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7689B -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7689B
CN101327689B CN2008101254940A CN200810125494A CN101327689B CN 101327689 B CN101327689 B CN 101327689B CN 2008101254940 A CN2008101254940 A CN 2008101254940A CN 200810125494 A CN200810125494 A CN 200810125494A CN 101327689 B CN101327689 B CN 1013276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cyan
round dot
yellow
pix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254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7689A (zh
Inventor
深泽贤二
河西庸雄
笠原广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27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7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7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76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液体喷出装置,具备:(1)多个第1喷嘴列,这些第1喷嘴列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喷出青色或品红色的第1液体;(2)多个第2喷嘴列,这些第2喷嘴列的数量少于所述第1喷嘴列,它们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喷出黄色的第2液体;(3)控制器,该控制器在使用多个所述第1喷嘴列,在介质上的像素中形成青色或品红色的第1圆点的同时,还使用数量少于所述第1喷嘴列的所述第2喷嘴列,在数量少于形成了所述第1圆点的像素的像素中,形成黄色的第2圆点。旨在减少喷嘴列的数量。

Description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向介质(纸、布、OHP专用纸等)喷出液体(例如墨水,ink)的液体喷出装置,喷墨方式的打印机已经广为人知。在喷墨方式的打印机中,交替地反复进行使滑动架移动后从头喷出墨滴的圆点(dot)形成处理和输送纸的输送处理,在纸上打印由圆点(以下也称圆点,即dot)构成的图像。另外,在喷墨方式的打印机中,还有被称作“行式打印机”的打印机,它不利用滑动架使头移动,而使用长度为纸宽的头(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JP特开2007-68202号公报
为了提高画质,需要缩短圆点间距离地用高分辨率形成墨点。因此,为了能够在用高分辨率许多像素上形成圆点,往往要准备多个喷出相同的颜色的墨水的喷嘴列。但是,喷嘴列的数量增加后,制造成本就要上升。
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减少喷嘴列的数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主要的发明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1)多个第1喷嘴列,这些第1喷嘴列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喷出青色或品红色的第1液体;(2)多个第2喷嘴列,这些第2喷嘴列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喷出黄色的第2液体,它们的数量少于所述第1喷嘴列;(3)控制器,该控制器在使用多个所述第1喷嘴列,在介质上的像素中形成青色或品红色的第1圆点的同时,还使用数量少于所述第1喷嘴列的所述第2喷嘴列,在数量少于形成了所述第1圆点的像素的像素中,形成黄色的第2圆点。关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本说明书及附图,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印刷系统的外形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的方块图。图3A是打印机1的剖面图。另外,图3B是为了讲述打印机1的输送处理和圆点形成处理的立体图。图4A是从上透视头组件40的下面的多个喷嘴列的配置的说明图。图4B是图4A中用虚线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是各种颜色的喷嘴列的左端的放大图。图5A及图5B是喷嘴的配置的说明图。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7A是采用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青色喷嘴列进行的青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7B是采用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2青色喷嘴列进行的青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7C是采用第1实施方式中的黄色喷嘴列进行的黄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9A是采用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1青色喷嘴列进行的青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9B是采用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2青色喷嘴列进行的青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9C是采用第2实施方式中的黄色喷嘴列进行的黄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10是第3实施方式的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11A是采用第3实施方式中的第1青色喷嘴列进行的青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11B是采用第3实施方式中的第2青色喷嘴列进行的青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11C是采用第3实施方式中的黄色喷嘴列进行的黄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12A是比较例的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12B是比较例中的青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12C是比较例中的黄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13是从上透视别的实施方式中的头组件40的下面的多个喷嘴列的配置的说明图。图14A是别的打印机的说明图。图14B是从上透视头组件40的下面的多个喷嘴列的配置的说明图。图15是采用该打印机的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及附图的阐述,至少可以明白以下事项。该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1)多个第1喷嘴列,这些第1喷嘴列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喷出青色或品红色的第1液体;(2)多个第2喷嘴列,这些第2喷嘴列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喷出黄色的第2液体,它们的数量少于所述第1喷嘴列;(3)控制器,该控制器在使用多个所述第1喷嘴列,在介质上的像素中形成青色或品红色的第1圆点的同时,还使用数量少于所述第1喷嘴列的所述第2喷嘴列,在数量少于形成了所述第1圆点的像素的像素中,形成黄色的第2圆点。采用这种液体喷出装置后,能够减少喷嘴列的数量。
该液体喷出装置,最好在从某个喷嘴喷出液体时,不从与该喷嘴邻接的喷嘴喷出液体。这样,在从某个喷嘴喷出液体时,可以不受邻接的喷嘴的影响。
该液体喷出装置,最好在某个喷嘴在某个像素中形成圆点时,该喷嘴不在与该像素的下一个相对的像素中形成圆点。这样,能够提高印刷速度。
该液体喷出装置,作为所述多个第1喷嘴列,是2个第1喷嘴列;一个第1喷嘴列形成所述第1圆点后,另一个第1喷嘴列形成所述第1圆点;所述第2喷嘴列,最好在由所述一个第1喷嘴列形成了所述第1圆点的像素中,形成所述第2圆点,不在由所述另一个第1喷嘴列形成了所述第1圆点的像素中,形成所述第2圆点。这样,能够抑制渗透。
该液体喷出装置,所述第2圆点,最好是比所述第1圆点大的圆点。这样,宜于在介质的广大范围中涂敷只向较少的像素喷射的第2液体。
另外,还可以明白该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1)多个青色喷嘴列,这些青色喷嘴列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喷出青色的墨水;(2)多个品红色喷嘴列,这些品红色喷嘴列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喷出品红色的墨水;(3)多个黄色喷嘴列,这些黄色喷嘴列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喷出黄色的墨水,它们的数量少于所述青色喷嘴列和所述品红色喷嘴列;(4)控制器,该控制器在使用多个所述青色喷嘴列,在介质上的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使用多个所述品红色喷嘴列,在介质上的像素中形成品红色圆点的同时,还使用数量少于所述青色喷嘴列和所述品红色喷嘴列的所述黄色喷嘴列,在数量少于形成了所述青色圆点及所述品红色圆点的像素的像素中,形成黄色圆点。采用这种液体喷出装置后,能够减少喷嘴列的数量。
另外,还可以明白该液体喷出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的第1喷嘴列喷出青色或品红色的第1液体,从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的第2喷嘴列喷出黄色的第2液体的液体喷出方法,在使用多个所述第1喷嘴列,在介质上的像素中形成青色或品红色的第1圆点的同时,还使用数量少于所述第1喷嘴列的所述第2喷嘴列,在数量少于形成了所述第1圆点的像素的像素中,形成黄色的第2圆点。采用这种液体喷出方法后,能够减少喷嘴列的数量。
印刷系统的结构接着,参照附图,讲述印刷系统的实施方式。但是,在以下实施方式的讲述中,还包含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了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等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印刷系统的外形的说明图。该印刷系统100,具备打印机1、计算机110、显示装置120、输入装置130和记录再生装置140。打印机1,是可以在纸、布、薄膜等介质上打印图像的印刷装置。计算机110。与打印机1可以通讯的连接,为了使打印机1打印图像,而向打印机1输出与要打印的图像对应的印刷数据。
在计算机110中,安装着打印机驱动器。打印机驱动器,是旨在使显示装置120显示用户接口、将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变换成印刷数据的程序。该打印机驱动器,被记录在软盘FD及CD-ROM等记录介质(计算机可读取)上。或者,该打印机驱动器还可以通过英特网作媒介,下载到计算机110中。此外,该程序还可以由旨在实现各种功能的代码构成。
所谓“印刷装置”,是指在介质上打印图像的装置,例如打印机1。另外,所谓“印刷控制装置”,是指控制印刷装置的装置,例如安装着打印机驱动器的计算机。另外,所谓“印刷系统”,是指至少包含印刷装置及印刷控制装置的系统。
打印机的结构图2是表示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的方块图。另外,图3A是打印机1的剖面图。另外,图3B是为了讲述打印机1的输送处理和圆点形成处理的立体图。以下,讲述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行式打印机的基本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具有输送组件20、头组件40、检出器组50及控制器60。从外部装置——计算机110接收印刷数据的打印机1,利用控制器60控制各组件(输送组件20、头组件40)。控制器60根据从计算机110接收的印刷数据,控制各组件,在纸上打印图像。打印机1内的状况,被检出器组50监视,检出器组50将检出结果,向控制器60输出。控制器60根据检出器组50输出的检出结果,控制各组件。
输送组件20,是将介质(例如纸S等)向规定的方向(以下称作“输送方向”)输送的组件。该输送组件20,具有给纸轮21、输送电动机(未图示)、上游侧输送轮23A及下游侧输送轮23B、输送带24。给纸轮21,是旨在将插入纸插入口的纸向打印机内供给的滚轮。未图示的输送电动机旋转后,上游侧输送轮23A及下游侧输送轮23B就旋转,输送带24也旋转。被给纸轮21供给的纸S,在输送带24的作用下,被输送到可能打印区域(与头相对的区域)为止。输送带24输送纸S后,纸S就对于头组件40而言,向输送方向移动。通过可能打印区域后的纸S,被输送带24排放到外部。此外,输送中的纸S,被输送带24静电吸附或真空吸附。
头组件40,是为了向纸S喷出墨水的部件。头组件40向输送中的纸S喷出墨水,从而在纸S上形成圆点,打印图像。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是行式打印机,头组件40可以一次形成纸宽的圆点。该头组件40的结构,将在后文讲述。
检出器组50,包含回转式编码器(未图示)、纸检出传感器53等。转式编码器,检出上游侧输送轮23A及下游侧输送轮23B的旋转量。能够根据转式编码器的检出结果,检出纸S的输送量。纸检出传感器53,检出正在供给的纸的前端位置。
控制器60,是旨在进行打印控制的控制组件(控制部)。控制器60,具有接口部61、CPU62、存储器63、组件控制电路64。接口部61,在外部装置——计算机110和打印机1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CPU62是旨在进行打印机整体控制的演算处理装置。存储器63,是旨在确保存放CPU62的程序的区域及作业区域等的部件,具有RAM、EEPROM等记忆元件。CPU62按照存储器63存放的程序,通过组件控制电路64作媒介,控制各组件。控制器60特别是通过控制输送组件20的输送动作和头组件40的喷出墨水的动作(圆点形成动作),从而用后文所述的那种圆点配置形成圆点。
头组件40的结构图4A是从上透视头组件40的下面的多个喷嘴列的配置的说明图。在头组件40的下面,设置着5个喷嘴列。5个喷嘴列,从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起,依次为第1青色喷嘴列(C1)、第2青色喷嘴列(C2)、第1品红色喷嘴列(M1)、第2品红色喷嘴列(M2)及黄色喷嘴列(Y)。各喷嘴列的纸宽方向的长度,是A4尺寸的纸宽的长度。
图4B是图4A中用虚线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是各种颜色的喷嘴列的左端的放大图。如图所示,各喷嘴列由多个喷嘴以规定的喷嘴间距(在这里是1/1600英寸),沿着纸宽的方向排列而成。在各喷嘴中,设置着加热器(未图示),利用加热器产生的热,从喷嘴喷出墨水。在这里,从图中的左面其,依次给各喷嘴列的各喷嘴编号。如图所示,各种颜色的喷嘴列的#1喷嘴,在纸宽方向上的位置一致。另外,其它编号的喷嘴,也彼此在纸宽方向上的位置一致。
图5A及图5B是喷嘴的配置的说明图。为了提高打印分辨率,喷嘴间距越狭窄越好。另一方面,由于设计上的制约,邻接的喷嘴彼此的间隔却往往不能够狭窄。因此,可以如图5A所示,将喷嘴锯齿状地排列。在以下的讲述中,为使说明简洁,即使如图5A所示将喷嘴锯齿状地排列时,也作为如图4B所示将喷嘴排成一列的情况进行讲述。另外,在行式打印机中,需要准备长度等于纸宽的喷嘴列。另一方面,由于设计上的制约,喷嘴列的长度却往往不能够太长。因此,可以如图5B所示,将喷嘴列接长,构成长度等于纸宽的喷嘴列。在以下的讲述中,为使说明简洁,即使如图5B所示将喷嘴列接长时,也作为如图4B所示将喷嘴排成一列的情况进行讲述。
喷嘴间的串扰的限制本实施方式的喷嘴列,由喷嘴以1/1600英寸的狭窄间距排列而成。这时,如果采用从供给路向喷嘴列内的许多喷嘴供给墨水的结构(供给路共同化的结构),从某个喷嘴喷出墨水,往往影响与该喷嘴邻接的喷嘴(邻接喷嘴)喷出墨水。例如#2喷嘴喷出墨水,影响#1喷嘴及#3喷嘴喷出墨水。作为理由,可以认为#2喷嘴喷出墨水时,#2喷嘴内的墨水的压力变动,传递给#1喷嘴及#3喷嘴的缘故。或者可以认为向#2喷嘴供给墨水,影响向#1喷嘴及#3喷嘴供给墨水的缘故。将这样邻接的喷嘴之间相互影响的现象,称作“喷嘴间的串扰”。
由于喷嘴间的串扰,某个喷嘴喷出墨水时的墨水量,有可能随着邻接的喷嘴是否喷出墨水而变动。例如即使#1喷嘴及#3喷嘴不喷出墨水时,#2喷嘴能够喷出理想的大小的墨滴,而当#1喷嘴及#3喷嘴喷出墨水时,#2喷嘴就有可能只能够喷出较小的墨滴。
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进行如下限制:从某个喷嘴喷出墨水时,就不从邻接喷嘴喷出墨水。
第1实施方式的圆点形成方法关于青色和黄色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7A是采用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青色喷嘴列进行的青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7B是采用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2青色喷嘴列进行的青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7C是采用第1实施方式中的黄色喷嘴列进行的黄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在这里,着眼于青色和黄色,对于品红色的喷嘴列则省略叙述。
在图中的上侧,表示出第1青色喷嘴列(C1)、第2青色喷嘴列(C2)及黄色喷嘴列(Y)。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黄色喷嘴列的数量,就少于青色喷嘴列的数量。
在图中的上侧,表示出正方晶格状地配置的像素中形成的圆点。加上斜线的圆点,表示青色圆点。为了便于看图,图6的青色圆点,被用虚线表示外形。而图7A及图7B的青色圆点,则用实线表示外形。该青色圆点,是由青色喷嘴列喷出的青色墨水形成的。外形为粗实线没有加上斜线的圆点,表示黄色圆点。该黄色圆点,是由黄色喷嘴列喷出的黄色墨水形成的。如后文所述,由于青色圆点和黄色圆点重叠地形成,所以在图6中,表示出在用斜线表示的青色圆点上,用粗实线表示的黄色圆点。
在这里,为了便于讲述圆点的配置,在图中表示出形成最多的圆点的状态。因此,如图所示的那样形成圆点时,用青色圆点表现的青色的灰度(浓度),是最浓的灰度,用黄色圆点表现的黄色的灰度,也是最浓的灰度。此外,与应该印刷的图像对应,青色及黄色的灰度本来不同,也有没有按照青色及黄色的灰度形成的圆点。
首先,讲述在纸宽方向上排列的圆点(光栅,raster)的形成的情况。如图7A所示,第1青色喷嘴列(C1)与奇数号的光栅相对时,从第1青色喷嘴列的奇数号的喷嘴喷出青色墨水,在第奇数个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例如当第1光栅与第1青色喷嘴列(C1)相对之际,从#1、3、5、…的奇数喷嘴喷出青色墨水,在第奇数个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另外,当第1青色喷嘴列(C1)与偶数号的光栅相对时,从第1青色喷嘴列的偶数号的喷嘴喷出青色墨水,在第偶数个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例如当第2光栅与第1青色喷嘴列(C1)相对之际,从#2、4、6、…的偶数喷嘴喷出青色墨水,在第偶数个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这样,从奇数喷嘴或偶数喷嘴中的一个喷嘴喷出青色墨水,不从另一个喷嘴喷出青色墨水后,由于不从邻接的喷嘴喷出墨水,所以能够避免喷嘴间的串扰的问题。
如图7B所示,第2青色喷嘴列(C2)与奇数号的光栅相对时,从第2青色喷嘴列的偶数号的喷嘴喷出青色墨水,在第偶数个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例如当第1光栅与第2青色喷嘴列(C2)相对之际,从#2、4、6、…的偶数喷嘴喷出青色墨水,在第偶数个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另外,当第2青色喷嘴列(C2)与偶数号的光栅相对时,从第2青色喷嘴列的奇数号的喷嘴喷出青色墨水,在第奇数个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例如当第2光栅与第2青色喷嘴列(C2)相对之际,从#1、3、5、…的奇数喷嘴喷出青色墨水,在第奇数个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这样,从偶数喷嘴或奇数喷嘴中的一个喷嘴喷出青色墨水,不从另一个喷嘴喷出青色墨水后,由于不从邻接的喷嘴喷出墨水,所以能够避免喷嘴间的串扰的问题。
如图7C所示,黄色喷嘴列(Y)与奇数号的光栅相对时,从黄色喷嘴列的奇数号的喷嘴喷出黄色墨水,在第奇数个像素中形成黄色圆点。例如当第1光栅与黄色喷嘴列(Y)相对之际,从#1、3、5、…的奇数喷嘴喷出黄色墨水,在第奇数个像素中形成黄色圆点。另外,当黄色喷嘴列(Y)与偶数号的光栅相对时,从黄色喷嘴列的偶数号的喷嘴喷出黄色墨水,在第偶数个像素中形成黄色圆点。例如当第2光栅与黄色喷嘴列(Y)相对之际,从#2、4、6、…的偶数喷嘴喷出黄色墨水,在第偶数个像素中形成黄色圆点。就是说,黄色喷嘴列(Y)采用和第1青色喷嘴列(C1)形成的青色圆点相同的配置,形成黄色圆点。在黄色喷嘴列中,也从奇数喷嘴或偶数喷嘴中的一个喷嘴喷出黄色墨水,不从另一个喷嘴喷出黄色墨水后,由于不从邻接的喷嘴喷出墨水,所以能够避免喷嘴间的串扰的问题。
在这里,着眼于在纸宽方向上排列的青色圆点。形成某个光栅的圆点时(形成在纸宽方向上排列的圆点时),第1青色喷嘴列(C1)不使用偶数喷嘴或奇数喷嘴地在纸宽方向上,每隔一个像素形成青色圆点。另一方面,第2青色喷嘴列(C2)不使用奇数喷嘴或偶数喷嘴地在纸宽方向上,每隔一个像素形成青色圆点,以便在第1青色喷嘴列每隔一个像素形成的青色圆点的纸宽方向之间,形成青色圆点。这样,由第1青色喷嘴列(C1)形成的青色圆点和由第2青色喷嘴列(C2)形成的青色圆点,就能够在纸宽方向上交替排列,无间隙地涂敷青色圆点。假如由第1青色喷嘴列(C1)形成的青色圆点和由第2青色喷嘴列(C2)形成的青色圆点,在相同的像素中重叠形成,那么就会出现没有涂敷青色圆点的间隙,打算用青色的一种颜色涂满时,也容易看到纸的基底。
接着,如果着眼于在纸宽方向上排列的青色圆点和黄色圆点的关系,那么由图7A及图7C可知:黄色圆点是在由第1青色喷嘴列(C1)形成的青色圆点上重叠形成的。其理由如下。由于与第2青色喷嘴列(C2)相比,第1青色喷嘴列(C1)设置在输送方向上游侧,所以与第2青色喷嘴列(C2)相比,第1青色喷嘴列(C1)先形成青色圆点。因此,黄色喷嘴列与形成了青色圆点的像素相对时,与由第2青色喷嘴列(C2)形成的青色圆点相比,第1青色喷嘴列(C1)形成的青色圆点的墨水先被纸吸收后干燥。考虑到这种青色圆点的干燥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黄色圆点在由第1青色喷嘴列(C1)形成的青色圆点上重叠形成。此外,如果使黄色圆点不在由第1青色喷嘴列(C1)形成的青色圆点上,而在由第2青色喷嘴列(C2)形成的青色圆点上重叠形成,那么墨水就容易渗透。
接着,讲述在输送方向上排列的圆点的形成的情况。如图7A所示,第1青色喷嘴列(C1)的奇数号的喷嘴,每当与奇数号的光栅相对时就喷出青色墨水,在输送方向上每隔一个像素地形成青色圆点。例如#1喷嘴每当与第1、3、5、…光栅相对时,就喷出青色墨水,在输送方向上每隔一个像素地形成青色圆点。这样,第1青色喷嘴列(C1)的奇数号的喷嘴,在奇数号的光栅的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而不在与该像素的下一个相对的偶数号的光栅的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另外,第1青色喷嘴列(C1)的偶数号的喷嘴,每当与偶数号的光栅相对时就喷出青色墨水,在输送方向上每隔一个像素地形成青色圆点。例如#2喷嘴每当与第2、4、6、…光栅相对时,就喷出青色墨水,在输送方向上每隔一个像素地形成青色圆点。这样,第1青色喷嘴列(C1)的偶数号的喷嘴,在偶数号的光栅的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而不在与该像素的下一个相对的奇数号的光栅的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
如图7B所示,第2青色喷嘴列(C2)的奇数号的喷嘴,每当与偶数号的光栅相对时就喷出青色墨水,在输送方向上每隔一个像素地形成青色圆点。例如#1喷嘴每当与第2、4、6、…光栅相对时,就喷出青色墨水,在输送方向上每隔一个像素地形成青色圆点。这样,第2青色喷嘴列(C2)的奇数号的喷嘴,在偶数号的光栅的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而不在与该像素的下一个相对的奇数号的光栅的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另外,第2青色喷嘴列(C2)的偶数号的喷嘴,每当与奇数号的光栅相对时就喷出青色墨水,在输送方向上每隔一个像素地形成青色圆点。例如#2喷嘴每当与第1、3、5、…光栅相对时,就喷出青色墨水,在输送方向上每隔一个像素地形成青色圆点。这样,第2青色喷嘴列(C2)的偶数号的喷嘴,在奇数号的光栅的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而不在与该像素的下一个相对的偶数号的光栅的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
如图7C所示,黄色喷嘴列(Y)的奇数号的喷嘴,每当与奇数号的光栅相对时就喷出黄色墨水,在输送方向上每隔一个像素地形成黄色圆点。例如#1喷嘴每当与第1、3、5、…光栅相对时,就喷出黄色墨水,在输送方向上每隔一个像素地形成黄色圆点。这样,奇数号的喷嘴,在奇数号的光栅的像素中形成黄色圆点,而不在与该像素的下一个相对的偶数号的光栅的像素中形成黄色圆点。另外,黄色喷嘴列(Y)的偶数号的喷嘴,每当与偶数号的光栅相对时就喷出黄色墨水,在输送方向上每隔一个像素地形成黄色圆点。例如#2喷嘴每当与第2、4、6、…光栅相对时,就喷出黄色墨水,在输送方向上每隔一个像素地形成青色圆点。就是说,黄色喷嘴列(Y)采用和第1青色喷嘴列(C1)形成的青色圆点相同的配置,形成黄色圆点。这样,偶数号的喷嘴,在偶数号的光栅的像素中形成黄色圆点,而不在与该像素的下一个相对的奇数号的光栅的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
在这里,着眼于在输送方向上排列的青色圆点。在输送方向上排列的像素中形成圆点时,第1青色喷嘴列(C1)在输送方向上,每隔一个像素形成青色圆点,另一方面,第2青色喷嘴列(C2)每隔一个像素形成青色圆点,以便在第1青色喷嘴列每隔一个像素形成的青色圆点的输送方向之间,形成青色圆点。这样,由第1青色喷嘴列(C1)形成的青色圆点和由第2青色喷嘴列(C2)形成的青色圆点,就能够在纸宽方向上交替排列,无间隙地涂敷青色圆点。假如由第1青色喷嘴列(C1)形成的青色圆点和由第2青色喷嘴列(C2)形成的青色圆点,在相同的像素中重叠形成,那么就会出现没有涂敷青色圆点的间隙,打算用青色的一种颜色涂满时,也容易看到纸的基底。
接着,如果着眼于在输送方向上排列的青色圆点和黄色圆点的关系,那么由图7A及图7C可知:黄色圆点是在由第1青色喷嘴列(C1)形成的青色圆点上重叠形成的。其理由是由于黄色喷嘴列与形成了青色圆点的像素相对时,与由第2青色喷嘴列(C2)形成的青色圆点相比,第1青色喷嘴列(C1)形成的青色圆点的墨水先被纸吸收后干燥的缘故。
可是,在喷嘴的设计上,能够从喷嘴连续喷出墨滴的周期(喷出周期)存在极限。而且,如果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像素中形成圆点,那么在一个喷出周期中,就只能够将纸输送一个像素的距离,输送速度慢,打印速度慢。与此不同,在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各喷嘴在输送方向上每隔一个像素地形成圆点,所以在一个喷出周期中,能够将纸输送二个像素的距离,能够提高打印速度。
采用以上讲述的第1实施方式后,青色圆点先由第1青色喷嘴列(C1)方格花纹状地形成(参照图7A),在该青色圆点之间,再由第2青色喷嘴列(C2)方格花纹状地形成圆点(参照图7B),其结果,就在所有的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与此不同,黄色圆点只由一个黄色喷嘴列方格花纹状地形成(参照图7C),不能够在所有的像素中形成黄色圆点(参照图6)。下面,讲述其理由。
与青色圆点及品红色圆点相比,黄色圆点的颜色淡,所以圆点的视认性低(圆点不醒目)。因此,即使将黄色圆点的分辨率设定成为低于青色圆点及品红色圆点的分辨率,也不影响画质。就是说,用高密度(高分辨率)配置黄色圆点的必要性低。与此不同,与黄色圆点相比,青色圆点及品红色圆点的颜色浓,所以圆点的视认性高(圆点醒目)。因此,青色圆点及品红色圆点的分辨率,对打印图像的画质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用墨水涂满像素的那种图像(涂满的图像)中,青色圆点及品红色圆点的分辨率越高,就越容易看到涂满的图像的边缘,提高画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没有黑色喷嘴列,所以打印涂黑的图像时,需要使用CMY三种颜色的墨水。这时,涂黑的图像的边缘的醒目的程度,受青色圆点及品红色圆点的分辨率的影响很大,而受黄色圆点的分辨率的影响却很小。打印黑色的文字时,青色圆点及品红色圆点的分辨率越高,就越容易看到文字的边缘,越容易看清文字。就是说,用高密度(高分辨率)配置青色圆点及品红色圆点之类颜色比较浓的圆点的必要性高。基于这一理由,尽管方格花纹状地形成黄色圆点,也要在所有的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及品红色圆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使在输送方向上相邻的青色圆点(或品红色圆点)的圆点间距离(分辨率)为D(=1/1600英寸),那么在输送方向上相邻的黄色圆点的圆点间距离就是2×D。另外,如果使在纸宽方向上相邻的青色圆点的圆点间距离为D(=1/1600英寸),那么在纸宽方向上相邻的黄色圆点的圆点间距离就是2×D。另外,最接近的青色圆点彼此的圆点间距离为D,最接近的黄色圆点彼此的圆点间距离为1.41×D。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黄色的分辨率就低于青色的分辨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只要方格花纹状地形成黄色圆点即可,不在所有的像素中形成也行,所以能够使黄色喷嘴列的数量少于青色喷嘴列的数量。因此,采用第1实施方式后,与使黄色喷嘴列的数量和青色喷嘴列的数量相同时相比,能够减少头组件的喷嘴列的数量,所以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黄色圆点的大小,大于青色圆点的大小。下面,讲述其理由。
与青色圆点相比,黄色圆点的颜色淡,所以圆点的视认性低(圆点不醒目)。因此,即使将黄色圆点加大,也不容易使打印图像的粒状性恶化。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在所有的像素中形成地方格花纹状地形成黄色圆点,所以为了能够采用这种圆点配置,尽量在纸的表面涂敷黄色墨水,最好将黄色圆点尽量加大。与此不同,青色圆点的圆点的视认性高(圆点醒目)。因此,将青色圆点加大后,就会使打印图像的粒状性恶化。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所有的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所以即使将青色圆点减小到某种程度,也能够不留间隙地涂敷青色墨水。因此,最好尽量使青色圆点小一些。基于这一理由,在第1实施方式中,黄色圆点的大小,大于青色圆点的大小。
关于品红色关于品红色,也和青色一样,准备着两个喷嘴列(M1、M2)(参照图4A及图4B)。而且品红色的两个喷嘴列,和青色的两个喷嘴列同样形成圆点。就是说,第1品红色喷嘴列(M1)方格花纹状地形成品红色圆点,第2品红色喷嘴列(M2)方格花纹状地形成品红色圆点,以便在由第1品红色喷嘴列方格花纹状地形成的品红色圆点之间形成圆点。这样,能够进行如下限制:从某个喷嘴喷出墨水时,不从邻接的喷嘴喷出墨水,能够避免喷嘴间的串扰的问题。另外,因为这样各喷嘴能够在输送方向上隔开一个像素地形成圆点,所以在一个喷出周期中,能够将纸输送2个像素的距离,能够提高打印速度。
此外,第1品红色喷嘴列(M1),在由第1青色喷嘴列(C1)形成的青色圆点上,重叠形成品红色圆点。其理由是由于第1品红色喷嘴列与形成了青色圆点的像素相对时,与由第2青色喷嘴列(C2)形成的青色圆点相比,第1青色喷嘴列(C1)形成的青色圆点的墨水先被纸吸收后干燥的缘故。
第2实施方式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9A是采用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1青色喷嘴列进行的青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9B是采用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2青色喷嘴列进行的青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9C是采用第2实施方式中的黄色喷嘴列进行的黄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
如图9A所示,第1青色喷嘴列(C1)与各光栅相对时,从第1青色喷嘴列的奇数号的喷嘴喷出青色墨水,在第奇数个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另外,如图9B所示,第2青色喷嘴列(C2)与各光栅相对时,从第2青色喷嘴列的偶数号的喷嘴喷出青色墨水,在第偶数个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另外,如图9C所示,黄色喷嘴列(Y)与各光栅相对时,从黄色喷嘴列的奇数号的喷嘴喷出黄色墨水,在第奇数个像素中形成黄色圆点。这样,使各喷嘴列从奇数喷嘴或偶数喷嘴中的一个喷嘴喷出墨水,不从另一个喷嘴喷出墨水后,能够不从邻接的喷嘴喷出墨水,所以能够避免喷嘴间的串扰的问题。
在第2实施方式中,因为可以不在所有的像素中形成黄色圆点,所以也能够使黄色喷嘴列的数量少于青色喷嘴列的数量。这样,由于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与使黄色喷嘴列的数量和青色喷嘴列的数量相同时相比,减少头组件的喷嘴列的数量,所以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但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1青色喷嘴列及第2青色喷嘴列,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像素中形成圆点。另外,黄色喷嘴列也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像素中形成圆点。因此,在一个喷出周期,只能够将纸输送一个像素的距离,所以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第2实施方式的输送速度慢,打印速度慢。
第3实施方式图10是第3实施方式的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11A是采用第3实施方式中的第1青色喷嘴列进行的青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11B是采用第3实施方式中的第2青色喷嘴列进行的青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11C是采用第3实施方式中的黄色喷嘴列进行的黄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
如图11A所示,第1青色喷嘴列(C1)的各喷嘴,与奇数号的光栅相对时喷出青色墨水,与偶数号的光栅相对时不喷出青色墨水,每隔一个光栅地形成青色圆点。另外,如图11B所示,第2青色喷嘴列(C2)的各喷嘴,与偶数号的光栅相对时喷出青色墨水,与奇数号的光栅相对时不喷出青色墨水,每隔一个光栅地形成青色圆点。另外,如图11C所示,黄色喷嘴列(Y)的各喷嘴,与奇数号的光栅相对时喷出黄色墨水,与偶数号的光栅相对时不喷出黄色墨水,每隔一个光栅地形成黄色圆点。这样,由于各喷嘴在输送方向上每隔一个像素地形成圆点所以在一个喷出周期中,能够将纸输送二个像素的距离,能够提高打印速度。
在第3实施方式中,因为可以不在所有的像素中形成黄色圆点,所以也能够使黄色喷嘴列的数量少于青色喷嘴列的数量。这样,由于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与使黄色喷嘴列的数量和青色喷嘴列的数量相同时相比,减少头组件的喷嘴列的数量,所以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但是在第3实施方式中,由于也从邻接的喷嘴喷出墨水,所以存在着喷嘴间的串扰的问题。
比较例图12A是比较例的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12B是比较例中的青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12C是比较例中的黄色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在这里,也在图中表示出形成最多的圆点的状态。
在比较例中,青色喷嘴列及黄色喷嘴列的数量相同,在这一点上与第1~第3实施方式不同(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黄色喷嘴列的数量少于青色喷嘴列的数量)。
在比较例中,形成最多的圆点时,在所有的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和黄色圆点。这样,为了形成圆点,在比较例中,利用2个青色喷嘴列,在所有的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具体地说,第1青色喷嘴列(C1)如图12B所示,方格花纹状地形成青色圆点,第2青色喷嘴列(C2)在方格花纹状的其余的像素中形成青色圆点。另外,黄色喷嘴列也同样,在比较例中,利用2个黄色喷嘴列,在所有的像素中形成黄色圆点。具体地说,第1黄色喷嘴列(Y1)如图12C所示,方格花纹状地形成黄色圆点,第2黄色喷嘴列(Y2)在方格花纹状的其余的像素中形成黄色圆点。
在比较例中,因为需要各准备2个青色喷嘴列和黄色喷嘴列,所以使头组件的喷嘴例的数量增加,与象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那样减少黄色喷嘴列的数量时相比,增大了制造成本。
其它的实施方式以上,讲述了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等。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易于理解本发明而实施的,不能理解为限定本发明。毫无疑问,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宗旨的前提下,进行变更、改良的同时,本发明还包含其等价物。特别是以下讲述的实施方式,也为本发明所包含。
关于喷嘴例的数量在前文讲述的实施方式中,青色喷嘴列是2个,黄色喷嘴列是1个。但是,喷嘴列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黄色喷嘴列成为多个。
图13是从上透视别的实施方式中的头组件40的下面的多个喷嘴列的配置的说明图。在头组件40的下面,设置着10个喷嘴列。
如果着眼于青色,设置着4个青色喷嘴列。在这里,虽然没有图示,但是该实施方式的第1青色喷嘴列(C1)及第2青色喷嘴列(C2),分别形成第1实施方式的第1青色喷嘴列(C1)形成的青色圆点(参照图7A)的一半,由该实施方式的这两个青色喷嘴列形成第1实施方式的第1青色喷嘴列(C1)形成的方格花纹状的青色圆点。与它同样,该实施方式的第3青色喷嘴列(C3)和第4青色喷嘴列(C4)的两个青色喷嘴列,形成第1实施方式的第2青色喷嘴列(C1)形成的方格花纹状的青色圆点(参照图7B)。另外,该实施方式的第1黄色喷嘴列(Y1)和第2黄色喷嘴列(Y2)的两个黄色喷嘴列,形成第1实施方式的黄色喷嘴列(Y)形成的方格花纹状的黄色圆点(参照图7C)。此外,各黄色喷嘴列以和第1青色喷嘴列(C1)及第2青色喷嘴列(C2)形成的青色圆点相同的配置,形成黄色圆点。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黄色圆点也可以不在所有的像素中形成,所以能够使黄色喷嘴列的数量少于青色喷嘴列的数量。因此,与使黄色喷嘴列的数量和青色喷嘴列的数量相同时相比,能够减少头组件的喷嘴列的数量,所以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关于行式打印机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讲述了一边输送纸一边从长度等于纸宽的喷嘴列喷出墨水进行打印的行式打印机。但是,并不局限于这种方式的打印机,在别的打印机中,也能够采用和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技术。
图14A是别的打印机的说明图。在该打印机中,设置着具备滑动架31和滑动架电动机32的滑动架组件30。在滑动架的下面,设置着头41。
图14B是从上透视头组件40的下面的多个喷嘴列的配置的说明图。在头41的下面,沿着移动方向排列着5个喷嘴列。如果着眼于青色,青色喷嘴列有2个,但是黄色喷嘴列是一个。多个喷嘴沿着输送方向,以规定的喷嘴间距排列后,构成各喷嘴列。
而且,该打印机的控制器(未图示)控制具备滑动架组件30及头41的头组件及输送组件,交替地反复进行从向移动方向移动的喷嘴列喷出墨水的圆点形成动作和向输送方向输送纸的输送动作,进行打印。
图15是采用该打印机的圆点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在图中,表示出进行输送动作的期间的圆点形成动作的情况。如图所示的那样,第1青色喷嘴列(C1)方格花纹状地形成青色圆点,第2青色喷嘴列(C2)在第1青色喷嘴列(C1)方格花纹状地形成的青色圆点之间,方格花纹状地形成青色圆点,黄色喷嘴列(Y)方格花纹状地形成的圆点。这样,也能够获得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关于液体喷出装置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例子,讲述了喷墨方式的打印机。但是,液体喷出装置并不局限于打印机。例如在彩色薄膜制造装置、染色装置、精细加工装置、半导体制造装置、表面加工装置、三维造形机、液体气化装置、有机EL制造装置(特别是高分子EL制造装置)、显示器制造装置、成膜装置、DNA芯片制造装置等应用喷墨技术的各种液体喷出装置中,都能够采用和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技术。另外,这些方法及制造方法,也是应用范围的范畴。
喷嘴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加热器喷出墨水。可是喷出液体的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使用压电元件喷出墨水的方式等别的方式。

Claims (11)

1.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1)多个第1喷嘴列,该第1喷嘴列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喷出青色或品红色的第1液体;
(2)数量少于所述第1喷嘴列的列数的第2喷嘴列,该第2喷嘴列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喷出黄色的第2液体;
(3)控制器,该控制器使用多个所述第1喷嘴列,在介质上的像素中形成青色或品红色的第1墨点,还使用数量少于所述第1喷嘴列的所述第2喷嘴列,在数量少于形成了所述第1墨点的像素的像素中,形成黄色的第2墨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某个喷嘴喷出液体时,与该喷嘴邻接的喷嘴不喷出液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某个喷嘴在某个像素中形成墨点时,该喷嘴在相对向的、该像素的下一个的像素中不形成墨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多个第1喷嘴列,是2个第1喷嘴列;
一个第1喷嘴列形成所述第1墨点后,另一个第1喷嘴列形成所述第1墨点;
所述第2喷嘴列,在由所述一个第1喷嘴列形成了所述第1墨点的像素中,形成所述第2墨点,而在由所述另一个第1喷嘴列形成了所述第1墨点的像素中,不形成所述第2墨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多个第1喷嘴列,是2个第1喷嘴列;
一个第1喷嘴列形成所述第1墨点后,另一个第1喷嘴列形成所述第1墨点;
所述第2喷嘴列,在由所述一个第1喷嘴列形成了所述第1墨点的像素中,形成所述第2墨点,而在由所述另一个第1喷嘴列形成了所述第1墨点的像素中,不形成所述第2墨点。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墨点,是比所述第1墨点大的墨点。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墨点,是比所述第1墨点大的墨点。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墨点,是比所述第1墨点大的墨点。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墨点,是比所述第1墨点大的墨点。
10.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1)多个青色喷嘴列,该青色喷嘴列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喷出青色的墨水;
(2)多个品红色喷嘴列,该品红色喷嘴列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喷出品红色的墨水;
(3)数量既少于所述青色喷嘴列的列数又少于所述品红色喷嘴列的列数的黄色喷嘴列,该黄色喷嘴列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喷出黄色的墨水;
(4)控制器,该控制器使用多个所述青色喷嘴列在介质上的像素中形成青色墨点并使用多个所述品红色喷嘴列在介质上的像素中形成品红色墨点,还使用数量既少于所述青色喷嘴列的列数又少于所述品红色喷嘴列的列数的所述黄色喷嘴列,在数量少于形成了所述青色墨点及所述品红色墨点的像素的像素中,形成黄色墨点。
11.一种液体喷出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的第1喷嘴列喷出青色或品红色的第1液体,
从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的第2喷嘴列喷出黄色的第2液体,
使用多个所述第1喷嘴列,在介质上的像素中形成青色或品红色的第1墨点,
还使用数量少于所述第1喷嘴列的列数的所述第2喷嘴列,在数量少于形成了所述第1墨点的像素的像素中,形成黄色的第2墨点。
CN2008101254940A 2007-06-19 2008-06-18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76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61774 2007-06-19
JP2007-161774 2007-06-19
JP2007161774A JP2009000837A (ja) 2007-06-19 2007-06-19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34325A Division CN102303457A (zh) 2007-06-19 2008-06-18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7689A CN101327689A (zh) 2008-12-24
CN101327689B true CN101327689B (zh) 2011-09-21

Family

ID=401360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549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7689B (zh) 2007-06-19 2008-06-18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CN2011102234325A Pending CN102303457A (zh) 2007-06-19 2008-06-18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34325A Pending CN102303457A (zh) 2007-06-19 2008-06-18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18113B2 (zh)
JP (1) JP2009000837A (zh)
CN (2) CN1013276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83639A (ja) * 2010-03-08 2011-09-22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607043B2 (ja) * 2016-01-05 2019-11-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方法
DE102018212063B3 (de) * 2018-07-19 2019-08-14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Cross-Talk-Vermeidu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1410A (zh) * 2000-02-04 2003-04-16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带有偏置喷嘴阵列的喷墨打印头
CN1572513A (zh) * 2003-06-24 2005-02-02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打印彩色图像的方法
CN1611356A (zh) * 2003-10-15 2005-05-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出装置、涂布方法、滤色器基板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78811B2 (ja) * 2001-03-30 2008-04-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素ブロック単位で濃淡インクによる階調再現を行う印刷
JP2007068202A (ja) 2005-02-22 2007-03-15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印刷プログラム、印刷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方法、ならびに前記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1410A (zh) * 2000-02-04 2003-04-16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带有偏置喷嘴阵列的喷墨打印头
CN1572513A (zh) * 2003-06-24 2005-02-02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打印彩色图像的方法
CN1611356A (zh) * 2003-10-15 2005-05-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出装置、涂布方法、滤色器基板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316238A1 (en) 2008-12-25
CN101327689A (zh) 2008-12-24
US7618113B2 (en) 2009-11-17
JP2009000837A (ja) 2009-01-08
CN102303457A (zh) 201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34528B1 (en) Multi-printhead digital printer
CN102029791B (zh) 喷墨打印机和打印彩色图像的方法
US6655797B2 (en) Deposition of fixer and overcoat by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CN100333912C (zh) 图像形成装置
KR900702332A (ko) 2중 모드 잉크 젯트 인쇄기
JP5304517B2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JP2000071482A (ja) カラー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101323214A (zh)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CN101124092A (zh) 双向打印系统
JP383141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ヘッドによってカラー印刷する方法
CN101327689B (zh)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CN101415559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CN103889729B (zh) 通过每打印通道的低油墨量沉积的减少光泽条带
JPH0417325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1323215B (zh)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JP5304516B2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CN103481669B (zh) 具有偏斜的定影辊以减少扭矩干扰的打印机
US7396107B2 (en) Ink jet printing with low coverage second pass
WO2010095565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682100B2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5560679B2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JP5035203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H049968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
JP5035478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2007001251A (ja) 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