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1261A - 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其涂液 - Google Patents

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其涂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1261A
CN101281261A CNA2007100937368A CN200710093736A CN101281261A CN 101281261 A CN101281261 A CN 101281261A CN A2007100937368 A CNA2007100937368 A CN A2007100937368A CN 200710093736 A CN200710093736 A CN 200710093736A CN 101281261 A CN101281261 A CN 101281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ing liquid
dazzle film
hard coating
solvent
bas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937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博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Q Materi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xon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xon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Daxon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A2007100937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812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81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1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其涂液,该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硬镀层涂液涂布于基材的上表面,其中该硬镀层涂液至少包含光起始剂,其吸收波峰在350~400nm,以及第一溶剂,该第一溶剂对基材具有侵蚀性;使硬镀层涂液中的第一溶剂挥发,形成硬镀层;以及利用压花滚轮使硬镀层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同时,以紫外光源从基材的下表面照射,形成抗紫外线抗眩膜。

Description

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其涂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膜的制作,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及其涂液。
背景技术
平面液晶显示器已广泛被应用于各项现代电子化产品,如个人电脑、笔记型电脑、数字相机、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化助理(PDA)及液晶电视等。液晶面板产品技术的发展,除了朝向高对比、广视角、高辉度、薄型化、大型化外,也往表面附加功能如抗刮、抗眩、抗反射、抗污等方向发展。其中,抗眩膜因效果明显、成本较低,因此更广泛被应用于笔记型电脑及电脑屏幕等液晶显示器上。
传统的抗眩膜是通过添加抗眩(antiglare)粒子的方式来达到抗眩效果,但是抗眩粒子在涂布液中会有沉降及不易分散的问题,使得涂布液不易保存,因此涂布系统需有良好的稳定度,否则不易得到均匀分散的抗眩膜,并且利用抗眩粒子制作出的抗眩膜,在较高的抗眩性下,其耐磨性较差。
另外,在日本专利第2006-088643号以及美国专利第7008066B2号中披露,将涂液分散在滚轮上,并通过压花滚轮使得涂液涂布在基板的同时,在涂膜表面形成凹凸微结构,达到抗眩或是抗反射的效果,并以UV光从基板背面照射,形成抗眩膜。虽然此方法可以解决抗眩粒子沉降及不易分散的缺点,但是其所形成的抗眩膜的附着力、耐摩擦性都不好,且表面的凹凸微结构不易成型。此外,由于抗眩膜在液晶显示器的应用上需要有效阻挡冷阴极管所发射的紫外线以及避免外界紫外线对偏光膜造成损害,因此抗眩膜需要具有阻挡波长在380~400nm以下的紫外光的功能,而传统的抗眩膜的制造方法容易造成涂膜不易附着及硬化不完全等问题。
因此,业界亟需一种抗眩膜的制造方法,其可以改善传统抗眩膜附着力、耐磨性不好及硬化不完全等问题,且同时让抗眩膜具有抗紫外线的功能,以改善传统抗眩膜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抗眩粒子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及其涂液,其可以达到提高附着力、耐磨性的功效,并且可避免硬化不完全的问题,同时使抗眩膜兼具抗紫外线的功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硬镀层涂液涂布在基材的上表面,其中该硬镀层涂液至少包含光起始剂,其吸收波峰在350~400nm,以及第一溶剂,该第一溶剂对基材具有侵蚀性;使硬镀层涂液中的第一溶剂挥发,形成硬镀层;以及利用压花滚轮使硬镀层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同时,以紫外光源从基材的下表面照射,形成抗紫外线抗眩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抗紫外线抗眩膜的涂液,包括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单体;光起始剂,其吸收波峰在350~400nm;以及第一溶剂,该第一溶剂对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基材具有侵蚀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基材;将硬镀层涂液涂布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硬镀层涂液至少包含光起始剂,其吸收波峰在350~400nm,以及第一溶剂,所述第一溶剂对所述基材具有侵蚀性;使所述硬镀层涂液中的所述第一溶剂挥发,形成硬镀层;以及利用压花滚轮使所述硬镀层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同时,以紫外光源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照射,形成所述抗紫外线抗眩膜。
其中所述基材的材料包括具有紫外光遮蔽功能的透明材质,其穿透光的界限波长在370~420nm,波长370nm以下的光被遮蔽。
其中所述光起始剂包括二苯基(2,4,6-三甲基苯酰基)-膦氧化物、苯基二(2,4,6-三甲基苯酰基)膦氧化物、二(5-2,4-环戊二烯-1-基)-二[2,6-双氟-3-(1H-吡咯-1-基)苯基]钛、2-异丙基硫杂蒽酮、N,N,N′,N′-四乙基-4,4′-二氨基二苯酮、Michler乙基酮或前述的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溶剂包括丁酮(MEK)、甲基异丁基酮(MIBK)、醋酸乙酯(EAC)或醋酸丁酯(BAC)。
其中所述硬镀层涂液还包括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单体、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寡聚物或前述的组合。其中所述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单体与所述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寡聚物的总重为100重量份,所述第一溶剂为5~75重量份,所述光起始剂为1~10重量份。
其中所述硬镀层涂液还包括第二溶剂,其对所述基材不具侵蚀性。其中所述第二溶剂包括异丙醇、甲苯、甲醇、乙醇、环己酮或丙二醇乙醚醋酸酯。
其中所述硬镀层涂液还包括紫外光吸收剂。其中所述紫外光吸收剂包括苯并三唑、二苯甲酮或水杨酸类化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紫外线抗眩膜的涂液,包括: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单体;光起始剂,其吸收波峰在350~400nm;以及第一溶剂,所述第一溶剂对所述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基材具有侵蚀性。
其中所述光起始剂包括二苯基(2,4,6-三甲基苯酰基)-膦氧化物、苯基二(2,4,6-三甲基苯酰基)膦氧化物、二(5-2,4-环戊二烯-1-基)-二[2,6-双氟-3-(1H-吡咯-1-基)苯基]钛、2-异丙基硫杂蒽酮、N,N,N′,N′-四乙基-4,4′-二氨基二苯酮、Michler乙基酮或前述的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溶剂包括丁酮(MEK)、甲基异丁基酮(MIBK)、醋酸乙酯(EAC)或醋酸丁酯(BAC)。
所述抗紫外线抗眩膜的涂液,还包括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寡聚物。
其中所述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单体与所述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寡聚物的总重为100重量份,所述第一溶剂为5~75重量份,所述光起始剂为1~10重量份。
所述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涂液,还包括第二溶剂,其对所述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基材不具侵蚀性。
其中所述第二溶剂包括异丙醇、甲苯、甲醇、乙醇、环己酮或丙二醇乙醚醋酸酯。
所述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涂液,还包括紫外光吸收剂。其中所述紫外光吸收剂包括苯并三唑、二苯甲酮或水杨酸类化合物。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流程。
图2所示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流程的一示意图如图1所示,基材3通过放卷机1卷出,利用涂布头5将硬镀层涂液7涂布在基材3的上表面301上,基材沿着箭头A方向前进,在到达压花滚轮9之前,硬镀层涂液7中的溶剂会逐渐挥发,硬镀层涂液的黏度也随之增加。
硬镀层涂液到达压花滚轮时,由于压花滚轮表面具有凹凸结构,因此通过硬镀层涂液与压花滚轮接触,使得硬镀层涂液表面形成凹凸结构,达到抗眩的目的。在硬镀层涂液与压花滚轮接触的同时,紫外线光源11从基材3的下表面302照射,紫外光透过基材3使硬镀层涂液7硬化,完成脱模程序,即形成本发明的抗紫外线抗眩膜12,完成后的抗紫外线抗眩膜再通过收卷机13收卷。
由于在本发明的硬镀层涂液中至少含有一种吸收波峰在350~400nm的光起始剂,因此当压花滚轮在硬镀层上形成凹凸结构的同时,利用紫外线光源从基材背面照射,可使得硬镀层上的凹凸结构快速硬化成型,而不会像传统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其硬镀层涂液中不具有吸收波峰在350~400nm的光起始剂,因此当紫外线光源从抗紫外线基材背面照射时,硬镀层涂液不易硬化,经过压花滚轮形成的凹凸结构会随时间而平坦化,不易成型。此外,在本发明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过程中,压花滚轮在硬镀层涂液上形成凹凸结构以及紫外线光源从基材背面照射同时进行,因此更有利于硬镀层涂液上的凹凸结构的硬化成型。
本发明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流程的另一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与图1的差异在于硬镀层涂液7到达压花滚轮9之前,会先经过干燥装置15,例如烘箱,使得硬镀层涂液7中的溶剂挥发,再经过与压花滚轮9的接触,使得硬镀层涂液7表面形成凹凸结构,达到抗眩的目的。
上述的基材可为具有紫外光遮蔽功能的透明材质,其穿透光的界限波长在370~420nm之间,波长在370nm以下的光会被完全遮蔽。基材的材料例如为三醋酸纤维素(triacetyl cellulose,简称TAC)、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乙烯(polyethylene)或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等,其中又以TAC较好。
本发明的硬镀层涂液可包括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单体、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寡聚物、光起始剂以及溶剂,其中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单体、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寡聚物或前述的组合的总重为100重量份,溶剂为5~75重量份,光起始剂为1~10重量份。
上述的光起始剂中至少包含一种吸收波峰在350~400nm的光起始剂,而溶剂中则至少包含一种对上述基材具有侵蚀性的强溶剂。本发明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是通过硬镀层涂液中含有对基材具侵蚀性的强溶剂,并以涂布头先将硬镀层涂液涂布于基材上,因此对于基材的附着性较好。
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单体可以是丙烯酸异丁酯(isobutylacrylate)、丙烯酸2-乙基己酯(2-ethylhexyl acrylate)、1,6-六二醇二丙烯酸酯(1,6-hexanediol diacrylate)、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ripropylene glycol diacrylate)、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rimethylolpropane triacrylate)、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dipentaerythritol pentaacrylate)、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ntaerythritol triacrylate)、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ipentaerythritol hexaacrylate)或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di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等。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寡聚物可以是氨基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urethane(meth)acrylate oligomer)、聚酯型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polyester(meth)acrylate oligomer)、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epoxy(meth)acrylate oligomer)等。
光起始剂中主要成分为吸收波峰在350~400nm的光起始剂,例如为二苯基(2,4,6-三甲基苯酰基)-膦氧化物(diphenyl(2,4,6-trimethylbenzoyl)-phosphine oxide)、苯基二(2,4,6-三甲基苯酰基)膦氧化物(phenyl bis(2,4,6-trimethylbenzoyl)phosphineoxide)、二(5-2,4-环戊二烯-1-基)-二[2,6-双氟-3-(1H-吡咯-1-基)苯基]钛(bis(eta 5-2,4-cyclopentadien-1-yl)-bis[2,6-difluoro-3-(1h-pyrrol-1-y1)phenyl]titanium)、2-异丙基硫杂蒽酮(2-isopropylthioxanthone)、N,N,N′,N′-四乙基-4,4′-二氨基二苯酮(N,N,N′,N′-Tetraethyl-4,4′-diaminobenzophenone)、Michler乙基酮(Michler ethylketone)或前述的组合。所搭配使用的紫外线光源11可为H型、D型、V型或Q型,其中又以H型、D型较好。
此外,在光起始剂中也可含有吸收波峰介于200~350nm的光起始剂,例如二苯甲酮(benzophenone)、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hydroxy-cyclohexyl-phenyl-ketone)、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2-hydroxy-2-methyl-1-phenyl-1-propanone)或苯甲酰甲酸甲酯(methylbenzoylformate)等。
对基材具有侵蚀性的强溶剂例如为丁酮(MEK)、甲基异丁基酮(MIBK)、醋酸乙酯(EAC)或醋酸丁酯(BAC)等。此外,在溶剂中也可包含对基材不具侵蚀性的弱溶剂,例如异丙醇(iso-propyl alcohol,IPA)、甲苯(toluene)、甲醇(methanol)、乙醇(ethanol)、环己酮(cyclohexanone)或丙二醇乙醚醋酸酯(propylene glycol monoethylether acetate)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硬镀层涂液也可包含紫外光吸收剂,例如为苯并三唑(benzotriazole)、二苯甲酮(benzophenone)或水杨酸(salicylic acid)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是通过硬镀层涂液中含有对基材具侵蚀性的强溶剂,进而达到增加附着性的功效。另外,在硬镀层涂液中至少含有一种吸收波峰在350~400nm的光起始剂,因此所形成的抗紫外线抗眩膜表面的凹凸结构可硬化完全并成型。综上所述,本发明是利用硬镀层涂液的配方与制造方法搭配,达到增加抗紫外线抗眩膜的附着性及耐摩擦性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抗紫外线抗眩膜中,其抗紫外线功能可由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基材提供,或是通过硬镀层涂液中添加紫外光吸收剂而达到抗紫外线的功能。另外,其抗眩功能则是由硬镀层表面的凹凸结构所提供,其凹凸结构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约为0.5~5μm,可由压花滚轮上的图案化结构的尺寸而决定。
将本发明的抗紫外线抗眩膜与传统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相比,其硬镀层对于基材的附着性较好,可以通过百格测试,而不会有剥落现象发生。此外,本发明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耐磨擦性可提高至约为传统的5倍以上。
【实施例1】
将90重量份的紫外光硬化树脂B-500SF(Shin-NakamuraChemical公司制造)与10重量份的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单体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di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混合成树脂A。另外,取20重量份的强溶剂MEK与3重量份的光起始剂2-异丙基硫杂蒽酮(2-isopropyl thioxanthone)混合,然后加入80重量份的树脂A中,形成硬镀层涂液。
将硬镀层涂液涂布在厚度80μm的TAC透明基材(LOFO公司制造)上,以图1的制造流程制造抗紫外线抗眩膜,其中在到达压花滚轮前,硬镀层涂液中的溶剂干燥时间约为5秒左右,之后通过H型汞灯照射,其紫外线剂量约为500至600mJ/cm2,即完成实施例1的抗紫外线抗眩膜。
将实施例1的抗紫外线抗眩膜以下列的测试方式分别进行附着性(Adhesion)、硬度(hardness)、耐磨擦性(anti-scratch)、穿透率(Total transmittance)以及雾度(haze)测试,其结果如表一所示。
附着性测试:采用百格测试,将1cm2的抗紫外线抗眩膜表面分隔成100份等面积,以3M的600号胶带黏贴后撕去,观察涂膜是否有剥落。如果完全无剥落现象,表示附着性好;如果有剥落现象发生,表示附着性差。
铅笔硬度测试:以硬度测试机台Model 291(厂牌为ErichsenTesting Equipment)来测试,测试条件为荷重500克。铅笔硬度以3H、4H、5H等表示,数字越高表示铅笔硬度越高。
耐磨擦性测试:以钢丝绒0000号磨擦10次,其磨擦面积直径为2.5cm,观察在无刮伤下最大的荷重。荷重数越高表示耐磨擦性越好。
穿透率以及雾度测试:以光学测试机台Haze meter NDH2000(厂牌为Nippon Denshoku)来测试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光线穿透率以及雾度。
【实施例2】
将90重量份的紫外光硬化树脂B-500SF(Shin-NakamuraChemical公司制造)与10重量份的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单体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di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混合成树脂A。另外,取20重量份的强溶剂MEK与5重量份的光起始剂2-异丙基硫杂蒽酮(2-isopropyl thioxanthone)以及5重量份的光起始剂二苯基(2,4,6-三甲基苯酰基)-膦氧化物(diphenyl(2,4,6-trimethylbenzoyl)-phosphine oxide)混合,然后加入80重量份的树脂A中,形成硬镀层涂液。
将实施例2的硬镀层涂液以同实施例1的制造方式形成抗紫外线抗眩膜,并以前述的测试方式分别进行附着性、硬度、耐磨擦性、穿透率以及雾度测试,其结果如表一所示。
【比较例1】
将90重量份的紫外光硬化树脂B-500SF(Shin-NakamuraChemical公司制造)与10重量份的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单体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di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混合,形成硬镀层涂液。
将比较例1的硬镀层涂液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造方式形成抗紫外线抗眩膜,并以前述的测试方式分别进行附着性、硬度、耐磨擦性、穿透率以及雾度测试,其结果如表一所示。由于比较例1的抗紫外线抗眩膜无法硬化完全,因此其附着性较差。
【比较例2】
取10重量份的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单体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di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与5重量份的光起始剂二苯基(2,4,6-三甲基苯酰基)-膦氧化物(diphenyl(2,4,6-trimethylbenzoyl)-phosphine oxide)混合,然后加入90重量份的紫外光硬化树脂B-500SF(Shin-Nakamura Chemical公司制造),形成硬镀层涂液。
将比较例2的硬镀层涂液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造方式形成抗紫外线抗眩膜,并以前述的测试方式分别进行附着性、硬度、耐磨擦性、穿透率以及雾度测试,其结果如表一所示。比较例2的抗紫外线抗眩膜虽然可硬化完全,但是部分的抗紫外线抗眩膜会附着于压花滚轮上,因此其附着性较差。
【比较例3】
将90重量份的紫外光硬化树脂B-500SF(Shin-NakamuraChemical公司制造)与10重量份的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单体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di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混合成树脂A。取50重量份的树脂A与50重量份的强溶剂MEK及4.5重量份的抗眩粒子OK607(Degussa公司生产)混合成硬镀层涂液。
以线棒(规格为RDS 6号)将硬镀层涂液涂布于厚度80μm的TAC基材(LOFO公司制造)上,置于70℃烘箱烘烤3分钟,接着以H型水银灯(剂量为500~600mJ/cm2)照射硬化,形成抗紫外线抗眩膜。
将比较例3的抗紫外线抗眩膜以与前述的测试方式相同的方式分别进行附着性、硬度、耐磨擦性、穿透率以及雾度测试,其结果如表一所示。
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列:
表1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测试结果
 实施例1  实施例2  比较例1  比较例2  比较例3
 附着性  好  好  差  差  好
 铅笔硬度  3H  3H  --  --  3H
 耐磨擦性(g)  >1880  >1880  --  --  <400
 雾度(%)  48.32  47.5  --  --  47.67
 穿透率(%)  90.65  90.81  --  --  91.15
由表1的硬度及耐磨性测试结果可得知,含有强溶剂MEK与吸收波峰在350~400nm的光起始剂的实施例1、2的硬镀层涂液,其所制得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附着性及耐磨擦性都比没有含强溶剂MEK的比较例1、2明显提升。另外,将实施例1、2与添加抗眩粒子的比较例3相比,其耐磨擦性也由低于400g提高到高于1880g,表示以本发明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其硬镀层涂液可得到较好附着性及耐磨擦性的抗紫外线抗眩膜,并且其在铅笔硬度、穿透度及雾度方面与添加抗眩粒子的抗眩膜相当。
虽然本发明已披露优选实施例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一些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为准。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放卷机;               3~基材;
5~涂布头;               7~硬镀层涂液;
9~压花滚轮;             11~紫外线光源;
12~抗紫外线抗眩膜;      13~收卷机;
15~干燥装置;            A~基材前进方向;
301~基材的上表面;       302~基材的下表面。

Claims (10)

1. 一种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基材;
将硬镀层涂液涂布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硬镀层涂液至少包含光起始剂,其吸收波峰在350~400nm,以及第一溶剂,所述第一溶剂对所述基材具有侵蚀性;
使所述硬镀层涂液中的所述第一溶剂挥发,形成硬镀层;以及
利用压花滚轮使所述硬镀层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同时,以紫外光源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照射,形成所述抗紫外线抗眩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基材的材料包括具有紫外光遮蔽功能的透明材质,其穿透光的界限波长在370~420nm,波长370nm以下的光被遮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起始剂包括二苯基(2,4,6-三甲基苯酰基)-膦氧化物、苯基二(2,4,6-三甲基苯酰基)膦氧化物、二(5-2,4-环戊二烯-1-基)-二[2,6-双氟-3-(1H-吡咯-1-基)苯基]钛、2-异丙基硫杂蒽酮、N,N,N′,N′-四乙基-4,4′-二氨基二苯酮、Michler乙基酮或前述的组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溶剂包括丁酮(MEK)、甲基异丁基酮(MIBK)、醋酸乙酯(EAC)或醋酸丁酯(BAC)。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硬镀层涂液还包括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单体、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寡聚物或前述的组合。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单体与所述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寡聚物的总重为100重量份,所述第一溶剂为5~75重量份,所述光起始剂为1~10重量份。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硬镀层涂液还包括第二溶剂,其对所述基材不具侵蚀性。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溶剂包括异丙醇、甲苯、甲醇、乙醇、环己酮或丙二醇乙醚醋酸酯。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硬镀层涂液还包括紫外光吸收剂。
10. 一种抗紫外线抗眩膜的涂液,包括:
紫外光硬化型树脂单体;
光起始剂,其吸收波峰在350~400nm;以及
第一溶剂,所述第一溶剂对所述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基材具有侵蚀性。
CNA2007100937368A 2007-04-05 2007-04-05 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其涂液 Pending CN1012812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937368A CN101281261A (zh) 2007-04-05 2007-04-05 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其涂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937368A CN101281261A (zh) 2007-04-05 2007-04-05 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其涂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1261A true CN101281261A (zh) 2008-10-08

Family

ID=40013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937368A Pending CN101281261A (zh) 2007-04-05 2007-04-05 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其涂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8126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2240A (zh) * 2010-04-02 2011-10-12 素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电路板保护膜及其使用方法
WO2019085019A1 (zh) * 2017-10-31 2019-05-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抗眩盖板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2240A (zh) * 2010-04-02 2011-10-12 素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电路板保护膜及其使用方法
CN102212240B (zh) * 2010-04-02 2013-03-20 素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电路板保护膜及其使用方法
WO2019085019A1 (zh) * 2017-10-31 2019-05-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抗眩盖板的制作方法
US10634821B2 (en) 2017-10-31 2020-04-28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anti-glare cov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56903B1 (ko) 광학 필름
KR101381530B1 (ko)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광학 필름, 편광판 및 디스플레이
CN101004461B (zh) 抗刮薄膜及液晶显示器
KR20160026903A (ko) 안티 블로킹성 하드 코트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JP4266623B2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CN101224647B (zh) 硬涂膜
CN104204868A (zh) 侧光型背光装置及光扩散性构件
TW201037368A (en) Anti-glare film
WO2019116664A1 (ja) 防眩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用途
JP2010234610A (ja) 防眩性を有する帯電防止インモールド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射出成形品
JP6453690B2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19113877A (ja) 防眩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用途
CN1647016A (zh) 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和笔输入装置
JP2017177667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CN101281261A (zh) 抗紫外线抗眩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其涂液
TWI780269B (zh) 防眩薄膜以及其製造方法及用途
CN103146237A (zh) 防静电防眩防反射涂层组合物、使用该组合物的防静电防眩防反射薄膜、偏光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054249A1 (ja) 防眩フィルム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用途
US20230118965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mage display device
WO2019065878A1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TW202225739A (zh) 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光學薄膜、光學構件、影像顯示裝置、光學構件之製造方法及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JP2011232441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ディスプレイ
TWI794430B (zh) 牛頓環防止薄膜以及其製造方法及用途
KR102024184B1 (ko) 기능성 코팅층을 포함하는 광학 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I345526B (en) Fabrication method and coating solution of anti-uv and antiglare fil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