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9750A - 包装物的整形机构 - Google Patents

包装物的整形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9750A
CN101269750A CNA2008100200356A CN200810020035A CN101269750A CN 101269750 A CN101269750 A CN 101269750A CN A2008100200356 A CNA2008100200356 A CN A2008100200356A CN 200810020035 A CN200810020035 A CN 200810020035A CN 101269750 A CN101269750 A CN 101269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ng cylinder
frame
door
pai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200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9750B (zh
Inventor
程国清
陶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SANHE MEASURING EQUIPMENT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SANHE MEASURING EQUIPMENT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SANHE MEASURING EQUIPMENT FACTORY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SANHE MEASURING EQUIPMENT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08100200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69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69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9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9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97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包装物的整形机构,属于包装物的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一机架,在所述的机架的一端配设有一第一扶正装置,另一端配设有第二扶正装置,在机架的长度方向的近中部的一侧配设有第三扶正装置,长度方向的近中部的另一侧配设有第四扶正装置,其中:第一、第二扶正装置彼此保持对应,而第三、第四扶正装置彼此保持对应,一对彼此对置的第一、第二移动门,滑动配合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且大体上对应于机架的中部,一用于将所述的第一、第二移动门开启或关闭的开门装置,配置在机架上,并且与第一、第二移动门联结。优点:可确保后道工序的整体捆扎效果,避免在仓储、运输之类的环节中出现散捆。

Description

包装物的整形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物的整形机构,用于对诸如机械式机械手、智能化机械手或半智能化机械手移往即转移到规定位置或称规定码位的已被包装箱包装的产品进行整形,属于包装物的输送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食品、医药、轻工、烟草、石油化工、电子等生产行业以及物流、仓储之类的行业,纯机械手、智能化机械手和半智能化机械手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不管哪一种机械手所堆垛出的码垛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齐整性差的欠缺,所谓的齐整性差是指上、下层面上的各个包装箱之间以及同一层面上的各外包装箱之间存在缩进或突出的不平整现象,从而导致整体捆扎效果差,在日后的运输过程中易引发散脱,损及产品。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012029A公开的智能化机械手码垛机的手爪机构可以有效地降低手爪释放物件即包装箱或包装袋的下落高度,使物件之间的间隙得到控制,改善码垛的齐整性,尤其能够防止码垛坍塌。但是,由于释放物件时的距离仍有10-15cm(说明书第7页),因此尚不足以使物件之间的间隙消除到零,码垛的齐整性、坍塌因素和整体捆扎后的美观程度仍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极致程度,在日后运输过程中的散捆之虞始终存在。
鉴于上述状况,业界希望有一种整形机构,由这种机构对机械手堆垛出的带包装的产品即对包装箱或包装袋或包装盒或其它类似的物件进行整形,以消除间隙和/或参差不齐现象,保障安全。所谓的整形是指对每个层面上的各件包装产品作齐整化处理,即整合。本发明在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对由机械手堆垛的物件在最终的合并捆扎之前进行齐整化处理而藉以保障物件之间的齐整性、杜绝坍塌、确保仓储和运输安全的包装物的整形机构。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任务,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物的整形机构,它包括一机架,在所述的机架的一端配设有一第一扶正装置,另一端配设有第二扶正装置,在机架的长度方向的近中部的一侧配设有第三扶正装置,长度方向的近中部的另一侧配设有第四扶正装置,其中:第一、第二扶正装置彼此保持对应,而第三、第四扶正装置彼此保持对应,一对彼此对置的第一、第二移动门,滑动配合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且大体上对应于机架的中部,一用于将所述的第一、第二移动门开启或关闭的开门装置,配置在机架上,并且与第一、第二移动门联结。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机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内壁上各配设有导轨,所述的与开门装置联结的左移动门的两侧各枢设有左门滚轮和左门横向定位滚轮,左门滚轮和左门横向定位滚轮与所述的导轨上的导轨槽滑配,所述的与开门装置联结的右移动门的两侧各枢设有右门滚轮和右门横向定位滚轮,右门滚轮和右门横向定位滚轮同样地与所述的导轨上的导轨槽滑配。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开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减速箱、第一、第二皮带轮轴和一对皮带,第一电机与第一减速箱组配并且安装在机架上,第一皮带轮轴的两端枢置在机架的一端,并且与第一减速箱传动联结,在第一皮带轮轴的两端各固设有一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轴的两端枢置在机架的另一端,在第二皮带轮轴的两端各固设有一第二皮带轮,一对皮带分别套置在相应的第一、第二皮带轮上,并且还与左移动门或右移动门连结。
在本发明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扶正装置包括一第一作用缸、第一推臂、至少四对第一导向滚轮、第一底座和一对第一导杆,第一底座的两端固定在机架上,第一作用缸固定在第一底座上,第一作用缸的第一作用缸柱与第一推臂固定,四对第一导向滚轮中的其中两对设在第一底座的一端,而另两对设在第一底座的另一端,一对第一导杆的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两对第一导向滚轮相配合,各另一端与第一推臂固定,所述的第一作用缸的位置处于一对第一导杆之间。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扶正装置包括一第二作用缸、第二推臂、至少四对第二导向滚轮、第二底座和一对第二导杆,第二底座的两端固定在机架上,第二作用缸固定在第二底座上,第二作用缸的第二作用缸柱与第二推臂固定,四对第二导向滚轮中的其中两对设在第二底座的一端,而另两对设在第二底座的另一端,一对第二导杆的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两对第二导向滚轮相配合,各另一端与第二推臂固定,所述的第二作用缸的位置居于一对第二导杆之间。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扶正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作用缸和一第三推臂,第三作用缸固定在机架上,第三作用缸的第三作用缸柱与第三推臂固定。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四扶正装置包括一第四作用缸、第四推臂,至少四对第三导向滚轮、第三底座和一对第三导杆,第三底座的两端固定在机架上,第四作用缸固定在第三底座上,第四作用缸的第四作用缸柱与第四推臂固定,四对第三导向滚轮中的其中两对设在第三底座的一端,而另两对设在第三底座的另一端,一对第三导杆的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两对第三导向滚轮相配合,各另一端与第四推臂固定,所述的第四作用缸的位置居于一对第三导杆之间。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机架的长度方向的近中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左、右移动门的下方部位配设有一用于接应包装物的气压式或液压式或电动式的接应机构。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动式的接应机构包括升降机架、动力装置、主、从动轮轴、第一传动链、第二传动链和一提升架,升降机架的形状为龙门架形状,固定在龙门架座上,提升架可上下移动地滑配在升降机架上,动力装置设在升降机架的下部并且偏一侧,主动轮轴枢置在升降机架的下端,而从动轮轴则枢置在升降机架的上端,与主动轮轴相对应,第一传动链分别与动力装置和主动轮轴联结,第二传动链有一对,其中一根第二传动链的中部分别与主、从动轮轴的一端联结,该根第二传动链的两端与所述的提升架的一侧固定;另一根第二传动链的中部分别与主、从动轮轴的另一端联结,该根第二传动链的两端与所述的提升架的另一侧固定。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提升架在与所述的升降机架相滑配的基部两侧各设置有一第一、第二滚轮,其中:第一、第二滚轮彼此构成对角关系,第一滚轮与升降机架的第一内壁接触,而第二滚轮与对应于第一内壁的升降机架的第二内壁接触,所述的第二传动链与所述的基部两侧固定。
本发明所推荐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由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扶正装置对进入到左、右移动门内的包装物(物件)进行齐整性整合,使包装物处于所限定的位置,避免上、下层面上的包装物出现参差不齐现象,从而可有效地确保后道工序的整体捆扎效果,避免在仓储、运输之类的环节中出现散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1,给出了优选但并非受到图示形状限制的机架1,该机架1的上部为一大体上呈矩形的框架,本实施例选择的是长方形的框架,由至少四条支承脚12支承,在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近中部区域具有导轨11。
从目前图示的位置状态为例(以下同),在机架1的上部的偏左端安装有第一扶正装置3,该第一扶正装置3包括第一作用缸31、第一推臂32、至少四对或称四组第一导向滚轮33、第一底座34和一对第一导杆35,在本实施例中,择用一对条状板作为第一底座34,并且将一对条状板的一端与机架1的一侧即图示的后侧固定,将一对条状板的另一端与机架1的另一侧即图示的前侧固定。如果采用整枚板条或其它类似的结构件作为第一底座34,那么应当视其为与本发明所公开的结构件相等效。第一作用缸31通过第一作用缸固定座312固定在第一底座34上,并且大体上居于第一底座34的中央,该第一作用缸31的第一作用缸柱311与第一推臂32的中部固定,当第一作用缸柱311向右即朝向下面将提到的第二扶正装置4的方向伸展时,那么便由其带动第一推臂32朝该方向运动,反之亦然。依据周知的常识,对于第一作用缸31不仅可以采用气缸,而且还可以使用油缸,本实施例择前者,即选择气缸。本实施例给出的四对第一导向滚轮33中的其中两对第一导向滚轮33各通过第一导向滚轮座331固定在前述的第一底座34的一端并且彼此保持平行,而另外两对第一导向滚轮33则同样地各通过第一导向滚轮座331固定在前述的第一底座34的另一端,并且彼此保持平行。一对第一导杆35中的其中一根第一导杆35的一端穿入在两对第一导向滚轮33中(之间),另一端与第一推臂32的一端固联;一对第一导杆35中的另外一根第一导杆35的一端穿入在另外两对第一导向滚轮33中,另一端与第一推臂32的另一端固联。由图见,一对第一导杆35的位置是分别处于第一作用缸31的两侧的,当第一作用缸柱311带动第一推臂32运动时,一对第一导杆35以第一导向滚轮33为轨道作同步运动,藉以防止第一推臂32出现打斜现象。
在机架1的上部的偏右端安装有优选但不绝对限于的结构与第一扶正装置3相同的第二扶正装置4,该第二扶正装置4包括第二作用缸41、第二推臂42、至少四对或称四组第二导向滚轮43、第二底座44和一对第二导杆45,同样选用一对条状板作为第一底座44,将其两端与机架1的两侧固定,即与机架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第二作用缸41通过第二作用缸固定座412固定在第二底座44上,并且大体上居于第二底座44的中央,该第二作用缸41的第二作用缸柱411与第二推臂42的中部即中间固定,当第二作用缸柱411向左即朝向上面已述的第一扶正装置3的方向伸展时,那么便由其带动第二推臂42朝该方向运动,以配合第一推臂32对位于该两推臂之间的包装物(物件)作齐整性整合。第二作用缸41同样既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油缸,本实施例择前者。四对第二导向滚轮43各通过第二导向滚轮座431固定在第二底座44上。其余同对第一扶正装置3的描述。
在机架1的上部后侧的近中部配设有第三扶正装置5,该第三扶正装置5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三作用缸51和一第三推臂52,一对第三作用缸51的缸体固定在机架1的后侧,第三作用缸51的第三作用缸柱511与第三推臂52固联。当第三作用缸柱511朝向下面将要提及的第四扶正装置6的方向伸展时,便带动第三推臂52朝该方向运动。
在机架1的上部前侧的近中部配置有第四扶正装置6,该第四扶正装置6包括第四作用缸61、第四推臂62、至少四对或称四组第三导向滚轮63、第三底座64和一对第三导杆65,第三导杆65固定在机架1上所延设的至少一对固定架13上,在本实施例中,还是择用条状板作为第三底座64,并且将其一端与所述的一对固定架13中的其中一个固定架13固定,将其另一端与另一个固定架13固定。第四作用缸61通过第四作用缸固定座612固定在第三底座64上,并且居于第三底座64的中部,该第四作用缸61的第四作用缸柱611与第四推臂62的中部固定,当第四作用缸61的第四作用缸柱611向着第三扶正装置5的方向伸展时,那么便由其带动第四推臂62朝该方向运动,以配合第三推臂52对位于该两推臂之间的包装物(物件)作齐整性整合。第四作用缸61择用气缸。四对第三导向滚轮63各通过第三导向滚轮座631固定在第三底座64上。其余同对第一扶正装置3的描述。
请继续见图1,给出了配设在机架1的长度方向的近中部的一对彼此对开的左、右移动门7、8,在左移动门7的两侧各枢设有左门滚轮71和左门横向定位滚轮72,具体是:左门滚轮71枢置在左门滚轮定位脚711上,而左门滚轮定位脚711被固定在左移动门7的侧部或称侧缘上;左门横向定位滚轮72枢置在左门横向定位滚轮座721上,而左门横向定位滚轮座721固定在左移动门7的侧部。在右移动门8的两侧各枢设有右门滚轮81和右门横向定位滚轮82,具体是:右门滚轮81枢置在右门滚轮定位脚811上,而右门滚轮定位脚811被固定在右移动门8的侧部或称侧沿上;右门横向定位滚轮82枢置在右门横向定位滚轮座821上,而右门横向定位滚轮座821固定在右移动门8的侧部。左、右门滚轮71、81和左、右门横向定位滚轮72、82通过下面将要叙述的开门装置2的驱动而能在前述的导轨11的导轨槽111上滚动。由图晰示,左门滚轮71与左门横向定位滚轮72的设置方式彼此构成垂直关系,右门滚轮81与右门横向定位滚轮82之间的关系亦然。
开门装置2可以设置在机架1的上部任意一端,本例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而设在了左端,该开门装置2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减速箱22、第一、第二皮带轮轴23、24和一对皮带25,按照公知技术将第一电机21与第一减速箱22配合并且安装在机架1的上部左端的一侧,即机架1后侧的左角部。第一皮带轮轴23的两端枢置在机架1的左端的两侧,并且与第一减速箱22传动联结,在第一皮带轮轴23的两端各固定有一第一皮带轮231,第二皮带轮轴24的两端枢置在机架1的右端的两侧,在该第二皮带轮轴24上同样固一对第二皮带轮241。第一、第二皮带轮231、241彼此保持对应,一对皮带25中的其中一根皮带25分别套置在其中一个第一、第二皮带轮231、241上,另一根皮带25分别套置在另一个第一、第二皮带轮231、241上,并且一对皮带25还与左移动门7连结。具体是:将一对皮带25与左门滚轮定位脚711和/或左门横向定位滚轮座721固定,由于左门滚轮定位脚711和左门横向定位滚轮座721是固定在左移动门7的门缘上的,因此,能使皮带25实现与左移动门7固定。如果将开门装置2的第一电机21携第一减速箱22安装于机架1的右端,那么应当视为与本实施例等效。当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一电机21工作时,带动第一皮带轮轴23运动,由该第一皮带轮轴23上的第一皮带轮231带动一对皮带25,由皮带25带动一对左、右移动门7、8彼此斥开或彼此合拢。左、右移动门7、8斥开时,便于工作露出空腔,以供由机械手提携而至的包装物放置到对应于左、右移动门7、8下方的接应机构9上,然后由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扶正装置3、4、5、6对包装物整形,即挟移到所定的位置。
仍请见图1,对于接应机构9,既可以使用气动结构如采用气缸,也可以使用液压结构,本实施例择用电动式的接应机构9。该电动式的接应机构9的升降机架91被安装在龙门架座911上,由图晰示,升降机架91的形状呈龙门架形状。作为接应机构9的动力装置92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二电机921和第二减速箱922,第二电机921与第二减速箱922组合后安装在升降机架91的一侧下方,即龙门架的一侧下方。在第二减速箱922的末级动力输出轴上固设有第一链轮9221。主动轮轴93的两端枢置在一对第一轴座933上,一对第一轴座933固置在升降机架91的下端,即龙门架的一对纵臂下端,在该主动轮轴93上固设有一对第二链轮931(图中仅示出了一个)和一第三链轮932,第一传动链94的一端套置在前述的第一链轮9221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三链轮932上。从动轮轴96的两端枢置在一对第二轴座962上,一对第二轴座962固定在升降机架91的上端即龙门架的一对纵臂的上端,该从动轮轴96是与主动轮轴93相对应的,两者的设置方式也是雷同的。在从动轮轴96的两端各固设有一第四链轮961,一对第四链轮961应当是与前述的一对第二链轮931相对应的。第二传动链95有一对即两根,其中一根第二传动链95的中部套置在以图示位置状态的右边的一对第二、第四链轮931、961上,该根第二传动链95的两端固定在下面还要详述的提升架97的基部一侧所延设的传动链固定耳973上;另一根第二传动链95的中部套置在右边的一对第二、第四链轮931、961上(右边的一个第二链轮931未在图中示出)。作为接应机构9的提升架97,其基部的两侧各枢设有一第一、第二滚轮971、972,并且第一、第二滚轮971、972呈对角配置。进而由图所示,第一滚轮971与升降机架91的第一内壁912贴触,而第二滚轮972与升降机架91的第二内壁913贴触,第一、第二内壁912、913是彼此对应的。为了有效地保护包装物,在提升架97上还铺置有托板974。
请见图2并且结合图1,申请人叙述本发明的应用,当要进入对作为包装物的包装箱20(图2示)进行整形时,由于本发明包装物的整形机构是配置在生产作业现场的,更具体地讲是配置在机械手旁的。先由开门装置2将一对左、右移动门7、8打开,与此同时,处于空载状态的提升架97在动力装置92的作用下上升到左、右移动门7、8打开后所露出的腔口即空腔部位。此时的机械手将包装箱20提携到提升架97上,并且包装箱20的高度方向的一部分探出于左、右移动门7、8打开后的腔口,这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扶正装置3、4、5、6同时工作,由各自的作用缸的作用缸柱带动各自的推臂朝向包装箱20方向合拢,即对包装箱20的四个面同时作用,对包装箱20的位置进行限位性整形,使包装箱20处于所规定的位置,整形完成后,各扶正装置复位。当完成了一个包装箱20的整形后,接应机构9的动力装置92工作,使提升架97下行,下移距离为该包装箱20的高度程度,待机械手将下一个包装箱20提携到叠置于先前一个包装箱20上后,各扶正装置再次协同工作,对该包装箱20整形,使该包装箱20与先前的一个包装箱20的位置确保一致即对齐,即对齐接应机构9的提升架97再次下行一个包装箱20的高度,依次类推,直至在提升架97上码出依需数量的并且由图2晰示的包装箱20。然后由平台10处的输送带送至打包即捆扎。由图2所示,经本发明的整形机构整形后,最下面的包装箱20与最上面的包装箱20表现为十分平齐,不存在有参差不齐现象。在后道工序打包捆扎后能体现出可靠的捆扎效果,不会出现散捆情形,而且观瞻性极为理想。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物的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机架(1),在所述的机架(1)的一端配设有一第一扶正装置(3),另一端配设有第二扶正装置(4),在机架(1)的长度方向的近中部的一侧配设有第三扶正装置(5),长度方向的近中部的另一侧配设有第四扶正装置(6),其中:第一、第二扶正装置(3、4)彼此保持对应,而第三、第四扶正装置(5、6)彼此保持对应,一对彼此对置的第一、第二移动门(7、8),滑动配合在所述的机架(1)上,并且大体上对应于机架(1)的中部,一用于将所述的第一、第二移动门(7、8)开启或关闭的开门装置(2),配置在机架(1)上,并且与第一、第二移动门(7、8)联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物的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内壁上各配设有导轨(11),所述的与开门装置(2)联结的左移动门(7)的两侧各枢设有左门滚轮(71)和左门横向定位滚轮(72),左门滚轮(71)和左门横向定位滚轮(72)与所述的导轨(11)上的导轨槽(111)滑配,所述的与开门装置(2)联结的右移动门(8)的两侧各枢设有右门滚轮(81)和右门横向定位滚轮(82),右门滚轮(81)和右门横向定位滚轮(82)同样地与所述的导轨(11)上的导轨槽(111)滑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物的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门装置(2)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减速箱(22)、第一、第二皮带轮轴(23、24)和一对皮带(25),第一电机(21)与第一减速箱(22)组配并且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皮带轮轴(23)的两端枢置在机架(1)的一端,并且与第一减速箱(22)传动联结,在第一皮带轮轴(23)的两端各固设有一第一皮带轮(231),第二皮带轮轴(24)的两端枢置在机架(1)的另一端,在第二皮带轮轴(24)的两端各固设有一第二皮带轮(241),一对皮带(25)分别套置在相应的第一、第二皮带轮(231、241)上,并且还与左移动门(7)或右移动门(8)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物的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扶正装置(3)包括一第一作用缸(31)、第一推臂(32)、至少四对第一导向滚轮(33)、第一底座(34)和一对第一导杆(35),第一底座(35)的两端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作用缸(31)固定在第一底座(34)上,第一作用缸(31)的第一作用缸柱(311)与第一推臂(32)固定,四对第一导向滚轮(33)中的其中两对设在第一底座(34)的一端,而另两对设在第一底座(34)的另一端,一对第一导杆(35)的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两对第一导向滚轮(33)相配合,各另一端与第一推臂(32)固定,所述的第一作用缸(31)的位置处于一对第一导杆(3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物的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扶正装置(34)包括一第二作用缸(41)、第二推臂(42)、至少四对第二导向滚轮(43)、第二底座(44)和一对第二导杆(45),第二底座(44)的两端固定在机架(1)上,第二作用缸(41)固定在第二底座(44)上,第二作用缸(41)的第二作用缸柱(411)与第二推臂(42)固定,四对第二导向滚轮(43)中的其中两对设在第二底座(44)的一端,而另两对设在第二底座(44)的另一端,一对第二导杆(45)的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两对第二导向滚轮(43)相配合,各另一端与第二推臂(42)固定,所述的第二作用缸(41)的位置居于一对第二导杆(4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物的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扶正装置(5)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作用缸(51)和一第三推臂(52),第三作用缸(51)固定在机架(1)上,第三作用缸(51)的第三作用缸柱(511)与第三推臂(52)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物的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扶正装置(6)包括一第四作用缸(61)、第四推臂(62),至少四对第三导向滚轮(63)、第三底座(64)和一对第三导杆(65),第三底座(64)的两端固定在机架(1)上,第四作用缸(61)固定在第三底座(64)上,第四作用缸(61)的第四作用缸柱(611)与第四推臂(62)固定,四对第三导向滚轮(63)中的其中两对设在第三底座(64)的一端,而另两对设在第三底座(64)的另一端,一对第三导杆(65)的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两对第三导向滚轮(63)相配合,各另一端与第四推臂(62)固定,所述的第四作用缸(61)的位置居于一对第三导杆(6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物的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架(1)的长度方向的近中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左、右移动门(7、8)的下方部位配设有一用于接应包装物的气压式或液压式或电动式的接应机构(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包装物的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式的接应机构(9)包括升降机架(91)、动力装置(92)、主、从动轮轴(93、96)、第一传动链(94)、第二传动链(95)和一提升架(97),升降机架(91)的形状为龙门架形状,固定在龙门架座(911)上,提升架(97)可上下移动地滑配在升降机架(91)上,动力装置(92)设在升降机架(91)的下部并且偏一侧,主动轮轴(93)枢置在升降机架(91)的下端,而从动轮轴(96)则枢置在升降机架(91)的上端,与主动轮轴(93)相对应,第一传动链(94)分别与动力装置(92)和主动轮轴(93)联结,第二传动链(95)有一对,其中一根第二传动链(95)的中部分别与主、从动轮轴(93、96)的一端联结,该根第二传动链(95)的两端与所述的提升架(97)的一侧固定;另一根第二传动链(95)的中部分别与主、从动轮轴(93、96)的另一端联结,该根第二传动链(95)的两端与所述的提升架(97)的另一侧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物的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架(97)在与所述的升降机架(91)相滑配的基部两侧各设置有一第一、第二滚轮(971、972),其中:第一、第二滚轮(971、972)彼此构成对角关系,第一滚轮(971)与升降机架(91)的第一内壁(912)接触,而第二滚轮(972)与对应于第一内壁(912)的升降机架(91)的第二内壁(913)接触,所述的第二传动链(95)与所述的基部两侧固定。
CN2008100200356A 2008-03-21 2008-03-21 包装物的整形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9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200356A CN101269750B (zh) 2008-03-21 2008-03-21 包装物的整形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200356A CN101269750B (zh) 2008-03-21 2008-03-21 包装物的整形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9750A true CN101269750A (zh) 2008-09-24
CN101269750B CN101269750B (zh) 2011-05-18

Family

ID=40004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2003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9750B (zh) 2008-03-21 2008-03-21 包装物的整形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69750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3629A (zh) * 2014-03-20 2014-06-18 于振中 一种地毯高速自动整形堆叠机
CN106697964A (zh) * 2017-02-21 2017-05-24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砖块堆叠装置、控制堆叠砖块排列方式方法和砖块堆叠机
CN106697959A (zh) * 2017-01-05 2017-05-24 昆山同日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托盘整理装置
CN106742285A (zh) * 2017-03-14 2017-05-31 贵州慧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条烟打包转运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7117350A (zh) * 2017-06-02 2017-09-01 苏州华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喂盒装置
CN107934468A (zh) * 2017-11-10 2018-04-20 武汉华滋东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冲压成型零部件自动码垛装置
CN108190478A (zh) * 2018-02-02 2018-06-22 柳城县迪森人造板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推送扶正机构
CN108860834A (zh) * 2018-07-06 2018-11-23 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机械手自动移袋装置
CN110203446A (zh) * 2019-06-10 2019-09-06 深圳市红标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书籍包装设备
CN110606246A (zh) * 2019-10-22 2019-12-24 玉溪市新特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中支烟一对一封箱机
CN114435966A (zh) * 2022-03-07 2022-05-06 青岛宝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位码垛的整层同步对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19257A1 (de) * 1989-05-12 1990-11-15 Focke & Co Vorrichtung zum heben von gegenstaenden, insbesondere von packungen zur bildung von abfoerderbaren stapeln
GB2289032B (en) * 1991-12-26 1996-03-20 Tadao Uno Device for piling bundles of sheets
DE19842965A1 (de) * 1998-09-19 2000-03-23 Topack Verpacktech Gmbh Vorrichtung zum Ergänzen des Vorrats eines Stapelmagazins
CN200988689Y (zh) * 2006-07-19 2007-12-12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线隔离装置
CN100554106C (zh) * 2007-02-12 2009-10-28 常熟市三禾计量设备厂 智能化机械手码垛机的手爪机构
CN201183684Y (zh) * 2008-03-21 2009-01-21 常熟市三禾计量设备厂 包装物的整形机构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3629B (zh) * 2014-03-20 2016-11-16 于振中 一种地毯高速自动整形堆叠机
CN103863629A (zh) * 2014-03-20 2014-06-18 于振中 一种地毯高速自动整形堆叠机
CN106697959A (zh) * 2017-01-05 2017-05-24 昆山同日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托盘整理装置
CN106697959B (zh) * 2017-01-05 2019-01-29 昆山同日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托盘整理装置
CN106697964A (zh) * 2017-02-21 2017-05-24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砖块堆叠装置、控制堆叠砖块排列方式方法和砖块堆叠机
CN106742285B (zh) * 2017-03-14 2023-08-15 贵州慧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条烟打包转运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6742285A (zh) * 2017-03-14 2017-05-31 贵州慧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条烟打包转运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7117350A (zh) * 2017-06-02 2017-09-01 苏州华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喂盒装置
CN107934468A (zh) * 2017-11-10 2018-04-20 武汉华滋东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冲压成型零部件自动码垛装置
CN108190478A (zh) * 2018-02-02 2018-06-22 柳城县迪森人造板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推送扶正机构
CN108190478B (zh) * 2018-02-02 2024-04-26 柳城县迪森人造板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推送扶正机构
CN108860834A (zh) * 2018-07-06 2018-11-23 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机械手自动移袋装置
CN110203446A (zh) * 2019-06-10 2019-09-06 深圳市红标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书籍包装设备
CN110606246A (zh) * 2019-10-22 2019-12-24 玉溪市新特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中支烟一对一封箱机
CN114435966A (zh) * 2022-03-07 2022-05-06 青岛宝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位码垛的整层同步对中装置
CN114435966B (zh) * 2022-03-07 2022-09-06 青岛宝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位码垛的整层同步对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9750B (zh) 201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9750B (zh) 包装物的整形机构
CN101948014B (zh) 一种全自动瓷砖包装设备
CN103827000B (zh) 用于将物件预成型层转移至托盘顶部的设备
CN206511212U (zh) 一种一体化服装自动包装机
CN201183684Y (zh) 包装物的整形机构
CN201276212Y (zh) 打包机
CN105438565A (zh) 用于处理和/或包装物件的机器和用于改良该机器的输送区段的方法
CN109592445A (zh) 一种集装箱高效箱体码垛系统及方法
CN206665717U (zh) 包装盒自动码垛设备
CN203318730U (zh) 双工位装箱机
CN204197364U (zh) 酒瓶自动装箱机
CN107117449A (zh) 物料理料输送装置
CN105173204B (zh) 乳化炸药包装生产线用自动装箱机
CN207107856U (zh) 一种板材立体式存储机构
CN106742282B (zh) 一种叠包集装机
CN109264439A (zh) 一种双层箱体码垛系统及方法
CN219215641U (zh) 容器与盖的按层传送套袋的限位热封口装置
CN206375428U (zh) 一种直线式双块岩棉、玻璃棉高速堆垛机
CN206494176U (zh) 一种叠包集装机
CN202966769U (zh) 电器产品包装生产线
CN113148694A (zh) 全自动打包装车流水线
CN107042910A (zh) 一种多尺寸物品包装机
CN206954611U (zh) 一种多尺寸物品包装机
CN104443498A (zh) 一种酒瓶分箱装箱机
CN204587410U (zh) 一种自动装盒机的进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40321