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3237A - 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的构造 - Google Patents

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的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3237A
CN101323237A CNA2008100635080A CN200810063508A CN101323237A CN 101323237 A CN101323237 A CN 101323237A CN A2008100635080 A CNA2008100635080 A CN A2008100635080A CN 200810063508 A CN200810063508 A CN 200810063508A CN 101323237 A CN101323237 A CN 101323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ation chamber
parallel flow
condensation
condens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635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3237B (zh
Inventor
冯罗平
冯金祥
徐国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anghe Indust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UNHOLD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UNHOLD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UNHOLD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635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232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23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3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3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32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的构造,将机体的组成,分为壳体、蒸发机组、冷凝机组三个主要组件,以底座跟分室墙联体或分体、以底座跟蒸发室盖与冷凝室盖分体、以冷却风流动路线的风向偏角按小于180°确定,在壳体上设置底座、分室墙、蒸发室盖、冷凝室盖、蒸发室安装口、冷凝室安装口、迎风口、进风口/通风口、排风口,安装平行流冷凝器与风扇。该技术方案,通过明确冷却风流动路线的风向偏角按小于180°确定、把设置迎风口迎自然风为冷却风与应用平行流冷凝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改变传统客车空调的构造和指导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及其系列产品开发与生产实践,提供了技术依据,既能完善与提升客车空调产品及技术,又能给汽车空调理论充实新的技术内涵。

Description

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的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技术,尤其适合在大中型客车上使用的客车空调技术。
背景技术:
我国已对大型客车安装客车空调,以客车空调安装在车厢顶部,进行了规范,随之,大型客车的客车空调产品,也自然有了定型,基本确定为顶置式客车空调。
现有顶置式客车空调,其冷凝室部分,进风口与排风口同面设置在壳体的顶面上,有进风口设置在中间排风口设置在两边的,也有进风口设置在两边排风口设置在中间的,风扇安装在排风口上,冷却风从进风口进入冷凝室,流经冷凝器后,由风扇将其从排风口排出,形成的是一条180°风向转弯的冷却风流动路线,而且,需风扇工作方可流通冷却风。由于进风口与排风口设置与布局不合理,不但,冷却风在流动时会有很大的阻力,还因进风口与排风口同面设置且距离较近,会把从排风口排出的热风夹杂到冷却风里带入冷凝室,使得客车空调因无法达到预期的通风效果而降低了预期的冷凝效果。若要达到预期的冷凝效果,就得保持通风系统有足够大的通风量,即保持风扇有足够多的使用台数和有足够大功率的排风能力。所以,对这种客车空调,整体能耗无法得到有效地降低。
又,其冷凝室部分的冷凝器,是传统的铜管铝带冷凝器,为使壳体不超出车厢宽度,只能将其直向安装使用,跟用在小型客车或轿车上的冷凝器相比,无论是体积或重量,还是材料用量,都要高好几倍,而单位面积的冷凝效果,却要低好几倍,若要达到预期的冷凝效果,需通风系统保持有足够大的通风量,即,需进风口与排风口特别是通风口保持有足够大的通风面积。由于传统冷凝器,体积与重量大、冷凝效果差,所以,使客车空调,既无法缩小整体体积、降低生产与使用成本,又无法提高冷凝效果、降低整体能耗。
因而,汽车空调市场与生产企业,都渴望着对传统客车空调的构造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明确冷却风流动路线的风向偏角按小于180°确定、把设置迎风口迎自然风为冷却风与应用平行流冷凝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改变传统客车空调产品的构造。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的构造,其方案为:将机体的组成,分为壳体、蒸发机组、冷凝机组三个主要组件,且以壳体的底面跟客车车箱的顶面相接触安装与使用,以此形成顶置形式;机体的壳体组件,设有底座、分室墙、蒸发室盖、冷凝室盖,且底座跟分室墙联体或分体、底座跟蒸发室盖与冷凝室盖分体,成为壳体的具体组成部件与组成形式,直接在机体的壳体上,以分别能安装蒸发机组、冷凝机组,设置蒸发室安装口、冷凝室安装口、蒸发室盖、冷凝室盖,蒸发室盖、冷凝室盖,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安装,并且,用分室墙,将壳体分隔成分别能容纳蒸发机组、冷凝机组的蒸发室与冷凝室,将机体分隔成在蒸发室内装入蒸发机组后形成的蒸发室部分、在冷凝室内装入冷凝机组后形成的冷凝室部分;机体的冷凝室部分,以冷却风流动路线的风向偏角按小于180°确定,设置并顺序排列迎风口、进风口/通风口、排风口,安装平行流冷凝器与风扇,对冷凝室部分的壳体,将用于迎自然风为冷却风的迎风口,以方便迎接大风量的自然风,直接设置在冷凝室部分的壳体上,将用于给平行流冷凝器提供大风量冷却风的进风口或用于为平行流冷凝器大风量通风的通风口,以能方便安装平行流冷凝器和为平行流冷凝器提供大风量流通条件,直接设置在冷凝室部分的壳体上,将用于排出热风的排风口,以能顺利排放热风,直接设置在冷凝室部分的壳体上,将用于分隔冷凝室的分室墙,以使冷凝器芯体两边的冷却风流动路线的风向偏角之和尽可能小,设置在冷凝室部分的壳体上,并且,将冷凝室部分的冷凝室,以排风口、迎风口各在一边,用冷凝室内的分室墙和平行流冷凝器,分隔成设有迎风口的进风室与设有排风口的排风室,对冷凝室部分的冷凝机组,将冷凝机组分为在同一件冷凝器芯体内设有或者以多件冷凝器芯体划分成多个冷凝区域的平行流冷凝器、进汽管、出液管、储液罐、三通、风扇组成部件,将平行流冷凝器,以能充分接受与流通大风量冷却风、跟分室墙联成整体分隔冷凝室,安装在分室墙的进风口/通风口上,将从蒸发室内穿过分室墙通入到冷凝室的进汽管,跟冷凝器芯体的进汽口连接,将储液罐,以两端分别跟两条出液管连接,且以一端的出液管及三通跟冷凝器芯体的出液口连接、另一端的出液管穿过分室墙后通入蒸发室,对冷凝室部分的风扇,将风扇及导线束,以顺利排出热风,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安装在排风口上。
所谓的“冷却风流动路线”,就是,冷却风从迎风口进入进风室,再由进风口流经平行流冷凝器到排风室,后从排风口排出冷凝室,这样一条冷却风在流动过程中经过的路线。
所谓的“冷却风流动路线的风向偏角”,就是冷却风经进风口和/或平行流冷凝器由排风口或风扇排出后的直线风向偏离冷却风由迎风口进入进风室的直线风向的偏角度。而且,是于平行流冷凝器一次风向偏离的结果,或是于风扇一次风向偏离的结果,或是于平行流冷凝器、风扇两次风向偏离的结果;等等。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对客车空调的冷凝室部分,就能以冷却风流动路线的风向偏角按小于180°确定,设置迎风口、进风口、排风口、分室墙,安装平行流冷凝器与风扇,形成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以及开发其系列产品;就能利用在壳体上设置迎风口,迎接大风量的自然风,且以自然风为冷却风,把大风量冷却风提供给平行流冷凝器,使具备高效能冷凝技术条件的平行流冷凝器能充分接受到大风量冷却风,发挥出高效能冷凝作用,把设置迎风口迎自然风为冷却风与应用平行流冷凝器,通过提供与接受大风量冷却风,在客车空调产品上,得到了合理的、有机的结合。从而使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产品:有效地缓减了冷却风流动路线的通风阻力——通畅了冷却风流动、避免了冷却风里夹杂热风、提高了冷凝效果;在车辆行使时,能迎自然风为冷却风、可停止风扇使用——大大地减轻了风扇的工作负荷、减少了风扇的使用台数和工作时间、降低了能耗;利用平行流冷凝器体积小的特点,在保证有同样制冷量的前提下,大幅度地缩短了客车空调壳体的长度、缩小了客车空调整体的体积。该技术方案,明确了改变传统客车空调的构造和指导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及其系列产品开发与生产实践的技术依据,既能完善与提升客车空调产品及技术,又能给汽车空调理论充实新的技术内涵。
附图说明:
图1,是冷凝室部分作了纵向剖示的本发明实施例技术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产品的平行流冷凝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实施例的冷凝室部分作了局部剖示的俯视图。
图中的:1、壳体/底座 2、出液管 3、出液管 4、进汽管 5、三通 6、储液罐 7、壳体/蒸发器盖/蒸发室安装口 8、螺钉 9、导线束 10、螺钉 11、壳体/分室墙 12、风扇 13、壳体/冷凝器盖 14、排风口/冷凝室安装口 15、进风口/通风口 16、平行流冷凝器/冷凝器芯体 17、散热片 18、管带/管带及输液管 19、壳体/分室墙/坡形分室墙 20、迎风口 21、隔离层/联通接头 22、进汽口23、联通接头 24、联通接头 25、出液口 26、联通接头
图1及图3中的机体的蒸发室部分(包括壳体与蒸发机组),由于其体形较长且跟平行流、迎风没有关系,故在图面中,以断裂线做了简略处理。
其中的进风口/通风口15,若平行流冷凝器16是于排风室内安装在分室墙19上的,为进风口15,若平行流冷凝器16是于进风室内安装在分室墙19上的,则为通风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的构造,如图中所示,将机体的组成,分为壳体、蒸发机组、冷凝机组三个主要组件,且以壳体1的底面跟客车车箱的顶面相接触安装与使用,以此形成顶置形式;机体的壳体组件,设有底座1、分室墙11与19、蒸发室盖7、冷凝室盖13,且底座1跟分室墙11与19联体或分体、底座1跟蒸发室盖7与冷凝室盖13分体,成为壳体1的具体组成部件与组成形式,直接在机体的壳体7与13上,以分别能安装蒸发机组、冷凝机组,设置蒸发室安装口7、冷凝室安装口14、蒸发室盖7、冷凝室盖13,蒸发室盖7、冷凝室盖13,用螺钉8与10固定的方式安装,并且,用分室墙11,将壳体1、7、13,分隔成分别能容纳蒸发机组、冷凝机组的蒸发室与冷凝室,将机体分隔成在蒸发室内装入蒸发机组后形成的蒸发室部分、在冷凝室内装入冷凝机组后形成的冷凝室部分;机体的冷凝室部分,以冷却风流动路线的风向偏角按小于180°确定,设置并顺序排列迎风口20、进风口/通风口15、排风口14,安装平行流冷凝器16与风扇12,对冷凝室部分的壳体1、11、13、19,将用于迎自然风为冷却风的迎风口20,以方便迎接大风量的自然风,直接设置在冷凝室部分的壳体1上,将用于给平行流冷凝器16提供大风量冷却风的进风口8或用于为平行流冷凝器16大风量通风的通风口8,以能方便安装平行流冷凝器16和为平行流冷凝器16提供大风量流通条件,直接设置在冷凝室部分的壳体19上,将用于排出热风的排风口14,以能顺利排放热风,直接设置在冷凝室部分的壳体13上,将用于分隔冷凝室的分室墙19,以使冷凝器芯体16两边的冷却风流动路线的风向偏角之和尽可能小,设置在壳体1上,并且,将冷凝室部分的冷凝室,以排风口14、迎风口20各在一边,用冷凝室内的分室墙19和冷凝器16,分隔成设有迎风口20的进风室与设有排风口14的排风室,对冷凝室部分的冷凝机组,将冷凝机组分为在同一件冷凝器芯体16内设有或者以多件冷凝器芯体16划分成多个冷凝区域的平行流冷凝器16、进汽管4、出液管2与3、储液罐6、三通5、风扇12组成部件,将平行流冷凝器16,以能充分接受与流通大风量冷却风、跟分室墙19联成整体分隔冷凝室,安装在分室墙19的进风口/通风口15上,将从蒸发室内穿过分室墙11通入到冷凝室的进汽管4,跟冷凝器芯体16的进汽口22连接,将储液罐6,以两端分别跟两条出液管2与3连接,且以一端的出液管3及三通5跟冷凝器芯体16的出液口25连接、另一端的出液管2穿过分室墙11后通入蒸发室,对冷凝室部分的风扇12,将风扇12及导线束9,以顺利排出热风,用螺钉10固定的方式,安装在壳体13的排风口14上。
如图1及图3、图2所示的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技术产品。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的构造:
如图1及图3所示,将机体的组成,分为壳体1、蒸发机组、冷凝机组三个主要组件,且以底座1的底面跟客车车箱的顶面相接触安装与使用,以此形成顶置形式。
如图1及图3中所示,机体的壳体组件:设有底座1、分室墙11与19、蒸发室盖7、冷凝室盖13,且底座1跟分室墙11与19联体、底座1跟蒸发室盖7与冷凝室盖13分体,成为组成壳体的具体部件与形式;直接在机体的底座1顶面,以分别能安装蒸发机组、冷凝机组,设置蒸发室安装口7、冷凝室安装口14、蒸发室盖7、冷凝室盖13;蒸发室盖7、冷凝室盖13,用螺钉8、10固定的方式。并且,如图1及图3中所示,用横向的分室墙11,将底座1及蒸发室盖7与冷凝室盖13,前后分隔成能容纳冷凝机组的冷凝室、容纳蒸发机组的蒸发室,将机体,分隔成在蒸发室内装入蒸发机组后形成的蒸发室部分、在冷凝室内装入冷凝机组后形成的冷凝室部分。
如图1及图3所示,机体的冷凝室部分,以冷却风流动路线的风向偏角按小于180°确定到一次风向偏离结果为90°,设置并顺序排列迎风口20、进风口15、排风口14,安装平行流冷凝器16与风扇12。
对冷凝室部分的壳体1、11、13、19:将用于迎自然风为冷却风的迎风口20,以正面迎接大风量的自然风,直接设置在冷凝室部分的底座1的前侧面;将用于给平行流冷凝器16提供大风量冷却风的进风口15,以能从冷凝室安装口14安装平行流冷凝器16和为平行流冷凝器16提供大风量流通条件,直接设置在坡形分室墙19上;将用于排出热风的排风口14,以排风口14无冷却风流动路线的风向偏角顺利排放热风,直接设置在冷凝室部分的壳体1与13的冷凝室盖13上;将用于分隔冷凝室的坡形分室墙19,以使冷凝器芯体16两边的冷却风流动路线的风向偏角之和等于90°,直接设置在底座1上。并且,将冷凝室部分的冷凝室,以排风口13、迎风口20各在一边,用冷凝室内的横向的坡形分室墙19和平行流冷凝器16,分隔成前后分别设有迎风口20的进风室与设有排风口13的排风室。
对冷凝室部分的冷凝机组:将冷凝机组分为在同一件冷凝器芯体16内设有三个冷凝区域的平行流冷凝器16、进汽管4、出液管2与3、储液罐6、三通5、风扇12组成部件。将平行流冷凝器16,以能充分接受与流通大风量冷却风、跟坡形分室墙19联成整体分隔冷凝室,于排风室内安装在坡形分室墙19的进风口15上;将从蒸发室内穿过分室墙11通入到冷凝室的进汽管4,跟两个如图2中所示的冷凝器芯体16的进汽口22连接;将储液罐6,以两端分别跟出液管2与3连接,且以一端的出液管3及三通5跟两个如图2中所示的冷凝器芯体16的出液口25连接、另一端的出液管2穿过分室墙11后通入蒸发室。
对冷凝室部分的风扇12:将风扇12及导线束9,以直线风向流经风扇12顺利排出热风,用螺钉10固定的方式,安装在冷凝室盖13的排风口13上。
如图1及图3中所示的平行流冷凝器16,如图2所示,主要由管带及输液管18、散热片17、进汽口22、隔离层21、联通接头21或23或26或24、出液口25组成,且设有汽态区、汽液混合区、液态区三个冷凝区域,制冷剂从进汽口22进入平行流冷凝器16的汽态区,再相继流经汽液混合区、液态区后,由出液口25流出,形成一条制冷剂流动路线;设置在同一冷凝区域如汽态区的多条管带18,一端接入同一联通接头21,另一端接入另一联通接头26,以同一方向平行流动流通制冷剂;各冷凝区域的散热片17和管带及输液管18的使用数量,按冷凝技术要求逐渐减少配置;联通接头如21跟23之间用隔离层21隔开,进汽口21与出液口25,分别设置在汽态区与液态区的联通接头21与24上。

Claims (1)

1、一种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的构造,其特征是:将机体的组成,分为壳体、蒸发机组、冷凝机组三个主要组件,且以壳体的底面跟客车车箱的顶面相接触安装与使用,以此形成顶置形式;机体的壳体组件,设有底座、分室墙、蒸发室盖、冷凝室盖,且底座跟分室墙联体或分体、底座跟蒸发室盖与冷凝室盖分体,成为壳体的具体组成部件与组成形式,直接在机体的壳体上,以分别能安装蒸发机组、冷凝机组,设置蒸发室安装口、冷凝室安装口、蒸发室盖、冷凝室盖,蒸发室盖、冷凝室盖,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安装,并且,用分室墙,将壳体分隔成分别能容纳蒸发机组、冷凝机组的蒸发室与冷凝室,将机体分隔成在蒸发室内装入蒸发机组后形成的蒸发室部分、在冷凝室内装入冷凝机组后形成的冷凝室部分;机体的冷凝室部分,以冷却风流动路线的风向偏角按小于180°确定,设置并顺序排列迎风口、进风口/通风口、排风口,安装平行流冷凝器与风扇,对冷凝室部分的壳体,将用于迎自然风为冷却风的迎风口,以方便迎接大风量的自然风,直接设置在冷凝室部分的壳体上,将用于给平行流冷凝器提供大风量冷却风的进风口或用于为平行流冷凝器大风量通风的通风口,以能方便安装平行流冷凝器和为平行流冷凝器提供大风量流通条件,直接设置在冷凝室部分的壳体上,将用于排出热风的排风口,以能顺利排放热风,直接设置在冷凝室部分的壳体上,将用于分隔冷凝室的分室墙,以使冷凝器芯体两边的冷却风流动路线的风向偏角之和尽可能小,设置在冷凝室部分的壳体上,并且,将冷凝室部分的冷凝室,以排风口、迎风口各在一边,用冷凝室内的分室墙和平行流冷凝器,分隔成设有迎风口的进风室与设有排风口的排风室,对冷凝室部分的冷凝机组,将冷凝机组分为在同一件冷凝器芯体内设有或者以多件冷凝器芯体划分成多个冷凝区域的平行流冷凝器、进汽管、出液管、储液罐、三通、风扇组成部件,将平行流冷凝器,以能充分接受与流通大风量冷却风、跟分室墙联成整体分隔冷凝室,安装在分室墙的进风口/通风口上,将从蒸发室内穿过分室墙通入到冷凝室的进汽管,跟冷凝器芯体的进汽口连接,将储液罐,以两端分别跟两条出液管连接,且以一端的出液管及三通跟冷凝器芯体的出液口连接、另一端的出液管穿过分室墙后通入蒸发室,对冷凝室部分的风扇,将风扇及导线束,以顺利排出热风,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安装在排风口上。
CN2008100635080A 2008-06-23 2008-06-23 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的构造 Active CN1013232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35080A CN101323237B (zh) 2008-06-23 2008-06-23 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的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35080A CN101323237B (zh) 2008-06-23 2008-06-23 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的构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3237A true CN101323237A (zh) 2008-12-17
CN101323237B CN101323237B (zh) 2010-04-14

Family

ID=40186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635080A Active CN101323237B (zh) 2008-06-23 2008-06-23 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的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2323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2050A (zh) * 2012-06-13 2012-09-26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顶置式客车变频空调
CN102896997A (zh) * 2012-10-23 2013-01-30 杭州祥和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四面通风散热的客车空调
CN103121391A (zh) * 2012-11-15 2013-05-29 柳州易舟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一体式电动空调机
CN104121669A (zh) * 2014-06-06 2014-10-29 冷王公司 动力包、空调装置、动力包制造方法及风路引导方法
CN105180564A (zh) * 2015-10-27 2015-12-23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冰箱顶部散热系统
CN109210834A (zh) * 2018-09-18 2019-01-15 郑州科林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空调用底置迎风式冷凝器
CN109649114A (zh) * 2018-10-26 2019-04-19 杭州祥和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客车分体式空调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5916A (en) * 1989-02-16 1989-12-12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Bus air conditioning unit
US6763669B1 (en) * 2003-05-05 2004-07-20 Carrier Corporation Modular air conditioner for a bus rooftop
CN100501248C (zh) * 2007-12-14 2009-06-17 广州精益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客车空调机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2050A (zh) * 2012-06-13 2012-09-26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顶置式客车变频空调
CN102896997A (zh) * 2012-10-23 2013-01-30 杭州祥和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四面通风散热的客车空调
CN103121391A (zh) * 2012-11-15 2013-05-29 柳州易舟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一体式电动空调机
CN103121391B (zh) * 2012-11-15 2015-12-02 柳州易舟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一体式电动空调机
CN104121669A (zh) * 2014-06-06 2014-10-29 冷王公司 动力包、空调装置、动力包制造方法及风路引导方法
CN104121669B (zh) * 2014-06-06 2017-04-12 冷王公司 动力包、空调装置、动力包制造方法及风路引导方法
CN105180564A (zh) * 2015-10-27 2015-12-23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冰箱顶部散热系统
CN109210834A (zh) * 2018-09-18 2019-01-15 郑州科林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空调用底置迎风式冷凝器
CN109210834B (zh) * 2018-09-18 2024-02-09 郑州科林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空调用底置迎风式冷凝器
CN109649114A (zh) * 2018-10-26 2019-04-19 杭州祥和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客车分体式空调系统
CN109649114B (zh) * 2018-10-26 2023-10-10 杭州祥和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客车分体式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3237B (zh) 2010-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3237B (zh) 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的构造
US9724978B2 (en) HVAC module having an open architecture
CN103158730B (zh) 城际动车组用空调风道系统
CN202378885U (zh) 城际动车组用空调风道系统
CN205971327U (zh) 轨道车辆空调室外机及具有该室外机的多联式空调机组
CN106287989A (zh) 贯流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1264501Y (zh) 后置式汽车空调装置
CN103673120B (zh) 一种节能舒适车用空调
CN201297804Y (zh) 一种新型的汽车空调蒸发器
CN209552864U (zh) 车载顶置空调器及车辆
CN205365152U (zh) 轻量化结构的电动车空调
CN202463822U (zh) 城际列车用司机室空调机组、室内机和室外机
CN112721977A (zh) 废排及空调装置和车辆
CN201217377Y (zh) 顶置平行流迎风式客车空调
CN100471709C (zh) 客车加热器系统
CN206037494U (zh) 一种蒸发器
CN106196744A (zh) 一种蒸发器
CN205836829U (zh) 一种轨道车辆空调机组及其空气净化装置
CN209813668U (zh) 一种顶置式空调机组及安装有该空调机组的客车
CN2819156Y (zh) 一种热交换装置
CN207697423U (zh) 一种车用空调系统及客车
CN113183723A (zh) 顶置驻车空调总成及车辆
CN203785102U (zh) 一种多功能经济环保型全新风除湿机组
CN109334694B (zh) 轨道交通车辆用风道一体化嵌入式空调机组
WO2016091043A1 (zh) 一种车下安装的轨道车辆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5

Address after: 311401 Building 5, No. 12, No. 3 Road, Dongzhou industrial functional zone, Dongzhou street, Fuy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Xianghe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401, No. eight, No. 8, Dongzhou Industrial Zone, Dongzhou street, Zhejiang, Fuyang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SUNHOLD INDUSTRIAL Co.,Ltd.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Patent of Hangzhou Xianghe Industrial Co.,Ltd. The person in charge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qualified proced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