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1851A - 板栗的组织培养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 Google Patents

板栗的组织培养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1851A
CN101331851A CNA2008101177624A CN200810117762A CN101331851A CN 101331851 A CN101331851 A CN 101331851A CN A2008101177624 A CNA2008101177624 A CN A2008101177624A CN 200810117762 A CN200810117762 A CN 200810117762A CN 101331851 A CN101331851 A CN 101331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chestnut
medium
final concentration
chinese
ib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177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31851B (zh
Inventor
韩振海
孙宁
王忆
许雪峰
李天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8101177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318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31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1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31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18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繁殖板栗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本发明培养基,是在WPM培养基中添加包括IBA和下述两种激素中的至少一种得到的培养基:KT和TDZ;所述IBA的终浓度为0.1-1.0mg/L,所述KT或TDZ的终浓度为0.5-1.0mg/L。本发明培养基筛选出了适合中国板栗生长的激素种类、抗生素种类、防褐化物质等,解决了目前中国板栗培养中存在的污染和褐化问题,成功建立了中国板栗成年树的无菌培养体系。用本发明培养基培养板栗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板栗的组织培养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栗的组织培养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背景技术
板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全身是宝,例如,板栗果实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可加工成多种食品;板栗树材质坚硬,纹理通直,防腐耐湿,是制造军工、车船、家具等良好材料;其枝叶、树皮、刺苞富含单宁,可提取烤胶;花可作为是很好的蜜源等等。正是由于板栗具有诸多重要的应用价值,市场需求大,所以人们越来越注重其优良品种的培育。尤其是在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栗疫病(Cryphonectriaparasitica(Murr.)Barr),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大面积生态环境灾害,几乎毁灭了美国东部所有天然的栗树林,此后,育种学家们更加注重培育抗疫病性的板栗新品种。
离体培养技术作为现代育种技术的基础和良种繁育的重要手段,受到了极大地青睐。栗属树种离体培养最早是Jacquiot开始尝试的,1971年,Borrot完成了对茎形成层的研究,以成熟板栗树(100年以上)的形成层做外植体,经过离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随后在Trippi等人的研究中,也只获得了愈伤组织(callus tissue),而未见器官分化或只分化到“类芽组织”或芽原基。
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具有抗疫病性(blight-resistance)和抗黑水病(inkdisease)的优良特性,是一种良好的种质资源。但是中国板栗极难生根,扦插繁殖生根率很低,而在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很少,还未见中国板栗成年树无菌培养体系的成功报道。其有关组培技术的欠缺极大地束缚了现代生物技术在板栗的科研、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培养板栗的培养基。
本发明所提供的板栗培养基,是在WPM培养基中添加包括IBA和下述两种激素中的至少一种得到的培养基:KT和TDZ;所述IBA的终浓度为0.1-1.0mg/L,所述KT或TDZ的终浓度为0.5-1.0mg/L。
为了防止内生菌的产生,所述培养基还可以包括终浓度为250-500mg/L的头孢霉素。
为了防止褐化,所述培养基还可包括终浓度为3-5g/L的活性炭。
其中,所述IBA的终浓度优选为0.1mg/L,所述KT或TDZ的终浓度优选为1.0mg/L,所述头孢霉素的终浓度优选为250mg/L,所述活性炭的终浓度优选为4g/L。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组织培养板栗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织培养板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板栗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利用上述任一所述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得到板栗组培苗。
所述培养的条件可以为: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60%、光强为2000-2500Lx、光照明暗周期为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
所述茎段取自板栗成年树的春季新生枝条。
为了改变外植体材料表面所携带真菌及细菌的正常生活温度,在杀菌前使其生理代谢产生紊乱,从而增加外植体的成活率,而又能保证新生枝条维持正常的生命代谢,所述新生枝条在所述初代培养前最好先在4℃条件下保存24h。
上述培养基及培养方法适合于一般板栗的培养,如中国板栗,具体可以为中国板栗燕红。
本发明培养基筛选出了适合中国板栗生长的激素种类、抗生素种类、防褐化物质等,解决了目前中国板栗培养中存在的污染和褐化问题,成功建立了中国板栗成年树的无菌培养体系。用本发明培养基培养板栗的方法,成功筛选出了建立中国板栗成年树无菌培养体系的外植体材料——板栗成年树春季枝条,保证了优良性状的遗传稳定性,完善了杀菌处理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因此,本发明培养基及板栗培养方法适合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中国板栗燕红初代培养的生长情况。
图2为中国板栗燕红的继代培养的生长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中用到的试剂及基本培养基如下:
琼脂、蔗糖、活性炭、滤纸、封口膜、75%乙醇、95%乙醇、硝酸铵、硝酸钙、硫酸钾、氯化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镁、钼酸钠、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铜、硼酸、乙二胺四乙酸钠铁、甘氨酸、肌醇、Ph试纸、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核黄素均购自北京广达恒益科技有限公司。
3-吲哚丁酸(IBA)、6-糠氨基嘌呤(KT)、噻苯隆(TDZ)、头孢霉素均购自北京华夏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升汞购自上海开通化工有限公司。
草酸铵结晶紫、碘液、蕃红(或沙黄)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本发明利用WPM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具体的营养成分如下:
表1、WPM基本培养基组成(mg/L)
实施例1、板栗离体培养各实验条件的探索
一、激素种类及浓度的选择
设3个实验组,筛选方法如下:
实验1:将中国板栗燕红的带腋芽的茎段接种于含有1.0mg/L的细胞分裂素KT和0.1mg/L的生长素IBA的培养基中,在23±2℃、相对湿度50-60%、光强2000-2500Lx、每天光照10小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30天,观察茎段生长状况,结果100%的茎段开始有腋芽萌发。
实验2:将中国板栗燕红的带腋芽的茎段接种于含有1.0mg/L的KT和0.1mg/L的BA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等均与实验1所述相同。结果都没有腋芽萌发,最后茎尖干枯死亡。
实验3:将中国板栗燕红的带腋芽的茎段接种于含有1.0mg/L的TDZ和0.1mg/L的IBA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等均与实验1所述相同。结果100%的茎段开始有腋芽萌发。
因此,以上实验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终浓度为1.0mg/L的KT(或TDZ)和终浓度为0.1mg/L的IBA,可有效促进中国板栗茎段腋芽萌发,而相同质量浓度的BA效果较差,腋芽不萌动。
二、抗生素的筛选:
方法:本发明分别在WPM培养基中添加250mg/L头孢霉素和25mg/L利福平,其抑菌效果如表2所示。
表2、抗生素的抑制效果比对
  抗生素(浓度)   接种的外植体数(个)   细菌污染数(%)   真菌污染数(%)   成活率(%)
  利福平(25mg/L)   52   29   0   44.2
  头孢霉素(250mg/L)   52   5   7   76.9
结果表明,在WPM培养基中添加250mg/L头孢霉素可有效抑制外植体材料的污染率,比25mg/L利福平的效果要好。
三、防褐化物质的筛选:
方法:本发明以常用的防褐化物质Vc、PVP、颗粒状活性炭、粉末状活性炭等为实验原料,将其分别以常用的浓度,分别添加到WPM培养基中。
结果表明,添加100mg/L的Vc和1g/L的PVP均褐化严重;颗粒状活性炭聚集于培养基底部,防止褐化效果较差;粉末状活性炭可溶解于培养基中,防止褐化效果较好。
实施例2、中国板栗燕红的离体培养
一、外植体材料的获得及消毒处理
取材:于北京4月底至5月初晴天上午,取中国板栗燕红成年树春季新生枝条,用湿报纸包裹材料放入4℃冰箱24h(注意:此时不要用流水冲洗外植体材料),然后将材料剪成1cm左右带腋芽的茎段,去除大叶片,流水冲洗。取材时间很重要,是关系到无菌体系能否成功建立的决定因素。本发明通过实验表明,冬季休眠芽、生长季枝条均不适合作为建立无菌体系的外植体材料。
消毒:在超净工作台上,将茎段先用75%乙醇浸泡30s,无菌水冲洗2次,每次2min,再用0.1%升汞处理5min,无菌水冲洗3次,每次2min,最后用无菌滤纸将材料表面的水分吸干,将材料的托叶去除后待接种。
二、外植体的培养
(一)用培养基I进行培养
初代培养:将步骤一消过毒的带腋芽茎段接种于培养基I中,在23℃、相对湿度55%、光强2250Lx、光照明暗周期为光照14h/黑暗10h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30天。
培养基I的组成为:在WPM培养基中添加终浓度为1.0mg/L的KT、终浓度为0.1mg/L的IBA、终浓度为250mg/L的头孢霉素和4g/L粉末状活性炭。
向培养基中添加头孢霉素的方法为:由于头孢霉素经高压会分解,所以需要过滤灭菌。将空三角瓶和培养基高压灭菌后,在超净工作台中,待培养基温度降至60℃,将经过过滤灭菌的头孢霉素添加到培养基中,摇匀分装。
实验设3次重复,每次培养30个茎段。结果表明,共培养的90个茎段中,有90个(100%)长出新生枝(图1),每个带腋芽的茎段生出一个枝,每个新生的枝约1cm,每个新生枝带有一个腋芽。
继代培养:将上述初代培养中得到的新生枝去掉叶片,再切成带腋芽的茎段,然后按照上述初代培养的方法继续培养30天,结果表明,所有继代培养的茎段均正常生长(图2),均无染菌现象。
(二)用培养基II进行培养
初代培养:将步骤一消过毒的带腋芽茎段接种于培养基II中,在21℃、相对湿度50%、光强2000Lx、光照明暗周期为光照14h/黑暗10h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30天。
培养基II的组成为:在WPM培养基中添加终浓度为0.8mg/L的TDZ、终浓度为0.6mg/L的IBA、终浓度为350mg/L的头孢霉素和3g/L粉末状活性炭。
实验设3次重复,每次培养30个茎段。结果表明,共培养的90个茎段中,有90个(100%)长出新生枝,每个带腋芽的茎段生出一个枝,每个新生的枝约1cm,每个新生枝带有一个腋芽。
继代培养:将上述初代培养中得到的新生枝去掉叶片,再切成带腋芽的茎段,然后按照上述初代培养的方法继续培养30天,结果表明,所有继代培养的茎段均正常生长,均无染菌现象。
(三)用培养基III进行培养
初代培养:将步骤一消过毒的带腋芽茎段接种于培养基III中,在25℃、相对湿度60%、光强2500Lx、光照明暗周期为光照14h/黑暗10h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30天。
培养基III的组成为:在WPM培养基中添加终浓度为0.5mg/L的KT、终浓度为1mg/L的IBA、终浓度为500mg/L的头孢霉素和5g/L粉末状活性炭。
实验设3次重复,每次培养30个茎段。结果表明,共培养的90个茎段中,有90个(100%)长出新生枝,每个带腋芽的茎段生出一个枝,每个新生的枝约1cm,每个新生枝带有一个腋芽。
继代培养:将上述初代培养中得到的新生枝去掉叶片,再切成带腋芽的茎段,然后按照上述初代培养的方法继续培养30天,结果表明,所有继代培养的茎段均正常生长,均无染菌现象。

Claims (10)

1、一种板栗培养基,是在WPM培养基中添加包括IBA和下述两种激素中的至少一种得到的培养基:KT和TDZ;所述IBA的终浓度为0.1-1.0mg/L,所述KT或TDZ的终浓度为0.5-1.0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还包括终浓度为250-500mg/L的头孢霉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还包括终浓度为3-5g/L的活性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IBA的终浓度优选为0.1mg/L,所述KT或TDZ的终浓度优选为1.0mg/L,所述头孢霉素的终浓度优选为250mg/L,所述活性炭的终浓度优选为4g/L。
5、一种组织培养板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板栗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利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得到板栗组培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条件为: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60%、光强为2000-2500Lx、光照明暗周期为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茎段取自板栗成年树的春季新生枝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生枝条在所述组织培养前先在4℃条件下保存24h。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栗为中国板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栗为燕红板栗。
CN2008101177624A 2008-08-05 2008-08-05 板栗的组织培养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1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77624A CN101331851B (zh) 2008-08-05 2008-08-05 板栗的组织培养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77624A CN101331851B (zh) 2008-08-05 2008-08-05 板栗的组织培养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1851A true CN101331851A (zh) 2008-12-31
CN101331851B CN101331851B (zh) 2010-07-21

Family

ID=40194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776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1851B (zh) 2008-08-05 2008-08-05 板栗的组织培养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3185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7966A (zh) * 2011-07-01 2011-11-3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一种防止大蒜子房培养污染的方法
CN106171995A (zh) * 2016-07-20 2016-12-07 徐伟明 一种增加铁皮石斛分蘖能力的培养基
CN114051926A (zh) * 2021-11-08 2022-02-18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一种板栗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和诱导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7966A (zh) * 2011-07-01 2011-11-3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一种防止大蒜子房培养污染的方法
CN102257966B (zh) * 2011-07-01 2013-01-1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一种防止大蒜子房培养污染的方法
CN106171995A (zh) * 2016-07-20 2016-12-07 徐伟明 一种增加铁皮石斛分蘖能力的培养基
CN114051926A (zh) * 2021-11-08 2022-02-18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一种板栗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和诱导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1851B (zh) 201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51121B (zh) 一种白及分化、壮苗培养基
CN1258321C (zh) 蝴蝶兰优质种苗快速繁殖方法
CN103651122B (zh) 一种白及原球茎诱导培养基
JP2007512025A (ja) 海苔及びその他の海藻類を陸上設置型海水槽で養殖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5284620B (zh) 一种特早熟桃杂交胚挽救成苗的方法
CN107736251B (zh) 一种紫脊百合试管小鳞茎繁殖方法
CN104429965A (zh) 峨眉金线莲种子无激素快速组培繁殖的方法
CN101147466A (zh) 一种微型姜苗组培快繁培养基及组培快繁方法
CN1806512A (zh) 绿玉树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
CN1226408C (zh) 一种花药或花粉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方法
CN104823844A (zh) 一种莲属植物的组织培养方法
WO2023155834A1 (zh) 2-氨基-3-羟基-3-甲基丁酸在促进植物生长上的应用
CN101103702A (zh) 花楸离体繁殖的方法
CN109819892B (zh) 一种草果优良单株的组织培养方法
CN108739380B (zh) 一种白及组培苗一次性成苗的方法
CN101331851B (zh) 板栗的组织培养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CN109247235B (zh) 一种蕙兰快速繁殖育苗方法
Kane et al.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Cryptocoryne wendtii
CN1631102A (zh) 独蒜兰的试管种球生产技术
CN105766641B (zh) 一种甜薯茎段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
CN111202002B (zh) 一种赪桐的组培快繁方法
CN112243860B (zh) 一种云南梧桐组培快繁方法
CN104885933A (zh) 一种虎杖苗培养方法
CN1286905A (zh) 非洲菊工厂化试管快繁方法
Niranjan et al. In vitro response of encapsulated somatic embryos of Lagerstroemia indica 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

Termination date: 201408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