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1298B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1298B
CN101271298B CN2008100850918A CN200810085091A CN101271298B CN 101271298 B CN101271298 B CN 101271298B CN 2008100850918 A CN2008100850918 A CN 2008100850918A CN 200810085091 A CN200810085091 A CN 200810085091A CN 101271298 B CN101271298 B CN 1012712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 task
print out
control section
restarting
described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50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1298A (zh
Inventor
唐泽昌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71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1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1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12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4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nother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e.g. hybrid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25Fault detection
    • H04N1/32635Fault detection of reproducing apparatus or receiver, e.g. out of pap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46Counter-meas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46Counter-measures
    • H04N1/32678Performing substitution, e.g. substitute reception or substituting a corrupted line of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2Image hardcopy reprodu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98User interven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placing documents, responding to an ala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在打印任务开始后发生用纸P卡纸时,判断是否设定有用于自动重新开始打印任务的自动重新开始模式,当该判断结果是肯定的结果时,在解除上述卡纸后,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当所述判断结果是否定的结果时,终止所述打印任务。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图像打印于用纸上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在感光鼓的表面形成与根据原稿扫描的图像或从外部输入的图像相对应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剂显影该静电潜像使其变为可视图像,并将该可视图像转印在用纸上。用纸收容在盒中,逐张地取出并输送给感光鼓。转印有上述可视图像的用纸被输送给定影单元。定影单元通过热量定影转印在用纸上的可视图像。该定影完毕的用纸被排出到主体外。由此,将上述原稿上的图像或从外部输入的图像打印在用纸上。 
在这样的打印执行过程中,存在输送中的用纸卡纸的情况。如果发生卡纸,则当然打印就会中断。并且,在由用户解除用纸的卡纸后,自动地重新开始打印。 
但是,如果卡纸的原因是机械性故障等,因为没有解除卡纸的根本原因,所以,即使是由用户解除了卡纸,还会再次发生卡纸。这样,由于反复卡纸,会浪费数张用纸以及显影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防止用纸反复卡纸情况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包括:第一控制部,当发生将图像打印在用纸上的打印任务时,开始上述打印任务;第二控制部,在上述打印任务开始后发生上述用纸卡纸时,判断是否设定有用于自动重新开始上述打印任务的自动重新开始模式,当上述判断结果是设定有上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在解除上述卡纸后,通过打印控制部控制与所述打印控制部连接的打印机,重新开始上述打印任务,当上述判断结果是没有设定有上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通过打印控制部控制与所述打印控制部连接的打印机,终止上述打印任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包括:第一控制步骤,当发生将图像打印在用纸上的打印任务时,开始上述打印任务;第二控制步骤,在上述打印任务开始后发生上述用纸卡纸时,判断是否设定有用于自动重新开始上述打印任务的自动重新开始模式,当上述判断结果是设定有上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在解除上述卡纸后,重新开始上述打印任务,当上述判断结果是没有设定有上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终止上述打印任务。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该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或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下文中具体指出的手段及其组合来实现并获得。 
结合于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以上给出的概括性描述和以下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表示一实施例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一实施例的主体的内部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一实施例的控制面板的构成以及显示例的图; 
图4是一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一实施例的作用的流程图;以及 
图6是表示一实施例的控制面板的其他显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1的上部设置有原稿台2以及控制面板3,在该原稿台2上开闭自如地设置有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4。 
在原稿台2的下面侧设置有滑架(carriage)10,在该滑架10中设置有曝光灯11。滑架10可以沿原稿台2的下表面往返移动。滑架10进行往返移动,同时,曝光灯11点亮,从而曝光原稿台2上载置(set)的原稿。 
通过该曝光,可以获得原稿台2所载置的原稿的反射光图像,该反射光图像通过反射镜12、13、14以及透镜框15被投影到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装置)16上。CCD 16输出与受光量相对应的电压电平的信号。 
通过这些滑架10、曝光灯11、反射镜12、13、14、透镜框15以及CCD 16等来构成扫描器,该扫描器用于光学地读取原稿台2所载置的原稿。 
在将从上述CCD 16输出的图像信号放大并进行图像处理后,将其提供给激光单元27。激光单元27发出与输入信号相对应的激光束B。 
此外,在主体1内的大致中央部转动自如地设置有感光鼓20。在该感光鼓20的周围依次配置有带电单元21、显影单元22、转印单元23、剥离单元24、清洁器25、除电单元26。此外,将从上述激光单元27发出的激光束B照射在感光鼓20的表面。 
在主体1内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盒30。在这些盒30中收容有尺寸相互不同的多张用纸P。从这些盒30的任一个盒中逐张地取出用纸P。为了进行该用纸的取出而在盒30中设置有搓纸辊(pick uproller)31。被取出的用纸P分别由分离辊32从盒30分离,并被输送至对位辊33。对位辊33在考虑感光鼓20的转动的时刻,将用纸P送入感光鼓20和转印单元23之间。 
通过将高电压施加给感光鼓20,从而上述带电单元21使感光鼓20的表面带静电。向该带电完毕的感光鼓20的表面照射从激光单元27发出的激光束B。通过该照射,在感光鼓20的表面上形成与由上述扫描器读取的图像相对应的静电潜像。 
形成在感光鼓20上的静电潜像通过从显影单元22提供的显影剂(色调剂)而变为可视图像。通过转印单元23将该可视图像转印到用纸P上。通过剥离单元24将转印完毕的用纸P从感光鼓20剥离。在剥离了用纸P的感光鼓20的表面残留有显影剂以及电荷。通过清洁器25来去除残留的显影剂。并且,通过除电单元28来去除残留的电荷。 
从感光鼓20剥离的用纸P被输送带41输送给定影单元42。定影单元42通过热度(heat)定影用纸P上转印的可视图像。定影完毕的用纸P由排纸辊43通过排出口44排向排纸单元6。 
通过从上述感光鼓20到排出口44的构成而构成了打印机,该打印机用于将由上述扫描器读取图像打印在用纸P上。 
如图3所示,上述控制面板3包括开始键3a、十键小键盘(tenkey pad)3b、复印键3c、扫描键3d、打印键3e、传真键3f,并且控制面板3还包括作为显示部分的触摸面板式的液晶显示屏幕3g。 
图4示出了整体的控制电路。 
CPU 50上连接有RAM(随机存取存储器)51、ROM(只读存储器)52、硬盘驱动器53、面板控制部54、复印控制部55、扫描控制部56、打印机控制部57、传真(FAX)机控制部58以及网络控制部59。 
上述RAM 51用于存储各种数据。在ROM 52中存储有主体1的动作所需要的各种控制程序。在硬盘驱动器53中存储有在主体1中被扫描的图像数据、以及从外部设备传送的图像数据等。 
面板控制部54控制上述控制面板3。复印控制部55控制采用扫描器60以及打印机61等普通的复印功能。扫描控制部56控制 采用了扫描器60的扫描功能(扫描to调用(BOX)功能、扫描to文件功能、扫描to电子邮件功能)。打印机控制部57控制使用打印机61的网络打印功能。传真控制部58控制使用打印机61的传真功能。 
网络控制部59通过网络接口62控制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发送接收。网络接口62包括LAN(局域网)交换机或FAX调制-解调器等,网络接口62通过外部通信电线70连接于作为外部设备的个人计算机71、72、传真装置73以及其它图像形成装置74等。 
上述CPU 50包括第一控制部以及第二控制部。在发生将图像打印在用纸P上的打印任务时,第一控制部开始该打印任务。在上述打印任务开始后发生用纸P卡纸时,第二控制部判断是否设定有用于自动重新开始该打印任务的自动重新开始模式,当该判断结果是肯定的结果时,在解除上述卡纸后,重新开始上述打印任务,当上述判断结果是否定的结果时,终止上述打印任务。 
此外,第二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包括:第一判断部分,在打印任务开始后用纸卡纸时,判断是否设定有用于自动重新开始打印任务的自动重新开始模式;第一控制部分,当第一判断部的判断结果是设定有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在解除卡纸后,重新开始打印任务;以及第二控制部分,当第一判断部的判断结果是没有设定有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终止打印任务。 
并且,第二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包括:第一判断部分,在打印任务开始后发生用纸卡纸时,判断是否设定有用于自动重新开始打印任务的自动重新开始模式;第一控制部分,当第一判断部分的判断结果是设定有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果时,在解除卡纸后,重新开始打印任务;第二判断部分,当第一判断部分的判断结果是没有设定有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判断打印任务是否是可以终止的打印任 务;第二控制部分,当第二判断部分的判断结果是不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时,在解除卡纸后,重新开始打印任务;第三控制部分,当第二判断部分的判断结果是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时,在解除卡纸后,在显示部上显示是否终止打印任务的询问;第四控制部分,在第三控制部分进行显示时,如果指定终止,则终止打印任务;以及第五控制部,在第三控制部分进行显示时,如果不指定终止,则重新开始打印任务。 
此外,第二控制部的构成并不仅限于上述结构,第二控制部还可以构成为包括:第一判断部分,在打印任务开始后发生用纸卡纸时,判断是否设定有用于自动重新开始打印任务的自动重新开始模式;第一控制部分,当第一判断部分的判断结果是设定有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在解除卡纸后,重新开始打印任务;第二判断部分,当第一判断部分的判断结果是没有设定有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判断打印任务是否是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第二控制部分,当第二判断部分的判断结果是不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时,在解除卡纸后,重新开始打印任务;第三控制部分,当第二判断部分的判断结果是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时,在解除卡纸后,在显示部上显示是否终止打印任务的询问;第四控制部分,在第三控制部分进行显示时,如果指定终止,则终止打印任务;第五控制部分,在第三控制部分进行显示时,如果未指定终止,则在显示部分上显示是否向外部设备传送打印任务的询问;第六控制部分,在第五控制部分进行显示时,如果指定传送,则将打印任务传送到外部设备;以及第七控制部分,在第五控制部分进行显示时,如果不指定传送,则重新开始打印任务。 
下面,参照图5的流程图,对作用进行具体的说明。 
当发生了复印、网络打印、传真接收等打印任务时(步骤101的是),开始该打印任务(步骤102)。 
当未发生复印、网络打印、传真接收等打印任务时(步骤101的否),直接结束处理。 
在该打印任务开始后用纸P发生卡纸时(步骤103的是),判断是否设定有用于自动重新开始该打印任务的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步骤104)。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3的液晶显示屏幕3g的触摸操作来自由设定自动重新开始模式。 
当开始打印任务且并未发生卡纸时(步骤103的否),则直接结束处理。 
当上述步骤104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结果时(步骤104的是),即,若设定有自动重新开始模式,则在由用户解除了用纸P的卡纸后(步骤105的是),重新开始上述打印任务(步骤106)。 
在步骤105中,如果用户没有解除用纸P的卡纸(步骤105的否),则反复步骤105,直至用户解除用纸P的卡纸。 
但是,当上述步骤104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结果时(步骤104的否),即,未设定自动重新开始模式(也称为用户选择模式)时,判断上述打印任务是否是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步骤107)。复印以及网络打印等打印任务可以终止,但是,传真接收等的打印任务不可以终止。 
当步骤107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步骤107的否),即上述打印任务是不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时,在由用户解除用纸P的卡纸后(步骤105的是),重新开始上述打印任务(步骤106)。 
当步骤107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步骤107的是),即,上述打印任务是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时,在由用户解除用纸P的卡纸后(步骤108的是),如图3所示,作为是否终止打印任务的询问, 在控制面板3的液晶显示屏幕3g上显示“终止打印?”的文字(步骤109)。在该液晶显示屏幕3g上还显示有用于指定终止的按钮“是”以及用于指定不终止的按钮“否”。 
在步骤108中,如果用户没有解除用纸P的卡纸(步骤108的否),则反复步骤108,直至用户解除用纸P的卡纸。 
当在步骤109中用户指示终止打印时(步骤109的是),检测出用户触摸“是”按钮的操作(步骤110),终止上述打印任务(步骤111),然后结束处理。由于该终止,可以防止其它的用纸P反复卡纸的情况的发生。因此,可以防止用纸P以及显影剂的浪费。 
当在步骤109中用户指示不终止打印时(步骤109的否),检测出用户触摸“否”按钮的操作(步骤112)时,如图6所示,作为是否将上述打印任务传送给外部设备的询问,在控制面板3的液晶显示屏幕3g上显示“是否传送?”的文字(步骤113)。在该液晶显示屏幕3g上还显示有用于指定传送的按钮“是”以及用于指定不传送的按钮“否”。 
当用户指示传送时(步骤113的是),检测出用户触摸“是”按钮的操作(步骤114),上述打印任务被传送给外部设备例如其它的图像形成装置74(步骤115)。在图像形成装置74中进行所传送的打印任务,然后结束处理。 
当用户指示不传送时(步骤113的否),检测出用户触摸“否”按钮的操作(步骤116)时,上述打印任务重新开始(步骤106)。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容易地想到其它优点和变形。因此,在本发明更广泛的方面中,其不限于此处示出和描述的特定细节和例示性实施例。因而,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种更改。 

Claims (13)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控制部,当发生将图像打印在用纸上的打印任务时,开始所述打印任务;
第二控制部,在所述打印任务开始后发生所述用纸卡纸时,判断是否设定有用于自动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的自动重新开始模式,当所述判断结果是设定有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在解除所述卡纸后,通过打印控制部控制与所述打印控制部连接的打印机,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当所述判断结果是没有设定有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通过打印控制部控制与所述打印控制部连接的打印机,终止所述打印任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部包括:
第一判断部分,在所述打印任务开始后所述用纸卡纸时,判断是否设定有用于自动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的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
第一控制部分,当所述第一判断部的判断结果是设定有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在解除所述卡纸后,通过打印控制部控制与所述打印控制部连接的打印机,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以及
第二控制部分,当所述第一判断部的判断结果是没有设定有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通过打印控制部控制与所述打印控制部连接的打印机,终止所述打印任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显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部包括:
第一判断部分,在所述打印任务开始后发生所述用纸卡纸时,判断是否设定有用于自动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的自动重新开始模式;
第一控制部分,当所述第一判断部分的判断结果是设定有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在解除所述卡纸后,通过打印控制部控制与所述打印控制部连接的打印机,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
第二判断部分,当所述第一判断部分的判断结果是没有设定有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判断所述打印任务是否是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
第二控制部分,当所述第二判断部分的判断结果是不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时,在解除所述卡纸后,通过打印控制部控制与所述打印控制部连接的打印机,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
第三控制部分,当所述第二判断部分的判断结果是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时,在解除所述卡纸后,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是否终止所述打印任务的询问;
第四控制部分,当所述显示部进行显示时,如果指定所述终止,则通过打印控制部控制与所述打印控制部连接的打印机,终止所述打印任务;以及
第五控制部,当所述显示部进行显示时,如果不指定所述终止,则通过打印控制部控制与所述打印控制部连接的打印机,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部是具有用于所述设定以及所述指定的操作功能的触摸面板式的液晶显示屏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包括所述液晶显示屏幕的控制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部包括:
第一判断部分,在所述打印任务开始后发生所述用纸卡纸时,判断是否设定有用于自动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的自动重新开始模式;
第一控制部分,当所述第一判断部分的判断结果是设定有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在解除所述卡纸后,通过打印控制部控制与所述打印控制部连接的打印机,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
第二判断部分,当所述第一判断部分的判断结果是没有设定有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判断所述打印任务是否是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
第二控制部分,当所述第二判断部分的判断结果是不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时,在解除所述卡纸后,通过打印控制部控制与所述打印控制部连接的打印机,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
第三控制部分,当所述第二判断部分的判断结果是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时,在解除所述卡纸后,控制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是否终止所述打印任务的询问;
第四控制部分,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是否终止所述打印任务的询问时,如果指定所述终止,则通过打印控制部控制与所述打印控制部连接的打印机,终止所述打印任务;
第五控制部分,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是否终止所述打印任务的询问时,如果未指定所述终止,则在所述显示部分上显示是否向外部设备传送所述打印任务的询问;
第六控制部分,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是否向外部设备传送所述打印任务的询问时,如果指定所述传送,则将所述打印任务传送到所述外部设备;以及
第七控制部分,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是否向所述外部设备传送所述打印任务的询问时,如果不指定所述传送,则通过所述打印控制部控制与所述打印控制部连接的打印机,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部分是具有用于进行所述设定以及所述指定的操作的触摸面板式的液晶显示屏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包括所述液晶显示屏幕的控制面板。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包括:
第一控制步骤,当发生将图像打印在用纸上的打印任务时,开始所述打印任务;
第二控制步骤,在所述打印任务开始后发生所述用纸卡纸时,判断是否设定有用于自动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的自动重新开始模式,当所述判断结果是设定有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在解除所述卡纸后,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当所述判断结果是没有设定有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终止所述打印任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步骤包括:
判断步骤一,在所述打印任务开始后所述用纸卡纸时,判断是否设定有用于自动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的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
控制步骤一,当在所述判断步骤一中判断为设定有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在解除所述卡纸后,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以及
控制步骤二,当在所述判断步骤一中判断为没有设定有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终止所述打印任务。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步骤包括:
判断步骤一,在所述打印任务开始后发生所述用纸卡纸时,判断是否设定有用于自动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的自动重新开始模式;
控制步骤一,当在所述判断步骤一中判断为设定有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果时,在解除所述卡纸后,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
判断步骤二,当在所述判断步骤一中判断为没有设定有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判断所述打印任务是否是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
控制步骤二,当在所述判断步骤二中判断为不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时,在解除所述卡纸后,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
控制步骤三,当在所述判断步骤二中判断为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时,在解除所述卡纸后,在显示部上显示是否终止所述打印任务的询问;
控制步骤四,当在所述显示部上进行显示时,如果指定所述终止,则终止所述打印任务;以及
控制步骤五,当在所述显示部上进行显示时,如果不指定所述终止,则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步骤包括:
判断步骤一,在所述打印任务开始后发生所述用纸卡纸时,判断是否设定有用于自动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的自动重新开始模式;
控制步骤一,当在所述判断步骤一中判断为设定有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在解除所述卡纸后,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
判断步骤二,当在所述判断步骤一中判断为没有设定有所述自动重新开始模式时,判断所述打印任务是否是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
控制步骤二,当在所述判断步骤二中判断为不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时,在解除所述卡纸后,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
控制步骤三,当在所述判断步骤二中判断为可以终止的打印任务时,在解除所述卡纸后,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是否终止所述打印任务的询问;
控制步骤四,当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是否终止所述打印任务的询问时,如果指定所述终止,则终止所述打印任务;
控制步骤五,当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是否终止所述打印任务的询问时,如果未指定所述终止,则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是否向外部设备传送所述打印任务的询问;
控制步骤六,当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是否向所述外部设备传送所述打印任务的询问时,如果指定所述传送,则将所述打印任务传送到所述外部设备;以及
控制步骤七,当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是否向所述外部设备传送所述打印任务的询问时,如果不指定所述传送,则重新开始所述打印任务。
CN2008100850918A 2007-03-20 2008-03-17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12712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688,534 2007-03-20
US11/688,534 US7961338B2 (en) 2007-03-20 2007-03-20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1298A CN101271298A (zh) 2008-09-24
CN101271298B true CN101271298B (zh) 2011-02-09

Family

ID=39774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50918A Active CN101271298B (zh) 2007-03-20 2008-03-17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7961338B2 (zh)
JP (1) JP2008233908A (zh)
KR (1) KR100915046B1 (zh)
CN (1) CN1012712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61338B2 (en) * 2007-03-20 2011-06-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he same
JP5327183B2 (ja) * 2010-10-19 2013-10-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US9405489B2 (en) * 2011-09-28 2016-08-02 Fujifilm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and specifying print jobs utilizing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JP5711283B2 (ja) * 2013-02-04 2015-04-30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6929715B2 (ja) * 2017-06-21 2021-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86031B2 (ja) * 1993-07-23 2002-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複合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16484A (ja) * 1995-02-15 1996-08-27 Fujitsu Ltd プリンタのジャムリカバリー方法及び装置
JPH10142848A (ja) * 1996-11-11 1998-05-29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98822A (ja) * 1998-09-21 2000-04-07 Konica Corp 複写装置
JP2000326570A (ja) 1999-05-21 2000-11-28 Ricoh Co Ltd 印刷装置
JP2002234238A (ja) 2001-02-07 2002-08-20 Ricoh Co Ltd 印刷装置
EP1233307B1 (en) * 2001-02-19 2008-12-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a storage media for storing a program of the control method
KR100438704B1 (ko) * 2001-11-16 2004-07-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린트 데이터의 재인쇄방법
JP4396367B2 (ja) 2004-04-09 2010-01-1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6208739A (ja) * 2005-01-28 2006-08-10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708828B2 (ja) * 2005-03-30 2011-06-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7961338B2 (en) * 2007-03-20 2011-06-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1298A (zh) 2008-09-24
JP2008233908A (ja) 2008-10-02
US8194267B2 (en) 2012-06-05
US20110205575A1 (en) 2011-08-25
US20120194835A1 (en) 2012-08-02
US7961338B2 (en) 2011-06-14
US20080231881A1 (en) 2008-09-25
KR20080085651A (ko) 2008-09-24
KR100915046B1 (ko) 2009-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6426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22265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71298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547708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0046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用紙設定制御方法
JP20073230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66860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717698B2 (ja) 画像読取システム、画像読取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8145453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5841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33116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プレビュー表示制御方法
JP2006011987A (ja) デバック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デバック方法
JP36469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003295A1 (en) Image-process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360057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み取り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1532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エラーリカバリ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036837A (ja) 画像生成装置、情報処理装置
JP566344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21686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165087B2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8783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
JP2009044469A (ja)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印刷装置
JP2023137757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229847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6185004A (ja) 書画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