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8007A - 有机粒子刚性增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粒子刚性增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8007A
CN101358007A CNA2008102004942A CN200810200494A CN101358007A CN 101358007 A CN101358007 A CN 101358007A CN A2008102004942 A CNA2008102004942 A CN A2008102004942A CN 200810200494 A CN200810200494 A CN 200810200494A CN 101358007 A CN101358007 A CN 101358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ecular weight
weight polyethylene
high molecular
alloy
ultra hi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004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8007B (zh
Inventor
张炜
麦永懿
吴向阳
张玉梅
洪尉
赵春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le Chemical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SRICI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LE CHEMICAL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SRIC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LE CHEMICAL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SRICI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LE CHEMICAL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0049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580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58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8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8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8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29C47/92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粒子刚性增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按重量份将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烯烃合金、1-10份有机刚性粒子、5-20份聚合界面桥粘剂、0.5-2份抗氧剂高速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用单螺杆注塑熔体机注塑熔体成型制品,注塑熔体温度控制在250℃-27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流动性的同时,提高其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使得新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有着优异的综合机械性能。

Description

有机粒子刚性增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科学领域,涉及一种有机粒子刚性增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橡胶增韧韧性聚合物材料的机理,目前国外出现了刚性有机填料(Rigid Organic Filler,简称ROF)增韧塑料的增韧冷拉伸机理。Kurauchi和Ohta在PC/AS(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质,特别是在共混物的能量吸收时发现,脆性的AS对PC有明显的增韧作用,提出了ROF增韧理论。
对于含有分散粒子的复合物,在拉伸过程中,由于分散球粒(E2,T2)和基体(E1,T1)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之间的差别而在分散相的赤道面上产生一种较高的静压强。在这种高静压下,分散相粒子易屈服而产生冷拉,发生大的塑性形变,从而吸收大量的冲击能量,以使材料的韧性得以提高。对非弹性体共混体系而言,在拉伸时,当作用在刚性分散相粒子赤道面上的静压力R大于刚性粒子形变所需的临界静压力Re时,粒子将发生塑性形变而使材料增韧,这即是脆性填料韧性基体组成的合金体系韧性提高的冷拉机理。脆性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形变的临界静压力Re可用来判断分散相粒子是否屈服,亦即是否增韧的依据。
周丽铃等采用ROF粒子增韧改性硬质聚氯乙烯(RPVC)/氯化聚乙烯(CPE)基体,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刚性粒子,能使材料维持一定的刚度和强度,或在基体刚性和强度不继续下降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其冲击强度,达到既韧又刚的效果,克服了弹性体增韧基体引起材料的刚性和强度明显下降的问题。通过扫描电镜和投射电镜考察了共混体系的冲击断面形态和拉伸试样的形态变化,ROF的添加促使了基体中CPE网络结构的形成和完善,拉伸试样劲缩区域的刚性粒子发生脆-韧转变而冷拉变形,这些共同作用促使材料性能的提高。
对于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为基体的ROF增韧还未见报道。
UHMWPE是指相对分子量在150万以上的聚乙烯,是一种在目前的工程塑料中综合性能最佳的新型工程塑料。但UHMWPE也有不足之处,刚度低、无流动性,给加工成型带来极大的困难,只能依赖于模压成型或柱塞挤出成型的方法进行加工,限制了UHMWPE树脂的应用。为了使UHMWPE能注塑熔体成型,就必须对UHMWPE进行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高、综合性能优异的有机粒子刚性增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有机粒子刚性增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重量份将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烯烃合金、1-10份有机刚性粒子、5-20份聚合界面桥粘剂、0.5-2份抗氧剂高速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用单螺杆注塑熔体机注塑熔体成型制品,注塑熔体温度控制在250℃-270℃。
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烯烃合金是将90份粘均分子量150万-500万的聚乙烯与10份聚烯烃高速混合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所得,挤出温度控制在190℃-230℃。
所述的聚烯烃为粘均分子量10万-50万的聚乙烯或粘均分子量10万-50万的聚丙烯。
所述的有机刚性粒子选自聚酰胺6、聚酰胺66、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二醇酯、聚甲醛、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聚合界面桥粘剂选自聚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乙烯/聚丙烯合金和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2246或抗氧剂101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有机粒子刚性增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新方法。是通过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烯烃合金基体中,按一定比例加入有机刚性粒子、聚合界面桥粘剂、抗氧剂,高速混合后,注塑熔体成型制品,注塑熔体温度控制在250℃-270℃。这种方法在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流动性的同时,提高其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使得新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有着优异的综合机械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与传统的橡胶增韧韧性聚合物材料的机理相比,ROF增韧是在不降低材料的刚性、甚至提高材料刚性的同时,增韧材料。对于UHMWPE这种韧性已很好的材料,刚性的PA粒子对其是否能起到刚性增韧的效果是非常有挑战的研究工作。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刚性粒子对UHMWPE合金刚性增韧的方法,解决了有机刚性粒子与UHMWPE合金不相容体系的相容性问题,使得有机刚性粒子与UHMWPE合金基体树脂有好的界面粘结,确保有机刚性粒子以圆颗粒状分布在UHMWPE合金基体树脂中,受外力冲击后PA66颗粒发生了明显的伸长变形,起到刚性增韧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的局限和限制。
实施例1
将90份粘均分子量25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10份粘均分子量50万的聚乙烯高速混合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10℃,挤出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烘干备用。
将上述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4份聚酰胺66粒子、10份聚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1份抗氧剂1010高速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用单螺杆注塑熔体机注塑熔体成型制品,注塑熔体温度控制在260℃,压力为90MPa,注塑熔体时间为10秒,保压冷却时间为30秒。
实施例2
将90份粘均分子量15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10份粘均分子量20万的聚乙烯高速混合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190℃,挤出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烘干备用。
将上述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5份聚酰胺66粒子、10份聚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0.5份抗氧剂1010高速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用单螺杆注塑熔体机注塑熔体成型制品,注塑熔体温度控制在260℃,压力为90MPa,注塑熔体时间为10秒,保压冷却时间为30秒。
实施例3
将90份粘均分子量15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10份粘均分子量50万的聚丙烯高速混合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00℃,挤出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烘干备用。
将上述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1份聚酰胺66粒子、5份聚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1份抗氧剂1010高速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用单螺杆注塑熔体机注塑熔体成型制品,注塑熔体温度控制在260℃,压力为90MPa,注塑熔体时间为10秒,保压冷却时间为30秒。
实施例4
将90份粘均分子量15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10份粘均分子量20万的聚丙烯高速混合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00℃,挤出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烘干备用。
将上述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3份聚酰胺6粒子、10份聚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1份抗氧剂1010高速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用单螺杆注塑熔体机注塑熔体成型制品,注塑熔体温度控制在250℃,压力为90MPa,注塑熔体时间为10秒,保压冷却时间为30秒。
实施例5
将90份粘均分子量3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10份粘均分子量40万的聚丙烯高速混合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00℃,挤出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烘干备用。
将上述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5份聚对苯二甲酸二醇酯粒子、15份聚乙烯/聚丙烯合金和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2份抗氧剂1010高速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用单螺杆注塑熔体机注塑熔体成型制品,注塑熔体温度控制在270℃,压力为90MPa,注塑熔体时间为10秒,保压冷却时间为30秒。
实施例6
将90份粘均分子量5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10份粘均分子量30万的聚乙烯高速混合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30℃,挤出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烘干备用。
将上述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6份聚酰胺66粒子、20份聚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2份抗氧剂2246高速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用单螺杆注塑熔体机注塑熔体成型制品,注塑熔体温度控制在270℃,压力为90MPa,注塑熔体时间为10秒,保压冷却时间为30秒。
实施例7
将90份粘均分子量4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10份粘均分子量40万的聚乙烯高速混合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30℃,挤出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烘干备用。
将上述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2份聚碳酸酯粒子、5份聚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2份抗氧剂1010高速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用单螺杆注塑熔体机注塑熔体成型制品,注塑熔体温度控制在270℃,压力为90MPa,注塑熔体时间为10秒,保压冷却时间为30秒。
实施例8
将90份粘均分子量25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10份粘均分子量30万的聚丙烯高速混合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20℃,挤出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烘干备用。
将上述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8份聚酰胺6粒子、20份聚乙烯/聚丙烯合金和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1份抗氧剂1010高速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用单螺杆注塑熔体机注塑熔体成型制品,注塑熔体温度控制在260℃,压力为90MPa,注塑熔体时间为10秒,保压冷却时间为30秒。
实施例9
将90份粘均分子量25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10份粘均分子量50万的聚乙烯高速混合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10℃,挤出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烘干备用。
将上述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10份聚酰胺6粒子、20份聚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1份抗氧剂1010高速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用单螺杆注塑熔体机注塑熔体成型制品,注塑熔体温度控制在260℃,压力为90MPa,注塑熔体时间为10秒,保压冷却时间为30秒。
表一实施例性能
  性能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拉伸强度(MPa)   47   49   37   41   44   53   42   46   44
  拉伸模量(MPa)   2684   2971   1764   1995   2208   3809   2237   2574   2161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KJ/m2)   125.3   130.5   103.7   110.4   92.4   117.6   107.3   125.5   114.6

Claims (6)

1.有机粒子刚性增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重量份将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烯烃合金、1-10份有机刚性粒子、5-20份聚合界面桥粘剂、0.5-2份抗氧剂高速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用单螺杆注塑熔体机注塑熔体成型制品,注塑熔体温度控制在250℃-2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粒子刚性增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烯烃合金是将90份粘均分子量150万-500万的聚乙烯与10份聚烯烃高速混合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所得,挤出温度控制在190℃-2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粒子刚性增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烯烃为粘均分子量10万-50万的聚乙烯或粘均分子量10万-50万的聚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粒子刚性增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刚性粒子选自聚酰胺6、聚酰胺66、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二醇酯、聚甲醛、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粒子刚性增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界面桥粘剂选自聚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乙烯/聚丙烯合金和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粒子刚性增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2246或抗氧剂1010。
CN2008102004942A 2008-09-25 2008-09-25 有机粒子刚性增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3580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004942A CN101358007B (zh) 2008-09-25 2008-09-25 有机粒子刚性增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004942A CN101358007B (zh) 2008-09-25 2008-09-25 有机粒子刚性增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8007A true CN101358007A (zh) 2009-02-04
CN101358007B CN101358007B (zh) 2010-11-10

Family

ID=40330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004942A Active CN101358007B (zh) 2008-09-25 2008-09-25 有机粒子刚性增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58007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8726A (zh) * 2012-09-14 2013-01-30 苏州谷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韧阻燃聚丙烯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1425A (zh) * 2012-11-21 2013-02-06 上海化工研究院 高熔体流动性挤出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5581A (zh) * 2013-09-23 2013-12-25 苏州市涵信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CN104204669A (zh) * 2012-02-08 2014-12-10 圣戈班伊索福公司 具有多个喷射器的沉浸式燃烧器
CN104497395A (zh) * 2014-12-16 2015-04-08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原位自增强的聚甲醛/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744761A (zh) * 2013-12-27 2015-07-01 冼冰 一种聚乙烯环保阻燃发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8808A (zh) * 2015-03-31 2015-07-22 苏州市鼎立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打包袋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7211A (zh) * 2014-02-27 2015-09-02 安徽省宁国天亿滚塑有限公司 一种pe塑性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4975A (zh) * 2015-10-12 2016-01-20 宁波华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警示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5163A (zh) * 2015-10-12 2016-02-03 宁波华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分子警示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8860A (zh) * 2017-12-28 2018-06-19 哈尔滨盛洋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改性超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574488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聚烯烃增强增韧改性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7929B (zh) * 2015-11-19 2018-01-12 大连工业大学 超韧聚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刚性粒子三元共混物的制备方法
CN106009600B (zh) * 2016-07-29 2019-07-23 菏泽学院 改善聚环氧乙烷/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物力学性能的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4669A (zh) * 2012-02-08 2014-12-10 圣戈班伊索福公司 具有多个喷射器的沉浸式燃烧器
CN102898726A (zh) * 2012-09-14 2013-01-30 苏州谷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韧阻燃聚丙烯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1425A (zh) * 2012-11-21 2013-02-06 上海化工研究院 高熔体流动性挤出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5581A (zh) * 2013-09-23 2013-12-25 苏州市涵信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CN104744761A (zh) * 2013-12-27 2015-07-01 冼冰 一种聚乙烯环保阻燃发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7211A (zh) * 2014-02-27 2015-09-02 安徽省宁国天亿滚塑有限公司 一种pe塑性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7395B (zh) * 2014-12-16 2017-03-08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原位自增强的聚甲醛/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497395A (zh) * 2014-12-16 2015-04-08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原位自增强的聚甲醛/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788808A (zh) * 2015-03-31 2015-07-22 苏州市鼎立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打包袋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5163A (zh) * 2015-10-12 2016-02-03 宁波华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分子警示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4975A (zh) * 2015-10-12 2016-01-20 宁波华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警示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8860A (zh) * 2017-12-28 2018-06-19 哈尔滨盛洋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改性超分子量聚乙烯共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574488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聚烯烃增强增韧改性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8007B (zh) 201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8007B (zh) 有机粒子刚性增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1580612B (zh) 一种pp/pe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KR101628386B1 (ko) 친환경 자동차 내외장 부품용 폴리프로필렌-폴리유산 복합재료 조성물
CN101250306B (zh) 高韧性热塑性弹性体/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Mengeloglu et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njection-molded foamed wheat straw filled HDPE biocomposites: The effects of filler loading and coupling agent contents
CN111234481A (zh) 一种高韧性、低成本的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51419B (zh) 一种哑光级聚酰亚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合金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24016B (zh) 芳纶纤维改性碳纤维增强聚乳酸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4989581B (zh) 一种生物可降解聚乳酸发泡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024939A1 (zh) 一种微发泡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589788A (zh) 一种热膨胀微球发泡聚丙烯材料的韧性改善方法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961472B (zh) 一种改性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195273A (zh) 通过加工提高聚乙二醇增塑聚乳酸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
CN112759898B (zh) 一种aes/petg/pba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54902B (zh) 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70134A (zh) 一种吹塑级防尘罩用tpv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9556A (zh) 一种接枝改性聚丙烯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05694B (zh) 一种增强型聚丁烯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iu et al. Toughening modification of poly (lactic acid) via melt blending
CN109825048A (zh) 一种pla/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30754A (zh) 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薄壁注塑件的聚丙烯塑料及制备方法
Rajesh et al. Effect of compatibilization of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with poly (lactic aci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stainable blends
CN101633778A (zh) 一种高抗冲低吸湿性pa6/pp合金
CN106867178B (zh) 一种良好外观、可提高成型效率的汽车保险杠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9847B (zh) 一种高抗冲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062 Shanghai city Putuo District Yunling Road No. 345

Co-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ianle Chemical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62 Shanghai city Putuo District Yunling Road No. 345

Co-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Lianle Chemical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