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7050B - 内设过滤袋的吸尘器及用于此的过滤袋 - Google Patents

内设过滤袋的吸尘器及用于此的过滤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7050B
CN101357050B CN2008101443798A CN200810144379A CN101357050B CN 101357050 B CN101357050 B CN 101357050B CN 2008101443798 A CN2008101443798 A CN 2008101443798A CN 200810144379 A CN200810144379 A CN 200810144379A CN 101357050 B CN101357050 B CN 101357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gripper shoe
dust catcher
adapter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443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7050A (zh
Inventor
多米尼克·迪施
里德文·格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rwick Corp
Vorwerk and Co Elektrowerk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Warwic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rwick Corp filed Critical Warwic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57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7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7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7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4Bags or the like; Rigid filtering receptacles; Attachment of, or closures for, bags or receptacles
    • A47L9/1427Means for mounting or attaching bags or filtering receptacles in suction cleaners; Adapters
    • A47L9/1436Connecting plates, e.g. collars, end clos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28Suction cleaners with handles and nozzles fixed on the casings, e.g. wheeled suction cleaners with steering hand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首先涉及一种内设过滤袋(4)的吸尘器(1),其中,过滤袋(4)具有一带有入流孔(10)的支撑板(9),入流孔(10)配置有限定第一压力区域(P1)的接管(13),其中,在支撑板(9)和接管(13)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7)。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类型的吸尘器,尤其是关于接管和支撑板之间的密封设计,本发明建议,支撑板(9)借助于第二密封件(18)相对由固定在外壳上的隔板(15)限定的第二压力区域(P2)密封。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吸尘器(1)的过滤袋(4),该过滤袋带有一支撑板(9)以及设置在该支撑板(9)上的入流孔(10),还具有一固定在支撑板(9)上用于与一吸尘器侧的接管(13)共同作用的密封件(17,18)。支撑板和吸尘器侧的接管之间的密封由此得到改进,即,密封件(17,18)设计为关于所述入流孔(10)径向向外或径向向内地扩张。

Description

内设过滤袋的吸尘器及用于此的过滤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首先涉及一种吸尘器,其内部设有一过滤袋,其中,所述过滤袋具有一带有入流孔的支撑板,所述入流孔配置有一限定第一压力区域的接管,其中,在支撑板和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背景技术
所述类型的吸尘器是公知的,尤其是以家用-吸尘器的形式。这种吸尘器用于抽吸处理表面,尤其是地面,如硬地板或铺有地毯的地面,此外,也可以在使用相应附加部件的情况下用于抽吸处理高于地面的其它表面
Figure S2008101443798D00011
设置在吸尘器中的过滤袋用于过滤带有灰尘的抽吸空气流。为在过滤袋腔室中布置和支撑过滤袋,该过滤袋具有留有一入流孔的支撑板。入流孔在运行状态下便于流动地配置有一吸尘器接管,所述接管在具有吸嘴的吸尘器附加部件和过滤袋之间形成气流连接。为密封支撑板或入流孔和接管之间形成的接口,进一步公知的是设置一密封件。
发明内容
考虑前述的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进一步改进所述类型的吸尘器,尤其是接管和支撑板之间的密封设计。
该技术问题通过一种内设过滤袋的吸尘器来解决,其中,所述过滤袋具有一带有入流孔的支撑板,所述入流孔与一限定第一压力区域的接管相配置,其中,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按照本发明,所述支撑板借助于第二密封件相对于一由固定在外壳上的隔板限定出的第二压力区域密封。
隔板例如由容纳过滤袋的过滤袋腔室的一部分形成,沿流动方向在过滤袋后设置产生空气流的鼓风机电机时,该过滤袋腔室尤其相对接管中的压力区域密封,此外也相对环境压力或鼓风机电机后的压力区域密封。通过在支撑板和该隔板之间设置第二密封件建立额外的保障。一个或另一密封件的泄漏不直接导致各压力区域的短接。在进一步优选的设计中,隔板相应地是一包绕支撑板-入流孔和接管之间的接口的、底板状的壁,从而使得两个密封件例如可以相互同心地设置,这进一步在必要时绷紧在一共同的分界面/密封面上。
以下介绍本发明的其它扩展设计特征。它们既可以作为本发明上述技术解决方案的优选补充特征,但其本身也具发明价值。
因此,在本发明主题的一项优选设计中规定,两个密封件的一侧承受第三压力区域的压力。该压力区域在压力上与其它两个压力区域的压力不同。因此,在一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在该第三压力区域存在环境压力,抽气机后面的压力也可选为环境压力。相应地,一密封件,进一步优选是一可从入流孔观察到的内部密封件将第一压力区域相对第三压力区域密封,并且,外部的第二密封件将第二压力区域相对第三压力区域密封。相应地,其中一个密封件内可能的泄漏不会导致第一和第二压力区域之间直接短接,从而使得所谓的粗气体(Rohgas),也就是混杂有灰尘的抽吸空气,可以从由接管限定的第一压力区域朝清洁空气侧流向过滤袋。该有利的效果在优选的设计中进一步由此提高,即,第三压力区域内的压力高于第一和第二压力区域内的压力。因此,第一压力区域内的压力,也就是说接管及其延续部分以及过滤袋内的压力始终小于在流动方向上位于过滤袋后面的第二压力区域中的压力,且进一步小于在过滤袋壁和过滤腔室之间形成的区域中的压力。在过滤袋和过滤腔室后相应地根据流动设置抽气机时,第二压力区域中的压力始终小于环境压力,进一步也始终小于抽气机后面的压力,该压力相当于第三压力空间的压力。当两个按照该设计的密封件分别在一侧承受第三压力区域的压力,例如环境压力时使得在其中一个密封件,尤其是封闭粗气体侧的内部密封件损坏时,可一直从第三压力区域抽吸相对干净的外界空气,直至在另一密封件损坏时抽吸至粗气体区域或第二压力区域的清洁气体区域。按照压力关系,粗气体,也就是夹杂有抽吸物的抽吸气体无法到达清洁空气侧。为达到这种效果,在密封件之间设置一位于第三压力区域的连接孔,选其开口面积为大于可能的泄漏的开口面积。因此,设置的连接孔优选大于2mm2。当两个密封件以及入流孔和接管或接管连接面同心地设置时,在优选的设计中,第三压力区域的连接孔也设计为同心孔,且结合穿过该连接孔的接管进一步设计为同心的环形孔。
两个密封元件可以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该支撑板是可更换的过滤袋的组成部件。可选地,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两个密封件与接管固定连接,或进一步可选为与隔板固定连接,这些都要分别考虑到,在两个密封件的优选在横截面图中看相互面对的表面之间有待设置所述连接孔。
在另一不同的实施形式中,一密封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密封件则与接管固定连接。与这种布置不同,所述另一密封件也可以与隔板固定连接。在另一设计中,一密封件与接管,另一密封件则与隔板相连接。在一个或两个密封件都连接在支撑板时获得了这样的有利效果,即,始终在通常更换过滤袋时更换一个或两个密封件。
密封件与接管和/或支撑板和/或隔板的固定连接在本发明主题的一种设计中通过插接固定实现。这种插接固定与接管或隔板连接是尤其有利的。通过插接固定的拆卸可以在损坏时更换这样设置的密封件,必要时更换两个这样设置的密封件。进一步可选的是,密封件与接管和/或支撑板和/或隔板的固定连接通过成型件实现,例如在形成支撑部分(接管、支撑板或隔板)时由塑料材料通过注塑一个密封件或两个密封件实现。此外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一个或两个密封件与各自的部件粘结或焊接。
通常可以考虑唇形密封件作为密封件,然而也可以考虑例如O-形圈-密封件或密封圈,这些密封圈肯定由橡胶材料或类似于橡胶的材料,如TPE(热塑性橡胶)组成。
在另一优选的设计中,第一密封件,尤其是将接管限定的第一压力区域与第三压力区域分开的内部密封件,设计为关于接管径向向外扩张。结合位于外部的高压,这种设计使得密封性能得到改进。因此,从内侧,即从接管来看,第一密封件可以在截面上向内凹陷地弯曲。第一密封件扩张部总是邻接于密封区域设置,不必相应地强制在截面上延伸经过整个密封长度。
在本发明的主题的进一步发展中,第二密封件也设计为关于接管径向向内扩张,这与第一密封件具有相同的效果。因此第二密封件内侧的压力在此也相应地高于第二密封件外侧的压力,这相应地提高了密封性能。从内侧看,也就是说从接管看,第二密封件可以在截面上凸出地弯曲设计。第二密封件的扩张部总是邻接于密封区域设置,然而,也可以成形在密封件的整个延伸长度上。
在一种被证明有利于制造和装配的结构中,两个密封件相互一体地设计。如此构造的双重密封件可以与支撑板或与接管或与隔板固定连接,例如插接连接或注塑。在此,该双重密封件的两个密封部分可以固定在共同的底基区域内,例如在一与支撑板连接的底基区域内。之后,密封部分从底基区域分别沿隔板或接管的密封区域方向延伸,并且在隔板的区域内留有连接孔。如果密封件例如通过横隔板相互连接,那么需设置相应的连接孔,以便连接其所朝向的密封面和第三压力区域。密封性的进一步提高可由此实现,即,在支撑板和/或固定在壳体上的隔板上设计一环形的密封肋,一密封件在压力下降的方向上贴靠在该密封肋上。在此,优选是一种抗弯的密封肋,其进一步例如由支撑板材料或隔板材料成型。这种密封肋仅能配设一个密封件。可选地,也可以设置两个密封肋,用于与分别配属的密封件共同作用,例如在支撑板上设置一密封肋,并且在对置的隔板上设置一密封肋。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吸尘器的过滤袋,其带有一支撑板和一支撑板孔,还带有一固定在支撑板上用于与吸尘器侧的接管共同作用的密封件。
所述类型的过滤袋是公知的。开头部分提到的特征作为现有技术引用。
考虑到公知的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进一步改进所述类型的过滤袋在支撑板和吸尘器侧的接管之间的密封。
该技术问题通过一种用于吸尘器的过滤袋来解决,具有一支撑板以及一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中的入流孔,还具有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与一吸尘器侧的接管共同作用的密封件,按照本发明,密封件设计为相对支撑板孔径向向外或径向向内地扩张。
根据这种设计,密封配合得到改进。密封件以通常的方式隔离压力区域,也就是将接管或过滤袋内的压力区域与第二压力区域,进一步尤其是清洁空气侧的压力区域隔离。各压力区域中的压力始终不同。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密封件在截面上径向向外或径向向内扩张地设计,即,压力较高的压力区域始终将密封件挤压在密封支撑位置。这相应地提高了密封效果。
以下介绍本发明过滤袋的其它特征一方面可作为本发明上述技术解决方案的优选补充特征,另一方面即便独立表述也具发明价值。在本发明主题的一种优选的设计中,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密封件,进一步优选地设计为关于支撑板侧的孔相互同轴。此外规定,一密封件相对支撑板孔径向向外扩张,另一密封件相应地径向向内扩张。
各密封件在截面上可以设计为常见的唇形密封件状,进一步也可以设计为O-圈-密封件类型。在此,密封件由橡胶材料或类似于橡胶的材料,如TPE(热塑性橡胶)组成,并进一步优选固定地设置在支撑板上。因此,密封件可与支撑板粘结或焊接,进一步可选的是在支撑板的一种设计中也作为塑料件注塑。
在一种进一步发展中规定,一密封件,进一步优选外侧的密封件是这样设置的,即,该密封件在其所属的吸尘器侧的接管外部延伸。内密封件用于与所述接管共同作用,而外密封件例如用于与吸尘器外壳部分共同作用。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仅示出一种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明。图中:
图1一所述类型的、形式为手柄引导的手持式吸尘器,其容纳有一过滤袋;
图2过滤袋在配置有吸尘器侧的接管时布置在过滤腔室中的示意图,涉及密封件设置的第一种实施形式;
图3过滤袋侧的支撑板和接管的连接区域的截面图,涉及第二种实施形式;
图4按图3的装置的示意图,涉及第三种实施形式;
图5-图10另一相当于图4的示意性横截面图以及不同实施形式的密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对吸尘器1加以解释和说明,尤其是设计为手动引导的手持装置的家用-吸尘器。该手持装置首先具有一基本装置2,并带有一未示出的、用于抽吸/鼓风单元的电机。在基本装置2上设置有设计用于容纳抽吸上来的灰尘物的、不透气的过滤盒3。该过滤盒包含有一过滤袋4。
通过电缆5为集成在基本装置2内的电机供电。
此外,基本装置2具有一鹅颈状突起物,该突起物延伸经过过滤盒3的区域。该突起物在自由端的区域内形成一用于吸尘器1的手柄6的插座。在手柄6的自由端的区域内设置有操纵把手7。该操纵把手具有一可用拇指操作的、形式为滑动开关的控制单元,通过该控制单元可调节容纳在基本装置2中的电机的功率。
为处理地板,基本装置2与附加装置8便于流动地连接。该附加装置可以是一具有旋转的刷子的吸嘴。
附加装置8没有示出的吸嘴便于流动地与收纳在过滤盒3中的过滤袋4连接,为此,流动通道12穿过基本装置2。该流动通道12在端侧变为接管13。
接管13位于分界面T的盒子支座中,该分界面设计在过滤盒3和基本装置2之间。盒子支座形成一被接管13穿过的底部14,该底部用于形成基本装置2或围绕接管13的区域和所连接的过滤盒3或环形空间16之间的隔板15,所述环行空间形成于过滤盒3和置入该过滤盒的过滤袋4之间。
图示实施例中由塑料材料制成的过滤袋4的支撑板9,与隔板15平面移动地延伸,该支撑板具有一入流孔10,配置给流动通道12的接管13,用于引入含有灰尘的抽吸空气。在支撑板9的底侧,也就是背向基本装置侧的隔板15处固定有一透气的灰尘袋11。在工作位置,过滤袋4放置在过滤盒3中的顶部位置;之后在抽吸工作时从下经由入流孔10流入。
该布置进一步是这样选择的,即,含有灰尘的抽吸空气穿过接管13被抽吸至过滤袋4,并且,从这经由过滤盒3和过滤袋4之间的环形区域16到达接在下游的鼓风电机。相应地在接管13和袋内部形成第一压力区域P1,其小于第二压力区域P2中的压力,第二压力区域P2由过滤袋4和过滤盒3之间的环形空间16限定,并进一步由基本装置2的隔板15限定。
按照规定的抽吸流,第二压力区域P2中的压力进一步小于环境压力(第三压力区域P3),此外,该环境压力也在基本装置2的内部围绕接管13产生。
压力区域P3中的压力也可以是直接位于抽气机后面的压力。
接管13至入流孔10的通道通过两个基本上与入流孔-轴线x同轴设置的密封件17和18密封。因此,设置径向内部的密封件17,用于在支撑板9和接管13之间密封,以及设置一径向外部的密封件18,用于在支撑板9和隔板15之间密封。
隔板15中穿过接管13的通孔19,相对接管直径放大地设计,因此在接管13的圆周形成环形间隙20。该环形间隙是用于连接压力空间P3和通过两个同轴设置的密封件17和18而保留在两者之间的环形空间22的连接孔21。相应地,压力区域P3的压力分别位于密封件17和18的一侧,更确切地说是位于相对的密封面上。根据前述的压力关系,密封件17和18朝向环形空间的表面的压力始终高于其背向环形空间22侧的压力。因此,在密封件17和/或18中的一个损坏时始终有来自于压力区域3的、相对干净的外界空气,在含有灰尘的压力区域P1抽吸还是在清洁气体区域(压力区域P2)抽吸,取决于损坏的是哪个密封件。因此应避免包含脏物的空气从压力区域P1进入清洁灰尘的压力区域P2或者甚至到达压力区域P3的清洁空气区域。
图2至10示出了密封件17和18的不同实施形式。因此,如图2所示,设置有两个单独的密封件17和18,其中,分别从接管13看,外侧的密封件在截面中凸出地弯曲,而内侧的密封件17则在截面中凹陷地弯曲。相应地,密封件17和18相对地弯曲,从而使得密封配合由于压力区域P3邻近内部的更高压力得到改进。
与之不同的是,如图3所示,密封件17和18也可以一体地设计,例如可在截面上形成U-形并具有朝向支撑板9的U-开口。在支撑板9作为塑料注塑件的设计中,这样设计的双重密封件31可以注塑在支撑板9上。密封件17和18通过U-臂形成,而连接密封件17和18的U-接片朝向环形间隙20或连接孔21。在密封地设置密封件17和18位于隔板15上的部分时,在双重密封件31的U-接片保留有孔23,用于连接在密封件17和18之间形成的环形区域22与压力区域P3
图4示出了一种可选的结构,其中内部的密封件17注塑为接管13的端侧的环形的唇形密封圈。密封件17的自由端部区域密封地贴靠在其所朝向的、围绕入流孔10的支撑板表面。
外密封件18固定在隔板15上,例如插接固定。在此,涉及一种特别的注塑-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从连接部分24开始支承有一沿所配置的支撑板表面延伸的臂25。所述臂配设有一成型的密封圈26,用于在所配置的支撑板表面上密封地设置。
由于外密封件18选择插接在隔板15上,在失效时,该密封件可以更换。
在这种实施形式中形成有三个密封面,即,外密封件18或密封圈26和支撑板9之间的密封面,外密封件18或连接部分24和隔板15之间的密封面,以及内密封件17和支撑板9之间的密封面。
图5示出了一种类似的设计。在此,内密封件17也注塑为接管13上的唇形密封件。外密封件18作为插接件存在,具有一包括通孔19的孔边缘的连接部分24,该朝向支撑板9的连接部分逐渐变为一在截面上径向向外扩张的密封部分27。该密封部分在截面上直线地设计。其自由端环形地贴靠在其所朝向的支撑板表面上。产生了三个密封面,即,密封件18和支撑板9之间的密封面,密封件18和隔板15之间的密封面,以及注塑的密封件17和支撑板9之间的密封面。
图6示出了一种实施形式,其中,外密封件18唇状密封地注塑在支撑板9上,该密封唇进一步相对接管13径向向内扩张,用于密封地支承在相对的隔板15的表面上。
在本实施形式中,内密封件17设计为插接件。在此,内密封件在其所朝向的接管13的端部的壁外侧包含一环形的凸缘28。该插接装置通过设置在接管13外壁表面侧的环形物29保证,该环形物嵌入凸缘28中与之匹配的环形凹槽30。从接管13来看,密封件18在截面上从该凸缘28出发,凹陷地弯曲延伸,并穿过隔板15的孔19,其中,从接管13看,密封件18的自由端区域径向向外扩张,以支承与之相对的支撑板表面上。在密封件17的外部保留进一步径向设置的环行间隙20的情况下,可使密封件17穿过隔板孔9。
通过将内密封件17设计成插接件,可使该密封件在失效时被更换。直接将外密封件18设置在支撑板9上有这样的优点,即,每次更换过滤袋时可经常更新密封件18。
在这种实施形式中产生了三个密封面。即在外密封件18和隔板15之间形成密封面,在内密封件17和支撑板9之间形成密封面。第三个密封面在内密封件17或凸缘28和接管23之间产生。
如图7和8进一步所示,也可以设置一个由成型有两个密封件17和18形成的双重密封件31。首先参照图7设计一可插接连接的双重密封件31,用于插接配置接管13,其中,在此按照图6所示的实施形式选择支撑。
在此,首先是设计为内密封件17的部段凹陷弯曲地从凸缘28出发,穿过隔板孔19,一直延伸至与其相对的支撑板表面。与内密封件17同轴设置的外密封件18在隔板15和支撑板9之间的区域通过一横向连接件32与内密封件17连接。横向连接件32在截面上设计为腹板状。此外,环绕横向连接件32配设有孔33,用于根据压力连接密封件17和18之间保留的环形空间22和压力空间P3
和按图6所示的实施形式一样,密封件17和18在该实施形式中也在截面上互相对齐地弯曲,这由于内部更高的压力改善了各个密封件相对各支承面的密封配合。
当密封件17和/或18中的一个或两个有可能失效时,通过双重密封件31在接管13上的插接布置可以更换两个密封件17和18。
在这种实施形式中总共产生四个密封面,即,内密封件17或凸缘28和接管13之间的密封面,内密封件17和支撑板9之间的密封面,外密封件18和支撑板9之间的密封面以及外密封件18和隔板15之间的密封面。
在图8所示的实施形式中,两个密封件17和18在共同的根部区域34相互连接,如此构造的双重密封件31通过该根部区域34注塑固定在支撑板9上。从接管13来看,外密封件18在截面上从根部区域34出发,沿所配置的隔板15的支承面凸出地延伸。内密封件17从根部区域34出发,相应凹陷地沿接管13的端侧边缘延伸,用于与接管13插接连接。
通过两个密封件17和18在支撑板9上的直接固定,以有利的方式实现了密封件在每次更换过滤袋时的更换。
在这种实施形式中,实现了两个密封面,一个在外密封件18和隔板15之间,一个在内密封件17和接管13之间。
进一步由图9可知,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注塑两个密封件17和18,尤其是内密封件17注塑在接管13的端侧,外密封件18注塑在支撑板9朝向隔板15的表面。在此也获得了这样的优点,即,在每次更换过滤袋时总是更换外密封件18。在此产生了两个密封面,一个在外密封件18和隔板15之间,一个在内密封件17和支撑板9之间。
最后如图10所示,可在支撑板9上设置一配属于入流孔10的边缘且轴向凸入接管13的密封肋35。该密封肋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与支撑板9一体地成型。该密封肋35径向支撑在内密封件17中,该内密封件在该实施形式中注塑在接管13的端侧边缘。相应地,该密封件17在压力下降方向被支撑,这进一步提高了密封能力。
这种密封肋例如也可以进一步包括被设置在隔板15所配属区域的外密封件18,以便在此也实现外密封件18在压力降低的方向上的支撑。
通过所建议的解决方法可以保证,在一个密封件损坏时也不会有粗气体(脏空气)进入清洁气体(已清洁的空气)。通过设置两个基本上相互同轴设置的密封件17和18,以及在此形成环形空间22,建立一个防止空气或污物从密封件的一侧到达另一侧的压力闸,因为空气或污物必须克服压降移动。
所有公开的特征都是本发明的重点。对此,在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中也包括了所属/所附的优先权文件(在先申请的副本)的全部内容,也出于此目的,即,将这些文件的特征吸纳到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
附图标记
1  吸尘器
2  基本装置
3  过滤盒
4  过滤袋
5  电缆
6  手柄
7  操纵把手
8  附加装置
9  支撑板
10 入流孔
11 灰尘袋
12 流动通道
13 接管
14 地板
15 隔板
16 环形空间
17 密封件
18 密封件
19 通孔
20 环形间隙
21 连接孔
22 环形空间
23 孔
24 连接部段
25 臂
26 密封圈
27 密封部分
28 凸缘
29 环形凸出物
30 环形凹槽
31 双重密封件
32 横向连接件
33 孔
34 根部区域
35 密封肋
T  分界面
P1 第一压力区域
P2 第二压力区域
P3 第三压力区域
x  轴线

Claims (19)

1.一种内设过滤袋(4)的吸尘器(1),其中,所述过滤袋(4)具有一带有入流孔(10)的支撑板(9),所述入流孔(10)与一限定第一压力区域(P1)的接管(13)相配置,其中,在所述支撑板(9)和所述接管(1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借助于第二密封件(18)相对由一固定在外壳上的隔板(15)限定的第二压力区域(P2)密封。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密封件(17,18)在一侧承受第三压力区域(P3)的压力。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力区域(P3)中的压力高于所述第一压力区域(P1)和所述第二压力区域(P2)中的各自压力。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密封件(17,18)与所述支撑板(9)固定连接。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密封件(17,18)与所述接管(13)固定连接。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密封件(17,18)与所述隔板(15)固定连接。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一密封件(17,18)与所述支撑板(9)固定连接,并且另一密封件(18,17)与所述接管(13)固定连接。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一密封件(17,18)与所述支撑板(9)固定连接,并且另一密封件(18,17)与所述隔板(15)固定连接。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一密封件(17,18)与所述接管(13)固定连接,并且另一密封件(18,17)与所述隔板(15)固定连接。
10.按权利要求4至9之一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7,18)和所述接管(13)和/或所述支撑板(9)和/或所述隔板(15)的固定连接通过插接固定实现。
11.按权利要求4至9之一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7,18)和所述接管(13)和/或所述支撑板(9)和/或所述隔板(15)的固定连接通过成型实现。
12.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17)设计为相对于所述接管(13)径向向外地扩张。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17)的扩张部总是邻接密封区域设置。
1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18)设计为相对于所述接管(13)径向向内地扩张。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18)的扩张部总是邻接密封区域设置。
1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密封件(17,18)相互一体地设计。
1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板(9)和/或在所述固定在外壳上的隔板(15)上设计一环形的密封肋(35),一密封件(17,18)沿压力降低的方向抵靠在所述密封肋上。
18.一种用于吸尘器(1)的过滤袋(4),具有一支撑板(9)以及一设置在所述支撑板(9)中的入流孔(10),还具有固定在所述支撑板(9)上用于与一吸尘器侧的接管(13)共同作用的密封件(17,18),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7,18)设计为相对于所述入流孔(10)径向向外或径向向内地扩张,其中,在所述支撑板(9)上设置有两个密封件(17,18)。
19.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过滤袋,其特征在于,一密封件(18)是这样设置的,即,该密封件在所配属的、吸尘器侧的接管(13)外面延伸。
CN2008101443798A 2007-08-02 2008-08-04 内设过滤袋的吸尘器及用于此的过滤袋 Active CN1013570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7036338.0A DE102007036338B4 (de) 2007-08-02 2007-08-02 Filterbeutel
DE102007036338.0 2007-08-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7050A CN101357050A (zh) 2009-02-04
CN101357050B true CN101357050B (zh) 2012-05-16

Family

ID=39877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443798A Active CN101357050B (zh) 2007-08-02 2008-08-04 内设过滤袋的吸尘器及用于此的过滤袋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2) EP2025276B1 (zh)
CN (1) CN101357050B (zh)
AT (1) ATE530098T1 (zh)
DE (2) DE102007036338B4 (zh)
ES (2) ES2373483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74622B2 (en) * 2011-11-03 2015-07-07 Techtronic Floor Care Technology Limited Disposable bag and a disposable bag mount bracket for an upright vacuum cleaner
DE102012108390A1 (de) 2012-09-10 2014-03-13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Staubfilterbeutel
DE102016124030A1 (de) * 2016-12-12 2018-06-14 Festool Gmbh Sauggerät mit einem Filterelem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92906A (en) * 1967-04-11 1968-07-16 Studley Paper Company Inc Vacuum cleaner filter bag
US4364757A (en) * 1981-08-24 1982-12-21 The Hoover Company Vacuum cleaner filter bag collar arrangement
EP0532057A2 (de) * 1988-04-29 1993-03-17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Filterbeutel
EP1692990A2 (de) * 2005-02-17 2006-08-23 MELITTA HAUSHALTSPRODUKT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Staubsaugerbeute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taubsaugerbeute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96967U (zh) * 1976-01-20 1977-07-20
JPS5296967A (en) 1976-02-10 1977-08-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Gas treatment apparatus
JPS6041894Y2 (ja) * 1981-03-24 1985-12-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TR200502089T1 (tr) 2002-12-02 2005-08-22 Ar�El�K Anon�M ��Rket� Elektrikli süpürge.
DE102005041811A1 (de) 2005-09-02 2007-03-08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Staubsaugerbeutel mit Kunststoffflansch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92906A (en) * 1967-04-11 1968-07-16 Studley Paper Company Inc Vacuum cleaner filter bag
US4364757A (en) * 1981-08-24 1982-12-21 The Hoover Company Vacuum cleaner filter bag collar arrangement
EP0532057A2 (de) * 1988-04-29 1993-03-17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Filterbeutel
EP1692990A2 (de) * 2005-02-17 2006-08-23 MELITTA HAUSHALTSPRODUKT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Staubsaugerbeute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taubsaugerbeute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373483T3 (es) 2012-02-03
EP2025276B1 (de) 2011-10-26
CN101357050A (zh) 2009-02-04
EP2364631B1 (de) 2012-11-28
ES2396465T3 (es) 2013-02-21
EP2364631A1 (de) 2011-09-14
DE102007036338A1 (de) 2009-02-05
DE102007036338B4 (de) 2022-06-02
EP2025276A3 (de) 2010-05-05
EP2025276A2 (de) 2009-02-18
ATE530098T1 (de) 2011-11-15
DE202008018065U1 (de) 2011-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85164B2 (en) Dust collection unit for vacuum cleaner
US8187355B2 (en) Filter assembly for vacuum cleaner
CN102015058B (zh) 用于内燃机的过滤装置、尤其是空气过滤器
KR101618382B1 (ko) 증가된 효율을 갖는 다중 벨로우즈형 필터
CN101297146B (zh) 用于媒质管道的连接装置
CN201574853U (zh) 环形滤芯及过滤器装置
CN105380560A (zh) 电动吸尘器
CN101357050B (zh) 内设过滤袋的吸尘器及用于此的过滤袋
AU2004202470A1 (en) Cyclonic separating apparatus
CN106901482A (zh) 电机安装件
CN1935080A (zh) 改进了便携性和便利性的ac/dc手提式湿/干真空吸尘器
JP2005048946A (ja) 求心流式の変速機及びエンジン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0985372B1 (en) Vacuum-cleaner
US11717125B2 (en) Partition skirt device and cleaning apparatus
CN211633087U (zh) 吸尘器的出风导向件和吸尘器
CN110811426A (zh) 吸尘器的出风导向件和吸尘器
CN109922701A (zh) 抽吸器具
JP2014068749A (ja) 電気掃除機
US7329296B2 (en) Filter bag and a filter device provided with such filter bag
AU2005202362A1 (en) Suction hose assembly and vacuum cleaner having the same
CN105392404B (zh) 便携式硬表面清洁设备
KR101600317B1 (ko) 집진장치용 실링부재
JP3160239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11511639U (zh) 用于家用吸尘器的吸入装置以及包括其的家用吸尘器
CN100374064C (zh) 真空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