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3997A - 燃料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燃料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3997A
CN101353997A CNA2008101340236A CN200810134023A CN101353997A CN 101353997 A CN101353997 A CN 101353997A CN A2008101340236 A CNA2008101340236 A CN A2008101340236A CN 200810134023 A CN200810134023 A CN 200810134023A CN 101353997 A CN101353997 A CN 101353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odd
filter
shell
suppl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340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3997B (zh
Inventor
山田胜久
田中正晃
河尻千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53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3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3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39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燃料供给装置(1)包括:容纳在燃料箱(2)内的副箱(4),容纳在副箱内且具有抽吸副箱内的燃料并将其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第一泵单元(65)和抽吸副箱外的燃料并将其泵送至副箱内的第二泵单元(66)的燃料泵(6),以及连接于第一泵单元的第一吸引口(651)和第二泵单元的第二吸引口(661)并且过滤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和泵送至副箱内的燃料的过滤器(7,7P,7Q,7R,7S)。该过滤器包括:外壳(8,9,70P,70Q,70R,70S),第一过滤器(86,86P,86Q,86S)和第二过滤器(99,99a,99b,99c,99P,99R)。位于引导副箱内的燃料进入第一部件的外壳第一流道(71,71P,71S)内的第一过滤器过滤供给的燃料。位于引导副箱外部的燃料进入第二部件的外壳第二流道(72,72R,72P,72S)内的第二过滤器过滤泵送的燃料。

Description

燃料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即使燃料箱内剩余的燃料量减少的情形下也可用于稳定地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装置(例如参照美国专利US5596970)。US5596970中的燃料供给装置容纳在燃料箱内。燃料供给装置具有用于在燃料箱内存储部分燃料的副箱,以及容纳在副箱内的燃料泵。该燃料泵包括用于抽吸副箱内的燃料从而将其供给燃料消耗装置的第一泵单元,以及用于抽吸副箱外的燃料从而将其泵入副箱内的第二泵单元。第一和第二泵单元的每个吸引口都包括配备有用于分离将被抽吸进入其内的杂质的袋形过滤元件的过滤装置。
用于泵送燃料的管从第二泵单元的吸引口延伸穿过形成于副箱内的开口到达副箱的外部,并且袋形过滤元件固定于泵送管的入口。因此,第二泵单元穿过袋形过滤元件抽吸副箱外的燃料并且通过泵送管将燃料抽吸入第二泵单元的吸引口内。
但是,常用的燃料供给装置内的过滤组件具有两个过滤器部件,包括连接于第一泵单元的吸引口的第一过滤器部件和连接于第二泵单元的吸引口的第二过滤器部件。
在这种构造中,制造一个单独的燃料供给装置需要这两个过滤器部件,并且两个过滤器部件的使用增加了组装燃料供给装置的工时,导致燃料供给装置的成本增加。
此外,因为两个过滤器部件分别具有袋形过滤元件,第二泵单元的吸引口与泵送管的入口之间的距离,即,自第二泵单元泵送燃料的流道长度更长了。因此,第二泵单元需要高的抽吸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可消除上述缺陷。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减少燃料供给装置的制造成本,该燃料供给装置包括具有用于将副箱内的燃料供给至燃料消耗装置的第一泵单元以及用于将副箱外的燃料泵送至副箱内的第二泵单元的燃料泵。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缩短燃料供给装置中自第二泵单元泵送燃料的流道长度,该燃料供给装置包括具有用于将副箱内的燃料供给至燃料消耗装置的第一泵单元以及用于将副箱外的燃料泵送至副箱内的第二泵单元的燃料泵。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构造为将燃料箱内的燃料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供给装置。该装置包括副箱、燃料泵和过滤器部件。副箱容纳在燃料箱内,并且所述副箱存储燃料箱内的部分燃料。燃料泵容纳在副箱内,并且燃料泵具有被构造为抽吸副箱内的燃料从而将其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第一泵单元,以及被构造为抽吸副箱外的燃料从而将其泵送至副箱内的第二泵单元。过滤器部件连接于第一泵单元的第一吸引口和第二泵单元的第二吸引口并且被构造为过滤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和泵送至副箱内的燃料。过滤器部件包括外壳、第一过滤元件以及第二过滤元件。外壳内具有限定了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隔壁。第一流道将副箱内的燃料导入第一吸引口并且第二流道将副箱外部的燃料导入第二吸引口。第一过滤元件位于第一流道内从而过滤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第二过滤元件位于第二流道内从而过滤泵送至副箱的燃料。这就使得用于燃料供给的过滤器部件和用于泵送的过滤器部件可被结合形成一个单独的部件。最终,燃料供给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了,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价格不贵的燃料供给装置。
过滤器部件的外壳可如此设置在副箱的底面上以使第一流道的第一入口朝副箱的内部开放并且第二流道的第二入口从副箱的底面向外部突起同时朝燃料箱的底面开放。根据这种构造,因为第一入口朝副箱的内部开放,第一流道可将副箱内的燃料导入第一泵单元。因为第二入口从副箱的底面向外突起并且朝燃料箱的底面开放,燃料箱内的燃料可被尽可能多地泵送至副箱。
可在副箱的底面上形成开口并且过滤器部件的外壳可被插入并固定于该开口内。因为处于将过滤器部件安装至燃料泵上的状态中的组件只要通过将过滤器部件的外壳从一个方向插入开口即可连接于副箱,组装燃料供给装置的工时就减少了,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价格不贵的燃料供给装置。
外壳的侧壁可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凸缘,其外径大于开口并且当外壳被插入开口时与副箱的底面接触。此外,第一入口可比凸缘更接近副箱并且第二入口可比凸缘更接近副箱的外侧。根据这种构造,只要通过将过滤器部件连接于其上的燃料泵设置为朝向副箱的底面,就可容易实现第一和第二入口的定位。
第一过滤元件可设置于第一入口中并且第二过滤元件可设置于第二入口中。根据这种构造,因为第一和第二过滤元件都位于第一和第二入口中,外壳始终充满了已经通过过滤器的燃料。因此,可防止杂质蓄积在外壳内。
在第二入口中的侧壁的外侧与内侧之间实现连通的燃料通道可形成于第二入口的侧壁中,并且第二过滤元件可被设置为覆盖第二入口和燃料通道。根据这种构造,燃料通道形成于第二入口的侧壁中并且第二过滤元件被设置为覆盖第二入口和燃料通道。因此,即使由于水成分的冻结导致燃料不能从第二入口泵送,也可能从位于第二入口的侧壁内的燃料通道泵送燃料。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了构造为将燃料箱内的燃料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供给装置。该装置包括副箱、燃料泵和过滤器部件。副箱容纳在燃料箱内,并且所述副箱存储燃料箱内的部分燃料。燃料泵容纳在副箱内,并且燃料泵具有被构造为抽吸副箱内的燃料从而将其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第一泵单元,以及被构造为抽吸副箱外的燃料从而将其泵送至副箱内的第二泵单元。过滤器部件连接于第一泵单元的第一吸引口从而过滤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并且连接于第二泵单元的第二吸引口从而过滤泵送至副箱内的燃料。过滤器部件包括外壳、第一过滤元件以及第二过滤元件。外壳中具有限定了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隔壁。通过形成于副箱上的开口,第一流道将副箱内的燃料导入第一吸引口并且第二流道将副箱外部的燃料导入第二吸引口。第一过滤元件位于第一流道内从而过滤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第二过滤元件被设置为覆盖开口从而过滤泵送至副箱的燃料。这种构造就使得用于燃料供给的过滤器部件和过滤器部件内用于泵送燃料的第二流道可被结合于一个外壳上。因此,通过将用于泵送的过滤器部件的第二过滤元件设置为覆盖开口的这种简单构造,可能过滤用于泵送的燃料。因此,燃料供给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了,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价格不贵的燃料供给装置。
过滤器部件的外壳可如此安装于副箱的底面内以使第一流道的第一入口朝副箱的内侧开放并且第二流道的第二入口从副箱的底面朝外侧凸起并且朝燃料箱的底面开放。根据这种构造,因为第一入口朝燃料箱的内侧开放,第一流道可将副箱内的燃料导入第一泵单元。因为第二入口从副箱的底面向外突起并且朝燃料箱的底面开放,燃料箱内的燃料可被尽可能多地泵送至副箱。
可在副箱的底面形成开口并且过滤器部件的外壳可被插入并固定于该开口中。因为处于将过滤器部件安装于燃料泵上的状态中的组件只要通过将过滤器部件的外壳从一个方向插入开口即可连接于副箱,组装燃料供给装置的工时就减少了,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价格不贵的燃料供给装置。
外壳的侧壁可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凸缘,凸缘外径大于开口并且当外壳被插入开口时与副箱的底面接触。此外,第一入口可比凸缘更接近副箱并且第二入口可比凸缘更接近副箱的外侧。根据这种构造,只要通过将过滤器部件连接于其上的燃料泵设置为朝向副箱的底面,就可容易实现第一和第二入口的定位。
第一过滤元件可设置于第一入口中。根据这种构造,因为第一过滤元件位于第一入口中并且第二过滤元件被设置为覆盖开口,因此外壳始终充满已经通过过滤器的燃料。因此,可防止杂质蓄积在外壳内。
在第二入口内的侧壁的外侧与内侧之间实现连通的燃料通道可形成于第二入口的侧壁内。根据这种构造,燃料通道形成于第二入口的侧壁中并且第二过滤元件被设置为覆盖开口。因此,即使由于水成分的冻结导致燃料不能从第二入口泵送,也可能从位于第二入口的侧壁中的燃料通道泵送已经通过过滤器的燃料。
此外,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构造为将燃料箱内的燃料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供给装置。该装置包括副箱、燃料泵和过滤器部件。副箱容纳在燃料箱内,并且所述副箱存储燃料箱内的部分燃料。燃料泵容纳在副箱内,并且燃料泵具有被构造为抽吸副箱内的燃料从而将其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第一泵单元,以及被构造为抽吸副箱外的燃料从而将其泵送至副箱内的第二泵单元。过滤器部件连接于第一泵单元的第一吸引口用于过滤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并且连接于第二泵单元的第二吸引口用于过滤泵送至副箱内的燃料。过滤器部件包括外壳、第一过滤元件以及第二过滤元件。外壳中具有限定了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隔壁。通过形成于副箱上的开口,第一流道将副箱内的燃料导入第一吸引口并且第二流道将副箱外部的燃料导入第二吸引口。第一过滤元件被构造为过滤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第二过滤元件位于第二流道内从而过滤泵送至副箱的燃料。第二过滤元件被如此设置以使第二过滤元件的表面大致平行于其中形成有开口的副箱内表面。这种构造就使得用于燃料供给的过滤器部件的第一流道和用于泵送燃料的过滤器部件可被结合于一个外壳上。因此,燃料供给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了,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价格不贵的燃料供给装置。此外,第二过滤元件被设置为与其中形成有开口的副箱内表面平行。因此,可能避免由于第二过滤元件的设置使得第二流道的流道长度变得更长,使得可能缩短第二流道的流道长度。也就是说,可能缩短用于从第二泵单元泵送燃料的流道长度。
第一过滤元件可被设置在第一流道内。这就使得用于燃料供给的过滤器部件和用于泵送的过滤器部件可被结合形成一个单独的部件。因此,燃料供给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价格不贵的燃料供给装置。
第一过滤元件可被设置为与第二过滤元件平行。因此,可能避免由于第一过滤元件的设置使得外壳在第二流道的流道方向上的长度变得更长,使得可能缩短第二流道的流道长度。也就是说,可能缩短用于从第二泵单元泵送燃料的流道长度。
第一过滤元件和第二过滤元件每个都由片状元件形成。因此,可能进一步缩短第二流道的流道长度。也就是说,可能进一步缩短用于从第二泵单元泵送燃料的流道长度。
副箱的内表面可为其底面并且过滤器部件的外壳可被如此设置于副箱的底面上以使第一流道的第一入口朝副箱的内侧开放,并且第二流道的第二入口从副箱的底面朝外突起同时朝副箱的底面开放。根据这种构造,因为第一入口朝副箱的内侧开放,第一流道可将副箱内的燃料导入第一泵单元。因为第二入口从副箱的底面向外突起并且朝燃料箱的底面开放,燃料箱内的燃料可被尽可能多地泵送至副箱。
过滤器部件的外壳可被插入并固定于该开口中。因为只要通过将过滤器部件的外壳从一个方向插入开口就可将处于将过滤器部件安装于燃料泵上的状态中的组件连接于副箱,组装燃料供给装置的工时就减少了,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价格不贵的燃料供给装置。
外壳的侧壁可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凸缘,其外径大于开口并且当外壳被插入开口时与副箱的底面接触。此外,第一入口可比凸缘更接近副箱并且第二入口可比凸缘更接近副箱的外侧。根据这种构造,只要通过将过滤器部件连接于其上的燃料泵设置为朝向副箱的底面,就可容易实现第一和第二入口的定位。
第一过滤元件可设置于第一入口中并且第二过滤元件可设置于第二入口中。根据这种构造,因为第一和第二过滤元件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入口内,外壳始终充满了已经通过过滤器的燃料。因此,可防止杂质蓄积在外壳内。
实现第二入口内的侧壁的外侧与内侧之间连通的燃料通道可形成于第二入口的侧壁内,并且第二过滤元件可被设置为覆盖第二入口和燃料通道。根据这种构造,燃料通道形成于第二入口的侧壁中并且第二过滤元件被设置为覆盖第二入口和燃料通道。因此,即使由于水成分的冻结导致燃料不能从第二入口泵送,也可能从位于第二入口的侧壁内的燃料通道泵送燃料。
燃料泵的第一吸引口和第二吸引口可形成于燃料泵的一端,并且连接于第一吸引口的第一流道的第一出口和连接于第二吸引口的第二流道的第二出口可形成于与燃料泵的所述一端相对的端部。根据这种构造,只要将其中形成有第一和第二入口的端部朝着燃料泵的第一和第二吸引口形成于其中的端部移动,就可容易实现吸引口与出口之间的连接。
可在第二流道内提供单向阀从而使得燃料只能从副箱的外部向内部流动。根据这种构造,可能限制泵入副箱内的燃料通过第二流道又流回副箱的外部。
单向阀可被设置在第二过滤元件的下游。根据这种构造,可防止由于包含在燃料中的杂质进入单向阀的阀体和阀座之间的空间而导致的单向阀的功能退化。
外壳可包括具有上隔壁的上外壳和通过与上外壳进行组装形成外壳的具有下隔壁的下外壳。由于通过彼此组装上外壳和下外壳形成外壳,所以上隔壁和下隔壁可形成隔壁。根据这种构造,上隔壁位于上外壳内并且下隔壁位于下外壳内从而通过组装上外壳和下外壳形成外壳。因此上隔壁和下隔壁形成隔壁。因为具有这种构造,通过在单独的外壳内设置隔壁从而在单独外壳内形成第一和第二流道使得单独外壳可具有简单的结构。因此,燃料供给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从而可提供价格不贵的燃料供给装置。
上外壳和下外壳可通过压配合彼此组装形成外壳。根据这种构造,因为上外壳和下外壳彼此通过压配合组装在一起,就更容易制造其内形成第一和第二流道的单独外壳。因此,燃料供给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从而可提供价格不贵的燃料供给装置。
第二过滤元件可具有过滤面积大于第一过滤元件的过滤面积。根据这种构造,因为第二过滤元件的过滤面积大于第一过滤元件,可防止第二过滤元件的过滤能力比第一过滤元件下降的更快。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根据下面的描述、所附权利要求和附图更为清楚,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装置的截面图;
图2示出根据第一个实施例的过滤器组件的截面图;
图3示出从图2的方向III看过滤器组件的示意图;
图4示出图2沿直线IV-IV看过滤器的截面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过滤器组件的截面图;
图6示出用于图5的过滤器组件的燃料泵送过滤器的平面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过滤器组件的截面图;
图8示出用于图7的过滤器组件的燃料泵送过滤器的平面图;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过滤器组件的截面图;
图10示出图9的过滤器组件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1示出根据第四个实施例做出改进的过滤器组件的截面图;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装置的部分截面图;
图13示出根据第五个实施例的过滤器组件的平面图;
图14示出图13沿直线XIV-XIV截取过滤器组件的截面图;
图15示出图13从XV方向看的示意图;
图16示出图13中的下外壳的平面图;
图1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过滤器组件的平面图;
图18示出图17沿直线XVIII-XVIII截取过滤器组件的截面图;
图19示出图17沿直线XIX-XIX截取过滤器组件的截面图;
图2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过滤器组件的截面图;
图2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八个实施例的过滤器组件的平面图;
图22示出图21沿直线XXII-XXII截取过滤器组件的截面图;以及
图23示出图21的下外壳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应当了解,下面实施例中彼此相同或相似的部件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第一个实施例)
图1示出燃料供给装置1被设置在燃料箱2内的截面图。图1中箭头所示的上下方向为重力方向,燃料箱2在此状态下被安装于机动车内。燃料供给装置1是用于将燃料箱2内的燃料供给至燃料消耗装置(如内燃机)的装置。如图1所示,燃料供给装置1从燃料箱2的开口21被插入燃料箱2从而设置于其内并且位于燃料箱2的底面22上。凸缘3附加在开口21上从而封闭开口21。
通过将泵单元5等连接于燃料箱2内的副箱4来构造燃料供给装置1。用轴34将副箱4连接于凸缘3。
凸缘3由树脂制成并且大致为盘形。凸缘3与燃料排出管31和电连接器32用树脂一体注塑成型。燃料排出管31通过软管33与副箱4内的泵单元5连接并且将自泵单元5排出的燃料供给至燃料箱2外部的内燃机。
电连接器32通过导线电连接至泵单元5内的电连接器(未示出)和电源连接器(未示出)从而将电力供给泵单元5。
副箱4由树脂制成并且包括大致盘形的底面41和从底面41的外周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42。副箱4蓄积燃料箱2内的部分燃料。侧壁42具有带有插入部分(未示出)的内壁表面,轴34插入所述部分中,轴34通过压配合固定于副箱4侧面上的凸缘3端部。轴34被以可在插入部分内的轴向上移动的方式插入。
螺旋弹簧35位于凸缘3与副箱4之间,从而使得副箱4被向下挤压从而顶在燃料箱2的底面22上。螺旋弹簧35具有被凸缘3支撑的一个端部和被副箱4的插入部分所支撑的另一个端部。
因此,即使由于树脂制成的燃料箱2在温度改变或油量改变的情形下内压改变而膨胀或收缩从而导致开口21与燃料箱2的底面22之间的距离改变时,副箱4也能够随着底面22的位置变化。
开口43形成于副箱4的底面41上。朝燃料箱2的底面22延伸的支脚44形成于开口43的周缘上。作为过滤器部件的过滤器组件7被插入到开口43中。
泵单元5通过支撑机构(未示出)被副箱4的侧壁42所支撑。泵单元5包括燃料泵6,过滤器52,压力调节器67和过滤器组件7。燃料泵6包括:作为第一泵的供给泵单元65,用于抽吸副箱4内的燃料并将其供给内燃机;作为第二泵的泵单元66,用于将副箱4外部的燃料泵送至副箱4内部;电机63,用于驱动泵单元65和66。
供给泵单元65和泵单元66都具有形成于其中的流道。每个流道都包括一个叶片。该叶片形成于盘形的叶轮64中,叶轮64被电机63所旋转。当叶轮64旋转时,流道内被抽吸的燃料压力增加。
作为第一吸引口与供给泵单元65的流道连通的供给泵吸引口651形成于燃料泵6的下端,并且作为第二吸引口与泵单元66的流道连通的泵吸引口661与供给泵吸引口651平行地形成。除两个吸引口651和661外,用于将泵单元66泵送的燃料排出至副箱4内部的泵排出口662也形成于的燃料泵6的下端上。将供给泵单元65泵送的燃料排出的供给泵排出口652形成于燃料泵6的上端。
过滤器组件7连接于燃料泵6的下端,用于过滤自供给泵吸引口651和泵吸引口661抽吸的燃料。当通过操作电机63旋转叶轮64时,在供给泵单元65和泵单元66内产生吸力。接着,副箱4外部的燃料通过过滤器组件7被抽吸入供给泵吸引口651,并且副箱4外部的燃料通过过滤器组件7被抽吸入泵吸引口661。
自供给泵吸引口651抽吸的燃料从供给泵排出口652排出并且被供给燃料过滤器52。自泵吸引口661抽吸的燃料从泵排出口662排出并且被供给副箱4的内部。
过滤器外壳51其内容纳有用于过滤从供给泵排出口652排出的燃料的燃料过滤器52。过滤器外壳51由树脂制成并且具有用于容纳燃料过滤器52的大致环形的空间。过滤器外壳51被构造为还具有位于大致环形空间内周侧上的空间从而容纳燃料泵6。过滤器外壳51的上端具有连接于供给泵排出口652的连接部。连接部和具有大致环形的空间通过燃料通道连通,并且从供给泵排出口652排出的燃料被供给燃料过滤器52。
压力调节器67位于过滤器外壳51的下端,更特别地位于大致环形空间的下端。压力调节器67调节经过燃料过滤器52的燃料的压力。其压力在压力调节器67被调节的燃料从形成于过滤器外壳51上的排出68排出。从排出口68排出的燃料通过软管33和燃料排出管31被供给燃料箱2外部的内燃机。当从燃料泵6排出的燃料的压力大于预定值时,多余压力的燃料就从压力调节器67的排出口(未示出)流出并且返回副箱4的内部。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2至4描述过滤器组件7。
过滤器组件7连接于燃料泵6并且用单独的部件过滤被供给泵单元65抽吸的燃料和被燃料泵6的泵单元66抽吸的燃料。
过滤器组件7由树脂制成,如图2所示,具有上外壳8和下外壳9。下外壳9包括上下方向上的端部开口的圆筒部91,并且用于将圆筒部91分隔为上、下部分的第一隔壁93基本接近圆筒部91的中央部分。沿圆筒部91的外周方向延伸的凸缘96形成于基本接近圆筒部91的中央部分的外壁表面上。
位于凸缘96下侧的圆筒部91可被插入到在副箱4的底面41上形成的开口42中。沟部97形成于圆筒部91的接触开口43的外壁表面上。O形环98连接于沟部97从而确保圆筒部91与开口43之间的密封特性。
圆筒部91的下侧上的下开口92从底面41向外突起并且当下外壳9被插入副箱4的开口43时朝燃料箱2的底面22开放。作为第二过滤元件的泵送燃料过滤器99被设置在开口43中。所述泵送燃料过滤器99为片状(例如大致盘形)的无纺布并且通过焊接连接于下开口92的外缘。泵送燃料过滤器99被设置为大致与开口43形成于其中的副箱4的底面41平行。
泵送燃料过滤器99通过纤维化树脂例如聚酯、尼龙、聚丙烯或乙炔(acetylene)制成。由于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燃料性,因此通过适于这种材料作为泵送燃料过滤器99的材料可延长过滤器组件7的使用寿命。
如图2和4所示,突起94形成于第一隔壁93的上表面上,从而将上表面分隔为左表面和右表面。在图2和4中,穿过第一隔壁93的通孔95与突起94的右表面的周缘方向平行地形成。在右表面上还设置使燃料只能从圆筒部91的下侧向上侧流动的单向阀100。
如图2所示,单向阀100为伞形并且被如此构造以使单向阀100对应于伞把手的一部分插入第一隔壁93的孔内并且其对应于伞外缘部分的一部分与第一隔壁93的上表面接触。因此,通孔95被封闭。
当通孔95的下侧上的燃料压力高于其上侧上的压力,单向阀100就从第一隔壁93的上表面脱离并且第一隔壁93的下侧上的燃料穿过孔95流入上侧。
上外壳8形成为封闭下外壳9中的圆筒部91的上开口。朝第一隔壁93的突起94延伸的第二隔壁82形成于上外壳8上端81的与第一隔壁93相对的表面上(如图3中虚线所示)。通过将上外壳8连接于下外壳9,如图2所示,上外壳8的上端81和下外壳9的第一隔壁93限定了两个空间。第二隔壁82对应于上隔壁,突起94对应于下隔壁并且第二隔壁82和突起94对应于隔壁。
与左空间连通的上开口83如图2所示形成于上端81中。作为第一过滤元件的供给燃料过滤器86设置在开口83中。供给燃料过滤器86以与泵送燃料过滤器99相同的方式也形成为片状并且设置为大致与泵送燃料过滤器99平行。应当了解,泵送燃料过滤器99的过滤面积被设定为大于供给燃料过滤器86。也就是说,如图2和3所示,泵送燃料过滤器99的尺寸大于供给燃料过滤器86。
供给燃料过滤器86由与泵送燃料过滤器99同样材料制成的无纺布形成。供给燃料过滤器86通过焊接或嵌入成型连接于上开口83。
与图2中的左空间连通的第一连接部84形成于上部81上。第一连接部84连接至燃料泵6的供给泵吸引口651。与图2中的右空间连通的第二连接部85形成于上端81上。第二连接部85连接至燃料泵6的泵吸引口661。
当具有上述构造的上外壳8和下外壳9被组装时,在过滤组件7中形成两个流道。其一为作为第一流道的供给燃料流道71,其具有作为上开口83的第一入口和作为第一连接部84的第一出口。另一个是作为第二流道的泵送燃料流道72,其具有作为下开口92的第二入口和作为第二连接部85的第二出口。
接下来,将描述燃料泵6运行时在过滤器组件7内产生的燃料流。
当燃料泵6被致动时,在供给泵单元65和泵单元66内产生吸力。接着,副箱4中的燃料从上开口83经过供给燃料过滤器86到达供给燃料流道71。流入供给燃料流道71的燃料经过第一连接部84被吸入燃料泵6的供给泵吸引口651。
副箱4外部的燃料经过形成于副箱4中的开口43并且从下开口92流经泵送燃料过滤器99进入泵送燃料通道72。流入泵送燃料流道72的燃料经过通孔95并且通过第二连接部85被吸入燃料泵6的泵吸引口661。也就是说,应当了解,泵送燃料流道72是用于将副箱4(燃料箱2内)外部的燃料穿过形成于副箱4中的开口43导入泵送吸引口661内。
在本实施例中,和现有技术不同,第一和第二隔壁93和82以及突起94位于单个的外壳内(上外壳8和下外壳9是组装好的状态)从而形成两个流道(供给燃料流道71和泵送燃料流道72)。此外,过滤器组件7连接于燃料泵6,其中,在过滤器组件7中分别为流道71和72提供供给燃料过滤器86和泵送燃料过滤器99。
因此,与为每个形成于燃料泵中的吸引口提供一个过滤器部件的这种常规情形相比,燃料供给装置1的结构可被简化。因此,可提供价格不贵的燃料供给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隔壁82被设置在上外壳8内,突起94被设置在下外壳9内,并且上外壳8和下外壳9彼此连接形成一个外壳。这样,第二隔壁82和突起94被构造为形成隔壁。由于这样的构造,通过在其中提供隔壁从而形成供给燃料流道71和泵送燃料流道72的外壳可具有简单的构造。因此,燃料供给装置1的结构可被简化并且可提供价格不贵的燃料供给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连接部84和85在过滤器组件7的上端81上彼此平行地形成。因此,在供给泵吸引口651和泵吸引口661在燃料泵6的一端平行地形成的情形下,只要朝吸引口651和661移动过滤器组件7,连接部84和85就可容易地都连接于吸引口651和661。
此外,由于过滤器组件7通过插入形成于副箱4中的开口43被固定,只要在过滤器组件7从副箱4的开口侧连接于燃料泵6端部的状态下插入泵单元5,就可容易地将泵单元5连接于副箱4。
过滤器组件7具有凸缘96并且具有形成于凸缘96上侧并且副箱4内的燃料可流入其中的上开口83,以及形成于凸缘96的下侧并且副箱4外部的燃料可流入其中的下开口92。因此,当过滤器组件7连接于副箱4的开口43时,仅通过插入凸缘96直至凸缘96接触副箱4的底面,开口83和92都可位于适当的位置。
单向阀100位于泵送燃料流道72的中部从而使得只允许来自下开口92的燃料流入第二连接部85。因此,可防止泵送入副箱4的燃料流回并流出副箱4。
因为单向阀100位于泵送燃料过滤器99的下游,它可防止由于杂质被夹在单向阀100与第一隔壁93之间导致的单向阀100的功能退化。
在本实施例中,供给燃料过滤器86设置在上开口83中,泵送燃料过滤器99设置在下开口92中。因此,过滤器组件7充满始终经过过滤器86和99的燃料,因此可防止燃料内的杂质蓄积在过滤器组件7中。
由于下开口92从副箱4的底面41向外延伸并且朝燃料箱2的底面22开放,燃料箱2内的燃料可被尽可能多地泵入副箱4内。
应当了解,第二隔壁82和突起94可通过粘合剂等连接,但如果当燃料经过第二隔壁82与突起94之间的缝隙时产生的压力损失大于当燃料经过单向阀100与第一隔壁93之间的缝隙时产生的压力损失,那么第二隔壁82和突起94可被设置为彼此接触而不使用粘合剂等,因为供给燃料流道71中的燃料通过缝隙流出进入泵送燃料流道72受到限制。
在图2中,当泵送燃料过滤器99被设置为相对底面41倾斜,燃料流道72的流道长度变长。因此,泵送装置66内需要很高的吸力。相反,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泵送燃料过滤器99被设置为大致与开口43形成于其中的副箱4的底面41平行,可防止流道72的流道长度由于泵送燃料过滤器99的设置而变长。也就是说,因为可能缩短从泵送装置66泵送燃料的流道长度,可避免在泵送装置66内需要很高的吸力。
在图2中,当供给燃料过滤器86相对于与底面41大致平行设置的泵送燃料过滤器99被倾斜设置,在泵送燃料流道72的流道方向上(图2的上下方向上),包括上外壳8和下外壳9的外壳长度变长。相反,在本实施例中,供给燃料过滤器86被设置为与大致平行于底面41的泵送燃料过滤器99大致平行。因此可防止由于供给燃料过滤器86的设置导致包括上外壳8和下外壳9的外壳长度过长。因此,燃料流道72的流道长度变短。也就是说,因为可能缩短从泵送装置66泵送燃料的流道长度,可防止在泵送装置66内需要很高的吸力。
因为供给燃料过滤器86和泵送燃料过滤器99不是袋形过滤器而是片状过滤器,泵送燃料流道72的流道长度可更短。也就是说,因为可能进一步缩短从泵送装置66泵送燃料的流道长度,可避免在泵送装置66内需要很高的吸力。
因为在通过泵送燃料过滤器99过滤后再通过供给燃料过滤器86过滤燃料,与供给燃料过滤器86相比,过滤的杂质更容易蓄积在燃料过滤器99中。因此,泵送燃料过滤器99的过滤能力与供给燃料过滤器86相比更容易退化。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泵送燃料过滤器99的过滤面积大于供给燃料过滤器86,可防止泵送燃料过滤器99的过滤能力比供给燃料过滤器86退化的更快。
(第二个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将参照图5和6进行描述。
如图5和6所示,为大致环形的环部件991提供与第一个实施例类似的由无纺布制成的过滤体992就构造了泵送燃料过滤器99a。本实施例的泵送燃料过滤器99a通过将环部件991压配合入下外壳9的圆筒部91的内壁被固定。因此,泵送燃料过滤器99a可容易地被安装于过滤器组件7。
(第三个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将参照图7和8进行描述。
如图7和8所示,泵送燃料过滤器99b包括大致环形的环部件993,大致位于环部件993中央的盘部件994,以及将环部件993连接至盘部件994的轮毂部件995。由无纺布制成的过滤体996与第一个实施例中一样位于环部件993与盘部件994之间的空间内。本实施例的泵送燃料过滤器99b通过将环部件993压配合入下外壳9的圆筒部91的内壁被固定。因此,泵送燃料过滤器99b可容易地被安装于过滤器组件7。
本实施例的泵送燃料过滤器99b被构造为通过大致位于中央部位的盘部件994和轮毂部件995支撑过滤体996。因此,提高了过滤器99b的强度。
(第四个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将参照图9和10进行描述。
如图9所示,大致环形的突起91a形成于外壳9的凸缘96上在圆筒部91的外周侧上,突起91a被副箱4的开口43所支撑。
如图10所示,沟部91b形成于接近圆筒部91的下开口92的侧壁上,用于在圆筒部91的外壁与内壁之间建立连通。沟部91b对应于燃料通道。
如图9所示,设置在下开口92上的泵送燃料过滤器99c用于覆盖沟部91b。泵送燃料过滤器99c具有使用塑料环997固定的端部。
因为燃料内包含的水成分的比重大于燃料比重,水成分更容易保持在燃料箱2的底面22。如果下开口92朝燃料箱2的底面22开放,如同实施例1至3中的那样,当保持在底面22的水成分冻结时燃料就不会从下开口92被吸走。
在本实施例的过滤器组件7中,沟部91b形成于圆筒部91的侧壁上。因此,即使燃料不能从下开口92被吸走,燃料也可通过沟部91b被抽吸。
如图11所示,代替图10所示的沟部91b,通孔91c可形成于圆筒部91的侧壁上,并且可在通孔91c内提供不同于下开口92内的泵送燃料过滤器99的过滤器998。
(第五个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将参照图12和16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燃料泵6的下端形成臂部件60,接合孔601形成于臂部件60中,接合接合孔601的接合爪701P形成于过滤器组件7P中。通过接合爪701P与接合孔601的接合,过滤器组件7P(图14)的连接部84P、85P与燃料泵6的吸引口651、661之间的连接被固定。接合爪701P形成于下外壳9P上,如图13至15所示。
过滤器组件7P,如图14所示,具有外壳70P,供给燃料过滤器86P,泵送燃料过滤器99P和单向阀100。过滤器组件7P通过将圆筒部91P压配合入下副箱4的开口43内而被固定于副箱4。取消沟部97和O形环98的同时,用压配合确保圆筒部91P与开口43之间的密封特性。
通过将上外壳8P压配合入下外壳9P形成外壳70P。用压配合确保上外壳8P与下外壳9P之间的密封特性。应当了解,和上述实施例的外壳8和9不同,因为本实施例中接合爪701P形成于下外壳9P上,上外壳8P连接入下外壳9P。凸缘96P形成于下外壳9P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隔壁82P位于上外壳8P中,突起94P位于下外壳9P中,并且上外壳8P和下外壳9P彼此连接形成外壳70P。因此,第二隔壁82P和突起94P形成隔壁702P。第二隔壁82P配合入突起94P,从而形成隔壁702P。
突起94P形成图16中示出的形状并且第二隔壁82P也形成类似于突起94P的形状(未示出)。如图16所示,下外壳9P被突起94P分隔开从而在其内形成供给燃料流道71P和泵送燃料流道72P。上外壳8P被与突起94类似形状的第二隔壁82P分隔开从而在其内形成供给燃料流道71P和泵送燃料流道72P(未示出)。
由于这样的结构,通过提供隔壁702P在其内形成供给燃料流道71P和泵送燃料流道72P的外壳70P可具有简单的结构。因此,燃料供给装置1的结构可被简化并且可提供价格不贵的燃料供给装置。
为大致环形的环部件991P提供与第一个实施例类似的由无纺布制成的过滤体992P就构造了泵送燃料过滤器99P,类似第二个实施例的泵送燃料过滤器99a。本实施例的泵送燃料过滤器99P通过将环部件991P压配合入下外壳9P的圆筒部91P的内壁(内开口92P)而被固定。因此,泵送燃料过滤器99P可容易地被安装于过滤器组件70P。
供给燃料过滤器86P也是由类似于泵送燃料过滤器99P的材料制成的无纺布,并且例如通过焊接连接于上开口83P。应当了解,图13所示的上开口83P比图3的上开口83大。供给燃料流道71P内的上开口83P尺寸被最大化,从而使得供给燃料过滤器86P的过滤面积很大。通过增加供给燃料过滤器86P的过滤面积,供给燃料过滤器86P的过滤器寿命被提高了。
(第六个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参照图17和19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的过滤器组件7Q中,供给燃料过滤器86Q也是由类似于过滤器86、99、86P或99P的材料制成的无纺布,并且通过嵌入成型在上开口83Q处连接于上外壳8Q。在外壳70Q中,三个凹槽部件831Q设置在上外壳8Q的上开口83Q中,三个凹槽部件97Q设置在下外壳9Q的侧壁中。因此,供给燃料过滤器86Q通过凹槽部件831Q和97Q从外壳70Q暴露出来。
即使燃料液面低至图18所示的水平FL,通过凹槽部件831Q和97Q暴露的供给燃料过滤器86Q的一部分可过滤FL水平的燃料,这样过滤后的燃料可被供给燃料消耗装置。应当了解,如图19所示,没有通过凹槽部件831Q和97Q暴露的供给燃料过滤器86Q那部分不能过滤FL水平的燃料,因此过滤的燃料不能供给燃料消耗装置。但是,由于供给燃料过滤器86Q没有通过凹槽部件831Q和97Q暴露的供给燃料过滤器86Q那部分被上外壳8Q围绕,供给燃料过滤器86Q被牢牢地连接于上外壳8Q。
(第七个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将参照图20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的过滤器组件7R中,泵送燃料过滤器99R不与外壳70R结合并且被设置为覆盖副箱4R的开口43。
如图20所示的过滤器组件7R具有外壳70R,供给燃料过滤器86P和单向阀100。通过将圆筒部91R压配合入副箱4R的开口43内将过滤器组件7R固定于副箱4R。取消沟部97和O形环98的同时,用压配合来确保圆筒部91R与开口43之间的密封特性。应当了解,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部件包括过滤器组件7R和泵送燃料过滤器99R。
通过将上外壳8P压配合入下外壳9R形成外壳70R。用压配合来确保上外壳8P与下外壳9R之间的密封特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隔壁82P被设置在上外壳8P中,突起94P被设置在下外壳9R中,并且上外壳8P和下外壳9R彼此连接形成外壳70R。因此,第二隔壁82P和突起94P形成隔壁702P。
流道71P和72R通过隔壁702P形成。泵送燃料流道72R形成从下开口92R穿过通孔95和单向阀100到达第二连接部85P的路线,并且将副箱4R(燃料箱2内)外部的燃料通过形成于副箱4R中的开口43导入泵送吸引口661。
泵送燃料过滤器99R是直径比泵送燃料过滤器99a和99P的直径大的燃料过滤器,并且为大致环形的环部件991R提供与过滤体992和992P类似的由无纺布制成的过滤体992R就构造了泵送燃料过滤器99R。泵送燃料过滤器99R不结合于外壳70R并且被设置为覆盖副箱4R的开口43。更特别地,通过将环形部件991R压配合入圆筒部44R的内壁从而泵送燃料过滤器99R被固定并且安装于副箱4R从而覆盖开口43。
供给燃料过滤器86P是由类似于过滤器86、99、86P、99P或99R的材料制成的无纺布,并且通过嵌入成型结合于上开口83P。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单独的外壳70R内提供隔壁702P,形成两个流道,其中,供给燃料流道71P将副箱4R内的燃料导入供给泵吸引口651,泵送燃料流道72R将副箱4R外部的燃料通过副箱4R的开口43泵送导入到泵吸引口661。此外,用于过滤供给的燃料的供给燃料过滤器86P设置于供给燃料流道71P中,并且用于过滤将被泵送的燃料的泵送燃料过滤器99R被设置为覆盖开口43。
这种构造使得用于燃料供给的过滤器部件(供给燃料流道71P和供给燃料过滤器86P)和用于泵送的过滤器部件的泵送燃料流道72R结合于单独的外壳70R。因此,可能通过提供用于泵送的过滤器部件的泵送燃料过滤器99R的简单结构来覆盖开口43从而过滤将被泵送的燃料。因此,燃料供给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从而使得可提供价格不贵的燃料供给装置1。
应当了解,与泵送燃料过滤器99a和99P相比,泵送燃料过滤器99R的直径更大并且泵送燃料过滤器99R的过滤面积更大。这就延长了泵送燃料过滤器99R的过滤器使用寿命。
(第八个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八个实施例将参照图21至23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的过滤器组件7S具有朝左侧延伸的延伸部73S,扩大至延伸部73S的上开口83S,以及扩大至延伸部73S的供给燃料过滤器86S。
过滤器组件7S,如图22所示,具有外壳70S,供给燃料过滤器86S和泵送燃料过滤器99P。通过将圆筒部91P压配合入副箱4的开口43中将过滤器组件7S固定于副箱4。通过将上外壳8S压配合入下外壳9S形成外壳70S。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隔壁82S被设置在上外壳8S中,突起94S被设置在下外壳9S中,并且上外壳8S和下外壳9S彼此连接形成外壳70S。因此,第二隔壁82S和突起94S形成隔壁702S。
突起94S形成图23所示的形状,第二隔壁82S也形成类似于突起94S的形状(未示出)。如图23所示,下外壳9S具有对应于延伸部73S的延伸部98S并且被突起94S分隔从而在其中形成供给燃料流道71S和泵送燃料流道72S。上外壳8S具有对应于延伸部73S的延伸部并且被与突起94S类似形状的第二隔壁82S分隔,在其内形成供给燃料流道71S和泵送燃料流道72S(未示出)。
供给燃料过滤器86S是由类似于燃料过滤器86、86P、99或99P的材料制成的无纺布,并且例如通过焊接结合于上开口83S。如上所述,图21和22所示的上开口83S延伸并扩大至延伸部73S。因此,使得供给燃料过滤器86S更大从而扩大了供给燃料过滤器86S的过滤面积。因此,可能延长供给燃料过滤器86S的过滤器使用寿命。
应当了解,不用具有延伸部73S的过滤器组件7S,通过形成其它不规则形状的过滤器组件可提高供给燃料过滤器86S的过滤面积。
其它优点和改进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本发明广义地理解为不限于所示和所述的特定细节,代表性装置和所示实施例。

Claims (39)

1、一种构造为将燃料箱(2)内的燃料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供给装置(1),该装置(1)包括:
容纳在燃料箱(2)内的副箱(4),所述副箱(4)存储燃料箱(2)内的部分燃料;
容纳在副箱(4)内的燃料泵(6),该燃料泵(6)具有被构造为抽吸副箱(4)内的燃料从而将其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第一泵单元(65),以及被构造为抽吸副箱(4)外的燃料从而将其泵送至副箱(4)内的第二泵单元(66);以及
过滤器部件(7,7P,7Q,7R,7S),其连接于第一泵单元(65)的第一吸引口(651)以及第二泵单元(66)的第二吸引口(661),并且被构造为过滤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和泵送至副箱(4)内的燃料,其中过滤器部件(7,7P,7Q,7R,7S)包括:
外壳(8,9,70P,70Q,70R,70S),其内具有限定了第一流道(71,71P,71S)和第二流道(72,72R,72P,72S)的隔壁(82,94,702P,702S),其中第一流道(71,71P,71S)将副箱(4)内的燃料导入第一吸引口(651),第二流道(72,72R,72P,72S)将副箱(4)外部的燃料导入第二吸引口(661);
位于第一流道(71,71P,71S)中的第一过滤元件(86,86P,86Q,86S),用于过滤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以及
位于第二流道(72,72R,72P,72S)中的第二过滤元件(99,99a,99b,99c,99P,99R),用于过滤泵送至副箱(4)内的燃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外壳(8,9,70P,70Q,70R,70S)以下述方式连接在副箱(4)的底面(41)上,即:
第一流道(71,71P,71S)的第一入口(83,83P,83Q,83S)朝副箱(4)的内部开放;并且
第二流道(72,72R,72P,72S)的第二入口(92,92P,92R)从副箱(4)的底面(41)向副箱(4)的外部突起并朝燃料箱(2)的底面(22)开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
副箱(4)在副箱(4)的底面(41)上具有开口(43);并且
外壳(8,9,70P,70Q,70R,70S)被插入该开口(43)内以便被固定于副箱(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
外壳(8,9,70P,70Q,70R,70S)在其侧壁上具有凸缘部(96,96P),并且凸缘部(96,96P)的外径大于副箱(4)的开口(43)的外径;并且
凸缘部(96,96P)沿着其厚度方向形成于第一入口(83,83P,83Q,83S)与第二入口(92,92P,92R)之间,并且当外壳(8,9,70P,70Q,70R,70S)被插入开口(43)时凸缘部(96,96P)与副箱(4)的底面(41)接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第一过滤元件(86,86P,86Q,86S)设置于第一入口(83,83P,83Q,83S)中,第二过滤元件(99,99a,99b,99c,99P)设置于第二入口(92,92P)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
第二入口(92)在其侧壁上具有燃料通道(91b),并且第二入口(92)的侧壁的外侧和内侧通过燃料通道(91b)连通;并且
第二过滤元件(99c)被设置为覆盖第二入口(92)和燃料通道(91b)。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
燃料泵(6)的第一吸引口(651)和第二吸引口(661)形成于燃料泵(6)的一端部处;
与第一吸引口(651)相连的第一流道(71,71P,71S)的第一出口(84,84P)和与第二吸引口(661)相连的第二流道(72,72R,72P,72S)的第二出口(85,85P)形成于外壳(8,9,70P,70Q,70R,70S)的一端部(81)处;并且
外壳(8,9,70P,70Q,70R,70S)的所述端部(81)与燃料泵(6)的所述一端部相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还包括位于第二流道(72,72R,72P,72S)中的单向阀(100),其中单向阀(100)只允许燃料从副箱(4)的外部流入内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单向阀(100)位于燃料流动方向上第二过滤元件(99,99a,99b,99c,99P,99R)的下游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
所述外壳(8,9,70P,70Q,70R,70S)包括具有上隔壁(82,82P,82S)的上外壳(8,8P,8Q,8S)和具有下隔壁(94,94P,94S)并且连接于上外壳(8,8P,8Q,8S)的下外壳(9,9P,9Q,9R,9S);并且
当上外壳(8,8P,8Q,8S)和下外壳(9,9P,9Q,9R,9S)彼此连接形成外壳(8,9,70P,70Q,70R,70S)时,上隔壁(82,82P,82S)和下隔壁(94,94P,94S)构成隔壁(82,94,702P,702S)。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上外壳(8P,8Q,8S)和下外壳(9P,9Q,9R,9S)通过压配合彼此连接形成外壳(70P,70Q,70R,70S)。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第二过滤元件(99,99a,99b,99c,99P,99R)的过滤面积大于第一过滤元件(86,86P,86Q)的过滤面积。
13、一种构造为将燃料箱(2)内的燃料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供给装置(1),该装置(1)包括:
容纳在燃料箱(2)内的副箱(4),所述副箱(4)存储燃料箱(2)内的部分燃料;
容纳在副箱(4)内的燃料泵(6),该燃料泵(6)具有被构造为抽吸副箱(4)内的燃料从而将其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第一泵单元(65)以及被构造为抽吸副箱(4)外的燃料从而将其泵送至副箱(4)内的第二泵单元(66);以及
过滤器部件(7,7P,7Q,7R,7S),其连接于第一泵单元(65)的第一吸引口(651)从而过滤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并且连接于第二泵单元(66)的第二吸引口(661)从而过滤泵送至副箱(4)内的燃料,其中过滤器部件(7,7P,7Q,7R,7S)包括:
外壳(8,9,70P,70Q,70R,70S),其内具有限定了第一流道(71,71P,71S)和第二流道(72,72R,72P,72S)的隔壁(82,94,702P,702S),其中第一流道(71,71P,71S)将副箱(4)内的燃料导入第一吸引口(651),第二流道(72,72R,72P,72S)将副箱(4)外部的燃料通过副箱(4)上形成的开口(43)导入第二吸引口(661);
第一过滤元件(86,86P,86Q,86S),其位于第一流道(71,71P,71S)内以便过滤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以及
第二过滤元件(99,99a,99b,99c,99P,99R),其位于第二流道(72,72R,72P,72S)内从而过滤泵送至副箱(4)内的燃料。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外壳(8,9,70P,70Q,70R,70S)以下述方式连接在副箱(4)的底面(41)上,即:
第一流道(71,71P,71S)的第一入口(83,83P,83Q,83S)朝副箱(4)的内部开放;并且
第二流道(72,72R,72P,72S)的第二入口(92,92P,92R)从副箱(4)的底面(41)向副箱(4)的外部突起,并且朝燃料箱(2)的底面(22)开放。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
副箱(4)的开口(43)形成于在副箱(4)的底面(41)上;并且
过滤器部件(7,7P,7Q,7R,7S)的外壳(8,9,70P,70Q,70R,70S)被插入该开口(43)内以便被固定于副箱(4)。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
外壳(8,9,70P,70Q,70R,70S)在其侧壁上具有凸缘部(96,96P),并且凸缘部(96,96P)的外径大于副箱(4)的开口(43)的外径;并且
凸缘部(96,96P)沿着其厚度方向形成于第一入口(83,83P,83Q,83S)与第二入口(92,92P,92R)之间,并且当外壳(8,9,70P,70Q,70R,70S)被插入开口(43)时凸缘部(96,96P)与副箱(4)的底面(41)接触。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第一过滤元件(86,86P,86Q,86S)设置于第一入口(83,83P,83Q,83S)中。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第二入口(92)在其侧壁上具有燃料通道(91b),并且第二入口(92)的侧壁的外侧和内侧通过燃料通道(91b)连通。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
燃料泵(6)的第一吸引口(651)和第二吸引口(661)形成于燃料泵(6)的一端部处;
与第一吸引口(651)相连的第一流道(71,71P,71S)的第一出口(84,84P)和与第二吸引口(661)相连的第二流道(72,72R,72P,72S)的第二出口(85,85P)形成于外壳(8,9,70P,70Q,70R,70S)的一端部(81)处;并且
外壳(8,9,70P,70Q,70R,70S)的端部(81)与燃料泵(6)的所述一端部相对。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还包括位于第二流道(72,72R,72P,72S)中的单向阀(100),其中单向阀(100)只允许燃料从副箱(4)的外部流入内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单向阀(100)位于燃料流动方向上第二过滤元件(99,99a,99b,99c,99P,99R)的下游侧。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
所述外壳(8,9,70P,70Q,70R,70S)包括具有上隔壁(82,82P,82S)的上外壳(8,8P,8Q,8S)和具有下隔壁(94,94P,94S)并且连接于上外壳(8,8P,8Q,8S)的下外壳(9,9P,9Q,9R,9S);并且
当上外壳(8,8P,8Q,8S)和下外壳(9,9P,9Q,9R,9S)彼此连接形成外壳(8,9,70P,70Q,70R,70S)时上隔壁(82,82P,82S)和下隔壁(94,94P,94S)构成隔壁(82,94,702P,702S)。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上外壳(8P,8Q,8S)和下外壳(9P,9Q,9R,9S)通过压配合彼此连接形成外壳(70P,70Q,70R,70S)。
2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第二过滤元件(99,99a,99b,99c,99P,99R)的过滤面积大于第一过滤元件(86,86P,86Q)的过滤面积。
25、一种构造为将燃料箱(2)内的燃料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供给装置(1),该装置(1)包括:
容纳在燃料箱(2)内的副箱(4),所述副箱(4)存储燃料箱(2)内的部分燃料;
容纳在副箱(4)内的燃料泵(6),该燃料泵(6)具有被构造为抽吸副箱(4)内的燃料从而将其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第一泵单元(65),以及被构造为抽吸副箱(4)外的燃料从而将其泵送至副箱(4)内的第二泵单元(66);以及
过滤器部件(7,7P,7Q,7R,7S),其连接于第一泵单元(65)的第一吸引口(651)从而过滤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并且连接于第二泵单元(66)的第二吸引口(661)从而过滤泵送至副箱(4)内的燃料,其中过滤器部件(7,7P,7Q,7R,7S)包括:
外壳(8,9,70P,70Q,70R,70S),其内具有限定了第一流道(71,71P,71S)和第二流道(72,72R,72P,72S)的隔壁(82,94,702P,702S),其中第一流道(71,71P,71S)将副箱(4)内的燃料导入第一吸引口(651),第二流道(72,72R,72P,72S)将副箱(4)外部的燃料通过副箱(4)上形成的开口(43)导入第二吸引口(661);
被构造为过滤供给至外部单元的燃料的第一过滤元件(86,86P,86Q,86S);以及
第二过滤元件(99,99a,99b,99c,99P,99R),其位于第二流道(72,72R,72P,72S)中从而过滤泵送至副箱(4)内的燃料,其中第二过滤元件(99,99a,99b,99c,99P,99R)被设置成使第二过滤元件(99,99a,99b,99c,99P,99R)的表面基本平行于副箱(4)上形成有开口(43)的内表面(41)。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第一过滤元件(86,86P,86Q,86S)位于第一流道(71,71P,71S)中。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第一过滤元件(86,86P,86Q,86S)的表面被设置为与第二过滤元件(99,99a,99b,99c,99P,99R)的表面基本平行。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第一过滤元件(86,86P,86Q,86S)和第二过滤元件(99,99a,99b,99c,99P,99R)具有板状形状。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副箱(4)的内表面(41)是副箱(4)的底面(41);并且
外壳(8,9,70P,70Q,70R,70S)以下述方式连接于副箱(4)的底面(41),即:
第一流道(71,71P,71S)的第一入口(83,83P,83Q,83S)朝副箱(4)内部开放;并且
第二流道(72,72R,72P,72S)的第二入口(92,92P,92R)从副箱(4)的底面(41)向副箱(4)的外部突起,并且朝燃料箱(2)的底面(22)开放。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外壳(8,9,70P,70Q,70R,70S)被插入副箱(4)的开口(43)内以便被固定于副箱(4)。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
外壳(8,9,70P,70Q,70R,70S)在其侧壁上具有凸缘部(96,96P),并且凸缘部(96,96P)的外径大于副箱(4)的开口(43)的外径;并且
凸缘部(96,96P)沿着其厚度方向形成于第一入口(83,83P,83Q,83S)与第二入口(92,92P,92R)之间,并且当外壳(8,9,70P,70Q,70R,70S)被插入开口(43)时凸缘部(96,96P)与副箱(4)的底面(41)接触。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第一过滤元件(86,86P,86Q,86S)设置于第一入口(83,83P,83Q,83S)中;并且
第二过滤元件(99,99a,99b,99c,99P)设置于第二入口(92,92P)中。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
第二入口(92)在其侧壁上具有燃料通道(91b),并且第二入口(92)的侧壁的外侧和内侧通过燃料通道(91b)连通;并且
第二过滤元件(99c)被设置为覆盖第二入口(92)和燃料通道(91b)。
34、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
燃料泵(6)的第一吸引口(651)和第二吸引口(661)形成于燃料泵(6)的一端部处;
与第一吸引口(651)相连的第一流道(71,71P,71S)的第一出口(84,84P)和与第二吸引口(661)相连的第二流道(72,72R,72P,72S)的第二出口(85,85P)形成于外壳(8,9,70P,70Q,70R,70S)的一端部(81)处;并且
外壳(8,9,70P,70Q,70R,70S)的端部(81)与燃料泵(6)的所述一端部相对。
35、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还包括位于第二流道(72,72R,72P,72S)中的单向阀(100),其中单向阀(100)只允许燃料从副箱(4)的外部流入内部。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单向阀(100)位于燃料流动方向上第二过滤元件(99,99a,99b,99c,99P,99R)的下游侧。
3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
所述外壳(8,9,70P,70Q,70R,70S)包括具有上隔壁(82,82P,82S)的上外壳(8,8P,8Q,8S)和具有下隔壁(94,94P,94S)并且连接于上外壳(8,8P,8Q,8S)的下外壳(9,9P,9Q,9R,9S);并且
当上外壳(8,8P,8Q,8S)和下外壳(9,9P,9Q,9R,9S)彼此连接形成外壳(8,9,70P,70Q,70R,70S)时,上隔壁(82,82P,82S)和下隔壁(94,94P,94S)构成隔壁(82,94,702P,702S)。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上外壳(8P,8Q,8S)和下外壳(9P,9Q,9R,9S)通过压配合彼此连接形成外壳(70P,70Q,70R,70S)。
3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1),其中第二过滤元件(99,99a,99b,99c,99P,99R)的过滤面积大于第一过滤元件(86,86P,86Q)的过滤面积。
CN2008101340236A 2007-07-23 2008-07-22 燃料供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39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1141/2007 2007-07-23
JP2007191141 2007-07-23
JP2008112992A JP4400679B2 (ja) 2007-07-23 2008-04-23 燃料供給装置
JP112992/2008 2008-04-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3997A true CN101353997A (zh) 2009-01-28
CN101353997B CN101353997B (zh) 2011-05-04

Family

ID=40306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402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3997B (zh) 2007-07-23 2008-07-22 燃料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00679B2 (zh)
CN (1) CN10135399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0926A (zh) * 2010-12-20 2013-08-21 考特克斯·特克斯罗恩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液体容器、具体用于含水尿素溶液的液体容器的通风装置
CN103620206A (zh) * 2011-06-02 2014-03-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供给装置
CN111868372A (zh) * 2018-03-20 2020-10-30 沃尔布罗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分流的燃料泵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34316B2 (en) * 2005-12-05 2013-09-17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Elevated first fill valve in suction diesel units and pump modules
KR101022735B1 (ko) * 2009-04-27 2011-03-22 (주)모토닉 엘피아이용 연료펌프
JP5571366B2 (ja) * 2009-12-04 2014-08-13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装置
CN102483684B (zh) * 2009-12-24 2015-05-2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提供虚拟卷的存储系统
JP5768807B2 (ja) * 2012-03-07 2015-08-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フィルタ装置
JP6301236B2 (ja) 2014-11-07 2018-03-28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フィルタ装置
JP6225943B2 (ja) * 2015-04-21 2017-11-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供給装置
KR101734698B1 (ko) 2015-10-30 2017-05-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이송라인의 퀵커넥터 장치
JP6380364B2 (ja) * 2015-12-17 2018-08-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ポンプ及び燃料ポンプモジュール
JP6130009B2 (ja) * 2016-03-02 2017-05-17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装置
CN107178447B (zh) * 2017-07-11 2023-06-06 重庆万力联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燃油泵油池
JP7378919B2 (ja) * 2018-10-15 2023-11-14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供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1957A (en) * 1994-09-27 1996-04-30 Walbro Corporation High capacity fuel pump and filter combination
DE19846616A1 (de) * 1998-10-09 2000-04-13 Knecht Filterwerke Gmbh Einrichtung für eine Anordnung innerhalb eines Kraftstofftankes zum Fördern und Filtern von Kraftstoff
DE10118050B4 (de) * 2001-04-11 2004-11-18 Siemens Ag Feinfilter für eine Kraftstofffördereinheit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0926A (zh) * 2010-12-20 2013-08-21 考特克斯·特克斯罗恩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液体容器、具体用于含水尿素溶液的液体容器的通风装置
CN103260926B (zh) * 2010-12-20 2016-08-10 考特克斯·特克斯罗恩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液体容器、具体用于含水尿素溶液的液体容器的通风装置
US9701193B2 (en) 2010-12-20 2017-07-11 Kautex Textron Gmbh & Co. Kg Ventilating device for liquid containers, in particular for liquid containers for an aqueous urea solution
CN103620206A (zh) * 2011-06-02 2014-03-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供给装置
CN103620206B (zh) * 2011-06-02 2016-02-10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供给装置
CN105402063A (zh) * 2011-06-02 2016-03-16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供给装置
CN105402063B (zh) * 2011-06-02 2018-04-10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供给装置
CN111868372A (zh) * 2018-03-20 2020-10-30 沃尔布罗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分流的燃料泵组件
CN111868372B (zh) * 2018-03-20 2022-08-02 沃尔布罗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分流的燃料泵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47156A (ja) 2009-03-05
JP4400679B2 (ja) 2010-01-20
CN101353997B (zh) 201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3997B (zh) 燃料供给装置
US7628143B2 (en) Fuel supply device
CN102128113B (zh) 燃料泵模块
KR960003691B1 (ko) 연료공급모듈
US6213726B1 (en) Fuel pump module
CN102325986B (zh) 尤其用于机动车中的内燃机的燃料输送系统的脱水器
EP1861613B1 (en) Fuel system with 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fuel pump, jet pump and fuel filter
US4878518A (en) In-tank fuel reservoir with fuel vapor separation
CN102162415B (zh) 集成燃料递送模块及制造方法
US6821422B1 (en) Strainer assembly
US4853123A (en) Completely sealed fuel filt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7874817B2 (en) Fuel pump assembly with a vapor purge passage arrangement for a fuel pump module
FR2713715A1 (fr) Module de circulation de carburant pour réservoir de carburant d'un véhicule.
JPH09510518A (ja) 燃料フィルター
CN104645728B (zh) 在空气入口部位具有收缩部的储罐通风过滤器
US4295969A (en) Magnetic fuel purifier with rotating pre-purifier
KR20040028626A (ko) 차량용 연료 공급 장치
US7150269B2 (en) Fuel pump module having a fuel filter water drain
JP4119808B2 (ja) 燃料タンク用ストレーナ装置
KR101626991B1 (ko) 필터장치
JP3596685B2 (ja) 燃料フィルタ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燃料フィルタ組立体
CN107407239A (zh) 包括预过滤元件和主过滤元件并且包括水分离单元的燃料过滤器和燃料过滤器插入件
CN101153574B (zh) 燃料供给装置
US9291310B2 (en) Tank-integrated pump unit and reservoir tank
KR101316830B1 (ko) 크랭크 케이스 환기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407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