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3533B - Edge收发机设备、系统及相关方法 - Google Patents

Edge收发机设备、系统及相关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3533B
CN101273533B CN2006800350884A CN200680035088A CN101273533B CN 101273533 B CN101273533 B CN 101273533B CN 2006800350884 A CN2006800350884 A CN 2006800350884A CN 200680035088 A CN200680035088 A CN 200680035088A CN 101273533 B CN101273533 B CN 1012735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operator scheme
signal
transmission path
coup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350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3533A (zh
Inventor
戴维·韦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ricsson Ltd (liquidation)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1/510,33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7720176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01273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35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35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35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75Circuits with means for limiting noise, interference or distor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一种具有多个传输路径的设备,该多个传输路径包括:第一传输路径,配置用于在第一操作模式下接收并处理基带信号,以产生射频(RF)信号,用于经由公共输出路径输出;第二传输路径,配置用于在第二操作模式下接收并处理基带信号,以产生射频(RF)信号,用于经由公共输出路径输出。

Description

EDGE收发机设备、系统及相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这种通信的收发机电路。 
背景技术
例如,收发机用于包括无线设备的许多通信系统中。收发机可用于设备中的发送和接收操作。通常,将收发机耦合于基带处理器、天线以及系统中的相关电路之间。在接收方向上,收发机接收输入的射频(RF)信号,并将其下变频至较低频率,以由基带处理器处理。在发送方向上,将输入的基带数据提供给收发机,处理该数据并将其上变频到较高频率,例如,RF射频。然后,将上变频后的RF信号传至功率放大器(PA)进行放大,并经由天线发送。 
因此收发机充当基带与射频域之间的接口。在收发机所执行的各项任务中,存在下变频、上变频、调制、解调,及其它相关任务。通常,收发机由与之相耦合的基带处理器控制。另一方面,收发机与功率放大器相耦合,功率放大器产生受适当限制的RF信号,用于经由天线发送。在发送方向上,收发机向功率放大器提供RF信号,放大器基于给定调制类型的增益和斜坡信息来放大信号。不同的无线通信协议实施不同的调制方案。例如,全球移动通信(GSM)系统可以实施不同的调制方案,包括用于语音/数据的高斯最小相移键控(GMSK)调制方案。此外,对GSM的扩展(例如,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使用除了GMSK调制以外的其它调制方案,例如8相移相键控(8PSK)调制方案。 
特定无线协议中的一些PA操作于线性模式。其它PA可以操作于饱和模式。GMSK方案典型地在饱和模式下进行发送,在饱和模式下, 发送数据从PA输出,并具有在突发的有用部分期间测得的功率相对于时间的恒定幅度。相反,8-PSK典型地需要线形模式下,在线性模式下,从PA输出在突发的有用部分期间测得的功率相对于时间的时变幅度。然而,包括EDGE功能的某些射频架构尝试将饱和模式PA用于8-PSK调制。典型地,将通常被称为极化调制的技术用于这些架构中。极化调制架构包括分离的幅度、相位/频率通路。存在被称为极化环路的极化调制的变体,其中分离的幅度及相位/频率通路以某种方式存在为反馈环的一部分。该极化环路架构可能具有稳定性挑战。在这两种情况下(极化调制与极化环路),幅度通路包括其延迟必须与通过相位通路的延迟非常匹配的电路,以避免严重的性能恶化。在生产环境下,延迟必须与流程中的所有变量(电源电压、频率、输出功率及温度)匹配,从而造成了基本的设计困难及生产挑战。由于PA的转移函数在输出功率的范围内改变,由于其反馈环路,极化环路可能变得不稳定,从而造成了对PA的损害或引起手机的掉话。外部环滤波器通过允许对手机、PA的印刷电路板(PCB)的有害的寄生耦合及其它干扰源和噪声源,而使得校准变得复杂。 
适应第二及第三代(3G)移动台的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规范要求在频率偏移400KHz处对8-PSK的最大功率谱密度为-54dBc。手机制造商典型地要求收发机所产生的不大于-60dBc。由于大约30ns的时延失配,频谱在边带不符合该规范。因此,对于实现极化架构中的8-PSK特征存在一些挑战,并且需要更稳定的无线电架构。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本发明包括具有多个传输路径的设备。更具体地,第一传输路径可配置用于在第一操作模式下接收并处理基带信号,以产生射频信号,用于经由公共输出路径输出。第二传输路径可配置用于在第二操作模式下接收并处理基带信号,以产生射频信号,用于经由公共输出路径输出。作为一个示例,不同的操作模式可以对应于GMSK和8-PSK模式。在该设备中可以实现一些实施例,其中第一传输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第二操作模式中重用,以向第二传输路径提供未调 制的载波信号。 
在各个实施例中,第一传输路径可以包括偏移锁相环(OPLL),其具有相位检测器,耦合用于接收第一混频器的输出以及来自第二混频器的反馈信号。该OPLL还包括:滤波器,用于接收并对相位检测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及本地振荡器,耦合至滤波器的输出端,用于在第一操作模式输出已调制信号,以及在第二操作模式输出未调制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包括多个传输路径的系统,其中的至少一个传输路径与功率放大器相耦合。更具体地,第一发射机路径配置用于在GMSK操作模式下接收第一基带数据并产生GMSK RF信号,同时第二发射机路径配置用于在8-PSK操作模式下接收第二基带数据并产生8-PSK RF信号。第二发射机路径可以在8-PSK操作模式期间,接收来自第一发射机路径的未调制载波信号,还可以进一步地操作用于在GMSK操作模式下缓存GMSK RF信号。第一发射机路径可以包括OPLL,而第二发射机路径可以包括:模拟放大器,耦合用于接收第二基带信号;滤波器,耦合至模拟放大器的输出端;混频器,耦合至滤波器的输出端,以便在8-PSK操作模式下将第二基带数据与来自第一路径的未调制载波信号进行混频。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涉及一种方法,其中给收发机的第一传输路径提供第一输入基带信号,以及给收发机的第二传输路径提供第二输入基带信号。第一输入基带信号符合第一无线通信协议,第二输入基带信号符合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在第一传输路径的OPLL中,可以处理第一输入基带信号,以获取第一RF信号,同时通过使用第二输入基带信号对OPLL的未调制输出信号的调制,在第二传输路径中产生第二RF信号。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适当的硬件、固件及软件中实现。因此,一个实施例可以在用于无线传输的系统中实现。其它实施例可以包括具有集成电路的系统,例如收发机连同附加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收发机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GMSK操作模式的开环实现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GMSK操作模式的闭环实现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8-PSK操作模式的开环实现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8-PSK操作模式的闭环实现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收发机可用于适应多种无线通信模式的手机中。例如,根据实施例的收发机可用于GSM系统中,以便为包括GPRS与EDGE通信方案的各种通信协议提供支持。因此,该收发机可以支持GMSK与8-PSK两种调制方案。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收发机可以包括多个传输路径,以支持各种调制方案,并根据多种协议提供通信。此外,为了减少大小和功耗,传输路径的部分可以在两种方案中重用,以减少在收发机设计中所需的电路。此外,在各个实施例中,各种传输路径的电路可以包括低噪声电路,以便在不会给任何的通信协议的性能带来恶化的情况下启用根据多种方案的通信,同时避免引起与手机接收频带非常接近的频率处的无线电波干扰的泄漏。 
各种电路可重用于多种协议的不同调制方案。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输路径的偏移锁相环(OPLL)可以重用于多种操作模式下。在GMSK模式下,可以通过输入基带数据(例如,复同相及正交(I/Q)信号)对OPLL进行调制。在8-PSK操作模式下,这种OPLL电路可重用为本地振荡器(LO)。这样,OPLL的最小噪声特征可以有助于改善在GMSK与8-PSK操作模式下的信噪比(SNR)性能。在多个实现中,与传统的线性发射机架构不同,可以不需要发送声表面波(SAW)滤波器。例如,具有第二传输路径的附加电路可重用于不同 的操作模式。例如,第二传输路径中的混频器和数字可变增益放大器(DVGA)可用于两种模式。在8-PSK操作模式下,混频器/DVGA操作用于将输入的基带信号上变频至期望的发送频率。该混频器还可以操作于GMSK模式下,其中该混频器实质上充当对接收自OPLL的已调制信号的缓冲器。在这种操作模式下,混频器可以提供与GMSK操作模式下的期望饱和电平相对应的固定输出功率电平。 
现在参照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收发机的框图。如图1所示,收发机110可以在诸如无线设备之类的系统110中实现,例如,蜂窝电话手持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或其它这种设备。收发机110可以包括接收和发射电路,尽管仅为了例证方便而在图1的实施例示出发射电路。如图1所示,收发机110与基带处理器10相耦合。因此,基带通信可以发生在收发机110与基带处理器10之间。收发机110还与功率放大器(PA)180相耦合,功率放大器180接着与天线开关190相耦合,天线开关190与天线195相耦合。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收发机110可适用于包括接收和发送路径及各个控制电路的单个集成电路(IC)收发机。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路径可以是直接上变频发射机。 
仍参照图1,收发机110包括各种电路,以启用对来自基带处理器10的基带信号的接收和处理,并向PA 180提供RF输出。因此,收发机110包括基带接口115,用以提供与基带处理器10的耦合。基带接口115也与混频器120相耦合,混频器120被控制用于根据操作模式(例如,GMSK模式或8-PSK模式)向不同路径提供输出。如图1所示,基带接口115以双向方式与基带处理器10相耦合,以启用对基带I和Q路信号的发射及接收,以及对来自基带处理器10的输入控制信号(例如RAMPIN信号)的接收。当然,还可以从基带处理器10接收用于控制收发机110的操作的附加控制信号。作为一个例子,基带处理器10可以提供经过收发机110以控制PA 180的控制信号。应注意的是,来自基带处理器10的输入斜坡信号可以是由基带处理器10中的斜坡数模转换器(DAC)所产生的模拟信号。可以实现用于提供将斜坡值传送给关联PA的不同方式的电路,以提供对具有多个基带处理器及功率放大器的 收发机110的使用,下面将对此进行讨论。 
在各种实现中,多路复用器120可以向多个传输路径中的所选之一提供输入基带信号。因此,图1的实施例示出了具有不同传输路径的双发射机设计。可以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下不同地控制这些不同的路径。例如,如上所述,在GMSK模式下,将输入的I/Q信号提供给包括OPLL的第一发送路径,同时在8-PSK模式下,将输入的I/Q信号提供给包括混频器/DVGA的第二发送路径。 
在GMSK模式下,将I和Q数据提供给包括混频器130的第一传输路径,该混频器130可以是工作于大约500MHz频率的中频(IF)混频器,并被控制用于将输入信号与频率合成器125所提供的频率进行混频。使用从频率合成器125提供给混频器130的信号将输入基带I和Q信号上变频至期望的中频。在各种实现中,从频率合成器125提供给混频器130的IF信号可设定为固定值。这里,为了讨论,可以将这些信号提供于固定频率D。相应地,混频器130的输出在该中频D处提供已调制的信号。 
如图1所示,OPLL可以包括相位检测器140,其耦合用于从混频器130接收上变频后的已调制信号。如图1进一步所示,相位检测器140进一步地耦合用于接收混频器145的输出。接着,通过来自频率合成器125的另一输出,对混频器145进行控制。这里,为了讨论,混频器145的输出可以处于频率B处。 
反馈将操作用于补偿对相位检测器140的频率输入。也就是说,结合了OPLL中的其它组件的相位检测器140将使得B等于D。换句话说,OPLL将根据第一环路等式进行操作,其中: 
B=D[1]。 
接着,将相位检测器140的输出提供给滤波器135。将滤波后的输出馈送给本地振荡器(LO)150,本地振荡器(LO)150与混频器145耦合于反馈环路中。混频器145的输出(B)等于其输入信号的和/差,即LO 150的输出A,以及频率合成器125的输出C。因此第二环路等式为: 
B=A±C[2]。 
可以组合上述两个方程,以获得LO 150的输出A(为了进行讨论)。更具体地: 
A=D±C[3]。 
因此,通过控制来自频率合成器125的频率C,LO 150的输出(即A)是在期望频率A处产生的已调制信号,将其输出至分频器/正交移相器152,分频器/正交移相器152向第二传输路径中的混频器160提供复信号。例如,在各个实现中,分频器/移相器152可被配置为除以2或4或其它整数。 
因为OPLL可以产生具有低噪声的信号,所以OPLL是用于各种应用的适当设计,例如GMSK调制方案。该低噪声部分地由于滤波器135的存在,滤波器135滤除了在第一路径的各种噪声组件(包括相位检测器140和混频器130)所产生的噪声、以及电路中固有的其它噪声。在给定了对于GSM的严格的噪声要求的情况下,OPLL的使用提供了适当的SNR,从而阻止了噪声泄漏到其它手持设备的GSM接收频带内。此外,使用OPLL来降低噪声影响允许消耗较低功率及芯片面积的设计。此外,可以避免对片外的SAW滤波器的需求。也就是说,因为OPLL提供了具有较低噪声的信号,所以可以避免在系统中包括SAW滤波器。因此,滤波器135在GMSK模式下允许已调制信号传送到LO 150,同时阻止来自收发机110的前端组件的噪声被通过。 
第二传输路径中的混频器160和DVGA165可以构成数字可变增益混频器。也就是说,尽管在图1的实施例中示为分离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统一电路实现混频器160和DVGA165。值得注意的是,在图1的实施例中,为了例证的方便起见,示出了单个混频器和DVGA。然而,应理解,在许多实现中,可以存在多个混频器及DVGA,以在不同的频带(例如,900MHz和1800MHz)处提供输出。此外,可以针对给定频带的不同功率电平,独立地对这些不同的DVGA进行增益控制。 
在GMSK操作模式下,混频器160的至少部分可以断电,并且来自第二传输路径的基带路径的单个输入电流可以作为DC电流,同时 对来自第一传输路径的LO150的输入信号提供信号调制。因此在GMSK模式下,将从LO 150提供的已调制I/Q信号提供给混频器160,混频器160实质上充当缓冲器,对该已调制信号与DC基带电流(其可以作为单个基带路径)进行混频,同时向DVGA 165提供输出。 
因此,提供在DVGA 165中放大的信号作为收发机110的输出。收发机110可以耦合至PA 180,PA 180从收发机110接收RF信号。此外,如图1所示,可以通过接收自收发机110的信号,对PA 180进行控制。在各种实施例中,收发机110还包括功率放大器控制器170,用以控制PA 180。然而,根据采用收发机110的系统,可以根据基带处理器10或以另一期望方式对PA 180进行控制。 
参照图1,收发机110的第二传输路径相对于第一传输路径,能够以不同操作模式对信号进行传输。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传输路径耦合用于在一对模拟可变增益放大器/衰减器(AVGA)155a和155b(通常为AVGA 155)处,接收来自于多路复用器的I和Q数据。可以利用模拟或连续信号控制AVGA 155的增益电平(其可为衰减电平)。可以在各个低通滤波器(LPF)158a及158b(通常为LPF 158)中,对来自这些放大器/衰减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滤波。因为这些信号处于基带频率的传输路径中,所以滤波器158可以是LPF。值得注意的是,AVGA 155a和155b可以由接收自基带处理器10的斜坡信号来控制。在各个实施例中,备选地,可以将斜坡信号从基带处理器10直接提供给PA 180。相应地,为了使用具有各个厂家的芯片的收发机110,可以可变地控制AVGA 155a和155b,以按照需要给收发机110所处于的特殊系统提供期望的增益/衰减。 
由于期望的噪声特性,第一传输路径的各个部分可以重用于8-PSK模式。更具体地,第一传输路径的部分可用于以最小附加电路(即,AVGA 155和滤波器158)启用8-PSK模式下的操作。在8-PSK模式下,第一传输路径用于产生连续波(CW)载波信号。噪声仍然需要关注,但是与GMSK模式相比,8-PSK模式的噪声需求稍微宽松。因此,可以存在用于实现8-PSK传输的附加电路(及因此附加噪声)的最小量。在8-PSK模式下,混频器160从第二传输路径接收基带电 流,然后将该基带电流与来自LO 150的未调制的纯净载波信号进行混频。 
在各个实施例中,混频器160可以是整流混频器,而不是基于乘法器的混频器。这样,因为构成混频器的开关可以具有相对低的噪声,所以可以实现噪声的减少。这种整流混频器可以通过将方波信号(也就是开关的开启和闭合)应用于输入基带信号来进行操作。在8-PSK模式下,可以对混频器160与DVGA 165进行控制,以提供至少40dB的输出功率控制,进而提供具有精细步长的控制,例如每步长0.5dB。混频器160可以实现为多个电路部分,该多个电路部分可控制用于获得期望的增益电平。 
在一些实现中,为了提供期望的操作,可以给未选择的传输路径提供预定常量。例如,在GMSK模式下,第二路径可以沿I和Q路分别具有满幅或零幅信号。这样,可以启用混频器160的I部分作为缓冲器,使得来自第一路径的已调制信号可以通过DVGA 165。类似地,在8-PSK模式下,可以给复混频器130的至少一个混频器提供恒定的满幅值,因此可以给相位检测器140提供来自频率合成器125的未调制的频率信号,以产生期望的未调制的载波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图1所描述的包括第一和第二传输路径,应理解,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此。换言之,在其它实现中,可以存在多于两个的分离传输路径。此外,尽管描述了包括可在多种操作模式下重用的电路的分离传输路径,然而也可以认为图1中的架构是具有由传输路径所共享的附加公共输出路径的双传输路径架构。也就是说,混频器160和DVGA 165的至少部分可被认为是用于多个操作模式下的公共输出路径,以使得能够在第一和第二传输路径中传输处理的RF信号。尽管在图1的实施例中描述了此特定实施方式,可被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此,并且在其它实施例中收发机可以采取其它形式。 
在不同的实现中,可以以开环或闭环的方式来控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收发机。参照图2,示出了用于GMSK操作模式的开环实现的框图。值得注意的是,图2中对与图1中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的使用 对应于相同的组件,而且还应注意,为了例证的方便起见,仅在图2中示出了收发机组件及其相关的组件中的少数几个选定的组件。如图2所示,在开环配置下,可以直接从基带处理器10(更具体地从斜坡DAC 5)给PA 180提供模拟功率电平信号。根据操作需求,该模拟功率电平信号可用于实现斜坡行为。在不同时刻,该功率电平信号可以为PA 180提供斜坡控制,或者有效功率电平。如图2进一步所示,例如,收发机110可以被控制用于向混频器160提供来自第二传输路径的固定输入信号(即,满幅及零幅信号),同时通过移相器/分频器152向混频器160提供输入已调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给移相器152提供4GHz的输入已调信号。混频器160向DVGA 165提供调制输出,DVGA 165可以由寄存器167中的信息来控制。此信息可以与用于控制DVGA 165的标称电平相对应。因此,将来自DVGA 165的RF输出提供给PA 180,其中根据接收自基带处理器10的模拟功率电平信号控制该RF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示出了从基带处理器10直接向PA 180提供模拟功率电平信号,可被理解的是,在各种实现中,该模拟功率电平信号可以通过收发机110传送。 
现在参照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GMSk模式的闭环配置的框图。如图3所示,反馈路径从PA 180的输出端开始向后耦合至收发机110。更具体地,该反馈路径经过电平检测器175,并被提供给放大器178,在放大器178中,对检测到的反馈信息与模拟功率电平信号之间的差进行放大。在本实现中,基于放大器178的输出来控制PA 180。在本实施例中,该传输路径与上述关于图2所示并描述的相同。 
利用类似的方法,可以以针对8-PSK操作模式的开环或闭环方式来控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收发机。现在参照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8-PSK操作模式的开环配置的框图。如图4所示,在8-PSK操作模式下,在可变衰减器155(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AVGA155)中对输入的I和Q数据(即,从基带处理器10获得)中进行衰减,这根据来自基带处理器10的输入控制信号进行控制。更具体地,基带处理器10的斜坡DAC 5可以向可变衰减器155提供斜坡信号。 从可变衰减器155开始,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器158a和158b将衰减信号提供给混频器160,其中它们与来自移相器/分频器152的、处于信道频率的输入未调制信号(即,连续波)进行混频。将来自混频器160的输出提供给DVGA 165,DVGA 165可以通过寄存器167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实现中,可以由谐波滤波器182对来自DVGA 165的输出进行滤波。如图4进一步所示,在开环配置下,可以根据存储在寄存器172中的标称电平产生用于PA的标称电压电平,将其提供给DAC 173,接着DAC 173产生用于提供对PA 180的控制的模拟电压。 
现在参照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8-PSK操作模式的闭环配置的框图。在闭环配置下,从PA 180的输出端开始的反馈路径与电平检测器175相耦合,并被提供给放大器178,放大器178对检测到的反馈信号与基带处理器10的斜坡DAC 5的输出之间的差进行放大。将放大器178的输出提供给采样保持电路179,用于在斜坡上升之后以及斜坡下降之前抑制反馈。接着,使用采样保持电路179的输出来控制可变衰减器155。尽管示出了在图2-5的实施例中的开环及闭环配置的这些特定实现,应理解,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这些特殊配置,并且可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控制收发机的其它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收发机可以在许多不同的系统中实现。作为一个示例,现在参照图6,示出了系统的框图。如图6所示,系统305可以是蜂窝电话手持设备,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其它实施例中,该系统可以是寻呼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或其它这种设备。如图所示,天线302可以与收发机102相耦合,该收发机102可以与图1中的收发机110对应。接着,收发机102可以与数字处理器(DSP)310相耦合,数字处理器310可以进行对基带通信信号的处理。接着,DSP 310可以与微处理器320(例如可用于控制系统305的操作的中央处理单元(CPU))相耦合,并进一步地进行对应用程序(例如个人信息管理(PIM)程序、电子邮件程序、下载的游戏等等)的处理。微处理器320和DSP 310还可以与存储器330 相耦合。存储器330可以包括不同的存储组件,例如闪存和只读存储器(ROM),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此外,如图6所示,可以存在显示器340,用以提供对于电话呼叫和应用程序相关联的信息的显示。尽管本描述参考系统305中的特定组件,但是可以设想可以对所描述并例证的实施例进行多种修改及改变。此外,收发机102和/或DSP 310可以包括采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形式的产品(或可以与此产品相耦合,例如存储器330),可以在该产品上存储构成软件程序的指令和数据。该软件程序可以提供对收发机102的控制,例如,根据多个通信协议连同至少若干传输路径对RF信号的传输进行控制,例如,控制选择哪一个传输路径以及控制所选传输路径(例如,频率、增益、定时等)未选择的路径(例如,通过输入预定值)。 
尽管已经关于有限数目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其中的多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所附权利要求覆盖了落入本发明的真实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与改变。 

Claims (16)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第一传输路径,用于在第一操作模式下接收并处理基带信号,以产生射频RF信号,用于经由公共输出路径输出,其中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包括偏移锁相环(OPLL),所述偏移锁相环包括:相位检测器,耦合至第一混频器的输出端,所述相位检测器还耦合用于从第二混频器接收反馈信号;滤波器,耦合用于接收所述相位检测器的输出并对所述相位检测器的输出进行滤波;本地振荡器,耦合至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以在第一操作模式下输出已调制信号,其中所述本地振荡器在第二操作模式下输出未调制信号;和第二混频器,耦合用于接收所述本地振荡器的输出;以及
第二传输路径,用于在第二操作模式下接收并处理基带信号,以产生射频信号,用于经由公共输出路径输出,其中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包括:模拟放大器,耦合用于接收第二基带数据;滤波器,耦合至所述模拟放大器的输出端;以及混频器,耦合至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以在第二操作模式下将所述第二基带数据与来自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未调制载波信号进行混频;
其中所述设备在第二操作模式下重用第一传输路径中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第二操作模式下给所述第二传输路径提供未调制信号,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模式是高斯最小频移键控操作模式,所述第二操作模式是8相相移键控操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本地振荡器进行耦合以在第一操作模式下向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中的混频器提供已调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中的所述混频器对所述已调制信号进行缓存,并将所述已调制信号提供给公共输出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偏移锁相环在第二操作模式下向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中的所述混频器提供所述未调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中的混频器在第二操作模式下对所述基带数据与所述未调制信号进行混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包括:
模拟放大器,耦合用于接收基带数据;以及
滤波器,耦合于所述模拟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中的所述混频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射频RF信号包括第二操作模式下的幅度和相位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模式包括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调制方案,所述第二操作模式包括8相相移键控8-PSK调制方案。
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系统,包括:
第一发射机路径,用于在高斯最小频移键控操作模式下接收第一基带数据并产生高斯最小频移键控射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发射机路径包括:相位检测器,耦合至第一混频器的输出端,所述相位检测器还耦合用于从第二混频器接收反馈信号;滤波器,耦合用于接收所述相位检测器的输出,并对所述相位检测器的输出进行滤波;本地振荡器,耦合至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以在高斯最小频移键控操作模式下输出已调制信号,其中,所述本地振荡器在8相相移键控操作模式下输出未调制信号;以及第二混频器,耦合用于接收所述本地振荡器的输出;
第二发射机路径,用于在8相相移键控操作模式下接收第二基带数据并产生8相相移键控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发射机路径在8相相移键控操作模式期间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发射机路径的未调制载波信号,以及所述第二发射机路径在高斯最小频移键控操作模式下缓存高斯最小频移键控射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发射机路径包括:模拟放大器,耦合用于接收第二基带数据;滤波器,耦合至所述模拟放大器的输出端;混频器,耦合至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以在8相相移键控操作模式下将所述第二基带数据与来自所述第一发射机路径的未调制载波信号进行混频;以及功率放大器,耦合至所述第二发射机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发射机路径和第二发射机路径的收发机,其中,能够以开环配置或闭环配置控制所述收发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反馈路径,所述反馈路径耦合用于接收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所述反馈路径还包括第二放大器,所述第二放大器对表示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的值与从耦合至所述收发机的基带处理器接收到的基准信号之间的差进行放大。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发射机路径和第二发射机路径的收发机,其中,能够以开环配置或在闭环配置控制所述收发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反馈路径,所述反馈路径耦合用于接收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所述反馈路径还包括第二放大器,所述第二放大器对表示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的值与从耦合至所述收发机的基带处理器接收到的基准信号之间的差进行放大,其中,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用于控制所述模拟放大器。
14.一种使用收发机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收发机包括第一传输路径和第二传输路径,其中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包括偏移锁相环(OPLL),所述偏移锁相环包括:相位检测器,耦合至第一混频器的输出端,所述相位检测器还耦合用于从第二混频器接收反馈信号;滤波器,耦合用于接收所述相位检测器的输出并对所述相位检测器的输出进行滤波;本地振荡器,耦合至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以在第一操作模式下输出已调制信号,其中所述本地振荡器在第二操作模式下输出未调制信号;和第二混频器,耦合用于接收所述本地振荡器的输出;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包括:模拟放大器,耦合用于接收第二基带数据;滤波器,耦合至所述模拟放大器的输出端;以及混频器,耦合至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以在第二操作模式下将所述第二基带数据与来自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未调制载波信号进行混频;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模式是高斯最小频移键控操作模式,所述第二操作模式是8相相移键控操作模式;
所述方法包括:
给收发机的第一传输路径提供第一输入基带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输入基带信号针对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并在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中的偏移锁相环OPLL中对所述第一输入基带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第一射频RF信号;以及
给所述收发机的第二传输路径提供第二输入基带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输入基带信号针对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以及使用所述第二输入基带信号对所述偏移锁相环中的未调制输出信号进行调制,以获得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中的第二RF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协议为高斯最小频移键控协议,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为8相相移键控协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给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提供所述第一输入基带信号的同时,给所述第二传输路径提供固定输入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收发机所在的系统,根据开环模型或闭环模型来控制所述第一传输路径。
CN2006800350884A 2005-09-26 2006-09-12 Edge收发机设备、系统及相关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35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2041305P 2005-09-26 2005-09-26
US60/720,413 2005-09-26
US11/510,339 US7720176B2 (en) 2005-09-26 2006-08-25 Edge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and related methods
US11/510,339 2006-08-25
PCT/US2006/035289 WO2007037963A1 (en) 2005-09-26 2006-09-12 Edge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and related metho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3533A CN101273533A (zh) 2008-09-24
CN101273533B true CN101273533B (zh) 2013-01-02

Family

ID=40006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508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3533B (zh) 2005-09-26 2006-09-12 Edge收发机设备、系统及相关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697901B2 (zh)
CN (1) CN1012735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9221A1 (en) * 2005-08-29 2007-03-01 Donald William Metzger Multiple output RF signal generator
US7720176B2 (en) 2005-09-26 2010-05-18 St-Ericsson Sa Edge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and related methods
US7697901B2 (en) 2005-09-26 2010-04-13 St-Ericsson Sa Digital variable gain mixer
US7729671B2 (en) * 2006-12-06 2010-06-0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hancing efficiency by modulating power amplifier gain
US8929840B2 (en) * 2007-09-14 2015-0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cal oscillator buffer and mixer having adjustable size
US8599938B2 (en) * 2007-09-14 2013-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ear and polar dual mode transmitter circuit
US8639205B2 (en) * 2008-03-20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ced power-consumption receivers
US8463215B2 (en) 2009-12-29 2013-06-11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Integrating components in a radio tuner integrated circuit (IC) for a tracking filter
US8818309B2 (en) 2011-03-28 2014-08-26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Providing multiple inductors for a radio tun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0972A (zh) * 2000-08-24 2002-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多种调制功能的数字上变频器
US6369666B1 (en) * 1999-11-22 2002-04-0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odulator circuit configuration
CN1354954A (zh) * 1999-05-03 2002-06-19 诺基亚移动电话有限公司 用于多重调制环境下的非对称数据传输
WO2004021659A1 (en) * 2002-08-28 2004-03-11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Method for generating i/q signal in a tdma transmitter and corresponding modulator
WO2005025053A2 (en) * 2003-09-04 2005-03-17 Nokia Corporation Dual mode multi-slot egprs transmitter
WO2005055541A1 (en) * 2003-12-04 2005-06-1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voidance of discontinuities when switching between modulation schem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0327A (en) * 1984-12-31 1987-10-13 Raytheon Company Digital memory system
US7065327B1 (en) * 1998-09-10 2006-06-20 Intel Corporation Single-chip CMOS direct-conversion transceiver
JP3960582B2 (ja) * 1999-10-28 2007-08-15 株式会社東芝 可変利得回路
JP4679686B2 (ja) * 2000-02-07 2011-04-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US6747987B1 (en) * 2000-02-29 2004-06-08 Motorola, Inc. Transmit modulation circui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transmitter
JP2002111400A (ja) * 2000-10-03 2002-04-12 Nec Corp 電力増幅器
US6711391B1 (en) * 2000-10-10 2004-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Gain linearizer for variable gain amplifiers
JP2002280842A (ja) * 2001-03-21 2002-09-27 Hitachi Ltd 電力増幅器モジュール
US7158494B2 (en) 2001-10-22 2007-01-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ulti-mode communications transmitter
EP1341300A1 (en) 2002-02-27 2003-09-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ower amplifier with an adjustable quiescent current
DE10209516A1 (de) 2002-03-04 2003-07-17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endeanordnung
SE521746C2 (sv) 2002-04-05 2003-12-0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ultimoduleringssändare
GB2412512B (en) 2002-05-31 2005-11-16 Renesas Tech Corp A communicatio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a loop gain calibration method
US7233774B2 (en) * 2003-01-30 2007-06-19 Broadcom Corporation RF transceiver with compact stacked mixer design for multiple frequency conversion
US7010330B1 (en) * 2003-03-01 2006-03-07 Theta Microelectronics, Inc. Power dissipation reduction in wireless transceivers
JP4163531B2 (ja) * 2003-03-06 2008-10-08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自動利得制御装置
US7444124B1 (en) * 2003-05-14 2008-10-2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Adjustable segmented power amplifier
JP4713852B2 (ja) * 2003-08-28 2011-06-29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周波数発生回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US6812771B1 (en) * 2003-09-16 2004-11-02 Analog Devices, Inc. Digitally-controlled, variable-gain mixer and amplifier structures
JP4289667B2 (ja) * 2003-09-16 2009-07-01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可変利得制御回路および受信装置
JP4448168B2 (ja) 2004-03-04 2010-04-07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異なる変調フォーマットにおいて送信された隣接するシンボルバースト間でスムーズな遷移を達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7421259B2 (en) * 2004-04-16 2008-09-02 Broadcom Corporation RF mixer with high local oscillator linearity using multiple local oscillator phases
US7369822B2 (en) * 2004-05-18 2008-05-06 Sige Semiconductor Inc. Segmented switching power amplifier
US7602246B2 (en) * 2004-06-02 2009-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General-purpose wideband amplifier
US20060214842A1 (en) * 2004-06-29 2006-09-28 Kyocera Corporation Mixer, High-Frequency transmitting/receiv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radarapparatus having the high-frequency transmitting/receiving apparatus, and vehicle equipped with radar apparatus
US7161423B2 (en) * 2004-06-30 2007-01-09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Parallel power amplifie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7359449B2 (en) * 2004-10-05 2008-04-15 Kamilo Feher Data communication for wire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7394862B2 (en) * 2004-12-21 2008-07-01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mode wireless polar transmitter architecture
US7400866B2 (en) * 2005-01-14 2008-07-15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and controlling output power levels in a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292101B2 (en) * 2005-04-27 2007-11-06 Broadcom Corporation Digitally adjustable variable gain amplifier (VGA) using switchable differential pairs
US7720176B2 (en) 2005-09-26 2010-05-18 St-Ericsson Sa Edge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and related methods
US7697901B2 (en) 2005-09-26 2010-04-13 St-Ericsson Sa Digital variable gain mixer
US7415257B2 (en) * 2005-10-14 2008-08-19 Kuei-ann Wen Dual-band mixer and its design flow
US7542741B2 (en) * 2006-01-31 2009-06-02 Skyworks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mapping to compensate for power amplifier gain control varia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4954A (zh) * 1999-05-03 2002-06-19 诺基亚移动电话有限公司 用于多重调制环境下的非对称数据传输
US6369666B1 (en) * 1999-11-22 2002-04-0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odulator circuit configuration
CN1340972A (zh) * 2000-08-24 2002-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多种调制功能的数字上变频器
WO2004021659A1 (en) * 2002-08-28 2004-03-11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Method for generating i/q signal in a tdma transmitter and corresponding modulator
WO2005025053A2 (en) * 2003-09-04 2005-03-17 Nokia Corporation Dual mode multi-slot egprs transmitter
WO2005055541A1 (en) * 2003-12-04 2005-06-1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voidance of discontinuities when switching between modulation schem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97901B2 (en) 2010-04-13
US20070072558A1 (en) 2007-03-29
CN101273533A (zh) 2008-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3533B (zh) Edge收发机设备、系统及相关方法
KR101047158B1 (ko) 소프트웨어 정의 다중 전송 아키텍처
CN1819471B (zh) 具有可变预失真的极化调制器的发射/接收装置
KR101387262B1 (ko) 직교 믹서를 위한 lo 신호 생성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853212B2 (en) Multi-mode modulator
KR20080059261A (ko) 폐루프 전력 제어를 갖는 단일 칩 gsm/edge트랜시버 구조
US7209720B2 (en) Multiband and multimode transmitter and method
JP2002543658A (ja) 共有機能ブロックcdma/gsm通信トランシーバ用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セス
WO2006118055A1 (ja) 無線送信装置、ポーラ変調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4824759B2 (ja) エッジトランシーバ・アーキテクチャ及びこれに関連する方法
US5898906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cellular radio transmitter device
KR20050029237A (ko) 무선 송수신기 아키텍쳐 및 방법
WO2004012411A1 (en) Mirror translation loop transmitter architecture
JP2005294902A (ja) 送信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移動体通信端末
US8559553B2 (en) Transmitter apparatus
CN1639990B (zh) 一种直接转换多模接收机
KR100927650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송신기 및 그것의 송신 방법
US7801246B2 (en)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generating constant envelope modulated signals using a quadrature modulator
JPWO2002069512A1 (ja) 周波数変換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KR20060002911A (ko) 직교 송신기의 선형화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WO2004002098A1 (ja) 無線通信装置
JP2007081708A (ja) 無線装置
JP2000196489A (ja) 送信機
Tarar Novel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s and FPGA Designs for RF/microwave Transceivers
JP2000341121A (ja) 無線機に用いられる周波数シンセンザ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10

Address after: Swiss Prang Eli Ute

Patentee after: Ericsson Ltd (liquidation)

Address before: Holland Ian Deho Finn

Patentee before: NXP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