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2057A - 光学拾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拾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12057A CN101312057A CNA2008101079091A CN200810107909A CN101312057A CN 101312057 A CN101312057 A CN 101312057A CN A2008101079091 A CNA2008101079091 A CN A2008101079091A CN 200810107909 A CN200810107909 A CN 200810107909A CN 101312057 A CN101312057 A CN 1013120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crystal cell
- lens
- optic pick
- object le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7/1378—Separate aberration correction lenses; Cylindrical lenses to generate astigmatism; Beam expand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65—Separate or integrated refractive elements, e.g. wave plates
- G11B7/1369—Active plates, e.g. liquid crystal panels or electrostrictive element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92—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 G11B7/13925—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active, e.g. controlled by electrical or mechanical mea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包括:光源;物镜,其将从光源发出的光束聚集到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层上;以及光电检测部,其接收由所述光学记录介质反射的反射光。在所述光源和所述物镜之间的光路上还设置液体透镜和液晶元件,其中所述液体透镜通过改变输入光束的会聚或发散的状态来执行球面像差的校正,以及在所述液晶元件上形成多个相移区域以调整输入光束的相位,并且所述液晶元件通过相移区域的相位调整来执行球面像差的校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拾取装置,在该光学拾取装置中光束被照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便能够读取和写入信息,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校正球面像差功能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光学记录介质例如光盘(此后称作为CD)和数字通用光盘(此后称作为DVD)已变得平常并可广泛得到。此外,最近已对增加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可记录大容量信息的光学记录介质,例如高清晰度DVD的HD-DVD和蓝光光盘(此后称作为BD)已开始进入实际使用。
利用光学拾取装置来执行从这种光学记录介质读取信息以及将信息写入到这种光学记录介质。近年来,因为使用了如上所述的多种光学记录介质,所以对可以实现从多种光学记录介质读取信息和将信息写入到多种光学记录介质的光学拾取装置进行了积极研究。
此外,这些光学记录介质例如CD、DVD、BD等具有不同厚度的透明覆盖层,用以保护记录层。例如,CD中的透明覆盖层的厚度是1.2mm,DVD中的透明覆盖层的厚度是0.6mm,而BD中的透明覆盖层的厚度是0.1mm。在兼容上述具有不同透明覆盖层厚度的光学记录介质的光学拾取装置中,由于球面像差的产生而会导致问题。
更进一步,尤其是在例如BD等以高密度记录为目标的光学记录介质中,对在光学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上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光学记录介质进行了积极研究。当利用光学拾取装置对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光学记录介质执行信息读取等操作时,由于透明覆盖层的厚度因记录层的位置而不同(在这个情形中,设置在记录层之间的中间层也算作透明覆盖层),所以球面像差的产生会导致问题。
需要注意,尤其在利用蓝光光源(其要求物镜具有大的数值孔径(NA))的光学拾取装置中上述球面像差的问题变得严重。所以近来对于能够充分校正球面像差的光学拾取装置的需求变得强烈。
由于这些情形,到现在为止对具有校正球面像差功能的光学拾取装置一直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例如,存在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其可以通过放置扩束器来校正球面像差,在光学拾取装置提供的光学系统中该扩束器引起光束直径的变化(例如,参见发明JP-A-2006-147057的背景技术)。此外JP-A-2006-147057提出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其中通过放置液体透镜(liquidlen)来执行对球面像差的校正,该液体透镜通过调整在光学拾取装置提供的光学系统中施加的电压和改变输入到物镜的光束的发散度或会聚度,能够调整焦距。
此外,JP-A-2005-071424提出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其中通过在光学拾取装置提供的光学系统中放置液晶元件并对该液晶元件施加电压,以使通过液晶元件的光束具有任意指定的相位分布,来执行球面像差的校正。
然而,在利用扩束器校正球面像差的光学拾取装置的情形下,因为具有机械地移动可移动透镜的结构,所以会产生使光学拾取装置趋于变大的问题。
关于这点,在使用液晶元件或液体透镜结构的情形下,因为通过调整施加电压来校正球面像差,所以相比利用扩束器校正球面像差的情形,有利于抑制装置尺寸的增加。然而,在使用液体透镜的结构中,相比使用液晶元件的情形(例如,在JP-A-2005-71424中使用的液晶元件),难以执行微调校正以便使所有产生的球面像差被平均地抑制在低水平,而在使用液晶元件的情形中,通过多个排布区域(相移区域)能够校正球面像差,其中在多个排布区域中能够调整输入光束的相位。因此,存在一种趋势,即相比上述液晶元件,通过液体透镜难以对球面像差执行微调校正。
在现今提出的光学记录介质中,尤其在BD中,球面像差的产生量很大。此外,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多层光盘中,存在一种可能,即记录层的数目将来会变得更大。也就是说,现在实际中使用的是双层盘,但存在4层、6层盘等也会投入使用的可能性。在这些情形下,可以想象到在将来能够校正更大的球面像差的光学拾取装置会变得很必要。
因此,也可以想象到能够校正大球面像差的光学拾取装置被构建为设置有多个液晶元件,所述多个液晶元件具有多个相移(phase shift)区域来执行球面像差的校正。然而,由于这样可能造成接线变得困难,所以上述方案并非优选。尤其是在物镜和多个液晶元件以集成的方式设置于一个致动器中时,接线复杂的问题将变得严重,其中设置该致动器以执行物镜的移动从而抑制慧形像差的产生。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校正大的球面像差的光学拾取装置。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其在实现第一目的同时能够抑制接线变得复杂。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包括:光源;物镜,其将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聚集到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层上;光电检测部,其接收由所述光学记录介质反射的反射光;液晶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光源和所述物镜之间的光路上,在该液晶元件上形成多个相移区域以调整输入光束的相位,并且该液晶元件通过所述相移区域的相位调整来执行球面像差的校正;以及液体透镜,其设置在所述光源和所述物镜之间的光路上,并且通过改变输入光束的会聚或发散的状态来执行球面像差的校正。
通过这种结构,由于通过液晶元件和液体透镜两个元件来执行球面像差的校正,所以能够校正大的球面像差。此外,由于执行球面像差校正的两个元件中的一个是所述液晶元件,其通过调整所形成的多个相移区域的相位来执行球面像差的校正,所以能够执行微调校正,从而使所产生的整体球面像差平均地处于低水平(level)。因此可以更充分地执行大的球面像差的校正。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和上述结构的光学拾取装置中,优选利用驱动所述液晶元件的驱动部来驱动所述液体透镜。通过这种设置,由于元件的驱动器是一个,所以即使为了校正大的球面像差而设置两个能够执行球面像差校正的元件,所述光学拾取装置的接线也不会变得复杂。因此,可以抑制光学拾取装置的生产成本的增加和生产工作量的增大,并且更进一步,还能够实现减小光学拾取装置的尺寸和重量。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和上述结构的光学拾取装置中,可设置所述驱动部以输出脉冲电压,所述液晶元件可由该脉冲电压驱动,在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液体透镜之间设置低通滤波器以平滑从所述驱动部输出的电压波形,以及可由来自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电压驱动所述液体透镜。一般来说,需要两个驱动器来驱动所述液晶元件(当其被驱动时通过施加脉冲电压来进行驱动)以及所述液体透镜(其通过连续施加恒定电压来驱动)。然而,按照本发明,能够很容易实现由同一个驱动器(驱动部)来驱动液晶元件和液体透镜的结构。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和上述结构在光学拾取装置中,优选提供致动器,在所述致动器上安装物镜并且所述致动器能够使物镜移动,所述液晶元件和所述液体透镜与所述物镜一起安装在所述致动器上。通过这种设置,即使所述物镜因寻轨控制而移动,由于所述液晶元件和所述液体透镜与所述物镜一起移动,所以能够抑制由于物镜与液体透镜和液晶元件之间的位置移动而引起的慧形像差的产生。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和上述结构在光学拾取装置中,优选在液晶元件和液体透镜中,所述液晶元件被设置为更靠近物镜。考虑到能够执行微调校正以使得所产生的球面像差整体上被平均抑制到低水平,而在光学拾取装置中设置液晶元件。就这点来说,如果液体透镜被设置为比所述液晶元件更靠近所述物镜侧,由于在液晶元件执行完微调校正后,经过液体透镜的激光束被会聚或发散,所以有可能降低了所述微调校正的效果。就这点来说,当按照本发明构建液体透镜和液晶元件时,通过将液晶元件设置得尽可能靠近所述物镜,能够利用液晶元件有效获得微调校正的效果。
此外,按照本发明和上述结构的光学拾取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部,其基于通过电信号的处理而获得的信号控制液晶元件和液体透镜的驱动,其中所述电信号通过光电检测部获得。通过这种结构,例如,即使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的透明覆盖层的厚度存在变化等,由于仍然能够总是将球面像差的校正值保持为适当的值,所以能够提供充分执行球面像差校正的光学拾取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用于说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中设置的液体透镜的结构及其操作的说明图,并且示出没有对所述液体透镜中设置的电极施加电压时的状态;
图2B是用于说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中设置的液体透镜的结构及其操作的说明图,并且示出对所述液体透镜中设置的电极施加电压时的状态;
图3A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中设置的液晶元件的结构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3B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中设置的液晶元件的结构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4是用于说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中设置的液晶元件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体透镜和液晶元件与驱动器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电压以驱动液晶元件的说明图;以及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电压以驱动液体透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注意,在此示出的实施例仅仅为示例,并且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处所示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1的光盘(光学记录介质)20是BD。需要注意,这里描述的术语BD包括具有多个记录层20a的光盘(多层光盘)和仅有一个记录层20a的光盘。
在多层光盘中,如上所述因为对每个记录层来说透明覆盖层(保护记录层20a的层,并且以下设置在所述记录层之间的中间层也被包含作为透明覆盖层)的厚度不同,所以球面像差的产生会成为问题。因此,这里描述的和应用到BD的光学拾取装置必须具有校正球面像差的功能。所以按照本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1具有校正球面像差的功能。更进一步,所述光学拾取装置1的特点是具有校正球面像差的结构。
需要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实例将给出关于仅应用到BD的结构的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个实例。本发明也可应用于能够执行从/向多种光盘读出/写入信息的典型光学拾取装置(例如,可兼容BD、DVD和CD的光学拾取装置,或可兼容BD、HD-DVD等的光学拾取装置)。由于存在透明覆盖层的厚度因光盘种类而不同的可能,并且对于这些情况球面像差的产生量变大,因此对球面像差的校正非常必要。也就是说,对能够执行从多种光盘读取信息和向多种光盘写入信息的光学拾取装置来说,本发明是非常有用的。
如图1所示,光学拾取装置1的光学系统设有光源2、分光镜3、准直透镜4、竖反射镜(upstand mirror)5、液体透镜6、液晶元件7、物镜8以及光电检测器9。
光源2是半导体激光器,其为BD发射具有405nm波段的激光束。应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为说明关于仅用于BD的光学拾取装置1,采用了从光源2仅发射具有单一波长的激光束的结构。然而,例如在光学拾取装置用于多种光盘的情况下,应该设置多种半导体激光器以便可以发射具有不同波段(wavelength band)的激光束。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使用双色棱镜等以使从各个半导体激光器中发射的激光束的光轴是对准的。
分光镜3起到传输从光源2发出并输入到分光镜3的激光束并将激光束导向至光盘20侧的作用,以及起到反射从所述光盘20反射回来并输入到所述分光镜3的激光束并将该激光束导向至所述光电检测器9的作用。
准直透镜4将从光源2发出且通过分光镜3的激光束转换成平行光。竖反射镜5反射从准直透镜4发出的激光束以将激光束的方向引导为与光盘20的盘表面大体垂直的方向。
液体透镜6是一种通过调整施加到所述液体透镜上的电压值能够改变透镜表面状态的元件,利用该透镜改变输入光束的会聚度或发散度,可以执行球面像差的校正。液体透镜6的结构是公知的(例如,参见JP-A-2006-147057等)。既然本实施例中的液体透镜6和公知的液体透镜具有相同结构,以下将参考图2A和图2B对液体透镜的结构及操作做简要说明。需要注意,图2A和图2B是说明液体透镜6的结构及其操作的说明图,图2A显示当对液体透镜6上设置的电极没有施加电压时的状态,而图2B显示当对液体透镜6上设置的电极施加电压时的状态。
液体透镜6具有如下结构,其中导电水溶液32(以下简称溶液)和绝缘油33(以下简称油)被封在具有透明上表面31a和透明下表面31b的玻璃容器31中。此外,对于液体透镜6,在玻璃容器31的侧表面上形成正电极34和负电极35。在本实施例中,正电极34形成在上侧,而负电极35形成在下侧。需要注意在本实施例中,正电极34和负电极35都是金属电极。
在液体透镜6中,正电极34处于与溶液32接触的状态,而通过设置覆盖负电极的绝缘部分36,负电极35处于与溶液32不接触的状态。需要注意,由于绝缘部分36的存在,正电极34和负电极35彼此不接触。尽管没有显示,但在玻璃容器31的内部局部形成防水涂层。这种防水涂层对溶液32和油33之间的界面(该界面作为透镜)的形状具有影响,并且通过防水涂层的形成方式来调整施加电压之前的界面状态。
液体透镜6具有上述结构并且当在正电极34和负电极35之间施加电压时,由于正电极34和溶液32互相接触,所述溶液带正电。带正电的溶液32受到带负电的负电极35吸引,并且电荷聚集在绝缘部分36周围(参见图2B)。结果,玻璃容器31中的界面张力由初始状态变得不平衡,并且溶液32和油33之间的界面形状被改变(在图2A和图2B中,界面从凹入状态变成凸起状态)。
溶液32和油33之间的界面成为使输入到液体透镜6的光会聚或发散的透镜表面。通过施加电压的大小可以调整所述界面(透镜表面)的形状。因此,通过改变输入到液体透镜6的激光束的会聚度或发散度,可以执行球面像差的校正。
现在再参考图1,经过液体透镜6的激光束被输入到液晶元件7。液晶元件7是这样一种元件,其利用液晶分子取向改变的特性来控制折射率的改变并调整输入的激光束的相位,其中通过向夹置在透明电极(图1中未显示)之间的液晶上施加电压,液晶分子改变其取向。将参照图3A、图3B和图4给出关于液晶元件7的结构和操作的说明。需要注意,图3A和图3B是说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1中设置的液晶元件7的结构的说明图,图3A是示出液晶元件7的结构的示意性横截面图,而图3B是示出液晶元件7的结构的示意性平面图。图4是说明液晶元件7的操作的说明图。
如图3A和图3B所示,液晶元件7设有液晶41、第一透明电极42、第二透明电极43以及两个玻璃板44。液晶41处于被夹置在第一透明电极42和第二透明电极43之间的状态。当在两个透明电极42、43之间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的取向改变。随之,液晶的折射率也会改变。结果,随着液晶41的折射率的改变,经过液晶41的激光束产生相移。
第一透明电极42和第二透明电极43由ITO等形成并且半透明。这些透明电极42、43都由玻璃板44保持。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第一透明电极42形成为分割电极(divided electrode),所述分割电极被分成多个同心圆区域(42a-42h)。从各分割电极(区域)42a-42h中,拉出未图示的接线并使其具有各自的电位。另一方面,第二透明电极43没有形成为分割电极,而形成为单个公共电极(common electrode)。因此,夹置在第一透明电极42的各个区域42a-42h与第二透明电极43之间的液晶41形成产生不同相移的多个相移区域。结果利用形成为与第一透明电极42的各区域42a-42h相同数量的相移区域,能够在经过液晶元件7的激光束中产生相位分布。
需要注意,本实施例采用通过划分第一透明电极42而形成八个区域42a-42h的结构。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区域数量可以依据球面像差的产生状态而适当改变。更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尽管第二透明电极43被制成公共电极,然而第二透明电极43也可以像第一透明电极42一样被制作成分割电极。但是在这样的情形下,由于从两个透明电极42、43中拉出的接线数量变大,所以优选地如本实施例这样,两个透明电极42、43中的其中之一被制作成公共电极而非分割电极。
液晶元件7具有上述结构,下面将参照图4给出关于液晶元件7的操作说明。需要注意,在图4中,术语“距中心的距离”意味着距第一透明电极42的同心圆的中心O(参见图3B)的距离,所述第一透明电极42被分成多个同心圆区域42a-42h。
在从光源2发出的激光束中产生如图4中粗实线所示的球面像差的情况下,通过在液晶元件7中的第一透明电极42与第二透明电极43之间施加电压(对第一透明电极42中的各分开区域42a-42h独立施加适当的电位)产生如图4中细实线所示的相移图案。这种设置使得经过液晶元件7的激光束具有相位分布。由于产生了与球面像差具有相反的极性的相位分布,所以能够减少在激光束中产生的球面像差。这种降低的结果在图4中被显示为在操作液晶时的像差,并且像差水平被保持在容许水平(allowable level)内,其中在该容许水平内当光学拾取装置1执行读取信息或写入信息时不会引起质量变差。
对上述由竖反射镜5反射的激光束,由于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都能执行球面像差的校正,所以校正大的球面像差是可能的。此外,例如在液晶元件7中,当第一透明电极42的分割数量增加时,能够执行微调校正,通过微调校正所产生的球面像差整体上被平均抑制到低水平。结果,当在本实施例中结合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执行球面像差的校正时,能够充分校正大的球面像差。
需要注意,不总是需要同时操作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来执行球面像差的校正,因此可根据球面像差的大小操作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中的任何一个。此外,本实施例采用由一个驱动器12来驱动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的结构。通过这种设置,即使使用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这两个元件执行球面像差的校正,在光学拾取装置1中设置的接线也不会变得复杂。关于这点的细节将稍后详述。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以如下顺序设置具有执行球面像差校正功能的元件,即从距离光源2更近的一侧以液体透镜6在先液晶元件7在后的方式设置。这是因为考虑到例如当从距离光源2更近的这侧以液晶元件7在先液体透镜6在后的方式进行设置时,即使利用液晶元件7执行了微调校正使产生的球面像差整体上被平均抑制到低水平,然而由于液体透镜6对激光束的会聚或发散,所以会存在降低微调校正的效果的可能。
此外,在从距离光源2更近的这侧以液晶元件7在先液体透镜6在后的顺序设置液晶元件7和液体透镜6的情况下,如果为了不降低利用液晶元件7进行的微调校正的效果而将液体透镜6设置为靠近物镜8,则存在这样的情况,即通过液体透镜6不能充分获得球面像差校正的效果。所以,优选地,当在光学拾取装置中设置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时,如本实施例一样从距离光源2更近的这侧以液体透镜6在先液晶元件7在后的顺序设置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
需要注意,即使当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按照本实施例的方式设置时,优选地,将液晶元件7设置为尽可能靠近物镜8。通过这种设置,利用液晶元件7获得的校正效果能被有效使用。
仍参考图1,物镜8具有将以先液体透镜6后液晶元件7的顺序经过的激光束聚集到光盘20的记录层20a的功能。物镜8被安装在致动器10上,并且能够沿聚焦方向和寻轨方向(tracking direction)移动,所述聚焦方向平行于物镜8的位置处的光轴,所述寻轨方向平行于光盘20的径向。
通过这种设置,调整物镜8的位置以使得其焦点位置总保持在记录层20a上,并使得由物镜8聚集的激光束的光斑位置跟随在光盘20上形成的轨迹。由于致动器10的结构是公知结构,其中通过电磁力作用驱动用于固持物镜8的透镜固持器(len holder),这里省略了对该结构的详细说明。
需要注意,在致动器10中的透镜固持器(未图示)上安装液体透镜6、液晶元件7和驱动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的驱动器12,来固持所述物镜8。如上所述,如果物镜8、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被安装在致动器10上,则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也随物镜8的移动一起移动。结果,即使物镜8沿寻轨方向移动,也不会改变物镜8、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的位置,从而可以抑制慧形像差的产生。
如上所述,从光源2发出并聚集在光盘20上的激光束被光盘20反射,并且按依次经过物镜8、液晶元件7和液体透镜6。在激光束被竖反射镜5反射后,激光束经过准直透镜4,被分光镜3反射,并聚集在光电检测器9的光电接收区域(未图示)。
光电检测器9起到将光接收区域中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作用。然后,电信号从光电检测器9送到未图示的信号处理部。所述信号处理部产生再现信号(RF信号)以再现信息、聚焦误差信号和寻轨误差信号等,其中聚焦误差信号和寻轨误差信号用于执行物镜8的聚焦调整和寻轨调整。控制部11接收由所述信号处理部处理的这些信号,并且控制例如驱动器12来驱动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以优化抖动值。
需要注意,本实施例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即控制部11基于抖动值控制驱动器12。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例,例如可以采用RF信号的振幅、寻轨信号的振幅等来控制驱动器12的结构。
如上所述,使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由单一驱动器12控制。以下将参照图5、图6和图7给出关于该内容说明。图5是说明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与驱动器12之间关系的说明图。图6是说明驱动液晶元件7的驱动电压的说明图。图7是说明控制电压以驱动液体透镜6的说明图。
需要注意,在图5中,当从各个区域和电极中拉出一根接线时,尽管从液晶元件7中的第一透明电极42的各个区域42a-42h(参见图3)拉出的接线以及从液体透镜6的正电极34和负电极35中拉出的接线是足够的,然而为了便于理解,按照惯例通过接线分支从各个部分都拉出两根接线以显示等电位的位置。
从组成液晶元件7的第一透明电极42的多个区域42a-42h(参见图3B)中拉出的接线与驱动器12中包括的各电极(未图示)电连接。通过这种设置,可对组成第一透明电极42的多个区域42a-42h中的每一个独立施加电位。此外,由于液晶元件7的第二透明电极43是公共电极,所以从第二透明电极43中拉出一根接线并将其电连接到驱动器12的一个电极。需要注意,所述第二透明电极43处于电极接地的状态。
在从第一透明电极42中拉出的且与驱动器12的电极电连接的多根接线中,一根接线被分支且电连接至低通滤波器(LPF)13。从所述低通滤波器13中拉出两根接线分别电连接至液体透镜6的正电极34和负电极35。需要注意,从低通滤波器13中拉出的连接至液体透镜6的负电极35的接线接地。
驱动器12输出脉冲电压。因此,如图6所示,液晶元件7由脉冲电压Veff脉冲驱动。另一方面,施加到液体透镜6的电压是从低通滤波器13输出的电压,并且所述低通滤波器13具有平滑从驱动器12输出的电压波形的功能。结果,如图7所示,液体透镜6由随时间改变具有近似常数值的电压Va驱动。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1中,采用了驱动液晶元件7的驱动器12也驱动液体透镜6的结构。因此,通过提供单一驱动器12使得接线变得简单,尽管实质上有必要由独立的驱动器来分别驱动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但是光学拾取装置的接线变得复杂。所以如本实施例,在致动器10上安装液体透镜6和液晶元件7的情况下,尽管复杂的接线是严重的问题,但是本发明能解决该问题。
需要注意,本实施例使用了下面的结构:在从第一透明电极42中拉出的且与驱动器12的电极电连接的多根接线中,一根接线被分支且电连接至低通滤波器13。可响应光学拾取装置1的设计,在从第一透明电极42中拉出的且与驱动器12的电极电连接的多根接线中适当确定被分支且与低通滤波器13电连接的接线。更进一步,多根接线可被分支,所述接线可以切换且用于连接至所述低通滤波器13,在这种情况中只要复杂的接线不成为问题就行。此外,从低通滤波器13输出的电压变得比从驱动器12输出的电压低。因此,作为一个实例,例如可以在低通滤波器13前面设置放大器电路。
此外,如上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1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即利用通过处理从光电检测器9输出的电信号(例如,抖动值)而获得的结果来控制驱动器12。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可以基于通过记录层20a的位置所确定的唯一指定值或光盘20的类型等来执行驱动器12的驱动,其中光学拾取装置1从记录层20a的该位置开始执行读取信息等操作。也就是说,驱动器12可以不受反馈类型的控制。
通过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能够充分校正在应用于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多层光盘的光学拾取装置中,或在应用于多种光盘的光学拾取装置中引起问题的球面像差。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是有用的。
Claims (12)
1.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包括:
光源;
物镜,其将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聚集到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层上;
光电检测部,其接收由所述光学记录介质反射的反射光;
液晶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光源和所述物镜之间的光路上,在该液晶元件上形成多个相移区域以调整输入光束的相位,并且该液晶元件通过所述相移区域的相位调整来执行球面像差的校正;以及
液体透镜,其设置在所述光源和所述物镜之间的光路上,并且该液体透镜通过改变输入光束的会聚或发散的状态来执行球面像差的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利用驱动所述液晶元件的驱动部来驱动所述液体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还包括:
致动器,在所述致动器上安装所述物镜,并且所述致动器能够使所述物镜移动,其中
所述液晶元件和所述液体透镜与所述物镜一起安装在所述致动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在所述液晶元件和所述液体透镜中,所述液晶元件被设置为更靠近所述物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还包括控制部,其基于通过电信号的处理而获得的信号控制所述液晶元件和所述液体透镜的驱动,其中所述电信号通过所述光电检测部获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部被设置为输出脉冲电压;
所述液晶元件由所述脉冲电压驱动;
在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液体透镜之间设置低通滤波器,以平滑从所述驱动部输出的电压的波形;以及
所述液体透镜由来自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电压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还包括:
致动器,在所述致动器上安装所述物镜,并且所述致动器能够使所述物镜移动,其中
所述液晶元件和所述液体透镜与所述物镜一起安装在所述致动器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在所述液晶元件和所述液体透镜中,所述液晶元件被设置为更靠近所述物镜。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还包括控制部,其基于通过电信号的处理而获得的信号控制所述液晶元件和所述液体透镜的驱动,其中所述电信号通过所述光电检测部获得。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还包括:
致动器,在所述致动器上安装所述物镜,并且所述致动器能够使所述物镜移动,其中
所述液晶元件和所述液体透镜与所述物镜一起安装在所述致动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在所述液晶元件和所述液体透镜中,所述液晶元件被设置为更靠近所述物镜。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还包括控制部,其基于通过电信号的处理而获得的信号控制所述液晶元件和所述液体透镜的驱动,其中所述电信号通过所述光电检测部获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138638A JP2008293600A (ja) | 2007-05-25 | 2007-05-25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JP2007138638 | 2007-05-25 | ||
JP2007-138638 | 2007-05-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12057A true CN101312057A (zh) | 2008-11-26 |
CN101312057B CN101312057B (zh) | 2011-08-17 |
Family
ID=39577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0790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2057B (zh) | 2007-05-25 | 2008-05-21 | 光学拾取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92004B2 (zh) |
EP (1) | EP1995725B1 (zh) |
JP (1) | JP2008293600A (zh) |
CN (1) | CN101312057B (zh) |
DE (1) | DE602008002853D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4733A (zh) * | 2011-03-03 | 2012-09-05 |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波像差校正装置及方法 |
CN104950405A (zh) * | 2014-03-24 | 2015-09-30 | 西克股份公司 | 光电设备和调准方法 |
WO2024183589A1 (zh) * | 2023-03-03 | 2024-09-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读写装置、光读写系统以及数据读写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55196A1 (ja) * | 2005-11-08 | 2007-05-18 | Nec Corporation | 光学式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と、光学式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
US20100027384A1 (en) * | 2006-10-06 | 2010-02-04 | Ryuichi Katayama | Optical head device,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and error signal generation method |
JP2009295251A (ja) * | 2008-06-06 | 2009-12-17 | Hitachi Maxell Ltd | 液晶光学素子の駆動方法、光ヘッド装置、及び、液晶光学素子 |
DE102010019095B4 (de) * | 2010-04-30 | 2016-12-08 |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Fluoreszenzlebensdauermessung |
CN104570282B (zh) * | 2014-12-09 | 2017-05-03 | 江苏大学 | 掺银缺陷负折射光子晶体三平板组探测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37076A (ja) * | 2001-02-06 | 2002-08-23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収差補正装置 |
US7436750B2 (en) * | 2003-06-19 | 2008-10-14 | Call/Recall Inc. | Optical storage with ultra high storage capacity |
JP2005071424A (ja) | 2003-08-28 | 2005-03-17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収差補正装置および光学式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
JP4419654B2 (ja) * | 2004-04-02 | 2010-02-24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JP4835437B2 (ja) * | 2004-07-20 | 2011-12-14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液晶レンズ素子および光ヘッド装置 |
JP2006147057A (ja) | 2004-11-19 | 2006-06-08 | Sharp Corp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JP2006309903A (ja) | 2005-05-02 | 2006-11-09 |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WO2006121038A1 (ja) * | 2005-05-10 | 2006-11-16 | Pioneer Corporation | 情報機器 |
JP4527657B2 (ja) * | 2005-11-30 | 2010-08-18 |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 情報再生装置 |
-
2007
- 2007-05-25 JP JP2007138638A patent/JP2008293600A/ja active Pending
-
2008
- 2008-04-30 DE DE602008002853T patent/DE602008002853D1/de active Active
- 2008-04-30 EP EP08155466A patent/EP1995725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8-05-20 US US12/153,503 patent/US779200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5-21 CN CN2008101079091A patent/CN10131205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4733A (zh) * | 2011-03-03 | 2012-09-05 |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波像差校正装置及方法 |
CN102654733B (zh) * | 2011-03-03 | 2014-10-29 |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波像差校正装置及方法 |
CN104950405A (zh) * | 2014-03-24 | 2015-09-30 | 西克股份公司 | 光电设备和调准方法 |
CN104950405B (zh) * | 2014-03-24 | 2017-06-30 | 西克股份公司 | 光电设备和调准方法 |
WO2024183589A1 (zh) * | 2023-03-03 | 2024-09-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读写装置、光读写系统以及数据读写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602008002853D1 (de) | 2010-11-18 |
JP2008293600A (ja) | 2008-12-04 |
EP1995725A1 (en) | 2008-11-26 |
EP1995725B1 (en) | 2010-10-06 |
US20080291808A1 (en) | 2008-11-27 |
CN101312057B (zh) | 2011-08-17 |
US7792004B2 (en) | 2010-09-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12057B (zh) | 光学拾取装置 | |
CN100394492C (zh) | 光学拾取器以及采用其的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 |
JP5123418B2 (ja) | 収差補正用の液晶素子の製造方法 | |
CN1329893C (zh) | 光记录介质操纵装置及其焦点控制方法 | |
US7242647B2 (en) | Optical head unit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writing/reading device | |
US7358471B2 (en) | Optical head device | |
US20080002555A1 (en) | Optical pickup and optical disc apparatus | |
EP1496505A2 (en) | Optical pickup and optic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
JP2005122828A (ja)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光学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 |
KR100782813B1 (ko) | 능동형 보정소자 및 이를 채용한 호환형 광픽업 및 광 기록및/또는 재생기기 | |
CN101131834A (zh) | 光学拾取装置 | |
CN100424767C (zh) | 光学拾取装置 | |
CN102347033A (zh) | 光学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 |
US20070263521A1 (en) | Optical pickup an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 |
JP2009211794A (ja)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 |
CN102646429A (zh) | 光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 | |
US20060140104A1 (en) | Optical pickup an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 |
EP2168124A1 (en) | Optical pickup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 |
CN101246713B (zh) | 光拾取器和具有该光拾取器的盘装置 | |
US20070047422A1 (en) | Compatible optical pickup and an optic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employing a compatible optical pickup | |
WO2006121038A1 (ja) | 情報機器 | |
WO2011151909A1 (ja) | チルト補正方法及び装置、光ピックアップ並びに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
JP4380339B2 (ja) | 位相可変型の収差補正光学素子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
JPH09288842A (ja) |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 |
JP2009211772A (ja)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