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4496A - 行驶车体 - Google Patents

行驶车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4496A
CN101284496A CNA200810090138XA CN200810090138A CN101284496A CN 101284496 A CN101284496 A CN 101284496A CN A200810090138X A CNA200810090138X A CN A200810090138XA CN 200810090138 A CN200810090138 A CN 200810090138A CN 101284496 A CN101284496 A CN 101284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ght sides
linkage component
relaying linkage
piston rod
union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01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4496B (zh
Inventor
石田伊佐男
荒木正胜
玉井利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eki 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eki 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994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911883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seki 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eki a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84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4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44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44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 Lifting Devices For Agricultural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行驶车体。该行驶车体,在活塞杆上设置中继连杆部件的左右中央部进入的切槽,设置连结活塞杆和中继连杆部件的上下方向的连结轴,在该连结轴贯通的活塞杆或中继连杆部件上,设置孔径比连结轴的轴径还大的第一孔,在中继连杆部件上设置上述切槽的底面的左右两端部与中继连杆部件的前侧接触并追随上述底面的后方移动而向后方移动的前面,设置使左右连结杆在中继连杆部件的左右两端贯通的左右连结部,在左右连结杆各自贯通的上述左右连结部上设置孔径比连结杆的轴径还大的第二孔,在分别设置于左右连结杆的后端部的左右固定器具和上述左右连结部之间分别设置左右压缩弹簧。

Description

行驶车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左右车轮的行驶车体。
背景技术
在步行式插秧机等行驶车体中,已知有采用了如下结构的行驶车体,即设有:左右车轮;将该左右车轮的每个支撑在后端部并沿上下方向转动的左右行驶传动箱;与该左右行驶传动箱分别一体转动的左右臂;追随液压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的前后方向的进退而前后移动的中继连杆部件;以及分别连结该中继连杆部件的左右两端和上述左右臂之间的左右连结杆,并通过上述活塞杆向后侧突出而使左右车轮向下侧移动。该行驶车体从活塞杆的前端通过压缩弹簧作用于中继连杆部件的左右中央部,并利用压缩弹簧的弹力保持为中继连杆部件不向前后转动。因此,修正车体的左右倾斜姿势的场合,采用的结构是,在左右一方的连结杆的中途设置伸缩的旋转液压气缸,并利用该旋转液压气缸的伸缩来改变左右一方的连结杆的杆长度,并改变左右车轮的相对高度,从而修正车体的左右倾斜姿势(参照专利文献1:特开2001-258311号公报)。
根据上述背景技术,用于改变左右车轮的相对高度的旋转液压气缸,必须与上述液压气缸分开,构造变得非常大且成本上升。而且,若引起横摇液压气缸的误动作,则车体的左右倾斜姿势反而有可能变得更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采取了如下技术措施。
即,方案一的发明是一种行驶车体,设有:左右车轮5;将该左右车轮5的每个支撑在后端部并沿上下方向转动的左右行驶传动箱4;与该左右行驶传动箱4分别一体转动的左右臂21;追随液压升降气缸16的活塞杆17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前后移动的中继连杆部件18;以及分别连结该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两端和上述左右臂21之间的左右连结杆20,并做成通过上述活塞杆17向机体后方移动而使左右车轮5向下侧移动的结构,在活塞杆17上设置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央部进入的切槽17a,设置连结活塞杆17和中继连杆部件18的上下方向的连结轴19,在该连结轴19贯通的活塞杆17或中继连杆部件18),设置孔径比连结轴19的轴径还大的第一孔18c,在中继连杆部件18上设置上述切槽17a的底面17b的左右两端部与中继连杆部件18的前侧接触并追随上述底面17b的后方移动而向后方移动的前面18d,设置使左右连结杆20在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两端贯通的左右连结部18b,在左右连结杆20分别贯通的上述左右连结部18b上设置孔径比连结杆20的轴径还大的第二孔18b-4,在分别设置于左右连结杆20的后端部的左右固定器具25和上述左右连结部18b之间分别设置左右压缩弹簧22。
因此,该行驶车体用左右车轮5行驶。并且,若液压升降气缸16的活塞杆17向后移动,则切槽17a的底面17b的左右两端与中继连杆部件18的前面18d接触而使中继连杆部件18向后方移动,从该中继连杆部件18,左右连接杆20通过左右压缩弹簧22而动作,通过该左右连接杆20的动作,左右行驶传动箱4通过左右臂21而向下侧转动,左右车轮5向下侧移动,从而车体的对地高度改变。压缩弹簧22的弹力作用于车轮5向下侧移动的一侧,所以,可对应左右车轮5的接地载荷顺利地使车轮5下上移动,并且,利用左右压缩弹簧22向前侧按压中继连杆部件18,所以能够使中继连杆部件18的前面18d稳定地接触活塞杆17的切槽17a的底面17b。另外,在连结轴19贯通活塞杆17或中继连杆部件18上设置孔径比连结轴19的轴径还大的第一孔18c,在左右连结杆20分别贯通的上述左右连接部18b上设置孔径比连结杆20的轴径还大的第二孔18b-4,所以,因车体的左右倾斜而在左右车轮5的接地载荷不同时,中继连杆部件18其前面18d以上述切槽17a的底面17b的左右两端部任一个为支点向前后转动,且左右连结杆20彼此向前后相反侧移动,接地载荷大的一侧的车轮5向下侧移动,相反侧的车轮5向上侧移动,以此修正左右倾斜姿势使其呈左右水平姿势。此时,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央部进入切槽17a,所以,可用切槽17a引导中继连杆部件18并使其适当地前后转动。另外,左右的车轮5的接地载荷的差异较小时,中继连杆部件18不向前后转动,而是维持中继连杆部件18的前面18d和切槽17a的底面17b的左右两端部接触的状态,且左右车轮5b不相对地上下移动。
另外,方案二的发明,根据方案一所述的行驶车体,设置限制器具165,限制器具与通过中继连杆部件18向后方移动而向后侧转动的左右臂21接触,从而限制该左右臂21向后侧转动。
因此,除了方案一的发明的作用外,若液压升降气缸16的活塞杆17向后方移动,则限制器具165与左右臂21接触,限制机体的左右倾斜。
另外,方案三的发明,根据方案一所述的行驶车体,通过中继连杆部件(18)向后方移动而向后侧移动的左右连结杆(20)的每个上,固定设置左右接触部件(166),并设置与该左右接触部件166的每个接触从而限制左右连结杆20向后侧移动的限制器具167。
因此,除了方案一的发明的作用外,若液压升降气缸16的活塞杆17向后方移动,则限制器具167与左右接触部件166接触,限制机体的左右倾斜。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方案一所述的发明,可对应左右车轮5的接地载荷顺利地使车轮5下上移动,可防止车体不稳定的情况,并且,可利用压缩弹簧22使中继连杆部件18的前面18d稳定地接触活塞杆17的切槽17a的底面17b,适当地进行车轮5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再有,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的活塞杆和中继连杆部件之间的压缩弹簧,并可实现车轮5的上下移动机构的小型化。另外,因车体的左右倾斜,在左右车轮5的接地载荷不同时,中继连杆部件18向前后转动,左右连结杆20彼此向前后相反侧移动,以此修正左右倾斜姿势使其呈左右水平姿势,不需要像旋转液压气缸那样的特别的驱动装置,不仅实现机体的小型化而且还实现成本降低。另外,由于对应左右车轮5的接地载荷来修正车体的左右倾斜姿势,所以可适当地修正车体的左右倾斜姿势。此时,由于中继连杆部件18被切槽17a引导而以适当的方向前后转动,可适当地进行车体的左右倾斜姿势的修正。再有,左右车轮5的接地载荷的差异较小时,左右车轮5不相对地上下移动,所以可防止机体的左右倾斜姿势不稳定的情况。
根据方案二所述的发明,除了方案一所述的发明的效果以外,在使左右车轮5向下侧移动而使机体上升时,利用限制器具165限制左右车轮5的高度不同,所以机体的左右倾斜姿势受到限制且稳定。并且,利用限制器具165进行该左右倾斜姿势的限制,结构变得简单且可实现成本降低。
根据方案三所述的发明,除了方案一所述的发明的效果以外,在使左右车轮5向下侧移动而使机体上升时,利用限制器具167限制左右车轮5的高度不同,所以机体的左右倾斜姿势受到限制且稳定。并且,利用限制器具167进行该左右倾斜姿势的限制,结构变得简单且可实现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步行式插秧机(水稻插秧机)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步行式插秧机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中继连杆部件的剖面俯视图(a:局部剖面侧视图)。
图4是表示预备载苗台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行驶传动箱的转动基部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不同的行驶传动箱的转动基部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不同的行驶传动箱的转动基部的俯视图。
图中:
1-步行式插秧机,4-行驶传动箱,5-车轮,16-液压升降气缸,17-活塞杆,17a-切槽,17b-底面,18-中继连杆部件,18b-4-第二孔,18d-前面(活塞杆侧的接触面),20-连结杆,21-臂,22-压缩弹簧,25-双重螺母,165-限制器具,166-接触部件,167-限制器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及图2是步行式插秧机1的整体侧视图及俯视图。该步行式插秧机1具备设置在机体的前端部的发动机2;设置在该发动机2的后侧的主传动箱3;分别设置在主传动箱3的左右的成为行驶支撑部件的行驶传动箱4;以来自该行驶传动箱4的驱动力进行驱动的成为左右各行驶车体的车轮5;从主传动箱3的后侧面向后方延伸的主机架6;固定在主机架6的后端的插秧传动箱7;从该插秧传动箱7的后侧面弯曲并向斜后上方延伸的后部机架8;以及安装在该后部机架8的后端的操纵手柄9。在上述插秧传动箱7的下部安装多个(4个)植苗装置10,在后部机架8的前侧设置可左右移动地支撑在该后部机架8上的载苗台11。因此,该步行式插秧机1成为一边行走一边同时在农田里种植相当4条的苗的4条种植的结构。另外,由上述发动机2、主传动箱3、行驶传动箱4以及车轮5等构成行驶部(行驶车体),由插秧传动箱7、植苗装置10以及载苗台11等构成插秧部。
另外,在机体的下部设置成为与农田面接触的多个(3个)接地体的浮起物12,该浮起物12利用机体的行驶而在农田面上滑行并平整土地。浮起物12之中机体的左右中央侧中心浮起物12a平整左右内侧的两条植苗装置10的插秧位置,机体的左右两外侧的侧浮起物12b平整左右外侧的各一条植苗装置10的插秧位置。中央浮起物12a的前端位于比侧浮起物12b的前端更靠前侧的位置,前后长度比侧浮起物12b长,左右宽度比侧浮起物112b宽,且接地面积比侧浮起物12b大。而且,中心浮起物12a以及侧浮起物12b绕侧视时配置在相同位置上的各左右方向的旋转支点轴13上下转动自如地支撑,且成为前部追随农田面的凹凸而上下移动的结构。
发动机2的输出轴突入主传动箱3内,来自发动机2的动力传递到主传动箱3内。在主传动箱3内设有可切断向车轮5、植苗装置10及载苗台11的全部传动的主离合器;将来自该主离合器的动力分支为向车轮5的传动路径、和向植苗装置10及载苗台11的传动路径的动力分支部;在向植苗装置10及载苗台11的传动路径上可切断向该植苗装置10及载苗台11的传动的插秧离合器;在向上述车轮5的传动路径上通过啮合齿轮的切换而可切换为路上行驶用前进高速状态、插秧作业用前进低速状态、齿轮未啮合而处于非传动的中立状态以及后退状态4种状态并可变速的变速部;以及,在该变速部的传动下游侧将向左右车轮5的传动可切换为非传动状态的左右各侧离合器。因此,通过上述变速部以及侧离合器可从主传动箱3传动到向左右突出的左右各行驶用传动轴。该行驶用传动轴突入行驶传动箱4内,并在行驶用传动箱4内利用链轮齿以及链从该行驶用传动箱4传动到向左右外侧突出的车轴14上,从而车轮5驱动旋转。行驶传动箱4设置成可绕位于前端部的上述行驶用传动轴上下转动,且使位于后端部的车轴14上下移动从而使车轮5上下移动。另外,利用插秧离合器的传动,从主传动箱3通过向后侧延伸的插秧传动轴15向插秧传动箱7内传动。
在主传动箱3的左侧的侧部固定液压泵,在主传动箱3的后部固定液压阀单元,在该液压阀单元的后侧固定单动式的液压升降气缸16。该液压升降气缸16在后部具备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成为移动部件的活塞杆17,并配置在主机架6的上方。因此,若通过液压阀单元的切换将来自液压泵的液压向液压升降气缸16供给,则活塞杆17向后方移动。另外,若将液压气缸16内的液压切换为向成为液压箱的主传动箱3内返回的状态,则活塞杆17利用机体的自重而向前方移动。因此液压升降气缸16以及活塞杆17成为传动装置。在活塞杆17的后侧端部具备从后侧切去的在左右方向连通的切槽17a,在左右延伸的成为中继部件的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央部以嵌入的方式插入该切槽17a中。中继连杆部件18具备板状的基部18a和在左右两端从上述基部18a向上方立起的连结部18b,且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在活塞杆17的后侧端部设置上下贯通切槽17a的连结轴19,该连结轴19贯通设在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央部的第一孔18c并连结活塞杆17和中继连杆部件18。而且,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央部的前面18d和切槽17a的底面17b成为相互接触的平面。另外,第一孔18c设定成比连结轴19的轴径还大的孔径,并形成为前后较长的长孔状。
中继连杆部件18的连结部18b具备前侧部分18b-1和后侧部分18b-2,还具备在机体的左右方向外侧端部连接前侧部分18b-1和后侧部分18b-2的连接部分18b-3。前侧部分18b-1和后侧部分18b-2具备前后贯通的第二孔18b-4,连结杆20的后部贯通该第二孔18b-4。因此,左右各连结杆20贯通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连结部18b。连结杆20的前端与固定在行驶传动箱4上侧的左右各臂21连结。在连结杆20的后端外周设置压缩弹簧22,在该压缩弹簧22的前侧所设的前侧弹簧支承板23与连结部18b的后侧部分18b-2的后面接触,压缩弹簧22的后侧所设的后侧弹簧支承板24与不移动地紧固在连结杆20上的成为固定器具的双重螺母(双螺母)25的前面接触。因此,中继连杆部件18通过行驶传动箱4、臂21、连结杆20以及压缩弹簧22等承受车轮5的接地载荷。在连结杆20的中途部固定有限制板26,该限制板26位于连结部18b的前侧部分18b-1的前侧。因此车轮5的接地载荷极小时,限制板26利用压缩弹簧22的弹力与连结部18b的前侧部分18b-1的前面接触,限制车轮5向下侧移动不超过规定范围。而且,上侧弹簧支承板23和连结部18b的后侧部分18b-2的相互接触面以及限制板26和连结部18b的前侧部分18b-1的相互接触面呈为平面。另外,第二孔18b-4设定成比连结杆20的轴径还大的孔径。
因此,若为了将来自液压泵的液压向升降气缸16内供给而切换液压阀单元,则活塞杆17向后方移动,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央部的前面18d在切槽17a的底面17b向后侧按压,从而中继连杆部件18向后侧移动,该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连结部18b的后侧部分18b-2通过压缩弹簧22而将左右连结杆20引向后侧,并通过使左右臂21向后侧转动,左右行驶传动箱4向下侧转动,从而左右车轮5向下侧移动,机体相对农田上升。反之,若为了将液压向升降气缸16内的油压返回主传动箱3内而切换液压阀单元,则活塞杆17因左右车轮5的接地载荷,通过左右臂21、左右连结杆20以及中继连杆部件18等而向前方返回,从而左右车轮5向上侧移动,机体相对农田下降。
另外,若接地载荷因机体的左右倾斜而在左右车轮5的差异超过规定范围时,则中继连杆部件18以切槽17a的底面17b的左右一方端为支点向前后转动,且左右连结部18b彼此向前后相反侧移动,接地载荷较大的一侧的车轮5向下侧移动,相反一侧的车轮5向上侧移动,以此修正机体左右倾斜姿势以使其成左右水平姿势。此时,利用连结轴19防止中继连杆部件18从活塞杆17的切槽17a中脱落。左右连结杆20不仅相对于左右连结部18b之间的左右中央位置向左右偏位,而且切槽17a的底面17b的左右端也向左右偏位,所以,左右车轮5的接地载荷的差异较小时,中继连杆部件18不向前后转动,而是维持中继连杆部件18的成为接触面的前面18d和切槽17a的底面17b接触的状态,左右车轮5b不相对地上下移动,防止了因左右车轮5个别随便地上下移动反而使机体的左右倾斜姿势变得不稳定的情况。另外,由于切槽17a的底面17b的左右端向左右偏位,所以,即使中继连杆部件18向前后转动,中继连杆部件18也利用压缩弹簧22或来自车轮5的载荷而容易返回中继连杆部件18的前面18d和切槽17a的底面17b接触的基准转动位置,且可使机体的姿势稳定。再有,由于成为接触面的切槽17a的底面17b、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央部的前面18d、前侧弹簧支承板23的前面、连结部18b的后侧部分18b-2的后面、限制板26的后面以及连结部18b的前侧部分18b-1的前面成为平面,所以,可利用压缩弹簧22的作用力来抑制中继连杆部件18转动而使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央部的前面18d、连结部18b的后侧部分18b-2的后面以及连结部18b的前侧部分18b-1的前面的角度发生变化,促使机体的左右倾斜接近农田的左右倾斜,防止机体的左右倾斜不稳定的情况。另外,该车轮5利用连结杆20的限制板26并以向前进侧转动的车轮5的驱动反作用力而向下侧移动,并防止机体的对地高度或左右倾斜姿势的不当。
而且,通过松开双重螺母25来调节连结杆20中的双重螺母25的位置,从而可调节机体的左右倾斜姿势。该调节既可调节左右一方的双重螺母25的位置,也可调节左右双方的双重螺母25的位置。由该双重螺母25构成的调节部分位于俯视机体时的机罩43的外侧,所以,机罩43不成为障碍,作业者容易从上侧进行双重螺母25的位置调节。
如图5所示,将横向设置在从主传动箱3延伸的安装杆168上的棒状的限制器具165跨越左右臂21设置在其转动范围内,限制行驶传动箱4的转动基部与左右臂21接触而使车轮5过度下降。
而且,作为限制车轮5过度下降的结构,也可以是如图6以及图7所示的结构,即,在连结杆20的下侧突出设置接触部件166,并在从主传动箱3伸出安装杆169上设置抵住该接触部件166并阻止向臂21的后方转动的棒状限制器具167。
这些限制器具165、167防止左右一方的车轮5过度下降,且机体向左右极端倾斜,旋转时将左右车轮5均等地押下,并使浮起物12处于从地面浮起的状态。
植苗装置10以及载苗台11用来自插秧传动箱7的动力进行工作。载苗台11从向插秧传动箱7的左右突出并进行左右移动的左右移动轴29的左右两端通过左右各连结部件30支撑,且沿着苗支承板27进行左右往返移动,将一株株苗供给设置在苗支承板27上的各条的取苗口28。而且,在载苗台11的上部,固定设置左右移动用轨道34,该左右移动用轨道34被从后部机架8的上部支撑的支撑滚轮33引导而可左右移动地支撑。因此,载苗台11的下部可左右移动地支撑在苗支承板27上,上部可左右移动地支撑在支撑滚轮33上,成为以来自插秧传动箱7的动力通过左右移动轴而左右往复移动的结构。另外,在载苗台11的左右移动端具备将苗移送到取苗口28一侧(下侧)的各条送苗带35。该送苗带35以来自插秧传动箱7的动力工作,在载苗台11的左右移动端将毯状苗分成一株株移送并将苗向取苗口28供给。
植苗装置10安装在插秧传动箱7的下部,是以来自该插秧传动箱7的动力工作的曲柄式,分离爪31刮取取苗口28上的苗,押出器具32将刮取的苗向农田面押出并将苗种植在农田里。
在操纵手柄9的前侧且载苗台11的后侧,设有:可切断向车轮5、植苗装置10以及载苗台11的传动的主离合器操纵杆36;以及切断向植苗装置10及载苗台11的传动或者为了使液压升降机16工作而切换液压阀单元的油路的插秧升降杆37。上述主离合器操纵杆36成为可操作到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这两个操作位置的结构,并通过操作主传动箱3内的主离合器而切换为传动状态和非传动状态。上述插秧升降杆37成为可操作到插秧位置、下降位置、中立位置以及上升位置这四个操作位置的结构,并通过操作主传动箱3内的插秧离合器而将插秧传动轴15切换为驱动状态和非驱动状态的同时,使液压升降气缸16工作,从而使左右车轮5上下移动。即,若操作到上述插秧位置,则使插秧离合器处于传动状态从而使植苗装置10及载苗台11工作的同时,通过左右车轮5因机体的自重承受接地载荷,使液压升降气缸16内的油压返回主传动箱3内并使左右车轮5向上侧移动,且使机体下降,从而浮起物12处于接地状态。若操作到上述下降位置,则如上所述,在使机体下降的状态下,使插秧离合器处于非传动状态并使植苗装置10及载苗台11的动作停止。若操作到上述中立位置,则如上所述,在使植苗装置10及载苗台11的动作处于停止的状态下,阻断向液压升降气缸16的油路而固定液压升降气缸16的动作,在任意的上下位置固定左右车轮5并使机体的升降停止。若操作到上述上升位置,则如上所述,在使植苗装置10及载苗台11的动作停止的状态下,向液压升降气缸16内供给油压而使左右车轮5向下则移动并使机体上升,从而浮起物12处于非接地状态。另外,成为利用中心浮起物12a的上下方向的移动,通过与该中心浮起物12a的前部连结的杆来切换液压阀单元的油路的结构,且成为若中心浮起物12a的前部向上移动,则向液压升降气缸16内供给油压而使左右车轮5向下侧移动的结构。因此成为进行如下升降控制的结构,即,插秧升降杆37在上述插秧位置及下降位置时,左右车轮5向上下移动,使得中心浮起物12a通过与农场面接触而上下移动,该中心浮起物12a成为所期望的前后姿势,从而机体成为规定的对地高度。
在操纵手柄9及载苗台11的前侧,设置用于操作主传动箱3内的变速部的变速杆38,以及用于起动发动机2的反冲把手39。而且,位于机体的前端部的发动机2和反冲把手39利用绳索40连结。在操纵手柄9的左右手柄抓握处9a的下方设置左右各侧离合器操作杆41,并成为利用该侧离合器操作杆41操作主传动箱3内的左右各侧离合器的结构。在操纵手柄9的斜前下侧且后部机架8的左侧设置插秧深度调节杆42,利用该插秧深度调节杆42的操作,与该插秧深度调节杆42一体转动的左右方向的插秧深度调节轴53转动,并通过与插秧深度调节轴53一体转动的各插秧深度调节臂54来改变各浮起物12的转动支点轴13对机体的上下位置,从而成为根据植苗装置10改变并可调节秒的插秧深度的结构。在操纵手柄9的斜前下侧且后部机架8的右侧设置取苗量调节杆65,利用该取苗量调节杆65的操作,变更苗支撑板27对植苗装置10的上下位置,成为可通过植苗装置10来变更并调节相当于一株的取苗量的结构。
在发动机2以及主传动箱3的上方设置机罩43。另外,在发动机2的上方设置燃料箱44。
在从机罩43的后部上方跨越插秧传动箱7的前部上方的位置,设置承载预备苗的预备载苗台45。该预备载苗台45由组合了棒材的框体构成,支撑在从主机架6向上方延伸的预备载苗台支撑机架46上。在预备载苗台45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设置立起部47、48,搭载的苗利用该立起部47、48不会脱落。预备载苗台45为了可载置四枚长方向大约60cm、短方向大约30cm的毯状苗,而成为前后宽度大约60cm、左右宽度大约120cm的区域。因此,预备载苗台45可左右排列四枚来载置将长方向朝向前后方向的毯状苗。另外,为了容易搬运苗,有时以卷起毯状苗的卷苗r的状态处理苗,但也可以将该卷苗r载置在预备载苗台45上。此时,设定成前方的立起部47比其他三方(右方、左方、后方)的立起部48高,使得载置在预备载苗台45上的卷苗r跌倒的同时难以向前方飞出而脱落。这样,该步行式插秧机1,由于机体的重心位于比车轮5的接地位置靠前侧,机体的前后倾斜姿势容易成为前低后高的姿势,但是即使机体成为前低后高的姿势,卷苗r也难以脱落,可顺利地进行插秧作业。尤其是在使机体上升的机体回旋时,机体变化为较大地前低后高的姿势,但是能够可靠地防止该机体回旋时的卷苗r的脱落。而且,前方的立起部47的高度H设定为大于以2π除以预备载苗台45的前后宽度L的值。因此,前方的立起部47的高度H与卷苗r的中心相同或更高,所以卷苗r难以脱落到前方。
上述预备载苗台支撑机架46配置在机罩43和插秧传动箱7(插秧部)之间。在将预备载苗台支撑机架46固定在主机架6上的固定部件49上,固定有为了支撑机罩43的后部而向斜前上方延伸的机罩支撑部件50。这样机罩支撑部件50的支撑强度提高,能够可靠地牢固支撑机罩43。而且,即使做成不通过上述固定部件49而是由主机架6支撑机罩支撑部件50的结构,如果做成在固定部件49的附近支撑机罩支撑部件50的结构,也能够提高机罩支撑部件50的支撑强度。另外,若果做成由预备载苗台支撑机架46支撑机罩支撑部件50的结构,则提高机罩支撑部件50的支撑强度的同时,可缩短机罩支撑部件50并可使其紧凑,从而实现轻量化以及降低成本。
在机体的前部设置防护机架51,该防护机架51保护发动机2、主传动箱3以及机罩43等免受机体前方的障碍物的影响。该防护罩51具备:从主传动箱3的左右侧面向左右外侧延伸的左右各安装部51a;以及连结该左右安装部51a的成为机体外缘的防护部51b。该防护部51b成为在左右中央部分沿左右笔直地延伸的水平状态下位于最前侧,且左右外侧部分随着向左右外侧行进而位于后侧的结构。另外,防护部51b成为左右中央部分位于最上侧,且左右外侧部分随着向左右外侧行进而向下侧偏位的结构。防护部51的左右端部通过长孔连结侧浮起物12b的前端,限制侧浮起物12b的上下转动范围。这样,可用防护机架51兼作侧浮起物12b的支撑部件,实现机体的轻量化以及成本降低。同样,中心浮起物12a其前端通过长孔与主传动箱3连结,限制上下转动范围。
在将机体装入运货车的车箱进行固定时,将各绳索挂在上述防护部51b的中央部分的左右两端,同时将绳索挂在固定在后部机架8上部的钩52上,固定机体的三个地方而牢固地固定在车箱上。
根据以上所述,在该步行式插秧机1中,通过作业者把持操纵手柄9的左右手柄抓握处9a,将插秧升降杆37操作到插秧位置而使机体下降的同时使插秧部处于工作状态,将主离合器杆36操作到接通位置而使机体行驶的同时使插秧部工作,从而在农田同时种植4条苗。在到达农田的垄时,将插秧升降杆37操作到上升位置而使插秧部的工作停止的同时使机体上升,并操作回旋内侧的侧离合器杆41切断回旋内侧的车轮5的侧离合器并使机体回旋。该机体回旋时,机体利用插秧升降杆37向上升位置的操作而进行上升动作,但是,如果机体上升到所期望的高度时向中立位置操作插秧升降杆37,则可在该高度固定机体,作业者容易进行机体的回旋操作。以下,同样地将插秧升降杆37操作到插秧位置并进行下一行程的插秧作业,在农田进行苗的种植。而且,在路上行驶时等,通过使机体上升、适当操作变速杆38来行驶。
并且,该步行式插秧机1的行驶车体,设有:左右车轮5;将该左右车轮5支撑在后端部并沿上下方向转动的左右各行驶传动箱4;与该左右行驶传动箱4一体转动的左右各臂21;追随液压升降气缸16的活塞杆17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前后移动的中继连杆部件18;以及连结该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两端和上述左右臂21之间的左右各连结杆20,并做成通过上述活塞杆17向机体后方移动而使左右车轮5向下侧移动的结构,在活塞杆17上设置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央部进入切槽17a,设置连结活塞杆17和中继连杆部件18的上下方向的连结轴19,做成使该连结轴19通过的活塞杆17或中继连杆部件18上所设置的第一孔18c的孔径比连结轴19的轴径还大的结构,且做成上述切槽17a的底面17b的左右两端部与中继连杆部件18的前侧接触而使中继连杆部件18追随上述底面17b的后方移动而向后方移动的结构,且做成使左右连结杆20在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两端的连结部18b贯通,并使在连结杆20贯通的上述左右连结部18b上所设置的第二孔径18b-4的孔径比连结杆20的轴径还大的结构,在设置于连结杆(20)的后端部的成为固定器具的双重螺母25和上述连结部18b之间设置压缩弹簧22。
因此,该行驶车体用左右车轮5行驶。并且,若液压升降气缸16的活塞杆17向后方移动,则切槽17a的底面17b的左右两端与中继连杆部件18的前面18d接触而使中继连杆部件18向后方移动,左右连结杆20从该中继连杆部件18通过压缩弹簧22而动作,利用该连结杆20的动作,左右行驶传动箱4通过臂21而向下侧转动,左右车轮5向下侧移动且车体的对地高度改变。由于压缩弹簧22的弹力作用于车轮5向下侧移动的一侧,所以,可对应左右车轮5的接地载荷顺利地使车轮5下上移动,并且,由于利用压缩弹簧22向前侧按压中继连杆部件18,所以,能够使中继连杆部件18的前面18d稳定地接触活塞杆17的切槽17a的底面17b。另外,做成使连结轴19通过的第一孔18c的孔径比连结轴19的轴径还大的结构,且做成使连结杆20贯通的第二孔18b-4的孔径比连结轴20的轴径还大的结构,所以,因车体的左右倾斜,在左右车轮5的接地载荷不同时,中继连杆部件18其前面18d以上述切槽17a的底面17b的左右两端部任一个为支点向前后转,且左右连结杆20彼此向前后相反侧移动,接地载荷大的一侧的车轮5向下侧移动,相反侧的车轮5向上侧移动,以此修正左右倾斜姿势使其呈左右水平姿势。此时,由于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央部进入切槽17a,所以,可用切槽17a引导中继连杆部件18并使其按适当的方向前后转动。另外,在左右的车轮5的接地载荷的差异较小时,中继连杆部件18不向前后转动,而是维持中继连杆部件18的前面18d和切槽17a的底面17b的左右两端部接触的状态,且左右车轮5不相对地上下移动。
因而,可对应左右车轮5的接地载荷顺利地使车轮5下上移动,并可防止车体不稳定的情况,同时,可利用压缩弹簧22使中继连杆部件18的前面18d稳定地接触活塞杆17的切槽17a的底面17b,适当地进行车轮5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再有,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的活塞杆和中继连杆部件之间的压缩弹簧,并可实现车轮5的上下移动机构的小型化。另外,因车体的左右倾斜,在左右车轮5的接地载荷不同时,中继连杆部件18向前后转动,左右连结杆20彼此向前后相反侧移动,以此修正左右倾斜姿势使其呈左右水平姿势,不需要向旋转液压气缸那样的特别的驱动装置,不仅实现机体的小型化而且还实现成本降低。另外,由于对应左右车轮5的接地载荷来修正车体的左右倾斜姿势,所以可适当地修正车体的左右倾斜姿势。此时,由于中继连杆部件18被切槽17a引导而以适当的方向前后转动,可适当地进行车体的左右倾斜姿势的修正。再有,左右车轮5的接地载荷的差异较小时,左右车轮5不相对地上下移动,所以可防止因左右车轮5个别随便地上下移动反而使机体的左右倾斜姿势变得不稳定的情况。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除了步行式插秧机1以外,还可利用其他植苗机或乘用牵引车等作业机的行驶车体。

Claims (3)

1.一种行驶车体,设有:左右车轮(5);将该左右车轮(5)的每个支撑在后端部并沿上下方向转动的左右行驶传动箱(4);与该左右行驶传动箱(4)分别一体转动的左右臂(21);追随液压升降气缸(16)的活塞杆(17)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前后移动的中继连杆部件(18);以及分别连结该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两端和上述左右臂(21)之间的左右连结杆(20),并做成通过上述活塞杆(17)向机体后方移动而使左右车轮(5)向下侧移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活塞杆(17)上设置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央部进入的切槽(17a),设置连结活塞杆(17)和中继连杆部件(18)的上下方向的连结轴(19),在该连结轴(19)贯通的活塞杆(17)或中继连杆部件(18)上设置孔径比连结轴(19)的轴径还大的第一孔(18c),在中继连杆部件(18)上设置上述切槽(17a)的底面(17b)的左右两端部与中继连杆部件(18)的前侧接触并追随上述底面(17b)的后方移动而向后方移动的前面(18d),设置使左右连结杆(20)在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两端贯通的左右连结部(18b),在左右连结杆(20)分别贯通的上述左右连结部(18b)上设置孔径比连结杆(20)的轴径还大的第二孔(18b-4),在分别设置于左右连结杆(20)的后端部的左右固定器具(25)和上述左右连结部(18b)之间分别设置左右压缩弹簧(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车体,其特征在于,
设置限制器具(165),该限制器具(165)与通过中继连杆部件(18)向后方移动而向后侧转动的左右臂(21)接触,从而限制该左右臂(21)向后侧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车体,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中继连杆部件(18)向后方移动而向后侧移动的左右连结杆(20)的每个上,固定设置左右接触部件(166),并设置与该左右接触部件(166)的每个接触从而限制左右连结杆(20)向后侧移动的限制器具(167)。
CN200810090138XA 2007-04-09 2008-04-07 作业机的行驶车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44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02141A JP2008253231A (ja) 2007-04-09 2007-04-09 走行車体
JP2007-102141 2007-04-09
JP2007299496A JP2009118831A (ja) 2007-11-19 2007-11-19 歩行型の苗移植機
JP2007-299496 2007-1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4496A true CN101284496A (zh) 2008-10-15
CN101284496B CN101284496B (zh) 2011-06-01

Family

ID=39977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013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4496B (zh) 2007-04-09 2008-04-07 作业机的行驶车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253231A (zh)
CN (1) CN10128449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1617A (zh) * 2014-12-14 2015-04-29 郑州智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中耕机
CN107018731A (zh) * 2015-09-16 2017-08-08 株式会社久保田 插秧机
CN107343408A (zh) * 2016-05-05 2017-11-14 东风农业装备(襄阳)有限公司 电动手扶插秧机及其应用
CN111373894A (zh) * 2018-12-27 2020-07-07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工作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40001022B1 (ko) * 1988-04-18 1994-02-08 이세끼 노오끼 가부시기가이샤 이앙기(移怏機)
JP2001258311A (ja) * 2000-03-23 2001-09-25 Iseki & Co Ltd 水田作業機の線引マーカ
JP2003325004A (ja) * 2002-05-13 2003-11-18 Sanei Kogyo Kk 農作業機の連結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1617A (zh) * 2014-12-14 2015-04-29 郑州智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中耕机
CN107018731A (zh) * 2015-09-16 2017-08-08 株式会社久保田 插秧机
CN107018731B (zh) * 2015-09-16 2022-03-04 株式会社久保田 插秧机
CN107343408A (zh) * 2016-05-05 2017-11-14 东风农业装备(襄阳)有限公司 电动手扶插秧机及其应用
CN111373894A (zh) * 2018-12-27 2020-07-07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工作车辆
CN111373894B (zh) * 2018-12-27 2023-04-21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工作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53231A (ja) 2008-10-23
CN101284496B (zh) 201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4313B (zh) 全液压驱动二维平移升降式农用车架
CN101284496B (zh) 作业机的行驶车体
CN101455147B (zh) 步行式插秧机
JP2013230094A (ja) 歩行型田植機及び歩行型田植機のスタンド
CN101642012B (zh) 步行式插秧机
CN101438649B (zh) 步行式苗移植机
CN1230062C (zh) 水田作业机
CN1038808C (zh) 行走式水田作业机的离合器操作结构
CN1973593B (zh) 苗株移植装置
JP2007159592A (ja) 乗用型苗植機
CN203575064U (zh) 苗移植机
CN203575063U (zh) 苗移植机
JP3632351B2 (ja) 田植機の旋回装置
JP4569736B2 (ja) 農作業機
JPH09248024A (ja) 農作業機
JPS6016518A (ja) 乗用型田植機の植付部上下装置
JP2023079589A (ja) 乗用田植機の植付装置
JPH0126645B2 (zh)
JP2023176948A (ja) 苗移植機
JP2021185867A (ja) 乗用田植機
JP2001128515A (ja) 乗用型移植機
JP2021029188A (ja) 一輪型田植機
JPH0115294Y2 (zh)
JPH0244648Y2 (zh)
JP2007001380A (ja) 乗用型田植機の後輪下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