的共振器和1/2波长的共振器,彼此叉指(interdigital)结合,含各个主面电极13B和主面电极14构成的1/4波长的共振器和1/2波长的共振器彼此叉指结合。此外,含主面电极13A构成的1/4波长的共振器,对端子电极16A进行抽头结合。含主面电极13B构成的1/4波长的共振器,对端子电极16B进行抽头结合。含主面电极14构成的1/2波长的共振器,对端子电极16C进行抽头结合。
这里,电介质体基板10的正面侧的侧面,设有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所以,该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的末端附近,与主面电极14的线路部14C之间产生电容。
而且,由于该电容,与主面电极14构成的1/2波长的共振器等价的开放端的位置,比不设置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的情况更偏。由此,主面电极14构成的1/2波长的共振器与主面电极13A构成的1/4波长的共振器之间的结合受到影响,此外,主面电极14构成的1/2波长的共振器与主面电极13B构成的1/4波长的共振器之间的结合受到影响。因此,可以通过调节电容大小,调整端子电极16A和端子电极16B的平衡信号的相位平衡。
另外,由于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的末端附近,与主面电极14的线路部14C之间产生的电容,由各电极面对面的长度和间隙尺寸决定,所以,通过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的线路宽、和主面电极14的离开正面侧的侧面的距离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设定上述电容。
因此,上述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构成将平衡信号转换成不平衡信号、或将不平衡信号转换成平衡信号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在获得由叉指结合实现的较强结合,实现宽带特性的同时,利用上述电容,在宽频带中使2个平衡信号成为规定范围内的相位差和振幅差。
另外,这里,虽然是将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配置在正面侧的侧面中央,但也可以不必如此。通过将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配置在正面侧的侧面中央,可以使设在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上的电极的配置更加接近于线对称。
下面,根据图3,对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所带来的平衡特性的调整效果进行说明。
该图(A)所示的图线,表示了对由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的有无而得到的2个平衡信号的振幅差(振幅平衡)进行仿真的结果。即表示2个平衡信号的振幅相差多大。对于同图(A)的图线,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2个平衡信号的振幅差。图中的实线,是设置本实施方式的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的情况下的图线。此外,图中的虚线,是以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仅是不设置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的情况下的比较对象的图线。
根据仿真结果,图线中用实线表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构成,相对于图线中用虚线表示的比较对象的构成,在规定的频带(本例是3.1GHz~4.8GHz)中,2个平衡信号的振幅差减小,在规定的频带中,能将振幅差平坦化。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通过适当设定上述电容,可以获得平坦的振幅特性。
这样,通过设置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可以使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中的2个平衡信号的振幅差平坦化,在宽的频带中,获得振幅差收于固定范围的2个平衡信号。
同图(B)所示图线,表示对由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的有无而得到的2个平衡信号的相位差(相位平衡)进行仿真的结果。即表示2个平衡信号的相相位差多大。对于同图(B)的图线,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2个平衡信号的相位差。图中的实线是设置本实施方式的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的情况下的图线。此外,图中的虚线是以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仅是不设置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的情况下的比较对象的图线。
根据仿真结果,图线中用实线表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构成,相对于图线中用虚线表示的比较对象的构成,在规定的频带(本例是3.1GHz~4.8GHz)中,2个平衡信号的相位差减小,在规定的频带中,能将相位差平坦化。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可以获得平坦的相位差特性。
这样,通过设置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可以使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中的2个平衡信号的相位差平坦化,在宽频带中,获得相位差收于固定范围的2个平衡信号。
下面,说明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的制造工序。
在图4所示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的制造工序中,
(S1)首先,准备任何一面都还尚未形成电极的电介质母基板。
(S2)接着,对电介质母基板,在背主面侧进行导电膏的丝网印刷,经干燥、烧结,形成接地电极和端子电极。
(S3)然后,对电介质母基板,在表主面侧进行感光性导电膏的印刷,经干燥、曝光、显影、烧结,用光刻法形成各主面电极。
(S4)然后,在电介质母基板的表主面侧,进行玻璃膏的印刷,经烧结,形成透明玻璃层。
(S5)然后,在电介质母基板的表主面侧,进行含有无机颜料的玻璃膏的印刷,经烧结,形成遮光性玻璃层。
(S6)然后,通过切割等,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电介质母基板上切离多个元件体,切离后,对一部分元件体上面的图形进行电特性的预备测定。
(S7)然后,从切离的多个元件体中抽出一个或若干个元件体,并为了决定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的线路宽和配置,进行试形成,选择可以得到所期望的平衡特性的最佳的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的线路宽和配置。
(S8)选择通过对抽出的元件体试形成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而得到期望的平衡特性的线路宽,其后,对同一批基板的多个元件体,以最佳的线路宽和配置,对侧面进行导电膏印刷,经烧结形成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
通过以上的制造方法,在对表主面形成主面电极后,能够通过对侧面形成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来调整平衡特性,可靠地获得所期望的平衡特性。
下面,根据图5,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进行说明。同图(A)是对本实施方式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电介质体基板,将表主面(+Z面)向上配置、将正面(+Y面)向近前左侧配置、右侧面(+X面)向近前右侧配置的立体图。此外,同图(B)是用来说明平衡特性调整用主面电极19的尺寸的图。以下,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与第1实施方式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具有大致相同的构成,不同点是:主面电极14的线路部14C的形成位置离开了正面侧的侧面,在表主面的正面侧设有平衡特性调整用主面电极19。平衡特性调整用主面电极19,与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接续,通过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与接地电极导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平衡特性调整用侧面电极18和平衡特性调整用主面电极19,构成平衡特性调整电极。通过这种构成,可以进行比第1实施方式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更细致的平衡特性调整。
如同图(B)所示,主面电极14的线路部14C的形成位置,离开正面侧的侧面有250μm。而且,平衡特性调整用主面电极19的凸状前端,离线路部14C有Xμm。平衡特性调整用主面电极19的线路宽是300μm。凸状前端的宽为150μm,高为75μm,配置在平衡特性调整用主面电极19的宽度方向的中央。
另外,这里,虽然是将凸状前端的宽度尺寸设为150μm,高尺寸设为75μm,但由于该尺寸,与线路部14C之间产生的电容也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调整这些值来设定电容。此外,无需一定要将凸状前端配置在平衡特性调整用主面电极19的在宽度方向的中央。
下面,根据图6,对由平衡特性调整用主面电极19所带来的平衡特性的调整效果进行说明。
同图(A)所示图线,表示了对将图5(B)中的平衡特性调整用主面电极19的从凸状前端到线路部14C的距离Xμm设定成各种数值情况下的、2个平衡信号的振幅差(振幅平衡)进行仿真的结果。即表示2个平衡信号的振幅相差多大。
对于同图(A)的图线,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2个平衡信号的振幅差。图中的实线,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中将上述尺寸Xμm设定成50μm情况下的图线。此外,图中的虚线,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中将上述尺寸Xμm设定成75μm情况下的图线。此外,图中的长虚线,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中将上述尺寸Xμm设定成25μm情况下的图线。此外,图中的点划线,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1中不设置平衡特性调整用主面电极19情况下的图线。
根据仿真结果,在任何情况下,2个平衡信号都具有振幅差为零的频率,在其附近的频带中,形成期望的振幅差。
假设期望的振幅差是2.0~-2.0dB,那么在长虚线所示的上述尺寸为25μm的情况下,在频带2~6GHz中,振幅差就是0.6~-1.3dB,收于期望范围内,所以,在频带2~6GHz中,可以得到适合的振幅差。此外,在实线所示的上述尺寸为50μm的情况下,在频带2~6GHz中,振幅差就是0.7~-1.9dB,收于期望范围内,所以,在频带2~6GHz中,可以得到适合的振幅差。此外,在虚线所示的上述尺寸为75μm的情况下,在频带2~6GHz中,振幅差是0.9~-2.0dB,收于期望范围内,所以,在频带2~6GHz中,可以得到适合的振幅差。但是,在点划线所示的不设平衡特性调整用主面电极19的情况下,在频带2~6GHz中,由于振幅差变化得小于1.2dB大于-2.0dB,所以,没有收于期望的振幅差中,振幅差收于期望范围的频带,要比2~6GHz窄。
此外,如果观察3.1~4.8GHz的频带,那么,在长虚线所示的上述尺寸为25μm的情况下,振幅差在0.4~-0.8dB间变化。此外,在实线所示的上述尺寸为50μm的情况下,振幅差在0.4~-0.6dB间变化。此外,在虚线所示的上述尺寸为75μm的情况下,振幅差在0.6~-0.6dB间变化。此外,在点划线所示的不设平衡特性调整用主面电极19的情况下,振幅差在0.7~-0.9dB变化。在上述频带为3.1~4.8GHz的情况下,实线所示的上述尺寸为50μm的振幅差最小。
这样,通过设定上述尺寸Xμm,可以设定出各种各样的振幅特性。因此,为了在所要频带中使振幅差收于期望范围,通过设定上述尺寸Xμm,可以得到在较宽的频带中振幅差收于固定范围的2个平衡信号。
对于同图(B)的图线,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2个平衡信号的相位差。图中各线与同图(A)同样设定。
根据仿真结果,在任何情况下,2个平衡信号的相位差在6GHz附近都会接近于零,在其附近的频带中,形成期望范围内的相位差。
此外,在频带2~6GHz中,相位差在长虚线所示的上述尺寸为25μm的情况下最小,然后是实线所示的上述尺寸为50μm的情况,然后是虚线所示的上述尺寸为75μm的情况,然后是点划线所示的不设平衡特性调整用主面电极19的情况,相位差按这个顺序由小至大。
这样,通过设定上述尺寸Xμm可以设定相位特性。通过以在所要频带中使相位差收于期望范围的方式进行设定,可以得到在宽频带中相位差收于固定范围的2个平衡信号。
像以上那样,通过设定平衡特性调整用主面电极19,可以将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中的2个平衡信号的相位差和振幅差,以及相位差和振幅差的变动设定得较为细致。另外,适当设定上述电容,可以得到在宽频带中相位差收于固定范围的2个平衡信号。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下的主面电极和短路用侧面电极的配置构成,是要遵循产品规格的,只要遵循产品规格,任何形状都可以。本发明在上述构成以外的情况也可以使用,可以用于各种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图形。此外,也可对该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配置其它构成(高频电路)。

Claims (8)

1.一种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其中,
具有:第1·第2的1/4波长的共振线路,分别隔着电介质体基板与接地电极对置,一端为短路端,另一端为开放端;
1/2波长共振线路,包括接近所述第1的1/4波长共振线路而配置的第1线路部、和接近所述第2的1/4波长共振线路而配置的第2线路部,隔着所述电介质体基板与所述接地电极对置,两端为开放端;
第1平衡端子,与所述第1的1/4波长共振线路结合;
第2平衡端子,与所述第2的1/4波长共振线路结合;以及,
不平衡端子,与所述1/2波长共振线路结合,
所述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
具备一端与所述接地电极连接的平衡特性调整电极,
使该平衡特性调整电极,与所述1/2波长共振线路的所述第1·第2线路部所夹的部位的侧方对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1·第2的1/4波长共振线路的开放端,在相同方向上延伸设置,
将所述1/2波长共振线路的开放端,在与所述第1·第2的1/4波长共振线路的开放端相反的方向上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特性调整电极,具有:
侧面电极,在所述电介质体基板侧面上延伸设置;和
主面电极,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将所述第1·第2的1/4波长共振线路和所述1/2波长共振线路延伸设置一侧的主面上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特性调整电极的主面电极,是一部分向所述1/2波长共振线路侧方突出的凸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所述平衡特性调整电极的侧面电极的所述电介质体基板的侧面,还具有:导通第1平衡端子和第1的1/4波长共振线路的第1引出电极;和导通第2平衡端子和第2的1/4波长共振线路的第2引出电极,
等间隔配置所述第1引出电极、所述平衡特性调整电极的侧面电极、以及所述第2引出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与所述第1平衡端子、所述第2平衡端子、以及所述不平衡端子的至少一个连接的高频电路。
7.一种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所述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是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包括:
分割步骤,在表主面上形成构成所述第1·第2的1/4波长共振线路和所述1/2波长共振线路的电极,将在背主面形成所述接地电极的平板状的电介质体母基板分割,形成多个元件体;和
侧面电极形成步骤,在由所述分割步骤形成的所述元件体的侧面,从所述主面电极到所述接地电极,对导电膏进行印刷、干燥、烧结,形成所述平衡特性调整电极的侧面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电极形成步骤,对从由所述分割步骤形成的多个元件体中抽出的元件体,优化所述平衡特性调整电极的侧面电极的线路宽或配置,其后,对所有的所述多个元件体,按照所述优化过的线路宽或配置形成所述侧面电极。
CNA2007800015927A 2006-09-29 2007-06-26 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和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3612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8588/2006 2006-09-29
JP2006268588 2006-09-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1222A true CN101361222A (zh) 2009-02-04

Family

ID=39268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015927A Pending CN101361222A (zh) 2006-09-29 2007-06-26 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和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67143B2 (zh)
JP (1) JP4720906B2 (zh)
KR (1) KR100990298B1 (zh)
CN (1) CN101361222A (zh)
WO (1) WO200804139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2450B (zh) * 2015-01-26 2016-12-11 Trans Electric Co Lt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62565B2 (ja) * 2007-04-27 2012-06-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共振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9011170A1 (ja) * 2007-07-13 2009-01-22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平衡不平衡変換素子
WO2009011169A1 (ja) * 2007-07-13 2009-01-22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平衡不平衡変換素子
JP5453983B2 (ja) * 2009-07-28 2014-03-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集積回路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09203A (ja) * 1987-02-25 1988-08-30 Murata Mfg Co Ltd 位相反転器
JPS63229901A (ja) * 1987-03-18 1988-09-26 Murata Mfg Co Ltd 位相反転器
JP3265770B2 (ja) * 1993-12-07 2002-03-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表面実装部品の製造方法
US5777527A (en) * 1996-10-31 1998-07-0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upling a differential signal to an unbalanced port
JP3576754B2 (ja) * 1997-03-31 2004-10-1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バラン回路及びバランス型周波数変換器
JPH10290107A (ja) * 1997-04-16 1998-10-27 Soshin Denki Kk バラン装置
US6351192B1 (en) * 1999-03-25 2002-02-2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iniaturized balun transformer with a plurality of interconnecting bondwires
JP3528044B2 (ja) 1999-04-06 2004-05-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誘電体フィルタ、誘電体デュプレクサおよび通信機
SE9902629L (sv) 1999-07-08 2000-09-1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Balunkrets
US20040046618A1 (en) * 2002-09-10 2004-03-11 Jyh-Wen Sheen Miniaturized balun
JP3866231B2 (ja) * 2003-09-04 2007-01-10 Tdk株式会社 積層型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JP4019071B2 (ja) * 2004-07-12 2007-12-05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2450B (zh) * 2015-01-26 2016-12-11 Trans Electric Co Lt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20906B2 (ja) 2011-07-13
KR20080087090A (ko) 2008-09-30
WO2008041398A1 (fr) 2008-04-10
KR100990298B1 (ko) 2010-10-26
US7567143B2 (en) 2009-07-28
US20080224796A1 (en) 2008-09-18
JPWO2008041398A1 (ja) 201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101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filter
US7741929B2 (en) Miniature quadrature hybrid
CN101341627A (zh) 滤波元件及滤波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1361222A (zh) 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和平衡不平衡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1361219A (zh) 电介质滤波器、芯片元件及芯片元件制造方法
US20130069736A1 (en) Baluns with imaginary commond-mode impedance
CN207559954U (zh) 一种小型化高抑制ltcc带通滤波器
US20040108629A1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ceramic substrate
CN114221105A (zh) 一种信号交叉电路结构及集成电路
US20120098626A1 (en) Distributed constant circuit
US2009018477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US8493163B2 (en) Bandpass filt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497748B2 (en) Bandpass filt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525219B (zh) 可调带阻滤波器
JP4905554B2 (ja) 平衡不平衡変換素子
CN101911375A (zh) 带状线滤波器
US6518863B2 (en) Dielectric laminated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341628A (zh) 芯片元件
CN100350672C (zh) 微型多层式平衡转非平衡信号转换器
JP6502826B2 (ja) 配線基板および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US7876172B2 (en) Balanced-unbalanced conversion element
CN104702235B (zh) 滤波器及其布局结构
KR100956218B1 (ko) 무선통신 모듈
JP2004289194A (ja) バラン装置
JP2004153416A (ja) 平衡型積層ストリップラインフィル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204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