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6247A - 媒体转换系统、方法、程序、装置以及呼叫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媒体转换系统、方法、程序、装置以及呼叫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6247A
CN101316247A CNA2008100875968A CN200810087596A CN101316247A CN 101316247 A CN101316247 A CN 101316247A CN A2008100875968 A CNA2008100875968 A CN A2008100875968A CN 200810087596 A CN200810087596 A CN 200810087596A CN 101316247 A CN101316247 A CN 101316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a
communication
mentioned
dat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75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6247B (zh
Inventor
芝修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16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6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6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6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媒体转换系统,在进行媒体通信的通信终端中间,对发送和目标方通信终端中采用的通信媒体进行识别和媒体转换,将通信终端彼此相互连接。该媒体转换系统的特征是,具有:通信媒体识别单元,其在从通信终端发送来用于控制媒体通信的控制信号时,至少对通信终端中进行媒体通信所采用的通信媒体进行识别;数据接收单元,其从通信终端接收数据;媒体转换单元,其在数据接收单元接收的接收数据是从第1通信终端发送到第2通信终端的用于媒体通信的媒体数据的情况下,根据通信媒体识别单元识别出的通信媒体,将接收数据转换成与第2通信终端中采用的通信媒体对应的媒体数据;和数据发送单元,其向第2通信终端发送由媒体转换单元转换的媒体数据。

Description

媒体转换系统、方法、程序、装置以及呼叫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媒体转换系统、媒体转换方法、媒体转换程序、呼叫控制装置以及媒体转换装置,例如,可应用于使多个网络相互连接的网关中。
背景技术
在网络上存在IP电话、可视电话、利用文字来交换信息的即时消息等多种通信媒体,关于媒体数据的发送或接收,提出有一种根据通信对方来进行媒体转换的装置。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通信终端装置,例如,将来自某个通话对方的语音信号转换成文字并显示给利用者,并根据该装置的利用者通过键盘等输入的文本内容来合成语音、向通话对方发送语音信号,由此能够同时通过语音通话和可视电话与其他通话对方进行通话。
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媒体转换装置,在进行数据流分发的服务器中,根据与服务器连接的各个客户终端所连接的网络的带宽,选择适当比特速率的通信媒体,并进行媒体转换,然后再经由网络对视频等内容进行分发。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09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060802号公报
在IP电话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间,有相互连接的情况,在对采用的通信媒体(例如,即使是相同的IP电话的通信媒体,也存在多个语音编码方式和压缩方式)不同的网络相互连接时,有时在网络的交界处配置进行媒体转换的网关,从而使网络之间的终端彼此相互连接。
然而,对使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装置来说,存在的问题是,在终端发送或接收媒体数据时,作为对转换源和转换目标的通信媒体进行识别、并进行媒体转换的装置,它无法使用像上述网关那样的用于使终端间进行相互连接的中间装置,亦即不能对发送方和目标方终端所采用的通信媒体进行识别,并进行媒体转换。
因此,人们期待在进行媒体通信的通信终端之间,有一种能够对媒体数据的发送方和目标方通信终端采用的通信媒体进行识别,并根据需要进行媒体转换,从而使通信终端彼此相互连接的媒体转换系统、媒体转换方法、媒体转换程序、呼叫控制装置以及媒体转换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1是一种媒体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1)通信媒体识别单元,其在从通信终端发送来用于控制媒体通信的控制信号时,至少对上述通信终端中进行媒体通信所采用的通信媒体进行识别;(2)数据接收单元,其从通信终端接收数据;(3)媒体转换单元,其在上述数据接收单元所接收的接收数据是从第1通信终端发送给第2通信终端的、用于进行媒体通信的媒体数据的情况下,按照上述通信媒体识别单元识别出的通信媒体,将上述接收数据转换成与上述第2通信终端中采用的通信媒体对应的媒体数据;(4)以及数据发送单元,其向上述第2通信终端发送由上述媒体转换单元转换后的媒体数据。
本发明之2是一种媒体转换方法,(0)将从第1通信终端向第2通信终端发送的、用于进行媒体通信的媒体数据转换成与上述第2通信终端中进行媒体通信所采用的通信媒体对应的媒体数据,并发送给上述第2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通信媒体识别步骤、数据接收步骤、媒体转换步骤、和数据发送步骤;(1)上述通信媒体识别步骤,在从通信终端发送来用于控制媒体通信的控制信号时,至少对上述通信终端中进行媒体通信所采用的通信媒体进行识别;(2)上述数据接收步骤,从通信终端接收数据;(3)上述媒体转换步骤,当在上述数据接收步骤中所接收的接收数据是从第1通信终端发送给第2通信终端的、用于进行媒体通信的媒体数据的情况下,按照上述通信媒体识别步骤识别出的通信媒体,将上述接收数据转换成与上述第2通信终端中所采用的通信媒体对应的媒体数据;(4)上述数据发送步骤,向上述第2通信终端发送在上述媒体转换步骤中转换后的媒体数据。
本发明之3是一种媒体转换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单元发挥功能,即,(1)通信媒体识别单元,其在从通信终端发送来用于控制媒体通信的控制信号时,至少对上述通信终端中进行媒体通信所采用的通信媒体进行识别;(2)数据接收单元,其从通信终端接收数据;(3)媒体转换单元,其在上述数据接收单元所接收的接收数据是从第1通信终端发送给第2通信终端的、用于进行媒体通信的媒体数据的情况下,按照上述通信媒体识别单元识别出的通信媒体,将上述接收数据转换成与上述第2通信终端中所采用的通信媒体对应的媒体数据;(4)和数据发送单元,其向上述第2通信终端发送由上述媒体转换单元转换后的媒体数据。
本发明之4是一种呼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1)通信媒体识别单元,其在从通信终端发送来用于控制媒体通信的控制信号时,至少对上述通信终端中进行媒体通信所采用的通信媒体进行识别;(2)和通信媒体信息发送单元,其向外部的媒体转换装置发送通信媒体信息,该通信媒体信息与上述通信媒体识别单元所识别出的通信媒体相关。
本发明之5是一种媒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1)数据接收单元,其从通信终端接收数据;(2)媒体转换单元,其在上述数据接收单元所接收的接收数据是从第1通信终端发送给第2通信终端的、用于进行媒体通信的媒体数据的情况下,按照通信媒体信息,将上述接收数据转换成与上述第2通信终端中所采用的通信媒体对应的媒体数据,上述通信媒体信息由外部的呼叫控制装置发送,并且具有与上述第1通信终端和上述第2通信终端中采用的通信媒体相关的信息;(3)和数据发送单元,其向上述第2通信终端发送由上述媒体转换单元转换后的媒体数据。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进行媒体通信的通信终端之间,对媒体数据的发送方和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中所采用的通信媒体进行识别,并根据需要进行媒体转换,从而使通信终端彼此相互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媒体转换装置10内部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2是与实施方式1有关的各种装置的连接关系等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媒体信息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信息的说明图。
图4是对在实施方式1的媒体转换装置中,对所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媒体转换的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5是对实施方式1的呼叫控制装置中的媒体信息存储部进行更新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程序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媒体转换装置内部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编码形式信息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信息的说明图。
图8是对实施方式2的呼叫控制装置中的媒体信息存储部进行更新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程序图。
附图文字
10:媒体转换系统,11:媒体转换装置,111:控制部,112:数据包转接(switch)部,113: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4:媒体转换部,12:呼叫控制装置,121;媒体信息存储部,50:控制信号数据包,60: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70:非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
具体实施方式
(A)实施方式1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媒体转换系统、媒体转换方法、媒体转换程序、呼叫控制装置以及媒体转换装置的实施方式1进行详细说明。
(A-1)实施方式1的结构
图2是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各种装置的连接关系等的说明图。
IP网络20是用于进行IP通信的网络。例如,在这里假设有2个IP网络20-1、20-2,其分别是不同的通信运营商为了向顾客提供IP电话和互联网连接等服务而铺设的、采用TCP/IP协议的网络。
媒体转换系统10配置在IP网络20-1与IP网络20-2的交界处,在IP网络20-1与IP网络20-2之间的通信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媒体转换等。
IP电话终端30是用于利用IP电话的电话终端,其与IP网络20-1和IP网络20-2连接。这里,假设有2台IP电话终端30-1、IP电话终端30-2,IP电话终端30-1与IP网络20-1连接,IP电话终端30-2与IP网络20-2连接。
PC终端40是用于进行WEB浏览和数据转送等的终端,其与IP网络20-1和IP网络20-2连接。在这里,假设有2台PC终端40-1、PC终端40-2,PC终端40-1与IP网络20-1连接,PC终端40-2与IP网络20-2连接。
控制信号数据包50,例如是基于SIP(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IETF RFC3261)或H.323(ITU-T H.323)等对媒体通信进行控制的控制协议的数据包,这里,设控制信号数据包50,例如是为了对IP电话终端30之间进行语音等媒体通信的信道进行连接、而使用的SIP控制信号的数据包。
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是具有用于在终端之间进行媒体通信的媒体数据的数据包,例如,是遵循由各编码形式规定的数据包形式的数据信号。在这里,设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例如是遵循RTP(Real-timeTransport Protocol、RFC3551)标准的数据包。另外,在这里,在IP网络20-1中,设将媒体转换系统10与IP电话终端30-1之间的通信所使用的信号,表示为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1。另外,在IP网络20-2中,将媒体转换系统10与IP电话终端30-2之间的通信所使用的信号,表示为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2。另外,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1与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2是不同形式的数据包,媒体转换系统10在IP网络20-1与IP网络20-2之间的通信中,对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1和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2进行双向转换。
非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70是经由媒体转换系统10、在IP网络20-1与IP网络20-2之间收发的数据包,该数据包既不是上述的控制信号数据包50也不是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作为非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70,可列举例如在PC终端40-1与PC终端40-2之间的、不受呼叫控制装置12控制的文件转送的数据包等。
图1是表示媒体转换系统1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媒体转换系统10具有媒体转换装置11和呼叫控制装置12。在上述的图1中,媒体转换系统虽然是具有媒体转换装置和呼叫控制装置这2个装置的结构,但媒体转换系统10也可以是通过在具有程序执行结构和用于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的接口的装置(不限于1台,也可以设置多台能够进行分散处理的装置)中,安装实施方式的媒体转换程序而构建的系统,其功能可以由上述的图1表示,上述程序执行机构指CPU、ROM、RAM、EEPROM以及硬盘等。
呼叫控制装置12是在IP网络20中进行终端之间的呼叫控制的装置,在这里指进行IP电话终端30之间的呼叫控制的装置。
呼叫控制装置12具有媒体信息存储部121。
图3是表示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所存储的信息的说明图。
在媒体转换系统10中,媒体信息存储部121是对为进行媒体转换控制而使用的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单元,具有会话识别因子101、会话识别信息102、目标方编码形式103、和发送方编码形式104。
会话识别因子101是用于对利用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的媒体通信进行识别的识别因子,例如,在对1个语音通话进行识别时,具有相同识别因子的信息表示是与相同的语音通话相关的会话。例如,在IP电话终端30之间关于1个会话进行双向通信的情况下,可以在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关于单向通信存储1个信息,并且如上述图3所示,在有关同一会话的2个信息上,赋予共同的会话识别因子101。
会话识别信息102是用于对利用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进行的媒体通信中的会话目标方进行识别的信息,具有目标方IP地址102a和目标方端口号102b的信息。目标方IP地址102a表示目标方IP地址,目标方端口号102b表示用于与会话的目标方进行通信而采用的端口号(例如,IP/UDP层的端口号)。
目标方编码形式103,表示在利用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进行的媒体通信中,传送会话的媒体数据包的目标方编码形式。发送方编码形式104表示传送会话的媒体数据包的发送方的编码形式。目标方编码形式103、发送方编码形式104也可以具有例如表示G.722.1(ITU-T G.722.1)、G.711μ-1aw(ITU-T G.711)等编码形式的种类的信息。
呼叫控制装置12,在从IP电话终端30发送来控制信号数据包50时,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并对媒体信息存储部121的内容进行更新。
例如,在呼叫控制装置12是与SIP对应的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对SIP中请求建立会话的INVITE消息等的消息(信号)的内容进行分析,识别IP电话终端30所采用的通信媒体,更新会话识别因子101、会话识别信息102、目标方编码形式103、发送方编码形式104的内容。例如,在从IP电话终端30-1作为控制信号数据包50-1而接收到INVITE消息时,也可以根据INVITE消息的内容而取得与IP电话终端30-1的IP地址、以及采用的通信媒体有关的信息。另外,也可以在从呼叫控制装置12作为控制信号数据包50-2、向IP电话终端30-2发送了设定为IP电话终端30-2未采用的通信媒体的INVITE消息的情况下,从IP电话终端30-2向呼叫控制装置12返回表示不能进行通信的消息(例如,“Not Acceptable”)和、与IP电话终端30-2所采用的通信媒体相关的信息,呼叫控制装置12基于返回的信息,取得与IP电话终端30-2所采用的通信媒体相关的信息。另外,关于IP电话终端在通信中采用的通信端口号,也可以通过对相对于INVITE消息的响应消息(例如“OK”)的内容进行分析来识别。
另外,呼叫控制装置12,在更新了媒体信息存储部121的内容后,向媒体转换装置11发送该更新后的内容。
另外,呼叫控制装置12在追加呼叫控制装置12的信息时,关于1个会话既可以只追加单向信息,也可以同时追加双向信息。例如,也可以在追加以IP电话终端30-1为目标方IP地址102a的信息时,同时也追加以通信对方的IP电话终端30-2为目标方IP地址102a的信息。另外,也可以在关于1个会话只追加了单向信息后,使用同一会话识别因子101,在从其他IP电话终端30发送来控制信号数据包50时,将登录信息的发送方编码形式104的内容应用为目标方编码形式103,向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追加信息。
在媒体转换系统10中,媒体转换装置11是根据需要将所接收的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进行转换、并转送给转送目标装置,其具有控制部111、数据包转接部112、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和媒体转换部114。
数据包转接部112发挥在媒体转换装置11内的各个部之间转送数据包的功能。
控制部111发挥对媒体转换装置11的各部分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另外,控制部111在从呼叫控制装置12发送来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所存储的信息时,向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媒体转换部114转送该信息。
在媒体转换装置11中,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发挥与IP网络20之间收发数据包的功能。在这里,设在媒体转换装置11中配置有2个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1、113-2,并且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1与IP网络20-1连接、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2与IP网络20-2连接。另外,当媒体转换装置11在与3个以上IP网络20连接的情况下,媒体转换装置11也可以具有与IP网络20的数量相当的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另外,也可以设置为在1个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内收纳多个IP网络20的结构。
另外,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对所接收的数据包的种类进行识别,并根据该种类转送给媒体转换装置11内的各个部分。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对所接收的数据包是属于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还是属于非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70进行识别。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中的对所接收的数据包的种类识别,例如也可以预先从控制部111取得媒体信息存储部121的信息,如果所接收的数据包与会话识别信息102一致,则识别为属于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另外,也可以在所接收的数据包是不属于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的数据包的情况下,识别为是属于非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70。
在所接收的数据包是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的情况下,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通过数据包转接部112向媒体转换部114转送所接收的数据包。在接收的数据包是非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70的情况下,通过数据包转接部112向与转送目标方IP网络20连接的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转送所接收的数据包,在转送目标方的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中,直接向转送目标方IP网络20发送所转送来的数据包。例如,在输入输出部113-1从IP网络20-1接收的数据包是向IP网络20-2发送的数据包、并且是非媒体数据信号数据70的情况下,向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13-2转送所接收的数据包。然后,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2向IP网络20-2发送转送来的数据包。
媒体转换部114,基于从呼叫控制装置12经由控制部111取得的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所存储的信息(参照上述图3),将从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转送来的数据包,转换成适合该数据包的转送目标方IP网络20的媒体的形式,然后向与该数据包的转送目标方IP网络20连接的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转送。
媒体转换部114确认转送来的数据包属于哪一个会话识别信息102,并基于相应的目标方编码形式103和发送方编码形式104所表示的形式进行媒体转换,然后向与目标方IP网络20连接的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转送。
(A-2)第1实施方式的动作
下面,对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第1实施方式的媒体转换装置10中对所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媒体转换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这里,以下述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开始从IP网络20-1的IP电话终端30-1,经由媒体转换系统10,向IP网络20-2的IP电话终端30-2进行媒体通信。
另外,在这里,设IP电话终端30-1的IP地址是10.0.0.1/24、采用的通信媒体是G.711μ-1aw、在媒体通信中采用的通信端口是10001。另外,设IP电话终端30-2的IP地址是20.0.0.1/24、采用的通信媒体是G.722.1,在媒体通信中采用的通信端口是20001。另外,设在呼叫控制装置12、IP电话终端30中使用的呼叫控制协议是SIP。另外,作为初始状态,设在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未储存任何信息。
(A-2-1)呼叫控制装置中的呼叫控制以及媒体信息的更新
图5是对在从IP电话终端30-1向IP电话终端30-2发起的呼叫时,在呼叫控制装置12中对媒体信息存储部121进行更新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程序图。
首先,作为控制信号数据50-1,从IP电话终端30-1向呼叫控制装置12发送INITE消息。这里,在控制信号数据50-1中,作为IP电话终端30-1所采用的通信条件,包括通信媒体(G.711μ-1aw)、和端口号(10001)信息(S3001)。
然后,在呼叫控制装置12中,根据在上述步骤S3001中由IP网络20-1发送的控制信号数据50-1的INVITE消息的内容,取得IP电话终端30-1的IP地址、和在媒体通信中采用的端口号信息,并检索与会话识别信息102(目标方IP地址102a、目标方端口号102b)一致的信息,但是,在这里,如上所述,由于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未保存有任何信息,所以不能检索出相应的信息(S3002)。
另外,在上述的步骤S3002中,在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存在与会话识别信息102(目标方IP地址102a、目标方端口号102b)一致的信息,并能够取得与IP电话终端30-2采用的通信媒体(目标方编码形式103等)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后述的步骤S3003-S3005、S3008、S3009,进行处理。
然后,在上述步骤S3002中,在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不存在与IP电话终端30-1相应的信息的情况下,将与在步骤S3001中由IP电话终端30-1发送的控制信号数据50-1相同的INVITE消息(包含通信媒体:G.711μ-1aw、端口号:10001的信息)作为控制信号数据50-2,由呼叫控制装置12发送给IP电话终端30-2(S3003)。
然后,在发送来控制信号数据50-2后,由于IP电话终端30-2所采用的通信媒体不是G.711μ-1aw,而是G.722.1,所以,作为控制信号数据50-2而向呼叫控制装置12返回表示不能进行与IP电话终端30-1的通信的消息(Not Acceptable)。此时,该控制信号数据50-2同时还具有表示IP电话终端30-2所采用的通信媒体是G.722.1的信息(S3004)。
然后,在呼叫控制装置12中,当发送来上述步骤S3001中的控制信号数据50-1、和上述步骤S3004中的控制信号数据50-2时,对媒体信息存储部121的信息进行更新。
在这里,能够根据上述步骤S3001中的控制信号数据50-1的内容,取得IP电话终端30-1的IP地址(10.0.0.1)、和在通信中采用的通信媒体(G.711μ-1aw)以及端口号(10001)的信息。另外,能够根据上述步骤S3004中的控制信号数据50-2的内容,取得IP电话终端30-2在通信中所采用的通信媒体(G.722.1)信息。另外,在这里,作为会话识别因子101,由呼叫控制装置12赋予了1。
如上所述,在呼叫控制装置12中,取得关于IP电话终端30-1与IP电话终端30-2进行媒体通信时的条件的信息,基于上述信息,作为向IP电话终端30-2发送数据包时的媒体转换的必要信息,生成(会话识别因子101:“1”、目标方IP地址102a:“无”、目标方端口号102b:“无”、目标方编码形式103:“G.722.1”、发送方编码形式104:“G.711μ-1aw”)信息,并追加存储到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然后,同样地,在呼叫控制装置12中,作为向IP电话终端30-1发送数据包时的媒体转换的必要信息,生成(会话识别因子101:“1”、目标方IP地址102a:“10.0.0.1”、目标方端口号102b:“10001”、目标方编码形式103:“G.711μ-1aw”、发送方编码形式104:“G.722.1”)信息,并追加存储到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另外,在向IP电话终端30-2发送数据包时的媒体转换所必要信息中,在后述的步骤S3008中,对上述目标方IP地址102a和目标方端口号102b进行更新(S3005)。
然后,在呼叫控制装置12中,根据媒体信息存储部121的信息,取得IP电话终端30-2在通信中所采用的通信媒体(G.722.1)的信息,并将设定了这些信息的INVITE消息,作为控制信号数据50-2,由呼叫控制装置12发送给IP电话终端30-2(S3006)。
然后,在向IP电话终端30-2发送了上述步骤S3006中的控制信号数据50-2后,在IP电话终端30-2中,由于IP电话终端30-2所采用的通信媒体与、设定为发送来的INVITE消息中所采用的通信媒体的通信媒体一致,所以,作为控制信号数据50-2,由IP电话终端30-2向呼叫控制装置12发送响应消息“OK”,并且还发送IP电话终端30-2的IP地址信息(20.0.0.1)和在媒体通信中在采用的通信端口号的信息(20001)(S3007)。
然后,在上述步骤S3007中,在从IP电话终端30-2向呼叫控制装置12发送控制信号数据50-2(OK电文)后,呼叫控制装置12将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的会话信息识别因子101为“1”以及目标方IP地址102a为“无”的信息,更新为目标IP地102a为发送来的信息(20.0.0.1)、目标方端口号102b信息为发送来的信息(20001),上述更新后的媒体信息存储部121的内容成为如图3所示的内容(S3008)。
然后,从呼叫控制装置12向媒体转换装置11的控制部111发送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所存储的信息,并从控制部111发送给数据输入输出部113和媒体转换部114(S3009)。
然后,作为控制信号数据包50-1,从呼叫控制装置12向IP电话终端30-1发送响应消息(OK)(S3010),并且,IP电话终端30-1,经由呼叫控制装置12,向IP电话终端30-2发送用于通信确认的消息(ACK),然后,经由媒体转换装置11,进行IP电话终端30-1与IP电话终端30-2之间的媒体通信(S3011、S3012)。
(A-2-2)媒体转换装置中的媒体转换
下面,对在媒体转换装置中对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进行转换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是对在媒体转换装置10中对所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媒体转换的动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在这里,以下述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即在上述图5的步骤S3009中,由呼叫控制装置12在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1、113-2和媒体转换部114中设定上述图3所示的媒体信息存储部121的信息,并且,向媒体转换装置11发送从IP电话终端30-1向IP电话终端30-2发送的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1。
首先,在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1中,接收从IP电话终端30-1向IP电话终端30-2发送的数据包(S1000)。
然后,判定所接收的数据包是属于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1、还是属于非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70。对所接收的数据包种类的判断是基于在上述图5的步骤S3009中发送来的上述图3所示的媒体信息存储部121的信息进行判断的。如果接收的数据包是与会话识别信息102一致的数据包,则判断为是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1,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是非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70。在判断为是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1的情况下,向媒体转换部114转送,在判断为是非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70的情况下,向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2转送(S1001)。
在上述步骤S1001中,在判断为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1所接收的数据包是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1、并转送到媒体转换部114时,在媒体转换部114中,基于媒体信息存储部121的信息,对所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媒体转换(S1003)。
在这里,在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如上述图3所示,存储有(会话识别因子101:“1”、目标方IP地址102a:“20.0.0.1”、目标方端口号102b:“20001”、目标方编码形式103:“G.722.1”、发送方编码形式104:“G.711μ-1aw”)信息。而且,在设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1的目标方的IP地址为20.0.0.1、设目标方端口号为20001时,由于是与上述的信息的会话识别信息102(目标方IP地址102a、目标方端口号102b)一致的数据包,所以基于其目标方编码形式103、发送方编码形式104的信息,将该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1从G.711μ-1aw媒体转换到G.722.1。
然后,被在媒体转换部114中转换的数据包,作为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2,从媒体转换部114发送给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2(S1004),并且从输入输出部13-2向IP电话终端30-2发送(S1005)。
在上述步骤S1001中,当从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1接收的数据包被判定为是非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70、并被转送到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2时,非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70被直接从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2发送给IP电话终端30-2(S1005)。
(A-3)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1实施方式,可实现以下的效果。
媒体转换系统10,利用呼叫控制装置12,基于从IP电话终端30发送来的控制信号数据包50的内容,对IP电话终端30所采用的通信媒体的信息进行识别,对上述图3所示的媒体信息存储部121的信息进行更新,向媒体转换装置11发送该信息。然后,在媒体转换装置11中,基于从呼叫控制装置12发送来的信息,对IP电话终端30之间的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进行转换。由此,即使多个IP电话终端30所采用的通信媒体不同,通过在其间配置媒体转换系统10,媒体转换系统10对各个IP电话终端30所采用的通信媒体进行识别,并进行转换,也能够相互进行媒体通信。
另外,由于在媒体转换装置11的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中,对所接收的数据包是否是媒体转换对象的数据包(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进行识别,并仅向媒体转换部114分发作为媒体转换对象的数据包(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所以可实现抑制作为媒体转换对象的数据包(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在装置内的转送延迟时间的效果。
(B)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媒体转换系统、媒体转换方法、媒体转换程序、呼叫控制装置以及媒体转换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B-1)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
由于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各种装置的连接关系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可以用图2表示,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媒体转换系统表示为媒体转换系统10A。
图6是表示媒体转换系统10A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对于与上述图1相同和/或对应的部分标记相同和/或对应的符号。
第2实施方式的媒体转换系统10A具有媒体转换装置11、和呼叫控制装置12A。
媒体转换装置11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呼叫控制装置12A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是,还具有编码形式信息存储部122,参考编码形式信息存储部122的信息,对媒体信息存储部121的信息进行更新。
图7是表示编码形式信息存储部122中所存储的信息的说明图。
编码形式信息存储部122具有识别因子201、IP网络地址202、和编码形式203的信息。另外,编码形式信息存储部122中所存储的信息,也可以由网络维护者等根据IP网络的构建情况来预先设定。
识别因子201是用于对编码形式信息存储部122中的各个信息进行识别的识别因子。
IP网络地址202是用于对1个以上IP网络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其用以IP协议定义的网络地址形式来表现。
编码形式203表示与IP网络地址202连接的终端所容许的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的编码形式。
呼叫控制装置12A,在从数据包输入输出部113发送来控制信号数据包50时,对控制信号数据包50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取相当于上述图3中的会话识别信息102(目标方IP地址102a、目标方端口号102b)的信息。然后,检索IP网络地址202,在相应的IP网络地址202存在的情况下,将相应的编码形式203的信息作为目标方编码形式103,对媒体信息存储部121的信息进行更新,上述IP网络点支202包含由呼叫控制装置12A决定的控制信号数据包50的下一个目标方(收信终端或呼叫控制装置)IP地址。由于在呼叫控制装置12A中,对媒体信息存储部121的信息进行更新时的其他处理,与第1实施方式的呼叫控制装置12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B-2)第2实施方式的动作
下面,对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第2实施方式的媒体转换系统10A的呼叫控制装置12A中、对媒体信息存储部121进行更新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由于在媒体转换装置11中对媒体数据信号数据包60进行转换的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上述图4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这里,以下述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即,开始从IP网络20-1的IP电话终端30-1向IP网络20-2的IP电话终端30-2,经由媒体转换系统10A进行媒体通信。
另外,在这里,设IP电话终端30-1的IP地址是10.0.0.1,所采用的通信媒体是G.711μ-1aw,在媒体通信中采用的通信端口是10001。另外,设IP电话终端30-2的IP地址是20.0.0.1,所采用的通信媒体是G.722.1,在媒体通信中采用的通信端口是20001。另外,设在呼叫控制装置12、IP电话终端30中使用的呼叫控制协议是SIP协议。另外,作为初始状态,设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未保存任何信息。另外,设编码形式信息存储部122中,存储有(识别因子201:“1”、IP网络地址202:“10.0.0.0/24”、编码形式203:“G.711μ-1aw”)、(识别因子201:“2”、IP网络地址202:“20.0.0.0/24”、编码形式203:“G.722.1”)2组信息。
图8是对从IP电话终端30-1向IP电话终端30-2发起呼叫时,在呼叫控制装置12A中对媒体信息存储部121进行更新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程序图。
首先,作为控制信号数据包50-1,从IP电话终端30-1向呼叫控制装置12A,发送INVITE消息。在这里,设作为IP电话终端30-1所采用的通信条件,在控制信号数据包50-1中包括有通信媒体(G.711μ-1aw)、端口号(10001)的信息(S4001)。
然后,在呼叫控制装置12A中,根据在上述步骤S4001中从IP网络20-1发送来的控制信号数据包50-1的INVITE消息的内容,取得IP电话终端30-1的IP地址、在媒体通信中采用的端口号的信息,检索与会话识别信息102(目标方IP地址102a、目标方端口号102b)一致的信息,在这里,由于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未存储任何信息,所以不能检索出相应的信息(S4002)。
另外,当上述步骤S4002中,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存在与会话识别信息102(目标方IP地址102a、和目标方端口号102b)一致的信息,并能够取得与IP电话终端30-2采用的通信媒体(目标方编码形式103等)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后述的步骤S4003、S4006、S4007,进行处理。
然后,当上述步骤S4002中,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不存在与IP电话终端30-1相应的信息的情况下,在呼叫控制装置12A中,基于在上述步骤S4001中接收的控制信号数据包50-1的内容和编码形式信息存储部122的信息,对与IP电话终端30-1、IP电话终端30-2在通信中采用的通信媒体相关的条件进行识别,并对媒体信息存储部121的信息进行更新。
在这里,能够基于在上述步骤S4001中发送来的控制信号数据包50-1的内容,取得IP电话终端30-1的IP地址(10.0.0.1),通信中采用的通信媒体(G.711μ-1aw)以及端口号(10001)的信息。另外,基于在上述步骤S4001中发送来的控制信号数据包50-1的内容,确定被叫方即IP电话终端30-2的IP地址(20.0.0.1),在编码形式信息存储部122的IP网络地202中检索一致的信息。在这里,编码形式信息存储部122中所存储的信息如上述所述,为图7所示的形式,由于IP电话终端30-2的IP地址(20.0.0.1),在识别因子201为1的信息中,包含在IP网络地址202(20.0.0.0/24)中,所以将该信息的编码形式203(G.722.1)识别为IP电话终端30-2采用的通信媒体的形式。另外,在这里,设作为会话识别因子101,由呼叫控制装置12A赋予了1。
如上述那样,在呼叫控制装置12中,取得关于IP电话终端30-1和IP电话终端30-2所采用的进行媒体通信时的条件的信息,基于上述信息,生成作为向IP电话终端30-2发送数据包时进行媒体转换所必要的信息,即,(会话识别因子101:“1”、目标方IP地址102a:“20.0.0.1”、目标方端口号102b:“无”、目标方编码形式103:“G.722.1”、发送方编码形式104:“G.711μ-1aw”)的信息。然后,同样地,在呼叫控制装置12中,生成作为向IP电话终端30-1发送数据包时进行媒体转换所必要的信息,即,(会话识别因子101:“1”、目标方目标IP地址102a:“10.0.0.1”、目标方端口号102b:“10001”、目标方编码形式103:“G.711-1aw”、发送编码形式104:“G.722.1”)的信息,并追加存储到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另外,在向IP电话终端30-2发送数据包时进行媒体转换所必要的信息中,在步骤S4006(与上述步骤S3008相同的处理)中对上述目标方端口号102b进行更新(S4003)。
以后的步骤S4004~S4010的动作,与上述图5中的步骤S3006-S3012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B-3)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2实施方式,可实现以下效果。
在呼叫控制装置12A的编码形式存储部122中,通过以网络单位指定编码形式,即使未从控制信号数据包50中的呼叫的目标方终端取得信息,也能够识别出目标方终端所采用的通信媒体。即,在第2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省略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图5中的步骤S3003、S3004的处理,所以可减少控制信号的序列(处理量),可减少媒体转换系统10中处理的延迟时间。
(C)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还可以列举出以下所示的变形实施方式。
(C-1)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媒体转换系统应用于对IP电话的数据包进行媒体转换的例子,但也可以应用于可视电话、以及以文字方式进行信息交换的实时消息等其他媒体通信中,对应用的通信媒体的种类没有限定。
(C-2)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的媒体信息存储部121中,作为与IP电话终端30所采用的通信媒体相关的信息,具有目标方编码形式103、发送方编码形式104的信息,但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或取代该信息而具有有关通信媒体情况的其他信息,该信息的种类和数量不限于上述图3的内容。作为关于通信媒体情况的其他信息,例如可列举出有关语音压缩方式和比特速率的信息等。另外,在IP电话终端30是可视电话终端时,也可以具有有关图像情况的信息。
(C-3)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媒体转换装置10使用SIP作为控制信号数据包50的例子,但控制信号数据包50只要是基于进行通信的终端所采用的控制信号数据包50所对应的信号数据包即可,不限于SIP,上述通信是媒体转换的对象。作为其他控制信号,可以例举H.323等。
另外,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媒体转换系统10所连接的IP网络20中的控制信号数据包50全是SIP信号数据包的情况,但也可以对每个IP网络20采用不同的控制信号,呼叫控制装置12与多个控制信号相对应。
(C-4)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媒体转换系统配置在IP网络20-1与IP网络20-2的交界处、对在IP网络20之间传输的数据包进行媒体转换的例子,但不限于配置在多个IP网络之间的情况,也适用于配置在单独的IP网络20内,对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进行媒体转换的情况。
(C-5)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呼叫控制装置12A的编码形式信息存储部122中,如上述图7所示,以网络为单位指定了编码形式,但只要能够识别出终端属于多个组中的哪个组即可,而不限于以网络单位指定编码形式的情况。例如,在编码形式信息存储部122中,即使在1个网络内,也可以对每个组所采用的地址的范围进行指定管理。

Claims (7)

1.一种媒体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
通信媒体识别单元,其在从通信终端发送来用于控制媒体通信的控制信号时,至少对上述通信终端中进行媒体通信所采用的通信媒体进行识别;
数据接收单元,其从通信终端接收数据;
媒体转换单元,其在上述数据接收单元所接收的接收数据是从第1通信终端发送给第2通信终端的、且用于进行媒体通信的媒体数据的情况下,按照上述通信媒体识别单元识别出的通信媒体,将上述接收数据转换成与上述第2通信终端中采用的通信媒体对应的媒体数据;以及
数据发送单元,其向上述第2通信终端发送由上述媒体转换单元转换后的媒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组采用通信媒体信息存储单元,其在上述第1通信终端和上述第2通信终端属于多个组中的任意一组,并且属于同一组的通信终端所采用的通信媒体也相同的情况下,存储与上述各个组中所采用的通信媒体相关的信息;
上述通信媒体识别单元,在从上述第1通信终端发送来用于与上述第2通信终端进行媒体通信的控制信号时,基于上述控制信号和上述组采用通信媒体信息存储单元中所存储的信息,对上述第2通信终端中采用的通信媒体进行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媒体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接收单元只在上述接收数据是在上述媒体转换单元中作为转换对象的媒体数据的情况下,将上述接收数据发送给上述媒体转换单元。
4.一种媒体转换方法,将从第1通信终端向第2通信终端发送的、且用于进行媒体通信的媒体数据转换成与上述第2通信终端中进行媒体通信所采用的通信媒体对应的媒体数据,并发送给上述第2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具有通信媒体识别步骤、数据接收步骤、媒体转换步骤、和数据发送步骤;
上述通信媒体识别步骤,在从通信终端发送来用于控制媒体通信的控制信号时,至少对上述通信终端中进行媒体通信所采用的通信媒体进行识别;
上述数据接收步骤,从通信终端接收数据;
上述媒体转换步骤,在上述数据接收步骤中所接收的接收数据是从第1通信终端发送给第2通信终端的、且用于进行媒体通信的媒体数据的情况下,按照上述通信媒体识别步骤识别出的通信媒体,将上述接收数据转换成与上述第2通信终端中采用的通信媒体对应的媒体数据;
上述数据发送步骤,向上述第2通信终端发送在上述媒体转换步骤中转换后的媒体数据。
5.一种媒体转换程序,其特征在于,
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单元发挥功能,即,
通信媒体识别单元,其在从通信终端发送来用于控制媒体通信的控制信号时,至少对上述通信终端中进行媒体通信所采用的通信媒体进行识别;
数据接收单元,其从通信终端接收数据;
媒体转换单元,其在上述数据接收单元所接收的接收数据是从第1通信终端发送给第2通信终端的、且用于进行媒体通信的媒体数据的情况下,按照上述通信媒体识别单元识别出的通信媒体,将上述接收数据转换成与上述第2通信终端中采用的通信媒体对应的媒体数据;以及
数据发送单元,其向上述第2通信终端发送由上述媒体转换单元转换后的媒体数据。
6.一种呼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通信媒体识别单元,其在从通信终端发送来用于控制媒体通信的控制信号时,至少对上述通信终端中进行媒体通信所采用的通信媒体进行识别;以及
通信媒体信息发送单元,其向外部的媒体转换装置发送通信媒体信息,且该通信媒体信息与上述通信媒体识别单元所识别出的通信媒体相关。
7.一种媒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数据接收单元,其从通信终端接收数据;
媒体转换单元,其在上述数据接收单元所接收的接收数据是从第1通信终端发送给第2通信终端的、且用于进行媒体通信的媒体数据的情况下,根据下述媒体信息,将上述接收数据转换成与在上述第2通信终端中采用的通信媒体对应的媒体数据,上述媒体信息由外部的呼叫控制装置发送、并且具有与上述第1通信终端和上述第2通信终端中采用的通信媒体相关信息;以及
数据发送单元,其向上述第2通信终端发送由上述媒体转换单元转换后的媒体数据。
CN2008100875968A 2007-05-28 2008-04-18 媒体转换系统、方法、程序、装置以及呼叫控制装置 Active CN1013162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40764 2007-05-28
JP2007140764A JP2008294957A (ja) 2007-05-28 2007-05-28 メディア変換システム、メディア変換方法、メディア変換プログラム、呼制御装置及びメディア変換装置
JP2007-140764 2007-05-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6247A true CN101316247A (zh) 2008-12-03
CN101316247B CN101316247B (zh) 2013-07-10

Family

ID=40088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75968A Active CN101316247B (zh) 2007-05-28 2008-04-18 媒体转换系统、方法、程序、装置以及呼叫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331382B2 (zh)
JP (1) JP2008294957A (zh)
CN (1) CN1013162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93536B2 (en) * 2008-05-30 2014-04-08 Nec Corporation Server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8094667B2 (en) * 2008-07-18 2012-01-10 Cisco Technology, Inc. RTP video tunneling through H.221
US8788722B2 (en) * 2009-06-30 2014-07-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handling pluggable modules and operating modes in a media converter system
US20140289309A1 (en) * 2013-03-20 2014-09-25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Media Transformation to Routable Message, or Retrievable Content Based on Key
JP6119363B2 (ja) * 2013-03-27 2017-04-26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JP7006533B2 (ja) * 2018-08-09 2022-01-2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メディア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および、メディアパス設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0454A (en) * 1997-04-01 1999-02-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Telecommunications speech/text conversion and message delivery system
US7002989B2 (en) * 2000-04-10 2006-02-21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P./H. 323 interworking
US20020085534A1 (en) * 2000-12-28 2002-07-04 Williams Donald A. Device independent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383347B2 (en) * 2001-07-18 2008-06-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xtensible scalable transcoding of multimedia content
JP3633546B2 (ja) * 2001-11-19 2005-03-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シグナリング中継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グナリング中継方法
JP4349766B2 (ja) * 2001-12-07 2009-10-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アドレス変換装置
US7480284B2 (en) * 2002-01-08 2009-01-20 Alcatel Lucent Secure vo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via IP telephones
ATE423354T1 (de) * 2002-04-02 2009-03-15 Verizon Business Global Llc Nachrichtenantwortsystem
WO2004012419A1 (en) * 2002-07-25 2004-0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acket filter provisioning
US7251241B1 (en) * 2002-08-21 2007-07-31 Cisco Technology, Inc. Devices, softwares and methods for predicting reconstruction of encoded frames and for adjusting playout delay of jitter buffer
JP2005222357A (ja) * 2004-02-06 2005-08-18 Toshiba Corp セッション管理装置、セッション管理システム、セッション管理方法及びセッション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06005501A (ja) * 2004-06-16 2006-01-05 Nec Corp VoIPネットワーク、メディアプロキシサーバ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付加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US7571246B2 (en) 2004-07-29 2009-08-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dia transrating over a bandwidth-limited network
US7489698B2 (en) * 2004-12-16 2009-02-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diator based architecture for first responder interoperability systems (FRIS)
JP2006210973A (ja) 2005-01-25 2006-08-10 Toshiba Corp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セッション接続方法
KR20060107120A (ko) * 2005-04-07 2006-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음성코덱 전환 방법
JP2007049415A (ja) * 2005-08-10 2007-02-22 Nec Engineering Ltd 音声データ変換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0442849C (zh) * 2006-03-28 2008-12-10 中山大学 使数字家庭网络的终端可播放多种媒体格式的装置及方法
JP4652276B2 (ja) * 2006-05-17 2011-03-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管理装置並びに中継装置
JP4855162B2 (ja) * 2006-07-14 2012-01-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パケット転送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KR100817552B1 (ko) * 2006-09-29 2008-03-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맵핑 테이블을 이용한 IPv4/IPv6 단말 또는 응용프로그램간 프로토콜 변환 장치 및 방법과, 프로토콜 변환장치의 맵핑 테이블 생성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6247B (zh) 2013-07-10
US20080298378A1 (en) 2008-12-04
JP2008294957A (ja) 2008-12-04
US8331382B2 (en) 2012-12-11
US20120300786A1 (en) 2012-11-29
US8831018B2 (en) 2014-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6247B (zh) 媒体转换系统、方法、程序、装置以及呼叫控制装置
CN101026616B (zh) 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的交互式媒体会话建立方法
CN106850399B (zh) 一种基于WebRTC技术即时消息的通信方法
CN101360091B (zh) 一种实现会话初始协议终端入会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1554051A (zh) 数字通信适配器
CN101741679B (zh) 连接控制装置、方法以及程序
CN104468145A (zh) 基于rcs的群消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740245A (zh) Ip多媒体子系统即时消息转移方法及即时消息应用服务器
CN102342076A (zh) 通信网络中的能力查询处理
CN1902889B (zh) 呼叫建立系统
CN10188837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媒体服务器及通信系统
CN101431833A (zh) 会议加入方法、媒体服务控制装置及媒体服务控制服务器
CN102209069A (zh) 通信系统
KR100683339B1 (ko) 영상 기반 발신자 확인 시스템
US20090144438A1 (en) Standards enabled media streaming
CN102224543A (zh) 用于将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基于IP的语音的语音通信会话相关的话音同基于web的应用进行组合的方法、媒体服务器、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1843071B (zh) 会话发起协议消息有效负荷压缩
Mao et al.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on mobile devices
JP4740898B2 (ja) 複数のipアドレス体系を持つip通信網における第三者呼制御(3pcc)システム及び3pcc実現方法
CN101005502B (zh) 业务脚本获取、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和媒体资源服务器
CN101707658B (zh) 实现家庭信息机中语音业务的方法
CN101741871B (zh) 会议中隔离或重接isdn用户的方法、系统和接入节点
JP4883169B2 (ja) メディア変換システム、メディア変換方法、メディア変換プログラム及び呼制御装置
KR20050103151A (ko) 서로 다른 메시징 서비스의 상호연동 방법
CN100356737C (zh) 一种对媒体服务器进行大容量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