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4580B - 饮料用有盖容器 - Google Patents

饮料用有盖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4580B
CN101284580B CN2008100897929A CN200810089792A CN101284580B CN 101284580 B CN101284580 B CN 101284580B CN 2008100897929 A CN2008100897929 A CN 2008100897929A CN 200810089792 A CN200810089792 A CN 200810089792A CN 101284580 B CN101284580 B CN 1012845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d
engaging
open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97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4580A (zh
Inventor
大平良广
初本邦生
后藤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Thermos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Thermos KK filed Critical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84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4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4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4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饮料用有盖容器,轻便地开闭操作开闭盖的全开、全闭。旋转轴(17)突设于开闭盖(14)的左右,该旋转轴(17)的轴承(18)设于盖板部(12)。在轴承(18)的附近设置卡合受部(21)之同时,在旋转轴(17)的附近设置选择性地超越该卡合受部(21)而卡合的全闭用卡合部(22)以及全开用卡合部(23),在开闭操作时的开闭操作部(25)中,以微小的操作荷重阻抗就可完成,可轻快地进行开闭操作。

Description

饮料用有盖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有关于一种收容饮料等的有盖容器,详细地说是有关于一种具有盖体而仍能饮用容器本体内的饮料等的饮料用有盖容器。
背景技术
习知技术中,此种物品,在具有覆盖容器本体的上部开口的盖板部的饮料容器的盖中,在盖板部立设周壁之同时,使一侧降低而倾斜的盖板部的偏向一侧的周壁上形成液通孔,塞住该液通孔而设于上面的前端侧的操作部的开关盖经由轴承可旋转地设于盖板部的上面,在周壁的液通孔的相向侧,形成缺口部而使上述开闭盖打开时退避,上述开闭盖可卡合解脱于该缺口部,打开开闭盖而退避至缺口部而卡合,使开闭盖保持在打开的状态,这种技术是已知的(例如专利文献1)。又,在该习知技术中,在开闭盖关闭的状态下,闭塞部卡合于液通孔的卡合突起而闭塞液通孔,同时在开闭盖的两侧设置卡合突起,在开闭盖关闭之际,卡合突起卡合于盖板部,在开闭盖打开之际,卡合突起卡合于缺口部的两侧的周壁侧面。
又,其它的习知技术,在设有把手的容器本体的上部开口侧的外周壁上,设有由两条螺旋线构成的公螺纹部之同时,在具有覆盖上部开口的盖板部的盖构件的内周壁上,设有与公螺纹部螺合的母螺纹部,支持盖构件的母螺纹部前端的公螺纹部的起点位置系设于容器本体的外周壁的相向的位置,支持盖构件的母螺纹部前端而限制盖构件锁入的公螺纹部的终点位置系设于容器本体的外周壁的相向位置上,液通孔藉由夹持上述把手而从该把手略偏90度而配置于任一方的位置上,液通孔的位置藉由夹持上述把手而从该把手略偏90度而配置于任一方的位置上,以左手或右手握着把手,而可调整液通孔的位置至最适当的位置,这种有把手的饮料用容器也是已知的(例如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平7-959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7-251854号公报
在前者的习知技术中,由于在全闭位置/全开位置的各卡合部从旋转的开闭盖的轴位置分离,旋转轴与各卡合部间的距离以及旋转轴与开闭盖的操作部间的距离的差异比较小,为了得到各卡合部的卡合与卡合解除所必须的转矩,因此操作负荷阻抗会比较大。
又,由于在液通孔上设置卡合部,会有妨碍饮料稳定地流出及卫生上累积污垢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了全开时使开闭盖退避而必须设置缺口及卡合部,为了确保缺口部的上下段差,相向的两侧的周壁的突出量变高,饮用时鼻子会碰到而挡住前方的视线等,使操作性降低。但是,在前者习知技术中,经常饮用口部(周壁的外周)表露在外,在开闭操作开闭盖或开闭操作盖时,手会接触饮口部而有不卫生的问题。
在后者的习知技术中,螺纹嵌合构造的盖的开闭操作是麻烦的,螺旋部的凹凸构造会有卫生上污垢残留的问题。由于二条螺旋构造,液通孔必须相对于把手呈90度方向,与希望的方向有相反180度的情况,因此不方便。又,个人的方向的嗜好,例如相对于把手液通孔、饮用口倾斜60度的角度无法对应任意的微调。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此问题,以微小操作荷重阻抗达成随着开闭盖的全开、全关的卡合及解除卡合所需要的转矩,而可轻快地进行开地操作。又,在开闭盖全闭时,手不会接触饮用口,即不会接触所希望的方向的周壁的外周。而且,使开闭盖朝较佳的方向地安装盖体的饮用口、液通孔。
技术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饮料有盖容器,包括具有上部开口的容器本体与可拆卸地覆盖上述上部开口的盖体,上述盖体系可拆卸地安装于上述上部开口而覆盖该上部开口之同时,设有在靠前侧周壁上形成液通孔的盖板部,以及经由设于左右的旋转轴而可于前后方向旋转地设于上述盖板部的上面而闭塞的开关盖,其中,上述旋转轴突设于上述开闭盖的左右的外周面,上述旋转轴的轴承部设于上述盖板部的内周面,在上述轴承部的附近的上述内周面上朝向内侧地突设有卡合受部,在上述旋转轴的附近的上述外周面上利用段部设置卡合上述卡合受部的卡合部。
技术方案2的发明为一种饮料用有盖容器,其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在上述旋转轴的前侧的附近的上述外周面上利用上述段部设置卡合于上述卡合受部的全闭用的上述卡合部。
技术方案3的发明为一种饮料用有盖容器,其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在上述旋转轴的后侧的附近的上述外周面上利用上述段部设置卡合于上述卡合受部的全开用的上述卡合部。
技术方案4的发明为一种饮料用有盖容器,其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在上述旋转轴的前侧的附近的上述外周面上利用上述段部设置卡合于上述卡合受部的全闭用的上述卡合部,在上述旋转轴的后侧的附近的上述外周面上利用上述段部设置卡合于上述卡合受部的全开用的上述卡合部。
技术方案5的发明为一种饮料用有盖容器,其在技术方案1~4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在上述开闭盖的上面设置操作部,该操作部系设于与上述旋转轴分离的一侧,同时在该操作部上设有可覆盖上述周壁的外周的饮口保护突起。
技术方案6的发明为一种饮料用有盖容器,其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在上述容器本体的外周面设置把手,上述饮口保护突起的突出长度比上述周壁的上端至上述把手的上部的高度还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6,可得到下述效果:在开闭盖全闭时的卡合及解除卡合所必要的转矩的力臂长度与操作力矩的力臂长度相比可大幅地变小。在开闭盖全开时的卡合及解除卡合所必要的转矩的力臂长度与操作力矩的力臂长度相比可大幅地变小。开闭盖的开闭操作时的开闭操作中可以微小的操作荷重阻抗完成,可轻快地进行开闭操作。可简便地制作旋转轴、轴承的构造。用分割成上下二部的轴承夹持旋转轴而组装,
当开闭盖关闭时,保护突起维持卫生地覆盖饮用口侧。保护突起移动至把手上而从定位置浮起,饮用口朝向把手。
附图说明
第1图为表示本发明之实施例1的关闭开闭盖的状态的剖视图。
第2图为表示本发明之实施例1的打开开闭盖的状态的剖视图。
第3图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关闭开闭盖的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第4图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打开开闭盖的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第5图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盖体的立体分解图。
第6图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正视图。
符号说明如下:
1~容器本体;2~盖体;3~上部开口;4~底外容器;5~底内容器;8~把手;12~盖板部;13~液通孔;14~开闭盖;14A~外周面;15~周壁;15B~内周面;17~旋转轴;18~轴承;21~卡合受部;22~全闭用的卡合部;23~全开用的卡合部;25~开闭操作部;26~饮用口保护突起;27~盖上板部;28~盖下板部;D~突出长度;E~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型态参照附图做说明。又,以下说明的实施型态并不限定于申请专利范围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又,以下说明的构造的全部并非限定为本发明的必要条件。
[实施例1]
图表示实施例1,盖体的前侧表示为饮用口侧。饮料用容器由杯状的容器本体1与安装于该容器本体1的盖体2所构成,该盖体2系覆盖容器本体1的上部开口3。容器本体1由于在一体化的有底外容器4与有底内容器5之间形成真空绝热构造,分别在其底部设置底构件6,在上部开口3的外周设置肩构件7,上述盖体2系可拆卸地嵌合在上部开口3的外周。然后,在容器本体1上设置把手8。该把手8分别在底构件6与肩构件7的外侧,握部11纵向地连接于上横向部9与下横向部10的前端部间。
盖体2包括覆盖容器本体1的上部开口3的盖板部12与可开闭地设置形成于该盖板部12的液通孔13的开闭盖14。上述盖板部12系立设而于其外周,周壁15从平面观看呈圆环状,该周壁15从盖板部12的外缘突设于上下,止液用液封16系嵌合于周壁15的外周面15A下部,周壁15的外周面15A下部可旋转地嵌合于上部开口3,使盖板部12从容器本体1的上部开口3至少朝底部侧插入,同时藉由止液用液封16嵌合于容器本体1的内周面1B而达到止液的目的。
盖板部12设计成倾斜,偏向于周壁15的一侧,即成为饮用口侧的前侧变低,偏向周壁15的相反侧,即后侧变高而成为倾斜,然后在盖板部12的前侧液通孔13贯穿上下方向而形成,同时闭塞该液通孔13的纵断面略呈L字形的开闭盖14可旋转地设于盖板部12的上面。液通孔13的前端系配置于周壁15的内周面15B的前侧,后端从盖板部12的中心稍微朝前侧而大略配置于中心,又左右两缘系沿内周面15B而配置,该液通孔13从平面观看大略呈椭圆形,该液通孔13的开口面积大约是盖板部12的表面积的20~50%,最好是形成大约相当于1/3的大小的开口。
开闭盖14从平面观看为半圆形,其前侧缘14D系沿盖板部12的内周面15B形成圆弧状,后侧缘14C为如圆曲线上上的弧的两端的联机朝左右方向形成直线状。然后,偏向开闭盖14的外周面14A中的后侧缘14C的左右,旋转轴17分别朝左右方向突设,该旋转轴17系可旋转地连接于分别设在盖板部12的左右的轴承部18。轴承部18系在周壁15的内周面15B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使轴心18A朝向左右方向的孔19而形成,藉由旋转轴17插入该孔19,开闭盖14可起伏地旋转。
然后,在旋转轴17、轴承18附近设有选择开闭盖14全开、全闭的选择性地保持任一状态的止动机构20。
接着,针对上述止动机构20做说明。又,根据开闭盖14全闭状态的情况对位置关系做说明。在周壁15的内周面15B中的轴承18的前侧,卡合受部21向内侧突设,该卡合受部朝内侧突出的长度为大约0.1~1mm,配置于盖板部12的上面稍微上方,形成从该盖板部12的上面至卡合受部21的高度B比盖板部12的厚度C小。另一方面,在开闭盖14的旋转轴17的附近,设有选择性地卡合于卡合受部21的全闭用卡合部22及全开用卡合部23。全闭用卡合部22在开闭盖14于全闭状态时,由设于开闭盖14的外周面14A的旋转轴17的前侧的全闭用的段部22A形成。该全闭用的段部22A中,上部为凹部22B,下部为凸部22C,由该凹部22B与凸部22C的边界形成段部22A。全开用卡合部23由设于旋转轴17的后侧的全开用的段部23A形成。该全开用的段部23A中,其上部为凹部23B,下部为凸部23C,由该边界形成段部23A。然后,从全闭用的凸部22C至全开用的凸部23C之间,旋转轴17的下侧转入地由中间凸部24C连接。又,卡合受部21、全闭用卡合部22及全开用卡合部23系由合成树脂形成,为具有弹性的组件,全闭用卡合部22及全开用卡合部23抵抗弹力而越过卡合受部21。
而且,在开闭盖14的上面的前侧设有开闭操作部25。该开闭操作部25具有从上面沿着周壁15的内周面15B竖起的纵向部25A、以及从该纵向部25A的上端侧越过周壁15的上端而突设于外侧的横向部25B,手指可勾于该横向部25B的前端,而使开闭盖14以旋转轴17为旋转中心做开闭旋转。然后,在横向部25B的下面朝下方设有覆盖周壁15的外周面15A的饮用口的保护突起26。该保护突起26的上端从横向部25B的前端稍微配置于内侧,手指勾在横向部25B的前端而可以良好地作用。然后,保护突起26的上下方向长度D形成比周壁15的上端与横向部9的上下方向的高度E大。
又,上述盖板部12为上下两片的盖上板部27与盖下板部28重迭而一体化,然后,盖上板部27与周壁15系一体成型。在盖上板部27与盖下板部28的前部,液通孔上部13A与液通孔下部13B连通而形成。然后,盖上板部27的左右与盖下板部28的左右之间形成构成上述轴承18的孔19。即,盖上板部27的外缘的左右形成朝上缺口的朝上凹部19B,盖下板部28的外缘的左右形成朝下缺口的朝下凹部19A,藉由盖上板部27与盖下板部28重合,朝下凹部19A与朝上凹部19B相向,藉此在该朝下凹部19a与朝上凹部19B之间形成上述孔19。又,在该组合中,旋转轴17配置于朝上凹部19B,然后盖下板部28从盖上板部27的下方嵌合,朝下凹部19A从旋转轴17的下侧抵接,旋转轴17可旋转地设于孔19中。又,朝下凹部19A经由槽29设于周壁15的内侧,然后,盖下板部28的外周面A嵌合于盖上板部27的内周面B的下部之同时,藉由朝上凹部19B插入槽29,盖下板部28定位于盖上板部27而正确系形成孔19。
在开闭盖14的全开位置上,辅助性的卡合而给予卡合感的辅助卡合部30及辅助卡合受部31分别设于开闭盖14及周壁15(与饮用口相对的一侧)上。
藉由此构造,在开闭盖14关闭的状态下,开闭盖14的下面闭塞液通孔13。然后,开闭盖14竖立而打开。因此,在该开闭盖14的全闭状态下,卡合受部21相向于凹部22B,全闭用的段部22A卡合于卡合受部21的状态下,维持开闭盖14的全闭用状态。然后,当随着从开闭盖14的全闭至全开的转动而从朝向卡合受部21的凹部22B与全闭用的段部22A相向时,该全闭用的段部22A越过卡合受部21而稍微做弹性变形,而且随着转动开闭盖14从卡合受部21取出。此时,藉由中间凸部24C压接于卡合受部21的状态下而滑动。因此,该中间凸部24C压接于卡合受部21,例如在开闭盖14斜向上的状态下,即使手离开,开闭盖14保持斜向上。而且,当由于在全开状态而使开地盖14旋转时,且当卡合受部21从相向于卡合受部21而超越的全开用的凸部23C落入全开用的凹部23B时,全开的段部23A卡合于卡合受部21,开闭盖14保持于斜向后方的全开状态。又,藉由该该关盖14的打开动作,保护突起26上升而周壁15的前侧露出。此时,卡合辅助部30辅助性地卡合于辅助卡合部31而给予卡合感觉。
然后,口M设于液通孔13侧的周壁15上,若使容器本体1倾斜,可从液通孔13饮用容器本体1内的饮料水。又,可用吸管插入液通孔13饮用。而且,饮用完毕,使容器本体1直立,由于盖板部12倾斜且在盖板部12的低侧形成液通孔13,盖板部12上的饮料水从液通孔13落下至容器本体1内。因此,盖体2不从容器本体1取下而可饮用容器本体1内的饮料水。
在如此开闭盖14的开闭操作中,操作转矩系以手指的力施加于从旋转轴17的中心至开闭操作部25的前端的距离F而成。另一方面,解除伴随着开闭盖14的全闭的卡合状态的必要的转矩为全闭用的卡合部22与卡合受部21的超越所造成的弹性变形的阻抗力乘上旋转轴17的中心与全闭用的卡合部22的距离G的值,解除伴随着开闭盖14的全开的卡合状态所必要的转矩为全开用的卡合部23与卡合受部21的摩擦力乘上旋转轴17的中心至开闭操作部25的前端的距离F的值。然后,从旋转轴17的中心至开闭操作部25的前端的距离F系比旋转轴17的中心与全闭用卡合部22的距离G以及旋转轴17的中心与全开用的卡合部23的距离H的任一数值还大得多(F>G,F>H)。
另一方面,开闭盖14从全开至全闭转动时,开闭盖14逆方向转动之同时,保护突起26覆盖周必15的前侧。
又,在关闭开闭盖14的状态下,若液通孔13朝向把手8,如第6图所示,保护突起26的下端抵接于上横向部9的上面,该结果开闭操作部25的前端侧推压至上方,而开闭操作部25从周壁15的上端浮起,饮用口朝向把手8在视觉上表示,表示如盖体2的方向变换。
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卡合受部21设于轴承18的附近,同时在旋转轴17附近,设有超越该卡合受部21而卡合的全开用的卡合部22,藉此开闭盖14的全闭的卡合与解除卡合所必须的转矩中,其力臂的长度比操作转矩中的力臂长度小得多,因此在开闭操作部25中,以微小的操作荷重阻抗就可完成,可轻快地进行开闭操作。
又,旋转轴17突设于上述开闭盖14的左右,该旋转轴17的轴承18设于盖板部12,在轴承18的附近设置卡合受部21,同时在旋转轴17的附近设置超越该卡合受部21而卡合的全开用卡合部23,藉此开闭盖14的全开的卡合与解除卡合所必须的转矩中,其力臂的长度比操作转矩中的力臂长度小得多,因此在开闭操作部25中,以微小的操作荷重阻抗就可完成,可轻快地进行开闭操作。
而且,旋转轴17突设于上述盖板部12的左右,该旋转轴17的轴承18设于上述盖板部12,在轴承18的附近设置卡合受部21,同时在旋转轴17的附近设置选择性地超越该卡合受部21而卡合的全闭用卡合部22以及全开用卡合部23,在开闭操作时的开闭操作部25中,以微小的操作荷重阻抗就可完成,可轻快地进行开闭操作。
又,轴承18设于上述盖板部12之同时,在该轴承18的附近设置卡合受部21,在开闭盖14设置旋转轴17之同时,藉由在该旋转轴17的附近设置卡合部,利用周壁15的内周面15B、开闭盖14的外周面14A,可简化旋转轴17、轴承18的构造。
而且,上述轴承18分割成上下两部而上述盖板部12由盖上板部27与盖下板部28形成之同时,藉由上述旋转轴17上下夹持而上述盖上板部27与盖下板部28一体化,以分割成上下两部的轴承18夹持旋转轴17而可旋转地组装。
又,在上述开闭盖14的上面设置开闭操作部25,该开闭操作部25与上述旋转轴17分离而设于前侧,在该开闭操作部25上设有可覆盖上述周壁15的外周的饮用口保护突起26,藉此在开闭盖14全闭之际,覆盖周壁15的前侧,即饮用口侧,在开闭操作开闭盖14时或开闭操作盖体时,不会有手接触饮用口部的不卫生的情况。
但是,在容器本体1上设置把手8,饮用口保护突起26的突出长度D形成比周壁15的上端至把手8的上部的高度E还大,藉此当饮用口即液通孔13朝向把手时,保护突起26越过上横向部9而从定位置浮起,可知饮用口朝向把手8。结果,使用者转动盖而液通孔13(即饮用口)朝向与把手8不同的方向,不会产生上述浮起而使用。
而且,上述盖板部12的一侧比另一侧低而倾斜,藉此饮用完毕若使饮料用容器直立,盖板部12上的饮料水可从液通孔13落下至容器本体1内。
但是,由于卡合受部21、全闭用的卡合部22、全开用的卡合部23系由合成树脂所构成的弹性材形成,卡合受部21、全闭用的卡合部22以及全开用的卡合部23的卡合系利用弹性、弹性恢复力而确实地卡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盖容器系适用于各种用途。

Claims (6)

1.一种饮料用有盖容器,包括具有上部开口的容器本体与可拆卸地覆盖上述上部开口的盖体,上述盖体系可拆卸地安装于上述上部开口而覆盖该上部开口之同时,设有在靠前侧周壁上形成液通孔的盖板部,以及经由设于左右的旋转轴而可于前后方向旋转地设于上述盖板部的上面而闭塞的开闭盖,其中,
上述旋转轴突设于上述开闭盖的左右的外周面,上述旋转轴的轴承部设于上述盖板部的内周面,
在上述轴承部的附近的上述内周面上朝向内侧地突设有卡合受部,
在上述旋转轴的附近的上述外周面上利用段部设置卡合上述卡合受部的卡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用有盖容器,其中,
在上述旋转轴的前侧的附近的上述外周面上利用上述段部设置卡合于上述卡合受部的全闭用的上述卡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用有盖容器,其中,
在上述旋转轴的后侧的附近的上述外周面上利用上述段部设置卡合于上述卡合受部的全开用的上述卡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用有盖容器,其中,
在上述旋转轴的前侧的附近的上述外周面上利用上述段部设置卡合于上述卡合受部的全闭用的上述卡合部,
在上述旋转轴的后侧的附近的上述外周面上利用上述段部设置卡合于上述卡合受部的全开用的上述卡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之饮料用有盖容器,其中,
在上述开闭盖的上面设置操作部,该操作部系设于与上述旋转轴分离的一侧,同时在该操作部上设有可覆盖上述周壁的外周的饮口保护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之饮料用有盖容器,其中,
在上述容器本体的外周面设置把手,上述饮口保护突起的突出长度比上述周壁的上端至上述把手的上部的高度还大。
CN2008100897929A 2007-04-10 2008-04-10 饮料用有盖容器 Active CN1012845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03217A JP4482944B2 (ja) 2007-04-10 2007-04-10 蓋付き飲料用容器
JP2007-103217 2007-04-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4580A CN101284580A (zh) 2008-10-15
CN101284580B true CN101284580B (zh) 2010-12-22

Family

ID=39830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97929A Active CN101284580B (zh) 2007-04-10 2008-04-10 饮料用有盖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482944B2 (zh)
CN (1) CN101284580B (zh)
CA (1) CA26286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73790A (ja) * 2009-09-02 2011-04-14 Kamei Proact Corp 飲料容器
KR200470852Y1 (ko) * 2012-02-01 2014-01-14 주식회사 새샘 텀블러 뚜껑
JP5726813B2 (ja) * 2012-06-06 2015-06-03 パール金属株式会社 飲料容器の蓋体
JP5690419B2 (ja) * 2014-01-09 2015-03-25 パール金属株式会社 飲料容器の蓋体
JP5748875B1 (ja) 2014-03-04 2015-07-15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飲料用容器の蓋体構造
CN105768508B (zh) * 2016-04-18 2018-06-26 方昱皓 防污环保型吸嘴饮料杯盖及加工方法
JP2018065597A (ja) * 2016-10-20 2018-04-26 株式会社コスモスウェブ 飲料容器の蓋
MX2020001169A (es) * 2017-08-03 2020-03-12 Igloo Products Corp Tapadera de contenedor a prueba de derrame con aislamiento de espuma.
JP6510696B1 (ja) * 2018-03-05 2019-05-08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家庭用薄葉紙収納容器
CN112727816A (zh) * 2021-01-06 2021-04-30 林晓桐 一种基于液压设备用的液压油储存装置
JP2022138551A (ja) 2021-03-10 2022-09-26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49865A (en) * 1990-01-02 1990-08-21 Williams Industries, Inc. Container lid with integral stopper
US5465380A (en) * 1986-05-23 1995-11-07 Hitachi, Ltd. Data transfer method of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programs of a same program group in different processors using unique identifiers of the program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5380A (en) * 1986-05-23 1995-11-07 Hitachi, Ltd. Data transfer method of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programs of a same program group in different processors using unique identifiers of the programs
US4949865A (en) * 1990-01-02 1990-08-21 Williams Industries, Inc. Container lid with integral stopp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82944B2 (ja) 2010-06-16
CN101284580A (zh) 2008-10-15
JP2008260544A (ja) 2008-10-30
CA2628695A1 (en) 2008-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4580B (zh) 饮料用有盖容器
US11759034B2 (en) No-spill drinking container
JP4470224B2 (ja) 飲料用容器の中栓
CN1323014C (zh) 饮料容器的栓体
JP3159974U (ja) 飲料用容器の蓋
WO2006047108A3 (en) Dispenser assembly
EP3064095A1 (en) Lid assembly for a container
CN103224084A (zh) 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AU696907B2 (en) Valve for bag-in-box
JP5220633B2 (ja) 飲料容器用栓体
JP5016459B2 (ja) 冷水筒
CN111646013A (zh) 一种畅饮式直饮杯盖
JP4968738B2 (ja) 飲料容器
KR200470852Y1 (ko) 텀블러 뚜껑
JP6962525B2 (ja) 飲料容器用の閉鎖装置
JP6945880B2 (ja) 蓋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飲料容器
CN205221435U (zh) 一种具有防尘防盗功能的容器
JP3786081B2 (ja) ハイブリッドボトル
JP5358379B2 (ja) 注出キャップ
KR200305957Y1 (ko) 식수통 마개
JP2000354543A (ja) 液体容器
KR20080000379U (ko) 고정핀이 성형 된 조립식 손잡이 뚜껑
CN216754133U (zh) 一种具有双饮口的杯子
JP2967399B2 (ja) 給水タンク用の給水栓
CN113397353B (zh) 一种自动开合式按压杯盖及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NMOSHI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4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419

Address after: 215331, No. 55, Hefeng Jinyang Road, Eastern Industrial Zone,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China

Patentee after: Housewar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331 No. 55, Jinyang Road, East Industrial Zone, Kun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China

Co-patentee before: Thermos K.K.

Patentee before: Houseware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