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1828B - 旋转型电气部件 - Google Patents

旋转型电气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1828B
CN101281828B CN200810090018XA CN200810090018A CN101281828B CN 101281828 B CN101281828 B CN 101281828B CN 200810090018X A CN200810090018X A CN 200810090018XA CN 200810090018 A CN200810090018 A CN 200810090018A CN 101281828 B CN101281828 B CN 101281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electrical unit
rotary electrical
lead wires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00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1828A (zh
Inventor
川野博文
和贺新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81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1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1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1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10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9/14Operating parts, e.g. turn kno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025Light-emitting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4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using cam or eccentr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10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9/14Operating parts, e.g. turn knob
    • H01H2019/146Roller type actuators

Landscapes

  • Adjustable Resistor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型电气部件,其不仅在组装时的作业性优异并且制造成本降低。该旋转型电气部件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筒状部的壳体(1)、由壳体(1)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的中空状的操作轴(3)及旋转部件(4)、具有一对引线端子(5b)且安装于旋转部件(4)的LED(5)、安装于旋转部件(4)并分别与一对引线端子(5b)导通的一对第一滑动部件(6)、安装于旋转部件(4)且用于旋转检测用的第二滑动部件(7)、和设有第一滑动部件滑接的供电用图案及第二滑动部件(7)滑接的图案的基板(2),将一对引线端子(5d)折曲而形成与基板(2)对置的连接部,并且使第一滑动部件(6)的一部分与该连接部弹性接触。

Description

旋转型电气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型电气部件,特别涉及在电子设备等的各种控制中所使用的旋转型电气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电子设备等的各种控制所使用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提出了操作钮的旋转角度位置等由LED等发光元件的光进行显示的附带照明显示功能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在由外壳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的旋转部件上所安装的一对导电板具有连接片,由该连接片对发光元件具有的一对引线端子的一端进行夹持,从而对发光元件进行供电。
专利文献1:特开2006-19046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为了确保发光元件所具有的一对引线端子和导电板的适宜的连接,需要将该一对引线端子插入形成于旋转部件的通孔内,因此,存在组装时的作业性恶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构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时的作业性优异的旋转型电气部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筒状部的壳体、由所述壳体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的中空状的旋转体、具有一对引线端子且安装于所述旋转体的发光部件、安装于所述旋转体并分别与所述一对引线端子导通的一对导电部件、安装于所述旋转体且用于该旋转体的旋转检测用的滑动部件、和设有所述导电部件滑接的供电用图案及所述滑动部件滑接的滑接图案的基板,将所述一对引线端子折曲而形成与所述基板对置的连接部,并且使所述导电部件的一部分与所述连接部弹性接触。
根据所述旋转型电气部件,由于将发光部件所具有的一对引线端子折曲而形成与基板对置的连接部,同时使导电部件的一部分弹性接触该连接部,因此,由于不必如目前那样为了固定一对引线端子的位置而将其插入到规定的通孔内,因此,可提高组装时的作业性。另外,在旋转体上安装了导电部件时,可容易地确认引线端子的连接部和导电部件的连接状态。其结果,可提供组装时的作业性优异的旋转型电气部件。
在所述旋转型电气部件中,作为优选,所述一对导电部件分别具有:安装于所述旋转体上的安装部、从所述安装部延伸而与所述连接部弹性接触的弹性腕部、和从所述安装部延伸而与所述供电用图案滑接的滑接片,所述弹性腕部和所述滑接片向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不同的方向突出。该情况下,由于使弹性腕部和滑接片向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不同的方向突出,故可以用简单的构成使导电部件弹性接触引线端子的连接部,同时使其与供电用图案滑接。
另外,在所述旋转型电气部件中,作为优选,所述一对导电部件的各自的所述安装部,以夹着所述一对引线端子的方式在对置的位置被安装,各自的所述弹性腕部与所述一对引线端子中配置于远的位置的所述引线端子弹性接触。该情况下,由于可确保弹性腕部的腕部分的长度,故可提高与引线端子的连接的可靠性。
特别是在所述旋转型电气部件中,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将所述一对引线端子的前端折曲成L字状而被形成,并且从所述旋转体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所述弹性腕部及滑接片从各自的所述安装部沿平面视为相同的方向延伸。该情况下,从安装部起,弹性腕部和滑接片在平面看设于同一方向,因此,可提高制造时的材料的成品率,同时可使旋转体的旋转角度确保得宽。
另外,在所述旋转型电气部件中,作为优选,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导电部件在所述旋转体的径向方向排列配置。该情况下,由于滑动部件和导电部件在旋转体的径向方向排列配置,故可使导电部件和滑动部件所需要的空间降低,因此,可以较宽地确保旋转体的旋转角度。
例如,在所述旋转型电气部件中,作为优选,所述滑动部件具有以夹着所述一对引线端子的方式在对置的位置安装的一对安装部、和从各自的所述安装部延伸并与所述滑接图案滑接的一对滑接片,所述一对滑接片彼此向对方侧的安装部的方向延伸。该情况下,由于夹着一对引线端子配置的一对安装部所具有的一对滑接片彼此向对方侧的安装部方向延伸,故可使一对滑动片所需要的空间降低,因此,可以较宽地确保旋转体的旋转角度。
另外,在所述旋转型电气部件中,作为优选,所述旋转体由具有筒部的操作轴、和设有用于赋予喀呖感觉的凹凸的棘轮部件构成,所述发光部件从所述棘轮部件的内周面安装于该棘轮部件上,并由所述操作轴的筒状部的外周面支撑所述发光部件。该情况下,由于在操作轴和棘轮部件之间配置发光部件,故不需要特别的安装作业即可容易地安装发光部件,并且可防止该发光部件脱落。
例如,在所述旋转型电气部件中,所述发光部件是具有所述一对引线端子的发光二极管。该情况下,由于是一对导电部件的一部分与一对引线端子分别弹性接触的构成,故不必将导电部件制成复杂的构成,因此,可提高制造时的材料的成品率,并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在所述旋转型电气部件中,也可以所述发光部件由光源、和保持该光源并具备所述一对引线端子的保持部件构成,在所述一对引线端子上设有与所述光源的一对电极分别导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该情况下,由于可经由保持部件将光源安装于旋转体上,故例如在使用片状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时,也可以将其靠近所希望的照明位置进行配置。
特别是,在所述旋转型电气部件中,作为优选,在所述保持部件上,所述一对引线端子被排列埋设,并且设置接受所述光源的接受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被设置在从所述一对引线端子延伸且彼此对置的位置,且具有与配置于所述接受部上的所述光源的一对电极弹性接触的突出部。该情况下,可使第二连接部的突出部弹性接触配置于接受部的光源的一对电极,因此,可使光源的电极和引线端子的导通状态稳定。
例如,在所述旋转型电气部件中,所述光源由片状发光二极管构成。该情况下,可提供一种通过更换由保持部件保持的片状发光二极管而能够对应于各种发光色的旋转型电气部件。
根据本发明,将发光部件所具有的一对引线端子折曲而形成与基板对置的连接部,并且使导电部件的一部分弹性接触该连接部,因此,由于不需要进行如目前那样为了固定一对引线端子的位置而将其插入到规定的通孔内的作业,而在旋转体上安装导电部件时就能够确认导电部件和引线端子的连接状态,因此,可提供一种组装时的作业性优异的旋转型电气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剖面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剖面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的绝缘基板的正面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操作轴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旋转部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LED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第一滑动部件及第二滑动部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操作轴和旋转部件的关系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操作轴及旋转部件和LED的关系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操作轴及旋转部件、和LED、以及第一滑动部件及第二滑动部件的关系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图12所示的状态下由旋转部件保持的LED、和第一滑动部件及第二滑动部件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图12所示的状态下由旋转部件保持的LED、和第一滑动部件及第二滑动部件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整体立体图;
图17是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正面图;
图18是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的旋转部件的立体图;
图19是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的发光部件的立体图;
图20是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的片状LED拆下后的状态下的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的保持部件的构成的图;
图22是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整体立体图;
图23是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正面图。
符号说明
1  壳体
1a  筒状轴(筒状部)
1b  收纳部
1c  卡合槽
1d  卡止片
2  绝缘基板(基板)
2a、2b  供电用图案
2c  电阻体图案(滑接图案)
2d  集电体图案(滑接图案)
3  操作轴(旋转体)
3a  旋转轴(筒部)
3b  锷部
3c  卡合片
3d  限制部
3e  凸部
4  旋转部件(旋转体、棘轮部件)
4a  底座部
4b  棘轮凸轮
4c  收纳部
4d  卡合槽
4e  元件保持部
4f  凹部
4g  固定部
4h、4i  突起部
4j  收容部
4k  突出片
4l  保持片
5  LED(发光部件)
5a  元件部
5b  引线端子
5e  前端部(连接部)
6  第一滑动部件(导电部件)
6a  安装部
6b  弹性腕部
6c  滑接片
7  第二滑动部件(滑动部件)
7a  安装部
7b  滑接片
8  板簧
8a  棘轮用突起
9  安装部件
9a  上板部
9b  卡合脚部
9c  框足
9d  固定部
9e  开口部
10  保持部件(发光部件)
10a、10b  引线端子
10c  保持体
10d  接受部
10e  接受面
10f  支柱
10g  支撑面
10h  突出片
10i  露出部
10j、10k  腕部(第二连接部)
10l、10m  突出部
11  片状LED(发光部件)
11a、11b  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整体立体图。另外,下面,为便于说明,将图1所示的右方侧称作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后方侧(简称后方侧),将左方侧称作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前方侧(简称前方侧)。
图1中,壳体1例如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在壳体1上突出设有中央具有大的中空状的空洞部的筒状部即筒状轴1a。在筒状轴1a的基部外周设有具有圆环状的底面部的收纳部1b。在收纳部1b收容后述的绝缘基板2。另外,在壳体1的外周面,沿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前后方向形成有与后述的安装部件9的卡合脚部9b卡合的多个卡合槽1c。进而,在壳体1的外周面的一定位置形成有进入后述的安装部件9的固定片9d的开口部9e的卡止片1d。
绝缘基板2由酚醛树脂等层叠板构成,形成为中央具有大的开口部的大致圆形的平板状。在绝缘基板2上设有对后述的LED5供电的一对供电用图案、以及后述的操作轴3的旋转检测用的电阻体图案及集电体图案。另外,由这些电阻体图案和集电体图案构成滑接图案。这些供电用图案、电阻体图案及集电体图案的构成后述。
操作轴3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形成为中央具有大的中空状的空洞部的筒状。在操作轴3上设有由设于壳体1的轴承部的筒状轴1a以可旋转方式轴支撑的圆筒状的筒部即旋转轴3a、和进行后述的旋转部件4的定位的锷部3b。在旋转轴3a的侧面部,沿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前后方向形成有与后述的旋转部件4的卡合槽4d卡合的多个卡合片3c。
旋转部件4作为棘轮部件起作用,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具有在中央具有大的开口部的圆环状的底座部4a。在该底板部4a的外周侧设有圆环状的板状部。在该板状部的前方侧面上,形成有通过后述的板簧8具有的棘轮用突起8a的滑动而产生旋转时的喀呖感觉的连续的凹凸状的棘轮突轮4b。另外,在底板部4a的规定位置形成有收纳后述的LED5的收纳部4c。另外,在底板部4a的内侧形成有收容操作轴3的卡合片3c的卡合槽4d。另外,在旋转部件4的后方侧的规定位置安装了后述的第一滑动部件6及第二滑动部件7。
LED5是构成发光部件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其由作为发光部的元件部5a、和一对引线端子5b构成。一对引线端子5b在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后方侧的前端部附近折曲成L字形状。第一滑动部件6及第二滑动部件7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形成。第一滑动部件6作为导电部件起作用,与一对引线端子5b的前端弹性接触,并且与设于绝缘基板2上的供电用图案滑接。第二滑动部件7作为滑动部件起作用,与设于绝缘基板2上的电阻体图案及集电体图案滑接。另外,这些LED5、第一滑动部件6及第二滑动部件7的构成后述。
板簧8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例如不锈钢及磷青铜等)构成,具有在图1所示的上方侧开口的半圆弧状。在板簧8的中央部设有在旋转部件4所具有的棘轮凸轮4b上滑动的棘轮用突起8a。另外,在板簧8的两端部形成有用于将板簧8固定于后述的安装部件9上的固定部8b。板簧8在固定部8b上通过带眼铆接等被固定于安装部件9的后方侧的面。
安装部件9通过冲压并折曲金属板而被形成,具有圆环状的上板部9a、从该上板部9a向后方侧延伸的多个卡合脚片9b(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一对框足9c、和两个固定片9d。多个卡合脚片9b与壳体1具有的多个卡合槽1c卡合。在固定片9d的内侧部分形成有与壳体1具有的一对卡止片1d卡合的开口部9e。
当组装具有这样的构成部件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时,如图2所示,在壳体1内收容了绝缘基板2、操作轴3及旋转部件4的状态下,将安装部件9从前方侧进行安装。此时,安装部件9的卡合脚片9b与壳体1的卡合槽1c卡合,使壳体1的卡止片1d进入固定片9d的开口部9e。操作轴3的旋转轴3a以及旋转部件4的收纳部4c为从安装部件9的上板部9a向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前方侧突出的状态。在这样组装的状态下,操作轴3及安装于操作轴3上的旋转部件4以相对于壳体1可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被保持。而且,由操作轴3和作为棘轮部件的旋转部件4构成相对于壳体1可旋转的旋转体。
图3及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子部件的剖面图。另外,图3表示将第一滑动部件6沿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切断时的剖面图,图4表示将LED5的元件部5a的中央部沿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切断时的剖面图。
如图3所示,第一滑动部件6固定于旋转部件4的后方侧的面上。另一方面,如图3及图4所示,LED5的引线端子5b的前端部绕入旋转部件4的后面侧。在这样绕入的引线端子5b的前端部与后述的第一滑动部件6的弹性腕部弹性接触。另一方面,后述的第一滑动部件6的滑接片与绝缘基板2上的供电用图案滑接。
另外,图3中未显示,第二滑动部件7与第一滑动部件6相同,被固定于旋转部件4的后方侧的面上。后述的第二滑动部件7的一对滑接片之一与绝缘基板2上的电阻体图案滑接,第二滑动部件7的滑接片的另一个在绝缘基板2上的集电体图案上滑接(参照图5、图12)。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的主要的构成部件的构成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对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子部件具有的绝缘基板2、操作轴3、旋转部件4、LED5、第一滑动部件6及第二滑动部件7的构成进行说明。另外,就这些构成部件而言,对图1中所说明的构成使用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的绝缘基板2的正面图。另外,图5中,对从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前方侧观察到的绝缘基板2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绝缘基板2上,在其靠外周侧的位置设有对LED5进行供电的一对供电用图案2a、2b。供电用图案2a、2b沿绝缘基板2的圆环形状设置,由其端部与连接于未图示的电源的端子连结。供电用图案2a、2b例如通过在银(Ag)的印刷图案(银图案)上用碳印刷图案(碳图案)进行涂敷而形成。另外,在银(Ag)图案上以碳图案进行涂覆是为了防止伴随长期使用导致的银图案的磨损及腐蚀等。后述的一对第一滑动部件6的各滑接片配置于与这些供电用图案2a、2b对应的位置,经由供电用图案2a、2b从未图示的电源接受电源供电。
另外,在绝缘基板2的内周侧设有操作轴3的旋转检测用的电阻体图案2c及集电体图案2d。电阻体图案2c及集电体图案2d与供电用图案2a等相同,沿绝缘基板2的圆环形状设置,由其端部与连接于未图示的电源及控制装置(检测电路)的端子连结。集电体图案2d与供电用图案2a等相同,通过在银(Ag)图案上用碳图案进行涂敷而形成。电阻体图案2c除位于两端部的电极部之外,仅由碳图案形成。由这些电阻体图案2c及集电体图案2d和第二滑动部件7构成可变电阻器,构成旋转检测装置。后述的第二滑动部件7的滑接片被配置于与这些电阻体图案2c及集电体图案2d对应的位置。与本旋转型电气部件连接的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检测电路)基于这些电阻体图案2c及集电体图案2d上的第二滑动部件7的位置所对应的电阻值来检测操作轴3的旋转。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的操作轴3的放大立体图。另外,图6(a)中,表示从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前方侧观察到的操作轴3。图6(b)中,表示从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后方侧观察到的操作轴3。
如图6所示,在旋转轴3a的侧面部形成有多个卡合片3c。在这些卡合片3c中配置于图6所示的上方侧的一对卡合片3c之间,形成有限制收纳于旋转部件4的收纳部4c的LED5的向内侧(旋转轴3a侧)移动的限制部3d。限制部3d由形成为T字形状的平面部构成。在限制部3d的装置的后方侧端部形成有稍向图6所示的上方侧突出的凸部3e。凸部3e进入到形成于后述的旋转部件4的固定部4g的收容部4j,以与收容于收容部4j的LED5所具有的一对引线端子5d(折曲部附近)抵接或近接的状态对置,这些一对引线端子5b起到限制向内侧(内周侧)移动的作用。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的旋转部件4的放大立体图。另外,图7(a)中,表示从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前方侧观察到的旋转部件4。图7(b)中,表示从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后方侧观察到的旋转部件4。
如图7所示,收纳部4c朝向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前方侧立设。在其前端部形成有保持后述的元件部5a的基部5c的元件保持部4e。另外,在比元件保持部4e稍靠后的后方侧形成有收容后述的元件部5a的锷部5d的凹部4f(参照图7(b))。在凹部4f收容了元件部5a的锷部5d的状态下,由元件保持部4e保持元件部5a的基部5c,由此将LED5收容于收纳部4c。
另外,如图7(b)所示,在旋转部件4的后方侧的面上形成有用于固定第一滑动部件6及第二滑动部件7的平面状的固定部4g。固定部4g在与收纳部4c对应的位置被形成。在固定部4g上形成有用于固定第一滑动部件6的一对突起部4h和用于固定第二滑动部件7的一对突起部4i。另外,在固定部4g的中央部分形成有用于收容LED5的引线端子5d的收容部4j。突起部4h及突起部4i均以夹着该收容部4j的方式在相反侧彼此对置的位置被分别配置。另外,在收容部4j的内侧设有用于将LED5所具有的一对引线端子5b维持在隔开的状态的突出片4k、和保持LED5的引线端子5b的前端的保持片4l。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的LED5的放大立体图。另外,图8(a)中,表示从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前方侧观察到的LED5。图8(b)中,表示从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后方侧观察到的LED5。
如图8所示,LED5的元件部5a具有基部5c及锷部5d。从元件部5a的后方侧的面的中央附近设有一对引线端子5b。引线端子5b后方侧的前端部朝向图8所示的上方侧(旋转部件4的径向方向侧)折曲。由此,引线端子5b成为大致L字状。在此,表示引线端子5b的前端向上方侧垂直折曲的情况,但未必限定于垂直。折曲后的前端部5e与设于绝缘基板2上的供电用图案2a、2b对置配置。该前端部5e作为后述的第一滑动部件6的弹性腕部弹性接触的连接部起作用。另外,在旋转部件4上安装LED5时,折曲后的前端部5e从构成旋转体的旋转部件4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参照图11)。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的第一滑动部件6及第二滑动部件7的放大立体图。另外,图9中,表示从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前方侧观测到的第一滑动部件6及第二滑动部件7。图9(b)表示以与图9(a)不同的角度从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前方侧观察到的第一滑动部件6及第二滑动部件7。
如图9所示,第一滑动部件6具备两个零件即具有一对,各自具有安装部6a、和从安装部6a沿平面视为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弹性腕部6b及滑接片6c。在安装部6a上形成有安装孔6d。在将固定部4g的突起部4h插入安装孔6d后,通过突起部4h的前端由铆接等压溃且变形,由此将第一滑动部件6固定在旋转部件4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铆接,利用通过不加热的冲床使突起部4h的前端压溃的所谓的冷轧铆接来进行,但也可以采用通过加热后的冲床使突起部4h溶融而压溃(使变形)的热铆接。弹性腕部6b向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前方侧弯曲,与LED5的引线端子5d的前端部5e弹性接触。滑接片6c向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后方侧弯曲,与绝缘基板2上的供电用图案2a(2b)滑接。另外,一对弹性腕部6b及一对滑接片6c如图3所示,都为交叉的配置。
第二滑动部件7具有一对安装部7a、和从安装部7a彼此向对方侧的安装部7a方向延伸的一对滑接片7b。在安装部7a上形成有安装孔7c。与第一滑动部件6相同,在将固定部4g的突起部4i插入安装孔7c后,通过突起部4i的前端由铆接等压溃且变形,使得第二滑动部件7固定于旋转部件4上。一对滑接片7b都向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后方侧弯曲,成交叉的配置,一前端与设于绝缘基板2上的电阻体图案2c滑接,另一前端与设于绝缘基板2上的集电体图案2d滑接。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的操作轴3和旋转部件4的关系、以及操作轴3及旋转部件4与LED5及第一滑动部件6及第二滑动部件7的关系进行说明。图10是用于说明操作轴3和旋转部件4的关系的图。图11是用于说明操作轴3及旋转部件4与LED5的关系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操作轴3及旋转部件4与LED5及第一滑动部件6及第二滑动部件7的关系的图。另外,图10~图12中,同图(a)是从后方侧看到的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图,同图(b)是旋转部件4的固定部4g的周边的放大图。
通过按照多个卡合片3c收容于卡合槽4d的方式将旋转轴3a插入旋转部件4的开口部,将操作轴3和旋转部件4组装。该情况下,如图10所示,除对应于固定部4g的区域,在旋转部件4的内周部分配置操作轴3的锷部3b。固定部4g被配置于与未形成锷部3b的限制部3d对应的位置。因此,固定部4g成为在本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后方侧露出的状态。形成于限制部3d的凸部3e的端部稍进入收容部4j的内侧(参照图10(b))。
另外,为便于说明,图10对未组装LED5的情况进行说明,本来,对装入了LED5的旋转部件4的开口部插入操作轴3。该情况下,LED5从旋转部件4的内侧收容于收纳部4c,在该状态下对旋转部件4的开口部插入操作轴3。该情况下,LED5所具有的引线端子5b的前端部5e如图11所示,被收容于收容部4j的端部附近。具体而言,成为配置于突出片4k的侧方一侧的同时其端部附近由保持片4l保持的状态。此时,前端部5e成为与设于绝缘基板2上的供电用图案2a、2b对置的状态。
如图11所示,在操作轴3和旋转部件4被组装的状态下,在旋转部件4上安装第一滑动部件6及第二滑动部件7。该情况下,如图12所示,一对第一滑动部件6以固定部4g的突起部4h插通安装孔6d内的状态通过铆接而被固定。同样,第二滑动部件7以突起部4i插通安装孔7c内的状态通过铆接而被固定。该情况下,如图12所示,第一滑动部件6和第二滑动部件7在旋转部件4的径向方向排列配置。而且,图12所示的右方侧配置的第一滑动部件6的弹性腕部6b朝向同图所示的左方侧延伸。而且,其前端(在此,从上方起第二条弹性外部6b的前端)与图12所示的左方侧配置的引线端子5b的前端部5e弹性接触。另一方面,图12所示的左方侧配置的第一滑动部件6的弹性腕部6b向同图所示的右方侧延伸。而且,其前端(在此,从上方起第四条弹性腕部6b的前端)与图12所示的右方侧配置的引线端子5b的前端部5e弹性接触。
在此,参照图13及图14说明第一滑动部件6具有的弹性腕部6b及滑接片6c、以及第二滑动部件7具有的滑接片7b的构成。图13及图14是用于说明图12所示的状态下的由旋转部件4保持的LED5、和第一滑动部件6及第二滑动部件7的关系的立体图。另外,图13及图14中,为便于说明,省略了操作轴3。另外,图14中,为便于说明,表示使第二滑动部件7从固定部4g隔开的状态。
如图13及图14所示,固定于旋转部件4的固定部4g的第一滑动部件6的弹性腕部6b向同图所示的下方侧弯曲,另一方面,滑接片6c向同图所示的上方侧弯曲。前者与引线端子5b的前端部5e弹性接触,后者与设于绝缘基板2上的供电用图案2a、2b滑接。该情况下,弹性腕部6b与从其自身连结的安装部6a远离的位置所配置的引线端子5b的前端部5e弹性接触。
另外,固定于旋转部件4的固定部4g的第二滑动部件7的一对滑接片7b如图13及图14所示,两者都向同图所示的上方侧弯曲。而且,各自的前端与设于绝缘基板2上的电阻体图案2c及集电体图案2d滑接。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将LED5具有的一对引线端子5b的前端折曲成L字状,另一方面,使第一滑动部件6的一部分与引线端子5b的前端部5e弹性接触,因此,由于如现有的那样为了固定一对引线端子的位置就不需要将其插入固定的通孔,因此,可提高组装时的作业性。另外,在旋转部件4上安装第一滑动部件6时,可通过目视等容易地确认第一滑动部件6的一部分即弹性腕部6b和引线端子5b的前端部5e的连接状态。因此,不仅可使组装时的作业性更好,并且可确保引线端子5b和第一滑动部件6的连接可靠性。另外,由于是使一对第一滑动部件6的一部分分别与一对引线端子5b的前端部5e弹性接触的构成,故不必将导电部件作成复杂的构成,因此可提高制造时的成品率,且可降低制造成本。其结果是,可提供一种组装时的作业性优异且可降低制造成本的旋转型电气部件。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由安装于旋转部件4上的安装部6a、从安装部6a延伸并与引线端子5d弹性接触的弹性腕部6b、和从安装部6a延伸并与供电用图案2a、2b滑接的滑接片6c构成一对第一滑动部件6,并使弹性腕部6b和滑接片6c向旋转部件4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不同的方向突出,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将第一滑动部件6与引线端子5b的前端部5e弹性接触、且与供电用图案2a、2b滑接。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一对第一滑动部件6的各自的安装部6a以夹着一对引线端子5b(前端部5e)的方式被安装于彼此对置的位置,且各自的弹性腕部6b与一对引线端子5b中配置于远的位置的引线端子5b的前端部5e弹性接触。由此,可确保弹性腕部6b的腕部分的长度,因此可提高与引线端子5b连接的可靠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一对引线端子5b向旋转部件4的径向方向(外周侧)折曲,并且在将第一滑动部件6平面视时弹性腕部6b及滑接片6c从自各安装部6a向同一方向延伸。这样,由于弹性腕部6b和滑接片6c从安装部6a在同一方向设置,因此,可提高制造时的材料的成品率,同时可宽范围地确保操作轴3及旋转部件4的旋转角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由于将第二滑动部件7与第一滑动部件6在旋转部件4的径向方向排列配置,故可降低第一滑动部件6及第二滑动部件7所需的空间,因此,可宽范围地确保操作轴3及旋转部件4的旋转角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LED5自旋转部件4的内周侧安装,且由操作轴3的旋转轴3a的外周面支撑LED5。由此,由于将LED5配置于操作轴3和旋转部件4之间,故在安装LED5时不必将引线端子5b折曲的特别的安装作业,从而不仅可容易地安装LED5并且可防止LED5脱落。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与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不同点是,安装于旋转部件4上的构成部件不同。在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对于旋转部件4安装有作为发光部件的具有一对引线端子5b的LED5,与之相对,在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作为发光部件,安装具有一对引线端子并保持片状LED(发光二极管)的状态的保持部件。下面,以与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不同点为中心说明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
图1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整体立体图。图17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正面图。另外,图16(a)、(b)中,为便于说明,从不同的方向表示旋转型电气部件。另外,下面,适宜地将图15所示的右方向称作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后方侧(简称后方侧)、将左方侧称作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前方侧(简称前方侧)。另外,图15~图17中,与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相同的构成使用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与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不同点在于,相对于旋转部件4,作为发光部件安装具有一对引线端子且保持片状LED的状态的保持部件10。另外,在旋转部件4上安装保持片状LED11的状态的保持部件10的样态中,与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相同。即,保持片状LED11的状态的保持部件10从旋转部件4的内周侧安装,另一方面,由操作轴3的旋转轴3a的外周面支撑。旋转部件4的收纳部4c伴随安装的部件的变更,其形状变更一部分。另外,这些旋转部件4、保持部件10及片状LED11的构成后述。
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与实施方式1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不同点在于,在安装部件9上设有限制操作轴3的旋转的限制部件。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如图15所示,在上板部9a的内周侧的规定位置设有规定操作轴3的旋转的一对限制片9f。这些限制片9f形成为向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前方侧突出。这些限制片9f与和操作轴3一体旋转的旋转部件4的收纳部4c的侧面抵接,限制操作轴3的旋转。这些限制片9f分别配置于在操作轴3从中央位置沿顺时针旋转方向及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规定角度(图15中为135度)时限制其旋转的位置。
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通过将固定片9d的中央部分向内侧折曲而形成开口部9e。在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将该折曲后的部分作为限制操作轴3的旋转的一对限制片9g(未图示)利用。这些限制片9g形成为向安装部件9的内侧突出。限制片9g与和操作轴3一体地旋转的旋转部件4的后述的抵接片4m抵接,限制操作轴3的旋转。一对限制片9g与限制片9f相同,分别配置于在操作轴3从中央位置沿顺时针旋转方向及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规定角度(图15中为135度)时限制其旋转的位置。
当组装具有这样的构成部件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时,如图16(a)(b)所示,在壳体1内收容有绝缘基板2、操作轴3及旋转部件4的状态下,从前方侧安装安装部件9。此时,安装部件9的卡合脚片9b卡合于壳体1的卡合槽1c,且壳体1的卡止片1d进入固定片9d的开口部9e。操作轴3的旋转轴3a以及旋转部件4的收纳部4c成为从安装部件9的上板部9a向前方侧突出的状态。在这样组装的状态下,操作轴3与安装于操作轴3上的旋转部件4以相对于壳体1可一体旋转的方式被保持。
这样组装的状态下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如图17所示,在旋转部件4的收纳部4c的内侧配置有片状LED11。片状LED11以发光面朝向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前方侧的状态组装,被构成得可对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前方侧进行照明。另外,图17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操作轴3位于可旋转的角度(270度)的中央的状态。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的旋转部件4、保持部件10及片状LED1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8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的旋转部件4的立体图。图18(a)中,表示将收纳部4c配置于同图所示的上方侧的状态,同图(b)中,表示将收纳部4c配置于同图所示的下方侧的状态。另外,图18(a)中,表示安装了保持芯片状LED11的保持部件10的状态。
实施方式2的旋转部件4与实施方式1的旋转部件4的不同点在于,收纳部4c的形状不同、以及在外周缘部设有一对抵接片4m。另外,其它构成与实施方式1的旋转部件4相同。如图18(a)、(b)所示,收纳部4c具有在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前方侧和后方侧及内周侧开口的形状,在其内周侧可收纳保持着片状LED11的状态的保持部件10。另外,如图18(b)所示,在收纳部4c的内壁设有用于所收纳的保持部件10的定位的突出片4n。
其次,对保持部件10及片状LED1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9及图20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的保持部件10的立体图。图2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所具有的保持部件10的构成的图。另外,图19中,表示保持着片状LED11的状态的保持部件10,图20中,表示片状LED11拆下后的状态的保持部件10。另外,图21(a)中,将构成保持部件10的一对引线端子10a、10b拔出表示,同图(b)中,将构成保持部件10的保持体10c拔出表示。
如图19及图20所示,保持部件10由一对引线端子10a、10b、保持这些引线端子10a、10b的保持体10c构成。保持体10c例如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保持体10c在引线端子10a、10b的前方侧的端部附近进行保持,且引线端子10a、10b的一部分从该保持体10c的后方侧端部延伸。
另外,如图21(b)所示,在保持体10c的前方侧端部附近设有接受作为光源的片状LED11的接受部10d。该接受部具有收容发光面朝向前方侧的状态的片状LED11的形状。具体而言,接受部10d具有接受图21(b)所示的片状LED11的下面(一侧面)的接受面10e、支撑其前方侧端部的一对支柱10f、和支撑其后方侧端部的支撑面10g。
另外,在保持体10c的后方侧端部设有向图21(b)所示的上方侧突出的突出片10h。该突出片10h用于进行收容于收纳部4c中的保持部件10的定位。进而在保持体10c的中央部附近形成有使后述的引线端子10a、10b的腕部10j、10k露出的露出部10i。
引线端子10a、10b通过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并进行折曲加工而被形成。例如,引线端子10a、10b在制造保持体10c时以在侧方侧排列的状态进行插入成形,埋设于保持体10c上。如图19及图20所示,从保持体10c的后方侧端部延伸出的部分向同图所示的上方侧折曲成L字状。与实施方式1的引线端子5b相同,由该折曲而成的部分的后面构成从旋转部件4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的连接部。第一滑动部件6的弹性腕部6b与该连接部弹性接触。
另外,如图21(a)所示,在各引线端子10a、10b的中央的稍靠前方侧设有构成第二连接部的腕部10j、10k。腕部10j、10k通过在从引线端子10a、10b稍靠侧方侧延伸出的位置将向前方侧延伸的突出片向上方侧折曲而形成。腕部10j、10k通常向上方侧折曲到与引线端子10a、10b正交的位置,构成为彼此对置的状态。
如图20所示,腕部10j、10k的前方侧端部从保持体10c的露出部10i延伸,延伸到其接受部10d而具有弹性。在这些腕部10j、10k的前方侧端部设有彼此向对方侧突出的突出部10l、10m。这些突出部10l、10m如图19所示,与收容于保持体10c的接受部10d的片状LED11的一对电极11a、11b弹性接触,保持片状LED11(图19、图20中,电极11a未图示)。由此,构成为将片状LED11固定于保持体10c的接受部10d,同时经由引线端子10a、10b可向该片状LED11进行供电。
其次,对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使操作轴3旋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2及图23分别是用于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使操作轴3旋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及正面图。在此,表示使操作轴3旋转到逆时针旋转方向的最大角度附近的情况。
当从图16及图17所示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状态沿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时,操作轴3和固定于操作轴3上的旋转部件4一起旋转。随着该旋转,设于旋转部件4上的收纳部4c也一起旋转。而且,当旋转到逆时针旋转方向的最大角度时,经由图22及图23所示的状态,收纳部4c的侧面与形成于安装部件9上的限制片9f抵接。由此,限制旋转部件4的旋转,其结果使操作轴3的旋转被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操作轴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也相同。
另外,在这样由限制片9f限制操作轴3的旋转时,在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内部,形成于安装部件9上的限制片9g(未图示)与旋转部件4的抵接片4m抵接。由此限制旋转部件4的旋转,其结果就使操作轴3的旋转被限制。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在其外部侧由限制片9f限制操作轴3的旋转,在其内部侧由限制片9f限制操作轴3的旋转。由此,能够可靠地限制操作轴3的旋转,从而动作的可靠性提高。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安装于旋转部件4上的发光元件,由片状LED11、和保持该片状LED11并具有一对引线端子10a、10b的保持部10构成,在一对引线端子10a、10b上设有与片状LED11的一对电极11a、11b分别电连接的腕部10j、10k。由此,由于可经由保持部10将片状LED11安装于旋转部件4上,故可将片状LED11接近所希望的照明位置进行配置。另外,通过更换被保持部件10保持的片状LED11,可提供能够对应于各种发光色的旋转型电气部件。
特别是在保持部件10中,在保持体10c上并排埋设一对引线端子10a、10b,同时设置接受片状LED11的接受部10d。另一方面,一对引线端子10a、10b的腕部10j、10k被设置在从引线端子10a、10b延伸并彼此对置的位置,且具有与配置于接受部10d上的片状LED11的一对电极11a、11b弹性接触的突出部10l、10m。由此,由于可使这些突出部10l、10m相对配置于接受部10d的片状LED11的一对电极11a、11b弹性接触,故可使片状LED11和引线端子10a、10b的导通状态稳定。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附图图示的大小及形状等没有限制,在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适宜进行变更。另外,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范围,就可以适宜变更进行实施。
例如在实施方式2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使形成于安装部件9上的限制片9f与旋转部件4的收纳部4c抵接,限制操作轴3的旋转。但是,作为限制操作轴3的限制的构成不限于此,可适宜变更。例如在以操作轴3上安装操作钮使用的状况为前提的情况下,也可以变更限制片9f的形状向外周侧突出,使限制片9f抵接操作钮。该情况下,由于可用旋转部件4及操作钮这两者限制操作轴3的旋转,故能够更可靠地限制操作轴3的旋转。

Claims (11)

1.一种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筒状部的壳体、由所述壳体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的中空状的旋转体、具有一对引线端子且安装于所述旋转体的发光部件、安装于所述旋转体并分别与所述一对引线端子导通的一对导电部件、安装于所述旋转体且用于该旋转体的旋转检测用的滑动部件、和设有所述导电部件滑接的供电用图案及所述滑动部件滑接的滑接图案的基板,
将所述一对引线端子折曲而形成与所述基板对置的连接部,并且使所述导电部件的一部分与所述连接部弹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导电部件分别具有:安装于所述旋转体上的安装部、从所述安装部延伸而与所述连接部弹性接触的弹性腕部、和从所述安装部延伸而与所述供电用图案滑接的滑接片,所述弹性腕部和所述滑接片向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不同的方向突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导电部件的各自的所述安装部,以夹着所述一对引线端子的方式在对置的位置被安装,各自的所述弹性腕部与所述一对引线端子中配置于远的位置的所述引线端子弹性接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将所述一对引线端子的前端折曲成L字状而被形成,并且从所述旋转体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所述弹性腕部及滑接片从各自的所述安装部沿在平面视时同一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导电部件在所述旋转体的径向方向排列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具有以夹着所述一对引线端子的方式在对置的位置安装的一对安装部、和从各自的所述安装部延伸并与所述滑接图案滑接的一对滑接片,所述一对滑接片彼此向对方侧的安装部的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由具有筒部的操作轴、和设有用于赋予喀呖感觉的凹凸的棘轮部件构成,所述发光部件从所述棘轮部件的内周面安装于该棘轮部件上,并由所述操作轴的筒状部的外周面支撑所述发光部件。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件是具有所述一对引线端子的发光二极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件由光源、和保持该光源并具备所述一对引线端子的保持部件构成,在所述一对引线端子上设有与所述光源的一对电极分别导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部件上,所述一对引线端子被排列埋设,并且设置接受所述光源的接受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被设置在从所述一对引线端子延伸且彼此对置的位置,且具有与配置于所述接受部上的所述光源的一对电极弹性接触的突出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是片状发光二极管。
CN200810090018XA 2007-04-02 2008-03-31 旋转型电气部件 Active CN1012818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96454 2007-04-02
JP2007096454 2007-04-02
JP2008-036530 2008-02-18
JP2008036530A JP5117879B2 (ja) 2007-04-02 2008-02-18 回転型電気部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1828A CN101281828A (zh) 2008-10-08
CN101281828B true CN101281828B (zh) 2010-09-15

Family

ID=40014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0018XA Active CN101281828B (zh) 2007-04-02 2008-03-31 旋转型电气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117879B2 (zh)
KR (1) KR100990057B1 (zh)
CN (1) CN1012818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47781B2 (ja) * 2009-05-13 2013-02-20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回転型電気部品
CN102478201A (zh) * 2010-11-23 2012-05-30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旋转的光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0801B1 (en) * 1999-11-19 2002-0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otary encoder and multi-operational electronic component using the same
CN1188882C (zh) * 2000-09-26 2005-02-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型电子零件
CN1261955C (zh) * 2003-03-04 2006-06-2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带发光的旋转型电气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6804U (ja) * 1982-12-21 1984-06-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式電子部品
JPS6098236U (ja) * 1983-12-12 1985-07-0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型電子部品
JPH0723854Y2 (ja) * 1987-04-30 1995-05-31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キーボードの照明素子用ホルダ
JP2005322478A (ja) * 2004-05-07 2005-11-17 Nihon Kaiheiki Industry Co Ltd ロータリスイッチ
JP2006019337A (ja) * 2004-06-30 2006-01-19 Alps Electric Co Ltd 回転型電気部品
JP2006019046A (ja) * 2004-06-30 2006-01-19 Alps Electric Co Ltd 回転型電気部品
KR100683126B1 (ko) * 2004-07-20 2007-02-15 장영환 초소형 칩 발광다이오드램프 소켓 조립체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0801B1 (en) * 1999-11-19 2002-0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otary encoder and multi-operational electronic component using the same
CN1188882C (zh) * 2000-09-26 2005-02-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型电子零件
CN1261955C (zh) * 2003-03-04 2006-06-2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带发光的旋转型电气部件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19046A 2006.01.19
JP特开平5-28879A 1993.02.0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77259A (ja) 2008-11-13
JP5117879B2 (ja) 2013-01-16
KR100990057B1 (ko) 2010-10-29
CN101281828A (zh) 2008-10-08
KR20080090312A (ko) 2008-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7814B (zh) 照明装置及连接器
CN101047074B (zh) 电旋转开关
CN100587860C (zh) 旋转式电气部件
CN201925881U (zh) 能任意增减灯头的滑轨灯
CN101281827B (zh) 旋转型电气部件
TWI265538B (en) Rotary electrical component
KR20100037538A (ko) 커넥터용 접속단자 및 그것을 조립한 커넥터
CN101281828B (zh) 旋转型电气部件
CN101730919B (zh) 用于机动车的电开关
JP2008198359A (ja) 接続端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部品。
CN101587765A (zh) 旋转型电气部件
JP3966196B2 (ja) 照光式回転型可変抵抗器
CN109659724B (zh) 一种旋转式连接器
CN211062619U (zh) 一种新型简式按键指示型开关
CN108134226A (zh) 电连接器
CN109313970A (zh) 可变电阻器
CN100533623C (zh) 旋转型电子零件及旋转型电子零件用旋转体
CN219658593U (zh) 一种动触片结构及旋转开关
JP2004265825A (ja) 照光付回転型電気部品
KR100779437B1 (ko) 조광식 회전형 전기 부품
CN219643276U (zh) 一种转动门及其导电组件
CN217215148U (zh) 薄型fpc连接器
CN214332606U (zh) 一种灯座及灯系统
CN217902824U (zh) 一种长型端子单联带开关电位器
CN220271791U (zh) 一种触摸显示旋钮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