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2859A - 台式切割机的支承座 - Google Patents

台式切割机的支承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2859A
CN101352859A CNA2008100910247A CN200810091024A CN101352859A CN 101352859 A CN101352859 A CN 101352859A CN A2008100910247 A CNA2008100910247 A CN A2008100910247A CN 200810091024 A CN200810091024 A CN 200810091024A CN 101352859 A CN101352859 A CN 101352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rotary table
supporting base
axial region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10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2859B (zh
Inventor
柴田美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52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2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2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28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BSAW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7B5/00Sawing machines working with circular or cylindrical saw blades; Component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27B5/29Details; Component parts;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47/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circular saw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 B23D47/02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circular saw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of frames; of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work-table or saw-carri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7/00Cutters, for shaping
    • Y10T407/19Rotary cutting tool
    • Y10T407/1952Having peripherally spaced teeth
    • Y10T407/1962Specified tooth shape or spac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768Rotatable disc tool pair or tool and carrier
    • Y10T83/7684With means to support work relative to tool[s]
    • Y10T83/7693Tool moved relative to work-support during cutting
    • Y10T83/7697Tool angularly adjustable relative to work-suppo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768Rotatable disc tool pair or tool and carrier
    • Y10T83/7755Carrier for rotatable tool movable during cutting
    • Y10T83/7788Tool carrier oscillated or rotat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889Tool with either work holder or means to hold work suppl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Sawing (AREA)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台式圆盘锯床的支承座。该台式圆盘锯床中,在固定被切割物的旋转工作台上,沿径向的工作台延长部被支承座支承,现有的支承座中,因受设置面的阻力,存在不能顺畅地使旋转工作台旋转的情况。本发明中,支承座从下方支承向径向突出的工作台延长部,且不会在使旋转工作台旋转时成为障碍。支承座(60)以如下方式设置到工作台延长部(3a)上,即,可在与设置面L相抵接的支承位置和从设置面L升起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止挡装置(20)用于固定旋转工作台(3)的旋转位置,联动于该止挡装置的锁定、解除锁定操作,支承座(60)自动在支承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Description

台式切割机的支承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台式圆盘锯床等切割机的支承座。
背景技术
例如,台式圆盘锯床具有作为基台的底座、旋转工作台以及切割机主体,其中,该旋转工作台支承在该底座的上表面并可水平旋转,该切割机主体以可上下倾动的方式被主体支承部支承在底座的后部,切割机主体具有以电动机作为驱动源而旋转的圆形锯刀,通过使该切割机主体在工作台上方上下倾动,将锯刀切入固定在工作台上的被切割物,由此来进行切割加工。
这种台式圆盘锯床中具有滑动型圆盘锯床(滑动圆锯),该圆盘锯床的切割机主体可上下倾动,并可沿切割方向移动。采用该滑动型台式切割机,使切割机主体向下倾动,并将锯刀切入被切割物,该状态下,使切割机主体沿切割方向移动,由此可对大型被切割物进行切割加工。
该滑动型圆盘锯床中,为了在不让旋转工作台大直径化的情况下将大型被切割物固定在稳定状态,在旋转工作台的前部设置向前方(操作者的近前一侧)突出的工作台延长部。该工作台延长部上设置有支承座来固定大型被切割物,即使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以比较稳定的状态将该切割机设置到地板表面或作业台上(设置面)。
现有技术中,作为与该支承座相关的技术,众所周知下述各专利文献中所记载的技术。该支承座设置在工作台延长部的下表面并可沿上下方向进行位置调整,通过进行位置调整使该支承座可靠地抵接到设置面(使其接地),将该切割机设置为不晃动而比较稳定的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公报实开平4-130804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公报实开平5-41701
专利文献3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3-245901
然而,因该支承座与设置面相抵接而工作,所以在使旋转工作台旋转时,因该支承座与设置面干涉,反而不能使旋转工作台顺畅地旋转。因此,现有技术中需经历如下过程,即,使固定支承座的固定螺钉逐个松开并向上退避,并在该使其退避的状态下紧固固定螺钉,使该支承座从设置面升起而离开设置面,然后,进行工作台的旋转操作,就这一点而言,存在操作麻烦且使用不顺手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可在通常的设置状态下使旋转工作台的支承座可靠地与设置面相抵接,并将该切割机设置为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旋转工作台的旋转操作时,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进行麻烦的操作,就可使该支承座退避、使旋转工作台顺畅地旋转。
因此,本发明为各项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结构的支承座。具体如下所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中,提供一种支承座,其对具有承载被切割物的旋转工作台的切割机中的所述旋转工作台进行支承,其中,利用对固定所述旋转工作台的旋转位置的止挡装置所进行的操作,使支承座在不与设置面相接触的上方的退避位置和与设置面成直立状态抵接而支承所述旋转工作台的下方的支承位置之间移动。
采用技术方案1所述的支承座,当操作对旋转工作台的旋转位置进行固定的止挡装置时,支承座则会与此同时自动移动到退避位置或自动返回到支承位置。因此,完全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进行松开、紧固固定支承座的固定螺钉的操作等特别操作,就可使支承座向上方退避并使该旋转工作台顺畅地旋转,以及可使支承座返回到下方的支承位置并支承旋转工作台。
如此采用技术方案1所述的支承座,可利用构成止挡装置的部件的移动使支承座在其支承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所以,操作者不需要进行任何现有技术那样的固定螺钉的松开、紧固等特别操作,就可使旋转工作台顺畅地旋转,并可使切割机设置为稳定的状态。
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中,所述支承座以可在所述退避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支承轴部所支承,该支承轴部被支承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并可上下移动,在所述支承轴部和所述止挡装置之间设置有动作部件,利用对所述止挡装置的进行的操作,经由上述动作部件而使所述支承轴部移动,进而使支承座在所述退避位置和所述支承位置之间移动。
采用技术方案2所述的支承座,利用止挡装置的操作而形成的部件(止挡装置的构成部件)的动作经由动作部件传递到支承座的支承轴部,该支承座在退避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
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中,所述支承座以可在所述退避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支承轴部所支承,该支承轴部被支承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并可上下移动,同时,该支承轴部还可绕轴旋转,在该支承轴部设置有卡合部件,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侧设置沿所述支承轴部的轴向具有位移量的凸轮槽,使所述卡合部件卡合到该凸轮槽上,并在所述止挡装置上设置联动部件,使该联动部件在以所述支承轴部的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支承轴部卡合,利用对所述止挡装置所进行的操作,经由该联动部件使所述支承轴部以其轴为中心旋转,通过由此产生的所述卡合部件相对于所述凸轮槽的轴向位移作用,使该支承轴部上下移动,从而使支承座在所述退避位置和所述支承位置之间移动。
采用技术方案3所述的支承座,当该联动部件利用止挡装置的操作移动时,该联动部件上连接的支承轴部以其轴为中心旋转。当支承轴部以其轴为中心旋转时,利用凸轮槽的作用,该支承轴部还沿其轴向移动,由此,支承座上下移动。这样当操作止挡装置时,与此同时,支承座则自动上下移动并在退避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所以,操作者不需要进行任何现有技术那样的螺钉松开、螺钉紧固操作等特别操作,就可使旋转工作台顺畅地旋转,并可在将旋转工作台固定到旋转位置的状态下,将该切割机设置为稳定的状态。
技术方案4中,提供一种支承座,其对具有承载被切割物的旋转工作台的切割机中的所述旋转工作台进行支承,其中,利用对杆进行的旋转操作,使支承座在不与设置面接触的上方的退避位置和与所述设置面成直立状态抵接而支承所述旋转工作台的下方的支承位置之间移动。
采用技术方案4所述的支承座,在旋转操作旋转工作台时,仅旋转操作杆就可使支承座向上方退避,所以与现有技术的松开固定螺钉的操作相比,可利用更简单的操作使旋转工作台顺畅地旋转。在操作旋转工作台旋转后,仅沿返回方向旋转操作杆就可使支承座返回到支承位置,所以与现有技术的紧固固定螺钉的情况相比,可利用更简单的操作使支承座返回到支承位置并支承旋转工作台。
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中,所述支承座以可在所述退避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支承轴部所支承,该支承轴部被支承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并可上下移动,该支承轴部被向所述退避位置侧加载,该支承轴部因上述加载力的作用而向所述退避位置侧的移动由处于限制位置的限制部件来限制,从而将该支承座保持在所述支承位置,而当限制部件处于允许位置时,则允许所述支承轴部向所述退避位置侧移动,利用旋转上述杆的操作来进行限制部件在其限制位置和允许位置之间的切换。
采用技术方案5所述的支承座,当将杆旋转操作到退避位置侧时,限制部件移动到允许位置,由此,支承轴部利用加载力向上方移动,该支承座移动到退避位置。当将杆旋转操作到支承位置侧时,限制部件移动到限制位置,支承轴部克服加载力向下方移动,由此,该支承座被保持在支承位置。因此,仅通过杆的旋转操作,就可使支承座可靠地在支承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由此,可得到上述作用效果。
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中,所述动作部件以可上下倾动的方式被支承,相对于该倾动中心,其一端侧卡合到所述止挡装置上,其另一端侧卡合到所述支承轴部,利用对所述止挡装置进行的操作,使所述动作部件上下倾动,从而使所述支承轴部上下移动。
采用技术方案6所述的支承座,动作部件的一端侧卡合到构成止挡部件的部件上,另一端侧卡合到支承轴部,利用该动作部件上下倾动,止挡装置的操作被传递到支承轴部,支承座在退避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这样,通过操作止挡装置,可使支承座在不与设置面干涉的退避位置和与设置面成直立状态抵接的支承位置之间移动,所以,操作者不需要进行任何现有技术那样的螺钉松开、螺钉紧固等特别操作,就可使旋转工作台顺畅地旋转,并可在将旋转工作台固定到旋转位置的状态下,将该切割机设置为稳定的状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提供一种支承座,其对具有承载被切割物的旋转工作台的切割机中的所述旋转工作台进行支承,其中,所述支承座以可沿所述旋转工作台的旋转方向倾动的方式被支承,并且,该支承座被加载到从下方支承所述旋转工作台的支承位置,此时,该支承座与设置面成直立状态并抵接于该设置面。
采用技术方案7所述的支承座,该支承座以如下方式被支承,即,可沿所述旋转工作台的旋转方向(工作台周缘部的移动方向)倾动,所以,当使旋转工作台旋转,该支承座则因从设置面受到的阻力自动倾动到旋转工作台的旋转方向后侧。当支承座沿旋转工作台旋转方向倾动时,其下端沿从设置面离开的方向退避,所以对该设置面的干涉得到回避,由此,可使旋转工作台顺畅地旋转。当停止旋转工作台的旋转操作,支承座利用该加载力自动返回到支承位置并与设置面相抵接。由此,采用技术方案1所述的支承座,当使旋转工作台旋转时,支承座则自动移动到退避位置,当停止旋转工作台的旋转操作时,支承座则自动返回到支承位置,所以,操作者不需要对支承座进行任何特别操作,就可使旋转工作台顺畅地旋转。
在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中,所述支承座以可倾动的方式被旋转支承体支承,该支承体以沿所述旋转工作台径向的轴线为旋转轴线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采用两个加载机构对所述旋转支承体进行加载,在以该旋转支承体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上述两加载机构对所述旋转支承体的加载方向相反,在所述旋转工作台的两旋转方向上将该支承座向其支承位置侧加载。
采用技术方案8所述的支承座,以沿旋转工作台径向的轴线为旋转轴线,经由支承在该旋转工作台上的旋转支承体,所述支承座以可沿旋转工作台的旋转方向倾动的方式被设置,并被加载到与设置面相抵接的支承位置侧。因此,在不让旋转工作台旋转的状态下,支承座利用加载力保持在支承位置并与设置面相抵接,由此,可承受施加到旋转工作台上的切断材等的载荷,将该切割机设置为稳定的状态。与此相对,当使旋转工作台右转或左转时,该支承座的下端部利用从设置面受到的阻力,以旋转支承体的轴线为中心向工作台旋转方向的后侧倾动(回动)。当支承座向旋转方向的后侧倾动时,该支承座的下端部沿从设置面离开的方向位移,所以,可避免与设置面的干涉并可使旋转工作台顺畅地旋转。当停止操作旋转工作台旋转时,支承座利用加载力自动返回到支承位置并与设置面相抵接,因此,变为从下方承受并支承施加到旋转工作台上的载荷的状态。
采用技术方案8所述的支承座,当操作者旋转操作旋转工作台时,与此同时,支承座因受到来自设置面的阻力而自动向上方旋转,并沿从设置面离开的方向位移,所以,可避免与设置面间的干涉并可使旋转工作台顺畅地旋转。因此,操作者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进行松开固定螺钉等麻烦操作,就可使旋转工作台顺畅地旋转。
在技术方案8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中,在所述旋转支承体和所述旋转工作台之间,夹装有两个压缩弹簧,利用该两个压缩弹簧,将所述旋转支承体向绕所述旋转轴线的两方向加载。
采用技术方案9所述的支承座,旋转支承体被两个压缩弹簧向绕其轴线的两方向加载,由此,支承座被沿工作台旋转方向的两方向向支承位置侧加载。
在技术方案8或9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0中,所述支承座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旋转支承体保持到该支承座的所述支承位置的位置保持机构。
采用技术方案10所述的支承座,除利用弹簧的加载之外,支承座的支承位置还利用位置保持机构可靠地保持,因此,在该切割机的设置状态,可防止支承座因振动等从支承位置不经意地移动。由此,可将切割机设置到更稳定的状态。作为位置保持机构,例如可采用将被弹簧加载的钢球压入旋转支承体的定位机构(球塞)。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座的台式圆盘锯床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工作台延长部的纵向剖面图,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座周边的纵向剖面图。本图表示支承座位于支承位置的状态。
图3是工作台延长部的纵向剖面图,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座周边的纵向剖面图。本图表示支承座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
图4是工作台延长部的纵向剖面图,表示第二止挡装置的前侧杆的顶端部从定位孔脱开并与底座的侧壁部相抵接的状态。本图表示即使在该状态下支承座也会接地的状态。
图5是工作台延长部的俯剖视图,第二止挡装置和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座的俯视图。
图6是工作台延长部的横剖面图,沿图2的(6)-(6)线的剖视图。本图表示卡合部件位于凸轮槽的下段侧且支承座位于支承位置的状态。
图7是沿图6的(7)-(7)线的剖视图,表示第二止挡杆与座部支承体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8是工作台延长部的横剖面图,沿图3的(8)-(8)线的剖视图。本图表示卡合部件位于凸轮槽的上段侧且支承座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
图9是沿图8的(9)-(9)线的剖视图,表示第二止挡杆和座部支承体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0是工作台延长部的顶端部,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承座周边的局部侧剖视图。本图表示支承座位于支承位置的状态。
图11工作台延长部的纵向剖面图,沿图10的(11)-(11)线的剖视图。
图12是从图11中的箭头(12)的方向看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承座的俯视图。
图13是工作台延长部的顶端部,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承座周边的局部侧剖视图。本图表示支承座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
图14是工作台延长部的纵向剖面图,沿图13的(14)-(14)线的剖视图。
图15是从图14中的箭头(15)的方向看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承座的俯视图。
图16是工作台延长部的顶端部,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承座周边的局部侧剖视图。本图表示支承座位于支承位置的状态。
图17是工作台延长部的纵向剖面图,沿图16的(17)-(17)线的剖视图。
图18是工作台延长部的顶端部,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承座周边的局部侧剖视图。本图表示支承座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
图19是工作台延长部的纵向剖面图,沿图18的(19)-(19)线的剖视图。
图20是工作台延长部的顶端部,第四实施方式的支承座周边的局部侧剖视图。本图表示支承座位于支承位置的状态。
图21是工作台延长部的纵向剖面图,沿图20的(21)-(21)线的剖视图。
图22是工作台延长部的顶端部,第四实施方式的支承座周边的局部侧剖视图。本图表示支承座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
图23是工作台延长部的纵向剖面图,沿图22的(23)-(23)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图2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座60的所谓的滑动式台式圆盘锯床1。下面例示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支承座60上,台式圆盘锯床1的作为切割机的基本结构可直接应用现有结构,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特别改变,下面简单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该台式圆盘锯床1为设置在作业台上或地面上(下面称设置面L)而使用的台式切割机,其具有底座2、旋转工作台3、设置在底座2前部的主体支承部4、以及切割机主体5。底座2与设置面L接触。旋转工作台3上经由旋转轴8设置在底座2上,并可沿水平方向旋转。该旋转工作台3设置有工作台延长部3a,该工作台延长部3a呈从旋转工作台3的后端部(图中为右端部,操作者侧)沿径向向后突出的状态。图中可看到1个刃口3b(锯刀6的避让口),该刃口3b设置于该工作台延长部3a和旋转工作台3的前后方向上的整个范围内。
主体支承部4具有上下两层的滑动机构4a、4b和左右倾动机构4c。切割机主体5经由该主体支承部4支承在工作台3的上方。利用上下两层的滑动机构4a、4b,切割机主体5可沿切割方向(水平方向)在较大的范围内滑动,由此,可对大型的被切割物W进行切割加工。上下的滑动机构4a、4b主要采用滑动杆和对滑动杆进行支承的轴承,这是现有的公知技术,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对于左右倾动机构4c,当松开固定杆4d时,倾动部4f能够以倾动轴4g为中心相对于倾动固定部4e以切割方向(图中左右方向)为轴左右(与纸面正交的方向)回转,由此,可使切割机主体5和上侧的滑动机构4a沿同一方向在一定范围内倾动。通过使切割机主体5以切割方向为轴左右倾动,可进行所谓的斜切割。
切割机主体5以如下方式被支承,即,能够以倾动轴9为中心相对于上侧的滑动机构4a上下倾动。该切割机主体5具有使圆形锯刀6旋转的驱动电动机(图中看不到)和操作者握持的手柄部7。
在具有上述整体结构的台式圆盘锯床1中,为将大型的被切割物W固定为稳定的状态,设置有工作台延长部3a,与此相对应,利用上下两层的滑动机构4a、4b,可使切割机主体5沿切割方向移动较长的距离。当使切割机主体5移动到操作者的近前一侧(图中右侧)时,其重心也沿该方向移动,另外在进行切割加工时,来自上方的较大的载荷(推压力)加载到工作台延长部3a上,其结果,可能使该台式圆盘锯床1的设置状态不稳定。因此,在工作台延长部3a的下表面侧,设置有用于将该台式圆盘锯床1设置为稳定状态的支承座60。该支承座60从工作台延长部3a的下表面突出,并以直立状态与设置面L相抵接。通过该支承座60的作用,在该台式圆盘锯床1主要受操作者侧的载荷的情况下,可将该台式圆盘锯床1设置为稳定的姿态。
工作台延长部3a上装有两种止挡装置10、20,该两种止挡装置10、20用于固定旋转工作台3的旋转位置。将把手11支承为从工作台延长部3a的顶端进一步向后突出的状态,通过使该把手11以其轴为中心旋转,来对第一止挡装置10进行操作。同样,通过使设置在工作台延长部3a顶端的杆21上下倾动,来对第二止挡装置20进行操作。
在操作旋转工作台3使其旋转时,第一止挡装置10的把手11也作为操作者握持的手柄而起作用,并被固定在第一止挡杆12的后端部。该第一止挡杆12以可沿其轴向移动的方式被工作台延长部3a的壁部3c、3d、27、3i支承。
第一止挡杆12二分为前侧的杆主体12b和螺纹轴部12a。前侧的杆主体12b以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被前侧的两壁部3c、27支承,后侧的螺纹轴部12a以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被后侧的两壁部3d、3i支承。杆主体12b和螺纹轴部12a被相互共轴支承。杆主体12b的后端部与螺纹轴部12a的前端部相抵接。螺纹轴部12a的后端部设置有把手11。
后侧的两壁部3d、3i中,前侧的壁部3d上设置有螺纹孔3e,第一止挡杆12的螺纹轴部12a拧进该螺纹孔3e。因此,通过操作螺纹轴部12a以其轴为中心旋转,来使其沿轴向移动。杆主体12b的顶端部(图1中左端部)朝向底座2的侧壁部2a。底座2的侧壁部2a沿以支轴8为中心的圆弧弯曲,其中,支轴8为旋转工作台3的旋转中心。
顶端侧的壁部3c上安装有抵接板3j。该抵接板3j被安装为如下状态,即,其进入到杆主体12b的顶端部和底座2的侧壁部2a之间。该抵接板3j上具有使杆主体12b向螺纹轴部12a侧移动的方向的弹力。利用该抵接板3j的加载力,使杆主体12b呈始终与螺纹轴部12a共轴相抵接的状态。另外,杆主体12b经由抵接板3j与底座2的侧壁部2a相抵接,由此,可防止该侧壁部2a的损伤(凹陷),并提高其耐久性。
当操作者操作把手11向螺纹轴部12a的紧固方向旋转时,螺纹轴部12a则以其轴为中心与把手11一体旋转,并向图1中的左方移动,由此,该杆主体12b经由抵接板3j与底座2的侧壁部2a相抵接,由此,限制旋转工作台3相对于该底座2的旋转动作,因此,该旋转工作台3的旋转位置被固定。
当操作者操作把手11向螺纹轴部12a的松开方向旋转时,螺纹轴部12a则沿与上述方向相反方向与把手11一体旋转,并向轴向后侧后退(图1中的右方),因此,该杆主体12b被抵接板3j的加载力向后侧推压,该杆主体12b的顶端部从底座2的侧壁部2a离开,由此,使该旋转工作台3呈可旋转的状态。
另一方面,第二止挡装置20的杆21被支承在工作台延长部3a的壁部3d上,并经由支轴22可进行上下倾动操作。杆21经由联动轴23连接在第二止挡杆24上。该第二止挡杆24也被所述壁部3c、3d支承为跨在所述壁部3c、3d之间的状态,且可沿该第二止挡杆24的轴向(水平方向)移动。该第二止挡杆24呈平行于第一止挡杆12状,并被支承在向下方与上述第一止挡杆12错开若干距离的位置。
如图5所示,从上方来看,杆21在其中央具有空间,该空间呈大致口字形的环状。杆21的前端为以左右为长度方向的支轴22,往后则呈先向上弯曲再向后弯曲的曲柄形状。其后端为大致沿水平方向扩展的俯视呈矩形形状的操作部。杆21左右的内壁上具有左右一对后侧向外扩展的台阶部21a、21a。从后到前,该台阶部21a、21a的形状为从上向下延伸的斜面。该斜面始终与支轴22的侧面相抵接。
壁部3i和联动轴23之间装有压缩弹簧26,联动轴23被该压缩弹簧26向前加载,并通过从该联动轴23向台阶部21a、21a的斜面的作用力,将杆21向上加载。
该第二止挡杆24具有二分为顶端侧(图1中左侧)的前侧杆24a和后侧(图1中右侧、操作者侧)的后侧杆24b的结构。经由连接部24c的结合轴24d,前侧杆24a和后侧杆24b以可在一定范围内沿轴向相互位移的方式被连接。该连接部24c的附近,在前侧杆24a和壁部27之间装有压缩弹簧25。因此,前侧杆24a被沿相对于壁部27向前侧突出的方向加载。
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第二止挡杆24的顶端部(前侧杆24a的顶端部)也朝向底座2的侧壁部2a。只不过,在该侧壁部2a的下部,沿以旋转工作台3的旋转中心即旋转轴8为中心的圆弧,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b~2b。被支承在第一止挡杆12下侧的第二止挡杆24的顶端部朝向该定位孔2b。
当操作者用握持第一止挡装置10的把手11的手的指尖按下操作杆21时,杆21则以支轴22为中心向下回转。当杆21向下回转时,联动轴23利用台阶部21a、21a的斜面的作用向后移动。由于联动轴23与后侧杆24b的轴向垂直并沿左右方向插入,因此,当联动轴23向后侧移动时,后侧杆24b也向后侧移动。当后侧杆24b向后侧移动时,前侧杆24a则也经由结合轴24d克服压缩弹簧25的加载力向后侧移动。
这样,第二止挡杆24后退,由此,其顶端部从定位孔2b脱开而使旋转工作台3变为可旋转的状态。
操作者操作旋转工作台3旋转并使其停止在大致欲旋转到的位置,该状态下,当停止对杆21的压下操作,则该杆21利用压缩弹簧25、26的加载力向上返回。随着杆21向上移动,前侧杆24a的顶端部与底座2的侧壁部2a相抵接,前侧杆24a的移动停止。然后,因压缩弹簧26的加载力仍维持,所以后侧杆24b继续向前方移动。此时,因连接部24c上供结合轴24d插入的部位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24e,所以不会妨碍后侧杆24b继续前进。结合轴24d移动到长孔24e的中央附近。由于后侧杆24b继续前进,杆21返回到上方的锁定位置。因此,即使旋转工作台使其处于没有形成定位孔2b~2b的角度,杆21也会向上方返回。
以往的杆21的结构中,当第二止挡杆24处在没有定位孔的角度时,杆21则不会完全向上方返回而停止在途中位置,所以会妨碍把手11的操作,而采用本机构,则不管旋转工作台的角度如何,杆21都向上返回,所以不会妨碍把手的操作。
在前侧杆24a与底座2的侧壁部2a相抵接的状态下,当操作者微调旋转工作台3的旋转位置时,弹性抵接的前侧杆24a的顶端部则嵌入旋转方向当前的定位孔2b内,由此,将旋转工作台3定位到预设的旋转位置。
如以上说明,本例的台式圆盘锯床1具有旋转工作台3,该旋转工作台3的旋转位置(相对于锯刀6的角度位置)被第一止挡装置10、第二止挡装置20锁定。采用第一止挡装置10,可将旋转工作台3锁定到任意的旋转位置。与此相对,采用第二止挡装置20,可将旋转工作台3精确并快速地锁定到预设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旋转位置。
工作台延长部3a内装有如上结构的第一止挡装置10、第二止挡装置20,该工作台延长部3a和旋转工作台3被底座2和下面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支承座支承,由此,将该台式圆盘锯床1设置为稳定的状态。各实施方式的支承座一方面与设置面L呈直角抵接,将台式圆盘锯床1支承为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具有如下功能,即,在使旋转工作台3旋转时,支承座从设置面L退避,使该旋转工作台3顺畅的旋转。
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座60的详细情况表示在图2~图9中。该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座60为止挡装置联动型,利用所述第二止挡装置20的操作,支承座60在支承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被移动操作。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座60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技术方案1~4所记载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座60具有座部主体61和座部支承体62,该座部主体61具有螺纹轴部61a(支承轴部),该座部支承体62支承座部主体61并大致呈圆筒形状。座部支承体62以如下方式被支承,即,可在工作台延长部3a下表面侧设置的支承凹部63内上下移动,并能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座部主体61与该座部支承体62一体上下移动,并在支承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被移动操作。座部主体61的螺纹轴部61a被旋入座部支承体62内周侧的螺纹孔62a内,并可对该座部主体61的突出尺寸进行微调。另外,座部支承体62的下表面和座部主体61之间夹装有压缩弹簧64,从而吸收螺纹轴部61a相对螺纹孔62a的晃动并锁紧座部主体61。
如图5、7、9所示,第二止挡装置20的第二止挡杆24的后侧杆24b上,设置有联动部件66。本实施方式中,在该联动部件66上采用了圆柱体形状的销。该联动部件66被固定在相对于后侧杆24b向径向(侧方)突出的状态。因此,通过操作第二止挡装置20的杆21上下倾动,该联动部件66与第二止挡杆24一体前后(图5中左右方向)平动。在不影响其平动的状态下,该联动部件66进入支承凹部63内,其顶端部插入座部支承体62的卡合孔62b。因此,当随着第二止挡装置20的操作而使第二止挡杆24沿其轴向移动时,联动部件66沿同一方向平动,因此,座部支承体62以其轴线为中心仅旋转(正转、反转)一定的角度。
座部支承体62的侧部设置有两根卡合部件65、65,该两卡合部件65、65为从周向上相向的位置向径向(侧方)突出的状态。两卡合部件65、65相互共轴配置,并分别配置在与座部支承体62的旋转轴线相交的轴线上。两卡合部件65、65向支承凹部63的外周侧突出,其顶端分别插入凸轮槽67a、67a内。该凸轮槽67a、67a设置在凸轮板67上。该凸轮板67固定在支承凹部63的下部而构成其底部,并具有限制座部支承体62从支承凹部63内脱开的功能。该凸轮板67的两侧部沿支承凹部63的侧部沿向上方起立的方向弯曲。在该向上方起立的部分设置有凸轮槽67a、67a。如图6和图8所示,两凸轮槽67a、67a被设置为如下形状,即,随着座部支承体62以其轴为中心的旋转,使该座部支承体62沿轴向仅移动一定距离的形状。
采用上述结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座60,为使旋转工作台3处于可旋转的状态,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当操作者用指尖操作第二止挡装置20的杆21向下侧倾动时,第二止挡杆24则向图2~图5中右侧(后侧)移动。
当第二止挡杆24向后侧(图9中上侧)移动,联动部件66则与之一体向后侧平动。当联动部件66向后侧平动时,座部支承体62则沿图9中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当图9中座部支承体6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如图8所示,两卡合部件65、65则分别向凸轮槽67a、67a的上段侧移动。因两卡合部件65、65与座部支承体62一体设置,所以当两卡合部件65、65向凸轮槽67a、67a的上段侧移动时,该座部支承体62向上方移动,由此,座部主体61向上方移动并从设置面L升起。座部主体61从设置面L升起的状态表示在图3和图8中。
这样,当操作杆21向下侧倾动时,第二止挡杆24的顶端部从底座2的定位凹部2b内脱开,使旋转工作台3处于可旋转的状态,并且,座部主体61处于自动移动到从设置面L升起的退避位置的状态。因此,当操作者进行第一和第二止挡装置10、20的解除操作时,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进行松开固定螺钉而使支承座移动到上方的退避位置的麻烦操作,就可快速且顺畅地使旋转工作台3旋转。
相反,为了固定旋转工作台3的旋转位置而解除杆21的按下操作时,该杆21利用压缩弹簧25、26的加载力向上方返回,第二止挡杆24向前侧移动,其顶端部插入与之相向的定位孔2b内,从而该旋转工作台3的旋转位置得到定位。图2表示了该状态。另外,联动于第二止挡杆24向前侧(图7中空心箭头所示的方向)的移动,座部支承体62沿图7中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两卡合部件65、65像图6所示那样分别移动到凸轮槽67a的下段侧。通过两卡合部件65、65移动到凸轮槽67a、67a的下段侧,座部支承体62与之一体移动到下侧,由此,座部主体61移动到下侧的支承位置并与设置面L相抵接。
由此,采用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座60,当停止第二止挡装置20的杆21的定位解除操作,该杆21则返回上方,从而固定旋转工作台3的旋转位置,并且,联动于该动作,座部主体61自动返回到下方的支承位置并与设置面L相抵接,所以,操作者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进行紧固固定螺钉来固定支承座的麻烦操作。
另外,第二止挡装置20中,第二止挡杆24被二分为前侧杆24a和后侧杆24b,并允许两杆24a、24b沿轴向相对移动,前侧杆24a呈被压缩弹簧25向前方加载的状态。因此存在如下情况,即,根据旋转工作台3的位置,存在前侧杆24a呈抵接到底座2的侧壁部2a上邻接的定位孔2b、2b之间,而未插入该定位孔2b内的状态。该情况下,旋转工作台3被第一止挡装置10定位。该状态表示在图4中。即使在该情况下,支承座60的上下方向的动作也与前侧杆24a的前后方向的动作无关,而仅与后侧杆24b的前后方向的动作有关,所以第二止挡杆24因压缩弹簧26的作用而像图7中空心箭头所示那样向前侧返回,这样,两卡合部件65、65分别移动到凸轮槽67a的下段侧,由此,座部支承体62与之一体向下侧移动,因此,如图4所示,座部主体61移动到下侧的支承位置并与设置面L相抵接。
这样,即使前侧杆24a处于未插入底座2的定位孔2b的状态,如果将杆21返回到锁定位置,则座部主体61也可与此同时自动返回支承位置并可靠地与设置面L相接触。
接下来,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承座40表示在图10~图15中。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承座40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技术方案4、5所记载的发明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座60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承座40为杆操作式,而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座60为所述的止挡装置联动式。
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承座40具有座部主体41、座部支承体42以及操作者用指尖操作的杆43,该座部主体41具有螺纹轴部41a(支承轴部),该座部支承体42呈大致圆筒形状。座部支承体42被支承在工作台延长部3a下表面侧设置的支承凹部44内,并可上下移动。该座部支承体42被支承在支承凹部44内,并处于不能以其轴为中心旋转的状态。
该座部支承体42的上部设置有向外周侧鼓出的凸缘部42b。该凸缘部42b和支承凹部44的底部(下缘部)之间,在该座部支承体42的周围夹装有压缩弹簧45。座部支承体42被该压缩弹簧45向上方加载。该座部支承体42的内周侧形成有螺纹孔42a。座部主体41的螺纹轴部41a从下侧旋入该螺纹孔42a。通过调整螺纹轴部41a对螺纹孔42a的旋入量,可微调座部主体41的从座部支承体42和工作台延长部3a向下方突出的尺寸。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座60相同。另外,座部主体41和座部支承体42的下表面之间夹装有压缩弹簧49,从而可吸收螺纹轴部41a相对螺纹孔42a的晃动,并锁紧座部主体41。这一点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另一方面,座部支承体42的上方,在支承凹部44的上部设置有动作轴46,且动作轴46能够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该动作轴46被支承为架设在支承凹部44的相向的壁面之间的状态。利用安装在该动作轴46一端侧的止动环47,使该动作轴46不能沿轴向移动。该动作轴46上设置有平坦的两平面部46a,其在其轴向的大致总长上设置。该动作轴46上安装有动作体48。该动作体48以如下状态固定在动作轴46上,即,通过两平面部46a的作用固定在轴周围的状态。该动作体48具有两个向径向鼓出的动作片部48a、48a。
动作轴46的另一端侧贯穿支承凹部44的壁部,并从工作台延长部3a的侧部突出。该突出部分上设置有杆43。
采用上述结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承座40,如图10所示,当操作者向下方摁倒的方向(图10中顺时针方向)旋转操作杆43时,如图11所示,动作体48的两个动作片部48a、48a向下方位移,由此,该两动作片部48a、48a压在座部支承体42的上表面,并将该座部支承体42向下压。这样,当座部支承体42克服压缩弹簧45向下方移动时,支承在其上的座部主体41向下方移动,并固定在该支承位置。当座部主体41被固定在支承位置时,其为与设置面L呈直角抵接的状态,由此,工作台延长部3a和旋转工作台3被设置面L支承,从而可将该台式圆盘锯床1设置为比较稳定的状态。
与此相对,如图13所示,当沿向上方起立的方向(图13中逆时针方向)旋转操作杆43时,动作体48的两个动作片部48a、48a向上方位移,并从座部支承体42的上表面离开。因此,座部支承体42利用压缩弹簧45的加载力向上方位移,因此,座部主体41移动到上方的退避位置。当移动到上方的退避位置时,座部主体41从设置面L离开。
这样,采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承座40,通过操作者旋转操作杆43,可将座部主体41向如下两位置移动:即,使座部主体41与设置面L相抵接的支承位置,或使其向上移动并从设置面L离开的退避位置。因此,不像现有技术那样进行松开固定螺钉使支承座向上方位移,以及与此相反地在使支承座与设置面相抵接的状态下,紧固固定螺钉等麻烦的操作,而仅利用杆43的旋转操作就可使旋转工作台3顺畅地旋转,并在使旋转工作台3停止在欲旋转到的位置的状态下,使工作台延长部3a变为被设置面L支承的状态。
接下来,在图16~图19中表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承座50。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承座50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技术方案1、2、6中所记载的发明的实施方式。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座60的相同之处在于,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承座50也为止挡装置联动型。但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承座50联动于第一止挡装置10的操作,在支承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被移动操作,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承座50具有座部主体51和座部支承体52,该座部主体51具有螺纹轴部51a(支承轴部),该座部支承体52支承座部主体51并呈大致圆筒形状。座部支承体52被支承在工作台延长部3a的下表面侧设置的支承凹部53内,并可上下移动。座部主体51的螺纹轴部51a旋入座部支承体52内周侧的螺纹孔52a内,其可微调该座部主体51的突出尺寸,在座部支承体52的下表面和座部主体51之间夹装有压缩弹簧54,从而可吸收螺纹轴部51a相对螺纹孔52a的晃动,这一点与所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承座50具有如下结构,即,座部支承体52和所述第一止挡装置10之间具有动作部件55,经由该动作部件55,利用第一止挡装置10的操作,使座部主体51在支承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该动作部件55具有侧壁部55a、55b和后壁部55c,从操作者的角度来看,该侧壁部55a、55b位于左右,该后壁部55c位于操作者近前一侧。支轴56架设在左侧壁部55a和右侧壁部55b之间,经由该支轴56,动作部件55被支承在工作台延长部3a的顶端下表面侧。该动作部件55以能够以所述支轴56为中心上下倾动的方式被其支承。从操作者的角度来看,该动作部件55的位于左侧(图16、18中表示出的一侧)的侧壁部55a的前端侧(图16、18中左侧)设置有动作轴57。该动作轴57贯穿工作台延长部3a的侧壁部卡合在座部支承体52的侧部。座部支承体52的侧部设置有横向长的长槽孔形状的卡合槽52b。该卡合槽52b上插入有所述动作轴57的顶端部。该卡合槽52b内,动作轴57可沿前后方向(图16、18中左右方向)相对位移。另外,工作台延长部3a的侧壁部上,以从其下端切入的方式形成有避让孔3h,该避让孔3h与所述卡合槽52b的宽度(前后方向)尺寸相同。所述动作轴57经由该避让孔3h贯穿该侧壁部。
另一方面,如图16、18所示,动作部件55的后壁部55c与第一止挡装置10的把手11的前端面11a相抵接。该后壁部55c和工作台延长部3a的顶端面之间,在所述第一止挡杆12的螺纹轴部12a的周围夹装有压缩弹簧58。后壁部55c被该压缩弹簧58向压向把手11的前端面11a的方向加载,由此,该动作部件55被以支轴56为中心向图16、18中顺时针方向加载。
因此,当操作者沿解除锁定方向旋转操作把手11,解除第一止挡装置10对旋转工作台3的固定状态时,则如图18所示,把手11向图示的右侧移动,其结果,动作部件55的后壁部55c被压缩弹簧58推压,并向图示的右侧移动,最终,该动作部件55沿图18中顺时针方向(退避位置侧)旋转。由于动作部件55旋转到退避位置侧,动作轴57向上方位移,因此,座部支承体52和座部主体51移动到上方的退避位置。当座部主体51移动到退避位置时,该座部主体51为从设置面L离开的状态。图18表示了该状态。
相反,当操作者向锁定侧旋转操作把手11,利用第一止挡装置10固定旋转工作台3的旋转位置时,如图16所示,把手11向图示左侧移动,其结果,动作部件55的后壁部55c克服压缩弹簧58被把手11的前端面11a推压,并向前侧移动。当后壁部55c向前侧移动时,该动作部件55以支轴56为中心沿图示的逆时针方向(支承位置侧)旋转。当动作部件55旋转到支承位置侧,则动作轴57向下方位移,因此,座部支承体52和座部主体51移动到下方的支承位置。当座部主体51移动到支承位置时,该座部主体51与设置面L成直角抵接,工作台延长部3a和旋转工作台3上施加的载荷等由该座部主体51承受,因此,可将该台式圆盘锯床1设置为稳定的状态。
采用上述结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承座50,当将第一止挡装置10的把手11旋转操作到固定侧,并固定旋转工作台3的旋转位置时,与此动作联动,座部主体51自动突出到支承位置,相反,当将把手11旋转操作到解除锁定侧,使旋转工作台3处于可旋转的状态时,与此动作联动,座部主体51自动收纳到退避位置。像这样,第一止挡装置10用于在任意旋转位置将旋转工作台3固定到不可旋转的状态,联动(利用)该第一止挡装置10的操作,座部主体51突出到支承位置,相反收纳到退避位置,所以,操作者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进行松开、紧固固定螺钉等麻烦操作,就可使旋转工作台3顺畅旋转并快速定位。
接下来,在图20~图23中表示了第四实施方式的支承座30。该第四实施方式的支承座30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技术方案7~10中记载的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的支承座30具有座部主体31和旋转支承体32,该座部主体31与设置面L相抵接,该旋转支承体32支承座部主体31。旋转支承体32呈圆柱体形状,并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工作台延长部3a下表面设置的支承凹部37内。该旋转支承体32以沿旋转工作台3的径向(以支轴8为中心的径向)的轴线J为中心并可绕其旋转的方式被支承。该旋转支承体32中设置有螺纹孔32a。该螺纹孔32a以贯通旋转支承体32径向的状态设置。该螺纹孔32a中旋入有座部主体31的螺纹轴部31a(支承轴部),该座部主体31被支承为从旋转支承体32的侧部向径向突出的状态。通过调整螺纹轴部31a对螺纹孔32a的旋入量,可微调座部主体31从工作台延长部3a突出的尺寸。在座部主体31和旋转支承体32之间,在螺纹轴部31a上夹装有压缩弹簧33。座部主体31被该压缩弹簧33向从旋转支承体32突出的方向加载。利用该压缩弹簧33,可吸收螺纹轴部31a相对螺纹孔32a的晃动。
如图21和图23所示,通过旋转支承体32以其轴线J为中心旋转(自转),座部主体31在与设置面L成直角抵接的支承位置和向上方(旋转工作台3的旋转方向前侧和后侧)倾动以使其顶端部向从设置面L离开的方向位移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在旋转支承体32和支承凹部37的上表面之间,夹装有两个具有相同加载力的压缩弹簧34、35。该旋转支承体32被该两个压缩弹簧34、35向绕其轴线旋转的两个方向加载。通过两个压缩弹簧34、35向旋转支承体32旋转方向的两个方向对其加载,座部主体31被加载到其支承位置侧,并被保持在该支承位置。
另外,如图20和图22所示,在旋转支承体32的端部设置有位置保持机构(定位器、球塞)36,该位置保持机构36具有被压缩弹簧36a向突出侧加载的钢球36b。与该位置保持机构36相对应,在支承凹部37的相向壁面设置有卡合凹部3g。该卡合凹部3g设置为钢球36b不能通过的宽度。当座部主体31到达支承位置,位置保持机构36的钢球36b弹性嵌入该卡合凹部3g内,由此,将该支承座30保持在支承位置。因此。利用该位置保持机构36,也可将座部主体31保持在与设置面L成直角相抵接的支承位置。
采用上述结构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支承座30,旋转支承体32被支承为被两个压缩弹簧34、35向以轴线J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两侧加载的状态。且该旋转位置被位置保持机构36保持,所以,将座部主体31保持在与设置面L成直角相抵接的支承位置。图21中表示了该状态。这样,在不让旋转工作台3旋转的停止状态(切割加工时等),支承座30的座部主体31被保持在支承位置,由此,如图21中的空心箭头所示,旋转工作台3和工作台延长部3a上施加的载荷P(自重、切削载荷等)由支承座30承受,因此,可将该台式圆盘锯床1以稳定的状态设置到设置面L上。
另外,支承座30的座部主体31以如下方式被支承,即,可倾动到相对于旋转工作台3的旋转方向两侧(右转和左转)的各自旋转方向后侧。因此,当解除第一止挡装置10、第二止挡装置20的对工作台的锁定,使旋转工作台3右转或左转时(图23中空心箭头R),利用从设置面L受到的阻力,座部主体31自动倾动(移动到退避位置)到工作台旋转方向后侧(图23中空心箭头K方向)。当座部主体31以轴线J为中心向工作台旋转方向倾动时,其下端部向从设置面L离开的方向(图23中的上方)位移,所以可回避或缓和对该设置面L的干涉,因此,不受设置面的较大的作用力,就可顺畅地旋转操作旋转工作台3。
当停止旋转工作台3的旋转操作,则通过旋转支承体32被两个压缩弹簧34、35向旋转方向两侧加载,支承座30的座部主体31自动返回支承位置并变为与设置面L成直角抵接的状态。返回支承位置的座部主体31被位置保持机构36保持在该支承位置。
采用上述结构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支承座30,当使旋转工作台3旋转时,该座部主体31自动移动到退避位置,当停止旋转工作台3的旋转操作时,该座部主体31自动返回到支承位置,所以,操作者不需要对支承座30进行任何现有技术那样的螺钉紧固等特别操作,就可顺畅地旋转操作旋转工作台3。
可在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进行改变而实施。例如,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如下结构,即,通过将座部主体的螺纹轴部(支承轴部)旋入座部支承体的螺纹孔,可微调座部主体相对于该座部支承体的位置,但也可省略该螺纹轴调整方式。即,各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将座部主体相对于座部支承体一体设置的结构。
另外,尤其可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座部主体31上安装轮子而作为脚轮式支承座。
此外,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可任意设定座部主体的支承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的移动量。

Claims (10)

1.一种支承座,其对具有承载被切割物的旋转工作台的切割机中的所述旋转工作台进行支承,其特征在于,利用对固定所述旋转工作台的旋转位置的止挡装置所进行的操作,使支承座在不与设置面相接触的上方的退避位置和与设置面成直立状态抵接而支承所述旋转工作台的下方的支承位置之间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以可在所述退避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支承轴部所支承,该支承轴部被支承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并可上下移动,在所述支承轴部和所述止挡装置之间设置有动作部件,利用对所述止挡装置的进行的操作,经由上述动作部件而使所述支承轴部移动,进而使支承座在所述退避位置和所述支承位置之间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以可在所述退避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支承轴部所支承,该支承轴部被支承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并可上下移动,同时,该支承轴部还可绕轴旋转,在该支承轴部设置有卡合部件,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侧设置沿所述支承轴部的轴向具有位移量的凸轮槽,使所述卡合部件卡合到该凸轮槽上,并在所述止挡装置上设置联动部件,使该联动部件在以所述支承轴部的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支承轴部卡合,利用对所述止挡装置所进行的操作,经由该联动部件使所述支承轴部以其轴为中心旋转,通过由此产生的所述卡合部件相对于所述凸轮槽的轴向位移作用,使该支承轴部上下移动,从而使支承座在所述退避位置和所述支承位置之间移动。
4.一种支承座,其对具有承载被切割物的旋转工作台的切割机中的所述旋转工作台进行支承,其特征在于,利用对杆进行的旋转操作,使支承座在不与设置面接触的上方的退避位置和与所述设置面成直立状态抵接而支承所述旋转工作台的下方的支承位置之间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以可在所述退避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支承轴部所支承,该支承轴部被支承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并可上下移动,该支承轴部被向所述退避位置侧加载,该支承轴部因上述加载力的作用而向所述退避位置侧的移动由处于限制位置的限制部件来限制,从而将该支承座保持在所述支承位置,而当限制部件处于允许位置时,则允许所述支承轴部向所述退避位置侧移动,利用旋转上述杆的操作来进行限制部件在其限制位置和允许位置之间的切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部件以可上下倾动的方式被支承,相对于该倾动中心,其一端侧卡合到所述止挡装置上,其另一端侧卡合到所述支承轴部,利用对所述止挡装置进行的操作,使所述动作部件上下倾动,从而使所述支承轴部上下移动。
7.一种支承座,其对具有承载被切割物的旋转工作台的切割机中的所述旋转工作台进行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以可沿所述旋转工作台的旋转方向倾动的方式被支承,并且,该支承座被加载到从下方支承所述旋转工作台的支承位置,此时,该支承座与设置面成直立状态并抵接于该设置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以可倾动的方式被旋转支承体支承,该支承体以沿所述旋转工作台径向的轴线为旋转轴线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采用两个加载机构对所述旋转支承体进行加载,在以该旋转支承体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上述两加载机构对所述旋转支承体的加载方向相反,在所述旋转工作台的两旋转方向上将该支承座向其支承位置侧加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承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支承体和所述旋转工作台之间,夹装有两个压缩弹簧,利用该两个压缩弹簧,将所述旋转支承体向绕所述旋转轴线的两方向加载。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支承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旋转支承体保持到该支承座的所述支承位置的位置保持机构。
CN2008100910247A 2007-07-26 2008-04-10 台式切割机的支承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28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94566A JP5103083B2 (ja) 2007-07-26 2007-07-26 卓上切断機
JP2007194566 2007-07-26
JP2007-194566 2007-07-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2859A true CN101352859A (zh) 2009-01-28
CN101352859B CN101352859B (zh) 2013-03-27

Family

ID=40294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102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2859B (zh) 2007-07-26 2008-04-10 台式切割机的支承座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079294B2 (zh)
JP (1) JP5103083B2 (zh)
CN (1) CN10135285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6536A (zh) * 2012-10-15 2013-01-30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排管复合夹紧装置
CN103934861A (zh) * 2013-01-21 2014-07-23 株式会社牧田 台式切割机
CN107052445A (zh) * 2016-01-18 2017-08-18 创科(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斜切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65405B2 (ja) * 2008-09-04 2014-04-09 株式会社マキタ 卓上切断機
US8176824B2 (en) * 2009-04-28 2012-05-15 Robert Bosch Gmbh Miter saw with bevel stop toggle
GB2504272A (en) * 2012-07-23 2014-01-29 Black & Decker Inc A Support Preventing Tipping of a Mitre Saw
CN102886568B (zh) * 2012-10-15 2014-05-28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夹紧让刀装置
JP6137132B2 (ja) * 2014-11-17 2017-05-31 ヤマハ株式会社 ハンガー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768458B2 (ja) * 2016-11-11 2020-10-14 株式会社マキタ 卓上切断機
CN112045244A (zh) * 2020-08-14 2020-12-08 江苏中顺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铜排剪切限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9468A (en) * 1900-11-19 1901-07-30 Philip W Pratt Crutch.
US1658244A (en) * 1925-03-19 1928-02-07 Foote Pierson & Company Inc Sliding shoe for furniture
US3006673A (en) * 1959-01-19 1961-10-31 Illinois Tool Works Foot retainer
JP2720591B2 (ja) 1990-09-21 1998-03-04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線形化電力増幅器
JPH0541701A (ja) 1991-08-06 1993-02-19 Seiko Epson Corp パリテイ回路
US5242141A (en) * 1992-11-05 1993-09-07 Trychest Pty. Limited Furniture leg
US6474206B1 (en) * 1995-12-12 2002-11-05 Black & Decker Inc. Miter saw with wear plates and orientation system therefor
US6550363B2 (en) * 2001-04-10 2003-04-22 Cai Bai He Extendible compound miter saw
JP4209120B2 (ja) * 2002-02-22 2009-01-14 株式会社マキタ 切断機
US7387056B2 (en) * 2002-06-07 2008-06-17 Makita Corporation Slide compound saws
TW569908U (en) * 2002-09-26 2004-01-01 P & F Brother Ind Corp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nd aligning slant cutting angle of cutting machine
JP4820085B2 (ja) * 2004-01-16 2011-11-24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卓上丸鋸
CN100343016C (zh) * 2004-03-30 2007-10-17 胡桂强 用于电动斜切割机的分度定位机构
DE502005001617D1 (de) * 2004-12-07 2007-11-15 Fischer Georg Verkehrstechnik Höhenverstellbare Stütze für Sattelanhänger oder dergleichen
JP2007111945A (ja) * 2005-10-19 2007-05-10 Makita Corp 切断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6536A (zh) * 2012-10-15 2013-01-30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排管复合夹紧装置
CN103934861A (zh) * 2013-01-21 2014-07-23 株式会社牧田 台式切割机
CN107052445A (zh) * 2016-01-18 2017-08-18 创科(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斜切锯
CN107052445B (zh) * 2016-01-18 2020-11-06 创科(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斜切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26346A1 (en) 2009-01-29
US8079294B2 (en) 2011-12-20
US20120055311A1 (en) 2012-03-08
JP5103083B2 (ja) 2012-12-19
JP2009028833A (ja) 2009-02-12
CN101352859B (zh) 2013-03-27
US8424433B2 (en) 2013-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2859B (zh) 台式切割机的支承座
US7387056B2 (en) Slide compound saws
US9403225B2 (en) Miter saw
KR101142114B1 (ko) 레이디얼 드릴링머신
CN104669023A (zh) 机床
CN201471000U (zh) 切割机
JP6136119B2 (ja) 工作機械
US6422115B1 (en) Machining tools having workpiece 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s
JP2008229770A (ja) 工具交換装置
CN103934861A (zh) 台式切割机
JP4962069B2 (ja) 工具交換装置
CN109049162A (zh) 一种木制品铣床
CN101480805A (zh) 切削装置
US20200164448A1 (en) Tool holder device for broaching and slotting
CN101987381B (zh) 切割机
JP4892510B2 (ja) 切断機
JPS58160039A (ja) ワ−クの固定方法
CN109570533A (zh) 机床
US6371899B1 (en) Tool changer for machine tools
CN111805673A (zh) 一种竹制笔筒连续生产工艺
CN218285299U (zh) 一种贯通式循环球转向器的装配夹具
CN216916994U (zh) 可调式支撑压紧装置
CN216398887U (zh) 一种cnc机床的工件自动翻转机构
JP2011042000A (ja) 卓上切断機における切断機本体の傾斜支持機構
JP3044782B2 (ja) 工作機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1504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