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9346A - 检测乳腺癌特征蛋白的优化质谱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检测乳腺癌特征蛋白的优化质谱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9346A
CN101329346A CNA2007101112165A CN200710111216A CN101329346A CN 101329346 A CN101329346 A CN 101329346A CN A2007101112165 A CNA2007101112165 A CN A2007101112165A CN 200710111216 A CN200710111216 A CN 200710111216A CN 101329346 A CN101329346 A CN 101329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east cancer
protein
mass
serum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112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洋
周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71011121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293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29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93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乳腺癌特征蛋白的优化质谱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质谱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从血清中筛选出8个上调蛋白和3个下调蛋白作为特征蛋白,选取所述11个蛋白中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蛋白,根据各蛋白质峰的质荷比m/z值及以该蛋白的临界峰值均值,建立了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乳腺良性疾病、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乳腺癌远端转移患者两两鉴别的血清特征蛋白质谱模型;本发明为进一步发现新的乳腺癌生物标志提供了基础。本发明对于乳腺癌的检测优于目前所采用的任何单一检测方法,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技术,从而为降低乳腺癌的病死率、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并进一步为高危人群筛查乳腺癌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Description

检测乳腺癌特征蛋白的优化质谱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质谱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对乳腺癌血液优化的质谱检测方法。一种通过能与蛋白质结合的磁珠基质去捕获生物标志,并用有定量控制的质谱分析来检测乳腺癌生物标志。在此提及的此项发明涉及蛋白质检测领域,为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体外质谱检测方法。本发明可以应用到已经脱离人体的体液中的乳腺癌生物标志组合的检测方法或试剂盒。
背景技术
乳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突变导致抑癌基因失活、癌基因活化的过程。基因组学研究由于自身的限制难以完全阐明基因与蛋白质参与过程及其具体作用,而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为人们从整体上了解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技术平台。目前临床上对恶性肿瘤预后评估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病理学及传统肿瘤标志(tumormarker),但肿瘤早期复发或转移时常常无明显临床表现,而病理学证据很难得到且重复性差。乳腺癌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都比较高,在美国每年的新发乳腺癌病人占女性各种恶性肿瘤的1/3。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也已居女性各种恶性肿瘤前列。虽然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预防和早期发现仍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和提高患者成活率的关键。但目前的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已成为乳腺癌早期检测的一个瓶颈。
乳腺癌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使得人们不断地寻求一种有效的早期检测方法,临床上仅以CA153一种蛋白作为血清学检测指标在敏感性和特异性上是远远不足的,而影象学检测一旦发现占位病变则已经不是很早期了。能够使疾病在发生的极早期就能够得已发现,并得到控制和治疗,进而大大提高治愈率或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临床蛋白质组学的开展,使得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成为可能。
蛋白质的分离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应用分离技术有两个目的。第一、通过将蛋白质的混合物分离成单一蛋白质或蛋白质小组以简化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第二、通过标记的方法可以比较两个蛋白质的混合物样品中蛋白质的不同表现。其中主要的技术有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高效液相层析(high-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亲和层析(affinity choromatography)、蛋白芯片(protein microarray)、磁性微球(magneticbeads,简称磁珠)和免疫组等。特别是蛋白芯片和磁珠两项新的蛋白指纹图谱技术克服了以往技术的缺点,具有高灵敏度、高通量、结果重复性好、可机械化操作和方法灵活等特点。待测样品来源广泛,不需作特殊前处理,可以直接点样检测,如血清、尿液及组织液等;检测快速,一般一例标本的检测时间仅需约5分钟,从标本制备到出结果全过程仅约1小时。蛋白芯片和磁珠两项新的蛋白指纹图谱技术有可能在体液中潜在生物标志(biomarker)检测方面创造革命性突破(许洋,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在实验诊断与临床医学中的研究进展,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134-142)。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ight massspectrometry,MALDI-TOF-MS)与蛋白芯片分离技术联合应用即为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ight massspectrometry,SELDI-TOF-MS)。2-DE最先被用于临床蛋白组学研究,但其对疏水性、强酸性和强硷性蛋白的分辩率不够,而且不能检测低丰度蛋白,故实用价值受限。近来,蛋白芯片与质谱技术(SELDI-TOF-MS)的结合,已被成功地用于肿瘤研究;但由于磁珠表面的结合面积远远大于蛋白芯片,从而磁珠的灵敏性比蛋白芯片更高(刘建栋等,血液蛋白质组与质谱仪检测流程标准化初探。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193-197)。磁珠具有优于二维电泳、蛋白芯片和其他质谱方法的特点,已被广泛地用于肿瘤生物标志的筛查等研究(屠世良等,癌胚抗原阴性结直肠癌的检测和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生物标志,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无需离心样品、可直接分析原始生物样本(如血清、尿液等)、样本用量小等特点,同时适合多样品平行检测和直接进行蛋白质全景式的搜索和分析,特别是对小分子量蛋白和低丰度蛋白具有较高的捕获效果,可以与其他蛋白质组学方法互补,目前已被广泛地用于肿瘤标志的筛查和临床检测,并均已获得很好的结果。但国内迄今尚无采用磁珠与质谱技术获得检测乳腺癌血清特征蛋白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对目前乳腺癌血清检测技术的不足之处,建立一种检测乳腺癌特征蛋白的优化质谱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模型为早期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并为进一步发现新的肿瘤生物标志提供了基础。
本发明提出的检测乳腺癌血清蛋白质的质谱模型,其特征在于:从血清中筛选出8个上调蛋白和3个下调蛋白作为特征蛋白;选取上述11个特征蛋白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蛋白,根据各蛋白质峰的质荷比m/z值及以该蛋白的临界峰值均值M,建立了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乳腺良性疾病、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乳腺癌远端转移患者两两鉴别的血清特征蛋白检测质谱模型;所述的特异蛋白质质荷比m/z和临界峰值均值M分别为m/z=3164,M≥3.30;m/z=3404,M≤13.76;m/z=7977,M≥14.88;m/z=6116,M≤9.71;m/z=4180,M≥22.64;m/z=4202,M≥1.76;m/z=11683,M≥1.88;m/z=8938,M≥2.75;分子量(m/z)误差<0.01%,临界峰值均值M的CV<5~10%。
本发明提出上述的检测乳腺癌血清蛋白质谱模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条件下2小时内收集经病理明确诊断的乳腺癌患者血清及经体检确定为正常健康者的血清作为两组血清标本,进行-80℃低温冷冻备用;
2)采用WCX磁珠对所述乳腺癌患者及正常人的两组血清标本的蛋白进行吸附;
3)用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用氮激光仪(337nm)和80cm或120cm飞行管分析阵列,或用电喷雾电离已洗脱的生物标志后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结合在弱阴离子表面的WCX磁珠上的两组血清蛋白进行读取,设定最高检测分子量为50kDa,优化分子量范围1000~15000Da,最佳聚集中心8000Da,数据采集参数范围20~80,激光强度150-180,检测敏感度为7-8,收集总数为130次,由此获得两组蛋白质谱图谱;
4)在每次实验数据收集前,用All-in-one标准蛋白及质谱的标准化质控O型血清校正仪器,用2746±1Da、5909±1Da、6634±1Da标准峰为质谱内标定性(分子量)质控标准,使分子量误差<0.01%,从而获得的精确的蛋白质谱图谱;
5)定量性质谱调控:每次测试前,用质谱的标准化质控血清(浆),将标准化质控血清中用于定量的标准峰6634.0Da等强度调至50%信号强度的最大值,使临界峰值均值M的CV<5~10%,并收集精确的质谱图谱数据;
6)对所得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统计学处理,根据乳腺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之间蛋白峰值的差异(共得到231个蛋白峰,认定P值小于1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检测出2组血清蛋白指纹质谱图谱之间有11个稳定的差异蛋白,见表一:
表一  乳腺癌患者特征蛋白的表达变化
蛋白分子量(m/z) 乳腺癌患者蛋白临界峰值均值 特征蛋白的表达变化
                       M±SD
3164            8.23±3.96                ↑
2092            2.62±1.83                ↑
4202            3.29±2.23                ↑
4180            33.31±17.13              ↑
7977            27.91±13.93              ↑
4180            39.68±17.84              ↑
8938            2.75±3.51                ↑
11683           10.71±3.51               ↑
6116            9.71±2.75                ↓
3404            13.76±5.87               ↓
6095            2.83±1.50                ↓
表一中:向上箭头“↑”为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的上调特征蛋白;向下箭头“↓”为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低表达的下调特征蛋白;
将上述11个差异蛋白作为乳腺癌质谱检验模型的特征蛋白;
6)由于多个特征蛋白组合起来才可将乳腺癌与正常人等完全分开,故选取上述11个特征蛋白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蛋白,根据各蛋白质峰的质荷比m/z值及以该蛋白的临界峰值均值M,建立了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乳腺良性疾病、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乳腺癌远端转移患者两两鉴别的血清特征蛋白检测质谱模型(图2-5),所说的特异蛋白质质荷比m/z和临界峰值均值M分别为m/z=3164,M≥3.30;m/z=3404,M≤13.76;m/z=7977,M≥14.88;m/z=6116,M≤9.71;m/z=4180,M≥22.64;m/z=4202,M≥1.76;m/z=11683,M≥1.88;m/z=8938,M≥2.75;其中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鉴别的质谱模型A由m/z=3164,M≥3.30;m/z=3404,M≤13.76绘制而成,乳腺癌患者与乳腺良性疾病鉴别的质谱模型B由m/z=7977,M≥14.88;m/z=6116,M≤9.71绘制而成,乳腺癌患者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鉴别的质谱模型C由m/z=4180,M≥22.64;m/z=4202,M≥1.76绘制而成,乳腺癌患者与乳腺癌远端转移鉴别的质谱模型D由m/z=11683,M≥1.88;m/z=8938,M≥2.75绘制而成;分子量(m/z)误差<0.01%,临界峰值均值M的CV<5~10%。利用该质谱模型,只要将受检人血清中相应蛋白质的质荷比及该蛋白的临界峰值均值M与本发明质谱模型逐一进行对比分析,就可用于乳腺癌筛查和复发、转移的评估。
利用该质谱模型A-D(图2-5),将受检者血清中相应蛋白质的质荷比及该蛋白的临界峰值均值M与本发明的质谱模型逐一进行对比分析,经临床试用及双盲测试,其鉴别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0%;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敏感性95%,特异性87%,乳腺癌患者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敏感性89%,特异性87%;乳腺癌患者与乳腺癌远端转移敏感性81%,特异性98%。
利用C8及C18疏水基质磁珠的实验结果与上述WCX阴离子基质磁珠的实验结果一致。
本发明采用上述质谱模型可用于乳腺癌早期检测、筛查和复发、转移的评估。
本发明的特点及效果:
本发明与其他乳腺癌的检测方法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本发明采用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具有差异的多个特征蛋白组合起来进行对乳腺癌血清的检测,提供的质谱模型是乳腺癌早期检测和筛查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并为进一步发现新的乳腺癌生物标志提供了基础;
第二、与以往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在蛋白组学水平上的检测,对乳腺癌的早期检测提供了新标准;
第三、本发明由于磁珠表面的结合面积远远大于蛋白芯片,从而磁珠的灵敏性比蛋白芯片更高而具有了更高的灵敏度,从而优化了质谱模型;
第四、本发明首创采用了定量性质谱调控,CV<5~10%,使磁珠的临界峰值均值M比蛋白芯片更可靠及精确;
第五、本发明首创采用了用质谱的标准化质控血清(浆),将标准化质控血清(浆)中用于质谱内标定性的2746±1Da、5909±1Da、6634±1Da标准峰(分子量)质控标准,使分子量误差<0.01%,从而获得的精确的蛋白质谱图谱;
第六、本发明质谱模型的构建方法设计精确及合理可行,为降低我国乳腺癌的病死率、提高乳腺癌的临床治愈提供了一种新的筛查和复发、转移的评估方法;
第七、利用本发明用双盲法分析了268份血清标本,其鉴别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0%;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敏感性95%,特异性87%,乳腺癌患者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敏感性89%,特异性87%;乳腺癌患者与乳腺癌远端转移敏感性81%,特异性98%。因此本发明可实现对乳腺癌进行早期预警、早期发现。
说明书附图
图1乳腺癌及正常人血清蛋白多肽质谱图谱
图2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鉴别的质谱模型
图3乳腺癌患者与乳腺良性疾病鉴别的质谱模型
图4乳腺癌患者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鉴别的质谱模型
图5乳腺癌患者与乳腺癌远端转移鉴别的质谱模型
图中m/z表示特异蛋白的质荷比,M代表该特异蛋白的临界峰值均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目的,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范围。
实施例1正常与乳腺癌患者的区分及质谱的试剂盒制备
(1)实验方法
8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其中I期22例,II期35例,III期19例,IV期12例,年龄33~72岁,中位年龄48岁)和4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年龄36~71岁,中位年龄44岁)的术前血清。134名对照血清来自健康志愿者(年龄25~69岁,中位年龄45岁),来源于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均正常的体检人群。受检者空腹采集静脉血1mL,采集后立即于4℃冰箱静置2小时,4℃4000r/min离心10分钟分离血清,将血清于4℃ 12000r/min再次离心5分钟,去除所有残留细胞碎片和不溶物,在冰上将血清分装为100μL/管,共5管,保存于-80℃冰箱。避免反复冻融。
磁珠操作步骤
血清样品处理:从-80℃冰箱中取出血清,于4℃,10000rpm离心5min。取10μL血清样品,加20μL U9处理液(9mol/L尿素,2%CHAPS,1%DTT,50mmol/L Tris-CL,pH9.0),充分混匀,冰浴振荡30min后取出,加入360μL结合缓冲液(100mmol/L NaAc,pH4.0),立即混匀。
磁珠上样及洗脱:将处理好的样品100μL加至已装好WCX磁珠(弱阴离子表面,羧酸基团,捕获正电荷基团蛋白)的PCR管中,置磁性处理器上孵育30min,除去液体。加100μL磁珠结合缓冲液(50mmol/L NaAc,pH 4.0~4.3)至已装好WCX磁珠的PCR管,置磁性处理器上孵育2分钟,除去液体,重复上述操作2次。加10μL Elution Buffer 2min,洗脱标本至上清液。取5μL上清液移至另一个PCR管中,加入5μL SPA饱和溶液充分混匀,取1μL混合溶液加样到Au或Steel片上,晾干后上机测量。
数据收集
将处理好的Au或Steel片置入MALDI-TOF-MS进行蛋白质谱分析。在读取数据前,用加有all-in-one标准蛋白质的芯片校正质谱仪,使分子量误差<0.1%。本研究中阅读仪的主要参数设定为,最高检测分子量为50kDa,优化分子量范围1000~15000Da,最佳聚集中心8000Da,数据采集参数范围20~80,收集总数为130次。软件中设定读片程序,以读取数据。定量性控制及质谱激光能量调控:每次测试前,用质谱的标准化质控血清(浆),将标准化质控血清(浆)中用于定量的标准峰6634.0Da强度调至50%质谱信号强度的最大值。用2746±1Da、5909±1Da、6634±1Da标准峰为质谱内标定性(分子量)质控标准,使分子量误差<0.01%,从而获得的精确的蛋白质谱图谱。
统计学分析
应用软件分析处理所有峰谱,形成蛋白质谱图谱。所有的图谱都进行了标准化,统一到它们自己全部的离子总数(峰面积的总和)。将标准化质控血清中用于定量的标准峰6634.0Da强度调至40~50%信号强度的最大值,并且用最显著的峰进行了校正,而后又进行了“减少基线”,定义蛋白峰(s/n>5,最小的峰强度>1.6)。分析所有1~50kDa之间的蛋白峰,并且仔细检查了每个相应的峰,计算出峰的平均值M,标准误差(SD)和变异系数(CV%)。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配对样本的蛋白峰,计算P值。
乳腺癌检测多肽蛋白筛选
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配对样本的蛋白峰,CV<5~10%;初步分析筛选出P<0.00001的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群有11个差异多肽蛋白,不同峰的分子量、临界峰值均值M及特征蛋白的表达变化见表一:
表一  乳腺癌患者特征蛋白的表达变化
蛋白分子量(m/z) 乳腺癌患者蛋白临界峰值均值 特征蛋白的表达变化
                        M±SD
3164            8.23±3.96                ↑
2092            2.62±1.83                ↑
4202            3.29±2.23                ↑
4180            33.31±17.13              ↑
7977            27.91±13.93              ↑
4180            39.68±17.84              ↑
8938            2.75±3.51                ↑
11683           10.71±3.51               ↑
6116            9.71±2.75                ↓
3404            13.76±5.87               ↓
6095            2.83±1.50                ↓
表一中:向上箭头“↑”为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的上调特征蛋白;向下箭头“↓”为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低表达的下调特征蛋白;
图1为乳腺癌及正常人血清中3个差异蛋白峰(3164,3404和4180m/z)的原始质谱图谱;上5张图谱(CANCER)为乳腺癌,下五张图谱(NORMAL)为正常健康人。其中3404m/z在乳腺癌中表达下调,而3164m/z和4180m/z在乳腺癌中表达升高;
将上述11个差异蛋白作为乳腺癌质谱检验模型的特征蛋白;
实施例2 临床试用及双盲测试
由于多个特征蛋白组合起来才可将乳腺癌与正常人等完全分开,故选取上述11个特征蛋白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蛋白,根据各蛋白质峰的质荷比m/z值及以该蛋白的临界峰值均值M,建立了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乳腺良性疾病、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乳腺癌远端转移患者两两鉴别的血清特征蛋白检测质谱模型(图2-5),所说的特异蛋白质质荷比m/z和临界峰值均值M分别为m/z=3164,M≥3.30;m/z=3404,M≤13.76;m/z=7977,M≥14.88;m/z=6116,M≤9.71;m/z=4180,M≥22.64;m/z=4202,M≥1.76;m/z=11683,M≥1.88;m/z=8938,M≥2.75;其中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鉴别的质谱模型A由m/z=3164,M≥3.30;m/z=3404,M≤13.76绘制而成,乳腺癌患者与乳腺良性疾病鉴别的质谱模型B由m/z=7977,M≥14.88;m/z=6116,M≤9.71绘制而成,乳腺癌患者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鉴别的质谱模型C由m/z=4180,M≥22.64;m/z=4202,M≥1.76绘制而成,乳腺癌患者与乳腺癌远端转移鉴别的质谱模型D由m/z=11683,M≥1.88;m/z=8938,M≥2.75绘制而成;分子量(m/z)误差<0.01%,临界峰值均值M的CV<5~10%。利用该质谱模型,只要将受检者血清中相应蛋白质的质荷比及该蛋白的临界峰值均值M与本发明质谱模型逐一进行对比分析,就可用于乳腺癌检验。
利用该质谱模型A-D(图2-5),将受检者血清中相应蛋白质的质荷比及该蛋白的临界峰值均值M与本发明的质谱模型逐一进行对比分析,经临床试用及双盲测试,其鉴别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0%;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敏感性95%,特异性87%,乳腺癌患者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敏感性89%,特异性87%;乳腺癌患者与乳腺癌远端转移敏感性81%,特异性98%。
利用C8及C18疏水基质磁珠的实验结果与上述WCX阴离子基质磁珠的实验结果一致。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检测乳腺癌血清特征蛋白的质谱模型,其特征在于:从血清中筛选出8个上调蛋白和3个下调蛋白作为特征蛋白;选取上述11个特征蛋白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蛋白,根据各蛋白质峰的质荷比m/z值及以该蛋白的临界峰值均值M,建立了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乳腺良性疾病、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乳腺癌远端转移患者两两鉴别的血清特征蛋白质谱模型;其中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鉴别的质谱模型A由m/z=3164,M≥3.30;m/z=3404,M≤13.76绘制而成,乳腺癌患者与乳腺良性疾病鉴别的质谱模型B由m/z=7977,M≥14.88;m/z=6116,M≤9.71绘制而成,乳腺癌患者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鉴别的质谱模型C由m/z=4180,M≥22.64;m/z=4202,M≥1.76绘制而成,乳腺癌患者与乳腺癌远端转移鉴别的质谱模型D由m/z=11683,M≥1.88;m/z=8938,M≥2.75绘制而成。
2、一种检测乳腺癌血清蛋白质谱模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条件下2小时内收集经病理明确诊断的乳腺癌患者血清及经体检确定为正常的健康者的血清作为两组血清标本,进行-80℃低温冷冻备用;
2)采用WCX磁珠对所述乳腺癌患者及正常人的两组血清标本的蛋白进行吸附;
3)用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用氮激光仪(337nm)和80cm或120cm飞行管分析阵列,或用电喷雾电离已洗脱的血清蛋白后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结合在弱阴离子表面的WCX磁珠或C8及C18疏水基质磁珠上的两组血清蛋白进行读取,由此获得两组蛋白质谱图谱;
4)在每次实验数据收集前,用标准蛋白及质谱的标准化质控O型血清校正仪器,使蛋白质分子量误差<0.01%和临界峰值均值M的CV<5~10%,并精确地、定量地收集乳腺癌患者和正常人优化的血清质谱图谱数据;
5)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乳腺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之间蛋白峰的差异,检测出2组血清蛋白质谱图谱之间有11个稳定的差异蛋白及其临界峰值,8个上调蛋白和3个下调蛋白作为特征蛋白;将所述11个差异蛋白作为乳腺癌蛋白质谱模型的特征蛋白;
6)选取所述11个特征蛋白中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蛋白,以各蛋白质峰的质荷比m/z值及以该蛋白的临界峰值均值M构成用于检测乳腺癌血清特征蛋白质谱模型;其中所述的特异蛋白质质荷比m/z和临界峰值均值M分别为m/z=3164,M≥3.30;m/z=3404,M≤13.76;m/z=7977,M≥14.88;m/z=6116,M≤9.71;m/z=4180,M≥22.64;m/z=4202,M≥1.76;m/z=11683,M≥1.88;m/z=8938,M≥2.75。
3、选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清11个蛋白中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蛋白,利用该质谱模型,将受检者血清中相应蛋白质的质荷比及该蛋白的临界峰值均值M与本发明的质谱模型逐一进行对比分析,就可应用于乳腺癌的早期检测、筛查和复发转移的评估。
CNA2007101112165A 2007-06-18 2007-06-18 检测乳腺癌特征蛋白的优化质谱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13293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112165A CN101329346A (zh) 2007-06-18 2007-06-18 检测乳腺癌特征蛋白的优化质谱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112165A CN101329346A (zh) 2007-06-18 2007-06-18 检测乳腺癌特征蛋白的优化质谱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9346A true CN101329346A (zh) 2008-12-24

Family

ID=40205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112165A Pending CN101329346A (zh) 2007-06-18 2007-06-18 检测乳腺癌特征蛋白的优化质谱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2934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0760A (zh) * 2010-02-24 2012-11-07 佰欧迪塞克斯公司 利用质谱分析选择施用治疗剂的癌症患者
CN103278554A (zh) * 2013-04-27 2013-09-0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肺炎支原体基因型快速分型试剂盒
CN103323518A (zh) * 2013-05-28 2013-09-25 浙江大学 一种结直肠癌晚期蛋白质指纹图谱建模分析方法及试剂盒
CN103344695A (zh) * 2013-06-18 2013-10-09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钩端螺旋体快速质谱检测试剂盒
CN104991010A (zh) * 2015-07-29 2015-10-21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区分乳腺癌亚型生物标志物的组合物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0760A (zh) * 2010-02-24 2012-11-07 佰欧迪塞克斯公司 利用质谱分析选择施用治疗剂的癌症患者
CN103278554A (zh) * 2013-04-27 2013-09-0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肺炎支原体基因型快速分型试剂盒
CN103323518A (zh) * 2013-05-28 2013-09-25 浙江大学 一种结直肠癌晚期蛋白质指纹图谱建模分析方法及试剂盒
CN103344695A (zh) * 2013-06-18 2013-10-09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钩端螺旋体快速质谱检测试剂盒
CN103344695B (zh) * 2013-06-18 2015-06-1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钩端螺旋体快速质谱检测试剂盒
CN104991010A (zh) * 2015-07-29 2015-10-21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区分乳腺癌亚型生物标志物的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57311B (zh) 结直肠癌诊断标志物及结直肠癌的检测产品及其应用
JP2012051822A (ja) 肺癌診断用ポリペプチド、肺癌の検出方法、および治療効果の評価方法
EP2550533A1 (en) Early detection of recurrent breast cancer using metabolite profiling
CN101329346A (zh) 检测乳腺癌特征蛋白的优化质谱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hinello et al. Serum biomarkers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assessed using a protein profiling approach based on ClinProt technique
CN101093215A (zh) 对肺癌筛查和预后评估的质谱试剂盒和方法
CN101451975B (zh) 一种检测胃癌预后与分期血清蛋白质的方法
CN102661884B (zh) 含有肺结核血清特征蛋白的样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54379B (zh) 用质谱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特征蛋白的试剂
CN101329348A (zh) 检测胃癌特征蛋白的优化质谱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46176B (zh) 鳞状细胞癌抗原阴性宫颈癌血清蛋白质检测的质谱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29347A (zh) 检测肾癌特征蛋白的优化质谱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300580C (zh) 检测肝癌血清特征蛋白的质谱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ong et al. MALDI‐TOF‐MS analysis in low molecular weight serum peptidome biomarkers for NSCLC
CN101329349A (zh) 检测肝癌特征蛋白的优化质谱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329350A (zh) 检测鼻咽癌特征蛋白的优化质谱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85080A (zh) 一种生物样品中蛋白质组的分析方法
CN101271088A (zh) 对cea阴性胃癌检测和预后判断的质谱试剂盒和方法
Zhu et al. Study on the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by magnetic beads extraction and mass spectrometry
CN109828037B (zh) 一种高通量富集和鉴定内源性n/o-连接糖肽的方法
CN109870580B (zh) 血清蛋白标志物组在制备鉴别血吸虫病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及检测试剂盒
CN115290894B (zh) Inpp5f的检测试剂在制备口腔癌诊断产品和/或预后评估产品中的应用
CN112630432A (zh) Flna、fbln1、tsp-1作为标志物在制备石棉相关疾病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
CN102692471A (zh) 一种检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特征蛋白的质谱试剂
CN101241139A (zh) Cea阴性结直肠癌检测和预后判断的质谱试剂盒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